资产管理框架(精选8篇)
资产管理,是指资产管理人接受资产委托人的委托,依照委托人的意愿或请求,对委托资产进行管理运作,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这种特定目标可能是资产保值、增值,也可能是其他目标。广义的资产管理指资产所有人将其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以实现资产所有人所期望目的的行为。狭义的资产管理,特指证券市场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即资产委托人以其货币或证券资产,委托专业中介机构管理,专业中介机构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运作,以实现委托人期望的保值、增值或特定目标的行为。
一、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面临的困难
1、对金融领域认识模糊,思路及运营模式不清晰,难以准确定位。
2、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3、不熟悉游戏规则,容易走弯路,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4、合适的专业人才难求。
因此,产业资本要立足于现有资源,深入分析自身优劣势,清晰思路、明确目标,本着谨慎及量力而行原则确定合适切入点,利用多种手段整合各方面资源,注重平台搭建,循序渐进,不急躁、不冒进,在平稳发展中寻找实现突破的机会。
二、资产管理投资渠道概述: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可行的投资渠道有以下几种:证券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不良资产处臵、委托贷款、短期高息资金拆借。
(一)、证券投资。证券投资(investment in securities)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证券投资过程基本分为五个步骤:(1)确定投资政策,包括投资目标(风险与收益)及投入资金规模。(2)进行证券投资分析,确定投资目标范围。主要方法:技术分析及基本面分析。(3)组建证券投资组合。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确定投资标的(个股)、投资时机、预期收益。(4)投资组合的修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投资目标会不断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5)业绩评估。确定风险收益比,评估投资回报率的同时评估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综合评价收益。
投资思路:充分利用与券商、证券基金方面的人脉关系,辅以自己的研究分析,确定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坚持以价值和成长理念为核心,通过筛选建立重点股票池,注意把握投资机会,以达到预期的收益目标。
风险控制:(1)根据市场情况,控制总体仓位,并设立单只股票投资额上限。建立投资组合,适当分散风险。(2)设立止损止盈线,严格操作纪律,止损要坚决,达到盈利目标,出货不犹豫。(3)加强投资后的跟踪研究,定期对基本面和个股风险作出适当评估,并据此调整仓位。对不确定性事件保持高度敏感,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把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小。(4)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投资决策体系,降低决策风险。
证券投资作为资产管理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具备较强的技术性和延伸性,可衍生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并购重组等业务,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可成为切入金融领域的重要突破口。(详情见附件:以资产管理(证券投资)业务作为突破口切入金融事业的可行性分析)
(二)、私募股权投资
Private Equity(简称“PE”)也就是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广义的PE为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相关资本按照投资阶段可划分为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发展资本(development capital)、并购基金(buyout/buyin fund)、夹层资本(Mezzanine Capital)、重振资本(turnaround),Pre-IPO资本(如bridge finance),以及其他如上市后私募投资、不良债权和不动产投资等等。
狭义的PE主要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后期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而这其中并购基金和夹层资本在资金规模上占最大的一部分。在中国PE主要是指这一类投资
1、面临的风险:中国的VC和PE发展非常快,而且取得了很大成功,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很快,长远前景非常乐观,但是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目前投资风险较过去而言有所增加。
由以往成功案例来看,PE的回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投资的企业高速度增长带来的收益,二是上市以后资本市场提供的高溢价,尤其是在股权分臵解决解决以后,资本市场的溢价水平是很高的。但是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国际资本市场回调,国内的资本市场虽然还有较高溢价,但是审批方面的不确定性非常大。因此目前中国的私募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企业利润的增长可能会放慢,中国的宏观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发展势头有所放缓。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能源涨价等都会增加企业在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等方面的压力。因此需对所投资企业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
其次,还要考虑行业的周期性,行业周期发展不可避免,目前资本市场回调后,行业风险更是越来越大。但周期性的出现也同样是机会,因此PE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及其所处的行业,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急于求成、盲目跟风,对行业和企业的选择要更加谨慎。
第三,要考虑中国的各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方面,PE投资的企业要想在A股上市,需要与各级监管层进行沟通,政府环节也很重要,PE需吃透国家政策,充分理解政府思路,找出共赢方案。融资生态方面,人民币基金已经从法律大的框架上和主要投资人的动向上有了突破,但是法律、工商、税务、监管制度、投资人的成熟和融资的法律框架还都有待完善。
最后,私募股权投资在退出机制的选择上也要评估成本收益率,降低退出时机选择错误的风险。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通道有三:一是被投资企业公开上市;二是向其他投资者转让股权;三是由被投资企业回购股权。在这几种方式中选择退出,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当时面临的宏观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微观环境,让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
2风险防范:
总体上讲,在初始阶段要依托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开展业务,可行的模式为:(1)通过各种渠道(银行、政府部门、商会、担保公司等)发现具备上市潜力的优质企业,推荐给规模较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参与整个投资过程,采取跟进投资的方式实现目的。(2)利用在投资界的人脉关系,作夹层投资,成为第二、第三批投资者,充分利用可转换债、含转股权的次级债、可赎回优先股等方式实现投资目的。虽然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风险也相对较低。
大型风险投资公司一般拥有一批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不仅熟悉资本运作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而且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管理经验使得他们熟悉企业的成长历程,对于被投资企业来说,在技术和产品上有优势,但缺乏规范管理和公司治理制度建设,缺乏持续扩张的能力和资源,而这正是风险投资公司的特长。因此,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企业是一个资源优化配臵的过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小企业获得了宝贵的资金,就要放弃一部分管理权,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分享,一些申请创业投资的企业家没有这个思想准备,会造成投资者之间的误解和不信任,最终导致投资项目的失败。风险防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阅读和检查对企业定期提供的财务报告,密切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
2、定期到企业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市场状况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要求企业做出说明或整改措施。
3、对企业的重大人事变动予以关注,需要时加以干预;
4、控制企业的重大融资行为;
5、对企业的投资价值定期做出评估。
6、向风险企业提供必要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作为创业家的顾问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与专业人才中介。(2)协助进行内部管理与策略规划。(3)帮助企业后续融资。(4)协助解决重大经营决策。(5)介绍有潜力的供应商或客户。(6)协助企业进行组织重整、兼并;协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财务制度,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上市。
由于风险投资的不确定性很强,在投资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最终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投资成功与否存在较大的运气成分。通常来讲,20%的投资项目成功,即可保本,在运作过程中要本着谨慎原则,优中选优,分散投资(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不将投资集中在一个行业,另一方面单个项目投资额不宜过大)。
(三)、不良资产处臵
不良资产处臵是指不良资产管理者运用诉讼追偿、资产重组、债权转股权、处臵抵押物、租赁、资产出售、资产臵换等方式处臵由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取得收益的行为。
作为资产管理的重要方面,我国的不良资产处臵主要由长城、信达、华融、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运营,其运营模式为: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臵因收购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管理和处臵资产,在转让资产时,主要采取招标、拍卖、竞价等方式。
经营模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资产管理公司拟出售的不良资产情况,综合分析风险收益,确定合适的标的。以投标、竞价等方式取得不良资产(一般是多个项目打包方式,偶尔也会有单个项目),本着先易后难、灵活处臵的原则,经过分拆、重组,运用诉讼、变卖、租赁、债转股、资产臵换等手段处臵不良资产,取得收益。要点:
1、选择瑕疵少、有优质资产抵押或符合行业整合概念的项目,事先深入了解情况,设定预期目标,准确评估可行性。这就要求与资产管理公司有良好的关系,能够拿到第一手资料,更好的了解细节。
2、由于不良资产项目都存在一定的法律或手续方面的瑕疵,因此,对这些瑕疵的了解、评估尤其重要,这直接决定投资的成败。同时要具备解决瑕疵的能力,这就需要与法院、税务、房产、土地、工商等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
综上所述,不良资产处臵业务有一定的机会性,且在处臵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不是专业的公司很难把它当做日常性工作来做,因此可对此业务保持关注,待发现合适机会后介入。
(四)委托贷款
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委托贷款是企业短期投资的一种,有效规避了企业之间不能直接借贷的风险,一般期限不超过一年,利率理论上讲上限为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一般最高能达到10%-15%。
委托贷款需要企业自己确定借款人,这就要求有较高的风险评估、控制的能力,需要引进专业人才或借助银行资源。比较可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只对自己了解且能有效控制风险的下游企业放贷,二是通过银行(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渠道寻找目标客户。委托贷款业务收益虽然不高,相对来讲风险较低,可控性强,可作为低风险资产管理业务来配臵。
企业利用商务智能技术(Business Intelligence,BI)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多,企业的决策不仅需要正确地、还需及时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适时商务智能技术(right-time BI)的提出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适时商业智能技术是从企业的业务活动中提取信息,在最优的时间限定内(可以是实时,也可以是几分钟,或是几小时),帮助决策者及时地发现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决策,自动地调整企业业务流程。如何将商务智能技术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联结起来,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交互是适时商务智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将业务活动管理的相关理论运用到适时商务智能中,能够实现商务智能与业务活动有效交互。业务活动管理(BAM)以企业的业务活动为研究对象,从中获取业务活动状态变化的信息,根据规则分析信息,以达到对业务活动实时的监控。
1 适时商业智能的提出
1.1 商务智能的基本概念
商务智能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复杂的演进过程,而且仍处于发展之中。1989年由Gartner Group的Howard Dresner首次提出商务智能。1990年至1995年,对于商务智能的研究集中在数据库与数据建模;1996年至1997年,集中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研究;1998年至2000年,对商务智能的研究呈现多样化,学者对竞争智能、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数据质量、机器学习等不同方向进行研究,同时诸多IT厂商开发出了不同的实现商务智能的产品。2000年以后,BI研究的主题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企业的战略层面,平衡计分卡、战略竞争分析等,对于BI的研究覆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1]。
商务智能的传统定义是指将存储于各种商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转换成有用信息的技术[2]。由于商务智能的研究往往出现技术比理论先行的特点,因此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其定义有不同的理解。
IBM(企业界)认为BI是一种能力:通过使用企业的数据资产来制订更好的商务决策。企业的决策人员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经过各种查询分析工具、联机分析处理或者是数据挖掘加上决策人员的行业知识,从数据仓库中获得有利的信息,进而帮助企业提高利润,增加生产力和竞争力[1]。
Kamel,Rouibah,Samia Ould-ali等学者(2002)认为,BI是一种系统地依据战略决策,瞄准、跟踪、传达、转换企业的弱信号,成为可行信息的一种战略方法[1]。
商务智能系统架构通常由数据源层、数据获取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分析层和数据展示层组成[4]。
数据源层,也可称作操作型数据层,是整个数据仓库的基础,也是商业智能的基础。ERP,SCM,CRM,以及文件管理等其他系统存储着最基础、最原始的数据。
数据获取层,是通过ETL技术将数据转换到数据仓库中。ETL技术包括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加载(load),它决定了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的质量。
数据存储层,是按主题分析和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的数据源。元数据库存储描述关于数据仓库中数据的信息,便于对数据发现、识别和组织。
数据分析层,该层是根据用户的目的与需求从数据仓库中获取相关的数据,利用相关的规则和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结果传递给用户。主要的技术包括数据挖掘和OLAP分析。
数据展示层,是将商业智能提供的信息方便、快捷、合理的展示给用户。门户网站将企业的功能集成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整合服务。商业智能产生的信息是通过商业智能显示板发送到业务使用者空间的。BI显示板提供了获得底层商业智能工具和应用的接口。它的目的就是对外掩盖了商业智能环境的复杂性。
从商务智能的逻辑架构和实际的商务智能系统中,可以发现目前商务智能有以下两方面不足:
(1)由于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需要经过ETL等复杂技术处理,因此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历史数据,具有延迟性,不能反映目前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
(2)商务智能所提供的业务信息不能用来作出即时的决策。BI系统将交易数据集成到数据仓库中,这些数据往往应用于策略层和战略层的分析,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大多用于制定中期和长期的决策,很少用来管理和优化每日的业务活动。从一个问题发生到使用者采取相关的措施之间的行动时间不仅包括分析信息,向使用者发送警告和使用者采取行动,还要包括信息分析等延迟[5],如图1所示。
1.2 适时商务智能的基本理论
适时商业智能的提出能够解决商业智能所面临的以上两方面问题。适时商务智能是指根据业务的具体需要以最合适的时间频率来运用商务智能技术解决问题。合适的时间频率可以是实时的,或者间隔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商务智能技术运用到每天的业务操作当中;另一方面,可以将不同层次的数据分类处理、分析,提高商务智能技术的效用和效率。
适时商业智能包括适时数据集成(Right-Time Data Integration),适时报告(Right-Time Data Reporting)、绩效管理和适时决策与执行(Right-Time Performance Management)四方面内容[6]。适时数据集成是利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技术,创造一个连续的、集成的存储实时交易数据和主数据的数据库。集成的数据库可以与分布在不同系统上的源数据保持同步和异步。同步数据库存储实时发生的数据,如实时数据库(operational data store);异步数据库存储存在延迟的数据,如主数据库、数据仓库。
适时数据集成主要有两种方式:数据结合(data consolidation)和数据连接(data federation)。二者的区别在于:数据结合技术是将来自于不同数据库的数据实际地集成到一个新的数据库中,然后进行相关的操作;而数据连接技术根据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逻辑上集成的视图,并没有对实际存放的数据进行物理上的改变。
数据结合包括数据复制、企业内容管理(ECM)和ETL,其中ECM是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文档,网络数据)的数据内容集成到内容存储器中。数据结合的主要目的是为用户使用者提供一个共享的、连续的、集成的并能够进行有效管理的查看数据的方法。数据结合通常在以下情况使用:
(1)用户需要历史的或趋势性的数据。这两种数据在操作层数据源中是不能获得的,并且通过数据结合流程建立这两种数据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2)用户的需求是重复性的或可以预测的。往往用户访问的是数据库中一个固定的子集,这就可以为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建立一个副本,方便使用者的查询和使用。
(3)数据的转换和过滤工作非常复杂。
数据连接为分布在不同数据库或系统中的数据提供单一的逻辑视图,不需要实际地将数据复制或移动到同一个数据库中。在获取所需数据的过程中,首先要将查询语句划分为几个子查询,然后根据子查询来获取相应的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发送给输入查询的应用模块或使用者。数据连接的主要技术是企业信息集成(EII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企业信息集成是一种能够在多个性质不同的数据库中实现联合查询的技术。EII的作用是:将分布在不同数据库中的,以不同形式存储的数据整合为统一、正确的形式存储在数据仓库中;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查询需求,将从不同数据库中获得的结果以统一的逻辑视图的方式提交给客户。
EII为使用者和应用模块屏蔽了从不同数据库中获取不同格式的数据的复杂性。然而数据连接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数据结合方式,它在满足特定业务需求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数据连接方式通常在以下情况使用:
(1)适时地获取变化迅速的数据。如果要为变化迅速的数据建立一个复本,成本是相当大的,而且对数据的处理过程,必然会导致延迟。数据连接方式可以直接进入操作层源数据,而且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实际操作,保证了适时性,但是获取数据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的考虑。
(2)对原始数据的复制很困难。将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往往是很困难的事情,这就影响了数据复制的过程。同时有些原始数据是在被其他的组织控制,基于安全性、隐私和注册等原因,数据的复制也是被禁止的。
适时数据报告基于使用者的需要为其提供业务交易数据和相关的主数据。需要的数据来源可以是业务交易文件,数据库或实时数据库。
适时绩效管理使业务使用者能够管理和优化一天之内的业务操作。它是适时商务智功能的核心。它的一个主要的特点为它是以事件驱动的。在业务交易系统中发生的事件被传送到业务绩效管理应用模块中。应用模块对事件进行分析后,产生实时测量绩效的规则。
适时决策和执行需要根据在系统中定义好的若干商业规则,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帮助决策者作出决策,并自动完成相关操作。商业规则通常包括:分析规则、环境规则、预期规则和行动规则。通过适时绩效管理模块建立的测量绩效是这些规则中的最主要的部分。他们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分析规则结合企业日常的详细业务交易数据来制定绩效准则;环境规则是绩效准则与企业的目标和预期联系及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形成对于企业切实可行的行动准则;当目前的业务活动与行动准则不符,并且超过预先定义好的例外规则时,系统就会向业务使用者发出警报;行动规则可以帮助进一步分析产生警报的原因,并且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根据行动规则自动化地采取措施来解决交易流程中出现的问题。
2 业务活动管理(Business Activity Management,BAM)
业务活动管理(BAM)集成了商业智能和业务交易流程,使组织能够通过业务分析对日常的业务操作获得实时的监控。BAM延伸了BI系统的功能,在策略层和战略层的决策制定之外,还能够管理日常业务。Gartner group预测,在企业中快速反应将成为衡量企业操作效率的关键,BAM正好满足这一点。BAM最显著的特点是对业务活动的监控和调整接近于实时,这一点正为将商务智能技术扩展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提供了可能。
目前对BAM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很多分歧。首先,BAM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为了成功的应用BAM,企业往往需要修改他的业务实践,培训他的业务使用者。这样才能发挥BAM的最大效用,增加企业的收益。其次,BAM必须集成现有的BI和企业集成方案,没有这样的集成,企业就会出现信息孤岛,BAM就不能发挥它的全部作用。
业务活动管理(BAM)的架构如图3所示[7]。BAM服务器跟踪业务流程,提取能够反映业务流程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同时以缓冲存储的形式供分析引擎(包括报告和分析工具)使用。分析引擎一方面获得来自于商业智能和数据仓库的信息,另一方面则将反映操作层流程的数据放入具体的企业环境中,并产生关于操作层绩效的评分板(scorecard)。关于当前操作层流程的绩效报告和评分展示到显示板或是企业门户上。分析结果还可以被传输到相关规则引擎处理,向业务使用者发出警报,或是直接向操作层系统发出活动信息。BAM的流程和分析都是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下进行的,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可测性和可靠性。
通过将商务智能的架构与BAM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1)BAM服务器除了能获取和ETL服务器相同的事件或信息之外,它还能获取在发生在硬件设备上,譬如ATM,POS的事件。BAM服务器管理和获取导致操作层流程状态改变的事件,并将这些事件存储在实时数据库中,这些事件同样可以作为建立数据仓库的数据源。
(2)BAM管理的是每天的业务流程,它是典型的以流程为驱动;而商务智能是以数据为驱动,很少关注业务流程。
3 基于业务活动管理的适时商务智能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运用业务活动管理的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地从业务活动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用以实现适时商务智能的数据集成,适时报告、绩效管理和适时决策与执行四方面功能,可以说业务管理活动在企业业务流程与商务智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商务智能技术能够应用到企业日常的业务流程中。但是BAM是以流程为驱动,而商务智能是以数据为驱动,如何能够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利用业务活动管理理论实现适时商务智能的核心问题。图4提供了二者结合的框架图[8]。
从图4可知,每一个业务交易活动对应一个管理活动模块,它是业务流程与数据库、数据仓库之间的一个接口。管理活动模块的作用主要有:能够及时地从业务流程中提取相关数据;与数据库交互进行在线分析,将反映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存储在缓存数据库或是操作层数据库中。商务智能系统根据商业规则对反映即时业务流程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绩效评价,并向业务人员发出警告,自动做出决策,对当前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进行离线分析。进行在线分析,还是离线分析取决于时间的限制。同时,在操作层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样也可以经过加工,存储到数据仓库中。流程驱动的BAM与商务智能结合的最大优势就是BAM将反映业务流程状态和变化过程的信息提取出来,存储在数据库中,商务智能利用分析技术和绩效管理准则对该信息分析,从而准确及时地判别当前业务活动是否与企业的业务目标相一致,并自动地作出决策,调整业务活动。
利用业务管理活动理论,在有效地建立起业务流程和商务智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商务智能实现了适时管理与决策的功能。基于的适时商务智能的框架如图5所示。
该框架具体的流程为:BAM服务器从业务流程中提取相关数据,并根据需要将数据存储在数据仓库和操作层数据库中。操作层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经过处理存储到数据仓库。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经过数据挖掘,OLAP分析等得出相关的信息,有助于战略层和策略层决策的制定,并将结果传递到计划展示板。另外,操作层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BAM报告和分析工具得到操作层的业务绩效。操作层的业务绩效一方面传递到操作显示板中,计划显示板和操作显示板都集成在企业门户中。另一方面根据得出的绩效水平,通过BAM服务器,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达到实时管理企业业务活动的目的。
该框架从企业业务流程中提取出日常的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地集成,存储到操作层数据库中,利用业务活动管理的绩效准则以及商务智能中的分析技术进行实时的监控与操作,甚至部分操作可以根据制定好的行动规则通过系统自动执行,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还兼顾传统的商务智能的技术,使商务智能贯穿于企业决策的各个层次。
4结束语
关键词:档案知识管理框架特殊性
Abstract:The article designs the fram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files from the basic elements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analyzes its particulari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ain body of knowl edge management of files should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spac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ndependent degree ; the objects of knowledge manage ment of files should focus on all types of archives which contain rich knowledge ; the valu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files should focus on decision-making support and wealth transition ; the environment Settings about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files should not be the pursuit of unity ,bu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Keywords:Archives ;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 ; Particularity
2000年,我国学者首次引入并论及实施档案知识管理的可能性,[1]引发了相关研究热潮,从“知识经济的视角间接涉及知识管理的有关内容,并对知识产权档案及其管理进行了集中研究”,[2]到甚至引发“档案思想的根本性变化”。[3]在此期间,档案界对档案知识管理实践的批判却一直不断。[4]这些批判可归纳为:将解决方案等同于档案知识管理系统;[5]将档案知识管理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6]或将档案知识管理等同于信息管理[7]等等。可以说缺乏系统性,是这些反思性结论的共同指向。为此,笔者拟从档案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视角,根据管理要素包括谁来管,管什么、为什么管,怎样管的分析框架,重点结合档案及档案工作的特殊性进行系统分析。
一、档案知识管理的主体如何定位
档案知识管理的主体定位并不明确,其原因在于一是档案部门一开始并未被赋予知识管理的职责,档案法规或相关规章制度并未明确提及;二是知识管理主体多元,从知识主管、知识项目管理者、知识工人到知识中心等。在这种情况下,档案部门如何保证在与其他相关主体既区别又联系中既不“失位”又不“越位”,决定其在实施知识管理中需结合自身特性找准定位。具体而言,档案部门开展知识管理,其主体定位视不同情况有不同特色。作为内设机构的企业档案室(馆),主要扮演参与或配合者的角色,以企业整体战略为导向,以盈利为最终目标。而作为独立机构的国家档案馆,其知识管理的推进更多体现出独立性和公益性,但这种独立性受制于馆藏结构,使其后劲相对不足。
(一)在认识转型的背景下确定主体定位
知识管理思想全面被认可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不到20年,档案领域的引入时间更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先进管理理念,各领域均在积极探索,档案部门也不例外。为此,档案部门实施知识管理时,首先需在观念上将自身定位为探索者,或是跟进者,而不是事实上的知识管理者。
(二)主体定位在于身份的追加
从时间维度看,企业档案馆(室)较早开展知识管理。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档案馆(室)更需充分发掘档案的知识功效,以增进“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可以看出,具有知识管理者的身份,是企业档案馆(室)适应环境变化而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追加,而并非放弃了原有的角色。即如有人在比较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异同后发现,知识管理并不能取代档案管理。[8]在实际角色扮演中,也有学者调查发现:“从知识管理来看,文件、档案是组织核心的知识资源,但并不是组织知识资源的全部。”[9]这从侧面反映了企业档案馆(室)仅提供实施知识管理所需资源的一部分,也说明其更多体现出一种参与者的身份,而非“单兵作战”。所以,有学者认为,档案部门开展知识服务应定位于“参与”而不是“单干”。[10]相似的身份追加也适用国家档案馆。不同在于,其作为独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它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扮演相应身份的独立性较之企业档案馆(室)更强。但是由于其馆藏结构相对单一,适应市场竞争压力相对不够,决定了其扮演角色的后劲相对不足。
二、档案知识管理的对象怎样锁定
档案不等同于知识。实施档案知识管理,就是从档案中抽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实现从档案到知识的有效转换。其中,必然涉及对档案知识管理对象的锁定问题,即如何有效抓取档案中蕴含的知识。
(一)档案具备知识属性,是使档案知识管理实施具备可行性的基础
“全面正确地认识档案的知识属性,是科学有效地管理档案这一巨大的社会知识财富和充分发挥它应有作用的必要前提。”[11]有效认识档案的知识属性,能为档案知识管理对象的锁定提供方法论基础,实现从可能到现实。一般认为,档案具备如下知识属性:档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大量的知识;档案作为“组合”的概念,在其历史联系中可以发掘知识;在电子文件时代,“描述档案形成过程、结构、格式、形成背景等隐性知识可能比文件实体本身所记载的内容更有价值。”[12]更有学者指出:档案所记录的知识基本上都属于言传知识;每一个档案馆(室)所保管的档案,都具有明显的“本土知识”特征;大部分档案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内容具有内部性或保密性等等。[13]这些属性规定并引导档案知识管理的操作方向与实现路径。
(二)档案知识管理对象的锁定应有所侧重
从效益与效率的观点看,所有档案门类中数量较多的文书档案,或称为政务档案,“其实更多的只是信息记录,而非系统的知识结晶”。[14]加之档案类型众多,“其中既有可能转化为知识的有用信息,也有无知识价值的信息,其中不少信息只是因为追溯与凭证而需要留存。”[15]因此,其对象锁定不宜一概而论。鉴于此,有学者认为,“若在档案部门当中谈知识管理,似乎从科技档案的管理入手更适合,也更容易些。”[16]显然,科技档案蕴含更丰富的知识,对其优先实施知识管理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是分布于社会各领域的专门档案,因其专业性带来的知识丰富性,因其信息结构的规范性使其实现知识挖掘更容易,这部分档案也应是知识管理对象锁定的重点。
三、档案知识管理的价值如何把握
纵观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早期档案界对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关系的探讨,[17]到知识管理理念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价值问题一直被忽视。“档案界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知识管理概念的简单嫁接上。”[18]“档案知识管理尤其是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必须要注重学术界的研究与研究对象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之间的关系”[19]如何把握档案知识管理的价值?普遍认为,“知识管理的本质是知识的智能性转化”[20]。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智能性转化又可归为两类:一是思想认识上,根据档案的凭证和参考作用,为相关主体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二是物质表现上,为生产力和财富的增长服务。也就是说,决策支撑价值和财富转化价值可视为档案知识管理的两个主要价值维度。
(一)决策支撑价值
国家档案馆主要面向社会提供知识服务,以公益性为主。为此,其决策支撑价值主要体现为社会价值或文化价值而非经济价值。其中又因政府掌管大量社会事务,为政府决策服务自然成为国家档案馆知识管理价值创造的主要指向。实际上,在国外,“大多将档案馆看做是政府决策的辅助机构之一,政府机关自然是档案馆的主要服务对象”。[21]在国内,也有学者提出把档案馆建设成思想库的构想,“可以提供档案信息咨询和知识服务。”[22]实践中,在我国辽宁省档案馆已经出现为政府决策提供档案专题信息简报的尝试。相较国家档案馆,作为内设机构的企业档案馆(室),其知识管理主要为本机构事务决策服务,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二)财富转化价值
国家档案馆定位于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开展知识管理以精神财富的创造为主,如编纂档案史实,把储存在多份文件中的信息整合成系统知识;提供智力咨询,通过研究档案史料,为用户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参与历史或文化研究,直接贡献知识等。相较而言,企业档案馆(室)以物质财富的创造为最终目标,其价值链体现为知识共享,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价值创造,[23]并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等。
三、档案知识管理的环境怎样配置
狭义的档案知识管理,仅指对档案知识本身的管理,如知识获取,知识分类、知识应用等。但广义上看,还应包括与档案知识相关的其他活动,如组织设计、制度支撑、文化营造等。目前,档案学界普遍从广义角度理解档案知识管理。
档案知识管理具体应设置怎样的环境,通常借鉴经济领域相对成熟的模型,即“知识管理是人本管理、能本管理和知本管理的综合。”[24]即除对知识本身管理外,还包括围绕知识人的管理及环境营造。为此,有人借助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平台,把档案知识管理的环境配置设计为档案馆知识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型档案馆环境,以知识为对象的档案馆业务管理等。[25]或者在其他实践层面,提出注重档案馆人员的隐性知识开发,促进档案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推行面向知识的档案资源管理,建立面向知识管理的档案馆服务体系。[26]甚至总结后保管范式下的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即“以编码化知识管理模式、档案后保管范式为指导,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档案知识积累、档案知识组织、档案知识评价、档案知识服务,以及相应企业文化营造、组织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运用,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知识的需求,从而支持公司业务运转,推动企业战略落实。”[27]
可以发现,目前就档案知识管理的环境配置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均肯定了知识管理氛围营造的重要性。也可以认为,意见的不统一,自身也可能说明知识管理环境的设置并没有统一口径,仅需要在一些基本原则指导下灵活操作。而这些基本原则归纳起来,可概括为:组织文化氛围的培养,包括重视人力资源,倡导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的文化理念;面向知识管理的组织业务流程或制度设计的重组或变革;知识管理技术的采用等。
本文设计的档案知识管理的管理框架分别对应管理活动中谁来管,管什么、为什么管,怎样管的四个维度。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档案知识管理的上述框架设计清晰界定了档案知识管理实施的边界,结合实际,又使这种分析体现普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管档案知识管理的框架众说纷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管理活动的四要素分析,还原了档案知识管理的管理属性,是一种问题的本原性与理性回归。
*本文为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一般项目)“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顶层设计”(项目编号:2011MDYB029)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刘永,常金玲.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J].档案管理, 2000(4):6-7.
[2]雷慧.2006年~2010年我国档案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档案管理,2011(5):64.
[3]丁华东.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225.
[4]翁美飞.知识管理叫好难叫座[J].科技咨询导报,2006(2):49.
[5]瞿晓静.企业选择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应避免的五个误区[J].图书情报工作,2005(1):87-89.
[6]付兵红,彭礴.知识管理认识的误区[J].华东经济管理,2005(3):65.
[7]王海英,王树芬.浅析知识管理的误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0):181.
[8]贾玲,刘彤,周晓林等.知识管理不能取代档案管理——再论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J].档案学研究,2015(2):75-79.
[9]徐拥军.“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与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9(2):58.
[10]周毅.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227-228.
[11]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管理[J].浙江档案, 2005(12):7.
[12]冯湘君.谈档案知识资源的挖掘[J].浙江档案, 2006(8):14.
[13]伍振华.档案的知识特征初探[J].档案学通讯, 2002(3):18-20.
[14][16]黄世喆.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之二)[J].档案管理,2007(5):63.
[15]蔡盈芳.企业档案信息的知识管理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4(2):44.
[20][24]柯平.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7-72.
[17]刘永,常金玲.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J].档案管理,2000(4):6-7.
[18][19]倪代川,丁华东.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分析(2000-2006)[J].档案管理,2008(5):68-69.
[21]黄霄羽.外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3.
[22]张斌.构建档案思想库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能力[J].档案与建设,2013(1):4.
[23]王会粉,于文莲.档案知识管理的特征及其系统构建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81.
[25]姚乐野,蔡娜.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策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25-126.
[26]张晓娟,左田原,朱宁.我国档案馆运用知识管理的案例研究——以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为例[J].档案学研究,2010(2):14-16.
1、建立事业部/责任中心为框架的组织结构,
2、组建强有力的事业部领导班子。
3、制定一个致胜的事业部发展战略。
4、以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结合来推动战略的实施。
5、考核、检查、传帮带、持续改进和更新中进化。
二、基本理念
1、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1 or № 2)
2、面对现实(Face Reality)
3、视变革为机会(Change is Opportunity)
4、人才工厂(People-Factory)
5、把握自己的命运(Control Your Own Destiny)
6、管理简单化(Managing Less is managing better)
三、工具
战略规划 Session Ⅰ 产品组合 竞争分析 市场定位 战略重点 确定增长
运营规划 Session Ⅱ 资源分配 责任到人 量化管理 监控机制 结果导向
人力资源管理 Session C 全面考核 人员激励 人才储备 人才发展 人员优化
解决问题 Workout 群众参事 集思广益 挖掘根源 落实改进 不断创新
质量管理 6 Sigma 理解客户 量化要素 分析本质 落实改进 优化机制
四、四大战略
一是全球化战略,使得GE40%的收入来自于美国之外,
二是以服务为中心,以并购和附加值服务推动G高速增长。
三是六个西格玛战略,这一战略使GE“从内部转向外部,成为一家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
四是电子商务。推出电子商务战略,GE通过电子商务的交易额是70亿美元,运营成本则节约了50%。
五、领导人选拔原则
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德”的定义:任人唯贤;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团队中有凝聚力;勇于承担责任;肯定他人的成绩;不谋私利;能够培养人;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虚心好学。
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国教育实际、高校实际构建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中国化、教育化和学校化的一个操作指南。建立并运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教育组织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这是对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总要求,或者说是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总纲。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的实际,归纳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八个方面:
1.确立一个中心。即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一切以服务对象为关注的焦点,这是由教育质量的内涵决定的。教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依存于服务对象,如果没有服务对象就根本谈不上生存和发展。教育组织的质量由谁说了算,当然是服务对象。因此,组织应当理解服务对象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并力争超越服务对象的期望。
2二确保两类沟通。沟通不但是信息的传递,而且是思想的交流。沟通有利于相互理解,充分的理解既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也能使工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有利于消除因认识不一致而可能造成的工作结果的偏差。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要确保两类沟通:第一类沟通为高校内部沟通,它要求在高校内部建立适当的沟通程序,以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为此,高校应明确沟通方式、沟通内容和沟通渠道。第二类沟通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它要求高等学校应就服务信息、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平时表现和考试考评等情况以及具体事项的处理情况等与有关服务对象进行及时沟通,尤其要注重及反馈服务对象投诉的结果。
3建立三道保障机制。为了保障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三道保障机制,即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认证评审。
审核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审核一般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三种。内部审核属于第一方审核,即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所进行的审核,它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或“第三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审核a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这类组织提供符合要求(如GB/T19001和GB/T24001一1996)的认证或注册,也叫认证审核。
审核过程要求以书面程序加以规定,如“编制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就是“形成文件的过程”。在审核中按相关准则进行评价时,既要审查是否符合规定,更要重视“有效性”,检查是否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审核中应以有效性为检查重点去发现问题,以便提出的不合格报告有一定深度,能促进组织提高管理水平、改进产品质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能稳定地提供满足服务对象和法规要求的教育教学服务,最终使服务对象满意。究竟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需要进行评价。顾客和第三方认证机构都可以对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但最重要的是教育组织必须建立自己的评价机制,对所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实施的符合度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自我评价机制的基础,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是寻找改进方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管理评审,最高领导必须亲自参与,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可以体现在体系的各个环节和任何阶段,PDCA的方法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持续改进的目的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各高校可以通过减少、防止错误的发生进行日常改进,以期在稳定的状态下取得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始终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
管理评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评价,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和变更的需要,进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管理评审是定期监视和讨论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战略决策并跟踪其效果的重要活动。第一、二、三方审核的目的虽各有侧重,但也有共同之处,如总体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是三者相同的目的。不过这种评价的最终目的,内外部审核还是不完全一致的。简单的说,第二、第三方审核(外部审核)的目的重在评定受审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评定合格则予以认可,签订供货合同(第二方审核)或认证及注册(第三方审核);而第一方审核的目的重在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以期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它不存在认可或认证的问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基础上进行的审核。从教育组织的角度考虑,主要有准备、迎接、接受认证审核和对审核结论进行处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教育认证审核必须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一般要求。
4.加强四大过程管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改进有关的过程。由于一切工作都是通过过程完成的,因而高校的质量管理就应当通过对高校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对识别过程、确定过程、控制过程和改进过的管理,即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职责是否已被分配;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过程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是否有效。
既然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过程为基础,因此对每个过程以及整个体系都可以使用过程方法,即PDCA方法。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时,要求将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完整过程的闭环管理。这种模式紧密结合了组织管理的实际活动,便于检查过程运行的结果,使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过程中,能否自觉运用过程方法,是衡量组织是否掌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精髓的一个重要方面。图1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四大过程管理要点图。
5.五个层次的文件和制定教育质量方针的五点原则。五个层次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教育质量方针和教育质量目标;教育质量管理手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组织为确保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管理制度、操作指南等文件;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质量记录。这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与内容。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以“法治”代替“人治”的一种管理模式,必要的管理文件及其管理文件的层次都是非常明确的。
制定教育质量方针的五点原则,即与教育组织的宗旨相适应;包括对满足质量要求和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提供制定和评审教育质量目标的框架;在教育组织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教育质量方针是由教育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6.构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六点要求。科学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明确以下要求:一是识别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二是确定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三是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四是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教育教学过程的运行和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视。五是监视、测量和分析教育教学过程。六是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教育教学过程策划的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7.确立教育管理文件拉制的七点要求。教育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依据是《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手册》,根据教育质量管理的要求,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运行中必须遵守以下规定:①文件发放前得到批准,以确保这些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②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③确保文件的更改与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④确保在使用处可得到适用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⑤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⑥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⑦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应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8.遵循教育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在实施教育质量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服务对象为关注的焦点。教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依存于服务对象,因此,高校应当理解服务对象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服务对象的当前要求并争取超越服务对象的期望。二是强调领导作用。领导者确定高校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教职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高校目标的内部环境。三是全员参与。全体教职员工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只有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为高等学校带来收益。四是实施过程管理,将教育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来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五是采用系统管理的方法,将相互关联的教育教学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高校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这是系统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六是持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等学校必须把持续改进总体业绩作为高校的一个永恒目标。七是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应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这是实事求是思想在高校管理过程中的运用,这里要强调的是必须加强数据和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八是与合作方形成互利的关系。高校不能够生活在真空中,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依靠多方合作,因此,高校应当与合作方建立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的关系,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韦氏大词典把“安全”定义为,没有伤害、损伤或危险,不存在危害或损害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威胁。即所谓的“无危则安全,无损则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是指免除引起个人伤害、疾病或死亡的状态;或是免除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状态;或者免除环境危害的状态。库尔曼(A. Kuhlmann)提出,安全科学最终目的是将应用现代技术引起的任何损害后果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者减少到可容许的限度内。总的说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由人、机物、环境构成的安全系统无伤害的状态,就可以称之为安全。
而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起步较早。海因里希(H. W. Heinrich)在1929年就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当时安全管理思想和经验,但早期的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围绕着事故做文章,其效果有限。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专家学者开始从事故后管理开始向事故前的隐患管理转变。从表1所列出的一些专家的观点看,罗云把安全管理对象从事故系统拓展到安全系统,提出了事故预防的重要意义,但没有对安全管理实质进行解释;Papadakis和陈宝智则把企业管理中管理的功能向安全管理进行了移植,强调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功能的一种,具有企业其它管理功能同等的属性,但他们的定义没有反映出安全管理的要素与特征;丹麦标准协会的简化定义,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危险管理,适于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不适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安全管理。
对安全管理概念的界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简单的说明了安全管理的功能,它适用于一般的普通中小企业,海因里希、丹麦标准协会、崔政斌的定义倾向于这一类;另一类强调了对安全的系统管理,适用于大型高危险性企业,Papadakis、罗云、陈宝智的定义倾向于这一类。本文倾向于采用后一种安全管理定义,即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和高危险性企业的安全管理定义。
企业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
企业能力是当前企业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专题。以沃纳菲尔特(Wenerfelt,1984)为代表的资源学派认为企业异质性资源构成了企业能力;哈默尔(1990)认为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巴顿(1992)提出企业能力的四种尺度,即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与规范;王锡秋和席酋民(2002)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直接影响企业效率和效果的主观条件,是知识、结构和文化三个方面耦合的结果。这些专家的观点都是从企业基本属性的角度来理解企业能力,但都不十分全面。相比而言,德(Day,)对能力(capability)定义更全面:“能力是复杂的技能和累积知识的集合,通过组织程序得到锻炼,能够使企业协调行动,并充分利用它们的资产”。这个定义关注知识与技能,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累积形成了复杂的能力,对企业能力的内涵给出了较全面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即强调能力的技术属性,又强调了能力的管理属性,较为全面。
从企业能力的分类看,能力理论研究先驱克里斯蒂森把企业能力分为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国内外许多研究企业能力的专家学者也有类似的分类(史东明,2002;王毅,2002)。学术界对技术能力的研究多集中技术创新、知识管理领域;对管理能力的研究刚刚兴起,研究领域并不集中,如Mohsin(1999)的研究关注“动态技术管理能力”(dynamic tech- management capability)、Chuang和Liu(2004)的研究关注“知识管理能力”(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Shi(2004)的研究关注于“全球会计管理能力”(global account management capability)等。目前对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区分尚不明显。王锡秋和席酉民依据波特的价值链的思想,把企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与辅助能力,认为基本能力是企业完成基本活动的能力,辅助能力是企业进行辅助活动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理解,可以把技术能力理解为一种基础能力,把管理能力理解为一种辅助能力,它们都是构成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缺一不可。但必须指出,管理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由可以言传的书本知识和不可以言传的经验知识有机结合而成,在不同的领域,可言传的书本知识和不可言传的经验知识所占的比重并不一致,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国内外学者直接针对安全管理能力的研究还未出现,已有的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安全系统效能、安全管理绩效、安全能力等。国外学者的研究关注于安全系统效能的改善。Pope和Cresswell(1980)提出通过安全管理来发现系统安全效能的差距,Petersen()、Steen(1996)和经合组织()提出通过管理对系统安全效能进行改善。国内学者在安全管理的研究方面起步本来就比较晚,在安全管理能力方面的研究就更少,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安全系统的管理现状综合评价,如陈宝智(1999)关注整个人机环境的现状;徐德蜀等(2004)关注对管理体系中人的因素;马继业等()从企业能力中的资源学派观点出发对安全能力做出了理论探索。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如表3所示。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有学者明确提出了国有金融资产的概念,认为国有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债权和股权两大方面。然而基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对国有金融资产的研究并未得到很好地深入及发展。直至2003年国资委成立,将大部分非金融类国有资产纳入其管理范围,而金融国有资产的归属权却一直没有明确。因此,自国资委成立之初,建议成立金融国资委的声音层出不穷,国有金融资产的概念又开始频现于众多文献之中。
2003年12月,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这标志着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的基本确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实际上管理了大部分国有金融资产,因此,自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就一直被业内人士称为“金融国资委”。近年来,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如何对高额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显得如此迫切和重要,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也随即应运而生。2007年9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成立,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了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中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专门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中央汇金也并入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至此,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模式已经确立,中投公司这一主权财富基金实际上已经管理了我国大部分国有金融资产。
随着我国金融业以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有金融资产不仅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其风险性和流动性也在不断加大。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保障国有金融资产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我们对国有金融资产的研究也应当像国有经营性资产一样,形成一种管理机制。近年来,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文献都使用了国有金融资产的概念,然而,国有金融资产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更别说得到广大同仁的认可。这就要求我们明确界定国有金融资产的范畴,构建完整的国有金融资产概念框架。
二、国有金融资产概念框架的内涵
(一)国有金融资产的定义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有控制的资源,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将资产理解为一种资源,国有资产对应的是国家所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为国家带来经济利益。国有金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备金融资产特征的国有资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国有金融资产就是国家拥有或控制的金融形态的资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拥有或国家控制。从财务的角度来讲,国家控制的金融资产也是国有金融资产,因为国家拥有控制权的金融资产同样要求实现安全性,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同样要求国家实现有效的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项目都应属于国家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当然,国家持有的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毫无疑问也属于国家拥有的资产。二是金融资产。国有金融资产需具备金融资产的特征,是金融形态的资产。金融资产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是持有的各类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可分为现金与现金等物和其他金融资产两类。前者主要是指各类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和人寿保险现金收入。其他金融资产主要是指由于投资行为而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债权和股权。
(二)国有金融资产的范畴
国有金融资产不管其来源如何,只要是国家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并且承担着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那么就属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范畴。我们认为,国有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国家持有的对金融机构的股权。这是我国当前国有金融资产中最主要,也是金额较大的一块。目前,这部分资产主要交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管理。二是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项目。如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显然是金融形态的资产,由国家掌控,虽然它不属于国家财富,但是运用外汇储备管理形成的财富增值属于国家财富,同时国家也承担着外汇缩水、外汇投资损失的风险。由于国家持有外汇储备的目的和外汇储备的额度不同,使得外汇储备的管理有别于其他国有金融资产,因此,外汇储备的管理是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由外汇管理局和中投公司共同管理,其中,中投公司主要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体现收益性。三是中央企业的金融资产。中央企业的资产所有权都属于主权国家,中央企业所拥有的金融资产自然也是国有金融资产,如果忽视对中央企业金融资产的投资管理,由金融资产的风险性和流通性导致的损失,也是国有财富的流失。有文献表明,中央企业对金融资产的投资具有很大的投机性,并且存在着相关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造成大量金融资产投资损失。如曲琳琳、林山(2009)对2008年中央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衍生品投资出现了较大的亏损,这除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还暴露了内部控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有投机行为,以及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认识不足等。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国有金融资产是国家拥有或控制的金融形态的资产,具体包括:国有金融机构的股权;国外金融资产(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其他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中央企业的金融资产。当前,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股权,外汇储备这两大块基本上已经有了归属,但是对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还是没有像国有经营性资产那样形成体系,国有金融资产与国有经营性资产在特征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当前,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已经确立,但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如何确保国有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等重大问题,还完全没有解决。
(三)国有金融资产的特征
要把握国有金融资产的特征,我们得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国有的主权性质,即国家拥有或控制的金融资产,这些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归属于国家,由国家承担着这些资产的主要风险,这也是国有金融资产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要求国家对该部分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的目标。另一方面是金融资产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即它的风险性、收益性、普遍性、时效性和货币性。
风险性是指金融资产投资给本金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它既能带来超常收益,也能带来超常损失。风险性是国有金融资产的基本特征,我们进行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就是要以保障国有金融资产的安全性为前提。目前的金融工具大部分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在用国有金融资产进行投资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投机行为,那种亏了是国家的,赚了自己可以分红的观念是绝对不行的。收益性是与风险性相对应的,是金融资产投资所获得的收益。金融资产最大的特征就是可能获得较高的超常收益,但同时也可能获得较大的超常损失。金融资产的投资管理就是要在不同的金融工具之间进行选择,优化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以较低的风险实现最大的收益。流通性一般是指,金融资产都具有较强的流通性,可以迅速变现,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能快速转换成货币形态的资产。国有金融资产作为金融资产同样拥有高流通性的特征,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时效性是指资产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格。金融资产大部分都以公允价值表示,收益随时间波动较大,不同时点投资,不同时点交易对金融资产的收益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货币性是指其可以用来做为货币或容易转换为货币,行使交易媒介或支付功能的特性。国有金融资产首先是金融形态的资产,因而,也都具备上述金融资产的一般特征。
三、研究展望
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保障国有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模式已基本确立,通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管理的国有金融资产,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的国有金融资产,并且包括了国内和国外大部分的国有金融资产。当前,我们需要重点考察的是这种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否有效,是否能达到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目标,以及如何对这种机制加以改进,如何对其进行监督和绩效考评,以及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定位、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和审计能否有效保障国有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等。结合国有金融资产的特征,我们知道,国有金融资产是具备高流通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主权性质的资产,那么国有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显得比国有经营资产的安全性更为重要,这是国有金融资产的真正风险所在,是国有资产中最不安全、最不确定的部分。因此,如何保障国有金融资产在安全基础上的保值增值还有很多的功课要做。我们要加快对国有金融资产领域的研究,尽早建立一套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理论,实现国有金融资产投资和管理的专业化、模式化和制度化,确保国有金融资产的安全,有效实现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陈彩虹.论国有金融资产范畴(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91(12).
[2]高翔.国有金融资产多头化监管的弊端(N).北京:中国审计报,2008-5-14(6).
[3]曲琳琳,林山.当前中央企业金融衍生品投资现状、问题及建议(J).财政研究,2009(8).
顾客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来源于早期的一些客户忠诚计划,如20世纪50年代曾经风靡半个美国的超市印花收集活动。在过去的10~15年里,由于电脑科技的进步,客户信息的收集及应用变得更加简单方便,顾客关系管理的发展到达了顶峰。然而,在2000年前后出现的经济及股票市场危机却阻碍了其发展。学者、评论家以及营销管理人员纷纷就以下几个方面对顾客关系管理提出了疑问:
顾客关系管理过分强调与依赖电脑技术;
顾客关系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很吸引人,可是作为一种战略而言,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缺乏对顾客长期深入的了解,只是从狭窄的消费行为或理财行为去理解消费者。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呢?可以说顾客关系管理正向着更好、更成熟的方向发展,虽然这种发展没有此前的高峰期那么明显。但是为了让顾客关系管理能够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我们仍然有许多要学习的东西。
科技
许多企业,尤其是服务性行业的公司,不遗余力地投资科技设备,这些高科技设备能够让这些公司获得消费者的背景资料、交易情况、购买渠道偏好以及对营销活动的反应等一系列信息。理论上,这种做法可以提高营销策略的效率。可实际上,很多公司发现这么做很难达到它们预期的目标。这是由于传统的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构成了障碍,而且,大量不同的信息很难整合起来以建立和执行顾客战略。当然,也有很多成功运用顾客关系管理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在于其拥有组织上的支持以及快速利用消费者数据作出决策的能力。其实,并没有数据证明企业需要储存大量完整的顾客信息才能够让它们清楚地知道什么目标可以达到。
标准
我们能够从近年来的发展中重新学习和运用过去的一些有用的知识,其中一点是把营销与财务数据结合起来。顾客价值的测量标准之一是顾客的终生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 CLV),其中包括顾客的可获得性、交叉购买性,以及持续性。营销者可以通过如年度财务报告中的现有数据,以比较低的成本计算出顾客的终身价值。
这种做法(测量顾客终生价值)有许多好处。首先,这种测量手段运用了财务及管理人员都熟悉且接受的数据;其次,它可以与传统的财务测量标准相结合,如企业利润、市场价值等。这种测量的公开性和数据的真实性能够让企业员工以及外部人士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让他们相信市场营销能够影响公司的绩效。顾客终身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营销人员可以用它去预期未来对顾客进行投资所带来的结果,因为其计算是以项目利润流作为基础的。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阅读由SuniGupta和Donald Lehmann编写的《像管理资产般管理你的客户》(ManagingCustomers as Investments)。
可是,这种做法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它并没有细化到单个顾客或者交易的层次上,因此,不利于公司制定针对个体的市场营销计划。可是在现阶段,这一点显得不太重要了,只有当这种方法达到了它的最大产出效果时,我们才应该重新衡量获取一些微观数据的需要。到了那时候,对顾客进行聚类分析,能够让公司获得更多的顾客消费行为变量,以提高公司的财务价值。
效率
早期的顾客关系管理(如直复营销)的一个好处是它与公司的财务绩效直接相关。不像依赖广告的大规模营销,直复营销把收入和成本与销售直接联系起来。然而,就总体效率而言,顾客关系管理作为战略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人们商榷的地方。
在过去的几年中,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首先,确定顾客终生价值的方法在选择顾客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次,顾客关系的深度对企业利润所产生的影响。
顾客关系管理的应用不能仅仅基于它概念上的吸引力,而应该基于严格的市场调研。而顾客关系管理的成功建立在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之上,不仅仅是取决于科技。
信任
顾客关系管理在应用上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一个观点指出,顾客忠诚计划的目的是创造及增加顾客资产,可实际上,企业的很多计划并没有按照这个目的进行展开。顾客忠诚计划理应是通过对顾客进行投资,从而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现金收入及长期的资产增值,可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在很多情况下,它为企业带来的却是短期的利润和长期的负债。Steven Shugan在2005年春季版的《营销科学》(MarketingScience)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品牌忠诚计划:它们是伪装品吗?》(Brand LoyaltyPrograms: Are They Shams?),详细讨论了这一问题。例如,各大航空公司推出的飞行奖励计划的确为企业带来了短期利润,但航空公司在未来要为满足其条件的顾客提供免费机票或免费升级服务,这就意味着企业未来的负债。与此相反的一个做法是,企业现在为顾客提供免费试用品,以此来提高顾客将来重复购买或扩大购买的机会,增加长期现金流入。前者要求顾客信任企业,而后者则是企业信任顾客。
顾客在一些领域对于个人隐私的关注度相当高,比如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安全保障。让顾客感觉公平是顾客关系管理的重点,越来越多的顾客会更容易意识到不公平对待,比如说,为什么我要比旁边的顾客付更多的价钱?公平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商业实践的问题,比如实行价格歧视,它还决定了顾客对企业公正形象的感知,以及帮助顾客建立对企业的信任。
营销人员利用各式各样方法,例如一些认证或者顾客评价来帮助企业建立信任。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是小规模的,和当前发生交易的数量相关。
在如今的市场上,那些营销人员能够获得的信息,顾客同样能够获得。无论是产品、渠道还是价格,消费者都比以前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有理由变得更加挑剔。
发展
媒体与销售渠道的快速发展为收集顾客信息及反馈工作带来了挑战。决策者在考虑大众传播渠道及关系营销渠道的资源配置时,需要得到一些指引。一些新出现的渠道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在顾客购买及使用时接触顾客的机会,这些新的渠道包括电子商务、手机广告等。再次重申,要使这些新的接触机会对企业有利,让顾客感觉公平并取得其信任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企业来说,要平衡所有这些因素从而提高营销效率,并且把复杂性降至最低并不容易。这需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来调试和运用这些新媒体,而不是简单的建立一个营销框架并乐观地奢望它的应用能给企业带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