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精选9篇)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篇1

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实证分析这个方法论术语,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强调的只是规范分析。其实,马克思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就是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是“动态实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事实的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马克思很重视实证分析,如,马克思对分工、生产、交换、市场、利润、利息等范畴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实证分析,他的经济研究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例如:

1、“70年代世界油价暴涨主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这句话就是比较客观的,是一个人通过经济模型得出来的结果,你无可辩驳,这就是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篇2

一、农民合作社制度的规范分析:“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合作社制度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核心原则是不变的。从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到现在,经历了百余年经济社会的变迁,资本主义已从自由竞争过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合作社制度在这些变迁中不断地适应与进化,现今合作社制度与罗虚代尔比较,在制度特征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源于合作社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做法,但合作社的变革并没有使它演化为企业,依然保持着合作社的本性。与企业相比较,至少合作社的顾客往往也是它的所有者,而资本企业的顾客与企业的投资者是分离的,合作社的目标是使其既是所有者也是顾客的社员受益,而企业的目标只是使其所有者受益。[3]与之对应,合作社的原则经历了多次调整,出现了各种版本,但仔细分析合作社原则和实践的演变,不难发现,在合作原则的变迁中,尽管它们千差万别,但社员身份的同一性、成员民主控制、按惠顾额分配盈余和资本报酬有限仍然是合作社的核心,[4]实际归纳起来就是“民办、民管、民受益”。

“民办”原则体现在社员身份的同一性。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合作社区别于其他组织形态的本质就在于其不仅仅是投资者所有的组织,而且是客户(惠顾者)所有的组织,所为“同一性”既是“投资者与客户(惠顾者)的身份同一”,是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在传统的合作社制度中,合作社只是社员经济的执行机构,它不从事或很少从事非社员业务,[5]其生存与发展也依赖社员对它的需要程度和对它所提供的服务的需求程度,社员身份具有绝对的同一性。但是在现代的合作社制度中,社员对于合作社的依赖大大降低,他们也与合作社的竞争对手建立业务关系,而合作社除了与社员保持业务关系,也开展非社员业务和其他以营利为目标的业务,但是现代合作社仍必须坚持同一性,即合作社的财产所有者和惠顾者(业务伙伴或顾客)同一。如果二者出现错位,并且错位达到一定程度,则合作社或者演化为营利企业,或者演化为公益性组织。[6]在合作社的而发展实践中,这种社员身份的同一性的分配意义则必须体现在“资本报酬有限”和“按惠顾额分配盈余”上,其治理意义则必须体现在“成员民主控制”上。[7]

“民管”原则要求合作社的民主控制。合作社对公平的追求应是其存在的终极目的之一,不管是从合作社制度还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来探讨,一个成员具有高度同一性的组织,都必然会实现成员的民主控制,合作社制度的理想状态就应该是这样一种追求公平的组织。这里的公平不仅是形式意义上的公平,而且应是结果意义上的公平,是实质意义上的公平。[8]在实践中合作社为了要真正做到公平,实现“民受益”,就必须严格的遵守“民管”,也就是民主控制,以确保社员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关键就是要建立有效的或最终的民主控制权。

“民受益”原则实现于按惠顾额分配盈余和严格限定资本报酬。合作社对盈余的分配完全不同于公司制企业,分配依据不是服从于所有者(投资者),而是服从于惠顾者(使用者)的。盈余分配的差异表明公司实际上代表原有资本提供者(股东)的利益,而合作社则真正代表内部交易对(社员)的利益,能使交易的合作剩余充分内部化,从而真正保护交易对象(社员)利益。所以,“按惠顾额分配盈余”是合作社制度的核心。[9]此外,“资本报酬有限”实际上是“按惠顾额分配盈余”的另一面。既然“按惠额分配盈余”,股金不支付红利,而社员为合作社未来发展提供的额外(除缴纳股金外)资本,可以获得相当于银行利率的利息,但不能分红。由此可见,合作社的盈余按惠顾额分配给了社员,而资本的投入只能是一种生息资本,并不能变成公司制中的股权。

二、农民合作社制度的实证考量:市场竞争中的自适应变化

“民办、民管、民受益”既是合作社独有的特殊属性更是判定其性质的标准,具体到我国的农民合作社来说就是要坚持成员以农民为主体,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充分发挥合作社服务农民的功能和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改变分散经营农户的市场弱势地位,引导和带领他们参与市场竞争。[10]基于这种属性,支持合作社就是支持农民,这也就构成了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基础。但在现实中考察,现实中合作社的组织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放宽了“民办、民管、民受益”标准的实体确实存在,回头审视受到扶持的合作社,却不一定都能够真正实现初衷,“民办”受到了成员异质性的制约,“民管”让位于要素控制,而“民受益”却由于资本报酬的开放而无法完全实现。

1. 成员异质性的组织结构是组建合作社的必要条件

长久以来,合作原则和法规的制定总是基于一种假设,合作社的绝大部分社员的身份都是具有同一性的,因而在这种假设条件下组建的合作社,特征非常明显,社员之间的差别不会太大,能够实现一人一票所带来的公平。但是从参与市场竞争来看,一个完全由弱小农户组成的经济组织,不论是从规模还是经营效率都难以经受住市场竞争的考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组建协调和领导经济组织的人,往往是成为增长瓶颈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农村资金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稀缺的情况下,农户的小额资金和较低的人力资本无法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社的发起者和组建者往往不是普通农户,而是具有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的大户、企业或是其他团体,纯粹的“民办”难以实现。基于此,现实中合作社的社员分成了两个层次,即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这两类社员的身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当这种异质性足够大的时候,全体社员的投资与惠顾行为将被改变。比如普通社员的出资与核心社员的出资差别巨大,其出资与否对于合作社的经营以及自身的收益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或者核心社员希望一股独大来控制合作社),普通社员往往会减少甚至不实际出资,而只是采用“搭便车”的方式跟随核心社员出售产品,此时普通社员作为合作社投资者的身份已经丢失。又比如一些龙头企业领办的合作社中,核心社员只是希望通过合作社收购普通社员的产品,而并不向合作社出售产品,这些核心社员的惠顾者身份也不存在了。基于此,现实中不可避免的成员异质性也改变了理想状态下合作社的投资结构与惠顾方式,也因此破坏了社员身份的同一性,合作社的民办特质可能会因此而改变,更有甚者,合作社异化成为少数核心社员谋利益的企业。

2. 要素控制下的出资结构难以实现民主控制

“民管”原则诉求公平,它要求赋予每个成员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强调社员联合所有,民主控制。因此,“一人一票”成为合作社的核心特征,但由于普通成员的异质性和商业判断能力普遍较低,集体决策的成本上升,决策效率下降,因而不少合作社突破“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原则,实施有限制的一人多票制度,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11]但却往往走得太远。产权安排是所有制度的核心,当“成员异质性”成为了合作社组建的必要条件,合作社组建的出资结构必然会异化,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就容易受到要素控制。现实中,普通社员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市场信息获得渠道等方面,与核心社员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在合作过程中,掌握合作社发展所需要关键生产要素的核心社员,往往会产生让普通社员受益的正外部性,普通社员对于这种正外部性的依赖迫使其做出一种选择—放弃权力(表决权)而换取收益。因此,对现实中的合作社而言,对稀缺要素的依赖,使得核心社员与普通社员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平与平等,核心社员组成了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层,控制合作社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逻辑这也可以解释一种现象,有的合作社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完善了合作社的章程,明确了各种组织机构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了较规范的治理结构,但是还是会有“选举不过是确认,讨论不过是告知,监督不过是附议”的情况出现,[12]法律和章程规定的民主管理则流于形式,而这也是普通社员对比维护民主管理和保持核心成员的积极性两种治理方式带来的短期收益后做出的选择。

3. 解决融资难题的方法是开放资本报酬

自从合作社产生之日起,劳动对资本的控制就一直是它的基本原则,按惠顾额返还盈余和资本报酬有限成为它与企业最大的区别,由于合作社盈利产生的根源主要来自于成员与合作社之间交易量(额),盈余分配以按交易量返还为主,充分体现了合作社“民受益”的基本原则,符合合作社的本质要求。[13]但是在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合作社成立初期由于资金的缺乏,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得不依托龙头企业、大户等组建,如果限制资本报酬,资本所有者则不会有积极性投资合作社,而造成合作社由于缺乏规模而缺乏市场竞争力,处于吸纳资本的考虑,资本的报酬保持了开放状态。同时资本所有者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收益,则会要求投资额与权利对等的治理机制,合作社开始凸显股份化倾向,因而会出现合作社盈余分配上必然会倾向于按股金分红方式进行,普通社员按惠顾额返还的比例较低的现象。虽然开放资本报酬而换取投资是无奈之举,但对于普通社员来说能够在资本上“搭便车”却也能够提高其短期收益。而现今最严重的问题则在于异化的合作社,难以将政府项目扶持资金、优惠政策普惠普通社员。对于处在自由竞争市场中的合作社来说,如何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又不受其制约,是尚未破解的难题。

三、农民合作社制度的引导方向:回归本质与功能实现

上述问题实质上是市场竞争背景下,在合作社追求规模与经济效率的目标下,合作社内部的利益主体间在股权结构、权力配置、剩余索取上的博弈后,稳态下的,却是偏离合作原则的行为选择。只有改变合作社发展的导向与环境才能减少这样的行为选择,因此政策导向、经营目标、评判标准、发展环境都应作出一些调整,旨在使合作社回归本源,发挥功效。

1. 政策导向从扶优扶强转变为适度规模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合作社作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发聚合的团体,其在产业链条中的角色就是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政策对于合作社发展的鼓励和扶持不遗余力,因为支持合作社就相当于支持农户,合作社能够吸引更多农户入社,带动更多农户致富正是政策效果之所期。然而一个问题被提出,即政策的重心是否可以放在鼓励合作社提升规模和开拓市场?如果合作社都按照这种思路发展,这个群体就偏移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产业链条中,具有更高效率的龙头企业才应该是产业链条的带动者,而合作社的定位应处在龙头企业的上游,作为一种生产环节的高效组织形态,在经营体系中发挥其应有作用。还有,合作社如果要独立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各种要素和资本,而这些却是普通农户所不具备的,要引入这些要素和资本则难免陷入资本和要素控制的困境。基于此,未来的政策导向并不应急于引导合作社做大做强,其重心应该放在引导合作社在适度规模基础上稳健发展,并处理好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其他经营主体的利益连接问题。

2. 经营目标从强调经济效率回归普惠社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率的初衷是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之最大化,旨在让全体社员获取更高收益。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往往面临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规模与工商资本介入下的龙头企业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合作社的“一人一票”决策机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权责对等”相比显得效率低下,合作社的社员组织化程度与企业的组织管理相比显得松散。这些问题源于合作社制度设计对于“公平”的强调,而在市场经济中,合作社对公平与效率的双重追求并不能同时被完全实现,如果要追求经济效率则需要打破维护公平之限制条件,经济效率提高的最大受益者则有可能仅为少数的核心社员而非大多数的中小社员。因此,追求经济效率有利有弊,合作社经济目标的追求与实现方式应该是在充分反映每一个社员利益诉求的“成员民主控制”基础之上的,适度地降低经济效率来实现社员普惠则应该是大多数合作社的道路选择。

3. 组织形态既要严守原则,也要包容自适应革新

为了使合作社这种组织形态能更紧密的结合国情和因地制宜的发展,政府采用了“先发展后规范”或者“在发展中规范”的引导思路,对于合作社的监管也执行“不收费、不处罚、不年检”的政策,旨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合作社体系。在政策利好和监管疏松的环境下,合作社在取得营业执照之后对于合作原则的坚持,章程的规范执行等信息没有被披露出来,难以保证所有合作社都是规范的、真实的,最严重的就是组织形态过度异化,甚至“有合作社之名而无其实”。如若合作社群体中存留这些虚假合作社,则会对政策引导的实效性产生干扰,扰乱真正合作社群体的发育。因此,合作社需要鉴别真假,将那些组织形态已经完全偏离了“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的干扰项排除,政策对合作社群体的扶持才能更具有效力。在甄别合作社真假的过程中也要包容合作社适应社会经济形势而做出的合理创新。在实践中,合作社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出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外的多种合作社形式,并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当前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将合作社涵义宽泛化,包括信用合作、社区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法规政策应根据合作社群体的发展实际,在必要的时候对相关条款作相应的修改,宽泛其调整对象。

4. 扶持方式从物质激励转为发展环境塑造

与企业相比,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较强的反市场性,在一个完全遵从自由竞争机制的市场环境下,其制度安排处在市场机制失灵的边缘,对政府的扶持具有某种天然的倾向性。[14]而这种倾向性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尤其是在合作社的发展初期,没有政策扶持的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依然是弱势群体,难以生发。从数量来看,十年扶植,成果卓著,合作社已有百余万家,已超出预期目标。倘若合作社皆能发挥既定之功效,则整个农村的经营体系将会被重新理顺,绝大多数农民收入亦随之大幅提升。而在现实中考量,不免发现合作社依然没有扎稳根基,并且对于政策的倾向性过度,变成了依赖性。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转变角色定位,扶持方式从物质激励转为合作社发展环境的塑造,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合作社的辅导、教育和规范,用政策弥补固有短板,而不去干预经营,为合作社提供一个宽松有序的制度环境,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去检验、去甄别、去选择,使合作社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健康成长,发挥功效。

摘要:合作社制度是与时俱进的,理念也经历了革新与调整,而社员身份的同一性、成员民主控制、按惠顾额分配盈余和资本报酬有限的特征却从未改变,这些原则构成了合作社的制度内核,在现今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实践中表现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核心原则。我国合作社法实行至今的十年中,农民合作社在经济环境变迁中不断地适应与进化,却也出现背离核心原则的异化。异化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规范问题,但实质是市场竞争背景下,在合作社追求规模与经济效率的目标下,偏离合作原则的必然行为选择。只有改变合作社发展的导向与环境才能减少这样的行为选择,使合作社回归本源,发挥功效。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篇3

关键词:规范 实证 会计理论

根据形成方法的不同,我们将会计理论划分成了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这两个类型,这两个理论对会计行业来说具有同样的作用。但是,这两个理论是一对相互对立的理论,所以对于会计理论研究来说,正确地对规范会计理论以及实证会计理论加以认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源流

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这两大理论的基础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具有意义的是方法论哲学基础以及广泛应用于研究中的经济学理论。

对于规范会计理论来说:第一,方法论基础,规范会计理论产生的“温床”就是规范经济学。在规范经济学中,以政策行动为中心,对其福利后果进行推理,保证研究过程中的内在逻辑性是它的主导思想,这一主导思想的基础比较多样化。规范会计理论在方法论上有以下几个特征:将价值作为判断的基础,它以评价标准来作为进行研究的对象或者是进行讨论的基础,然后又利用这种标准分析现象;研究内容缺乏客观性、重复性。第二,经济学基础,规范会计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激进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以及规范性思想。

对于实证会计理论来说:第一,方法论基础。实证会计是由简森与瓦茨等人提出的,他们以证伪主义作为主导思想。这种会计理论在方法论上特别强调以下三个特征:价值中立,在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个人价值判断排除,通过经验数据来证伪某一个假说。在这种思想下形成的会计理论在内容上是经验的而不是价值的;保证可证伪性,在实证会计的研究初期,最基本的精神是证伪或者是“試错法”;具有客观性的同时还具有可重复性。第二,经济学和财务基础。在早期,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有效的资本市场假设以及资本资产的计价模式等等;从70年代开始,它的研究对象变成选择会计政策,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管制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非零值契约成本等。

二、规范会计理论的基本思想

规范会计理论主要是指从会计活动的一系列规则中找到好的会计实务以及概括理论概念,它是运用演绎法、归纳法这两种规范性方法形成的。我们可以将规范会计理论分成很多种类型,下面是其主流理论、基本思想。

(一)会计学理论具有规范性

会计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由人创造出的信息系统,不像一个客观世界。它的主要特征是会计环境会随着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具有科学研究的纯粹性,它只能通过与法律一样的规范的科学法则来建立。所以说会计学是具有规范性的学科。

(二)会计理论的内涵

会计理论不仅仅涉及到“什么是会计”同时也包含着价值判断,主要诠释了“会计是什么”的问题。会计理论的研究应该将既定目标、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对会计活动提出一些具体的标准,用这些标准对会计实务进行指导、评价。同时也可以将这些标准用作分析会计问题的准则,以更好地处理会计问题。财务会计的概念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会计目标、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等,主要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对会计理论的科学性进行判断的标准

我们没有必要将会计理论与会计活动在事实和现象上对应起来。虽然会计理论中理性思维的部分远离经验、不具有可证伪性,但是它以经验为基础,并且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之后的产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计理论也是有科学性可言的。

三、实证会计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实证性的理论性质

会计研究以会计客观世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一客观对象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为它是建立在偶然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之上,会计环境中存在着很多非决定论的因素,所以会计理论研究要以纯粹的科学研究方式来进行,同时应该以实证科学为基准来确立会计理论法则。所以说会计学是一种实证性的学科。

(二)会计理论的内涵

因为价值判断中有个人的偏见以及一些感性的主观因素,缺乏客观性、科学性,所以会计理论应该排除价值判断的成份。会计理论应该将会计世界的客观规律阐述出来,而不是单纯地描述“会计是什么”。也可以说,会计理论研究要以会计事实和会计现象作为出发点,并对会计事实和现象的存在做出正确解释,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是会计理论内涵的主要内容。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就是对理论进行检验的环节,这种检验主要有两种:会计的选择检验以及股票的价格检验。

(三)对会计理论的科学性进行判断

对理论进行的研究只能在经验的世界中。科学的会计理论一定要有可证伪性,其建立的基础一定是经验。以目标等概念作为出发点而进行逻辑推理之后的得出的会计理论缺乏可证伪性,我们无法对它进行检验,所以这样的理论不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每一个科学理论都经过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同时都有自己存在的理论以及社会基础。不管两个理论会不会被批驳,但是只要有一个理论能够获得经验事实的证实,它与另一个相比就是最好的。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有各自的优势与缺点,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我们不能偏废其一,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这种结合主要可以分为阶段上的结合和层次上的结合。

四、结语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会计理论问题,我们在开始研究的时候应该尽量将价值判断进行排除,通过实证性研究客观地揭示出作为研究对象的会计理论中真正蕴含的规律,然后利用这一规律构建出规范的会计理论。不管是实证会计理论还是规范会计理论均与会计问题具体的目标相关,不一样的会计问题就有不一样的会计目标。会计问题目标层次越低对其进行研究的实证性要求就越高;问题目标层次越高,对其进行研究的规范性要求就越高。

参考文献:

[1]李丽霞.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的比较[J].中国经贸,2012(18)

[2]党金栋,王一中.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哲学比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管理的区别 篇4

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管理的区别

标准化管理更多地是强调把为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以具体的标准加以界定,并用所界定的行为过程标准来约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行为,其内涵接近制度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除了强调要贯彻体现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使所制定的目标和行为标准不再是孤立的只零破碎的制度规范之外,重点强调的是,对管理行为和标准进行统一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人性理论基础上,要求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上,来实施被管理者具有一定价值选择自由的管理。它不是简单地对企业组织运行的活动和过程制定具体的行为标准。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篇5

1、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两者的手段、目的都不相同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为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盈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没有归还的行为。虽然两者都是特殊的主体,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但贪污是永久地占有,挪用公款却是暂时性地占有;贪污实现了财物权的转移,而挪用并没有转移财物手所有权,只是暂时占有公款,以达到使用和收益的目的;贪污是通过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达到目的的,而挪用公款一般都为擅自私用公款,没有、也不必要采用贪污所实施的手段。虽然两罪同属“贪污受贿罪”这类大罪里,但由于这两个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不一样,所以贪污罪的最高刑可判死刑,而挪用公款罪的最高刑是无期徒刑。

2、贪污罪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区别

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属于单位犯罪。

(2)、客观表现不同,贪污罪的行为人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个人非法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以各种名义,为了单位集体的利益,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单位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须特别注意的是有的贪污案件中,虽是经单位一些领导研究决定,但非法将公共财物私分给单位的少数人的,由于非法将公共财物占有的只是少数人,所以这类案件就是相对于单位的少数自然人集体贪污的共同犯罪。

(3)、犯罪目的不同,贪污罪的行为人的目的是自己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是为了单位全体成员的利益,而是为了个人中饱私囊。私分国有资产罪中,行为人虽然也非法占有了财物,但他的目的是私分给大家,自己得到的只是一部分。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就是为单位的利益实施犯罪。

3、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区别

单位受贿罪的客观表现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相同的,表现为索取他人财物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单位受贿罪区别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标准有两个方面:

(1),犯罪的主体不同。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即受贿行为是以单位的名义作出的。这里的单位仅限于国有单位,非国有单位不能构成单位受贿罪的主体。

(2),单位受贿罪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单位一般的受贿行为尚未达到严重程度的不认为是犯罪,可按行政责任进行处理。“情节严重”应理解为索取,收受他人大量财物,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使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4、共同受贿犯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

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

从犯罪构成上分析,构成介绍贿赂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贿赂人具有行贿意图或者明知国家工作人员有受贿意图,而故意充当“掮客”,从中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也就是说,介绍贿赂的行为人是在他人有了行贿或受贿的故意的情况下,才从中沟通、撮合的。这就犹如市场经纪人的作用一样,有买方和卖方的情况下,才从中说合成交生意的。在客观上,表现为在行贿、受贿双方之间进行引荐、沟通、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沟通、撮合行为本身既非受贿行为,也非行贿行为,而是独立的介绍贿赂行为。

而受贿罪中的共同犯罪,应理解为各共同犯罪人之间有共同的收受或索取贿赂的故意,并实施了共同的收受或索取贿赂的行为,即受贿罪被告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其同事、家属或亲友伙同其共同参与收受财物的共同犯罪案件。

5、以上犯罪一般适用于国家机构、各级人大、党的各级机关、各级政协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是私有企业单位工作人员,虽情节相似,但是罪名不同。

对应关系大致如下:贪污罪——职务侵占罪;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行贿罪——对非国家人员行贿罪;

二、商业贿赂

1、商业贿赂行为特征:

(1)主体是经营者,赌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作为商业贿赂主体的 经营者不限于法人,除法人外,还包括其他组织和个人。法人也不限于企业法人,还包括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2)目的是为销售商品或 者购买商品,即为达到商业目的,通过贿赂手段,获取优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地位。

(3)手段有两类,即财物手段和其他手段。当然,商业贿赂与其他贿赂都属于贿赂的范畴,触犯刑律的都要给予刑事制裁,但在行政责任上是不同的,商业贿赂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给予行政处罚,其他贿赂要受党纪政纪处分。

2、商业贿赂犯罪

商业贿赂是一个统称,不是《刑法》确定的独立罪名,而是根据行为主体、行为性质的不同而构成不同的罪名。商业贿赂犯罪涉及刑法规定的以下八种罪名:(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2)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3)受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4)单位受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5)行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6)对单位行贿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7)介绍贿赂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

(8)单位行贿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

3、商业贿赂与一般馈赠的区别

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全面分析、综合判断:(1)发生财物往来的背景,如双方是否存在亲友关系及历史上交往的情形和程度;(2)往来财物的价值;(3)财物往来的缘由、时机和方式,提供财物方对于接受方有无职务上的请托;(4)接受方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提供方谋取利益。

4、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收受他人财物,构成共同犯罪的,根据双方利用职务便利的具体情形分别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1)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2)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3)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分清主从犯的,可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三、会计犯罪

现行《刑法》关于会计方面的犯罪主要是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罪:

第一百六十二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篇6

与联系性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破坏和能源需求等迫切性问题的出现,亟待地要求我们去解决。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又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对实现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情况从三大经济的概念开始介绍,最后论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表明我国实施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要性。关键词: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几大热点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其实,它们都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概念 1.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和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即“3R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因此回收废金属、废电子、废塑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来说,香港回收这些废品又比国内回收更具有经济意义,以为为企业减少关税支出,同时又环保节能,可谓一举多得。循环经济的实施必须有五大体系支撑。

1、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撑。

2、技术的支撑。

3、资金的支撑。

4、管理和监督的支撑。

5、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企业必须有经济效益的支撑,必须盈利,必须不断地增值扩大,才能保证循环经济持久广泛地开展下去。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在我国主要由以下几点相关研究方向:

主要观点1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主要观点2 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主要观点3 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系统工程。而且还必须注意连接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主要观点4 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阶段。主要观点5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加上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

总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简称ECO,又称为生态经济,,“ECO”取自“经济的(economic)”和“生态的(ecological)”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 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 煤炭 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随着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2]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经济”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可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它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的价值分析:

首先,绿色经济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其次,绿色经济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价值。再次,绿色经济的自然资源利用具有公平性。第四,绿色经济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胜劣汰。

总之,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1.三大经济的联系

(1)产生背景相同。它们都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它们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理论基础相同。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以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3)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它们都依赖于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的生态化技术,如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能效技术等。

(4)发展环境相同。它们都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都需要市场机制、法律制度等为保障条件。

(5)其他相同点。他们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奢侈、过度的物质消费。

2、三大经济的区别

(1)研究的角度不同。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低碳经济主要针对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点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建立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

(2)核心内容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包括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GDP、绿色核算、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资本、绿色网络等。

(3)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循环经济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强调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经济活动的输出端,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在环境保护。

(4)推动力不同。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使投入成本降低,为进行循环经济活动的个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循环经济具有推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推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方能实现。

(5)评价体系不同。

循环经济: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07]1815号),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低碳经济: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但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上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其主要从社会生产的结果入手,以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

绿色经济:鉴于绿色经济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其评价必然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领域。目前中国也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绿色经济的评价体系。据悉,目前广州发改委正研究制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产领域绿色化主要通过人均GDP增速等8个指标来反映;生活领域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运量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比重、人均日产生活垃圾等7个指标来反映;生态领域包括空气质量优良率等7个指标来反映。

(6)政府干预不同。低碳经济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全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各国都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1997年签署、2005年才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发表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都说明国家的政治意愿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实现幅度和推广程度。只有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合作,才能实现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旨的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则更多是在无国界限制的话语体系下推行绿色环保经济模式,没有蕴含政治色彩。

四、总结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参考文献: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篇7

从目前新媒体的发展形势来看, 新媒体出现之后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有力的冲击, 进一步缩减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使传统媒体处于一种疲于应对的局面。也正是基于新媒体的优势和发展特点, 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取代传统媒体的重要媒体形式, 对媒体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 要想把握新媒体的发展特点, 我们就要认真分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并认真分析新媒体的发展优势, 为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一) 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广

从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来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范围。由于新媒体利用了网络平台和其他的传播平台, 使得新媒体的发展范围比传统媒体更大。基于互联网的发展特点, 以及互联网传播的广泛性, 新媒体具有依托网络并直达网络终端的能力, 使得媒体的传播范围能够得到全面有效地扩大。因此, 和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在传播范围上有了较大的扩展, 使得新媒体能够被更多的人接受, 能够达到媒体发展的目的。

(二) 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的时效性更强

依据新媒体发展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具有更强的时效性。由于新媒体具有一定的互动功能, 使得信息传播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 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而传统媒体由于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制作正式的节目, 使得传统媒体的时效性有所欠缺, 特别是对网络事件以及社会事件的挖掘和报道, 存在一定的不足。新媒体由于实现了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互联互通, 并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实现了受众群体的拓展, 使得新媒体不仅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在传播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三) 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的受众群体更多

与传统媒体相比, 由于新媒体依托网络平台实现了飞速的发展, 因此新媒体的受众群体以网络群体为主, 并且从网络群体扩散到了其他群体。而新媒体在有效扩大受众群体范围的同时, 其受众群体的阶层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有效地提高了受众群体数量, 使得新媒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例如, 以微信、微博和QQ为主的新媒体方式, 不但改变了人们日常的交流方式和交流习惯, 同时也给各个阶层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使得新媒体的受众群体能够基于其应用优势得到有效的扩大和拓展。所以, 我们应该认识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受众群体上的区别。

三、分析新媒体的发展优势

(一) 新媒体在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上具有较强的优势

从目前新媒体的发展形势来看, 新媒体有效地借助了网络平台, 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播, 从而有效地扩大了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从目前我国的网络覆盖率来看, 互联网已经覆盖了80% 的人群, 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由此可见, 在未来的发展中, 新媒体的覆盖范围将会越来越大, 将会成为一种有效的媒体形式, 将会推动媒体的全面快速发展。对此, 我们应有正确认识, 应将新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来看待, 并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重视拓展其传播范围, 使新媒体能够成为一种全面、高效的传播媒体。

(二) 新媒体在传播手段上更加多元化

基于对新媒体的了解, 新媒体形式相对多样, 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化。以新媒体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 新媒体不但依托互联网平台, 同时在具体的形式上还有更多的选择。目前, 微博、微信、QQ, 以及其他的新媒体工具已经成为助推新媒体高效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 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 其传播形式将会更加多元化, 其传播手段也会越来越多, 这给促进新媒体的发展、提升新媒体的传播质量等方面都会带来积极影响。为此, 我们应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 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发展形式来看待, 并重视其多元化的传播手段, 合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推动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使新媒体能够逐渐与传统媒体互补, 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 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

(三) 新媒体在传播效果上更理想

由于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化, 使得新媒体在媒体传播效果上更加理想, 这种优势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也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基于新媒体的优势, 以及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 新媒体将成为传统媒体的有力补充, 在传统媒体所没有触及的领域和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发展并提高媒体的传播质量。由此可见, 今后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将会更加理想, 将能有力地解决媒体如何走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的问题, 为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新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形式, 与传统媒体有着一定的区别。基于新媒体的发展特点, 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多种优势,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传统媒体的有效补充。因此, 我们应对新媒体有正确的认识, 并掌握新媒体的优势, 做到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新媒体, 以推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使新媒体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形式, 有效地拓展媒体传播领域, 形成与传统媒体的优势弥补。

摘要: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新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媒体形式, 在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以及传播速度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及发展, 新媒体逐渐表现出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基于对新媒体的了解, 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不但要正确分析新媒体的优势, 同时还要分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把握新媒体的发展原则和发展方向, 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 我们应做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区别的分析, 并把握新媒体的发展优势。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区别和优势

参考文献

[1]沈咬兴.传统报业转型新方向:个性化信息服务[J].传媒, 2014 (23) :22-23.

[2]李岩, 李赛可.从经济学角度, 三问报业发展[J].传媒观察, 2013 (10) :34-35.

[3]李岩, 李赛可.基于报纸盈利模式的报业发展分析[J].编辑之友, 2014 (05) :41-42.

[4]范洪岩.传统媒体移动化转型的典范——澎湃新闻[J].东南传播, 2014 (10) :33-34.

[5]许志强, 何加亮, 刘彤.基于大数据的全媒体平台发展战略研究[J].电视技术, 2014 (18) :53-54.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篇8

关键词:《到灯塔去》;女性主义;分析理解

生态女性主义主张世界应该是公平美好的,不存在男尊女卑现象,男女之间应该是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和谐关系。它反对在男性主宰的世界里女性地位的卑微,希望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世界,消除男女关系的对立。在那样一个世界里,没有性别歧视,男女相互依赖、融洽相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这一女性主义观点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深深地体现出来。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生活在自然世界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然而,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人类却充当着自然界的破坏者角色,男性对自然界的破坏达到了巅峰。例如:小说中拉姆齐先生无尽无休的占有欲就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话语(如冲刺、进军)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但是,在作者的眼中,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战胜的,不会受人类的意念与想法的左右。因为自然界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人类不可能逆自然而生存。生态女性主义则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自然、热爱自然,更加愿意接触自然,是大自然的保护者与代表者。在《到灯塔去》这部作品中,不但是拉姆齐夫人,而且其他一些女性都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能够发自内心地保护自然,一旦接触自然,就会从心里萌生一种喜悦之情。作者认为,人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处于平等的位置,人也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男女存在着区别与对立。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在权利享受方面,男性都生活在女性之上。人们一般认为男性具有逻辑与理性,女性则更多地具备情感与直觉。在小说中,拉姆齐先生固执地认为,现实生活与理智是最高尚的,从来不用情感的目光去观察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与此相反,他的夫人则更加注重体会他人的思想情感,体会孩子的心情。很容易看出,前者的行为是极其不文明的,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双方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观点,这就说明男女之间思维与情感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男女压迫的现象出现。

生态女性主义更加注重对男女平等的呼唤以及生态意识的加强,它提倡保护大自然,希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个能够包容多种文化与容纳多种生命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从小说中拉姆齐夫人的一些行动上就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来。拉姆齐夫人感觉到了人生中的冲突与矛盾,但是她对于这种冲突平淡视之,冷静对待。她非常能够理解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她明白塔斯莱克自卑的心理,所以在宴会上挖空心思地为他营造温暖的氛围,使所有的亲人感受到生活在受保护世界里面的温暖,这就是生态女性主义的伟大的力量。

三、人与社会的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之所以受不到应有的重视,无法获得与男人一样地位的根本在于父权的存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处于劣势地位,没有援助,而是深受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甚至受到欺辱。在帝国主义时期,女性更是受到了极其不公平的待遇。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道出了由于时间的变迁,新时期的女性已经彻底醒悟,不再追求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是改变了态度和想法,开始对帝国主义的行径表示怀疑,并怀疑自身的信仰。所以小说在内容安排上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晚宴上,而不是十年间的战争,这其中就反映出了女性对于战争的蔑视与憎恨。同时,她们也意识到正是战争夺走了拉姆齐一家人的幸福,战争留给人们的只有精神上的伤痛。

四、对立的消除

小说讲述了灯塔之行,这一环节将战争后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得更近,表达了作者的心愿:她更希望减少男女之间的隔阂,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社会。在小说的尾声部分,拉姆齐先生以及其他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将女性性格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达到自身人格的升华;莉莉也在内心里全面地理解了他人,从死亡的边缘走了回来,获得了新生;几乎所有人都从拉姆齐夫人的精神之光的灯塔中得到了新的体会,收获了新的力量,在内心深处生出了容忍与温馨。这就是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的否定,是对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的歌颂。

总之,《到灯塔去》是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它歌颂了女性的伟大,同时也揭露了男权体制下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作者希望能够通过作品的创作改变这一不和谐的现象,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参考文献:

[1]高奋,鲁彦.近20年国内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4,(05):36-42.

[2](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雅各布之屋[M].王家湘,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87,294.

[3]严启刚,杨海燕.《启蒙的辩证法》和生态女性主义批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05):37-41.

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区别 篇9

标准作为标准化的核心,其定义和解释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最有影响的有四个:

一是1934年盖拉德在其《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对标准所作的定义,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给出的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办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利用模型、样本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二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所作的定义,即:“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三是1983年我国对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各方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四是1996年修订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T 3935.1)给出的标准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目前,我国对标准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以2002年发布的《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为准(GB/T 20000.1-2002代替了GB/T 3935.1-1996),即: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同时,给出了一条注释,即: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什么是标准化

标准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在不同的国家和学术团体里,对它的定义和内涵的描述是不完全一致的。

英国著名的标准化工作者桑德斯在《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中,给标准化的定义为:“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标准化是指以制定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标准化以科学、技术与实践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它不仅奠定当前的基础,而且还决定了将来的发展,它始终和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化的定义为:“标准化主要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内应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秩序。一般来说,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198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T 3935.1)所给出的标准化定义为:“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技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到达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1996年,我国对国家标准《标准化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T 3935.1-1983)进行了修订(修订后为GB/T 3935.1-1996),给出的标准化的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同时,给出了该定义的两个注释,即:(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2)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2002年发布的《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代替了GB/T 3935.1-1996,将标准化定义为:“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同时,给出了该定义的两个注释,即:(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我国对标准化概念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描述,反映了我国标准化工作者在不同时期对标准化概念的不同理解以及对发挥标准化作用的不同要求和希望。应当说,1983年国家标准给出的标准化定义对我国标准化工作影响很深,在该定义中,比较明确地表达了标准化的范围、对象、特征和目的。即:标准化的范围限定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的社会实践中”,从而使标准化与与通常意义上的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各种法律、行政法规等分开来。标准化的对象限定在标准化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重复性是指反复出现或使用,只有反复出现或使用的事物和概念,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标准化的特征体现在“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把“统一”作为标准化的本质或内在特征,把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当作达到统一的必要条件和活动方式。标准化的目的体现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最佳,是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获得的结果。秩序,指的是有条理、不混乱,井然有序。社会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指给社会带来的效益,这个效益不是只讲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效益,而是要讲全局的效益,是全局综合的效益。但是,应当看到,1996年我们给出的标准化的定义,是在原有标准化定义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无论是对标准化的范围和对象,还是对标准化的特征和目的、作用,都作了必要的调整。对标准化工作适应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好的发挥标准化的作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准有哪些特性

从标准的概念上可以看出,标准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权威性四种特性。

前瞻性:标准是“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不仅反映了制定标准的前提,而且也反映了制定标准的目的。例如,同一类技术活动在不同地点不同对象上同时或相继发生;某一种概念、符号被许多人反复应用等,具有重复性,人们根据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标准,以便更好的去指导或规范未来的同一种实践活动等。

科学性: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制定出来的。即:制定标准的基础是“综合成果”,单单是科学技术成果,如果没有经过综合研究。比较、选择、分析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可行性、合理性或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是不能纳入标准之中的;同样,单单是实践检验,如果没有总结其普遍性、规律性或经过科学的论证,也是不能纳入标准的。这一规定反映标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民主性:标准要“经协商一致制定”,也就是说,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标准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对标准中规定的内容,需要形成统一的各方均可接受的意见,保证了标准的全局观、社会观和公正性,反映了标准的民主性。标准的民主性越突出,标准就越有生命力。

权威性:标准是“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公认机构”是社会公认的或由国家授权的、有特定任务的、法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机构。经过该机构对标准制定的过程、内容竞选审查,确认标准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以特定的形式批准,即保证了标准的严肃性,也体现了标准发布后的权威性。

标准、规范、规程有何区别与联系

在工程建设领域,标准、规范、规程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也是人们感到最难理解的三个基本术语。标准的概念前已述及,按照《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3935.1)的规定,规范一般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采用“标准”,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道路工程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一般采用“规范”,如:《混凝土设计规范》、《建设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如:《钢筋气压焊接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由于各主管部门在使用这三个术语时掌握的尺度、习惯不同,使用的随意性比较大,这是造成人们最难理解这三个术语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标准、规范、规程在使用上都逐步在发生着变化。例如: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把一些涉及技术规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统一冠名为“技术规范”或“规范”,以区别与自愿用或推荐性的标准等。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目前尚没有要求进一步规范这三个术语的使用。

何谓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化

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是一个总的或笼统的概念,它所包括的范围涉及到除政治、道德、法律以外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化应当说是标准和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标准和标准化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概念上的唯一区别在于标准或标准化范围的限定上。

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上一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督查工作的意见下一篇:工程审价与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