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精选8篇)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 篇1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牢牢把握人才集聚大举措,在大力实施《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现就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落实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的要求,最大限度激发、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使天下英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为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坚实的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大力激发用人主体和各类人才能动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注重制度创新。聚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人才制度的精准创新、系统创新、协同创新,在改革中释放制度新红利,在创新中打造发展新引擎,率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推进用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财富链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人才效率最优化和人才价值最大化,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扩大人才开放。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放眼全球、对标国际,深化人才开放与国际合作,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厚植上海原创优势,全方位提升上海人才国际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

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大力推进下放权力、放大收益、放宽条件、放开空间,真正把权和利放到人才和市场主体手中,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率先确立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使上海成为国际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二、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

(四)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

深入推进中央和本市“千人计划”,完善上海地方“外专千人计划”,加强上海“千人计划”创业园建设,充分利用驻海外各类机构、社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加大对本市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外籍专家的引进力度。

优化永久居留证申办条件,扩大申办范围。取消对申请人就业单位类别和职务级别限制,放宽居住时限要求,健全完善市场认定人才机制。对在本市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工资性年收入和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规定标准的外籍人才,经工作单位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推动将外籍高层次人才工作团队成员纳入直接申办永久居留证范围。

完善永久居留证申办途径,探索从居留向永久居留的转化衔接机制。对入选中央和本市“千人计划”等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可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外国专家局)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政府向公安部推荐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对经本市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所属单位聘雇并担保的行业高级人才,可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申请5年有效期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加注“人才”),工作满3年后,经工作单位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探索对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双自”地区)工作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或者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张江高新区管委会)推荐,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充分发挥R字签证(人才签证)政策作用,扩大R字签证申请范围。扩大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口岸和境内申请办理R字签证的范围,为其提供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对经上海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所属单位聘雇并担保的行业高级人才或者其他邀请单位出具证明属于高层次人才的,允许其在抵达口岸后申请R字签证,入境后按照规定办理居留许可;持其他签证来华的,入境后可申请变更为人才签证或者按照规定办理居留许可。

实施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创新创业政策。在上海地区高校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在“双自”地区就业的外国留学生,经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或者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出具证明,可直接申请办理外国人就业手续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在国内高校毕业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外国留学生在上海创业,可申请有效期2年以内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其间被有关单位聘雇的,可按照规定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允许注册在“双自”地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聘用世界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来上海就业。探索非上海地区高校毕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外国留学生在上海就业。

进一步简化来上海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入境和居留手续。持有工作许可证明来上海工作的外国人,入境后可直接凭工作许可证明申请有效期1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也可向抵达口岸的签证机关申请Z字签证(工作签证),入境后按照规定办理相应期限的工作类居留许可。计划来上海投资或者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可凭投资证明或者创业计划、生活来源证明等,向抵达口岸的签证机关申请S2字签证(私人事务签证),入境后办理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

制定实施港澳居民特殊人才及家属来上海定居政策。对已获得永久居留资格或者持有工作类居留许可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为其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签发相应期限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

完善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制度。根据不同条件适度延长B证有效期限,最高期限可到10年。对科技创新人才放宽申请条件,进一步发挥B证的引才、留才作用。持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才可直接办理B 证。进一步提高持B证人员的市民待遇,持B证人员在本市购买的商品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可按照规定暂免征收房产税;子女在学龄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可按照规定在居住地就近入学;可在本市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离开本市时可办理提取或者转移手续;工薪收入所得及创办企业(法人)合法利润所得可兑换成外汇汇至境外。

(五)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人才引进集聚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完善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办户籍、直接落户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强化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的引才机制。重点引进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紧缺急需人才,优先引进重大科学工程、重要科研公共平台、大科学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高层次人才。

完善居住证积分政策。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并获得市场认可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等,直接赋予居住证积分标准分值。

完善居住证转办户籍政策。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居住证转办户籍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3至5年;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居住证转办户籍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2至5年。

优化人才户籍直接引进政策。对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在本市管理运营的风险投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且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取得显著经营业绩的企业家人才、在本市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予以直接落户引进。

(六)健全人才引进的便利化服务机制。

加快推进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两证合一”试点,建立一口受理机制,为外籍人才来沪工作提供更大便利。

对已连续在本市申办过2次工作类居留许可且无违法违规行为的外国人,第3次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时,可申请有效期为5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探索将来沪外籍博士后纳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办范围,为境外高校在读外籍研究生受邀来沪实习提供出入境便利。

逐步建立海外人才网上预约申请、电子审批及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等机制,提高办理效率,缩短永久居留证审批周期。

优化引进人才申请“社区公共户”审批流程,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先期审核、公安部门办理手续的工作机制。完善个人承诺、网上申请、网上备案的居住证签注和积分确认机制。

允许持上海市居住证的人员凭居民身份证在沪申请办理各类出入境证件(赴港澳台定居除外),进一步为非上海户籍人员提供出入境便利。

(七)扩大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海外建立办学机构、科研院所在海外建立科研机构,鼓励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并购、建立研发中心和高端孵化基地,吸引使用当地优秀人才。

吸引海外一流高校来上海开展合作办学,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建立地区总部或者研发中心,吸引各类国际组织、学术论坛落户上海。争取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培养更多人才进入国际组织工作。

充分发挥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浦江创新论坛、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等平台作用,组织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创新年、人才峰会、人才实训等活动,促进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创新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制度

(八)深化“双自联动”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

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改革平台,发挥“双自联动”优势,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推进人才政策先行先试,为全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和服务先行先试平台。推动设立张江科技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试点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园区等试点建立“学科(人才)特区”,构建灵活的用人机制。

加快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人员激励、科研机构评价、科研管理改革等重点难点领域进行先行先试,推动重大前沿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要素开放共享、多主体协同创新,充分激发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深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立多层次离岸创业服务支持系统,探索创新离岸创业托管模式,为海外人才营造开放便利的创业营商环境。

(九)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

推进用人制度改革,保障高校、科研院所用人自主权,在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下放。高校、科研院所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进人才,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前置备案和审批,引进人才到岗后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相关事项。深化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取消一批在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

(十)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在自主招生、教师评聘、经费使用等方面开展落实办学自主权的制度创新。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差别化发展,建设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标志性学科,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建立本市高校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整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正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不低于同类型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增量部分向本市重点发展学科和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倾斜。建立本市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优化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职业岗位特点。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做大做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鼓励企业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深入推进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落实创业贷款担保、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扶持、创业培训见习、税费减免、初创期创业补贴等鼓励创业政策措施。

(十一)改进创新型科技人才支持方式。

建立基础研究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健全竞争性经费与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模式,鼓励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

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科学、技术、工程专家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互联互通互融,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

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建立若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集中开展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专项培训。推动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高校、重点园区、重点企业联合建设工程师学院,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聚焦本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深化首席技师制度,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承培育工匠精神。

改革人才计划选拔机制,探索人才资助计划的社会化管理,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才发展计划的规划、政策研究、评估和监管,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作用,形成公开、透明、高效的人才资助机制。调整完善全市人才计划,建立相互衔接配套、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资助体系。建立人才计划备案制度,市财政部门根据备案情况安排资金。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人才资助信息申报平台,整合单位和个人申报、评审评估、资助奖励、社会监督等功能,避免重复资助和交叉资助。

(十二)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建立健全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加大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选拔资助力度,“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计划进一步向企业一线和青年科技人才倾斜。

优化博士后培养机构运作机制。推动博士后科研“两站一基地”(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和企业科技创新“四平台”(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发展。通过政策、资金、人才、服务叠加,在高端人才发现、博士后人才培养、技术项目研发、院所与企业导师互聘、青年科研人才实践等方面,形成人才、项目、产品相互融合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深入实施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独立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鼓励支持研发能力强、产学研用结合成效显著的企业独立招收博士后。吸引国外优秀青年人才来沪从事博士后研究,扩大外籍博士后招生规模。

(十三)推进人才分类评价。

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强化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支持用人单位自行探索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基础研究人才突出同行评价,注重研究成果质量及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力。应用研究人才突出市场评价,注重创新创造业绩贡献,不将学历、论文论著等作为限制性条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突出转化效益效果评价,注重产值、利润等经济效益和吸纳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十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为职称评审的前置条件,可由用人主体自主确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深化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职称直聘办法,完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直通车”。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优秀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可打破学历、任职资历要求,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

政府部门建立职称评审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逐步将职称评审权下放给用人主体、行业组织等,引导建立由行业组织或者龙头企业牵头,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企业共同参与的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不作为申报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限制性条件,并逐步与相关福利待遇脱钩。

(十五)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双向流动。

允许科研人员在岗或者离岗创业。完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管理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岗位职责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岗创业或者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所得收入由个人、单位协商分配。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离岗创业,并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创业孵化期内(3至5年)返回原单位的,工龄连续计算。对担任职能部门处级以上(含处级)领导职务的,可在辞去领导职务后以科研人员身份离岗创业;创业孵化期内返回原单位的,单位按照原聘专业技术职务做好相应的岗位聘任工作。鼓励高校拥有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依据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等有关政策和以现金出资方式,创办科技型企业并持有企业股权。

探索人才柔性双向流动。支持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兼职。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研人才兼职。鼓励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科研院所聘任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并允许适当增加工资总量。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每年引导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教授向企业一线有序流动。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校工程类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十六)促进人才向重点发展区域和基层一线流动。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深化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能级,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鼓励各区根据产业发展和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建立各具特色的人才试验区,强化政策落地,优化人才服务。引导人才向本市重点发展产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领域和区域、基层、远郊流动。推进城乡人才发展一体化,形成城乡人才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七)优化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管理方式。

完善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因公出国管理。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人员中的专家学者出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术访问和出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及执行国际学术组织履职任务等教学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单位和个人的出国批次数、团组人数、在外停留天数根据任务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出国开展上述活动应当持因公护照,特殊情况需持普通护照出国境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报批。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完善信息公开。

完善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兼职管理。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人员经批准可兼任与教学科研领域相关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等职务。根据工作需要,领导班子正职以外其他成员经批准可在本单位出资的企业或者参与合作举办的社会服务机构兼职;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人员经批准可在高水平学术期刊担任编委或者在国际学术组织兼职,兼职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高校、科研院所领导班子成员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不担任领导职务后,其兼职情况不再按照领导人员管理。高校、科研院所所属院系所及其内设机构领导人员的兼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所在单位自行管理。

优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高校、科研院所所属院系所及其内设机构负责人,探索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聘任的干部在任期内按照合同管理,通过合同进一步明确聘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十八)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

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给高校、科研院所,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者备案。

高校、科研院所与研发团队可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可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

探索职务发明专利所有权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发明人或者发明团队之间,可通过约定方式,分享共同申请知识产权的权利和职务发明专利所有权,以股份或者出资比例方式进行奖励。

(十九)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机制。

高校、科研院所制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时,要按照规定充分听取本单位科技人员的意见,并在本单位公开相关制度。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其处置过程中直接费用后,其净收入的70%或者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收益分配事先有规定或者约定的,按照规定或者约定进行。研发团队收益具体分配方案,由团队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协商确定。

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是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按照规定获得现金奖励;高校、科研院所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除领导班子正职以外,可按照规定获得股权奖励,获得股权奖励的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所持股权的企业谋取不当利益。

落实高校对成果转移转化个人和团队的股权奖励登记。对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激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

(二十)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税收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股权奖励收入时,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研究实施股权奖励递延纳税试点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给予个人的股权奖励,递延至取得股权分红或者转让股权时纳税。

高校、科研院所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的,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待取得分红或者转让股权、出资比例时,再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以现金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的,探索按照偶然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十一)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工作机制。

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协调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智库,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促进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建立国有技术无形资产可协议转让制度。大力发展和培育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机构和人才。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决策行为规范,完善工作制度和决策程序,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定价过程中,单位领导决策和实施过程合规,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未谋取非法利益的,不因后续价值变化追究决策责任。

(二十二)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

按照行业分类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建立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用人主体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引导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科技成果转化奖励、通过公开竞标获得的科研项目中用于人员的经费等收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等所需人员经费,不计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落实国有企业董事会选人用人权,推进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市场化进程。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中长期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管理和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拓宽国有企业科技人员晋升渠道,鼓励设立首席研究员、首席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岗位,给予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二十三)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探索实行充分体现人才创新价值和特点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简化预算编制,下放科研项目部分经费预算调整审批权。深化完善本市科研项目人员经费的相关政策,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差旅会议管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强化法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推行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经费审计方式,让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

五、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二十四)完善创新创业法治环境。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人才工作纳入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轨道。

依法妥善处置科研人员在创新创业中的争议和矛盾,探索建立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国资、审计等部门参加的工作沟通机制,维护科研人员合法权益,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十五)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推进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创新人才维权援助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将专利质押登记权下放至上海,简化质押融资流程,拓展质押业务。完善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功能,试点开展知识产权信托交易和证券化业务。

(二十六)拓宽人才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

逐步扩大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促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支持新兴产业领域早中期、初创期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支持个人和机构开展天使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研究完善鼓励天使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建议,争取先行先试。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优化补偿比例和条件设定机制。

完善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天使资本的投贷联动模式,缓解人才创业初期融资难题。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融资担保、再担保等形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推动多渠道股权融资,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促进大众创业。

支持保险机构通过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或者与国内外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等方式,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创新保险产品,分散创业者创业风险。简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外汇结汇、直接持有境外关联公司股权及离岸公司进行返程投资等有关审批手续。

发挥主板、创业板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地方性股权交易场所功能,畅通创业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建立创业投资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长期性、市场化合作机制,探索开展创业投资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加大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融资支持。

(二十七)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建设创业人才摇篮。引导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吸引国际孵化器入驻上海。推进事业单位孵化器改造,鼓励国有孵化器引入专业团队管理运营。深化集中登记、一址多照等商事制度改革,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三证合一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市场准入提供便利。进一步深化创业导师和创业学院建设,开展创业服务品牌活动。调整财政投入方式,加强对众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企业的资助,加大政府购买创新创业服务力度。

增强创新创业专业化服务功能。鼓励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快发展技术交易、经纪、投融资服务、技术评估等一批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完善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政策,培育扶持学会、研究会和民办科研院所充分发挥作用,鼓励行业组织发起组建行业研发机构。加强技术经纪人培育,发展技术经纪人行业组织,促进技术经纪人队伍发展。

完善“科技创新券”制度。对创业团队和科技企业使用加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仪器设备给予补贴,鼓励和引导科技企业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开展技术创新,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深化上海国际人才网建设,打造一站式、全流程、专业化的人才发展政策和生活服务信息综合门户网站。

(二十八)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

破解人才阶段性住房难题。加大保障房配建、集中新建、代理经租等公租房筹措力度。规范优化外环内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不低于5%的保障房主要作为面向社会的公共租赁住房使用。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平台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单位租赁住房)等配套服务设施,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鼓励各区、产业园区和用人单位向优秀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实施租房补贴、购房贷款贴息等形式的人才住房资助。

优化海外人才就医环境。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外语能力,在本市部分三甲医院实施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建立第三方国际医疗保险结算平台。

扩大国际教育资源供给。在海外人才集中的区域,增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试点社会力量举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提供便利。鼓励本市中小学为外籍人员子女随班就读创造更好条件。

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大力弘扬上海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观和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二十九)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树立人才强国的战略意识,进一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企事业单位等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各级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职责任务和工作规则,健全领导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完善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机制。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部门“三定”方案。

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作用,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国情研修、专家休假、服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建言献策等活动,增强专家人才对党情、国情、社情、市情的了解,加强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引领,积极营造全社会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浓厚氛围。加强与组织工作、统战工作的联动,推进对专家人才的政治吸纳,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增强专家人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三十)推动人才工作责任落实。

深入实施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研究制定涉及改革的相关政策、方案和具体措施,明确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将责任落实到位。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 篇2

1.1 思想, 是自我超越的动力。

上海人才中心曹主任介绍:“长江三角洲人才交流活动频繁, 地缘相近, 人缘相亲, 互补合作, 业绩档案的建立、诚信体系的开发, 单兵作战不行, 必须不同地区人才市场的相融相通、多极合作才能满足社会、个人、政府对人才的要求。”为民营企业人才人事服务实施七项举措。“设立服务民企窗口, 畅通人才人事绿色通道;配送民企急需的人才资源, 为民企引智、引才;启动民企人才热线, 联动提供快捷服务;建立体外人事部机制, 实行人事专员定点服务;推行人事诚信承诺制, 建立民企人才业绩档案;开展人才援助, 支持各类人才到民企发展创业;组建民企人才协会, 组织民营企业家沙龙, 为民企人力资源的培养引进、管理搭建交流咨询平台”。

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俊先生, 一位有着国际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背景的洋博士, 是一位干练而富有思想的领导者。他要他的公司业务“做专不做全”, 追求理念“最大最强最好”。公司刚起步时仅30人, 现在已达150多人。他说:“我们不怕人多, 就怕合适的人不多”。人的可贵在于思想, 人的不同是思维质量的差异。人才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成事在人”。

1.2 目标, 定位最高的基准上。

上海人才公司与国外一流国际人才公司构成合作伙伴。提出, 涉外人才服务越多, 人才国际化程度越高。实施三大战略:“品牌战略, 人才战略和联合战略”。

1.3 服务, 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我们看到, 客户处处得到热情周到亲情般的服务。所有的业务都能到窗口办理, 设施及提示资料完备, 服务内容和办事指示一应俱全。人才中心要求人事专员每周有4天下去找项目找客户, 南昌路分中心有6个人, 常常抽出3个人去开发客户。上海市每个区都有人才市场, 市中心在4个区设了分市场, 还有另外4个工作站, 人才公司从中心分离出来, 各区都有人才中心, 毕业生就业和异地代理业务已辐射全国各地。

1.4 创新, 以优质的服务求得更大的经济回报。

创新是为了给社会和人才提供更加快捷而规范的服务, 就内部改革而言, 除中心领导外, 大家都在业务一线。取消职称和档案工资的发放, 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在对社会服务上, 对全市最有影响民营企业进行分类包片, 由分中心就近就便的进行联系, 通过拉动企业的链条作用, 使一大批民营企业进入市场。有的企业老板投资纳税很多, 对社会贡献很大, 没有文凭, 人才中心通过建立业绩档案, 使他们享受到相关的服务。

1.5 跳跃, 他们每天熟练地运用着

“跳越式前进”、“跨跃式发展”, 从市领导到普通市民, 这几年被我们最熟练地运用着。人才某项业务, 我们年年研讨, 而上海人才中心和上海人才公司已经做为产品在发展着。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没有效益就没有产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 他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跳越那个看得见而又能摸得着的目标, 任何制度和说教都是苍白的, 唯能调动大家的能动力量是经济杠杆在起作用。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成立第一年, 人才派遣已达到8000多人。

1.6“大山”, 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人才工作依靠的大山

上海人才中心和上海人才公司靠党和政府拓展自己的业务。上海市人才中心依托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成立了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心, 负责本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标准的制定, 承办此项业务指导, 加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力度。为政府各部门以派遣方式招聘编外雇员, 用他们的话说, 公务员管理三明治化, 就是两块饼子夹着一块肉。人才公司下属子公司的毕业生就业部, 紧紧依托全国各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大量开发联系毕业生就业单位, 实行会员合作, 办理毕业生派遣业务, 在很多城市设立了工作站。

1.7 管理, 行政的模式已被体制的、道德的、情感的约束所取代

大家曾有着共同的体会:工作好干关系难处。我们到上海人才中心和上海人才公司看到的一切, 则打破了这个定律。特别是人才公司, 从老总到办事员, 每个人都是公司的雇员, 每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业绩是直接与薪资挂钩, 干不好走人。谁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工作做上去, 谁就拿最好的薪酬, 挑皮捣蛋的现象是没有的。除了体制的原因, 情感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也在发挥作用, 公司用企业文化和一些有效手段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2 反思, 把差距变得更小

2.1 学上海, 重新审视自己

过去, 大家都说上海人排斥外地人。现在, 上海以博大的胸怀欢迎外地人的到来, 各行各业从外地来的人才占相当比重, 上海引进人才的幅度比北京、深圳都大。上海人才的同行说, 外来人越多, 说明你的开放幅度越大, 外国人越多, 你的国际化程度越高。

我们落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地域偏僻, 重要的是缺少思想。思想就是智慧, 有了思想就有了自信, 就有奋起直追的勇气和穷则思变的办法。只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 就能成为习惯, 就能改掉行为的惰性, 善于创新和创造。

我们向上海学什么?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善于思考善于把握机会勇于创新、不断改革进取的精神。一些经验照搬行不通, 比如说, 上海就业的人都参加社保, 都参加代理, 而吉林市每年毕业生最少5000人, 历届毕业生档案多数都在手里拿着, 我们面对的是无序而潜力很大的市场。上海已取消毕业生的报到就业派遣;取消干部身份保留档案工资, 而这些是我们行政行为的象征, 是吸引客户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与上海的不同。

开明的家长给子孩子良好的教育而不是一座金山, 我们学习上海就是激活我们自己的思想, 掌握自己创造一座金山的能力。

2.2 靠上去, 学会用政策和行政手段推进工作。

一是依靠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用好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通知》, 对我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较彻底的清理, 加大人事档案的收集力度。组织部内人员到重点企业、学校收集;聘人事代办员或称人事专员结合执法收集;对好的单位通报表扬, 对不好的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利用各种媒体, 加大宣传力度。二是落实吉市人联字[2003]9号文件, 通过局领导的协调, 工商局在办理年检或新开户前, 对企业进行劳动人事年检, 检查劳动合同、档案托管、员工工资兑付等情况, 没进行劳动人事年检的, 不能进行工商年检。三是民营局进行各类服务的企业, 人事档案都要转移到人才中心。四是对公安、计生委、社保、医保等社会公共服务部门, 凡是与人事档案有联系的地方, 都要以档案托管为前提, 再提供其他服务。五是参与政府的人才活动, 以人事服务为中介, 以人才市场为载体, 参与政府与人才所有的活动, 力争承办引智引才等活动, 推动政府官员的人才意识和公共服务行为的拓展。参加企业家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等组织的活动, 与人大、政协、工商联建立广泛的工作联系, 提高人才中心员工的政府公关能力。通过参与全市的大型活动, 推出中心的各项业务, 扩大人才服务和经济收益。六是促进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工用人的规范化。合法用工, 最基本的是要签劳动合同和交养老保险, 政府及事业单位需求文员和工勤人员, 可以通过市场租赁雇员的方式解决, 雇员与人才市场的派遣公司签约, 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签约, 财政将经费拨到人才市场。

2.3 面向社会办市场, 加快人才服务的市场化进程。

一是系统内部要整合人才服务资源, 凡是能够市场配置人才和属于社会化服务的工作, 应逐步转移到人才市场, 以加快我市人才市场化进程。比如毕业生接收报到手续应在人才市场窗口办理;流动人员的职称申报只能在人才市场承报, 对人才中心承报的中级职称, 应给予优惠政策, 不受外语、学历、身份、户籍限制, 可以先报评、后补外语, 对晋升初级职称的, 取消非统招限制, 统招非统招都可直接晋助级职称。二是员工走出柜面开发客户、开发项目, 抄录大型企业、知名企业名单, 落实员工联络员制度, 根据工作成绩, 决定补贴与奖金的获取值。三是员工参与社会活动, 与政府及业务相关群团、协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加强业务政策宣传, 营销业务。

2.4 加强联合与合作, 做大做强人事人才工作

一是搞好中心内部部室之间的工作协调, 建立一种互通机制, 通过规范办事流程来解决。二是加强与局系统内处及其他事业单位的联系, 争取在政策与业务方面更大的支持;三是与市内相关部门的合作。通过局与局的协调, 劳动人事可以互相办业务, 可以共同做市场、做项目, 可以共同执法检查收集人事档案。与教育人才分市场也可以合作搞业务, 由于他们办理的手续不合法, 可以共同办事业单位雇员服务, 人事档案拿到市中心管理, 利益共享。凡是和人事代理有关的部门, 都可以建立协作联系, 保证服务的畅通。四是加强与外地人才市场的联系, 扩大异地代理服务的数量。

2.5 做好日常人事代理服务

一是修订办事程序和办事文书, 让每项服务更简便快捷, 把办事须知定稿印宣传折, 扩大业务宣传;二是对收费与服务进行整理, 制定收费办法, 根据收费和服务修订合同;三是对现有的各项服务进行完善, 对已存档人员该做的服务要主动提供。

摘要:2008年12月, 我随中心观摩学习小组来到上海市人才中心和上海人才有限公司, 从上海同行那里, 看到了上海人事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体味到了他们的经验。对这些经验予以分析和总结, 用来指导和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 篇3

关键词:上海市;中心村规划;中心村建设;村域规划;居住点规划;驱动机制;安置方式

中图分类号: F32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416-04

收稿日期:2014-03-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31100354);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宁秀红(1987—),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与环境。E-mail:gis_xh@126.com。

通信作者:赵敏,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生态学研究。E-mail:zhaomin@shnu.edu.cn。中心村是经过规划建设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应的社会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农村居住社区,是有一定规模的农村集中建设区[1]。王福定等认为,中心村是由若干个行政村联合组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它不是一个行政村的概念,中心村建设也不是撤并行政村,而是通过建设引导,鼓励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并通过基础设施的相对集中投入,使之成为一定范围的中心,即农村社区中心[2]。笔者认为,从规划编制方面来看,国内目前所指的中心村规划一般是以国家按行政单位划分的行政村规划,但部分区域也包括行政村合并的情况。从规划方面来看,中心村是指国家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建制镇辖下的行政单位,即人口规模较大、设有村民委员会的村民聚居点建设[3]。从中心村建设来看,以行政区边界为规划范围能够更加有力地以行政手段推动中心村规划的实施,整村推进的模式能够更好地推动农居建设、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由于中心村规划和建设对村庄规模化、社区化具有重大意义[4],因而构建合理的村镇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将实现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上海作为沿海发达区域,它的中心村规划和建设时间早、成效多,在此过程中积累的农民身份转换、土地权属调整等经验都值得其他省市学习。因此,研究上海市的中心村规划和建设可为全国其他省(市、区)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和建设提供借鉴。

1历史进程

上海市中心村建设和规划按照对中心村认识的深浅、实施的结果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1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上海开始试点中心村规划[5-6],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上海的中心村规划建设包括近郊、远郊不同地区,21个试点中心村包括金山区的欢兴村、南汇县的汤巷村等,部分村镇领导开始意识到中心村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性。该阶段内,由于国内其他省市的中心村规划建设也尚在酝酿中,缺乏相关政策和规范标准指导,政府部门意在通过试点中心村规划建设总结经验得失,为下一阶段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阶段:2000—2005年,上海出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7],该规划明确以中心城为主体,形成“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多层”即指“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及中心村5个层次。这是上海在法定规划文件中首次提出“中心村”及“中心村规划”。2000年《上海村镇住宅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提出中心村建设标准,这是上海在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出“中心村”和“中心村建设”的概念,自此上海开始中心村理论和规划体系的探讨。在这个时期内,上海启动了多个中心村试点项目,如宝山区杨行镇杨北中心村、奉贤区钱桥镇滕家中心村、南汇区六灶镇桃源中心村等,对中心村、中心村规划、中心村建设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政府部门通过宅基地归并、村庄改造等多种方式成功实现了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

第3阶段:2006年至今,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1966”城镇体系规划目标,即建设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个左右中心村。“1966”城乡规划体系使城市规划由城镇向农村地区延伸,第一次实现了城乡规划在市域范围内的全覆盖,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四级城镇网络体系。中心村的定位十分明确,它是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居住单元,是城镇体系中最基础的层次,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它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它的建设是长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时期内,上海市陆续出台了多项有关中心村、村庄规划的政策、规范、标准文件,各区(县)对农村住房也出台了具体管理办法,这为新时期内的中心村规划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上海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多地如金山(廊下)现代农业园区进行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试点,后来又通过城乡增减挂钩试点规划、土地整治等项目实现农村人口、土地集中,发展现代农业,完善村域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设施,保留农村历史文化风貌。

2法律法规梳理

2.1法律体系

从法律体系来看,《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9)明确了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指出村庄规划可对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城乡规划法》(2008 年)弥补了《城市规划法》的不足,明确了村庄规划的法律地位,这是城乡规划体系中最末端的规划,也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规划。目前,上海的中心村规划实质是一种村庄规划,以中心村为范围的村庄规划,重点落实镇域总体规划的内容,谋划村域层面的发展,并对居民点进行详细设计,指导建设[8]。

nlc202309011121

2.2规范标准体系

从规划编制体系来看,《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规定了村庄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内容。根据《镇规划标准》(GB/T 50188—2007)和《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2011),乡镇规划进行确定中心村、基层村,因而村庄规划应以镇规划作为上位规划。《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 50445—2008)是对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的整顿和治理,但并不涵盖村落或农村居住区的新建。

上海市出台的关于中心村规划的文件主要是《上海市郊区新市镇与中心村规划编制技术标准(试行)》(DG/TJ 08-2016—2007)和《上海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2010)。前者提出了中心村的主要内容和标准要求,重点完善农村配套设施;后者则指明了村庄规划的技术规定和成果要求。2007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对上海郊区的农村村民住宅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房屋间距等指标均进行了有关规定,它对中心村的新建宅基地和房屋建设的面积指标作出了具体量的控制。《郊区中心村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15—2007)总结了上海郊区中心村住宅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住宅设计基本指标和基本规定。从上述标准规范来看,上海市相关标准规范补充了国家所缺少的村庄规划指导标准,对于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3规划内容

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左右,中心村规划主要以集中居住区的规划为主,例如七宝镇的中心村规划[9]和孙桥镇的环东中心村规划,实质就是农民居住社区的建设。从2006年开始至今,由于十一五规划对中心村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多政策规范文件的出台,中心村规划更加完善,以小城镇为基本研究中心,宏观上实现全村的用地管控、规划落地基础设施,微观上设计社区环境、建筑形态等。目前的上海市中心村规划主要包括村域规划、居住点及集中居住点规划2个方面(图1)。

3.1村域规划

村域规划相当于村级的总体规划,包括中心村的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村域道路系统规划、村域水系规划、村域绿化系统规划、村域市政系统规划等。以杨王中心村为例,杨王中心村选址地理位置适中,具备良好的用地、供水和环境等自然条件,邻近南桥新城,并且现状已有一定的规模和设施,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功能定位为都市蔬菜和花果生产基地、中小企业总部研发生产基地、基于特色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基于现代服务业的拓展功能,再划分不同的结构分区,考虑各个分区特点、需求各异,分别布局规划道路系统、水系、绿化系统、市政系统等[10]。

对于村域内的居民点,按照利用效率、是否为空心村、历史保护价值等评判标准将农民居民点的处理方式分为以下3种:保留改造型、置换搬迁型、适当发展型。保留改造型指基本保留村民居住点的现状格局与建筑形态,这类型居住点主要是古村落、古民居等;置换搬迁型指将现状居住点的农宅搬迁,原居住于其中的村民需要搬迁至周边其他居住点或集中安置;适当发展型指在居住条件较适宜的地区适当扩建现有居住点,这类型的现状居住点人口和用地规模均较大,符合人口集中的原则。这种居民点的布局方式有助于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和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空间形态,如大团镇邵宅中心村的居民点布局规划[11]。

3.2居住点规划

居住点及集中居住点规划则是对农民集中居住的住宅区规划。上海现状农村居民点普遍基础设施较落后,零星分散建设曾经比较普遍,人居环境缺乏吸引力,因此,重点规划村域内的集中居住点,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集中居住点内规划布局农民住宅、道路、水系、绿地、公建配套设施之外,还详细设计了美观大方、结构合理、经济实用的住宅建筑,难点在于规划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实际情况的民居,而这也是居住点规划的关键要素之一。

现有的村庄规划标准对集中居住点规划的要求是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根据现状村庄分布进行梳理,从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出发,选址集中居住点,确定住宅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等用地规模和分布,如大团镇邵宅中心村规划。设置集中居住点的同时,对现有符合归并条件的自然村落进行归并、搬迁,保持农村的风貌特色,出门见水、见天、见地,符合农民的居住心理[12]。

居民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并不属于中心村规划的内容,但它与中心村规划中的居住点规划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由于政府的统筹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的性质,导致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才能完成用地审批、配套设施的建设。对于规划的衔接,中心村规划应以乡镇总体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上位规划,做好用地性质和建设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而村域范围内的居民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则以中心村规划作为其上位规划或相关规划,在居民点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达到落地施工的程度,如金汇镇南陈村居民点详细规划[13]。

4建设方式

4.1驱动机制

按照驱动机制来划分,中心村建设可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组织市场驱动型和自生驱动型3种。

政府主导型是指以政府为主体推动中心村的建设,通过相关政策给予的资金支持启动项目。上海多个村庄通过多个宅基地置换、村庄归并、增减挂钩等项目[14]将搬迁居民集中至中心村建设住房,如奉贤区庄行镇新叶村。通过宅基地的归并,一方面减少散乱无序的宅基地、实现建设用地的集约,另一方面可获得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流转的资金,而这部分资金可用于宅基地归并的收益返还。政府资金来源则是多元化,一是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交易资金,如松江區佘山江秋中心村的建设,前期通过银行贷款等先行垫付资金,在宅基地置换编制方案报批通过后,完成原宅基地的复垦和中心村的建设,则可获得节余建设土地的出让金;二是直接财政资金支持,如庄行镇新叶村中心村建设资金除土地出让收益外,还包括了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专项搬迁安置资金、市区县三级财政补助村庄改造资金等。

nlc202309011121

政府组织市场驱动型是指政府组织实施中心村规划,资金来源于市场动作。这个模式与政府主导型最大的差别就是社会企业加入中心村开发,不是单纯的宅基地置换项目,但它同时仍然需要政府组织建设开发,市场资金的流入有利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实现村庄自我更新。浦东新区孙桥镇的环东村作为中心村,通过迁村并点,将原三灶、四灶、桥弄3个行政村合并,环东村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目前的20余家村办产业,通过农民购买房屋,实现资金的回笼[15]。奉贤区申隆中心村建设依托申隆生态园开发,总投资约3.85亿元,需要动迁1 628户农户,土地使用流转的形式,资金主要来源是原生态园内的企业生产的利润以及适量贷款等,再将原有的自然村搬迁进行土地复垦整理。

自生驱动型是指不依靠外力、通过自然形态的居民点搬迁新建从而实现向中心村集中的目的。按照《上海市青浦区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修订)》(2008)的要求,农民可以在中心村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新建住房。笔者认为应倡导农民新建、翻建房屋和分户建房在中心村的集中居住点易地新建房屋,这种渐进式的搬迁,不仅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而且实现了人口集中、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要求。但自生驱动型的缺陷就是要用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善中心村的建设,以廊下镇的中心村建设为例,镇域平均每年分户建房约20户左右,如果这些分户建房选择在中心村建设,则10年的时间最多能够集中200户,50年的时间集中1 000户。

4.2安置方式

目前中心村集中居住点的住房安置方式分为2种,一种是上楼安置,另一种自行建房。置换搬迁的农户,如果属于上楼安置,一般社区土地为国有土地,农户不再保留宅基地,居住方式变为单元楼,多数通过宅基地归并项目搬迁的农户已解决镇保问题、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自行建房的农户保留拥有宅基地的基本权利,土地所有权属于村民集体,由于靠近镇区或中心村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民就业看病、子女入学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自行建房的农户须向村委会申请宅基地并经同意批准后,允许自行建房。

农民搬迁至中心村之后,一些农民由于集体土地流转给大的农业经营企业,他们选择到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如花卉种植、粮食生产企业工作,仍然从事农业工作;另一部分农民选择从事工业、服务业的工作,如进厂打工、个体户经营等,尤其是靠近中心城区、新城和城镇镇区的中心村上楼安置农民;还有部分种粮大户选择回原村种植粮食、承包鱼塘。

上海多数乡镇均实现集体土地流转,而搬迁的农民依然保留土地承包权,他们仍然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收益。奉贤区庄行镇通过农民宅基地置换和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了土地流转,形成了粮田、蔬菜、水产、瓜果连片规模经营业态,这使得它部分进楼安置的农民从“兼业农民”转化为“专业工人”,可以放心地通过技能培训,成为稳定的城市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既有工资收入,又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收益[16]。

对于安置后的社会保障,上海市实行宅基地置换与镇保、医疗保险的相互结合补充的政策。据调查,凡实行宅基地置换的农民,均以土地换镇保,免费享有镇保中的基本保险,这部分基本保险由政府统筹解决。对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通过农民个人交一部分费用,政府投入补贴一部分,也做到了和镇保的互相融合与补充[17]。2011年,上海市政府取消镇保改为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同时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通过宅基地置换等形式入住中心村的农民可通过政府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5效益分析

5.1经济效益

通过新建房屋工程,中心村整合土地资源,拆除旧房,建设新楼群,节约使用土地。中心村通过空心村改造、村庄归并等路径拆除房屋,腾出建设土地,为发展现代化农业解决珍贵的土地资源。现以奉贤区庄行镇新叶村为例[18]分析其经济效益。

对于新叶村,集中居住点的新建成本和农户补助费约 29 012 万元,整理复垦费用约592万元,共计29 604万元。资金来源含农民自付费1 155万元、村庄改造资金1 688万元、占补平衡指标费26 772万元等,共计29 615万元,能够节余资金603万元。占补平衡指标费中包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复垦的周转指标费用,这是由于新叶村政策“聚焦”,项目区叠加土地整治项目和增减挂钩项目,享有多重市级政策。同时,对周转指标开发投资的建设用地,预计可年产出约 150万元/hm2 税收,预计新叶村宅基地复垦产生的周转指标为11.47 hm2,每年可为政府带来总税收约1 722万元。

通过地籍管理台账数据测算,计算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6.44 hm2,通过农村宅基地归并增加约6.44 hm2耕地。新增耕地的产出量可按当前单产量计算,根据水稻的种植成本及收益,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约11.9万元。但通过中心村建设提升改造农村环境,粮食的单位产值、单位产量收益均有所提高,据调查,水稻类作物可增加收益约3 600元/hm2,蔬菜类作物可增加收益约24 000元/hm2。

从经济效益测算情况来看,基本上新叶村的资金来源收入与新村建造成本持平。但在置换土地开发利用投产后,每年可以增加财政总收入1 722万元,增加地方财政实际可用财力。同时,由于居住的集中和本次中心村集中居住点的统筹建设,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相对减少对该村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

5.2社会效益

首先,通过集中居住点的集聚布局,完善中心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修建“三室一点”(村委会、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和室外健身点)或“三室两点”(村办公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和室外健身点、商业点),提高公共设施服务率。

其次,通过中心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不仅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走上现代化之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nlc202309011121

再次,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引导资金、技术和项目向农村流动,有利于扩大农村投资,推动土地集中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同时,也要认识到上楼居住的模式让多数农民“转业”,从事二三产业工作,农民在中心村集中居住点居住之前,通过自留地种植蔬菜,现阶段则需要花钱买菜,无形增加了消费的种类。并且,高强度、低成本的工作让多数进入50岁以后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难以承受。

5.3生态效益

中心村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不仅受农民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对整理的支持意愿等因素影响[19-20],而且也会受村域道路、水系、绿地等系統建设的影响。中心村的规划建设生态效益,一方面是由于在集中居中点内新建硬化路面工程、亮化工程、排污工程,方便村民生活,减少对宅基地附近河浜的污染,使农村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健康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将散乱无序的宅基地复垦和中心村规划的落实,改善田间的路、渠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兴建防护林网,促进自然景观建设,改善水土结构和田间小气候,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结语

由于驱动机制较为完善,安置方式稍为合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上海市的中心村规划和建设总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制定有效合理的中心村规划是中心村建设实施的前提条件,以规划为龙头,指导中心村的建设工作。中心村规划须要符合实际,符合法定程序,具有可操作性。在规划确定后,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具体落实村庄改造、拆旧建新等实施方案,在中心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整治等项目,增加新增耕地,提升耕地质量等级,推行土地规模经营。

当前,上海郊区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使得农村由村民自治变为社区自治,传统村级组织的社会生产体系、管理体制趋于解体,一方面在原村庄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出租等方式,盘活存量分散、闲置、未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规划和市场重新配置,改革户籍管理和集体土地制度,使得农民真正获益。

参考文献:

[1]张长兔,沈国平,夏丽萍. 上海郊区中心村规划建设的研究(上)[J]. 上海建设科技,1999(4):27-29.

[2]王福定,马骁. 中心村规划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J]. 城市规划,2006,30(7):48-51.

[3]王冠贤,朱倩琼. 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实践、问题及建议[J]. 规划师,2012,28(5):81-85.

[4]陶希东. 我国中心村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J]. 上海农村经济,2010(2):31-33,37.

[5]中心村规划调研组. 关于上海市中心村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1998(5):6-9.

[6]张长兔,沈国平,夏丽萍. 上海郊区中心村规划建设的研究(下)[J]. 上海建设科技,1999(5):15-16.

[7]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Z].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1.

[8]张娴. 上海村庄规划探讨:以农民的意愿来描绘农村[J]. 上海城市规划,2010(5):25-28.

[9]顾达明,秦智红. 城市郊区集中化农民中心村建设的探索——从上海七宝镇看沪郊农民住宅的发展[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1):47-53.

[10]奉贤区南桥镇杨王中心村总体规划[Z]. 上海市奉贤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

[11]浦东新区大团镇邵宅中心村规划[Z].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

[12]严己. 城市郊区新农村规划探索——以上海浦东邓三村规划设计为例[J]. 规划师,2008,24(增刊1):45-46.

[13]奉贤区金汇镇南陈村民点详细规划[Z]. 上海沪闵建筑设计院,2011.

[14]张正峰,杨红,吴沅箐,等. 上海两类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比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2):89-93.

[15]王颖,姜骏骅,张凌,等. 上海浦东孙桥镇迁村并点过程与模式考察[J]. 规划师,2001,17(1):26-29.

[16]顾吾浩. 上海郊区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的报告[N]. 东方早报,2008-10-28(B8).

[17]徐杰. 宅基地置换进程中沪郊农民消费生活考察与分析——以奉贤区庄行镇为个案[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

[18]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新叶村土地整治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R].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2011.

[19]窦敬丽,张军连,张凤荣,等. 农村居民点整理生态效益评估[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21(5):38-40.

[20]张正芬. 上海郊区农村居民点拆并和整理的实践与评价[D]. 上海:同济大学,2008.鞠军,李钢,王佳洁. 基于AHP和熵权法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研究 [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420-422.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 篇4

2、咨询电话:0574-87148345 崔老师 您在准备履历时请注意:

◆了解您所申请职位的岗位要求,并具有强烈的就职意向。

◆请在您的简历中全面、如实地表述您的教育经历、所学专业、以往工作经历、实习经历及个人能力。

◆请在您简历中务必注明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地址、电话联系方式及居住住址。

经我们简历筛选后择优进行初试,将由专人在五-七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以确定您的面试时间和地点。

★温馨提示:本单位不会要求应聘人员向任何账户进行汇款,请应聘人员注意保护自己,避免上当受骗

★活力东方,真诚期待你的加盟!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银行招聘网:http://www.zj.jinrongren.net/

银行招聘考试资料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 篇5

各挂牌公司、各会员单位:

为积极打造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股交中心”)集聚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上海股交中心拟邀请挂牌公司和会员单位于2014年8月15日至8月17日前往山东省荣成市参加科技兴荣论坛暨盛泉科技园发展商洽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会对象

上海股交中心股份转让系统(E板)、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Q板)挂牌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各会员单位的相关负责人。

二、会议时间:

2014年8月15日(周五)至2014年8月17日(周日)

三、会议地点

山东省荣成市荣成盛泉科技园:位于荣成市绿岛湖南侧海边,与韩国隔海相望,东面至908省道(又名环海路),毗邻大海;西至301省道;南至荣乌高速公路入口;北距荣成市政府5公里。周边东临海滨公园,西临高尔夫球场,南临太原博士后流动站,北临绿岛湖公园。

四、会议简介

(一)会议目的

1、促进多方交流,引进高端人才,吸引科技企业、总部经济、中介机构入驻科技园;

2、引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成果转移;

3、集思广益,通过论坛探索未来科技园发展趋势;

4、促进荣成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二)荣成盛泉科技园入孵企业各项优惠政策

1、政府政策

1)企业在孵期间上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予以100%等额补贴,毕业后三年予以50%补贴;

2)可为符合条件的入孵企业提供20-4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一定程度的贷款贴息补助;

3)对入孵企业的部分行政费用减免;

融贷通 — 创新金融信息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融贷通,中小企业,融资,挂牌上市

4)在孵企业获得各项科技成就、奖项给予5-50万元的奖励; 5)其他相关优惠政策。

2、盛泉科技园政策

1)入孵企业可申请盛泉集团创新投资基金提供的种子资金20-400万元; 2)引入风投、创投、科技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可为入孵企业提供其他风投、创投的优先推荐机会;

3)提供50-150?的办公场所,两年内免租金;

4)可为小微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招聘等服务; 5)提供企业运营管理、财务、法律等咨询服务; 6)提供员工公寓一套,两年内免租金; 7)其他相关优惠政策。

五、报名须知:

1、本次参会名额限50人。

2、每家单位报名人数原则上限定2人。

3、报名人员需将加盖单位公章或所在部门公章的《回执表》(附件1)扫描后于2014年7月29日前电邮至sqkjy@sqyl.com.cn及csinfo@china-see.com。其他方式报名无效。

4、活动报名遵循“先报先得、额满截止”的原则,并以收到回执表的时间为序确定本次参加会议人员。

六、联系人:

七、其他注意事项:

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 篇6

本市按照国家部署,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第四条(管理部门)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推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工作的领导。

本市设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关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有关日常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具体落实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合作与交流)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与国家有关部门、相关省市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发挥上海航运业的比较优势,扩大辐射带动效应,促进航运要素的整合,实现与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

本市推动与港澳台地区、世界其他国际航运中心和城市在国际航运领域的合作和交流。鼓励航运企业、航运组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第六条(发展资金)

本市设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资金扶持。

本市鼓励境内外各种社会资本通过设立航运基金等方式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航运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服务。

第七条(行业协会)

航运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维护行业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增进与国内外相关航运组织之间的交流,促进航运行业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第二章 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八条(发展规划)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家部署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目标,组织编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编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应当征求国家有关部门、国家驻沪机构、航运相关企业等方面的意见。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应当明确推进建设的战略部署、分阶段目标以及具体的工作措施和责任部门。

第九条(规划协调)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港口、航道、机场、公路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修订,推进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协同发展,促进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科学、资源利用高效、物流畅通快捷的国际航运枢纽。

前款规定的专项规划应当与临港经济、临空经济等产业园区的规划相协调。

第十条(海港设施建设)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的建设,优化现有港区布局和码头泊位结构。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推进港口配套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十一条(空港设施建设)

本市机场管理机构应当集约化建设机场基础设施,增加空港设施容量,并推进长三角机场群功能互补,满足航空运量增长和功能品质提升的需要。

第十二条(集疏港交通设施建设)

本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推进铁路疏港支线及枢纽联络线建设。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流域航道规划、区域航道规划,推进建设连接长三角主要港区的高等级航道网络。

市和区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建设连接主要港区、空港、铁路站场的集疏运公路路网和轨道交通网络。

第十三条(货物中转便利化)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推进建设各类中转设施,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空铁联运、水水中转等业务,统筹推进货物中转和集拼业务发展。

市口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家驻沪机构、航运相关企业推进口岸通关一体化,简化多式联运和货物中转口岸查验监管程序。本市口岸推进实施多式联运一次申报、指运地(出境地)一次查验,对换装地不改变施封状态的`货物予以直接放行的措施,但需要在口岸实施检疫和检验的商品、运输工具和包装容器除外。

第十四条(土地和水域保障)

市规划国土资源、海洋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相关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当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用地和水域需求,并为设立临港经济、临空经济等产业园区预留土地和水域。

第三章 航运服务体系建设

第十五条(海洋运输)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推进海运企业依托上海港口开辟覆盖全球的海运航线,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专业化船队。

本市支持海运企业与货主、港口企业开展合作经营。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海运企业,可以经营以上海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对外开放港口与上海港之间的捎带业务。

第十六条(内河航运与船舶)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干支直达运输和江海直达运输。

本市按照国家推进实施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的规定,对不符合标准化船型的船舶,采取资金补贴等措施,引导实施更新和改建。

第十七条(邮轮发展)

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邮轮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上海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并制定相应的推进措施和配套政策。

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交通、质量技监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邮轮旅游标准化体系。邮轮旅游标准化体系包括邮轮票务销售、合同签订、码头服务、应急处置等环节的操作流程、行为规范和服务要求。

在邮轮码头推进实施特定时限内的过境和出入境免签政策,设立双向便利的免税购物商店。

本市鼓励境内外邮轮公司在本市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批准的国际航线邮轮业务。

第十八条(港口服务)

港口经营人应当在提供港口装卸、仓储等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拓展贸易、金融、咨询等现代港口服务功能。

港口经营人应当建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公示服务内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接受社会监督,为航运相关企业提供公平、优质的服务。

第十九条(引航服务)

引航机构应当健全完善引航服务规范,公开收费标准,为进出上海港口的船舶提供高效、安全的引航服务。

第二十条(船舶登记)

海事部门应当简化登记手续,完善登记内容,优化船舶登记及相关业务流程,为船舶营运、融资、保险、修造、交易等提供便捷高效的船舶登记服务。

本市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并完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第二十一条(航线网络)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推进以本市机场为主基地的航空公司拓展国际、国内航线,完善航线网络布局,提升航线网络的通达性、衔接性和枢纽航班密度。

市人民政府及其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优化调整本市空域结构,提升枢纽空域容量。

第二十二条(航空货运物流)

本市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以及综合物流服务商在上海机场建设航空物流转运中心,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多式联运,加快航空货运业务发展。

第二十三条(公务机发展)

本市应当加快公务机基地建设,满足公务机运营保障需求,吸引国内外公务航空运营机构在本市开展业务。

第二十四条(空港服务)

本市机场管理机构和航空业相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优化地面运行组织,推广应用运行管理新技术、新设备,提升机场安全运营效率和综合服务质量。

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和航空联盟在本市开展业务,共同建设品质领先的世界级国际航空枢纽。

第二十五条(航运交易)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相关部门推动在本市开展并创新船舶和航空器交易、运价交易、运力交易等航运交易业务。

上海航运交易所等专业机构应当为航运交易业务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规范航运交易行为,提供航运交易动态信息,拓展航运信息加工与发布等公共服务功能,维护航运交易市场公平有序,促进航运交易和相关业务的发展。

第二十六条(航运指数)

上海航运交易所等专业机构应当根据市场需要开发航运指数,提升上海航运指数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航运交易所等专业机构应当加快航运指数衍生品研发,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建立衍生品专业监管制度。

第二十七条(航运中介服务)

航运经纪、航运代理等航运中介组织可以与技术服务中介、金融服务中介等中介组织开展合作经营,组建联合体,实现协同发展。

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制定航运中介执业规则,逐步建立航运中介机构诚信管理体系。

第二十八条(金融机构服务)

本市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境内外机构网络资源和电子化手段,为航运相关企业提供融资、结算、避险、财务顾问、信息咨询等金融服务方案。

本市推动金融机构在本市建立航运金融结算中心,研究探索资金托管、共管帐户、离岸账户等业务模式。

市金融服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航运融资信息交流平台,支持航运相关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融资租赁等方式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第二十九条(航运保险服务)

本市通过实施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度,支持保险机构开发航运保险产品,拓展业务范围。

本市推进保险机构在本市设立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培育航运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支持各类与航运相关的损害理赔机构落户本市,提供航运损害案件赔偿、补偿的相关服务。

本市支持航运企业开展自保、互保业务,推动船东互保组织在本市开展保赔业务。

第三十条(航运企业、机构发展)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区县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有竞争力的航运相关企业和机构落户本市。

航运相关企业和机构符合地区总部认定条件的,市、区县人民政府可以在其开办和租房等方面给予资助。对航运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取得良好效益的,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市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推进建立以本市为总部,全球主要航运企业、航运机构参加的国际航运组织。

第四章 航运科技创新建设

第三十一条(航运科技研发)

本市支持高水平航运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通过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航运业装备水平,促进绿色发展,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本市应当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航运装备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重大新产品的研发。

第三十二条(创新推广)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支持各类航运科技创新成果率先在本市推广实施。

第三十三条(关联产业发展)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制定产业规划、行业政策时,支持与航运相关的电子商务、通信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关联产业的发展。

本市鼓励发展基于大数据的高品质增值信息服务新业态,通过建设高效、安全、智能的物流感知网络,实现航运资源集中管理与大集成应用。

第三十四条(智慧航运)

航运相关企业应当提高装卸、运输、仓储管理等关键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作业效率。航运相关企业应当逐步推进信息化与生产、服务、管理各环节的融合,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平台,提供物流全过程动态信息服务,构建智慧航运服务体系。对危险化学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实施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确保安全运营。

第三十五条(绿色航运)

鼓励航运装备制造相关企业加强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支持高能效、低排放的运输工具和机械设备的市场推广。

港口经营人应当实施港口污水处理与回用设施技术改造,建立船舶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接收处理系统,加强港口噪声防治和粉尘治理工作,促进形成绿色港口。

本市主要港口码头配套建设岸电供电设备设施的,靠港船舶应当按照要求使用岸电。鼓励航空企业使用桥载能源设备供电。

本市推进与相关省市建立区域性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

第三十六条(船舶制造技术)

本市引导和支持骨干船舶制造企业建设国家级的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以及船用设备研发实验中心,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开展先进设计方法和设计软件的研发,以技术先进、成本经济、建造高效为目标,优化主流船型设计,提升船型综合技术经济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本市鼓励船舶制造企业重点研发大型集装箱船、液化气船、邮轮等船舶。

第三十七条(飞机制造产业)

本市积极为大飞机战略服务,支持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及零部件等的研发和制造,并逐步形成航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大力扶持民用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等企业在本市的建设和发展。支持适航审定和航空器运行评审能力建设,健全适航审定组织体系。

第五章 航运营商环境建设

第三十八条(清单管理)

本市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推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市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并公布航运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完善市场行为规范和服务标准。

第三十九条(口岸服务)

市口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配合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国家驻沪机构在上海口岸实施监管制度创新,优化过境免签政策,简化通关程序,推进通关便捷化、信息化和通关一体化建设,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市人民政府应当为国家驻沪机构改善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四十条(综合信息查询)

市交通、经济信息化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查询有关信息提供便利。

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制作或者获取的不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航运相关数据应当按照要求接入综合服务平台。

第四十一条(人才培养和引进)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航运人才的集聚、发展规划和培养、引进计划。

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设立航运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培养各类航运专业人才。支持航运企业、机构通过市场机制从国内外引进各类优秀航运人才。

引进的国内航运优秀人才,可以优先办理本市户籍。市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引进的外籍航运优秀人才在入境签证和外国人居留许可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四十二条(法律服务)

本市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完善航运诉讼案件审理机制,加大对航运案件的执行力度。

本市航运仲裁机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完善航运仲裁规则,提高航运仲裁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鼓励国际航运仲裁机构在本市开展各类航运仲裁业务。

本市支持航运法律服务业发展,鼓励法律服务机构拓展航运法律服务领域,为航运机构和相关企业、个人提供专业的航运法律服务。

第四十三条(优化税收环境)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推动形成有利于航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税制环境。

税务部门应当提高税收效率,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第四十四条(信用管理)

市交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对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航运企业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信用相关信息,并向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归集。

市、区县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驻沪机构应当在市场准入、货物通关、政策扶持等工作中,查询相对人的信用记录,并依法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实施便利措施,对信用不良的企业和个人实施约束和惩戒。

第四十五条(安全监管)

市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海事、民航、检验检疫等国家驻沪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安全监管工作。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及国家海事机构应当加强爆炸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等高风险危险货物的风险管控,按照“产地检验、集中监管、就地封柜、总量控制”原则,建立高风险危险货物联合监管机制。

本市与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其他港口城市建立区域一体化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应急救助和生态环境协调保护治理体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施行日期)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 篇7

关键词:公共卫生,人力资源,上海

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为维护促进公众健康而采取的主要针对社会或社区的医疗措施,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与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等。而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决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关键性要素。为了解上海市某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现状,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建设措施,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于2015年4月开展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全区16家公共卫生机构(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s, PHI),包括5家专业机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精神卫生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区牙病防治所及区卫生监督所)、3家区属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和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研究方法

按照 《上海市卫生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1]指标要求,制定问卷表对全区16家单位截止2014年末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现状开展调查,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年龄、学历及职称结构,采取标准对比分析和学历、职称等结构需求分析进行研究[2]。

1.3资料分析

采用Epi Data 3.0将调查问卷结果录入数据库,以Excel2007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公共卫生专业机构

该区5家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在岗467人,在编321人, 去除行政人员以及区精神卫生中心、牙病防治所和妇幼保健所的临床岗位医护人员后,在岗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148人。其中年龄结构以30~39岁为最多,占45.95%(68/148),其次为40~49岁,占29.73%(44/148)。本科及以上学历124人,占83.78%,中高级职称76人,占51.35%。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区精神卫生中心和区牙病防治所四家单位在岗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11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为92.11%(70/76)、52.0%(13/25)、85.71%(6/7)、25.0%(1/4),区卫生监督所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94.44%(34/36),见表1。

2.2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家区属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在岗从事疾病报告、疫苗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专技人员2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9人, 占39.13%,中高级职称10人,占43.48%。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5人,年龄以30~39岁为最多,占48.24%(41/85),其次为50~59岁,占25.88%(22/85),本科学历49人,占57.65%,中高级职称42人, 占49.41%,见表2。

*不包括临床岗位医护人员。

3存在问题

3.1公共卫生人员总量不足,将制约区域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市卫生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要求2015年全市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人员数应达到每千人口0.7人[1]。以该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85.34万常住人口计算,全区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人员数应达597人,现有在岗人员467人,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人员缺口严重。按照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 每万服务人口公共卫生医师达到1.5~2.5名[3]的要求,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需配置公共卫生医师128人,现有公共卫生专技人员85名,尚有较大缺口。可见我区公共卫生人员总量不足, 将制约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2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总体不均衡,队伍不稳定

目前,区疾控中心、区精卫中心和区卫监所在岗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构成比均超过 《上海市卫生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至十二五末,疾病预防专业技术人员70%本科及以上学历、卫生监督机构专业人员8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指标要求[1],明显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受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等因素影响,高级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综合性医院中一线公共卫生队伍存在一定老化现象,50~59岁年龄段退休人员偏多。受基层单位的中高级职称职数不足的影响, 加之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绩效工资总额封顶、 额度偏低,分配方式仍以职称、年资为主[4],导致部分一线青年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流失,加深了区域公共卫生队伍总体结构的不均衡。

3.3公共卫生人才整体水平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仍有差距

近年来,地方财政对公共卫生工作投入不断加大, 2014年某区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70元,已达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5]。在政府的重视下,经过3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先后有2人入选上海市公共卫生公共学科带头人,1人入选上海市公共卫生海外人才留学项目[6],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但随着全球化导致传染病疫情输入风险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严峻挑战,城区人口老龄化增速以及人群疾病谱的改变,按照全面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关口前移的要求,该区公共卫生人才整体水平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之间仍有差距,亟需吸引、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公共卫生学科人才,储备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专业性梯队。由于专技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偏低,区牙病防治所、区妇幼保健所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在人力资源储备、学科人才建设等方面亟待尽快提升与改善。

4政策建议

4.1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主导责任

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关注民生,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主导责任,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创新实施“科教兴医,人才强卫”的人才战略。依托启动实施区域第四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3年行动计划和“十三五”卫生发展规划,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投入,根据现实需求大力增加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总量,全力保障公共卫生机构体系建设以及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促进公共卫生工作的科学发展和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4.2完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绩效政策

公共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在基层,关键在人才。 要从机制和待遇等方面着手,探索解决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中遇到的瓶颈问题[7]。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与岗位职责、工作负荷增减相匹配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重点向基层单位、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定向倾斜,实现 “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公共卫生人员积极性,确保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4.3优化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评估机制

由于公共卫生的专业知识涉及到预防医学各学科及卫生经济、行为科学、伦理学、管理科学、社会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交叉学科,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整体培养和管理较为复杂[4,8]。因此,需在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前提下, 探索建立能针对公共卫生人才特点、注重综合素质和体现实际能力的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科学评估考核方法。全面应用于公共卫生人才的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以及职务安排等方面,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

4.4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 篇8

重庆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职责是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建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加强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拓展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学校建立了就业综合信息传播平台,该平台作为就业信息化建设公益性项目,以液晶显示屏为发布载体、SD卡为信息储存介质、声像多媒体为传播形式,栏目包括就业情报、职业规划、职场分析、政策解读等综合资讯,主要用于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企业文化宣传信息、高校就业资讯、高等教育资讯、校园活动信息、公众服务信息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在学校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国家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行使在校学生就业服务、指导、教育和管理职能的部门。对外负责收集国内外就业、升学的需求信息,联络用人单位,配合陕西省教育厅开展重大就业、招聘相关活动,搭建用人单位和学生联系的桥梁,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为用人单位招聘交大毕业生提供服务。对内教育、指导在校学生正确认识成才与就业,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在校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升学等多方面的信息,指导在校学生的就业、升学和创业;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服务。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是全面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主要工作职责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策划、开发;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组织工作;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与综合分析;毕业生就业咨询指导与研究;毕业生就业协议签署、毕业派遣;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就业市场、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规范的运行体系,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设定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特色工作项目,包括东北高师协作、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百所城市就业市场开发计划、精品推荐月、非师范毕业生就业、东师信使工程、就业形象大使、“一对一”推荐、春风行动、诚信就业、东北高师移动就业网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

上一篇: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下一篇:医院行政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