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传统节日由来作文600字(精选10篇)
记得端午节的前两天,老师说,端午节当天,请家长来包粽子,一起过端午节。听了这个消息,我十分开心,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经过两个不眠之夜,我终于盼来了这个学期最期望的日子——端午节。上午,我们上完课之后,取出了特殊的“学习工具”,有电饭锅、粽叶、糯米馅儿的,我们还别出心裁地带了50个花绳的线。
等家长到齐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班主任武菁老师宣布活动开始,我们16个小组开始包粽子,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包粽子,不是掉米粒就是不会绑绳子,过了一会儿,连馅儿也掉了出来,我在思考:为什么?why,What?不过,没一会儿,我们就都会了,因为有妈妈呀,妈妈手把手地教我,我由刚开始的手脑不协调,也能熟练地包了,而且,我还连包了五个呢!
二十分钟后,放眼望去,每个小组已经包了不少粽子了,教室里弥漫着一股粽叶的味道。老师下令:“开火,蒸粽子。”我们挨个把粽子放进11个蒸锅中,现在,我们就等着粽子熟了,大饱口福呢!
这时候,我们开始搓花绳,老师先为我们演示,用五根颜色不同的绳放在一起搓,搓好再打个结即可。然后,一个个“手工艺人”上岗了。
刚搓完,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哇,真香!是粽子熟了。我们每个人都分到了两个粽子,粽子的香气直往我鼻子钻,再浇上一勺蜂蜜,我咬了一口,糯米又香又甜,真是太好吃了。
老师还给我们讲高玉宝《半夜鸡叫》,让我们不忘旧社会的苦,牢记新生活的甜。《草原英雄小姐妹》,“人在羊群在”教育着我们爱集体,爱国家。山村、学校红旗飘飘,许多同学戴着鲜艳的“红小兵”袖标非常神气。我做梦都想当个小英雄,戴上红袖标,可想到自己的出身富农,眼圈就红了。关心我的老师偷偷告诉:“总理说了,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从此,幼小心灵寄予了希望。
那时,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生产队要交公粮、送军需猪。我想养一头猪送给国家。我把想法与母亲一说,她连夜东邻西舍凑钱,第二天,到市场抓回一只瘦瘦的小黑猪。从这一天起,上学之外,我就和“小黑”朝夕相伴。家里没有“小黑”吃的、住的,全靠我帮它解决温饱问题。为了给“小黑”吃得饱长膘快,我要跑上很远的路,捋筐榆树叶;为了“小黑”有个温暖的窝,我到田野里拾柴草,一次高粱茬子在肚皮上扎了半寸长的口子,我用泥土止住鲜血,捂着肚皮背回柴草;为了给“小黑”解痒痒,带它到泥坑里洗澡,给它捉虱子、梳头,甚至还用红头绳给它扎小辫;“小黑”生病,我昼夜守在身旁。一年后,“小黑”长大,经过队长把关验猪,批准“小黑”为军需猪。一大早,我就给它梳洗打扮,还在它头上扎上小辫,戴上几朵小红花。“小黑”临行前,在我的裤腿上使劲蹭了蹭,我懂得它是在向保证,一定会给我争光。
我的大名叫黄奥霖,是爸爸妈妈起的,小名叫成成,是姥爷给我起的。下面我就把这三个字一一分解,给你们讲一下这背后的故事。“黄”字就不用说了,爸爸姓黄,我当然也姓黄了。“奥霖”这两个字就有来历了。我出生在,那年我们国家正在申办北京奥运会,我的预产期是7月13日,而那天正好是我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日子,那时的人们都沉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全国一片欢腾,为了记念这个有意义的时刻,于是爸爸妈妈就给我取名“奥霖”,但也有人经常把我的“霖”字写成“林”,那我为什么不是这个“林”呢?因为按照我们的农历推算,我的生辰八字里缺水,而这个“霖”字里正好有个雨字头,所以就取雨字头的“霖”了。能出生在那个时候还真是很幸运呢!
我还看到一个和我这个名字有关的一本书,很有意思。这本书是三年级时毛老师给我们推荐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书的封面上是两条蛇缠绕在一起,这两条蛇的名字也叫奥林,看到这两条蛇的名字我和妈妈都乐了,我不正好也属蛇吗?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呢?
我的小名为什么叫“成成”,是因为姥爷希望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顺顺利利,依靠自己的劳动,靠自己的一次次积累换来成功,并且希望我能做一个堂堂正正、诚实守信的人。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有一次美术课,老师教我们做泥塑。大家来到科技馆,老师让我们来做泥塑,我们开心得马上就要飞了起来。
老师让我们坐到做泥塑的机器旁边,开始给我们做示范。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老师是这样做的:脚先踩到启动机器的踏板上,只要一踩就可以一直启动,大拇指先放进泥里面,其他的手指往外扩展,泥就会变大;手并拢,带着泥土向上拢,泥就会往上收。老师做完示范后说:“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刻了,我相信你们灵巧的小手会做出更栩栩如生的作品。”
我们开始做了,而老师则在巡视。我把脚踩在板上,先把泥往外扩大,再把泥往上弄就成了一个罐子,可是这个泥没有我想象中的简单,我做得歪歪扭扭的。再看看其他同学做的,都比我好些。老师看我没有学会,又单独教我一下:首先,把手往外扩大……老师又教了我一遍,我做得还是不让人满意。我说:“算了吧,我没有那种天赋。”老师鼓励我说:“努力就是天赋,你行的。”
我有了信心重新做起来,我先把泥变长,再把泥口变大,底下的盘要粗一点,上面较细,终于,我做好看了。像一个陶罐,老师把我们做好的陶艺拿来,放进专门烤陶艺的机器里。
过了一会儿,烤好了。老师把我们大家做的陶艺作品进行评比。我竟然是第二名,我心里美滋滋的。放学了,我们的家长看到我们身上满是泥土,变成了泥孩子,笑弯了腰,说我们像一个个“小泥人”。
很多次,我这样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呢?我又为什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苦苦挣扎呢?越想弄清楚就越发糊涂,人世间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不能明白的。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这样的生活不痛苦吗?有些人生来富贵,不愁吃穿,过着奢侈放荡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又有何意思?到不如勘破生死,远离红尘的喧嚣,采菊东篱,悠然自得。
活着为了什么?毕竟现实太过残酷,生活太过艰辛!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让我们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劳累奔波于外;多少人在这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面前,倍受困苦的侵挠,偿不尽的酸辣。
在我苦思冥想之时,是一只弱小得不能再弱小的飞蛾告诉我这个答案的。
那是一个平静的晚上,估计是因为现在是假期吧,大家都去旅游了吧!夜空也格外的宁静,我想鸟儿们也休闲去了吧!家中只剩子母俩,母亲在家中休息,而我则已为人生而思考了两三个小时了,我是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人,显然此时的我已是烦得不可开交,再加上眼前的那只可恶的飞蛾的摇晃,已是火上加油,我的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截止的怒火,牙咬的格格作响,最终已忍不住了,一手把飞蛾打下,大声呵斥到:小子不想活了,敢在老子头上动刀。
此时那只被我打下的飞蛾,正在我的书桌上痛苦地挣扎着,我举起右手正想打下去,可我举到一半就缩回来了,因为它不断地拍打着自己的`翅膀,企图在生命似乎完结的最后一刻,怀着最后的希望,不断地挣扎,最终飞向了他的蓝天,正是它如此地热爱生活,使从中我得到了我一直思考的答案,一个人生的答案。
自知这种心理不利学习,便找到了父亲,要他陪我去爬一次山,也算是缓解一下心中的忧郁与苦闷。
周六那日,父亲开车将我带到了一座不知名的山脚下。我们徒步上山。一路上,父亲不与我说话,我也不知为什么,也懒得打破这个寂静的局面。就这样,我们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闷着头往上爬。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渐渐地看到山顶。那山顶并不是很陡,四周都是大片的树林,茂腾腾的,在树林的缝隙中,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小鸟来回穿梭,兴奋的叫着,看上去一幅生机勃勃的样子。而我却有些厌烦,讨厌鸟鸣,讨厌鸟儿飞来飞去,带着平日里根深蒂固的排斥。于是我加快速度向山顶爬去,因为我想省略、甩掉那生命的飞翔乐章。爬上来了,我像完成了某项使命,向父亲示意了一下,准备下山。就当我在山顶不经意回头一瞬,去发现一群花朵如玉的野百合,如少女亭亭玉立在树林中,映着树木的青绿,显得分外耀眼。
我有些惊讶,急忙用最快的速度冲到了那块“雪色宝石”前。我这才发现,透过这些密密的百合花群,不是肥沃的土地,而是贫瘠的泥沙!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到百合花上,雪色的花瓣中黄色的花蕊显出了生命的姿态,此情此景,何其动人!我惊讶了,我震撼了,久久忧郁的心如同一块冰封的雪渐渐融化……我摘下一朵百合,它的生命力是那样雪白,那样旺盛,那样令人敬佩。我闻了闻它的芬芳,在这香气中懂得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在我的生活之中,大多数时候都是风平浪静的,然而那偶然激起的浪花,却成了我今生难忘的回忆。
说起来,那只是儿时因调皮而犯下的事,可细细品味一番,却有一分莫名的意味和淡淡的感动。
那时的我,很小,整天围着村子瞎跑,那天,我与宇一起在村子里瞎逛,我们百般无聊的在大街上走,不知不觉间我们走到了一口枯井边,井里堆满了垃圾,井旁有片树林,穿过树林,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破旧的老式屋子,们已经烂掉了一半,“奇怪,我以前怎么没来过这里,”我小声嘀咕着,与宇一同走进了里面,地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土,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味道,屋里没有光线,因为窗户已被尘土遮掩,这时的宇已经有些害怕,随手点了一只火柴,却不料手一抖,那火柴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无误的掉在一堆枯草上,那点星星之火,转眼间已化为一条凶猛的火蛇,在屋里肆虐着,我们都愣住了,笑脸吓得煞白,宇先反应过来:“快,扑灭它!”于是,我们捡起地上的一块破布,全力扑打起火焰,可这却是徒劳的,浓浓的烟熏的我们头昏脑胀,那时,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只见宇的嘴一张一合,好像是在诉说,又好像是在绝望,那时的他,仿佛成为天地间唯一的光彩!面对着他,眼前忽然浮现出很多东西:母亲催我吃饭,奶奶慈祥的笑容,爷爷爽朗的笑声……此时,我不知哪来的力气,抓住宇的胳膊,用尽全身的力气冲出了火圈……
——题记
每一天的开始也代表这每一天的结束,长期积累,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可是我不习惯的却很多,比如寂寞、孤独、对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来的模样、未来的规划是否能过到达我们预期想的那样完美。
渐渐的长大了,心里的事情越来越来多。每一天的夜晚来临总是让我感觉那么的害怕,那么的害怕它的到来,并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也不是有什么工作要加班,而是害怕,害怕夜晚,因为这个时候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自己,迷茫、恐慌全部扑面而来,压的我喘不上气。
生活,就象一个无形的天平,站在上面的每个人都有可能走极端,但这最终都是为了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使自己站的更稳,走的更好,活的更精彩!
是啊,我们都希望自己以后的路能够走的更好,所以一直在不断的努力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寻找捷径。可是我们越想要成功,失去的东西却越多。就像我们想要去旅游一样,迫不及待的想到目的地,看看那里的风景是多么的美好,可是我们越迫不及待,能欣赏到的美景却少之越少,因为我们一直期待的是结果,却忘了欣赏路途的美景,那才是正真的美丽;因为那是我们付出过的,那是我们努力过的,那是我们看不到,那是我们不曾用心或停下脚步来欣赏的。
放一放自己高傲的心,停一停自己匆忙的脚步,用心来欣赏一下这不曾欣赏到的美景,也许结果会不一样,也许我们会在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许人生会重新有一个新的开始。
声音,是照亮心中阴影的灯泡;声响,是点燃心中黑暗的蜡烛。晨曦的声音,虽然细微,但清楚,这样的声音,庇护着我们脆弱的心灵;夜晚的声响,虽然混浊,但清晰,这样的声响,滋润着我们干枯的心灵。在一瞬间所听见的声音,虽然很混浊,但只要细心去聆听,那便会是璀璨,且甘醇的“天籁”。
每天,人总会有些不顺遂的事,但只要在事后,听见那令人悸动的.声音,就会将之前怒气一扫而空,而那正是我最喜爱的“天籁”。大家所喜爱的天籁,总会是柔和的音乐,好让自己的心可以慢慢沉淀下来,或是周围的人发自内心的笑声,也有自己伤心至极时,一位真心的好友,所给予你的一句既真诚且动人的话,让你从伤心的洞穴之中走出来。这样的天籁,总是让每个人从黯淡中,缓缓走出来,让每个人度过每一天的不快乐。
我所喜爱的天籁或许不特别,但那是我最喜爱的天籁。我所喜爱的天籁,就在我周围,是大自然所给予的。当我在水中所听见的水花声,总是抹去心中的污点,随着水的宁静,身体、心跳也跟着沉静了下来;风穿透于每片叶子的声音,总是击碎了心中的黑影,全身就随着风的舞动,也摆动了起来,这就是每天治癒我心灵的“天籁”。
【生活中的传统节日由来作文600字】推荐阅读: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剪纸艺术作文02-08
生活中的烦恼作文600字10-01
生活中的智慧初三作文600字02-20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作文600字05-28
假如我与心目中的英雄生活一天600字作文11-25
传统节日清明作文600字10-05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600字12-06
关于传统节日春节的作文600字04-01
传统作文清明节扫墓600字07-10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