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局年度工作要点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审批局年度工作要点(精选7篇)

审批局年度工作要点 篇1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政务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紧紧围绕区“争先奋进年”工作主题,以“挺进十四五

政务争先锋”为服务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力打响“XX易办”服务品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

1、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根据省市要求,制定我区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积极发挥专班牵头单位的抓总作用,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指导督促专班成员单位落实改革措施、挖掘特色亮点工作,为省市区高质量考核和各级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夯实基础。

2、提升企业开办和注销水平。打造“升级版”企业开办专区,提升银行代办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0.5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开办比例。进一步放宽新兴行业企业名称登记限制,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试行“一照多址”。探索实施企业注销、税务注销、社保注销、海关注销“一站式”注销服务,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事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出台后的业务衔接与培训工作,确保商事主体登记工作的顺利衔接。

3、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各项任务,并全部纳入工改平台“一网运行”。鼓励XX高新区、XX产业园优先采用“标准地”供地模式,加快推出一批经济指标高、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高的精品项目。探索建立“标准地+承诺制”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区逐步扩面施行。专题优化管网线性建设工程施工手续,探索建立一站审批、集中缴费、一窗受理、联合勘查的集成服务新模式。

4、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在XX高新区、XX产业园试点的基础上,2021 年底前在全区范围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改革。推行告知承诺制,明确事项告知承诺制的事项范围、适用对象、工作流程和监管措施。加强审批与监管的衔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管结合、放管并重、宽进严管”。

5、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用承诺预审制,拓展政务服务信用承诺范围。加强交易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承诺全覆盖、失信惩戒全联合。推进“信易批”创新应用,探索将信用信息查询功能嵌入审批流程,让信用好的办事对象享受“容缺受理”、绿色通道和全程代办。

6、提高重大项目服务力度。落实市“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要求,开展“重大项目审批惠企行动”,主动服务区级以上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审批报批等工作,对重点项目实行集中会审、联合会办、并行审批,完善绿色通道、量身订制、容缺预审、帮办代办等机制,推动重点项目早立项、早动工、早建成。

二、政务便民服务体现新成效

7、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充分利用法人库、电子证照和申报材料库,加大证照数据共享力度,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证通办”“一照通办”。按照“不见面审批”要求,加快对接市级网上支付接口,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提高电子证照比率。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加大各部门监管事项覆盖。加快系统改造,优化“秒批秒办”,探索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定制一批流程简单的高频事项实现移动端办理。推进分中心和基层政务服务大厅“好差评”系统对接,实现全区“好差评”的统一。

8、扩大“一件事”套餐办服务范围。在现有60个“一件事”套餐办基础上,将企业群众办件频率高、关联度大的事项纳入“一件事”改革范畴,不断丰富“一件事”套餐办服务场景。2021年重点推进“开旅馆一件事、结婚(离婚)一件事、初次就业一件事、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件事”等。在湟里镇、礼嘉镇、嘉泽镇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区所有镇、街道全面推广“一件事”套餐办,并逐步实现线下专窗和线上专栏的同步办理。

9、提升政务热线工作成效。完善群众意见建议跟踪督办机制,开设专门举报电话,受理在政风行风建设方面问题的投诉,并就问题整改情况及时在《XX日报》、《XX新闻》中作出反馈,督促各部门、板块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扩大“政风热线”和“问政面对面”的部门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

三、三级政务体系构建新格局

10、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最小颗粒度原则,在区镇两级开展事项基础信息要素标准化、办事指南标准化、业务口径标准化工作,督促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清单、流程图进行动态调整,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完善基层“一窗通办”工作机制,指导各镇(街道)、村(社区)设置综合受理窗口。

11、加强政务大厅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严格遵守践行省政务办“十要十严禁”要求,倡导文明用语、微笑服务、一次告知,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和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促进政务服务管理水平的跃升。优化《政务大厅窗口服务工作规范》,加强以领导督查、日常巡查和明察暗访为主体的多元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季度考评、警示曝光制度,保持作风纪律常抓不懈的主动态势。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动政务服务大厅便民、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12、推进政务分中心一体化管理。优化调整部门进驻方式,探索将“进一门”从收件环节扩展到全流程。指导进驻部门设置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加强与各部门及分中心联动管理,将“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等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覆盖到各分中心。

13、深化区镇两级“一窗通办”。进一步规范区镇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管理,结合企业和群众办事频率、办事习惯等不断优化调整窗口设置,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及镇为民服务中心设置综合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

14、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加强对基层审批人员的指导培训,多途径、多渠道提升业务能力。紧扣“审批服务一窗口”目标,加快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提升基层审批服务效率。拓宽与建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政务自助服务实现镇和街道的全覆盖,增加“24小时”自助服务区数量。健全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全覆盖。

四、公共资源交易展示新作为

15、提升交易平台功能。持续推进“互联网+工程招投标”深度融合,加快工程招投标电子化平台建设,加速推进交通、水利类项目招投标电子化进程,不见面开标率达90%以上。完善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系统,加快网上投标功能测试上线,实现与市级平台同步,全程电子化交易达50%以上。全面推行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实现全区镇级线上交易全覆盖。完善镇级限额平台建设,提高镇级工程招投标电子化率,部署手机移动CA,探索保证金线上收退。

16、优化交易服务举措。积极与银行等机构沟通协调,适时推出“交易贷”服务,搭建招投标领域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在工程招投标领域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拓展服务内涵,同时为招投标行业培育更多应用型、专业型人才。探索实施投标保证金差别化缴纳,优化保证金收退管理。设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专窗,为建设单位和中标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

17、加大交易监管力度。进一步发挥公管办的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与主管部门的协同,加快招投标、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落实,探索构建“联合联动监管”机制。进一步推进省“e路阳光”交易系统应用,加强规模标准以上项目监督。探索招标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提醒、约谈、公示制度,加强评审专家评标规范性管理考核工作。实施对乡镇限额以下项目的重点环节、敏感节点的监管及督查意见反馈,实现网上举报投诉受理、处理。

五、政务服务队伍展现新形象

18、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党员接受红色教育,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深化党员理想信念。深化“最美党旗红”党建品牌内涵,将党建品牌的核心内容与“放管服”改革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互促共进。积极参与“五星联建创五优”活动,争创“堡垒之星”。以支部换届选举为契机,选好、配优党务干部,把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强、对党建工作热心的同志选派充实到支委班子中。

19、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制定培训计划,优化课程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推动干部职工增强素质、促进融合、提高能力。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体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开展“审批大讲堂”“一窗小课堂”“XX小课堂”,及时总结交流先进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廉政过硬、绩效过硬的干部队伍。

20、营造创先争优氛围。开展“先锋我争当”活动,创建党员先锋岗,公示党员服务理念,展示党员风采。继续开展“四重四亮”,教育引导党员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季度开展“星标准、心服务”评选,培树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典型集体和个人。

审批局年度工作要点 篇2

一、档案信息化概述

档案信息化,作为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积极引入现代技术,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等,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目标。简而言之,档案信息化就是由原来的实体管理转变为信息管理,深化对档案资源内涵及精髓的管理,突破形式化,继而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为各领域发展提供更多支持。诚然,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现代技术,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目标。

二、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所谓行政审批,主要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自然人等提出的申请,按照现有的规章制度发放证照等方式,允许其从事相关活动等行为。可见,行政审批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家族企业等组织与日俱增,无形中增加了行政审批工作量。而传统模式下,行政审批档案都采取人工方式、纸质文件进行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件上的字迹会变得模糊,且纸质文件较易丢失,不利于行政审批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技术中的扫描、转化等信息技术,能够将纸质文件、图片等原始档案资源转变为电子资源,并按照信息构建相应的目录、全文等数据库。采取这种方式,能够将数字资源保存在电脑硬盘、光盘等介质上,为查询、利用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但如此,将原本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有效节省了档案存储空间,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保护。

另外,实现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部分,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缩短业务办理效率。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介入,能够形成信息网络化,将档案信息管理纳入到局域网当中,构建完善的文档一体化管理体系,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同时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度。

之所以重视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是信息具有利用价值,所以我们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改善自身,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推进档案管理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它产生的积极效果已经十分明显。如提高档案利用空间,降低人们工作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社会档案意识。

三、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在行政服务中心从事多年工作,深知档案信息对于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虽然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我国逐渐走向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道路,但是就当前形势来看,受到观念、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信息化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具体来说:

1、网络意识薄弱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政务处理的基本模式,意味着我国正式步入到网络时代中,网络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行政审批档案,已经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与新型方式存在本质上的差别,管理人员难以在短时间接受新模式,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深入,网络意识十分薄弱,最后适得其反,导致管理质量及效率大打折扣。

2、缺少制度支持

任何事物的稳定都需要时间和过程,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进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挑战,其中创新、安全及制度化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就前者来看,传统档案管理制度强调快速查询及安全性。但是技术的发展,管理系统也会进一步发展,存在系统兼容问题,需要协调系统间、软件间等方面的矛盾。另外与网络技术共同发展还有黑客、病毒等不利于档案安全的元素,一旦忽视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势必会威胁到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而就后者来说,通过对我国现有法律制度进行调查和研究后,并未发现有一部针对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现存的《档案法》还需要完善,增加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无法为实践工作提供制度依据,且影响档案管理规范化进程。

3、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针对档案的保存主要采取电子文档的形式,具有易修改、易复制等特点,无形中增加了信息资源的管理风险。基于此,为了保护档案信息的真实和准确性,需要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但是目前针对彻底消除管理风险的措施并未被提出来,仅能够通过一些加密技术进行防范。另外,档案信息保存具有长期特点,针对载体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够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笔者经常观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细节,总结了上述几点问题,并认为只有强化细节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提高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策略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针对上文总结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强网络意识

思想、观念作为人们行为的先导,只有人们思想层面的转变,发自内心认识到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和了解管理技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领导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是首要前提,一般来说,领导的思想、行为都会对员工产生深远影响。领导具备网络意识后,会让有关部门加强在单位内部的宣传,促使员工们能够逐渐转变工作方式,支持并参与到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来,确保该项工作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达到预期目标。

不仅如此,档案信息化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推广过程中势必会面临诸多困难,所以领导要深入研究传统与现代方式的不同点与共通处,逐渐突破传统管理观念,形成网络意识,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经费的财务管理,充分考虑档案保存数量、存储载体形态变化等,为该项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新时期行政审批工作既复杂又简单,前者是工作量大、覆盖范围广,后者是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的支持,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格局。

2、重视创新与安全

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不能够逃避,更不能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最终突破困难,获得新生。同样适用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在日后工作中,我们应将挑战视为机遇,促进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第一,就创新来说,我们应尽最大努力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在曲折中前进。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针对行政审批面广、点多的特点,融合全新的管理概念,提高现代技术利用率,真正意义实现上行政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目标。一般来说,行政审批文件包含文档、图像及音频等多种类型,所以应加大对不同文件特点的研究,对它们进行分类保存,为日后查询和使用提供更多支持,促使档案信息能够以多元化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还应积极构建有关部门及制度,利用新型理念指导工作,保证行政审批档案完整度。

第二,安全性,作为基本要求,在数字化建设趋势下,网络安全危机问题逐渐成为困扰我们工作的一大问题。为了能够确保海量信息的安全性,我们务必要树立安全意识,适当增加资金、人力投入,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信息资源不被外界盗取和篡改。我们在防范外部环境对信息构成威胁时,也需要注重对单位内部的管理,如制定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机制,实现对电子文件流转跟踪登录的管理,从根本上避免信息泄露。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结合信息安全、管理制作的等诸多因素,实现对管理系统的操作和科学细分,协调软件与工作模式,增强二者结合度,及时升级和引进安全认证、病毒查杀及防火墙等技术,从根本上为档案信息构建一道安全的屏障。另外,我们还应依托省级专网及政务信息资源内网,构建系统化网络,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3、重视标准化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大量的行政审批工作,如果缺少规范化,将造成工作混乱。因此针对不同部门及工作特点,应制定具体性工作标准,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依据,以此来提升工作有效性。不但如此,还需要引导基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避免各自为政等不良工作现象的产生,逐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工作。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新兴事物,尚未达到全面普及程度,而随着它的发展,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并完善管理法律,如岗位职责、数据流转及资源整合等,促使管理工作能够在法律庇护下顺利发展。此外,还应及时完善配套法律制度,真正做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有法可依。

4、提高技术水平

信息技术作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缺少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化管理无从谈起。随着行政审批工作的发展,对信息技术将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提高技术水平势在必行。在未来工作中,笔者认为我们要重视对技术的研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薄弱点及基本配置等都需要着手探索,如为了避免电磁干扰,应配置更高端的硬件设备,同时改善软件系统,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行政审批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行政审批自身具有动态性特点,而档案信息资源也多种多样,对此需要维护人员重视对系统的更新,促使确保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能够在行政审批业务办理完成时,及时录入档案信息,逐渐完整的档案信息数据库,从而促进我国电子政务进程发展。

5、构建高素质队伍

虽然,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但是管理意识、方式的改变远远不够,仍然需要档案人员的支持。在新形势下,单位领导要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结合工作现状,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在工作中发挥能动性及创新力,提高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另外,档案管理者还需要增强自身服务意识,整合已掌握的知识,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法治社会,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学习和补充《档案法》,协调各方面工作,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能力。档案管理人员是该项工作的协调者和组织者,他对信息化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均将影响档案管理工作,可见,构建高素质队伍十分必要,我们必须要落实到实处。

6、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政府,而行政审批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同样会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逐渐参与到此过程中。如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的云计算。所谓云计算,主要是将分散在网络上的各类存储设备有机结合到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存储空间。通过云计算技术,行政审批档案工作能够将数据库中的电子信息存储到云端,减少档案数据库的维护成本,且上文提到的安全性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诚然,我们已经做出了预想,但是理论到实践的距离还很长,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在曲折中前进,遇到的各类问题也多种多样,如云端空间安全型、差异性等问题,但是无论如何,云计算势必会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在此趋势下,公众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时,能够实现一站地服务目标,将档案信息等内容整合,并在阅览大厅设置阅览终端,为使用者提供自助服务,为加强对档案信息的编研、综合加工等提供更多便利。

五、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人类文明进步,也预示着行政审批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目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项工作的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在阐述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后,深入分析和找到了具体问题,并结合实践工作从构建复合型管理团队、完善有关制度、技术创新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有效性的措施,从而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渐渗透社会各领域,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其中行政审批作为政务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方法、重点及内容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新时期下,行政工作量日渐增加,传统手工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档案管理需求,构建行政审批档案信息体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从档案信息化概念入手,分析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并围绕着笔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审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小梅,郑添.系统论的视角:浅议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4(03):140-142.

[2]曲静.信息化视角下企业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4):205.

[3]何柳青.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安全工作管理方式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4(13):124-125.

[4]赵庆鹏.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系统的改造工作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230.

[5]蔡杜娟,周贤慧.基于社会信息化视角下档案管理转型研究[J].兰台世界,2015(17):94-95.

[6]宋茜.基于信息化背景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12):43.

[7]何强.关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21):80-82.

[8]王晓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意义与方法分析[J].才智,2012,(14):346.

试论行政审批局模式 篇3

[关键词]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局;路径

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关于既不方便行政相对人,又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事例。只有探索出一个合适的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模式,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矛盾。《行政许可法》第25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这为行政审批局的设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作为一个新设的行政机关、一个新型的产物,它面临着很多难题,并且在实际的运行中,还出现了很多与预想不一致的状况。只有一并将这些状况妥善处理了,才能真正实现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目的。

一、行政审批局模式在各地的实践情况

实际上,最早成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的城市是成都市。200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规划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起“以公众的期望决定政策设计;以公众的需求决定服务的内容与方式;以公众的满意度衡量政策执行的成效;以公众的评价决定政策变迁的方向”的制度构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于2008年12月24日成都市武侯区成立了行政审批局,该区将发改局等22个区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整体规划转至该局,至今已经运行了将近7年的时间,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其成立以来,办结事项平均承诺时限仅为法定时限的6%,审批效能平均提速3倍以上,节约行政成本7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6%1。

在成都市武侯区率先实践了这样的模式之后,各地开始纷纷仿效该做法。例如,2014年5月20日,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成立,将分散在18个不同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并到一个部门,由1枚公章取代了109枚公章2。此后,2014年9月28日,作为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改革试验田,襄阳市高新区在湖北省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集中履行市直相关部门下放的行政审批职能,启用襄阳市高新区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办完事”3。近期,2015年6月24日,武汉市首家行政审批局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挂牌成立。将原本22个区属部门的70枚审批公章合一,行政审批局“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办完事”审批效率大幅提高,行政审批改革提速明显4。2015年7月6日,中国首个华侨农场行政审批局在南宁挂牌成立,其代替各部门审批专用章,集中行使经发、建设、规划、卫计等审批部门的245项审批职责,最终做到审批人员、审批事项、审批权限“三集中”5。可见,采用行政审批局的模式将各项许可权集中已经成为一种当前较为流行的做法。

二、行政审批局同行政服务中心相比的优越性

行政审批局已经突破了原先的形式上的行政许可权集中的模式,而将行政许可的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全部权限都集中行使,也就是说,行政审批局已经能够享有一些行政许可的权力,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协调、服务、监督的角色。行政审批局作为行政许可权集中的模式相较行政服务中心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行政审批局可以将改变行政服务中心那样形式上掌握行政许可权的局面,而实质性的掌握一些行政许可的权利,而不仅仅只享有行政许可申请的受理权以及行政许可决定的送达权。

其次行政审批局的办事效率相比行政服务中心更加高效。由于行政服务中心仅仅享有行政许可的受理权,还得一一转手申请材料,非常耗时耗人力。而行政审批局凭借其享有的决定权,可以大大提高行政的效率。比如,假若某人现在想成立一家家政公司,按照往常的行政服务中心的模式,得依次跑工商、质监、税务三个窗口,叫号三次、填表三次、交材料三份,5个工作日才能办结“三证一章”(营业执照、组织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公章),而按照行政审批局的模式,仅需在一个窗口、填一份表格、交一次材料,并且只需1天就能办结6。

最后行政审批局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具有独立的人、财、物管理权。而行政服务中心的人、财、物是处于流动状态的,由于“人随事走”不可能再继续监管被许可人的条件具备状态。而行政审批局就可以持续的作为一个监督者,可以随时监督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存在状态。

三、我国完善行政审批局模式的路径探讨

在行政审批局的设立已成为各个地方效仿的模式之后,进一步完善该模式,使其最大限度发挥效能已是迫在眉睫,因而笔者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限制行政审批局的许可范围

行政审批局是将分散的授权统一集中的,那么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到底哪些权利是需要收归到行政审批局,哪些是不需要的或者哪些是客观上不能被收归到行政审批局的。

笔者认为,当前各个国家都在积极转型,不再是原先那种各种事项都要管的政府,而是都积极的在向“有限政府”转型。在政府放权的基础之上,行政审批局也应该融入到这样的趋势当中。要尽可能的放权,尽可能的减少许可的事项,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并要由立法来确定放权的界限,明确出需要行政审批局审批的事项。

同时,笔者认为专业性的行政许可事项不应收归行政审批局。比如环保、水土方面的审批,仍需原来部门的专业人员或者第三方的机构提出意见。此外,一些需要现场勘察的许可,需要行政审批局联合其他部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即使行政审批局有相关的技术人员,由于工作量较大,也未必能够胜任。将这些大量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收归行政审批局,反而可能还会造成“二次审批”的后果。

(二)加强对行政审批局的监管

笔者认为,对于行政审批局的监管方式可以有三种。一种方式是,行政审批局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可以互相监管,通过召开定期的联席会议,使各个部门共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并通过行使异议权的方式来监管其他部门的审批结果。同时,笔者认为,在行政审批局内部还可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用以专门接受行政相对人的投诉,对于那些经审查认为确实是属于有关职能部门拖延、不合理、不公平的行为,就有权要求该职能部门重新做出决定。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让原来行使该职权的行政机关来行使监督权。由于原来的行政机关对于许可的各方面细节都是很了解的,即使其许可权限已经基本被全部划入行政审批局之内,就好像与该行政许可是无关联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充当一个监督者的角色,并且由于它对许可细节的熟悉度可以让其更容易的发现行政审批局的某方面行为失当,它可以以意见的方式实现监督。笔者认为,原相关部门才是最好的监督者。最后一种方式是,公众监督。而这种方式要求行政审批局必须将各种审批的信息公开,让公众能够通过上网查询的方式查看信息并且進行全程监督。

(三)大胆创新行政审批方式

笔者认为,行政审批的方式可以创新一点,比如,对于一些仅仅只需要交材料并保证材料齐全就可以获得许可的,而行政相对人却拿漏材料的情况下,可以允许行政相对人作出承诺,之后就可以允许其获得行政许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的节省相对人的时间,而且也能大大提高行政审批局的工作效率。

同时,笔者认为,行政审批局可以尽量的完善网上行政许可申请的程序,推进网上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相对人只需要在网上提交相关的材料,待行政审批局审查合格之后就可以获得许可,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同时,行政审批局也可以开通网上预约系统,通过该系统,行政审批局可以预先检查行政相对人提交的材料是否完备,假设不完备的话,还可以督促相对人尽快的提交补正相关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申请人因材料不齐备而不得不“二次跑趟”的情况。

四、结语

行政审批局模式已经成为行政许可权集中行使的最佳路径,该模式是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然而,这毕竟是一种新生的模式,目前,全国仅有少数的地方实践,积累的经验较少,还很不成熟。我们只有通过不断总结、创新和不断的完善,才能真正找到该路径的出路,并让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效用。而这个过程,注定是要艰辛、漫长的,但只要是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出口的过程,哪怕困难,我们也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注释

1《红旗文稿》.2011年第23期成都市武侯区行政审批局运行三年成就突显。

2赵之林:天津滨海新区109枚公章作废.新京报.2014.11.17。

3襄阳高新区行政审批跨入“一”时代一枚印章管审批.荆楚网. 2014.10.10.http://news.cnhubei.com/xw/hb/xy/201410/t3064498.shtml。

4武漢首家行政审批局在武汉开发区成立.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5.06.25.http://www.hubei.gov.cn。

5中国首个华侨农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中国侨网.2015.07.07.http://www.chinaqw.com/gqqj/2015/07-07/55927.shtml。

6武汉首家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营一枚印章取代70个公章.荆楚网2015.06.24.http://news.cnhubei.com/xw/wuhan/201506/t3290743.shtml。

发改局行政审批工作总结 篇4

一、2014年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统计部门初步测算,全区规模以上企业39家,2014年实现产值68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6.2亿,万元增加值节能445吨标准煤以上,能耗同比下降约4.1%;全区重点污染物削减量为COD1217.14吨,废水氨氮含量90.95吨;公共机关人均综合能耗及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1%、2.8%。中兴纺织有限公司和宇光光学玻璃有限公司被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现实节能3500吨标准煤以上;完成食品、锐齿轮、风味食品等3家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关闭企业2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的企业8家;同立商品混凝土、明兴塑料、鑫禹建材等8家企业通过省级检查在试运行;国和省控的电力、兴圣天然气、圣泉水务等3家企业已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按照国家、省、市节能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区级主要领导为组长,区发改、经信、环保、财政、统计、科技、供电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组织体系和“横向联系到部门、纵向指导到乡镇”的工作网络。二是配备了专门人员。结合工作实际,配备不节能联络员和统计员,负责组织实施水、电、油、建筑等节能具体工作。初步建立起不比较完善的机关节能降耗工作统计指标,基本达到不“管理有序、责任明确、推动有力”的效果。三是建立了联席制度。今年以来,组织区发改、经信、财政、科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不周密安排部署,有力地保证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任务完成。

(二)严格实行目标考核。一是及时分解目标任务。结合市、区工作要求,对能源资源消耗控制指标进行了分解,将节能指标下达落实到各乡镇、区级部门,并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实行量化考核。二是强化日常监督检查。采取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加大对乡镇、区级部门、学校、医院等机关事业单位节能降耗工作的检查力度,特别是针对灾后重建和维修加固的公共机构,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设备)。三是定期公布能耗指标。利用联席会议、简报、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对全区能耗指标进行公布,对于节能降耗不达标的及时通报,并责令限时整改。

(三)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一是加大投入,实施节能改造。根据节能降耗目标要求,对业务用房新建及维修采用节能设备、目前,新建的业务用房和学校基本采用新型节能技术,节能材料和节能工艺,保证不节能降耗目标的基本顺利实现。二是结合实际,提高节能效果,积极倡导各公共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改进空调运行管理;对电梯系统实行智能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数量和时间,加强运行调节和维护保养;大力倡导各公共机构进行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三是狠抓示范,探索公共机构节能有效途径。近年来,通过狠抓区级39个重点企业和106个公共机构节能示范点建设,探索节能减排的新途径。在具体实践中,将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引入示范点单位,对示范单位进行节能改造,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区节能工作。

(四)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按照市、区的工作总体部署,建立了节能减排联络员工作制度和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告、公示制度,完善不用能管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并落实专人如实记录能耗计量原始数据,构建统计台帐,及时报送能耗报表与分析报告。今年以来,根据市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在进一步核实的基础上,对全区能耗数据进行了统计,并按时上报不能评能耗基本数据汇总表,为市政府下达节能减排控制性指标提供不准确、客观、可靠的数据依据。

审批局年度工作要点 篇5

今年以来,区行政审批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网购式”审批服务便民化模式,全力营造便利化的政务服务环境,在加快企业开办、提供办事便利、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网购式”服务不断深化。

一是推出“支付宝”办理政务服务。陆续在支付宝上推出了个体工商户申报、联络员备案等部分热门事项,以及开茶楼、开超市等“主题式”审批事项,实现群众办事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且更智能、更方便。二是启用微信排队取号系统。群众通过“x服务”微信公众号,即可根据提示选择办理事项进行排号,并使用取号二维码在政务大厅的微信自主取号设备扫码完成取号,有效缓解了政务大厅排队压力,节约了政务服务资源。三是开展“政银合作”,延伸企业登记窗口。与农业银行、x银行、招商银行等x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合作银行网点为企业提供企业注册、打印执照、银行开户等“一站式”服务。办理时间由x至x个工作日缩短至最多两个工作日完成、x小时出证。四是持续推行“主题式”审批服务。整合了更多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已推出“主题式”服务项目xx项,实现了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均在xx%以上。五是不断完善全区自助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新型智慧社区体系自助服务系统建设,目前已在全区xx个点位部署xx台自助服务终端机(包括xx台一体机,x台证照柜),自助服务一体机累计发放证照 xxxxx份。

(二)营商环境建设有序开展。

一是成功召开“x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了xxxx年全区国际化营环境建设工作。二是制定印发了《x区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争创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引领区的实施方案》、《x区营商环境配套行动计划》(武委办发〔xxxx〕xx号)两大主题文件,指导全区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工作,并明确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建立了信息报送、月推进情况台帐、宣传工作目录台帐等工作机制。三是成立了x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加强组织领导和目督管理。

(三)网络理政工作持续推进。

今年x月机构改革后,全区网络理政职能划转到我局,各相关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x月xx日,成功组织召开了x区网络理政工作会,确定了网络理政提级升位战略目标。同时,逐步建立完善网络理政首办责任制、定期通报制度、工作考核细则等制度,提升全区网络理政诉求办理质效。x月初,印发了第一期网络理政简报,编制了《x市x区网络理政平台数据分析报告》,对促进各单位解决好群众诉求和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x—x月,网络理政科共办理网络理政系统工单xxxxx件(含xx件紧急件)、区长公开电话xx件、大联动系统工单xx件、“麻辣社区”xx件、“问政x”xxx件。预计到x月底,我区网络理政各类办件量会达到近x万件的水平。

(四)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审批局年度工作要点 篇6

一、系统推进“放管服”改革,审批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一)聚焦便民化改革,实现效率更“高”。深化“一窗受理”综合窗口,大力推进窗口轮岗及业务培训,“综合窗口”业务能力大幅度提升,目前,形成了工商食药登记和其他综合服务两类“一窗式”统一收件。推行“证照联办”套餐式服务,将xx类xx项热点主题套餐式审批服务调整至xx类xxx项。做实“容缺受理”审批,在全市率先推出xx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并将容缺受理事项清单范围扩大至xxx项以上。

(二)聚焦规范化建设,实现办事更“简”。学法律,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学习n余份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适用规则,确保审批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符合要求,风险意识、服务意识持续提高。明标准、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新拟定了xx个标准化行政文书模版;梳理编制了xx个审批事项的标准化操作手册,xx类xx项踏勘事项操作规程,促进了审批、踏勘行为均能在规程的框架内规范运行。建机制,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创新了“一窗受理、后台审批、独立踏勘、统一发件、全程稽核”高效规范审批模式,修订完善了xxx个内控制度,实现了收件与审核分离,审核与踏勘分离、实质审批人员与办事群众分离。强监管,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设立行政审批委员会,成立了法律顾问团队,建立会商会审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建立行政稽核运行机制。今年以来,召开审委会xx次,议定了xx个事项;开展稽核xx次,回头看x次,抽件和核查xxx件,发现问题和不足xxx条,全部整改完毕。

(三)聚焦多元化需求,实现服务更“优”。推进“就近办理”,持续优化“x+X”政务服务体系,将区、镇两级政务服务分中心覆盖面扩大至各产业园区,服务事项扩展到工商、人才服务等。推进“随时办理”,持续优化延时服务,升级xx小时自助服务大厅,xxxx年月均办件量超过x.x万件。推进“全域办理”,探索“同城跨镇通办”服务,深化“镇域跨村通办”服务,目前,下沉跨镇通办事项xx项;下沉镇域通办事项xx项。拓展服务功能,在桂湖商业圈,打造“商业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多维度供给,在石板滩光辉村推进地域跨界便民服务,极大方便当地企业、商户、市民办事。

二、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法制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强化机制建设,高效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强化安排部署,拟制了《x市新都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等xx个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分工;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全体会、工作推进会等x次营商环境相关会议,强化了工作推进。强化氛围营造宣传,充分利用平面媒体、户外广告、新媒体平台对新都区营商环境建设政策、进展、成效等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工作的知晓率,企业对政策的利用率。强化评估工作,围绕全市营商环境测评工作,到指标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开展x轮督导指导,协调各指标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企业样本提交、印证资料整理,并同步做好企业沟通,提高了样本的质量。

(二)围绕企业需求,持续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办事环境。再降开办企业成本,全面落实全程电子化、简易注销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探索“首证通”、“证照分离”等模式,进一步降低注册、退出门槛和成本。创新推进“银政合作”新模式,在政务中心引入银行窗口,将商事登记审批延伸到银行网点,成功解决企业开办在政务中心和银行“两头跑”问题。再提办理证照速度,打造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专区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再优企业办事环境,创新打造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专区,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设立全省首个人才政策 “一窗式”兑现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全区重点项目和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的全流程VIP审批服务。

三、健康发展“互联网+”,智慧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聚焦发展趋势,打造“信息化程度高”的智慧政务服务。大力推进智慧治理中心建设,按照建设“城市大脑”,打造城市服务中心、治理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的总体定位制定二期建设方案,目前,已启动智慧治理中心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升级,针对全区电子政务网络问题,制定出新都区电子政务外网扩容升级方案并完成扩容设计工作。

(二)紧扣群众需求,打造“政民积极互动”的政府门户网站。强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开展网上调查xx期、民意征集xx期、在线访谈xx期,聚焦形势发展,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综合改革”等专题专栏。

(三)依托传播矩阵,打造“市民关注度高”的政务新媒体。丰富“新都服务”内涵,增设了办事预约、窗口指引、公交查询等服务功能,创新开设了#x区重点企业用工信息#话题,满足了市民在生活、办事、求职方面的需求。发布“原创有用”信息,以#新都*政务动态#话题为依托,定期更新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及业务详解,创新发布了“许可事项现场踏勘标准化流程”视频,让老百姓看得懂办事指南。提高“诉求响应”质效,创新开设#新都服务在行动#话题专栏,以“收信必接,快速响应、及时回复”为原则,严格保证响应和诉求处理时限。截至目前,“新都服务”拥有粉丝xx万余人。

(四)强化机制建设,打造“诉求处理及时”的网络理政平台。建立高效规范的网络理政运行机制,确保全区网络理政工作推进有力。建立舆情监控分析机制,定时梳理分析重点事项及时上报,每月汇编综合分析报告,送区委区政府领导阅研,促进了群众诉求高效解决。建立矛盾纠纷协调处理机制,通过召开网络理政协调会、现场会或第三方评议会,搭建沟通讨论的平台,确保网络理政平台问题及时处理。

二、xxxx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积极构建全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聚焦《x市进一步优化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紧紧围绕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xx个重要方面,制定优化提升举措。继续做实“证照联办”“容缺受理” “承诺制审批”等便民利企服务,深化“首证通”、“政银合作”、“证照分离”、企业简易注销等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审批事项网上预约、预审,综合窗口全员通办,加强“绿色通道”、优惠政策“一窗式”兑现等服务,持续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二)深化审批服务便民化建设,初步形成“一镇一品”的工作特色。持续扩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一证通办”事项范围,继续推行政务服务“全域通办”,将“全域通办”服务理念从跨村、跨镇扩展到跨区通办。继续推进“x+X”便民服务体系向基层拓展延伸,做大做强区级分中心、镇级分中心、小区便民服务站等基层站点。继续规范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办事秩序,完善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式”综合服务。持续挖掘基层便民服务特色亮点和创新做法,形成“一镇一品”的工作特色。

行政审批大厅工作要点 篇7

行管办发„2010‟5号

巫溪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管委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窗口,各科室:

现将《巫溪县行政审批大厅管委会办公室2010年工作要点》

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0年三月二十日

主题词:文秘工作行政审批工作要点通知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进驻大厅各部门。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着力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大厅继续夯实基础,增强后劲之年,继续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优化宽松发展环境为中心,强化审批、收费的监管,扎实推进审批服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完成,为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奠定良好基础。

一、健全制度,加强办件规范化管理

(一)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

依法清理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是一项长期的工作,2004年县政府发布了《关于进入巫溪县行政审批大厅项目的通知》。2010年要按照中央和重庆市精神,继续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及时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对明文取消、调整的,要及时取消、调整,清理后保留的许可(审批)事项都要进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同时要将清理后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二)规范受理、颁发制度

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行政许可受理和送达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凡是许可、审批事项涉及部门内部多个科室办理的,确定一个科室负责组织监督内部办理,并由服务大厅窗口统一受理和颁发。在受理时必须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办理,按照审批程序中各个环节的岗位职责进行审核、审批,按规定定出具有关文书,决定受理的要有受理通知书,并加盖行政许可专用章,同时要打印审批表,与受理材料一起传回本

单位办理。在受理过程中,要实现办件的规范化,一是对办事程序简单,申报材料齐全的,要即收即办,办结后当场回复申请人:二是对需经审核、检验、鉴定、现场踏勘才能决定的,应由受理窗口单位自行组织办理,不得要求申请人在各个环节往返奔波:三是上报件由申请事项的主送机关窗口受理后,在规定时限内及时上报高级主管部门:四是服务对象的申请事项,不符合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的,以及经现场踏勘,不具备许可条件的为否定件,应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三)规范政务公开制度

规范各窗口单位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对于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措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须公开的内容、行政审批的结果及其与审批结果相关的文件、材料、各审批环节的审批意见等,都应该公开,供公众查阅。

(四)规范听证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行政许可证》和《重庆市实施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听证的事项和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要依法向社会公告,并及时组织听证。要认真执行听证的程序,严格遵守听证的时间限定、公开制度、回避制度、申辩和质证制度,使听证制度规范化、具体化。按照“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要建立行政许可工作责任制,对违法或不当许可的,依法追究责任。

(五)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

在总结公安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市财政非税系统管理的经验基础上,实现全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市财政非税系统统一管理,力争全年完成行政事业性收费11000万元。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认真对照市政府公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核对,实行收费项目的动态管理:二是要严格执行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公布的收费标准,实行收费标准的动态管理,坚决杜绝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的行为:三是按市财政局的要求按时传送资料:四是认真做好非税系统和南华中天办公系统的衔接,确保非税系统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不断完善窗口标准化建设,展示政府窗口形象

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各窗口是县委、县政府展示形象的窗口、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必须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不断加强服务大厅的窗口标准化建设,做到公正廉洁、依法行政、文明礼貌、便民高效的表率。

一是窗口展示要严格按照“五公开”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公开,并摆放规范、醒目。

二是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人员守则》。大厅工作人员应当穿着整洁、打扮得体、微笑服务、姿势规范,不得语气生硬、态度冷淡,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三是窗口环境要保持大厅内外清洁,做到窗明几净、赏心悦

目。

四是办件质量标准化,窗口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办证审批服务办法》和《巫溪县行政审批大厅廉政建设制度》进行办件,确保每一项受理事项都录入中心数据库,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不超期办理,保证办件的规范、高效、便捷。

三、积极探索,努力寻求审批制度改革新突破

上一篇:国庆节文艺晚会的主持词参考下一篇:淘宝迟发货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