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数的认识》课后教学反思(通用12篇)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我借用“计数器”来突破难点,但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操作。课后,我想到如果让每个学生都来动手拨一拨或者边拨数、边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将数与计数器一一对应,那么难点的突破会更顺利,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同时这也点明,今后我的备课要“以人为本”,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备课更应备学生。
这节课,同时也点明了我的在时间掌控上的不足。纵观整堂课,前紧后松。在我认为最花时间的操作在预定时间内顺利结束后,我在难点突破上花了7分钟,在拓展练习上,由于预设不足,教学反应不够,共花费3分钟,“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该收没收,以致原本预定的作业没有完成。如果在难点突破上,在练习设计上再准备充分一点,时间再紧凑一点,让学生动动笔头,那该多好呀!这是我一大败笔,今后应引以为戒。既然分配了时间,就要按照预定的脚步走,该断则断,该收则收。
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68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 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千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经历数数的过程, 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较好地理解数的概念, 我在课中借助单根小棒、整十捆小棒、整百捆小棒, 采用了数一数、估一估、闯一闯等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去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去思考和探索未知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感知更大的数, 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间都是十进关系。2.通过小棒动手操作, 突破数数难点, 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发展学生的数感。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 教学重难点:
发现10、100、1000间的十进关系, 正确数数。
(三) 教学准备:
六个小组, 每组准备一千根小棒和若干根橡皮筋。单根、整十、整百的小棒贴图若干。
(四) 教学过程:复习铺垫
1.10个一是十
师:同学们, 会数数吗? (会) 我们一起来数数 (多媒体出示单根小棒并齐数) , 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 10个一是十)
2.10个十是百
师:接着数, 大家看, 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袋小棒, 在这里面全是10根一捆的, (拿出一捆) 它是 (一个十) , 再拿一捆?接着拿呢?……
发现:十个十个地数, 10个十是一百。 (板书)
探究新知
(一) 估一估
师:谁能猜猜这袋中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100捆小棒与10捆小棒对比, 生自由估) 我们猜了这么多的结果, 到底怎样才能知道谁的结果正确呢? (数)
(二) 数一数
1.1000的认识 (一百一百地数)
(1) 师:现在我们就在小组内一起数一数, 在活动之前, 老师还有要求呢 (出示活动要求: (1) 数得要快; (2) 数得结果要准确; (3) 怎样摆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数数的结果) , 要做到这三点, 你们小组准备怎么数? (先商量, 交流方法后数数)
(2) 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 (让学生小组间相互比较各组的不同方法, 从而得出数数的最优方法———整百整百地数) 。
(4) 得出结论:一百一百地数, 10个一百是一千。 (板书)
师:一千里面几个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把我们今天的发现齐读一遍 (领着学生齐读板书) , 除了一、十、百是计数单位外, “千”是更大的计数单位, 它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有着密切联系,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研究比百更大的数———1000以内数的认识。 (板书)
2. 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
师:通过刚才小组活动, 关于数数, 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数量少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 数量多时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或者是一百一百地数) 看来数数的方法很多, 不同的情况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 有信心接受聪聪的考验吗?
多媒体逐一出示:
(1) 拿出100根, 能接着数到500根吗?
(2) 接着往后数, 能数到580根吗?
(3) 继续数, 能数到620根吗?
(4) 能接着620往后数到627, 再往后数7根吗?
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599后面的一个数是 (%%)
1000前面的一个数是 (%%)
与300相邻的两个数是 (%%) 和 (%%)
你能数出678后面的5个数吗?
2.估一估 (练习十五第6题)
师:你能估计出这儿大约有多少本数吗?能说说你是怎样估的吗?
3. 填一填
师:小组商量一下, 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填?你们是怎么数的?
小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三、课后思考及片段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 把学生的估计意识的培养穿插其中教学。
(一) 充分关注学生以有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 所以我在本节课开始, 首先借助课件和实物小棒让学生回忆一个一个地数, 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 10个十是一百。通过复习已学数数的其中两种方法, 加上学生有数100以内数的已有经验———知道数100以内的数的较好方法不再是一个一个地数, 而是整十整十地数较为快捷, 为学生思考怎样数比100更大的数的最优方法做铺垫,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
片段一:
……
师: (拿出一捆) 它是多少?
生:十。
师:接着拿一捆, 再拿一捆……
生:20, 30, 40, ……100。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十个十个地数, 10个十是一百。
生2:数比较大的数, 十个十个数要比一个一个数更快。
……
(二) 自主探究, 放手让学生“做”数学。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 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对于动作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 听过了, 就忘了;看过了, 就明白了;做过了, 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发现10、100、1000间的十进关系学生并不难掌握, 可能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已经接触到, 于是, 先将小棒实物对比估数, 再让学生组内动手数一数, 验证自己估测结果的正确与否, 充分体验估计成功后的快乐感, 让其在数数的结果中认识计数单位“千”, 在过程中明确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而在如何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各数, 特别是在数接近整十、整百数拐弯处的方法上, 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不具备正确数数的技能。于是, 我在学生总结出数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数, 可以十个十个地数, 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后, 及时创设“聪聪设关”的情境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数数, 加深他们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 先整百的数小棒, 再整十的数, 最后到一个一个的单根数, 层层递进, 由易到难, 逐步让学生在动手数的过程中掌握数数的方法———各数位满十进位。让学生在充分地“做”中, 动口、动脑、动手、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 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并在活动中表现自我, 发展自我。
片段二:
师:通过刚才小组活动, 关于数数, 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生1:数量少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 数量多时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或者是一百一百地数。
师:看来数数的方法很多, 不同的情况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 有信心接受聪聪的考验吗? (出示:⑴拿出100根, 能接着数到500根吗?) 怎样最快的从100数到500?
生2:我知道, 一百一百地数, 很快就数到了。
师:你们都觉得这个方法数得最快吗?
生:是。
师:那你们利用小棒数一数 (指名生黑板用贴图演读100、200、300、400、500) 。
顺利通过第一关, 接着看 (出示 (2) 接着往后数, 能数到580根吗?) , 又该怎么数?还能接着500的后面拿出一百为一捆的小棒吗?
生3:不行, 那就是600了, 除非从中拿出20根就是580。
生4:也不行, 你没直接从500数到580, 而是从500到600, 再回到580。
生5:对, 我们可以拿整十为一捆地数, 也可以一根一根地数, 就是不能拿一百的了, 510, 520, 530, 540, 550, 560, 570, 580 (黑板贴图演读) 。
师微笑, 接着看第三关:继续数, 能数到620根吗? (师拿贴图生齐数:590, 600) , 耶?怎么是会是600?这儿只有5个百呀?
生6:十个十可以换成一个百, 就是6个百了啊。
师点头, 提问 (4) :能接着620往后数到627, 再往后数7根吗?谁可以上来数一数。
生7: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选择单根小棒) 。
生8:628, 629, 再拿一根, 就有十根小棒, 把它们换成一个十, 就是630, 631……
(三) 巧妙设计开放练习, 发展学生潜能。
课后练习的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练习,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同时通过学生估计意识的培养, 体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理念, 在反馈练习填一填中, 根据这一环节, 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让他们开放性地思考、开放性地交流, 因此得到开放性的结果, 在不知不觉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从而为学生自立自强地成长打下基础。
片段三:填一填:
师:小组商量一下, 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填?你们是怎么数的?
组1:400, 500, 600, 700, 800, 我们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组2:598, 599, 600, 601, 602, 我们是一个一个地数的。
组3:580, 590, 600, 610, 620, 我们是十个十个地数的。
组4:200, 400, 600, 800, 1000, 我们是两百两百地数的。
组5:老师, 我们把上面4个小组的结果倒过来填也可以。
课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习的欲望,“数100个方块到底有什么作用?”学习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10个百地活动开了。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一百而得到的。而后,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平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平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习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猜一猜、练一练等趣味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保护动物、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班有多少人?(45人)以我们班的人数为例,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数数?(引导学生1个1个的数、5个5个的数)还可以怎样数?(10个10个的数)引导学生先数“10、20、30、40 ”,再一个一个的数到45。接着问:4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谁还知道我们这所学校有多少人?以前我们已经学过10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100大的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数本班人数入手,既复习已经学过的数数方法和数的组成,又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学习
1、出示多媒体,和学生一起经历数数、认识一千。
师:同学们会数数吗?你们会几种数数方法?一个一个地数。。,十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十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2、计数器表示1000,认识1000,读写1000.。
师:一千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多媒体展示)1写在千位上,表示1千,其他数位没有,用0占位。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千。写作:1000.3、1000以内数的数数练习。
出示情境图,师:森林里正在举行数数运动会,我们也一起参加好不好?请选择你们喜欢的一个小动物的数数题进行数数。1)从296数到305。2)从407数到503。3)从518数到614。
先请个别学生数数,再全班同学一起数数,还可以对着数数,如:男同学数296,女同学接着数297。。
4、通过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1)师通过课件出示计数器显示:126,引导学生:百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什么?十位上呢?个位呢?这个数应该怎样写?怎么读? 2)出示304,认识中间有0 的数的读写法及组成。
3)出示240,认识末尾有0 的数的读写法及组成。
师小结:读数时,从(高位)数起,百位上是几百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十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0(要读0),末尾的0(都不读)。
5、写出下面各数。
本课有如下优点:
1、教学环节合理,教学思路清晰。这原于我校长期以来的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要全面协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实现多种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的最佳组合,尽量避免教学活动中的.重复雷同和形式主义等的理论培训。
2、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有自已的独特见解,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汇报。这原于我校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课上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
3、本节课达到了预先指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准确,在课上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这主要是我校一直以来开展的教师的课标解读和教材解读的活动,使我们对教材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课标能够熟练掌握,在教学时能够指导我们进行教学。
本节课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我在进行教材挖掘上还不够深入,还只停留在完成教材上的问题上,没有对教材的设计意图进行深入地挖掘,没有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没有针对学生的层次进行拓展的思维训练。如:课后第三题,这道题的目的是使学生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样的数学语言描述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有一个孩子在汇报张华家比李明家种的多得多时,他说答案应该是600,这时我只请答案是850的学生说出了为什么选850而不选600就完成了此题的教学,如果这时我再追问一下,“怎么问,正确答案才是600,如果想使正确的答案是100,应该怎样问?”
《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评析
设计理念数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物, 尤其是大数感的建立, 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 建立它的表象就尤为重要.教师能把培养学生的数感, 从室内扩展到室外, 从校内延伸到社会,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 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认识数, 让学生感觉数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 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1. 重视与生活背景的联系
数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 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与数有关.每个学生并不是上学才接触数,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有关数的问题, 例如在跳绳游戏中, 跳了多少个;或妈妈买了几个苹果, 吃了几个, 等等, 虽然这些数学知识是不正规、不系统的, 但是, 是生动有趣的, 是学校数学知识的必要基础.因此, 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背景,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例如, 教学中, 让学生用数字来介绍自己、介绍家庭、描述现场.使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从而产生认识更大数的欲望.
2.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数的概念有很丰富的内涵, 是学习计算、其他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重视数概念的培养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 花了十几分钟数彩棒, 有的学生50根捆成一小捆, 2小捆捆成一大捆, 还有的学生10根捆成一小捆, 10小捆捆成了一大捆等, 使学生经历了1000的形成过程, 体会了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认识了计数单位千, 紧接着利用一个小组数出的10大捆小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计数单位千, 知道一千是10个一百, 这样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掌握比较牢固.
3. 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
设计中注意贯彻课程标准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因此, 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系列链接起来的活动.“思考”是学生数学认识过程的本质特点, 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所以, 数学活动主要是思维活动.因此, 课堂教学中创设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把重视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活动, 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 对数学进行再创造.
4. 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个人一旦有了数感, 他便能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 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可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 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所以, 在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用数字介绍自己、介绍家庭, 再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的大数, 用数表述周围的事情并编成故事等.培养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就有结合现实情境进行估算的具体目标, 因此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估现场人数的活动.并探讨估数的方法, 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进行估计, 当学生估计出现场大约几百人后, 让学生想象比现场人数还多的场面, 回想本校三千多学生上间操时的情景.使学生对几百、几千这样的大数有了真实、直观的感受.然后, 让学生想象每人每天节约一元钱, 全校学生就会节约大约3000元钱, 以一个失学儿童每年300元的学费计算, 它可以让1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不仅对大数有了具体的体会, 还对节约互助有了感受.
总之, 这节课是以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为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为学生创设了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理解数的意义的同时,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合作意识都得到发展.
此课在2005年全国反馈大赛中获十佳一等奖。
一节数学课,成败与否,关键活动设计至关重要。在《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课中,我们对关键活动的设计、提炼、经过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本节课两次关键活动设计变动来看,设计逐渐清晰、简约,体现了以下2个理念。
理念一、让关键活动更具有文化味儿。朱乐平曾经说过:数学也是有文化的科学。教学中也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把圆点图这一素材换成千字文,进行1000的第一次探索。一方面,千字文这个传统的素材,一行成10,一块成100,整片成1000,是不可多得的认识1000的好素材。不仅能让孩子认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这个数学关键知识。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古人早早就依据数字规律,设计版本千字文,体现中国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另一方面,活动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由三个细碎的小问题变成了2个独立到合作的活动,使课堂避免了一问一答的“牵扶”模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主交流探究。
理念二、让关键活动指向学生的学习疑难处,重视数学活动积累。在第一次活动设计当中,只有动笔活动。磨课后,我们都觉得数学课应当要重视数学活动的积累,应当创设条件让孩子进行动手体验。所以针对课前调查中,学生拐点数特别难这一学情,设计了活动2中,让孩子们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你拨我查,这一动手环节。充分发挥计数器的作用,让孩子们深刻明白“满十进一”,拐点数的原理。这样的设计指令清晰,学生在操作的基础理解概念,学生学习知识更为容易,学习难点自然突破。
从这次磨课、观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课上的关键活动设计可以从以下这3方面进行突破。
1、在新旧知识“关联处”设置关键问题
2、在学生的思维困惑处设计关键问题
3、在新知学习的关键处设计关键问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
曾经听过一节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名称是“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在里面谈到:为什么那么多有“有营养”的数学,学生却不喜欢,不爱学,我们能否让“好吃的数学”与“有营养的数学”在课堂中得到和谐统一,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所以本节课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将“有营养”的复习课变成”好吃的”,孩子能接受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而又全面地梳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有关知识,沟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深入理解,发展数感,培养学生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首先选取生活中常见物体作为数学学习材料,开展了“估一估”的游戏。简单的材料让学生感到了数学的亲切,简单的游戏让课堂变得其乐融融,让学生增强了数感、提高了估计意识、复习了数数的方法,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数学“营养”。
其次选择计数器这一学具开展一系列“数字娃娃”的游戏,又让课堂成了孩子们乐于参与、敢于创造的舞台;也在其中复习了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顺序与大小,数位等知识;并使学生在关注问题的同时,增强思考的目的性,提高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最后通过帮数字娃娃“50”找朋友,让学生发现数字中存在的规律,这是一道发散性练习,不仅起到综合应用知识的作用,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异性。并通过“50”这一个数延伸到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让课堂学习成为课外学习的起点,让他们在教室外去寻找一片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的数学思想得到了尽可能大的提升,延伸了数学课堂学习的生命意义。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三.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的任务(数的方法),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3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二、教学中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
1、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
2、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
3、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
4、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三、教学中我还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第二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
但是本单元的教学仍有不足。
1、学具小棒没有发挥好他的作用。对学生来说,100以内的数数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必要让他们借助小棒数,浪费了小棒操作的时间。学具小棒是在学生需要它帮助的时候再试着用。
2、对100这个新的数概念建立得不深。可让孩子感受一下100在不同物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概念,也可让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100。
3、在做练习时,要激发孩子做的兴趣,让他们有动笔的欲。
4、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4
100以内数的认识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理大的数的认识基础。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
1、在整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充分感知个、十、百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并借助计数器的进行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小方块”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十是一百是,认识计数单位“百”,在展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习,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2、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喜欢玩游戏这点,来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从开始的“猜一猜,数一数,看谁猜得对”到最后的“填数游戏”,从新课的导入到最后的结课,学生一直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3、能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课我没有用教材上的小木块来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小棒来完成了例1的教学。这样做一是比较直观,形象,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接受新知;二是小棒是学生熟悉的学具,学生容易和前面的旧知建立起联系,数感更好建立一些。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建立。每次出示小棒时,都要让学生来估一估,然后再数,通过数的结果来较正自己估数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觉得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校内延伸到实际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5
昨天,江苏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20xx年春季教材培训会在开发区实小进行。我们学校全体一年级数学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丰富的活动中,最打动我的,是黄为良老师所做的关于一下教材修订的讲座.黄老师逐个逐个单元为老师讲解修订的目的,原因,内容,依托的数学思想等。
其中,讲到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黄老师讲到一点:“要根据事物数量特点,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数数方法。”
我联想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数课桌、椅子、数5个一把的香蕉。:
看得出教材有意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去数。尤其是第2题直接标上了指向性明确的要求: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在学生学完新知,进行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看到要求按部就班地数,缺少了自己思考选择何种数数方法的过程,反而不利于对不同类数数方法的体悟。
于是,我这样处理了教材:
师: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现在来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谁来作代表带着大家数?
一生上台,边走边数,其余学生跟着一起数,教室里好有动感。
师:请你来完整地说说,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生:教室里一共有28张桌子!
师:刚才***带着大家是怎么数的?
生:1个1个数的!
师:桌子可以一个一个的数,现在我们再来数数椅子——
有学生忍不住嚷嚷:2、4、6、8……
老师作嘘的动作——
一生作代表来数,他选择一个一个地数椅子。
当他数完时,师:刚才我听到有人有不同的数法。
又一生作代表,两个两个地数。
师请学生评价,你喜欢那种数法?为什么?
学生认为2个2个地数比较好。因为简单。
师帮助学生总结,因为刚才桌子是一张一张单独排下去的,我们可以1个1个数,现在椅子是两张两张一起放的,我们可以2个2个地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数法去数。
接着,出示书本上香蕉题,我没有用光盘,而是用实物投影把题目放到屏幕上,把题目要求“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给遮住了。学生代表上台,他想了想,数的时候,按照一共有几把来数,数成了一共有5根。其余孩子忙纠正,问的是一共有多少根!我也乘机打趣:明明有好多,你却说只有5根,是不是想偷偷藏起来一个人吃掉呀!接着又有孩子代表上台,5、10、15、20、25、30、35。他流利地数出了一共有35根香蕉。其余孩子也立刻发现,他是5根5根数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他会选择5根5根的数?
学生说出自己朦胧中感受的事物排列特点:因为这里的香蕉正好是5个5个放的。我们数的时候就可以正好5个5个地数。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6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2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即:先摆出11根小棒数,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11。再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摆出20根小棒,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边拨珠边叙述:2在学习新课是,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没有了死记硬背,而且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教学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在例3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先拨珠再写数,或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通过摆小棒边摆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还可以怎样表示?”请他们表示100,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虽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在这节课上,教学环节之间需要进一步联系密切,过度要自然,并且每一个知识点要充分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数位的顺序。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加深对不同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7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在导入时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通过让学生用数学介绍自己的班级或个人来复习了100以内的数,这部分教学亲切自然,教师叫学生用数字来说说自己身边的事情,不仅引起学生兴趣还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进而乐此不彼的去学习。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8
可以说,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
教学中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
一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
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
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
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9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数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的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糖、种子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计糖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糖有多少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共同数出100粒种子,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00有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一百以内的数,并进行猜数游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内的数,充分巩固了学生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例:我们教室有多少张凳子,多少张桌子等。并以奖励的形式正面向学生树立形象,达到教育目的。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光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0
孩子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20以内的数的组成,这对于本节课学习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等等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通过复习导入,一来是想要复习旧知;二来是想要通过旧知,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上来;三来是想要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知识具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虽然有这种想法,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却没有完全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当我在复习2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一步一步的扶着学生走,按照自己的思维,精细的设计教学环节,想要做到一环扣一环,结果课堂上没有了学生的思维,而完全变成为自己而服务。
在让学生根据二十、三十、四十、七十,找一找有什么规律时,有的学生很茫然,有的学生找出的规律是按照顺序排列什么的,不是我所想要的规律,这说明,他们对于我想让他们体验的规律,他们没有体验够,或者我问问题的方式不对,应该先指出,像二十,三十,四十,这些数,是整十数,请你说说,还有没有别的整十数了,比如八十,你知道八十是怎么来的吗?
另外,本节课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数数,但是课堂上对于孩子们这方面的锻炼比较少,学生说的机会比较少,对于数的感受,数的顺序的感受不够,这从之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来。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1
本部分设计初衷: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能空口数到100甚至100以上,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的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并培养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蚕豆、本子、瓜子、糖、正方形学具、三角形学具、扑克牌,识字卡片、小棒、圆片等多种物品)。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的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数数能力得到提升。
片断一:
师:刚才同学们数数已经数到了100多,可真有本事!现在你们的桌上都有一些物品,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
学生们经过一番商量,各自选择了一种学具。
师:请你仔细地数出10个来,看看是多大一堆?
师:再接着数出10个来,合在一起看一看20个是多大一堆?
(学生们的感受各不相同,数瓜子的学生觉得20个只有很小一堆,数本子的学生觉得20本有很厚一摞)。
师:请你轻轻地把学具都倒在桌上,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再仔细地数出100个来,注意:数之前,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数?数完后,把你数的方法告诉大家。开始!
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数数。
师:数完的同学请举起手,告诉大家你数的是什么?是怎样数的?
生:我数的是五角星,我是一颗一颗的数的,每数5颗就摆成一排,一排一排对齐。
生:我数的是三角形,我是两个两个的数的,每数完10个就把它们合成一堆,数完10堆我就知道有100个了。
生:我数的是本子,我是5本5本的数的,我当过学习委员,平时收本子我都是这样看每组是不是收齐了5本作业的,两个5本我是交*放的,这是老师教我的,这样容易数出是几个5本,我数了20个5本就是100本。
生:我数的是扑克牌,我桌上一共有2副扑克牌。我知道1副扑克牌是54张,我是从55开始数的,数到60就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每数到10张就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很快就数完了100张。
师:你真聪明,怪不得你这么快就数好了!
生:我数的是瓜子,瓜子很小,我是一颗一颗仔细数的,我拨一颗就数一颗。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好办法,真棒!现在请小组内交换数的物品,检查一下每人都数对了没有,看看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们兴致更高了,开始检查别的同学数的物品,而且数的更仔细)。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扑克牌,2副牌一共有108张,我只用看一看她剩下的是不是8张就行了。
师:你太了不起了!表扬你!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葵瓜子,他原来是10颗10颗放成1堆的,但是他不仔细,有两堆放的是11颗,我觉得数的时候要1颗1颗很仔细地数才行。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本子,我觉得他的方法很好,数的又快又好。
师:同学们都变得更仔细了,老师很高兴。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
生:我奶奶买鸡蛋时是2个2个的数的
生:我妈妈在银行上班,她数钱时是5张5张的数的。
师:你们真会观察!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好办法解决数数的问题。
教学反思:我在第一个班教学这个内容时,由于是公开课,担心学生数错,所以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每样物品都是100个,可是他们大多数数出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的数数就草草的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在听课领导的指导下,我在这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们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实处。学生在多次的数数活动中能够想出这么多的数数策略是我意想不到的,这使我更坚信他们是无比聪明的。尤其是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更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数学终究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的,所以在活动后我设计了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自己找出的这些数数策略。新的课程标准在“学数学、用数学”上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教材的编写,在很多的插图中都渗透了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理念,教材中的插图给我提供了很多灵感,通过这些实际的、多层次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数能力和数数品质,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交流的必要性,自主参与意识得到了锻炼。
本部分设计初衷: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出35,使学生在摆的基础上明确35的组成,知道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由于学生对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所以我觉得应放手让他们自己找出来,针对不同的学具我给他们提供了塑料杯和橡皮筋两种用具(旨在让他们每10个装成一杯或扎成一捆),并且准备的是4个杯子或4根橡皮筋,目的是让他们在选择这两种用具时有更宽松的思维空间,当然也有矛盾和问题出现,这也正是我所想要的效果,只有出现矛盾和问题,才会刺激学生们去争论和实验,在操作中能力和策略才会得到发展和提升。
片断二:
师:请你从学具中很快从数出35来,并想一想怎样摆可以让大家很容易看出是35个?(你可以用桌上的塑料杯、橡皮筋来帮忙)
生开始操作,然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想法。
生A:我数的是圆片,我用了4个塑料杯来装,前3个杯子每个杯子装10个,最后一个杯子装了5个。
生B:我数的是35张扑克牌,每10张我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最后5张我把它们一张张摊开,这样就看清楚是35张了。
师:你为什么要把最后5张一张张摊开呢?把它们摞在一起不行吗?
生B: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5张了。
师:你考虑问题真周到!××同学(指生A),你也想出了好办法,但你发现了自己的方法还有什么缺点了吗?
生A:最后5颗放在塑料杯里不容易看清楚,应把它们倒出来,一颗一颗的分开。
生C:我有更好的方法,我数的是瓜子,我用35颗瓜子摆成了“35”的形状,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了。
(学生们都觉得他的方法很稀奇,很好)。
师:你的方法真独特!请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其他的物品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方法来摆呢?
生尝试用这种方法。
生: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摆圆片,我用35个圆片摆成了“35”的形状,
生: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摆本子不方便,桌子上摆不下。
生:我觉得这个方法有一点不好,我想用35个五角星来摆“35”的形状,我先数好了35颗,最后却多出了4颗没地方摆了!
师:××同学(指生C)你确实很会动脑筋,你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那是35颗瓜子,听了同学们的意见,我觉得如果你在以后考虑问题时如果能多试几次,多跟同学们一起商量,一定能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
(学生们都觉得倍受鼓舞)。
教学反思:为了体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我很精心地设计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在课堂上掀起一个高潮。事实证明:他们比我预想的更会思考问题,尤其是最后C同学用35颗瓜子摆成“35”的形状更有独见性。由于是第二次教学这个内容,我决定更加放手,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决不回避。当生A和生B的方法不同时,我在这个细节上大做文章,让生B把自己为什么要把最后的5张牌摊开的理由说得清楚明白,更重要的是使生A和更多的学生能从他的表述中找到值得自己汲取的地方。生C所想到的方法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使我非常欣喜,也正是学生给我的这种欣喜情绪反过来刺激我放手让他们讨论这种独特方法的优与劣,宽松的学习范围使我和学生们都有更大的收获,我也临场想出了很多不同角度的激励语言,这样的教学使我感觉很愉悦,这是我可爱的学生们赐予我的最大的财富,我感谢他们!我要努力营造更加宽松的教学范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积极踊跃地进行他的思考,使他们的独见性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本部分设计初衷: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是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课将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去解决,使学生数数的方法和策略得以进一步提升。
片断三:
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想办法:
1、现在如果让你去数一数我们学校共有多少位老师,你觉得怎样数比较简便?
生:可以去数老师的座位。
生:可以到每个办公室去问一问有几个老师,把每个办公室的人加起来就知道了。
生:老师每天要签到,把那个表拿来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你可真注意观察老师的举动,所以你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奖你一颗智慧星。
课件继续出示:
2、一位老奶奶*擦皮鞋来生活,每擦一双鞋赚1元钱。有一天,到天黑下班的时候她想知道自己一共擦了多少双皮鞋,可是被她擦过皮鞋的人不可能把皮鞋送来给她数。你能帮老奶奶想一个好办法吗?
生:数一数她赚了多少钱就知道是多少双了。
师:你的反应真快,这么快就想到好办法了。同学们,数数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你们今天就发现了许多很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你们可真了不起!老师希望你们做任何事都能象今天这样勤思考、多动手,使自己越来越聪明!
教学反思:《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前上起来总是更多的让学生干巴巴地去数数,使学生能顺着数、倒着数、从一个指定数数到另一个指定数,学生的数数本领是练得不错,但离开了生活场景数学学习也就变得枯燥甚至失去教学意义。所以在教学新教材时,我很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对最后的两个问题兴致很高,我还从学生的回答中知道了他们是很留意老师的举动的,老师精心设计一节课,学生也会有更多的灵感闪现,这种师生间互动的情感交流为更广阔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就本节课而言,教学中轻松地训练了数数,同时数数的方法得到了指导(这种指导有来自于老师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的群体智慧)。看似没多少内容可讲的数数教学却使学生的数数策略得到了这么大的提升,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2
学生上学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2个十是20,也知道把1捆和几根合起来表示十几,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100以内数的认识,重点是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难点是理解几十九添上1是几十。
导入部分,我采用“图图的困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摆23枝铅笔,怎样摆可以让爸爸一眼就看出是23枝?很显然,学生之前已经拥有了100以内数的数数经 验,问题刚一提出来,不少孩子已经举起小手跃跃欲试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二十三的组成,我还是组织学生进行了摆小棒的操作活动,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总结出 “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二十三”。反思这一环节,我给学生准备的是2捆带10根小棒,联系20以内的认识经验,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先摆2 捆、再摆3根的摆法,也许我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这一环节的开放性,直接给学生一把小棒,让学生自主地数出10根捆成一捆,这样就可以对20以内数进行一个 简单的复习,也可以为下面的满10根即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动做好铺垫。
认识二十三以后,我又让学生摆出了二十四和二十九,并让学生结合操作 说一说这两个数的组成。我感觉这一环节的处理不够流畅,可以让学生结合二十三添上一是二十四来进一步推想二十四添上一是——二十五,二十五添上一是——二 十六等等,这样学生对二十几的认识就不是仅停留在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九这三个独立的数上,还可以感受到这些数的顺序。另外,单靠这几个数我们还不足以得 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的总结,不妨再加入五十六、八十五、七十三等更多的数,让学生在较多实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概括和总结。
在学生摆出二十九根小棒后,我进一步提问:二十九再添上一是多少呢?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我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想,然后再动手将10根捆成一捆,由此得出 “3个十就是三十”。在学生认识三十以后,我引导学生推想:三十九添上一是多少?四十九添上一是多少?五十九添上一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我再辅以课件的动 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十九和几十的关系,“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也得以逐步明确。“九十九添上一是一百”涉及到一百的认识,我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感 受这两个数的关系,并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告诉学生这一大捆就是1个百,至此,新的计数单位“百”以大捆小棒的直观印象为学生所直观认知。而在把一大 捆小棒拆成一捆一捆的时候,学生也能直观地理解“十”和“百”的关系。
课堂练习中,我选择“从八十数到一百,可以怎样数”这样的开放题来 展开数数练习,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怎么方便就怎么数,并在数樱桃和数香蕉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具体数数方法的 巩固。在数小球的练习中,我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圈出10个,让学生再次进行估计。显然,有了“十个是多少”的表象支撑,学生第二次估计时更准确了。两次 估计后,学生进行数满十个圈一圈的的活动,以此验证估计的准确性。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3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
学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很多的接触。通过课前调查发现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三十四数成三四等)。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几十九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些孩子不太熟练。
因此,我精心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整堂课下来,感觉在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好。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准备了书本以外而又是学生熟悉的一些材料:玉米、小棒、花生、回形针、三角形片、瓜子、大米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计这些物品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其有多少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共同数出100粒瓜子,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00有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一百以内的数,并进行猜数游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内的数,充分巩固了学生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例:我们教室有多少张凳子,多少张桌子等。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1、师出示数据: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5347 5067 5006 5070 5500
学生自由读----读给同桌听一听
2.师: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
(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3.师: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生1:我知道这里有很多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生2:我还知道这些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百、千。
生3:我还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师:还能想到什么?
生4:我看到5030,就想到了它是由5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4、师:同学们真棒,看着这些数,想到了那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天啊,我们要带着这些知识去认识一下这些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5、师:看到这些数,你后什么想法?
生1:这些数很大。
生2:这些数又很多数位。
……
6、师:对这些数,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课后反思: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在导入时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通过让学生用数学介绍自己的班级或个人来复习了100以内的数,这部分教学亲切自然,教师叫学生用数字来说说自己身边的事情,不仅引起学生兴趣还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进而乐此不彼的去学习。
整节课的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发言积极热烈,思维活跃。小组合作有序有效,学生很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不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小结读数方法时,教师语言规范,但是学生说数的最后一个0不读,教师应及时更正,小结时也应说清不管末尾有几个0,我们都不读。如果总结语言不规范,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上的缺失。
【《千以内数的认识》课后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测试题05-29
二年级下册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05-28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07-22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10-08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7-12
亿以内数的写法反思09-29
认识5以内序数的教案09-20
《11—20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9-20
亿以内数的读写练习课教学设计07-04
学前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