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典型交流材料(共4篇)
一、强化组织建设,明确创建目标
为了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29月,办税服务大厅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及时调整创建领导小组,并从实际出发,切实对照“依法行政、服务优质、环境优美、制度健全、绩效明显”的要求,精心拟订了创建工作规划,努力把创建“人民基层满意窗口”作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目标。一是于2初,组织全体成员学习重温优质服务和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制订创建工作的具体方案,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并把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位成员,保证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各阶段工作完成的情况和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四是分阶段总结创建以来取得的成果,全面查找差距,并有针对性制定的工作规划。五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纳税服务的和谐度和满意度。在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整个创建工作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总结,走上了有序规范的轨道,为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完善制度建设,突出依法行政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是目标实现的有效保证。办税服务大厅以完善制度建设为突破口,规范和激励服务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工作正常有序运行。
(一)制订服务制度,规范服务行为。相继出台了全程服务工作制度、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ab岗工作制度、文明礼仪服务制度和窗口工作人员守则,从工作流程、服务效率、文明礼仪、工作秩序和纪律等多方面规定了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要求大厅工作人员工作日提前十分钟上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着装上岗、挂牌服务,并一岗多责,确保岗位不缺位;对纳税人提倡人文关怀,努力做到“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理由少一点、做事多一点、扯皮少一点、肚量大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同时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等制度,主动热情地帮助纳税人解决各种涉税问题。对不属于办税服务厅工作职责范围的问题,主动为纳税人联系相关部门和人员,直至纳税人满意而归。进一步完善了大厅值班长制度,由原来的党员值班改为现在的各单位负责人值班,值班长担任首问责任人,协调涉税事宜,维护办税程序,提供涉税咨询服务,办税效率提高了,纳税人感到由衷的舒心、称心。
(二)明确操作规程,建立岗责体系。为了规范工作行为,做到操作规范,按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的工作要求,办税大厅各小组负责人起草了各窗口每项工作的操作流程,从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需提供的相关资料、工作人员在ctais中的操作程序以及后续审批环节等各方面详细说明了服务内容及操作流程。岗责划分清晰,工作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有效地保障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严格绩效考核,做到奖惩分明。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和工作业绩考核机制,制定《办税服务大厅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每月从共性内容和各岗位个性内容两方面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实施奖罚,打破了工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激发了大厅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责任感,进一步提升了办税窗口的形象。
三、优化服务职能,打响创建品牌
办税服务大厅始终遵循“让纳税人满意”的服务理念,实行换位思考,努力从纳税人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纳税人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同时,按照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程的要求,优化窗口功能,简化办税程序,增强服务能力,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致力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一)整合窗口设置,增强服务功能。对发票实行一站式核销和发售,改变了以前购买一次发票要分别几个窗口、排几次队才能完成的情况。其次,将申报征收和门征开票窗口职能合并,增强了窗口的服务功能,真正实现了发票认证、申报征收、门征开票等的“一窗式”服务,为纳税人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服务。
(二)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全程办税服务工作制度,对涉及纳税人的21项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把办税公开、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制融为一体,为纳税人提供包括受理、承办、回复等环节的全程服务。对于一般纳税人认定、减免税审批等21项业务,纳税人员只需向全程服务窗口提供相关资料,等待回复即可,无需自己跑多个部门办理。该项制度既规范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又简化了纳税人办税的程序,提高了办税的透明度和效率,成为了纳税服务的标志性品牌,在全省国税系统得到了推广。2共受理涉税事项3.5万余件,准时办结率100%,没有一项超期。此外,进一步简化门征开票审批程序,对门征窗口开具免税农产品发票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直接由窗口人员审核受理等措施,都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三)优化办税环境,营造和谐氛围。办税服务大厅不仅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更为纳税人提供优雅、洁净的办税环境和人性化服务,使纳税人走进国税办税大厅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摆放绿色植物和花卉,美化办税环境;设置自助服务区,方便纳税人网上申报和查阅相关税收政策;提供表证单书填写样本和纸张、笔墨及计算机等办公用品;开设公告栏,及时把近期的有关政策调整、工作安排告知广大纳税人;设立纳税人专用休息区,配置了自动饮水机、花镜等便民用品,为纳税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此外,为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大厅还设置了意见箱,征求广大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方便纳税人投诉。办税服务大厅细心体贴的服务得到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2未收到一起纳税人投诉。
办税服务大厅是征收服务部门,更是窗口形象单位。大厅工作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21名干部职工从最初只有2个本科生、3个大专生,到现在有在职研究生3人、本科4人、大专学历14人,学历构成有了整体改观,知识层次得到跨越式的提高。他们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连续4年捐献现金及物品近5000元帮助东洲街道尿毒症患者王雪芬;资助富春二中的两名学生顺利完成九年制教育,考入新登中学和场口中学继续高中学业。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春色满园。2,经办税服务大厅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及储蓄利息个所税有11.52亿元,占全局税收的75%以上;受理增值税纳税人申报17.9万余户次;共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71.9万份,发售普通发票164.7万本;门征开票12535份;认证发票6.6万余份;办理税务登记换证5172户;受理全程服务6余次。多次获得杭州市级、省级“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示范岗”、“最佳办税服务厅”等荣誉。2被评为“人民满意基层办事窗口”和“杭州市国税系统文明示范窗口”称号。这些荣誉是肯定、理。该项制度既规范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又简化了纳税人办税的程序,提高了办税的透明度和效率,成为了纳税服务的标志性品牌,在全省国税系统得到了推广。2共受理涉税事项3.5万余件,准时办结率100%,没有一项超期。此外,进一步简化门征开票审批程序,对门征窗口开具免税农产品发票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直接由窗口人员审核受理等措施,都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三)优化办税环境,营造和谐氛围。办税服务大厅不仅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更为纳税人提供优雅、洁净的办税环境和人性化服务,使纳税人走进国税办税大厅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摆放绿色植物和花卉,美化办税环境;设置自助服务区,方便纳税人网上申报和查阅相关税收政策;提供表证单书填写样本和纸张、笔墨及计算机等办公用品;开设公告栏,及时把近期的有关政策调整、工作安排告知广大纳税人;设立纳税人专用休息区,配置了自动饮水机、花镜等便民用品,为纳税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此外,为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大厅还设置了意见箱,征求广大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方便纳税人投诉。办税服务大厅细心体贴的服务得到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2未收到一起纳税人投诉。
办税服务大厅是征收服务部门,更是窗口形象单位。大厅工作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21名干部职工从最初只有2个本科生、3个大专生,到现在有在职研究生3人、本科4人、大专学历14人,学历构成有了整体改观,知识层次得到跨越式的提高。他们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连续4年捐献现金及物品近5000元帮助东洲街道尿毒症患者王雪芬;资助富春二中的两名学生顺利完成九年制教育,考入新登中学和场口中学继续高中学业。
韧于行,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甘于吃尽千辛万苦
是商贸名城,人流、物流、车流量大,每天流动人口高达3、40万人,进出城机动车近10万辆,广场周围、商场附近小商小贩云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加之部分市民素质还不是很高,生活习惯还比较落后,对执法工作还不是很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这些因素决定了城管执法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城管执法工作既要纠正违法行为,还市民一个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又要反复教育、引导、宣传、发动群众,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实现城市环境的长效管理。
人民广场南边有个老太太占道摆摊,影响交通,有碍市容,依据工商管理法律的有关规定,应当予以取缔。按照执法程序,我们女子中队第一天上班就上前下达通知,并为她出主意,想办法,引导她进入附近市场经营。可好话说了一箩筐,她却说“看你们第一天上班,给点面子”,只往后退了一米,第二天又回到原先的位置。我们继续做工作,她反倒教训我们说:“你们不想想,没有相当的关系能在这样的地方摆摊?俺家也有好几个在公家管事的!”我们给她下达书面通知,她根本不看,头一扭说我不认识字,问她怎么能看报纸,她说我看画儿的。我们刚离开,她就在背后骂“真是不要脸”。这是我担任中队长带领新队员上街执法的第一天就遇到的难题。说实话,我加入城管执法工作还不到两年,以前执法一般都是和男队员一起,现在突然面临这种情况,我心里也是直打鼓。“困难并不是因为你选择了避开,就不存在了”,于是我决定迎难而上,带领女队员一次又一次上门说服教育,讲事实,摆道理,不厌其烦。最后,她主动接受了管理。终于,占道摆摊的老太太受到感化,改变了态度。女子中队成立上岗仅3天时间,便撤掉各类宣传条幅等1260余幅,规范清理店外经营76处,广场周边环境整洁一新。
女子中队工作就在广场、大街,风雨无阻,四季如此,条件非常艰苦。而我们又都是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女孩子,看着大街上其他穿着漂亮的女孩幸福的样子,我们也有羡慕,可我们是城管执法队员,我们的职责就是为更多的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啊。我带领女队员每天徒步巡查7、8个小时,奔波20余里,奔波30余里,查处占道停车,纠正店外经营,刮刷野广告,治理乱摆乱放,制止噪声污染。一天走下来,脚肿了,腿麻了。春、秋天还好说,一到了夏、冬季,更是难以忍受。炎炎烈日,脚下的柏油路滚烫滚烫的,地面温度高,热浪从四周袭来,嗓子直冒烟,却连杯水也没处喝,脸被晒得脱了皮,火辣辣地又胀又疼;冬天风雪严寒,滴水成冰,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还是冻得直哆嗦,手脚麻木,不听使唤。队员们一个个黑了、瘦了,年轻的脸庞失去了光泽,每天下班时路都走不直了,回家一头倒在床上动都不想动。看到这些,我疼在心里,有好几次,我忍不住想流泪,可她们却一个个若无其事地安慰我说,没事,没事,权当锻炼身体减肥了。
苦也罢、累也罢,我们都不怕,就怕跑坏了鞋底子、磨破了嘴皮子、洒了汗珠子还换不来市民的理解。队员们纠正违法行为时,有的人横眉冷对,有的人恶语相向。对此,我们面带笑容,解释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服从城市管理,争做文明市民。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城市的美丽和洁净。女子中队成立近一年来,共下发各类通知书3000余份,纠正违章停车10000余次,清理店外经营5500余次,清除野广告82300余次,整治广告牌匾1300余块,清理洗车点20余处,查处噪声污染100余次。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证明了我们沂蒙女子是好样的。真情换真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理解和支持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共创文明城市的行列中来。
柔于管,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想尽千方百计
过去说七、八个“大盖帽”管着一个“破草帽”,现在城管执法工作集中七、八个“大盖帽”的执法难点于一身,履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八项职能。执法相对人多为下岗职工、城区困难居民、农村失地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生活十分困难。城管执法工作经常面对少数民族问题,遭遇暴力抗法事件,时刻处于社会矛盾的交织点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改革
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女子中队严格奉行走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历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的原则,努力做到“三理”(即纠正违章要有理、处理违章要讲理、执法尺度要合理)、“三到位”(即宣传到位、教育到位、告知到位)、“四先”(即敬礼在先、出示证件在先、恰当称呼在先、告知公务在先)、“六公开”(即在执法过程中做到“身份、依据、程序、标准、职责、结果”公开),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堵疏结合、为民服务,以创建整洁、优美、舒适、和谐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为目标,用尊重换理解,以真诚求合作,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有一次,我们在银雀山路广场南侧徒步巡查时,发现一小贩在路上卖粘糕,就上前要求其退到市场或小区去卖。小贩故意装作喝醉了酒,装疯卖傻,胡搅蛮缠,还威胁说“今天谁不让我卖,我就让谁躺下”,边说边挥舞着手中的刀子。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队员们面无惧色,神态自若地向该男子宣传和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分析违法行为的性质与后果,告知如拒不改正,则强制执行的执法程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该男子最后放下了手里的刀。后来,我们积极协调,帮助他在市场找了摊位,进入市场经营。
沂蒙大楼附近有个修车户,爱玩鸟,每天把七八个没有底板的鸟笼挂在梧桐树上,鸟粪掉在大理石道板上,玷污了干净的地面。根据环卫有关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处罚。我们本着尽量不罚、教育为主的原则,劝他给鸟笼做个底板。他说我们管闲事,挂了十几年市长都没管过,你们怎么这么能?只要他一天不改正,我们就一天不放松,后来,周边群众被我们城管人的这个韧劲感动了,纷纷批评他,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他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从此,他完全变了个样儿,由过去的抵触别扭变得主动热情。争创全国旅游城市期间,他所在的社区巷口原来有处旧条幅,影响市容,他听说后,主动借来梯子,翻过高高的墙头,把条幅撤下来。
女子中队坚持公正、公平、廉洁执法,把好亲情关、面子关,抵制吃、拿、卡、要等不良风气,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处罚有理有据有度,所办案件无一例行政复议,无一起显失公平案件而被提起行政诉讼。
舍小家,倾情执法,拼搏奉献在城管
女子号称半边天,但要撑起家庭和社会的天空,没有非常的奉献是很难的。双休日、仲秋节、国庆节、春节等每一个特殊的日子,都已不再特殊。承欢膝下,侍奉老人,尽尽孝道,享享天伦,平常人家最平常的欢乐,都成了梦想,花前月下,儿女情长,那更是奢望。因为我们不能休息,晚去一会,店里的商品就会摆上街头;休息一天,流动摊贩就会走上马路。
在“百日集中整治”期间,我怀孕的身体妊娠反映很重,吃不进饭,呕吐不断,全身无力,双腿象有千斤重,连走路都成了一件难事。而当时,中队刚成立没几个月,城市环境整治正在攻坚阶段。我始终相信,人没有吃不了的苦,咬牙坚持着,没有因此而耽误一天上街执法。后来,身子越来越笨重了,领导和队员们都劝我,让我在家指挥,多注意休息,可当时,正值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和第二届“书圣”文化节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又如何能够安心在家休息呢?我毅然拖着沉重的身子,冲在执法一线。直到临产当天,我还坚持和同志们一起在街上值勤……长期加班加点,从早到晚连口水都喝不上,中午在办公室随便吃个盒饭或便当就算了,营养一直跟不上。女儿出生时,看到她瘦小的脸庞,我禁不住泪水直流。“女儿,妈妈对不起你啊。”高颂父亲患重病,在上海动手术的两个月里,作为独生女,她竟没能去照顾一天。鲍怀娟家在外地,看到队里那么忙,至今没有回过家。有一段时间她连续发高烧,白天咬牙坚持,晚上再去输液。王霞的爱人在河东区工作,孩子刚满一周岁,婆婆因病住院,大活动期间,天天上路巡查执法,三个月下来,人瘦了二十多斤,有天她晕倒在执法岗位上,被送到医院,输完液,她便又急急赶回来。队员张君、潘厚莉,孩子刚上幼儿园,生病发高烧,也没有时间照顾,都是丈夫陪孩子输液,医院里,护士、周围的人都问:“孩子妈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来?。”无情未必真豪杰,都是这份责任才使我们有了这异于常人的行为。亲情可以割舍,美丽可以放弃,但我们的责任不能淡化。
人说女子的肩膀是柔弱的,女子中队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城管执法的大旗,招展飞扬。不少市民给我们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去年我中队被评为市局先进中队,我被评为先进中队长,好几名队员还在市局组织的演讲比赛和文艺演出中获了奖。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们女子执法队员同样是好样的。
县地税局提出“主动服务尊重纳税人,高效服务方便纳税人,快乐服务感染纳税人”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积极成效。我局办税服务窗口连续3年实现纳税服务“零投诉”,办税服务厅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窗口”和全省“巾帼文明岗”。1至8月份,我局累计组织入库
各项税费收入4.25亿元,同比增收2亿元,增长90.1%。其中,地方税收入2.89亿元,同比增收1.19亿元,增长70%,基金(费)收入1.35亿元,同比增收0.82万元,增长151%,税费增幅居全省第一。
一、亮职责,比作风,争当效能先锋
办税服务窗口是地税执法服务的前沿,是党委和政府诚信为民的窗口。办税服务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地税机关的群体形象。为此,我们以优化窗口服务为抓手,努力打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便利化的服务手段、专业化的服务礼仪、标准化的服务行为、责任化的服务过程。一是明确职责程序。我局各办税服务窗口根据工作职责,在对服务事项及流程进行梳理和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涉税审批程序,规范办税流程,细化履职要求、时限程序,利用电子显示屏、公告栏等设施进行公开,使纳税人及时了解各类涉税事项;二是制定出台《县地税局征期领导值班制度》,将办税服务大厅窗口前置,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在办税服务大厅设立机关服务窗口,由局领导和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利用工作日轮流上岗受理涉税咨询、纳税人投诉和部分业务审批事项,让局领导和机关科室干部与纳税人面对面的交流,实现征纳互动;三用心构建“服务型窗口”。把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作为地税纳税服务窗口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职业道德,融入日常税收工作。公开税收政策、办税流程和工作纪律,努力追求“服务零距离、零障碍、零收费、零差错、零投诉”,主动接受纳税人监督。要求干部职工从纳税人的角度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积极营造一个心系纳税人,贴近纳税人,真心实意为纳税人排忧解难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的税收环境。
二、亮身份,比形象,争当岗位先锋
广泛开展“三亮三创三评”活动。一是推行“三亮”(党员“亮身份”、党组织和党员“亮承诺”、窗口行业示范点“亮形象”活动),较好地激发了党员内在动力。二是开展“三创”(创岗位奉献先锋、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促进了活动见实效。三是组织“三评”(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提升了群众满意度。我局制定了纳税服务之星评比办法,积极开展“纳税服务之星”评比和纳税服务窗口技术大比武活动,对评比出的“纳税服务之星”进行通报表彰,较好地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四是开展“窗口服务看党员”、“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增强党性促发展、我的岗位我负责”等主题活动,倡导“干不到一流不放弃、争不到优秀不罢休”的争先精神,让党员成为窗口服务中的中坚力量、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和服务纳税人的行家里手。五是借助特邀监察员联系会议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召开纳税人座谈会、向纳税人述职述廉、发放调查问卷,民主测评,开门纳谏,以纳税人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完善窗口服务措施,提升窗口服务品质;搭建起征纳之间税收宣传、业务交流、信息传递、释疑解惑的快速通道。
三、亮承诺,比实干,争当服务先锋
一是推行“五步承诺”。我局结合纳税服务窗口的岗位实际,围绕服务态度、质量、服务效能等方面做出承诺,采取会议承诺、专栏公开、网上公示、服务承诺卡等形式亮出承诺,自觉接受纳税人和群众监督。二是出台“四规范四加强”服务措施。在系统内广泛开展了“积极培育窗口形象,全力打造服务地税”活动。四规范(规范服务程序、规范服务行为、规范窗口纪律、规范窗口形象),四加强(加强窗口标准建设、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加强效能成果建设,加强素质形象建设),较好地树立了“小窗口、大服务,人人都是服务窗口,人人都是地税形象”的理念,使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尽责服务、高效服务和廉洁服务成为窗口人员的自觉行动,使纳税服务窗口成为展示地税服务水平和良好形象的一面旗帜。三是成立纳税服务局。我局纳税服务局全权负责对全县地税系统各办税服务厅的业务指导以及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工作,将按照“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件”的原则,通过“职能前移、授权到位”方式,全面覆盖纳税人申请办理的所有涉税事项,实现流程简化、同城通办、全程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内容,使纳税人充分享受周到细微、方便快捷的人文关怀和细致服务,让纳税人一走进办税服务窗口就有一种宾至如归、轻松舒适的温馨感觉。
典型发言材料
目录
1.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省农业厅(2)2.构筑新平台
创建新模式
…………………………………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8)3.构建全要素服务平台
助推新农村经济发展
………………………… 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18)4.架服务连农桥
走合作共赢路
………………湖南省衡阳县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局(25)5.建立“ 八位一体” 模式
创新农业服务机制 …………………………… 河南省固始县农经站(31)
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省农业厅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民创业创新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省以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和特色精品农业大省建设为目标,突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这一主线,按照公共性、合作型、市场化服务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强化政府主导和政策引领,推进农民协作和组织创新,深化产业分工与服务配套,着力构建体系复合化、服务产业化、促进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一、着眼于政府主导和引领,着力健全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切实承担起农民解决不了、市场和社会提供不了的服务供给需要,在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我省把健全农业基层公共服务体放在重要位臵,在连续多年推进政府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上,2009年,由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农技推广为基础、集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取向,按照接点成线、结线成网的要求,着力构建省市县 乡四级有服务机构、村有服务站点和推广示范户的公共服务网。2011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见》,突出“多功能、一体化”要求,集聚服务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推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向“3+X”一站式职能配臵和服务模式提升。目前,全省县以下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1653个、农技人员8514人。并以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着力打造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以农民信箱系统为主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05年开始,我省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通过实名制注册的形式,为普通农民、农业经济组织、涉农管理服务人员等搭建了信息交流、农产品推介的全天候、零成本信息服务载体,目前注册用户达254万户,日点击量200万次。二是以农博会为主的农产品公共推介销售平台。省里连续近10年举办全省农业博览会,各地积极开辟农展会、交易会、博览会、推介会等展示展销平台,建立了一大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展示展销中心,还组团赴省外、境外参展。组织开展“农超(市)”对接、“农社(区)”对接、基地对接、原料对接、银农对接、项目对接等机制,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类对接活动。三是县乡村联通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指导各地积极创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全省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率达到41.5%。四是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创业平台。2009年始每年联合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为 3 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寻找优秀人才,并对大学生投身农业在报酬补助、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五是农业风险规避支持平台。以主要农产品的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为主体,以政策性支持为手段,逐步扩大农业保险产品,为减少农业风险开辟了有效的渠道。
二、着眼于基础稳定和完善,着力打造合作服务网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发展集体所有制下的家庭承包制与家庭承包制上的专业合作制,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我们顺应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放大其对内部成员的统一服务功能,培育和扶持农业合作服务网建设。一方面,依托村经济合作社建设开展服务。2007年由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为村经济合作社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村经济合作社利用地缘和人缘优势,从当地实际出发,单独或联合成立农业服务组织,实现服务农业和发展集体经济互促共进。如嘉善县缪家村通过建立综合种苗基地,统一提供鲜切花种植、种子种苗培育等系列化、农业作业等服务,既带动农民发展现代精品农业,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100余万元。2011年,全省30058个村经济合作社实现收入259.4亿元,村均用于农业发展服务支出5.6万元。另一方面,支持合作社强化服务功能。把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 4 为服务提升的主要环节来抓,在近几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和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由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10‟48号)和《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意见》(浙政办发„2012‟73号),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四统一”服务(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服务、统一产品收购和销售),进一步丰富了农业合作型服务内容。全面推广以机耕、机插、机收为重点的劳动力替代型服务,代育秧、植保统防统治、机烘、初加工及包装等技术替代型服务。2011年全省102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作业服务收入6.49亿元,服务农户数84.7万户,服务面积785.5万亩。以畜牧产业组织重组和合作为契机,由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畜牧产业体系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屠宰、加工等环节服务,涌现了公司带动型的义乌丰和模式、养殖场同类集聚型的萧山农法与龙游龙珠模式、合作社重组型的金东和丰模式、饲料企业与养殖企业合作型的国茂、科盛模式等服务模式,促进了畜牧产业主体提升发展。目前,57.5%的合作社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42.5%的合作社开展仓储、运输、作业、加工、信息等专项服务,服务和带动经营耕地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50.3%。同时,引导合作社加快兴办加工和流通业,兴建合作社联合社,促进全产业链经营服务。
三、着眼于主体多元和配套,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服务的同时,我们坚持统筹整合资源力量,不断强化农业服务社会化促进机制,培育多元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是发挥农业企业服务带动作用,鼓励引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稳固利益联结机制,以服务带动农户和合作社发展。全省发展农资经营店(企业)19000余家。二是发挥种养大户的示范作用,鼓励大户在搞好自我经营基础上,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指导和种子种苗、机耕机收等服务。三是发挥农村能人中介作用,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和贩销大户,鼓励其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和技能,积极开展营销服务。全省从事农产品购销人员17.8万人,购销专业户经销额380亿元。四是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优势,探索建立“三农六方”协作机制、市校合作等机制,构建产学研、农科教联盟,为科技服务开辟了新途径。五是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签订银农合作框架协议,创新小额丰收贷款、订单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产品。2011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21177.95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3787.93亿元,分别比上年底增18.6%和17.5%。
四、着眼于服务持续和长效,着力加强政策性支持保障 农村服务的市场化要素不足,政策支持尤为重要。我们持续加强对新兴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的资金扶持,以政策杠杆 6 撬动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农民信箱系统、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农产品营销活动、引进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等给予重点扶持。设立专项资金建设农业基层公共中心,对引进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欠发达地区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发达地区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连补三年。加强对合作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扶持,省、市、县各级都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着重对带动面广的合作社开展服务项目和设施建设进行专项补助,将合作社列入农机购臵补贴的主要补助对象,且各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度倾斜,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近4000万元。省、市、县均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切实增强村经济合作社服务功能。其中省级专项资金每年8000万元,自2012年至2016年连补5年。在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平台建设上,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在享受项目建设专项扶持同时,同步享受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臵补贴等补助政策。杭州市等地还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服务达到一定规模、组织管理规范、服务绩效明显的服务组织给予专项补助。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形成了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构筑大服务
创建新模式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农业现代化的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从安徽来看,分散、小规模、兼业化经营仍然是现阶段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营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服务的“小而散”与现代农业要求的“大且强”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如何解决和应对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大服务”不足甚至缺失问题迫在眉睫。在系统梳理安徽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农业一线的鲜活经验,提炼了一些观点与建议,力图为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省情与概况
安徽省属全国南北过渡地带,农业资源类型丰富,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食调出省份之一,全省辖16个市、105个县(市、区)、1262个乡(镇)、1.6万个村委会,乡村人口5333.9万人,耕地面积6256.8万亩,农业专业户32.4万人。安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农民的合作服务体系和公司的经营性服务体系等三大体系构成。
各级公共服务机构成为提供农业公益性服务的主平台。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 安全、农业机械等公益性服务职能界定日趋清晰,体制机制日臻完善,服务定位更加准确。省、市、县(市、区)、乡(镇)共有推广机构3074个,人员2.2万人。全省农业科研机构14个、教学机构2个,人员1769人。在农业技术推广上,以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等重大农技推广项目为抓手,大力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和责任追究制。在畜牧兽医服务上,组织全省2000名畜牧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推广适用技术,扶持1000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和5000个规模养殖场,带动5万个养殖户,构建科技人员、示范场、饲养小区和农户多层互动的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新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农村专业服务大户合作服务的基础作用更加强劲。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业已成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基本力量,基础地位十分巩固,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自上而下逐渐形成体系。目前,我省各类合作社2.1万家,成员138.5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340万户。为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规模,多社联合、社企联合、社村联合、社户联合等各类合作模式快速推进,自我服务领域由生产领域向资金互助、资源利用等多领域延伸。由我省亳州联发合作联社、凤阳小岗黑当家合作社等13家合作社发起成立的安徽徽润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社联合社成为全国首家省级联合社。农村专业服务大户活跃在农村各个领域,成为 9 农村短缺劳力户的重要帮手。全省农业专业户中有种养殖能手21万名、农机手7.9万名、植保员(机防手)4.8万名。不仅满足了农村农忙季节劳动力短缺时农户用工需求,并且还能提供个性化服务。
以龙头企业为骨干的专业化经营服务主体初步成为农业服务的内生动力。龙头企业承担社会化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全省现已形成年加工产值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105个,聚集龙头企业980个。涉农企业有研发与推广机构740个,科研与推广人员1.2万人。龙头企业常年及季节性用工分别为200万人、500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二、探索与创新
近些年来,安徽作为农村改革先行先试省份之一,始终把做好为农服务、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始终把构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新型服务模式作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自2005年起,省委、省政府就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有关文件。为贯彻农业部的文件精神,今年省农委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和目标、工作重点、服务主体和政策扶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涌现出不少创新做法与成功典型。
以培育主体为突破口,以产业化经营推动社会化服务。公共服务机构代表政府实施公益性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其宗旨是维护社员利益,开展互助性质服务,对外追求合作社利益最大化。龙头企业是统筹市场需求和农户要求的服务主体,其性质是营利的,目的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宁国市同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让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形成三位一体共生共赢的可喜局面。在该市港口镇山门村,五星公司、合作社和畜牧站,有机结合,有效运转,形成了服务全村、覆盖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星集团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对农户实行三免费(免费咨询、免费技术培训、免费办理担保贷款)、三上门(上门勘察设计并协助建鸡舍、上门技术服务、上门调运成鸡)、六保证(保证苗鸡质量、保证饲料质量、保证药品质量、保证按时调运、保证准时结算)。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五星集团还联合华喜合作社开展了金融、保险服务,以企业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为抵押,为合同养殖户投保(含禽舍、器具、饲料、成品家禽等)。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险公司予以理赔。
以“四代一管”为突破口,推进城郊多功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合肥市包河区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方向,按照“依托资源建基地、突出特色壮基地、连片开发扩基地”的思路,11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该区天禾种业基地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农业服务网络,设臵网上指挥系统与基地操作规程,实行“四代一管”服务模式,即代育秧、代耕作、代机插、代机收和田间管理的现代农业全程服务模式,推进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保姆式服务。通过指挥系统、“四代一管”模式、优质种苗培育三管齐下,实现服务科技化、网络化和全程化,不仅大大解放了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每亩还能增产50多公斤,增效100多元。
以“四良”模式为突破口,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宿州市埇桥区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探索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四良”模式,即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田,即对基地内道路、河沟、涵闸、灌溉井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确保增产增效的物质优势;良种,即推广使用小麦和玉米良优新品种,确保增产增效的品种优势;良法,即实施土壤深耕、平衡施肥、化除化控、药效一体化、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确保增产增效的技术优势;良制,即进一步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新机制,搭建增产增效的组织优势。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合作社还制定出了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耕旋、统一机条播(机插秧)、统一开沟、统一管水、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统一秸秆综合利用的“十统一” 12 种植规程。“十统一”即:明码标价,保底收成,农户“按单点菜”,可以选择一到十项服务。
以土地托管为突破口,依托专业合作社开展全程农事服务。凤台县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生产的各类农事进行细化分解,开展“订单服务”和“土地托管”。在该县杨村乡店集村,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已托管农户承包耕地4753亩,托管的农户耕地每亩少投入了近220元,粮食每亩却增产近260斤,实现效益近260万元。该服务模式的特点在于改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口头合同为统一规范的土地托管合同。以往各项服务价格没有标准,都是到时间在地头商谈,而且很多生产人员都没有经过培训,凭经验干活,对服务质量没有承诺,农户粮食减产了也找不到人索赔。为了保证合同真实性,合作社对每户农民都设立了托管档案,并留农户影像证明。目前店集村的耕地全部进行了调整,田成方、路取直,更适应机械化耕种了。
以“以钱养事”为突破口,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创新社会化服务。针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点,积极探索 “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项目招标、市场运作,层层签单、政府买单,钱随事走、按绩取酬”的运行模式,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四定一统一”的要求,即定防区、定任务、定指标、定报酬、统一收费标准,明确“以钱养事”方式、内容和责任,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将量化的动物防疫 13 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向全县具备动物防疫资质的技术人员公开招标。每年年初,全县统一安排春防集中免疫,布臵强免任务,将动物防疫工作方案和具体标准下发到各乡镇,由乡镇组织公开招投标。镇政府与中标的防疫员签订承包合同。根据防区大小和防疫工作量核定防疫员财政补助经费,动物防疫所需疫苗、物资和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予以保证。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报酬实行财政补助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强制免疫注射一律免费。
以统防统治为突破口,构建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霍邱县从粮食生产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植保服务新机制,针对“谁来管、谁来投、谁来干、谁来验收说了算”等问题,统筹不同服务主体、性质和形式,探索和推进植保服务新机制。一是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尊重农民自主权。服务方式主要有3种:全包型、半包型、自防型。全包型,即植保队与农户签订协议,实施水稻、小麦生产全过程病虫害防治。半包型,即农户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自己购药,植保队员按劳取酬。自防型,即农户租赁药械,自己下田防治。二是先购后补,调动农民积极性。在统防统治工作中,县里不是简单地将政府补贴“一把撒”,而是集中资源,靶向投入,由乡村植保队向农户宣传,“谁筹资谁享受补贴,不筹资不享受补贴”,农户先出钱购药,防治结束返还。三是双向考核,确保统防统治效果。乡镇植保队负责对各村植保队监管,实行定期考核。所有植保队员由乡镇统 14 一登记造册,实行档案管理。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田、对接到户,划片包干”的原则,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对乡村两级植保队(含合作社植保队),实行工作一季一查,人员一年一审。队员服务手册由农户签字,乡村盖章,作为兑现报酬和奖补依据。同时,对农户的防治情况以村为单位登记造表,作为补贴清册,达到防治标准的足额返还预缴的防治费用,没有达到标准,追究防治人责任。
三、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服务体系还是不健全、不完善,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多样性需求。从服务主体上看,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任务不清、运行机制不活、人员素质不高、经费保障不足、服务手段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依托力量职能发挥不足。从服务内容上看,存在“两重视、两忽视”的现象,即:重视产前、产中服务,忽视产后服务;重视生产技术服务,忽视金融保险服务。从组织结构上看,各类服务组织之间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缺乏相互联动和配合,各类服务主体各自为政,尚未形成服务合力。从服务条件上看,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条件和服务手段比较落后。
随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好乡村步伐的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要求,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必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此提出如下 15 建议:
(一)发展社会化服务的根本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家庭承包经营理念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中已经基本确立,但是,在统一经营这个层面,与改革目标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大多数农户尚未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统一经营中来,尚未享受到统一经营所带来的社会化服务。要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形成公共性服务、合作型服务、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整体协调、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关键是创新“以农为本”的服务机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由常规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根据公益性服务的不同特点和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多角度、多范围、多领域的公益性服务实现形式,将定岗服务、购买服务、派驻服务和委托服务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结合提供服务的多种形式,推进公益服务“进村入户”、“进企入社”,做到农民认同、农民接受、农民欢迎。
(三)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出路在于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通过政策鼓励、示范带动、16 项目支持、金融扶持等措施,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在技术信息、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资金等方面进行自我服务、互助服务。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服务新机制,推行和完善为农服务政府承诺制、农业技术服务专家负责制、服务全程代理制等,逐步实现公益性服务和准公益性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着力点在于强化财政扶持的靶向性和导向性。建议根据流转土地的实际使用和改造提升情况,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用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进行奖补,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田块,农民不愿投入,企业不会投入,要由政府先行投入进行平整和改造,吸引企业资本的后续跟进,避免低价、低值流转。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突破口在于各项配套措施的差别化和创新性。针对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普遍提出想扩大生产但是缺少资金的问题。建议将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纳入农村信用消费业务范畴,按农作物生长收获期时间计算利息,期限内还款免息,制定出台“按揭买农机”的办法。
构建全要素服务平台
助推新农村经济发展
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平湖市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入手,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阵地,不断完善思路,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扶持引导,逐步形成了政府为主导、村级组织为基础、市场化服务组织为骨干、信息建设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格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平湖市也因此获得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商品油、商品粮、商品猪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
一、全面打造农业生产要素服务平台 我想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我们的主要做法。
第一个方面是:政府+集体+市场,强化组织要素服务 农业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骼,一开始,市政府就抓住核心,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政府主导、集体经济支撑、社会共建的路径,着力构建完整的服务组织体系。
一是健全三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按照提升市一级、强化镇一级、发展村一级的总体要求,建成市镇村三级农业公共服 18 务体系。市一级设立综合农技推广中心,中心下设5个分中心,建立市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镇街道按照“多功能、一体化”的职能配臵和“3+X”的服务要求设臵9个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在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三项基本服务职能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如提供农业气象、农业保险、电力设施维修等。在村一级,借用村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延伸建立村级农业公共服务站95个,为各项农业公共服务和支农惠农政策“进村入户”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发展村集体生产性服务组织。为助推现代农业建设,我们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大力支持村集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即可给农民提供低价优质服务,又有助于服务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如新埭镇9个村共同出资领办新联粮油专业合作社、新联生猪专业合作社和新埭农资专业合作社。新联粮油合作社通过整合财政项目,集中服务资源,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水稻育插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农机作业服务中心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全镇粮食作物统一机收服务率98%以上,统防统治服务率46%,统一机插秧服务率25%。
三是培育市场多元化服务组织。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市场、农产品经纪人等各类市场组织,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重视并利用供销系统所拥有的独特的系统资源、资产资源、人力优势及其群众 19 基础,在全市布局214个农资供应连锁店,建立市镇村三级农资连锁经营体系,农资统一配送率80%以上。2011年平湖市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交易额达11个亿,全国供销系统排名第8名,迁建中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占地457亩,建成后将成为浙北地区龙头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第二个方面是:平台+团队+机制,强化信息要素服务 我们借助信息化手段,以“12316”全国农业公益服务热线为依托打造为农服务大平台,农民拨打服务热线即可获得便捷、全面、及时、就近、权威的各项服务,有效解决分散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缺位问题。
一是搭建便捷平台。将原来分属各部门的农技
110、农机作业资源信息平台、土地流转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等近10个服务平台进行全面整合,在农经系统设立办事大厅,由农业专家及志愿者轮渡坐守接听来电、接待来访农民,并根据农民需求进行判别、分类转接到各服务团队,统一对外提供政策宣传、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生产要素、等六大类近百项服务,实现涉农服务“一线通”。
二是构建服务团队。支撑为农服务中心的是三类服务团队:农技专家服务团队由农业政策、粮油、农机、畜牧兽医、海洋渔业等7个专业服务组形成;志愿者服务团队是通过基层组织引导、自愿申请等方式,由全市1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吸纳组成;社会化服务团队是通过公开招募方式吸纳237家有能 20 力、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经纪人、规范化农资经营店、乡村兽医人员、农机作业手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人员加盟组成的,并由为农服务中心根据农民对服务质量的反馈调整加盟团队。
三是健全服务机制。在前期办理的基础上,完善专家坐席预告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回访制等工作制度,加强服务市场监管,规范服务行为。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来电来访2750多人次,发布信息量1400多万条次,接询到位率100%,农民服务满意率100%,促成农产品交易400多万元,对接土地流转30笔,下乡现场指导1260多次,为农民群众解决难题近3000件。
第三个方面是:土地+资金+技术,强化生产要素服务 我们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几大生产要素,出台政策,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利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平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供保障性服务。
一是土地要素服务。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县之一,建立市、镇街道、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首创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服务机制,由政府、集体、业主三方共同组成的风险保障金,切实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主体利益。创新土地规模流转机制,鼓励村级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服务,引导土地整 21 村、整组流转。目前,全市常年性土地流转面积10.96万亩,流转率34%,11个村实现整村流转。
二是资金要素服务。2004年,市政府出资600万元组建平湖市农业贷款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有效地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目前担保公司累计担保贷款3.2个多亿,现担保余额6328万元。2009年我们推出了平湖市“金土地”专项贷款金融产品,规模经营主体将合法取得的流转土地经营权及地上(含地下)附着物作抵押物取得银行贷款,全市已有16个经营主体通过2707亩承包土地经营权贷款金额2020万元。2011年我市成立平湖市新当湖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累计向社员发放贷款3500多万元,全部用于社员农业生产投入。
三是技术要素服务。以272名全市农业技术专家为支撑,采取技术培训、技术辅导、技术资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促进实用技术推广和农业效益的提高。加快农技示范效应扩张,全市已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0个,确定主导品种56个(类)和主推技术48项。成立省内首家农机4S店,建成农机化服务中心15个,农机化示范基地64个,拥有各类农机具10万多台套,农机从业人员4655人。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代耕代种、机耕机收、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全要素服务平台的打造,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跨上新台阶。
一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地位巩固。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特别是依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生产环节外包服务业,把一家一户小生产从“全过程”生产经营束缚中解放出来,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是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成长,农民组织化、经营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已累计培育农业经营主体2080个,其中:平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8家,家庭农场2个,种养大户1946个。
三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日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效益逐年提升。到2011年底,油菜、蔬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总产值达16.5亿元,占总产值的61.3%。
接下来,我市将以满足农民群众服务需求特别是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为目标,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努力形成粮油产业以公益性服务为主,其他产业以市场化服务为主,公共性服务、合作型服务、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推进我市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 23 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架服务连农桥
走合作共赢路
湖南省衡阳县农经局
衡阳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南部。全县辖26个乡镇,891个村,农业人口106万,耕地面积104.5万亩,其中水田90.1万亩,全县常年粮食生产面积165万亩,其中双季稻146万亩,单季稻5万亩。近年来,以发展扶持农业专业化服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抓手,着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对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实行了全方位服务,探索了一条破解种粮比较效益低难题的出路,有力推进了全县粮食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一、找准症结谋出路
粮食是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但我县人均耕地不足0.8亩,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生产规模小,农业比较效益低,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纷纷选择弃耕外出务工经商,将承包地交给留守老人或亲戚朋友,导致耕地双改单粗放耕作,甚至弃耕抛荒。地由谁来种?怎么种才能出效益成为我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面临的主要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县政府递交了《衡阳县粮食生产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大胆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服务公司和服务型专业合作组织,将分散和闲臵土地流转给种植能手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等生产经营组织,在粮 食生产主要环节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统一服务,降成本、增效益,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县政府采纳了我们的建议,重点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制定政策,明确任务和措施。2009年10月下发了《衡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在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向乡村延伸、着力培育农业服务型企业、重点发展生产作业环节外包服务业、强化农业信息化服务、提升村级组织服务能力等方面明确了任务和措施。二是理顺机制,统筹协调筑合力。成立了衡阳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财政、国土、农业、科技副县长为副组长,财政、国土、农业、农机、畜牧水产、林业、科技、农经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经局,由农经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和现代农业发展考核内容。要求乡镇按规模完成引导培育一定数量的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任务,县直涉农部门完成引进培育农业服务性龙头企业的任务。
二、强化服务促发展
为了落实县政府下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文件,重点搭建三个平台,强化政府为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构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夯实统一生产服务的基础。为了促进土地流转,解决土地细碎化 26 不利于连片农机作业等统一社会化服务等问题,县财政投入80万元,建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在县农经局设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开通连接乡村局域网,并在人流集中的船山广场建立了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26个乡镇站全部配备网络服务器,村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与乡站互联互通,做到县、乡、村流转信息同步收集、同步发布。出台了促进粮食生产的土地流转奖励管理办法,对经营组织流转土地用于双季稻生产的每亩奖励150元。截止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84.52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50.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8.15%,流转耕地90%用于粮食生产。二是构建各类经营组织孵化平台,为服务组织营造发展环境。采取财政、金融等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县政府对粮食企业实行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县财政提供信贷贴息,县国土提供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县发改和农业相关部门提供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对各类服务型专业合作组织政府给予1万元的开办经费,对经营效益好,组织管理规范的合作组织积极争取省、市、县5-30万元的重点扶持。截止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1家,其中:粮食生产及服务类专业合作组织53家,获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4家,粮食生产联合社1家。全县有各类农业企业和组织436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4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三是构建贴身服务平台,为组织发展提供智力支援。县委组织部从县直相关单位抽 27 调农业科技、经营管理人才作为科技特派员驻企、社服务,从制定目标规划、农业科技、协调关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贴身服务,并印发了《衡阳县农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发展规划(2010-2020)》,各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普、科技专项等方面给予派驻单位重点支持,全县每年派遣科特员达100人左右。县农经局根据服务组织发展需要,适时对其服务机制、服务模式给予指导,安邦公司原为单一农资销售企业,2009年春流转土地3500亩种植双季稻,直接雇用当地农民耕种,由于劳动监管难度大,2010年生产环节亏损500余万元。我们深入企业和基地调研,提出了公司专营农资配送、谷物烘干、加工销售等生产综合性服务,培育或联合粮食生产合作社,组织粮食生产大户进行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模式,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实现合作共赢。我们还与衡阳技师学院合作,对全县各类农业经营组织法人开展“精英创业指导”培训,就国家农业宏观政策、农业发展方向、生产风险规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共开办培训班六期,培训各类人才达1000余人次,为各类农业服务性组织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援。
三、创新机制添活力
思路决定出路,机制培育活力,大胆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当前我县各类农业服务组织的主要服务经营模式为:一是专业化服务公司+服务型合作社+生产大户,如安邦、现代、28 角山等6家专业性服务企业的模式。二是综合型联合社+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如富农优质稻联合社的模式等。三是专业性服务公司+专业大户,如金鲲米业的模式等。其中最有本地特色的是第一种模式,下面以安邦公司为例进行介绍。安邦公司的组织构架上分三个层次,即公司,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大户。安邦公司拥有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网点、立体育秧工厂、智能配肥站、谷物烘干中心等,主要负责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方案、农机和病虫害防治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直接提供种苗、农药、测土配方肥、谷物烘晒等,与当地专业合作社进行点单或套餐合作,开展农机、病虫害防治和贷款担保等服务。农机、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分别由农机手和机防手组成,按照与公司签订的服务协议在机耕、机插和机防等主要生产环节开展连片作业服务,服务成员达5000余人,服务面积达150余万亩。种植合作社由生产大户组成,负责土地流转、制订分片规划、与企业、农户双向经营结算。生产大户负责除外包服务环节外的田间生产管护,独立核算收益,一般种植面积在300亩左右。公司主要在农资生产销售、组织外包服务、谷物加工增值等环节获得收益,每亩服务套餐收益约为100元左右,点单20元至50元不等,规模越大,收益越多;服务型合作社主要在生产服务环节获利,收益大部分返还给成员,仅提留少部分以维持运转和促进发展;生产大户从粮食销售中获利,由于公司统一提供从种子、配方肥、农药、机耕、机插、机防、机收全套 29 服务,具有规模优势,套餐服务价格比农民自购服务价格每亩低150元左右,亩均收益达300元左右,又因减轻劳动强度,使管护面积扩大,生产大户的总收益提高。由于各层级分工明确,责权明晰,极大地调动各层级经营主体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堵塞了各环节的跑冒滴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我县经过近3年的探索实践,通过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借助土地流转的政策,以合作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为手段,大力助推粮食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减少耕地抛荒。衡阳县在安邦公司有力推动下,根本解决了耕地季节性抛荒的问题,扩大了双季稻生产面积,提高了耕地的复种指数。二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促进科技利用。通过农业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充分利用。四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生产服务企业通过向农户提供技术、农资、农机、金融、保险和土地流转等全方位现代化农业服务,组织农户开展产销对接,既整合了农业生产资源,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又降低了各自的成本,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最大程度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建立“八位一体”模式
创新农业服务机制
河南省固始县农经站
固始县是河南省第一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连续八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耕地面积173万亩,农业人口144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5万人。2009年,我们适时抓住信阳市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机遇,积极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成立了固始县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林业局、水产局、特产局、工商局、民政局、财政局等单位组成,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创新提出了“八位一体”运行模式,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们的做法,“八位”合力抓服务
近年来,固始县始终坚持“抓农业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社会化服务体系,抓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抓龙头”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民、财政、金融、保险、科技“八位一体”,这一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部门强引导。县里紧紧围绕优质稻米、豫南黑猪、31 茶叶、竹木、固始鸡、菜籽油、柳编、固始鹅、水产、蔬菜等资源优势,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强引导,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成立专门的服务组织,搭建好多层次服务平台。例如我们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同时还加大宣传和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等积极参与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来,全方位指导和服务产业发展。
二是龙头企业搞实施。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各自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或加入服务组织,培养业务骨干,指导和服务企业生产、管理、营销。河南三高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固始鸡”和“豫南黑猪”产业开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专门营销公司,做到“五统一”服务模式,即统一引种、统一购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结算,带动了2.7万多农户,提高了6000元收入。
三是合作组织带农户。固始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总社相继成立并发展迅猛。总社负责指导、协调和服务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机服务、茶叶生产、林果等6个行业联合社;联合社具体指导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合作社为种植基地或养殖基地社员提供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农产品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总社以合作社和行业联合社为主要服务对象,行业联合社为同类型的合作社提供业务指导培 32 训、技术信息服务、综合协调事宜等,使各个合作社经营管理有序,避免互相竞争,实现合作共赢。
四是入社农民抓生产。“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是新时期我县农村发展的一大现象。围绕固始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这两大支柱产业,全县已形成种植大户达2.3万户,养殖大户达1.8万户,这些大户都成立或加入了合作社,参与了土地流转,实施了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在生产中不断接受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各类优质服务,农民不仅学到了技术,也增强了素质,更得到了实惠。
五是财政资金重扶持。县财政每年对土地流转大户、示范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同时,把油料倍增计划、高产创建、土地整理、农田水利、一事一议、财政贴息等项目一律向经营实体倾斜,用公共资源、财政资金、运行资本来提升各类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功能,推动产业发展。
六是金融贷款做保障。为破解贷款抵押难问题,县政府创新农村物权抵押担保方式,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等“五权”进行确权办证,需贷款的可持相应的物权证到县财政成立的金鼎担保公司申请担保,担保公司对其信用、资产等信息进行认证、评估后与农民签订担保和反担保合同,再向金融机构进行担保,金融机构即可放贷。这样一来就盘活了 33 全县资产,为农村发展改革注入了强大活力。
七是农业保险解忧虑。为降低因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县里成立了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固始县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中介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品种,积极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参加投保,逐步建立应对巨灾风险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后顾之忧。
八是科技服务作支撑。科技在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县科技部门积极扶持创办各种科技合作组织和民间科技服务实体,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涉农部门采取“结对子”的办法,选派高中级农技专家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把科技推广到生产第一线,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的成效,“一体”显现见规模
在“八位”合力推进下,我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组织形式多样化。全县建立了34个县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34个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34个县乡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和601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成立了15个农 34 业协会、73个中介服务组织、8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农民专业联合社和1个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入社农户5.2万户,农户入社率14%;示范合作社100家,示范率达12%。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有1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立了科研机构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协作能力不断增强,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服务内容全程化。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组织、农民、财政、金融、保险、科技等“八位”形成合力为产前、产中、产后每一个环节提供相应技术支撑、配套服务,把服务贯穿于整个过程始终。产前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引导各类组织参与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全县已流转农地面积139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88万亩,千亩以上流转大户96个。产中提供农机农技服务,实现生产过程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全县农机服务能力达到250万亩次,机插秧面积达80万亩。产后提供产品售后服务,常年由农户和合作社生产的稻谷达100万吨,全部由企业订单收购,经过统一加工、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对外销售,提升固始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施利益最大化。
三是服务质量标准化。建立了农机作业、农技服务、农艺指导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服务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农机作业操作规程、水稻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有机香稻种植生产技 35 术规程、机插秧育苗技术要点、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固始鸡、豫南黑猪疫病防控等标准化生产规程分别印发到各个种养大户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技术人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指标。同时,每年利用阳光工程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企业负责人和种养大户进行分行业技术培训,举办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实现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的“双赢”。
我们的感悟,“八位一体”走对路
【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典型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国税分局事迹材料07-09
国税局国家级巾帼文明岗事迹材料07-07
湖口县国税局党风廉政建设经验材料07-22
国税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要点06-07
加强国税部门纳税服务工作的思考06-29
创建区级最佳文明单位的汇报材料(国税所)07-05
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05-31
国税局税收宣传10-10
国税局创建文明窗口11-12
国税局机关党办工作思路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