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 保护眼睛1教案 青岛版(精选4篇)
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7.保护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调查了解本班学生眼睛近视情况;了解眼睛常患的疾病。以及怎样预防眼睛的疾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保护眼睛,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教学策略:通过调查了解本班学生眼睛近视情况,交流预防眼病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认识眼睛常见病并会预防。
教具准备:视力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保护眼睛》
二、眼睛常患哪些疾病。
1.各小组交流。
2.全班汇总:近视、沙眼、白内障、散光、等。
3.交流这些眼病是怎样造成的?
三、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1.各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常做眼保健操;看书、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等。
四、拓展延伸。
五、查阅资料:
1.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为什么视力特别好?
2.角膜移植是怎么会事?我国每年有多少人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有多少人自愿捐献角膜?
板书设计:
保护眼睛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人体消化,呼吸的过程,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了解大脑与神经的特征。
2.技能目标:会设计人体消化、呼吸的实验。
3.情感目标:乐于合作。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和改善生活。
三、教学难重点
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进一步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组织准备准则的布置。
四、教学准备 练习题、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复习《食物到哪里去了》(1)复习人体的消化器官。(2)复习食物的消化过程。
(3)复习实验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4)复习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2、复习《我们的呼吸》(1)复习人体的呼吸器官。(2)复习人呼吸的主要过程。
(3)复习实验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4)复习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3、复习《心脏和血管》
(1)复习心脏的位置、形状、结构。(2)复习血管的组成及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3)复习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的意义。(4)复习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4、复习《脑与神经》(1)复习脑与神经的作用。(2)复习人的各种神经中枢的职责。(3)复习脑与神经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复习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凸透镜的作用、成像原理及成像规律;掌握照相机和眼睛的结构;掌握近视眼的形成与预防。2.技能目标:会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3.情感目标:乐于合作。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和改善生活。
三、教学难重点
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进一步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组织准备准则的布置。
四、教学准备 练习题、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凸透镜》
(1)复习凸透镜的外部特点。(2)复习凸透镜的作用。(3)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4)复习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复习《照相机和眼睛》(1)复习眼睛和照相机的构造。(2)复习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3、复习《保护眼睛》(1)复习眼睛常患的疾病;
(2)复习近平视眼形成的原因(实验);(3)复习怎样保护眼睛
4、复习《潜望镜的秘密》(1)复习潜望镜的构造;(2)复习潜望镜的使用。
5、复习《神奇的眼睛》(1)复习高科技的“眼睛”;(2)复习电子胃镜;(3)复习望远镜的组成。
第三单元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复习
一、教学内容: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掌握与生物繁殖有关的技术,掌握花的作用和果实的形成。2.技能目标:会解剖花、种子的结构。
3.情感目标:乐于合作。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和改善生活。
三、教学难重点
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技能
四、教学准备 练习题、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复习《种子发芽了》(1)复习种子的构造;
(2)复习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实验)
2、复习《种辣椒》
(1)复习怎样浸泡辣椒种子;(2)复习种植辣椒的基本方法。
3、复习《植物的花》
(1)复习花的构造;(花的解刨)(2)复习花的分类;(3)复习花的标本制作方法。
4、复习《果实是怎样形成的》(1)复习果实的共同特征;(2)复习果实是怎样形成的;(3)复习辨认果实。
5、复习《植物的“分身术”》(1)复习植物的繁殖方法;(2)复习植物“分身术”的应用。
6、复习《生物繁殖新技术》(1)复习“克隆技术”;(2)复习“杂交水稻”。
第四单元 春夏星空复习
一、教学内容:春夏星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北斗七星及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
2、情感目标:乐于合作。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和改善生活。
三、教学难重点
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技能
四、教学准备 练习题、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春季星空》
(1)复习春季星空的显著星座;(2)复习寻找北极星。
2、复习《夏季星空》
(1)复习夏季星空的显著星座;(2)复习四季的北斗七星;(3)复习星座的变化规律。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复习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第五单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各种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会做各种机械的实验。
3、情感目标:乐于合作。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和改善生活。
三、教学难重点
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进一步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组织准备准则的布置。
四、教学准备 练习题、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斜面》(1)复习斜面。(2)复习斜面的作用。(3)复习斜面省力作用的实验。
(4)复习生活中有哪些斜面及这些斜面的作用。
2、复习《杠杆》(1)复习杠杆三点。(2)复习杠杆的作用。(3)复习杠杆的作用实验。(4)复习杠杆在生活的应用。
3、复习《滑轮》
(1)复习定滑轮、动滑轮。(2)复习滑轮的作用。(3)复习滑轮的作用实验。(4)复习滑轮的应用。(5)复习“长竿游戏”。
4、复习《齿轮》(1)复习生活中的齿轮。(2)复习齿轮的作用。(3)复习齿轮的作用实验。
5、复习《自行车里的科学》(1)复习自行车的发展史。(2)复习自行车中有哪些科学。
第一单元 常见的力
跷跷板
一、教科书说明: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活动准备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
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 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
师: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下来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 出示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给学生著购得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1.讨论探究方案
(1)提出活动纸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 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2)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
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学生汇报交流。2.进行探究实验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
3.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谁能用我们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
四、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学生交流。
第三单元 电的本领
谁的本领大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经验进行合理推断猜想,做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并作实验记录。2.体验与人合作及成功的喜悦,愿意用证据验证假设。
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二、教学重点: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三、教学准备:
简单电路一套(电池、电池盒、灯泡、开关、小灯座各1个,导线3根)、铝片、铜丝、橡皮、铁丝、钥匙、线、瓷勺、泡沫等、碳棒、木条、纸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说咱们班同学非常喜欢上科学课,在科学课你们喜欢做什么? 1生:喜欢做实验。2生:喜欢玩。3生:喜欢讨论。4生:喜欢听老师讲 5生:喜欢做游戏
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做几个游戏。
做游戏要注意:1.要分工合作好。2.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3.注意动脑筋,做游戏要有所发现。
(意图:教师给学生提出了游戏规则和要求并不过多,因为本课活动内容较多,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用好实验材料,不至于学生盲目去做会影响教学进度,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非常有利的,三年级也是实验常规及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对今后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2.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一个游戏,“灯泡亮了”。(1)要求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好,能最先让小灯泡亮起来。
(2)学生连接简单电路
(3)教师评价:现在每个小组都成功地让小灯泡亮起来了,用掌声祝贺我们自己和大家。(4)当我们把铝片连入电路中,小灯炮亮了,说明电能从铝片中流过,我们说铝片能导电。(板书:导电)。
把铝片换成铜丝,大家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再把铜丝换成木条,大家再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二)探究活动 活动1:假设猜想
1.导语:看来,有些物体能导电,有些物体不能导电,接下来,我们做第二个游戏,“考一考.猜一猜”。
2.游戏规则:老师这儿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种材料,同学们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先猜一猜。哪些物体会像铝片一样能导电,画“√”表示,哪些不能导电画“○”表示。小组商量一下,把猜想结果记录在左栏内(每组发一张记录单),(后有附表)
(意图:教师对实验报告填写内容较多,延误时间太长,影响上课的质量,以致造成每堂课任务完不成,设计以画“√”表示和画“○”的符号代表要表达的语言,很明显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学生猜测.记录
4.学生汇报:找同学说一说你们组的猜测结果。
刚才的结果只是猜测,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办法能验证一下吗?(学生说方法)
(意图: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两种物体产生的现象进行预测,猜想到底正确与否,将激发学生对猜想进行探究,为下一步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打下铺垫。)
活动2:实验探究
1.导语:现在我们就来进行第三个游戏“做一做”。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2.学生验证:学生验证小组合作好,边验证边做记录,把结果记在右栏内。
3.同学们研究很认真,都有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4.学生汇报
5.如再有争议,教师可以让学生再重复做一遍,让学生分析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
6.导语:没关系的,科学家的伟大实验也往往是经过上百上千次的实验才完成的,你们的实验结果与猜测
结果完全一样吗?看来,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仅仅靠猜测是不科学的,必须亲自实验。
(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这一环节,无疑应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亮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间要设计一个连贯上下内容的习惯性导语,这也是评价教师教学 2
素质的一个综合方面,导语的设计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导语设计要紧扣上下环节的内容.学习要求等。二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导语设计成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的内容形式。)
活动3:交流探究成果
1.导语: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根据物体的导电性能分类吗?下面我们做第四个游戏,“说一说”。2.学生说一说分几类?(两类)小组讨论汇报:
1生:一种是电体,一种不是电体。2生:一种是导电体,一种不是导电体。3生:一种是传电物体,一种不是传电物体。4生:一种能导电,一种不能导电。...........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起的名字都很好。我们把铝片.铜丝等能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片.塑料等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对于同一种物体导电性没有绝对的能与不能,因此,我们说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板书:容易.不容易)
(评: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言论,用肯定.尊重与鼓励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尽情张扬,不要认为答案是风马牛不相及,只要意思差不多就可以,小学阶段学生科学的表述并非是非常严谨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指名说说什么是导体.绝缘体?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同学们袋中有好多东西,同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除了这些,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你还知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吗?(学生举例)
活动4:成果升华
1.通过大家举例,我们知道导体、绝缘体,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准备再做一个游戏,“辩论”游戏,辩一辩导体.绝缘体谁的本领大。
2.指导: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辩论:(1)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假如没有„„生活是什么样子?
3.分组:根据学生认为谁的本领大分成两大组(导体.绝缘体)。4.同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5.学生开始辩论。
通过大家激烈的辩论,我们知道,它们的本领都很大,许多地方导体.绝缘体是同时出现,共同为人类服务,可以说,生活中我们人人离不开它们,时刻都离不开它们。
(意图:通过辩论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说出有科学的依据。学 3
生激情昂然,思绪万分,在激烈的争辩中,经过学生的多次讨论实验,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导体和绝缘体都很重要”。这样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空间中,每个学生积极地与人合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学生在辩论当中表现出来很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包括情感因素的运用,包括举止和支持性信息的使用,这些都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总结
1.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除了学会了很多知识外,我们还像科学家一样进行了一次严密的科学探究,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做了“考一考.猜一猜”.“做一做”.“说一说”等游戏。
“考一考”其实就是提出问题(板书:问题)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这节课我们也是这样,猜一猜,在科学研究中,这个环节被称为假设(板书:假设),就是对问题作出判断和猜想。“做一做”就是为验证猜想而做的实验(板书:实验)。
“说一说”其实就是向大家展示,研究的结果,也就是得出结论(板书:结论)。指着板书:问题→假设→实验→结论,这是科学的研究过程。
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是这样严密正规地做了一次探讨,同学们太伟大了,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善于发现问题,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小小的科学家。
(四)拓展作业
【五年级科学下册 保护眼睛1教案 青岛版】推荐阅读:
五年级科学下册 凸透镜1教案 青岛版10-30
三年级科学下册 我们的身体1教案 青岛版11-08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蚂蚁》教案10-04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11-26
四年级科学下册 土壤中有什么教案 青岛版02-07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1通分教案03-08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09-12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2-15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计划和总结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