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会议讲话稿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革创新会议讲话稿(精选8篇)

改革创新会议讲话稿 篇1

使命崇高,同志们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责任重大。让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步入科学和谐发展新阶段的动员、部署大会。等一会, 书记、省教育厅 副厅长将分别作重要讲话。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先讲四点意见。

一、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充分肯定成绩。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十一五”时期。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实现了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巩固提升、职业教育提质增效、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全方位突破。 年底,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9.96%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9.06个百分点、44.86个百分点;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和99.38%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和10.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49%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3.29个百分点和18.29个百分点。全市有109所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中职招生连续与普高保持大体相当的水平。与此同时,寄宿制学校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工程等项目扎实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在探索中前进,耕耘中收获,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也是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肩负崭新使命,十二五”不可多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难得机遇。从总体上看,市人口不多,人口素质相对不高,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尤其是高技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严重匮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关键是致力于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把建设成为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强市,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强市先强教。根据我市正在制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富民必重教。,要在全市全面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2%以上;公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其中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凸显多元开放的教育新格局。

二、倾力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改革创新。

正肩负着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和社会全面转型的双重使命,当前。教育发展也必须积极转型、主动作为。

市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一是更新理念、提升质量上下功夫。目前。仍然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因此,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加快从“有学上”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学有优教”发展转型。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始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完善教育评价制度,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把教学创新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既注重传授知识,更注重启发思维,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要切实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规范和从严控制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后班、补习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读无字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应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二是促进协调、形成体系上下功夫。未来十年。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知识和能力准备,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各级政府要按照各自的管理权限,合理规划高中学校布局,加快扩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要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关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快发展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健全县域职业培训网络,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形成符合实际、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格局,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三是深化改革、激活机制上下功夫。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按照学前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要求,建立区县、乡镇、村学前教育三级网络;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经费等资源配置的统筹。理顺普通高中隶属管理关系,明确市、区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中两级管理的职责,加强对普通高中发展的统筹。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管理体制。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多样的和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体系,形成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多元化学校评价新机制。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开放的教育格局。深化教育改革,当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就是落实好省确定的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组织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学前教育建设工程、职业教育整合提升工程、高等学校建设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等10项重大工程项目。对此,各区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逐项研究部署,切实抓好改革试点和项目实施工作。

三、着力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围绕公平和谐。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孩子等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

实现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要采取有效举措,一要不断完善助学制度。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健全助学体系,完善政府、社会、家庭、合理分担的机制,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并扩大补助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困失去学习机会。进一步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奖学金助学基金制度,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覆盖面。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动员、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项目,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孩子都尽可能地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要在保证城乡教师工资收入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教师资源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要适当提高到农村工作的教师待遇,评定职称、评优评先应向基层教师倾斜。鼓励合格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鼓励农村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跟班学习。通过交流、支教、培训等手段,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基本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二要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要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尤其要注意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实现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在处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时,三要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是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全市教育发展实际的国民教育体系。既要避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又要避免追求效益而忽视结构比例等片面倾向,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二是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要科学合理地引导民办教育的发展,鼓励民资兴办职业教育,改造薄弱学校。要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和教育教学评估。要加大对公办学校的管理和投入,提高公办学校的竞争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三是促进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好城市和农村教育的投入、发展规划、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工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四、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切实履职尽责。

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优先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对教育工作多关心、多重视、多支持,一要高度重视教育。各级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为教育排忧解难。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依法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参与,二要营造良好氛围。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配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积极总结各地发展教育事业的成功经验,广泛宣传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体贴教师,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继续大力实施骨干教师、骨干校长锻造计划,三要加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强教观念。鼓励更多的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更多的校长成为优秀校长和名校长。要不断深化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加速构建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要创新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力度。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增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改革创新会议讲话稿 篇2

支树平在批示中指出, 物品编码是商品流通的“身份证”。物品编码中心围绕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 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认真履行职责, 积极拓展业务, 不断提升实力, 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物品编码工作模式, 为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国物品编码工作要抢抓机遇, 主动改革, 面向市场, 创新服务, 树立品牌, 走向国际。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加快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物品编码制度体系。要着力提高服务能力, 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更好促进消费和便利群众。要着力强化自身建设, 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品编码机构。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在迈向“质量时代”中建设一流队伍, 打造一流平台, 提供一流服务, 做出一流业绩, 奋力开创物品编码工作新局面。

田世宏在讲话中指出, 物品编码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信息支撑, 在促进我国商业现代化、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物品编码工作经过30年发展, 跨越“服务外贸出口”“服务商品流通”“服务信息化”和“全方位拓展”4个阶段, 形成了一套基本完善的法规制度, 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标准体系, 培养了一支较为成熟的技术管理队伍, 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物品编码工作网络, 提升了物品编码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工作体系, 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

田世宏强调,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背景倒逼物品编码工作改革, 新业态、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物品编码工作改革, 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求物品编码工作改革。全国物品编码工作战线要切实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着力解决观念上、机制上、人才培养和储备上、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聚力改革, 创新发展。一要抓紧抓实改革创新这个首要任务, 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机制创新;二要着力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面向政府部门抓好政务服务, 面向市场主体抓好商务服务, 建设过硬的科研能力, 提升过硬的市场服务能力;三要更加注重用国际视野来推动发展, 以物品编码国际化促进中国产品、中国服务、中国标准走出去;四要不断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强化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练好内功, 提升能力, 树立品牌形象。

改革创新会议讲话稿 篇3

(一)总的来看,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宏观调控取得的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投资规模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货币信贷增势减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了重要进展,价格特别是基础产品价格涨势趋缓。第二,国民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和比较快的发展势头。GDP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市场正在趋旺。

之所以说当前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经济运行当中的突出矛盾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基础还相当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一是预计今年粮食总量将会得到缓解,但粮食品种、区域结构等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二是投资扩张的压力仍然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新开工项目6.8万个,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清理上报情况来看,还有2万多个拟建项目;三是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第二,从当前经济运行来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一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现象这两个月又开始呈现,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苗头;二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出现了紧张状况;三是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从7月份开始回升。

这些问题的存在,多数还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当然也有法制不够健全、政策执行不够有力、增长方式没有转变等方面的问题。

(二)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的汇总情况来看,各地都比较认真,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深度和力度各省参差不齐。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做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善后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此,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清理整顿工作虽然基本告一段落,但收尾工作至关重要。对各地提出的停建、缓建和继续建设的项目的处理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暂时不作评论,待调研后再发表看法,但各地要按照提出的处理意见做好收尾工作。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清理工作总的原则是有保有压,并不是让所有项目都停下来,而是要求各地根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标准,自行提出哪些项目需要停,哪些项目需要继续建设。

第三,最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到地方调研期间,至少有3个省的主要领导同志反映,治理整顿期间的政策特别是土地控制政策过于严格,很多项目都没法批。关于土地控制政策我想跟大家讲几点看法:一是今年10月31日以前,土地严格控制政策是不会松动的。二是10月31日以后,土地管理特别是建设用地管理的严格程度有可能不会比现在松多少。三是今年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工作,有1/3的省做得很不错,很快就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报来了项目材料,要求尽快对重点急需建设项目予以确认。但是,还有几个省到现在还没有把文件报上来。有的省虽然报上来了,但文件不符合要求,投资司提出补充材料的要求后,还是不能尽快反馈补充材料,造成项目确认工作延误。

二、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工作

(一)对《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认识和落实问题

《决定》是经过近10年反复酝酿出台的,国务院专门研究了3次。我认为,《决定》是一个重要的文件。第一,这个文件在投资管理体制上向市场经济迈出了一大步;第二,这个文件基本适应当前我国投资管理乃至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贯彻落实《决定》,应该研究怎么把《决定》具体化,怎么在实践中指导实际工作。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既要有利于发展,又要加强调控。

(二)突出强调一下核准制的问题

第一,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今后侧重管理5个方面:一是看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如果已制定过有关规划,那么要看这个项目是否在规划当中。属于城市中心或城市郊区规划范围内的,还要看是否纳入正式批准的城市规划范围。这个方面工作主要由各级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门负责;二是看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这主要请环保部门提出意见;三是土地部门是否出具了审查意见;四是在经济安全上有保障;五是使用银行贷款的,看银行是否承诺贷款。今后,核准项目就把握这5条,至于市场、技术、效益等等,都不属于核准内容。

第二,凡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核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所出具的文件原则上是部级的。比如,环保评价应由国家环保总局出具文件,土地利用应由国土资源部出具文件,贷款应由商业银行总行出具文件等等。一般来说,省级部门出具的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不认可。

第三,现在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可研报告,需要按核准方式办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将其转成核准项目。但应特别注意,原来可研报告达不到上面5点要求的,必须作必要的补充。二是项目建议书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不再退回,如果属于核准的,按上述5点要求,补充有关资料,符合要求的就核准,不符合要求的请抓紧做工作。总之,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从现在起都要按《决定》精神办理。这个过渡时期的处理办法,请各省发展改革委向省长报告。再重申一下,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和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各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是前置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对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地区布局、资源利用、经济安全等进行核准。各省现在就要按照这个办法做工作,共同配合,加快项目核准的步伐。

(三)关于备案制和代建制

第一,备案制度由各省自己制定,先实践,后总结。第二,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备案制和代建制一样,没有现成的办法,只能先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关于代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暂时不出台办法,也暂时不全面推行代建制,而是先搞代建制试点。从今年起,拿出两个项目作为代建制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各省可以实行各自的代建制。

(四)各级发展改革委特别是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团结有关方面共同做好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这次机构改革后,有十几个省市的经委或经贸委保留了原技术改造投资管理职能,他们同样是投资项目管理战线的战友。在这里我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是省发展改革委,同时也包括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二是各省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文件(包括审批和核准文件),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涉及到上述十几个省有原来意义上的技改项目的,可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也可以会同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受理省级经委或经贸委单独上报的文件。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同时也便于各省统筹安排和管理投资项目。

总之,这次投资体制改革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利益牵扯面也很多,在执行当中,各方面要加强协商、协调。同时要继续深入研究投资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

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清欠工作

第一,各地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都要重视此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各级发展改革委不要认为这只是建设部门的责任,我们也有责任。

第二,对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问题,各省发展改革委和经委(经贸委)责无旁贷,要加大工作力度。从现在起,用两个月的时间,按项目搞清楚下面两类情况:一是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二是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

第三,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8月23日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今年10月末以前,各省要上报有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解决办法(包括时间、进度、措施),抄送建设部、国家发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会上,曾培炎副总理还要求,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造成的拖欠,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在今明两年内解决。这项工作总体上由建设部门负责,但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拖欠问题的措施,各级发展改革委责无旁贷。

四、关于明年的投资工作

明年的投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目前可以明确的有这么几项:

第一,明年国家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大可能还要保持一定的调控力度。

第二,明年投资安排和管理工作会更多地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方面倾斜。

第三,明年中央政府掌握的投资将会减少。

第四,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第一季度要对1998年以来国债投资的项目进行总结。这项工作已经布置,请各地抓紧做好这项工作。

改革创新会议讲话稿 篇4

为全县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郑玉清同志在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2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组织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回顾2009年组织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刚才,我们对2009年镇(区)组织工作百分考核优胜单位进行了表彰,城关镇、东巩镇、板桥镇分别作了交流发言。稍后,潘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汲取经验,进一步增强做好组织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全县组织工作在县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能力有了新提升。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加强督办,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县共有1145个单位、29000多名党员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解决突出问题867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98件,建立和完善制度机制492个。通过开展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科学发展的思想洗礼,思发展、谋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收到了明显成效。

二是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新提高。扎实开展全省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和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工作,党员教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行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探索实施了“三会治事”九步工作法,扩大了基层民主,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扎实做好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工作,初步形成了工作品牌,并在全省、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一年来,全县新建第三批村级办公活动场所22个、改扩建21个,建设远程教育站点156个、落实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311名、帮扶困难党员960多名,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配合县委调整了8批次120多名干部;先后牵头承办了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科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型报告会等培训活动,共组织各类培训30多场3700多人次;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量化提名工作得到省、市委组织部认可;完善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招商引资考核,认真审核了13个多亿的招商引资资金;干部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新成效。发挥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作用,印发了《中共南漳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及运行规则》文件,通过规范人才工作运行模式,形成了工作合力;完成了南漳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任务,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场所;全年完成“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计划53人,使我县农民大学生人数累计达到310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五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组织部长下基层”、“南组精神”大提炼、“南漳组工干部之歌”征集、“三联结对帮扶”等活动,达到了“增强党性、提升素质、优化作风、服务发展”的目的;健全完善组织工作目标管理办法,有效促进了各项组织工作的全面落实。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基本前提;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夯实基础、突破重点是做好组织工作的重要方法;坚持程序、选好干部是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保证。这些既是我们过去一年组织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也是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的组织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干部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调动各个层面干部积极性、激发干部活力工作做得还不够;二是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促使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扎实做好2010年各项组织工作

2010年,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的第一年,又是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组织工作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的任务十分繁重。今年,全县组织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提升两项指标、实施三大工程、落实四个一批、推进五个基本”,简称“12345”的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努力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提升两项指标:一个是提高全县组织工作公信度。具体包括“三度”,即组织工作的满意度、组工干部形象社会认可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度三项指标;另一个是确保基层组织建设综合考评进入全省前25名。实施三大工程:实施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人才队伍培养工程、领导班子综合目标考核评价工程。落实“四个一批”: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大胆提拔一批、基层选拔一批、量化提名一批、调整交流一批。

推进“五个基本”: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

关于今年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稍后还将下发工作要点,希望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着重讲一下今年要抓的六项重点工作:

1、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坚持把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打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一是善始善终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要扎实抓好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收尾工作,坚持批次联动、上下联动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加强对第一二批活动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督查,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体现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来。要认真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建立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切实做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以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干部培训,促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积累经验。坚持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分层分类举办“局长论坛”、“专家论坛”等培训活动,聘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社会实践工作者定期讲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素质。要有计划地选派一批干部到招商引资、信访稳定、重点项目等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复杂严峻形势下领导经济工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2、以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国以才立、业以才兴,统筹城乡发展迫切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组织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关键是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一是坚持用制度留人。认真制定《南漳县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办法,把引进外来人才与用好用活本地人才相结合,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以南漳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依托,重点打造五支人才队伍,即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能型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等五支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坚持用感情留人。营造良好软环境。建立县“四大家”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定期与人才沟通联系,广泛征求意见,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人才的知心人。三是坚持用事业留人。畅通人才引进通道,合理选用人才,大胆启用人才,重用人才,努力使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要全面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确保在2010年底实现每村都有一名大学生。下半年,县委将召开南漳县第二届优秀人才表彰大会,计划拿出3万元重奖优秀人才。通过事业上吸引、岗位上使用、感情上凝聚、政策上激励,造就一批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熟练的人才队伍。

3、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导向,强化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要进一步扩大考核民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水平。一是完善考核内容。按照不同领导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目标,把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结合起来,把过程性情况与结果性指标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对工作思路、工作基础、精力投入、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制度完善等方面情况的考核分析。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又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又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既注重考核已经取得的显绩,又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二是改进考核方式。通过个别谈话、专项调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平时经常性考核;采取总结述职、测评等方式,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注重分类分项对考核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防止简单根据测评票形成评价意见。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对连续三年综合考核获得优胜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优先提拔重用。对群众意见较大、不胜任现职岗位的,及时进行组织调整。

4、以干部选拔任用“四个一批”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按照“配强、补齐、理顺”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抓好干部培养选拔“四个一批”工作,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一是大胆提拔一批。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大优秀干部选拔力度,不拘一格选人

才,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在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的同时,统筹做好女干部、非党干部的选拔工作。与此同时,要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优化班子结构,调动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二是基层选拔一批。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坚持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健全从基层一线逐级遴选干部制度,从基层提拔一批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有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干部,使广大干部安心基层干事创业,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三是量化提名一批。在进一步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权的前提下,继续巩固和深化量化提名制度这个品牌,合理设置量化指标,将量化的要素指标分为民主推荐,考核,奖励惩处、学习培训增项指标,民主测评、考察组评价等五类,用客观、公正、透明、真实的“量化”评价指标确定提名人选,按照公开发布职位预告、初始提名推荐对象、组织实施民主推荐、差额确定考察对象、综合测评考察评价、量化提名拟任人选等6个流程操作,真正从源头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四是调整交流一批。以合理配置干部资源、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为着力点,在县直部门、镇(区)之间,挑选一批领导班子成员互派交流任职。对在同一职位任职时间10年以上的领导班子成员一般要轮岗交流;对需要多岗位锻炼,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适当交流;对在人、财、物和审批、执法等关键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的中层干部探索交流,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以此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调动各个层面干部的积极性。

5、以“五个基本”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基本”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五大要素,涵盖了基层党建的全部工作,其中组织是依托、队伍是关键、活动是载体、制度是根本、保障是前提。抓住了“五个基本”,就抓住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矛盾,就能够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一要健全基本组织。适应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便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不断完善在产业链上、在专业协会中、在社区内建立党组织的模式,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和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要重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力度,做到“应建尽建”。到2010年底,力争全县86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实现全覆盖,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二要建强基本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通过拓宽基层干部来源,加强考核监督、健全激励机制等办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在村一级,更加注重从回乡创业人员、下岗失业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培养选拔优秀人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适时选派一批县直党政机关退居二线的党员领导干部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担任党组织书记,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以党员培养为重点,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三要开展基本活动。引导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经济建设的难点、重点开展活动,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目标、步骤相一致,相配套,提高基层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群众的支持度。在农村,要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全面推行以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坚持村级重大事项“三会治事”九步工作法,实现群众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深入开展“城乡互联共建”活动,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建制村全覆盖。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深入开展“四推”活动:即推荐党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就业,推荐优秀职工入党,推荐优秀党员职工进入管理层,推荐退出领导岗位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要深入推进“三级联创”,大力开展评先表模活动。“七一”前夕,召开表彰大会,命名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进一步激励先进,振奋精神。四要完善基本制度。要善于运用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来推进基层党组织管理,贯彻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协调高效运转;在基层党支部突出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不断丰富内容,改进形式,确保“三会一课”制度取得实效。五要落实基本保障。要积极实施村级经济成长工程。因村制宜,明确发展思路、选准发展项目、落实发展措施,引导村级组织结合自身实际,走特色化、差异化、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之路。力争在2010年底全县有100个村年

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加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底,城关镇、武安镇分别建成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社区。

6、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要以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为目标,以巩固提高讲党性、重品性、作表率活动成果为主题,坚持从严治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带队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和组工干部形象的认可度。一要加强党性修养。组工干部要带头加强党性锻炼,时刻绷紧公道正派这根弦,进一步形成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的良好风气。要以学习王彦生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二要切实转变作风。要继续深化“开门办部”和组工干部“三联”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体察民情、密切党群关系、改进部门作风,把下基层与抓工作落实结合起来,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三要打造人文组工。把严格管理与关心爱护结合起来,进一步关心组工干部的健康成长,通过科室间交流轮岗、选派干部驻点招商、组织干部外出考察、安排干部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锻炼干部;关心组工干部的生活情况,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以组工文化建设为灵魂,大力实践“对党忠诚、对人公正;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严谨高效、务实创新”的“南组精神”,唱响《南漳组工干部之歌》,营造一种环境温馨、工作舒心、生活开心的文化氛围。

三、振奋精神,狠抓落实,奋力开创2010年组织工作新局面

落实问题是组工干部工作能力、整体形象的综合反映。要在落实中锤炼干部,提高队伍,通过干部的锤炼和队伍的提高促进组织工作的全面落实。

第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抓落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组织部门不仅要遵循守规矩、讲程序的好传统,更要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思想观念,敢于直面难题,勇于推进改革,争做解放思想的模范,争当改革创新的表率。要善于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注重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认真研究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要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加强组织工作政策信息宣传和解读,加大舆论正面引导力度,在社会上营造关注组织工作、支持组织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第二,要打造品牌,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抓落实。突出重点是抓落实的重要方法和成功经验。“重点是纲,纲举目张。”各地各单位要牢固树立“重点就是亮点,典型就是水平”的意识,围绕全县组织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点,结合各自实际,集中力量、集中智慧、融合资源,在培养典型、打造典型、推介典型上下功夫,要层层建立联系点,办好示范点,确保把重点变成亮点,把典型变成典范,不断增强党建和组织工作的影响力。

第三,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核心在干。良好的作风是成就事业的根本。各地各单位要围绕全县党建和组织工作任务,一项一项地抓落实,确保把每一项工作抓深、抓细、抓实。要克服抓经济工作是实的、抓党建工作是虚的错误认识,坚持虚功实做,软功硬做,用抓经济工作的劲头抓好党的建设工作,以过硬的作风推动组织工作的扎实开展,使组织工作真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第四,要明确责任,强化考核,以健全的机制抓落实。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规范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加强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使每项业务工作都有一个可衡量的尺度。要继续完善镇(区)组织工作百分考评体系和部机关干部目标管理办法,真正建立起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运行机制。各级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抓党建工作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努力形成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党务、党务干部热心研究党务、全县上下倾力抓好党务的工作格局。

第五,要把握规律,整合资源,以科学的方法抓落实。科学的方法是提高落实能力的重要途径。组织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为此,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思维模式,摒弃“组织工作只是组织部门工作”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切实提高“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的能力,发挥组织资源对整个社会资源的激活、配置和优化作用,形成纵横协调、信息畅达、运转有序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组织工作格局。

机构改革会议讲话 篇5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开得很好。刚才,同志宣读了《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完全赞成。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把乡镇机构改革引向深入,把机构编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我就加强机构编制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中央部署的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是对乡镇工作职能的一次重新定位,是对乡镇权力责任一次重新划分,更是乡镇从管理型走向服务型的一次重要转变。我们必须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高度,着眼改革发展大局,坚决落实中央、省、娄底市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一)要充分认清形势。乡镇政府处于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最前沿,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地方发展、维护一方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乡镇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权责失衡、运转困难、人浮

于事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强化机构编制管理,才能加快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服务和保障全市发展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娄底乡镇机构改革虽已于2007年成为省里的试点,但至今尚未完全推开,相比全国97.7%、全省46%的完成率,已明显滞后。无论从政府机构改革还是民生改善等各方面,都迫切需要我们务必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全力抓好这次乡镇机构改革。

(二)要明确总体要求。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全市这次乡镇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完成四项任务、实现三个确保”,力争在解决乡镇政府“小马拉大车”、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上取得新成效。“四项任务”是:着力推进乡外镇职能转变,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创新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妥善安臵分流人员。“三个确保”是: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行政编制精简10%,乡镇公益性事业人员与行政人员的比例不高于1.2:1;确保乡镇政权正常运转;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和上级有关精神,抓紧制定和落实改革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加快行动进度,确保在3月份正式启动,6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三)要把握改革重点。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变化,给机构编制工作带来了新要求、新课题、新挑战。我们要把乡镇机构改革放到全市发展全局当中来统筹考虑,紧紧围绕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致民富、强化公共服务惠民生、加强社会管理护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和谐四个方面,对乡镇机构设臵、职能转变、编制调整、事业单位改革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抓住重点,攻破难点,掌握改革的主动权。尤其是要紧紧围绕转变职能这一改革着重点,进一步查找乡镇现行体制和工作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乡镇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

二、创新方法,规范管理,科学严谨加强机构编制工作 机构编制工作改革就是要通过调整职能配臵、理顺职责关系、合理设臵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社会管理和提升公共服务。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乡镇工作人员都将面临竞争上岗,所有临时聘用人员将被清退。我们要把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部署要求和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改革创新,做到机构改革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真正实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停、发展不慢”的目标。

(一)要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人、管钱、管事的“总闸”作用,严格实行机构编制源头控制机制。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臵的机构、核批的编制和领导职数范围内,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才能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

才能列入政府预算并核拨经费。要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和评估制度,将机构编制管理列入市内各单位的绩效考核内容。从今年起,对全市各级行政机关的机构、人员编制以及领导职数总量实行“零增长管理,各类事业单位的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从严控制,并进一步清理规范、实施分类管理。要严格执行部门“三定”规定,切实加强“三定”落实工作监督检查,防止部门和单位超越“三定”规定配备领导和增加人员。现在有种倾向,一说加强某项工作,就要增加机构编制,就要高配领导职务。机构编制是重要的执政资源,关乎国家政权组织的总体布局和科学运转,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说到底是对党的事业负责,是对人民群众负责,是对历史负责,是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不负责任地增设机构、增加财政供养编制、增加领导职数,实质上就是加重了群众负担。要通过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人浮于事等现象,促进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减少行政支出,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二)要科学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一要管住、管紧,二要用足、用活,不能一管就死、一松就乱。要正确处理严格控制总量和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关系,坚持“管、控、调”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完善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动态调整的有效措施和机制,科学配臵现有机构编制资源,让每一个机构编制用得其所,发挥出最大效用。要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区分轻重缓急,调整优化结构,注重

内部挖潜,抓好余缺调剂,实现有增有减,总量平衡。当前尤其要重点保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机构编制需求。要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更多地通过转变职能、整合机构设臵、优化运行机制、提高人员素质等途径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编制使用核准制度,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建立财政预算和编制使用、人员管理协调配合、相互约束的齐抓共管机制,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三)要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要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律”、“程序就是生命”、“严查就是严管”的意识,牢牢守住机构“三定”方案,机构编制总额“两条红线”,坚决贯彻上级精神和相关工作纪律。针对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里我特别强调“两个一律、四个严禁”。“两个一律”,即凡机构编制部门没有研究、没有提出意见的机构编制事项,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领导办公会一律不上会、不讨论、不研究;凡违反机构编制工作纪律的,一律按“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纪从严查处,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四个严禁”,即严禁擅自出台领导干部划定年龄界限“退线改非”和机关工作人员提前离岗、提前退养等政策,凡已出台的必须无条件立即停止;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实行部门党政分设,凡已实行的要予以纠正,一时难以纠正到位的要列出计划,分步落实到位;严禁借领导班子换届和改革之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和变相增加领

导职数,严禁自定行政编制、超编进入、超限额设立机构及越权审批机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纪律意识,带头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支持机构编制部门依法履职,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限额和法定程序审批机构编制事项,不能随意开口子。

三、加强领导,严抓落实,齐心协力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乡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都很强,面临的矛盾和压力也不小,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强力加以推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机构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落实,抓出成效。要重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常听取机构编制部门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机构编制管理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健全编委和编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主要领导全面履责、带头协调,组成人员各司其责、配合有力,牵头部门职能到位、运行顺畅。要注重加强机构编制工作力量,支持机构编制干部坚持原则、依法办事。

(二)要切实形成合力。机构编制部门既是行政体制的设计部门,又是机构编制的主管部门;既是党委的工作部门,又是政府的工作机构,一定要敢于坚持原则,依法履行职责,既要为科学化解机构编制供需矛盾,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又要为党委政府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把好关口、守住底线,努力形成

有进有退、能上能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各部门、各单位要理解和体谅编制部门的难处,充分整合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努力做好内部挖潜增效文章。要服从宏观管理和统一调度,按要求做好机构撤并和人员划转工作。纪检监察、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加强部门整体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控制好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总量。

(三)要严格督查考核。对乡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两项工作要进行考评,将是否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是否按时间要求和步骤完成各阶段的改革任务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指导,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强对改革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改革方案实施到位。要严肃改革纪律,严禁借改革之机突击提拔干部,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上级相关部门不得以项目、资金、评比、检查、达标等手段违规干预乡镇机构设臵、人员配备等事项。对改革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绝不手软,决不姑息。

乡镇机构改革会议讲话 篇6

今天召开霍城县人民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主要是贯彻自治区、自治州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机构改革工作的要求、内容和具体安排,深入动员、全面启动我县机构改革工作。从全州来看,霍城机构改革工作启动比较早、上报方案也比较早,但动员部署是全州最后一个。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在各项工作开局之初,县委、县人民政府不希望因为机构改革工作,冲淡了各项重点工作,尤其是今年重点项目的推进。机构改革涉及到机构的撤并,涉及到岗位的设定,尤其是涉及到领导干部的调整。机构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人员思想浮动会比较大、部门调整力度比较大,是容易产生工作脱节的阶段。全县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步骤,按照自治区、自治州的要求,抓好落实,确保全县机构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刚才,泰来提同志宣读了《霍城县人民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吴勇同志宣读了《关于严明纪律,确保机构改革顺利推进的通知》,希望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机构改革工作强调几个方面的意见,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五个好”。

一、统一好思想

首先,要思想上统一,认识上一致,步调一致地推进这项工作。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声势浩大、意义重大,按照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市场经济的理念设定政府工作的要求,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精简机构、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这些都是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没有办法一次达到目标,都有一些阶段性的要求、阶段性的目标。我们要看到政府机构改革总体是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朝着精简机构、精简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实施和推进。本轮政府机构改革是新一届政府组成过后,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地方政府一定要按照中央、自治区、自治州的统一部署,统一思想,不折不扣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其次,要看到政府机构改革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的各项政府工作。在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由于政府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很多的工作会受到一些影响、受到很大的制约。比如,自治区级政府、自治州级政府和县级政府,机构设置要求上下对应,如果不设机构和人员,上级部门不给资金,考核也不能得分,这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不适应新疆地域广阔、情况复杂的区情。比如,以前伊犁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政府机构推进旅游资源的开发。虽然有旅游局,但还是事业局,不是政府组成部分。总的来讲,现有的政府机构设置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必须通过机构改革,才能更加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县人民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中对现阶段的政府机构确定了13个调整目标,有一些撤并,有一些更名,有些从办事机构成为政府正式部门,乡镇的七站八所按照职能划分为6个办公室统筹乡镇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这样划分职能更加清晰,职责更加明确。我相信,通过定职能、定岗位,政府运转将会更加顺畅。

最后,要认识到政府机构改革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政府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撤并、人员调整,而是围绕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运转能力,使运转更加顺畅,职能更加清晰,职责更加到位的目标实施和开展的。在这次机构改革当中不少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这次合并要坚持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切实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的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既是上级的部署,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客观需要,是精减机构、提高效能、优化服务的迫切要求。

二、界定好职能

会议之后,所有的政府机构、政府组成部门和乡镇都要认真制定“三定”方案,通过“三定”方案报批,形成各部门界定职能和职责的实施意见。

首先,在界定职能时要坚持“三少三多”。要坚持“少审批、多服务,少释放、多支持,少收费、多扶持”的原则,重点把工作职能转向发展经济、社会管理、经济监管和监督方面。设定行政管理事项,不仅涉及到调整撤并、更名的机构,其他部门也要认真梳理界定好职能。

其次,在界定职能时要做到“三个分清”。分清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把不该由政府部门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做到凡是企业能够决策的事情交给企业决策;分清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关系,是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能不要简单地划到事业单位;分清上级政府和乡镇政府的职能关系,所有涉及到县级政府承担的由县级政府承担,不能把所有的事权都转移到乡镇政府,必须转移的人员和经费同步转移;乡镇政府也不能把事权转移到村。希望大家抓紧时间,按照统一要求,认真梳理职能,上报县政府、编办审批。

三、设定好岗位

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对照职能,合理设定岗位,因职能设岗位而不能因人设岗位。在全面梳理好职能的基础上,按照一个部门能够办成一个事项的要求,研究岗位设定,确保工作开展更加顺畅。国营农牧场承担着发展一方经济、维护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的任务。近年来,由于体制问题,国营农牧场得不到上级财政、编制部门的认可,没有编制,人员进不来,经费没保障,处在两难之中。虽然这次机构改革国营农牧场没有涉及当中,但我们要做好国营农牧场的岗位设定和内设机构的确定。编办和国营农牧场要结合自治区关于国营农牧场改革的意见,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解决办法,通过机构改革一并考虑。

四、配备好干部

政府机构改革最为关键的是领导干部,涉及到调整的领导干部,要通过机构改革配备好各级领导干部、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

首先,要统筹安排好人员。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和每个人的特长、工作经历,合理安排好工作岗位,统筹安排好主要领导。尤其是乡镇这次机构改革任务比较重,涉及到大部门、大系统的调整,各乡镇要整合好人员、统筹好人员,一人多岗、一人多能,培养好复合型的干部队伍。

其次,要多争取各类编制。政府机构改革要求编制管理只减不增,但对霍城来讲、对整个新疆来讲,多争取编制,就是多增加人员配备,多增加经费。近年来,霍城在政府机构改革中都是不折不扣,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这就出现完成的越好,编制就越少的局面。目前霍城编外人员超过2600人。县编办和主要职能部门要根据我县的工作需求,向自治区、自治州政府汇报、沟通,积极争取编制,破解我县当前事业发展人才奇缺的瓶颈。

最后,要加咳嗽绷鞫目刂啤T谡鋈嗽惫芾砉讨校俳愎ぷ魅嗽薄⒈咴兜厍ぷ魅嗽薄⒁滴窆歉珊侠砹鞫乐共徽A魇А=裉斓阶灾沃莶渭咏逃ぷ骰嵋椋嵘侠钛Ь榧敲魅分赋觯“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重点骨干流动没有特殊情况,一定不能流往伊宁市,包括领导干部。现在很多人才把专业技术作为一个跳板,在乡镇工作一年,就通过各种关系调到大城市或是周边县市,以后一律不准”。今后,霍城也要这样做,特别是业务骨干、教师、医生、党政领导干部,要严格控制流动,确保有人干事、有人真心干事,维持队伍的稳定性。

五、促进好工作

要统筹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和各项工作推进的关系,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使机构改革工作和重点工作两促进、两不误,实现共赢。要把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和重点工作的推进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更好地梳理职能,更好地明确职责,更好地整合力量来推进工作;把政府机构改革和提高效能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机构改革、下放事权,使政务公开、行政问责、绩效管理有更好的抓手;把政府机构改革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职能的界定,把政府的行政边界、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作职能界定清楚,共同推进工作。

电视会议新闻的改革与创新 篇7

关键词:电视新闻,会议新闻,电视镜头

在我国,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它有向广大民众传播和宣扬我们党和政府声音的责任。而其中, 会议新闻是必不可少的。

会议有其相对固定的程序, 但记者不能公式化地对待会议。会议实际召开过程中会出现新的变化。记者要随时准备, 努力抓住变化和特点, 才会写出特色。事实上, 程式化的会议动态与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并不是一回事。前者的着眼点是会议, 报道重心是会议本身, 体现的是会议举办者“指导工作”的主观意图;后者的着眼点是新闻, 报道重心是会议透露的新鲜信息, 满足受众的需求。弄清这个区别很重要。它提醒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 把握新闻的规律。同时也告诉新闻工作者:受众头疼的其实是枯燥的程式化的会议报道。对后者, 他们是欢迎的, 是有接受和了解的需要的。所以, 会议新闻改革的指导思想, 首先就是要减少程式化报道, 增加新闻的“含金量”, 使其成为真正的新闻。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在电视媒体领域, 要变“会议报道”为“会议新闻”, 需要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突破禁区, 按新闻规律来编排新闻

吉林省的《吉林新闻联播》改版后, 对于会议新闻所在的版面位置和时间长短问题, 也做了相应的改革, 将一些部门、行业、地区的会议放在一组, 以“简讯”的形式播出, 一组简要新闻可播出至少5条会议讯息, 这样, “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播放其他新闻, 新闻联播的信息量明显增加。

二、深入挖掘新闻内涵, 功夫不在会内在会外

会议新闻属于动态消息, 有很强的时效性, 但新闻讲究时效, 并不意味着在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就把重大事件匆匆忙忙地报道出来。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发出一条精良的会议新闻, 事实上记者的功夫不在会内, 而在会外;不在会后, 而要做在会前。当确知会议的重要性后, 要详细摸清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会议重点, 以及将出台什么新的政策?新政策的出台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有何等关联?只有当我们的媒体吃透了会议的精神后, 才能找出会议的亮点, 做出令人民群众关注的好新闻。

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 注重挖掘会议的现实意义, 增加信息量, 才能把新闻“做大”, 将会议新闻做成深度报道。善于从会议文件、发言、交谈、活动中, 发现、挖掘出受众关心的有报道价值的新闻或新闻线索, 是记者的重要本领。

三、不断转换视角, 创新报道方式

由于会议新闻的指导性不在于会议本身, 而在于报道会议中发布的信息, 所以记者应该选择那些有特色, 且为广大读者关心的会议, 加以认真报道。在采访中, 要注意捕捉新闻线索, 沉入“会海”捉活鱼, 跳出会议写会议, 以独特的视角, 选取独有的事实, 写出独到的新闻。对领导的讲话要尽可能精炼, 选择重点, 突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部分;要善于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增加会议新闻的深度、厚度、广度。如近几年的全国“两会”报道, 就跳出了以往会议报道的程式化模式报道, 而着重报道了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内容, 例如升学、就业、环保、住房、户籍等百姓关注的话题, 令人耳目一新。

四、发挥电视特点, 用镜头表现真实生活

电视镜头是比文字稿更为生动形象的语言, 电视镜头最大的特点, 就是能达到使受众“身临其境”的效果。首先, 要发挥电视的优势和特点, 就要适当多搞现场报道, 多采用同期声。其次, 要提高拍摄质量。在资料画面的使用上, 应尽量做到采用最新的资料和能够说明问题的画面。另外还可多用美观的图表来直观表述枯燥的数据和条文。精简会议新闻, 就应提倡“短新闻大背景”的制作手法, 也就是说, 新闻来自于会议, 但新闻的表现形式不只是会议。具体的做法是, 以会议新闻作由头, 告诉受众何时何地何人开了个什么内容的会即可, 再寻找切入点, 剔出受众关注、具有新闻价值的另发背景新闻。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缩短了会场镜头的时间, 受众又能干净利索地了解某一件自己关心的事, 画面可部分或全部脱离会议重新处理等。

改革创新会议讲话稿 篇8

刘云山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最根本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思想共识。要持续深入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学而信,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学而用,就要坚持问题导向,用讲话精神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学而行,就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刘云山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大局,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宣传阐释、营造良好氛围,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典型引领、注重以文化人、注重制度规范,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作家艺术家更好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更多充满真情、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尤其要提高作品质量、讲求社会效益,防止唯票房、唯收视率、唯点击量。要着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主动精彩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文化走出去提质增效,努力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强调要把握正确导向、坚持价值引领、讲好中国故事、强化依法管理、奋力创新求进。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强化党委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具体化系统化,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推动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繁荣创作,抓好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落实,真实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

——新华网

上一篇: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下一篇: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