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1

摘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而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劳动关系的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所以,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当前的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政府作为劳动关系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劳动关系及主体的介绍,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劳动关系 政府 角色 地位 作用

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三方主体之一,它介入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绝不仅仅是劳资之间的关系,政府作为第三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政府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及行政方式对劳动关系运行态势起决定性影响。同时,劳动运行态势也对政府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以及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性产生基础性影响。所以,在劳动关系问题上,政府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必须积极作为。

一.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主体

劳动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劳动关系是雇员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所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包括:雇员、雇员团体、雇主、雇主组织、政府。

二.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劳动关系不稳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企业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择业自主权的确立,企业越来越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力求降低人工成本。而劳动者为了取得最大化的劳动报酬,追求更好的劳动条件,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劳动关系呈现动态化发展。

(二)劳动关系双方力量失衡。弱势劳动者群体的基本台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尽管契约化是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劳动关系建立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劳动双方现实上还是不平等的。劳动关系运行呈现以经营者为主导的体制特征。

(三)劳动管理功能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程度弱化,劳动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劳动立法和执法工作滞后。

(四)政府监管不力,管理缺位。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干预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劳动关系调整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需要。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都长期处于力量薄弱、疲于应对的状况。

三.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我们可以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归纳为五种角色,即“五P”角色。

(一)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政府的第一个角色是保护者。政府通过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政府的角色在于制定劳动政策并推进其实施。政府制定的政策与法律不仅反映了劳资双方施加的压力,而且反映了公共舆论以及劳资力量对比的变化。政

府是否颁布劳动保护立法以及该法律保护的程度,直接反映了政府是否维持 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正义,并反映了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基本理念。它确定了劳动关系的调整框架,为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提供了各项制度和规范。同时,政府还要监察劳动标准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的执行,劳动监察是政府的第一个角色衍生出的重要任务。

(二)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

政府的第二个角色是促进者。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问题,政府要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开展集体谈判创造宏观环境,积极促进双方自行谈判与对话,促使其在遵循劳动法基本规则和基本劳动标准基础上发展适合其特点的劳动条件。政府是以促进者,而不是直接干预者的角色,推动集体谈判的开展以及雇员参与。

(三)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政府的第三个角色是劳动争议的调停者,有时也是调解者或仲裁者。为了维持良好的劳动关系,政府通常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理想的政府应该作为中立的仲裁者,为劳动关系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使劳资双方能够平等 地通过协商或谈判来解决内在冲突,使产业冲突减少到最小程度。

(四)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政府的第四个角色是规划者,为全体劳动者建立一套就业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三大支柱: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在当今自由化、国际化和竞争日趋 激烈的社会,政府应该在教育培训、研究开发、人力资源规划等领域进行整体设计,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的角色在于保持劳动关系稳定、促进劳资合作和实现经济繁荣。

(五)公共部门的雇佣者

政府的第五个角色是公共部门的雇佣者。公共部门的雇员包括政府与地方公务人员,在一些国家还包括公用事业部门的雇员,其规模和人数在各 国不尽相同,但都占相当比重。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应该提供合法、合理的劳动条件,以模范雇主的身份参与和影响劳动关系,使之成为私营部门劳动关系的“样本”。

政府在扮演这五种角色时,作为保护者和规划者,政府应该积极而主动地完成任务;作为促进者和调停者,政府应该采取中立和不多干预的态度;至于政府作为雇佣者的角 色,必须要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家的表率,合法化、企业化和民主化是基本要求。

三.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一)劳动政策的制定。

(2)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就业保障。

(3)劳动条件的维持与提高:劳动标准。

(4)劳动关系的协调。

鉴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劳动方式也处于转型阶段,同时又在追求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起以下作用:

(一)健全和完善劳动法律和法规

我国的立法,多采用的是政策——行政法规——法律的渐进模型。在一线城市,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正在进行试点,在反复检验后逐渐向全国推行。政府为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加强劳动立法和宏观调控方面做

了大量工作,先后承认和批准了23个涉及劳动者权力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与之配套的部分法律法规,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出现了企业下岗工人、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三股就业压力。对此,我国政府开展了类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失业救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初步建立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虽然还不完善,但其整体运行还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妥善的解决了大量的劳资纠纷,对协调我国的劳资关系

由于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处于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有效,甚至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但我们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关系将在政府逐渐成熟的推动力下,达到长期稳定和谐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劳动关系学》(第三版)程延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常凯,《劳动关系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6高景芳 《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上海财经大学2004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2

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劳动争议数量大幅增长, 争议涉及劳动者人数不断上升, 且劳动争议内容日益复杂, 调节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定位政府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劳资关系中的角色, 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 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国有企业改制后劳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 利益主体发生变化

企业改制前劳动者、企业和企业所有者 (国家) 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企业是国家的企业, 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 (没有聘用关系, 或者说没有明确的聘用关系) , 劳动者既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所有者, 从这种意义上说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其实是掩盖了三者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的事实) ;企业改制后,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 国家、企业、职工都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 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 特别是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企业中, 虽然国有股份仍然处于控股地位, 但由于产权已经明晰化, 企业内部劳动力使用者和劳动者的身份界定已经非常明确, 掩盖企业所有者、企业法人及企业劳动者三者分属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识形态的帷幕被充分揭开, 企业的劳资关系恢复了其本来面目, 劳资双方呈现出既有合作又有分歧的复杂形态。

2. 劳动者地位发生变化

改制前劳动者既是劳动的提供者又是资本的主人 (劳动的使用者) , 有着“主人翁”的地位, 劳动者被以企业所有者的虚拟定位所缚而不得不长期依附于企业, 很少有流动等情况的发生, 一次就业几乎等于终生就业;改制后, 劳动者不再拥有虚拟的资本权益, 在法律上与企业是一种雇佣关系、契约关系, 社会上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为劳动者在市场内自由流动提供了基本条件, 从而也为劳动者、企业争取法定利益提供了现实条件和法理基础。

3. 劳资关系的调节由行政调节为主转为市场调节为主

企业改制前, 企业劳资关系的调节以行政调节为主。从宏观来说, 大到包括劳动力的就业、配置, 劳动力的岗位安排和调整, 劳动力的工资、劳动保护与社会保障, 都从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的确立和分配体系上进行行政调节;从微观来说, 小到具体的劳动报酬计算发放、劳动待遇的确定分配、劳动条件的配备和使用、劳动保护的提供等等, 包括诸如工人每月发几双手套、发几块肥皂等细微问题, 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严格控制和具体安排的。企业改制后, 国家行政逐渐退出, 劳资关系主要由市场规律来进行调节。也就是说, 劳动力的需求、调配、安置、劳动报酬和工资标准等, 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具体决定, 劳动者和企业双方都是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主体, 各自从本身的利益立场出发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决策。国家则仅仅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和明确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等方式, 对整个社会的劳动关系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和制约。

(二)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后劳资矛盾的主要类型。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一过程中采取的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出售等形式, 加快了企业改制步伐。改制后, 明晰了企业产权, 改变了劳动者的身份, 转换了企业机制,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 改制后的企业, 由于产权关系、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造成了劳动要素重新配置下的利益关系大调整。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与分配所导致的矛盾与纠纷成为新形势下劳资关系呈现出来的新问题。

透视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 以及改制后劳资关系发展变化的新情况,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表现出的劳资矛盾主要有以下方面:

1. 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矛盾

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大多是中年人, 由于年龄偏大, 解除合同后, 这些职工在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时, 在年龄、技术上将呈现出相对劣势, 因而在观念转变上出现“瓶颈”。当劳动关系面临不二选择时, 他们宁愿通过各种手段与企业讨价还价, 争取在合同解除时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补偿或再就业保障。

2. 岗位调整引发的矛盾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用工是不须签订劳动合同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虽然开始签订劳动合同, 但不具体规定每位劳动者的就业岗位、任职待遇, 企业根据发展的需要, 可以随时对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和待遇进行必要的调整。到了21世纪,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 劳动者与企业的聘用关系深入人心, 人们开始关注劳动合同条款对合同主体的利益影响。这时, 企业仍然按一贯的做法对部分劳动者进行岗位和待遇调整, 就会引起部分劳动合同纠纷。往好的地方调整职工是没意见的, 但为将来下调时埋下了隐患;如果往差的地方调整, 就会立即引发矛盾。

3. 社会保障“欠账”引发的矛盾

历史上, 许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未为职工交够工伤、失业、养老、生育、医疗五大保险, 过去许多年来, 职工享受的工伤、失业、养老、医疗待遇与企业为其缴交的保费多少关系不是很大。2005年起, 国家大幅提高职工社会保障待遇, 提高的幅度与企业历年为职工缴交的社保费按比例挂钩, 职工发现自己的退休金、医疗金比别人低的时候引发比较普遍的劳资矛盾和冲突。

4. 拖欠劳动者工资或工资发放不公引发的矛盾

这主要是发生在经营困难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5. 历史上减员增效工作不规范留下的问题引发的矛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许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经营困难, 国家鼓励企业采取减员增效措施。但是, 在减员增效措施实施过程中, 一些企业采取的措施不规范, 制定的规章制度存在重大遗漏和缺陷, 同时也由于当时给予下岗职工的经济待遇标准过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些待遇已难以维持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在重新核定待遇的过程中, 企业与职工双方围绕发放标准的高低发生纠纷和矛盾。

6. 劳动关系“国有特征”与劳动报酬市场化发生的矛盾

所谓的劳动关系“国有特征”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前进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作的职工, 虽然与企业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 但往往仍将自己视作国有职工, 其获得的劳动报酬也常常与政府公务员一样旱涝保收, 时间长了, 就惯性地认为自己拥有的是“铁饭碗”, 不会变动。当这些企业近些年从市场上招收员工时, 对所有职工实行可高可低、可进可出的市场化薪酬制度, 原有的职工就会产生强烈的抵抗情绪, 引发矛盾和纠纷。

二、政府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劳资纠纷中的角色和作用

劳资关系是一种内容广泛的社会关系, 是现代工业社会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劳资关系的和谐程度, 不仅直接影响经济运行, 而且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程度。在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背景下, 我国政府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 通过各种手段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法律保障、政策支持和有效的公正介入,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

(一) 西方国家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

西方国家劳资关系的状况与其社会政治制度紧密相连。其政府对劳资关系处理的态度, 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态度一样, 经历了任由市场自由调节到政府适度干预的转变过程。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最大市场、最小政府”的理论占据主导地位, 政府将劳资关系绝对市场化, 对市场的放纵, 变成对资本、雇主的放纵, 造成劳资矛盾尖锐, 阶级对抗和冲突激烈, 这个阶段总体上处于“强资本、弱劳动”时期。到了垄断资本主义初期, 工人由个人的反抗变成了有组织的对抗, 工会组织得到空前的发展, 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大罢工以及流血冲突促使西方国家开始采取建设性的干预政策, 政府开始慢慢进入劳资关系的处理过程之中。工厂法、劳动保护法、工会法等法律相继出台, 相应的劳动行政管理机构也逐渐设立。这个阶段劳资双方的力量开始逐渐达到平衡状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国家政府面对巨大的战争创伤和社会压力开始采用凯恩斯主义, 国家开始全面进入劳资关系, 包括国家直接干预失业, 通过政府大规模投资提供就业机会等举措。此时期, 普遍加强了劳动行政管理, 完善了劳动立法, 扩展了劳动监察领域等, 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的调整机制和法律体系。由此, 西方国家的劳资关系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劳资关系趋向动态稳定, 劳资双方激烈对抗和流血冲突大为减少。

从西方国家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首先是要树立政府必须干预的观念, 将劳资关系绝对市场化, 必将导致劳资关系的尖锐对立;其次要建立干预的手段, 就是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 来规范双方的行为, 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并通过有效监督体系的建立来防止损害的发生;最后就是在劳资双方通过市场及法律进行协调之外, 政府是有效的仲裁者和调解者。

虽然, 西方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做法, 也有不同的措施, 但政府在协调劳资纠纷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和作用是共同的。从比较学视角来看, 我们应该积极地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

对于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 国外有“5P”理论, 即: (1) 雇员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Protector) ; (2) 集体谈判与劳工参与的促进者 (Promoter) ; (3) 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 (Peace maker) ; (4) 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Planner) ; (5) 公共部门的雇用者 (Public sectoremployer) 。这些理论值得我国政府借鉴。

(二) 我国政府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

我国学者对政府在处理劳资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许多论述。笔者对常凯在其与Bill Taylor、Li Qi (李琪) 的合著中提出的“四者论” (笔者冠名) 比较认同: (1) 规制者 (regulator) ; (2) 监督者 (inspector) ; (3) 损害控制者 (damage control) ; (4) 调解与仲裁者 (mediatorand arbitrator) 。下面借鉴这些提法, 结合本人的体会, 谈谈我国政府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劳资关系中应有的角色和作用。

1.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对劳资双方的培训力度

我国政府作为规制者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劳动政策 (包括法律政令) 的制定和实施来干预、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劳资双方经双向选择, 通过契约自愿结成雇佣关系, 完成资本和劳动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所应起到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 是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提供制度和规则, 把双方的行为限定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西方国家在劳资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非常完备, 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还未出台, 且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同时, 法律法规的制订是一切的前提, 因此我国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劳资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加紧制订, 在制订的过程中要倾听一线劳动者的意见, 倾听劳动者代表的意见, 积极地深入群众, 到基层去了解情况, 将他们的意见反映到法律法规中来;另一方面, 是要加大对劳资双方的培训。对劳动者, 要加大有关劳动法律的培训, 尤其是培养他们依法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意识, 培养他们从签订劳动合同开始就自觉利用法律规范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相关条款要订细致、具体, 不要挂一漏万, 凡事都等到出现纠纷时才寻找法律援助是不行的。对企业, 也要加大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培训, 签订劳动合同要条款清晰、责权明确、待遇清楚;对职工因各种原因升迁调动的, 也要及时更新劳动合同, 如此等等。培训工作做得好, 能够减少相当多的劳动纠纷。

2. 规范、细化监督程序, 将劳动纠纷消灭在发生过程之中

政府作为监督者是指政府制定法律以及政策后, 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 保证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一是要规范细化监督程序, 将劳动监察部门如何对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监察做出详细的规定, 尤其是对企业劳动合同条款制定是否公允、完善的审查, 对企业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的监察, 对企业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情况的监察, 等等, 要有定期、定性和定量的规定。现在的劳动监察部门有浮于表面的情况, 一些人与企业主串通一气, 对企业违法违规情况视而不见。相当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欠缴社保费问题都与劳动保障部门督察不力甚至暗中保护有关。为此, 要建立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对各级劳动监察机关的失职、渎职乃至营私舞弊的行为用立法形式规定行政或刑事处分的标准和办法。二是改变一些政府的行政观念, 少做一些发生角色错位“政务”, 多做一些作为市场经济裁判职能的“政务”, 加强劳动执法力度, 遏制日益严重的劳动违法势头。劳动保障部门应深入企业工会, 鼓励和发挥各级组织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这能从企业内部、从劳动关系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3. 规范、细化损害控制程序, 将劳动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国劳动关系问题中最突出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劳动权益冲突问题。市场经济中, 劳动者个人在具体的劳动关系中一般处于事实上的相对弱势地位, 资方则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 资方往往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损害弱势者的权益, 从而造成严重的劳资对抗。有些劳动权益冲突暴发出来会很激烈, 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而作为政府, 却往往要等到冲突的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才出现。我们看到, 政府力量要么不出现, 一出现就抓人, 就是因为事情闹大了, 变成了恶性甚至暴力事件了。究其原因, 主要是事件萌芽时, 政府官员犯忌干预企业“自主权”而采取了被动应对策略。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需要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力量的政府制定规范而细致的损害控制程序。一种劳动纠纷发展成为权益冲突甚至是劳资双方的对抗, 是有一个过程的。政府应制定纠纷举报、出警程序, 对纠纷涉及的人数、事态的进展情况、纠纷的本质善恶作出规定;一旦符合规定, 就出动监察员深入企业了解情况, 进行协调。其实, 只要政府公允力量介入, 职工情绪就会缓解, 绝大多数劳动纠纷会得到妥善解决。对于确实解决不了的, 也可以借机引导职工依靠法律途径解决争端。必须指出的是, 市场经济中, 政府是仲裁人,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劳动争端警察队伍, 这样才能将各种纠纷解决在萌芽之中。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经验凡事都依靠打官司解决, 建立一支劳动警察力量来协调解决劳动纠纷是必要的。当然, 也可以将劳动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警察力量的建立综合起来考虑。

4. 建立多方力量参与的调解与仲裁体系, 为解决纠纷营造和谐氛围

调解与仲裁者是指政府以第三方身份即调解者、调停者、仲裁者的角色处理劳动争议, 化解劳资矛盾。本文认为除了要建立一支劳动纠纷的警察队伍代表行政部门, 视各种劳动纠纷进展情况出动警员到企业协调以外, 还强调要发挥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调解劳动与民事纠纷。也就是说, 在调解组织上, 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调解机构体系, 充分发挥仲裁机构、企业工会、民间法律中介组织、企业行业协会和劳动者协会等多方面力量的作用, 共同参与重大劳动纠纷案件的协调工作。这样做, 会使劳资双方都感觉到协调组织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减少双方的情绪压力。此外, 还要加强劳动纠纷协调的程序性建设, 制定科学、规范的程式并赋予调解结论以一定的法律效力。在中介机构建设方面, 一是要建立基层的劳动关系调解与仲裁组织。地方政府可以在县乡或是街道办事处一级建立劳动调解组织。组织中可以吸纳一些企业的专业人士, 并授权使这些组织能够更有效率地处理企业内部无法解决的争议或纠纷;二是建立专业化、独立化的劳动调解与仲裁组织。主要是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资金来源独立的调节与仲裁组织。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来自政府劳动保障部门、法律界人士、学者、企业等, 这样可以保证调解、仲裁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结语

当前, 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入了关键时期, 改制后的劳资矛盾出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 有的地方有的时候矛盾冲突甚至到了激烈化的程度。各级政府应在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职能, 采取新的措施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方式, 维护劳资双方的利益, 实现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雷, 祁亮, 尤英飞.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 (11) .

[2]李亚娟, 杨云霞.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 2009, (6) .

[3]周兰蓉.发挥政府在建立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J].湖南农机, 2008, (7) .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 电子政府;政治参与;参与型公民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含义及其要求

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利益,以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国家行为的活动。它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当代社会,政治权威要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使社会上具有政治参与要求和能力的公民参与到政治体系和决策过程中来,而政治稳定的实现和政治秩序的建立也有赖于社会各种利益得到制度化的代表和表达。

按照查爾斯·泰勒的观点,要表达公民对民主的需求很简单:那就是左右我们的规范与决定,应该交由人民来定。这意味着:(1)人民大众对于自己何去何从应该表示意见,而不是一味听命于人;(2)这些意见必须真正出自他们的心声,而不是经由宣传、误导、非理性的恐惧产生;(3)这些意见所反映的,应该是他们经过一定的思考所产生的想法和愿望,而不是在信息不足和本能反应下的偏见。从客观上讲,在现代政治体系中,政治系统为实施有效社会控制,必定会垄断或封锁那些不利于政治稳定或危及到政治统治的信息,会用强力控制传统大众传媒,有选择地发布经过筛选过滤的信息来影响公众的认知与判断。普通公众要获得充分信息或反过来通过有效渠道向大众广泛传播自己的思想几乎是并不存在的。

建立在互联网络之上的电子政府赋予公民更深层次的民主。网络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手段无疑更具威力,它必然推动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政治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二、电子政府的概念及其特征

1.电子政府的概念

电子政府的概念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两点:

(1)突出电子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有学者认为:“所谓电子化政府(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自动化的信息和服务,从而构建一个高效、廉洁、透明、民主的服务型政府。”还有学者指出:“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面向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换言之,就是构建一个‘虚拟政府’(virtual government),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2)电子政府可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学者认为,电子政府是通过扩大公众的政治参与来增强权利对权力的监督的。还有学者强调了电子政府建设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影响,电子政府可以造就自由的政治社会。

2.电子政府的特征

(1)组织结构扁平化。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是一个刚性化的机械的金字塔式科层组织,有固定的职位、严格的层级关系和层层传递的信息渠道,行政信息在上下各级政府的传递要经过繁琐的行政流程。组织机构职责明确、边界清晰又相对封闭,组织之间缺乏互动。这种组织结构引发了一系列弊端,本位主义严重,拖沓、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政府机构趋于扁平化,呈现为一种柔性化的有机组织;组织机构以功能与项目为导向,既有为完成经常性任务、比较稳定的组织单元,又有为完成创新性任务和临时性工作、具有较大动态性的组织单位;组织之间的边界是开放的、互动的、动态连接的,通过网络实现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减少不必要的层次环节,大大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工作效能,逐渐形成一种弹性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跨功能的、效率高的“无缝隙政府”。

(2)信息资源共享化。科层制组织结构实行政治控制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垄断封锁那些不利政治稳定或统治的信息、控制媒体,有选择地发布筛选过的信息以营造舆论,强化、维持合理性统治。同时科层制内部也争夺信息控制权,下层官僚基于自己的利益,选择信息向上传送。经过层层选择,信息的绝大部分滞留于各级官僚之手,导致官僚制对社会管理的严重迟钝,并使得对官僚的监督困难重重。信息在传统政府与公众之间极不对称,政府是信息的绝对拥有者,政府信息不能与公众共享。电子政府则不然,它不仅要求实现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行政系统与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信息共享。而互联网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使大众易于接受各种信息,加速政治社会化。

(3)行政过程公开化。从行政生态学角度看,政府与其环境要保护行政生态平衡,就必须有效地吸引外部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加工和转换,向社会输出政策产品和公共服务。但在传统行行政体制下,这一转换和输出过程处于幽暗状态,只有政府甚至是个别行政区长官知道,制度运作为某些人操纵,行政相对人只是被动地服从政府的决定,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政府上网后通过自己的网站提供除保密外的大量的公共信息,在网上发布公告,公布政府的法规和政策、领导人的基本情况、政府的行为倾向,特别是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前在网上公布,让公众广泛参与讨论,经过反复充分的博弈,最后作出决策,将政府决定和行为暴露于阳光之下,可以大大限制暗箱操作的空间,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这既充分体现了政府活动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有助于公民在网上的舆论监督。

三、电子政府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

1.电子政府提供了公民政治参与的信息环境

网络是个无疆域无中心的分散式结构,体现开放自由的理念。公民只要拥有一些简单设备,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参与相应政治活动,因为电子政府为公民提供了政治参与的信息环境。1996年2月9日,《赛博空间独立宣言》声称,“在这个独立的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多么奇异,都不必担心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这句话蕴涵这样一种观点:网络空间的政治参与行为是公开的,正因为是公开的而不是神秘的,所以公民能“自由”表达观点,不必担惊受怕。近年来每逢“两会”期间,许多公民通过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交流。电子政府使政治参与行为按预定的程序在网上清晰地反映出来,从而把政治参与行为纳入公开化、程序化的轨道。

电子政府的构建将为政治信息公开提供一个方便、有效、快捷的平台。通过网络系统,除个人隐私、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等以外,包括监督、检察等以往讳莫如深的内情,都可在政府网站上以更易理解的语言详尽无遗地披露。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开通,实现了政府网站整合,为公民及时了解中央各部委及各地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这样既满足了公民基于政治参与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也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2.电子政府有助于塑造参与型公民

只有在公民因为熟悉和了解自己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有效的参与,从而对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高度的参与热情,而他们的参与行为也受到政治系统的鼓励时造就的才是参与型公民。电子政府在构筑公民政治参与水平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网络参与者的实践观往往是自主的、主动性的:它们根据自己的立场,不论社会背景、阶级或理念观点,选择自己关心、喜爱的场域投入对话和沟通。这种参与形式,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电子政府中的互动行为更强化了网上公民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政治功效感。所谓政治功效感是一种他们能够影响政治家与政治秩序的感觉。电子政府除了提供公民政治参与的信息环境,它所强化的公民自主性使公民在网络中更善于发现其政治绩效,使之感到自己在政治方面是可以作为的。它可以根据参与者自我的理念、见解和他人冲突、交换与妥协,取得了对特定事物主张的权利。这种论述诠释权的取回与网上政府的迅速回应相结合,无疑有助于消除公民的政治无力感,进而增加政治效能感。

电子政府给予公民的随进随出、随时发言的机会,使得参与者找到自身可加入、立足的公共场域,重构自我对社会的认同、网络的互动性,使每一种思想火花都有着成长为有影响的思想或思潮的可能,它使人觉得政治参与并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它和每个人的利益都发生着直接的关系。社会连结与认同感的增加将有助于公民把政治参与作为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会实现量的突破,更会是一种质的飞跃。

3.电子政府有助于实现高效化的政治参与

电子政府透过信息化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建立了多渠道的政治参与方式,无论在深度或是广度上都赋予了自身新的内涵,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政治参与的质量,提高政治参与的有效程度,使行政程序简单化、统一化,政府业务电脑化、网络化。在提高政府效率的同时,也实现公民政治参与高效化。

通过电子政府,公民不必走出家门,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政治投票、政治选举等活动。电子政府的信息以光速在传播,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政治参与突破了传统参与地理上的局限、信息沟通方式和信息获取途径的局限,实现了公民直接、便捷、快速的参政议政。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公民通过电子政府参与政治的时间效率大大提。

另外,电子政府的发展与应用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廉价、便捷、顺畅的参与平台。在软件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形成了多元化、交互式、开放性的信息传播渠道,实现了信息的大范围和低成本获取。在硬件方面,随着计算机性能提高和价格不断降低,个人电脑将越来越普及,网络将越来越简便,费用将越来越低廉。这样公民就能够更加方便、从容地以较低成本选择和吸纳所需的参与信息。一方面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热情大大提高,参与效果明显改善,另一方面节约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支出。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 《二十一世纪》.1997(4)

[2]张秉福,叶海芹.電子化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J].科技潮.2005(7)

[3]张德平.论电子政府建设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2(4)

[4]陈波,王浣尘.电子政府建设与政府治理变革[J].《公共行政》,2000年第6期

[5]Davos .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of Cyberspace .from http: //memex. org/barlow. Html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4

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从源头

治理腐败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有效探索。而政务中心建设,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载体和平台,决定了它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作用。

一、加快政务中心建设势在必行

政务中心就是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集中起来,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通过流程再造,达到简化审批程序的目的,解决审批程序繁多,收费不规范,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及审批行为不规范,审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以上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不但影响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同时制约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实践证明,政务中心这一机构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其特点是显而易见,首先从空间距离上,方便了申报相对人。目前,我们的各职能部门,办公地点分散,要申报一项目,就只能分别到各部门的驻地,进行漫长的申请,空间距离的分散决定了只能在串联审批的方式下进行审批,这种方式不但使项目审批时间长,效率低,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审批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为滋生腐败提供了土壤。如果遇上扯皮的项目,也没有一个机构从中协调,使申报人苦不堪言。而政务中心实行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空间距离带来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申报成本;其次是通过工作流程再造,进一步理顺各审批单位之间关系,达到了简化审批程序的目的,再通过运用“联合审批”将以前的“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审批时限有了很大缩短;

三、收费更为规范,以前搭车收费、乱收费的问题,从源头上得到治理;

四、吃拿卡要等为政不廉和审批工作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将得到较为彻底的解决;

五、统一了审批标准和条件,以前各职能部门的审批标准和条件,都是各单位在强调管理的思路下形成的,他注重的是管理,而不是服务,这就出现各行其事,互不照应的情况,给申报人很多限制性的规定,造成审批难。政务中心通过运用审批软件,从而在审批标准和条件上,相对统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监督到位了。以前监察部门对各职能部门的监督,是事后监督,也就是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没有举报,监察部门无法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督。而监察部门进驻政务中心,将监督从事后移到了事前,实现了全程、全方位的监督,从而使监督更为直接有效,运行更为顺畅,审批时限的严肃性得到充分体现,我认为这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这应该说是政务中心的办公方式和运行机制,在建设服务型政务中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七、在一定程度上,初步解决了政府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缺位和越位问题,政府组成部门,代表政府实行专项管理职能,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协商不够,在运用审批职能时,往往要出现:“给单位能带来利益的你争我夺,而对权力表现不充分的项目或纯服务性的审批项目,谁也不问。尽管这属于体制设置的问题,但这种表现使政务中心全方位服务社会的目的没有达到;八,对防止减少后审批项目的反弹,将具有现实意义。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地方党委和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的成果,是具有生命力的,是大事所趋,势在必行。以四川、吉林和安徽等省市为代表的省级政务中心,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帮助下,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断完善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其他省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我们西藏就是在学习、借鉴四川、吉林、安徽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3日,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协调管理办公室”,首次进驻单位16家,审批项目179项,工作人员36名。尽管我们在进驻单位、运行机制建立、服务内容、管理办法等方面与兄弟省市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与自治区成立中心的初衷和向巴平措主席提出的“进一家门办成,盖一次章办好,交规定费办完,按承诺日办结”的要求,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相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下,随着进藏铁路试运行成功,将为西藏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为中心的发展提供契机,为不断拓宽的服务内容,改进管理方式,规范运行机制,加快西藏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全国政务中心的发展可谓是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很好,为地方政府转变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发挥了应有的作

用,受到群众的好评,社会的公认,但我们应清楚的看到,有些深层的问题,制约着政务中心的发展。

二、政务中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对政务中心建设必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政务中心建设和发展,全凭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而领导的重视程度,取决于领导的认识程度。从全国政务中心的发展情况看,解决认识问题,是全国政务中心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政务中心建设在全国的发展还不平衡。从我了解的情况是,全国地县两级政务中心建设,发展较快,而且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地县。而省级政务中心建设,仍屈指可数。是不是省级职能部门没有审批项目,还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需要下面进行,省级就不需要改革。显然不是,而是有更多的深层次原因。

(三)政务中心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的作用,还不明显。这不是说政务中心机构存在什么问题,也不是工作人员的问题,而是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旧体制的排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政务中心的发展。

(四)窗口没有审批权,只是原单位一个收发室。这种状况不是普遍现象,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就以我们西藏而言,这一状况一直困扰着我们,从中心成立后不久,我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的向有关部门再三反映,至今没有改观,相反,大有恶化之势,难以维继的情况已经显现。

(五)全国政务中心的名称繁多,机构性质各异。我们西藏叫“西藏自治区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有的称之为“便民服务中心”,有的称之为“政府服务中心”。我认为:作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理应有统一的名称。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法律地位的缺失。政务中心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仍是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部性,在改革方面,往往是中央没有文件,地方是不会主动改革现行体制的,这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较为明显,这就需要国家对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历史进程加以推动。也应对地方这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成果,及时加以确认和推广,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政务中心还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政府部门,这就对该机构,在国家层面的合法性带来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是创新、改革的时代,中央应及时总结,地方改革和创新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同时,对其法律地位,尽快加以明确,这样既保护了地方党委、政府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也可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向深入。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重道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强,转变政府职能,还需一个较长的过程,全能型政府和管理型政府的意识,在部分干部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在经济落后地区,尤为突出,以“审批代管理”的工作方式,在现实工作中,仍占上风,在强调“特殊”的名目下,强调平稳改革,职能部门的审批权、审批程序是法定的,不是随意可以改变的。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在政务中心建设上的水平不一。而且有个别人还发出:审批项目进入政务中心,部分人员从事审批业务,还有部分人员干什么去?是乎这个部门就是为审批而设立的。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政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的阻力是非常大的,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因为这毕竟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部门的权和利。在这种状况下,国家应加大改革力度,确保全国在体制上衔接,框架上一致,不应该有特殊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克服阻力,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迎头赶上,不断优化自己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商落户,以宽松的环境使其发财,使我发展。国家应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有统一的标准和时间表,以推动政务中心的发展,使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没有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格局。据有关资料反映,全国地、县两级都基本建立了政务中心或类似的机构,省一级的政务中心还屈指可数,不是说省级各职能部门没有审批项目,也不是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到了不需要改革地步,而是阻力大,再说国家也没有把各部委集中起来,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这就很难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格局,单就审批而言,理应形成全国性互动的网络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简化办事程序,杜绝暗箱操作,克服审批中的随意性。建好各职能部门的审批大厅,把内部职能整合后,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也是改革的选项之一。否则,统一收费标准和条件,规范收费和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就难以实现,或许过一段时间还会回到过去的方式下运作。从长远看,建立政务中心是权益之计。就我们西藏而言,目前地、县两级没有一家成立政务中心或其他政务中心这样的机构,经济社会的落后,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表现及其充分,这不是说西藏的投资软环境很好,政府的服务很到位,而是另有原因。这就需要国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大开放,优化投资环境改革的力度,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经济发展的能力,尽快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壮大地方经济总量,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与全国同步。

三、对策建议

一、应尽快明确政务中心在政府机构中的法律地位,确保运行的合法性。尽管我们有部分省、市区的政务中心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法律地位问题,已不是影响政务中心运行的主要问题,但从国家层面,还存在一个法律地位问题,请专家、学者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呼吁国家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由地方行为,变为国家的改革行为。

二、如果通过总结和论证认为,政务中心在建设服务型政务方面具有可行性,请国家应尽快加以推广,促进经济落后地区,认识模糊的地方,学习借鉴成功省市区的经验,以此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体制上全国衔接,框架一致,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三、国家应统一政务服务中心的名称,避免目前这种名称五花八门,功能差异较大,服务不到位的状况,使政务服务中心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应有贡献。

四、规范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政务中心,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的作用。从发展水平看,全国差异较大,在简化审批程序方面,也不尽如人意,政务中心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审批服务机构,因为有些审批项目仍需到原单位审批,这种情况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

这说明政务中心的建设和规范管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中央给予极大的关注,在总结地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5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关系成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公共关系的科学管理既可以为企业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之路,又能为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铺路,并能合理地调节企业和外界社会的关系,以及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本文就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公共关系现代企业管理应用和发挥的作用

公共关系不仅拥有它独特的魅力,社会、组织、个人对公共关系也有迫切的需求。在面对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的日益开放,全球日益走向公正、公平的新世纪公共关系这一种职业、学科、艺术越来越收到世人的关注。

一、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公共关系,简称公关(PR),它是一个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获得公众的支持与信任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艺术活动。公共关系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不管是民主政治,还是对外关系发展,都离不开公共关系,因为只有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支持才能使民主政治和对外发展成为一种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争取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理解,公共关系被存在着重要的位置;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也需要发展公共关系

二、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公关是整个公共关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关系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公共关系是企业与其相关的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公共关系是企业与公众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的一种传播活动。三是企业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四是企业公共关系受社会行为规范制约。这四方面的相互联系、作用,对企业有着以下五条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关系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明智的企业应该处理好公共关系。

(二)公共关系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广集信息、预测动向、保证企业耳聪目明。

(三)公共关系可以为企业树立信誉、塑造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公共关系可以起到缓解矛盾、消除误会、争取谅解的作用。

(五)公共关系可以理顺企业的内部关系、增强凝聚力。

三、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有效运用公共关系

(一)充分利用并发挥日常事务型公共关系的作用。

(二)传播信息。

(三)应对意外事件。公关部门应对提前有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作出一份比较全面的预测和处理方案。

1、预测和分析;

2、制定应急计划;

3、要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职工介绍应急计划;

4、确定发言人,及时地以恰当的方式公布事实让人们了解情况,理智地作出分析判断;

5、对主要职工进行培训;

6、做好与新闻界的联系;

7、安慰受害者及其家属;

8、同可能求援的单位建立联系如医院、消防部门、公安局等。

(四)主动制造新闻。公关人员可以有计划地、主动地制造一些新闻,以吸引新闻界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的目的。

(五)恰当得体的利用公关礼仪。

了解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性,在2003年中国乳品业市场,来自蒙古草原的蒙牛崛起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首先,3月份伊拉克战争期间,蒙牛集团抓住央视大规模战争报道形成的收视高峰,率先进行事件营销,并取得成功,然后,他们与央视协商建立了一个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以确保蒙牛广告能在第一时间赢得商机;“非典”期间,很多企业纷纷停下广告,蒙牛集团不但没有撤出广告,反而加大投放,并增加了公益广告的力度,“非典”过后,马上得到了市场的回报;10月份,蒙牛又利用获得“航天员专用牛奶”称号这一机会、进行大规模 “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的公关活动;到11月,蒙牛则一举夺得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说,是这成功的公关营销技术使蒙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并由此树立起一个具有民族内涵的大品牌形象,同时使蒙牛的产品销量一路奋进,目前已由行业的乳业第四一举上升至榜眼之位,而液态奶部分更是攀升为行业霸主,值得我们借鉴推广。我认为其蒙牛集团成功的秘诀在于蒙牛的营销人抓住了公关策划的四大精髓。

(1)紧扣产品的核心优势和品牌的核心价值。企业的一切公关活动应该服务于品牌建设和适应于品牌规划,企业的一切公关活动一定要紧扣自己产品的核心优势和这个优势可给予消费者的核心价值。蒙牛集团明白这个道理;

(2)始终警惕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在蒙牛的电视广告中,神舟5号公关活动后突然冒出了许多以神舟5号或航天员为素材的广告。蒙牛的营销人是相对优秀的,因为他们深切懂得机会是公关活动的基础,没有好的机会就无法承载较高的营销目标或品牌期望。

(3)坚持感性路线和理性路线的完美结合。公关在营销中的真正含义上的“既沟通又销售”,该点在蒙牛神舟5号的公关策划中同样是表现的恰如其分。

(4)清醒认识执行是保证公关成功的关键。公关的营销力就是公关的策划力与执行力的综合匹配,即公关营销力=公关策划力×执行力。再好的公关构思,一旦遭遇很差的执行力,结果也不会令人满意的。而蒙牛的此次公关的两力都很强,这在它在前文中的几个过程已见证。

公共关系的发展还有待于社会广大媒体的接纳。有待于大力发展公共关系资源,并在新形势下使其得到更广泛、有 效的发展和利用。不论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其他组织,都离不开公共关系,更离不开公关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运用公共关系,把商品关系人情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公共关系学,其“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方针恰恰顺应了市场经济这个时代要求,它的应用,必将给我国企业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因此,正确有效地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和手段,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参考文献:

[1] 冯兰公关训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张荷英现代公共关系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张映红公共关系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李光平现代公关教室吉林文史出版社

政府在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作用 篇6

信用卡是指“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是集结算和信贷两项功能为一体的银行业务按《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行卡可以分为借记卡、准贷记卡、贷记卡其中后两者又合称为信用卡但是按国际规范只有贷记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银行卡可谓是20世纪最成功的零售金融产品问世后的短短40年时间信用卡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信用卡业务必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业务之一因此全面把握信用卡业务发展规律深入分析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时制订应对策略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根据国外的经验发展信用卡业务除了银行及相应配套服务商的努力外政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部门通过立法、政策、指导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政府政策在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作用

(一)完善法规规范运作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每个月的信用交易和消费信贷都在200亿美元之上美国也是世界上信用管理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正是那些与社会信用建设有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美国是奉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信

用立法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随着信用交易的增长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如公平授信问题、保护消费者隐私权问题美国的法律属于自然法系法案往往一事一定针对性强美国关于信用管理的法律开始制订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80年代趋于完善形成了较完整的框架体系这些法规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稳定经济秩序如《信用卡发行法》规定除非客户的书面申请银行等发卡机构不得主动发卡这项规定主要是针对当时各发卡机构为扩大市场份额主动投递大量的未经申请的信用卡而造成风险上升的现象该法律也明确规定持卡人对于卡片被盗或丢失以后产生“盗用”情况可以不承担责任又如《公平信用记账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高利贷法》、《贷款真实性法》、《公平信用和记账卡公开法》、《电子资金转账法》等对信用卡业务的各个方面都作了规定确保其规范、稳健运作二是保护消费者隐私权信用卡业务是以社会征信制度为基础的要对个人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传播而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是非常强调个人隐私的保护因此在《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信用记账法》等法规中对个人隐私数据和社会征信数据加以明确区分三是解决信用卡业务发展中涉及的其他问题如歧视的问题《平等信用机会法》规定银行不得因信用卡申请人的性别、婚姻、种族、宗教信仰、年龄等采取不同的授信标准;《社区再投资法》鼓励银行向中低收人群体发卡满足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些关于信

用发展的立法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对银行的信贷、发卡的规范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执法、监督;另一类是关于信用行为的规范由联邦贸易委员会执法主要是对征信、催收等的规范高度发达的信用卡业务发映出成熟的信用文化和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而法律规范的配套和“与时俱进”是其稳健发展的前提

(二)积极引导促进发展以韩国、英国为例这些国家的政府机构在采取引导性政策促进信用卡业务发展方面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从1995年开始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韩国政府认识到促进信用卡业务发展是解决经济衰退、漏税瞒税现象等问题的一剂良药一方面抓监管制订新的发卡守则严格规范营运资格对信用卡贷款的利率和额度进行限制避免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则是积极采取一系列鼓励持卡消费、鼓励商家接受信用卡的措施如为了改善受理环境强制要求每年营业额达到35000韩元的商户必须接受信用卡否则就对其进行审计若发现有限制使用信用卡行为的就加重税收处罚而对于积极接受信用卡的商户则给予抽奖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为普及用卡增加用卡人数量政府明确要求降低申请条件废除各种限制强制减低向用卡人的收费对持卡消费除了规定免税奖励以外每次持卡消费40韩元以上的都可参加全国性的抽奖活动政府为此开发了信用卡抽奖系统每月的抽奖活动都通过国家电视台现场转播以提高公众的觉悟2002年后韩国的信用卡产业出现新的特点信用卡现金透支款项增加过

快、比例过大拖欠率上升风险管理的压力增大政府与时俱进颁发新的法律和守则开始实行有限制的发卡活动阻止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过快增长限制透支现金款项实现在较短时间内提现与整体应收款的比例从65%降到50%;改善信息和数据共享避免多重欠债的情况英国是伪卡欺诈比较猖獗的地区之一从伪卡损失绝对量排名来看2000年一季度排在前十名的发卡银行伪卡损失共计2500万美元收单中的伪卡损失为1800万美元分别较同期增长66%及50%.目前发卡银行的伪卡欺诈损失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长从收单损失来看已占整个欧洲地区的70%.针对这种大幅度增长的风险损失一方面政府加大司法力量对诈骗犯进行打击;另一方面政府和行业组织出面努力推进带个人身份信息资料的IC卡的发行加快收单终端机具的改造主要是银行增加投入对商户的终端改造给予适当的补助在政府推动下各发卡银行和相关机构达成了实施责任转移的一致意见即从2004年开始凡发卡行不发行带芯片的银行卡则由此产生的伪卡风险损失由发卡行承担同样如果受理终端不能受理带芯片的银行卡则产生的伪卡风险损失由拥有受理终端的银行和商户承担责任转移措施的实施加快了英国银行发行的磁条卡向芯片卡的转换目前英国已发行IC卡1000多万张占整个银行卡发卡量的10%预计2005年国内的4400万张贷卡将全部转换成IC卡

(三)保护民族产业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在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初期中国台湾地区有关监管部门就

认为发行信用卡若不加强保护盲目地对外开放易滋生流弊于是台湾当局积极介入到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中走了一条先联合后竞争的道路早在1983年台湾地区正式成立联合信用卡处理中心负责处理信用卡消费受理及资金清算等并通过法律规定收单业务必须由该中心独家经营所有特约商户的拓展与管理由该中心统一负责商业银行只负责发卡业务这对规范信用卡受理市场、发展民族支付产业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非常重要尽管1996年以后允许各发卡银行发展了自己的收单业务但该中心仍然是台湾地区最大的收单业务处理中心目前该中心拥有会员42家发展特约商户6.3万家安装POS5万多台通过该中心信用卡消费额占全岛信用卡总消费额的63%.同时台湾当局通过成立于1984年的财金资讯公司(原名金融资讯服务中心)建立ATM共同服务系统实现各银行14863台ATM交易的联网通用为岛内所有发卡银行提供24小时的信用卡跨行提款、转账、余额查询、跨国提款、缴纳税费、信用卡预借现金服务等功能为信用卡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外岛内还设有联合征信中心为各银行发卡审批提供信用查询支持通过台湾当局的积极引导和近10年的努力既培育了良好的信用卡(贷记卡)市场大家对信用卡服务及其透支消费已经非常认同促进了信用卡业务整体上的成熟又促进了本土信用卡机构的快速成长在开放的同时保护了民族产业

二、几点启示我国各商业银行尽管已发行了4亿多张的银行卡但真正属于信用卡(贷

记卡)的才百万余张远远达不到产业化经营和市场潜力需求的规模仍处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起步阶段目前我们快速发展信用卡业务的主要障碍有一是受理市场发展缓慢联合发展的机制不健全能够接受银行卡的商户10万多个仅占商户总数的2.5%.银行卡的联网通用虽然经历了“314”212程进步非常大但跨行、跨地区的通用仍不够普及交易成功率不够高多数银行的ATM功能较为单一跨行转账、自动缴费等服务项目尚有待开发二是对信用卡的认同度不高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持卡人和商家对信用卡交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不信任积极性不高导致了持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例很小目前还不及3%而在美国该比例为25%中国香港地区也达到18%.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客户追求超前消费、使用信用卡贷款功能的还不多信用卡的功能体现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缺乏有效的全社会个人征信体系信用卡的发展缺乏必要的保障信用卡贷款是信用放贷无抵押担保在缺乏有效的个人征信体系的情况下银行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不得不为申领者制造繁琐的手续、严格的条件这又打击了申领者的积极性使信用卡业务陷入一种僵局结合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上述弱点分析各国政府在促进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我国监管部门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制订政策采取措施一是要有远见明确发展规划制订统一标准提高宏观管理能力第一要加快《银行卡

条例》的起草和颁发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信用卡的发行、使用、受理等各个环节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第二继续按照联网通用、联合发展的要求全面加强电子化网络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银行卡业务系统的处理能力彻底完成ATM、POS等受理系统的标准化改造二是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扶持“银联”标识卡和银联网络的发展实现各类卡片、受理终端、业务处理流程和服务质量的统一和规范建立合理的业务收费和行际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整体优势尽快扩大持卡消费和信用消费量共同打造具有民族品牌的支付产业三是介入用卡环节通过抽奖、征(免)税等措施促进持卡消费的比重持卡消费是信用卡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连接发卡、受理两大市场促进持卡消费对加快信用卡产业的发展作用非常大我国上海、北京等地纷纷制订了信用卡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持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目前的5%提高到25%这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促进征信系统的建立健全征信系统具有经济外部性及统一性在早期宜采用政府投入、独家经营的方式以加快速度避免资源浪费从整合行政资源人手把银行、证券、保险、公安、工商、税务、交通、海关、法院等各相关部门中的个人信息数据集中起来建立数据库由专业性的公司经营实施市场化运作利用宣传渠道大力传播先进的信用理念和价值观培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 农村经济建设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伴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 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8年7月, 李克强副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保电视会议上就曾指出,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 事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包括污染产生的原因, 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及解决的办法。如赫晓霞 (2006) 分析了农户经济行为对农村环境带来的影响;张成立 (2007) 认为国家应当加强法制建设, 从而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冯涛 (2007) 认为农民应当有效参与环境保护, 能够实现环境正义和环境效益的双重价值。

但是,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 从基层政府角度探讨农村环境保护的文章却不多。环境资源、环境保护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所以,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主要应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实现。同时, 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 在农村环保工作中更应首当其冲。因此, 本文将以总结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基准, 探讨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在环保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二、当前农村环境存在主要问题

(一) 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目前, 农业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相当突出。各类农药、化肥、生产激素等农用化学品施用强度大、频率高、流失快, 对水体、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化肥流失加剧了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 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的调查显示, 全国有17个省氮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公斤/公顷。河南全省每年使用的300多万吨化肥中, 只有1/3被农作物吸收, 1/3进去大气, 1/3沉留在土壤中。

而近年来, 中国政府最为头疼且下了最大力气进行的“三河三湖”污染治理中, 最大的污染源并非工业污染, 而是农业面源污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饱受污染之困, 接近不可治理状态, 最大的难题同样是农业面源污染。目前, 农业对我国污染的“贡献率”已达到一半。

(二) 农作物秸秆污染突出

农作物秸秆是部分地区年年头疼的一件难事。虽然禁止秸秆焚烧可谓老生常谈, 但是却屡禁不止。江苏省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约3700万吨, 许多秸秆被废弃在田间地头、道路与河沟两侧或在田间焚烧。秸秆焚烧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 严重污染城乡大气环境,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另一方面, 焚烧的烟雾还会造成大气能见度下降, 妨碍飞机起降和交通运输, 威胁高压输电路安全。因此, 国家严禁焚烧秸秆, 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通知。世博会期间, 更是加大整治秸秆焚烧力度, 随意焚烧得到较好的遏制。但这些秸秆只是暂时堆放在河塘等水体旁边, 下暴雨时秸秆冲入水中, 又将造成水体污染。而由于堆放不便, 很多百姓还是选择在管制松弛的时候偷偷焚烧。

(三) 电子垃圾污染加剧

电子垃圾污染是当前农村出现的新污染源, 已成为威胁农村环境的隐形杀手。废旧家用电器中主要含有铅、镉、汞等有害物质, 如果将这些电子垃圾随意丢弃或掩埋, 有害物质渗入地下, 会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进行焚烧, 则会释放有毒气体, 造成空气污染。而农村地区由于回收体系不完善, 更容易因为淘汰高峰的到来发生环境事故。如广东汕头贵屿镇是著名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点, 当地的铅浓度高于世界尘埃所记录的标准数百倍。由于有利可图, 在贵屿, 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在处理电子垃圾。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电子垃圾, 但其拆解方式粗糙简单, 对环境的污染依旧很严重, 对拆解者的健康也危害甚巨, 且并不能有效利用电子垃圾资源。

环境问题也带来了社会问题。2007年, 江苏省农村环保系统受理的90395件信访投诉案中, 60%以上发生在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近年来有所增加, 2007年到江苏省里集体上访的事件比2006年上升69%。

因此, 处理好农村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基层政府更是要发挥主导作用, 承担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 加强农民环境教育,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三、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 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在多年的宣传下, 基层领导均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将经济与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坚持两手抓, 两手硬。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环境,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 努力做到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这些理念可谓深入人心。

然而, 在多数人眼中, 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就等同于工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更多重视工业企业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往往忽略了其他产业如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当然, 在传统理念中, 农业一直被认为是清洁产业。加之, 随着农业对GDP的贡献逐步减少, 农民的增收更多依赖非农产业等因素, 基层政府对农业的发展也就停留在确保粮食产量, 维持现有耕地量等基本层面上。农业的转型更多地只是从土地规模经营, 农民非农就业角度来考虑, 如发展规模、高效农业带动经济发展等。农业也就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污染源。

因此, 基层政府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时, 应该将眼光放得更广些, 切不可顾此失彼。必须意识到,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依相偎不仅仅在工业领域, 更在农业领域。而处理好农业污染问题, 农业的转型是关键, 这也是国家一再提倡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因所在。以此为基础, 基层政府在谋求农业转型、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的理念才会更为务实。

(二)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

毫无疑问, 对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农村环境, 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来改善和治理。如江苏规定, 全省所有乡镇都要设立专门的环保办公室, 行政村要设立专职环保监督员。在这些举措中, 乡镇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显而易见。

当然, 基层政府在推进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 也应该将农民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 激发农民群众投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情, 但这一点却是目前基层政府最为薄弱的环节。如作为推进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重要载体和平台的农村生态创建虽然激发了基层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动力, 基层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整治农村环境, 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然而, 改善环境的过程却没有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 没有培育群众的参与意识。整治的目标由上级政府确定, 整治的过程由基层政府主导, 整治的结果虽由群众共享, 但是, 这样的结果只是领导所想要的, 却未必符合农民的心意。整治的过程只是基层政府的工作, 却未必得到农民的认可。

因此, 在改善农村环境过程中, 民众的参与至关重要。一方面, 要强化农民群众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引导大家珍爱环境, 保护环境, 凝聚大家的力量, 推进农村环境的改善, 而不能变成政府的单线作战;另一方面, 政府的主导作用应该建立在民众参与的基础之上, 民众的参与应该贯穿始末, 建立从下到上的引导机制, 真正反映农民的诉求。

(三) 正确处理好环境整治与长效管理的关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公告提出, 到2020年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基本目标。在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 各地纷纷将农村环境整治纳入工作日程, 开展各项创建工作, 如环境优美乡镇或生态村创建。基层政府更是以这些创建为抓手和载体来推进农村环境的改善。但是, 创建过后的长效管理则跟进困难, 这一点也使农村环境整治饱受诟病。比如, 江苏省近年实行的“六清六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清一绿”农村清洁工程, 开展之初都是轰轰烈烈, 环境大为改观, 但长久推进却非常艰难, 成效也不容乐观, 前功尽弃后老百姓埋怨不断。总之, 目前农村环境形成了整治容易, 管理难这一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以上级政府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注定了基层政府在最初的环境整治中会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以期获得较高的评价, 而在以后的推行中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则难以维持。

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地方政府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245-01

1 印江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现状

1.1 对土家族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印江县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方民族风情浓厚,民族建筑具有地域特色而且建筑群规模宏大,集居住、商贸、展览、旅游接待等功能,建筑风格主要以封火墙、吊脚楼、坡屋面为主,建筑材料以当地盛产的木料、石材、小青瓦为主。随着近年印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其土家族苗族文化的保护却始终是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件心头事—— 既要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又要保护特色民族文化,尽管在政府的推动下,多项保护民族文化的政策开始实施,但在土家族苗族文化保护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2 印江县土家族苗族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1)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不足,缺少保护意识。印江县处于西南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的普遍存在,使当地居民对少数民族文化已经“见怪不怪”,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并没有认识到其拥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导致对珍贵文化的保护相对不足。

(2)发展经济可能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带来挑战。贵州省是全国相对贫困的地区,而印江处于贵州省东北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交通相对堵塞,对外交流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落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印江县现阶段正处于大量招商引资,进行工业化的时期。因此,当地政府在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发展经济时,难免对少数民族文化带来破坏,这给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印江政府在保护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2.1 印江县政府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措施

2.1.1 对县城的“土家化”改造

2008年初,印江县政府决定把县城改造和建设成为土家风格突出、民族风情浓郁的精品旅游城市,对县城实施“土家化”包装。按照土家建筑风格,对县城主干道和临街建筑进行包装改造,使其在现有结构基础上,尽可能地融入土家建筑文化元素。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不仅能突出县城建筑风格,更大程度地吸引外资,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土家族建筑文化融入到县城建设当中,用实际行动肯定了土家族建筑文化的优势和魅力。

2.1.2 对城市周边农舍的修缮和维护

印江县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全县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在农村的房屋中得到了最好地体现,因此对民居的修缮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民族文化保护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和直接体现。印江县也意识到了这点,将全县危房改造和民居的土家化风格维护结合起来,对县城周边农舍进行修缮和维护,由政府提供专项的资金补助和技术支持,还成立工程监督小组,监督该工程的进展,同时为工程的质量進行严格的把关。

2.2 印江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效果

2.2.1 对土家族苗族文化的保护和推广效果。

经过调查,印江县近年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保证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活动得以持久执行,由政府发起的各种有关土家族苗族文化保护的活动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协助。其次,土家族苗族的特有物质文化(如吊脚楼、中州风雨桥、封火强等)得到了有效保护,还将其融入到县城的建设中来,提高了它们的知名读和美誉度。第三,在印江县城“土家化”工程和县城周边农舍修缮维护过程中,将土家族苗族建筑文化加以梳理,形成完备的建筑风格体系,同时加入了现代建筑元素,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给土家族苗族建筑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新的建筑风格和增加了新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途径。

2.2.2 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土家族苗族文化的保护使印江县的招商引资环节更加有利,很多外商看中的就是其特有的民族文化,这无形中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到2010年,印江已经脱贫解困,实现GDP12.5亿元,人均GDP突破2700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各项“土家化”工程项目陆续建成,其中文昌公园、中州风雨桥等公益性工程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给当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

3 结论

3.1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急待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颗颗璀璨的明珠。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不仅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且对维系我国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3.2 我国地方政府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大多集中于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其特有的地域分布使地方政府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事业中肩负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央政府在地方的行政机构,各地方政府拥有当地民族文化事业的管理权,同时,保护当地民族文化也是其文化职能、社会经济职能的体现。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与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的地域联系优势,有地方政府做出的保护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3.3 地方政府在保护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可行性方法和主要途径

对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应把着眼点放在当地民众,因为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破坏就没有保护的产生,当地居民作为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文化聚集地方的“主人”,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不破坏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对它最大的保护。因此,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事业应先从宣传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做起。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同时应转变观念,不能做“一刀切”,应对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形成有保护等级的概念,具有较高经济文化价值的予以重点保护,对某些封建的、腐朽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应予以坚决摒弃。

参考文献

[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立法的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上一篇:梁实秋散文孩子下一篇:主变压器安装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