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实施案例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感恩教育实施案例(精选8篇)

感恩教育实施案例 篇1

背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感恩意识淡薄、玩世不恭、只图享受、不会做人,漠视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能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他们对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忧少;对老师挑剔多,尊重理解少;对同学关心少,考虑自己多;对社会抱怨多,客观分析少……这些现象,导致孩子们“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做法:针对大部分学生类似以上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在班里进行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由于人们的道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构成的,因此,在实施感受恩教育过程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认知层次(引“感恩教育”于主题班会中)

周一班会,我与班委成员组织设计了一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以“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整个活动过程由甲乙两个主持人引领全体学生完成。班会的第一个内容非常感人,它起到了快速烘托气氛、提升感情的作用。王帅同学家庭贫困,开学之初,母亲为了给他凑够学费,累的晕倒在地,当王帅满怀不舍离家时,母亲把手心里攥皱了的几毛钱也递给了她,嘱咐他在学校不要委屈了自己的身体……未等讲完,全体学生随着王帅的泣不成声泪流满面。接下来的歌曲欣赏《懂你》、配乐诗朗诵《妈妈,我的亲娘》、说给父母的心里话等环节,每个学生都表现得身心投入。感受着彭丽媛如泣如诉的《白发亲娘》,主持人用颤抖的声音宣布着活动的尾声:生活中,感恩无边,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和解释感谢的真谛;感恩无痕,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学会感恩吧!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从学生们的表现可以看出,精心设计的这个班会提高了学生对感恩的认识,达到了提高感恩意识的目的。

二、情感层次(融“感恩教育”于成长反思之中)

学生通过反思成长的历程,写感恩日记,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报恩意识。还通过学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爱的奉献》、《父亲》、《懂你》等歌曲,教育学生在得到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回报爱,给予爱,并感受生命因为有爱而美好,生活因为有爱而幸福。

学生的感恩日记里,记满了对同学、老师、父母的感激与爱。有的学生写到:通过感恩,我懂得了宽容。当我生病时,是我的同学端来了热水,递来了药片,送来了温暖,我不应该时常记恨他们的一时疏忽与过错;还有的学生写到:老师,您对我们严爱有加,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人,您的爱是细微的。写给父母的感激更是多不胜数,大部分都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三、实践层次(入“感恩教育”于人心中)

我嘱咐他们在家懂事孝顺,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给长辈洗发洗脚、剪指甲,观察一下父母的手,并写出观后感。我还联系部分家长,要他们配合我的工作,多给孩子创造报恩机会,在生活中尽量创设一种有利于孩子发生感恩行为的环境。通过这些工作来激发学生将感恩意识和感恩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学生把他们的收获写成了日记,交了来与我共享幸福与喜悦。有的说,回家后帮爸爸、妈妈还有奶奶洗了一次脚,还帮他们剪了指甲,奶奶都感动的流泪了;有的说,帮妈妈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后,妈妈一个劲的夸她真的长大了。还有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学校里有这么好的老师,有这么好的同学,你一定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与同学亲如姐妹……

这个层次的教育迎来了学生心灵的震憾、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感恩的种子由此在他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效果评析:

1.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这样快乐和幸福,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亲朋的帮助,激励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鞭策自己改掉恶习,用行动来回馈恩人。

2.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实践后,家长们一致反映自己的孩子变懂事了,能干了,勤奋了,会体贴父母了,能帮助家长做家务了,发现他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感恩教育实施案例 篇2

一、活动目的

让孩子们通过对父母的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体验, 开始懂得关心身边的人与事, 萌发出回馈他人的意识, 从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活动准备

1.查阅资料, 搜集古人的感恩事迹, 如,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负米养亲”等。

2.诵读古诗《游子吟》。

3.细心观察平时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爱, 做好记录。

4.学唱歌曲《妈妈的吻》《感恩的心》《鲁冰花》等。

5.准备小故事《乌鸦爱妈妈》及童谣《大乌鸦》。

6.制作感恩卡。

三、活动过程

(一) 明确活动主题

主持人:同学们, 我们的成长, 时时刻刻都牵动着家长的心, 点点滴滴都凝聚着家长的爱。我们怎能不心存感激, 不思回报呢?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父母对我们的爱!

(二) 了解感恩内涵

1. 诵读古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 讲述亲情片断

主持人:儿女就像一棵棵小草, 父母的关爱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些发生在我们身上感人的亲情片段吧。

学生1:当我生病时, 是父母守在床边悉心地照料。

学生2:当我的衣服脏了时, 是父母为我洗涤。

学生3:当我放学回家时, 是父母为我做好了可口的饭菜。

学生4:当我在家写作业时, 是父母为我耐心辅导。

……

(三) 表达感恩心声

主持人:正是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的付出, 才有了我们快乐、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用歌声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吧!

老师播放歌曲伴奏带, 学生齐声跟唱歌曲《妈妈的吻》《鲁冰花》《感恩的心》等, 并加上动作, 以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 激励感恩行动

主持人:我们不但要对父母心存感激, 更要学会感恩, 懂得知恩图报。古人和一些小朋友、小动物已为我们做了榜样,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拳拳孝子之心吧!

1.交流古人的感恩事迹, 如“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负米养亲”等。2.阅读已学课文中的亲情故事:《自己去吧》《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自由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3.讲小故事《乌鸦爱妈妈》, 朗读童谣《大乌鸦》。

主持人:让我们像他们那样感念父母之恩, 孝敬父母, 听从父母的教导, 关心体贴父母, 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 在家做个好孩子, 在校做个好学生吧!同学们, 快快行动起来吧!

(五) 开出感恩之花

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感恩行动: (1) 为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 揉揉肩膀, 讲讲笑话; (2) 每天好好学习, 回家和父母聊聊学习情况, 谈谈收获, 讲讲感受, 给父母一个好心情; (3) 多体谅、理解父母, 不与父母争吵, 多为父母着想; (4) 学会拥抱父母, 对父母说一声“谢谢”; (5) 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和烦恼; (6) 学会节约, 不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 (7) 当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 要学会体贴和照顾父母; (8) 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的生日到来之际自制感恩卡送给父母, 或送给疼爱自己的长辈; (9) 给爸爸、妈妈或长辈洗脚、捶背; (10) 为父母做一次早餐……

(六) 班主任总结

感恩教育实施案例 篇3

一、在思想上让学生学会感恩

生活在当今物质丰裕年代的中小学生,已经不懂得什么是感恩了,更不用说如何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

国。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从思想上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

l. 开展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以“感恩”为内容的主题班会,以小品、故事、演讲、歌曲、畅谈感想等形式进行。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刻地认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从中学会如何关心父母、热爱祖国。在本学期初,我校就开展了一次以“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为主题的班会。通过以下的要求,算出父母对自己付出了多少。

要求:①算一算自己进入学校后,平均每天学习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入学来的学习及其他方面的收获作出自我评价。②将自己的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③计算学习投资成本。④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⑤明确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

学生算完后发现,父母是多么的伟大,对自己是如此的无私,心里会产生一种报答父母的想法。学期末,我们还举行了一次讲故事比赛,以“二十四孝”为主题。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自编的。他们的故事感动了不少听众,使不少人流了泪。以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所收到的效果是不错的。

2. 做好感恩教育的宣传工作

我们要让学生熏陶在感恩教育中,把学校的每个角落变成感恩教育基地。首先,布置好学校的宣传栏,把感恩教育的信息放到窗口上,让学生每天都看到感恩教育的最新消息。其次,出好班报,布置好课室,美化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在校园、课室粘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要从小事做起”等各种宣传语,随时提醒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第三,充分利用校广播站的宣传功能,每天清晨和课间播放感恩歌曲。学校小记者要搜集有关的动态新闻、学生们的精彩发言和感恩小故事,不定时地播出。第四,每周星期一早上,由校长进行国旗下讲话,发布或宣传感恩教育的有关信息,动员全体师生进行感恩教育活动。

3. 课堂上要渗透感恩教育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位语文老师在教《一定要争气》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时中国学生在世界上为什么没有地位?为什么旧中国会贫穷落后?童第周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国家贫穷落后而感到自卑?他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教师抓住教材中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分析,使学生知道:要爱国,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祖国,只有在了解和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建立和形成对祖国的爱,这样的爱国之情才是深厚的、牢固的。这样既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受到童第周为国争气精神的熏陶,增强了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心,达到了预期的爱国教育的目的。

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和学唱感恩歌曲,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有关感恩的文艺汇演,让全体师生和家长

共同感受感恩教育的成果。

二、在生活上让学生“行动”感恩

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而是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把感恩活动付诸实践。下面结合我校的做法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进行感恩教育。

1. 感恩父母

孩子们必须学会感恩父母,将来才会爱事业、爱国家、爱别人。其实,学生要感恩父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孩子们在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我们的要求有:(1)学生每天向父母问好;(2)在节假日时向父母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3)父母过生日时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4)每天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等等。

此外,學校为学生设计了“亲子游戏表”和“行动感恩计划表”。亲子游戏表要求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表内分别列了有关父母和孩子的生日、血型、鞋号、最喜欢的颜色、最想去的地方、最爱吃的一道菜、最开心的事等问题。有关父母的问题由孩子来填写,有关孩子的问题由父母来填写。在完成亲子游戏表的过程中,学生和家长间增进了了解,学生们发现,原来父母那么了解自己,而自己对父母的了解却非常有限。

通过有关活动的开展,学生感恩的心开始触动,对父母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根据家长的反映,平时报怨父母的学生经过这次活动后,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不再挑三拣四,横加指责,更不会与父母顶撞,有些学生开始关心父母的健康状况,关心父母的工作情况,父母过生日时会送上祝福和礼物。我们的学生变了,他们开始学会感恩了。

2. 感恩老师

有位学生在他的作文里写到:“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师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怎么能不报达呢?”当我看到这一句话时,心里是多么的欣慰啊!作为老师,如果你的学生会这样想,比他考一百分更高兴。其实,老师并不要求学生给予任何物质上的回报,学生要感恩老师,是很简单的。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首先,见到老师打声招呼、问声好。其次,教师节那天自己做一礼物送给老师,写上祝福语。总之,对老师最好的感恩就是拿出自己的成绩来给老师看,做一个有用的人,让老师知道自己没有辜负其苦心,这就足够了。

3. 感恩祖国

一个小学生怎样才能感恩祖国呢?我校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1)作为一名小学生,感恩祖国最好的表现是热爱国旗、唱好国歌;(2)每天摘抄一句爱国的诗句;(3)当国家有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如发生天灾时踊跃捐款;(4)积极参加爱国演讲比赛;等等。

4. 感恩社会,感恩朋友,感恩一切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感恩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除了要感恩父母和老师,还有很多朋友以及祖国、社会等都需要我们去感恩。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这一切。

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使全校师生普遍受到了一次有关感恩的深刻教育。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具体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师更加爱岗敬业了;学生更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更加讲文明、讲礼貌,更加热爱学习了。

幼儿园感恩教育案例 篇4

感恩教育案例

---温水镇中学

背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感恩意识淡薄、玩世不恭、只图享受、不会做人,漠视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能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他们对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忧少;对老师挑剔多,尊重理解少;对同学关心少,考虑自己多;对社会抱怨多,客观分析少??这些现象,导致孩子们“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创意:把感恩教育分成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次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刻骨铭心的效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班会活动;反思成长的感恩日记;周末假日与家长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内心深处向善、向美、知恩图报的一面充分得到挖掘与体现。组织者: 班主任 班委成员 部分家长

做法:针对大部分学生类似以上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在班里进行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由于人们的道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构成的,因此,在实施感受恩教育过程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认知层次(引“感恩教育”于主题班会中)

周一班会,我与班委成员组织设计了一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以“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整个活动过程由甲乙两个主持人引领全体学生完成。班会的第一个内容非常感人,它起到了快速烘托气氛、提升感情的作用。王帅同学家庭贫困,开学之初,母亲为了给他凑够学费,累的晕倒在地,当王帅满怀不舍离家时,母亲把手心里攥皱了的几毛钱也递给了她,嘱咐他在学校不要委屈了自己的身体??未等讲完,全体学生随着王帅的泣不成声泪流满面。接下来的歌曲欣赏《懂你》、配乐诗朗诵《妈妈,我的亲娘》、说给父母的心里话等环节,每个学生都表现得身心投入。感受着彭丽媛如泣如诉的《白发亲娘》,主持人用颤抖的声音宣布着活动的尾声:生活中,感恩无边,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和解释感谢的真谛;感恩无痕,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学会感恩吧!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从学生们的表现可以看出,精心设计的这个班会提高了学生对感恩的认识,达到了提高感恩意识的目的。

二、情感层次(融“感恩教育”于成长反思之中)

班会结束后,每天一篇感恩日记不可缺少,每节一首感恩歌曲唱响课前。学生通过反思成长的历程,写感恩日记,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报恩意识。还通过学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爱的奉献》、《父亲》、《懂你》

等歌曲,教育学生在得到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回报爱,给予爱,并感受生命因为有爱而美好,生活因为有爱而幸福。

学生的感恩日记里,记满了对同学、老师、父母的感激与爱。有的学生写到:通过感恩,我懂得了宽容。当我生病时,是我的同学端来了热水,递来了药片,送来了温暖,我不应该时常记恨他们的一时疏忽与过错;还有的学生写到:老师,您对我们严爱有加,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人,您的爱是细微的。我永远忘不了您那充满激励话语的纸条;忘不了暖气片跑水时您与我们抢险的身影。写给父母的感激更是多不胜数,大部分都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三、实践层次(入“感恩教育”于人心中)

到了学生离校回家的日子,我就嘱咐他们在家懂事孝顺,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给长辈洗发洗脚、剪指甲,观察一下父母的手,并写出观后感。我还联系部分家长,要他们配合我的工作,多给孩子创造报恩机会,在生活中尽量创设一种有利于孩子发生感恩行为的环境。通过这些工作来激发学生将感恩意识和感恩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学生周日返校后把他们的收获写成了日记,交了来与我共享幸福与喜悦。有的说,回家后帮爸爸、妈妈还有奶奶洗了一次脚,还帮他们剪了指甲,奶奶都感动的流泪了;有的说,帮妈妈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后,妈妈一个劲的夸她真的长大了。还有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学校里有这么好的老师,有这么好的同学,你一定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与同学亲如姐妹?? 这个层次的教育迎来了学生心灵的震憾、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感恩的种子由此在他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效果评析:

1、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这样快乐和幸福,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亲朋的帮助,激励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鞭策自己改掉恶习,用行动来回馈恩人。

2、经过一周的教育实践后,家长们一致反映自己的孩子变懂事了,能干了,勤奋了,会体贴父母了,能帮助家长做家务了,发现他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3、此次活动不仅教育了孩子,也使社会各界意识到,这样的德育活动会使孩子受益一生,应大力推广。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要通过多开展一些有意义有实效的活动来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样的教育才是更加丰满的,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温水镇中学

2014年5月 篇二:感恩教育成功案例

感恩教育成功案例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稍有些不如意,便大发脾气,甚至以死相逼。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面对一点点挫折,就那么轻易那么草率的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的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们,引导他们,继而唤起那已被一层层习惯与世故压在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因此,我针对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感恩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

由于人们的道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构成的,因此,在实施感受恩教育过程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感受恩教育:

一、认知层次。通过开展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如讲述感恩故事,搜集感恩名言,收听感恩新闻等到一系列活动,用身边事去感动学生,用身边人去感染学生使用权学生在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提高对感恩的认识,从而达到了提高感恩意识的目的。

二、情感层次。通过反思成长的历程,写感恩日记,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报恩意识。还通过学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爱的奉献》、《父亲》、《母亲》等歌曲,诗歌朗诵《父母爱》、《爱》等,排练课本剧《爱在我们身边》等活动,教育学生在得到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回报爱,给予爱,并感受生命因为有爱而美好,生活因为有爱而幸福。

三、实践层次。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联合,激发学生将感恩意识和感恩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在生活中尽量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感恩行为发生的环境。如要求学生写完家庭作业给父母检查,父母给予鼓励和表扬,老师多用学习的突出表现来表扬某人的体悟父母哺育、培养之恩。这样的教育迎来了学生心灵的震憾,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感恩的种子由此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这样快乐和幸福,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亲朋的帮助,激励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鞭策自己改掉恶习,用行动来回馈恩人,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家长们一致反映自己的孩子变懂事了,能干了,勤奋了,会体贴父母了,能帮助家长做家务了,发现他的孩子长大了。孩子们变化太大了,听到他们满意的回馈和欣喜的讲述,我觉得我十分幸福和自豪,其中让我感到最欣慰的是班里吴迪同学变化,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从前班里上课爱说爱动,爱接话,嬉皮笑脸的吴迪同学,让人谈之色变,闻之心烦,他的行为及其散漫,每天早晨从家出来一路观景溜弯儿之后才能踩着“电门”走进教室,上课经常扰得四邻不安,老师讲课总是接三扯四。在家更别提了,调皮捣蛋,不用心写作业,由于爷爷、奶奶疼爱他,就与长辈顶撞,经常向父母要钱买零食,父母不给,就打滚,爷爷、奶奶只好给钱。长期以来,助长了许多恶习的形成。可是在进行感恩教育和感恩行动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感恩思想蹦发出希望的火花。

记得那次在开展《感恩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之后,课余写作业时,我听他说:“我可要好好学习了,不然对不起我爸我妈。”简单的话语和思想的微小变化,可以看出感恩意识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萌芽,因此我十分惊喜,便小心谨慎的培植

这棵幼芽。在全班同学面前我表扬了他“吴迪同学能化感恩为动力,用实际行动去努力学习,以此来作为对父母的回报,希望同学们都能以此作为动力,用我们的行动去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对父母和老师的回报”。我的鼓励和表扬赢得了每一名同学的掌声,此时在第一颗幼小的心灵深处感恩的种子已经发芽。

变化全在细微中,吴迪同学的内心深处那颗萌动的幼苗终于开花、结果了。在一次次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他不再迟到了,不再与同学争执不休,不再让父母为乱花钱、懒惰、不完成作业而发愁,他由一个行为及差、习惯及坏的学生变成一个有自尊,有上进心,懂感情,重情意的优秀学生。他学会了体量别,学会了帮助别人,学会了施恩于一草一木,学会了报恩。在班级劳动中抢着干脏活、累活,在扶贫活动中,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贫困生。他的改变,使我体会到感恩教育的成功感。

情感教育高于一切,情感教育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由于长期实施感恩教育,使我们这个班集体成绩不断提高,我希望那首《感恩的心》能唱响整个校园。

当今社会人与人的感情淡薄,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别在校学生,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

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好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当这熟悉的旋律回响在耳旁,你是否可以感受到心灵深处的某种触动? 篇三: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伴随着“独三代”的到来,父母和长辈有了更宽余的时间和经济基础将全部的爱倾注到他们的身上,生活的一切重心和目标都围绕在下一代的身上,尽其所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物质环境,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久而久之,骄横、霸道、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在孩子们的身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有很多触目惊心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如何教育下一代已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父母不能回避的、也必须面对的问题。对自己的孩子简单的、过度的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独立生活,才能真正塑造起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爱。幼儿园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幼儿时期对他们开展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对幼儿进行感恩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然而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经过调查表明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感恩。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学会感恩。感恩是爱心的沟通,爱的情感交流,是爱回报,爱的种子的发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意味着教育是生长生成不是制造锻铸。幼儿是有生命的作物,幼儿园有义务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而健康的环境,让幼儿体验感恩,学会感恩。当我们审视今天的教育时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感恩教育应成为全部教育环境中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元素。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感恩教育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目前尚无发现有幼儿园切实开展感恩教育的课题研究。

经过各种途径的搜索及查阅我们尚无发现哪所幼儿园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而小学,中学却已开展地如火如荼。或许是在别人看来感恩教育对幼儿来说实在是太难实施了。这不禁让人感

慨:幼儿期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黄金期岂不事倍功半?幼儿园的感恩教育其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是从幼儿身边所熟悉的人和身边的感恩小细节开始着手进行教育。它的本质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

2、社会呼吁感恩教育从娃娃抓起。

经常有报纸报道现在社会上的青年人素质低下,缺乏感恩意识,何为孝道、敬老?公交车上无人让座,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坐着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免费公园屡招破坏??感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人性要素,是人类仁、义、礼、智、信诸美德的基础和根本。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会获得真诚的友情和忠贞不渝的爱情;我们整天高喊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美德,但我们更应该知道,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所以,社会呼吁教育要面向未来,品德教育要从小抓起,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知恩教育。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样东西都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任何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处处受到恩赐: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老师对孩子有教育之恩,同伴对我们有互助之恩,所以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感恩意识的培养。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值得所有人用一生去珍视的爱的教

育。所以要从小抓好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幼儿年龄小,期望他们做什么特别感恩的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当前我们应从小事抓起,将感恩意识的培养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幼儿如何向感恩对象实施感恩的研究。

幼儿时期的感恩对象应该从幼儿身边的人着手:包括父母、老师、同伴。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实施感恩。

1、感恩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同时引导孩子学会向父母感恩是感恩其他社会成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感恩父母方面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和劳动、工作状况,体谅父母劳作的艰辛不对父母怀有敌意。

(2)牢记父母的生日,并能在重大节日予以真诚的祝福。

(3)不乱花钱,知道父母工作辛苦,赚钱不容易。

(4)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5)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减轻负担。

(6)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

(7)批评教育不顶撞,不提不合理要求等等。

2、感恩老师

(1)尊重并理解老师的教育要求,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

(2)愿意主动和老师交流,真诚给予老师祝福和帮助,对老师有礼貌,成为老师的朋友。

3、感恩同伴

(1)关心身边的同伴,不争抢玩具,能与周边同学和睦相处。

(2)团结互助,体察同学的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不欺负同伴、打骂同伴,礼貌待人。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需要多渠道、多方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来进行。

1、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

“感恩教育”不只需要靠课堂或书本教育来完成,也不需要孩子正襟危坐教师一板一眼地去灌输。“感恩教育”应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抓住教育时机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体会感知他人的辛苦,控制自己的消极行为,从而做出互助和感激等积极行为。

2、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是以主题形式贯穿进行的。小班的幼儿逐渐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这个阶段主要让幼儿对家长、对自己有所了解,教育主题内容选择一些比较亲近的人、自我表面的认知。中班阶段的幼儿,除去自我中心化加速,对主要接触者有近一步的亲近情感,能关心同情他人,友好、助人、合作行为明显增多。这个阶段主题内容选择也应由识恩知恩到关爱别人 篇四:感恩教育案例

“感恩父母”教育活动总结

一·七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连动物都知道要感恩,更何况我们是人!世界上的父母是最伟大、最辛苦、最无私的。为了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实现爱的传递,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具体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从“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背影》等故事或文章中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另外,让学生搜集部分自己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让学生利用周末收集生活中父母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可以是照片,可以是小事件,可以是父母送自己的小礼物等。然后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在班级中进行展览、交流。

二、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用自己的行动去感谢父母

1、说感恩的话:当长辈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长辈为自己辅导功课,做饭或做其他的事要说“谢谢”,当家里来了客人或路上遇到长辈要说“您好”,平时做到不与长辈顶嘴,等等。

2、真情回放,亲情面对面:观察父母一日工作和生活;回想父

母曾经为自己做过的最感动的一件事;想一想自己与父母间发生的矛盾或最不愉快的一件事情;倾听父母的烦恼,列出父母的烦恼清单。

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操劳和养育,感受父母的辛苦和自己生活的幸福,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孝敬父母,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经过认真评比,选出最感人的事例或片段,征得学生本人同意后,在班级宣读。有些学生文章写得很感人,如:“那两个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拿起一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真甜,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吃的苹果了。一个苹果快吃完了,我才发现您还没有吃,我忙把另一个苹果递给你,说:“爸爸,您也吃一个吧。”您却说:“我不渴,你快吃吧。”“不渴?天这么热,您连早饭都没有吃,怎么能不渴呢?”当时,您的衣衫都湿透了,满头大汗,嘴唇干得起了皮,看到这情景,我在也吃不下去了,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4、感恩体验活动:与父母谈一次心,交流思想感情,对父母说一句体贴或感激的话,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为父母某一方面的烦恼开出“快乐处方”,帮助父母排忧解难;坚持开展家庭行孝活动,例如吃饭吃菜要礼让,先长辈后自己;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每周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洗碗;为父母做一件侍奉性的事,如给父母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揉一次肩;坚持为爸、妈等长辈制作生日卡、节日卡,制作节日礼物等。

5、感悟及爱的传递: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利用作文课,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信,在利用班会课交流活动后的体验,相互借鉴学习,对好的做法予以表扬,营造学会关爱、孝敬父母

三、开展了“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很多孩子还是会一如继往的给父母做一次感恩饭、敬一杯感恩酒、说一句感恩话、洗一次感恩脚等形式,将感恩付诸行动。我们开展的此次活动意在从身边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达到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目的。放眼未来,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

篇五: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园

让幼儿园的感恩教育更红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湖前幼儿园 林兰香

一、问题的提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石。但目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不断壮大,感恩意识在他们的心目中却日益淡化。

案例一:去幼儿园的路上,华华爸爸一路背着他,看着别的小朋友和家长在一起走着,华华在爸爸的背上很神气。到了幼儿园门口,老师问:“华华,你为什么让爸爸背你走啊?”华华说:“爸爸喜欢背我??”下午放学时,天空下起了大雨,华华爸爸撑着雨伞气喘吁吁地赶到幼儿园,裤脚湿漉漉的,脸颊都是汗,华华看着稍迟来的爸爸,心里很是不高兴,手指着爸爸的鼻子说:“你为什么迟来接我?你说,你说??”

案例二:齐齐拉肚子了,家长还是坚持把他送到了幼儿园。老师一遍一遍地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齐齐却认为理所当然,连个“谢谢”都没有;午餐到了,老师辛辛苦苦地把可口的饭菜分给幼儿,幼儿却嘟着嘴不乐意;可可的生日到了,妈妈为可可准备了蛋糕,老师和同伴也为他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当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时,可可高兴地接受着这一切,却没有想到要感谢妈妈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和同伴的友情。

案例三:晚饭时,妈妈在给6岁的明明好吃的东西前试吃了一口,明明就大哭着叫起来:“谁让你吃的?你给我吐出来!” 晚饭后,明明躺在沙发上眼睛盯着动画片,手里拿着遥控器,朝身边的奶奶命令道:“给我洗一个桃子。”奶奶洗完桃子递到他手上,说:“动画片完了之后,让奶奶看看京剧好不好?”明明说:“电视是我的??”

这一幕幕,使我的心情异常复杂: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孩子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二、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育人理念的缺陷

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是“4+2+1”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6个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小孩是家中的全部希望,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长辈们把养育孩子当成了自我情感的满足。在生活上,他们处处给孩子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体验现实生活的艰辛,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压力

和艰难,对孩子所应给予长辈起码的感恩和爱心毫无要求。长此以往,孩子自然感受不到幸福生活得来的艰辛,体会不到他人付出的恩情。在对孩子的培养上,许多家长重视孩子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教育,他们在接孩子时最关心的事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么?故事会讲吗?等等。如果听到老师夸孩子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就满心欢喜;如果反映的是孩子行为方面的缺点,家长往往会爱听不听的,甚至怀疑老师对孩子有成见。这些家庭育人理念上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冷漠的一代”。

2.社会大环境的侵袭

当今,随着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身边的孩子,一些孩子盲目地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片面地理解所谓的“自由”,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越来越浓厚,他们漠视了身边宝贵的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精神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 “真空”。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舆论(如:“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是ⅹⅹⅹ我怕谁”、“成王败寇”、“谁有钱谁就是爷”、“笑贫不笑娼”等等)也不断腐蚀着孩子的心灵;另外,某些电视、卡通、新闻、电影等公共媒介,由于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如感恩节没有像情人节、圣诞节等其他“洋节”被商家所重视;还有发达的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无知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使孩子的感恩意识日益淡化,甚至性情变得冷酷无情。3.学校教育的偏差

三、幼儿园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1、老师要以身作则,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要让幼儿学会感恩,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幼儿天性爱模仿,他们能从老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所以老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时刻关心幼儿,时刻起榜样作用。记得有一次,我在带幼儿参加文艺演出途经一个十字路口时,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艰难地过马路,我立刻跑过去扶着他过马路,并嘱咐他慢走。这出自内心的一个举动,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国庆节期间,我坐公交车去探亲,恰巧我班的两名幼儿舒婷和梦琪也坐同一班次,在一个公交车停站点,一位老奶奶爬上了公交车,由于座位已坐满,老奶奶只能站在通道上,舒婷和梦琪看见了,两个人争着让座给老奶奶。眼前这一幕,使我震撼,我当众表扬了舒婷和梦琪。过后,我在想:小小的舒婷和梦琪为何有如此之举?这或许就是当初自己在幼儿心中播下一颗爱心种子所带来的作用。

2、老师要善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点滴,对其实施感恩教育

我觉得老师对幼儿“感恩教育”无需太多的理论,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就是很好的素材。老师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如:老师在为小朋友分饭时,让幼儿看看老师头上的汗,让幼儿感知他人的辛苦,从而做出互助和感激等积极行为。又如幼儿在撕书时老师就提醒幼儿:“你把书的衣服撕破了,他多难受啊!”幼儿在揪小鸟的羽毛时就说:“小鸟哭了,你在揪他,他就不和你做朋友了。”幼儿把被风吹倒的小树扶起来了,老师就及时表扬她:“你很有爱心,小树感谢你!”这些友善的提醒和毫无吝啬的表扬,我觉得总比训斥、责怪、打骂效果要好得多。

3、老师要充分利用传统和节日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老师要不定期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等),在故事、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醒幼儿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亲自制作一朵小红花或一张贺卡送给妈妈,回家为奶奶锤锤背;老师还可以利用老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老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4、老师要加强家园联系,使感恩教育无处不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但现在的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甚至有的家长自己感恩意识也很不够。因此,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宣传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向家长介绍一些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家庭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如老师可以经常组织家长听家教讲座,使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方法更科学。可以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互相介绍相关的经验,这样既能增强家长的感恩教育意识,又能使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得以提高。也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访问、离园活动时的简短交谈、以及定期分发《幼儿发展情况评估手册》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使家长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当然老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例如对于那些比较自私的幼儿,老师建议家长把好吃的东西买回家时,要先让孩子把好吃的东西分给爷爷奶奶吃,并且告诉孩子:“爷爷奶奶很爱你,为你做了很多事情,很辛苦,我们也要爱爷爷奶奶。”也可以在孩子生日的时候,带孩子去看望一下为自己接生的医生,并送上一朵鲜花,说一句感激或祝福的话等,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学会感恩。

5.老师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案例。九二班裴巧峰 篇5

九二班裴巧峰

教育案例

案例:我班有位男生,他的学习成绩不错,尤其是数学。他在七八年级升班时是班级的第一名,他明年考学的希望很大。可是他有一个很糟糕的坏习惯,星期天的作业从来不做,而且在家中和父母打架,还将家中值钱的东西摔的破烂不堪,星期一该来学的时候和家长闹着不来学。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多次,为了不使他耽误课程,我和我班的老师就去接他回学校。多次这样事后我与这位学生做了一次又一次的长谈,让他明白他父母的不易,让他明白追求与实际距离相脱离的东西可能产生的后果,让他明白作为孩子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事隔几个星期后,我又到他家作了一次家访,与他的家长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没想到,他的家人开心地对我说,现在的他与过去的他竟然判若两人。

由这个案例,我想到班上也有不少同学,他们学习上不完全尽力,生活上要求过高,行动上比较散慢,对老师的教育有些情绪,那么他们在挨日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含辛茹苦的父母呢?后经过调查,经过与许多同学的对话,我知道许多同学没有考虑父母的感受,当然没有回报父母的意识。看来,感恩教育对他们这些人是缺失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不尊敬父母,只是没有这种意识,从而没有一种责任感,不能形成一种内驱力使自己“向善”,主动理解学校的管理与要求并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多想想父母,养成感恩父母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只有让学生学会感恩,才能消减教育的阻力。

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哀别人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原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从而形成学生的道德感。这样,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而是从学生的心理流淌出,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对他们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感恩教育实施方案 篇6

2011年11月

一、指导思想: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他们多少的爱。然而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习惯于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因此学校将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营造“感恩”文化,让孩子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系列活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崇高道德风尚。

二、活动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在。

三、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怎样感恩?

2、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知恩”。

3、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图报”。

4、通过感恩教育提高感恩素养,让学生明白在知恩图报的同时施恩不图报。

5、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6、通过感恩教育,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校园平安,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基。

具体要求: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既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尽孝心,在学校献关心,在社 1

会献爱心。即至少做到:在家庭,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讲文明礼貌;在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在社会,遵守公德,遵纪守法,尊老敬贤,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爱护自然。

四、主要内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感恩教育,侧重下列几个方面:

1、感恩父母,就是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2、感恩社会,就是要感悟祖国人民的关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长大后报效祖国;

3、感恩师长,就是要感谢老师的教诲和辛勤的培养,尊敬师长;

4、感恩他人,就是要感谢同学、朋友的真切关爱相助,促进互助互爱。

5、感恩自然,就是要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爱一草一木,增强环保意识。

五、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继尧黄前镇中心小学校长

成员:王金科黄前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

陈宝香黄前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张鹏黄前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程传岱黄前镇中心小学工会主席

崔凯黄前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

李本河黄前镇中心小学总务主任

郭义黄前镇中心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

李清才黄前镇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

张云霞黄前镇中心小学教导副主任

王文掌黄前镇中心小学会计

各班班主任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学校制订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举行“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11月15日升旗时举行)。

3、各班围绕“感恩”主题召开班会,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

4、各班以感恩为主体出一期黑板报。(11月16日前完成)

5、学校广播站滚动播放感恩歌曲、诗文。(推荐歌曲:《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春天的故事》、《丹顶鹤的故事》、《常回家看看》等,由大队部负责)

(二)开展五个“感谢”系列教育活动

1、感谢父母养育我。

(1)各班组织开展“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的主题班会。

(2)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每天至少为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打扫卫生、洗碗、叠被、整理房间等。

b、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如: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

c、在母亲节和父亲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温馨的祝福;(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记住并祝贺父母的生日。

d、各班要都要确立自己的孝心教育口号,鼓励学生写孝心日记。

2、感谢老师教育我。

(1)、班级开展“我和我的老师”讲故事活动,要求内容真实、感人。

(2)、在全校开展“尊师重教活动”

a、要求所有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行礼。

b、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尊重,报答厚重的师爱。

c、要求学生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举行毕业感恩活动

从本学年开始,每届毕业班离校前,都将举行一次“感恩学校,感恩老师”的纪念活动,让毕业班的同学为低年级小同学做出榜样。

3、感谢同学帮助我。

要召开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中心的主题班会活动,倡导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掀起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4、感谢社会关爱我。

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5、感谢自然赐予我。

就是感谢大自然提供生存条件之恩,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结合我校的郊游活动,开展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校内要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自觉维护教室、校园环境的健康。

(三)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和举行演讲比赛

1、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写一篇有关“感恩”的文章;每班选送五篇参加学校评比。(11月16日至11月20日完成)

2、一至六年级每班选一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感恩教育演讲比赛。(11月25日左右举行)

五、总结表彰阶段:

1、学生写出参与感恩教育活动后自己的思想变化和感想,班级交流。

2、按学校“校园之星”的评选要求,评选出“感恩之星”、“孝敬之星”、“感恩教育”先进班级,予以总结表彰。

实施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研究 篇7

(一) 什么是感恩?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潘凤的《凌中》“观遂虎奋, 感恩输力”, 有“感恩戴德”之意。古代幼童启蒙教材《三字经》“能温席, 小黄香, 爱父母, 义深长”中所指“黄香扇枕温席, 让父亲休息”的故事, 世代相传,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情结。“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投桃报李”、“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这些优良的道德文化世代传承, 滋润和熏陶着我们。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二) 什么是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以至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幼儿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 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古人曰:“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幼儿期是形成良好情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 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 而且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能培养孩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

具体地说, 感恩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 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 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并从身边的亲人做起, 通过爱父母、爱家庭, 进而推己及人。同时, 感恩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贴近, 更符合幼儿年龄的特点。孩子天真、纯洁, 对爱有天生的需求, 对善、美有本能的想往。从小培养一种关注他人的能力, 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 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 将有助于今后形成对他人较高的关怀取向。

当前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 很容易成为家庭中的核心, 形成骄蛮任性的性格。一些孩子甚至学会用各种手段来要挟自己的家人, 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不仅导致幼儿之间频繁发生冲突, 幼儿与家长之间也时有对抗发生。当前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 自杀事件层出不穷, 社会中也不断出现对儿童自私自利的责难。人们在寻找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时, 往往会指责教育的缺席, 其中儿童期教育的不足尤为凸显。我认为, 感恩教育不失为一种解决策略。如果我们从儿童期就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那么, 无论对儿童及其家庭, 还是对整个社会, 都是有利的。

三、实施幼儿感恩教育的策略

(一)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幼儿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周围环境资源, 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1. 故事法

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 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邵东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晨会、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 唤醒幼儿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 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 心灵得到净化, 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

2. 节日活动法

充分利用一些节日, 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 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 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老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 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 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老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 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 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 学会感恩与回报。

3. 移情法

幼儿年龄小, 在他们眼里, 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 正确运用移情方法, 让幼儿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控制消极行为而做出帮助、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如幼儿在撕书时就对他说:“你把书的衣服破了, 他多难受啊。”幼儿在揪小鸟的羽毛时就说:“小鸟哭了, 你在揪它, 它以后不和你做朋友了。”用这种方法比训斥、责怪、打骂效果要好得多, 并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

(二) 从身边小事做起, 给予幼儿感恩教育的熏陶。

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首要的是让孩子知恩, 教师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要知道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对照顾自己的亲人、对帮助自己的同伴、对教给自己知识的老师、对做出可口饭菜的厨师叔叔, 甚至一棵树、一朵花、一棵小草等, 表示感谢。对父母、亲人说一声:“节日快乐!”对老师说一声:“您辛苦了!”对照顾生活的保育员说一声:“感谢你们为我们做好吃的饭菜!”等等。关键是时时事事, 给予幼儿熏陶。

(三) 因材施教, 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对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自信为主, 对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的个性为主, 对冷漠的幼儿应以培养热心善良的品质为主, 等等。根据不同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 家长和教师必须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 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循序渐进, 使幼儿学会感恩。幼儿的感恩态度和行为, 会根据不同的环境、情绪、突发事件的变化而反复, 需要经过一段时期反复的教育过程, 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让幼儿多体验、多感悟、多积累是最好的方法。

(四) 幼儿园、家庭要密切配合, 共同开展幼儿感恩教育。

幼儿园要经常提醒、引导家长们在家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孩子们的“爱心”不用刻意培养、教育;“感恩”的培养也是如此, 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融合于生活之中, 不着痕迹的;在家中可以很轻松地创设感恩的氛围, 在有意无意中, 家长的一言一行中, 孩子们会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印在脑袋之中, 逐渐产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 进而知道今后自己也应该这么做。可以说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个学校, 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幼儿的各种习惯与行为首先来源于家人。

家长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 培养其感恩意识。幼儿处于一种发展性的自我中心阶段, 难免表现出“小气霸道”等现象, 对此家长既要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 以避免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又要善于抓住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 培养其感恩意识。

其次, 要做好感恩的表率。[1]当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帮助了父母时, 父母要有敏锐的体察, 并及时感谢幼儿的施恩行为, 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父母为儿童提供的榜样示范能够促使其更加自觉地知恩、报恩与施恩。

参考文献

[1]陈延文.感恩教育.从感谢孩子做起[J].幼儿教育, 2005, (24) :7.

[2]吴柳云.加强感恩教育, 架起孩子道德支点[J].南方论坛, 2006, (06) .

[3]殷开明, 刘永莹.由“礼尚往来”所引发的幼儿道德教育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02) .

[4]冯婉桢, 叶平枝.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04) .

感恩教育实施案例 篇8

关键词:幼儿家庭感恩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幼儿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写道:“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可见,感恩要从娃娃抓起,从家庭出发,“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每个人生命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体从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家庭教育同样在每个个体的人生之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学会感恩,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还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作用。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因此,学会感恩,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感恩教育的涵义

感恩教育分为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从认知层面上来讲,感恩教育包括识恩与知恩,识恩是指主体能够识别他人给予自己的便利与好处,确认他人从情感或行为上满足了自身需要,这要求主体具备对自身需要的意识能力和对自己处境的理智分析能力;知恩是指主体能够把这种便利认作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并将这种恩惠储存在记忆中,而不是当作一种情境性的瞬间存在,并由此产生“感恩之心”与“报恩之情”。从行为层面来讲,感恩教育包括在知恩基础上产生的感恩行为,报恩是主体通过外显行为对具体感激对象表达友好之情,或者给予对方适宜的便利,这种回应是主体自觉自愿的行为,一般不会超出主体力所能及的范围。施恩则是一种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报恩,它是指主体超越具体的感激对象主动给他人提供便利以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施恩使主体成为他人的感激对象,这样有利于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受恩一施恩的良好循环链。

三、对幼儿实施家庭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一)在家庭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古语说:“养儿防老。”这点明了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中对子女知恩图报的心理期望。虽然近年来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有所变化,但当前中国父母的这项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更何况中国的父母往往愿意为子女的发展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儿童如果不懂得理解父母,不认可他们的恩情,不知道回报父母,对家庭的破坏性会更大。总之,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其家庭内部,都对其感恩意识的获得充满了期望与需要。

(二)在家庭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通过家庭教育帮助幼儿树立感恩意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首先是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并将家庭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儿童潜移默化地实施感恩教育。这符合道德教育的养成性特点,教育效果会更加深刻有效。其次,家庭对幼儿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幼儿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幼儿感恩意识与行为的形成来说,家庭同样起着首要的决定性影响。此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幼儿园、学校等专业教育机构中感恩教育的开展自然也离不开家庭感恩教育的配合,只有积极引入家长的参与,才能保证家园、家校教育效果的一致。

四、在家庭中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一)榜样示范,注重交流。

感恩是会被“传染”的。一个人感恩能力的高低和热情有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以往的感恩经历。而家庭中父母等人的榜样角色作用对幼儿感恩行为的习惯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儿童道德的发展与儿童早期跟父母感情的联结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感恩必然会受到子女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影响,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这是无法取代的。

(二)故事熏陶,贵在坚持。

感恩教育有多种方法,家长要运用正确的、多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特点灵活采用各种教育方法。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开展有关“感恩”的教育。让孩子在直观的故事情节里学会感恩。家长还可以通过实践锻炼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倾听孩子讲述一些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以及他的体会等等。

(三)关注节日,提升运用。

母亲节这特殊节日,设计感恩情境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手段化为具体的感恩教育方法。提醒幼儿为自己的妈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份礼物;让孩子了解妈妈的职业,知道妈妈身上的优良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并为此感到自豪;请妈妈讲述哺育孩子的经历,让孩子知道妈妈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爱与辛苦,要让他们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忘了回家跟妈妈说一句感恩的话,让孩子深深地体验爱、感激爱,并发自内心的想回报爱、付出爱;向妈妈表决心、坚持做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

(四)注重细节,表扬鼓励。

表扬鼓励通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与现实相符的最好动机加以确认;二是引导孩子朝更好的方向去发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感恩教育虽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渗透式的人伦教育,但并不规定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层面上,家长要有意识地从感恩教育出发,注重儿童爱心、责任心的养成,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儿童的民族自尊心与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深远的基础。

总而言之,感恩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而不是只要求孩子口头上说一说,所以要相信孩子、给予孩子感恩的机会。同时作为家长,我们自己也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感恩之心的自己,才能培养出有感恩之心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3

上一篇:游戏推广专员的辞职报告下一篇:新员工试用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