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站财务管理制度201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妇幼保健站财务管理制度201(推荐10篇)

妇幼保健站财务管理制度201 篇1

为加强站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审批,节约经费开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站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单位收入应全部纳入财务核算,应该及时开具财务票据、收取款项、登记入账,上交财政。不得截留、隐瞒、挪用。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单位开支所有票据报销程序为:会计审查-领导审批-出纳付款-会计做账。必须要有三人以上签字。即站长审批、经办人和证明人或审核人。经费报支要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并尽量转账。当月的票据当月报销,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月。

三、差旅费:差旅费报销标准严格按财政局有关规定执行。一个人下乡只能乘坐公交车,两个以上经正站长同意方可派车。外出开会、学习、培训等所需经费报销必须附主办单位通知文件,原则上一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火车为主,正站长特殊情况除外),不能随意报销汽油费,打车费等。

四、车辆管理:车辆由站长统一管理,必须使用加油卡。加油卡由财务统一登记管理,下乡、出差等公务用车必须到财务上进行登记后领取加油卡。加完油后及时归还。车辆维修应由司机事先填写“车辆维修申请表”,报站长审批,然后将车辆交付定点维修厂维修。

五、接待费管理:公务接待必须经正站长同意,并尽量节约。且到财务上进行登记,必须注明接待客人、餐馆及金额。以便财务对账结账。

六、办公费:核报各种办公用品时,必须附按品名、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内容开具的发票。超过50元的物品必须经过站长同意并告知财务人员方可记帐。以便财务结账。

七、固定资产管理:凡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以及单价在500元以上的购入物品,都应记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要指定专人管理,并将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分项登记、编号,建立财产管理卡片,会计账簿必须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年度末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帐、卡、物相符。

(附交通费:市內下乡为每天10元、吉安途中为25元、其余为每天7元,南昌途中为80元、其余为每天12元。如有单位派车则工杂费减半。)

井冈山市妇幼保健站财务科

妇幼保健站财务管理制度201 篇2

妇幼保健院是集母婴保健、医疗、科研于一体的公立医院, 其宗旨在于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妇幼保健院的服务对象是妇女和儿童, 其性质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机构。因此, 妇幼保健院追求的不是经济效益, 其追求的是社会效益, 其运行模式参照公共事业单位。但是, 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在医疗卫生领域改革的背景下, 国家对妇幼保健院的直接管理模式逐渐向宏观管理。在这种情势和背景之下, 妇幼保健院应当破除过去旧的思维, 在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 也应当将自身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 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妇幼保健院要想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 其根本就应当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的财务管理制度, 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二、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现状

1. 严重依赖政府, 成本意识不高

妇幼保健院属于事业单位, 其经营管理存在严重的计划经济烙印。妇幼保健的各项业务都是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 其日常开支、收入都是由政府进行指导。因此, 妇幼保健院在发展过程中, 不存在所谓的经营风险, 更谈不上破产清算倒闭。妇幼保健院正逐渐地向市场靠拢, 但也仍享受着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相应的优惠政策。因此, 依赖政府的思维观念仍然非常严重, 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是妇幼保健院成本意识不高, 服务水平也跟不上市场的节奏, 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它的要求和期盼。

2. 对财务管理主体认识不足

据调查, 许多妇幼保健院的领导认为财务管理只是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事情, 医院的重点是开展医疗业务。因此, 妇幼保健院的其他部门在财务管理当中应当发挥的作用无法体现, 也导致财务部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和阻力。妇幼保健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其财务管理部门的事情。财务管理涵盖了组织、协调、控制等多个方面, 因此, 需要各个部门和领导的支持。

3. 财务管理范围狭窄和深度不够

有些妇幼保健院的财务工作范围仅仅局限于报账、算账、转账等, 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日常的工作上。很多妇幼保健领导层仍然认为财务工作=会计工作, 也就是把财务管理的范围仅限制在会计工作上, 认识不到财务管理领域的巨大空间。有的妇幼保健院的财务人员对医院的流程不够熟悉, 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和发现财务管理当中的问题, 因此, 他们也无法对妇幼保健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

4. 财务岗位配置不足,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第一, 财务岗位配置不足。妇幼保健院要想实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就需要配置足够的财务岗位。当前, 一些妇幼保健院, 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妇幼保健院, 日常的财务岗位人员数量都不足, 更谈不上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第二,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妇幼保健院如想实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具备较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但是, 妇幼保健院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才。现有的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知识陈旧, 业务能力不高, 这就造成了妇幼保健院的财务工作质量不高, 严重地制约了妇幼保健院的发展。

5. 财务管理缺乏考评机制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妇幼保健院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业务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 妇幼保健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当前, 政府财政部门和医院本身并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工作完善的考评制度, 财务管理的指标和方法几近于空白, 这种情况, 十分不利于妇幼保健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无法为妇幼保健院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实现妇幼保健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1. 创新财务管理体制

实现妇幼保健院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就必须创新财务管理体制。第一, 实施财务管理回避制度, 建立健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财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第二, 建立健全财务工作检查制度。可以以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单位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做到“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使财务人员认真、严谨地对待工作。第三, 建立健全妇幼保健院内部审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 对妇幼保健的收入、支出、费用、工程项目以及干部离任等活动进行审计, 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当中的漏洞, 对不法活动要坚决予以处理。第四, 实行会计电算化。妇幼保健院实行会计电算化, 可以将医疗活动中的各项业务实时纳入到财务管理当中, 整合医院业务平台, 让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效率, 监督和控制的效果更明显。

2. 加强预算管理

(1) 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单独的预算管理部门, 根据妇幼保健院的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年度预算方案, 根据收支统一管理等原则, 将各项业务的年度收支计划全部编入到预算当中。预算编制完成后, 还应当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各部门、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保障预算的顺利执行。

(2) 加强采购预算管理。妇幼保健院应当将药品、固定资产的采购纳入到预算当中, 以避免药品的盲目采购,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采购环节的腐败。

(3) 加强收支预算管理。凡是经过医院会议研究决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的收支预算, 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 对于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 应根据财务规定的权限及程序办理预算调整手续。

3. 加强内部控制

一是加强妇幼保健的成本控制, 保证妇幼保健院从依赖政府到面向市场的过度。二是完善妇幼保健院的内部审计制度, 设置内审部门, 提高对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程度, 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 使内审部门保持足够的独立性,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三是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四是建立内部控制考核与评价机制, 对于内部控制做得好的个人或者科室应当予以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奖励, 对于不注重内部控制, 浪费严重的个人或者科室应当进行纠正, 进行批评。具有比较严重的情形者, 还应当进行一些物质上的处罚和批评。

4.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妇幼保健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最终需要依靠财务人员, 财务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影响了妇幼保健院的经济效益。因此, 妇幼保健院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培养出具有高水平、高业务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一方面组织妇幼保健的财务人员进行学习培训, 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和职称考试;一方面, 财务人员也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不断创新业务思维, 拓展知识结构, 掌握最新的财务政策和知识。另外妇幼保健院的领导和其他部门的人员也应当牢固树立财务管理意识, 改变那种认为仅是财务人员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思维束缚, 树立财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摘要: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之下, 妇幼保健院作为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性机构, 面临着来自市场的激烈竞争, 同时国家对妇幼保健院的投入相对来说也有所减少, 妇幼保健院有必要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走出来, 走出一条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之路,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财务,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肖晗.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2 (3) .

居民健康卡与妇幼保健管理 篇3

关键词:妇幼保健;健康卡;全国通用

中图分类号:R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219-1

卫生部2月初印发了《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以后我国居民将拥有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卡。这是卫生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并明确将卫生信息化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的重大举措。

卫生信息化是推动医改任务落实的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整合卫生资源,规范服务与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与监管能力,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卫生信息化整体框架中联结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国家、省、地市三级信息平台,实现跨业务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开展协同服务,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居民健康卡从功能上将逐步统一现有的新农合一卡通和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方便居民预约挂号,方便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以及开具处方、治疗工作,进行费用结算。同时,有利于转变原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减少重复检查,减少患者就医排队次数,缩短候诊时间,改善就医感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改善医患关系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对妇幼保健工作信息化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进和做好电子信息化条件下的妇幼保健管理服务工作,是妇幼保健战线工作者的新课题。

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切实履行妇幼卫生的公共职能,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控制和减少出生缺陷,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吉林省四平市妇幼保健工作具体指标要求是(1)早孕建卡率达90%;(2)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0%;(3)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4)住院分娩率达100%;(5)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80%;(6)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7)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8)产前筛查率达80%;(9)妇科病检查率达65%。实行居民健康卡制度后这种要求明显过时了,卫生部关于印发《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指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为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规范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制作、应用和管理,方便居民获得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并参与个人健康管理,促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居民健康卡发行、制作、应用和管理,使居民拥有唯一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卡,居民个人医疗、妇幼保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医疗、妇幼保健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实现跨地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妇幼保健对象健康数据实时交换。实现在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一卡通,方便了妇幼保健机构获得妇幼保健对象服务信息。建立支持居民健康卡发行和应用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实现医疗数字化后,妇幼保健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直接网上查询,管理效率必将大大提升,对妇幼保健服务的要求必将更高。妇幼保健对象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就能直接得到大医院的专家诊断,成本相对要低很多。医疗信息化同样也实现了药品价格公开,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提高了,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

一要尽快掌握卫生信息化建设这个先进的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知识。居民健康卡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对妇幼保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从事妇幼保健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新技术,掌握新知识,尽快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卫生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运用居民健康卡网络管理平台,运用先进手段开展妇幼保健管理服务,为妇幼保健工作对象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二要不断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认真学习《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让人民群众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妇幼保健对象的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和儿童身心健康;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做好各项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知识的培训和技术培训,依法规范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以及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人员。

三要结合居民健康卡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夯实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础信息管理,与此同时做好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预案,确保危重孕产妇抢救的及时性、有效性,不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四要结合居民健康卡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体系建设,落实防治措施。不断加强免费婚育健康咨询等项工作,让婚育人群提高群众对防治出生缺陷的意识掌握预防知识,认真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

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网络平台,对于及时掌握妇幼保健工作对象健康信息,掌握服务对象动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抓住机遇,努力工作,为做好妇幼保健工作而奋斗。

作者简介:孔凤茹(1968-),女,四平市妇幼保健院高级医师。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内容 篇4

1、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两纲、两规”和妇幼卫生工作方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全心全意为广大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

2、掌握本辖区的妇女、儿童保健主要指标状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搞好主要的敏感指标动态监测。

3、加强辖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及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等,为上级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4、做好妇幼保健的业务指导工作及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和专题讲座,努力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

5、配合市妇幼保健部门具体落实妇、儿保围产协作活动,并进行信息反馈。

6、定期召开基层妇保、儿保业务例会。

7、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基层现场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各项妇女、儿童保健常规制度、保健措施、适宜技术的贯彻落实和推广。

8、根据妇幼保健统一要求,对妇幼保健各类人员的医德、医风、业务技术、学习进行考核。

9、采用多种形式(如录像、广播、报刊、宣传册、画版),向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知识。

10、积极开展科技工作,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服务水平,更好地为辖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

爱婴医院及妇幼保健工作长效管理制度

1、贯彻“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爱婴医院宗旨,认真落实《促 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医院促进母乳喂养管理规定》,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规范,提高产科质量。

2、对所有新入院工作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技术的岗前培训。

3、利用多种形式对孕产妇和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健康知识

教育、指导;院内不允许张贴代乳品广告及推销代乳品。

4、“孕妇学校”制定详细的孕产妇培训计划,专业人员定期向孕产妇及家属讲授孕产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5、坚持做好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的早吸允、早接触工作。

6、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坚持无医学指征禁止给婴儿吃母乳外的任何代乳品。

7、做好母乳喂养的咨询和产后随访工作。

8、定期对妇产科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反馈,保持妇产科质量的持续改进。

高危妊娠管理及转诊制度

1、在妊娠各期均应当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纳入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

2、对每一例高危孕产妇均要进行专册登记和管理、随访。

3、对本级不能处理的高危孕产妇,应当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作进一步检查、确诊。对转回的孕产妇应当按照上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处理意见进行观察、治疗与随访。

4、危重孕产妇转诊前,转诊医疗机构应当与接诊医疗保健机构联系,同时进行转诊前的初步处理,指派具备急救能力的医师护送孕产妇,并携带相关的病情资料。

5、指派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承担会诊、转诊,并作好记录。及时将转诊评价及治疗结果反馈至转诊单位。成立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抢救组,承担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6、全面掌握辖区内高危孕产妇诊治及抢救情况,对高危孕产妇的追踪、转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按照要求逐级上报。

O一4岁儿童生命监测工作制度

1、负责组织实施O一4岁儿童生命监测工作,并对基层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2、指导基层各级儿保医生对所辖地区孕满28周的活产儿至不满5周岁的儿童进行生命监测,及时填写有关表册,逐月上报。

3、对O一4岁儿童生命监测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制度

1、出生缺陷病例登记表由产房护士长完整填写,按月上报市)妇幼保健院。

2、出生缺陷监测各类台帐资料齐全,每年做好汇总、评审、分析。

围产儿死亡监测工作制度

1、凡妊娠28周至产后7天内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均属监测对象。

2、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必须随产科月报表上报围产儿死亡登记卡。

3、围产儿死亡登记卡的填写必须如实、正确,不可空项漏项。

4、做好围产儿死亡登记,借阅原始资料,整理有关资料,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及新生儿抢救治疗成功率。

5、完成围产儿死亡查漏调查工作,从中发现有无漏报。使围产儿死亡监测工作做得更正确,监测质量不断提高。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1、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业务培训和指导,负责筛查用的血滤纸片的发放工作。

2、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系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3、做好筛查出的新生儿疾病的复查和随访工作,专册登记,跟踪随访责任到人。

4、对筛查中发现的可疑阳性病例立即通知家庭及采血单位复查与确诊。

5、对各基层单位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6、加大“母婴保健法”法制教育和有关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新生儿疾病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制度

1、负责本辖区儿童保健知识宣传工作,对儿童保健健教宣传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及指导。

2、儿保门诊设立儿童保健宣传版面,内容正确。有小儿“四病”防治,小儿动作发育顺序、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儿童五官保健、心理行为卫生等内容。

3、加强与托幼机构联系,不定期为父母学校及学龄前儿童讲授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并开展科学育儿知识宣传。

4、做好门诊咨询工作。根据婴幼儿体格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宣教对象儿保知识知晓率95%以上。

5、门诊有儿童保健健教处方,并能及时发放。

婚前保健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母婴保健法》,按《母婴保健法》及配套文件的有关婚姻保健规定依法开展工作。

2、严格遵守“严肃、认真、亲切、守密”的工作守则,态度和蔼,有问必答,方便群众。

3、发现与婚育有关的疾病或异常情况按有关规定予以相应的指导和处理。

4、积极宣传婚育知识,对婚后的有关性知识及优生知识等问题进行指导。

5、定期督促指导基层婚姻保健工作,按照需要进行婚姻保健人员培训工作。

婚前保健综合体检工作制度

1、遵守“严肃。亲切、认真、守密”的工作原则,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2、病史询问使用文明用语,体格检查全面系统按规程操作,不得弄虚作假。

3、严格履行《婚前保健医师职责》,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4、保持室内安静、整洁,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婚前保健咨询工作制度

1、遵守“严肃、亲切、认真、守密”的工作原则,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

2、准确领悟服务对象的感受,理解其处境,咨询服务以服务对象理解及满意为目的。

3、掌握婚前卫生咨询的技能,准确确定服务需求,力求做到知情同意,知情选择。

4、对服务需求阐述科学道理,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信息。

5、保持室内安静、舒适、整洁。

婚前保健宣教工作制度

1、宣教医师为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按统一提纲进行以生殖健康为核心与婚育有关的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

2、宣传教育采取集体授课、观看录像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形式。

3、婚前卫生宣教的时间不少于45分钟。

4、宣教工作人员必须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和统计,并注意宣教效果的评价。

5、服务对象必须持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接受教育,保持室内安静。

婚前医学检查逐级转诊工作制度

1、对不能确诊的疑难病症及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负责转至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确诊。

2、接受下一级医疗保健机构的转诊,并将确诊结果和检测报告书面反馈转诊单位。

3、对可疑严重遗传性疾病,要求婚前医学检查医师绘制家系图,进行初步分析再转至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确诊。

4、对可疑肝炎、性病而不能确诊的血标本,派员送往指定的确诊单位。

5、根据确诊结果填写《婚前医学证明》,并做好转、会诊登记工作。

婚前医学检查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1、婚前医学检查,应专室专用,每日消毒。

2、进行生殖器检查必须戴手套,每人一换,避免医源性感染。

3、女性生殖器检查应每人一臀垫。

4、进行男、女生殖器检查的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

5、污血、污物(棉签、手套、臀垫、一次性注射器或检测用具等应随时弃人污物桶,并进行有效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6、阴道、尿道分泌物或血液污染的桌面、检查床、地面、手或工作服等,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消毒。

婚前保健资料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1、有专人负责婚前保健资料信息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婚前保健的各种登记表册,如实填写,笔迹清楚,记录完整。

3、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婚前保健资料,做好数量、质量的反馈,是提高婚前保健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

4、做好婚前保健资料的归档工作,各类原始资料按整理立卷归档,其中婚前医学检查表保存30年。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存根联保存15年,影响婚育病案记录及体检表长期保存。

节育技术门诊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热情接待群众,关心体贴就诊者,工作人员要举止庄重、衣帽整洁、态度和蔼、文明礼貌,服务语言和服务行为要规范,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和避孕节育、倚重优育科普知识。

2、门诊各科室内外环境应每天清扫,定期消毒,保持清洁整齐,不断改善候诊环境,保持良好的就诊秩序。

3、建立健全门诊登记制度,凡来就诊者均按门诊登记册项目完整、准确地填写,字迹清楚,并签全名。

4、对就诊者要详细询问病情,认真细致检查,诊断处理恰当,用药科学合理。

5、认真、及时、全项、规范地书写技术服务各种文书。

6、对门诊手术者,应观察2小时,交代注意事项,若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医院。

7、严格执行工,防止交叉感染。

8、男医师对女服务对象妇科检查时,必须有第三者在场。

节育技术手术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及《消毒技术规范》,室内布局合理、整洁。

2、手术室内除必需服务器,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各种专人保管,定期消毒。

3、手术室应备有氧气,抢救药品齐全,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不得外借。

4、受术者排尿后进入手术室查对姓名、术前三部(末次月经、末次分娩、末次手术)、三查(子宫、附件、化验单),术后三查(绒毛及胚囊、出血量、受术者情况)。

5、每日清扫室内,空气消毒,每月对手术室空气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监测并记录。

6、术后记录登记表册填写完整、准确,专人保管。

7、手术后留观一小时,告诉注意事项,进行避孕指导。

青春期保健工作制度

1、开设青春期保健门诊,热情接待每位就诊者,耐心解答有关问题,注意保密,并做好门诊登记。

2、开展性知识普法教育,正确引导、培养革命的人生观、道德观。

3、重视青春期保健科普知识,深入基层讲解性心理、性生理卫生,让广大青少年掌握性保健知识。

4、教育青少年注重体格及意志锻炼,合理营养及休息,用良好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

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项目管理考核评估制度

1、严格执行省、市增补叶酸项目各项规定,医疗机构主要领导人为第一责任人,将项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政绩考核内容。

2、叶酸采购、发放,严格按照妇幼保健药品管理制度统一管理。建立领取、发放登记本,要求处方单独保管、项目技术指导管理组织健全,指导工作到位,每季度指导一次,目标任务完成率100%。

3、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4、按要求及时逐级上报项目进展情况。目标人群知晓率、叶酸服用依从率、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考核评估制度

1、严格执行省、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各项规定,主要领导人为第一责任人,将项目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绩考核内容。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及时,管理规范,目标任务完成率100%。

3、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4、按要求及时逐级上报项目进展情况。

5、目标人群知晓率及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农村妇女“两癌”普查工作制度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思想,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提高全社会妇女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关注,主动定期检查,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2、严格执行省、市两癌项目各项规定,主要领导人为第一责任人,将项目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绩考核内容。

3、对普查者热情接待,严格执行“两癌”防治工作中各项技术操作常规,做到严格、认真、细致。

4、年初制定“两癌”查治工作计划、规范管理,使之目标任务完成率100%,并做好跟踪随访。

5、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按要求及时逐级上报项目进展情况。

6、“两癌”查治资料及时规整,做好疾病的分析,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人员首诊负责工作制度

1、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对阳性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阳性孕产妇。

2、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喂养指导、儿童定期随访与检测、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婴儿早期诊断的血标本采集及转动等服务和干预措施。

3、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规范治疗,为其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及梅毒感染状况监测。

4、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儿童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婚前咨询与检测工作制度

1、对进行婚检或婚前保健咨询的男女双方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知识及信息,通过咨询的方式传递给男女双方,进行危险行为评估。

2、提供和建议或动员双方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力争早期发现感染者。咨询、检测后要认真填写“婚前保健登记”。

孕产期咨询与检测工作制度

1、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主动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2、对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确认试验,确保临产的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

3、梅毒血清学监测方法有两类,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采用其中一类试验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

4、对孕产妇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检验结果阳性者进行乙肝两对半监测。

检测后咨询工作制度

1、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咨询服务。

2、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

3、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1、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保密意识及责任心。

2、建立记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咨询信息的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时保健等相关登记。

3、定期收集、整理和汇总相关检测、咨询信息。

4、对检测发现的艾滋病或梅毒感染孕产妇进行随访和个案信息调查。

5、及时填写和逐级上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网络报告。

6、对感染者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

7、相关报表信息符合逻辑、完整、准确,确保数据信息管理、利用与分析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8、定期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质量控制,对错误信息进行修订,减少错报、重报及漏报,提高数据信息质量。

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制度

1、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情况的复杂性决定抢救组织工作;接诊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如吸氧、开放静脉输液通道等,并立即报告业务院长。

2、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听从指挥、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各司其职。

3、抢救工作中,护士应及时执行抢救医嘱,并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情况报告抢救医师,执行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与时间等,护士要复述一遍,并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抢救结束后应补开医嘱。

4、抢救工作均要做好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清楚、扼要、完整,并要记录执行时间与抢救时间。

5、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用完后应暂行保留,以便统计与查对。

6、对危重孕产妇应就地抢救或呼救,待病情稳定后方能移动或转入上一级医疗单位。并指派具备急救能力的医师护送,并携带相关的病情资料。

产房护理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更换产房专用工作衣裤、工作鞋,戴帽子,外出时更换外出衣裤,非产房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入。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汇报,并做好记录。

3、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定期做好细菌培养,防止交叉感染。

4、各种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应由专人保管,定点设置,定期检查,用后补充。

5、产妇需在分娩室内观察2小时,由专人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同时应准确填写产程、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6、提供人性化护理,注意保护孕产妇隐私。满足孕产妇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1、以“母亲安全,儿童优先”为宗旨,对母、婴儿进行科学护理,并配合医生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抢救工作。

2、对产妇、婴儿进行整体护理,做好交接班工作。

3、健康教育做到“六教会四指导”提倡母乳喂养。

六教会: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挤奶、换尿布、婴儿沐浴、婴儿抚触及新生儿喂养。

四指导:产妇科学“坐月子”、科学喂养婴儿、预防婴儿意外伤害、新生儿黄疸观察及促退黄疸指导。

4、每天给婴儿沐浴一次,并称体重,定时更换尿布,观察大小便情况并记录,定时测体温。

5、严格执行母婴同室有关制度及产妇、新生儿护理常规,及时发现和处理母婴异常情况。

6、认真做好出院宣教工作。

产房急救药品管理工作制度

1、急诊药品,保存一定数量,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分别放置、编号定位存放,每日清点,专人保管;

3、定期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合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4、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存放。

5、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编号排列,固定数量,定位存放,保证随时应用。

母婴同室宣教工作制度

1、通过讲课、放录像、图片等形式向孕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及母婴同室的优点、注意事项及探视制度,保证母婴安全的有关规定。

2、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针对孕产妇的个体情况进行乳房护理和母乳喂养宣教及技巧指导。

3、开设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并设母乳喂养热线电话。

4、出院前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有关知识评估,掌握欠佳者由责任护士负责补课。

5、发放宣教手册。

母婴同室入室工作制度

1、母婴同室病区应安静、整齐、清洁、禁止吸烟。

2、一般正常产妇及正常婴儿都可以是母婴同室的对象

3、产妇入室后一律不得擅自离开病区,更不准擅自将婴儿抱出病房。

4、为保证母乳喂养,严禁将奶瓶、橡皮奶头及代乳品带入室内。

母婴同室新生儿核对工作制度

1、新生儿入室时,护理者应仔细检查,核对手圈、床号、母亲姓名、性别、住院号,要求准确,不得有误。

2、交接班时,检查手圈、胸牌,有缺少情况不予交接班。

3、巡回及换尿布时,见到手圈、胸牌遗失要及时补上。

4、晨间护理沐浴时,要常规检查手圈、胸牌是否齐全。

5、做好婴儿查对工作。三查:沐浴前、沐浴后查手圈、胸牌,出院前检查婴儿脐带、皮肤等一般情况。七对:出院时对床号、姓名、性别、手圈、胸牌出生时间、物品。

待产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1、待产室布局合理,区域间标志明确,整齐清洁、地面无污迹。

2、工作人员进入待产室须更换专用工作衣裤、工作鞋,戴帽子,外出时更换外出衣裤。

3、严格执行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内经常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室内物品表面、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拖地2次,每日进行空气消毒2次或进行动态消毒。

5、手术器具及物品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

6、物品排列有序,消毒和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标志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1、布局合理,区域间标志明确,进入产房换鞋、更衣、戴帽子,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产房内经常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室内物品表面、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拖地2次,每日进行空气消毒2次或进行动态消毒。

3、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接产前按外科手消毒方法洗手消毒。

4、手术器具及物品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手术刷手按常规程序进行,洗手刷一用一灭菌。

5、无菌包应注明名称、灭菌日期,过期者重新处置灭菌。

6、产妇患传染性疾病应在隔离室分娩,使用一次性产包。

7、非产房用物或未消毒之物品器械不得带入产房,室内用物亦不得挪作它用。

8、室内环境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手术间备用状态时符合卫生学要求。

9、手术废弃物品按医疗垃圾处理,须置黄色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1、同普通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2、每名婴儿有独立婴儿床。

3、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洗手后方可解除婴儿。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4、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患病母婴均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5、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应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6、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

7、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停停止与婴儿接触。

8、每日会阴冲洗时,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检查或冲洗后更换垫布。

固原市妇幼保健管理方案 篇5

固原市卫生局关于印发

《固原市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实施方案》和《固原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卫生局、市直有关医药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妇女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促进和加强妇幼保健业务,保障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我局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结合固原实际,制定了《固原市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和《固原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固原市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

行)

附件2:固原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二Ο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主题词: 印发

妇幼保健

方案

通知

抄送:自治区卫生厅妇社处,本局各局长

附件1:

固原市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结合我市项目开展情况,现制定《固原市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

总目标:通过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的实施,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及时发现高危儿、体弱儿,通过逐级转诊、动态管理、有效干预,保障儿童健康。

具体目标:到2012年底 1.新生儿访视率≥95% 2.儿童健康管理率≥95%; 3.儿童系统管理率≥90%

二、服务范围和对象

固原市辖区内居住的所有0-6岁儿童(含流动人口)。

三、服务机构

0-3岁儿童家长可根据户口所在地管理的,在本地建立健康档案,在外长期居住的儿童,由家长在户口所在地辖区开具健康管理委托书,在相对固定在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站、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享受相应的免费服务;4-6岁儿童中,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入托儿童在托幼机构依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教育厅关于转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第76号<托幼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执行。

四、服务内容

1、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得到上级保健机构转来产妇分娩的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完整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随访表带回保存。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填写本年龄段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保存。

3、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月龄、3、4、5、6岁时,共11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8、18、30月龄时在乡(镇)卫生院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月龄、3岁使用听性行为观察

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填写本年龄段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保存。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3~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入托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建议按时接受疫苗接种,填写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保存。

5、健康问题处理: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高危儿,营养不良、贫血等体弱儿应当建立以乡(镇)为检查点集中管理、以乡为单位每村分开登记的登记本,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向上级保健部门转诊,同时填写转诊单。因高危而增加的检查项目和次数,费用由监护人自理。

五、工作流程

1、建立健康档案:出院后家长及时持户口本,(流动人口持居委会开具的居住证明)和孩子出生证(或出生证明相关资料)。在居住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办理保健手册,同时建立健康档案,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新生儿访视:出院后7天内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访视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填写《0~6儿童保健手册》和随访记录,并将随访资料带回分类保存。

3、婴幼儿健康体检:满月、3、6、8、12、18、24、30月龄、3岁时家长持《0~6儿童保健手册》到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享受免费服务(流动儿童提供居委会开具的父亲(或母亲)居住证明和所辖区医疗保健机构开具的儿童委托管理书),服务机构将每次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在保健手册,同时填写完整的随访记录分类留存。

4、学龄前儿童健康体检:4-6岁儿童中,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原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入托、入园儿童在托幼机构享受健康体检服务(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乡级负责乡级、县(区)级负责县(区)级,市级负责市级,无特殊原因不得使用其他机构的体检结果)。提供服务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在每开学前保质保量完成体检和保健手册的填写工作。各县(区)卫生局要积极与教育局协商将《0~6儿童保健手册》作为入托的必备条件之一。

5、结算:提供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每季度持体检花名册和结算,到辖区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进行结算。单各县(区)制定的0-6岁健康检查结算单,必须与结案儿童保健手册相对应

6、保健手册保存:乡(镇)卫生院将按照健康服务规范结案的儿童随访卡,结案儿童保健手册按居住地返回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装入居民的健康管理档案保管,结案儿童保健手册作为入学的证件由家长妥善保管。

六、组织实施

(一)明确各级职责

1、市卫生局、项目办或保健院

负责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管理、监督、指导、考核。(1)制定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监督、指导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

管理工作执行情况;

(3)定期收集、汇总、反馈信息;

(4)制定全市高危新生儿及体弱儿管理制度和流程,并组织实施。

2、县(区)卫生局、项目办或保健院

组织实施辖区内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定期进行考核。

(1)印制0-6岁儿童基本保健服务结算单,结算单统一编号并加盖各县(区)妇幼卫生项目办骑缝专用章,印制相关登记册与报表、宣传资料;

(2)设计《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样本,信息包含儿童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及卫生部0-6岁儿童保健服务规范所要求的内容;

(3)统一设计0-6岁儿童基本保健服务结算单及高危儿、体弱儿转诊卡。

(4)举办0-6岁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班;(5)组织开展宣传工作;(6)负责信息报送、反馈工作;

(7)监督考核辖区内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情况;(8)对高危新生儿及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定期随访,对危重患儿及时转诊;

(9)负责资金管理及报账工作。

3、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

(1)专人负责《儿童保健手册》及保健服务结算单的领取、发放、登记工作;

(2)为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并做好辖区内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和体弱儿的初筛、转诊、随访,按时统计上报有关

信息;

(3)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建立0-6岁儿童健康档案。

(4)负责《儿童保健手册》的回收存档。

4、村卫生室

(1)对本辖区内0-6岁儿童信息进行摸底,将相关信息上报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

(2)按时到新生儿家中完成出院后7天内访视工作,建立、发放《0~6岁儿童保健手册》,并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二)保障服务能力

继续开展规范化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活动,乡(镇)卫生院必须设立儿童保健门诊,配备必要的保健设备及人员,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建设,确保服务质量。

(三)设计印制保健手册

保健手册是提供服务的依据,各县(区)保健院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托幼机构管理办法》要求,统一修订《0-6岁儿童保健手册》。

(四)加大项目宣传力度

各级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要根据新规范要求修订宣传内容,积极协同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公示服务内容、工作流程,提高群众知晓率,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服务。

(五)人员培训

各县(区)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儿童保健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班,提高基层专业人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

(六)开展项目督导与评估

定期进行项目督导与考核,了解其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评价工作实施效果,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督导内容:服务数量质量、组织管理、工作流程、经费管理、信息管理、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等。

2、督导方法: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和资料、随机访谈、现场查看等方式。督导组人员由卫生、财政、妇联及项目办等管理人员、儿科及儿童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3、督导次数:市级督导每半年一次,督导范围覆盖全市各县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必查,每县区随机抽查不少于两个乡卫生院或社区,每乡随机抽查两个村;县区级督导每年不少于四次,督导范围保证每年覆盖辖区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每乡(镇)随机抽查两个村卫生室。

七、资金管理

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资金根据自治区卫生厅、财政厅[2011]21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精神、县(区)财政统一安排,从人均2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列支,从资金总额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资金,由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建立专帐,专款专用,用于提供0-6岁儿童免费保健服务及组织管理、监督考核、人员培训、宣传等。

八、信息管理

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市项目报表审核、指导、汇总、上报、反馈工作,各县(区)妇幼项目或保健院于1、4、7、10月10号前上报上一季度儿童健康管理季报表至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

附件2:

固原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结合我市项目开展情况,现制定《固原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

总目标:通过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的实施,提高孕产妇系统 管理率,及时发现高危孕产妇,通过逐级转诊、动态管理有效干预,保障妇女健康。

具体目标:到2012年底 1.早孕建册率≥95%; 2.产前健康管理率≥90%; 3.产后访视率≥95%

二、服务范围与对象

固原市辖区内居住的所有孕产妇(含流动人口)。

三、服务机构

原则上孕产妇选择所在辖区内有资质的县(区)、乡(镇)级医疗保健机构享受相应免费服务,其它需要在辖区外享受管理的,需开具所在辖区的委托管理书方可享受免费服务。

四、服务内容

(一)孕早期健康管理: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

1、孕12周前在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建立台账完成基础信息登记。

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并在1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二)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填写转诊三联单,并报告县(区)保健所备案。

(三)孕晚期健康管理:

1、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督促辖区内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

随访,确定分娩机构,追踪检查结果。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并在及时随访转诊结果。

(四)产后访视: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根据产后修养的住址做好明确的分工,应于出院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

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五)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分娩产妇到县(区)级助产机构或原分娩机构检查。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儿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六)高危孕产妇管理:高危孕产妇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管理,增加的检查次数和检查项目,费用自理。

五、服务流程

1、摸底告知:村卫生室对本辖区妊娠12周内的孕妇进行摸底,告之其在孕12周之前及时去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办理孕产妇保健手册。

2、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办理结算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确定服务对象(常住人口提供早孕诊断证明和身份证,流动人口提供早孕诊断证明和所辖区开具所在辖区的委托管理书、居委会开具的居住证明),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填写第一次随访服务记录表,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3、孕早期和孕中期检查:孕妇持保健手册选择本辖区有资质的县、乡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检查。提供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在保健手册中,并建议到孕妇健康手册发放机构,进行2-5次产前随访服务,填写随访记录表保存。孕妇健康手册由孕妇妥善保管,丢失后补办必须回原保健机构办理,并交纳相应得手续费和检查费。

4、孕晚期随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督促辖区内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产前检查,追踪检查结果,进行随访,将其记录在孕产妇保健登记表中的第4次和第5次随访记录表(详见国家规范),确定分娩机构,发放农村孕产妇分娩救助卡。

5、住院分娩:孕妇持保健手册住院分娩,助产机构负责填写分娩记录栏及产后3天访视栏,同时将产妇分娩的基本信息在星期二、四、六上午10时前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向所属县(区)

报送,县、乡级助产机构向所属县(区)的公共邮箱发送,市级助产机构发送固原市保健院公共的邮箱(登记表样附后),由各县(区)保健所自查。

6、产后访视:访视人员在产妇出院后3-7天完成产后访视,将访视结果填写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填写产后访视记录表带回保存。

7、产后42天体检:助产机构根据产妇当时的分娩情况,决定产妇产后42天健康体检的地点,保健人员督促产妇持保健手册到所辖区保健机构进行健康体检,进行健康体检时,检查机构负责填写、回收保健手册,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提前收回保健手册。

8、结算:提供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每季度持收取的结算单,到辖区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县区妇幼保健院)进行结算。单各县(区)制定的孕产妇健康管理结算单,必须与结案母子保健手册相对应。

9、保健手册保存:各级保健机构将回收的结案孕产妇保健手册按居住地返回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保管。

六、组织实施

(一)明确各级职责

1、市卫生局、项目办或保健院

负责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管理、监督、指导、考核。(1)制定全市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2)监督、指导全市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执行情况;

(3)定期收集、汇总、反馈信息;

2、县(区)卫生局、项目办或保健所

组织实施辖区内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定期进行考核。(1)印制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结算单,统一编号并加盖妇幼卫生项目办专用章;印制相关登记册与报表、宣传资料;

(2)举办项目培训会;(3)组织开展宣传工作;

(4)设计、印制《孕产妇保健手册》,信息包含孕妇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及卫生部孕产妇保健服务规范所要求的内容;

(5)设计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结算单(6)负责信息报送、反馈工作;

(7)监督考核辖区内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开展情况;(8)县(区)妇幼保健院负责高危孕妇管理;(9)负责资金管理及报账工作。

3、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

(1)专人负责《孕产妇保健手册》及《服务结算单》的领取、发放、登记工作;

(2)为孕产妇免费提供2次孕早期检查,2次孕中期检查,2次孕晚期随访,高危孕产妇初筛、转诊、随访,1次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服务(产后访视工作可下移至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在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收取相应的服务结算单;

(3)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基本情况,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4)负责《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回收存档。

4、村卫生室

(1)对本辖区内孕妇进行摸底,将相关信息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2)督促怀孕妇女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及产前检查、住院分娩;

(3)根据村医业务能力可提供1次免费产后访视服务,同时收取服务结算单。

5、孕产妇保健服务机构

提供孕产期基本保健服务的机构应配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具有资质的人员,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内容的要求提供优质的保健服务,并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的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并上报相关信息数据。

(二)保障服务能力

进一步规范全市产科质量建设工作,提高各级助产机构服务能力,尤其是要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建设,配备必要的保健设备及人员,确保服务质量。

(三)设计印制保健手册。

保健手册是提供服务的依据,各县(区)妇幼保健院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统一修订、制定《孕产妇保健手册》。

(四)加大项目宣传力度

各级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实施方案的要求修改宣传内容,积极协同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公示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向群众宣传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提高群众知晓率,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服务。

(五)人员培训

各县(区)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妇女保健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班,提高基层专业人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

(六)开展项目督导与评估

定期进行督导与考核,了解其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评价工作实施效果,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督导内容:服务数量质量、组织管理、工作流程、经费管理、信息管理、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等。

2、督导方法:查阅文件和资料、随即访谈、现场查看等方式。督导组人员由项目管理人员、产科及妇女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3、督导次数:市级督导每半年一次,督导范围覆盖全市各县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必查,每县区随机抽查不少于两个乡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乡随机抽查两个村或社区;县区级督导每年不少于四次,督导范围保证每年覆盖辖区内所有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乡或社区卫生服务站随机抽查两个村。

七、资金管理

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资金按照自治区“四免一救助”政策、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县(区)财政统一安排,列支。由妇幼卫生项目办公室建立专帐、专款专用,用于提供孕产妇免费保健服务的补助。

八、信息管理

妇幼保健站财务管理制度201 篇6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孕产妇系统管理及0-6儿童系统管理,进一步提高全县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我站于2013年5月8日,召开了第一期公共卫生“两系”管理项目培训会,32个乡镇及县直医疗单位的妇保员、产科人员、检验人员及卫生院院长共计1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重点培训学习了散居儿童系统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四病”防治技术,我院医师就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采血技巧进行了专题讲座,并进行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现场采血示范。培训期间学员都非常珍惜学习机会,遵守作息时间,认真听讲做笔记,积极回答老师提问,学习中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特别是示范采血时,学员们从老师采血前足部充分按摩、保暖、采血点的选择、进针的角度、力度、血液标本的采集、保管等环环相扣的讲解中,边听、边问、边操作气氛十分活跃。相信本次培训后,各单位专人负责新筛采血的格局将被打破新筛采血技术会进一步稳定提高。产、儿科工作者对“两系”管理工作内容更加熟悉工作将更加规范。

培训时间不长,但各组学员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培训人员都克服一切困难,至始至终参加学习,他们都说培训班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更先进了、质量也是越办越高了。尽管工作的标准更高了、工作压力更大了但让我们有章可循了明确了努力改进的方向。

培训后对32家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单位的妇保员、产儿科人员、检验人员及卫生院院长共计100人进行了专项知识考核测试,考试合格率达到了100%,应培训人数84人,实培训人数100人,培训率为119.05%。

此次培训,相关工作准备充分,较好的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大家都积极参与讨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此次培训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浅析妇幼保健院的固定资产管理 篇7

1 固定资产的分类

根据我院固定资产的所属关系, 结合其经济作用, 使用情况, 把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几类,

房屋建筑物, 专业设备, 一般设备, 图书, 其他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标准为:专业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 一般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以上, 但其他固定资产的标准可以下浮, 如200元以上的家具, 交通工具, 为了对其加强管理, 也纳入固定资产。

2 固定资产的计价

购入固定资产应以购入价加上购入过程中发生的应由医院负担的费用作为入账价, 但很多保健院在核算时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一政策, 发票是多少就是多少, 产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往往计入了当期支出。

3 固定资产的清查

固定资产的核销有严格繁杂的审批制度, 院方有时出于业绩考核的需要, 也有保护资产的倾向, 导致很多保健院固定资产虚列, 大量已经失去使用价值, 甚至已经流失的固定资产, 比如无法使用的专业设备, 家具等名存实无。而同时, 因为固定资产购置环节的种种原因, 也有固定资产已投入使用, 却因发票未到没有入账, 形成固定资产的实存名无。在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一些设备已经报废, 发票却一直没有入账的情况。这些都是因为固定资产家底不清, 对固定资产的清查不力造成的, 所以制订严格规范的固定资产清查程序, 日常清理采用账卡核对法, 年终采取实地盘存法, 堵塞漏洞, 把制度落到实处, 才能保证账实相符。

4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有许多方法, 目前妇幼保健院执行的会计政策不要求计提折旧,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只是为了满足内部经管核算的需要。我院以前的折旧方法, 是以上一年度各科室的账面期末数为基础, 综合各科室的具体情况, 统一与微调相结合, 拟定的折旧数一年一调整。这样的处理能简化工作流程, 但不能反映固定资产在科室的真实运行情况。现在我院调整了折旧方法, 在平均年限法的基础上, 对折旧额进行微调, 为了方便操作制定了折旧表, 以每月固定资产各科入库的数据为基础计提折旧, 见表1。该表用Excel制作, 只显示最近两个月的折旧明细, 其他部分隐藏。

(单位:元)

在表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特检科于2012年3月开始使用价值总额为9 000元的医学影像工作站, 到2012年4月该设备已累积折旧2 000元待提额7 000元。至2012年4月特检科的彩超已累计折旧25 000元, 可以推算出该设备于2011年12月使用。在表中, 我们还看到至2012年4月特检科纳入核算的固资为569 000元, 每月折旧6 000元。通过这样的改进, 能够做到比较合理直观地反映固定资产在科室的运行的状况, 同时为折旧提供依据。

5 固定资产的分析

保健院相对于综合医院来说, 由于人手原因, 存在着岗位职能交替重叠的问题, 固实资产的管理有时出现多头管理有时又出现空档, 管理不到位也许是个普遍的问题。而要真正管好固定资产, 以上所讲的分类、计价、清查、折旧都只是基础工作, 只有做好了固实资产的分析, 通过真实的数据来证明一项设备从购进到运营到处置都是合规合理有效益, 才是管理落到实处。

固定资产的分析包括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分析, 固定资产结构分析, 固定资金利用效果分析。近些年来, 又提出了固定资产保值率的概念, 常用于单位领导的业绩考核, 固定资产保值率=保存完整的固定资产/全部固定资产*100%, 以下就分别说明怎样做好固定资产的分析。

5.1 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分析

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分析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增减手续是否健全, 所用资金是否正常, 其需求是否与实际相适应。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的增长率, 更新率这些数据指标作辅助。

固定资产增长率= (期末固定资产-期初固定资产) /期初固定资产*100%

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新增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100%

以上数据要有长时间的连续性, 这样才可以得出有价值的信息。

5.2 固定资产结构分析

固定资产结构是指各类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随着业务的发展, 业务科室固定资产的比重应当大于职能科室固定资产的比重, 重点科室固定资产的比重应当大于非重点科室固定资产的比重。医疗用固定资产的比重应大于非医疗用固定资产的比重。

5.3 固定资金利用效果分析

进行固定资金利用效果分析, 可以把固定资产的使用与其业务成效结果起来, 从而用数据来说明某项固定资产有多大的效能, 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进行分析。

固定资金利用率=核算期业务收入/核算期固定资金*100%

每百元固定资金业务收入=核算期业务收入/核算期固定资金*100

在实际中为了更直观说明问题, 常把固定资金利用率转换为每百元固定资金业务收入, 每百元固定资金提供的业务收入越多, 固定资金的利用效果越好, 通过多年的数据积累, 可以看到固定资金利用效果的变化, 从而对所对应固定资产的效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固定资金占用率=核算期固定资金/核算期业务收入*100%

每百元业务收入占用全部固定资产=全部固定资产/业务总收入*100

每百元业务收入占用在用固定资产=在用固定资产/业务总收入*100

每百元业务收入占用业务用固定资产=业务用固定资产/业务总收入*100

固定资金占用率是用来说明固定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 固定资产合理的配置, 使业务用固定资产和非业务用固定资产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

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核算期固定资产/平均开放床位数

6 固定资产的控制

固定资产控制是指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可靠, 防范固定资产流失, 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目标而制订和实施的一系列内部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固定资产控制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业务流程控制、购建控制、验收控制、维修保养控制、盘点控制等内容。

参考文献

浅谈妇幼保健工作 篇8

1.做妇幼保健妇保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文化基础理论知识,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较好的身体素质,妇幼保健妇保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干婦保工作,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好的服务态度,更要热爱妇保工作,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耐劳,再就是要工作认真、细致,绝不能对母亲和幼儿耍态度。

2.做妇幼保健妇保工作要从基础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必须要掌握好医学临床知识,母婴的治疗,保健知识,并给母婴以细致的,认真的治疗和正确的保健指导。

3.对母婴的观察要耐心、细致,尤其是边疆医院,服务对象为各族同胞,对他们的卫生知识相对比较浅薄,遇到问题恐惧心理比较严重,再加上计划生育方面少数名族同志可以生两个孩子,妇保工作者必须头脑冷静,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明确诊断是否有疾病危险,并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并要给她们讲一些保健与疾病预防知识,安慰情绪,做好产前检查,仔细全面检查母婴就诊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4.从孕妇怀孕开始到孩子的出生,要给孕妇指导各期不同的保健工作,胎教正确方法、饮食、营养、生活、卫生,指导胎儿各阶段正常生长情况,瞩其定期产前检查,解除不健康的心理,使孕妇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保持健康心理,使胎儿健康的成长。

5.当胎儿出生后,给予健康的正确指导,定时家访,及时了解幼儿生长情况,给产妇指导喂养幼儿的知识,以及一些如何观察婴儿的正常生长知识和保健知识。

6.孕妇怀孕开始,必须建立就诊卡,瞩其定期进行检查,并定期专人进行随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实行母子健康手册登记,做好孕期保健知识宣传和进行产期保健工作。

妇幼保健院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篇9

为了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进一步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体现医院的公益性,特制定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一、工作目标

与周边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合作,通过义诊、健康教育讲座、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

二、教育内容

1、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2、针对易感人群(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的生活健康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的宣教。

3、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宣教。

三、组织实施

1、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有工作记录、有落实、有评价。

2、结合卫生宣传日采用义诊、讲座、观看视频等群众欢迎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12次。

妇幼保健站财务管理制度201 篇10

1、采购由锡林郭勒卫生监督所,审批毒麻药品采购卡,到白旗医药公司定点采购,2012年度采购杜冷丁50毫克250支,100毫克 1000支,当年使用50毫克240支,100毫克538支,全部为手术患者阵痛和癌症晚期阵痛用。

2、运输及贮存由专人专车购回,实行五专管理,即专人、专帐、专柜加锁、专方、专册登记,严防流弊。

3、严格审定医生处方资格:具有麻醉品处方资格人员为:徐晓义、李广义、焦海平、郭俊华、王桂荣。麻醉品供应卡由徐晓义负责审批。

4、安瓶回收及销毁麻醉品供应实行身份证件、押金抵押,未使用及用后安瓶及时回收处理。

多伦县妇幼保健院

上一篇:4年级语文易错题整理下一篇:中国语言文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