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发展指导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涯发展指导(共9篇)

生涯发展指导 篇1

这个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总结了许多老师、学生和已经工作的前辈们的观点,得出些结论。应该说,考研是一个不让人后悔的选择,这关系到以后提拔升迁、职位待遇等一系列问题,一般同等优秀的人,会优先考虑研究生,同时公司里也会思考你不是科班出身的话会选择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我的回答:

一是如果你大学期间成绩优异,自然想考研,以获得高学历和更好的发展;盲目,看到旁边的人考研,自己也跟着考;规避就业压力;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掌握,返回来考研;工作后想逃避现实,回来考研;想进一个更好的大学;想找个比本科生更好的工作;至少想当大学教师。在这些人中,那些有目标有奋斗的人,为了更好的工作前景或者其他而考研,是值得肯定的。而那些随大流,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研,只是随别人而考或者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考研的人,是愚昧的。至于你考研与否,与你专业很有关系:换句话说,你的这个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差别是不是很大,因为有的专业经验比文凭更重要。而有的专业,却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以,这个考研的必要性需要你自己了解这个专业的全方位信息了。

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甚至在9月份也来得及。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否则,到时候你也会后悔的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

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生涯发展指导 篇2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在中国大陆开展较晚。早期主要是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进行安排, 近年来开始提到发展规划设计。而今, 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 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展的同时, 不少高中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十分明确, 存在“学习无动力, 升学无厚望, 生涯无规划, 发展无方向”的现象, 令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忧心忡忡。

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进行生涯发展指导,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显然, 建立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制度, 是当前面临的新任务之一, 也是高中学校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制度的产生与有效实施, 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保障, 更需要理论的支持, 还需要来自教育实践的探索。

二、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理论基础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职业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启示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 不同的职业对就业者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能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弄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 就可以点燃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促进学生实现从“现实的我”到“理想的我”的跨越。

三、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校本模式的建构

学校必须对学生的生涯发展进行指导, 帮助他们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做好高中三年的成长规划, 让学生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里要达到什么目标, 点燃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让学生在有目标、有规划的指引下自主运作、健康成长。

布吉高级中学 (以下简称“布吉高中”) 是深圳市龙岗区区属普通高中, 大部分刚进高一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面对这样的生源群体,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要提高教育质量, 必须改变学生, 而要改变学生, 首先要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因此, 教师必须对学生成长进行规划指导, 点燃其成长和发展的动力。

1.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现状调查

布吉高中对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现状调查采用华东师范大学黄向阳博士等人主编的《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问卷》, 该问卷包含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两部分。在该问卷里, 以内容为依据来划分,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被划分为三部分:生活指导、学业指导、生涯辅导;以层次为依据来划分,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被划分为行为指导、心理辅导、思想辅导;以指导功能为依据来划分,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被划分为矫正性指导、预防性指导、发展性指导。该问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识别本校在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上的经验、优势与特色, 通过现状与需求对比, 确定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行动方向。量表分3个领域, 18个标准, 72个指标, 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项目相同, 均为72个。

笔者所在的普通高中共有60个教学班3200人。本次调查采取纸笔问卷调查, 每个年级各选择两个班的学生, 每个学科选择半数教师参加, 共收回学生的有效问卷274份、教师的有效问卷87份。

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体现出四方面特征。一是学生感到教师经常帮助和指导他们, 学生也很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指导;同时, 布吉高中教师有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强烈愿望, 并对自己帮助和指导学生的能力比较自信。二是布吉高中教师对学生生涯指导中显示的主导功能是矫正功能, 其次是发展功能、预防功能。所以, 我们应调整学生生涯指导的方向, 重视指导的发展功能和预防功能。三是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现状和需求有年级的差异。布吉高中教师对高三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较多, 对高一、高二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较少, 而高一、高二学生的需求同样迫切, 并且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应从高一就开展, 这对高二学生选择文理科班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 学校研究决定从高一时就开展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四是学生发展指导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因此, 学校应通过家长委员会, 强调家庭环境的影响, 改变“指导孩子只是学校教师的任务, 和家长无关”的旧观念, 形成“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新观念, 并向家长传授指导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校本模式

在学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上, 依据问卷调查的情况, 结合布吉高中教育教学的实际现状, 利用现有的资源与经验, 制定了“扬长教育, 个性发展”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校本模式。其总的指导思想在于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 激发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使学生长处的发展成为其立身济世之本。

(1)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实施目标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有良好的发展规划而努力。具体来说, 即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使学生树立自我发展及生涯规划的意识, 促进学生探索自我、掌握自我、完善自我, 使学生有能力规划自己的人生。

(2)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具体内容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内容包含学业指导、生涯指导、生活指导三方面。由于不同年级的需求不同, 因而侧重点不同。高一年级重点进行生涯指导, 高二年级重点进行学业指导, 高三年级重点进行升学指导。而生活指导应贯穿于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之中。

(3)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实施途径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可通过校内外多种途径来实施, 具体包括选修课、班会课、活动课、专题讲座、校外活动等方式。具体来说有三方面内容。

第一, 主题班会。

在高一, 具体以“适应”为支点, 为学生从初中到高中转折的心理适应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对学生集中进行“如何迈好高中第一步”、“我的青春我的梦”、“学习方法谈”、“融入集体”、“竞争与合作”等系列主题教育。在高二, 具体以“人格”为支点, 为学生健全人格, 形成较强的自控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帮助。对学生集中进行“健全人格”、“走进社会大课堂”、“做守法公民”、“审美与人格陶冶”、“环境保护”等系列主题教育。在高三, 具体以“成年”为支点, 围绕学生步入成年所面临的诸多严肃的人生课题, 指出追求真理、积极向上、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正确航程。对学生集中进行“步入成年”、“做具有国际化意识现代公民”、“人生考场的预演”、“理想植根现实”等系列主题教育。

第二, 专题讲座。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讲座包括对教师的通识培训和对学生的专题培训。例如, 我校组织了一次题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教师通识培训。这次培训重点介绍我校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内涵、具体实施步骤, 是从进一步提升认识, 提高操作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角度开展的, 旨在让教师们了解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现状、需求与未来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 燃起教师发现学生心田的那颗种子的热情, 以便促进每位学生积极地成长。又如, 我校针对高一、高二学生举办了“规划的人生更精彩”的大型公益讲座, 由著名留美学者张杨主讲。张杨通过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求学、成长经历, 生动地再现了自己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从华中师范大学学士走向清华大学硕士, 最后成功地踏上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的殿堂之路。学生们从中感悟颇深, 并为自己的成长规划找到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三, 家校合作。

我校通过编写《家教指南》等方式帮助和指导家长学习多元智能理论, 了解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和需求, 并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和影响, 与学校形成合力, 共同挖掘学生的正面潜意识。每学期的《学生成长发展规划书》, 我们都要求家长与学生共同规划、制定并认真执行。同时, 我们通过调查、访谈, 了解在各行各业发展成功的学生家长, 邀请家长到学校现身说法, 给学生讲述相关行业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现代商业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等, 让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兴趣, 主动地学习, 自觉地提升。

3.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导师制”班级试点研究

为更好地落实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具体措施, 合理地调动学科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我校提出“导师制”的操作模式, 并在各个年级选择重点班级作试点研究。关于“导师制”有四方面的关键内容。

(1)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研究中心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研究中心”是“导师制”的具体实施部门, 职责是面向全体学生, 进行有关心理、学法、选课和学生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同时承担培训导师的工作。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研究中心工作的任务为:确定每个行政班的导师, 开展培训导师的工作, 对导师组工作进行检查跟进和效果验收, 组织针对学生的专题讲座, 开展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咨询工作, 收集、整理学生的个案,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升学信息资源库。

(2) 导师制

为保证“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 加强对实施“导师制”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导师制工作小组。其主要任务有:负责制定和落实导师制实施方案, 落实导师的安排, 负责对导师队伍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

(3) 导师组

每个行政班的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 该行政班的班主任是导师组的组长。导师组的具体工作为:导师组的导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 并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在每学期末, 组长组织本小组导师对每名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与交流, 并依据学校有关的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4) 导师

导师由学校指派, 每位导师负责十名左右的学生。导师是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应辅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工作。导师应参加相关培训, 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尽快适应导师的工作要求。导师的工作任务为:对接受指导的学生制定“一对一”的辅导方案并跟进, 同时对辅导效果进行定期检查验收;了解学校各种课程的开设目的, 指导学生恰当选课、选择社团活动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心理困惑;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建议;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高校的招生信息, 为学生在高考中的志愿填报提供参考。导师的工作要求是:每个月至少与学生交流一次, 其交流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并及时做好《导师工作手册》的相关记录, 以便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指导学生。

4.成效与反思

在我校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校本模式的构建中, 我们发现一些切实有效的途径。例如:对全体教师的通识培训, 提高教师对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内涵的理解;利用主题班会课分层次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开学初, 在各个年级开展“我的高中规划书设计”活动等, 对提升学生的个人发展大有益处。

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开展以来, 我校学生学会了规划发展, 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 实现了陶行知所说的“教育就是使人变好”。学生发展了智慧、提高了素质、健全了人格, 同时有力地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的建设。

生涯发展指导 篇3

关键词: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分析

目前生涯发展指导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家、各级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潜能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培养出他们能够自我规划的基本能力,是教育部门应尽的责任。同时学生对生涯发展指导课程也是非常欢迎的,他们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的专门的这方面的服务,使自己能够切实做好进入职业前的准备。

为此我们到上海某学校进行调研,在调查中,我们对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学生用书及课程内容均做了调查,37.8%的教材来源于学校的统一教材,37.8%的是来自任课教师的自编教材,16.2%的则是媒体资料,课程实施情况则是32.4%的是上生涯规划,8.1%的课程是简历面试等就业技巧,21.6%的课程是就业市场与招聘信息,29。7%的课程是职业测评。调查范围同样覆盖学生对目前生涯发展指导教材的评价及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29.7%的学生认为目前生涯发展指导教材存在的问题是内容不实用,不贴近实际,18.9%的学生认为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案例,43。2%的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相信这些调查结果将对教师改革目前生涯发展指导教材及其上课方式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据教师问卷结果显示,生涯发展指导课程中有可以直接实用教材的仅占11.1%,暂时还没有,需要教师自身改变的占44.4%,完全需要老师创编的33.3%,充分说明目前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教材编写没有跟上课程发展的需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以说教师在缺乏教材的指引下,难以有效的实施生涯发展指导课程。因此针对学校生涯发展指导课程设计中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一种以新的形式进行生涯发展指导课程开发非常必须,而体验式的生涯发展指导课程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

一、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理论内涵

美国生涯发展指导专家舒伯(Super,1976)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同时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因此,生涯探索需要学生对人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自我体验,并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的选择。因此,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设计是注重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体验的。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设计是指辅导对象亲身介入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式。即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促进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认知和接纳,进而将习得的观念运用于真实的生涯世界,发展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是帮助学生达到知行统一的有效途径。该辅导方式主要的理论来自于Kolb(1984)提出的体验式学习模型(ExperientialLearningModel),认为学习、转变、成长是“积极尝试——亲身体验——观察反省——总结领会”这样一个封闭系统的整合过程 。

尝试体验:此乃过程的开端。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体验是以主体在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为对象的, 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能动的回味、反刍、体味。

观察反省:整合过程的关键部分则是把亲身经历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的东西结合起来,与辅导者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在参与中澄清问题,看到问题的症结,发掘自身的潜能。

总结领会:按逻辑的程序,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参加者认清在体验中得出的成果。最后,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

在该理论指导下的生涯发展指导课程以“以活动开始的,先行后知”为显著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注重体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学习、观察反省和总结领会。该理论注重主体参与性,即课程设计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真诚、温暖的团体氛围,学生在学习中是活动、认识、体验发展中的能动的主体。该理论注重问题的解决,即对辅导内容、步骤、要求,无论是同质的对象,还是异质的成员,都能最大程度地根据不同个体不同的生涯需要,设计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内容,制定不同的环节和步骤,自己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通过体验式职业课程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并将体验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就业技巧内化为精神财富,使自己职业发展与集体、社会和谐一致,将来成为更有成就的人,不仅提高了生命质量,而且增强了主观幸福感。最终达成学生对所存在问题的明了与解决,着重训练其生涯发展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以适应事业发展和社会需要,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二、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在进行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分析之前,我们对传统的课程进行了比较。通常传统的生涯发展指导课程常采用说教式,这教学法是以“杯与壶”的学习理论为基础 (Roger 1983; Hobbs 1986) ,简而言之,学生就像空杯子等着教师从知识之源,也就是“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生不会被要求去检视他们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领悟情形。他们可以保持个人完全的不自觉或对于主题内容引发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保持缄默。

体验式的生涯发展指导课程致力于一个不同于说教式教学方式的学习训练。体验式教学法拥有不同的质量与特质,在于它牵涉到学生本身是否准备好在各方面来投入整个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将显示在学生实际的态度与行为改变上。体验式教学法的本质有以下四个主要特质:学生对于正在发生的学习及过程是察觉的。学生是在思考中进行的体验,并且结合当下的学习到从过去、现在到未来。 这些体验和内容是独具个人意义的:对学生而言,学到了什么和如何学到的,对个人而言有特别的重要性。这一过程牵涉到完整的自己——身体、想法、感觉和行动,学生是整个人全身心投入的。

体验式的生涯发展指导课程与其它方式课程的区别就在于:

在情感、行为和认知的学习上取得平衡。 体验式学习包括三个方法:培养态度;发展和练习技巧;促进对主题概念及模式的了解;有些训练课程倾向专注在某一个领域,排除其它的领域,但体验式学习的教师要学生不只是知道某些事,并且能够去实践它。

参与团队的机会。在体验式学习课程里,参与的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益处,学生会将训练课程从被动的位置移为主动。团队活动促进学生投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并让他们和教师成为伙伴。讲授的部分减到最少,高度参与是最大特色,如游戏、角色扮演、模拟练习、和案例讨论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每个学生在体验式课程中都带来相关的经验,有些经验可直接应用,有些可能从他人的工作状况或遭遇牵涉到类似的经验。无论是哪种情形,大多数的学习是来自于同伴,可以建立自己的计划,提供多种机会让同学彼此学习。

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 。体验式学习着重在现实世界。课程会安排机会并让参与者运用课程内容解决其正经历到的实际问题。运用课程内容,不只是发生在训练之后,而且是在课程进行时的主要焦点。当参与者将所学运用在解决自己的状况和案例上时,是他们学习得最好的时候。这给予直接的实用信息,并赋予参与者在问题点上运用的能力。

三、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实施主体

以上是对体验式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接下来回到体验式授课的最终受益者:学生的身上也找到了相关的学习理论,以便对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提供理论支持。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并且从个人方面体验到有能力来对待他的外部世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我们进行实验的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正式基于这一学习理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我们在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实施中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生涯发展指导效果也就可以发挥出来。

四、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主要内容

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与培养生涯知识、技能及观念,了解社会职业变化的方向,提高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协助学生步入工作世界,达到生涯发展与成熟的目标。因此,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内容,包括认识自我、时间管理、行动管理、了解职业世界、职业决策、打造简历、模拟面试、体验实习、直面创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个别辅导和团体培训的形式,综合运用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营造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促进学生进行 观察思考认知和接纳,进而将习得的观念运用于真实的生涯世界,发展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五、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存在问题和思考

物理生涯指导 篇4

1、物理的核心知识:指核心概念、核心规律、重要物理实验、重要的思维方法

2、物理的核心能力: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3、物理科学品质:学生对科学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具备的科学精神、合作意识。

在这三个层次中,核心能力、科学品质才是物理教学最本质的追求,是核心素养中最具活性的部分,因为它们是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适应环境、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它们的形成必须以核心知识形成过程为载体,以核心知识的掌握为基础。

二、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到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上至神舟上天,下到石油钻探,大到探索宇宙的奥秘,小到计算机里的芯片,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基础作用。甚至过去看似和自然科学无关的经济、金融、股票、政治等领域,现在也有人用物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令人赞许的成就。

其中,上海本地院校2017年对选科科目有要求的专业(类)共计441个,75个专业提出了一门科目的要求(均为要求加选物理专业);85个专业提出了两门科目的要求(要求物理+化学);281个专业提出了三门科目的要求:

生涯发展指导 篇5

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综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也是人生自青春期至退休所有有报酬或无报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外还包括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退休者甚至包含家庭和公民的角色如家长和公民 二职业生涯的含义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并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否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三职业生涯的分类1外职业生涯对组织而言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顾名思义外职业生涯着重强调外部环境和外部条件其构成因素通常会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外职业生涯的稳定以内职业生涯的发展为前提良好的外职业条件还可提升个人对内职

业生涯的认知相互促进相互协调2内职业生涯对个人而言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内职业生涯各项因素的获得需要个人通过学习研究等方式不断完善内职业生涯各因素是真正的人力资本所在是一个人生涯发展的原动力内职业生涯的完备也为外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确切的说内职业生涯是一个人对自

我的认识了解目标设计愿望如何达成的全部心理过程即我是谁我的兴趣我能做什么我要怎么做我需要什么资源我要成为什么角色内职业生涯是人生初探时全部问题的自我解答过程如果能够深入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并在此过程中让自我不断明确肯定满足那么内职业生涯的确立已经开始中国人有一日三省吾身的古训三不代表三次而是从精神健康及人生态度上的不断反思过程这应是内职业生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模式内职业生涯的作用内职业生涯是企业进行激励的有效激励源内职业生涯对员工的激励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实现途径1企业通过创造有利于员工内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对员工进行外部激励2员工重视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自我激励推进内职业生涯的激励可以促进柔性管理二者的关系

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通常是由别人认可的和给予的也容易被别人否认和收回而内职业生涯各项因素的取得主要靠自己努力追求得以实现与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不同内职业生涯的各构成因素内容一旦取得别人便不能收回或剥夺内职业生涯是真正的人力资本所在提高内职业生涯而取得的工作成绩会转化为外职业生涯只有内外职业生涯同时发展职业生涯之旅才能一帆风顺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外职业生涯发展顺利还可以促进内职业生涯的发展

第二节职业选择理论 一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二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三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 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一帕森斯的特

质因素理论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又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特质因素论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提出了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的观点他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所谓特质就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工具来加以评量所谓因素则是指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或资格这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而了解步骤第一步是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特性 通过心理测量及其它测评手段获得有关求职者的身体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方面的个人资料并通过会谈调查等方法获得有关求职者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工作经历等情况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价第二步是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 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包括①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 ②求职的最低条件诸如学历要求所需的专业训练身体要求年龄各种能力以及其它心理特点的要求③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课程计划以及提供

这种训练的教育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和费用等④就业机会第三步是人一职匹配指导人员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能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职业人职匹配分为两种类型①因素匹配活找人例如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

业需要有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②特性匹配人找活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人职匹配理论意义特性一因素强调个人的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 因素 之间的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特性一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性一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一职匹配的思想故这一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二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六种类型内容 现实型 R共同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典型职业喜欢使用工具机器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对要求具备机械方面才能体力或从事与物件机器工具运动器材植物动物相关的职业有兴趣并具备相应能力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

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研究型 I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

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典型职业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要求具备智力或分析才能并将其用于观察估测衡量形成理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艺术型 A共同特点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

如何规划你的美国本科生涯指导 篇6

很多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留学海外首要就是读书,其他都是不重要的,只起辅助作用的。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观点对学生,尤其是对去文理学院就读的学生来说是十分片面的。去美国,学习当然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同等重要的另一部分——交友、Social Life(社交)。

据留学专家介绍,文理学院人少、规模小,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多,有利于拓展社会网络。一般来说,能就读文理学院的学生都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家庭背景,所以文理学院带给学生的关系网是非常可观和珍贵的,学生应该把握这样的良机。要知道在美国就业,人脉网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学生的成绩和专业技能。即便你是学术型的人才,平时也要多注意拓宽交际网,多和自己的同学、教授交流沟通,这能对你的个人发展起到很大帮助。

与此同时,在进入大学伊始,学生就该开始思考及规划毕业后的发展,是就业还是继续做学术研究。心中有了目标,行动才有针对性和效率。建议学生不妨利用假期多多参与教授的科研项目,既能取得一定成果,在获得教授推荐信时也能更有资本。这样在本科毕业后,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申请研究生院都非常有利。

生涯发展指导 篇7

1 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指导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 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 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 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 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在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 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 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 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 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特别是社会职业的现实要求;二是当事人自身的实际情况,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当事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认识;自我规划。美国学者Super将生涯分为五个时期: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及衰退期。“成长期”和“探索期”是指出生到22岁左右, 一般来说就是大学毕业以前, 是人生在校学习的阶段, 对个人生涯的影响, 视个人不同而有所差异。虽然职业学校学生可以学到一些专业的知识, 并摸索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对自己的未来事业也会有些期望和目标, 但事实上, 由于种种原因, 学校教育和实际的工作差异颇大, 大多数学生对专业设置、自身的兴趣、社会未来的变迁也不能在刚进入校门就能完全了解和决定。作为教师, 应通过德育课引导中职生关注自身职业生涯发展, 重视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学生达成其每一阶段生涯发展任务, 并为下一个阶段发展作好预先的规划和准备, 适当地完成人生各个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

2 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正确的择业观就是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将自身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 寻求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职业,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相互调试。也许一生中从事多种职业, 但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相对稳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如何选择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往往受学识、爱好、机遇、工作环境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只有根据现行的工作需要改变原来的职业目标和兴趣, 调整心态, 培养对所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 在实践中产生对事业的热爱, 才能集中经历全身心投入工作, 实现个人价值, 做出成就。

蒋乃平先生指出:教师的观念要转变, 作关心学生的挚友, 作指点学生人生的导师。作为德育课教师, 帮助学生形成自发向上的动力机制, 把自身发展与祖国繁荣富强联系起来。在学生具有奋发向上动力机制的基础上, 渗透国家意志、形成正确观念、自觉规范行为;通过提高德育针对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增强德育实效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干预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不合理心理, 分析学生思想中的问题, 作关心学生的挚友, 作指点学生人生的导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 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就业动态, 合理地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评估, 分析职场特点,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优劣点, 避免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盲目就业、自负心理、一味索取。以科学的理念正面引导学生。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进行正面引导, 改变传统的就业工作思路, 普及职业生涯教育, 让学生在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就处理好自身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全方位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自我、自我规划, 能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 及时提高与自己职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社会现实为向导,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而实际的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及时调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的讲话提出: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旗帜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希望同学们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希望同学们把深入社会实践作为成长的必由之路、希望同学们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质。同样我们也可将这“四点希望”贯彻落实到职业学校自己的就业工作中去, 鼓励学生积极就业, 依靠自身的技能与知识全方位多渠道求职, 消除消极就业的心理。有的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总想依靠老师、学校、家庭为自己谋得职业, 也有的学生奔忙于各大招聘会却一无所获, 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使其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所以要及时发现这些不利因素, 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

3 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解决就业前价值观与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冲突

中职生在择业时比较注重自己的利益, 较少考虑社会的利益。职业学校要深入地开展调查和研究, 切实掌握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就业前普遍面临的矛盾:一是个体满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多元化价值取向与单一性选择之间的矛盾;三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些矛盾的产生原因是诸多的, 都制约了中职生的就业观念, 学生观念一旦落伍, 推动就业就显得苍白无力。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就业观念就是要解放思想, 根除就业观念中的不良心理因素, 从观念上推动学生的就业。中职生人人都有理想, 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又往往碰撞。在就业前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就会使他们在面临就业的挫折时消极应对。因此, 就业前一定要使中职生明白, 理想与现实偏差的大小与个人能力、理想是否切合实际、家庭背景、就业形势等都有关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这要求我们要及时了解市场经济的需求, 将学生的就业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将学生的人生理想与职业规划相结合,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将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自身能力相结合, 使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认识自我、调整价值观。

摘要: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阐述中职生职业规划以及如何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前移 篇8

如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为一项能够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重视,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为让中职生赢在职场,也越来越注意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他们了解职业、了解自我,提高素质,打好基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找到自己最适合做的专业,然后努力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

其实,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是有点晚了,应从小抓起,从小时候就对孩子进行生涯意识的启蒙,在中小学渗透职业概念,帮助孩子确立具体目标,作好近期规划。在国外,生涯规划指导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企业里常设立“职业日”,开放家长的工作环境,让孩子跟着父母上班。中小学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请进来,走出去”,即请来各行业的优秀人物为孩子“现身说法”,介绍各职业的情况,或走进厂矿、企事业单位,亲身感受和体验各职业的工作,引导和指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召开专题主题班会,开展特色征文活动等,鼓励学生“规划自己,展望人生”,谈“我”的职业观,规划“我”的职业生涯,描述“我”未来的职业蓝图,学会发挥特长优势,调整完善自我,以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为依据,不断修正人生坐标。所以说,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与特点,加强职业生涯的渗透指导与设计,让学生的职业理想从中小学校开始启航。

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规划指导。只要我们从中小学开始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和熏陶,引导学生选择由兴趣支撑的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不是仅由生存左右的职业,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他们日后的职业技能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就一定非同寻常。

如何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篇9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发源于美国的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传入中国,简称生涯规划,又称为职业生涯设计,指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职业奋斗目标和生活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进行合理的安排,具有可行性、适应性等特点,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则是针对大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从大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大学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人生目标、步骤,尽其可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合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第一,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对自身价值进行准确的定位;第二,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职业和发展目标,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第三,能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在的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四,能使学生在面对社会不断变迁时,更好地去适应变化,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年年扩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已达万人之多,在如此快速的人数增长规模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各大高校的首需解决问题。而就湖南而言,毕业生增加了3万多。然而,湖南高校就业率不足50%,那么在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现如今,湖南省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在大学生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更加重要。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仍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就是其中最常见、最需解决的三点。

1、大学生缺乏规划意识,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一项针对湖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指出: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认为在大学期间为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只占45.35%,而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占了15.1%。以上数据都充分显示:目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2、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准确认识,追求“最佳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会受到个人兴趣爱好、个人素质等主观因素以及社会变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求随时根据各种变化来做出调整。然而,许多学生却一味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妄想一劳永逸,无法根据变化做出灵活调整,导致出现发展目标与现实社会以及自身价值产生较大差距的现象。

3、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职业方向性

通常,具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有一定优势,因此,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都会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以及工作机会的限制,大多数学生都从事家教、促销等实践活动,没有将自己所学进行利用,缺乏职业方向性,只注重了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追求。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专业教师的`指导以外,各专业的辅导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高校辅导员要负责学生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指导工作,因此,与学生平时交流和晤谈的机会和时间比专业指导教师多,对于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较了解,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对自身价值进行定位。

第二,由于高校辅导员通常都在固定的院系工作,对学生所学专业在专业的性质、相对口的职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指导学生更准确的进行职业需求评估,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通常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将伴随学生度过大学时期,因此,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可做到全程指导和个性指导相结合,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各种问题。

第四,高校辅导员可以从学生的社会实践着手,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性质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方向性。

三、对于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通常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产生规划意识;第二,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和职业需求评估;第三,确立理想职业和发展目标;第四,制定相应方案;第五,实施方案并反馈调整。高校辅导员可以再这五个步骤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作用给予学生有利指导。

1、明确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产生规划意识

产生规划意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端,通常是针对才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

因为新生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怎样利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感到迷茫,而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则会使学生经历许多本不必经历的挫折。针对这种现象,高校辅导员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就要明确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讲解其必要性,并让学生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去熟悉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让其身临其境地去体会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产生规划意识。

2、指导学生进行全面自我评估和职业需求评估

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进行科学、全面、彻底的解剖,目的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就是对于自我价值观、性格、爱好、能力和气质等方面的了解。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时要更多的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面着手: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等。

职业需求评估是学生根据所学专业了解目前社会的需求信息,换言之,即是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上可以从事何类职业以及该类职业对人才有何要求。在学生进行职业需求评估时,高校辅导员要利用集中教育和平时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性质,向学生讲解目前该专业所对口的职业以及该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何种素质和能力,为学生指出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

3、指导学生确立职业生涯目标

从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我们可以看出,成功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明确目标,而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如此。

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理想职业和发展目标,而此时通常会遇到一个困难,即是在“通才”和“专才”上的选择。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观点也认为做“通才”才是明智的选择,做“专才”无疑是把所有的资本押在一个 上。然而,选择做“通才”也有很大风险,因为有些职业仍然需要“专才”,例如软件开发。这时辅导员应根据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学生做选择时给予理性的意见,分析选择做“通才”或“专才”两者之间的利与弊,提醒学生做“通才”是要求对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都必须要熟练掌握,不能一知半解,这样职业机会才能比较多;而做“专才”要求在对其他方面有所涉及的基础上,专攻某一知识领域。

4、指导学生根据职业生涯目标制定相应方案

目前,三年制大学生将探索阶段和拼搏阶段都放在了二年级。而辅导员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制定的任务则通常是在适应阶段(一年级)完成。

首先,在学生制定具体方案时,辅导员一定要提醒学生制定方案时要考虑到自身的能力,不要妄想一步登天,避免学生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以大学本科为例,通常要求学生英语应达到四级水平,然而由于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同,那么辅导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水平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通常基础差的同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地努力来完成这项目标。

其次,学生在制定方案时,辅导员要指导学生抓住最重要的内容。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同时专注于几个方面,非但不能取得好的成效,反而容易得不偿失。此时,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在制定具体方案时要抓住关键的目标,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核心目标,而其他一些目标的制定都是为了这个核心目标的实现。因此,辅导员应指导学生根据其他目标对于达到核心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其自身的能力条件来确定其他目标实现的先后顺序。

5、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正

学生在具体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此时辅导员要给与学生有利指导。

首先,方案实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要求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因此,在这过程中,一些学生容易无法坚持而放弃。那么,辅导员则要时刻关注学生实施方案的具体情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与鼓励,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其次,方案实施时,有时会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改变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一些学生会认为这是不可变因素,不去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不去寻求解决办法,而是仍然依照已经不合实际的方案来实施。此时,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对于其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进行重新评估,并根据新的评估结果来调整方案,避免学生做更多的无用功。

再次,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心态。例如,当实际成效与预定目标存在差距时,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当实际达到目标的时间比预计用时短,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负的心态。这时,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心态及时进行纠正,并培养学生自信、谦虚等积极的心态。

上一篇:电影《赤壁之战》观后感下一篇:青海公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