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景作文指导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精选8篇)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 篇1

罗浮山千溪百涧,峭壁危崖,造就许多瀑布流泉,其中以白水漓瀑布最为闻名。盛夏观瀑,凉爽宜人。有“罗浮第一泉”之称的卓锡泉,泉眼径尺,旁有9孔,满而不溢,汲而不涸。

罗浮山不仅自然景色奇丽,而且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以竹、木、花、果、药材最著名,山鸟野禽有竹鸡、八哥、绣眼、蓝翡翠、斑鸠等。罗浮山的甜茶和酥醪茶也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 篇2

一、借一双“慧眼”

世界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想要发现美, 就需要学会观察。对小学生而言, 他们并不太了解“观察”和“看”的区别, 虽然每天都在看, 但基本上是无目的、随意的看, 不注意观察景物的形状、颜色及变化, 更谈不上认识景物的本质和特点, 凭这种浮光掠影的印象, 当然是写不出景的。那么, 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眼中有物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在作文之初, 首先要确定写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前先进行思考, 即要选取哪一处景物, 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观察这一景物, 采用什么方式观察。为此, 在作文前, 我安排了一次“春游校园”活动, 让学生自由组队, 边走边观察, 边观察边讨论, 边讨论边记录, 每位小组成员确定一处景物观察并写作。

2.眼中有景

想要进行写景作文, 首先要选定景物, 然后仔细观察这一景物, 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 还包括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身体接触等等。只有充分发挥多个感官的作用, 才能全面认识这一景物。于是, 我让选择同一处景物的学生组队观察, 例如, 观察树的一组学生围着树仔细观察, 有的用脚步丈量距离, 有的用手指敲敲树干, 有的用耳朵去听听声音, 有的用脚轻踢从地下钻出来的树根, 有的模仿树的形状做出造型。通过对选定景物的细心观察, 学生对景物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3.眼中有序

如何才能有条理地将观察到的内容表达出来呢?这需要把握一个“序”字。针对本次习作“选一处景物, 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的要求, 笔者把学生选定景物的观察素材整理出来, 并着重展开“序”的讨论, 即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在哪里突出重点等。

4.眼中有神

林语堂曾说:“人有人趣, 物有物趣, 自然景物有天趣。”这里的趣就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标志, 即特征和个性。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在写作时才能与众不同, 才能传神动人。笔者在进行课堂练习时, 将事先拍摄下来的景物制成幻灯片, 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示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如景物的形状像什么, 接触时有什么感觉, 它的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提示的内容广泛,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思考时加入联想与想象, 意在打通景与情的界限, 让景物活起来。

二、磨一面“明镜”

记得张化万老师曾说过一句幽默且富有哲理的话:“眼高手低固然不行, 但眼不高也不行。为了帮助学生练眼力, 我们可以赏析教材中写景的句段、篇章, 打磨一面鉴赏的明镜。”在这里, 我以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为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赏析。

附上《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进入天山, 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 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 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 太阳下, 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 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 浪花往上抛, 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 却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 饮马溪边, 你骑在马上, 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 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 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 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1.磨“镜”第一步:抓景物

这段话共有五个句子, 我让学生在默读后思考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思考和交流之后, 学生得出结论, 即这五句话分别写了作者的行踪、雪峰、雪水、洄水涡、饮马溪。我向学生提问这些景物都是围绕什么写的, 一阵思考之后, 学生发现这段话描写了天山之水, 即有了雪峰才会有雪水, 有了雪水才会有饮马溪。至此, 学生明白了写“水”可以从源头开始, 并且, 与之相关的景物都可以作为观察和写作的对象。

2.磨“镜”第二步:理顺序

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天山”, 请学生把作者观察到的景物添加上去, 并注上景物的名称。在一名学生添加的过程中, 其他学生给他作指导:“往下!往下!”原来, 他们早就发现了作者的表达顺序, 即从上到下。接着, 我又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要用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观察。经过讨论, 学生发现观察一处景物时, 不仅要有顺序, 还要选择合适的顺序, 就像描写水, 因为水来自峰顶并顺流而下, 所以要从上到下进行描写。

3.磨“镜”第三步:观神韵

关于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发现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所见的景物写得栩栩如生:写雪峰, 把雪峰比作白缎, 把雪峰间的云影比作银灰色的花朵, 整个雪峰像一块绣花的白缎;写雪水, 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 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 又写出了它的光亮, 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盛开的白莲花, 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那么美, 那么讨人喜爱。然后我做了总结:“让景物传神的方法有很多, 合理的拟人和联想都是此类方法的运用, 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些方法, 从而增加景物的神韵。”

三、指一条“材”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脑中无物, 即没有素材的积累, 要想让他们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因此, 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基础就是积累大量的素材, 尤其是写景类的文章, 由于小学生所学不多, 生活经验和体验也较少, 因此, 积累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为他们指一条生“材”之道很有必要。

1.材料之来源

第一,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景物, 只要留心观察, 不断扩大自己的眼界, 捕捉一枝一叶, 并细心体会, 就会有鲜活的材料跃入视野。第二, 写作素材来源于阅读。积累素材, 除了从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外, 还可从阅读中获取间接经验, 阅读他人的文章, 在阅读中启迪思维, 发挥想象, 从而生成自己的素材。

2.材料之序列

积累的材料包括字、词、句、段、篇, 如何将这些材料组合起来, 这是需要序列的, 从词语到成语、谚语、歇后语, 从现代佳句到经典古诗词, 从段落到篇章, 从描写对象的一统化到分门别类, 从单纯绘景到景情交融甚至景情理合一……我们需要在新的序列不断派生的过程中, 在脑海中构建素材大厦, 从地基开始, 如建设高楼大厦般将材料排序组合。

3.材料之存储

怎样帮助学生存储材料呢?顺于口、熟于心是存储材料的第一步, 无论词语还是句子, 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最终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我采用了造句的方法, 为了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材料, 我组织学生观察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校园风光, 让他们尽量多地造句来帮助记忆并存储材料。同时, 建议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游玩, 在游玩的过程中帮助他们积累材料。另外, 我还指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 鼓励他们写观察笔记, 以此存储素材。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 篇3

关键词:小学生;指导;写作

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描写对象,选出能代表景物特点的东西来写

仔细观察描写对象,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例如形状、色彩、声音、动态、静态等方面的特点。只有细心地看、连续地看、多角度地看,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景物的特点。

描景时,不可能将观察到的全部写入,要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这一景物最好是你自己熟悉的,在颜色、形态、神韵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的景物,选出这样的景物,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突出景物的特征。

二、要让学生安排好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在作文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叙述,描景作文也不例外,因此在寫景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作文一般有以下几种写作顺序:

1.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一处景物,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景象,为了把它们全面地介绍给读者,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依次描述出不同时间出现的不同的景象。

2.按照空间顺序来写

一个景物总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为了把一个景物完整地表现出来,可以按空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为此,可采用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外向里,或由里向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等顺序来描绘景物。

3.采用定点写景的方法

4.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

三、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选材

写景记叙文表达中心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借景抒情;二是以景明理。

例如,《家乡的秋天》一文,在对家乡秋季景物的描写过程中,充满了对自然、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往往会收到情从景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又比如《夕阳》一文,作者通过对夕阳美丽景色的描写,告诉人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道理,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以景明理,立意高远且顺理成章。

四、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为体现景物的某个特征,就要适当地展开合理的想象,如联想到诗词佳句、故事轶闻、历史传说、民俗谚语等;也可展开想象,将自己看见的景物与自己内心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还可以穿插对历史的联想,这样可使文章的内容丰厚,趣味横生,充满文学色彩,更富有感染力。

五、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能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景物的特点

除了以上五点技法外,如果你的写景作文能在结构上独具匠心,在语言表达上精心锤炼,那么你的写景作文就会出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效果。

参考文献:

周益群.云南教育教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M],2008.

小学写景作文复习 篇4

一、景物的作文,按写的景不同来分类可分为:四季晨昏类、天文气象类、自然风光类、名胜古迹类、参观游记类

二、写景作文技巧

提分技巧一:描写要有顺序

有的同学写出来的写景作文,会给人以混乱的感觉,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无法在脑海中想象出景物的样子。原因就是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景物进行描写。

按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部分等顺序来写。

按时间顺序:把景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特征清楚地表现出来,使人留下深刻印象。

提分技巧二:用五官写景物 五官感受:

眼睛:看到的颜色、形状、动作、神态;

耳朵:听到的声音、话语;写出鼻子闻到的气味; 舌头:尝到的味道;

触觉:身体感受到的物体质地或冷热或疼痛等。

提分技巧三:写出对景物的感情,在文章中写出自己观赏景物后的感悟

东湖美

东湖是著名的风景区,那里可美呢!

一天,我们到东湖去玩。我们走进大门,就看到广阔的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东湖的水平得像一面镜子,清得可以看得见湖底,绿得像一块翡翠。偶尔有游艇激起浪花,扩散出一道道美丽的水纹。

我们坐着游艇,穿过湖心来到磨山。同学们蜂拥着向磨山顶爬去。爬到山顶抬头一看,一座亭子屹立在我们面前。亭子大约有三层楼高,上面是圆锥形的塔顶。每层的亭角向上翘起,像八颗锋利的大象牙。最高一层的横匾上写着“朱碑亭”三个龙凤大字。

我们走进“朱碑亭”,只见四周有四根大红柱子,中间有楼梯。我们沿着楼梯,登上最高层,向四周眺望,东湖美景尽收眼底。向北望去,宽阔的湖面望不到边;湖面上的飞艇,像一只只飞梭,留下一条条银白色的彩带;向南望去,那一排排高大的楼房,摆得整整齐齐。整座磨山,树木葱葱茏茏,美不胜收。

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朱碑亭”。亭前,有一块朱红色的巨石,上面刻着朱德爷爷的题词:“东湖暂让西湖美,东湖定比西湖强”。我想,朱爷爷说得对,东湖的自然风景在不久将更加迷人。【点评】

本文的小作者抓住了东湖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在描写水时抓住了湖面的“平清、绿”的特点;在描写山时,抓住了“朱碑亭”的特点。真是山水相连,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描写景物时,还抓住了动静结合。描写湖面时,既描写了湖面的静态:“平得像一面镜子”;又抓住了动态描写:“游艇激起浪花”、“美丽的水纹”。描写磨山的景色时,既描写“朱碑亭”的静景,也描写了飞艇游人的动景。处处动静结合,使人有身临其景的感觉。

我们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又美丽又整洁。

教学大楼是天蓝色的三层高楼,它的造型非常美观,像个倒过来的凹字,凹进去的地方是教室。每间教室都非常的宽敞、明亮。教室里都摆着四排桌椅,前后都有两块黑板,前面是老师的讲台。每个教室的布置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教室的墙上贴着美丽的图画,有的教室的墙上贴着学习园地,还有的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着五彩缤纷的图案和写着内容丰富的文章。教学大楼两边凸出的地方是老师们休息和办公的地方,还有会议室、实验室、阅览室等等。

教学大楼的前面有四个花坛。旁边的两个花坛里种着玉兰树、桃树、柳树、杨树等等。我最喜爱那棵高大美丽的柳树,春风吹来,柳条儿随风飘拂,好像是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真美丽。

中间的两个花坛是菱形的。花坛里长着一丛丛可爱的鲜花。有迎春花、杜鹃花、茶花、月季花等等。我最欣赏那些月季花,有火红的、淡红的、浅红的、大红的、粉红的,颜色各异,有的半开,有的全开,形状各不相同。到了春天,一股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许多小蜜蜂绕着花儿,嗡嗡地边歌边舞。

花坛前面有一个操场。操场里面是草坪,像一块绿色的毯子。中间耸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的顶上升着一面五星红旗,在空中随风飘拂。最东面有一个滑梯,低年级的小朋友最爱去玩。滑梯旁边有两个沙坑,是同学跳远用的。南北方向有两只篮球架,天气冷的时候,同学们都是拿着球去投篮。操场的四周围着大约有200米长的椭圆形的水泥跑道。

我们能在这么美好的校园里学习,是多么地幸福啊!【赏析】

这篇作文选材得当,抓住了最能体现学校特点,又有代表性的“教学大楼”、“花坛”、“操场”来写,显示了学校的美丽。作者的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描写详略得当,读后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喷水池

迈进平湖县少年宫的大门,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欢乐的电子游艺场?幽静的图书馆?不,不,应该是那座美丽的喷水池!

喷水池周围,是椭圆形的、白蒙蒙的水泥栏杆。池正中,耸立着一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塑像。瞧,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翘着尾鳍,挺着胸脯,那一片片鱼鳞,在阳光下忽闪、忽闪,真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哩!

一个小男孩背着大鲤鱼,撅着屁股,使劲拖住鲤鱼的胸鳍。望着他那专注的神情,我仿佛还听到了他那“吭唷吭唷”的号子声呢!左旁,还有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她踮着脚尖,一只手拖着鲤鱼的背鳍,一只手向大家招手,好像在说:“这条大鲤鱼真重,你们快帮帮我们的忙吧!”

塑像座落在红褐色夹带着白点的底座上面。那展开的六角形,恰似一朵励开的荷花。底座的下端,好像是一座六面体宝塔,扎根在清澈的池水中央,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小池中,几条调皮的小金鱼跳出水面,给池水划出了几个大大的波纹圆圈。

圆嘟嘟的鲤鱼嘴里,喷着六股水柱,射向空中,撒下来时,就像一幅大珠帘挂下来,又像节日的礼花洒满天空。水,溅在小男孩头上,那么悦耳,那么悠扬,多像“摇摇铃”发出的声音:“叮咚叮咚”。水,洒在小池里,那么清脆,那么动听,多像音乐家弹拨泉水叮冬的奏鸣曲!水,洒在女孩的头上,小女孩似乎更可爱了;水洒在大鲤鱼身上,大鲤鱼也似乎欢快地跳跃起来……

我望着这喷出来的清清水柱,似乎水也洒到了我的身上,钻入了我的脖子里,顿时觉得那么清凉,使人心旷神怡,格外舒畅。蒙蒙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出五彩缤纷的虹霞,给喷水池增添了无比神奇的色彩!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一处景物的佳作。小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从外到里,由上及下,对喷水池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因而,文章有条不紊,层次清楚,给读者一个立体感。

文章紧紧抓住了喷水池的特点描写。而且在描写景物时充分展开了想象和联想。文章有形态,有色彩,有声音;描写静态,也有动态,静中有动,动静巧妙结合;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把池中的一组塑像写得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雨景

星期六下午,天上布满了乌云,看不见太阳。忽然刮起了风。

风把树叶吹得满天乱飞。过了一会儿,天空越来越暗,忽然一道亮光从黑洞洞的天空深处向地面划过来,“轰隆”一声雷响,把耳朵也震痛了。立即,天上电闪雷鸣,紧接着便下起倾盆大雨,雨水落到地上,溅起了朵朵水花,水花像珠子那样高高跳起,又落到了地上,一下子,雨就像一位清洁工人,把地面冲洗得干干净净。雨下个不停,又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雨慢慢变小,好像有谁从天上把小粉珠洒遍人间一样。

雨停了,太阳公公又露出笑脸,一条七色的彩虹出现在蓝蓝的天空上,好像一条美丽的带子,又像一条鲜艳的彩桥,横跨在天空上,高高地挂着。

雨后的景色把美丽、干净的广州城,衬托得更加迷人。

【赏析】

小作者用了短短的200多字就写出了下雨前后的景象。主要是小作者平时注意仔细观察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景色变化,才能写出这样短小精悍的文章。

早晨,不知什么时候,升起了似炊烟袅袅、像青纱飘飘的雾来,越来越浓,把整个世界笼罩起来,显得有些飘缈。近处的人好像都会变戏法,一闪,就消失在茫茫的浓雾中了,化成了一个个小黑点,时隐时现,你会感觉到和他们中间像夹了一道又有形又无形的墙。远处的高楼只露出一个个楼顶,真有些海市蜃楼的仙味呢!

雾像个淘气的小娃娃,偷偷地把太阳的利剑似的光芒藏起来。太阳的法宝被偷走了,人们看见了它的真面目,羞得它脸彤红彤红,直往那浓雾里躲。

雾飘来飘去,似乎玩累了,渐渐隐去了。这下太阳又神气起来了,向大地洒下了万道金丝银缕。大地没有了“飘缈”,失去了“海市蜃楼”,变得非常敞亮,非常开心。整个世界又喧闹起来。

【赏析】

本文的小作者以雾为主体,并将它置于广阔天地的大背景中描写。描写雾,如正面描写是比较难的,作者是抓住了雾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其他事物的运动变化反衬出雾的特点。如文章中的人、楼、太阳等与雾的联系,它们的运动变化反衬出雾“像饮烟”,“像青纱”“飘渺”,多生动,多形象。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想象丰富,平时注意仔细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文章,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夕阳西下

下午四时左右。我登上学校的五层楼顶观看夕阳西下。

极目远眺,看到夕阳已经悬挂在半空中了,就像玉盘般。它照在人的脸上,仿佛给镀上了一层金子;它照在水面上,河水就浮金跃光,似乎一颗颗神奇的小星星在闪闪发光;它照在绿树上,绿树就好像搭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了。

我抬起头,去看夕阳,阳光好像千万把利剑,直射入我的眼睛,泪水不断流了出来。

夕阳旁边的云霞色彩变化极多,一会儿金黄色,一会儿半黄半紫,一会儿半灰半红,只要你一眨眼,它又变成紫檀色了。真是色彩缤纷,变幻无穷。

云霞的形状也一会儿一个样。有时像团团的棉花,有时像江面上的波浪。它们变化得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迅速,那样的瑰奇。

过了一会儿,夕阳突然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它通红通红的,上面好像压了一块千斤重的钢板逐渐下坠了。忽然,太阳的下部陷入了天边的云层里,把云层染成了紫檀色。我知道太阳快要下山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它。一眨眼,太阳只剩下了小半边的红脸盘,它好像微笑着对我说:“小朋友,明天见!”说完便摇着头倏地钻进了云层里。顿时天边红彤彤的,就连我自己也染成了红色的了。

啊!这真是少有的奇观。

【赏析】

小作者能把夕阳写得这么美丽、形象,是因平时注意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夕阳西下时,从“悬挂在半空中”到“钻进了云层里”,生动形象地写出太阳本身的变化,还写出云霞的色彩的变化,既写出了静态美,也写出了动态美。

【习作提示】

▲《初冬的早晨》

提示:仔细观察初冬早晨的公园的景色,以时间为顺序按下面的提纲写一篇短文。

(1)初冬的早晨来临了;(2)晨风中的树叶;(3)雾中的湖面;(4)早晨的空气;

(5)人们的活动;(6)太阳升起来了;(7)赞美初冬的早晨。

▲《我们的校园》

提示:本文要求写出自己学校的美丽可爱。作文前要作好仔细观察,可以从学校大门开始,一一描写学校的各个景点,同时表达自己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你最熟悉的一处景物进行描写。下面的题目供你参考:

小学写景作文评语 篇5

比喻句用得精当.加入了古诗进行联想,富有韵味.„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

小学生能有这样的体会,令人刮目相看.对„的比喻用得妙.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十分仔细.孩子的气的语言很有意思.加入人物行为,使画面生动.这段多余,不如删去,使文章更简洁.发挥奇妙想象,运用精妙比喻.充满童趣的拟人与比喻,使文章顿生光彩.这段描写读来令人感动.心理描写细腻,比喻句用得好, 排比名的使用为文章增色不少.以味诱人,意境深远.比喻贴切,用词生动.„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3,结尾含蓄,点明主题.结束得有点突然,夸张了.作文评语 结尾简炼,感人.结尾同样有趣.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由景生情,结尾自然.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结尾似乎没有写完,应能与开头照应.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4,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开头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立意高远,令人赞叹.„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课外活动给了你快乐,也给了老师快乐,真有趣呀!愿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你的学习成绩会提高的。到那时,你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概。”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谁也避免不了受到挫折。妈妈的去世,令你悲痛,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但你要面对事实,坚强地面对生活,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另外,你不要因失去母爱而孤独,振作起来吧,因为你身边有许多关心你的同学,有爱护你的老师,你一定会得到集体的温暖,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作文评语精彩总汇

“老师怕改作文”不但是因为作文要花去我们很多的时间,更因为每次改作文时,会为了学生的作文评语伤透了脑筋,我也常有“江郎才尽”的感觉,特从网上收索了一些精彩的作文评语,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小姑娘,别忘了“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如果未达目的就已疲惫不堪,那北大、清华的门开着,少了一个你,多遗憾呀!

作文评语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21世纪的巴金!”

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

1、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2、开头简明扼要

3、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4、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5、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6、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

7、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8、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9、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作文过程:

1、以饱满的***,描写了„„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3、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4、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5、„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7、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8、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9、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10、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11、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12、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3、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

14、文章想象合情合理,15、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6、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7、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18、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9、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20、,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21、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

22、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23、文章将„写得细致入微

24、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25、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作文结尾:

1、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以感受开关,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作文评语 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3、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4、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5、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6、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7、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8、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9、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10、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11、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突()现了文章主题。

12、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

13、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14、结尾以„点明中尽,含蓄隽永 小学写景作文评语

作文评语集锦 1,简单交待时间,地点和结果… 语言简练,规范,开篇吸引人.…以…开头,较有新意.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开篇简明扼要,精炼有序;重点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景喻情,开头颇有新意;倒叙开头,渲染意境.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开头很活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2,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对精彩地方进行简单描述;点面结合 简单介绍情况,自然过渡到下一段;情境描写调动起悬念;充分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事情具体,生动.简要叙述前因,进行铺垫.作文评语 这一部分可以加入对话或者一些心理描写.将…改成…更合适些, 自然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品质,令人感动.叙事中夹写景,以已度人,将心比心.拟人化语言使文章更显得生动活泼.外形描写十分有趣,突出了…的可爱.介绍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有感染力.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很形象.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这部分参照课文中的例子,语言过于平板,可适当修改,使语言更生动.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的美.这部分还可以展开写.以小见大,表现… 比喻句用得精当.加入了古诗进行联想,富有韵味.…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

小学生能有这样的体会,令人刮目相看.对…的比喻用得妙.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十分仔细.孩子的气的语言很有意思.加入人物行为,使画面生动.这段多余,不如删去,使文章更简洁.发挥奇妙想象,运用精妙比喻.充满童趣的拟人与比喻,使文章顿生光彩.这段描写读来令人感动.心理描写细腻,比喻句用得好, 排比名的使用为文章增色不少.以味诱人,意境深远.作文评语 5 比喻贴切,用词生动.…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3,结尾含蓄,点明主题.结束得有点突然,夸张了.结尾简炼,感人.结尾同样有趣.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由景生情,结尾自然.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结尾似乎没有写完,应能与开头照应.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4,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开头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立意高远,令人赞叹.…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作文评语 6 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

小学写景作文 篇6

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山上去找春天。

来到山顶,太阳刚好刺破了云层冲了出来。霎时,天空红了一大片,就像给大地披了一层美丽的红纱。我贪婪的呼吸着那一缕缕春天的气息,如痴如醉地听着小鸟那动人的歌声。这时,几株小草悄悄地露出了它们那尖尖的脑 袋,伸了伸懒腰,开始迎接它们生命的第一个早晨。露珠闪着耀眼的光芒,在草地里炫耀着。迎春花就像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又略带羞涩的少女一样姗姗来迟,仰着它那羞得通红的脸蛋向外张望,似乎是个好奇的孩子。树木挺着笔直的胸膛舒枝展叶,春风把树叶吹得沙啦啦地响,仿佛在唱着一支春天的歌。

这不就是春天么?我找到了,找到了!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景能力 篇7

一是习作对象内容空洞,或不合逻辑,或常识错误,即言之无物。如一位同学这样描写新疆喀纳斯,“我们来到了卧龙湾,只见四周森林茂密,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仿佛世外桃源一般。”经过与小作者交谈,笔者得知学生游览时观察不细致,习作时凭借模糊印象,再调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就出现了多种景象云集的不合逻辑的情况。

二是习作语言干巴无力,或缺乏想象,或词句单一,即言之无文。如一位同学写小蛮腰:“小蛮腰的夜景很漂亮,整个塔身五光十色,有蓝色、黄色、绿色、红色、紫色,真好看!一到放烟花的时候就更漂亮了,烟花千奇百怪,有的直接发射,有的绕着小蛮腰发射,真是壮观!”这段文字描写了小蛮腰的夜景,光色和烟花,求真求实,若整篇文章都是这样的文字,就会缺少想象、词句单一,语文的味道不浓。

三是习作杂乱无章,或段落无序,或句子无序,即言之无序。如一位同学描写自己的小区,先写门口花坛如何美不胜收,再写小区如何大、是孩子们的娱乐天地,最后又掉过头写花坛如何美,显得结构混乱。

因此,笔者以人教版部分写景课文和其他课文的部分段落为阅读材料,结合写景习作模型,探索文本的写景规律,做了一番“言之有物”“言之有文”和“言之有序”的尝试,为提高小学生的写景能力提供新的途径。

一、观察有道,言之有物

一般来说,观察的完成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占有表象、比较差异、筛选要点。考虑到写景特点,笔者认为观察景物要做到如下三步。

1.整体印象

第一印象一般是整体的,可运用多觉法、跟踪法、鸟瞰法等欣赏景物的整体及构成景物的要素,如:《桂林山水》,整体感觉是山水如画;学习《颐和园》后,人们感觉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2.筛选要点

巴尔扎克曾说“细节成就作品价值”。在欣赏整体美的感觉下,总有一两处景物格外引人注目。如《桂林山水》,最吸引人的还是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其他景物,如空中迷蒙云雾、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只做点缀。

3.抓住特点

景物是丰富多彩的,通过比较观察,能够欣赏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同样描写山,繁花似锦的七月的天山、如笋似玉的桂林的山、云雾飘渺的黄山,就有很大不同,吸引游客的魅力也不一样。如《索溪峪的“野”》一课,张家界的风光千奇百怪,最吸引人的却是它的“野味十足”,继而通过山野、水野、动物野和人野四个方面展开描写。笔者以《桂林山水》为例,引导学生重温观察景物的三个步骤。

师:桂林山水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或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总体印象)

师:《桂林山水》写了哪些景?

生: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还有竹筏小舟、绿树红花。

师:最能体现桂林风光甲天下的是什么景?

生: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即桂林山水。(筛选要点)

师:桂林的山水和其他地方的山水有什么不同?具体描述一下。

生: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抓住特点)

师:你们去过哪处景点?总体印象如何?里面有哪些景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具体描述一下。请依据这些提示写一写。

学生之所以写不出什么东西,言之无物,主要是因为其观察的精确性不高、判断力不准、目的性不强。有人对小学生的观察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提高,对事物进行分化观察的能力增强,但不具普遍性;开始区分观察事物的主次特征,注意有表现力的特征,但不具普遍性;一般能按先后顺序观察;观察目的性增强,但与低年级学生的随意观察无显著差异。精确性与判断力方面的特性反映到学生习作中就是容易出现言之无物,即描写笼统、泛化,注意无表现力的特征,忽略有表现力的特征。以教材中的写景文为范文,可以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明白观察是有路可循的,只有做到观察整体、筛选要点、抓住特点,才可以将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

二、养护想象,言之有文

想象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如果说观察是为了真实地反映景物的本来面目,是一种“无我之境”,那么想象就是景物在游客心目中的主观呈现,是一种“有我之境”,运用想象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文采、艺术魅力,还可以让景物的意境更有情,更能凸显写作者的独特感受。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表现在语言这一物质外壳上,则是大量使用拟人、比喻。因此,写景习作可以引导学生多用比喻、拟人等富有想象力的辞格,来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清楚,传达对景物的某种情感,增强习作的魅力。

笔者以《山雨》为例,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风景的独特感受。

(学生已经把握课文的描写顺序和描写内容)

师: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技巧写出山雨的韵味呢?结合相关语句说说。

生1:作者写雨声,用了比喻,把沙啦啦的小雨比喻成无字的歌谣,而且越来越清晰、响亮,突出了山雨越下越大的特点。

师:比喻的手法,抓住了雨势的特点。

生2:作者写雨声,还加进了幻想的色彩,他把雨丝比喻成柔软的手指,把岩石比喻成琴键,给人一种很唯美的画面。

师:是什么样的画面?再想一想。

生3:山雨,像烟一般,雨里的一切都变得朦胧起来,雨姑娘优雅地弹起钢琴,琴声美妙动听。

师:也是比喻,却隐含着一幅画。作者正是通过联想和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雨飘洒图。同样是描写雨声,如果这雨是下在别处,你又能联想到什么呢?

生4:“啪哒,啪哒……”咦,是谁在敲打我的窗?掀开窗子,哦,原来是雨来拜访了。

生5: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狂,像极了森林狂想曲,不是狼嚎就是狮吼。

生6:雨过天晴,瓦片上的雨滴依然落个不停,滴在石板上,叮咚———,真是余韵悠长呀!

……

师:同学们的联想真丰富,拟人、比喻可以帮助我们表达独特的感受。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运用比喻、拟人来描写景物并不难,难在抓住特点把景物写优美,写出语文的味道,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因此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感受表达技巧,并结合文本情境再造画面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灵感,做到言之有文。

三、理清表达,言之有序

1.观之有序,言之有序

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思维才有条理,表达才能层次分明,否则,事倍功半。小学生习作中出现最多的顺序就是观察顺序,观察到什么就先写什么。因为学生观察的无序,导致了习作的无序。因此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就非常必要了。从课文中,我们可以学到一段时间内景物的时间变化顺序,如《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和“早中晚”,《钱塘江大潮》的“潮来前、潮来中、潮过后”,甚至《火烧云》中的短暂时间变化顺序“一会……一会……”。

2.移步换景,游中有序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学生基本能掌握时间变换的顺序,但在运用空间变换的顺序时容易出现混乱,特别是定点观察和游览两种。定点观察就是固定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景物,或由远及近,如《观潮》;或由近及远,如《山中访友》等。而游览就是边走边看,移步换景。要想让学生会用游览顺序,宜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方式,鼓励学生从课文入手,找出游览的语句,抓住游览的动词,画出游览示意图;再领着学生游览一下校园,沿着自己的足迹逐一观察发现的美景,并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自己曾经到过的地点、看到的风景,画出游览图;最后让学生自己用学到的方法独立完成习作。

笔者以《颐和园》为例,引导学生理清文路,言之有序。

师:自由读课文的2~5 自然段,画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上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开火车读画出的第一句话,想想这是什么顺序?(游览顺序)

师:请把作者游览过程的动词圈出来,再把作者的旅游路线画下来。

师: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写写我们的游览顺序。

师:根据刚才的游览,写一处景物。例如:进入校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笔者在发现一些学生不会运用游览顺序时做出的一次补救,旨在探索文路、体会文章的结构美,并不惜时间把课堂搬到了校园,让学生在游览中学习游览顺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是在习作前进行这样的指导,相信效果会更突出。

综上所述,写景习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观察、想象、表达缺一不可。观察,求真,让习作有话可写,言之有物;想象,求美,让习作生动形象,言之有文;表达,求清,让习作文路清晰,言之有序。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林可夫.基础写作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3]张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4]王崧舟“.写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著名语文教育家潘新和先生言访谈录[J].小学语文教师,2008(6).

[5]王尚文.此为“之一”,并非“唯一”[J],小学语文教师,2013(5).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 篇8

关键词:写景 新视野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67

“写景”是小学三年级写作教学的“必修”课。奇趣盎然的大自然景观令学生稀嘘,而学生对自然优美景致“描绘”却感到“缺词少语”。为此,为逐步提高学生临场“写景”技能,近年来,我依据小学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规律,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多层次,创设各种“场景”,优化“写景”情境,丰富和拓展“写景”意境。

一、创设语境,引领学生“品文悟境”之后,改写、扩写“场景”

改写或扩写文体中的“景致”,有利于培养学生深挖文本内涵,独立谴词造句的能力。如何让尚处于写作“启蒙”阶段的小学生,在“品文悟境之”后,写出构思精巧,“景致”描写合乎情理的短文,是小学语文教师深思熟虑的问题。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不外乎做到两方面:一是依据小语“课标”,围绕文本中心,紧扣“场景”意蕴,创设一种种既融合学生认知规律,又适合于学生的个性思维的“鲜活”语境;二是依据授课进度,适时展现投影视频,并通过“动、静交替图像,丰富学生的‘场景视觉表象,据此来催生学生‘说景到‘写景的激情。”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一篇“景致”有序流动的写景文章。本篇文章在“写景”层次安排上做到“由远及近,由粗到细”,描写手法上作者采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写法,展现场景方面独特精致。

教学本篇课文的关键,是如何再现“语境”,让学生思维身临其境。情感和思维完全融入到“文本”所述语境中、读者的心灵与语境中,人和物亲切会面和对话?为了展现“锡林郭勒大草原”那一幕幕“人与动物及大自然和谐相处是欢腾画面”。课前,我利用“Flash”技术,设制了四组动画,第一组是从天空俯瞰草原的画面:“蓝天的云下,绿意迭瀑的草原,微风吹来,绿浪翻滚”;第二组是牛、羊在草丛中流动。远处低矮浑圆,绵延起伏山岭,沟沟谷谷,铺满着各类生机盎然花草;第三组是湖泊星罗棋布地镶嵌草原上。大小各异的湖泊、水流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第四组是“人与动物欢腾景观”画面中。“一群群雄鹰低空展翅飞翔,时而相互追逐,草地上成群的牛羊悠闲吃草,身着蒙古族服饰的男女牧民骑马时而穿行于牛羊群中……。随着这四组动画有序展示之后,我立即抛出一连串问题来示导学生“写景”。1.置身于天空中你看到了草原上有哪些花草?2.天空中有哪些的动物飞翔?3.放牧的人是哪些人?谁能诵读本课文后,在不改变“本文景致”的前提下,系统口述或描写“本文场景,写景完毕后,请分组交上来。课后,一名学生“写景”习作,确令我兴奋。“阳光和煦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如一幅扑面而来流动的风景画,清风徐来,绿意流淌;地势起伏和缓的草滩中镶嵌着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湖泊;天空中,一群群雄鹰时而低空盘旋。身着民族服饰的牧民穿行在牛羊群中,好一幅人与动物欢腾的景观。

这种让学生在丰富其视觉表象之后,再引导学生扩写,改写文本“场景”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写景”技能的重要手段。

这印证了叶澜教授所指出的:“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流的影响,以动态的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二、师生互动,共创生活情境,亮相课堂,学生“临场”景,写景

让学生学会在任何“场境”下都能随意述说或用“词语”描写出一处处“场景”的精致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细致有层次地观察景物特征。在引导学生观察景观特征之后,还要有目的、计划地推出一些“指导性”描写场景语句,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综合整合。校园,是学生健身、栖身、学习的场所,校园的景致确实令学生感触颇深。因此,引导学生共创生活“情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写景”的积极性。比如,《校园的“升旗仪式》是每周一上午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参与这一场景“拍摄”,并引导学生将这一“场景”制成“新闻短片”报道,是激励学生“写景”的最佳举措。为此,在学校少工委的帮助下,我组建了一个小学三年级6名学生组成的“新闻节目采访组”,选准一个风和日丽周;挑选三名学生利用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学校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拍摄完毕后,又指导学生于电脑室精心剪辑,并配上柔和的音乐,制成“新闻光碟片后”先在多媒体教室试播。后在作文“写景”课上,亮相荧屏。随着精美图像有序展出,指导学生“临场”“写景”。课后,我从传上来的作品中看到了这样一篇“写景”作品。“升旗仪式就要开始了,平时叽叽喳喳的“鸟儿”也屏息凝神了,全校6个年级18个班的学生们精神抖数有序站在大操场上,等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到来。“升旗仪式”开始!值周行政“话声”刚落,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少先队员们举右手向国旗致礼……”

以上这种由学生亲身现场采集材料,处理材料,随后进行“写景”内容深层次加工的举措,真正实现了“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建构与开发,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可行性的评估”这一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写景”教学,需要依据学生认识规律,着眼于学生“个性思维和未来长久发展”的高度,调整“习作教学方法”;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文本情境之后,更要设法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关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场景”,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上一篇:高三英语期中试卷下一篇:品控部部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