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发展网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教师发展网

中国教师发展网 篇1

教学重难点分析:掌握有关学生日常活动的六个单词和词组。对新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nine o’clock.It’s time for…”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策略: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Story time的录音或者请一组学生表演Story time中的故事。

2. 教师在听录音或学生表演之后向学生提问:Where is Zoom?学生回答:He is in the canteen.教师又问:Why?学生答:He is hungry.教师再问:Why is he hungry? 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答出:It’s time for lunch.接下来,教师可鼓励学生说出哪些东西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如:the sun, the moon, the tree等等,学生如果不能用英文说,也可用中文说。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可制作本课时的挂图贴在黑板上说:Look!What’s this? It’s a clock.然后指着12点说:

What time is it? It’s 12 o’clock.Are you hungry? Why? 用动作示意学生说出It’s time for lunch.接下来,教师利用钟面上的小图继续教授时间的表达和其它几个单词、词组。

2.通过教师领读和听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尤其要注意breakfast和o’clock的发音。可采用小组模仿竞赛的形式,在学生当中展开互帮互学。

(三)效果检测(Practice)

1.教师将教具钟上的时针拨到不同的时间,提问学生:What time is it? 鼓励同座的两名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做出快速反应。

2.教师拿出生词图卡,出示图的一小部分,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图上画的是什么,并说出相应的单词或词组。

中国教师发展网 篇2

中国学生学英语, 多为 “ 哑巴英语”,口语表达一直是薄弱环节。“伴读网”运用世界顶尖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将读音标、背单词、跟读、朗读、背诵等与英语学习最紧密的行为游戏化,为学生量身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爱上学英语,并真正学会“说” 英语。同样,以往让教师感觉力不从心的英语作业批改工作,运用 “伴读网”后会变得简单而高效。 教师在手机上布置英语听读作业后,作业评价、数据统计分析由软件自动生成,教师无须一一批阅, 便可根据数据分析重点讲解相关知识点,大大“解放”了英语教师。 “伴读网”还致力于让每所学校、 每个班级、每位同学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网络语音教室,并且没有维护成本。

“ 中国教师A P P创新工厂” (910app.cn)则是为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开辟的一方造梦空间。它操作简单,只需三步即可免费制作和生成一个内容丰富的APP,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播、教学成果的展示和教学经验的共享。它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教育APP应用市场和教育APP制作推广自助平台,将为广大教师免费提供教育APP制作、推广以及内容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伴读APP

中国服装网购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篇3

【摘要】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网购服装以跨时空、全天候服务以及产品的低价多样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但由于发展时间晚,速度快,其必存在许多问题。用合理的方法解决好这些问题,中国网购服装市场必然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 服装;网购;问题;对策

一、服装网购市场现状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开发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人们习惯于在网上学习和工作的同时,“网上购物”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网络销售已经成为消费者最为青睐的廉价购物渠道,服装、化妆品、洗涤用品、家电等商品网络销售均在2008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7年网上服装市场的交易规模约为75.2亿,2008年已经猛增到超过170亿元,增幅超过120%,占整个服装市场总规模的6%。

从单独的商品销售来看,服装类商品2007年超过手机、笔记本等数码商品,成为网购交易量最大的商品品类。2008年3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2009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峰会上,正望咨询发布了《2009中国服装品牌与服装网购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服装目前已是网上购买人数最多、金额最高的商品。57.8%的网上购物消费者在网上买过服装,服装占到了全部网购金额的23.5%,相对于部分欧美国家服装零售领域超过20%的市场份额属于网络直销的现状,我国服装网络直销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服装网购的优势及机遇

1.网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4小时营业,随时随地任意挑选,解决了上班族购物的时间问题。同时,网络市场可以提供许多在消费者本身周围的现实生活中买不到的商品,可以实现“异域”购物,这为现今追求时尚和个性的都市男女解决了燃眉之急。“跨时间跨地域”购买成为网购市场区别于传统市场的最大优势。

2.网购商品价格实惠。网上商品省去了租店面,招雇员,存货等一系列的费用支出,其价格明显要比现实中的商品价格便宜,网络提供给大家一个广阔的竞争平台,网络卖家通过各自的渠道利用价格优势实现盈利。据中国网购CPI显示:2008年绝大多数网购商品价格与前一年相比不涨反降,服装类的降幅达到10%以上。

3.信息量大。相对于传统市场,网络市场产品成本的减少会吸引更多的卖家入主网络交易平台,增加网络销售物品的品种,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货比三家”是人们购物的一大习惯,不论是在传统市场还是在网络市场,都习惯于对商品的价值和价格进行对比,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网上购物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便捷的平台,商品信息一览无余。

4.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网购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的配置。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自由流动,网络的连通性为资源流动创造了便捷通道。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综上所述,网购突破了传统市场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期无疑是实现双赢效果的理想模式。2007年以来的美国金融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实体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2009年6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服装外贸出口缩水超过20%。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服装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网络市场却给服装企业敞开了大门。服装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强烈冲击时,新兴的服装电子公司却一枝独秀,保持逆势增长的势头。国际金融危机客观上助推了中国网购服装市场的快速增长。金融危机正在给中国电子商务业提供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服装网购市场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的工作、心态以及消费能力等原因的驱使,使网上购物的优势愈加凸显,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特别是对于服装这一特殊商品,网购有其不可避免的劣势和不足。

1.服装网购市场法制不健全。纵观我国现有法律,对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散见于《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但大多内容散乱,可操作性不强,远不能达到保护消费者的目的。

2.某些商家不够诚信。经营者的信用程度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互联网技术使得某些商家或通过匿名的方式躲避调查,或利用监管难度大、隐蔽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大行虚假广告和欺诈之道或利用“特价”、“大奖”等旗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借机侵犯消费者的权利以牟取利益。淘宝网的统计显示:在网购诈骗案中,服装类的网购诈骗案占到1成左右,服装市场的诚信问题的解决将极大的促进整个网购市场的规范。

3.实物与信息之间存在差距。网购只能看到有关商品的图片和一些解读信息,与实物在手总有一些差距。特别是对于衣服这类特殊的商品,相对于传统的服装市场,网购消费者即使是通过图片和解读信息对衣服的款式和尺寸有了一定了解,但由于不能试穿仍然不能下定决心购买。

4.网络支付存在安全隐患。类似于淘宝、易趣等网站,大多采用支付宝作为网上支付工具,另外也可采用网上银行,汇款等方式进行支付,不管哪一种支付方式都有被偷窥,密码别盗的可能,网络支付就有了风险。

5.售后服务机制不健全。纵观当前的消费者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问题,同样,生产者也把售后服务看作是参与竞争的一项重要手段,海尔的成功不能不说其优秀的售后服务起了重要作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买卖平台,同时由于其虚拟性这一特殊性,其售后服务机制的健全就显得比较困难,但同样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6.商品配送存在问题。在网上购买的商品需要经过配送的环节,目前的网购商品在配送上快则2、3天,慢则一周甚至更久,物流时间太久。有时商品不满意还需要经过配送环节调换,费时费力。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网上购物的确是一把“双刃剑”,能从中得到实惠的同时也在经历各种风险,应该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应尽快建立健全网上购物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网上购物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将网上购物中出现的一些新法律问题、新法律关系及时纳入我国消费者法律保护的体系之中,有效调整在网上购物中产生的一些行为,使广大网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可靠保障,从根本上保证网上购物的长远发展。

2.消费者要警惕,商家要诚信。消费者自身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意识,购物时应该选择知名网站,购物前应该仔细阅读购物条款,对购物凭证妥善保管等。作为网络商家的经营者应该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诚信指数。

3.建立自己的配送站。外包配送上时间和过程的无法监管会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在主要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等,建立自有物流公司,不仅能缩短配送周期、保证配送质量以及对配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满足用户快速、安全、准确的配送需求,又可以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实力评估。2008年底,京东网上商城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圆迈快递公司”,大幅度提升了京东网上商城在上海及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配送速度。服务质量更是进一步得到提升,这为网络销售企业提供了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B2C企业突破发展的瓶颈。

4.网络服装销售企业应增强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21世纪追求创新,企业产品创新不仅在传统市场十分重要,网络市场同样重要。就像VANCL(凡客诚品),VANCL作为一家主攻互联网网购市场的服装企业,08年不断引进各国服装设计人才,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为企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品质。

5.“实体店+网店”相结合的运营模式。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服装精品店里销售网上商城里的服装,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体店+网店”相结合运营模式的翻版,但也有所差别。B2C商家通过网上销售了解到网购的集中区,在集中区内开设几个实体店,实体店只提供试衣,在网店内选中衣服到实体店内试穿或在实体店内看中衣服,在网上下定单。实体店不做销售,店面可以不大,且没有仓储压力。仍可以发挥产品价格优势。相对于C2C商家,开设实体店对于B2C商家来说有较小的成本压力,具有可行性。

6.网上“试衣间”的推行。网上试衣间是用户在网上挑选衣服后,然后使用和自己身形一样的虚拟的人物来试穿网上的衣服商品。网上试衣间是便于用户知道网上买衣服穿上的效果,2009年5月,淘宝网推出“试衣间”功能,为其他网上服装企业打开了一扇窗。

我国网上购物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服装出口额降低了20%,出口转内需,许多外贸服装行业急需从国内市场寻找立足点,网络销售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金融危机这个契机,可以扩大网购服装市场,开发新增点。现在随着服装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网购消费占比的提升,预计在未来5年内网购服装消费将达到1300亿元,占服装总消费的比重超过5%。我国网购市场起步晚、发展快,随着网购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完善,网购服装必将快速发展,弥补传统服装市场的空隙,成为服装行业发展新亮点。

参考文献

[1]凌莺等.方兴未艾的网络购物[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

[2]杜晨.网络购物:几多欢喜几多愁[J].中国商贸.1999(9)

[3][英]查菲等,吴冠之.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

[4]姜旭平.网络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5]王驰宇.电子商务是服装业“过冬”的“棉被”[J].信息网络.2008(12)

[6]彭文芳,钟跃崎.服装网络购物存在问题浅析[J].化纤与纺织技术.2007(1)

[7]彭文芳,钟跃崎.浅析服装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J].国际纺织导报.2007(3)

湖南中小学教师发展网 篇4

全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现场会

在吉首市第八小学举行

11月25至26日,湖南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现场会在吉首市第八小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和吉首市第八小学承办。省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王俊良副处长、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胡惠明及湘西州教育局领导莅临现场指导并全程参加活动,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推荐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共200余人观摩了现场会。

吉首市第八小学校长姚秀芝以“校本研修,以校为本”为题,讲述了该校从一所薄弱学校成长为全省“我身边的好学校”的突围之路,重点介绍了该校“四步导学”高效课堂和“梦想课堂”。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教科室张凌君主任和永州市蓝山县楠市镇楠市中心小学副校长盘晓红分别就“6+1校本课程”、“美心课程”给大家分享了校本研修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校本研修中遇到的问题。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课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胜做《从梦想课程到学校课程整体建构》专题讲座,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及运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中国教师发展网 篇5

宁夏医科大学

作为宁夏唯一高等医学院校的宁夏医科大学,学校始终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学校永恒的主题。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医学教育规律,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加强医学人文建设,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全科医生培养,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教育功能,为推动宁夏地区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和提升宁夏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一、实施创新性人文医学素质模块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校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医学人文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兼优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构建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四维教育”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服务于西部地区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俱佳的精品医学人才为目标,以“重人文、强实践”为医学人才培养主线,融合“医学专业知识”、“实践创新能力”、“医学人文精神”和“回族文化精髓”的四维教育体系,将“医学知识、民族文化、人文素质、实践能力”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了“医学、民族、人文、实践”的有机结合。2009年,该项改革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创建了“人文医学”品牌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这些活动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了“走出去、开眼界、广交流、深研究”的有效平台和有利条件,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优异的成绩。

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开始实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人文医学素质创新模块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区域和回族民族特点,把“医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体系。第一课堂模块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般人文课程、医学人文交叉课程和人文技能课程、专业课程五个子模块构成,创新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应用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采取撰写论文、调研报告、开卷考试等灵活考试方式。同时强化全员育人理念,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为此,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编制《宁夏医科大学人文医学素质教育教师必读》;第二课堂模块由文化教育活动、体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读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五个子模块活动体系构成,以党、团、学生会活动为辐射,并与学分制有效结合。拓展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领域,激发了学生学习人文医学课程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兴趣,使教育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学校除了加强对校内学生人文医学教育外,还积极探索将人文教育引入继续医学教育中,为宁夏基层卫生工作者编写了《大学人文教程》、《医学心理学》等教材,长年面向全区卫生工作者开展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医学技术新进展等知识的传授,使全区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医学科学水平与人文精神得到了普遍的提升。2011年4月,我校成为“中国医师人文医学职业技能培训(宁夏)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宁夏医师执业技能培训体系,为宁夏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和我校医学生人文素养和执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使之能够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二、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学校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化结构,内涵发展;凝练特色,重点抚育;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原则,根据教育部质量工程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学校办学定位以及自身发展方向,明确了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目标,制定了《宁夏医科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以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为基础,以自治区级项目为骨干,以国家级项目为重点的学校、自治区和国家3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重点加强质量工程的过程管理,加大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了项目建设评价标准,定期组织召开宁夏医科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议;委托香港大学举办PBL教学师资培训班、天津医科大学举办双语教学教师培训班,定期选派相关人员参加国家精品课程等专题培训,推动学校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卓有成效的开展。为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学校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进修培训中给予优先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全校教师参与教学建设、参与“质量工程”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已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9门,自治区级教学名师7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支;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自治区级双语课程4门等一批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通过质量工程建设,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并深入实施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临床前综合实验课改革、后期临床教学改革、预防医学专业改革、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文社科和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广使用现代教学方法,推进PBL、SP病人、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实验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强化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形成了由基础实验课程教学链、专业后期实践教学链、第二课堂链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所构成的、纵向上相互贯通、横向上相互关联的又各具特色的“三链一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以教学团队建设、名师建设和人才引进为手段、以集中培训和个人进修为途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起一套积极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工程的实施最终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在良好率以上为87%,毕业生思想素质良好率以上占91.3%,认为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良好的占82.6%。普遍认为毕业生人际交往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在职业能力方面,9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宁医毕业生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及适应能力。在科研能力和发展潜能方面,83%的单位认为宁医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科研能力较强,有继续学习的潜能、潜质和潜力。有力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被评为“2009-2010年度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三、创新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厚基础,强实践、擅应用”的思路,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作为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二阶段、三层次基础医学实验+双螺旋式见、实习临床轮转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阶段、三层次基础医学实验主要面向一-三年级临床医学生,整合实验内容,加强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及基础与临床的衔接,第一阶段包括生命基础实验、机能学实验、形态学实验及解剖组胚学科群的实验课程,突出病案式教学,强化培训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构建了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以重要系统及主要器官的典型疾病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把分散在基础医学各学科中的医学知识连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知识体系,促进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加强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早期衔接。在此基础上基础医学实验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双螺旋式见、实习临床轮转教学主要面向四、五年级临床医学生,突出了以团队学习的方式,以组为单位在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等科室进行二轮见习、实习轮转。见习阶段以PBL教学为主,重点训练了学生沟通、采集病例、查阅分析资料、答辩等方面的能力,改变了教师一言堂和学生走马观花进病房观摩的现状,同时避免了因见习产生的医患矛盾。实习阶段主要采取大组课、讲座、病例讨论课、床旁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领会临床医学知识到强化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过程,学生的临床技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获得西南、西北区第三名。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基础医学实验和临床医学实验有机地结合为整体,有效提高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临床实践技能,2009年荣获宁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大力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我校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已有20年的历史,采取“专科、本科”,“长期、短期”,“脱产、半脱产”等多种培养模式。成立了由校长担任培训中心主任的“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制定了《宁夏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管理办法》、《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学员管理制度》、《学员考勤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组织选拔了具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作为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教师队伍,并对相关教学人员了培训,取得了全科医学培训教师资格;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结合宁夏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教学计划、临床技能培训、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计划与实施方案;组织了21位教师,编写了《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教程》,参编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和《全科医学概论》等教材。

自1992年开始,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沟通,实施了“来源于农村和服务于农村”的双挂钩机制,专门为宁夏南部山区培养专科层次的免费订单式社区卫生人才60人。多年来,按照“一乡一人”的原则,通过5届毕业生实践,为全区乡村培养乡村医生和社区医学人才719人。在此基础上,学校创新全科医学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具有先进性、适宜性、操作简单、疗效好和费用低廉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在后期临床教学中设计了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并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学研究课题1项、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1项。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和美国福特项目各1项,自治区级项目6项,获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3篇。此外,学校还坚持开展全科医师短期培训,截止2011年,共承担了各级各类培训项目20期,共培训从事全科医学人员约1200人。

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宁夏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从2010年起,承担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2010、2011年录取的100考生平均分高出宁夏高考二本线30余分。按照国家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宁夏本地区的实际需求,邀请了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教授、专家及自治区卫生厅、疾控中心和相关领导来我校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论证。完善了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的培养方案,增加了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健康教育、全科医学概论等课程,增加了社区预防医学实习的时间。有针对性的调整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注重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的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对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治疗及鉴别诊断和健康教育管理能。加强全科医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原有12个社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增设了5所乡镇中心卫生院作为全科医学的实习基地。在此基础上全科医学获得自治区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被确定为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相关工作在教育部和全科医学教指委经验交流会上受到教育部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瑞安教师研修网 篇6

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属南雁荡山与洞宫山的余脉,是天然的林业基地。其间群山绵亘,峰峦起伏,海拔一般在600米-1000米,最高峰巾子山海拔1320米;中部为丘陵与河谷冲积平原,是主要经济作物产区;东部为飞云江冲积和沿海淤积共同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一派水乡景象,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

飞云江在上游地区由于受新华夏系构造运动影响,地势陡峻,河谷多呈北东及北西向发育,在岩性和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下,常形成山间小盆地。飞云江在下游地区表现为平原河流,水流分散,多沙洲,河床极不固定,往往由于冲刷、淤积而形成河曲,在仙降和桐浦之间表现较为明显。海岸线较曲折,多为淤泥质海岸。

东海大陆架上散布着北麂、北龙、铜盘、凤凰、齿头等大小岛屿三十九个,是天然的渔场。

瑞安地质比较稳定,历史上无火山、地震、断层、泥石流、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记录。

中国教师发展网 篇7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四川电信快速跻身先进?四川电信究竟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逐一解析。

一、高起点, 瞄准“三网融合”超前部署全光建设

2011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国家“十二五”战略正式启动,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向中西部省份转移成为大势, 客观上要求中西部省份全面提升包括信息服务业在内的基础设施水平。同时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取得进展, 正式启动第二批城市试点, 国内视频行业风起云涌, 以优酷等为代表的网络视频新势力渐成气候, 信息化产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在这一背景下,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光网四川宽带中国建设合作协议》, 启动四川省全光网络建设部署, 以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客户需求。

具体实施过程中, 四川电信把握宽带网络发展趋势, 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推进:

把握高带宽趋势, 光网全域广覆盖。四川电信光纤网络建设一开始就瞄准了“全网光纤化”高起点目标, 且要求县城以上城区全面覆盖、农村集镇在2014年底前实现90%覆盖。目前已经建成1200万光纤端口, 有效覆盖住户数达1500万户。且网络覆盖全部采用厚覆盖方式, 光纤接入区域按照70%以上住户进行覆盖, 具备快速、广泛实现业务放装能力基础。

把握高速服务趋势, 提高接入网带宽。目前省内骨干网络带宽达到6000G, 出省带宽达到8000G;接入网具备1000M到小区、100M入户水平, 客户通过光纤宽带网络可以一路畅行无阻、高速访问全国各类宽带应用服务。

把握大容量趋势, CDN内容传输专网。为了确保视频等高时延服务传输的要求, 中国电信打造了专用于高品质内容传输的CDN网络, 与普通客户上网浏览区隔开来, 目前已经演进到第二代 (四川电信CDN专网三级架构如图1所示) 。同时打造了具有5000架机架容量的IDC信息中心, 专享2000G出口。可以满足全国性SP服务商各类应用的快速部署。

把握分层接入趋势, 双通道接入。在接入网层面, 为了确保客户上网、视频服务互不影响, 四川电信再斥巨资, 创造性提出了用户上网和视频接入分开的双通道解决方案 (图2所示) , 这使得中国电信提供的视频服务具备了完全媲美有线电视的广播级水准, 甚至超越。

二、大气魄, 推动“三网融合”产品跨越式升级和营销

依托先进的基础网络设施, 四川电信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心态, 以客户为导向积极探索“三网融合”产业升级模式, 创新产业生态圈的新格局。

1、实施激进的带宽提速策略。2011年四川电信紧随上海脚步, 在西部地区率先推出20M带宽业务, 目前20M/169套餐客户已近200万户;2013年继续高举行业旗帜, 推出了高带宽示范产品, 带宽提速至100M, 同时, 快速响应国家关于信息服务民生的号召, 主动将价格下降至仅299元;本次“5.17”客户免费提速后, 四川电信筹划在2014年底进一步执行带宽提速战略, 计划标杆产品进一步提速至1000M, 光宽客户带宽进一步提速至20M, 全面与上海等领先地区看齐 (图3所示) 。

2、创新行业模式, 为客户提供最先进应用服务。四川电信电视业务推出以来已历经3次大的升级 (见表1) , 每一次都引领行业趋势。第一次在有线电视行业普遍引入高清、回放、点播概念, 引导电视由“看”向“玩”转变;第二次引入蓝光、杜比概念, 实现了永不落幕的家庭高清影院;第三次大升级预备在9月份部署实施, 届时实现4K最高清内容的全面上线加载, 让四川老百姓再次紧随电视行业最先进技术, 享受最高清视频震撼。

3、开放心态合作, 共谋产业升级。四川电信针对当前视频应用服务的定位非常清晰, 就是全面向视频行业平台商进行转型。其核心是以先进的光纤宽带和CDN网络为基础, 聚合各家专业、优质视频服务商, 共享网络、客户资源和渠道, 为SP商家提供视频内容的部署、传播通道, 为客户提供最广泛的选择和更为便捷的消费, 实现通信信息消费的全面升级换代。目前四川电信已经与央视、文广、优朋和乐视等大鳄达成合作, 今年还将计划引入优酷和乐视等专业视频服务媒体。

4、完善产品体系, 为客户提供多样选择。四川电信重点打造电视、单宽带和融合套餐3大产品体系 (表2所列) , 保证客户多样性选择的同时,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家庭通信整体解决方案, 兼具品质和实惠双重优势, 切切实实减轻老百姓综合信息消费负担。其中代表作169融合套餐广受好评。

三、大视野, 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 各种新业务迅速涌现, 运营商面临更加复杂的运营支撑要求;同时各种新设备、终端越来越多, 对客户也提出了更高的使用操作要求, 需要进行引导。针对这一情况, 四川电信提出“服务领先”战略, 全方位解决用户信息消费后顾之忧, 并以此形成企业未来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川电信“服务领先”战略提出不仅要让客户用上“好”产品, 还要客户用得“好”。重点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

1、实施服务模块化策略。“三网融合”下的电信服务, 客户服务由单一的网络服务向内容、终端和网络进一步融合的综合服务快速演进。为此, 四川电信在全力打造全服务体系的同时, 对网络、终端和内容服务实施分层分级的模块化管理, 灵活响应客户服务需求。在继承互联网服务优势的同时, 打破传统, 增强服务价值, 树立电视服务领域新旗帜。

2、推出“家庭信息化”增值服务。在融合一站式购齐的套餐产品基础之上, 四川电信针对家庭客户普遍顾虑家庭装修, 或者不了解技术的担心, 推出室内综合布线咨询、设计和施工标准化服务, 结合夜间服务、“三项承诺”等保证, 彻底解决客户后顾之忧。

3、打造便捷高效服务渠道。四川电信提出以客户为中心, 打造“5分钟生活圈”服务观念, 依托已建成遍布全省的12000个营业网点, 同时积极布局产业链关键节点, 推动与银行、顺丰嗨客等合作, 开通更多服务网点, 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需要;另一方面全力推进服务电子化转型, 以网上营业厅, Wap、微信等掌上营业厅和客户端为代表的自助服务充分适应了现代人快速生活、工作节奏, 推广迅速, 目前月服务量已经占到全渠道的88%。四川电信希望藉此构建全面贴近客户、360度全天候不间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客户服务体系。

目前,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正在全光网络、“三网融合”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收获越来越多的客户, 也具有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步入了企业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相信尝到甜头后还会继续进行更多的技术、营销和服务探索, 为全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继续引领全国信息技术发展高潮。

参考文献

中国教师发展网 篇8

[摘 要]中国-东盟背景下,经济发展给广西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调查显示,机会少、校本发展力度不足、缺乏长效团队建设等是当前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由此,依托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地方优势来拓展机会和资源,借鉴国内成功案例来努力建设长效的校本 、校际教师团队,提升自我发展意识,是积极促进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师教育;教师发展;广西;中国-东盟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05-04

一、引言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宣布永久落户南宁市、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仪式在南宁市举办、2014年广西全面部署“双核驱动”战略①、2015年中央把广西定位为“一路一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②,这些历史性事件标志着广西在过去的十年间从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转变为在国家经济发展宏图上发挥重要战略作用的“桥头堡”,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往来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文化交流中心。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广西地区相应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英语③教育肩负着为广西地区大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的重任,而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强师资建设。

在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正是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所要回答的问题。

二、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调查

在笔者开展的一项关于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现状、满意度及存在问题的调查(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中,来自南宁、桂林、柳州三地8所本科院校(含3所独立学院)、7所高职高专、2所成人高校的31位大学英语一线教师填写了问卷④(基本数据见表1),并对各项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度问答。

(一)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现状

受访教师中,有3人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教师教育与发展项目,其中两人教龄在5年以下,1人教龄为5-10年区间,他们分别来自两所高职高专院校和一所独立学院。

从问卷中看到,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都参加过至少1次教育与发展培训项目,形式分别为校本研讨或讲座、自治区专项培训、出版社组织的培训、国内进修和国外进修。其中,80.6%的教师分别参加过1-6次出版社组织的培训(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组织的暑期教师进修项目)。

总共有12人参加过国内进修,占受访教师的38.7%。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1人,进修形式是读研两年;30-40岁的教师7人,主要进修形式是读研1-2年和3-10个月的青年骨干教师进修项目;40-50岁的教师4人,1人读研3年,其余3人参加的是不足1年的短期进修项目。有过国外进修经历的教师只有8人,占受访者的25.8%,一半来自广西地区排名前列的本科大学。而进一步的数据显示,其中参加由校内奖学金或西部专项基金支持的3-6个月短期项目的教师有6人,全部是40-50岁区间拥有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进修国家分别为英国、美国和加拿大;1名30岁以下的教师通过自己申请到的全额奖学金去马来西亚读研两年,另1名在30-40岁区间的教师则是去英国为完成博士论文进行为期1年的访学。同时有过国内进修和国外进修经历的老师只有4人,占全部受访群体的12.9%。

(二)教师的满意度和期待

当被问及是否满意目前状况时,64.5%的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状况不满意。在随后的问答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当前教育与发展中最主要的不足是机会太少,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有的教师指出,他们所接受的培训项目、工作坊在方式上过于单一,并且缺乏后续学习的指导,而一些讲座则深度不够,或者是理论多实践少,对实际教学指导意义不大。

在问答中,有19位教师(61.3%)渴望获得出国进修的机会。他们认为,作为教授英语的教师,若没有机会去目标语国家体验这门语言及其文化,是相当遗憾的。其次有7位教师(22.6%)希望能进行国内访问学习,他们期待能去国内知名学府学习较长一段时间,不仅可以一睹英语教育专家的风采,也希望了解优秀院校里高水平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也有教师认为教育与发展的形式是其次的,关键在于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所促进。

在回答“您最期待提升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时,“教育理念”、“科研方法”、“教学技能”、“跨文化交际知识”在受访教师给出的答案里是高频词。

(三)中国-东盟背景的影响

有19.35%的受访教师认为中国-东盟背景没有对自己造成影响,另有19.35%的教师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

占受访群体61.9%的教师认为,中国-东盟背景给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挑战。他们随后关于“有什么挑战”的回答主要都集中在一个方面:国际合作交流增加,促使广西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有更高要求,如何提升教师自身以帮助学生具备更强的英语竞争力,是很大的难题。

有的教师坦言,中国-东盟背景使自己有不少机会参加国际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些与教学不同又体现自身能力的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知识、技能短板,从而产生疑问:“自己都不能在国际场合中百分百自如地应付,还怎么要求或者帮助学生做得更好呢?”

另外也有教师担心,中国-东盟背景促发了广西高校对开设周边国家小语种作为通选外语课程的需求,大学英语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当前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发展机会少,受益面积小

从受访教师填写的问卷中发现,大学英语教师所接受的教育与发展机会在各个院校中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偏少,而且持续时间较短。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性和系统性是无从谈起的,只有考取研究生进行脱产学习的教师个体才可能得到较为系统的专业提升,不利于大面积提高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此外,出国进修机会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例如,虽然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近年来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项目和地方财政专项拨款已经加大了选送高校教师出国的力度,但落实到各个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身上的名额少之又少。

(二)校本教师教育与发展力度不够

在列举曾接受过的教育与发展项目时,只有12.9%的受访教师提到校内研讨、讲座和发展平台,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校本力度有待加强。

(三)缺乏长效教师发展团队建设

在调查中,几乎所有受访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持久、有效的教育与发展动力来自于团队支持,主要原因是目前在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群体中,缺少具有模范作用、长期发挥影响力的校内、校际教师发展团队。

另外,只有12.9%的受访者接受过区内培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内的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本地资源有待发掘。

四、中国-东盟背景下抓住机遇,应对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给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为了响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战略布局要求,自2004年试行、2007年正式发布《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来,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逾10年的教学改革,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日益深化的改革中正在逐渐转变教学理念,自我发展的意识和需求也同时有所增强。另一方面,虽然广西在中国-东盟经济框架的建设中得到飞跃发展,但不可否认,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地区教育的水平、资源和技术仍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对大学英语教师越来越迫切的发展需求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满足。这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广西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既要顺应国家的宏观战略布局,又要结合本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背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依托国家政策,充分调用地方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和“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在《规划》的强有力推动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计划从2013年至2017年间进行高校教师队伍六大工程建设(广西高校高水平学术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广西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广西高校教师社会践习计划),借此为高校教师发展创设平台,大力推动各高校自觉强化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2014年1月,《关于加强广西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对加强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等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在5月正式启动实施“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要求每年培养1200名高校青年教师,争取到2020年全区所有高校青年教师至少接受一轮培训,从而全面提升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自2014年广西首个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广西财经学院成立,截止2014年底,已发展建设了10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5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要“全面深化教师培养改革,深入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和“继续实施高效教师队伍建设六大工程”。综上可见,在国家大力扶持、地区积极响应下,广西的大学英语教师迎来了喜人的发展机遇。

当前,国内短期培训是广西地区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主要渠道,覆盖面较广。根据《2012年中国外语教育年度报告》,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活动与进修项目逐年增多,主题丰富且日趋完善:不仅有面向所有高校外语教师的,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分别承办的全国高校外语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项目,内容覆盖学科知识、研究方法、教学方法和语言技术等理论联系实践的前沿主题;也有专门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例如北京交通大学举办了四期的“大学英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吸引了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前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国家级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与个人职业发展”,“构建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的集成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评价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些都是贴近教师需求的主题。

国外进修方面,面向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的机会也有所增加,除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的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还有地方自筹经费公派出国特别项目,例如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进修项目、骨干英语教师出国进修项目,但是这些项目的名额仍然十分有限。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能从文献或网络资源感悟学科精髓有所不同,外语教师没有亲身在目标语国家体验语言、文化,很难对该语言及其文化产生真正深刻的认识。由此,笔者呼吁各高校积极争取各方基金,与国外TESOL教师培训机构挂钩,加大本校大学英语教师去母语国家进修的机会。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榜样,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年来与美国半岛学院每年互派优秀教师进行短期教学,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年争取到“阳光教育基金”,每年选送教师去目标语国家进修,广西大学2013年启动“海纳计划”,每年选派教师出国进修。

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广西地区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优势,选送大学英语教师前往东盟国家体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课堂和社会氛围,从而促进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近年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English as Lingua Franca,ELF)这一广为接受的事实正在全球范围逐步影响着英语课堂。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东盟地区教育、经济贸易、政治及传媒等领域的应用尤其普遍。目前广西地区已有多所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开展教师培训项目,例如广西师范大学与泰国、越南等高校开展双语教师师资培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与越南、马来西亚等高校建立了教师培训基地。这些充分利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项目拓展国际交流经历的途径,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教学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努力建设长效的校本、校际教师发展团队

首先,从成人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的视角来看,职场(即学校)学习以及在职场中参与实践共同体应当是教师学习的重要方式,因为学校不仅是教师学习发生的物理场所,也是使得学习有可能发生的参与实践共同体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最好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生,在教师同伴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再者,长效的教师教育与发展需要在常态化、日常化的基础上开展,校本团队可以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精神支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需要学校本位的团队合作与互助。

国内已有一些较有影响力的大学英语校本团队建设的成功实践个案。例如,河北大学的公共外语教研部从2001年3月至今一直致力于建设基于教师共同体理论的校本教师团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单个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创新力是有限的。从广义上说,所有大学英语教师都是一个共同体,所以,联合校际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多团队互动,更有利于拓展多样化的教师合作发展平台。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牵头,用了近五年时间通过实践构建出研究者与一线大学英语教师共同合作的互动发展模式,不仅成立了北京市英语教师跨校互动发展团队,借助项目帮助成员学校建立起校本教师合作团队,并且通过高校外语教师专题研修班推广团队建设经验。

国内同行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广西地区建设大学英语教师团队提供许多启示。结合当地特点,积极建设长效运行的校本、校际团队,是目前广西地区亟待加强的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项目。

(三)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努力成为自我更新取向的学习者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教师教育还是自下而上的教师发展,实施的关键在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个体提升、自我发展的意识。国内有影响力的一个例子是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RICH⑤探索型课程实践与教师发展项目,至今已进行了逾20年,并专门成立了RICH研究所⑥和课程与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该项目依托课程改革与实践,主张以教师自身发展为核心,通过教研室研讨、邀请校国内外专家开展教学方法和理论工作坊、教师发展论坛等校本发展形式,帮助教师教研相长,从构建教师共同体到实现群体参与,分享课程探索实践,使最终目标达到教师的自我更新。

现代教师教育理论提出了“自我更新”(Self-renewed)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努力成为“自我更新”取向的学习者,意味着教师的学习者身份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打破断续、受制于时空、缺乏内在关联的教师教育形式,转到了不受时空限制、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式。

综上可见,任何形式的动力和机会,是否最终导致、影响教师专业发展,还取决于个体是否在自我发展意识引导下对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主观追求。在调查中,受访教师所忧心的“机会少”、“时间短”、“无后续指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从外因上可以通过依托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地方优势来拓展机会和资源,也可以通过借鉴国内成功案例来努力建设长效的校本、校际教师团队给予长期支持。但从根本上,还需要教师个体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努力成为自我更新取向的学习者,例如力求上进,保持好学心,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自主开展行动研究,争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作为改革主体的教师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尤其亟待改进的是,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至今尚未完全制度化和规范化,民族地区的情况更甚。在中国-东盟框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相应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下,调查分析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加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推动作用。

[ 注 释 ]

① 详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转载《广西日报》的“彭清华在全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gxzf.gov.cn / zwgk / zyjh / 201410 / t20141031_435052.htm.

② 详见大公网关于两会报道的文章“彭清华:将广西建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http://news.takungpao.com /

2015lianghui / article / 2015-03 / 2941590.html.

③ 本研究中“大学英语”指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不同。同理,“大学英语教师”指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的专任教师。

④ 据《2013年广西教育概况》,广西全区共有高等学校7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2所(含8所大学、9所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6所,高等职业学校32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6所(详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网站)。本调查虽然获取的教师样本较小,但从其院校来源、年龄分布上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⑤ RICH课程实践包含四个部分:研究型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融合型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合作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Humanistic outcomes)。

⑥ 详见RICH研究所网址http://flc.zjnu.edu.cn / show.aspx?id=2275&cid=140.

[ 参 考 文 献 ]

[1] 文秋芳,徐浩.2012中国外语教育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60-268.

[2] 莫如愚,黄奕苗.广西-东盟商务英语教师国际交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9):117-118.

[3] 崔允潡,柯政.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郭书彩,韩红梅,李英.外语教师校本培训个案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67-309.

[5] 王京华,韩红梅,崔鑫.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师团队建设实践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40-143.

[6] 文秋芳,常小玲.为高校外语教师举办大型强化专题研修班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1-5,10.

[7] 文秋芳,任庆梅.互动发展模式下外语教学研究者的专业成长[J].外语界,2012(4):16-22,29.

[8] 杨红英.通过互动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外语教育,2012(2):64-67.

[9] 毛泽东.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10]  吴宗杰,黄爱凤.探索型外语课程:RICH教师发展,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42-266.

[11]  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 2011.

上一篇: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计划下一篇:螃蟹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