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形式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形式(精选12篇)

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形式 篇1

第一,一般现在时动词的形式第一看主语,如果主语是第一人称:I, we;第二人称:you;第三人称复数:they、my friends时,这些非第三人称单数的主语,就用动词原形。

第二,如果主语是it he she,需要用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时,再看动词的末尾字母。(一)以sh,ch,s,x,o结尾的少部分动词加es,(二)其他动词都加s.be am is are,态度

其他动词行为运动,动作

第一(最多)如果主语是I WE YOU THEY 动词用原形。(大部分情况)

第二、其他的行为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当前面的主语是it he she时)大部分是加s.(第二多)如 play—plays like—likes ,第三、以sh,ch,s,x,o结尾的少部分动词,行为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当前面的主语是it he she时)都在词尾加 es(最少)

以sh结尾的动词 brush–brushes wash–washes

wash 洗 flush 脸红 blush 脸红 rush 冲 fish v.钓鱼 nourish 滋养 flourish 活跃 dish v.提出

rubbish v.轻蔑的批评 crash 碰撞

以ch结尾的动词 catch–catches watch– watches clutch 抓住 watch 观看 fetch 取 clench 紧握 hatch 孵化 latch 闭锁 lech 好色 march 进军

arch 使弯成拱形 match 匹配

以s结尾的动词 miss 想念 fuss 大惊小怪 bias v.使存偏见 pass 通过 bless 祝福 kiss 接吻

hiss 发出咝咝声 piss 小便 toss 投,掷 boss 指挥

以x结尾的动词 relax 使放松 fax v.传真 wax 给..上蜡 tax 征税 ax 削减

fix 安装,固定 nix 禁止 fox 捕狐

box 把...装入盒子里 cox 做舵手

一般现在时的苦恼 篇2

苦恼一、 错用实义动词形式

[典型错误] 我妈妈通常每天早晨六点起床。

My mother usually get up at six every morning.

[错误分析] 主语的人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三人称单数,另一类是非第三人称单数(包括第一人称单、复数、第二人称单、复数和第三人称复数)。在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中,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也要用相应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本句的主语“My mother”是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 get up 也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故此句应改为: My mother usually gets up at six every morning.

苦恼二、 错用助动词

[典型错误] 埃玛不喜欢牛奶。

Emma don’t like milk.

[错误分析] 在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中,如果谓语动词是实义动词,那么将肯定句变为否定句和疑问句时,就需要助动词 do 的帮助。其否定句的构成模式为:“主语 + don’t/doesn’t + 动词原形...”;疑问句的构成模式为“Do/Does + 主语 + 动词原形...?”。注意,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助动词 do 要变成 does,其否定式为 doesn’t。故此句应改为: Emma doesn’t like milk.

苦恼三、 错用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形式

[典型错误] 她每天晚上看电视。

She watchs TV every evening.

[错误分析]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构成,大多数动词是在词尾直接加“-s”, 但以s, x, ch, sh, o结尾的动词应在词尾加“-es”,故此句应改为: She watches TV every evening.

苦恼四、 错把助动词用作实义动词

[典型错误] 星期天我不做家庭作业。

I don’t my homework on Sundays.

[错误分析] do 既可用作实义动词,意为“做”,也可用作助动词。在否定句中,有些同学把构成否定句的助动词 don’t 误用为实义动词,这样句中就缺了谓语动词 do。故此句应改为: I don’t do my homework on Sundays.

苦恼五、 错把非谓语动词变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典型错误] 姚明喜欢打篮球。

Yao Ming likes plays basketball.

[错误分析] 非谓语动词在句中不能用作谓语,形式上无须与主语的人称和数保持一致。此处的 play basketball 作谓语动词 likes 的宾语,因此, play 应改为 playing。

一般现在时中be动词的用法 篇3

根据句子中不同的人称、数和时态,应该选择相应的be动词。一般现在时:

第一人称单数形式,I,用am 例:I am a boy.(我是个男孩)

I am a girl.(我是个女孩)

I am a teacher.(我是个老师)

I am a student.(我是个学生)第二人称单数形式,you,用are 例:You are a boy.(你是个男孩)

You are a girl.(你是个女孩)

You are right!(你是对的)

Are you a boy?(放在句首,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三人称单数形式,he ,she ,it ,who,人名,用is 例:He is a boy.(他是个男孩)

She is a girl.(她是个女孩)

It is a cat.(它是一只猫)

Who is Mike?(谁是迈克)

另外,第一人称复数(we)、第二人称复数(you你们)、第三人称的复数(they),都用are。

例:We are students.(我们是学生)

You are students.(你们是学生)

They are teachers.(他们是老师)

口诀:一般时态有关be动词的口诀

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形式 篇4

06.10.8 周日(5、6节)

计算机一年级英语第一单元课后练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同学们学会运用祈使句

二、教学重点:祈使句、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练习中出现现在完成时句子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

(一)讲grammar I练习题(15分钟)

(1)引入:举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的习惯引入祈使句。(7分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跟对方说话不一定都要用你“开头”。比如:我们会说:“把你的手给我”而不用说:“你把你的手给我”。我们通常是把主语你给省略了。那在我们的英文当中,也同样,当表示命令、请求活劝告时,通常把主语第二人称省略了,这种句型在我们把它叫做祈使句。

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的一个句型就是祈使句了。祈使句有以下的特点:(1)肯定句以动词原型开头

(2)否定句直接在动词前加do not

(3)句末用句号或是感叹号结束

例如:把你的手给我。怎么翻译呢?

Give me your hand.否定式:Do not give me your hand.Look out of the window!Do not look out of the window!(2)解释单词的意思(3分钟)(3)和同学们一起做练习(5分钟)

提问两位同学

(二)讲解grammar II练习题(15分钟)

(1)回顾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10分钟)

时态的回顾:

过去

现在(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将来 A、一般现在时

定义:表示经常性、习惯性或永久性的动作。例如:他每天都去上学。He goes to school everyday.特点:时间状语:every day(month, year), sometimes, always, often, usually, in the morning, at night.注: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he(she, it, his brother)时,谓语动词词尾要加s(或-es或-ies),形成动词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

B、现在进行

定义: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如:他正在听老师讲课 He is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特点:现在进行时由is(am,are)+ doing构成,表示此时此刻或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

C、现在完成时

定义: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的事情“表达已经的意思” 例如:我已经去了过北京。

第三次课

06.10.8 周日(5、6节)

I have gone to Beijin.特点:havehas+过去分词。常用的时间状语有: already, yet, ever, never, just for+一段时间,since+时间点等

(2)做练习题1、2、5、7、9(5分钟)(3)剩下题目作为课后练习

(三)对vocabulary的答案,不详细解释。(3分钟)

(四)对applied practice I II 练习答案,不详细解释。(4分钟)

(五)总结(2分钟)

复习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 篇5

STEP1 学习目标:复习两种时态的基本结构和动词变化方式;复习两种时态的差异;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两种时态。

STEP2 教学难点:两种时态的动词变化方式及他们的各种句型;两种时态的时间词

STEP3 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的练习为主,把学生分成5组,学生先根据以往所学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出有针对性的各种形式的练习题。教师在课堂中起辅助作用,引入课题,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STEP4 教学工具:课本,幻灯,习题

STEP5 教学步骤

1. 老师问一位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然后由学生相互提问操练一般现在时,接着请一位学生表演其他学生猜测他正在干什么用到句型“What is he /she dong now? She is cleaning the floor.”操练现在进行时。由学生归纳两种时态的基本结构,时间词,动词变化

2. 练习:把动词进行3人称单数和现在分词变化,小组比赛评分。

3. 由各个小组展示各自的练习,请其他的同学回答,回答过程中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做题思路和原因。如果回答错误由其他同学给予提示。一组练习结束由同学们归纳做题方法和重要知识点。小组之间有比赛,评选出最好的一组,给予奖励。

4. 综合练习:对话练习。用两种时态编对话或小品,评选优胜选手。

5. 归纳:由学生归纳这堂课所学知识及重点,并且由学生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起解答疑难问题。

板书:

DIAGRAM:

知识点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一般应用 综合应用

含义 ∨ ∨

结构 ∨ ∨ ∨ ∨

动词变化 ∨ ∨ ∨ ∨

运用 ∨ ∨ ∨

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情况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媒体来源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使用方法

图片 引入课题。 自备 使课堂更生动,引入更自然 由一位学生表演,其他学生猜,用现在进行时做练习

幻灯片 练习学生准备 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复习,提高学习能了,变被动为主动 先请同学完成,回答过程中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做题思路和原因。如果回答错误由其他同学给予提示。一组练习结束由同学们归纳做题方法和重要知识点。

一般现在时:什么叫一般现在时?

She is a student. She is not a student. Is she a student?

He usually does his homework at night.

He usually doesn’t do his homework at night.

Does he usually do his homework at night?

3人称单数动词变化:动词原形╋s/es;变y 为i╋es

现在进行时:含义

is/am/are doing sth

is/am/are not doing sth

Is/Am/Are sb. doing sth?

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疑问句 篇6

特殊疑问句就是对句中某一部分提出疑问的问句。特殊疑问句是由“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一般疑问句”构成的。

二、特殊疑问词

我们学过的疑问词——what(询问事物), how much(询问价格), what time(询问时间,尤其是钟点), what kind of(询问种类), why(询问原因), who(询问人), where(询问地点)等等。

特殊疑问句不能用yes或no来回答,而应根据它所询问的内容直接作答。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以特殊疑问词why, what, where开头的特殊疑问句。

◆以what开头的特殊疑问句

what意思是“什么”,是个疑问代词,由它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是用来询问事物的。如:

1. ——What is this? 这是什么?

——It’s a key. 这是一把钥匙。

2. ——What kind of movie do you like? 你喜欢哪种类型的电影?

——I like action movies. 我喜欢动作片。

3.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

——English. 英语。

◆以why开头的特殊疑问句

why的意思是“为什么”,是个疑问副词,由它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是用来询问原因的,其答语是由because开头。如:

1. ——Why do you come so late? 你为什么来这么晚啊?

——Because my bike is broken. 因为我的自行车坏了。

2. ——Why does he like action movies? 他为什么喜欢动作片?

——Because they think they’re exciting. 因为他们认为动作片很刺激。

◆以where开头的特殊疑问句

where的意思是“在哪里”,是个疑问副词,由它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是用来询问地点的。如:

1. ——Where are they? 他们在哪儿?

——They’re on the playground. 他们在操场上。

2.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你的笔友来自哪里?

——She is from Australia. 她来自澳大利亚。

【小试牛刀】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____ Tom ____(come) from Canada?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 ____ you often ____(send) e-mails on computers?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3. My uncle is a doctor.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your uncle do?

4. Her penfriend is from Australia.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her penfriend ____ Australia?

5. The lion eats meat. (对划线部分提问)

——————————————

一般现在时态的教学设计 篇7

(she he it Lily,David他们作主语的时候,后面的动词要使用单三形式。单三,V.的单三,有点像名词变复数的形式,我们还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看一下。)

1.They often get up at 7:00.2.He often gets up at 7:00.¥一般现在时,动词的单三变化: 1.在动词尾直接加S 如play——plays 2.以字母s x ch 或o 结尾的动词加es 如guess——guesses 3.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动词,先变y为i 再加es如 study_studies(辅音字母 除了a e I o u 有点像名词变复数,名词是表征事物或人的一类词,抽象或具体的。动词是人或事物主体所执行的动作,通常用一个动作来表述,动词可以做单三的变化放在一般现在时当中使用。

¥一般现在时否定和疑问句用do does帮助构成。1.He doesn`t like the car.2.–Does he like the car?

--Yes,he does./No,he doesn`t.(主语是非单三形式。They)

练习

聚焦“一般现在时” 篇8

I go to school on foot.

我步行上学。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一个星期有七天。

He can swim.

他会游泳。

I leave here at 6:30 tomorrow morning.

我明天早上六点半离开这儿。

注意:不少表经常性的时间状语常来“捧场”,像often, usually, sometimes, every day/week, on Sundays等,聪明的同学解题时往往以此为突破口,轻松答题。

[焦点二] 一般现在时的陈述句形式有五大种:

1. 主语+系动词+表语。例如:

There is a river behind my house.

我家后面有一条河。

2. 主语+不及物动词。例如:

We usually go to bed at 9:30 p.m.

我们常常九点半睡觉。

3.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例如:

She often has porridge for breakfast.

她经常早餐吃稀饭。

4.(1)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人)+直接宾语(物)。例如:

Miss Hu teaches us Chinese.

胡老师教我们语文。

(2)主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物)+to/for+间接宾语(人)。例如:

My parents give ten yuan to my sister every week.

我父母每星期给我妹妹十元钱。

5.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例如:

You must keep the ground clean.

你们必须保持地面整洁。

[焦点三] 一般疑问句的特点有两个:

1. be动词(am/is/are)与情态动词(can, must, could, would等)为了“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这个共同的目标,它们直接“抢至”主语前(即跟主语位置对调)。例如:

Danny is a good student.

→ Is Danny a good student?

We can se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 Can you see any pictures on the wall?

2. 句中没有am,is,are,can,must等系动词或助动词时,变一般疑问句要在其句首加助动词do或does。例如:

We have six classes a day.

→ —Do you have six classes a day?

—Yes, we do. /No, we don’t.

Jack likes Chinese food very much.

→ —Does Jack like Chinese food very much?

—Yes, he does. /No, he doesn’t.

[焦点四] 变否定句有困难,找am,is,are,can,must,could,would等来帮忙!找到就别客气,直接在其后加not!例如:

The twins can speak Chinese.

→ The twins can’t/cannot speak Chinese.

句中没有系动词或情态动词时则加do/does not构成否定句。例如:

My good friend Jack likes Chinese food.

→ My good friend Jack doesn’t like Chinese food.

注意:“I think...”句型变否定句时要以think为中心。例如:

I don’t think he is right.

口语中,因no相当于not any,所以不少名词前也常用no构成否定,尤其是在there be或 have/has句式中。例如:

I have no time (= not any time) to do the housework.

我没时间干家务活了。

[焦点五] 变特殊疑问句,是在一般疑问句前加相应的特殊疑问词,回答则据实相告。例如:

We often get up at 6:30. (→Do you often get up at 6:30?)

→ When do you often get up? (At 6:30.)

[焦点六] 选择疑问句以特殊疑问句或一般疑问句的相关人物、时间、地点等为基础,在其后以or为纽带连接一个或多个选择项目供候选。回答时不用Yes或No。例如:

We can see a picture on the wall. (a map)

→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wall, a picture or a map? 或Can you see a picture or a map on the wall?

[焦点七]有关一般现在时的常见错误有如下几种:

1. be动词与行为动词同时出现在句子中。例如:

误:We are plant (plant) the trees in spring.

正:We plant (plant) the trees in spring.

解析:同学们往往会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去翻译,就成了“我们是在春天植树”,这是学习英语最忌讳的。在一般现在时中,be动词是表状态,行为动词是表动作,两种动词不能同时出现在句子中。

2. 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易出错。例如:

误:He plaies (play) football very well.

正:He plays (play) football very well.

误:Danny gos (go) to school at 7:10.

正:Danny goes (go) to school at 7:10.

解析: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变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把y换成i再加es。与名词变复数不同,以o结尾的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在词尾加es。

3. 在句式变换时易出错。例如:

误:Does Jenny has (has) a good friend?

正:Does Jenny have (has) a good friend?

误:Brian doesn’t lives (not live) in China.

正:Brian doesn’t live (not live) in China.

解析:第三人称单数作主语的一般现在时句子进行句式变化时,可记住如下口诀:“见助动,用原形”。

4. 对do的理解易出错。例如:

误:We don’t (not do) our homework in the afternoon.

正:We don’t do (not do) our homework in the afternoon.

解析:do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词,它有三个含义:a) 是所有行为动词的总称;b) 是助动词,无实义;c) 是一个具体的行为动词意为“做,干”。此句中的do表示“做,干”,not指把此句变为否定句,故须在do前加助动词don’t。

5. 对主语的 “数”判断有误。例如:

误:Li Ming with me are (be) in Beijing.

正:Li Ming with me is (be) in Beijing.

解析:表面一看是“我和李明两个人在北京”,但with me在此作状语,不能作主语,故用is。

另外,宾语从句中,从句部分若是表示客观真理,不管主句是何种时态,从句都要用一般现在时;在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中,主句表将来,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

[现场演练]

一、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句的相应形式。

1. Lucy is at home now. (变一般疑问句)

2. The twins can write some Chinese words. (变否定句)

3. The new student comes from America.(用Japan改成选择疑问句)

二、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What they (do) in the evening?

2. My English teacher (do exercise) every morning.

3. Han Mei often (have) lunch at 12:00.

4. My mother (not like) apples or oranges.

参考答案:一、1. Is Lucy at home now? 2.The twins can’t write any Chinese words. 3. Where does the new student come from, America or Japan? 或Does the new student come from America or Japan?

高考中的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 篇9

研究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对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考查成为命题的热点,而这一考点也正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本文拟结合近三年高考试题探讨命题规律,谈谈其间区别,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时发生的动作或情况,常与过去时间状语连用。而现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情况,常与一段时间连用。

1.(06辽宁)It is said that the early European playing-cards ______ for 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A.were being designedB.have designed

C.have been designedD.were designed

2.(07福建)Danny______ hard for long to realize his dream and now he is popular.A.worksB.is working

C.has workedD.worked

3.(07上海)With the help of high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new substances ______ in the past years.A.discoveredB.have discovered

C.had been discoveredD.have been discovered

4.(07湖南卷)Cathy is taking notes of the grammatical rules in class at Sunshine School, where she ________ English for a year.A.studiesB.studiedC.is studyingD.has been studying

5.(07江西)──I have got a headache.──No wonder.You ____ in front of that computer too long.A.workB.are workingC.have been workingD.worked

6.(08福建)So far this year we ______ a fall in house prices by between 5 and 10 percent.A.sawB.seeC.had seenD.have seen

7.(08陕西)──Did you go to the show last night?

──Yeah.Every boy and girl in the area ____ invited

A.wereB.have beenC.has beenD.was

8.(08重庆)Judy is going to marry the sailor she ____ in Rome last year.A.meetsB.metC.has metD.would meet

依据题中划线部分显示的时间状语很容易得知答案:1.A 2.C.3.D 4.D 5.C 6.D 7.A 8.B二、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时发生的动作或情况,与现在没有什么联系;而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 常与already, ever, never, yet, just等词连用。

1.(06江苏)Although medical science __________ control over several dangerous diseases, what worries us is that some of them are returning.A.achievedB.has achievedC.will achieveD.had achieved

2.(07浙江卷)Professor James will give us a lecture on the Western culture, but when and where_____ yet.A.hasn’t been decidedB.haven’t decided C.isn’t being decided D.aren’t decided

3.(07江苏)── ______ you ______ him around the museum yet?

──Yes.We had a great time there.A.Have … shownB.Do … showC.Had … shownD.Did … show

4.07(北京卷))I got caught in the rain and my suit__________.A.has ruinedB.had ruinedC.has been minedD.had been ruined

解析:1.根据所提供的情景what worries us is that some of them are returning可判断出一些危险的疾病已经得到了控制,但有一些疾病又开始传播。主句表达的内容是从句的结果。答案为B;2、3题根据yet 可知应用现在完成时表达结果, 答案均为A;4.雨把衣服淋坏了——衣服不能穿了(淋坏的结果), 答案为A.三、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都可以与一段时间连用。其区别是:过去时与一段时间连用表示动作没有持续到现在;而现在完成时与一段时间连用表示动作持续到现在。

例:He lived here for 6 years(他已不住这儿)

He has lived here for 6 years.(他现在还在这里住)

1.(06 江西)My cousin went to Canada two years ago.He _____ there for a few months and then went to America.A.workedB.would work C.worked d.has been working

2.(06重庆)I _____ in London for many years,but I’ve never regretted my final decision to move back to China.A.livedB.was living C.have livedD.had lived

3.(07辽宁)── Has your father returned from Africa yet?

──Yes, but he _____ here for only three days before his company sent him to Australia.A.was B.has been C.will be D.would be

4.(07湖南)Cathy is taking notes of the grammatical rules in class at Sunshine School, where she ______ English for a year.A.studiesB.studiedC.is studyingD.has been studying

5.(08全国)If the weather had been better, we could have had a picnic.But it ____ all day.A.rainedB.rainsC.has rainedD.is raining

6.(08天津)He _____ football regularly for many years when he was young.A.was playingB.playedC.has playedD.had played

答案: 1.C 2.A 3.A 4.D 5.A 6.B

解析:

1.据then went to America.可知,work there 并未持续到现在;

2.据move back to China.可知,2.现在不在伦敦,即live 未持续到现在。

3.结合提供的情景,我父亲在非洲待了三年,后来又去了澳大利亚,即现在不在非洲,动作be here 未持续到现在;

4.据划线部分可知他现在仍在那所学校学习,即study 持续到现在;

5.结合语境,是准备野餐那天下了一整天,下雨没有持续到现在;

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形式 篇10

答: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主要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示对最近的将来的确定的安排,例如:

Miss Li and I are meeting tonight.我和李老师今天晚上要见面。

We are going to meet tonight.今晚我们要见面。

2.表示没有准备好细节的安排或计划。

I am visiting my frinds in New York.我准备看望我那些在New York的朋友。

3.用在时间状语或条件状语从句中表示将来,强调动作的持续性。

If I am still sleeping when he comes, wake me up, please!

如果他来的时候我还在睡觉,请叫醒我。

如果对这种用法和一般将来时有混淆,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句子:

Miss Li and I are meeting tonight.我和李老师今天晚上要见面。

Miss Li and I will meet tonight.今天晚上我和李老师就要见面了。

怎样教好“一般现在时” 篇11

初中英语语法中的一般现在时,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疑惑的便是如何界定“一般现在时”,多长时间才算是“现在”和“经常发生的动作和存在的状态”。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接受能力依然有限,所以要加强师生的互动,深入引导理解语法概念。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老师对于概念的阐述可以采用提问引导的方法。首先老师要提醒学生:“现在”,是要根据具体的动作性质而定的,只要在目前这个动作是经常发生的就可以了。这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①我们每天吃饭、睡觉或一周去几趟书店,这些是有规律或者是偶尔几次的,但也算经常发生,那么算是什么动作?(经常发生的动作)。②王阿姨是女人,墙上挂着个黑板,这是事物一种怎样的状态?(事物存在状态)。③太阳东升西落,谚语这些东西都没有所谓的时间状态,那么它们又算是如何呢?(动作或状态是永恒的)。”此刻老师便要适时地给予总结:同学们所回答的内容也就是“一般现在时”的概念范围了,即表示经常或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

老师必须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就举例让同学充分理解“一般现在时”的含义,只有打好概念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运用,并与以后要学习的一般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相区别,以免混淆而难以深究。

二、让学生学会“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规则

1.明辨动作(动态)和状态(静态)

在理解了“一般现在时”的概念范围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老师的具体举例,举一反三地让同学灵活地探寻出掌握“一般现在时”的动作(动态)和状态(静态)。

首先老师要肯定在详细介绍概念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一般现在时有动作(动态)和状态(静态),向学生明确:动作有行为动词来体现,而状态通常由be动词来承担。为了让学生切身理解be动词的3种用法,老师可以提出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同学们写出①be动词+形容词(It is fine);②be动词+名词短词(She is a sixteen-year-old girl);③be动词+介词短语(The woman is at home),接着就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提问,及时纠正错误,并伺机询问学生该如何分辨行为动词,同时请其他同学对其及时补充。老师要尽量做到每个行为动作都有一个特定的动词,如:喝用drink,吃用eat等。

2.组内群辩和表演思辨来学习句式和语态

在以传统的方式学习了基本的动态和动作之后,可能部分学生会显得有些不耐烦了,这时老师就要明察秋毫,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实施新课标的“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以老师为指导”。

首先,老师用投影幕或黑板分别显示出“①They have breakfast at 7:00. / They don’t have breakfast at 7:00. / Do they have breakfast at 7:00? 此时,让学生分组在一定时间内讨论这一组句子间的不同之处,并随机让某组的一个同学为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此时,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回答来说明:当表示动作是,一般人称作主语的,变否定句须在动词前加助动词don’t,变一般疑问句时要在句首加助动词do。同时结合例子强调这个结构的正常语序是“主语+谓语+其他”。

接着,再次展示另外一组句子来让同学们讨论这种一般疑问句式的主语变为第三人称单数时的变化规律:② Mary speaks French very well. / Mary doesn’t speak French very well. / Does Mary speak French very well? 这时,老师不能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是也让同学们根据上一句自己总结的规律来相互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自由地站起来说出自己总结的观点: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的时候,句子变为否定句须在动词前加助动词doesn’t,当变为一般疑问句时要在句首加助动词does。老师要适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此外,老师随机提问一个学生:“Mary is a good girl.”,并让他说出含be动词的句子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可以根据之前的例句来回答。(Mary isn’t a good girl/Is Mary a good girl?)随后要求同学们细心观察给出的这些例子和老师列出总结规律,并顺着大家的思路说明,这些句子的时间状语可以为sometimes,often,always,usually等频率副词和on Saturdays,every day,in the morning(afternoon evening)等词组。

最后,为了让同学们可以通过趣味性的练习来加强对一般现在时句型的掌握。老师先说明,让两位同学上讲台用Do you have...?和I have...表演;然后拿出一支钢笔让这两个学生开始表演(Do you have a pen?/ I have a pen.);接着,又让两个学生结合表演的内容对全班同学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提问(Does he have a pen? / He has a pen.)随后就让全班同学以讲台上表演的同学的真实情况来回答:Yes, she\he does和No, she\he doesn’t.如此往复,让学生多次体验,在思考和表达参与中更快地熟悉“一般现在时”的句型和语法。

三、及时总结“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规律

在经过基本概念和趣味学习之后,老师要及时给与学习内容的总结,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老师在总结之前要强调它们的重要性,明确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熟记运用。①一般现在时的基本用法包括四种: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表示频度的时间状语连用。时间状语: every..., sometimes, at..., on Sunday。例如:I go to school on foot everyday.②客观真理,客观存在,科学事实。例如: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③格言或警句。例如Knowledge is power.但老师要及时强调:此用法如果出现在宾语从句中,即使主句是过去时,从句谓语也要用一般现在时。④现在状态、能力、性格、个性。例如:I work hard。

老师在总结完这些基本的句式类型之后也要重复之前所用过的那种分组讨论加表演延伸练习,加强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形式 篇12

一、句号

A、用于单句之后

所谓单句,就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

1、天晴了。

2、发展高新技术,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B、用于复句之后

所谓复句,就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如: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庄严与神圣;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任何童年或成年的记忆都无法与其比拟。C、用在省略号后面有时在引文中只引用前面的,而取消后面的,这时省略号后面要加句号。凡是句意有尽头的省略号,后面也要用句号,因为这个句子是整句省略一部分。

如: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说:“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各要变换一次衣服。但是人们往往在那“之交”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 D、疑问形式的句号

有些疑问句,如果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很弱,可用句号代之。如:

1、人又不是石头,哪有不思想的道理。

2、他想:“我家有的是钱,想做官还不容易吗。”

该用句号而用成逗号,就会使得前后意思互相纠缠,接连不断,影响句意表达。有些写手,几百字一段话却只有一个句号,如果是演讲稿,演讲者会接不上气晕倒。

二、问号

一般用法:

A、用于询问句末

询问句是问话人提出问题,让答话人回答的问句。从结构可分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三小类。

如:

1、“你叫什么名字?”(特指问句)

2、“清楚了吗?”(是非问句)

3、“你到底去不去?”(反复问句)

B、用于反问句末。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它不要求回答,因为答案就在问句中。

如:

1、生命里有了这样的华彩,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2、难道这蝶雪,就永远消失了吗?

C、用于设问句末。设问句是说话人为了突出意思的中心,引起读者的注意,而有意采取的自问自答方式。

如: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D、用于选择问句末。选择问句是问话人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让答话人选择其中之一的问句。

如:在这种情况下,权威将会消灭呢,还是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

E、用于表示疑问的独词或词语后 有些带疑问的字或词语后也用问号。

如:

1、“东?”他嘟囔了一句。

2、司马迁(前145—前87?)

三、叹号

A、用于感叹句末

感叹句是使用感叹语气抒发比较强烈感情的句子,句中常用“真”、“好”、“简直”等有强调意味的词,句末一般用语气词“啊”、“呀”。

如:

1、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2、雪,是冬的精灵呀!

3、“真帅啊!” B、用于祈使句末

表示命令、决心、愿望之类的祈使句,语气强烈、坚决、感情激奋的句末要用叹号。

如:

1、肖良大喝:“说话!快说话!”

2、让我们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C、用于感叹、应答词之后

表示感叹、应答的词,若带有强烈的感情时,后面要用叹号。

如:

1、“嗨!”彼此高兴地喊了一声。

2、何君问:“如何?”我答:“平常!”

D、用于象声词之后

以象声词构成的独词,表示声音强烈时用感叹号。

如:

1、“砰!砰!砰!”从远处响起枪声。

2、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E、感叹号的并用,特别大的声音和强烈感情的,为了引起人们注意,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后面可并用两个,甚至是三个,但这种并用形式不可滥用。

如:

1、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重!生命垂危!!

2、“父亲!父亲!” F、与问号连用

在一些表示复杂语气和心态的句子末,可以采用“?”“!”连用的形式,但这种连用形式也不可滥用。

如:难道你不需要一点真正的感情,真正的爱?!

四、逗号

逗号。所以,这里不讲一般用法,只讲错误用法。

如:„„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这句段话犯了“一逗到底”的毛病。

正确应该是:„„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那些在春天里最殷

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

五、顿号

A、用于并列的词、并列的短语之间

并列词语在句中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无 论它们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并列词语之间都可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

如:

1、周恩来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周恩来同志杰出的外交思想、丰富的外交经验、精湛的外交艺术、坦诚的外交风格,使每一个中国人引为自豪。

B、并列结构作谓语时,并列成分之间一般用顿号

如:现实要求我们更好地、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把握邓小平同志的富民思想,以解疑释惑,更加坚定前进方向。

C、用于序次语。

顿号用于序次语的后面,只表示序次和停顿,并不表示列。只是为了使序次语不和正文相混,看起来文字清楚醒目。

如:

1、名著是读者最多的。

2、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

3、名著是不会因为时代替换而被遗忘的。

D、顿号活用

在言语交际中,为了强调说话人的语气和神态,在不该用顿号的地方使用顿号,形成 “一字一顿”,能够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

如:海滨上空响起一个女孩子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我们从此——

一、刀、两、断!”

顿号和逗号都是句中点号,又都是表示句中的停顿,使用起来容易产生混淆。区别在于: 顿号只能用于并列词语之间;逗号则不仅能够用于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也能用于非并列关 系的词语之间,表示其语气或结构上的停顿。

六、分号

分号是介于逗号、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分清并列分句之间的层次。

一般用法:

A、用于语义上有关联的各分句之间

如:散文之形,应活泼多姿;散文之情,应活泛流转;散文之神,应活灵活现。B、用于时间上有联系的各分句之间

如: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跃迁过程。这个过程从宏观来看有三个阶段,第 一个阶段是全面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社会改革,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起飞创造条件;第二个阶段是全面起飞阶段,通过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从传统的经济“平原”向发达的经济“高原”升迁;第三阶段是全面发展与持续增长阶段,主要是将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成果转化为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型。

C、用于内容上有对比的各分句之间

如:干得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可多得一点报酬;干得不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要少得一点报酬。

D、用于并列关系多重复句内的两在分句之间

如:如果诗歌是窗,散文则是门;如果小说是河,散文则是塘;如果戏剧是厅,散文则是廊。

E、用于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

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F、用于分项说明的语句之间 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

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

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

七、冒号

A、用于引起下文的词语后

冒号引起下文,一般是在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之前,先有一个总括语进行总括说明,在总括语之后,用冒号表示。

如:有学者将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文献考古阶段;第二阶段,是实物考古阶段;第三阶段,是对建筑之诠释阶段。B、用于总括前文的词语前

冒号总括上文,一般是先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最后在总结说明之前,用冒号表示,起总括的作用。

如: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C、用于解释性分句前

如:第一次跨进项南家的客厅,冷不丁吃一惊,吃惊这客厅的陈设:一桌、一椅、一花一草、一字一画,都好生眼熟,仿佛在哪儿见过?!D、用于引语“某某说”之后 如: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E、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

冒号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是”后面的词语的注意;二是便于在“是”的后面做分条式列举。

如:我要讲的是:有些节奏和音调优美的语言,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和谐,的确赛似唱歌一样,美妙动人。F、用于“注意”、“指出”、“证明”、“例如”、“如下”后

如:

1、例如:

2、现实与经验表明: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难以同时兼得。G、用于写信、讲话稿的呼语后

如:

1、广平兄:

2、各位领导、同志们:

八、引号

A、用于标明文章中引用的部分

引用他人的话、书中的话、自己的话,或者是人物的对话,来说明一件事情,证明一个 道理。

如:

1、邓小平同志有一次在讲实事求是及实践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我个子很矮,所以总是从下面看问题。”

2、“你姓什么?”“我姓冬。”

B、用于标示文章中需要突出的、含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文章中有一些词不能按字面义、常用义去理解,用引号标示,既突出作用,又引起读者注意。

如:个别干部为求功名,往往是拜不动这尊“神”,又去敬那个“菩萨”。

C、用于标示文章中的反语、讽刺语行文中为了达到特殊性修辞效果,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时,都应用引号标示。

如:在外国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D、用于标示文中的象声词

如:我突然听到了楼上的房门已“吱”地推开了一条缝。

E、用于标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方言土语、格言等

如:

1、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

2、还是俗语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实践着古人的遗训。F、用于标示文章中的简称词语

如: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G、用于标示文章中出现的新名词

如:当前必须禁止设计制造“电子情人”,因为它和“克隆人”一样,对人类有负面影响。

九、括号

最常用的是圆括号。

一般用法:

A、用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

行文中对句中的某些词语需要加以解释说明时,要用括号标明。

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B、用于注释整个句子

行文中对于用来注释整个句子的语句,要用括号标明,称之为句外括号。

如:生活中不存在透视图中所表现的那种单幅静止画面。(至于人用双眼观察,而透视原理基于单眼条件下的光学原理,则有更为深层的矛盾,这里姑且不谈。)C、用于标明插叙动作的词语或剧本中关于人物情态和环境的描写说明

在行文时为了表示描写对象的情绪和听众的反应,须用括号将其引括出来,使之文字醒目、层次清楚,并与正文相区别。

如:

1、北京某大学邀请话剧《光绪政变》中的慈禧太后扮演者作演讲,主持人的开场 白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好不容易把“老佛爷”——慈禧太后——请来了!(掌声、笑声,听众情绪顿时热烈起来。)

2、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D、用于标明序次语

如:

(一)(二)

(三)(1)(2)(3)

E、用于标明事情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如:

1、汕头开埠(1860)以后,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潮汕文化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2、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

F、用于标明引文或文章的出处

如:谢国良在《〈孙子〉思想研讨》(《军事史林》1986年1—4期)一文中指出

G、用于标明文章的转接起讫

如:

1、(下转第X页)

2、(待续)

3、(上接第XX页)

H、用于给汉字拼音

如:

1、“戌”(xū)

2、不饮千觞与百觞。(觞:shāng,盛酒器。)

I、用于字典、辞书中的词条解释

这里的括号一般用方头括号比较醒目。

如:【巧言令色】言辞说得动听,颜色装得可爱,用来取悦于人。

J、用于行文中的订正和补充性词语

在引用他人的话语时,如果有错漏的地方,可用括号进行订正或补充。

如:“绍光我感谢您忘不了我,关心照顾我,您是我一生终(中)最忘了的朋友。”

十、破折号

输入形式为 ——

不正确输入形式为-------

破折号主要作用是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虽然它的使用频率不高,但用途广泛,用法复杂,要掌握好它,并不很容易。一般用法:

A、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如:我要到高原的湖边去,寻找我童年的崇拜物——蓝天上的鹰们。

B、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换

在说话时,由一个话题突然转到另一个话题,或在思考时,由一个问题突转到另个问题,就应该用破析号标明语意的转换。

如: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进门的小王说。

2、我乘夜行的火车穿过湟水谷地走向草原,谷地里那忽近忽远的灯火把一个个村庄移到了身后——母亲肯定在一盏油灯下念及我。

C、用于标明语意的递进

如:他们除了在绝望中寄人篱下——流落他乡——悲愤自戕之外,也就没有别的结局可循。

D、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折

这与语意的转换是有区别的,语意的转换是转到另一个不同的意思,而语意的转折,是转换到相对或相反的意思上去。

如:到河滩挖“浪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E、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

其特点是破折号前面表示结果,破折号后面的表示原因。

如:神州万里幅员,我最钟情于大西北。并非故乡,远胜故乡——故乡之谓仍是一个狭小的概念。

F、用于标明行文中的插说

行文中的插说是独立于正文之外的语词。为了区别于正文,插说之前可用破折号标明。

如:这末一句又击中了我——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动了回家的念头。

G、用于总说与分说之间

其特点是破折号前面的句子是总说的形式,破折号后面是分说的部分。

如:这个农民问过几家旅馆,住宿都要几十元钱——有的要五十元,有的要三十元,最便宜也要二十元。

H、用于引下文

为了表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紧密关系,特意将破折号置于语句或段落的末尾,起到导引下文的作用。

如:飞机场的贵宾室里,张学良夫妇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团团围住——

记者:您是在何时和李登辉总统谈到希望出国的?

I、用于总结上文

其特点是破折号后面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如:“„„反过来,孤单一个人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J、用于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

如:原因是我的儿子要结婚,罗锅子上树——前(钱)紧。

K、用于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如:

1、侍萍: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2、方达生:你——

L、用于表示语句或文章的出处、作者

如: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唐·刘禹锡《堤上行》

M、用于标明人物的对话或列举的事项

用破折号标明人物的对话,可不再用冒号和引号,有醒目的作用。

如:——你们斑斓的人生激起我创作的冲动,我真想写你们的爱情。——哎哟,人老的老了,死的死了,还弹什么浪漫曲!

十一、省略号

输入形式为 „„

不正确输入形式为。。。„

„„

......

省略号不仅可以表示文字的省略,也可表示人物说话时的某种情态或心理。因此,正确使用省略号,能使语句简明经济,含蓄深刻;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能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

(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双份省略号,也就是十二个圆点„„„„)

一般用法:A、用于表示引文中的省略

引用他人的话时,为了突出重点,对不必引用的部分就可用省略号代替。

如:《通志略》说:“葡萄藤,生传自西域。„„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

B、用于标明列举时的省略

行文时,要列举许多类似的人物、事件、现象等,当列举到一定的数量,其余就可以省略。

如:有最大的湖泊、连绵的雪山、坦荡的草原、茫茫戈壁„„

C、用于标明重复语句的省略

在行文时,遇到一些需要重复的语句,如实写下去,文章就会显得赘冗,可用省略号。

如:球场上响亮地传来:“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的喊声。

D、用于标明数目递增的省略

行文中要列举数目递增时,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如:裁判嘴中的哨声响了,女孩迅疾冲上跑道。100米、200米、400米„„女孩看到终点。

E、用于标明语意未尽、意在言外的省略

引文时,有些话虽说完,然情丝不断,语意难尽,故用省略号,以引起读者思考和回味。

如:

1、当黑夜又一次来临的时候,我将用生命点燃微笑,为我远行的孤寂灵魂唱起最后的歌„„

2、林伟颤抖着声音说:“你„„我知道你的意思,没想到你也这样势力、市俗。”

F、用于标明沉默或虚缺

在人物对话中,有时会碰到难以启齿、无话可答,或故意不说话的场面,可用省略号。

如:“你还没有娶媳妇吧?”“„„”他绯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G、用于标明语意中断的省略

在对话中,往往会迫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将话说完,造成中断可用省略号。(注意省略号与破折号在表示话语中断时的区别,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

如:母亲插进来说:“这是我家的东西,你们最好自己到外面买,乱用别人的东西„„”“妈!”宋慧叫道。

H、用于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

如:“什么!„„怎么啦!„„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I、用于表示声音的延长

如:“我„„不„„认„„命„„!”

十二、书名号

输入形式为 《 》

书名号没什么太多的复杂用法,一般就是用于书籍、文章、报刊、杂志、影视、戏剧、歌曲以及法规、条例等名称。由于标示的需要,还有一种单书名号〈 〉,用于在书名号里面。

如:刘心武《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上一篇:招生就业办副主任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教师参与高校管理制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