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通用10篇)

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 篇1

XX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XX市统计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确保网络安全和稳定运行,促进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依照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市统计网是全市统计系统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目的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市统计局计算机互联、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并通过信息中心与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互连,通过省统计信息网与全国统计信息网互联。统计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局内各科室、城调队、企调队、县(市)、区统计局及其他与统计网互联的单位。第三条市局统计网是全国统计信息网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管理应遵守国家和省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机构

第四条市统计局成立统计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统计信息化工作和信息网络建设的指导,制定统计网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发布的有关规章制度,负责全市统计网安全检查、发布信息的审查与监督,推动统计信息化工程的进展。第五条市统计局计算中心是统计网管理的执行部门,同时是统计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计算中心负责统计网主干网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与省统计网络、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为统计网用户提供公共信息资源、技术咨询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督导市统计局各网站网页的更新,并定期通报。

第六条市局各科室、城调队、企调队,县(市)、区统计局是统计网的二级管理单位,要视实际情况成立网络管理小组或者至少指定一名专职或兼职的网络管理员。管理小组(管理员)的职责是负责本部门接入的计算机系统或接入网络的运行、管理,负责统计网主干网设置在本部门设备的日常维护,对本部门的统计网用户提供技术指导,及时向计算中心报告网络使用情况并反映本部门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各单位网络管理小组(管理员)名单须报市统计局计算中心。

第三章主干网与子网

第七条统计网主干网是指统计网中连接市局各科室、城调队、企调队,县(市)、区统计局之间的部分,子网是指各单位的局域网络。

第八条对主干网的所有设备包括通信介质(光缆、双绞线等)及其附件、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各入网单位和个人必须加以爱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局计算中心,局计算中心要保证主干网的畅通。

第九条各入网单位应在局计算中心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对入网机器及其子网进行建设和管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子网,信息网络中心有权拒绝或中止其接入主干网。

第十条网络管理员具体负责相应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指导用户对各自负责的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和上网资源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需要扩充子网的单位应向计算中心提交申请和规划。未经批准,入网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扩充下级子网。各子网单位不得擅自与统计局以外单位连网,不得擅自发展局外用户。第四章IP地址与用户

第十二条统计网的IP地址由计算中心负责统一管理和分配。

第十三条入网单位应统一向计算中心申请分配或增减IP地址。入网单位和个人应严格使用由计算中心及本单位网络管理员分配的IP地址,不得私自乱设或盗用他人IP地址。为保证统计网的正常运行,局计算中心有权切断乱设IP地址的网络连接。第五章信息资源

第十四条市局各科室、城调队、企调队,县(市)、区统计局共同承担统计信息网站的建设。局内网站栏目设置应能够反映本科室的主要工作及成果,主要包括科室基本情况、工作目标、工作动态、统计资料、统计信息、统计报告、情况反映等。要在月报、季报、年报上报省局的次日,及时更新网页。综合数据一般都应上网,各网站上网的内容应由主管领导批准。第十五条各部门都应充分重视统计网络信息建设工作,投入必要的力量。科室网站建设情况要纳入各科室工作目标,不定期进行演示评比。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统计网上设立专门的网络游戏或纯娱乐性以及与国家法律相悖的内容。不得链接色情、反动网站,不得存储传送违法违规内容,一经发现,局计算中心有权将其从统计网上或单机上删除,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第六章网络安全及处理

第十七条接入统计网的部门必须自觉遵守有关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法律、规定、制度和管理办法。

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 篇2

据河南省济源市散办获悉, 《济源市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经市政府同意, 于2011年7月21日正式颁布, 并于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办法》的颁布实施, 为济源市城市城区砂浆“禁现”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开创了全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将对全市的节能减排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年初, 济源市散办积极组织骨干力量深入市场调研, 不断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 多次向主管部门、市政府请示汇报, 在征求全市六个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基础上, 经过数次修改, 最终通过的《办法》共21条, 主要明确了预拌砂浆的概念、适用范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职责、基本规定及处罚责任等五方面内容,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团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办法 篇3

共青团云南民族大学文化学院委员会

团费收缴、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

一、团费的收缴

团费收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团务工作。加强团费收缴工作,是密切团组织和团员之间联系的有效措施,是增强团员意识的重要手段。

落实好团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就是要规范基层团组织团费收缴程序,达到有章可循;理顺团费管理帐目,做到收支明细;指导基层团组织合理使用团费,杜绝乱支乱销。根据《团章》规定团员必须按时向团组织交纳团费。

团员必须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日向所在支部一学期的团费;团支部应在第一学期开学两周内向所在团总支交纳一学期的团费;各团总支在第一学期开学一月内向校团委交纳一学期团费。

二、团员交纳团费的标准

1、学生团员每月交纳团费三角。

2、教职工团员,根据《团章》中的有关规定,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团费。

三、各级团组织上交和可用团费的比例

1、各级团组织必须严格遵守团费上缴的比例。①各团支部应将本支部团员交纳的团费100%上交所在团总支,不

共青团云南民族大学文化学院委员会

得擅自留用;②各团总支的团费全部上交团委后,其中70%可以作为各团总支开展团组织活动经费;③学院团委将各团总支上交团费的30%上交上级团组织,70%作为全院团活动经费。

2、各团支部要在上交团费的同时,向学院团委报告团费收缴的金额、人数、时间和上交率,团委将把团费收缴工作列入考核评优项目。

四、收缴办法

各团支部由组织委员负责团费的收缴,不得拖缴或不缴。团员如确有生活困难,无力交纳团费,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支部团员大会讨论同意,团总支批准,可以少交或免交团费。保留团籍的共产党员,从取得预备党员资格起,应交纳党费,可不交纳团费,自愿交纳团费者不限。团员除按规定交纳团费外,本人自愿多交不限。

收缴团费时要认真做好记载。连续六个月以上不交团费者,将视为自行脱团,其团员证不再予以注册。

五、团费的管理与使用

1、团费由学院团委统一管理,建立专门账本,指定专人负责。

2、要严格执行团费使用规定。团费使用范围规定:团费只能用于团的事业和团的活动的必要开支,用于对全体团员有益的事业上。以下所需费用可从团费中列支:

共青团云南民族大学文化学院委员会

(1)培训团员、团干部费用;

(2)团员、团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培训等费用以及订阅必要的业务学习资料、团员读物、杂志的费用;

(3)表彰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员活动费用;(4)组织大型团日活动所需费用;

3、团费开支要注意节约,合理使用,防止超支,反对浪费。

4、团费的支出要有原始凭证。原始凭证需有正式收据,经手人和审批人签名,并详细注明用途,不能用白条任意报销人帐。

5、各团总支凭开活动计划、经费预算审批表及正式票据在规定的费用中报支,超出部分由各系自行解决。

6、团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准借支和侵占团费,不能滥用团费。

注:

1、此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2、此办法最终解释权归院团委所有。

共青团云南民族大学文化学院委员会

破产管理人印章管理和使用办法 篇4

破产管理人印章管理和使用办法

为维护××公司破产管理人印章使用的规范性、严肃性和安全性,保障破产管理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破产管理人的工作顺利开展,现对破产管理人各类印章的管理和使用作如下规定:

一、印章的范围

本制度所指印章包括破产管理人公章、破产管理人财务专用章、破产管理人合同专用章、破产管理人负责人人名章各一枚。

二、印章的管理

1.破产管理人综合组负责破产管理人公章、破产管理人合同专用章和破产管理人负责人人名章的管理和使用工作,综合组组长对该三枚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向破产管理人负责人负责;破产管理人财务组负责破产管理人财务专用章的管理和使用工作,财务组组长对该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向破产管理人负责人负责。

2.负责管理印章的小组组长和印章保管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妥善保管公章,严格执行印章管理和使用办法。

3.因工作需要,综合组组长、财务组组长及印章保管人员更换时,须对《用印审批单》、《用印登记薄》和用印存档材料进行交接。

三、印章使用的审批手续

印章的使用采取审批登记制度。使用印章前,用印人需填写《用印审批单》,经相关人员签批后,向印章保管人员申请用章。《用印审批单》的内容包括:用印组、用印内容、用印名称、用印人、用印组长审批意见、破产管理人负责人签批意见、综合组组长或财务组组长审阅意见、印章保管人员签字。申请使用印章的程序如下:

1.破产管理人各小组的经办人若需加盖印章,经办人填写《用印审批单》。

2.经办人小组组长签字同意。

3.破产管理人负责人审批。

4.印章管理组组长审阅。

四、印章的使用

1.印章保管人员应对用印文件的内容和《用印审批单》上载明的签署情况予以核对,经核对无误的,印章保管人员在《用印审批单》上签字,加盖破产管理人印章,并填写《用印登记薄》。用印登记薄的内容应包括:用印日期、用印内容、用印名称、用印份数、用印次号、用印人和印章保管人签字。

2.对加盖印章的文件,应注意落款单位必须与印章一致。用印位置恰当,要“骑年盖月”,字组端正,图形清晰。多页的文件除在落款处盖章外,还必须加盖骑缝章,骑缝章必须覆盖文件的所有页边。

3.管理印章的综合组或财务组必须留存用印文件的副本或复印件,以供查对和档案管理。经办人小组根据工作需要留存用印文件的正副本或复印件。

4.已盖公章的文件若不能使用,必须交回印章保管人员销毁并登记。

五、特殊情况

印章原则上不得带出破产管理人办公地点,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将印章带出使用的,应事先填写《用印审批表》和《用印登记表》,经破产管理人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带出使用。

××公司破产管理人

居民健康档案使用标准和管理办法 篇5

关于印发《**市**镇居民健康档案使用与管理办

法(试行)》的通知

各科室、各卫生所:

为切实做好全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现将《**市**镇居民健康档案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下发给你们。望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附:《**市**镇居民健康档案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

**卫生院

2013年1月5日

**镇居民健康档案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镇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科学开展居民健康动态管理,提升村居卫生工作内涵,根据村居卫生服务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

第三条 健康档案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是乡村医生开展居民健康管理的重要依据,也可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卫生服务规划提供依据。

第四条 健康档案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人口。建档工作可以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单位,按照先个人后家庭,先重点人群后一般人群的原则逐步开展。

第五条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家族史、既往史等)、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类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

第六条 健康档案的形式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建立纸质档案时,采取一人一档,统一编号,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镇为范围,村委为单位,编制居民健

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统一的身份识别码,建立检索目录;并将完善好的纸质档案信息及时录入电子档案系统,形成电子档案,实施动态管理。档案信息采集可通过集中调查、入户调查、医疗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形式获得。乡村医生可结合日常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把产生的新信息及时补充到档案中;在转诊时,要及时将有关转诊期间的问题、处理经过及结果追踪并录入健康档案中;个人档案中的专档(如儿童管理,妇女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病人系统管理,精神病人系统管理等)要按市疾控、妇保等专业机构要求规范化管理,定期将信息补充到健康档案中,保证档案信息能及时得到更新。

第七条 提高健康档案使用率。居民就诊或乡村医生出巡诊时,应根据档案目录进行检索,以全面了解病人基本信息,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提出更合理治疗方案。各卫生所要定期分析健康档案有关内容,及时发现辖区人群中的主要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充分发挥健康档案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中的作用,提高档案使用率。

第八条 加强健康档案的管理。凡涉及档案信息的各卫生所应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档案使用,做到专人管理、专室存放健康档案,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按照管辖区域健康档案可存放在相应的区域内。非辖区卫生服务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档案,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材料。各卫生所须安排专人负责电子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并限定管理权限,要在完成档案的数据录入、更新和维护的同时,严格管理相关数据资料,确保健康档案所涉及的居民个人信息不被泄

漏。

第九条 镇医院公共卫生科负责全镇健康档案的组织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组织制订健康档案的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相关的检查和督导工作。

第十条 镇医院公共卫生科负责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并开展使用人员的培训。

第十一条 镇医院负责全镇健康档案建档的技术指导、培训及健康档案的质量控制,必要时可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卫生监督大队、市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乡村医生进行指导;发现在实施健康档案建档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加以研究解决,并要总结各单位经验,提出改进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第十二条 各卫生所要负责本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要大力开展建档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宣传建档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居民对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的认识,营造建档的良好氛围,使居民积极主动地接受建档;公布建档的时间和方式,为居民建档提供方便。同时组织好建档质量的监督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第十三条 各卫生所要将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要依托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通过进一步信息采集,为社区居民建立起完整、规范的健康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

第十四条 医院其他医疗科室应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各项工作。

第十四条 镇医院将把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和管理纳入重点卫生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纳入各卫生所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内容。根据建档数量、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 篇6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特点

1.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新的科学技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电子计算机科技飞速发展起来, 且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会计工作的数据处理。目前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电算化新技术也在进一步完善, 利用它可以完成从数据凭证到报表的所有处理过程, 这样不仅使得数据采集能够通过网络化以非常快的速度获取, 解放了会计工作人员, 节省了人力和数据核算的时间, 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样会计工作人员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其它的职能里去。此外, 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使得会计数据处理过程中人工对数据结果的干预大大降低, 其精度大大提高。

2.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方法趋于简化。随着科技的发展, 简便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方法不断涌现, 比如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以及弹性预算法等。这些新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 为了满足财务数据分析、财务预算和企业的重大决策等方面的需求,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析方式, 比如充分运用工科数学分析、交通运筹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人员专业素质整体偏低。目前, 我国现代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经营领域扩展到了各个方面, 经营范围也不断向国际化发展。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人员的专业度, 我国实行持证上岗的规定也已经有很多年, 但是, 还是存在一部分既没有会计上岗证也没有相应学历的会计实务人员, 一般情况下, 这些工作人员对于先进的会计专业软件都缺乏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在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如此快速的今天, 会计行业的电子化与科技化也不断发展起来, 那部分知识水平比较低的工作人员就很难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 这导致很难保证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的专业性和严肃性, 很大程度上降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质量, 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在财务的根本上出现漏洞。除此之外, 部分会计实务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比较低, 出现了借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的现象, 无视法律法规的规定, 成为企业和国家的害虫, 严重阻碍企业有序的发展以及我国财会改革的健康发展。

2.对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的认识存在错误。会计电算化软件在每个企业中作用都是非常关键的,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任务不仅仅要使得企业的投入最小化, 能够减小企业的支出, 对企业内部负责, 还必需要对社会、对政府、对法律负责。但是, 在当前却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 那就是只重视企业效益而轻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企业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专业人员进行表彰时, 评价的标准一般是为了企业的收益增加增长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在企业的创收和财务水平提升中表现突出等, 但很少会有要求工作人员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这些评价使得会计人员在潜意识里就偏重了企业利益, 往往很难顶住利益的驱使去做假账。在这种环境下, 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的实现便变得困难重重, 这更不利于企业甚至社会有序健康地发展。

三、关于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1.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的重视程度。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 企业的管理层已经和以前只在文件上签字盖章的情况不同了, 管理人员不仅应该有经济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相关专业知识, 还应该对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有足够的重视。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一项经济活动时, 应该和企业中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只有对企业的资源和财务有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 保证信息的正确性, 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2.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改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人员应该勤于学习并乐于运用新的核算方法,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以及会计科技化等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 政府应该引导并且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会计科技化事业, 使得会计电算化软件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使用。总之,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人员应该积极地创造一个优良的使用环境和气氛,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体制。

3.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人员的专业素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怎样, 直接关系到会计电算化效率的提高以及对会计电算化改革的顺利开展。企业对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人员的选拔应该严格把关, 制订相关的选拔制度。对会计电算化软件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相关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 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人员能够紧跟科技改革与技术改革的步伐, 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 加强后续的教育, 提高会计工作电算化软件使用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四、结语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产物,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软件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 新科技也不断地应用其中。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的变化、使用方法的改进都表示其正在走向新的阶段。针对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中存在的缺陷诸如人员素质偏低以及认识错误等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比如加强重视、推进改革以及提高专业素质等, 做到这些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一定会越来越顺利。

参考文献

学生宿舍空调设备使用和管理办法 篇7

空调设备使用和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改善学生生活与学习环境,加强学校学生宿舍空调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使用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所有装设有空调设备的学生宿舍。

第三条

本办法规定之空调设备,包括学生宿舍寝室内的冷气机、遥控器、空调专用线路、插座和空调器的出水管。

第四条

学生离开公寓房间必须关闭空调,长时间不用空调,应将空调电源插头拔出。

第五条

空调安装、调整、维修由后勤办公室负责。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拆卸或打开室内、外机。使用部门发现空调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后勤办公室汇报。由后勤办公室安排维修。学生公寓由教练员负责。

第六条

房间空调专设电源,不得插接其他电器或扯临时电源;不准在空调器上挂衣物,搭毛巾。不能乱动已定好位的空调导风板,不能触摸空调内急和攀爬空调外机。

第七条

开启与关闭空调要使用遥控器,不准打开室内机手动开机。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发生。各室要妥善保管好遥控器,不要碰摔,损坏丢失要赔偿(100元/个)。

第八条

学生搬离宿舍前,所在校区宿管部门应对其宿舍的空调设施进行检查,如发现损坏,使用者应对损坏设施作相应赔偿。

第九条

空调使用注意事项:

1、开机前要检查遥控器模式设置是否正确,调整正确后方可开机,重新开机要间隔3-5分钟,不能频繁地开、关空调。因为空调启动时的电流是运行时电流的7-8倍,容易烧坏压缩机,因使用不当或违规操作造成损坏,违规操作者负责一切经济损失。

2、设定制冷温度一般控制在24-26度,最低不得低于21度。否则易损坏空调。

3、提倡节约用电,夏季室内温度低于28度不需要开空调。

4、调节“摆风”按钮可根据需要选“高风”、“中风”、“低风”。

5、空调出现异常响声应立即停机。

6、空调器保洁时不准用水冲洗。

7、空调运行中要关闭门窗,否则将影响制冷效果。

8、不要让空调气流直接对着人,以防受凉。

第十条

学生凡因使用不当或违规操作,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由违规操作者负责一切经济损失。

第十一条

使用时间:全天二十四小时均可使用。

第十二条

寝室内空调为公共财物,同学们应爱护使用,严禁任何人在上面乱写、乱画、乱贴、乱刻等破坏行为;严禁在空调附近打闹,杜绝在空调附近堆放物品。

第十三条

寝室内空调专用线路、插座、空调器的出水管,严禁任何人破坏或将其作为它用。空调插座线路及线槽板严禁任何人私自搭接或损坏。

第十四条

教练员应按学校要求加强宿舍内空调的使用管理,督促学生合理、安全、节能地使用空调。

第十五条

本试行办法解释权属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运动学校后勤办公室。根据试行情况,学校可酌情进行修改、完善,并予公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武汉体育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

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 篇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四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煤炭生产是指煤炭资源开采作业有关活动。

非煤矿山开采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煤层气(地面开采)、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和生产、选矿、闭坑及尾矿库运行、闭库等有关活动。

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井巷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矿山建设。危险品是指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和《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物品。

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交通运输包括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道路运输是指以机动车为交通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水路运输是指以运输船舶为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及港口装卸、堆存;铁路运输是指以火车为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包括高铁和城际铁路);管道运输是指以管道为工具的液体和气体物资运输。

冶金是指金属矿物的冶炼以及压延加工有关活动,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黄金等的冶炼生产和加工处理活动,以及炭素、耐火材料等与主工艺流程配套的辅助工艺环节的生产。

机械制造是指各种动力机械、冶金矿山机械、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特种设备、大中型船舶、石油炼化装备及其他机械设备的制造活动。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包括武器装备和弹药的科研、生产、试验、储运、销毁、维修保障等。

第二章 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第五条 煤炭生产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各类煤矿原煤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吨煤30元;

(二)其他井工矿吨煤15元;

(三)露天矿吨煤5元。矿井瓦斯等级划分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非煤矿山开采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各类矿山原矿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石油,每吨原油 17元;

(二)天然气、煤层气(地面开采),每千立方米原气 5元;

(三)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5元,地下矿山每吨 10元;

(四)核工业矿山,每吨 25元;

(五)非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2元,地下矿山每吨4元;

(六)小型露天采石场,即年采剥总量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米,产品用于建筑、铺路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每吨1元;

(七)尾矿库按入库尾矿量计算,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每吨1元,四等及五等尾矿库每吨1.5元。

本办法下发之日以前已经实施闭库的尾矿库,按照已堆存尾砂的有效库容大小提取,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的,每年提取5万元;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每增加100万立方米增加3万元,但每年提取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原矿产量不含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和废石场中用于综合利用的尾砂和低品位矿石。

地质勘探单位安全费用按地质勘查项目或者工程总费用的2%提取。

第七条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矿山工程为2.5%;

(二)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列入标外管理。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并监督使用,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第八条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以上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第九条 交通运输企业以上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提取;

(二)客运业务、管道运输、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提取。

第十条 冶金企业以上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3%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5%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至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第十一条 机械制造企业以上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第十二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以上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

200万元的,按照3.5%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3%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5%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第十三条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以上军品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火炸药及其制品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包括:含能材料,炸药、火药、推进剂,发动机,弹箭,引信、火工品等):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5%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3%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二)核装备及核燃料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3%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5.核工程按照3%提取(以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在竞标时,列为标外管理)。

(三)军用舰船(含修理)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5%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75%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8%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4%提取。

(四)飞船、卫星、军用飞机、坦克车辆、火炮、轻武器、大型天线等产品的总体、部分和元器件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5%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5.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五)其他军用危险品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第十四条 中小微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年末安全费用结余分别达到本企业上营业收入的5%和1.5%时,经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财政部门同意,企业本可以缓提或者少提安全费用。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企业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可适当提高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本办法公布前,各省级政府已制定下发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办法的,其提取标准如果低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调整;如果高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按照原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 新建企业和投产不足一年的企业以当年实际营业收入为提取依据,按月计提安全费用。

混业经营企业,如能按业务类别分别核算的,则以各业务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上述标准分别提取安全费用;如不能分别核算的,则以全部业务收入为计提依据,按主营业务计提标准提取安全费用。

第三章 安全费用的使用

第十七条 煤炭生产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煤与瓦斯突出及高瓦斯矿井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支出,包括瓦斯区域预抽、保护层开采区域防突措施、开展突出区域和局部预测、实施局部补充防突措施、更新改造防突设备和设施、建立突出防治实验室等支出;

(二)煤矿安全生产改造和重大隐患治理支出,包括“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防治水、供电、运输等系统设备改造和灾害治理工程,实施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矿压(冲击地压)、热害、露天矿边坡治理、采空区治理等支出;

(三)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支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设施配置和维护保养支出,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演练支出;

(四)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五)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

(六)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八)安全生产适用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九)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十)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十八条 非煤矿山开采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支出,包括矿山综合防尘、防灭火、防治水、危险气体监测、通风系统、支护及防治边帮滑坡设备、机电设备、供配电系统、运输(提升)系统和尾矿库等完善、改造和维护支出以及实施地压监测监控、露天矿边坡治理、采空区治理等支出;

(二)完善非煤矿山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支出,完善尾矿库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和海上石油开采出海人员动态跟踪系统支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设施配置及维护 9 保养支出,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九)尾矿库闭库及闭库后维护费用支出;

(十)地质勘探单位野外应急食品、应急器械、应急药品支出;

(十一)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十九条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台风、防地质灾害、地下工程有害气体监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条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库房、罐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一条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道路、水路、铁路、管道运输设施设备和装卸工具安全状况检测及维护系统、运输设施设备和装卸工具附属安全设备等支出;

(二)购置、安装和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船舶通信导航定位和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海图等支出;

(三)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四)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五)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六)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八)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九)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十)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二条 冶金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站、库 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防火、防爆、防坠落、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防辐射和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和咨询及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六)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三条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生产作业场所的防火、防爆、防坠落、防毒、防静电、防腐、防尘、防噪声与振动、防辐射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六)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四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设备设施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

(二)配备、维护、保养防爆机械电器设备支出;

(三)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四)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五)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七)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八)安全生产适用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九)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十)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五条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研究室、车间、库房、储罐区、外场试验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防触电、防坠落、防爆、泄压、防火、灭火、通风、防晒、调温、防毒、防雷、防静电、防腐、防尘、防噪声与振动、防辐射、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应急处置、特种个人防护器材、设备、设施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高新技术和特种专用设备安全鉴定评估、安全性能检验检测及操作人员上岗培训支出;

(五)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七)军工核设施(含核废物)防泄漏、防辐射的设施设备支出;

(八)军工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及武器装备科研、试验、生产、储运、销毁、维修保障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改造费和安全防护(不包括工作服)费用支出;

(九)大型复杂武器装备制造、安装、调试的特殊工种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支出;

(十)武器装备大型试验安全专项论证与安全防护费用支出;

(十一)特殊军工电子元器件制造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监测及特种防护支出;

(十二)安全生产适用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十三)其他与武器装备安全生产事项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二十六条 在本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者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的支出。

第二十七条 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结余资金结转下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主要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的集团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第二十八条 煤炭生产企业和非煤矿山企业已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的,应当继续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但其使用范围不再包含安全生产方面的用途。

第二十九条 矿山企业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将安全费用结余转入矿山闭坑安全保障基金,用于矿山闭坑、尾矿库闭库后可能的危害治理和损失赔偿。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将安全费用结余用于处理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前的危险品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支出。

企业由于产权转让、公司制改建等变更股权结构或者组织形式的,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继续按照本办法管理使用。

企业调整业务、终止经营或者依法清算,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结转本期收益或者清算收益。第三十条 本办法第二条规定范围以外的企业为达到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需的资金投入,按原渠道列支。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费用管理,编制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纳入企业财务预算。企业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按照管理权限报同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属于企业自提自用资金,其他单位和部门不得采取收取、代管等形式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使用,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企业未按本办法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处罚。

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向分包单位支付必要的安全费用以及承包单位挪用安全费用的,由建设、交通运输、17 铁路、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等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规、规章进行处理、处罚。

第三十七条 各省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 篇9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办法,结合我们单位的实际,将与我们工作相关条款整理如下:

第一篇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章 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第六条 地质勘探单位安全费用按地质勘查项目或者工程总费用的2%提取。

第七条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矿山工程为2.5%;

(二)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列入标外管理。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并监督使用,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第十一条 机械制造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第十四条 中小微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年末安全费用结余分别达到本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的5%和1.5%时,经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财政部门同意,企业本年度可以缓提或者少提安全费用。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企业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可适当提高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本办法公布前,各省级政府已制定下发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办法的,其提取标准如果低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调整;如果高于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按照原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 新建企业和投产不足一年的企业以当年实际营业收入为提取依据,按月计提安全费用。

混业经营企业,如能按业务类别分别核算的,则以各业务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上述标准分别提取安全费用;如不能分别核算的,则以全部业务收入为计提依据,按主营业务计提标准提取安全费用。

第三章 安全费用的使用

第二十六条 在本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者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的支出。

第二十七条 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主要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的集团公司经过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可以对所属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第二十九条 企业由于产权转让、公司制改建等变更股权结构或者组织形式的,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继续按照本办法管理使用。

企业调整业务、终止经营或者依法清算,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结转本期收益或者清算收益。

第三十条 本办法第二条规定范围以外的企业为达到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需的资金投入,按原渠道列支。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费用管理,编制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纳入企业财务预算。企业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按照管理权限报同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第三十四条 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属于企业自提自用资金,其他单位和部门不得采取收取、代管等形式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使用,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企业未按本办法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处罚。

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向分包单位支付必要的安全费用以及承包单位挪用安全费用的,由建设、交通运输、铁路、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等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规、规章进行处理、处罚。

第三十七条 各省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五章 附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九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加强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建〔2005〕168号)、《关于印发〈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180号)和《关于印发〈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6〕478号)同时废止。《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财建〔2004〕119号)等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篇 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账务处理

专项储备是一个权益类会计科目和报表科目,适用于执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专项储备用于核算高危行业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以及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等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按照财政部2009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专项储备”科目。提取安全生产费时,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专项储备”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即借记“专项储备”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即借记“专项储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根据财企【2012】16号的规定,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对在中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等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的费用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一)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不同的企业计提的依据不同。在这里仅就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提取标准作如下说明: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1)矿山工程为2.5%;(2)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3)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二)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与计提: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台风、防地质灾害、地下工程有害气体检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三)相关账务处理

设置“专项储备”科目(代码4301)及他的下级明细科目“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代码430101)用来核算企业安全生产费的专项核算。

(1)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补提1-11月的安全生产费用(附件:计算表:计提依据为1-11月主营业务收入、计提比例、计提金额)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费—安全生产费

贷: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将1-11月份已经发生或者结算的劳务费、租赁费、机械费、材料费的、安全员工资等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类费用,统计出明细表(注明以前凭证号)作如下调整分录: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费(负数)

—现场经费(负数)

—措施其他直接费费(负数)等

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以后按月计提

(2)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直接冲减专项储备

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贷:内部存款

应付账款—应付购货款

—应付班组结算款

—应付租赁费

应付职工薪酬(安全员工资)等

(安全员工资、安全网、竹胶板、设施料、安全帽、安全生产培训等)

购入如果是购入设备,形成固定资产的,如下核算 A、投入使用,需安装调试的设备,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

B、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同步确认该固定资产的全部折旧,以后再不计提折旧

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贷:累计折旧

(3)“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库存股”和“盈余公积” 5 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

由于安全生产费用在提取时计入成本费用,然而税费规定该项安全生产费用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扣除,这样就产生了会计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所以尽量在年末将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用完,超过提取比例的直接进成本。

第三部分:我单位的现状:据苏成秀《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说明》

依据中煤地办法[2012]97号文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地质勘探单位安全费用以上年度实际经营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1)年经营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单位,按照2%提取;

(2)年经营收入超过1000万至1亿元的单位,按照1.5%提取;(3)年经营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单位,按照0.8%提取

我们单位2015年度经营收入1288.17万元,显然应该按照第(2)条来提取,1288.17*1.5%=19.32万元,逐月提取的话每月是1.61万元,止于五月末应该提取8.05万元。

按照鄂煤地发[2016]1号文《湖北局2016年的安全工作要点》我队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计划是25万元,分解到每月应该是2.08万元,止于5月末应提取是10.4万元。

按照我队安全生产责任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全队2016年抵押金标准是34.6万元,在不出任何安全事故的情况下,这部分兑现奖就是34.6万元,这还不包括平时的安全检查,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支出,远远超过按文件计算出的计提数。在文件中第八条有规定:“单位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使用,不得挤占、挪用。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安全费用不足支出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本费用渠道列支。”

经过上述计算,我们单位结余是不可能,只有超出,所以我们是按照平时安全方面的发生支出数作为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数入帐,这样避免了计提时不知某个项目,某个钻机的发生数是多少而出现少计提或多计提的现象。由于2016年兑现办法发生了变化,一年兑现一次,为了财务核算成本的均衡,每个季度按兑现金额预提计入安全费用。目前实际提取10.04万元,实际支出是1.39万元。

第四部分:存在问题:

1、没有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

2、没有编制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纳入企业财务预算。企业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按照管理权限报同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3、请财务检查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4、安全使用范围还不太规范和明确,对财务记账和报销签字有影响,对安全投入也有影响。

5、安全管理费用提取范围不全,例如车间、供应、外挂等是否应列入。

6、由于产值低,安全经费提取额不能满足安全投入需求。

第五部分:对策:

1、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队生产经营及安全管理实际,建立健全我队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

2、各实体要编制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报队审批并纳入企业财务预算。企业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按照管理权限报同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3、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

4、要明确安全管理费用提取范围,争取做到全覆盖。

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 篇10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防汛抗旱项目建设及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防汛抗旱资金,是指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为保证防汛抗旱工作有序、高效运行,而用于防汛抗旱工程和非工程系统的应急加固除险和水毁修复,以及用于遭受水旱灾害而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或抗旱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防汛抗旱项目是指为保证大连市防汛抗旱体系(水利部门管辖范围内的防汛和抗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完整和适用功能而进行的建设、维护运行、加固除险及修复治理。

第四条 在遭受严重水旱灾害时,区市县(先导区)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增加防汛抗旱资金投入。确有困难的,可向市财政和大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办”)申请防汛抗旱专项补助资金。

第五条 防汛抗旱资金的分配与使用管理,要体现防汛抗旱应急机制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防灾救灾理念,突出政策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连市境内申请防汛抗旱资金的防汛抗旱项目。

第二章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第七条 防汛抗旱资金中用于防汛的支出,主要是用于防汛抗洪抢险,以及为保障安全度汛而进行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建设。

一、防汛工程措施:涉及到防汛安全的水库、河道、堤坝、重要海堤及涵闸、泵站等的应急加固和水毁修复。

二、防汛非工程措施:水文测报设施设备,防汛通讯设施的修复,防汛调度指挥、洪水预警预报、山洪灾害防治等各类与防汛相关的系统建设与维护,各类防洪预案、洪水风险图的编制;防汛抢险队伍建设、防汛抢险演练;防汛物资及设备购置、储备及管理费用。

三、防汛抗洪抢险专项经费具体开支范围:

(一)在防汛抗洪抢险期间,参加现场防汛抗洪抢险和组织群众安全转移的人员伙食费用;

(二)抗洪抢险所需物资材料的紧急购置费用;

(三)临时购置用于巡堤查险、堵口复堤、水上救生、应急监测、预警预报等小型专用设备的费用,以及为防汛抗洪抢险租用专用设备的费用;

(四)临时架设租用报汛通信线路、通信工具及其维修的费用;

(五)水文、雨量测报费用,以及为测报洪水临时设置水文报汛站所需的费用;

(六)租用及调用运输工具所发生的租金和运输费用;

(七)动用的各类机械的燃油料、台班费及检修费和租用费;

(八)耗用的电费和临时防汛指挥机构在发生特大洪水期间开支的临时办公经费等。

下列各项不得在市级防汛补助费中列支:

(一)已列入河流达标治理规划范围内的河道整治费用;

(二)工矿、铁路、公路、邮电等部门应急度汛项目费用;

(三)城市新建防洪工程项目;

(四)灌溉渠道、渡槽、平塘等农田水利设施的水毁修复费用;

(五)列入基本建设计划项目的在建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及应急度汛所需经费;

(六)项目涉及的征地、动迁等费用;

(七)其他应在部门预算中安排的经常性防汛业务经费。第八条 防汛抗旱资金中用于抗旱的支出,主要用于补助遭受严重干旱灾害的区域旱情监测,兴建应急抗旱水源和抗旱设施,添置提运水设备及运行的费用。

抗旱资金具体开支范围:

(一)抗旱设备添置费。因抗旱需要添置水泵、汽(柴)油发电机组、输水管、找水物探设备、打井机、洗井机、移动浇灌、喷灌滴灌节水设备和固定式拉水车、移动净水设备、储水罐等抗旱设备发生的费用;

(二)抗旱应急设施建设费。因抗旱需要应急修建的泵站、拦河坝、输水渠道、水井、塘坝、集雨设施等费用;

(三)抗旱用油用电费。抗旱期间,采取提水、输水、运水等措施而产生的油、电费用;

(四)抗旱设施应急维修费。抗旱期间,抗旱设施、设备应急维修发生的费用;

(五)旱情信息测报费。抗旱期间临时设置的旱情信息测报点及测报费用;

(六)市级抗旱物资储备费用。市防办购置、补充、更新市级抗旱物资及储备管理费用;

(七)其他费用。抗旱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费用。下列各项不得在抗旱补助费中列支:

(一)正常的人畜饮水和乡镇供水设施的修建费用;

(二)印发抗旱资料、文件等耗用的宣传费用;

(三)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的人员机构费用。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九条 防汛抗旱工程项目原则上要立足于工程现状,维护工程的原有规模标准不改变、不扩大,如确需改变或扩大时,要进行专门论证,并按管理权限报批。

第十条 区市县(先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须按照大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部署,以确保防汛工程正常运行、安全度汛为原则,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地确定防汛度汛的申报项目。

第十一条 区市县(先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于每年10月20日前,在完成勘察设计的基础上,由区市县(先导区)财政、水利部门联合向市财政局、市防办申报。

市水务局所属单位申请防汛抗旱专项经费,在完成勘察设计的基础上统一报送市防办。

区市县(先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须对项目的合规性、合法性负责。

市防办负责组织有关单位、专家于11月底前完成对申请下一需市补的防汛抗旱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审查认定,在报请大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批准后,将申请项目计划报送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委托市财政投资审核中心于项目实施当年3月份前完成审定项目投资额度工作,并根据审定后的投资额度作为确定项目补助资金依据,按照补助比例下达财政补助资金投资计划。

水毁修复工程的申报需满足工程损毁是由于洪水、暴雨引起,险(灾)情即将发生、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并趋向扩大化,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排除险情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的工程项目,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认定初步意见,并上报市防办,由市防指研究审定。

区市县(先导区)需市补的防汛度汛非工程措施项目的申报要以为确保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原则,由区市县(先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上报。原则上只允许上报涉及所在区市县(先导区)全域防汛保障的非工程措施项目。

第十二条 防汛度汛项目申报须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初步设计;

(二)工程待维修部位的影像照片;

(三)其它资料。

第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申报程序组织项目申报方案,项目一经上报,不得擅自变更或调整,确需变更或调整的,须按原审批程序报批。

第四章 投入政策和资金管理

第十四条 防汛抗旱资金的使用原则及重点:

(一)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防汛抗旱项目按照事权、责权划分,由市、县、乡及经营管理单位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并同时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市政府直接管辖的防汛抗旱项目资金主要由市政府承担,区市县(先导区)级政府管辖项目,市财政予以一定补助。

(二)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原则。在项目安排上,应先做好规划,同时要量力而行,按照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项目。

第十五条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并根据区市县(先导区)财政状况及建设任务等因素综合考虑,防汛抗旱项目投资实行分级承担和差别化政策,即市本级防汛抗旱项目所需资金由市级财政全额负担;“北三市”及长海县项目市财政按照投资额70%补助,“南三区”及先导区项目市财政按照投资额60%补助,其余部分由各区市县(先导区)及县以下财政、管理单位自筹解决。

第十六条 防汛抗旱资金主要用于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项目支出。

第十七条 项目业主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建设资金,并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专款专用。对不按规定使用工程建设资金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有权终止项目执行,并由财政部门将资金收缴国库。对违反财政纪律的项目单位和负责人,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区市县(先导区)财政部门要对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全程监管,及时拨付建设资金。

区市县(先导区)防汛抗旱项目由财政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补助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市财政局、市防办。

第五章 建设管理

第十八条 防汛抗旱项目建设由各区市县(先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防汛抗旱项目原则上实行招投标制,凡符合招标条件的防汛抗旱项目,应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大连市水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对特殊情况(如汛期突发的急需修复的抢险工程、物资购置等)不能实行招标的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及防汛度汛非工程措施项目,须经区市县(先导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批后,报市防指、财政局备案。市本级不能实行招标的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及防汛度汛非工程措施项目须经市防指批复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条 防汛抗旱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由项目所在区市县(先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第二十一条 防汛抗旱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与工程设计、监理、施工、设备供应商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或委托合同。

第二十二条 防汛抗旱项目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向水利质量监督机构办理质量监督申报手续,填写《水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并提供所需材料,接受水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其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第六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复文件规定的期限完成各项建设内容。项目完工后,应持《水工程质量核定申请书》和所需材料到质量监督机构办理质量核定手续,并按规定完善整理竣工资料、完成竣工决算后,向区市县(先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区市县(先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进行项目验收。

第二十四条 区市县(先导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项目验收后,将竣工验收专项报告上报市防办、市财政局。在区市县(先导区)验收的基础上,市防办组织相关部门人员、专家将对区市县(先导区)的验收结果进行抽查,检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核减当年防汛资金补助指标。

第七章 附则

上一篇: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下一篇: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