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精选11篇)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篇1

食品检验需要由专门部门进行,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成立了食品检验部门,对食品安全检验是检验部门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也是神圣的工作职责。食品检验有一定的规程,需要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标准,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各类食品的卫生、质量、安全进行检测,通过实验与数据分析,确保人民群众饮食饮品安全卫生。但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城乡差别,使我国食品检验资源不充裕,还有一定的不足,需要不断完善与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进一步保障公民健康,促进社会发展与稳定。在进行食品检验过程中,首要的条件则是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来严格执行,不断强化各级政府部门责任,进一步落实各方面精神,提高检验部门能力、提升百姓安全意识,切实提高食品安全和质量,全面提升我国食品生产、食品监督工作水平,促进建设和谐社会。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篇2

1 食品检验资源现状分析

1.1 快速检测技术不完善

近年来, 我国虽然在农药残留检验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尤其在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提高较快, 但是快速检测技术仍有待完善。以检测环境污染物为例, 发达国家可以直接对二恶英的超痕量进行检测, 以及检测激素、瘦肉精等精密仪器和相关技术;但是我国在快速检测的技术、设备、方法方面比较落后;鉴于当前我国在快速检测方面的认识不足、技术不完善、设备匮乏等状况, 检测机构必须进一步解决食品检测中的实际问题, 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改善传统的检测办法, 在提高检测效率与质量方面继续努力。

1.2 重复检测成本较高

我国在完善食品检测上做的还不够, 而且社会上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检测渠道。很多的食品只是通过了一些部门的认可, 但是这种认可并没有科学性, 而且部门认可的现象, 在社会上很普遍, 这使我国检测有了新的难题。由于很多地区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 甚至是没有一个正规的检测机构, 食品的检测有一定的压力。而且很多的时候, 食品检测是在不断重复的工作, 造成成本支出加大。

1.3 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

目前, 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督手段较为薄弱, 主要表现为“头重脚轻”。以监管角度来看, 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放在产品的最终出厂环节, 缺乏过程控制意识, 不利于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多集中在几家大型品牌企业, 但是对更多的小型分散企业食品管理却很少问津。另外, 从地域分布状况来看, 食品实验室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尤其在中西部等落后地区, 缺乏完善的食品检验体系。

2 完善我国食品检验的有效对策

2.1 统一规范食品检测标准

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在检验食品上有较多的成功经验, 因此我们可以学习这些优秀的经验。在开展食品检验资源建设的时候, 不能脱离我国食品安全的实际情况, 在以国家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下, 完善检测的技术, 制定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 并提高最低限定。尤其是对一些常常出现安全问题内容要严加检查, 查看食品中含有的农药成分,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饲料剂等等, 对于这些内容都要提高检测率。此外, 如果检测的设备落后, 那么就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设备, 最好使用中的设备能够达到国际的标准。

2.2 完善食品检验机构

我国从事食品检测工作的检验部门, 都要有法律授权, 在国家法律的允许下, 正常的对食品进行检测。检验机构中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检测工作, 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公平性, 而且使其更加科学。在食品市场上, 建立一个合理的检验体系, 同时以这个体系为主建立一个网络, 此外部门在开展检测的时候, 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监督好检测环节。食品企业与检测部门之间要建立一个良性的关系网, 通过检测部门的监督, 使食品企业在生产的时候, 能够安全生产。在对企业的检测中, 评定企业的性质, 是优质企业还是劣质企业。如果企业生产出的食品通过检查, 那么该食品可以流入到市场中, 但是如果检查的结果显示, 该食品为违规食品, 那么就要劝退, 禁止流入市场。检测机构要有威信, 这样检查出来结果才能有说服力。

2.3 发挥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但是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中国有一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 可见食物的重要性, 因此在保证食品安全上, 政府要积极的参与, 在食品的市场上, 倡导良性竞争, 绝对不能出现贸易壁垒。在检验食品安全的时候, 可以有民间的组织, 这样能保证竞争的公正。而其他监管部门也要发挥作用, 例如:工商、卫生等部门, 各个部门在检验食品安全上, 要全力合作, 使市场能够被规范。让百姓能吃到放心的食品。在管理食品安全上, 不仅仅是要完善制度, 还要利用舆论加强监督, 尤其是社会力量的监督, 不仅提高了公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还能有效的控制食品犯罪。

2.4 构建检测信息共享平台

检测部门之间可能会有职能交叉的情况出现, 因此检测部门应该合理的分工, 在检测的时候, 及时的交流, 以免出现重复检验。在检验资源上, 要与客观的检验为主。基于现代的社会的信息化特点, 因此要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在这个平台管理的时候, 要有特定的人员负责录入数据, 还要有人负责维护平台, 随时的更新信息。如果发现哪些机构不符合检验标准, 那么要在平台上公布, 这也是保证居民知情权的表现, 同时也能让食品安全的信息公开、透明。

2.5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任何企业与个人,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制约。同时法律法规也是做好质检工作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 才能真正意义上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以我国食品安全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广泛借鉴成功经验, 在立法层面规范食品安全管理, 保障其重要地位。因此, 在深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技术标准的基础上, 积极应用法律武器, 规范食品安全行为, 不得姑息养奸, 将各项检验措施落实到位, 完善责任制度, 构建食品安全的基层体系。对于个别企业领导的意识不强, 甚至强迫、威胁检验人员的造假行为, 必须严惩不贷。

结束语

总之, 加强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健全食品检验体系, 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为创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以当前食品安全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发现食品检验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实现检测资源应用的最大化, 减少重复检测的成本支出, 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强毅、史会强.试析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J].投资与合作, 2010 (10) .

[2]尉凯军、张波、王赞.浅析食品检验数据准确性的关键环节[J].中国标准导报, 2011 (8) .

我国新资源食品管理现状与分析 篇3

【关键词】新资源食品;管理;现状与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食品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产品不断涌现。为了保障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国家卫生部应对新的食品原料进行组织审查,只有当其满足一定要求后才能予以公布,这一规定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对新资源食品的监督管理力度。

一、我国新资源食品的发展和变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对食品卫生的法律及法规进行了修订。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颁布的法令就规定了若要使用新资源生产产品必须经卫生部审核及批准,必须在结果许可的情况下方可实施;1995年实施的食品卫生法中,明确指出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若要使用新资源必须提前按相关规定程序进行报请审批;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规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若要使用新食品原料,需向国家卫生部门提前提出申请,通过安全性的评估,且满足一定的食品安全后才可予以批准。

二、我国对新资源食品进行管理的思路变迁

(1)试生产阶段的取消。在我国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食品卫生相关管理法中规定,在对新资源的食品进行生产前,必需进行为期两年的试生产,当试生产结束后,其相应审查批件自动作废,期满前的六个月,相关企业必须重新向国家卫生部申请正式生产的许可。另外,新资源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应为长期的,所以应建立相应的长期监督制度。此外,根据我国的申请产品的具体情况,进口产品在整个市场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这些进口产品均在国外的生产销售中进行了一段时间,引入我国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后方可进口。对于一些在国外具有很强安全性的成熟产品,对其发放两年的试生产期没有必要也无任何意义,所以,近几年我国在制定新办法的过程中已经取消了对新资源产品进行试生产的过程。(2)产品的批准形式发生了变化。我国对产品的批准形式由原先的对单个最终产品进行审批发证,发展到对原料名单进行公告的阶段。在管理模式上,避免了对同种产品的反复审批,从而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行政成本及社会资源,为新资源食品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管理方式与国外对新食品原料的管理方式类似,从这一点上说明我国新资源食品的管理模式逐步迈向科学化的轨道。

三、存在的问题

(1)如何对新领域进行界定。目前受我国新资源食品中定义范围的影响,使得评审工作人员很难明确某一物质是否属于新资源食品的管理范畴。首先我们对传统中草药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出禁止在食品中加药,而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的管理通知中,明确了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中草药名单。但我国中草药发展时期较长,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及人们对中草药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可加入食品的中草药相继出现。(2)还有一点就是对一些已经在市场上使用多年但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的食品进行管理的问题,我国从颁布第一部相应管理法规到目前为止已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有的企业对新食品原料采取正常的法规进行申报,但也存在一些没有申报的情况,同时我国在新资源的食品监管工作中并没有投入足够的力度,所以目前市场仍存在很多未经审批的新资源食品,针对这些食品如何对其进行管理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

四、几点措施

首先修订我国的新资源食品的管理办法。我国当前现行的新资源食品的管理办法是以食品卫生法为基础制定的,再次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应遵循食品安全法中的规定,以最快的速度对新资源的食品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而明确现行管理办法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上述出现的新资源食品的界定问题,在此笔者建议相应部门应以向欧盟或美国国家学习,设置新旧判定依据的时间点,就是将我国很多年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原料,从新资源食品的管理范围内除掉。对于一些具体的实施问题,应按照国际组织中的原则参考欧盟国家的做法,将实施等同纳入安全性评估工作中,由专业人士按照风险评估原则得出结果后,再由政府或者委托行业的协会进行判定。这样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符合我国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有利于企业发展和政府的监督。

总之,对新资源食品进行管理至关重要,其管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永芳.我国新资源食品管理现状与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11)

[2]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J].中国动物检疫.2008(9)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篇4

一、实现全市食品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从根本上改变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行为,变食品安全要我做,为我要做,与食品生产企业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食品质量关健岗位责任书》、《质量提升工作责任书》。达到促进食品安全整体提高的目的。

2、提高食品生产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制定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开展检验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全员培训,员工上岗前培训、定期轮训、技能大比武、大练兵等企业质量提升活动,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标准化、计量与认证等基础工作,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加强企业标准的制定指导及备案,建立标准化工作档案,动态管理在用标准;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建立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标准体系,合理配备生产所需计量器具,确保计量器具受检率、检定合格率达到100%;规范企业计量器具台账,有效提高企业检验水平和能力。

4、规范生产原始记录:要求企业认真按《德阳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记录簿》和十四本生产记录本正确填写,促进企业把好三个口,提高产品质量。

5、开展一次全面的食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力争通过提升活动的开展,使全市食品抽查综合批次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

6、帮助企业建立健全适合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企业质量承诺及质量方针,搞好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二、提高食品巡查执法工作的有效性

1.严格落实监管执法闭合工作方式,提高监管与执法的有效性,使管理与执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安排执法人员学习,提升执法技能,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特别是个别行业潜规则生产行为,彻底消除隐性的食品安全隐患,达到确保食品安全的目的。

3.以专项整治未突破口,查处大案、要案,使违法行为负不起违法代价,彻底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

4.以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行为为抓手,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确保添加剂使用安全。

三、在现阶段就XX实际对食品小作坊进行适度监管

1.认真做好界定小作坊划分工作,摸清辖区内小作坊底数,使小作坊监管做到有的放矢。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小作坊监管的支持,促进政府负总责,部门协同参与的小作坊监管办法出台,解决小作坊监管困惑。学习XX、XX两局的经验,推动政府出台《食品小作坊监管办法》,解决小作

坊监管困惑

2.针对我市食品加工小作坊多、小、散、差的特点,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重点,主要检查小作坊环境卫生、添加剂使用、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厂原料和产品出厂把关情况。严格实施生产报告制度、添加剂备案制度、日常巡查制度,要求企业签订相应的食品安全生产责任书。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建设。在上级质监局和食安委的领导下,加强与工商、食药等部门的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提高监管质量和水平。

四、更好地推进食品生产监管工作

一、年审:

1、通过食品安全监管年会,向获证企业负责人讲解提交年度报告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并对如何准备年审材料进行细致讲解,提高企业对年审的主动性。

2、书面审查与实地抽查相结合。要到每个企业现场审查细则和通则要求审查,实行市、区、交叉联动机制,按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巡查监管工作实施办法》,与企业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及《主体责任书》。

二、后处理:

1、建议制定《产品质量后处理实施办法》,根据质量问题情况,实行分类处理。

2、定期下发不合格企业名单,不合格检验报告书。

3、以执法为主体进行从严查

处,定期报告后处理结果。

三、培训

1、对企业检验人员展开培训,督促检验员过期换证工作。

2、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管水平。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篇5

1.用人体系上的问题。目前很多的国有企业在用人方面还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缺陷,这也是制约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一大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用人方面还是沿用的以前老的用人制度和用人思想,在创新和实际效用上没有得到提升;第二,企业的管理者认识不足,仍然将员工作为管理的工具和生产的工具看待,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第三,在管理人员的调度上普遍由上级直接调度,流动性大,虽然即时效果会比较好,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2.激励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作为企业管理中比较重要的/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一环,它对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向心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稳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打造高效的人才团队等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不仅仅注重物质上的追求,还注重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这就使得激励体制在向着复杂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激励体系中要对二者同时进行兼顾,缺一不可。

3.开发和培养重视力度不够。目前企业在对人才的构建和拥有方面投资都在逐步地加大,但对于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方面就不那么尽如人意。目前很多企业的培训工作都是岗前培训,时间极为短暂,没有对员工进行长期性的塑造,这使得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和进步缺乏必要的人力支持,同时也使一些很有发展潜力的人才被埋没或者流失掉,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潜在损失。

二、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强化的建议

1.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目前现代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都形成了一个系统,国有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时必须要有组织有计划,对于人力资源进行创新的建议有:首先,在思想上的创新,加强企业中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普及人力资源基本知识,定期对企业中的管理阶级进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和学习。再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科学化的构建,在企业中将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地进行细分,并根本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负责的人员,这样有效地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

2.完善激励体系。目前各个领域都在提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国有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激励机制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体现,它能够满足人的物质追求的同时也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从而根本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鉴于员工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追求,那么激励体系中就应该要突出这两点,构建综合的激励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在精神方面,国有企业还是具有很大优势,但在物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地进行完善。所以在激励体系中,采用精神激励、事业激励和物质激励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方式去提高整体员工的向心力,从而加强企业的运作效率。

3.加强对人力资源建设投资力度。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在管理期间必定要有足够的人力去支持。由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比较薄弱,管理者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人力资源建设的投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直接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具体的方法如下:首先,投资力度应该加强,对下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企业要进行挽留或者延揽,并加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专业能力。然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健全人力资源的组成结构,加强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加强分析,提高组织运转效率,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篇6

企业的人员需求变化,许多时候是由于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员工的自然流失带来的人员需求,比如,员工的异动、辞职,各种原因的休假(病假、产假、探亲假等)都会产生工作岗位的空缺,需要招聘正式或临时调动的员工来补充。另一方面,还可能是内部员工的数量和素质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而引发的招聘需求。这里重点分析后者,即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筒单地说,招聘工作的目标,就是如何成功地选拔和录用到企业所需的人才,实现所招的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一次成功的招聘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组织找到了想要的员工,个人则找到了适合(想去)的单位,从而达至人与事两者的匹配过程。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涉及人与事的关系、人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和企

业组织机制及行业现实等要素。从而形成五个方面的配置状况分析。

一、人与事总量配置分析

人与事的总量配置涉及人与事的数量关系是否对应,即有多少事要用多少人去做。但这种数量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企业的经营和当期生产订单而变化的。无论是人浮于事(又称冗员),还是有事没人做等都不是企业希望看到的结果。当前在“珠三角”许多企业都反映,一方面普通和技能性员工难招到,有事没人做;另一方面又表现

为内部管理人员人浮于事现象或缺少称职的管事人员。在分析出当期人力过剩或人力不足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之后,应该更关注如何合理配置人力供给与需求。通常情况下,在人员短缺

时,可考虑:首先,应当考虑在企业内部调节,因为此方法不仅

风险小、成本低,而且还可以使员工感到有盼头、有机会。其次,可考虑外部补充、招聘、借调、实行任务转包等措施,、在人员富余时,注意利用多种渠道妥善安置,例如可通过内部转岗训练、缩短工作时间、遣散临时用工、对外承包劳务、实行弹性工作制

等。

二、人与事结构配置分析

人与事的结构配置是指事情总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不同性质、特点的事,选拔有相应专长的人员去完成。企业内人员配置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把备类人员分配在最能发挥他们专长的岗位上,力争

做到人尽具才、才尽其用。正所谓:以适合的人,做恰当的事。因此,按照企业现有人员能力和特点进行分类,考察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并列出矩阵表,从中可以分析组织架构内现有人力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如通过纵横向分析(列出各职位对岗位的人数),找出当前人力资源实际使用

率和寻找出造成实际上浪费的可能性。

从图表(案例与说明图示略)。可分析该企业有多少名熟练工在做非熟练丁工作,有多少技工在做熟练工工作;工程技术人员中,多少人在做熟练工作,多少人在做技工的工作;还有多少名专业管理人员处于半工作或不饱满状态。从而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调节,避免再

出现从直接到间接的人力成本浪费。

三、人与事质量配置分析

人与事质量配置是指人与事之间的质量关系,即事的难易程度与人的能力水平的关系。事有难易、繁简之分,人有能力高低之分.应根据每种事的特点、难易和繁简程度,及其对人员资格条件的要求,选拔具确相应能力水平的人去承担。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比率。要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就要对人力资源构成和特点有详细的了解。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源是由个体人力和能力组成的,而各个人员的能力由于受到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各自不同,形成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要求根据能力大小、水平高低的差异

安排在相应能级层次的岗位上,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人与事的质量配置不符主要有两种情况。第—种是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第二是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对于前者,可考虑采用技能性培训或转岗等方法来调节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对于后者,就应考虑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岗位担任工作,以发挥他

们更大的潜力。

近年来,许多企业人员招聘上普遍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倾向,即在招聘、选拔和晋升人员时,过分追求学历条件,尽管这样做会使得企业整体文化素质上有所提高,但能够做到“量才”与“适用”,才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根本所在:更何况过分追求人才的“高消费”,其负面效应也就不可避免:—是高才低用的浪费;

二是文凭低、实用性强的人才被扼杀;

三是“高不成”与“低不就”会增加人力成本;四是还

有可能造成内部人员之间的负面和不安稳等。

可见,只有适才适用和找到动态的衡量,才是最有效的人力资源

管理方略。

四、人与工作负荷状况分析

人与事的关系还体现在事的数量是否与人的承受能力相适

应,使人力资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这是因为组织的各项活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前后焊接的有机整体,每个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都应与其所承担的工作量相适应,使得工作负荷量与人力资源身心

承受能力相适应。

比如,员工的劳动强度要适度,脑力劳动也要适度,工作时

间也要适度,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既如何合理形成一种压力与动力,又要保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保持和改善心理状态。

在实操方面,若工作负荷过重应减轻工作负担或新设一个岗位来分担原岗位的工作;若工作负荷量不够,则应考虑合并相应岗位或增加该岗位工作内容。无论是工作负荷过重,还是工作负符过轻,都不

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五、岗位人员使用效果分析

人与事的配置分析最终还要看对在岗位上的员工的使用情况,这是动态衡量人与事关系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人员使用效果经常用

态度为基础,绩效的好坏与自身能力的强弱做比较。

在工作绩效与能力的校对方面,可根据实际的资料(绩效的好坏以及能力的高低),将人员使用效果(基本分析)为四个区间(案例与说明图示略)。区间A:为能力高,绩效好的情况;区间B:为绩效好,但能力低的情况;区间C:为能力高,但绩效差的情况;区间

D为能力低,绩效差的情况。

在实操方面,应针对上述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改善方法。首先,区间A的员工,是价值最高的员工,单位要留住他们,重用他们;其次,区间B的员工,应在鼓励他们保持原有的工作热情的基础上,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使其向区间A靠近;再次,区间C的员工,应找影响绩效的因素,努力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绩效;最后,区间D的员工,应该关注他们是否还有可能改善目

前岗位实绩的可能,或通过培圳与评鉴重新调整岗位。

〖本文提示〗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是基于内部人力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以及研究的可行性与便利性,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四川省和甘肃省三地进行实证调查,收集当地食品企业基本情况、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数量、年龄、 学历等基本信息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1.2方法

主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

2结果

2.1上海市、四川省和甘肃省基本情况

位于东部沿海的上海市,是中国的经济、交通、 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之一。作为远东最大的都市之一,上海有“中国的商业橱窗”之称,其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居中国城市第一, 亚洲第二。全市持证食品企业中,逾60%为流通企业, 餐饮服务单位和生产企业数分别占总数的37.32% 和1.88%。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 为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但由于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是我国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省份之一。全省拥有持证食品生产企业4 1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 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仅120家,10人以上企业总计2 100家,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约2 000家,持有食品安全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数和餐饮服务单位数分别约为其1/3。四川省位于我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我国西部的门户,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八, 西部第一,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 000美元。其综合实力高居西部地区首位。全省仅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就多达145 593家(表1)。

注:由于本研究在调查期间适逢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展开,对四川省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基本情况的调查已于机构改革前完成,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只负责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工作;上海市和甘肃省两地的数据则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之后获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工作。下文相同

2.2四川省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构成

四川省常住人口约为8 185万,全省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共计14.6万家,而实际的监管人员总数仅为1 548人,平均每人负责监管94家企业。其监管人员基本情况如下。

2.2.1文化程度

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21人,占1.36%;大学本科所占比例最高,总计643人,占41.54%;大专586人,占37.86%;中专高中及以下298人,占19.25%。

2.2.2专业结构

主要专业有医学、食品和法律三类。其中,医学专业493人,占31.85%;食品专业164人,占10.59%;法律专业262人,占16.93%;其他629人,占40.63%。

2.2.3从业年限

工作年限5年以下306人,占19.77%;5~10年236人,占15.25%;10~30年890人,占57.49%;30年以上116人,占7.49%。

2.2.4层级结构

省级监管部门9人,占0.58%;副省级监管部门25人,占1.61%;地市级监管部门198人,占12.79%;区县级监管部门1 316人,占85.01%。

2.3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人员构成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机关编制合计566名,实有人数535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占75.51%,硕士学历其次,为18.50%,博士生所占比例仅为2.06%。约67.67% 的人员年龄在45岁及以下, 46~50岁人员所占比例为16.64%。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分局执法大队、街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事业编制(参公管理) 合计1 852名,实有人数1 290名(含部分保留公务员身份人员)。其中多数以本科学历为主,所占比例为74.96%,硕士和博士学历分别占12.17% 和0.31%。人员构成也较为年轻化,35岁及以下所占比例近半数, 36~45岁之间占31.40%。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事业编制(不含参公管理)合计675名,实有人数575名,主要从事相关检验和技术服务工作。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人数近80%,其中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生)所占比例较另两种编制都高,合计占27.65%,大学本科学历则近50%。35岁及以下和36~45岁人员分别占1/3左右, 46~50岁、51~54岁和55岁及以上各占10% 左右(表2,表3)。

2.4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情况

2013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后,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无论是行政监管机构,还是稽查执法机构,或是检验检测机构,其监管人员数量均有明显增加。市州级行政机构监管和稽查执法机构人员均增加50% 左右,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增加比例高达90% ; 区县级行政监管人员约增加2/3,稽查执法机构增加近一倍,检验检测机构从原来仅有的15人增加至647人,为原来的43.13倍(表4)。

机构改革后的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人员,强化了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区县级监管人员占到总数的80.18%。在乡镇一级,主要设置了基层稽查执法机构, 其占监管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了50%(表5)。

注:“—”代表“无”

注:(1)“—”代表“无”;(2)“省级”按现有人员编制统计;(3)“市州级”、“区县级”挂靠机构未统计在内

3结论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经历了长期的改革、完善、发展和不断壮大,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3.1人员编制数量

四川省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总计1 548名,全省持证餐饮服务单位总计约14.6万家,平均每人约负责94家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总计约2 400人,全市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企业共有16.4万家,人均监管食品企业数多达68家;甘肃省约2 800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则负责20余万家食品企业的监管,人均监管数亦高达73家。此外,我国大部分地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只有县级机构,县以下的乡镇无派出机构。受经费和编制的限制,县级机构食品监管人员较少,多则5~6名,少则2~3名,而辖区内食品生产的企业,少则几十家,多则上百家,小的加工作坊更无法准确统计[2]。 部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更是身兼数职。

3.2学历

由于地缘、经济、教育等优势,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学历相对较高,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分别占到了69.10% 和17.92%。相较而言,四川省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学历则总体相对较低,大专及以下学历占到了57.11%,本科为41.54%,研究生仅为1.36%。我国大多数省市的食品安全监管或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多数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甚至是没有学历的人员[3]。

3.3层级结构

调查地监管人员构成中,四川省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中85.01% 为区县级监管人员,甘肃省区县级监管人员比例则为80.18% ;地市级(市州级)监管人员比例为16.38% ;省级(含副省级)监管人员比例为3.44%。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以国务院这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契机,组建基层县、乡镇、 村三级立体化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将监管的人力财力重点放在乡镇一级,县级只保留少部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衔接,同时建立村级联络员。组建并加强镇一级监管体系,既能利用交通就近便利的优势加强日常监管,又能更全面地搜集企业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为县级整体食品安全监管作出快速的调整。

3.4专业和技术

从上海市、四川省两地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来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专业主要以医学、食品和法律等单一类学科为主,但很多基层食品监管的人员学的都是非食品相关专业,专业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对于食品企业生产基本工艺都不了解。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1万名正式员工中,2 100名是有学位的科学家,其中包括900名化学家和300名微生物学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手段方面,存在较为单一,常为 “运动式执法”、重审批轻监管等工作模式。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易被利益诱惑,出现权力异化、出租和寻租现象。在监管技术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食品中360多种农药残留物,德国的方法可检测325种,而我国只能检测180种农药残留。且我国尚有23%的市和75%的县没有设立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点[4]。

3.5财政投入

2011年我国用于食品药品安全的投入仅为17.02亿元[5]。而2012年美国财政预算案中仅“食品安全” 一项财政投入就为71亿美元[6]。加之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以及消费者的数量远比美国多,由此比较,可见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财政投入远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

4建议

从世界范围看,一些食品安全监管法治相对发达的国家已普遍采取食品安全监管一体化的监管模式[7,8]。2013年3月,我国实行国务院机构体制改革, 组建了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能的重大调整。在精简监管部门、减少监管环节的基础上保证了监管机构监管权的统一,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呈现由管源头的农业部门、管生产流通和终端的食品药品部门、负责风险评估与标准制定的卫生部门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新监管组织架构[9]。以此为契机,我国需在国情基础上适当增加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数量编制,改善监管人员的学历构成,将更多具有综合学科和知识专业背景的人才吸收和纳入到食品安全的监管队伍中来,提高监管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加大对食品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加相关财政和技术投入,改革监管手段,提高监测技术。

食品安全单靠政府一方监管难以为继,因为从逻辑和经验上判断,无论国家权力如何强大,也不管法治发育程度有多高,国家都不可能垄断所有纠纷解决的权力[10],且过于繁冗的监管体系从成本效益角度而言,弊远大于利。从历年来查获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来看,很多都是食品企业“有意而为之”。食品安全仅凭监管显然不能从源头真正达到食品安全,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在利益和道德人性面前,唯有“良心工程” 才可“生产”出“放心工程”,而“良心工程”的建设则需依靠法律的高压态势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因此,创新社会管理,提倡多元参与,实现社会共治型的食品安全监管则可弥补政府监管资源的不足,这或许将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陈莉莉,厉曙光,陈波,等.我国2004—2012年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4(1):1-8.

[2]周建忠.浅谈我国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食品工业(下半月),2014(1):60-61.

[3]伊常隆.绥化市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4]吕诺.中国正建立覆盖全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EB/OL].(2012-02-10)[2014-09-27].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2/10/c-11 151 1568.htm.

[5]财政部.2011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EB/OL].[2014-09-26].http://yss.Mof.gov.cn/201 lqgc201207/t20120710_665233.html.

[6]美国财政部.2012年美国财政预算案[EB/OL].(2014-09-26).http://www.whitehouse.gov/omb/budget.

[7]王华书,韩纪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2(6):112-114.

[8]肖进中.国外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对中国的借鉴[J].世界农业,2012,398(6):12-15.

[9]食药安全监管.从“九龙治水”到“三位一体”[EB/OL].(2013-03-26)[2014-10-05].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3/26/C 124500325.htm.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篇8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196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其研究专长及主要方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营养与慢性疾病。主要兼职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团成员、国际生命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毒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等。

2016年4月19_20日,由中国工程院(CAE)与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ATSE)共同举办的首届中澳食品安全与技术进步研讨会在京举行。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与技术进步。研讨会分为食品安全与ICT技术、原料安全与加工品质提升、食品供应链保障与追溯三个主题。与会专家就食品安全所涉及的生产、加工、储输、销售到消费者餐桌全过程的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并探讨了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全过程的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以“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综述”为主题,开门见山地说,中国老百姓现在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还能吃什么?”说明中国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看法是不科学的。对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应进行科学的评价。

陈君石提出评价一个国家食品安全现状有四大标准:一是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安全可靠,是不是合理的、健全的;二是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是否基于科学、实际情况,且覆盖面足够广;三是国家运用风险分析的框架的层度和水平,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的应用情况;四是整个食品抽样和检测的符合率。

国家食品安全的管理体系问题

陈君石说,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时实行的是《食品卫生标准》,那时只有卫生部来负全责,包括进出口食品的监管。到了2004年,国家有了《产品质量法》、《反竞争法》的出台,逐渐形成了国务院更多的部委参与了更多食品的监管,逐渐形成了分段管理和多重管理。这样管理的问题在于,没有问题的时候任何一个部委都可以负责,但有问题的时候就没部委负责。因此,在整个产业链的监管当中,就存在着空隙。比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本来问题就出在收奶站,农民把奶牛牵到收奶站挤奶,收奶站把收集的奶卖给农民加工企业。这个收奶站当时既不归农业部管,也不归其他任何部门管。当时应该是质检总局管生产的。同时,也有另外一个弊病,就是重复的监督,重复的抽样,企业无所适从,苦不堪言。

2009年,我国有了《食品安全法》。不再实施《食品卫生法》以后,国务院各个负责部门做了相当大的改变,但是没有解决分段管理的问题。2013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对各个部委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进行调整,才形成了现在的体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了除农业以外的所有的整个的食品业的监管,而且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担负着国家食药局的更多功能,包括政策的制定和综合协调,主要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而卫生计生委还是管技术方面的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标准制定和修订;食药局就管进出口。

应该说这个体制比过去的分段管理有很大的进步,因为有主要的负责单位,也没有那么多的部委来分段管理,但是从理想状态来说,还有进一步改革的余地。这是国家食品监督体系的演变。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1990—2009年这20年的时间。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以后,参与了国际法典食品委员会活动。而在食品标准执行上利用了这个标准,作为我们主要的参考。

2009年,国家实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有了非常明显的规定。至少有三套有关食品的国家标准,而且都是强制性的:一个是卫生部的是食品卫生法;一个是质检总局管的产品质量法;一个是农业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这三套标准,都是国家标准,都是长期的。这三套标准里面都有卫生、安全的指标,比如细菌、重金属的、铅的限量。但相互之间不协调,同样是国家标准,同样一个产品,按照这个标准是合格的,按照另外一个标准就不合格,所以这是一个比较混乱的状况。

因此,在2009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里面又明确规定只能有一套国家食品标准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要把纯碎的食品质量指标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拿掉,所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对现有4800多项互相重叠矛盾的标准进行清理,整顿整合成为一套标准。这一套标准体系覆盖面应该说比原来的要齐全得多,而且应该说这套体系接近了国际食品法典的标准,基本上是接轨了,而且开始利用了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制定中国标准的依据。

我们现在新的标准比过去的标准还是有很大进步,比如:将“包装材料”改为“接触材料”; 而且引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就是“特定迁移总量限值”;添加剂的品种由原标准的958种增至1316种;对6种婴幼儿食品接触材料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定。

风险分析框架的运用

“解决任何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遵循风险分析框架。”陈君石说,将风险分析框架运用到食品安全的管理当中,是全世界所有的政府、专家达成的共识。无论是预防、监管,或者应对,任何食品安全的问题都要遵循风险分析框架。风险分析由三个方面组成,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

我国风险分析框架的应用直到加入WTO世贸组织后才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卫生部已建立了全国范围的食品污染监测网,当然,这还不是覆盖全国的,但具有一定的全国性。分别从化学污染物、病原微生物、食源性疾病及居民膳食等方面进行监控。

从2009年实施《食品安全法》到现在,食品安全法里面对食品风险的检测和评估都有专门的条款规定,并作为一个国家强制性规定。因此,到了2010年,我国建立了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完成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而且开始学习美国的FDA的关于实验性疾病的主动检测。到了2014年,监测点已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监测样品包括29大类507种食品,涵盖重金属、毒素、农药和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环境有机污染物、违禁药物、非食用物质、包装材料迁移物、微生物等指标进行了总计286种化学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每年可获得250—300万个数据点。因为,没有监测数据,就没有办法做风险评估。

nlc202309091007

从风险分析的三个方面来讲,应该说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风险交流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比如,2008年,三聚氰胺违纪的事,已经有了安全方面的警示,但中国的消费者还是认为问题多多,问题在哪里?大众的风险感知和专家的风险评估之间存在着信息沟通的真空。

为了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政府和食品行业近几年来也做了巨大努力,却没有被消费者认可。政府、学术界与媒体、消费者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信息代沟,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现状产生过度恐慌,对政府失去信心。事实上,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与2009年相比,已经提高了不少。以铝的摄入量为例,经过风险监控及评估促使了含铝食品添加标准的修订。GB2760中将硫酸铝钾(明矾)的使用范围由面粉及其制品缩小到仅限在油条中添加,并取消其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此外,腌制水产品的使用范围也缩小至仅限在海蜇中使用。经过修订后我国人口的铝平均摄入量降幅超过80%。

食品抽样和检测的符合率提高

食品抽样和检测的符合率是反映国家食品安全水平的指标之一,全国食品总合格率在过去30年间从71.3%上升到96.8%。而且还在逐渐地提高,相信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国的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是好的。”陈君石说,由于检测标准和方法的差异,过去与现在的食品抽样合格率严格意义上不具有可比性,但每年的抽样数据可以作为参考来评价中国食品安全情况的改变。一些主要高风险性的食品类别(如肉、禽类及其制品、调料、牛奶及乳制品、水产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植物油等)的合格率也大幅提高。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同时,陈君石表示,中国当前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控制还比较薄弱,食品掺假或欺诈还相当普遍,风险交流面临严峻挑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过度担心。

威胁到我国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而食品的化学污染主要来自谷物和蔬菜中的铅、铬等重金属问题。谷类及坚果中的毒素,家畜中非法使用兽药,以及在植物和茶叶中非法使用杀虫剂。

尽管绝大多数食品并不影响公众健康,但是最大的危害是损坏了消费者对食品工业的信心,包括对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信心。这是个重要问题。风险交流,非常薄弱,有些专家做了一个估计,现在,我们人为的负面的舆论,对消费者在精神上造成的损害大于真正食品安全的问题,对消费健康造成的危害。今后应该怎么做?

要保障食品安全,就要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产业链。作为食品企业,要保障全产业链的安全。如果各环节的企业都各扫门前雪,仅是保证自己的生产加工过程符合要求,一旦上游产品出现问题,自己产品的质量一样无法保障。所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龙头企业, 义务推动下游食品企业的发展。

另一个办法就是加强政府的监管。政府各个部门的合作,必须做到整个产业链的无缝监管。而国家的监管体制还有改革的余地,现在我们的监管模式主要依靠终端产品的抽检检验。陈君石院士个人认为,目前应当优先考虑的几点措施包括:进一步推动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改革;监管模式需要从终端监管逐步过渡为过程监管; 进一步改进升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扩大覆盖率,加强科学性;加强政府监管的技术支撑;食品企业要加大食品安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篇9

没有“健康”哪来“小康”,没有“安全”哪来“平安”。假劣食品药品危害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食品药品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现在人们的购买食品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原来的“价格优先”转向“质量与价格并重”,城乡消费者食品药品安全关注度高达95%以上。过去大部分消费者首先关心商品价格,讲求经济实惠,现在更多的人关注的却是产品质量、出厂日期,并开始关心产品是否经过QS认证。这是人们消费观念的悄然转变,更是食品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

近些年发生的“毒大米”、“地沟油”、“人造鸡蛋”、“苏丹红”、“福寿螺”、“三鹿奶粉”、“染色青豆”、“钟祥毒梨”、“海南毒豇豆”、“山西疫苗乱象”等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正在降低。“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到底敢吃什么心中没数”,这样的民间段子虽然有些夸大过激,但也真实反映了广大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不安与不满。据全国粮棉油标准化委员会的专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动植物油消费总量的10%,而地沟油含有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城乡结合部以及“七小”行业,引发了一些让世人震惊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

面对当前的食品药品质量现状,我认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重滞后,建议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消灭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前,也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几个重点环节:

一是规范种养加工。要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扩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种养面积和规模,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规范整治,重点打击在农产品中添加违禁物质、使用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行为。积极开展农产品无公害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食品生产加工监管,严查无证经营,打击制假造劣、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行为,把食品安全措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企业、每一道程序、每一件产品。

二是严格市场准入。要坚持“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严格食品药品流通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特别是涉及老百姓一日三餐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食品安全抽样检 验和退市制度。建立销售者主动退市与工商部门责令退市相结合监管机制,认真落实流通环节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重点解决好流通环节水发食品、干货食品添加剂超标问题,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

三是抓好重点整治。要抓好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突出对小作坊、小食杂店、小摊点及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整治,着重解决无证经营,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问题。要抓好集体餐饮单位专项整治,特别是学校周边、建筑工地食堂和“一个炉子一口锅,几把椅子一张桌”的简陋小饭店,必须严格审核资质和基本卫生条件,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取缔。要抓好重点食品行业的整治,加强畜禽产品饲料、生猪产品瘦肉精和水产品药残的检测,严厉打击注水肉,对城乡“小包包”儿童食品更要高看严管一等,加大质量监管和日常监测密度,确保销售合格食品。

四是发挥预警功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针对安全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及时、准确发布食品药品安全预警信息,努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有效遏制区域性、行业性、暴发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要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立即启动,快速做出反应并做好相关工作。平时要组织好应急演练,积累经验,做到有备无患,从容应对。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篇10

关键词:桂林市;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桂林市进行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桂林作为一个旅游名城,以旅游接待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是桂林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对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桂林市产业结构高度化转换和合理化调整,已成为桂林市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一个重要、迫切任务,产业结构发展规划势在必行。着重探讨桂林市第三产业结构调整问题。2 第三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从总体规模方面来分析

桂林市第三产业GDP一直以来持续稳定的发展,这是由于桂林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结果。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和发达国家或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是滞后的,尚不能满足社会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从内部构成方面分析

笔者收集了近几年的统计年鉴资料,从中发现,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是全市第三产业中的主要支柱。合计占第三产业GDP的60%左右。房地产业近几年有一定的增长率,但总体水平低,只占第三产业的5%左右,不足以快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是桂林市第三产业中仅次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的第四大行业,在2002年时比重就已达到11.7%,而且这几年发展速度较快。这是由于国家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居民都已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今后,这一行业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科研综合技术服务所占比重过小,应加大投入力度,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金融保险业比重偏低,主要是因为近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金融危机,企业效益下降,以及国家存贷款利率下降的宏观货币政策导致金融企业效益降低,今后,随着企业效益的好转,对货币资金需求增加,金融企业货款增加,金融企业效益也将有所回升。

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存在着一个合适的比例,它是在各经济部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比例关系。构成第三产业的四大类行业商贸业、交通邮电业、金融和房地产业、公共和社会服务业GDP之比为25:10:30=35左右。从统计年鉴资料获悉,桂林市商贸业占25%、交通邮电业占24.6%、金融和房地产业占8.5%、公共和社会服务业占35.7%,可见,桂林的商贸业与公共和社会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较为合适,但交通邮电业所占比例过大,而金融与房地产所占比例太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主要是由于高档次的、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如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风险基金等行业的规模过小,而第三产业中为生活服务的商业、餐饮业比重又过高。因此这些行业也出现了过度竞争的迹象。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1)桂林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工业的发展作后盾和支持。

一个城市要真正建成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必须比较理想地解决吃、住、行、玩、购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方面需要经济实力作后盾,另一方面则需要发展相应的产业来支持。作为一般综合性城市,桂林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是工业;城市人口和旅游流动人口所需的消费用品,很大一部分要由工业提供。作为旅游收入重要来源的购物,也需要工业提供各种丰富的旅游产品。此外,接待旅游人数的多少也与经济发达程度直接相关。因此,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工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工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2)桂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同时也是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为工业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市场l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则能为工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非贸易创汇;由旅游业发展而形成的大规模人流,也带来了大规模的信息流,为工业和其它部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智力、寻求合作和开拓市场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桂林优美的环境则已经并将继续吸引中央和区属的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桂林市落成和发展,使桂林市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具有其他中等城市所不多见的优势,使工业的一些部门行业形成科研——教育——生产一体化的产业体系。调整对策

(1)处理好第三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商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最大服务行业。它为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提供流通服务,是生产与消费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现代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部门构成中,商业服务业的产值都占1/4左右,近20年来,这一比重是趋于下降的。如果就劳动力的比重看,商贸业在第三产业中地位也显得十分突出。由于商业服务业技术进步相对缓慢,资本密集程度低,同样数量的资本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满足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商贸业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未来桂林商贸业的发展应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标,在第三产业中的产出比重保持稳定或略有下调。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它的巨大发展是社会经济进步的结果,同时它对现代经济生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中介,它们分别是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资金融、结算债权债务、人身和财产保险以及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交换和租赁服务。其突出特点是三个部门都集中了大量社会资金,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年来,发达国家金融、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约在25%~30%,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就是新兴工业国家的韩国进人90年代以来,这一比重也超过了30%。而桂林金融和房地产业只占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的8.5%,比重太低,且这些行业的经营效率与发达地区,特别是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必须推动这类行业的高效发展,并发挥其对各种社会服务业的带动效应。桂林市需大力加强这些部门的投入与发展,尤其是注重房地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2)促进传统第三产业的现代化。

桂林传统第三产业,例如商贸、文通、邮电等行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基础。但这些产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备、市场发育程度低、技术和信息含量不高、人员素质低的问题。未来实现这些行业的现代化,以提高其质量和效益对桂林第三产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意义更为重要。传统第三产业的现代化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生活服务系统,实现生活服务的社会化。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流通机制。用先进的科技和装备改造流通领域,实现流通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和网络。形成沟通城市内部各区域,以及与其他城市间的公路和铁路网。并逐步建立现代化的交通管理体系;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邮电通信网络,采用先进技术更新邮电通信方式,大力发展无线通讯、移动电话、可视电话、网络通信。

(3)持续发展旅游业。

根据产业结构结构调整方案,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要进一步加快。旅游业一直是第三产业名符其实的主导,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旅游业无疑必须持续向前发展。由于有近十年来的重点建设发展的基础,未来时期里旅游配套没施建设的压力已大大减缓。旅游业可以进一步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方向发展。其一要在以漓江“黄金水道”

为重心的大桂林旅游区的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开拓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项目,扩大旅游容量。推出一批新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离娱乐、知识、健身、消费于一体的较大型的旅游新项目;其二要进一步拓宽旅游客源市场,加强国际、国内旅游开发力度,在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增强桂林旅游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使桂林旅游业不断走向成熟。

桂林市应围绕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突出策划、改革、建设、管理四个重点,以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为中心,以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主线,重点抓好市场整顿、宣传促销、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咨询服务、信息化建设、行风评议等项工作,促进旅游业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提出的要求,在产业结构上做些大的调整,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会展旅游方向发展,实现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

(4)鼓励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是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储存、传递的服务活动体系。目前信息服务业在我国新兴第三产业中已成为发展较为迅速、规模较大的行业。另外,咨询服务业和广告服务业也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行业。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对改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促进科技的发展,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还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要,形成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目前,桂林信息、咨询业规模偏小、市场化程度较低,信息咨询业机构和服务较分散,各信息系统之间未能形成网络化和共享性,还没有形成行业优势和规模优势。

因此,需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业,强化经济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建立信息市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

(5)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建立有效的科技与经济建设结合的运行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全社会都要提高科技意识,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强软科学研究,倡导决策者和分析者之间的决策对话,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在教育,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要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下定决心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对食品检验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论文 篇11

【关键词】大班幼儿 爱家乡 情感教育 乡土资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列为人的重要心理需要,也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对“心灵家园”的渴望。研究发现,一个人对某个群体(家庭、班级、学校、家乡、祖国等)的归属感会影响他对这个群体的亲疏度和对群体规则的接受度。一般而言,具有归属感的人往往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能自觉接受和遵守群体规则,会自动将个人与群体联系一起,为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感到自豪并愿与之共荣辱。而幼儿对社会(家乡、祖国等)的最初看法和感受主要来自父母和其他亲近的成人,如果成人能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满意,那么幼儿就会形成同样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

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幼儿在认识周围世界时应该遵循由近及远、从具体慢慢过渡到概括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要从对身边环境的认知开始,先是家庭、幼儿园,然后是社区、社区中的公共场所,再次是家乡。例如,小班幼儿刚入园,为了让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首先让他们认识幼儿园的环境,只有认识了幼儿园的环境,才能产生安全感,进而喜欢幼儿园。大班幼儿则可以对自己的家乡、民族和国家有个初步的认知。那如何让5-6岁的大班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熏陶中接受爱的情感教育,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依托本土资源,对大班幼儿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一、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情感教育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泰宁历史悠久,山川奇秀,人文发达。这里曾出现过“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的盛况;这里的县名由皇帝赐予;这里是中央43个苏区县之一;这里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2块世界顶级品牌和16块国家级旅游品牌;这里的梅林戏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的美誉;这里的傩舞被人类学、历史学及艺术学视为活化石;这里的古代建筑——尚书第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培养广大幼儿爱家乡的优质土壤。那如何让幼儿对家乡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呢?由此我们在大班构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情感教育课程——“可爱的家乡”主题活动内容。

情感教育课程——“可爱的家乡”主题活动内容,旨在为幼教工作者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提供主题活动内容。我们设计出的主题活动内容,涵盖五大领域目标,包含以下主题:

主题之一:家乡的景区(了解家乡的版图、地理位置,认识泰宁著名景点——金湖、上清溪、九龙潭、寨下大峡谷、红军街、尚书第、地质博物院等,让幼儿直接感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主题之二:家乡的小吃(了解家乡的特色小吃——暖菇包、碧玉卷、擂茶、什锦油饼、状元糍、游浆豆腐,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主题之三:家乡的民风民俗(感受家乡特有的民风民俗、民间艺术——梅林戏、傩舞、节庆活动等,感知泰宁民间艺术特色,激发幼儿热爱家乡。)

主题之四:家乡的名人(初步了解家乡的名人,教育幼儿从小向先人学习勤奋、好学、勤劳的精神;感受家乡的变化,知道自己是泰宁人,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把情感教育渗透在幼儿各项活动中

(一)凭借本土资源,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因此,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地发展。如,我们收集有关家乡的风景名胜图片展现在墙上,布置成各种旅游景点的缩影,让孩子每当从这里经过,都能仿佛置身在家乡的美丽风景区中,感受家乡的美丽。有些班级幼儿还利用这个环境,开展起“我是小导游”的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分别扮演游客和小导游,游客们在小导游边讲解边介绍下,游遍泰宁的每一个景点。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对家乡的景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进一步感受到家乡的美丽,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又如,我们设立了艺术表演区“古城剧场”,在这里,幼儿可以欣赏到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梅林戏、傩舞、桥灯、花灯、龙灯等表演),还可以上台亲自表演,表现民间艺术特色,感受家乡民间艺术的美。再如,我们设立了角色表演区——小吃一条街,幼儿可以品尝和动手制作各种特色小吃,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二)依据情感课程,合理安排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可见,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我们把“可爱的家乡”的主题活动内容,通过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大领域活动进行教学,还通过区域活动、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来展现出来。如,“家乡的小吃”主题活动,我们通过科学活动介绍什锦油饼、暖菇苞、状元糍,了解它们的制作材料、粗略的制作过程,以及它们的形状口味;通过语言活动创编儿歌《家乡的小吃》;通过艺术活动创编歌曲《状元糍》;通过亲自活动制作家乡的小吃碧玉卷、擂茶;通过角色活动,开展“小吃一条街”角色游戏。又如,“家乡的民风民俗”主题活动,我们通过区域活动,开展编彩棕、编蛋袋、自制花灯、设计红包等活动;通过音乐活动,欣赏梅林戏、傩舞、泰宁山歌。再如,“家乡的景区”主题活动,我们通过结构游戏,建构“家乡的风景、家乡的建筑”。

(三)捕捉教育契机,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幼师应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中,借助一日活动、传统节日等契机,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如:利用餐前活动让幼儿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乡所在的省、市、县名称;请爸爸、妈妈利用休息时间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收集、观看有关家乡的风景名胜、著名建筑、独特物产、优秀人物的图片、电视节目和画报,让幼儿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又如,定期组织幼儿到演艺馆观看梅林戏、傩舞,参观明代建筑——尚书第;秋游时,让幼儿在家长和教师的陪同下一同出发参观地质博物院。再如,利用清明节,组织幼儿到炉峰山烈士纪念碑进行祭扫,参观红军街,让幼儿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听教师讲述英雄故事和家乡的渊源,在炉峰山上看家乡的青山绿水,让每个幼儿都为自己是一个泰宁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经过一学年的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熟悉程度有了明显提升。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心中,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标的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在收集资料、参加各种活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熟悉了家乡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进一步强化了家乡的概念,并在对家乡的了解过程中自然地衍生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产生一定的自豪感,最终促使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得到升华。

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资料,制定了一套有计划、有目的的较为完整的主题教育内容,它操作性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实践。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探索、交流、分享、合作多种形式,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主题活动,幼儿了解了家乡资源的珍贵,懂得了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了解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各项能力得到了较为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危红英.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调查研究[J].教育学(下半月A版),2011(10).

上一篇:员工行为规范及礼仪下一篇:团员鉴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