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的教学反思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压强的教学反思(共8篇)

压强的教学反思 篇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课件,液体的压强这节内容终于在八年级七班划上了句号。回顾整个教学流程,我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满意及有待完善之处。

满意之处:

充分利用电子课件的优势,运用flash动画将测量液体的压强实验真实展现出来。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在实际环境中我们根本无法动手直接操作整个实验流程,因此这就造成了每次学习到此部分时的一个弊端。而现在,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学习起来更具体、更易接受、理解,效果也较好,我们老师也感到一丝轻松、得心应手。

有待完善之处:

1、在导入新课时,我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三幅图片,想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这三幅图片中,其中关于市场上买不到活鱼的例子可以去掉。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触到鱼体内部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的大小关系。所以,把这幅图片放在这里不仅起不到我期待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与本课所学知识无关的困惑。

2、在大屏幕上与学生共同探究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之后,我直接让学生做相关练习题,忽略了看课本知识及时巩固的重要性。所以最好要让学生自行看一下课本,因为课本上有完整的规律,可以加深他们对液体内部压强的掌握。

3、在讲解例题及习题时,由于时间问题,我讲的有点仓促,部分学生可能没有跟上进度。所以在下一步的讲题过程中,要做到足够耐心、细致的讲解。争取在最大程度上,让尽量多的学生能够掌握这部分知识、理解它、熟练应用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的教学生涯才刚刚开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收获、每一节课都在进步。

压强的教学反思 篇2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钉板上坐人

师:今天老师拿了张有点特别的凳子,想不想上来坐坐?

生:不敢。

师:老师敢,(示范坐下)现在有无同学上来试试。

一学生上来小心翼翼地坐下。

师:感觉怎样?

生:看上去很恐怖,坐上去还行。

师:若凳面只有三个钉,还敢吗?(环视四周,无声)老师也不敢了。

师:这个实验太危险了,我们找个替代品,(拿出气球)我们用气球代替人来做这个实验。

师:气球会被扎破吗?(2个不同钉床,一个很多钉子,另一个三个钉子)

演示1:把气球轻轻地放在有很多钉子的钉床上。

结果:气球不破。

师:我们进一步考验它,提高难度,加块砖。

演示2:把气球轻轻地放在有多个钉子的钉床上,再放上砖头。

结果气球还是不破。

师:这个气球好像是金刚不坏之身。

演示3:把气球轻轻地放在只有三个钉子的钉床上。

结果气球破了。

师:这只气球原来是只普通的气球啊!

师:为什么第一次实验气球是金刚不坏之身,第二次实验气球又是不堪一击呢?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

设计意图:新颖有趣的情境创设,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造成学生已有知识与现实情境的矛盾,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创设平台,诱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案例2两个体验

体验1压气球:一只手平压气球,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

思考:1.你发现什么现象?2.怎样可以让现象更明显 ?

生:在用力的位置,气球凹陷进去。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气球凹陷程度来表示。

生:用的力越大,凹陷程度越明显。

生:气球两侧的凹陷程度是不一样的,用食指顶住气球的那侧的凹陷程度明显。

……

体验2顶铅笔:铅笔一端削尖,左右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

思考:1.两个手指的感觉有什么不同?2.改变力的大小 ,多体验几次 ,感觉又如何?

生:顶住笔尖那侧的食指痛,形变明显,用的力越大,手指形变越明显。

请同学体验后,回答体验感受,并作出合理猜想。

设计意图: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前,教师首先设计了“压气球”和“顶铅笔”两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交流互动,探究概念的生成过程

案例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片断)

活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如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教师给出器材。

师: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思考:1.怎样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何改变压力大小 (或受力面积 )?3.在改变压力大小时 ,受力面积能改变吗? 反之呢?

师生交流。

生:我们组用沙坑、小桌、砝码,把小桌放在沙坑上,通过沙坑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我们组用海绵、木板、砝码,把木板放在海绵上,上面再放不同的砝码,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用海绵、木板做不行,它的凹陷程度不明显。

师生交流,觉得用这个方法现象不够明显。

生:用海绵、砝码,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把大、小砝码分别放在海绵上,大砝码凹陷程度明显,得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师生交流,对这个方案进行评估。

生:这个探究实验没有保持受力面积不变。

师:能否进行改进?

生:我们用沙坑、砝码(大、小两个),把砝码叠放起来,就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学生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讲解实验步骤,探究方法,如何控制变量,控制了哪个变量,通过什么现象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设计意图: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三者的关系怎样通过实验来确定呢?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设计,使得学生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互动中捕捉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借助生成资源形成生长的课堂。

四、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案例4站在生鸡蛋上,鸡蛋完好的秘密

师:在电视节目里,我们看到踩鸡蛋的魔术,人踩在鸡蛋上,而鸡蛋不碎,知道原因吗?

生:这是气功吧!

生:这个鸡蛋是特制的……

师:我们今天来揭开这其中的奥秘,有哪个同学上来尝试一下。

师生交流,想办法使得人踩在鸡蛋上鸡蛋不碎。

生:用底软一点的鞋子,地面也要软一点。

生:人轻些。

师:老师拿出一块薄的泡沫塑料板,请同学上来试试。

实验失败了,分析原因。

生:可能是人不够轻,泡沫塑料板太硬……

尝试用厚的泡沫塑料板。

实验成功了,学生踩在鸡蛋上。

师:这位同学有气功吗?

学生大笑。

师:能分析鸡蛋不碎的原因吗?

师生交流互动,找到原因:压力没变,增大了受力面积,就减小了压强。

“压强”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3

【关键词】压强 教学 案例 评析 反思

笔者在市级研讨会上听到关于《压强》的示范课,亮点很多,颇受启发。下面笔者针对本节课的几个亮点进行评析。并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一、案例

1. 新课引入精彩新奇

在本节课开始,教者用简单的小游戏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将一气球置于讲桌上让力气大的男生用手掌缓慢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是很足,故他的手掌接近桌面时气球也没有破。压气球是一个常见现象,气球被压破是学生意料之中的情况,所以他们都在紧张的等待气球被压破的响声,可结果却出乎意料。这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教师接着问有什么办法很容易把气球压破?学生思考后上台演示:只见他用笔尖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紧接着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很简单的道具,很常见的现象,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新课有质量。

2. 创设情境丰富多彩

“一,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上穿雪板和不穿滑雪板的人的行走;二,在沙漠行走的骆驼长着又大又宽的脚掌;三,把铅笔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四,手掌平压和食指顶住气球的形变。”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随手可得的器材,甚至包括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进行观察,亲身体验,并且对这些实例共同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由此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安排将学习过程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求,让事实说话,进行认识的自我调节,可以把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兴趣、操作及了解外界事物奥秘的需求转化为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内驱力。

3. 科学探究有序高效

本节课很注重探究点的设计和挖掘。如用沙子做实验其现象不稳定,也不利于观察,如用实验室的厚海绵做效果又不明显。教者选择用市场上出售的1.5㎝厚的海绵,并把钉尖钉入木板,钉子尾部作为受力面积制成小凳子放在海绵上,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不会戳破海绵,体现了教具的创新性。教学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4. 回归生活激发兴趣

压强概念在生活、社会中应用比较广泛。有时我们需要增大它,有时需要减小它,怎样来增大或减小压强呢?学生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教师展示压路机、坦克、切菜、图画钉4张图片,由学生分析其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方法是什么?紧接着问学生如何改变人体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并请学生到前面表演:有的抱着一摞书站在地上来增大压强;有的抬起一只脚来减小压强;有的脱去外套来减小压强;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把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书上,来减小压强。学生在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获得了增大、减小压强方法的新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学习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二、反思

1. 我们需要创新的课堂

本节课我认为教者在课堂创新方面颇下功夫。从教学引入,改进教具,突破难点,设计习题等方面都在进行创新。创新是本课的一大亮点。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开创充满活力的课堂。

2. 我们需要快乐的课堂

在本节课中,教者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设计习题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快乐。师生民主、平等、和谐。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听课教师听得也快乐。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在浓厚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积极的情感,浓厚的兴趣是要靠诚挚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培养造就而成。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充满快乐的气氛,让物理课堂更有朝气。

3. 我们需要实效的课堂

本节课教者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把压强的计算例题改成课后阅读,把书上探究人站立时双脚对地面的压强改成课后实验。突出压强概念的建立和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紧凑,张弛有度,注重课堂实效。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二要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要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4. 我们需要智慧的课堂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 篇4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1

《大气压强》一课花了很多心思去准备,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非常不错,对该课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成功之处:

1、本课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魔术(实验)引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视线,调动起他们学习大气压的兴趣。而且表演魔术的几个同学不仅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的领会,也成了同学当中的明星,一下课就有同学围住他们要学习魔术表演,让这几位同学很有成就感,班上也掀起了一股实验热潮,洋溢着浓烈的学习气氛,非常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推广。

2、大气压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随手可得的小实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我特别注意实验的设计,如“纸托水杯”、“饼子瘦身大法”“掀起你的盖头来”“谁是大力士”“一盘托千斤“等实验的设计,不仅巧妙地利用了大气压原理,而且实验简单易行,容易成功,现象神奇,趣味性较强,课堂上学生们一直兴致盎然,精力集中,期待着老师给他们带来新的惊喜。

3、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把握科学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科学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4、除了做一些演示实验之外,我还应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说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有关生活事例。真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的教学理念。学生们经过回忆可以列举出大量事例,其中仅与“吸盘”有关的常见事例就有:

(1)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能挂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来;

(2)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能把桌架和桌面紧紧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来;

(3)有一种尾端带吸盘的羽毛球,球被投过来时,只要用一个光滑的塑料板迎着它,球就能牢牢地吸在板上;

(4)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挤压出空气后,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向上提起;

(5)两块玻璃之间放一点水,就很难把它们分开。

这些事例能够配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切身实际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学生学习起来感到亲切,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有待完善之处:

1、课堂中实验较多,学生由于好奇、好动,兴奋点多,思维发散,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看出“门道”而不是看热闹,也要注意课堂的纪律的有效控制。

2、由于容量较大,时间显得有些紧张,感觉本节课讲解有些仓促,有的地方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不够理想。

3、对托里拆利实验难点的理解消化还需要强化。

体会:理论联系实际是物理教学的一条基本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这条原则,就必须有机地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联系起来。虽然初中只学习有限的初步物理知识,但这些知识涉及的范围较广,又都是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最需要的,因此完全可以用这些知识初步解释、解决较多的身边物理问题,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

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现象,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课堂上的观察和实验能够向学生展示典型的物理现象,创设探索问题的物理环境。但是,课堂上的观察和实验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把涉及的物理现象都演示出来。列举生活中的物理事例,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则可以弥补课堂上观察、实验的不足,或者可以丰富观察、实验所要说明的问题。

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大量物理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中感性知识的来源。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2

教学实践后,发现与自己预设的还是有很大区别:比如:在“覆杯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硬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被水“粘”住了?这是在课前没有预料到的,以后应注意此类问题的出现。我应该设计怎样的实验去证明:纸片不掉下来是由于大气压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

课堂中实验较多,但对实验进一步的剖析深度不够,有些同学可能还会存在一知半解现象。虽然小实验准备的较多,但是还是不够充分。如覆杯实验时,第一次选择的纸片不够平直,实验险些失败。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3

一、教学设计的分析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性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在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

二、课后的一些感想

我们知道,物理情景是物理学习的催化剂,学习物理知识,就要让学生进入创设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学习富有新鲜和实在的气息。比如:在“覆杯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硬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被水“粘”住了?这是在课前没有预料到的,以后应注意此类问题的出现。我应该设计怎样的实验去证明:纸片不掉下来是由于大气压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用多媒体课件应该可以。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4

开始教学《那只松鼠》认为两节课就绰绰有余,结果花了两天时间。文本不深奥,结构也简单。只是觉得这篇课文对写作很有指导意义。

文章的前三段采用了倒叙的方法,这在以前的课文中很少见,提出来让孩子揣摩揣摩很有必要。

而文章第三自然段对小松鼠的描写抓得很到位,紧紧围绕“活泼伶俐”一词进行刻画。而对“我”是如何抓到松鼠的,却是一笔了之。这一点对学生写作时“如何抓重点”很有启发。

更为重要的是,要孩子们学课文,背课文有何意义?别说学生了,恐怕这一点连很多家长也茫然。于是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要求孩子能够背诵,然后让他们和我一起来描述一段“活泼伶俐”的事物。结果呢,仿写出来的事物都具有这个鲜明的特点,写作也觉着特容易了。自然地,孩子们也觉得读课文,背课文有意思了!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5

学生往往习惯于用气体所具有的特点来预测大气压,容易产生理解误区,成为学生学习的思维障碍。

本节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当下比较流行的魔术引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在亲切、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享受探究的乐趣,最后,以一道课外探究实验承前启后,使课堂留有余音,大气压强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动手实验活动,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本节课具体总结如下:

1.在引入这一环节,我以当下比较流行的魔术引入课题,这不仅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且魔术内容设计让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学生刚刚学了液体压强知识,且也有这个实验,所以很容易就回答出:“水会从孔中流出。”当我把塑料瓶从水槽拿出,学生发现水却没有流出。那一刻,我看到学生的表情,感觉到已成功了三分之一。

2.课堂上的几个小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杯水倒置实验,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大气压的存在,又真切体会到了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教学反思《大气压强教学反思》。还有学生熟悉的滴管、注射器实验更是学生体会到了大气压与生活息息相关。我想给学生印象最深的还是马德堡半球实验,这个实验让大气压的存在事实在学生心中扎了根,成为他们永久的记忆。这是教师任何优美华丽的词语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用简单的录相所能取代的。我想这几个实验不仅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大气压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了尊重事实、相信科学的思想,激发了学习物理的热情,这比我们平时几句空洞的激励性话语效果要好得多。

3.难点的突破这一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方法,并用几幅简图进一步分析原理,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问题的实质,突破了难点。

4.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而是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并恰当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

5.有些问题设计不得当、不明确,使学生不知如何回答,造成有几个环节课堂气氛差,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6.针对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处理简单,只是在引入中一带而过。使学生印象淡薄,有的同学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虽不是重点,却直接影响了一些问题的分析,比如在回答:“为什么我们的手感觉不到大气压的存在呢?”时,如果学生深切体会到了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重力,就不会说出是:“因为空气密度小。”的答案了。

下次再上这节课,可适当添加练习。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6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是有目的性的思维,要达目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作用,在“做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比如:在怎样才能使塑料瓶中的水流出来的实验中,安排学生来完成这项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再请另外一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实验目的,这样使学生参与的面更广,让学生感到兴奋,因为这样的实验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达到了探究知识的目的。

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7

1. 引入:利用小魔术直接引入大气压强。瓶子变瘪,瓶子周围只有空气,空气使瓶子变瘪,比较两个瓶子受大气压强的作用,应该用相同的瓶子,体现控制变量法。

2. 语言要规范,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物理量一定要带单位。

3. 演示注射器吸取水时,应该用带颜色的水,实验就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4. 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时,给学生图片展示,创设情景。

5. 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大气压与气压,学生回答问题时,抓住学生的亮点,顺着学生的问题拓展开。

6. 交待清楚托里拆利实验,让那个学生明白,不管玻璃管怎么变,但是水银槽液面和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是不变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形状,倾斜角度,水银槽内水银多少以及提压管子均无关系。

7. 分析托里拆里实验时,不妨取一个液片,水银柱对液片有一个向下的压强,大气压通过液体的传递,给液片一个向上的作用,而液片静止不动,受力平衡。所以大气压就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8.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10.3m高的水柱,向学生说清10.3m高的概念,可以举例一层教学楼高约为3m,而10.3m大约为4层楼高,如果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在普通教室不宜操作,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水不代替水银的原因,但是得说请,任何液体都可以做次试验,只不过水银的密度是最大的,方便操作。就着这个问题,可以再解释一下覆杯实验,纸片掉不下来的原因,若水柱的高度超过10.3m,大气压就托不住纸片,纸片会下落。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8

这堂课如期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学生总体反应非常好。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一堂有效教学示范课!我个人认为这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引入有效:

“瓶吞蛋”实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大气压帮忙把鸡蛋压入瓶内。

二、教学设计有效:

教学理念新颖、教学设计合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依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从大气压强的存在到大气压强的测量再到大气压强的应用。特别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

三、提问有效:

不再是简单的设问,学生不是简单的.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例如:大气压怎么把鸡蛋压入瓶内?让学生体会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大气压强起作用。这样提问有较强的启发性与针对性,教给学生的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活动实在有效:

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有效,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例如:学生上讲台亲自拉马德堡半球、学生做覆杯实验亲自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生上来喝饮料,一位同学能喝到、另一位不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理解平时吸饮料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实验也有失败,请耐心等待”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五、学生学得有效:

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解感染着学生、鼓舞着学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语言清晰、生动有吸引力,充分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问题得到合理、机智地解决,充分反映教师的基本素养,使学生“善学、乐学、会学”

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的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我用逐渐增高的管子,把无形的大气压的测量转换成液体压强的测量,学生轻松理解、掌握该难点。

六、多媒体使用合理有效:

一个是托里拆利实验用水银,不方便在课堂上演示;另一个是大气压可托起多高水柱也是在教室中无法完成的,利用多媒体可以达到与实验同样的效果。

不足之处:课堂上两个女生拉吸盘偶然拉开了,应及时让他们解释问什么拉开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两位同学在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不慎将细玻璃管踢碎,给后面的讲解带来不便,我灵机一动用试管代替矮一些的玻璃管,达到了同样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堂非常难得的有效教学示范课,充分展示了授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素养。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9

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大量物理现象都可以成为学习中感性知识的来源。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

这课堂课,总的来说,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多,失败的地方少,现反思如下:

1、大气压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随手可得的小实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我特别注意实的设计。如“覆杯实验”、“瓶吞气球”“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等实验的设计,比较巧妙地利用了大气压使实验比较成功,趣味性较强,看到学生们一个个脸上可爱的笑容,我也很开心。

2、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比如: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的大小,为何选择1米长左右的玻璃管?为何选用汞,而不用水或其他液体?等等,通过一系列引导和讨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重温”科学家经历的实践过程,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目的。可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实验较多,课堂气氛良好。由于本堂课的实验较多,学生的参与面较广,能够积极投入到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4、除了做一些演示实验之外,我还应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说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有关生活事例。学生们经过回忆可以列举出大量事例,其中仅与“吸盘”有关的常见事例就有:

(1)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能挂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来;

(2)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能把桌架和桌面紧紧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来;

(3)有一种尾端带吸盘的羽毛球,球被投过来时,只要用一个光滑的塑料板迎着它,球就能牢牢地吸在板上;

(4)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挤压出空气后,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向上提起;

(5)两块玻璃之间放一点水,就很难把它们分开。

这些事例能够配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切身实际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学生学习起来感到亲切,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有待完善之处:

1、课堂中实验较多,学生由于好奇、好动,比较兴奋,导致整课堂的纪律不是最好。

2、由于容量较大,所以时间显得有些紧张,感觉本节课的结束有些仓促。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10

这堂课如期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学生总体反应非常好。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一堂有效教学示范课!我个人认为这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引入有效:“瓶吞蛋”实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大气压帮忙把鸡蛋压入瓶内。

二、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理念新颖、教学设计合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依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从大气压强的存在到大气压强的测量再到大气压强的应用。特别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

三、提问有效:不再是简单的设问,学生不是简单的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例如:大气压怎么把鸡蛋压入瓶内?让学生体会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大气压强起作用。这样提问有较强的启发性与针对性,教给学生的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活动实在有效: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有效,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例如:学生上讲台亲自拉马德堡半球、学生做覆杯实验亲自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生上来喝饮料,一位同学能喝到、另一位不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理解平时吸饮料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实验也有失败,请耐心等待”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五、学生学得有效: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解感染着学生、鼓舞着学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语言清晰、生动有吸引力,充分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问题得到合理、机智地解决,充分反映教师的基本素养,使学生“善学、乐学、会学”

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的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我用逐渐增高的管子,把无形的大气压的测量转换成液体压强的测量,学生轻松理解、掌握该难点。

六、多媒体使用合理有效:一个是托里拆利实验用水银,不方便在课堂上演示;另一个是大气压可托起多高水柱也是在教室中无法完成的,利用多媒体可以达到与实验同样的效果。

不足之处:课堂上两个女生拉吸盘偶然拉开了,应及时让他们解释问什么拉开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两位同学在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不慎将细玻璃管踢碎,给后面的讲解带来不便,我灵机一动用试管代替矮一些的玻璃管,达到了同样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堂非常难得的有效教学示范课,充分展示了授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素养。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11

上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课前我们备课组做了很多准备,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无处不在,我们设计了十几个实验,这些实验都利用我们平时随处可见的物品。本来觉得现象非常明显,结论肯定很容易得出,可是却发生了没有料到的情况。首先,我用热水涮了一下矿泉水瓶子,然后把热水到处,迅速的把瓶盖拧紧。不一会伴随着咔咔的响声瓶子就瘪了。学生还说“劲可真大”我问同学们,是谁把瓶子压扁的?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是空气。接着我又拿出两个玻璃片,很容易的就把玻璃偏分开了。然后我又在玻璃片上面滴了几滴水,让一位同学把这两个玻璃片拉开。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有拉开。我又问大家“是谁压着玻璃片,不让我们把玻璃片分开呢?”大家很坚定的说“空气”接着我在矿泉水瓶子侧壁钻了一个孔,然后到满水,水从小孔喷射出来,然后我迅速的把瓶盖拧紧,小孔不在向外喷水了,接着问大家“是谁不让水往外l流呢?”大家说“是空气”。这时候我观察到班级里一位平时成绩很不错的同学,一直在思考什么,并且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兴奋。等到其他同学都不说了,他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发现你在做实验的时候都用到了水,怎么能说是空气呢,没有液体压强的原因吗?”大家也七嘴八舌的附和起来,我让大家仔细观察实验,小孔在什么时候流水,什么时候不流水,大家说不拧盖子的时候水可以流出来,拧紧盖子水就不流了。那么两次水都是一样的水,有无盖子的区别就在于液面上方是否与大气联通。是谁影响水的流淌呢?他这是恍然大悟,确定是因为空气的因素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首先就是备课的角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不要自认为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就觉得学生在理解上没有问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不能只凭经验判断,要注意引导,注意自己表述的语言是否到位。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如果这节课上,我忽视了这个同学的想法,他一定会觉得知识是和实际脱轨的,要去背知识,这样势必会打消他学习的积极性,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动脑思考了。如何正确的引导他才是最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透视孩子的想法,引导他们找到学习知识的方法,途径。教学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反思,实践的过程。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12

就本文的内容而言,选这篇文章很有很有价值,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内容却很丰富。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在文中都有所体现。初三正是吹糠见米的重要阶段,梳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扫清议论文的学习障碍,建构议论文的知识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就本文的主题而言,选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初三的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疲乏期,对自己的理想不够坚定,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这篇文章的及时出现,教师的及时引导,为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这是由20__级2班“理想组”为我们呈现的一篇自主推荐课。《成功的秘诀》是丰都县“语文发展性阅读”导学案上的一篇课外阅读。学生把它选出来进行小组授课,原因之一:每个学生都有文本材料,便于阅读;原因之二:本文是议论文,内容易于理解;原因之三: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学习上缺乏动力,理想在动摇,失去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在授课小组的通力协作下,“理想组”为我们带来了一堂极为精彩的展示课。

就本文的内容而言,选这篇文章很有很有价值,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内容却很丰富。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在文中都有所体现。初三正是吹糠见米的重要阶段,梳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扫清议论文的学习障碍,建构议论文的知识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就本文的主题而言,选这篇文章很有意义,初三的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疲乏期,对自己的理想不够坚定,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这篇文章的及时出现,教师的及时引导,为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13

大气压强这节课是我参加明星教师评选精心准备的一节课。这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用喷泉实验引入,然后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运用探究思想,突破重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

1、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连贯性。大气压强概念贯穿全节,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前后知识间的有机渗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

2、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这一设计思路。大气压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及自然现象的联系极为密切,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释现象,说明道理,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设计题的训练。

3、教学中重视了实验教学。关于大气压强的知识,很多可通过实验观察来探究学习,虽然很多实验用专用仪器操作,但许多实验可取材于瓶瓶罐罐,并且拼拼揍揍即可完成操作、得出有关结论或验证有关知识。在本节课教学中,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了大量的实验,重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当然,本节课的探究思想还没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讲的还是有点多,学生的发散思维没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为同学们上好每一节课。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14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必须由一定的物理情景和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掌握物理知识,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本着这一出发点,对义务教育版初二物理《大气压强》的课堂教学作以下思考,共同切磋。

1、用悬念式实验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我采用了自制教具“大气压强演示器”。实验的器材是:酒精棉球、火柴、广口瓶(3个)、气球、棉线。实验器材非常简单,但做起来效果非常好。具体的做法是:先把气球吹鼓,用细线把口封住,然后点燃酒精棉球,放入广口瓶中(注:勿将瓶口烧得很热,以免把气球烫破),快速把气球放在瓶口上,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广口瓶紧紧地吸在气球上,按照上面的做法,把其它两个广口瓶同样吸在广口瓶上,最后把气球提起来,发现三个广口瓶紧紧地咬住了气球,学生在集中精力观看实验,这时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让广口瓶紧紧地咬住了气球”,接着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大气压强。通过这个演示实验,一下子就把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调动起来。

2、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

利用上面的实验引入新课之后,接着回忆前面学习的液体压强的知识。我们知道液体由于受重力,且易于流动,所以液体会产生压强。气体也受重力,并且也易于流动,那么它内部会不会产生压强呢?

学生分组做模拟马德堡半球的实验,把两个塑料挂衣钩凹面对挤,尽量挤出里面的空气,然后用力拉挂衣钩,结果费很大的力也不容易把它拉开。这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也体会出大气压强是很大的,然后让学生向着各个方向拉挂衣钩,不论在哪个方向上挂衣钩都不容易拉开,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样通过做实验许多问题就很容易的解决了,不用教师再费很多口舌。

3、利用生活实际中的事例,深化对大气压的理解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除了教材中提及的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开思维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分组讨论,看哪一个组举出的例子最多,学生会举出许多非常好的例子,例如:“医生上常用的拔火罐”、“用钢笔吸墨水”“、用塑料管从瓶口吸饮料”“、塑料挂衣钩”、“注射器吸药液”等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学生举的例子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大气压强解释,对解释不圆满的教师再加以补充,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画面。说明它们的工作都是利用了大气压强,让学生真正感觉到物理知识确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4、从覆杯实验引伸出托里拆利实验

介绍覆杯实验: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再倒置过来,看纸片能否托住杯中的水。(注:杯水与纸片严密结合不留空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求杯口的一圈与纸片都要平整。)学生分组做实验,结果水和纸片都不落下,给学生强烈的兴趣剌激。有覆杯实验的启发,演示盛满水的试管倒插在水银槽中,试管中的水不落下,再把试管换成更长的量筒,同样做上面的实验,发现盛满水的量筒的水,仍然不落下。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验时应该用密度较大液体,在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水银,所以把水改为水银,量筒改为托里拆利真空管,这样逐渐过渡地引出托里拆利实验比较自然,效果好。

5、演示托里拆利实验,介绍用取代法测大气压强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的大气的高度很大,大气分布复杂,大气的密度是个变量,所以求它的压强就不能套用液体压强的公式。托里拆利实验揭露了上方为真空的水银柱与大气压两者对同一水银面产生的压强相等的客观事实。根据它们的平衡关系,难以测算的大气压强就被该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取代了。它化难为易是实验设计思想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这是托里拆利的伟大功绩。教学时向学生讲清这种取代作用,使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本节课教学的思考充分运用了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达到快捷地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效果,让学生得到一个全面的具体的、真实的物理图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15

在这节课中我最满意的地方有以下这些:

(一)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纪律好。

(二)多媒体使用恰当,这得益于课前自主搜集并修改好了教学演示视频。

(三)在学生实验的时候,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还更进一步多做了一些,并提出了很好的问题。说明学生课前预习工作做得很好,并且思维敏捷。

三、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了我期望的水平,我很满意。这节课该解决的重要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了。对于一些非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也不是本节课的事情,学生完全可以下课后单独请教我。

四、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在学生做实验时,有好几次都失败了,我就小声地在旁边鼓励学生:不要急,慢点来,掌握要领和细节等等。

五、如果让我重新公开上这节课,还会这样上,如果让我上一节非公开课,我可能会把一些我直接讲解的知识点,以引导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说,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六、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我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这也验证了课堂效率的重要性。说明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七、当时听课的老师对我这节课的评价是:教态自然,语言精练,语速适中,课堂气氛好,学习效果好,教学手段好,实验演示好等等。当然提出了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压强》教学反思 篇5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压强》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压强》教学反思1

通过对压强、液体压强的复习,学生对压力、压强、液体压强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尤其是对重难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一是压力与重力两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二是对p=F/S与p=hg两公式的理解。

通过课堂上知识回顾与归纳,重难点突破、易混点辨析,应用练习等环节的复习,觉得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应该能会正确应用。但通过作业反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仍将重力与压力混为一谈,不能区分,总认为无论容器形状如何,容器中所盛液体的重力等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的错误观点。绝大部分学生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错误,值得任教者的反思。

难道是在复习时没有给讲透彻讲明白,还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清,通过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发现,错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基础较好的学生没有认真读题,马虎大意,做题不仔细导致错误,总认为压力就等于液体的重力,没有考虑到容器的形状即上大下小容器侧壁也承担了一部分液体的重力;二是基础中等的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区分清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对两个概念混淆不清,导致错误,尤其是不同形状的容器所所液体对容器底部了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三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做,原因也很简单,上课从来没认真听讲过,作业都是抄人的,他人错也就跟上错。针对以上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是注意培养学生的仔细、认真审的习惯,因为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前题;二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三是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四是在教学中多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力争中等生通过复习能不断提高,使后进生也能学有所获,有所进步。

总之,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使复习方法更加合理,成效更加显著。

《压强》教学反思2

一、教学设计的分析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性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在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

二、课后的一些感想

1、我们知道,物理情景是物理学习的催化剂,学习物理知识,就要让学生进入创设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学习富有新鲜和实在的气息。比如:在“覆杯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硬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被水“粘”住了?这是在课前没有预料到的,以后应注意此类问题的出现。我应该设计怎样的实验去证明:纸片不掉下来是由于大气压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用多媒体课件应该可以。

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是有目的性的思维,要达目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作用,在“做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比如:在怎样才能使塑料瓶中的水流出来的实验中,安排学生来完成这项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再请另外一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实验目的,这样使学生参与的面更广,让学生感到兴奋,因为这样的实验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达到了探究知识的目的。

《压强》教学反思3

讲完《压强》这一节后,针对教学设计和仔细回顾教学全过程,结合学生作业和教研组会课情况,有一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1、压强是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概念,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本章学习中又是一个重点,贯穿了后面的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所以压强的概念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而压力的概念又是学压强的基础,虽说把握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却轻视了基础,既是一个败笔。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的实验中,应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地表述实验过程和现象,效果很明显。结合前面的实验,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能够完整叙述实验结论,收效很成功。从触觉、视觉不同角度出发认识压强,积极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引导学生不断对压强有更深的理解和延伸。

3、在教学中结合身边中的实例,有效的应用于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求知欲,有效的把知识消化。

总体而言,从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中,突出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结合生活实例加强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提高学习效率,但在细节中更应把握地好。

《压强》教学反思4

虽然觉得本节课是符合新课程标准,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忽视了电脑的电源和音响问题,导致课件中的三个视频声音过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电脑的中途断电,从某种程度上打乱了课堂节奏,耽误了一定的时间。

2、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应给学生再多一点时间,充分让学生进行展示。

3、讲述过程中语速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造成了他们跟不上节奏而放弃听讲的念头。

4、在有些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练,浪费了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时间超过规定要求。、课前学情估计不足,导致课堂上对于部分学生的不配合流露出不满的情绪,没有积极调动所有学生,这也是我教学经验不成熟的表现。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更贴近的感知水平出发,设计更合理的教学环节,在教授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主高效,多维互动”的开放式创新性课堂教学体系;删去无效课堂环节,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因材施教;使师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更默契。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创设更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例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再利用所学知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发散,使之学习、掌握、应用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做到“授之一渔胜过授之一鱼”;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轻松气氛中学习;注意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二:

1、课程原来设计,按照课本的想想议议,分析潜水艇为什么用厚钢板组成呢?带鱼生活在深海里,你见过活的带鱼吗?通过全班同学讨论,认识液体有压强。教学过后,觉得这样引入效果不好,从现象到一种感觉液体有压强,不能体现物理依据的科学性,所以如果改为实验导入会更好,可以将一个气球罩在试管口,将水倒进去,会看到气球由于有水的压强,而将发生弹性变化。

2、在探究液体的压强特点的实验中,u型管中装入的液体为水,当时感觉整个实验很明显,当探头的塑料弹性薄膜有压力时,u型管就会出现水柱差,证明

液体内部有压强,实验演示过程中,感觉学生也体会到了水柱差和压强的关系,可是没有注意到后面的同学没有看清楚,水是无色透明的,试管也是无色透明,如果将u型管中的水滴入红墨水,学生会看得更清楚,课堂氛围效果就会更好。

3、在探究液体的压强特点的试验中,在演示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用彩色粉笔在水槽定一个深度,用手拿着探头演示,把握探头在同一位置的各个方向,要确定探头弹性薄膜的中心位置和粉笔定的位置一致,这个很难把握准确,误差很大,很难体验物理的准确性。

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三:

这是一堂集新课讲解和实验探究教学的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教学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多点开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一、科学猜想必须有理论依据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事实基础上,对δ知的事物及规律作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看法。猜想要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压强》教学反思5

初中物理新课程有着适应于时代的价值观和功能,有着全新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它的课程理念是:注重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要想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课程理念,树立课程观,教材观,这样才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在是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

新课程的实施为物理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如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观,教师的素质等各个方面,下面就针对更新课程理念方面的案例进行评析;

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符合当前课改的重要理念,充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新不课改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关键,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探究学习的热情,另外在教学中注重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还要学会指点,诱导,和启发。学法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他们独立,勇敢,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压强》教学反思6

用“奥林匹克”号和“豪克”号相撞的故事引入课题,对海事法庭的判处提出质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在探究结论的过程中,通过先猜想,再分组探究,并展示交流、分析论证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最后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加以巩固。通过比赛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规律,理解规律。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情感教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整体状态不错,课堂进行的比较顺利,通过当堂检测发现,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不足。合作探究的小实验,应该加强指导,多做几次,使效果比较明显一些;不要把自己的猜想加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分组探究要求没有细化,应该再强调细一些,便于学生探究;学生展示应该从各个角度展示,充分体现其成果。针对以上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时刻注意,并不断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压强》教学反思7

压强是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矗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压强的概念。

一、优点

本节课我利用比赛捏鸡蛋引入新课,出人意料的结果创设出讨论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利用在沼泽地和雪地行走的两个人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这是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已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让他们感到实验就在身边,类比以前的探究实验,在此基础上降低了难度,照顾了学生的差异。

关于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我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准备实验、做实验,这是部分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拉进教师和后进生的距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实验就在我们身边”。

关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我从公式出发,让学生掌握一种运用公式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公式分析问题的意识。

二、存在问题

对学生了解不够好,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勇跃,进度比较缓慢。对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备课不符合,在备课时让学生做探究实验,没想到上课时才发现实验器材只有一个压力小桌,没有办法改成了演示实验。

在讲例题时,时间紧迫,没有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降低了教学效果。

在分析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把方法总结出来,学生只是

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没有更多的时间结合实例进一步的分析、运用来巩固。

在有些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练。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在处理时时间比较紧张我自己觉得对这一部分处理的不太好。

三、措施

我会进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更贴近的感知水平出发,设计更合理的教学环节,在教授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主高效,多维互动”的开放式创新性课堂教学体系;删去无效课堂环节,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因材施教;使师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更默契。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创设更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例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再利用所学知识从物理走向社会。

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发散,使之学习、掌握、应用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做到“授之一渔胜过授之一鱼”;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轻松气氛中学习;注意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压强》教学反思8

这两天我们正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本章节的知识点只有一个,就是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做了两个演示实验把这一个知识点讲清楚后,就抛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1:你知道抽油烟机是怎样把油烟抽走的吗?

2:你知道汽车外形为什么上方是凸的下方是平的?

3:杜甫的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怎样理解。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更进一步明白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之后我顺势利导问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鱼?”汽车赛车的尾翼为什么是倒置机翼?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纷纷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用了五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课后练习,从巡视学生做作业情况来看教学效果非常好,平时上课根本不听课的学生都做的非常好。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应该提供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器材做一些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这样一节课我更加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事实也的确如此,学生对知识应用是最感兴趣的,每次一讲到应用的实例和做实验学生都非常认真。

运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这是本课的难点。在难点突破方面,本课较好地体现了“设疑---解疑---质疑”不仅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深化知识结构和拓展学习能力的过程。

《压强》教学反思9

在这节课中我最满意的地方有以下这些:

(一)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纪律好。

(二)多媒体使用恰当,这得益于课前自主搜集并修改好了教学演示视频。

(三)在学生实验的时候,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还更进一步多做了一些,并提出了很好的问题。

说明学生课前预习工作做得很好,并且思维敏捷。

三、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了我期望的水平,我很满意。这节课该解决的重要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了。对于一些非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也不是本节课的事情,学生完全可以下课后单独请教我。

四、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在学生做实验时,有好几次都失败了,我就小声地在旁边鼓励学生:不要急,慢点来,掌握要领和细节等等。

五、如果让我重新公开上这节课,还会这样上,如果让我上一节非公开课,我可能会把一些我直接讲解的知识点,以引导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说,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六、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我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这也验证了课堂效率的重要性。说明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七、当时听课的老师对我这节课的评价是:教态自然,语言精练,语速适中,课堂气氛好,学习效果好,教学手段好,实验演示好等等。当然提出了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我的启发是:也许是我的运气好,也许是课前准备充分,这节课确实上得比较成功,并给我很多的启发,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感谢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给了我一次提升自己的好机会。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压强》教学反思10

通过钉床视频引入新课,很快把学生带入了课堂。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再通过歌曲《脚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后再对此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得出压强的概念。

在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的教学上,本节课没有采用根据公式p=f/s进行理论分析,而是通过书包带子比较宽,图钉尖比较尖等生活用具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物品出发,归结总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本节课内容较多,没有进行压强的定量计算。

《压强》教学反思11

压强是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前一章力学的延续,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力概念和大小,压强概念、单位和计算,难点是压力概念和大小,受力面积确认和压强概念的理解。

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本课的教学结构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由于本块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思考有关问题,解决有关现象时需要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科学探究和演示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第二个板块引入了压强的概念,在引入压强概念时,通过比值定义的方法,让学生给压强下定义,让学生自主得出,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个板块同样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挖掘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通过对日常事例的分析,最终总结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使物理学科和生活结合起来。

回顾整堂课,成功之处在于教学思路比较清晰,首先运用气球引入新课,爆破声能顺利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再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压力的概念,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理解了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运算。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和谐的情境,学生在交流和总结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简单问题,培养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开展实验时学生过于兴奋,有些学生又过于紧张,此外概念的教学需要重点强调。

本节课需要改进之处:1、课前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备好学生。2、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3、概念需着重强调。

这次的教研活动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教研组成员对我的帮助和提点使我在教学上受益匪浅。科学教学是知识联系生活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交流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进一步落实“生活——物理——社会”。

《压强》教学反思12

讲完《压强》这节课后,针对教学设计我仔细回顾了教学的全过程,有如下的认识和体会。

一、压强是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占具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压强的概念。压力概念是学习压强概念的基础,虽然我把握住了重点和难点,但设计时轻视了对压力概念的认识。

二、关于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我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准备实验、做实验,这是部分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拉进教师和后进生的距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实验就在我们身边”。类比以前的探究实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降低了难度,照顾了学生的差异,两种不同的方案让学生相互交流,使其从触觉、视觉不同角度认识压强。但在施教的过程中,我给学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照顾到可能有不同想法的这一部分同学来进一步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讨,以让问题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三、压强的知识学生生活中接触比较多,但对概念很陌生,我在教学中通过类比速度概念的方法让学生去归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在施教中引导学生时,没有及时把压强就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一联系结合探究实验进一步强化,帮助学生构建压强概念,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这一缺陷,迫使教师又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用时过多。

四、关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我从公式出发,让学生掌握一种运用公式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公式分析问题的意识。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没有更多的时间结合实例进一步的分析、运用来巩固。

总体而言,我这堂课从设计和施使中还是突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但细节把握不够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压强》教学反思13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当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世界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与利用,发展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鼓励学生在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课内和课外的交流互助,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良好习惯。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与生活中许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验的设计上,我努力寻找学生熟悉的、现实的,学生又非常感兴趣的例子和实验,在引入课题时,我用电影中的一个片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在吹杯子的实验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实验多。为了防止实验过多造成课堂混乱的局面,我将实验分成几个层次,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根据学生层次的需要,我通过图片提示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在课堂上充分挖掘生活中和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例,并用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体现了中考的理念。

本节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两艘轮船并排同向行驶容易发生相撞事故的例子,可以在学生展示两个泡沫相靠近的实验后直接引出,这样可以使知识与应用衔接得更紧密一些。

2、学生在展示分组实验的时候,如果能用实物投影,效果会更明显一些。

《压强》教学反思14

大气压强这节课是我参加明星教师评选精心准备的一节课。这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用喷泉实验引入,然后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运用探究思想,突破重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

1、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连贯性。大气压强概念贯穿全节,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前后知识间的有机渗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

2、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这一设计思路。大气压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及自然现象的联系极为密切,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释现象,说明道理,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设计题的训练。

3、教学中重视了实验教学。关于大气压强的知识,很多可通过实验观察来探究学习,虽然很多实验用专用仪器操作,但许多实验可取材于瓶瓶罐罐,并且拼拼揍揍即可完成操作、得出有关结论或验证有关知识。在本节课教学中,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了大量的实验,重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当然,本节课的探究思想还没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讲的还是有点多,学生的发散思维没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为同学们上好每一节课。

《压强》教学反思15

在沪粤版初中物理《9.4神奇的升力》这一节中,安排了三个“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活动:实验A(a)吹气时,互相平行的两张纸条相互靠拢;实验A(b)吹气时下垂的纸条向上飘动;实验B通过漏斗向下吹气,乒乓球在漏斗内不会掉下来;实验C用一根塑料吸管做个简易喷雾器。这些实验现象,新奇明显,通过亲身体验,可让学生感受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并可尝试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A,一方面实验简单易行,有些学生已作课前预习,已有体验,课堂上重复实验已不具吸引力;另一方面,一个班准备那么多的纸条,从某种角度说,随意撕纸条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时制造了“垃圾”。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实验B,受条件限制,一般只是演示一下,但乒乓球在漏斗内不会掉下来,有时可能是因为球和漏斗是湿的,被水“粘”住了。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

液体压强教学反思 篇6

通过141页的迷你实验室小实验,让学生明确感受到容器侧壁也受到压强作用,并分析装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同样受到水的压力作用,因此水对容器底部也有压强。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过程中,先进行理论推导,再实验验证的思路和方法,突出了科学探究中的分析论证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液体压强的应用及传递,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连通器的特点,以及帕斯卡原理的应用。

初中科学《大气压强》的教学探索 篇7

从2004年开始,上海市浦东新区一直致力于建设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为学科测试提供达标度分析、学习背景分析、问题诊断,为学校改进提供努力方向。我校作为试点学校之一,初中科学学科在2008年6月参加了全区统一测试分析。根据反馈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在一道关于大气压强知识点的得分率只有26%。经过调研后,我们发现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重讲解轻实验、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以致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我们将教学研讨课的主题定为《大气压强》。

二、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大气压强是预备年级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中的内容。学生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有关气体压强内容,知道了气压的概念和影响气压的因素。由于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本节课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接受有困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运用粒子模型解释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由此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知道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能运用粒子模型解释生活中简单的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3.通过探究实验,逐步养成善于观察的科学素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对大气压强有关现象的分析,逐步养成将科学知识应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三、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科学是面向生活、融入自然的学科,它客观地需要学生以教材为目标导向,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

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经常关注媒体上关于科学的节目或内容;平时注意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和科学变化,并且会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理解或解释这些现象和变化。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科学素养和习惯。但由于预备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本身的物理基础知识也比较少,应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显得力不从心。

另外,从调查中我还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伴一起讨论问题时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因此,我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本节课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采用实验探究为主线进行教学;并精心设计问题,层层深入,使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让学生一直处于活跃的思维状态中。

四、根据分析和调查设计教学思路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演示塑料吸盘挂钩固定在黑板上的实验,并提问: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在黑板上,还能悬挂物品,原因是什么?这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中去。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通过问题:什么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回忆气压产生的原因,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引出新知。

3.教师演示两个实验。首先是塑料瓶抽气实验,并设问:塑料瓶为什么会瘪掉呢?你能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吗?师生共同完成运用粒子模型解释现象。其次是钟罩实验,模拟大气压强的改变,学生观察现象并独立完成运用粒子模型解释现象。

4.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提出探究任务:能否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探究大气压强是否存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亲自探究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5.学生体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并思考马德堡半球为什么拉不开?如何才能把它拉开?为什么?师生共同运用粒子模型进行解释,最后思考分析得出:大气存在着压强,并且是很大的。

6.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塑料吸盘挂钩的适用范围。

7.拓展: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例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呢?体会大气压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科学就在身边。

8.家庭小实验。通过课后小实验,增加学习兴趣,并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课后反思和自我评价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实验较多,学生参与面较广,能积极投入到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与探究;通过活动,学生能顺利、独立运用粒子模型解释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2.在讨论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时,学生能经过思考,并建立在对本节课知识掌握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如钢笔、吸管喝饮料等。

3.与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验和生活例子很多,但不能随意举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预备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实验的可操作性等,所以本节课我所选取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容易操作、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很直观、感性地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这种真实简单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

4.课堂中实验较多,学生由于好奇、好动,比较兴奋,导致课堂有序性不够;同时,由于教学容量较大,时间显得有些紧张,感觉本节课的结束有些仓促。

点评

顾志跃(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本次教学展示周的目的是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和分析,希望通过展示活动增加教师的质量监测意识,提升教师的质量监测能力。本堂课较好地体现了本次展示周的主题。

1.对本节课的评价

这堂课首先能体现对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的把握。上海版《科学》教材的体系是总-分-总,初中六、七年级上综合性的《科学》,八年级开始分物理、化学等各科学习。六年级这个特定阶段处于总与分的转折点,比较难把握,既不能像小学一样只要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也不能像后面的学科学习直接推出定义、定理。因此,实验设计是否形象、客观,是否贴近学生素养就非常重要。

本次教学过程设计非常饱满,前后呼应,通过七个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容量偏大,细节就关注得少。在教学形式、学生兴趣、有效性等方面的把握都比较好。

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知识点的交代,但缺少一个概况和抽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增加“粒子多的地方气压大,粒子少的地方气压小”这样的概况,就可形象解释与气压有关的各种现象。教师上课点的交代,与其对文本解读的深浅有关,这也是教师能力的差异。好的教师能在概括之后,抓住要害,在学生脑中不断深化、强化、巩固。在这方面教师还需不断磨练。

2.如何从课堂得到质量监测反馈信息

来能在生活中教学反馈有几种方式,一种是临上课结束前,抽问最差的学生,以此来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一种是通过书面作业的当堂反馈;上课的依据是前面的知识掌握。

压强的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对分课堂;讨论;内化吸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5-0019-2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针对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缺课率高,学习积极主动性差等现象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将教学在时间上分离为清晰的3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可简称为PAD课堂。目前有“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形式,前者是教师讲完后当堂课就让学生讨论,而后者是让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错开,学生的内化吸收在课下进行。课下吸收不提倡学生课前预习和集体讨论,鼓励独立学习进行自我消化,并根据自身情况写出“亮考帮”在课堂小组讨论时使用(亮闪闪——分享个人学习所得;考考你——挑战自己的学习对手;帮帮我——向能者求助)。考核方式上强调性评价,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该模式自2014年提出后在复旦大学试点取得成功,后迅速推广到其他许多高校课堂,现正走入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课堂,受到绝大部分学生及教师的欢迎。相比之下,高校用得比中学多,文科用得比理科多,中学物理课堂中使用对分法的相关案例目前未见报道。

1 教学背景

执教者是一名来自于一所县级中学、教学经验丰富的国培学员。参加国培初步了解“对分课堂”后,结合其所在学校推行的“四学模式”(自学—合学—展学—测学)想进行教学尝试。于是,在国培影子跟岗基地——一所城乡结合的中学进行了现场教学。执教班级为初步实施小组协作式学习的八年级实验班,该班共57人,分为6组(3*9+3*10),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不熟悉。

2 教学实施

在初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教师在正式上课的前一天下午利用15分钟左右向学生讲解了《压强》一节的框架和重难点,学生利用晚上自习课半节课的时间完成“亮”“考”“帮”。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铁锤打在钉床上的气功师安然无恙的图片,以及蝉用细细的口器插入厚厚的树皮,笨重的骆驼背着沉重的货物行走在沙漠中,并向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入本次课堂的主题(2分钟左右)。

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当幻灯片上展示出学生自学内容时,教师开始计时6分钟。6分钟后,幻灯片上展示学生讨论(合学)的内容,除去头天每个人的“亮考帮”外,6个小组分别领得一个任务,这些任务全部是围绕学习重难点内容设计的,共计12分钟左右。教师事先为各组学生準备好了一箱学生可能用得上的实验小仪器,但并未告诉学生该怎样使用。讨论环节开始后教师巡视教室,提示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及“亮考帮”内容合理使用身边的实验仪器,并告知讨论及协作时对同伴的尊重与理解。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每组学生都自动分工协作,大家各尽所能,有的记录数据,有的摸索实验。

之后是“展学”环节,每个组派代表展示所领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帮帮我”在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组帮忙解决。学生们在展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时,充分利用手边的器材,有的将砝码放在泡沫上,有的将塑料直尺拧弯,有的用图钉向直尺使劲按,显示了压力的效果及作用方向。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进行现场展示,在老师的提示下将控制变量法用得淋漓尽致(16分钟左右)。4分钟,学生向老师自由提问环节,教师简单总结。下课铃声响了,显然学生们和现场听课的老师还意犹未尽。

3 几点思考

本堂课是“对分课堂”模式在中学理科教学中的一次初步尝试,原来担心学生讨论跑题、偷懒、实验器材不会有效利用等问题在课堂中均没有出现,教学效果超出很多在场教师的预料。但回顾整个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只是大部分中学老师还不熟悉“对分课堂”,不敢轻易尝试,也不愿将课堂自主权交还学生。关于本次课的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学生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且人员应相对固定。

由于该校初步实施的小组协作式学习人数是按9至10人一组好中差结合预先分好的,此次课就没有重新分组,“对分课堂”模式的提出者张学新教授建议学生分组是4~5人。笔者注意到组内讨论过程中,学生自动4~5人结合分成两个小组在讨论,说明这是学生认可的、能接受的、可交流讨论的合适人数。分组最好相对固定,学生每次讨论的分工协作会形成一种默契,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有组间交流。

第二、组织讨论的环节必须重视。

讨论环节实际上由4个小环节构成,即小组讨论、教师抽查(展学)、自由提问、教师总结。学生展学内容代表的是小组讨论的精华或提出小组均感疑惑的问题,学生不能讲自己的观点或问题,一定要代表小组讨论,充分体现团队性。由于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实验探究需要讲清如何探究时,学生必须到讲台上演示。展学的学生最好教师随机抽查,抽查的随机性让每个学生讨论时都必须完全投入,不能懈怠。本堂课的缺陷就是展学过程中教师是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这样的结果是每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在做小组展示,暴露的问题相对较少。

第三、学生实验应多样化。

讨论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验不能太复杂,应该是开放性、探究性的。因此,课前教师准备实验仪器的时候最好能多样化,让每个组不重复最好。即使重复了,在对学生探究的巡视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探究方法的多样性。事实证明,教师事先不需要介绍什么器材做什么用、怎么用,学生能快速找到该用的和能用的器材,并会想方设法将其正确有效地使用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任何教学模式或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流于形式。本堂课以对分教学为主线,全程贯穿对分的同时,穿插了其他方法的使用。如本堂课其实是“对分”与“自学—合学—展学—测学”四步教学法相结合的产物。本次课自学之前用了“目标导学”与“任务领取”,便于学生讨论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这种方法在学生适应初期可以使用。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能使学生会学、学会就是好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时间不一定完全对分,适时调整课堂时间结构,将其他方式实时渗透到对分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分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善于反思的学习方式”的实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同时,对分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会给老师教学缓冲的“间隙”,使老师调平心态,焕发激情;在自由提问环节,甚至能让教师以及全体学生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一节课带来预想不到的收获。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自然获取了知识,教师也收获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2014,12(5):5—7.

[2]周艳.物理“导学案”问题设置有效性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16,34(1):28—31.

上一篇:二手购房买卖合同范文下一篇:德国留学签证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