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我的心事》范文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作文《我的心事》范文(推荐12篇)

小学生作文《我的心事》范文 篇1

我的心事是家里人谁都不知道的事情。

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我的数学测验没考好,就放在了书包的夹层里。妈妈平时不知道我有这个夹层。那天晚上,我的`心里一直很矛盾。我想:是要告诉妈妈,还是不告诉妈妈。我要是告诉妈妈,我肯定要挨批评;要是我不告诉给妈妈,我就不能交给老师,因为老师说要签字。我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明天早上,走的时候一定要装作很急的样子,赶紧拿出来让妈妈签上名就行了。第二天早晨,我故意磨磨蹭蹭的,快要上学迟到时,我拿出卷子让妈妈签了字。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心里很不安宁。直到现在,我一想起来还很后悔。

还有一次,我得病发了烧,妈妈领我到村卫生所打了针。可到了半夜,我又烧了起来,我们家离卫生所很远晚上天又很黑路也不好走。没办法妈妈就把湿毛巾放在我头上给我降温。她不停地换毛巾,一晚上没睡。我想妈妈多辛劳啊,我真想对妈妈说:“您辛苦了,您是我的好妈妈。”可我就是没说出来。我一直为这件事而生自己的气。

小学生作文《我的心事》范文 篇2

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作文教学融入课文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原因是现在选编在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体裁多样,典范性强,是指导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文。我的做法有:

首先,在课文教学中,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边学边用,学会写作。例如,我在教学《穷人》一课时,课文开头有几句环境描写,写在海风呼啸、波涛汹涌的夜晚,渔夫的妻子桑娜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的情景。讲读时,我提问:课文一开头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环境。这样对表达中心有何意义?从中使学生明白环境描写是有学问的,它是与人物的心情、文章的中心相称的。课后,我就要求学生以后作文适当地加上一段环境描写,这样结合课文引导写作,具体形象,方法实用。

其次,在课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写作上存在的问题,自改作文。很多学生在作文中不善于细节描写,把握不住细节描写之处。因此,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枯燥无味。我在讲读课文时,就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第三部分讲李大钊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的情景,通过对李大钊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来表现出李大钊临危不惧、为国献身的精神,如果把这些句子删掉了,让学生做比较,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了人物描写在文章中极其重要。课后,我就要求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用具体的课文分析,比较,学生对课文的长处看得见,对自己习作的毛病也会有所察觉,如此运用,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

小学生作文《我的心事》范文 篇3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因为,我有朋友。很奇怪,为什么我有了朋友却还感到孤独?也许,我会说我有很多朋友,甚至整个中预(2)都是我的朋友。可我却没有一个好朋友,好到形影不离,不被忽视。

刚开学那一段时间里,我极少与朋友们说话。也许,我在等……,等一个愿意在课间主动找我说话,主动与我一起玩的朋友。可是没有,久而久之,我好像习惯了那种被冷气包裹着的感觉。可我深知,我是需要朋友的。于是,我将自己很好地伪装起来,伪装得和那个还未感到孤独的我一摸一样。我又和朋友们在一起了。却总是站在她们身边,与她们并排走着,静静的听着她们热烈地讨论着,极少的时候我也会插上一两句。但有时,我就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着同学们热闹地东拉西扯,却感受不到一点温暖。

我以为永远不会有人发现我的异常了。可是有一个人她注意到了,她就是无时无刻关心着我的妈妈。她发现我不再像以前一样谈朋友间的趣事了。我却只是淡淡的笑笑,告诉她我没事。那个时候,我几乎觉得亲情的温暖足以战胜被忽视的冰冷的时候,我发现我心底的坚冰似乎再也化不开了。它成了我与朋友间的隔阂,成了与朋友接触时那淡淡的疏远。

我的心事作文 篇4

临泽县板桥镇土桥小学 周建龙

我的心事是家里人谁都不知道的事情,

我的心事作文

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我的

还有一次,我得病发了烧,妈妈领我到村卫生所打了针。可到了半夜,我又烧了起来,我们家离卫生所很远晚上天又很黑路也不好走。没办法妈妈就把湿毛巾放在我头上给我降温。她不停地换毛巾,一晚上没睡。我想妈妈多辛劳啊,我真想对妈妈说:“您辛苦了,您是我的好妈妈。”可我就是没说出来。我一直为这件事而生自己的气。

这两件事永远留在我心中,让我非常难忘。

我的心事初中作文 篇5

有一件事在我的心上重重烙上了一个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对不起她。

小学六年级时,我有个好朋友,每天早上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我们有很多地方都相同,都喜欢看故事书,都喜欢淡紫色、天蓝色,下课时都喜欢打羽毛球……我们有许多时候连心里想的事儿都一样。

可是,我们也有不愉快的时候。那次,我们在一起打羽毛球,一个同学不小心把羽毛球打向了她,羽毛球砸到了她的脸上,或许很痛,她低下头,用手捂住脸,哭了。那个同学连忙走过去,很歉意地跟她说了“对不起”,又关切地问她:“你没事吧?”她站了起来给了那个同学一个白眼,就气乎乎地跑了。我有点生气,明明不是故意的,而且人家也道歉了,为什么还生气?我没有理她,我想:她应该气一会儿就没事了。第二天,我和一个同学在聊天,她跑来质问我:“你昨天为什么不说她?”我就说:“我为什么要说她,她是不小心的,而且她给你道了歉了。”她听后又很生气地走开了,整个上午她都没有再理我。有时,我经过她的座位时,她还偷偷地骂我两句,我很生气。中午她去食堂打饭去了,一时恨起,我悄悄地把她抽屉里的一个小笔记本撕掉,可我怕她发现,就扔进垃圾桶了。下午,她在抽屉里翻东西,我偷偷地笑,她肯定在找笔记本,她找了很久,没找到,竟然急得哭了起来,我也急了,就走过去故意问她怎么了,又接着安慰她,没想到一个只有两三页纸的笔记本就让她急得哭了起来。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旧笔记本是她奶奶生前送给她的,让好好学习。先前,她并没有在意,有事就撕一页,奶奶去世时,那个笔记本只有两三页纸了,她再也没有撕那个本子了,而且常把它带在身边,其中有一页纸上写着四个字:好好学习。这还是奶奶去世时她含着泪写下来。

中信重工心事当拿云 篇6

公司曾连续8年举步维艰, 饱受了市场的洗礼和挑战, 一度成为全国重机行业中困难程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企业。2004年, 在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 全体员工卧薪尝胆、开拓创新, 使企业摆脱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提前两年基本实现“十一五”主要规划经营目标, 铸就了重大装备摇篮, 中国工业脊梁的行业殊荣。企业呈现出创新能力强、资产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喜人局面, 被业界称为“中信重工现象”。尤其是在这轮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 他们挺住了挑战, 在一片愁云惨雾的重工行业中形势独好。他们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呢?

厚积薄发的创新实力

曾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提升机等多项最大和第一重大装备的光荣早已封存在记忆里, 现在中信重工又不得不把获得的累累荣誉摞起来, 用副总经理王继生的话讲:“我们这几年我们获得的各种奖励太多了, 牌子多得没地方挂, 只好都摞起来了。”

有多么多的荣誉就有多么多的创新成果, 这都是中信人埋首研究, 顶住寂寞, 多年积极工作积累的硕果。“正是因为有这些创新成果, 才使企业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 有了一个温暖的过冬条件, 经受住了寒冷的煎熬, 可以在冬天里过得很温暖。如果没有这几年的创新成果, 我们会和其他的企业一样挣扎在水深火热中。”副总经理王继生道出肺腑之言, 职工代表在职工代表会上提议, 公司加大对科技创新人员的奖励, 这充分说明公司上下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巨大威力。

中信重工在全球经济危机来临之际, 仍然保持了旺盛的订货势头, 1至8月份累计新增订货达97亿元。虽然形势喜人, 但中信重工没有沾沾自喜, 而是依然保持一份清醒, 继续创新的步伐一刻也没停。

2009年1月31日, 公司与17个重大和重点科研开发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研发合同。10天后, 公司又签订了“717”工程中的14个重大科研开发项目。

伴随着公司重大科研开发项目的签约, 公司也把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当前经济严冬中, 市场需求日趋紧缩, 竞争日趋加剧, 重机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和新一轮行业调整的阵痛, 大浪淘沙, 优胜劣汰。中信重工加快技术进步, 加快推出新产品、新技术,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大力实施技术先导战略, 依靠企业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优势, 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抢占产业制高点,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 任沁新总经理明确提出要实施“3241”工程。构建工程技术、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等三个紧密联系的研发中心;建设并运行好澳洲矿山装备研发基地和美洲铸锻技术研发基地两个海外研发基地;重点实施好工业实验室平台、数字模拟实验平台、国际标准技术平台、信息化平台等四个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作用, 引进培养一支高素质创新团队。

高素质的创新团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21世纪, 人才竞争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 因而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支高效的研发团队, 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是使技术创新体系三个研发层次、两个海外基地、四个研发平台发挥作用的“发动机”。

中国的设计院过去都是专业的设计院, 很少有综合的, 建材领域有水泥设计院, 煤炭领域有煤炭设计院……设计院懂工艺, 不懂产品, 更不懂制造;工厂设计院懂产品, 可以设计产品, 但不懂工艺;再往下就是执行加工程序的工厂, 通常情况下有技术科或技术处, 连产品的设计能力都没有, 只能是按照图纸制造。

但中信重工的研发中心是三位一体的。首先是具有像专业设计院那样的工艺优势, “不能干一个产品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不知道他服务于什么领域, 是做什么用的, 要知道这个矿石来了以后怎么变成铁精粉, 有哪些工序和技术要求”;其次是具有产品设计的技术优势, 工艺设计出来要进行选型, 就是产品设计;最后是具有制造层次的加工制造优势, “设计出来要能够制造, 很多情况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制造不出来”。企业要在这个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就必须要有这三个方面的优势, 而这三种能力在我国传统体制下的专业设计院、工厂设计院和工厂恰恰都有缺陷。

由单机到生产线系列设备, 再到成套主机的延伸扩展, 经过持续大规模、高起点技改, 公司形成了整套现代化、高水平的工艺加工制造体系、成套能力和工程总承包能力。

这样一个制造体系和生产制造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极为稀缺的资源, 这使得中信重工能够自由掌控生产工期, 在大型装备市场竞争中立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目前, 中信重工的客户领域已扩展到矿山、建材、冶金、有色、电力、建材、化工、环保、军工等多个领域, 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化、重型化、成套化的世界级重大技术装备和工程总承包服务。再加上“新重机”工程所涉核电、加氢, 甚至船舶和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 中信重工的市场领域将更为广阔。

中信重工澳大利亚公司已于3月2日正式揭牌成立, 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开辟了“根据地”。美洲铸锻技术研发基地也在积极筹建中。一批国际知名专家的陆续加盟, 为公司技术研发注入了新鲜血液。公司获准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目前已有2名博士生正式加盟公司, 还有多位知名高校的博士生表达了加盟公司的意向。以他们为代表的创新团队正探索在行业前沿。公司还与华中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办学, 实行产学研联动。信息化ERP项目启动并完成阶段性实施工作。这些都为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危机时期的订货狂潮

近几年, 中信重工摸到了市场的脉门, 每研究出一种新产品, 都会迅速得到市场的响应。“用技术创新创造出一种新的市场需求”, 此现象也引起了同行的关注。

2006年9月, 中信重工研发成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纯低温余热发电双压技术和装备。当年9月, 国内首条2×7500千瓦完全国产化的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在吉林辽源金刚水泥集团一次并网发电成功, 在水泥工业环保节能上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标志着中国在这项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2006年下半年以来, 中信重工在纯低温余热发电市场订单不断。2007年真正成了中国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装备的普及年、效益年。目前, 中信重工已同30多家企业签订了80多条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合同。其中, 30多条已成功并网发电。真正把中国大型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装备引上了国产化、产业化轨道。中信重工副总经理王继生根据目前的市场预测说:仅水泥厂的活我们5年内就干不完, 每年可以拉动10亿到15亿的经济规模。

2007年11月, 中信重工开发研制的国内首台大型矿渣立磨设备投入生产运行。

2008年7月, 中信重工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的Ф8.8×4.8米半自磨机和Ф6.2×9.5米溢流型球磨机在生产现场通过试车验收。

2008年是中信重工历史上推出新产品最多的一年, 余热发电、活性石灰、矿渣立磨、水泥辊压机、液压防爆提升机等新产品领域均实现产业化发展, 同时还成功研制我国首台、世界最大的大型成套国产化褐煤热压成型提质技术及装备等。

2009年4月13日, 中信公司分别与江苏磊达等6家单位共签订了11台大型立磨合同和协议, 其中包括一个国内最大矿渣立磨总包工程项目协议。多年来, 水泥大型原料立磨一直被国外几家公司所垄断, 投资成本高, 供货周期长, 已成为制约我国水泥企业新建生产线技术进步的瓶颈。中信重工的自主研发打破了这一瓶颈, 截至目前, 中信重工在手立磨订单接近50台。

7月, 由中信重工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最大、最先进的Φ7.9×13.6米溢流型球磨机, 以其铿锵有力的精密旋转, 吸引了中国和世界的目光。

8月11日, 随着中信重工与东北鞍山钢铁公司日产1000吨活性石灰总包合同的签订, 掀开了公司大型活性石灰成套订货的新篇章。同时, 加上金东纸业日产750吨、出口印度日产800吨等活性石灰项目, 中信重工今年在手的活性石灰新增订货已达到9条, 尤其是新增的3条日产1000吨活性石灰成套总包项目, 不但巩固了中信重工活性石灰市场, 而且凸显了它在大型活性石灰领域优势独具。

专业人士公认, “在国内, 中信重工的大型活性石灰工艺及设备应该是这一技术的标杆。”据了解, 现在中国本土企业能够提供成套工艺及装备的设计制造的, 仅中信重工一家。现在, 宝钢、鞍钢、武钢等特大型钢铁公司全部采用中信重工的装备。目前中信重工日产750吨以上大型活性石灰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 全国产化生产线占有率达100%。

这是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市场占有率, 一般来说, 一个企业在某项产品上的占有率达到70%, 那么它就有了这件产品的定价权。而给这一定价权提供支撑的, 正是在喧嚣的外部环境中形如苦行僧的技术创新部门。

全球金融危机寒气逼人, 但中信重工市场营销暖风扑面, 生产任务饱满。记者在中信重工看到, 生产车间里昼夜忙碌, 技改工地上机器轰鸣。“2009年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如何执行好手中订单”, 据企业市场部门的资料, 中信重工现在手握未执行订单140亿元, 远远超出年执行订单能力。

据业内专家介绍, 中信重工2004年以来的发展实践, 以客户需求为企业制造标准, 以先进制造工艺引领、协同客户发展, 彻底打破了业内陈规, 根本改变了中国重型机械制造缺少高端制造能力、工艺水平落后、设计研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状态。特别是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大型化、成套设备的能力, 改变了重型机械被动服务市场的状况。

今年以来, 中信重工新产品订货贡献率达到80%以上, 在市场急剧下滑的环境下保持了稳定的市场订货, 尤其在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领域亮点频现。这是和中信重工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战略分不开的。

6月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节能周”视察中信重工, 他看到中信重工形成规模化的节能产业板块, “用节能的技术和方法设计制造节能技术装备”非常高兴, 他说:“看了中信重工让我很受鼓舞, 在这里节能已经不仅仅是概念, 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且覆盖了煤炭、冶金、有色、建材各个领域”。李克强副总理在中信重工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国节能工作座谈会, 这种做法似乎远远超出了常规。

把企业做到“云层之上”

“海拔高度超过云层, 在人们眼中不过几座山峰而已, 你只要紧盯这几座山峰, 就会永远位居全球市场竞争的第一方阵。云层之下, 山头林立, 极易被激烈的竞争所淹没。因此, 要保持云层之上的优势必须不断地进取和创新。”总经理任沁新用“云层理论”形象解读公司的“高端战略”:把企业做到“云层”之上, 以高端技术支撑高端产品、以高端产品赢取高端客户、以高端客户占领高端市场。

“中国是拥有全球最大锻造能力的国家, 但却不是锻造大国, 虽然拥有众多的大型压机, 但锻造总量在全世界排不到前列。显然, 中国又不是锻造强国, 高端的锻件和最重的锻件不产自于中国。”任沁新认为, 一是技术落后, 二是装备落后。

低端混战、高端失守是中国制造业的普遍现象, 一直以来, 我国在大型铸锻件生产和技术发展上不能突破瓶颈。出于战略考虑, 发达国家的大型铸锻件生产制造技术一直对我国实行封锁, 关键重大技术装备大多依赖进口。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研制能力。为了能够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平台上参与国际竞争, 只有掌握自己的大型铸锻件核心制造工艺技术和打造自己的大型铸锻件制造装备基地, 拥有自己特大型铸锻件的生产能力, 才能掌握竞争的话语权和发展的主动权。

几年来, 中信重工在矿山、冶金、有色、电力、建材、化工、环保等工程设计和重型机械产品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领域优势显著, 在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和累累硕果, 形成了以褐煤提质、余热发电、活性石灰、矿渣立磨、大型辊压机、高压辊磨、超重载减速机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创新产品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在任沁新“云层理论”的指导下, 中信重工瞄准业内巨头, 从技术、装备、产品质量、员工素质、企业形象等多方面提升自己, 先后与世界三大矿业装备工程公司、三大水泥装备工程公司和五大水泥生产商结成合作伙伴, 并在亚太、南美、南非、北美、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主导产品代理商, 建立起了国际市场营销网络。

中信重工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情况, 循序渐进, 突出重点, 建立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的业务模式, 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目前, 中信重工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全球的市场布局, “还在进一步完善”。

随之而来的是, 中信重工海外市场销售收入从2004年的700万美元猛增到2008年的6~7亿美元。目前, 中信重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和矿业装备制造商, 是国内外少有的几家能按照欧美标准设计、制造水泥和矿业设备的企业之一。

当然, 2005年时, 中信重工国外公司订货产品产值就已达到2.46亿元, 但当时大部分出口产品还是OEM方式, 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贴牌式生产, 国外下产品订单, 当时的中信重机制造出来后再贴上国际知名公司产品的牌子出口。

但是, 这种国际合作方式也让中信重工学到不少。为了在全球范围、更广阔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中信重工瞄上了业内的国际巨头。

此后, 中信重工先后与世界三大矿业装备工程公司——美国美卓矿机、美国福勒、芬兰奥托昆普, 世界三大水泥装备工程公司——丹麦史密斯、德国洪堡、日本宇部建立和加深了合作关系, 并与世界五大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瑞士豪西姆、墨西哥康麦克斯、德国海德堡、意大利水泥集团结成合作伙伴。

在与世界顶尖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 中信重工迅速成长。

一位了解这个企业的匿名专业人士评价称:“对现在的中信重工来说, 即使他不动, 国外企业也会推着他动。在过去的20年间, 国外的大企业专心于实现技术制造分离, 把制造这一块甩向了中国的企业, 现在中信重工作为它们最重要的加工企业, 受到了他们的重视。”对此, 任沁新也不讳言, 当时我们有很多设备都是从他们那里买来的, 但是现在他们现在想要制造设备, 反而要来找我们。这就像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 彼此之间各取所需。“我们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升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一位中信重工的科研人员说。

事实上, 这一过程并不轻松, “我们和其他企业一样, 都是很传统的国有企业, 有自己的设计院, 但是过去的基础非常薄弱”。经过多年的努力, 中信重工一步一步把自己的技术体系建立起来了。“过去设计产品, 中国人设计中国人使用;现在是中国人设计, 让外国人来组装, 外国人来用。”

2007年3月, 中信重工与印度爱沙公司一次签订6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径4.72米磨机合同, 标志着中信重工利用自主品牌产品直接占领国际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实力的提升自然吸引了国际矿业巨头的注意, 2007年, 必和必拓首次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 并和中信重工签订了在中国直接采购的第一单合同, 用于澳大利亚GEMCO锰矿的Ф4.5*8米的洗矿机, 这标志着中信重工首次直接将自主品牌打入国际矿业市场高端客户。

2008年7月, 中信重工自主研发、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按照欧美标准设计制造的洗矿机成功试车。试车当天, 必和必拓中国区副总裁兴奋地说:这不仅是中信重工首次直接向发达国家出口自主品牌, 也是必和必拓首次向非欧美国家直接采购设备, 对双方都是一个里程碑。

2007年, 中信重工外贸订货总额突破4.3亿美元, 占公司全年新增订货总量的1/4, 其中,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订单比重已经占到出口产品总额的60%。

2008年, 中信重工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6~7亿美元, 实现国内外市场两分天下的格局。

中信重工国际市场的开拓给西门子、GE、ABB等全球知名公司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他们希望借助中信重工分享世界矿业发展的大蛋糕, 纷纷前来参观洽谈, 并与之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立走向国际化, 必须寻求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以使自己能在最短的工期内拿到最低报价的配套产品, 任沁新表示, “没有相关方的配合企业是没有生存基础的”。

2007年, 中信重工与世界自动化领域的领袖企业西门子联建了自动控制、网络与过程控制、电气传动、数控机床等四大实验室, 专门围绕中信重工的重点产品进行自动化控制和技术的研发, 为中信重工产品向机电一体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一家公司设立4个实验室, 这在西门子这个跨国巨头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2007年6月9日, 中信重工和世界水泥技术装备巨头KHD洪堡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联合在全球水泥行业成套设备工程、工艺制造、产品销售和市场服务方面提供总包。洪堡公司总裁说, 与中信重工的合作是站在全球市场上的一个全方位、大规模的合作, 这样全面的合作方式, 在洪堡公司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中信重工的国际化战略不仅是把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球化资源, 构建国际化经营模式”, 与此同时, 在产品设计、制造、检验等全过程, 广泛采用欧美先进标准, 逐步与国际接轨。

“对于制造业而言, 传统的以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 应运而兴的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工体系, 企业在销售、生产、配套等经营环节上对全球资源的依赖性日益突出。”任沁新说, “中信重工将致力于提高企业的整体国际竞争能力, 调动全球性的信息、人力、财力等资源, 加快融入全球制造业的分工与合作体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平台上, 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基地。”

一批科研新人在成长

如今, 在外商心目中, 中信重工已成为全球高端市场角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的中信重工, 还吸引了一些外籍专家慕名加盟, 美籍丹麦人尼尔斯被公司聘为质量总监, 成为企业历史上第一位外籍员工。随后, 又有11名外籍专家加入到中信重工的研发团队。

中信重工还聘请了澳洲皇家工程院院士胡·迈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等多位国内外业界权威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现在, 中信重工生产一线每天都有10多名外国专家和员工进行直接交流, 将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各种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直接传授给他们。

随着中信重工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逐年增加, 中信重工科研线开始向两极伸展, 一方面, 中信重工在国内建成了一流的技术研发中心, 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推行研发项目招标制和首席设计师制, 实行项目专项津贴制度,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团队, 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出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加强和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软件等方式, 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升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 初步形成了成套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和制造工艺技术研发中心三个技术研发层次。

另一方面, 中信重工在外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现在, 中信重工建设并运行了澳大利亚矿山装备研发基地和美国铸锻技术研发基地两个海外研发基地, 搭建工业实验室、信息化平台、标准技术平台和CAE数据模拟实验中心四个技术创新支撑平台, 使之成为国内外人才资源和营销、技术信息最集中、经营活动最活跃的海外基地。中信重工充分利用这一桥头堡, 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 培育自主品牌的海外客户群, 由过去的以备件、单机出口为主向成套出口和项目总承包转变, 由分包、贴牌变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直接面对国际终端客户。

经过这样的两极化发展, 中信重工技术积累不断夯实。2004年以来, 中信重工获得和已被受理的专利技术100多项, 仅2007年就有4个国家“863”课题立项, 5个新产品通过技术鉴定, 10个项目获科技进步奖, 新产品年均产值率达60%以上。目前, 中信重工拥有技术人员2946人, 研发团队895人, 其中博士6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40人、外籍专家12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使中信重工构筑起了一个吸引人才的高地, 各种高层次人才的密切合作联合攻关, 又让企业站在了行业高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诞生, 一批技术新人也随之成长起来了。

中信重工的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既能完全回收利用水泥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低温废气余热, 又能使能量得到更充分的梯级利用。当时还在锅炉厂当副厂长的彭岩, 接受使命, 半路出家, 没有跟着国内的传统单压技术亦步亦趋, 也没有按国外流行的闪蒸技术照抄, 硬是开辟了一条没人用过的“双压”技术。历经很多风险后, 彭岩越搞劲头越大, 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现在已是行业知名专家。全国想搞“双压”技术的都向中信靠。彭岩整天忙得不着家。

目前, 这项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通过鉴定, 其产业化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获准立项, 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已在我国水泥行业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另外, 中信重工还在水泥行业之外, 拓展余热发电双压技术的应用领域, 针对钢铁、化工、有色、玻璃等行业工业炉窑的余热特点, 安排科研专项进行科研攻关, 采用多种技术解决不同行业废气参数的利用研究, 已取得重大成果, 可针对不同领域的不同工业炉窑进行余热发电优化配置, 以余热电站为主要集成手段, 推动相关行业节能降耗。

还有搞立盘过滤机的高良玉, 发明的新式过滤机, 比世界上公认最好的陶瓷过滤机性能还好。陶瓷过滤机每工作8个小时要用酸清洗一次。而高良玉的过滤机, 可以不用清洗, 连续工作, 一台顶陶瓷过滤机七台到八台, 价钱便宜, 还没有污染。虽然现在卖得很火了, 当时推广却十分艰难。一次在山东, 他为了见厂长一面, 几天都没见到。后来在厂长门外蹲了一晚, 这才感动厂长买了一台试用, 试用后一发而不可收。一次在山西, 一家个体企业设备安装后用不成, 企业不愿意, 他赶到现场检查。当时是冬天, 他穿着棉衣钻到里面, 搞得全是泥巴, 检查一遍后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这个设备没问题。你给我几天时间, 如果我搞不好, 我就从你们的办公楼上跳下去”。最后他把设备调试好了, 从此这个厂要订这个产品非高良玉说了算。“一个技术人员为了推广一项技术, 这种勇气很难得的。因为我们厂是国有企业, 他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做, 但是他敢说这个话, 一方面说明他心里有底。一方面说明他也真把这种事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和事业同命运。”副总经理王继生说起自己的员工津津称道。

在我的心里作文 心事作文 篇7

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外走南闯北,遇到的事自然就多,而这件事却一直放在我的心里。

20xx年6月,我正在英德读二年级下册。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我所在的班级分去敬老院,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敬老院,那里全是年过半百的老人,看起来很孤独。有一位老奶奶她儿子和女儿都在,可是嫌老奶奶老了,不中用了,就将老奶奶撵了出来,老奶奶孤苦伶仃地在街上走着,是院长何阿姨上街买菜发现了她,好心的院长便将她领到了敬老院。

老奶奶虽然在生活上有了保障,但又有哪一个母亲能不想自己的儿女呢?当我知道了老奶奶的故事后,便对奶奶许下承诺:“奶奶,你可以把我当你你的.亲孙女呀,我每年过年都会来看你的。”奶奶笑着点点头。20xx年年底,我和父亲带着礼物去看望老奶奶。

可是时移事异,我已经有两三没有见过老奶奶了,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她的儿女接她回家了吗?如果没有,她有没有责怪我没有遵守承诺呢?我时常和父亲商量着要不要去看看奶奶,但是父亲实在是太忙了。唉!奶奶,对不起!

我的烦心事作文 篇8

一、狗太脏

估计大部分家长都会这样说:“如果买了狗,你说放在哪里?再说了,它也太脏了,随地大小便,把家里弄得臭烘烘的,还让不让别人来咱们家了?养个小狗,它需要被遛吧?谁来照顾她?谁来给她沐浴?如果它生病了,你在上学,我们在上班,谁来送他去宠物医院治病?”当我把这一切责任推到我身上时,而回过来的话却是:你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还想照顾别人?所以我们制定了一份关于买狗的条件:做一个月的家务活。刚开始我干的还挺好,可后来我干着干着就忘了,他们也不提个醒儿,好吧,买狗的事就先告一段落吧。

二、太危险

“狗不光太脏,而且还很危险。虽然是家宠,但还是有天性的。你一旦触碰了狗的底线,他就会咬你,而且被咬后,就必须马上去医院打狂犬疫苗,花钱不说,还很受罪。如果家里有小孩子,狗就更不能养了,狗身上的细菌会传染给小孩子,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拒绝买宠物的家长都会这样说。

三、不养就是不养

有的家长甚至开始烦我们天天在他们耳边“嗡嗡”地唠叨养狗的事,就给我们一句话:不养就是不养!但是只要我们在他们面前提起买狗的事儿,他们就会用最狠的招数一一威胁。爸爸说:“如果你买了小狗的话,那我们就不要你了,反正狗也听话,不像你,天天就知道为父母添事儿。”妈妈说:“如果你买了一只小狗放在家里,呵呵,我就把它从窗户上扔下去,我就不信你不心痛!”哎呀妈呀,没想到平时笑容都挂在嘴上的妈妈做起不让我买狗的事儿来,比谁都狠。又一想到亲爱的狗狗要受这么大的伤害,我的心都快碎了。所以买小狗的事只能又告一段落了。

我的烦心事作文 篇9

我到了教室,不安地坐在了我的椅子上,伴随第一节课的上课,徐老师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教室,我一看老师的脸色就知道我们都考得不好,老师一进教室就开始说分数,报呀报,我心想,老师怎么不报我的分数。

突然,“朱嘉乐66.5分。”我拿回了我的试卷,我坐在座位上发愁,心里急得像有好几只猫在抓我的心一样。这时同学过来安慰我说:“你不要伤心了乐乐,下一次再努力就可以了。“我虽然欣慰了一点儿,可还是非常烦躁,因为回去我还是会被托管班老师骂的,终于放学了,我硬着头皮出了校园,出了校园,我就低着头一直到了托管班。

我的心事我知道作文 篇10

原因是上了初一。上了初一,家人对我好像冷淡了。陌生的脸庞好像是我不认识的陌生人。因为我的成绩吗?

当期中测试卷发下来了,那鲜红的分数使我厌恶。我叹了口气,回家。

长辈开始了轮回的教育。那朦胧的脸庞,以及大片大片的泪,向我涌来,让我窒息。我只是无力的坐在椅子上,听他们的数落:“你可要学好啊,不要让妈妈担心,听见了吗?”我苦笑着点了点头。再后来,就是妈妈发怒。打的`最重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看着身上的淤青,强忍住泪水,倔强的站在这里,软弱的承受一切。

妈妈终于失望了,她看着我,无奈的说:“你爱怎样怎样吧,我累了,不想再管你了……”我只是装作无所谓的样子,掩饰着我的悲哀:“好啊,说不定我还会反身学好呢!”

我想我不是个好学生。

我争强好胜的性格哪里去了?它对我说:“你该好好学习了!”我醒悟,开始了我的努力,我疯狂的啃食着书本,只是不让我妈看见。放了学就回到自己的房间。若妈妈进来,我只是装作在玩手机的样子,妈妈眼里一阵凄凉。

我在我心底种下了一颗叫心事的种子,浇灌希望,让它快快成长。妈妈还是会提醒我学习,都被我用冰冷的眼神顶了回去。我在努力,我会学好。

我不再那么单纯,我心里装满了一种叫心事的种子。我在呵护它……

我的心事作文450字 篇11

人们说我天真,呵呵,想想也是,像我这样年龄的孩子,能有多少忧愁?多少烦恼?多少问题?多少,命运。我无法想象,当我这样的孩子,想到他的时候,心中浮掠过感激,细细品味,若,不是他的存在,怎会有今天的我?像现在自信满满走在校园路上的我――即便只是演绎。

那年,我们还是敌对。我早早地到校园,却,看到了他在那里,拼命地复习。汗水浸湿他的衬衣,他额头上低落汗珠。我便想起那段不堪的往事――老师都夸你读书认真,并且因为他的存在,而对我爱理不理――“老师,这题怎么做?”“唔,这么简单也不会,你都学了些什么?这么久白学了吗?”。老师那天的回答,加深了我对你的妒忌,还有,对老师不理不睬态度的厌恶。

于是,我起了反抗之心――你若想超过我,我不会让你超过我的!我会证明,你只是一时的风浪,并不是永久的耀眼。

于是,我发愤图强,任由汗水浸湿衣裳,任由好玩之心如何挣扎,我泰然自若地看书。终于夺班级考试之冠。说实话,还得谢谢他,他的存在让我懂得了拼搏,他的存在让我感觉到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我的心事作文600字 篇12

我从天真顽皮的儿童成长为认真学习的少年。我懂事多了,按理说妈妈应该可以少操些心了,可她仍然是那么辛苦。一个星期五下午,我满面春风地回到家里。可妈妈的一句“艾志强,我要去家访,在家里等我,别出去哦”犹如晴天霹雳一样,我的心顿时凉了一大截。我闷闷不乐地放下书包,拿起笔在稿纸上信笔涂鸦。天黑得真快呀!不一会儿,我的肚子就唱起了饥饿交响曲。盼天盼地,终于把老妈盼回来了。妈妈一回来就做饭,十多分钟后,我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妈妈在厨房里洗碗、拖地,早已汗流浃背,他一刻都没有休息,又接着去洗衣服,我正准备上前说:“妈妈,您太累了,歇歇吧!”可不知怎的,话一到嘴边就咽下了

光阴易逝,我又成长为奋发图强的少年。我,依旧,妈妈,也依旧。一进入中学,我们就穿着厚厚的军服在烈日下训练,折腾人呀!第三天下午,一到家,就听见了炒菜声,地板上一尘不染,想必妈妈拖了好久吧!吃完美味佳肴,我就去学校考试了。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秋风,我回到家,只见妈妈在厕所里洗袜子,还不时用胳膊擦擦额头上的汗,我多想上前说一句:“妈妈,您太累了,歇歇吧!”内心的勇气才几分?只好放弃。

上一篇:施工员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电子政务论文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