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风俗文化礼仪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藏族风俗文化礼仪(共8篇)

藏族风俗文化礼仪 篇1

藏族风俗源头

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 [1] 我们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 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雍仲本教的传统。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

丧葬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塔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于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因为这不太好。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帮典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节日习俗

拉萨新年

它以拉萨地区及周围地区为主,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年前家家户户要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用品。如培育青稞苗,为节日时供于佛前双柜之上的,它表示预祝来年粮食丰收之意。各家都要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油果子)。每家都要准备用木料制成,外面绘有各种花纹图案的“切玛”五谷斗,斗里一半装炒熟的青稞,一半装糌粑和人生果,上面插上五颜六色的青稞麦穗,点缀一些小酥油块,插上“子珠”,“子珠”是在长条令箭形的板子上用酥油做成各种花和图案。据说它是源于本教习俗。节前各家各户都要进行大扫除,准备好各种节日食品及应用的物品。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人们把灶房扫的干干净净,并在正中的墙上用面粉绘上“八吉祥图”(宝伞、金鱼、宝瓶、莲花、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象征着全家吉祥。大门口要用石灰、白油漆、糌粑画上吉祥的“雍仲”,“雍仲”源于本教,有的画太阳、月亮,有的画青稞穗,在灶房的梁上,用白粉画很多点,表示主人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等。傍晚,无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吐巴”(面疙瘩),面疙瘩里放上各种东西,如山羊毛、辣椒、木炭、豌豆、桃干、瓷片等。全家人依次长幼顺序就位坐好,开始吃“吐巴”(煮熟的面疙瘩),当吃到以上所说的东西时,不时的引起大笑,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吃完吐巴以后,就要举行送鬼仪式,仪式是非常隆重的。把青稞杆捆成一把一把的,点燃后在房内转一下,然后把它拿到十字路口,并放在十字路口,表示驱鬼。

藏历年的初一早上,过去习俗,这天起来的第一件事是要到井、河去背第一桶水(吉祥水),现在拉萨基本上没有背水的习俗了。清晨,人们在折嘎艺人说唱的祝福声中打开大门,折噶老人叫门,相传远古的时候,战争胜利或者是狩猎丰收的庆典活动中,首先都要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说一番赞美的话。这种习俗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专门的说唱艺术。拉萨的人们相信,在折嘎老人的祝福声中开门,会带来吉祥幸福。开门之后,大家相互之间互祝贺词,喝青稞酒,吃麦片吐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但这一天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不出门,不扫地,跟北方汉族的大年初一习俗有些相似。同时,初一的早上,要到大昭寺朝拜释迦牟尼佛。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拜年,相聚在一起喝着青稞酒、吃着“卡塞”等食物,到处充满节日的喜悦欢笑。初三与初四拉萨的藏族还要到房顶插经幡,插完后,还要到山顶、河边去插,以此祭山神及水神,祭山神、水神的习俗源于苯教。

藏族风俗文化礼仪 篇2

一、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决定了服饰的特殊化

服饰的产生和服饰民俗的形成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 特别是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环境和气候对服装样式的及其使用价值的,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藏族是一个聚居区民族, 青藏高原凡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基本为藏族居住区.藏族世代在这“世界第三级”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牧半农生活。

2、地域宽广决定了服饰的多样化

藏族地区地域宽广, 藏区有农区牧区之分, 农区人收入底, 再加上干农活需要, 服装多轻便, 少花色。牧区人较富有, 自古以来以游牧为主, 把家里的财产换为金银珠宝挂在身上, 既美观, 又方便保存、迁徙, 穿着打扮华丽、繁杂。

3、地域对服饰的间接影响

藏族许多配饰也是从劳动生产或生活实际运用中逐渐演变成了装饰品, 而这些东西的做工也越来越精细, 有的至今有装饰和实用的双重效果。例如, 牧区男女喜欢佩带各种器具, 如腰勾、火镰、刀等。这些都是人们外出进行打猎、放牧等劳动的必需品, 随着生活条件的进化和审美意识的提高, 佩带诸如此类的器具, 逐渐被看作勇敢、富裕的象征, 而男女人手一把做工精美的藏刀既是除了有切割食物, 防身等作用外, 也是一件美丽的饰物。藏北有一种叫“学纪”的腰佩, 就是妇女挤奶时的一种用具。

藏族的饰物也有就地取材的地域性, 藏区盛产牛、羊, 在服装的用料上, 以多用皮革、毛织品为突出, 饰品中牛骨制品也较多。另外, 根据记载, 西藏地区古为泰底斯海, 藏族饰品中海洋生物制品比较多, 如珍珠、贝壳、珊瑚等, 而藏族饰物中的十分名贵的天珠便是一种远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有学者认为这反映了藏族对古代先民生活在海边的怀恋。

二、宗教因素

1、宗教文化在服饰色彩选择上的反映

宗教信仰对服饰文化的影响首先反映在审美情趣上。首先是色彩, 色彩是服饰诸因素中最敏感的因素。藏族服饰的色彩具有尊卑、祈福、驱祸等象征意义。在服饰色彩的选择上, 不同的颜色搭配除了视觉感官上的美观外, 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比如藏族服饰中, 用得最多的是红、蓝、白、黑这五种颜色。其中归纳了雪域高原的直观特征, 又包含有宗教象征意义。苯教经典《什巴卓浦》说, 最先是一个名叫赤杰曲巴的法师收集5种本原物质, 即地、水、火、风、空。从中造出热火和冷风, 风火相激, 产生出露珠, 露珠上产生微粒, 堆积成大山。后来由5种本原物质生成一只发光的白色巨卵和一只无光的黑色巨卵, 赤杰曲巴用光轮敲击白卵, 放出光明, 藏民用5种颜色分别代表这五种物质, 蓝色代表蓝天, 白色代表白云, 绿色代表河流, 红色代表空间护法神, 黄色代表大地。这些都说明对色彩已经从自然崇拜过渡到神灵崇拜。而这五种颜色也成为藏民最常用的颜色。

2、宗教文化在服饰结构纹样上的反映

藏民族服饰纹样上所传递的信息同样包涵了极为丰富的文宗教文化痕迹。藏族服饰的图案纹样中极少有对现实图景的模仿和再现。而多为抽象的几何图形。而抽象中又有一定的特色:多为圆中有方, 曲中有直, 封闭重于连续, 圆点弧型胜于直角方块。这也从一方面表现了藏族宗教的“圆通”、“圆觉”的理性精神。

三、外族影响

对西藏文化的影响最早的文字记录可追溯到唐朝, 松赞干布时期, 吐蕃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其服饰文化日渐发达。唐朝大诗人白居易, 曾写过“身穿皮裘系毛带, ”双鬓翠霞金缕“等诗句描写藏装的特色。尽管如此, 当松赞干布亲自到河源迎接文成公主时, 见唐人服饰艳丽, 心生羡慕, 他在吸取唐朝文化进行改制时, 也吸取盛唐“衣被天下”的服饰文化, 并在本民族原有基础上发展提高, 逐步制定和统一了藏族的服饰。据史迹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入“诸种花锦缎、绫罗与诸色衣料二万匹, 还有大量金、玉器具……”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及吐蕃大臣纷纷去掉毡逑, 改穿丝织品。近代西藏的高级官吏, 头发绾成一髻, 戴金翅白纱帽, 这是唐朝进士的服饰。可见1300年前, 中国的服饰面料及饰件就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了吐蕃王朝, 这必然对西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成公主还带去了种植蚕桑和纺织技术, “植桑植丝兮, ”大大促进了吐蕃服饰面料的多样化发展。即使到了18世纪的藏族纺织品, 工艺上还保留了许多唐代兵器华丽精美的长处。

参考文献

[1]《青甘两省藏族的服饰文化及特征》,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95年05期。

[2]《安多藏族的服饰》, 《丝绸之路》, 2000年03期。

藏族风俗文化礼仪 篇3

【关键词】藏族文化;藏族习惯法;藏族民俗

藏民族是个有信仰的民族,一千三百多年的藏族文化就像是一部藏族历史,藏族文化在藏民族的经济、习俗、生活等各个方面均盖上了深深的烙印,从各个角度影响着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就从有形及无形两个方面谈谈藏族文化对西藏传统社会的控制。

一、看得见的手——通过习惯法、法律

藏族地区的习惯法是藏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之中逐渐形成、完善,世代传承的。藏族文化影响习惯法的实例举不胜举,偷盗、秽语、欺弱等违反藏民道德底线的行为在各地的习惯法中均处以严格的刑罚。习惯法在量刑中还将平民及身份特殊的藏民划分为不同等级,玉树藏区的习惯法中,偷平民,为偷一赔二,偷高寿老人,则为偷一赔九。这也体现出藏族文化通过物质加强拥有特殊身份藏民的意识,这些声望颇高的藏民再利用自己的意识对习惯法施加影响。

藏区习惯法中有很多客观审判、合理惩处的例子,但“听天由命”也是存在的,多数出现在双方发生分歧,并且没有可靠证据的时候,就将判决交于当事人都相信的大自然的力量。藏区神判的方式主要有捞油锅、烫泥摸石、抓阄、卜卦等,“听天由命”时除当事人外,还必须有主持人、见证人、藏语、藏族先例等要素,审判过程有严格的程序,一经判决,原被告都不得提出申诉,必须服从判决,不得翻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判决方式已成为历史,但在今天,这种思想仍延续在习惯法之中,各类纠纷中的调解人员依然由声望颇高的藏民或高寿老人担任。

二、无形的手——通过观念、意识

藏族文化通过习惯法和成文法授予受到众人拥护的藏民很多的特权及崇高的地位,这些声望颇高的藏民又通过影响力将藏族文化的意识深入到了民间,渗透到民俗,改变了社会。

藏族文化重视生命,但更超脱于生命,藏族人民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在其他的躯体上重生,而肉体消亡,这就是藏族文化中轮回的观念。为了来世让自己的灵魂能寄托于更好的躯体,在今生就要多多行善,不施恶行,这就是藏族文化中的“因果”,在藏族的对话之中,“因果”一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在规劝他人时,在对骂时,当有邪念时会因畏惧“因果报应”,而有所忌惮。同时,藏族认为,转经、拜神都是能消去罪果,增加福报的行为,所以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念经、拜神、转经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每日必不可少的活动。

藏族文化提倡“众生平等”,很多民俗现象体现了这一文化特质,逢初一、初八、十五吃素是延续至今的习俗,昌都邦达牧区的习惯法规定,在草原上不得猎杀旱獭。如此种种,作用于社会之中,皆传达了善良、环保的正能量。然而那些得到拥护的藏民还是以合法的形式拥有着许多特权,如高寿老人无需缴税。在信仰基础之下,这些不平等制度被民众坦然接受,并强化了特殊身份藏民的崇高地位。

藏族接待客人的礼仪 篇4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禁忌

1)进入寺院,须经过寺院管理喇嘛的同意,进庙时忌讳吃大蒜或身上留有蒜味(藏族认为大蒜会玷污神佛)、戴帽子、吸烟、摸佛像和宗教用具、翻经书、敲钟鼓等,更不能将上述这些物品当成坐垫来坐。在寺院内也不要抽烟。

5)藏历年初一,忌讳扫地,不能吃带馅的食品,不准哭泣、骂人、吵架,不准说“空”、“没有”、“病”、“痛”、“死”、“杀”、“穷”、“不要”、“倒霉”等不吉利的话,认为这样会预兆全年不吉祥。过年期间不得向别人借东西,怕招致全年不富裕。

6)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牧区冬宰时牧人心疼那些牲畜,不忍心下手,所以西部牧区屠宰是用大针从背部刺入内脏,尽量让被宰的羊减少痛苦;中部牧区则用绳子缠绑羊嘴,让它窒息而死。牧人认为动刀宰杀是不可取的残酷行为,反对捕杀野生动物。

7)禁忌在别人背后吐唾沫、拍巴掌。妇人不能在人面前抖裙子,认为那样做会给对方带来不幸。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认为走反了方向会有罪过。翻越高山顶时,不能发声,否则会招致风雪、冰雹。

8)不能把骨头扔到火中,认为这样做会招来鬼怪。忌在家中吹口哨,因为只有送鬼时才吹口哨。家有病人,禁人来访。晚上忌讳往外倒垃圾。天黑后,白色的东西不能拿出家外,避免财气外流。亲属去世后,49天内忌办喜事、唱歌跳舞,以便让亡灵安静地升上天堂。

9)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10)不要付钱给你拍照的当地人,也不要强迫拍摄他们不希望你拍的内容,可以送给他们一些食品或药品来赢得他们的信任。近距离拍摄人物,尤其是僧侣、妇女时,一定要事先征得对方同意,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要以任何形式拍摄天葬,请尊重当地民族风俗和情感。

饮食习惯

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

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他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藏族的风俗习惯 篇5

藏族—世界民族中的奇葩

【摘要】:我国的藏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藏传佛教的熏陶,藏族的民风民俗与其他民族迥然相异,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雪域高原民俗风情,成为了世界众多民族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藏族 青藏高原 民俗风情 藏传佛教

我国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他们都处于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受青藏高原的影响很大。独特的地域环境对饮食、建筑和服饰的影响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东连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西达万山之宗的帕米尔高原,北邻中国内陆沙漠地带,南眺热带亚热带风光的印度大平原。它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号称“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因地势高亢,形成以低温、缺氧、大风、干旱为特点的高原气候,大部分地域年均温在0℃以下,高原面上处处冰雪覆盖,冻土广布,冰川、冰缘等地貌发育,形成了与南极和北极雷同的自然景色,故称地球上的“第三极”,大部分地域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20—40%,大风口数大都在100—150天;周围大山环绕,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高原内还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这些山脉海拔大多超过6,000米,喜马拉雅山不少山峰超过8,000米。高原内部被山脉分隔成许多盆地、宽谷。湖泊众多,青海湖、纳木湖等都是内陆咸水湖,盛产食盐、硼砂、芒硝等。古代和现代冰川发育,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冰雪融水,世界上知名大河,如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等均发源于此,称之为“江河之源”。湖泊更是星罗棋布,成为世界上高海拔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仅西藏境内湖泊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布在草原、丛林、雪原中的野生动物,使这片空旷、荒寂、宁静、着不到人烟的世界,呈现勃勃生机,成为高原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由于地势高,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高于4,500米的地方最热月平均温度不足10℃(50℉),无绝对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牧畜以耐高寒的犛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以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圆根、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雅鲁藏布江河谷纬度低,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

20世纪后半叶,有关青藏高原的各种科学研究不断升温,青藏高原也成了各国科学家和探险家所向往的“圣地”。据说当年希特勒派先后三次遣探险队到西藏寻找“神秘力量”和“优秀人种”,企图找到沙姆巴拉洞穴,启动地球轴心,将时间扭转到纳粹不可一世的1939年,并借助它的力量,为纳粹德国打造一支刀枪不入的“神族部队”,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藏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严酷而又神秘的国度里,这对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

饮食习惯: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服饰: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用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建筑: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藏传佛教对藏族节庆、礼仪、禁忌、丧葬的影响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历史。公元1 3 至1 6 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藏民大都信奉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藏族信教的内容大体包括磕长头、转经、六字真言、玛尼堆和五色风旗。

磕长头:磕长头分为长途、短途和就地三种。长途一般历经数月,信徒们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着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一般是围绕寺院、神山、圣湖、圣迹磕头一周,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十天半月。就地则是在自家佛龛前或附近寺庙大殿门前,以一定的数量为限,就地磕头。磕长头时首先取立正姿势,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伸,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六字真言:六字真言又叫大明咒,发音为 ōng mā nī bēi miē hòng,一般写作:嗡嘛呢叭咩哞。六字真言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藏传佛教把这六个字看作是最高佛号,是藏族群众最尊崇的一句咒语,无论僧侣俗人,这句真言都是神圣、力量、功德与佛法的象征,他们认为反复念诵,可以消除身上的罪孽,造福来世,因此在民间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对它的尊崇:在石头上刻写将其放置于各个要道路口;印在经幡上,将经幡悬挂于各个山头或是桥梁,路边;刻写于经筒之上供人们转经等等,这样不辞辛劳的传播,是要让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有这句咒语的存在,告诫人们不要忘了生活中还要念诵这句经文,以此来获得神灵的庇佑,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这些行为不仅仅表现出了藏族群众内心对佛教的崇拜程度,同时也从侧面印证出在这种宗教的影响下藏民族日积月累的那种善良的性格和严格自律的民族心理。

转经:西藏各寺庙门口,转经廊两侧,都安置有一长排、一长排的转经简,朝佛者照例要推动法轮,效果与诵 念六 字 大 明 真 言相似。围绕宗教圣地转经 早饭以后或者更早的时间,人们络绎不绝地围绕 寺庙、宫殿、神山、神 泉、神 树 转 经。藏民相信,一个人一辈子要念30万遍经文(转一圈经筒也相当于念了一遍经文)、磕10万个头。

玛尼堆和五色风旗:在西藏,我们往往可以在较高的山坡、山顶、悬崖旁边、十字路口、湖边以及被认为是神圣之地的地方等处看见用石块、经幡、木箭(高10米以上)、风马旗堆积及装饰的玛尼堆,藏族习惯在路过玛尼堆时必放一个石子或石块作为一次祈祷,石子如是白色的最好。许多玛尼堆都是又高又大的,这一般是较为古老的或为信徒较为信仰的地方。玛尼堆中的“玛尼”的意思来自梵语,意为“如意宝”,即人们丢石子祈祷,希望万事称心如意。据考证,玛尼堆中放置石子的行为来源于藏族古老的白石崇拜,该种宗教意识把山上的白色石头视为神灵的化身,据记载,古代藏人常在家中供奉白石。

藏族的节庆:藏族节日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伴以许多娱乐活动。西藏月月都有节庆活动,尤以1、2月份为多。其主要节日有:藏历年、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等。不同地方的藏族又有一些不同的节日。

礼仪: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禁忌: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丧葬:受佛教影响,藏族人认为人死之后并没有幻灭,而是转生了。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藏医藏药

提到西藏,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藏医。藏医药学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藏医药在其理论形成过程中,曾向邻近国家或地区的民族学习过各种先进的医学精华,并把它们加以消化、改造和提高,形成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

藏医药学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三者在人体内保持着协调和平衡的关系,因而是生理性的。每当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过于兴盛或衰微的情况时,则变成了病理性的东西,而出现隆的病态、赤巴的病态和培根的病态,治疗上就需要对三者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协调状态,达到健康的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藏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藏族也越来越现代化,藏族已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但好多的民俗风情已经不再进行或者是变味,有些民俗风情只有在节日之时才看的到。这虽然是时代进步的大趋势,我们依旧感到心痛。

老师,首先得感谢你为我们带来这么一们精彩的课程,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扩宽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了解到如此多的有关民俗风情的知识。在上你的课之前,我是抱着“选修课必逃”的心态来上的,但听了你的第一节课后,我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羡慕你去过那么多的地方。所以说你拯救了一个打算逃课的孩子啊!

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篇6

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一)

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山脚下,居住着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民族——藏族。当你进藏族旅游时,你不得不了解藏族的一些风俗礼节。

藏族人热情好客,有人前去拜访时,他们必定出门迎接,另外,当你向他们打招呼时,名字后一定要加一个“啦”字,表示尊称,这时一定会有藏族人向你献哈达,你必要双手迎接,哈达,是一种丝制的东西,长短不一,一般以白色为主,因为自古以来,藏族人认为白色代表纯净、吉利,所以哈达是白色的。

进入藏族的房屋,主人就会敬酒,敬酒用的一般是青稞酒,敬酒的时候,客人先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会斟满,然后再喝。当你坐下后,主妇或子女会倒茶,可是你不能自己去端着喝,要她们端在你面前你才可以接过来喝,这样才懂礼貌。

如果你遇上了藏族的丧葬,那么你就太幸运了,因为你可以看到非常隆重的藏族葬礼。最常见的是XX,把尸体往山顶一放,喇嘛在XX场诵经超度,点香升烟,鸣钵吹号,直到啄食尸体的秃驾及鹰见烟闻声从各方聚集飞至,啄食尽净方止。专食人尸的鹫鹰,不害小动物,藏族人民称之为“神鸟”,尸体敬献诸“神”,祈祷赎去罪孽,为死者超度。

藏族的风俗数都数不过来,我就不一一说明了,如果你到藏族去游玩,一定得注意礼节哟!

藏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二)

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

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 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 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游 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 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对他人不敬。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 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 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 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 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 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 有藏历新年 、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 的藏历年。 藏族风俗习惯有献哈达,饮食禁忌,藏族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藏族风俗习惯……

藏族习惯上只称名字。解放前的贵族于名字前冠以房名,名字有男女之分,多取自佛经;房名是世袭庄园的称号,没有血缘的意义。男子发辫盘于头顶,女子发辫披于肩,梳成双辫或小辫,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以饰物。男女均戴呢帽或细皮帽,内衣袖长襟短,男着裤,女着裙,外着长袖肥腰圆领、向右开襟系带的藏袍。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 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 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在饮食禁忌中,藏族人对吃大蒜有较多的禁忌。大蒜作为调味品平时人们亦食用,但如果要去转经拜佛朝拜神圣之地则绝对不可食蒜,忌讳食蒜后的臭气玷污和熏脏了圣洁之地。有人说吃蒜的当天不能去佛堂庙宇,有人说需3天后才能去,还有的认为“吃大蒜之后,七天内不宜参拜庙宇、寺院和其它圣洁的地方。因为为了清除大蒜的恶臭是需要时间 的。”一些信仰虔诚的群众几乎不食蒜。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荆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 ,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西-藏农区妇女 夏秋着无袖袍,前系氆氇围裙,领、袖、衣襟上镶边;男女均系腰带,穿长靴。牧民穿羊皮袍,不缝袍面。僧尼披袈裟。藏族居民的主食为糌粑,喜饮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僧尼可食肉。住房建于向阳高地靠近水源处,以石块或夯土筑墙,高二 、三层,平顶多窗,有院落,屋内以木板或诹挚铺地;牧民住用帆布或牦牛毛织成的大帐篷。交通 运输主要使用牦牛。牦牛体硕毛长,抗寒耐久,为青藏高原特产,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水路运输主要使用牛皮船或独木舟。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僧人除黄教严禁娶妻外,其余各教派允许结婚 ;僧人结婚要在本派寺院举行宗教仪式,婚后在寺外安家。藏族通行XX(即鸟葬),僧人圆寂和某些在林区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获 季节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条件限制,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妇女分娩要离开 居室或到他处。藏族谒见上层和接待宾客,要奉献 一条丝织长巾,藏语称为哈达,回赠时置于奉献人的项下。

藏语里称风马旗为隆达,它的起源与传播也离不开宗教,是僧俗信众用以沟通世俗与灵界的媒介。在生辰吉日、年节庆典中悬挂风马旗象征天、地、人、畜的祥和;江畔湖边遍插风马旗,表示对水神的敬畏;朝圣者跋涉千里 扛着醒目的风马旗,为的则是祈求旅途平安……这些都是风马旗的一般功用,在特殊的日子里,风马旗还有一项不易见到的功用,当遇有**圆寂时,家家户户都将房顶上的风马旗倾斜放置,以表哀悼。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作文人生需要好习惯作文当爱成为一种习惯作文

浅谈藏族文化的独特性 篇7

有关藏民族的由来,也有一些著名的传说,如《吐蕃王统世系明鉴》等著名的藏文史籍中就记载有猕猴与罗刹女的故事,藏人认为自己就是猕猴的后裔。现在西藏山南的泽当就有据说是当年猕猴住过的山洞,有猴子玩耍坝等。

从青藏高原发现的众多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来看,至少在四五万年以前,广袤的青藏高原就有古人类活动。在新石器时代高原居民的分布已基本定型,像藏东,藏南,藏北都有先民活动的遗迹遗物。拉萨曲贡村文化遗址还出土有猕猴头像,这说明在距今三四千年时,藏族的先民就生活在拉萨河谷地区,而且他们已有猕猴图腾崇拜。藏族就是这些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氏族、部族和部落联盟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一些人认为藏族是一个长期与世隔绝的民族,那么吐蕃王朝兴盛时期(公元7——9世纪)的藏族社会的大开放,大吸收,大发展的社会如何解释?印度佛教怎么会传入藏族地区,使藏民族成为保存佛教典籍最多的民族?而地域相隔,不相往来,唐王朝的两位公主怎么会嫁到西藏?

藏族是中华民族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成员。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普遍的宗教信仰,藏族文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假如说真有西藏的神秘性存在的话,它的神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那么藏族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第一, 从文化类型上看, 藏族文化是一种中世纪文化。提到中世纪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中世纪的神学思想以及德国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震撼了欧洲, 当时出现了以反对神学思想, 注重人本身, 关注人自身价值和地位的文艺复兴, 这是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德国宗教改革之前, 藏区也出现了一位“改革宗教”的巨人——宗喀巴大师。他们处于同一类型的中世纪文化环境之中, 他们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宗教徒。可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使城市手工业、银行业、商业发达, 孕育了资本主义因素, 从而诞生了新型的阶级——资产阶级。宗喀巴改革没有象人文主义的大师们那样将人的问题放在首位, 动摇神的权威, 反而增加了僧人集团的势力和神的威力, 使藏传佛教这一中世纪的文化形态得以巩固和发扬, 从而成为当今世界保存这种文化形式最为完整最为系统的民族之一, 藏民族中蕴藏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宝藏。

藏民族生活在世界屋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藏人称自己居住的土地为“十万雪山,十万江河”这是藏人的生存环境。任何文化都是特定环境的文化。环境改造人,塑造人,同时也改造、塑造、限定着特定的文化形式。

众所周知,藏族是个全民族信仰宗教的民族,佛教在藏族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前藏民族有自己的文化,这个固有的文化可概称为苯教文化,苯教文化是藏民族较为原始的文化。佛教在自己的发展中,并没有尽数取代,消灭苯教文化。而是佛教大量吸收了苯教文化,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标志着新的时代意义上的藏族文化的形成。要说佛教真正驻足吐蕃还是在赤松德赞时期, 以桑耶寺的建立和“七觉士”的出家为标志。当然, 公元8世纪的佛教只是在吐蕃王室和贵族中传播, 并没有深入民间。佛教真正侵入藏人的灵魂应是在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 即藏土佛教诸教派的形成时期, 再到宗喀巴整顿佛教;达赖、班禅系统的建立, 佛教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藏民族也长期地生活于政教合一的制度之下。西藏神灵崇拜, 例如对日、月、星、巨石等崇拜;也有对动物崇拜, 例如;雄狮、牦牛、犬、鹏等;对鬼魂和祖先崇拜, 如阳神、战神、寄魂物等;还有图腾崇拜, 主要有猕猴。

第二,藏族的这种文化被认为是出世文化,它重视人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追求慈善,利他、忍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来世和出世。就其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它不是首先考虑生,而是首先考虑死,解决死的问题。加上灵魂不灭概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人的生命均处于流传之中,死是再生的开始,此生只是前世的继续。所以是“重来世,淡现实”的。由于该文化承认人是有灵魂的,承认人的存在是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轮回是以善恶观念为指导。这对那些承认灵魂和轮回存在的人们,无疑是一种永久性的全面的情感控制和行为控制。处于贫困的善良的人们为了求得来世的幸福,则几乎放弃了一切人世的享乐,这也是藏族人之所以有罕见的承受苦难的能力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以为今生越苦那就意味着来世越幸福。由于因果报应思想集中于今生和来世的因果联系上,所以今世的善恶行为至关重要。今生种下恶因,来世得恶报,今世种下善因,来世得善报,故而由善念行为基础诞生了一种赎罪心理,常常伴着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现实、来世和前世给人自身描绘出的蓝图,靠什么去完成,去沟通?神就应运而生,神是我们沟通的媒介和桥梁,神是至高无上,独具慧眼的。人们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来世的幸福,因而光受苦是不够的,还需要经常与神交往,因为神掌管着来世的幸福之门和地狱之门,因而藏族文化的又一独特性就是重宗教,轻凡人。藏族人对神顶礼膜拜,给他纳贡。于是寺院的金身佛像愈来愈高,而人的地位越来越位,就过分对宗教的虔诚崇拜而抹煞了人自身,轻贱了人自身。

第三,重忍让,重道德,轻权力。

自从佛教传入藏土以后,佛教道德就开始冲击着藏人的道德体系。由于佛教道德是一种出世的道德而不是入世的道德因而它的道德要求也是出世的。它的最终目标是一个完整的达到最高境界的宗教教徒的形象。尽管藏族地区的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形式,但对僧人的最高要求仍然是僧俗分家。僧是僧,俗是俗,僧人追逐世俗权力本身就是一种罪过,这种思想的广泛传播,使俗人、僧人淡泊人世,淡泊权力,权力意识极差。

第四,“重牧农,轻工商”,也是藏民族的一个文化特征。

藏民族在雅砻河谷兴起时,是个农业为主的部落联盟,至公元6世纪下半叶,统一西藏高原,7世纪至9世纪空前兴盛,逐步转为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的民族。重牧农,轻工商的观念不属于藏族的表层文化系统,而属于潜文化系统。以为只有老老实实地进行牧业和农业生产才是正道,是君子之所作为。去务工商,那便是奸人之所为,要受到谴责的。

藏族人对商人的这种冷淡、轻蔑,甚至憎恨,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及经历有关。藏区所处的地域较为封闭,商人为了获得利益,曾将藏区视为市场,由于没有经商的经验,凭良心办事,经常遭到欺骗。无商不奸,无商不恶,这在藏人心中有深深的烙印,从而成为一种衡量人的标准。至于对工业的重视更谈不上,因为解放前的藏族重、轻工业基本上是空白,手工业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其实,藏区有许多的自然资源,不像有些书上所描绘的是些没有经济价值的不毛之地,倘若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将资源势力转化为商品势力,藏区是大有可为的。

第五,善于听命,忽视个性。

藏人们的听命意识较强,个性发展弱,这也是一个特点。藏人的遵从神命和汉人遵从王命在心理形态上是一致的,谁也不会怀疑神言、圣旨也有错误和不足。

盲从权威,崇拜偶像圣言,就不能使我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不能使我们的个性与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不能使我们的个性与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对比藏族人民在宗教领域和科技领域花费的精力来看, 他们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还是相对较少, 藏族社会还没有较大规模理性的研究科学和技术。包括藏族的天文历算学、医学等都纳入了藏传佛教的框架, 于是科学便在宗教的管束之下, 成为辅助待侯宗教的工具。

第六、沉静的自我完善观念。

封闭保守往往和自我完善的心态有关, 而作为道德的自我完善趋向同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积极作用。藏族民间通常以“知耻、公正、信仰、怜悯、诚实”作为做人行事的基本道德。佛教中说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就是对佛教徒的一般要求。要达到自觉觉他, 得常、乐、我、冷四种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德性, 即进入涅槃世界, 就是最高要求了。这里之所以说藏民族的自我完善观念是沉静的, 是因为以佛教伦理为指导的藏民族的伦理道德, 是一种求善、出世的具有心灵的强烈自身的伦理道德, 要通过严格的自我完善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和境界。正是这种严格、沉静的道德要求使一代代藏族人非但视佛教道德为生命, 而且也养成了律己自戒的高强度的道德约制习惯。换言之就是有人说的藏民族并不是道德上逸散无形的民族, 反而是严谨地恪守自己道德律例的民族。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 我们去认识藏族, 发现其文化独特又极富魅力, 它所弘扬的真善美让我们每位拥有“现代思想”和“商业意识”的人所神往。越是走进它, 越发现其博大、深沉而又朴素、宁静, 它的山山水水、树木、石头、器物、图案都有寓意, 有传说有故事。我惊叹这充满诗意、充满想象与幻想的雪域文化之奇哉!美哉!

摘要:藏族是中华民族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的成员。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普遍的宗教信仰, 藏族文化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它的神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藏族文化是一种中世纪文化, 藏族的这种文化被认为是出世文化, 它重视人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重忍让, 重道德, 轻权力, 重牧农, 轻工商;善于听命, 忽视个性;沉静的自我完善观念。

关键词:雪域文化,出世文化,道德

参考文献

[1]《西藏王臣记》.郭和卿.翻译.民族出版社, 1983年.

[2]《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3]《吐蕃文化》王尧.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年.

[4]《贤者喜宴》巴卧·祖拉陈哇.黄颢.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

满蒙藏族刀筷文化 篇8

三国论坛定于今年11月11日举行,浦谷先生特地问我,为什么选在两个“11”的日期论坛开幕?我收藏古筷30年,这种问题当然难不倒我:“阿拉伯数字11正好是一双筷子,您因为特别喜爱筷箸,故对11情有独钟。”3位日本友人闻听此言皆发出笑声。

初见刀筷腰间挂

所谓刀筷,不要说日本人感兴趣,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也没见过这种挂在腰间的筷子。笔者20年来第一次见到这种挂在腰间的玩意,叫不出名称,看见又有刀又有筷也就自作主张杜撰其名,称之“刀筷”。

那是1987年,有天在上海福佑路古玩市场见一位先生腰间挂了一把锈刀,黑皮鞘上还插了一双乳黄色骨筷。笔者当时虽收藏了几百双古筷,却第一次见到刀筷,好奇心驱使立即求他转让,主人说是70元刚刚买来,我张口就出价140元,虽然翻倍加价,可是这位老兄奇货可居,我饥不择食,后加码至200元,主人毫不动心。20年前200元如同现在2000元,再加也加不起只好放弃收藏念头。

《红楼梦》中说刀筷

苦求刀筷不成,为弥补这种失落感,笔者四处查阅有关资料。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在已故红学家邓云乡先生所著的《红楼风俗谭》一书中找到这种刀筷的记述:“湘云她们割鹿肉用的是什么刀呢?一般说,用的是‘手刀’,这是清代满人、蒙古人,甚至汉人走路时随身带的一种刀。考究的一个镶银包头,银饰件的绿鲨鱼皮鞘子。鞘子分两格,一格中插一双象牙筷子,一格中插一把柄饰很考究的刀,有五六分宽,六七寸长,十分锋利。男人常常随身挂,就是用来进餐时脔割生熟肉……这种刀总和筷子装在一起,可以说是当时的餐具。”

另据《紫禁城》等资料记载:满族在入关以前,男人外出渔猎时,人人都要随身带一套得心应手的“活计”。所谓“活计”,也就是离不开身的日用品,主要是盛干粮的皮囊、吸烟的烟袋、取火的火镰、擦手的毛巾和宰杀割肉用的餐刀。数百年前,在满族的游牧生活中这些“活计”有过重大的作用。打入北京后,满族成了大清王朝的皇家贵族,尽管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子佩带“活计”的习俗,却依然当作不忘祖制先辈艰苦创业的民族传统被保存下来,他们腰间还是挂满烟袋、餐刀、荷包之类的东西。

清代中期,八族子弟,特别是一些高官王爷之类所用的餐刀,真正用于割肉的较少,其制作逐渐向金银、玉石、象牙、鲨鱼皮、螺钿等方面发展,借以炫耀个人高官贵族的身份。为了淡化游牧以刀进餐的蛮荒风气,满族官员即在此“活计”的刀鞘上,加格插上象牙筷、景泰蓝筷等,并向汉文化学习,以箸进食,以刀为辅助餐具。

满族后来多以筷进餐,但刀不能丢,这是祖制。在清朝的宫廷大小宴会中,特别在祭神仪式中,刀依然是皇帝手中必不可少的用品。据《清宫述闻》载:“膳房大臣捧御用俎盘跪进,以髀体为贵,司俎官以臀肩胳各盘列诸臣坐前,上自用御刀割析,诸臣皆自脔割,尊国俗也。”

当年乾隆皇帝在坤宁宫祭神,割肉与众大臣分享的御刀,十分精美,乃银烧宝蓝鞘餐刀。刀全长28厘米,鞘宽6厘米,刀刃15厘米,刀口锋利为上好钢材所制。刀鞘刀柄为银质,通体饰以宝蓝珐,刀鞘绘以细密缠枝莲花纹饰,并雕有暗八仙吉祥图案。刀鞘上还镶有三道金箍,与宝蓝色相映闪亮,显出了高雅的宫廷豪华气派。此刀妙在是满族刀却带有汉文化特征,除了暗八仙刀鞘中插有餐刀,还插有象牙筷、牙签和镊子等。此刀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实乃皇宫御宝也。

如果从《红楼梦》来看当时的社会风尚,可看出清代统治者入关后,将东北满蒙物产风俗带到北京、南京等地。在满蒙少数民族入关前,腰上挂的仅是刀,按习俗,他们爱吃手扒羊肉,吃时就以腰上的刀割肉剔骨,从不用筷。入关后,进了紫禁城的满族人,看见汉人以筷进餐,就感到以手抓食、以刀割食不文雅,欠文明,有失皇家贵族身份,于是聪明的大臣想出妙法,在腰刀的鞘上新添一格。再开双孔插上象牙筷子,这样一种新的餐具——刀筷就应运而生,这种刀筷是满蒙游牧民族和汉文化结合的产物,为清代所独有。

收藏刀筷供欣赏

笔者在十多年前在长春吉林省博物馆主办的清代服饰文物展览中,看到这种刀筷有七把之多,标题是“清代佩刀”。我经过30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总共收藏了20多把清代刀筷,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在此介绍一二。

清初铁鞘刀筷此刀筷乃康熙以前的产物,从铁鞘和刀上的血槽来看,可看出它充满着游牧民族的特征。满族蒙族在放牧时,腰间挂刀不仅仅是餐具,还兼有防野兽和敌人袭击的作用,刀上有血槽,防身时可很快制人于死命。康熙后的刀筷,因天下太平,不须防野兽和杀敌人,腰刀主要用于进餐,故刀上不再开血槽,而冷冰冰的铁鞘也多改为鲨鱼皮鞘。此刀筷经专家鉴定断代为大清开国之初崇尚威武的将军所佩挂之“活计”。

清代双鱼戏珠腰钩刀筷满蒙刀筷,按习俗多挂于腰间,所以腰钩特别重要。此腰钩由三节活络的银饰件组合,上下弯曲自如,它的精美之处,在于钩上图案由两条半月型的浮雕银鱼和两颗红珊瑚组成,俗称双鱼戏珠。此腰钩刀鞘为乌木配有五道银箍制成,黑白分明,显得更为豪放绮丽。

清代玳瑁象牙镶嵌八骏马刀筷此件工艺非常精美,刀鞘分内外两格,插筷外格为象牙薄皮镶包,内格插刀处为玳瑁精镶。玳瑁乃一种大海龟,其背壳花纹奇美。用玳瑁背壳剖成薄皮镶制刀鞘,与象牙乳黄色和玳瑁棕红色交相辉映,其自然花纹如彩霞,似夕阳,令人赏心悦目。再加上内外格各镶四匹骏马,更使此刀筷富有灵气神韵。它的别致之处还在于鞘上还插一根21厘米铜牙签,好似一把小小的宝剑。此刀筷小巧玲珑、色彩绚丽,令人爱不释手。

清代蒙族景泰蓝刀筷景泰蓝在明清时代为皇宫御用工艺品,制作极为考究,皆皇亲国戚享受,老百姓根本用不起。如这件刀筷,首先在刀鞘铜制的胎体上,用铜丝掐成各种精美花纹,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充填在掐丝内,再进行烧制。此刀鞘上不但掐有平(瓶)升三级,富贵有余(鱼)等吉祥纹饰,正面还盘有紫色蒙文四字。景泰蓝技艺要求极严,如镶嵌不平会使人有凹凸感,这就要求工匠妙手天成、天衣无缝。所以这件刀筷色彩绚丽,充满特有的满蒙民族华贵的风格。

清代西藏七星刀筷藏族至今还保持以刀和手进餐的习俗。此刀筷为百余年前迎接清朝光绪高官进藏,某寺活佛特仿制满蒙刀筷格式加以藏化风格制成。藏族无论男女都爱用珊瑚和绿松石作饰物,故此刀筷镶有七颗珊瑚和三粒绿松石,这可以说是藏族能工巧匠的杰作,从刀鞘到铝筷全部都由手工制作,不但工艺高超精美,配以古老的火镰银饰,更突出了西藏高原浓郁的粗犷藏族民俗风情。

上一篇: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报告下一篇:经商人必读的十本管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