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精选7篇)

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1

浙江省教研室滕春友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2011年版”) 是在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实验稿”)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笔者通过逐字逐句的对比阅读后发现, “2011年版”对“实验稿”的修订, 主要从文本结构、语言表达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增、删、调、并、改等“手术”, 强化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 从而使其从“标准”走向“更标准”。

在文本结构方面, “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调整:一是将“前言”部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修正为“课程设计思路”, 将其中第2条关于三维目标的表述调到“课程目标”部分, 作为该部分的引言。二是将“实施建议”部分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前置, 并设置“具体建议”, 其中又分学段提出具体建议, 突出对教学的指导性。三是附录部分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结构更完整, 形式更严谨, 条理更清楚, 便于教师掌握。

在语言表达方面, “实验稿”的问题较多, “2011年版”对此做了极大努力。例如上文所说的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修改为“课程设计思路”, 将“课程目标”修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 将“实施建议”中的“关于……”修改为“关于……教学”, 并对各部分各条目内容的表述作了调整、修改。语言表达更规范、准确, 更具有“标准性”。

任何文本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形式上的变动必然带来内容上的变化。2011年版对结构和语言上的调整修改, 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其内容上的调整变动。具体内容上, 对比“实验稿”, “2011年版”所做的修改很多, 变化很大。

—、关于语文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定位更加科学准确, 阐述更加精当明晰, 对课程实施更具现实指导性。

1.关于语文课程的地位。“实验稿”对语文课程地位的表述不详, 较为空泛。“2011年版”重写了《前言》部分的引言, 从“语言文字”的作用、地位出发, 着眼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所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强调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两段文字集中概括地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地位, 凸显学科特点, 具体明确, 更切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2.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验稿”相应条目中并未有明确的表述,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说的是语文课程的特点, 而非性质。“2011年版”则开门见山, 一语中的, 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根据这一性质, 强调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身精神成长”, 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与这样的性质和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3.关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2011年版”保留了“实验稿”的体式, 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但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细致的修改。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下, 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表述, 强调“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学生“和谐发展”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

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理念下, 紧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特点, 特别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而要落实这样的价值取向,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语文实践, 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既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内涵的具体阐述, 更是针对精神沦丧、人心涣散的现实所做的一种纠偏扶正的努力。不仅高瞻远瞩, 突出语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而且结合语文教育特点, 明确指出“多读多写多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规律。

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下, 将原来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改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凸显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关系, 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明确指出,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应积极提倡”。

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下, 将原来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改为“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 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应以“读书、积累和感悟”为出发点, 更切合语文教育的实际,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4.关于课程设计思路。“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条指导思想: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把握时代脉搏, 继承传统, 汲取精髓,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功能作用的“科学发展观”:二是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 强调语文课程设计必须“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样就使课程设计思路有了具体的方向, 目标更明确。同时, 删去了“实验稿”中第2条关于三维目标的表述, 因为三维目标不是设计出来的, 而是内在于课程之中。

二、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概括更全面, 思路更清晰, 要求更具体, 目标更明确。

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 “2011年版”在“实验稿”原有10条目标与内容前面增加了一段引言:“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段原为“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第2条中的阐述, 经修改后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同时, 在对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具体表述上, 增加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段)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等内容, 使总体目标与内容更全面、具体, 特别突出了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段目标与内容”中, “2011年版”对“实验稿”也作了补充、修订和完善, 虽然总体上条目有所减少, 但内容更为集中概括, 语言表述也更为具体明确。从中可以看出几个方面的突出变化。

一是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强调练字意识。“2011年版”将“实验稿”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中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其中800~1000个会写”, 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 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改为“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对“会写”字要求有所降低, 充分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 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强调“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 而“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的基本标准, 就是“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 识字写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附录》部分的《基本字表》和《常用字表》, 则使识字写字教学有了具体的依据。

二是关注正确的学习方法, 突出良好习惯的养成。“2011年版”将“实验稿”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第4条单列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调至第5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之后;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第2条“初步学会默读”后面增加了“做到不出声, 不指读”的要求, 并将第7条“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调至其后。虽只是位置和顺序的调整, 却体现了对正确学习方法一如既往的关注。同时, 在各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中, 都补充了“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增加了“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写话”目标中增加了“留心周围事物”等要求, 都是在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是重视阅读方法, 文体意识略有增强。“2011年版”各阶段“阅读”目标, 从条目数量上看, 比“实验稿”是减少了许多, 但经过整合, 其内容却更为概括、丰富和具体。“2011年版”将第二学段第2条中“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调至第4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将第三学段第8条并入第2条, 第6条并入第7条, 并在后面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诸如此类, 都不仅仅是文字的调整, 而是体现了对阅读方法的重视, 强调问题意识, 突出通过阅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第三、四学段关于不同性质文章的阅读目标要求, 经过整合, 既增强了阅读的文体意识, 更加强了目标和方法上的指导。

四是软化写作的目标要求, 体现写作教学的新趋向。“2011年版”的写作目标与要求富有弹性, 突出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观察周围世界”,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清楚”,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建议”中, 还特别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述、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继承传统写作教学经验的同时, 体现了新形势下写作教学的新趋向。

“2011年版”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方面也有调整, 总体看都强调要贴近现实生活,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目标要求略有降低。

三、突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性, 内容更具体, 针对性更强。

与“实验稿”相比, “2011年版”最突出的就是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前置, 并且做了较大的修改, 内容更为具体、丰富, 突出了对一线教师的指导作用。既有教育理念层面上的指导, 也有行动策略上的建议, 还有对问题和偏向的针对性矫治。

“教学建议”包括五项内容, 其中前四项是总体建议, 重在理念上的指导, 可看做实施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原则下, 强调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下, 强调要“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 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统筹安排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倡多读多写, 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会学习”。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原则下, 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科学的思维方法”。将“实验稿”中“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改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此原则下强调, “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能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第五项是具体建议,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 既有关于“怎样做”的要求建议, 也有“为什么这样做”的阐述。如对识字写字教学, 既有“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的理论阐述, 同时也有“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这样具体的方法指导。而针对实施新课程十年来出现的一些偏向, 则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例如对各学段朗读目标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 强调其内涵是要让学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对创造性阅读, 则明确指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评价建议”中, 总体建议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在此理念下, 提出评价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建议则针对不同内容分学段表述, 体现了新课程注重课堂教学和评价功能的实施理念, 便于一线教师全面把握, 灵活运用。因为再美丽的蓝图, 如果不能付诸实践, 就只是空中楼阁。这些“具体建议”, 就是语文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施工图”。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施建议”部分强调:“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 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 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特别是人的资源和在课程实施中生成的资源因素。”相较“实验稿”中“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更注重因地制宜和切合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

四、“附录”部分, 除增加两个《字表》外, 也有调整。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 要求背诵的篇目由120篇 (段) 增加到136篇 (段) , 具体篇目略有调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 强调对科普科幻作品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的推荐阅读, 这与突出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理念相一致, 对现实中的偏向也有所矫正。

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3

摘要: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观视角解读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发现课程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本主义课程观思想,主要表现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适切性导向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情意与认知的统一发展,以及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得出人本主义课程观融入化学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课程标准;人本主义课程观;化学教学;文本分析方法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2-000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吸收了人本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近现代教育理念并集合自己的需要加以诠释,这些教育理念在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主要举措中均有所体现。以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简称《化学新课标》)为例,其课程价值定位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未来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多方面能力,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力图改革“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等传统教育模式,这些教育思想均与人本主义课程观相契合。本文意图从人本主义课程观的视角解读《化学新课标》,并对教学实施提出建议。

1 人本主义课程观简介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课程观在抨击学问中心课程的浪潮中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Rogers,C.R.)和马斯洛(Maslow,A.H.)。这一课程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出发点,反对只着眼于学科,不考虑学生的“非人性化”课程,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这一教育价值主张看,人本主义是进步主义课程观的延续。

人本主义课程思想的核心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其主要观点有:课程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自我实现”的人为目的;学校的重心应从教授教材中的知识,过渡到尊重学生的本性和要求,发展学生的整体人格;课程内容应强调认知发展与情意发展的统一,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课程应强调个人意义,提倡有意义学习;课程还应强调“社会适切性”、设置并行和“统合”课程、注重学生内部评价等。

概括来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课程的社会适切性,重视学生认知和情意发展的统一,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人本主义课程的主要特点。

2 研读《化学新课标》的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所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正与人本主义课程关注学习的个人意义以及终身发展等特点相似。在《纲要》指导下编制的《化学新课标》自然要反映这一基本观点。此次化学课标的修订是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要求的角度出发;修订后的新课标还要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与人本主义课程观提倡的课程的“社会适切性”的观点相一致。

基于上述分析,从人本主义课程观角度分析《化学新课标》不仅有可行性,而且对理解新课标有特别价值。对《化学新课标》的文本进行全面研读,重点关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建议四个方面。通过对有可能体现人本主义课程观的关键词分析,如“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化学与社会”等,并结合关键词的上下文分析语句背后的观点,最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统整,发现《化学新课标》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人本主义课程的思想。

3 《化学新课标》中体现的人本主义课程观

3.1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课程观认为,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教材,而是教儿童,要以某种形式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纵观《化学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可谓贯穿始终。

具体看来,《化学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科学素养不仅指一种短期的实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知识和办法,更强调长期积淀的习惯、素养等,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强调方法、观念和态度,因此,重视科学素养本质上就是重视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

在课程理念上,其表述方式都是以“使学生”、“为学生”、“让学生”等开头,表明课程关注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材、教师,也不是学科本身。这一表述,与人本主义课程将教学重点从教授教材过渡到尊重学生的本性和要求上,具有内在的本质趋同。

在课程内容方面,力图依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课程内容,重视可接受性,“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如对初中化学计算,要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了烦琐的数学运算,使学习内容更加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些措施同样表现为对学生本性的尊重。

3.2 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

人本主义课程观提出课程的“社会适切性”,认为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生活及现实社会问题相联系。所谓“社会适切性”一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将课程知识与学生情绪建立起关系,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改善生活有益。《化学新课标》加强了化学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联系,也强调“社会适切性”,与人本主义课程存在相似性。

具体来看,课程目标的相关表述有:学生应能认识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将“初步应用”和“相互关系”作为与物质组成和性质共列的目标。

在课程内容上直接提出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主题,如“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等。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为例,课程要求注重从生活和生产中选取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常见物质,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做出的贡献等。它提供的活动与建议也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社会实际。以水的教学为例,《化学新课标》明确要求要联系实际,包括水的净化、水的污染和水资源保护等。

与社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桥梁,符合人本主义课程主张的“社会适切性”观点。而与学生自身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是培养学生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促进认知和情意的统_发展。所以,联系实际同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3.3 关注学生情意与认知的统一发展

人本主义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认为情意、情绪、感情的发展同智力的发展同样重要。罗杰斯认为,若学生面临的知识与他所经历的情绪无关,则获得的知识几乎不重要,就不会对其行为目标产生有益作用。《化学新课标》关注学生情意与认知领域的统一发展,表现在教学目标上,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三维目标。可见,在追求情意因素与认知目标的统—方面,《化学新课标》与人本主义课程同样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共性。

具体来看,课程理念第一条指出,要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化学,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第二条提到,要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表明对学生心情、兴趣、信心以及态度的重视。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上,《化学新课标》都在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

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化学新课标》强调了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并举例予以详细说明。例如,关于“空气”内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设计为“学习从化学角度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懂得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从而与“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的认知目标相匹配,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与认知领域目标的联系,反映了《化学新课标》在教学上要求兼顾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的内在想法。

在课程内容方面,认知与情意融合的体现更多。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为例,除了前文中提到的“社会适切性”的内容能促进认知和情意的统一发展之外,《化学新课标》还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常见物质,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的巨大贡献等。以情景素材为例,每个二级主题下都提供了联系生活的素材,如灯管中的氖气、食品中的乳化剂、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等,以生活内容作为教学素材自然是“社会适切性”的需要,但同时也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有助于从化学角度认识科学对于自然、对于社会的价值。

3.4 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人本主义课程观要求帮助学生尽其所能,重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力,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应当说是一种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课程观。《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与人本主义课程观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关注具有较明显的共性。

具体而言,《化学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课程目标虽未明确出现“终身学习”的关键词,但它对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所要掌握的方法和形成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如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通过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等表述信息,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以及交流、表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些要求都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实质上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关注还体现在课程实施建议上。《化学新课标》指出,学业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包括纸笔测验和活动表现评价,以及建立学习档案等等,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笔者认为,在学业评价上没有出现“终身学习”概念,但其着眼于能力和态度的评价方式无疑对终身学习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当然,重视学生内部的自我评价也正是人本主义课程所提倡的评价方式。

4 将人本主义课程的观点融入化学教学实践

从人本主义课程观的视角分析研读《化学新课标》,使我们能从新角度理解化学新课程,从而更主动地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笔者认为,这些教育基本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一线的教学。当前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4.1 全面设计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意统一发展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除了关注知识和方法,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意发展。虽然关注情意发展对教师来说具有挑战性,有时候可能会感到有点“虚幻”,但只要有意识,肯思考,善于观察,就能取得进展。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二级主题中,教师应当思考,除了促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外,我还应当给学生什么,比如科学的神奇、对空气变暖的担忧、对自然的敬畏、环保的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等。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化学史,尤其是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也是促进认知和情意统一发展的利器。好的故事能吸引人,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以及刻苦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等。

4.2 联系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教师应积极发掘联系学生生活及其环境的内容作为情境素材,在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活动时更要密切联系常见事物或问题,联系具有新闻性的消息,甚至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方法组织学习。还是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为例,教学可以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开,如“饮用水要烧开吗”、“空气净化器净化什么”等,既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能赋以学科知识以真正的意义。“做中学”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这类学习往往以科学问题为导向,学习就是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结果是掌握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

4.3 加强反思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新课标提到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都是在信息时代进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能力和方法,传统的纸笔测验式评价显然不能满足观察这些能力发展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调查、资料查阅、口头表达、研究项目等表现性评价,帮助学生展示自己能力,提高自信心。在多样化的评价中特别要重视反思和自我评价。反思是对自己行为的审视,有助于学生理性看待自己,自我评价也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举措。应当说,能认识自己是发展的基础。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jn,D.L.)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学生在亲自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更清楚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就有可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4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许芬英

一、“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1.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表述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设计思路”的修改

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2.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关键词,并给出具体描述。并专门阐述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目标”的修改

1.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2.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4.规范了课程目标的若干术语。并在学段目标中使用这些术语。

四、“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的修改

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用规定的课程目标术语,对某些课程目标的表述进行了修改。

2.从总体结构上看,“几何与图形”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三个领域的结构基本没变。“几何与图形”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将实验稿中分四个方面对内容进行的要求(即“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改为从三个方面展开内容要求,即“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这三部分中的“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实验稿中的第一和第四部分而成,而其他两个部分与原来的两部分对应。

3.四个领域中一些具体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如下。(1)删除的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

①对“大数”的认识与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实验稿P31)②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实验稿P32)③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验稿P33)▲在“图形与几何”(实验稿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删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 ①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实验稿P39、P43)②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实验稿P39)

③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实验稿P40)

④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实验稿P41)▲“统计与概率”部分删除的内容 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2)新增加的内容

▲“数与代数”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 ①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具体如下:

*⑥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⑧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在“几何与图形”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下面的要求是选学内容:

*⑦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⑧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⑨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⑩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略)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基本保持了实验稿的要求,如:要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此外,还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如: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使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五、“实施建议”的修改

“实施建议”由原来按学段表述,改为三个学段整体表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六、“实例”的修改

增加了一些帮助教师理解、澄清困惑的实例。并且,对大部分实例不仅仅呈现了实例要求本身,而且提出了实例的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建议,有利于教师理解课程内容、体会数学思想、实施教学。

七、增加附录

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5

一、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二、关注实用阅读策略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明确地在“对话”的维度中增加了“教科书编者”这一视角,就是确立和凸显“编者”的地位和作用。“教科书编者”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在客观上起到一个先导的作用。因此,我们老师在进行备课、解读文本和教学时,一定要明白在教科书中读到的作品的文本意义,除了有作者的思想之外,还与编者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揣摩编者的意图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内容,体现了对实用阅读策略的关注。

三、说明语法修辞知识

新课标专门对“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作了说明。要点:①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于形成语文应用能力和培养语感,而不在于掌握语文知识本身;②教学语文知识的主要方式是“指导和点拨”,而不应是“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③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要与具体语言实例结合,而不应是单纯的“记忆”语文知识。

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6

析学习心得

8月24日,在网上跟专家老师学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让我觉得与实验稿对比,体育与健康课的定义更加准确、清晰;课程的特性体现了体育教学的本质;原大纲里的双基又提了出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还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身体练习和运动技能为主线,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可行性的参考性的建议,如建议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观察、练习、发展和创造。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为我们体育教师提供了合理的建议,学生在体验中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锻炼,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总之,在“健康第一” 的思想指导下,对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性建议。

在专家老师讲课程基本理念尤其强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一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作了具体的要求“适合教学实际条件”其实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如:在什么环境下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体现了学习目标的可操作性、检测性。值得注意的是修订稿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同时,提出了传授式教学。而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活动过程,它不是机械的单向的传授知识,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流关系。而是具有艺术的特点。

一、形象性。

二、情感性。

三、创造性。

四、示范性。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特别是对于体育课来说。评价方面提出了“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还起主要作用的,其它评价形式为辅料。此部分

内容还有不理解的东西,需要进一步细读研究。

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起来。同时与高中《标准》 分离。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更加符合实际与时代要求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上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 合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阐述。

三、修订稿在几条课程理念方面做了以下强调:

1,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强调在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

2、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中,为了防止教师误解“激发运动兴趣”理念,不重视学生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导致“放羊课”教学的现象,在强调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出要“重视对学 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等。

3、在“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理念中,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

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目标调整为四个方面修订稿将学习领域改为学习方面,并对实验稿中的五个学习领域进行了调整,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五、课程内容提高了指导性

将《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在对学生提出的每一条目标要求之后,修订稿中都会列举达到相应目标要求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供老师们选择。同时,还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这样既有助于一线体育教师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去达成学习目标,又有助于教师清楚如何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目标与内容”。

六、实施建议更为强调地方制定实施方案的作用

修订稿将“教学建议”部分关于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挪至附录部分,同时对地方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旨在强化地方和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责任和权利。

七、评价突出强调学校体育工作的整合性为了提高体育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修订稿增加了一些可供教师直接参考的案例,放至附录部分。特别在对“体能”的评价中,修订稿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要求体育教师处理好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八、课程资源开发强调与体育紧密结合修订稿强调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与身体练习有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时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 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本《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 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本《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立了六个学习水平,每个学习水平都设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领域目标是通过水平目标的达成而实现的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 运动项目。

二、附表

下表显示五个学习领域在同一水平的学习目标及相应的活动和内容。水平一领域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运动参与1①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运动技能。

2,学习和应用 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简 单的技术动 作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动作,如水中行走、水中飘浮、冰上行走等。身体健康。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指出坐、立、行时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的区别说出处于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时的感受

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 随同集体完成各种必要的操练,如队列练习、广播操等 在游戏或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的练习从事发展柔韧性的各种动力性练习。

3、具有关注身 体和健康的意识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己 身体的变化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辨别左右、前后、上下的方位 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变化。

心理健康

1、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表现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心情体验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

2、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 的环境在陌生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与陌生的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社会适应。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体验集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比较并尝试说出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注:①“领域目标”栏中的标号表示该领域目标的序号。

水平二领域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运动参与。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运动技能。

1、获得运动基 础知识说出所做简 单运动动作 的术语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 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危险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的方法身体健康。

1、形成正确的 身体姿势 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 力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3、具有关注身 体和健康的意 识 描述身体特征说出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功能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比较自己的与同伴的身体特征 心理健康。

1、了解体育活 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如紧张、兴奋等体验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的情绪表现观察并说出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说出同伴退步或失败时的情绪表现。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参加较剧烈的游戏或运动时,在身体有轻微难受感觉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运动任务不害怕与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社会活动。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体育表现出合作行为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水平三领域

领域目标水平目标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运

1、具有积极参主动参与运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动参与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动动作的学习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运动技能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 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知道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或动作术语,如滑冰运动中的蹬冰等观看体育比赛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观看电视中体育比赛和表演。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初步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

了解安全的运动方法,如穿着合适的服装运动、跳跃时用正确的姿势着地、摔倒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等正确应对运动中遇到的粗暴行为和危险身体健康。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他人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利用器械做跨越、钻过和绕过定障碍的练习从事各种迎面穿梭接力跑的练习练习各种平衡动作 进行各种有节奏的练习。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知道青春期男女生身体特征的变化,正确对待第二性征的出 现关注青春期的健康,如女生注意乳房卫生和经期卫生,男生正确对待手淫和遗精等初步认识青春期男女体能方面发生的变化。

了解经期科学锻炼的知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知道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知道主要食物(如蔬菜、瓜果等)的营养价值了解从事体育活动时的营养卫生常识。

知道参加体育活动应该补充适当的营养素知道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注意的营养卫生常识。心理健康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

2、正确理解体 育活动与自 尊、自信的关系正确对待生 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对生长发育的变化(如月经等)采取坦然的态度消除因身体形态问题。

(如太胖、太瘦等)可能产生的自卑感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消除因运动能力较弱产生的烦恼。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了解不良情绪对体育活动的影响。了解体育活动对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了解体育活动对产生良好情绪的作用。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了解勇敢与蛮干的区别在教师指导下敢于做未曾完成的动作在教师指导下敢于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如支撑跳跃等。社会适应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体育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表现出与社区活动的联。

系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说出或写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情况。

2、学会获取现 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 从报刊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 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 知道附近的体育场所及其用途。

评价方面提出了“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还起主要作用的,其它评价形式为辅料。此部分

内容还有不理解的东西,需要进一步细读研究。

以上是我在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后一些粗浅观点,可能有不太成熟,望各位体育同仁批评指正。

课 程 标 准 解 读 分 析 学习心 得

2013-8-18

余雷

厚 德 学 校 体 育 组

2013-8-18

余雷

2024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7

一、新旧课标内容对比

二、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内容概要

在第一学段中,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特有的价值及其作用, 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从而积累相应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也增强了对所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与巩固。

本学段 (其他学段也如此) “综合与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应当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针对性要强, 但要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一到二次的实践活动。它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穿插在课内, 也可以课内外结合, 使之常态化地落实于教学活动之中。

三、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 逐条解读

1. 通过实践活动,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本条目标提出的要求看,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方案不一定要独立设计, 可以将它“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也可以将其融合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之中,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数与代数”中“数的认识”时, 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后, 让学生走进生活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进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特有的价值。教师教学时可以适时设计关于“万以内的数”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运用“万以内的数”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案例:《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课前, 我认真地评价了学生课前完成的实践性的作业 (课前, 每位学生做了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20个1平方分米的方纸片) , 学生对完成这些“课外实践性作业”很感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之间进率) 的抽象性特点和三年学生思维的直观性特点, 我组织了这节室外的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活动期间, 通过交流, 学生有很多想法, 记录如下:

生1:我知道了1平方米的方格里能盛下100个1平方分米方纸片。

生2:我知道了我们走廊里的大方格不是1平方米, 比1平方米大一点, 因为我们用100个1平方分米的方纸片摆齐后, 还没到边, 而我们做的1平方分米的纸片是比较精确的, 所以我们5个人判断这个大方格不是1平方米 (可见, 生2已经初步建立了1平方米的空间观念) 。

……

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感受到了“我们走廊里的大方格不是1平方米, 比1平方米大一点, 因为我们用100个1平方分米的方格摆齐后, 还没到边……”这样的活动形式, 充分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特有价值和作用, 学生从中润物细无声地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 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 引领学生自主参与的一项教学活动形式。所以, 本条目标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前后, 都要明确问题内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案例:《图形分类》

下图所示, 桌面上放一些纽扣, 你能将这些纽扣进行分类吗?思考一下:怎样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确定的标准可以将纽扣分为哪几类?并用连线、列表、画图、文字叙述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

此项“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设计的几个问题, 意在引导学生首先“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所设计的要求在于引导学生知道并能灵活运用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策略。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本目标提出的要求是指让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实践操作) 的过程, 在活动中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又对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有进一步的理解与巩固, 起到了既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双重作用。

教学案例:《奇妙的剪纸》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教学片段:

师:请观察这张剪纸的图案 (课前准备) , 你发现这张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对称)

你能猜到老师是怎样剪出这样对称的图案吗? (先独立思考, 再交流想法。)

(学生发表想法:折、画、剪的过程———将正方形对折, 然后在折好的图形上用铅笔画出一个想剪的图形, 最后沿所画的图形的边剪。)

师:同学们能用刚才所讲的方法剪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吗?

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和剪刀, 动手试一试, 交流展示作品。

师:正方形还可以怎么折?能不能多折几次再剪呢?想试一试吗?

学生实践。

……

学生动手尝试, 并展示作品 (有的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为什么同学们剪的图形中有的是轴对称图形, 而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生共同小结: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 都是轴对称图形, 不对折而完成的剪纸图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此项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剪轴对称图形的操作过程, 深化了他们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明晰了对折的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折痕的两侧是完全对称、相同的等相关知识。

四、教学实施建议

本学段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 要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综合与实践”这一内容设置的目的为指导来进行合理把握。

第一, 组织的实践活动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不同于显性的数学知识探究活动, 更不能通过教师的直接讲授替代学生的实践操作, 它是一项使学生全程自主参与的实践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 应该享有较大的发挥、发展空间。

第二, 应重在实践、重在综合, 让学生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创新意识。“综合与实践”活动是落实这些目标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实施活动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要注重对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重视把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以及数学内部知识体系相联系, 加以综合应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 要关注过程、巧设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综合与实践”与其他领域相比, “不仅要关注结果, 也要关注过程”。它主要是以问题为载体的, 教学时教师要巧设问题, 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角度出发, 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独立思考, 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要常态化、少而精, 让学生经常体验到这种教学形式。“综合与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应当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且针对性要强。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 也可以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

第五, 实施活动中要进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与展示。要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并进行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上一篇:大学一年生活个人总结-个人总结下一篇:大学生在校就读证明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