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第7单元课文知识点(共5篇)
21.《圆明园的毁灭》 主要内容: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怨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读句子,说说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写出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甚至世界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写出侵略者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野蛮、残暴。)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这样写是为了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圆明园曾经拥有的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而这样的辉煌被毁灭了更能引起我们的愤怒。)
22.《狼牙山五壮士》
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后,英勇跳崖的事。
中心思想: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杀敌;跳下悬崖。
1、课文的叙述顺序: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2、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坚定、决定果断。)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3、课文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二次作为重点写,因为第一次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敌人还没有彻底摆脱,紧跟在后面,群众和大部队还是有危险;为了保证群众和大部队的绝对安全,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牺牲自己,保护群众。写出五壮士热爱祖国、英勇顽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4、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顶天立地、气壮山河、可歌可泣、舍生取义。
23.《难忘的一课》
主要内容:记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中心思想: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24.《最后一分钟》作者:李小雨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
主要内容:记叙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中明确指出,澳门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一、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与要求
语文五年级上册二单元的主题为“自然奥秘”, 安排了这些内容:
第四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开启大自然之门, 领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文题蕴涵丰富而又明快生动, 召唤学生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营养。在文本诵读中, 培养学生观察的热情,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主要叙述了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一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 到傍晚忘记了回家;二是放鸭子时, 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 父亲的责骂并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虽然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样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 但正是由于他对昆虫具有浓厚的兴趣, 并养成了耐心观察的好习惯, 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 体会要打开自然课本、走进大自然不仅需要观察, 还需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
第六课《变色龙》采用叙事的方式, 巧妙地展示了变色龙三个方面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看、问、试验等方法进行观察, 描写了变色龙的静态、动态的主要特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 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多种方式观察动物的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七课《金蝉脱壳》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蝉儿脱壳前后的颜色变化以及动作过程, 不仅是因为观察仔细, 更重要的是进行了持久的跟踪观察, 并通过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观察内容, 让学生领悟跟踪观察的方法和有序生动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以上的四篇课文内容都是围绕核心知识点“学习观察”而构架安排的, 主要聚焦“动物”。“慧眼细察出佳作”, 习作2是写一个小动物。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写出动物外形或动作的主要特点。巩固过渡句的使用, 使文章前后段之间更紧密, 从而有条有理地表达观察的内容, 形成观察能力。
练习2的内容也突出了“学习观察”这个核心知识点, 其中两个部分与观察有直接的联系。一是“诵读与积累”, 内容是三位名人有关“观察”的名言, 从不同方面强调了观察的意义与价值。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 深刻感悟观察对于积累知识、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培养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二是“想想说说”, 这是口语交际训练, 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话, 教学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注意前后联系, 发挥想象, 合理推想。这样的训练除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外, 还注重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协同发展。
可见, 这一单元围绕核心知识“学习观察”系统地编排了教学内容。观察是人类与自然、社会乃至自身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探索大自然奥秘发挥重要作用。语文学科视野中的“观察”与培养学生的“说”“写”等能力是分不开的, 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 丰富自己的感受, 更能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提升表达水平。本单元在第三学段的开始, 既要注意与前面学习的联系, 又要注意区别, 突出本学段的重点, 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溯源:前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一、二学段中, 围绕“观察自然”的课文很多, 包括观察植物、动物、景物的, 还有观察的小故事、实验文章等。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之前, 学生对观察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知晓一些观察方面的知识, 如观察要有目的, 由上而下、由远而近, 由整体到部分等观察顺序;初步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通过看、听、闻等手段进行自然观察、实验观察、跟踪观察、对比观察等。在习作上, 一、二学段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书中图画、自然界植物、生活中景点等, 让学生积累素材, 写出图意或事物特点, 适当展开想象。另外, 口语交际训练、综合性学习也注意训练观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训练, 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在一、二学学段中, 与本单元核心知识“学习观察”有着紧密联系, 教学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这些内容:
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通过介绍达尔文对海洋中小岛上昆虫的观察从而感悟道理, 培养学生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这与《装满昆虫的衣袋》都是介绍名人观察的故事, 以榜样感召学生观察大自然, 培养热爱观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一课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这与本单元第七课《金蝉脱壳》有相似之处, 两位作者都采用的是同一方法, 即跟踪观察的方法。但在表达观察的结果时, 前者是粗细条勾勒, 后者是细描刻画, 语言表达更加生动。这种安排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
四年级上册“培养学习习惯”中将“留心观察事物”作为教学内容, 在指导学生看图表达内容时, 初步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留心观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 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不仅对语文学习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十分重要, 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初步让学生知道观察静态事物时应注意以下四点:要按一定顺序观察;有重点观察;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四年级下册一单元的《燕子》这篇写景散文描写了燕子外形、飞行和休息的情景,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作者通过看、听等两种方式仔细观察, 既描写静态、又描写动态, 而且语言准确生动。这与本单元第六课《变色龙》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有些类似, 但这两篇课文的文体显然不同。
三年级下册的习作3“写写自己的新发现”。教学前先布置学生到校外去有目的地观察, 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而且要写得有意思。通过例文, 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力求有新的发现。例文就是通过小作者细心的观察、简洁的描述, 展现了一个表面静悄悄、实则活生生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的习作3“写写自己生活中的新发现”,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新发现, 具体地写出来。通过这次作文训练, 使学生明白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四年级下册习作5写“一两种植物”, 要求学生先确定观察对象, 对选择的对象进行仔细观察, 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最后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些习作的练习为五年级上册习作2“写动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延展:后续学习的巩固与提升
第三学段中除了这一单元外, 与核心知识“学习观察”有关的课文不多,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 我们要利用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继续巩固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表达观察, 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课讲了作者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 生动具体地描写鸟儿归林与栖息的壮观场面, 表达了作者爱鸟的心情并赞扬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全文情真意切、情理贯通, 让学生体会作者有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观察, 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观察内容。
六年级下册四单元《夜晚的实验》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实验, 终于揭开蝙蝠飞行秘密的经过, 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的科学精神。这一课很好地回应了伽利略的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
学生平时观察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看后印象不深, 笔下写不来。这是学生普遍的问题。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中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观察要有顺序, 否则观察显得乱七八糟、杂乱无章。观察时, 在对事物有了比较清晰的全貌了解之后, 要抓住重点进行再观察, 否则观察的主次不清。只有突出重点、细致观察, 才能使文章主次分明、惟妙惟肖。在观察过程中, 边观察边想象,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事物相交融, 深刻体验自己的感情变化以及心理活动的过程, 这是因为写作不仅要写观察到的人、事、物, 还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会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积累素材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基础。课标在第三学段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这样的教学要求进一步强调要引导学生“有意识丰富自己的见闻”, 要求学生的观察目的更明确、方法更具体, 观察与积累、想象等相结合, 提高表达水平。
五年级下册习作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后写一篇习作”。观察一种自然现象, 把它的特点写出来。训练学生仔细观察与跟踪观察相结合, 写好习作。六年级下册习作4“记一次实验”。习作要求就是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或自己边实验、边观察, 做好记录, 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 多动脑的良好习惯。这些习作训练都是对本单元教学后的巩固与提升。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单韵母,学习三个单韵母的发音。
2.和学过的熟字“马、伯、禾”读音相联系,让学生体会a、o、e在音节中的发音。
3.观察四线格内韵母的字形和位置。
4.学习四声,认识四个声调,能正确读出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读出三个单韵母及它们的四声。
教具准备:
三幅主题图及“a、o、e”的字母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好朋友丁丁有一个可爱的小弟弟,丁丁非常喜欢他。一天小弟弟突然感冒了,丁丁急忙带他去看医生。出示主题图大家想:医生给弟弟检查嗓子时会让他干什么?
二、活动
(一)(一)出示单韵母a
1.你认识它吗?指名读。
2.你能带着大家读吗?会读的学生带读。
3.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读。
4.你是怎么记住单韵母a的?(学生发挥想象,可以对照着图说)
5.谁能根据a的样子给它编个顺口溜?
嘴张大,就念a,我要做个发明家。
6.现在用你喜欢的顺口溜记住它。
过渡:丁丁家养了一只大公鸡,每天早上催人们早早起,它是怎么叫的呢?
(二)出示单韵母o
1.你知道它怎么念吗?学生念,师要及时纠正发音。
2.你愿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读吗?
3.指名带着大家一起读。
4.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能编个顺口溜吗?
嘴一缩,就念o,学习拼音好处多。
过渡:我们一起认识了两个单韵母,老师这里还有个新朋友想跟你们认识。
(三)出示主题图3
1.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出它的音。
2.你愿意教不认识e的同学吗?(学生可以自己找同学教)
3.你愿意让同学检查你的发音吗?指名读。
4.编个顺口溜记住它
嘴一咧,就念e,我爱跳舞爱唱歌。
三、活动
(二)巩固发音
1.说悄悄话:师出示a、o、e的卡片,1、3、5组的同学说,2、4、6组的同学听。然后交换。
2.做抢读游戏。
课中休息
四、观察三个单韵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师:你们想看看a、o、e在四线各种的位置吗?师板书,说明以后会教大家写的。
五、活动
(三)复习学过的字
1.出示带拼音的“马、伯、禾”字,这些字读什么?你们看,它们的拼音里有你认识的朋友吗?
2.你再读读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字的尾音和所学的单韵母的发音相同;也许有的学生会发现声调。)
六、活动
(四)学习四声
1.学习四声:汉字的字音是有声调的。出示“a”的四声,谁会读?
2.自己试试读“o、e”的四声,不会的同学找会读的同学学学。
3.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能记住四声的好办法,愿意学吗?教四声谣,边教边出示手势帮助学习声调的变化。
一声起音高高一路平
二声由中到高往上升
三声先降然后再扬起
四声从高降到最低层
4.能用手势帮助读出单韵母的四声吗?指名读。
5.做碰对游戏
要求:请三个同学每人举一张单韵母卡片,再请四个同学每人举一张声调卡片,指名任意说出带调单韵母,举卡片的同学要碰对组成学生说出的音,其他同学作评委判断对错。
七、给基础好的学生拔高,试着给学过的字标声调
日、山、石、田、土
附:板书设计
ā á ǎ à
ō ó ǒ ò
ē é ě è
i u ü
教学目标:
1.认识i、u、ü3个单韵母,学会它们的发音。
2.继续巩固四声,唱读四声体会每个字的声调。
3.复习3个汉字,巩固新学的韵母。
教学重点、难点:
i、u、ü的四声
教具准备:
1.3幅主题图,“地、出、女”的生字卡片。
2、“i、u、ü”的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3个单韵母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3个单韵母,咱们复习一下。
四声练习,接龙游戏开始。
二、导入新课,活动
(一)(一)出示主题图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漂亮的小衣服和一个新朋友,出示卡片i,你认识它吗?你们谁来正确的读出它的发音。
1.指名读。
2.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3.你怎样记住它,请你编个顺口溜。
4.同桌的两个同学听听各自选择的顺口溜。
iii戴帽穿新衣
(二)出示主题图二和三,现在还有两个单韵母朋友想跟你认识,出示卡片u和ü,谁认识它们?
1.指名读。
2.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检查发音。
3.打开书23页,用刚才编顺口溜的方法记住这两个朋友,两个人互相学习。
4.开始汇报学习成果:
(1)谁带着同学读。
(2)老师读。
(3)放书,看黑板上四线格里u和ü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说。
三、活动
(二)1.先复习四声谣,边说边用手势帮助声调的变化。
2.出示“地、出、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其中“女”字没有学过,请认识的同学带读。
3.再读“地、出、女”3个字,细心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4.引出3个单韵母的四声。
5.观察:“i、ü”的四声有什么变化。
6.讨论:为什么i加声调后可以省略头上的点,而ü却不能?
7.做接龙游戏,复习“i、u、ü”的四声。
课中休息
四、活动
(三)1.今天学的3个单韵母你们会了吗?老师要加上以前学的3个单韵母,放在一起考考你们,你们行吗?
2.做抢读6个单韵母四声的游戏
3.书上只给我们出示了每个字的一声,你能不能把其他的3个声调读出来。
五、活动
(四)1.出示生字卡片:“
七、土、我、河、目、绿”,先认读,体会6个单韵母在音节中的发音。
2.进行唱读四声,体会6个字的声调,并且把没有出现的其它声调读出来。先自己试试读,再2人互相读,最后指名读。
六、活动
(五)拔高题
你还能想出那些字发“a、o、e、i、u、ü”的音。
附:板书设计
ī í ǐ ì
ū ú ǔ ù
ǖ ǘ ǚ ǜ
咏鹅
一、课文说明
《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鸣叫时的声音及神态;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后两行写鹅游水嬉戏时的情景: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绿绿的水面上,一双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表达了作者对鹅十分喜爱的情感,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图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才肯和大家见面。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快猜猜我是谁?
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
3.(放录音)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了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
(二)学习新课。
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咏、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项
(2)易读错字音:曲、拨、波
3.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学生质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师再启发引导)
(3)大家说得那么好!连大白鹅也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
(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5.(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连放数遍录音)。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唱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合作完成)
(3)播放课件,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出了这首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
(2)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跟读、诵读、赛读等)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棒!我听了非常感动!可是,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集体、分组、个人)
2.学习生字:咏、曲、项、毛、浮、绿、掌、波、拨、马、乌、鸟、写、毛、车。(抽读生字卡片)
(二)新授。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
出示新笔画,说明名称、写法。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空。
2.学习写字。
(1)出示:马、乌、鸟、写
观察:在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吗?请你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
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异同。(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儿、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空数遍强化字的笔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毛、车、火”。(观察:与前面学的几个字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
让学生将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同学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五.作业安排。
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一些有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有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板书设计: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书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认识横折、横折勾和点。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和朗读的能力。
3、认识到书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
2、学生课前准备的绘画的书架或照片,带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谈话:谁愿意谈谈你的小书架是什么样的?丁丁家也有一个小书架,他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书架吧。
2、复习单韵母
二、读文
1、老师大声读课文,小朋友们打开书小声读读短文。听的时候要用手指着书认真听。
2、生评价师读得怎么样。
3、谁能完整地读课文?指名读?
4、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三、识字
1、小书架中有许多有趣的字卡,让我们一齐来读读它。如果这个字你不认识你可以示意老师。
2、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在课文中读读这些认识的字。
3、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可以和你的伙伴合作。
4、请小老师教同学。
四、再读课文
1、认了生字再让我们读读这首儿歌吧。
2、你的小书架上摆了哪些你最喜欢的书,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3、你喜欢你的小书架吗?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4、读全文。可以加动作。
5、试着背诵。
五、写字
1、认识新笔画“横折、横折勾和点”。
2、记字形:组织学生讨论“用、在”的笔画笔顺。
3、指导书写。
六、练习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课。教材简析
《地平线》这篇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散文中的名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借事说理散文。课文叙述了“我”小时候在渭北大平原上,两次追寻谜一样的地平线,但都失败了的事,揭示了人生有了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就会充满着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一人生哲理。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见解,在文本阅读中激发兴趣。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教学方法:
结合杜郎口中学教学理念在我班级的实施经验,精心设计好学案与导学案的内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读中感悟、预习交流展示汇报。以达到使课堂取得更理想、更高的效果。
1、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读书。
2、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充分的,多种形式的读中去想像、去思考、去表达。通过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地平线的资料以及图片。
2、教学课件制作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初识地平线(谈话导入)
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
(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2.课件一(地平线图片)
指导学生观看。同时解说:清晨,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傍晚,夕阳从地平线缓缓坠落,广阔的大漠,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海洋„„都有你绰约的身影,美丽的地平线,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地平线)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案导航、自主学习出示预习学案:(课件出示)
1、认真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依据预习学案进行检测】
三、依学案检查预习情况。
1、开小火车朗读课文。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顺序。《板书:自然的、人生的》
3、分段及段意概括。
【设计意图:把握好预习内况,引导学生读好课文的重要起点。在读好书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做好新课的理解品读铺垫。】
四、互动合作、释疑解难。(解读“大自然中的地平线”)
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课件出示自主汇报题)要求:默读自主汇报题,1分钟思考时间。自主汇报。
1、作者发现的地平线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大自然中的地平线)
2、这道地平线在“我”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作者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是什么心情?谁来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设计意图:
1、从文到图,再从图回到文字,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在儿童时代看到的大自然中的地平线是那么的神奇,*
2、由于这部分内容容易解析,学生依靠自主能力进行解答汇报,增强自信心。从而为后面文中的“我”两次追寻埋下伏笔。]
(一)读悟“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师过渡: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和惊异,“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出示课件〈学习提示一〉 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
1、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清经过与结果)
2、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地骑?现在会有什么感受?
3、把这一自然段读出“我”“奔”去时的充满希望,看到“天地依然平行”时的失落。
(二)读悟“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师过渡:就在“我” 百思不得其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出示课件(学习提示二)自由朗读课文5-12自然段
1、第一次分角色朗读5—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预设:(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板书课题:谜? 永远走不到
2、第二次分角色朗读5—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急切、好奇)
3、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三)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
出示第13自然段:(齐读、自主汇报)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
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
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
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师:(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带着自己的感悟,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设计意图:作者的两次追寻其实是一个探谜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文中 “我”是多么急切地希望得到答案,从而体会“我”对新鲜事物探秘的浓厚兴趣。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找出重点词句,分析、感受。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内容。以读代讲。]
五、读悟“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
预设:(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板书:人生的地平线、永远去追求)
③、反复诵读:(师引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走进中学的校园,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结合自己平时的经历谈一谈你的地平线是什么。你又是如何追寻你自己的地平线的?
[设计意图:此处的品味感悟是理解课文的关键,通过激情导读引导学生反复悟读,反复品味,旨在让学生理解地平线其实就是崇高的理想,是美好的愿望,是幸福的生活等等。]
六、总结全文、解谜地平线 出示课件:地平线是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设计意图:这里的教学,是深化学生的认知,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悟:人,应该永远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哪怕它永远走不到,也不能停止我们追逐的脚步,只要我们执著地追逐、探索不断地向前看,不断地奋斗,那么我们终有可能触摸到我们人生的地平线]
板书设计
7、地平线 谜?
永远走不到 永远去追求(大自然中的地平线)(人生的地平线)
人生理想 奋斗目标 《地平线》教学设计二(1课时)
莲江口小学 刘玉华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几幅关于地平线的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来到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来到渭北大平原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3、这道地平线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到自己已经到了天的尽头,作者的心情如何?让我们带着高兴激动兴奋的心情读一读:啊,天到尽头了!
(三)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我骑着自行车拼命向那树丛奔去,结果怎样呢?谁来带领大家来第一次追寻?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角色转换。请问你为什么拼命地骑?你追了好长时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四)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正在我傻愣愣地站在那里时,一位老人走入了我的视野,我和老爷爷说了些什么呢?自由读我与老爷爷的对话。
2、思考:你对地平线又有了哪些了解。
3、分角色朗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师生共同分角色朗读。读出我急切的心情和老人神秘的样子
5、我们每个人都有破解谜底的欲望,于是,带着几分疑惑我进行了第二次追寻,谁来带领大家去追寻?指名读第十二自然段。
6、这次追寻找到答案了吗?读一读文中的话。
7、两次追寻都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指名读第十三自然段。
8、于是我开始咀嚼老人的话,咀嚼是什么意思?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请你用咀嚼说一句话。你觉得我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追寻有意义吗?同桌交流。
(五)体会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小时候,地平线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慢慢地我长大了,走向了社会,这个谜底揭开了吗?
2、默读第十四自然段
3、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4、画出给你启发的句子。组内交流你的理解
5、想象作者会经历哪些艰辛苦楚寂寞,又是怎样没有沉沦下去的?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地平线,我为自己确立的人生地平线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你们呢?
(六)升华情感
1、你知道哪些人为着自己的人生地平线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2、在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3、引读加深感悟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我们应该——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的喜悦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我们应该——(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中学大门,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七)总结全文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次追寻 自然的地平线
第二次追寻 不断地去追求 人生的地平线
地平线教学设计三(1课时)
一、导入
1、师述:下面咱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课文,大家用琅琅的书声、精彩的发言来证明我们是最棒的!好不好?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
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
(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3、师述:你望到了吗?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高楼大 厦,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不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今天我们一 同学习的《地平线》这篇课文,将会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
道的地平线。
二、初读
1、师述:课前预习了吗?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预习最扎实。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
渭、咀、嚼
①、“渭”的偏旁是“氵”,推测“渭”的意思,组词“渭水”、“渭河”、“渭北大平原”。简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区的黄土质冲积平原。读着这个词,让你产生一种
怎样的感受?(宽广、辽阔、平坦)②、“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测“咀嚼”的意思。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咀嚼?待会儿让我们来好好
地“咀嚼咀嚼”这篇课文。
2、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14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
倾听。(读后评议)
3、课文读通了,但又读懂了多少呢?你在文中看到了几道地平
线呢?快速浏览,快速寻找。(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读“自然的地平线”。
1、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
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
2、解读地平线: ①、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
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②、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谁来
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
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拼命”)结果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心情的急切,结果的神秘。)(我拼命地踩着自行车,车轮飞转,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哪儿去。)(这地平线多神秘呀,怎么我追了半天,明明已经追到了它,它
却神秘地跑到了远方去了。)
4、指导朗读。
五、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
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永远走不到”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
(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6、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齐读第13 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
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
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六、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
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
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 ②、(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③、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反复诵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七、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林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结束语: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地平线》教学设计四(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带回副优美的图片,想欣赏一下吗?(好)
师放从各个场景拍摄的地平线图片,同时解说:清晨,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傍晚,夕阳从地平线缓缓坠落,广阔的大漠,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海洋……都有你绰约的身影,美丽的地平线,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各处地平线的放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平线,从而感受它的美。)
二、初读自然的地平线。
1、师:老师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小时候追寻的又是什么样的地平线呢?(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2、一名同学读课文后,其他同学回答老师进出的问题:小时候作者追寻的是大自然中的地平线,长大后追寻的是人生的地平线。(同时师板书)
3、师出示渭北大平原的响鼻,并作以解说:这就是渭北大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举目四望,真有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与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渭北大平原,从而感受渭北大平原的壮观、美丽,为下一步的读做好铺垫。)
4、师:作者来到渭北大时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呢?(生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有关的句子回答)
5、师过渡:是呀,想到自己已经到了天的尽头,作者的心情如何呢?
生:激动、兴奋、真想大喊一声……
6、师: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既激动又兴奋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指名生读文
7、师过渡:我骑着自行车拼命地向树丛奔去,结果怎样呢?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吗?(设计意图:引出下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生发挥想象力,描述画面内容,同时回答:当我赶到树下时,发现天地依然平行,远方又出现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8、师: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们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老人都对我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
思考:从老人与我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后回答。
9、与同桌或前后桌分角色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说一说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地平线的神奇与老人渊博的知识。)生读文后回答
指名分角色朗读我与老人的对话,问:我知道地平线的答案了吗?(没有)
10、师:我们每个人都有破解谜底的欲望,更何况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于是,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的追寻,这次追寻找到答案了吗?(没有)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牵引全文,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指名生读文
三、1师过渡:两次苦苦地追寻都没有答案,你们觉得他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追寻有意义吗?同意有意义的同学请举手,同意没意义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看来,我们同学都各有各的观点,那好,我们现在就进行现场辩论。辩论前,老师先说一下辩论的规则。(课件出示辩论规则)(1)亮出自己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倾听别人的语言,抓住对方的语言破绽进行反驳。
(2)语言文明,不使用攻击性语言。
(学生进行精彩的辩论)生辩论后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太精彩了,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观点(想)我觉得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觉得追寻没有意义的同学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追寻没有结果,可以用浪费掉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觉得追寻有意义的同学会觉得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
2、师过渡:小时候,地平线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慢慢地,我长大了,走向了社会,这个谜底揭开了吗?请同学民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
段。
思考:这里的地平线指什么? 生读文后回答(人生的地平线)
3、师: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生读文后回答自己的读文所得。
4、师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作为一名老师,我为自己确立的人生地平线是“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
师”,你呢?你为自己确立了怎样的地平线呢?
5、师过渡:既然我们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地平线,就要为之而努力奋斗,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瞎子阿炳吧!在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后,他仍然能坚持不懈地练习拉二胡,最终创作了闻名中外的《二泉映
月》。同学们,你听到到过这样的事例吗?
四、引读加深感悟
师: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版了 那道人生的地平线,我们应该——(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的喜悦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
一条新的地平线,我们应该——(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
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跨入中学大门,是我们在座所有同
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生齐读)“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五、全文总结: 让人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板书设计
长大自然的目标
追寻 ↑地平线↑奋斗 小时候人生的谜
《地平线》教学设计五(2课时)
教材分析
《地平线》这篇课文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的名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借事说理散文。课文叙述了“我”小时候在渭北大平原上,两次追寻谜一样的地平线,但都失败了的事,揭示了人生有了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就会充满着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一人生哲理。
课文的第三段,作者借事说理,自然界中的地平线一下子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人生的地平线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这一段是全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一下子就理解深透的。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重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对文中的哲理有所感悟即可,不要做过多的分析讲解、枯燥说理。
教学理念
1、“拾级而上”,展开层层阅读对话。
教学《地平线》这篇课文,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在四个层面上进行阅读对话,深入解读“地平线”——地平线的样子——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第二次追寻地平线——追求人生的地平线。阅读对话中,教师、学生、文本(文本背后隐藏着的作者)彼此视界融合、心智相遇,“地平线”由模糊到清晰,由自然到人生,由文本到心灵,“地平线”不仅浮现于学生的眼前,而且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2、“不求甚解”,以读代讲模糊感悟。
课文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升华了“地平线”的内涵,赋予了它厚重的人生启示。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解读好这部分重点句子的内涵呢?我以为“不求甚解”,以读代讲模糊感悟,可能收效更好。“不求甚解”不是不解,“模糊感悟”不是不悟,这其中关键是把握好“解”与“悟”的分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在比较中达到“不求甚解”与“模糊感悟”——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求甚解”与“模糊感悟”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它仅仅只是一个从不解到解、从不悟到悟的中介,有了它阅读感悟就降低了坡度,拥有了广度。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新鲜的幻想和憧憬,人才会在成长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种不良诱惑所吸引,对地平线这个谜的探索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往前看,不断奋斗的过程。
3.认识一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读写“无拘无束、悠悠然、仙翁、咀嚼、沉沦、寂寞”等词语。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地平线不同含义以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从课文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教学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贾平凹的资料以及文章读一读。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2.师述:你望到了吗?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高楼大厦,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不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的《地平线》这篇课文,将会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道的地平线。
二、初读课文
1、师述:课前预习了吗?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预习最扎实。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渭、咀、嚼
①、“渭”的偏旁是“氵”,推测“渭”的意思,组词“渭水”、“渭河”、“渭北大平原”。简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区的黄土质冲积平原。读着这个词,让你产生一种怎样的感受?(宽广、辽阔、平坦)
②、“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测“咀嚼”的意思。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咀嚼?待会儿让我们来好好地“咀嚼咀嚼”这篇课文。
2、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几位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读后评议)
3、课文读通了,但又读懂了多少呢?你在文中看到了几道地平线呢?快速浏览,快速寻找。(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读“自然的地平线”。
1、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
2、解读地平线:
①、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②、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谁来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4、指导朗读。
五、总结:作者是否能走出这神秘的地平线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齐读一至五自然段
二、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永远走不到”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6、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齐读第13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小学教学设计网=] ①、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②、“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
③、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
④、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著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三、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①、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这里的“地平线”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②、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追寻的内容和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反复诵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林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板书设计
7、地平线 人生理想 奋斗目标
2.《张石匠拜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讲张石匠手艺高超,但是愿意自夸,在与一个小伙子的比试手艺时,连连失败,他服输了,愿拜小伙子为师。故事告诉我们,技艺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地学习和锤炼,精益求精。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创设不同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体地位,感悟语言,学习积累直到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天外有天,艺无止境。学习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格。
3. 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作的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续写故事。
4.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揣摩人物性格,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民间,有许多擅长某些手艺的人,我们统称为工匠。太行山脚下有一位张石匠,他手艺高超远近闻名,可他还要拜师,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民间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把课文读熟,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提问,相应板书: 天外有天 艺无止境
过渡: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说明天外有天这个道理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再读课文。
三、默读思考
看问题读书思考:
1.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看出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2.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请说明理由。
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四、品读感悟
(一)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看出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1.指名回答,相应板书:骄傲-不服气-自愧不如
过渡:张石匠怎么看不起小伙子的?
2.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两人的对话,品一品人物的语言。可分角色朗读。
3.指导朗读
多媒体出示:
“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
“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
“怎么,你还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
“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
指名朗读,相机评价。
过渡:既然看不起小伙子,不爱听小伙子的话,那就得通过比试来见个分晓了。
(二)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请说明理由。
1.指名回答,师板书:刻碑洗字 刻东西
2.指2名学生读分角色读“刻碑洗字”部分。
张石匠的手艺怎么样?好在哪?这一次比试谁胜了?说出胜出的理由。多媒体出示图片,解释“楷书”“草书”“飞白”。
张石匠服气了吗?读出有关句子。“怕”可以换成什么词?
过渡:既然张石匠不服气,就再比一次吧。这次比什么?
理解“七棱八不齐”,说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石头来刻东西?
3.在这次比试艺不如人的情况下,张石匠回家刻石链时会想些什么?请说一说。
过渡:看来张石匠这次比试是胜券在握了,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吧。
4.回顾学法:刚才我们学习刻碑洗字这一部分是怎么学的?
屏幕出示:
1.分角色读一读。2.互相比一比。3.说出胜出的理由。
按这样的方法自学下一部分。
5.汇报
过渡:俗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此时胜负已决,如果你是文中的张石匠,屏幕出示:看到小伙子的石算盘张石匠心想……他的脸上……于是对小伙子说……说完……
通过这些你看出张石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只想让你懂得艺无止境呀!”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五、拓展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后给你什么启示?
六、总结: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天外有天、艺无止境的道理。其实,我们在学习上也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永不满足,不断进取。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名人名言(多媒体出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指导复述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复述课文
二、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认的字,检查认字情况,并进行扩词训练。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碑”“锤”两字的写法。
三、积累内化
1.把自己喜欢的好词抄在自选车里。
2.请你为这则故事写续集。
四、实践活动
把张石匠和小伙子“比用石料刻东西”这部分内容改成课本剧,先写出人物的对话,再演一演。
板书:
2.《张石匠拜师》
刻碑洗字 刻东西 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
天外有天 艺无止境
快乐读书屋一《餐桌上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
3.语言实践: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听记引入:
1.小干部用忆记法让学生进行听记:
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因此我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
2.出示答案,校对,齐读。
3.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句话是从——(齐读课题)这篇课文的第一小节概括而来的。
[出示] 节一
指读;
引读:父亲常说——
因此他规定——
读到这,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餐桌上是指——(晚餐桌上),那么“餐桌上的大学”是什么意思呢?
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
1.要求:(1)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思考:“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2.检查:(1)[出示] 聆听
拯救
嘈杂
琐碎
斟酒
压轴戏
鸦雀无声
(2).分组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要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3).你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难理解的词?
琐碎:细小而繁多;
压轴戏:
(4)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读课文,师随机板书读错的字词,正音;指导难读的句段。
三.初读课文,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1.轻读课文,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知道: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四.合作学习并交流。
1.[出示]
话题1:说说父亲要我们在晚餐时交换知识的原因,并表明你的看法。
话题2:简要说说是怎样交换的。
话题3:在交换的过程中,父母发挥了什么作用?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话题4:你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妙处?
(1)四人一小组,分工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
(2)独立学习(师充分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并且特别关注程度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自由交谈——允许学生走动,寻找各自的合作伙伴(选择同一话题的同学)(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展示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4)各同学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父母的哪些表现激励着“我们”学习?默读课文,“——”
[出示]
A.……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B.……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恩。好。”
C.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D.“雨生,”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2)交流、指导朗读:
(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父母之间的那种默契又不知不觉地把学习引向更广、更深,引导我们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探究)
五.语言实践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补充听记的内容:……必须不断地学习。
2.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六.语言积累与操练
1.摘录喜欢的词句;
2.动笔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板书设计
晚餐桌上的学校
时刻不能忘记学习
快乐读书屋一 《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这两首都是哲理诗。可以采用“三读”的方法。三读,即“会读”、“读懂”、“读通”。
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
3、读通。细细品味古诗,能读懂没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读通全文做好一切准备。
三、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呀?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
公元1210年,这位八十六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5.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1)听老师范读。(2)自由练读。
(3)指名读后评价,再练读。(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4)齐读。(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查找并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陆游写的古诗。教学后记
采用多种形式的说干朗读,读背与评议相结合,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想象《观书有感》描绘的景象。
2.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出示自学提纲:
a.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b.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c.记下不懂的问题。2.交流自学情况。(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而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边读边理解边想象。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3)指名读后练习背诵。
(4)积累忆诵:劝学的词语或名言其他古诗句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2.练习正确书写。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3.收集的成语、名言、古诗。准备张贴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板书设计1: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板书设计2:
观书有感(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水清澈 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教学后记 本课的两首诗都是围绕读书生发出的一定的道理,在朗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能大体领悟,还有一些同学生也能由此生发出新的感悟,如书要多读,就像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能说会写一《交流学习方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总结交流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让学生认识到交流和合作在成长中所起的作用。
3.在交流中懂得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交流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难点:能根据平时学习总结出良好的学习方法,并在同学面前大胆交流。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组织,主动交流,教师提前指导。
教学准备:总结自己或收集名人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学期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但每个同学的情况不相同,有的同学付出了,得到了丰硕的回报;有的同学付出了,却事与愿违,这里就有学习方法的问题。今天针对我们班的情况,我们选取了部分同学作为代表,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许这些同学的方法还不完善,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交流活动
1.学生主持,在不同学生发言间过渡好。
2.几个同学代表谈自己的学习方法(好方法;不好但改正了的方法),每人谈几个科目,他们的擅长科目加起要涵盖所有科目。
3.最后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主动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小心得。
要求:(1)叙述清楚,条理清晰。
(2)说清楚自己的方法,有自己的见解,最好能说明运用该学习方法后的体会。
(3)声音洪亮,态度自然、大方。
三、总结:
同学们讲了很多自己的学习经验,现在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刚刚把经验分享给我们的同学。我也总结了一些好方法:
(1)定计划:那会使你做事效率大大提高。有目标在选择时才果断,做事时才有惊人的动力。
(2)常总结:总结学习知识,总结错题等等。
(3)上课认真听:那会比你课后自己看节约大量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4)出考题:出完考题后你会发现你对那个知识点记得特劳。希望同学们以后多些交流学习,那我们一定会学得更好,学得更多。
《读短文 写体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薛谭学讴》这篇短文,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2.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能有条理地表达出对短文的看法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3.通过习作,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真正践行“学无止境”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实际,写读短文后的心得体会。
教学方法:
读写相结合;点拨、讨论、评价、归纳、写作、讲评等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读懂《薛谭学讴》这篇文言文,明白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请学生自由读短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接着指名读短文,在停顿不正确的地方,要引导学生读,直至把短文读熟。
2.请学生自己借助注释,试着理解短文所表达的意思。由于安排了“译文”,学生读短
文的意思不难读懂。
二、谈一谈
一是阅读后的启发。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短文中提炼观点。可以从薛谭的角度谈认识,可以从秦青的角度说启发。但教材编者的意图主要在于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把握。在学生结合短文谈所受到的启发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阅读过的其他文章和生活实际中的事例谈体会,深化理解。
二是谈写心得的方法。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再开展班级交流。
1.从短文中提炼可以一说的观点。
2.结合短文内容对观点惊醒理解。
3.结合自己的生活世界谈体会。
4.注意自己的习作加一个题目,如“由‘薛谭学讴’想到的„„”。
三、写一写
学生动笔作文。
四、评议与修改。
1、学生小组内互读自己的习作,小组内评一评,那些地方写的好,好在那里,还有那
些可以修改的地方。
2、推荐写的好的习作在班上交流。
3、请学生互相交换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七色光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及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
2.揣摩句子表情达意的方法及作用,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3.修改句子中的错误,培养修改语病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4.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修改语病,揣摩句子的表情达意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方法:练习、积累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学无止境”的格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这道题旨在提醒学生,必须养成主动积累词语的习惯,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禁令多积累一些相关的词语。
参考答案:偏僻——繁华愚昧——机制肯定——否定轻松——沉重苦楚——甜蜜称赞——批评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最后说说从这两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第一句,人生一旦有了自己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就会朝着目标和理想不断奋斗,不断前景。
第二句,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么不断读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就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改正两段话中的错误。
这道题既要让学生懂得准确地表情达意,又要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读书的方法,所以教学时,第一步是让学生修改错误,可以分小组合作修改后交流;第二步是让学生谈谈从故事中获得的读书的其实,也可以交流自己在读书时的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
参考答案: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特别快极了(删除“特别”或“极了”),(加“总是”)一目十行。他读了很多书,消废(改为“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经历(改为“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像(改为“象”)。
有一次,(加“,”他请(改为“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加“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翻(改为“番”)警告(改为“忠告”):“以后读书不但(改为“不能”)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读书一定更要用脑想,用心记(这一句话放到“以后”)的前面)。”
二、日积月累。
本题主要训练学生积累一些关于:“学无止境”的格言警句。可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再讲一讲它们的意思,然后,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讲讲意思,最后,请学生把这些句子整理下来。下面的名言供参考: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德国)
勤能补拙是生活之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三、知识窗。
1、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则故事。
2、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一枝”比“数枝”更好?
3、将《早梅》中的“数枝”改为“一枝”后读一读这首诗。
4、请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5、再给学生讲讲类似的故事。
四、动脑筋
1、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则故事。
2、从文中找出有关这幅对联的意思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幅对联的意思。
3、让学生根据对联的意思在读一读,读时注意几个“好”字的读音。
4、最后请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对联中明白了什么,并具体说说在今后的学习中英爱怎样做。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次习作,要求学生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完成习作。完成这次习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 事情。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在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愿意交流自己的习作,和同学分享快乐。2.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
重点:习作前如何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难点: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成一篇习作。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范文。教学过程
一、引导审题,明确要求
导语: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道出了自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悟。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的积累和感悟写一篇习作,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吧!
设计意图:紧密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主题,通过回忆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内容,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化难为易,激发学生踊跃发言,老师的引导利于启发同学们思考。
二、发散思维,指导选材
1.过渡:请大家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材料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要求:(1)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2)只能介绍一种或两种传统文化,不可泛泛而谈。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说说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2.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整理。交流范例:
生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
五、端阳。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天还要悬菖蒲、洒雄黄水、挂艾草、喝雄黄酒。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是楚国的大臣,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反对后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投汨罗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捞他的身体,有人投饭团,后来人们怕饭团被鱼虾吞食,就用叶子包起饭团,投下汨罗江,这就是今天的粽子。
生2: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它在喜庆的时候才贴,是一种工艺品,一些心灵手巧的阿姨、奶奶都剪得惟妙惟肖,比如马、兔子、羊、牛„„ 生3: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比如:书法、中国结、陶瓷、剪纸、戏剧、国画„„今天我给大家说一种我了解的传统文化——打腰鼓。腰鼓是椭圆形的,中间的鼓身是用木头做的,红色的;两头的鼓面很薄,用皮子蒙住;还有那小小的鼓槌,特别是系上红红的彩带,舞动起来可好看了!
生4:我最熟悉的是“贴门神”了。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每天夜里睡觉的时候,都能听见“咿咿呀呀”的叫声,他感觉很恐惧,每天夜里都不敢睡觉,长时间休息不好。后来皇帝让两名大将在门口守着,终于,“咿咿呀呀”的声音没有了,皇帝平静了许多,能安心地睡着了。但是,大将们站在门口的时间太长了,他们感觉很疲倦,后来,有个大臣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画两张和大将一模一样的人像贴在门上,这就是“贴门神”的来历。每逢过年,人们都要“贴门神”,驱走恶魔,保护家人平安。3.归纳小结:
民间工艺:陶瓷、剪纸、布艺、草艺、泥塑、刺绣等。民族艺术:戏剧、书法、对联、皮影戏等。
风俗习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月;春节写春联、贴窗花、吃团圆饭、拜年等)。
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中华美食:粽子、饺子、元宵等。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着激发兴趣的意识去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使学生的思维、情感处于活跃状态,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提高了。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集思广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
三、根据选材,指导练写 1.指导思路。
(1)开头直接引出所选的传统文化。
先确定习作的对象,就是你向大家介绍的是哪种传统文化。习作开头可以直接、简单地介绍你所选的某种传统文化。
示例 我们都喜欢过年,过年时,大人会给我们很多压岁钱,那么压岁钱的来历是怎样的呢?
这样一来,就引出下面所要介绍的内容,自然顺畅。(2)中间部分要有条理地介绍这种传统文化。
无论是你想把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介绍给大家,还是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比如:写这种传统文化的特色→写搜集和整理传统文化时发生的事情→写与这种传统文化由来有关的故事„„(3)结尾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习作的结尾部分,不妨就搜集的这一传统文化,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说说对这次开展的搜集活动或展示活动的感受。
示例 小小的玩偶,却有一种浓浓的彝(yí)族风情。我可真喜欢她!
这样一来,让人既对这彝族风情小玩偶印象深刻,又抒发心中的喜欢之情,恰到好处。
2.展示范文,从范文中进一步领会习作的方法。3.交流习作提纲,同学评议。提纲范例:
4.完善习作提纲,动笔成文。
设计意图:学生课堂习作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相互交流,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同时集思广益,也开阔了写作思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打开思路,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四、交流习作,互批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选取有特点的习作,集体评改,进一步进行指导。3.交流之后,引导学生再次修改。
设计意图:学生互相批改习作,不仅准确地记住了习作的基本要求,而且会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通过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习作能力。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习作,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也可以引以为戒,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第7单元课文知识点】推荐阅读:
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12-01
五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点11-26
四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知识点12-19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05-28
三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09-06
一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11-08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五-7.妈妈睡了10-05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7人类的老师05-28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归纳05-28
语文五上第六单元反思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