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区的设计与施工(推荐7篇)
一、简述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简称PIVAS)是应用生物洁净技术和药学专业技术为临床提供药物的一种服务机构,是医院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在规定的洁净条件下,由药学和护理专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 对静脉药物进行集中配置的一种新的药品配置流程和工作模式, 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是医院药学发展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建设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对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临床药师工作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它一般包括全静脉营养液(TNA)、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
二、PIVAS的平面布局与流程设计
(一)平面布局。
PIVAS区域应,紧邻医院中心药房,有独立的通道便于药品的运输,中心包括药库、大输液仓库和成品打包发放区,主要区域宜有:药品二级库、办公区、排药区、更衣室(一更和二更)、配置区、成品核对区等组成。空气利用层流净化,各区域空气洁净度分别达到300000级、100000级、10000级,局部区域达百级净化标准。中心的核心部分配置间洁净度宜达到万级的净化标准, 配置间内设有层流台(为正压)或生物安全柜(为负压),分别进行普通营养药物配置和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药物的配置。
(二)PIVAS工作流程。
PIVAS的工作流程包括PIVAS的整体流程、PIVAS内部人流、PIVAS内部物流、临床医嘱信息流和PIVAS信息流五大部分。
1、PIVAS的整体流程:临床医嘱→药师审方→打印处方标签,定批次→药师排药→药师复核→药品外部消毒→药物配置→药师复核、统计输液袋数→包装,分科室→工友外送至病区护士站→护士核对、签收确认。
2、PIVAS内部人流:人流PIVAS人员可由卫生通道进入外更衣室,更换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1)加药护士更衣后进入第一更衣室对手和前臂进行清洗、消毒、风干,然后进入第二更衣室戴上一次性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穿无菌连体服和洁净鞋进入配置间;(2)药师更衣后直接进入摆药间;(3)送药工及核对护士更衣后进入成品间。
人员消毒、更衣规程 一次换鞋→一次更衣:在更衣室内换上工作衣,去除手及手腕上的饰物→进入缓冲间:使用消毒皂对双手进行消毒,搓揉30秒,用水冲洗90秒后将手吹干→进入二更:穿好经灭菌的连体无菌衣(不得接触地板)、无菌鞋、戴好口罩→进入风淋室,风淋→进入配置间:戴上一次性手套,用70%酒精消毒。
3、PIVAS内部物流(1)药师在库房将药物及液体的外包装拆除后放至摆药间;(2)药师根据电脑打印的输液标签进行摆药;(3)摆药间护士进行首次核对并将抗生素、营养药分开,然后传至配置间;(4)配置间护士进行二次核对;(5)次日将药物配置完毕后传至成品间;(6)送药工包装后送至各病区,由病区护士签收。
物品须经专用通道,在缓冲区拆去外包装后方可进入配置中心,进入洁净间须由传递窗送入,洁净间内物品存放数量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③配置后物品:配置后的空瓶、注射器等配置物品分类置于规定的塑料袋内,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化疗药物配置后的废弃物品按医疗废弃物的有关规定执行。生活垃圾严格与医疗废品分开。
4、临床医嘱信息流:临床医生制定处方→主任医师审方后产生医嘱→电脑护士输入医嘱→临床护士核对后→PIVAS临床医嘱。(附图1:PIVAS医嘱流程图)
5、PIVAS信息流。PIVAS有强大的电脑系统,与各科室保持密切联系。(1)PIVAS药师对临床医嘱进行审方,如不合理医嘱则及时与医师沟通,做相应调整,并打印标签;(2)配置中心药师将标签贴在输液袋上,按标签所写将同组药放入药篮中,药师核对后将药篮从传递窗送入洁净配置室;(3)护士在洁净配置室内,核对标签和药品,依据无菌操作规程配置药品;(4)药师核对成品输液的标签和空瓶是否相符;(5)工人按部门封装配送,由部门护士核对签收后使用。(附图:PIVAS信息流示意图)附图1 PIVAS医嘱流程图 附图2 PIVAS信息流示意图
三、PIVAS的总体技术要求
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总体区域设计布局、功能室的设置和面积应与工作量相适应,并能保证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划分,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流和物流出入应按照规定合理走向,不同洁净级别区域间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相应设施。
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宜设于人员流动少的安静区域,且便于与医护人员沟通和成品的运送。设置地点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环境、路面、植被等不会对调配过程造成污染。洁净区采风口应设置在周围30米内环境清洁、无污染地区,离地面高度不低于3米。
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应有适宜的空间摆放相应的设施与设备;洁净区应含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及调配操作间;辅助工作区应含有与之相适应的药品与物料贮存、审方打印、排药准备、成品核查、包装和普通更衣等功能室。
4、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有足够的照明度,墙壁颜色应适合人的视觉;顶棚、墙壁、地面应平整、光洁、防滑,便于清洁,不得有脱落物;洁净区房间内顶棚、墙壁、地面不得有裂缝,能耐受清洗和消毒,交界处应成弧形,接口严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
5、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洁净区应设有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和通风换气设施,保持静脉用药调配室温度20℃~25℃,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一定量新风的送入。
6、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洁净区的洁净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经有关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各功能室的洁净级别要求:(1)一次更衣室为十万级;
(2)二次更衣室、加药混合调配操作间为万级;(3)层流操作台为百级。
(4)其他功能室应作为控制区域加强管理,禁止非本室人员进出。洁净区应持续送入新风,并维持正压差;抗生素类、危害药物静脉用药调配的洁净区和二次更衣室之间应呈5~10帕负压差。
7、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根据药物性质分别建立不同的送、排(回)风系统。排风口应处于采风口下风方向,其距离不得小于3米或者设置于建筑物的不同侧面。
8、药品、物料贮存库及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应能确保各类药品质量与安全储存,应分设冷藏、阴凉和常温区域,库房相对湿度70%以下。药库应干净、整齐,门与通道的宽度应便于搬运药品和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有保证药品领入、验收、贮存、保养、拆外包装等作业相适宜的房屋空间和设备、设施。
9、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内安装的水池位置应适宜,不得对静脉用药调配造成污染,室内不设地漏;室内应设置有防止尘埃和鼠、昆虫等进入的设施;淋浴室及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内,应在中心(室)外单独设置。
10、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配置间可以考虑设计独立的污物出口。
11、PIVAS的设计过程中,抗生素类药物及危害毒性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的配置和肠道外营养及普通药物的配置应分开,抗生素类药物配置与危害毒性药物配置建议分开,其中危害药物的洁净区应采用独立全排风空调洁净系统,抗生素类药物配置区处于节能考虑,建议采用半排风空调洁净系统。且抗生素类药物和危害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的配置,需要在负压100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四、施工要领
(一)生物安全柜和净化施工的衔接工程。
1、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一般由设备厂商实施,而净化配制间由净化施工单位实施,衔接上经常出问题,两家单位应做好无缝衔接工作,有条件的工程可以把生物安全柜并入净化工程一起发包。
2、在配置间立隔板施工前,应将操作台摆放到位,以免配置间全部隔好后操作台搬不进去。
3、在净化工程设计施工时,应充分考虑生物安全柜的排风形式、排风量及风口压差等相关差数,负压配置间要考虑所有生物安全柜相加后的排风量来设计净化工程的各项容量,如进风量和空调冷量等。同时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方法来自动调平衡节生物安全柜的开启与关闭带来的空间压差的平衡,这点上配置中心有别于手术室等其他净化场所的设计。
4、在在净化工程设计施工时,要考虑生物安全柜具体尺寸和摆放位置,以充分考虑安全柜离出风口的距离和排风机的排风量。
(二)细胞毒性药物配置。
目前我国医护人员对细胞毒性药物在储存、保管及调配中所产生的潜在毒害作用认识尚不够充分, 防范措施还不得力, 缺乏权威《安全操作细胞毒药物指南》的管理细则,很多细胞毒性药物配置间的环境无法达到相关要求,这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为此,在PIVAS的设计施工过程中,总结几点体会:
1、对细胞毒性药物从配置间到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应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以防止细胞毒药品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在对细胞毒性药物配置间的施工前应充分考虑环境和空间, 配置间应是负压环境,排风系统相对独立;
3、细胞毒药物的配置间应与其它药品配置间隔开,保持相对独立,不能混为一体,包括空调和通风系统等;
4、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完善PIVAS的各种制度,制定标准操作规程(SOP),并严格执行,强化安全规范的操作;(4)。(5)(")%*+,$ 参照89% 的问题:在我国没有规范%*+,$ 的情况下,应吸取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实施89% 过程中的教训,若片面追求高洁净度和规模化,则造成医院负担过重,会增加病人医疗费用。在毛秀英等经调研107 家医院发现,仅有17.6 %的医院采用了符合要求的负压式生物安全柜(BSC)。而国际上早就
(三)PIVAS工程施工细节。
1、生物安全柜的消毒可以提供时控紫外消毒开关,如考虑对工作人员的保护,可以考虑玻璃窗增加平整可拆卸的窗帘;
2、净化空调系统消毒可设置启动时间自动控制,节省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起到保护工作人员的作用。
3、阴凉库和冰箱插座用电需要独立设置不间断电源;
条件允许,建议处方审核、药品核对和成品核对派送电脑电源单独开一路配UPS以防断电带来数据丢失;
(四)施工其他注意事项。
1、净化空调系统动力用电、照明用电相加用电量较大(200kw以上),在设计时用电容量要预留足;
2、根据操作台位置应确定好插座的具体位置,插座尽量在操作台的四周全部预留,同时预留若干个网线插座端口;
3、电灯开关布置避开将来货架衣柜、药品柜等需放置的部位;
4、空调面板开关布置考虑人员上下班时能够便利开关。
5、中心紫外线灯开关位置设置宜与被消毒房间隔开,以防无意伤害工作人员。
PIVAS在国内目前还是新兴项目,针对国家卫生部门尚未出台PIVAS质量管理规范和PIVAS实施细则,造成多种质量管理规范并存、规范标准不
静脉药物调配的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用药质量和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医院成本、减少职业暴露风险和防止污染。目前, PIVAS在国内各大医院相继建立使用, 已成为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国内的PIVAS发展不一, 尤其是西部地区和基层医院, PIVAS建设起步晚, 存在管理不健全、缺乏有效绩效激励机制等问题[4]。本文通过对我院PIVAS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介绍, 以期对PIVAS的机制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1 我院PIVAS基本情况
我院为陕西省三级甲等公立医院, 占地10.6万m2, 建筑面积31.5万m2, 现设72个临床医技科室, 现有员工5060名, 开放床位3000张。年门诊接诊量超过135万人次, 年出院量8.5万人次以上, 年手术量为4.1万台。我院PIVAS成立于2014年9月, 面积430m2, 配有双人洁净台7台, 双人生物安全柜6台, 药品智能存取系统3台, 以及合理用药审方系统等。配置种类含营养液、毒麻药、抗菌药和普通静脉药。设计静脉配置能力为每天5000瓶, 可以满足全院需要。成立初期有27名工作人员, 含审方人员3名、药品调配人员19名、综合业务人员2名和配送人员3名。初期业务主要针对19个科室, 大约每天配置1300瓶, 每人每天54瓶。按照医疗价格相关规定, 国内除江苏、云南、福建等省每瓶可收取静脉配置费用2元~3元以外, 大部分省份未单独设立静脉配置收费项目。陕西省内除宝鸡中心医院按照开发区对待, 可收取静脉配置费之外, 其他公立医院均不单独收取静脉配置费。静脉配置的费用包含在临床科室的输液费项目中, 输液项目收费标准如下:临床静脉输液10元/组, 毒麻药15元/瓶, 营养液35元/瓶。
2 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2.1 标准定位
PIVAS工作责任重, 成立初期对新招人员的配置操作和质量控制培训期较长, 为鼓励PIVAS积极开展业务、节约成本, 同时为了稳定人员队伍和降低流失率, 在参考本地区其他医院PIVAS的平均工作量和绩效水平后, 我院以院内药师和药士的平均绩效水平作为参考标准, 以省内每人每天饱和工作量作为目标考核依据, 对我院PIVAS实行工作量考核、成本控制和质量考核三者结合的绩效考核。
2.2 方案设计
PIVAS实施以工作量津贴、综合津贴和质量考核得分三者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方案。 (1) 工作量津贴主要考核配置任务的完成情况, 按照工作数量和单价计提。其中, 确定合理的单价至关重要。假设在满负荷工作量情况下, 可以拿到目标奖金。 (2) 综合津贴主要考核成本控制情况。我们采用收入成本比对方法。PIVAS不能直接收费, 收入指标的引入不存在鼓励过度医疗, 仅为了考核成本情况。成本含耗材、办公用品、人员工资、房屋折旧、设备折旧和水电摊销等项目。 (3) 质量考核得分是指对PIVAS的感染管理、消毒隔离、护理质量等纳入全院考核体系, 每月根据百分制考核结果确定综合津贴最终额度。相关公式如下。
PIVAS绩效津贴=工作量津贴+综合津贴×质量考核得分
工作量津贴=工作数量×单价
综合津贴= (收入-支出) ×提取比例
2.3 试算
2.3.1 收支核算
以我院PIVAS 2014年第4季度的月均数据为基础开展以下试算。其中, 工作量数据来源于医院HIS系统和PIVAS的审方信息系统。各项支出数据来源于医院财务处和各职能部门的成本核算明细账目。
由于PIVAS没有直接项目收费, 根据临床科室的输液收费标准和配置工作量, 全额计入PIVAS的内部收入。静配配置收入按以下标准核算:毒细胞药物15元/瓶, 营养液35元/瓶, 假设普通静脉药和抗生素输液每组3瓶, 每组配置计提10元收入。
PIVAS的固定成本含房屋折旧、设备折旧、人员工资, 在成立初期, 考虑到业务尚未全面开展, 对设备折旧暂时按15年计提。变动成本包括水电摊销、办公用品和医用耗材等。其中医用耗材含注射器、消毒液、瓶口贴、包袋等费用, 月均27 082元, 每瓶的材料成本约1元。经核算, 第4季度月均结余为75 377元, 其中收入和支出核算分别见表1、表2。
2.3.2 绩效津贴测算
经过调研, 我院以省内每人每天饱和工作量87瓶作为目标工作量, 以院内药师和药士的平均绩效水平作为参考标准, 初步确定各岗位人员目标津贴如下:审方人员4500元/月, 调配人员3000元/月, 综合和配送人员2000元/月。在达到饱和工作量的情况下, PIVAS绩效津贴的目标总额为8万元。
将工作量津贴设定为1.2元, 综合津贴提取比例40%, 根据各项指标, 在当前工作量和质量考核满分的情况下, PIVAS当月绩效津贴测算总额为63 130元, 见表3。核算金额与预设标准基本一致。
3 实施效果与建议
PIVAS成立1年来, 绩效方案运行平稳, 在稳定队伍、提高人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PIVAS服务范围已扩大到40个病区, 日均调配量由1300瓶提高到3000瓶。人员扩充到位且保持稳定, 实现了静脉用药无菌调配、药品智能管理和系统提取审核临床医嘱信息等现代化管理功能, 制定和完善了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出台了《我院关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综合流程的管理规定》, 不断结合实际优化操作, 规范医、护、药协调工作模式, 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及时,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日益增长的调配需求。目前我院PIVAS的绩效管理尚属于起步阶段, 需要不断提高与完善。
3.1 细化内部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
目前医院对PIVAS绩效核算到部门, 而内部绩效分配也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流程管理的基础上, 需要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应急预案、培训考核、交接班与问题登记分析等全方位管理制度。根据岗位性质不同, 对审方、调配、综合和配送四组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 细化岗位绩效指标。对于工作强度大、风险高的夜班及化疗、毒麻药物配置工作, 可根据工作量给予倾斜。只有将部门绩效与内部岗位绩效结合, 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
3.2 积极探索应用平衡计分卡等考核办法
目前对PIVAS的绩效考核主要从工作量、成本控制、差错率等方面出发, 主要侧重事后管理, 积极引导作用有限。平衡计分卡已经成为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 可平衡组织的财务、非财物、短期和长期目标, 并分成财物、顾客、内部管理、创新与成长4个维度指标体系, 用于评价组织层面、个人层面的绩效水平[5]。今后, 可以考虑引入平衡计分卡等现代考核办法, 从成本控制、临床科室评价、内部流程、药师和护理人员的技术成长4个维度, 引入多个指标, 将事前与事后考核结合, 从而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 引导PIVAS的后续发展[6]。
3.3 建议上级部门完善收费标准
PIVAS的工作链中, 医嘱审核是保证输液质量的第一步。处方审核与不合理用药的临床反馈有效提升了输液质量与用药水平, 发挥了药师专业技术特长, 体现了药师的潜在价值[7,8]。药师全面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也是现代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 对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药物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9]。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 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即将被取消, 包括PIVAS在内的药剂部门的日常运行支出将日益庞大。因而, 应积极建议上级部门对药事服务费、调配收费标准等尽快出台相应政策, 以促进PIVAS的良性、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英.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及试运行体会[J].海峡药学, 2015, 27 (8) :242-244.
[2]国家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R].卫生部[2010]62号文件.
[3]张东肃, 张征.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实践与展望[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11) :155-159.
[4]王丽华, 范军.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业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 2014, 31 (1) :49-50.
[5]王志刚, 潘莉, 蔡静.RBRVS和DRGs与医院常用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6, 6 (1) :14-22.
[6]张永敏, 赵霞, 李杨.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浅谈[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362-364.
[7]韩玉霞, 史小英, 陈萍, 等.护理人员在静配中心成立初期的关键作用及岗位转变[J].西南国防医药, 2014, 8 (24) :895-896.
[8]田莹.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在病区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6, 1 (4) :135-136.
【目的】
规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质量检查工作制度,保证输液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内容】
1.成品输液是指经核对药师核对完成后即将打包外送的输液。
2.检查周期为每月一次,每月月底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负责人指定2名人员进行成品输液的质量检查。
3.检查内容按照“成品输液质量标准”执行。
4.检查时如发现输液质量存在问题或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告知相关当事人并加以改进。
5.根据“成品输液质量标准”项下,每不符合一项,扣除当事人奖金5元。
6.检查工作完成后及时做好“成品输液质量检查记录”的登记工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的静脉滴注药物转为在药学监护下在洁净的环境中 (万级洁净区, 局部百级) 集中调配、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 可为临床提供全面、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1]。护理安全风险是静脉药物调配质量的基础, 是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通过2011年8月我院启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以来, 积极总结经验, 现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及防范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1 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
1.1.1 岗前培训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量大、责任心强、风险性大, 上岗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如岗前培训不到位, 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调配药品, 就不能确保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1.1.2 人力资源
由于医院护理人员长期缺乏, 再加上临床科室病人数量不稳定, 调配中心护士配备不能按静脉药物调配数量的比例配置。因此, 当临床科室病人增多时, 配药护理人员超负荷疲惫的工作, 就有可能出现无菌观念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力, 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1.1.3 基本素质
科室护理人员学历、工作资历不同, 基本素质参差不齐。中专学历的低年资护士对药理学知识掌握浮浅, 易使药品调配发生配伍禁忌。高年资护士特别是45岁以上护士, 有丰富扎实的临床药理学知识, 但视力欠佳, 药师一旦将载体液摆错, 不易查出。
1.1.4 工作环境
根据部分医院PIVAS工作人员经验, 因配置间空间小、噪声大, 配药时间又比较集中, 调查发现85%以上的人员配药时间超过2.5h易出现疲惫而致注意力不集中, 影响配制的准确性, 我院每人每天配制200袋左右液体, 中间除出仓上厕所时间, 护士几乎无休息时间,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身心疲惫状态, 易引起疲劳综合征[2], 导致责任心不强, 执行查对制度不力, 一旦药师摆错药, 护士查对不出易配错。
1.1.5 职业防护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操作不慎易被针刺伤, 再加上每天细胞毒性药物的调配, 环境消毒用的紫外线灯, 洗涤和消毒用的挥发性化学消毒剂等均对护士身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有个别护士缺乏个人职业防护意识。用75%乙醇擦拭洁净台时, 为将不锈钢洁净台擦拭干净, 乙醇过多, 挥发的乙醇直接被暴露的皮肤、黏膜吸收;紫外线消毒时还在忙于执行退药医嘱;配制抗肿瘤药时不系围裙、不戴面罩和袖套, 不严格执行细胞毒性药物的调配操作规程, 导致药物外溢等。
1.2 工作流程
1.2.1 排药环节缺乏数量控制
药师排药不能按照内、外科病人输液需求进行排药量的控制, 均按每批每个病人至少250mL~500mL排药, 再加上病房临时医嘱集中在第3批配制时间提交, 致第3批配制量过多, 护士忙于赶批次时间, 执行制度和操作规范不严谨易出错。
1.2.2 肠外营养液缺乏批次控制
病房肠外营养液一般与临时医嘱一起提交, 五、六袋肠外营养液药师排药均放在第3批。根据多次临床实践统计, 每调配一袋肠外营养液需15 min左右, 为赶批次时间, 护士超负荷工作, 存在配药安全隐患。
1.2.3 退药医嘱无时间控制
因病房病人临时决定出院、转院、突然死亡或医师更改医嘱, 经常在调配过程中退药, 护士一边调配一边执行退药医嘱, 易分散调配注意力, 造成配药的安全隐患。
1.3 药护沟通
1.3.1 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医嘱存在溶媒不合理或用药过量, 护士与药师沟通, 在达不到共识的情况下, 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盲目执行医嘱, 存在安全隐患。
1.3.2 特殊标识药师执行不力
根据静脉集中调配标准药物剂量不足一支或一袋均需药师审核时进行特殊标识, 由于各种原因药师经常不能特殊标识, 护士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调配错误。与药师沟通, 有一部分药师不以为然, 认为调配错误与护士执行查对制度不力有关。
2 防范措施
2.1 护理人员
2.1.1 加强护士业务培训和考核
新入科护士由高年资护士带教, 实行一对一的岗前培训, 经考核合格方可单独值班。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每月至少2次, 内容除包括静脉集中调配的相关理论外, 还必须涉及药理知识、职业危害、自我防护等。
2.1.2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护士不良心理因素是诱发各种护理差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护士情绪波动大, 注意力不集中, 护士长应随时了解护士的心理状态, 消除或减轻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压力源, 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工作中, 连续配制2h后, 统一让护士出仓休息15min, 喝水、活动肢体补充体能后继续工作。下午工作相对轻闲, 除值班人员外, 不定期组织大家进行拓展训练及郊游, 以增强团队凝聚力。
2.1.3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2.1.3. 1 进行人力资源优化组合
根据每个工作台上输液量和群体护士的特长, 将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搭配, 基本保证每个组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对用药医嘱不合理性的干预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低年资护士调配速度快, 协助高年资护士完成工作量。
2.1.3. 2 实行弹性排班
根据不同时段的工作量进行排班, 上午调配量多, 特别是第一批, 安排1名护士提前30min上班, 做配药前的准备工作, 配完第一批药后下班, 再上中午班。另外, 根据每天调配液体量每周至少将一名护士休息日调整为上午均上班, 下午休息。
2.1.4 建立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主观能动性, 绩效考核方案设有配置质量奖和配置数量奖, 每月对工作突出表现的护士予奖励。质控采用药护互控机制, 发现差错, 登记在差错事故本上, 根据错误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对发现差错者给予相应的奖励, 并每月进行总结、分析讨论, 提出防范措施。
2.1.5 强化护士的职业防护和安全意识
开紫外线灯时避免双眼直视灯管, 消毒时严禁入仓找退药医嘱, 和药师协调好消毒完后再执行。用75%乙醇擦拭洁净台时乙醇应适量, 擦拭后30min再打开洁净台前窗玻璃。护士调配抗肿瘤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规程, 除穿防护服外, 还必须戴一次性双层手套、口罩, 系一次性围裙、袖套, 必要时戴防护面罩。操作台上铺防渗漏的一次性无菌垫, 操作后的医疗废物, 如安瓿、西林瓶、一次性注射器等均用防渗漏的一次性无菌垫包裹后连同手套、口罩、围裙、袖套放在防渗漏的双层塑料袋内密闭、标识, 医院统一回收处理。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溢出和针刺伤的应急处理, 科内进行了集中培训和演练, 人人熟练掌握, 并配备细胞毒性药物溢出包和针刺伤急救箱以备随时应急使用。
2.2 优化工作流程
2.2.1 开展满意度调查
每月月底组织护理人员深入临床科室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分析, 提出解决方案。每季度科主任、护士长与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进行一次交流会, 针对双方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寻求最佳改进方案。临时医嘱要求病房护士执行后随时提交, 不必统一集中在同一时间, 药师根据内、外科整体输液的控制速度, 每批排药量内科每个病人至少200mL, 外科至少300mL。病房退药医嘱尽量集中在处理临时医嘱之前。肠外营养液和有特殊时间输注的药物, 均需在医嘱备注栏内注明批次或打包字样。这样既减轻了护士调配第3批的工作负担, 同时也避免了有特殊时间输注的药物达不到要求所引起的安全隐患。
2.2.2 注重科学排药
选送科室骨干到省人民医院和省肿瘤医院参观学习后, 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情况, 借鉴科学的、合理的临床工作经验, 排药时首先将载体液进行分类, 分组负责贴一类液体, 再按药品种类分组摆药, 这样载体液几乎无差错发生, 药品摆放除剂量外准确率达100%。
2.3 加强药护有效沟通
首先加强药护药理知识的培训, 每月科室至少举行两次全科人员常用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大家熟练掌握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及配伍禁忌。其次, 在思想上树立药剂和护理是一个整体, 两者缺一不可, 充分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作用, 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 相互理解, 协作配合, 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容易疏忽遗漏的细节相互提醒, 将差错事故消灭于萌芽中[3]。
3 效果
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风险发生因素的分析, 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护士对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有了深刻认识, 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 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科主任、护士长综合有效的安全管理, 药护工作协调, 相互配合, 彼此监督, 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减少了静脉用药调配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4 讨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承担着全院各临床科室的静脉输液配制工作, 输液成品调配的质量不容忽视, 直接牵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全, 只有为临床科室保质保量地提供静脉输液成品, 临床科室护士才能全身心地贴近病人, 服务好病人, 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从而推动优质护理活动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新春, 米文吉, 马亚兵, 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服务与疑难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5.
[2]强玉秀, 何金爱.广州市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压力源调查及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管理杂志, 2007, 42 (3) :258-259.
1 高危药物的概念
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ISMP)定义为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2,3]。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2003年ISMP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药物目录,经过更新2008年公布的高危药物目录见表1,除19类高危药物外,目录还包括13个特殊种类:秋水仙碱注射剂、依前列醇注射液、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硫酸镁注射剂、甲氨蝶呤(口服,非肿瘤治疗用)、阿片酊、缩宫素注射液、硝普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亚磷酸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高渗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或更大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4,5]。
2 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高危药品目录
参考2008年ISMP公布的19类高危药物目录及其13个特殊种类,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药品差错回顾性分析),制订了我院的高危药物目录。遴选出适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高危药品43种,具体药品如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胺碘酮、尿激酶、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替加氟、阿糖胞苷、吉西他滨、丝裂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阿柔比星、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紫杉醇、多西他赛、顺铂、卡铂、奥沙利铂、鸦胆子油乳米托蒽醌、伊立替康、康艾注射液、高三尖杉酯碱、艾迪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缩宫素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氨茶碱、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胰岛素、米力农。
3 高危药品的管理
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设置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高危药品差错的发生,如临床药师的参与,计算机辅助系统,各种颜色储存箱、摆药筐、标示牌的运用,在实际运行中起到了积极防范差错的作用。
3.1 信息管理
将医嘱处方输入计算机与合理用药软件系统相连接,临床药师借助计算机和软件系统对每条医嘱进行审核,特别对高危药品的规格、剂量、用量、药物浓度、给药频率、给药途径以及配伍后药物理化性质等予以关注,加强防范临床医师单次给药剂量超量。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联系,返回的医嘱计算机系统自动提示,提醒医师及时修改,保障高危药品的正确使用。
3.2 合理放置
在排药区,高危药品集中摆放,标示醒目,根据种类及储存方法进行分类管理,需低温储存的药品放于冰箱内保存。其他高危药品采用色标管理法分类放置[6],如红色储存盒为高浓度电解质,蓝色储存盒为细胞毒性药物,黄色储存盒为抗凝溶栓药等,在盒外放置统一标示,注名药物名称、规格。
3.3 专人管理
对高危药品实行专人管理,每天核对数量,做到帐物相符。每月对药品质量和有效期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进措施,防范差错。
3.4 排药管理
在排药过程中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更加细化。制作了各种颜色并有文字注释的标示牌,加强在排药过程中对高危药品的识别与管理。如胰岛素用药在药筐中放入淡绿色写有胰岛素的标示牌,对高浓度电解质、抗生素等出现的半量问题放入红色的药物不整置标识牌,液体量不整置时放入液体不足量标识牌,对于有疑问且已打印的医嘱,放入蓝色有疑问的标识牌,再次提醒审方药师与临床医师联系,进一步核对药物使用的正确性。存放于冰箱的药物,放入黄色标示牌,在入仓计费前,从冰箱取出药物放入摆药筐中入仓,减少冷藏药物在室温下的暴露时间。
3.5 核对管理
药师在核对时,对摆药框中各种高危药品的标示再次核对,在加药时标示牌再次提醒护士有高危药品注意核对。对胰岛素用药,在加药过程中护士需要在药品标签上用红笔在胰岛素前打勾,以示已加药。出仓时,出仓人员对胰岛素用药再次核对是否已打勾,加强防范以免漏加。
3.6 人员管理
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掌握高危药品目录,熟悉高危药品品种,提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降低高危药品潜在的风险。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采用先进的静脉配液技术,防止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配置污染;高危药品管理应贯穿于医师开具处方、电脑录入;药师调剂、交付药物;护理人员或患者给药等整个工作流程[7],保障药物安全使用,减少用药差错发生。我院PIVAS是2008年8月份设计施工,2009年3月运行试用,由药学和护理人员组成,目前负责29个病区,每天3 800余袋静脉输液的配置。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临床超剂量用药基本杜绝,不正确的给药频率得到改正,不合理配伍明显减少,无一例调配污染及热源发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要高度重视高危药品管理,搭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药学服务平台,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复杂流程中高危药品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方法:通过对PIVAS高危药品信息管理,使用环节管理,调配核对管理措施的分析评价,说明PIVAS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管理的有效性。结果:信息化和优良流程是有效管理PIVAS高危药品的条件,人的主动性措施是保障。结论:信息化管理和人的主动性管理措施是PIVAS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新春,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Joint Commission IDS five high-alert meds[J].ED Manag,2000,12(2):21-22.
[3]张波,梅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3-5.
[4]张勋,宋苹,唐雪春.药物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医院,2009,9(5):148-149.
[5]ISMP′s List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EB/OL].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2008-11-12.
[6]戴慧珊,施雁,龚美芳.安全屏障应用于高危药物管理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8):8-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是医疗教学研究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PIVAS从2011年4月开始运行,本文收集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PIVAS配置的31000袋输液中,出现的各类临界差错记录。
1.2 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及JCI要求等相关规定,对我院PIVAS输液配置环节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总结,计算出临界差错占总数的比例,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建立差错登记制度,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对我院PIVAS成立以来的每一起临界差错或疑似差错及时准确地登记到肿瘤化疗药物超常规用药记录本,临床药师定期进行病例讨论及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PIVAS配置的31000份输液中,统计了我院PIVAS的临界差错(指审查核对时及时发现未出门、未产生后果的差错)287次,发生率为0.92%。
临界差错中,审方差错176份,内部差错111份,其中临界差错常见类型见表1。主要发生在调剂、配置、成品输液核对等多个环节。
3 分析
3.1 PIVAS差错的类型
PIVAS的流程包括:医师下医嘱、电脑医嘱录入、分批、审方、摆药、贴签、核对确认、输液配置、成品输液核对及外送发放到科室,在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发生差错[2]。本PIVAS建立以来共配置肿瘤化疗药约31000瓶,肠外营养液约3000袋,发生临界差错共287例。
3.2 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
3.2.1 电脑系统不够完善
本院PIVAS成立时间不久,电脑系统需要不断的完善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具体差错有:(1)不合理医嘱系统不能识别;(2)医嘱单不能自动合理分批次;(3)电脑系统重复打印更改前医嘱,不能识别更改后新医嘱;(4)医师停止医嘱时间不明确,当日或明天医嘱混淆。
3.2.2 医师医嘱不合理
医师由于药学专业知识、经验不足,提交了不合理的医嘱。(1)药物间配伍禁忌,如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注射用甲氨蝶呤50mg+胰岛素0.1m L,甲氨蝶呤会与胰岛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中游离胰岛素水平增高。(2)溶媒配伍禁忌,如0.9%氯化钠注射液20m L+吡柔比星40mg,依据说明书,吡柔比星应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注射用水10m L溶解,与盐水配伍不稳定。(3)用法用量错误,如0.9%氯化钠注射液500m L+顺铂注射液80mg。按说明书要求,如果长期用药顺铂最大用量为30mg/m2。按成人常规体表面积为1.8m2计标,最大量为54mg。(4)化疗药输注顺序不合理,如铂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要先输入其他药物,再输入铂类药物,若先输入铂类药物,可产生更为严重的骨髓抑制。在亚叶酸钙输注结束后,再输入5-氟尿嘧啶,可以增加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3.2.3 审核人员差错
药师的审查内容包括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剂量是否合理、溶媒是否正确等,不合格医嘱不能调配。常见错误有:(1)药物调配错误:差错包括:a.不同规格的同一药物,如将1g吉西他滨误配为0.2g;b.不同厂家的同一药物,如杭州民生药业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10m L与山西普德药业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10m L;c.不同浓度的同一药物,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乐凡命)250m L:21.25g(总氨基酸)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I凡命)250m L:17.5g(总氨基酸);d.同一厂家外观相似的药物,如华瑞制药的脂肪乳注射液(英脱利匹特C14-24)与脂肪乳注射液(力能C6-24);e.不同厂家外观相似的药物,如辉瑞制药的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与杰瑞药业的注射用奥沙利铂。(2)大输液调剂错误:这种差错经常发生,如5%葡萄糖注射液100m L摆成0.9%氯化钠注射液100m 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摆成0.9%氯化钠注射液500m L,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摆成5%葡萄糖注射液500m L。(3)药物批次混淆:在排药过程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外界干扰、核对粗心等,容易导致药物批次混淆,从而使第二天早上药物配置时间不对,耽误成品输液送达临床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3.2.4 输液配置差错
(1)肠外营养袋配伍不当:肠外营养药物中很多成分不稳定,有些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加药顺序以及药物各自的溶媒都要搭配正确。一般顺序为:a.磷酸盐、胰岛素、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加入到葡萄糖注射液;b.微量元素加入到复方氨基酸注射液;c.脂溶性维生素加入到脂肪乳注射液;d.将以上葡萄糖,氨基酸依次混合,最后再加入脂肪乳。如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与甘油磷酸钠注射液在同一注射器内混合容易发生沉淀反应,所以要分别加入。另外,脂肪乳加入后,不易发现钙磷沉积,因此要放到最后加入[3]。(2)配药操作不当:生物毒性药品调配操作要求比较严格,因为药物大部分都是粉针剂,加入溶媒后需放在振荡器上充分溶解,由于个别护士不够仔细、认真、凭自我经验,没按药物说明书要求配置,造成配药不当。如多西他赛在配置中不能使用振荡器摇动,需手工反复倒置混合。(3)药物污染:PIVAS集中配置可以节约医用耗材,包括注射器、医用手套等。在配置中,同一洁净台配置注射器按药物不同分类,紧张繁忙的工作易造成护士在慌忙之中拿错注射器加药,造成药物污染。如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的注射器不能混淆使用。(4)药物剂量不准确:PIVAS中大多数情况下加入的药物剂量都是整支或整瓶,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如儿童或老年患者使用某些药物的剂量要降低,使用非整支或整瓶,在调配时,护士容易疏忽多加或少加,导致剂量不精确。如肠外营养液中调配脂肪乳注射液425m L,摆药250m L两瓶,护士全部加入,造成剂量差错。(5)退药不及时:早上配置药物多任务重,时间差导致有些退药不能及时找出,已被护士人员配置完毕,造成差错。
4 改进措施
4.1 优化系统
通过医嘱审方系统中的合理用药软件对药品安全进行把关。建立信息沟通本,当出现系统支持功能欠缺或故障时及时与信息科沟通,完善系统支持功能,排除故障。
4.2 提高药师、护士技能
护士、药师的素质和能力与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PIVAS中处方审核由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强、有一定临床用药经验的药师担任。为此,应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并严格考核,增强药品质量管理和安全防范意识。
4.3 严格查对制度
养成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工作的习惯。药剂人员调配处方时,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在审方时对特殊剂量的药物要用红笔做出醒目标示,对高危药品在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性的充分论证,保证有确切的适应证方能使用。发现疑问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严格要求每位药师及护士将查对制度贯穿在每个工作环节中,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药剂人员和护士要对成品输液实行双人复核,核对成品输液颜色及空安瓿,确保发放准确无误,减少差错的可能性。
4.4 完善差错上报制度
完善差错上报制度、临床药师病例讨论记录本,及时记录问题医嘱,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发生差错后,立即报告当班组长、药师及护士长,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重新配置。对临界差错进行登记,并对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4.5 药品管理
药品管理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重点,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疏忽[4],药架标签字体清晰,标明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单位,高危药物有红色标识警识并定点放置,易混淆的药物要分开摆放。每日清点.而且随着药品的规格、单位的变化或新药品的出现及时调整,并加强药师与护士之间信息交流、相互提醒,以免引起习惯性错误。每月定期进行药物盘点整理.并建立药品效期管理制度,做好药品管理工作。
4.6 总结讨论
每天上午11:30药师、护士在一起交流。对整个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加强药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药师、护士的药学知识及配置经验,不断完善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安全有效地配置好每一组药液。
5 讨论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建立强化了医师、药师和护士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对全肠外营养液、化疗、静脉输液药物配制中出现的各种差错,分析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方面不同对象将之解决,制定严格的配置规范等防范措施,减少差错的发生,为临床提供高效优质的药学服务。
我院PIVAS运行以来,未出现1例由PIVAS配药错误引起的医疗事故.确保了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更加严格,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也有效地防护职业暴露,保护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全体工作者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意识,加强责任心,培养认真细致,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审方能力。协助临床安全用药。
摘要:目的 通过PIVAS在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讨论,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整理改进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配置差错提供参考,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及JCI要求等相关规定,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配置环节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本文结合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具体的差错例子对相应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其差错率主要集中在:电脑系统不够完善,医师医嘱不合理,审核人员差错,输液调配差错这四个方面。结论 通过对调配过程中存在的差错分析,我们总结出:优化系统,增强审方药师业务技能,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建立差错制度等改进措施,来优化完善PIVAS的工作,使工作更加高质高效,有效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理用药,差错分析,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龙项,冯默,陈小敏,等.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药房,2008,19(13):1001.
[2]吴浪达,计佩影,王增寿.静脉药物配全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J].中国药业,2007,16(6):1006.
[3]吴永佩,焦雅辉.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9.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该院PIVAS登记备案的超常规用药医嘱。未实行PDCA循环管理的2013 年8 月—2014 年9 月登记不合理医嘱1087 条 ( 均经处方医师复核确认) , 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医嘱698 条, 作为PDCA循环管理前组; 2014 年10 月—2015 年6 月登记不合理用药医嘱347 条, 其中超说明书用药143 条, 作为PDCA循环管理后组。
纳入标准: 由两名临床药师对登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评价分析, 剔除医嘱录入错误、说明书中未注明的配伍禁忌等非超说明书超常用药医嘱, 未登记为超常医嘱的超说明书用药不纳入PDCA循环管理。
剔除标准: 有些药品的使用虽属超说明书用药, 但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或已经在临床长期使用得到广泛认可。如酚磺乙胺注射液说明书规定的用法是 “0. 25 ~ 0. 75g/次, 2 ~ 3 次/d”, 但酚磺乙胺注射液 “2g / 次, 静脉滴注”的用法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还有些超说明书用药有治疗指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或研究报告等资料支持[1], 本类医嘱未登记入不合理医嘱, 故未纳入PDCA循环干预。
1. 2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 对2013年8 月—2015 年6 月PDCA循环前后PIVAS审方药师审核出的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分析研究。调查2013 年8 月—2014 年9月PIVAS登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 分析不合理医嘱中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及构成情况, 于2014 年10 月—2015 年6 月进行PDCA循环干预, 统计期间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医嘱, 比较PDCA循环干预前后超说明书用药的变化, 探究PDCA循环对PIVAS超说明书用药干预效果。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 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DCA循环管理前组PIVAS审方药师共审核长期医嘱87653 条, 登记不合理医嘱1087 条, 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医嘱698 条, 超说明书用药占不合理用药医嘱64. 21% , 主要归纳为用药剂量超说明书、溶媒选择超说明书、配置浓度超说明书等几个方面。PDCA循环管理后组PIVAS共审核医嘱65418条, 登记不合理用药医嘱347 条, 其中超说明书用药143 条, 占不合理用药医嘱41. 21% , 在长期医嘱中占比由PDCA循环管理前的0. 796% 下降为0. 219% 。两组用药剂量、溶媒选择、配置浓度超说明书比例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
3 讨论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包括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全部过程。其管理关键在于把每个循环中成功的关键和失败的教训都纳入有关的标准、制度中, 巩固已取得的成绩, 防止重蹈覆辙, 同时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
3. 1 计划P ( Plan) 经调查分析, PIVAS超说明书用药主要归纳为用药剂量超说明书、溶媒选择超说明书、配置浓度超说明书等几个方面。
用药剂量超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上对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都有严格规定, 用药剂量过高或过低, 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医生因对说明书掌握不准确, 仅凭经验用药导致用药剂量超说明书, PIVAS审方药师将其中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用药医嘱作为不合理医嘱挑出与临床医师沟通后, 全部得到修改。如脂溶性维生素为维生素A、D2、E、K1的复方制剂, 仅用于不能经消化道正常进食患者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其说明书中规定, 11 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用量为1 支/次, 然而临床上有医生将脂溶性维生素用于短期禁食的普通手术患者, 2 支/次, 容易引起皮疹、呕吐等, 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2]。具体分析详见表2。
溶媒选择超说明书: 药品配置时溶媒选择超说明书, 配制成溶液后, 常因所用溶媒的影响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 造成溶液不稳定, 甚至发生变色或沉淀等问题, 从而影响静脉滴注质量, 使药物不能发挥其疗效, 甚至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用电解质溶液稀释会析出结晶颗粒, 对人体造成危害, 故应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3]。奥沙利铂则必须选择5% 葡萄糖作溶媒, 如错误选用了含电解质的溶媒, 会产生大量白色的絮状沉淀, 以致药品无法正常使用[4]。具体分析详见表3。
配置浓度超说明书: 很多药品说明书中对用药浓度有明确要求, 药物浓度过高, 可增加局部刺激, 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如依托泊苷注射液稀释后浓度不能超0. 25mg/ml, 否则可能导致药物微细结晶析出[5]。亚砷酸氯化钠说明书中要求溶媒用量为500 ml, 而有医嘱用0. 9% 氯化钠溶液250ml溶解, 溶媒量明显不足, 滴注时间便不能保证说明书上的3 ~4h, 使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增加[6]。具体分析详见表4。
给药途径超说明书: 部分医师由于用药习惯或对药品知识不熟悉等原因, 对药品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关注不够, 产生错误的用法。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不宜静脉滴注, 只用于肌肉注射[7]。前列地尔注射液是以脂微球为载体的靶向制剂, 静脉滴注给药易导致脂微球结构被破坏, 导致静脉炎发生率增高[8], 所以不宜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具体分析详见表5。
对有依据或不影响患者治疗的超说明书用药, 提交到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上讨论通过后进行备案。对经审方药师分析认为不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进行重点控制, 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做好与病区医生护士的交流工作, 定期进行科室质量工作检查等。
3. 2 实施D ( Do) 自2014 年10 月开始实施PDCA管理工作之后, 针对医嘱审核中出现的超说明书用药进行总结归纳并给出相应措施。
3. 2. 1 对PIVAS常见的用药剂量超说明书、溶媒选择超说明书、配置浓度超说明书等问题, 由PIVAS审方药师编制不同系统疾病常用药品 “说明书对用药剂量、溶媒选择、注意事项一览表”, 分发给各病区医生参考使用, 并及时做好更新、通报。
3. 2. 2 对虽属超说明书用药, 但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或已经在临床长期使用得到广泛认可, 或有治疗指南、临床路径、专家共识或研究报告等资料支持的情况, 与临床医师讨论汇总后报药事管理委员会, 专家讨论通过后予以备案, 临床医师对患者履行告知义务, PIVAS审方药师不再干预。
3. 2. 3 PIVAS全员学习药品说明书, 配置人员配置中发现超说明书用药及时反馈审方药师; 将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在合理用药软件中定期维护, 实行电脑审核。
3. 2. 4 加强临床反馈, 每月将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汇总分析, 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 由其对各科室督促改进, 在各科月度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上通报。
3. 3 检查C ( Check)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对PIVAS各项工作进行系统检查, 超说明书用药品管圈负责人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汇总检查上报反馈。药品配置人员配置中发现超说明书用药时对漏审情况进行登记, 列入审方人员绩效考核。
3. 4 处理A ( Action) 每月中上旬PIVAS全体人员对上个月出现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讨论学习, 对总结出来的经验措施要落实、保持, 对检查中发现的新问题要分析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 作为下一循环改进的重点。
以上PDCA循环四个阶段须环环相扣, 不能中断。且每一循环要紧密衔接, 周而复始。根据数据来对超说明书用药审核中的每一环节进行监控和问题探讨, 更易找出问题的根源。将医嘱审核原有水平提高至新阶段, 切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我院PIVAS通过PDCA管理, 使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显著减少, 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的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在医嘱审核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PDCA循环对PIVAS超说明书用药的干预, 帮助医生规避了潜在的医疗风险, 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同时对于药师医嘱审核能力及与病区沟通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 超说明书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 对2013年8月—2015年6月PDCA循环前后PIVAS审方药师审核出的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PDCA循环前后用药剂量、溶媒选择、配置浓度超说明书比例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PDCA循环对PIVAS超说明书用药的干预效果明显, 可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处方不当,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参考文献
[1]李玉堂, 杨昌云, 李炎丹, 等.超说明书用药的审核分级与综合处理[J].中国药房, 2011, 22 (17) :1574.
[2]解家玲, 张芙蓉.脂溶性维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 (12) :71.
[3]徐水燕.我院2013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长期医嘱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房, 2014, 25 (38) :3582.
[4]陈奇, 刘秋琼, 刘晓琦.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方法的探讨[J].中国药房, 2010, 21 (17) :1627.
[5]何巍, 张仲苗, 周权, 等.静脉用药调配中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9, 26 (3) :252.
[6]罗红英.静脉输液配置中的常见不合理医嘱分析[J].今日药学, 2013, 23 (5) :319.
[7]李玉堂, 李炎丹, 杨昌云, 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要点及建议[J].医药导报, 2011, 30 (5) :665.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区的设计与施工】推荐阅读:
静脉用药调配各岗位职责10-05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05-28
基础护理学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习题07-09
用药09-15
用药安全文化11-08
深静脉穿刺技术06-06
静脉采血的流程09-08
下肢静脉曲张09-13
家庭安全用药论文07-09
合理用药考评制度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