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播室管理制度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录播室管理制度(精选6篇)

录播室管理制度 篇1

1、录播室确定专人负责,经常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无损,为教育教学服务。

2、设备管理和储存要规范化,要注意防尘、防潮、防磁、防震、放火、防盗。

3、要做好日常使用记录。

4、人走关机(正常关机)、关灯、关门。

5、学生进入录播室时,要爱护公共财产,自觉维护设备设施的完好,不得动用所有的多媒体设备,包括音箱、话筒,电子白板,摄像头,电源开关等。

6、学生进入录播室必须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在座位上乱写乱画。

7、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时必须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8、教师应严格按照多媒体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乱动多媒体控制柜内设备。

9、教师需要在计算机内安装软件时,需要向管理人员申请,并将安装盘交技术人员进行安装,不得私自带磁盘或光盘进行安装。

10、使用结束后应检查所有的电教设备情况,无误后方可按照操作程序关闭投影机电源三分钟后,切断控制柜电源。

11、使用结束后登记使用记载簿,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意外情况立即与维修人员联系。

12、上完课后,上课教师应关好灯,关好门窗后方可离开。

13、使用前应提前和录播室教师联系以便安排。

录播室管理教师电话:

马秀梅:*** 冯程程:*** 录播室维修人员电话: ***

录播室管理制度 篇2

一、录播室的整体录制环境——讲究一个“净”字

为保障最终生成的视频录播画面整洁干净,前期对录播室的卫生及各种物品的摆放要求必须要高标准。比如触摸电子屏和白板要洁净,墙面要保持整洁,不建议悬挂和张贴规章制度或其它教育类宣传画;地面要干净无异物(建议配备吸尘器);讲桌上除了必要的教鞭、翻页笔、白板笔、板擦、课本和教案等必须品之外,尽量不要摆放其它东西,特别要禁止放置教师的提包和手机之类的物品;学生桌椅摆放应整齐有序,横成行、竖成列,建议只摆放课本、练习册、笔及课堂笔记本等必要的学习用品,禁止将较大的书包和外套等物品放置到座位周围(可放至准备室暂存),过道周围也不要放置不相关的物品;窗台要干净无杂物,窗帘均要保持自然下垂状态;后墙上应悬挂一个盘面稍大些的静音石英钟,居中放置;每隔一段时间,最好要对每个镜头都进行灰尘清理操作,等等。

二、授课教师及学生——多关注自身的细节问题

为保证有更好的课堂录制效果,授课教师应衣着得体,尽量选中间色,避免黑白细条纹和多种颜色混合的小细碎花服装,因为这样的录制画面容易在后期压缩转码时出现区域性马赛克现象;女教师不要化浓妆、艳妆和“油妆”,防止录制出类似于“反光镜”的画面,淡妆和粉妆入镜效果较好。学生最好统一穿校服,不挽袖、不戴帽,自然端坐,整齐划一。另外,授课教师应安排学生尽量集中就座,尤其是前几排不宜出现空位,而且要适当考虑男女学生的身高递增问题,不要出现较为明显的参差不齐画面。

教师在正式录播前要注意录播开始信号,在录播过程中不宜在讲台或过道中快速来回移动授课,以免造成录播画面的频繁切换和镜头的追踪困难,影响到最终的视频生成质量;授课时,教师应尽量在讲台区域白板两侧范围内走动,不要在第一排课桌走道上站立授课,更不要定位至某镜头下进行授课——要么会遮挡镜头,要么会录制出不对称的画面。另外,授课教师应该避免设计一些答案极为简短的问题让学生起来回答(两秒钟以内),比如:学生站立起来直接说“是”、“正确”或“选择C”,防止出现镜头未追踪到学生回答的画面便结束师生交互过程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被提问回答时应自然站直,声音要响亮。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授课教师在使用交互式触摸屏时一定要谨慎操作,建议使用配套的教鞭或翻页笔进行课件的展示,最好不要用手指直接触摸造成屏幕的污损,甚至是指甲刮划屏幕造成永久性损伤。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运用——尽可能地最优化

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精美多媒体课件无疑会给课堂视频录制增色不少,需要授课教师在正式录课之前应多考虑以下一些细节问题。

(1)目前大多数教师制作课件时仍多使用微软的Power Point(以下简称PPT),操作简单且通用性好,但PPT课件中如果插入了视频资源的话,建议最好是提前到录播室中进行测试,防止出现“无法找到XXX视频文件”之类的异常现象。通常的做法是将PPT课件所引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与PPT课件都放置在一个文件夹中,然后将整个文件夹复制到录播室电脑中,这样即使出现找不到视频素材的情况也可以重新链接一下,很快就会解决问题。

(2)为保证整体课堂的录制效果,授课教师使用版面清晰美观、风格统一的PPT课件是极为明智的选择,建议最好是使用与所讲授内容相关的模板来制作课件,如果确实找不到合适的PPT模板的话,也可以考虑在PPT中设置一个比较搭调的主题风格,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3)现在的录播室电子屏基本上舍弃了早期的4:3标准模式,都是16:9或16:10的宽屏比例。为保证观看效果,PPT教学课件应该在设计的最初就将其演示比例设置为16:9或16:10宽屏模式,而PPT所默认的标准4:3显示比例会在宽屏电子屏的两侧出现黑色条块。在PPT2003之类的老版本中,需要在“文件”-“页面设置”-“自定义”中将“宽度”和“高度”分别设置成32厘米和18厘米(32:18=16:9),其它设置不变,再点击“确定”按钮即可;而在较新的PPT版本中(比如PPT 2016),可直接在“设计”-“幻灯片大小”-“宽屏(16:9)”中设置,或是点击“自定义幻灯片大小”-“全屏显示(16:10)”(如图1)。

(4)每一屏PPT课件幻灯片中的文字信息不宜过多,字体和字号的设置都要合理,一定要注意以“看得清”为基本要求,切忌做成“视力检测表”;另外也要考虑到颜色的设置搭配要科学规范,切忌花哨和过于阴暗。

(5)在相邻两张幻灯片切换的过程中,不建议授课教师设计使用过多的咔嗒声、快门声或其它与授课内容无关的切换效果音效,这样做很容易分散学生听讲的注意力,甚至喧宾夺主。

(6)在录课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能够非常熟练使用翻页笔,而不是被触摸教鞭或鼠标束缚在讲台触摸屏附近;翻页笔要轻握轻触,尽量防止误翻页操作,一旦发现应迅速“回翻”返回至正确页面。

四、操作人员对录播过程的控制——仔细加谨慎

“录课”是一个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耗时过程,需要操作人员在录播控制台进行恰到好处的镜头切换及推移,它比单纯的听课要“累”得多。不过,只要我们掌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窍门,录课也绝非一件难事,甚至是让人倍感轻松和颇具成就感的过程。

(1)录播机的操作系统一定要“轻装上阵”,不仅不要安装多余的应用软件,而且在录课过程中最好保证只有录播软件在运行,这样可以留出尽可能多的系统资源给录播系统使用;其它不相干的第三方软件都要处于关闭状态,比如:QQ聊天、360浏览器上网软件等等,既占用系统资源又容易分散操作人员的注意力。

(2)在正式进行课程的录播之前,操作人员应与授课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比如浏览课件、交流授课环节(尤其是师生交互过程的设计),要对整个课堂的安排有个大致的了解,尤其是学生的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及到讲台上书写或展示等等。这样就会让操作人员有一定的进程预判断反应时间,从而可以让录播效果更优。当然,操作人员要特别注意在听到授课教师说到“下面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或“哪个小组的代表能为大家讲解一下”之类的提示语时,一定要做好随时切换合适镜头的准备。

(3)在录播生成的视频画面中,远景、中景和近景等镜头应该进行合理的搭配,既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画面停滞不动(超过三分钟),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又不要“滥”切、速切(抓取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时除外),要匀速缓慢地推送和移动镜头,务必要讲究一个“缓”字,特别是配合使用鼠标滚轮和切换台上的三维摇杆,将操作的随意感要减小至最低。

(4)为最大程度上保持授课过程的真实性,建议操作人员在录课时一般要采用“硬切”的方式来进行镜头切换,像转场特效中的擦除、滑行、溶解、伸缩和画中画及百叶窗等“软切”方式都不建议使用,操作不当的话很容易生成双画面重影,影响录播效果。

(5)在录播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各个镜头所显示画面的价值感,随时准备将最合适的镜头拖至录播的实时窗口;一定要利用好下方的视频预览窗口(如图2),在这里将待处理的镜头内容做好定位及焦距的调整之后(比如抓取某个学生认真听讲的特定镜头),然后迅速拖动至上方的录播窗口(一般在3-5秒内完成)。这个过程要一气呵成,不能拖泥带水;不建议在录制窗口中手动调节镜头的角度和伸缩等参数,因为控制起来很有难度,容易产生不等幅的画面“跑偏”现象。

(6)录播所记录的动态画面必须具备摄影构图的一般美感,操作人员应充分考虑像九宫格、黄金比例等画面组成参数,不能录制出让观众感觉不舒服的镜头画面,特别是快速乱切换镜头或是同一镜头极快速地推拉或横移等等,都是录制视频的大忌。

摘要:近几年,数字录播室的出现为校园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在实际“录课”操作中,很多细节准备及操作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课程资源的质量。本文从实际出发,从四个方面对录播室“录课”的技巧进行了探讨。

录播室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录播教室;云储存;校本研修;课程资源;组织实施

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为教师教学及研修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校本研修活动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以录播室和云存储技术为基点对校本研修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对校本研修组织方式的影响;对创生课程资源的存储与展示方式的影响。下面以设计实施的“学经验、上好课”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为例,浅议录播教室和云存储技术支撑下对校本、区域研修与跨区域研修的推动。

一、以录播室和云存储技术为基点的校本研修组织实施模式

校本研修活动的目标是提高教师“学经验、上好课”的能力,核心是通过对优秀学科教师实际课堂教学活动的观、评、议提高本校教师的上课能力。为达到预期目标,在已完成的案例中大致是这样组织实施的:

首先,学校或教师需推荐本校优秀学科教师在录播教室进行一次实际课堂教学,并邀请一位省、市级学科专家及若干位教研室和一线授课教师进行现场听课、评课、议课,网络带宽条件允许的学校也可进行网络同步直播,增加实时参与人数;过程全程录像,并制作成统一格式的数字化研修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用到的电子教案、相关工具软件、试题库等需作为拓展资源一同打包收集。此为初级研修课程资源。需要强调的是,在课堂实录视频中,省、市级学科专家在专业引领的基础之上做出的评课报告与现场的议课讨论活动,是本次校本研修项目的专业引领性课程资源,应做好保存。

其次,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计能参与评议的面授式培训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校本研修,让参训教师在观看初级研修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紧跟学科专家的引领,完成集体观课、研课、磨课等节点任务,并在录播室中进行多次集体学习、讨论,从而进一步制作出研修进阶课程资源。

再次,将初级研修课程资源与进阶研修课程资源上传到云存储平台(如腾讯微云、百度云盘、360云盘等)进行展示、共享,目的是集众人智慧打磨出校级优质课。校本研修结束后,学校可将本校最终的学科优质课程资源上传到区域研修平台中进行展示、共享。

二、以录播室和云存储技术为基点的校本研修具备的技术优势

在互联网条件下,录播室的使用可以完成校本研修资源从无到有的创生,还可以对研修过程中的拓展资源和衍生资源进行收集与整理。云存储技术使用Web2.0技术标准,该技术的核心是分享,在有网络的地方,使用者随时可以通过云存储平台在PC、手机、移动多媒体等多种终端上实现数据、文档、图片、音视频等内容的集中存储和资源共享,在轻松满足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的同时,有效节省硬件投入,让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将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向研修课程资源的建设中。

三、录播室和云存储技术为校本研修及区域研修带来的变化

1.校本研修层面的变化。目前,样本研修多采用大学与中小学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或“教师经验学习圈”模式。这种模式突出学科专家(大学教科研人员和专家型教师)的全程深度参与。相应地, 校本研修参与群体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传统的学科专家,它更将参训教师分类为新手教师、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并提出了学科研修秘书的概念。学科研修秘书是指本学科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会熟练使用相关信息技术,研修期间能为学科专家和参训教师提供协助的教师。这就要求聚焦并优化学科专家、研修秘书、参训教师等研修角色的管理模式,逐步探索适合本校与本区域发展的常态化研修方法与模式。

2.区域研修层面的变化。区域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建设可共享的存储和研修平台,将优势学科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生成的相对优质的学科研修课程资源进行存储和共享,不同区域之间可以进行优质资源互换学习,也可以设计、实施不同区域校本研修微经验分享等互动式学习,满足不同区域教师教学及科研需求,实现区域间的互助式发展。

四、总结

录播室解说词 篇4

各位领导:

下午好。这里是我校的录播教室,我是这里的管理员—王旭。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工作。

我校录播室建于2013年,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录播室总面积为59.6平方米,共分为两个部分,录播教室和录播设备室,录播教室用于上课录像时使用,录播设备室用于录像时的调控和监控使用。自录播室建立以来我校依据上级领导指示不断完善录播室的使用、管理和安全制度,以便录播室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在使用录播室时我们做到谁使用谁登记的实名制原则,使录播室的管理更加清晰。使用结束后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电源,门窗关闭,做到无事故发生。

录播室成立以来,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录播室全方位的条件,在老师进行试课和磨课时准确的记录上课教师的状态,查找优点和不足,去芜存菁。录播室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便于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在上课结束后及时的进行集体教研,查优补缺。

录播教室管理制度 篇5

录播教室是我校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录制场所,由学校信息中心负责统一管理。该系统仪器设备装备精度高,价格昂贵,环境要求高,虽操作简便,但使用者需细致操作。为了保证该系统设备的完好性能,保障教学录制使用,特制定录播教室管理制度如下: 1.录播教室是学校专门录制课堂教学实况的专用教室,不接纳学生自习、研讨。不录制包括演示实验在内的实验课。讲台上禁止放置任何强磁场、液体、腐蚀性固体。

2、需要使用录播教室的教研组及教师,须向信息中心提出课程录制申请,经批准后,再提交录制课程相关的教案、课件、导学案等电子内容并安排录制时间。

3、录播课程的教师,需经培训后,方可使用设备,并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

4、录播课程的教师,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准擅自改动仪器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任何仪器设备,不准擅自把仪器设备拿到别处使用。如违反规定导致使设备损坏的,要按原价赔偿。

5、录播课程需待学生安静之后方启用录制程序,使用结束,教师应按下录制结束按钮,通知管理人员进行课程的结束工作。教师不必关闭设备及电源。

6、与录播课程无关的人员和学生不得操作录播教室里的设备。

7、保持录播教室环境卫生,不得将任何食物、饮料等带入教室,包括瓶装水,不得随地丢弃废物,不得乱刻乱画,损坏桌椅。违者予以处罚。录制结束后,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室的清洁卫生,并进行量化打分。

8、注意上课纪律,不得大声喧哗,学生必须按教师指定的位置就座,不得随意起立、走动。

9、录播教室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并负责教室的安全检查工作。

10、录播课程结束后,管理员需做好使用情况登记,将录制视频与课程教案等内容合并存档。

全自动录播教室管理制度 篇6

全自动录播教室是学校录制课堂教学实况的场所,由网管中心负责统一管理。该系统的仪器、设备装备精度高,价格昂贵,环境要求高,为了保证该系统设备的完好性能,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录制,特制定全自动录播教室管理制度如下:

1、全自动录播教室是学院录制课堂教学实况的专用教室,一般不得用于其它各类活动。

2、需要使用全自动录播教室的教学单位及教师,须提前一周提出申请,未申请者,不予安排使用。

3、教师必须经过录播教室的使用培训,熟练掌握录播设备操作方法后方可使用录播教室,并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

4、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在录播教室计算机上安装或删除任何应用程序,避免系统出现错误;不准擅自改动仪器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任何仪器设备、不准擅自把仪器设备拿到别处使用。如违反规定而致使设备损坏的,要按学院相关规定赔偿。

5、学生要爱护录播教室设施,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揿按各种开关,禁止学生到主控制台上进行任何操作,不得用手触摸、拉扯电子白板。对不遵守管理办法造成录播设备损坏的个人,要按价赔偿,情节严重的要加倍处罚,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6、录播教室内严禁吸烟、吃零食,严禁在教室内打闹或大声喧哗,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得在录播教室乱贴乱画。

7、录播课程结束后,管理员需关闭设备及电源,锁好门窗。全自动录播教室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上一篇:pos收单业务自查报告下一篇:学习优秀共产党员郑垧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