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作品赏析(精选7篇)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萧红的这部巅峰之作,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呼兰河传》动笔写于武汉时期。多年的辗转流徙,让萧红难有安宁的写作环境,到香港后,萧红终于可以潜心完成它。1940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上连载。萧红沉浸在对故土和儿时生活的无限感怀与怔怔思念中,同时也融入了她对人性和社会的审视与思考。作为呼兰河孕育出的极具个性的女作家,萧红的才华在《呼兰河传》中得以最大凸显。在时间的长河里,多少名噪一时的作品旋即湮没无闻,但《呼兰河传》却常读常新,召唤不同时代的读者与之对话。《呼兰河传》让萧红远远超越了她的时代,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也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位流落异乡的呼兰河的女儿的歌唱。
《呼兰河传》开篇就以一种宏阔的视野,关照中国北部一个偏僻小城的气候风物、人们的精神状态。叙述节奏舒缓,让人在“慢”阅读中感受闭塞的呼兰河那迟滞的历史进程。随着情绪的充分酝酿,作者开始传达那份关于生死的虚无。这种淡淡的感伤自然而然奠定了整部小说的基调。《呼兰河传》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法,人物和故事迟迟没有出场,前几章持续呈现呼兰河小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与小城迁延流转的风俗,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等等。这些仪式填补了小城居民的精神空间,制造出一个个诗意的高潮。而萧红在呈现这些儿时记忆里的精神盛宴时自然融入了自己深沉而伤感的人生感悟,于是呈现在其笔下的风土人情,就具有了别样的功能和内涵。如在呼兰,每年四月十八都举办娘娘庙大会。面对娘娘庙里的塑像,萧红以戏谑的口吻,发出一番关于在男权社会里女性命运的议论,嬉笑中寓有庄严。在生命后期,萧红远远超越同时代女性之处,就在于其内心早已生成强烈的女性意识,她对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生存处境有着独到的认知。
《呼兰河传》中,萧红用女童视角关照儿时记忆,基于简单、清丽的文字,构建起一个自由无虑的特定时空。萧红短暂的一生都是在战争的驱赶下辗转,从异乡奔往异乡,期间夹杂着感情的痛苦与病痛的折磨。而在生命的后期,这对故园和童年的精神往返,却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即便写到祖母的死也难以掩抑这份童年的喜悦。在当时灰暗的社会背景下,萧红创造了一个光明的大自然的童话世界。回忆能让人安静,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一直平静缓慢地叙述着,很久以前,那片遥远乡土上的人和事。通过她坎坷的人生历程来遥看记忆中的童年,童年的故园就成了萧红的精神家园。如此诗意的时空,与成人世界的阴冷、焦虑、愚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萧红的特殊之处在于,即使这种明显的回忆性的叙述姿态里,她对记忆中故园人物的关照,也常常在流露同情的同时,带有淡淡的讽刺,表现出她基于国民性弱点而做出的属于自己的思考。这样,文字在平和温馨背后,亦有让人省思的深刻。于是,故园回忆就不再落入乌托邦建构的清浅与甜俗。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萧红笔下的小团圆媳妇早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通过女童叙事者的眼睛,萧红不仅在为小团圆媳妇的命运叹惋,更为深沉的,却是她对看客们的出于国民批判的审视与不时流露出的讽刺。对于有二伯的刻画,萧红采用的女童视角自然无法体察有二伯悲剧的根源与内涵,所以童稚的观察所得,消解了有二伯的悲剧感,使之洋溢着一种淡淡的滑稽与喜感。萧红还见证了冯歪嘴子收获女人和孩子的喜悦以及他一家接踵而至的苦难。然而,生活在流言蜚语中的一家,只是静静享受着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幸福。卑微求生者那份坚定的生活态度,被作者描写得分外动人。在叙述过程过,萧红始终对笔下人物怀有深深的认同,充分彰显其内心深处自然而生的悲悯情怀。
正是萧红笔下的这些风土呈现,刺激了人们对这块土地的想象。萧红和她的文字,久而久之变成了这块土地的独特标识。《呼兰河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一抹凄迷的气质,一种卓异的风格,一种完全有别于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学的独特品格。优雅而任性、感伤而婉讽,令人迷惑。文字间寄寓着一个无乡女子渴望回家的徐徐倾诉,亦包含着一个思想深邃的作家对国民性的反思与批判。情感与理性的熔铸,让时年29岁的萧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如此特别的存在,这个名字因其独创性的文字而不朽。而呼兰河早已成为且不断成为众多读者的一处精神故乡。《呼兰河传》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小说,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这流落异乡的呼兰河的女儿,以其对故土的想象性触摸,刺激了太多后人对呼兰河、对后花园的想象,去不断传说她那坎坷、传奇而短暂的一生。
打开这本书,进入别样人生。合卷而思,《呼兰河传》里那个粉坊总是恍恍惚惚。住在摇摇欲坠的房子里,吃着不干净的粉条也不会生病的粉坊里的人总唱着歌。“那唱歌不是从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这歌唱,就是萧红式的歌唱,流落异乡的呼兰河的女儿的歌唱。
我想, 也许是什么东西在牵动我的情, 攫住我的心。每读情更深, 味更浓。一幅幅旺盛灿烂的生命图景, 它以不可遏止的力量在我的心里疯长, 生机勃勃, 情趣盎然。生命之歌, 萧红注入《呼兰河传》的血液, 它流进了我的血脉, 汩汩流淌, 永不干涸, 因为这是萧红永远的爱, 也是我百读不厌的理由。
读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吧, 去欣赏它的生命之美, 唱响它的生命之歌。
新鲜漂亮的后园景致
请看下面的三段描写: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 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 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 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 蜂子则嗡嗡地飞着, 满身绒毛, 落到一朵花上, 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 红的红, 绿的绿, 新鲜漂亮。
写蜻蜓、蚂蚱、蜂子, 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来写。“金的”“绿的”是写颜色, “嗡嗡”是摹声音, “圆圆”是状形状, “飞”“落”是写动作;写植物, 以“红”“绿”来形容, 色彩艳丽, 从视觉角度给人感官上的刺激。这些景象, 小萧红看来、听来都是那么的有趣, 那么的有吸引力。动物显示动物的本领, 植物绽放植物的色彩, 各种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活力, 多么美好的生命景象啊, 它属于小萧红!
再看下面这段文字: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 来了风, 这榆树先啸, 来了雨, 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 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 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在风中, 在雨中, 在太阳下, 榆树都有不同的情态, 声形色俱全, 一个多么富有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孩子啊!同一个生命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情态, 美好的生命丰富多彩的生命状态, 又何尝不是萧红的最诚挚的祝愿呢?
浓浓郁郁的祖孙生活
这样的园子, 在北方到处都有。而在萧红的眼里却是如此新鲜漂亮, 因为这样的园子里, 有与她童年为伴的祖父在, 有祖父给予她的快乐童年在。
我们先来看一看她的玩耍和“劳动”吧:
她这样“劳动”:“哪里会溜得准, 东一脚的, 西一脚的瞎闹”“其实哪里是铲, 也不过爬在地上, 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 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 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祖父浇菜, 我也抢过来浇, 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这哪里是“劳动”, 这分明是在“添乱”!她把“劳动”当作玩耍, 什么事在她的眼里都可以变为有趣的玩耍, 乐此不疲, 乐在其中!
她这样自由自在:“祖父虽然教我, 我看了也并不细看, 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 跑过去摘下来, 我又去吃黄瓜去了”“黄瓜也许没有吃完, 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 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跟了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她想什么就有什么:“拿着水瓢, 拼尽了力气, 把水往天空里一扬, 大喊着:‘下雨了, 下雨了。’”
这不, 一个喜好模仿、自以为正确而充满自信、情绪容易变化、注意力极易分散、把劳动当作玩耍、一刻也不能安静的小女孩活生生地站在眼前了。
我们再来看看祖父吧。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栽花”“拔草”“种小白菜”, “因为我太小, 拿不动那锄头杆, 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 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祖父大笑起来”, “祖父还在笑”,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 讲给我听”……
一个勤劳的祖父, 在生活的重荷下, 没有失去他的豁达、宽容的本质, 他随孩子的本性, 欣赏孩子的率真, 甚至在“助长”孩子的那份天性, 是他在精心培育那棵具有原始生命活力的稚嫩幼苗。
一个天性潜滋暗长毫不掩饰, 一个给予阳光雨露拔苗助长;一个在瞎闹, 一个却从来不恼不火, 这就是祖孙后园的生活, 简单自然而浓浓郁郁。这是一幅何等美好的生命图景啊!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 祖父, 后园, 我, 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祖父、后园构成了“我”童年温馨的世界, “我”跟在祖父身后, 认识了后园这个小小的世界, 留下了生命中温暖的记忆。
朴实任性的鲜活语言
本文语言清新活泼, 笔触所至, 皆有灵气。写小白菜的生长:“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 没有几天就冒了芽了, 一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用语明快朴素;写蝴蝶飞舞:“它们是从谁家来的, 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自言自语, 充满孩子气……
细读文本, 你会发现, 即使是一个动词, 一个数量词, 一个副词, 一个语气词, 乃至一种句式……都能很好表达着事物的本性。以28小节为例, 我们便可一览无余, 尽情享受语言的美丽:
花开了, 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 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 就开一朵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也没有人管……
重复着一个“就”字, 让它出现11次:前3个, 表示强调语气, 强调一切都在“动”;后8个“就”, 表示自由自在, 不加任何约束, 高兴怎么“动”就怎么“动”, 高兴怎么长就怎么长。这11个“就”, 语气轻松, 一气呵成, 形象而有力地表现了一切都在自由地生长。倾心于7个“愿意”, 加上1个令人舒心的“随意“, 恰切表明着万物都能适情任性、自由自在生长、飞翔, 它们有着神奇的力量, 都有无限的本领。再看那“一个”“一朵”, 不正是独特、自由、朴实的事物的本性使然?可又何尝不是人的意愿———小萧红的意愿呢?物随物愿, 物尽人意, 生命自古就似乎应是这样的。课文用长短交错, 以短句为主的句式来表达, 看似不加修饰, 但却与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非常协调, 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欣赏这段文字, 不读不为快。有时觉得, 应当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后园的诗意;有时又想, 应当一口气读下去, 急促地读下去, 读出小女孩的天真;转而又觉得, 应当“喊”, “喊”出小女孩的自由天地……也许, 根本找不到一种固定的读法, 因为, 诗意、天真、自由, 我都要;因为, 这本来就是小萧红的童年的一切, 不可改不可删, 只有好好收藏它。
寂寞凄婉的坎坷一生
萧红怀念着后花园, 怀念着给她快乐的祖父, 怀念着园里一切曾与她为伴的充满自由灵性的动物植物。而写这部小说时, 她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 为什么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
这是萧红一生的缩影:1911年出生, 1919年生母病故。继母冷漠, 父亲专制保守, 惟有祖父能给她一点温暖。1930年不愿包办婚姻, 逃出家庭, 从此再未回呼兰老家;与萧军结合后又分开;在香港患严重肺病, 被医生误诊为喉瘤, 开刀病情恶化;1942年1月22日与世长辞。
可以说, 萧红一生的心境与“寂寞”为伴, 萧红一生的命运与“凄婉”共存。她从那个花园走出来, 多年漂泊, 知道了外面的世界, 历经国难家愁、流亡生活与感情波折, 她的那颗孤独的心回到了故园。她说:“若是那时候能回呼兰我的家乡去多好啊!”然而故乡已经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童年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不可能重现, 童年的花园便如同天堂了。她说:“从祖父那里, 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 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 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写《呼兰河传》, 回忆故乡, 回忆美好的童年, 成了萧红精神的最后寄托。
好词:
面如银盘 阔脸暴腮 两腮圆润 面容丰腴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耳目一新 方面大耳 肥头大耳 耳聪目明 两耳垂肩 眉如新月
眉如春山 眉如卧蚕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 油头粉面
好句: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河传·湖上
唐代 温庭筠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译文
闲望湖上,雨丝凄凄迷迷。那长堤花桥,远远地隐入烟浦雾里。美人相思生愁怨,愁思在翠眉间凝聚。终日盼着爱人归来,梦里还听那雨中晚潮阵阵,似乎在传递他的消息。
浪子的归舟遥遥万千里,春光却又将逝去。听莺语声声,唱不尽断肠的心曲。若耶溪啊相思的溪,溪水西岸那洗纱女,天天看溪水空流,日日在柳堤寻觅,总不见郎君归来的`踪迹。
注释
萧萧:或写作“潇潇”,形容刮风下雨的状态。
烟浦:云烟笼罩的水滨。
谢娘:此指游春女。翠蛾:翠眉。蛾:一作“娥”。
终朝:一整天。
晚:一作“晓”。
荡子:古代女子称自己远行不归或流荡忘返的丈夫。归棹:归舟,以棹代船。
空肠断:一本作“肠空断”。
若耶溪:水名,今浙江绍兴市若耶山下,传说西施曾在此处浣纱。此借指思妇住所。
赏析
此词以湖上迷离雨景为背景,写荡子春晚不归、思妇惆怅之情。
上片一开始就指明地点,是在湖上;“闲望”是一篇之主。关于“闲望”的内容,预先并未说破,而是逐步透露。她极目远眺,但见春雨潇潇,烟浦花桥隐约可见,那儿曾是两人游宴之处。如今远远望去,却是濛濛一片,什么都望不见,看不清,这些就是“闲望”时所见的景色。“翠蛾”句描绘思妇愁眉不展,相思难解,这是她“闲望”时所怀的愁情;这种愁情使她从早到晚心事重重,梦魂犹牵系于水上,盼行人客舟归来。一“迷”字很形象地描绘出这种心情。潮声本易使人联想起客舟和舟中之人,由潮及人,又直接勾起下片首句。
下片叙述思妇闺怨。荡子漂泊天涯,归棹杳无音讯,思妇在湖上望断云山,也盼不到归舟远客,这里方始点出“闲望”的用意所在。春意阑珊,莺语如簧,只令人愁肠欲断,此是念及客舟去远时的失望之情。“若耶溪”本是西施浣纱之处,用来借指思妇住所;那儿长堤垂柳,依依拂水,昔日郎骑马来访,如今柳色依旧,伫立长堤,却听不到旧侣重来的马嘶之声。虽然内容已从湖上转到柳堤,但仍然归结到荡子迟迟未回。而且又与上面的“闲望”相互关联。湖、堤两处都无踪影,其失望为何如。
此词情致缠绵,含意婉转,极尽低佪留连之致,思妇的身份、所处的环境以及盼望之心、失望之情,融合在景物描绘之中,通过逐步透露,间接道出,亦即以“含蓄”、“暗示”的方式来反映。
关键词:《呼兰河传》,萧红,鬼神世界,萨满文化
《呼兰河传》涉及鬼神的笔墨可谓众多, 无论是借跳大神、放河灯等民间风习, 敷衍至对于鬼神的幽微探讨, 还是借遮天蔽日的乌鸦、乌烟瘴气的柳条林的描写, 营造出鬼气森然的氛围,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不可抑制地表现出了的对鬼神书写异乎寻常的兴趣。 40年代的茅盾试图以 “寂寞论”分析彼时萧红的创作心理, 长期以来在《呼兰河传》的研究领域把握着主流话语的旌旗, 但无论是茅盾, 还是后来的研究者, 均纷纷疏于对萧红文学世界中的鬼神叙事的关注。那么, 《呼兰河传》 中对于鬼神书写的耽溺是在萧红怎样的文化心理的驱使下成就的? 这些笔墨又体现了萧红怎样的生命意识? 这两个问题, 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
《呼兰河传》中有许多涉笔鬼神的描写, 其中在小说的第二章表现得最为集中。 在介绍了呼兰城的十字街、西二道街和东二道街上的人们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以后, 萧红将笔墨一转, 开始描写人们“精神领域的壮举” (1) , 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等。 然而在下文具体的书写中, 萧红似乎更偏爱与祭鬼有关的项目, 对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都分别用了独立的章节来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这些盛举, 都是为鬼做的, 而非为人做的。……跳大神有鬼, 唱大戏是给龙王爷看的, 七月十五放河灯, 是把灯放给鬼, 让他顶着个灯去脱生。 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的祭鬼”, “狮子、龙灯、旱船等等, 似乎也跟祭鬼似的, 花样复杂, 一时说不清楚。 ” (2)
秧歌、狮子、龙灯、旱船, 作者在章末提到的这些民俗节庆, 大都是在丰收或节日之际用歌舞的形式来加以庆祝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 如果是为了表现呼兰河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 这些定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即便是为了突出贫穷偏远地区的普通人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特点, 亦可以据此而敷衍成章。 然而萧红对于与生者有关的民俗活动的轻描淡写, 和前文对于祭鬼活动的大肆铺叙, 这一详一略之间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 萧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取舍呢? 换言之, 这种重鬼怪而轻人伦的文本差异, 体现了彼时的萧红怎样的精神特质呢?
无独有偶, 在小说的其他章节, 亦有同样的例证。 如在小说第一章, 作者写到了东二道街上的几家店铺, 如碾磨坊、豆腐店、机房、染缸房等。 在轻描淡写地交代过其他铺子里的生老病死之后, 萧红开始浓墨重彩地描写东二道街上的那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作者开篇就说。 “人死了, 魂灵就要到地狱里边去, 地狱里边怕是他没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没有马骑, 活着的人就为他做了这么一套, 用火烧了, 据说是到了阴间就样样都有了。 ” (3) 接下来便是对一整套冥器的工笔细描:房屋院子的气派、厨师马童的神情、骡子车马的装潢、账本上的字据、家仆侍婢的名姓等, 事无巨细, 纷纷加以勾勒并呈现在读者眼前。 很明显, 创作《呼兰河传》时的萧红, 在书写时表现出了对身后之事异乎寻常的兴趣与偏爱。
周作人曾说, 我不相信人死为鬼, 却相信鬼后有人, “鬼为生人喜惧愿望之投影”, “我们听人说鬼即等于听其谈心” (4) 。 《呼兰河传》中对于鬼魂的言说亦是一定时期的萧红独特的文化心理的投射。 那么,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萧红《呼兰河传》中的“鬼”叙事与“鬼”言说呢?
二
每一部作品的成就, 都与特定时代、特定经历下作家的创作心理的驱使紧密相关, 这就要求我们对《呼兰河传》成书时萧红独特的生命体验加以回顾。
《呼兰河传》脱稿于1940年12月20日。 就蒋锡金回忆, 其创作是在1937年12月居住在武昌的小金龙巷时就已经开始动笔了的 (5) , 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 使得这部一直以来萦绕于怀的小说难以一挥而就。 在《呼兰河传》成书的三年时间里, 时代的战乱、身体的贫弱让萧红始终处在惊惶不安的状态之中, 而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又带给她对于生死的凝重思索, 在这种生死观的观照下, 小说中才无处不在地充满了作者精神世界的幻灭与凄凉, 并出现了对鬼神书写格外重视的文本现象。
《呼兰河传》成书的最重要的时代背景便是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 作为东北沦陷区的流亡作家, 在萧红成人后的十余年里, 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当局的恐怖统治以及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度过。 在萧红关于战争描写的文字中, 我们依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轰炸过后遍野横陈的尸体与焦土, 是怎样刺激着萧红敏感的神经。 在战争面前, 个人的生死显得是那么无足挂齿, 《呼兰河传》完稿于1940年的香港, 但它其间隐隐地表露了作者在战争的背景下对于生死的凝重思索, 以及对于死后的安宁呓语般的向往:“灯光照得河水幽幽的发亮。 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 真是人生何世, 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 (6)
第二个与《呼兰河传》紧密相关的便是写作时萧红个人的身体条件。从1940年12月20日《呼兰河传》完稿, 到1942年1月22日萧红离世, 中间只相隔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 此间萧红的身体状况一直令人堪忧。 在长期的流亡、逃生、饥寒、冻馁的折磨下, 萧红长期受着头痛、胃痛、咳嗽、失眠等多种疾病的困扰。 因为身体的病痛和与萧军的情感纠葛, 萧红的精神常常处在崩溃的边界线上, 内心常常升腾起一种将要殒殁的悲哀。 1940年萧红因躲避战火而抵达香港, 在肺病、心悸、气促、失眠、咳嗽的惊扰下,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脱稿, 在对呼兰河的人们刻板单调的古旧生活方式的描述里, 充满着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 在对呼兰河节日、 庆会的记述中, 仍然透露着生命最原始的荒凉感:“满天星光, 满屋月亮, 人生何如, 为什么这么悲凉。 ” (7)
其三, 祖父的死、恩师鲁迅的逝世和幼子的夭殇, 令萧红对于生死有了更刻骨的体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个人的生死对于整个时代而言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与自己的人生紧密相连的生命先后离世, 将萧红对于死的感悟与思索逐渐推入纵深。 祖父的离开, 带走了萧红关于故乡的最后的眷恋; 鲁迅的逝世, 拆毁了萧红对于师者和父亲的情感依傍; 幼子的夭殇, 让萧红再一次体会到了人世的无常与凄凉。《呼兰河传》无处不在地弥漫着这股悲凉感:“送神归山的鼓, 个个都打得漂亮。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 就特别凄凉, 寡妇可以落泪, 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那鼓声就好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 打得有急有慢, 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 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 又好像是生离死别, 万分的难舍。 人生为了什么, 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 (8)
三
在谈及萧红自身的生命状态对其创作的影响和制约之后, 我们不禁会问, 这样的生命体验是如何转化为作品中的鬼神叙事的?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对鲁迅的精神乳汁, 以及东北地域的萨满文化对于萧红文学创作的滋养加以探讨。
萧红与鲁迅交谊甚早, 二人亦师亦友, 萧红在文学创作的很多方面都继承了鲁迅先生的衣钵, 学界对于鲁迅和萧红文学创作之间的血缘关系一直有着较多的瞩目, 如萧红在对小说启蒙功能观的重视、“国民性改造”主题的承继、小说结构形式的重视等方面对鲁迅的传承, 然而除此之外,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于鬼神书写的兴致勃勃, 其实也与鲁迅的潜在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鲁迅的艺术世界里, 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杂文, 都是人、神、鬼交融的世界。 鲁迅的第一本杂文结集, 即以《坟》为题命名;《野草 》中绝不乏呻吟的鬼众 (《失掉的好地狱》) , 横卧在冰谷中的死之火 (《死火》) , 化为长蛇、以毒牙自啮其身的游魂 (《墓碣文》) ;《朝花夕拾》里亦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阿长与〈山海经〉》) , 迎神赛会上的五通神 (《五猖会》) , 赤脚蓝脸的鬼卒、鬼王, 粉面朱唇、一身雪白的活无常 (《无常》) 等。
作为鲁迅文学世界中的重要的题材来源, “鬼” 文化“鬼”言说深深地影响了萧红的创作。 这对萧红在书写题材上的选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正如《朝花夕拾》等作品中鲁迅对于故乡社戏、庙会中鬼王、鬼卒等鬼魂形象的描写,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也采取了相似的笔墨, 对呼兰城的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等事关鬼神的民俗风习也投以相当分量的关注。 虽然与鲁迅对鬼世界寄予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 但萧红对于鬼神书写的倾心确实直接受惠于鲁迅。 鲁迅的作品让萧红打开了题材选取的宏观视野, 他在书信中对萧红萧军“不必问现在要什么, 只要问自己能做什么” (9) 的告诫, 更让萧红在对鬼神题材书写的艺术转换上有了更笃定的信心。
除了在题材上的启发外, 鲁迅通过鬼神对人生哲学的领悟对萧红亦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1936年9月5日, 在距离逝世仅有数十天的日子里, 鲁迅作杂文《死》, 提及大病之后, “从此竟有时要想到‘死’了” (10) , 并在文内附上遗嘱。 几天之后, 也即1936年9月19至20日, 鲁迅完成《女吊》, 在其中称赞复仇的鬼魂女吊, 称她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 1936年10月17日, 病隙期间探访日本友人鹿地亘夫妇, 谈及《女吊》, 鲁迅“把脸孔全部挤成皱纹而笑了”, 接着就大谈起鬼来:“日本也有无头的鬼吗? ”“中国的鬼也没有脚;似乎无论到那一国的鬼都是没有脚的……” (11)
作《死》和《女吊》时的鲁迅, 距离殒殁仅有一月的时间;作《呼兰河传》时的萧红, 离死神也只有一步之遥。 二者的身体均处在命运之烛将息未息的边缘, 大限将至之前对生命力衰竭的幽微感知, 使二人在作品中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对死亡和鬼魂的关注。 与鲁迅将复仇精神作为对自我生命本质的确认, 及其以顽强的生命意志和人格力量反抗绝望的自我选择有所不同,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的形而上思考, 并于其中传达出生命的悲哀与虚无。 这与萧红坎坷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 更与她作为女性对人生的敏感把握有着直接的联系。 萧红在有关生命本体的思考中, 通过笔下的人物 (“鬼魂”) 形象表现出了相当浓厚的虚无、绝望意识。 韦勒克、沃伦指出, 文学中的哲学问题是诗人要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在意识到生命的虚无、悲观、绝望之后, 萧红并没有像鲁迅一样, 寻求对“新的生路”的开辟, 而是通过作家主体对虚无、绝望的呈现来表达自我对生命价值的思索。
四
分析萧红的小说文本, 人们很容易发现, 萨满文化在其文学世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萨满教是东北诸民族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 一代又一代地铸造、陶冶、培育着北方诸民族的精神、性格和心理素质。 ” (12) 自小便生长生活在东北地区的萧红, 其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深受以萨满教为核心的东北文化的影响与浸润, 萨满文化的唯灵论思想让《呼兰河传》充满了宗教主义的神秘感, 萨满教的死亡观也直接地影响了萧红对于鬼神、灵魂、死亡等现象的表现, 跳神仪式的“双灵同体”现象更是潜在地启发了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双声话语”的文本叙事意识。
萨满教认为, 包括人在内的万千生物, 都一个独立于肉体形态之外的灵魂存在。 万物有灵论是萨满教的哲学根基。泰勒在 《原始文化》 中对万物有灵的理论进行了拆解与分析, 其中第一条就是“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灭后能够继续存在” (13) 。 萨满文化中灵魂是生命之源, 肉体的衰竭、死亡并不能终止一个人的生命, 死人的灵魂能够继续生存。 萧红笔下写的东二道街上的几家扎染铺, 日日糊着的阴宅、车马、仆人, 就是为死人的灵魂在阴间的吃穿住行准备的。 关于放河灯的民俗书写, 亦是民间信仰里生者对于死者魂灵的一种安抚。 无论是老胡家为了给小团圆媳妇驱走“魔怔”而请人跳了一个冬天的大神, 还是冯歪嘴子的媳妇因难缠致死, 出殡时头顶飞舞着的遮天蔽日的乌鸦, 抑或是送神归山冷森森的鼓点和唱词, 以及三更天河灯流散后清冷的水与岸等, 《呼兰河传》的字里行间都满溢着对生的恐惧之感。 这种惧感思维的创作意识, 更是与萨满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萨满原始血缘氏族社会处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下, 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疾病、伤痛的高频发生, 时时刻刻折磨着先民们的情感和思维。 在生与死的考验中, 他们对于生的焦虑、恐惧、无助之感渐渐孕育了萨满教神秘鬼魅的惧感文化, 诉求超自然力量是他们满足求生欲望和摆脱死亡恐惧的唯一心理出路。 “这种惧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心理情结, 内化到东北作家的思维结构中, 使得他们笔下的人物往往纠缠着生与死的恐慌与焦灼。 ” (14) 《呼兰河传》中充满了对死之恐怖和生之苦痛的言说, 以至于萧红在《呼兰河传》中, 出现了小团圆媳妇被折磨致死后, 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很大的白兔子, 隔三差五地来到东大桥下, 为了“回家”, 一哭哭到鸡叫天明的情节安排。
除此之外, “跳大神”这种萨满教最基本的宗教仪式, 对于萧红《呼兰河传》的文本叙事亦有着潜在的启发。 跳大神, 即“萨满用面具遮脸, 以五彩纹身, 敲锣打鼓, 又歌又舞, 出于一种极度‘癫狂’的状态, 从外貌到精神完全超越了自己的本形。 在虚拟的人神互动中, 萨满演绎着人的本质的转化和变异, 先是请神明附体, 代神宣谕神启, 一问一答, 然后还原成俗身, 完成从神到人的归化” (15) 。 在从异化到归化的狂歌神舞中, 萨满承担着“双灵同体”的双重话语主体角色, 既代神立言行事, 又代人祈福求护, 完成了两种语言、两种思维结构的贯通。 在《呼兰河传》中, 萧红一方面以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性尺度对呼兰河地域风习民俗进行审视, 来展示当地人封闭蒙昧生命状态和盲目迷信的偶像崇拜心理;另一方面, 又作为一个在战乱的时代环境和病体的折磨之下无助的普通人, 通过对生的苦痛和死的恐惧的透视, 传达了人类主体普遍的虚空与绝望之感。 这种在同一文本中隐含双重语义指向, 在鬼神文化的书写中包蕴两种不同的基调和声音的现象, 与萨满文化“双灵同体”的认知行为范式更有着某种程度的同构性。 这种双声话语的文本叙事意识, 即是无意识中对萨满跳神仪式的吸收与传承。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娘娘庙与老爷庙的区别和差异对待,显现出的是男尊女卑。自古相传下来的老规矩,对娘娘庙的不尊,对老爷庙的心悦诚服不都是这般体现的吗?很多节日都是为鬼准备的。例如,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灯,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的祭鬼……鬼神成了第一位,那么人性应该放在何处呢?这个问题引人深思,也必须要重视起来。
呼兰河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一段快乐的时光,只属于我,“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只有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和祖父共同拥有的后园及玩乐的日子,是祖父慈祥的爱温暖着我,很令人羡慕和感动,祖孙之间纯朴的友谊和爱的传递。除了后园的乐土之外,还有两个小黑屋子的宝贝,任我随意翻看。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
之前没有读过萧红的文章。在图书馆踌蹰时,看到很多她的书。便选了一本呼兰河传来看。
看起来,才发现她的文风干净利落,且轻快幽默,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苍凉。既然是一个城的传记,文章中大街小巷都写的透彻,大到十字街,小到卖豆腐的串的小巷。细细的描写却不觉着琐碎,比如五个小孩子买麻花,在筐子里挑来拣去,形象憨态可爱。
本来以为作者会主要些十字街道,文中也提到东二街道和西二街道店铺很少,且“灰秃秃的”,然而她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东二街道上的大泥坑,一个普普通通的泥坑也变得趣味横生。比如
雨后在泥坑沿上走过时情景,如临大敌,却又幽默风趣。
对于民生的描写,写实的笔触不带半分煽情。想想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天黑了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的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的默默的办理着”。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天亮了去上班,天黑了下班回家,虽说日子每天有些不同,昨天和前天具体有何不同又说不清楚。生老病死,正常人还是正常的生活,就算为此拖累,世界好像也没什么变化,照样太阳升起天亮,太阳落下天黑。照样是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们,别人过的怎么样,又有谁在乎,自己过的也是麻麻木木,一天一天。不知我们这一天天都奔着去做什么,但时间却不停息,我们是跑不到它的前面的,只能被拉扯着向前。似乎某天会有个停歇,然而没有。
看到唱大戏这段,不禁想起小时候,纵使是小村落的大戏也感觉比过年还热闹。我们幸运一些,不用远远的看。我们可以幸运的坐在小板凳上,仔仔细细的听,虽然小村子的戏台简陋,道具简到不能再简,小孩子的兴致一点不减。唱到好时,也有不少人喝彩。小孩子就觉着戏里的故事也是惟妙惟肖,记得看了还魂的戏,我回家还会做噩梦。那片段也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久久没有离散。
后园的生活大概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了。五岁的时光描写的的那么清楚,五岁的光辉事迹记录的如此细致。这都是五岁的小朋友真真正正会做出的事情,比如”拿起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上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比如“把玫瑰花插到祖父的草帽上;
还有在储藏室里探寻。那么多时光,那么多欢乐都是和她的祖父一起。童年的时光在作者的描写下跃然纸上,这里的文字不带一点悲伤,全是嘻嘻哈哈,整天乐呵着。这样的快乐怎么能不记一辈子,往后的人生苦短,若是没有这些快乐怎么坚持。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快乐无忧无虑的时光,就算作者在那么苦的日子里,写出文章虽然底子是悲凉,文字确是轻快的。作者没有把笔墨分给父亲,母亲,似乎是忽略了,似乎是不存在。童年虽然欢快,但是也写到自己玩累了在屋檐下睡觉,在蒿草里睡觉,若是父母手里的宝贝,怎么会让孩子这么做。
团圆媳妇的章节,实在不忍看,从这里开始作者的笔触开始悲凉了。虽文字里不易察觉。
有二伯也是可爱,可怜,可悲,可叹。不尽想起孔乙己,虽然完全是相反的人物性格,孔乙己带着鲁迅刻意刻画的迂腐作态,有二伯却更贴近生活,更加立体有血有肉,可爱,可怜,可悲,可叹。
萧红说,她最大的悲哀是她是一个女人。然而是女人本没有错,只是她生错了时代。她的离家出走走出了文坛的洛神,不知她那与她矛盾重重的父亲又作何感想。虽听到她的死讯没有任何表情,但是否背后也有流过几滴眼泪。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2
人们都说童年快乐,自由自在,那些放牛、钓鱼、砍草的时光是那么有趣,无忧无虑;长辈们都说童年像金子,闪闪发光,回味无穷。我们都说童年像沙漏,一去不返,童年的时光让人铭刻心底,是因为,我们迅速地长大了……
萧红,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她以自己的童年写出几本精彩无比的书。《呼兰河传》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自己在呼兰小城以及祖父的家发生的各种奇事趣录,让我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就仿佛来到了这个20年代的绿茵草地。祖父的园子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黑漆漆的地下室、花园、谷仓、卧室等,都是小萧红的玩耍天地。她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在园子里没有恶语,没有烦躁,没有悲伤,也没有压力。只有天真、单纯、可爱以及善良的存在。在祖父心中,萧红就像一个惹人怜爱的小天使,不想去伤害她,不想去干扰她,在她发挥想象的空间,任她去干一切她想做的事。所以,萧红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宠爱呵护下长大的。
呼兰,一个冬天出不了家门,夏天光膀也热的小镇,像《城南旧事》中的京城一样,发生了许多悲剧而又引人深思的事,那个可爱的小团圆媳妇,后来被折磨致死;那个坚强的风歪嘴子,努力获得爱情;疾态的二伯,有着扭曲的性格。总总,这些人物的生平,仿佛让我看到了旧社会的阴影,让一个个人物败落下来。
呼兰,祖父家的园子,两个让萧红永忆的地方,让世人所发现。童年的味道,让大家引人入胜。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3
《呼兰河传》是一部怎样的书啊?它断断续续,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一个片段跳入另一个片段,让人摸不到脉络。它以一个孩子单纯天真的视角,描绘一个小镇上世态人情,继续自己童年生活的点滴。开始读有轻松的趣事,可愈读愈会感到心头一点点沉重苦闷起来,直到最后情感波澜而久久不能平复。
它是一篇叙述诗,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串凄婉的歌谣。
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作者的眼里处处是新奇。春天。拔一个白菜,摘一个黄瓜,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个大绿豆青蚂蚱,一—个大蜻蜒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蜒去了。夏天。呼兰河的火烧云是很好看的,变化极多,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秋天。偏偏这后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冬天。储物室随便打开那一只箱子,里边一定有一些好看的东西,从而来消遣冬日漫长凝滞的日子。四季。自然的神奇带给作者生命最初的期冀和梦幻,童年的歌尽情流淌回荡在后园的小天地中,享受人生最纯真、未被世俗侵扰玷污的年华。
呼兰河的人是麻木的。小团圆媳妇是书中被封建观点迫害最深的,在那个没有一点人性—点温暖的非人间。“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汤次昏一次“;而周围人呢:“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
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
他们眼见如此残忍的行为却大声叫好,一个人的死若是能带来点乐趣的话那就是好的,所以他们乐于看上吊,投河,跳井,自刎“反正不用买宗,票,而且趣味无穷“。作者满含悲痛地描述了这种践踏生命,蔑视生命的行为,鞭挞又同情他们。是啊,这能怪他们吗?这能恨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吗?他们其实还是善良的,实在没有害人或自害的意思啊。他们同是被几千年传下来的思维、生活方式所迫害,最终成为一个个牺牲品。
《呼兰河传》就是这样一本书,风格明朗,笑里含着沉痛。以一个孩子的小视角,反映出中国的一个大时代。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4
童年,他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所以人们常说,童年是人们最难忘得日子。我想作家萧红也是这么觉得吧。
在作家萧红的笔下,他爸爸对她很冷淡而妈妈对他很凶祖母更是对她不好,她的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是与花园祖父在一起。因为在这花园里,她很自由,想干嘛就干嘛,院子就像是她的一样,而祖父很慈祥,永远不会耐烦。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5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录,关于故乡,关于童年。如萧红所说,它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而有娓娓道来的叙述;没有缠绵悱恻的情节,而有充满童真的想象;没有长篇大论的说理,而有细致入微的描写;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而有朴素情感的流露。读来感觉像偶尔听到的老人之间聊起家常,琐碎而又生动;又像看了一部画质极好的儿童动画,每一帧都是那么鲜活而富有色彩。起初,作者花了不小的篇幅介绍着呼兰河的街道及街道上的一切,无所谓手法和构思,就那么一一铺排开来,好像长镜头缓缓地推进。后来,作者介绍着后园及后园的一切、家人及周边的一切人,也无所谓手法和构思,就只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又好像短镜头根据需要随时切换。就在长短镜头的交替中,我们得以走进这段回忆。
关于平静
这回忆,关于平静。小城并不大,只有两条街、一个十字街口,街上的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扎彩铺就可以满足日常所需。人们“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的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生不响的默默的`办理。”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足,豆腐和麻花不是天天都能吃得起,要是偶尔遇到掉进泥坑淹死的猪,就能吃到便宜猪肉,就会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和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也并不贫瘠,每年的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等,就是精神的盛举。“他们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者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就把这人埋起来。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回家照旧地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的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的平板的,无怨无尤的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这座城几乎没有时间和悲喜的痕迹,夜以继日地重复平静的往昔。
关于温暖
这回忆,关于温暖。这里有给了作者最多爱的人——祖父,这里有留下作者最多欢乐的地方——后园。在孩童口吻的生动叙述下,我们仿佛能看到后园的一草一木和四季气象,仿佛能听到欢声笑语和祖孙俩有爱的日常对答,也仿佛能嗅得到满园的花香、草香和泥土香。在一个小女孩一天都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依样学样,裁花、拔草、种菜、铲地、浇菜,但是捣乱比帮忙多的时候;在她给祖父插了一草帽的玫瑰花,浇水往天上泼,大叫下雨了、下雨了的时候;在她踢飞了祖父刚播下的种子,除掉了韭菜留下了杂草的时候.....很多个这样的时候,都会令我感到无比动容,越是了解萧红后来的颠沛流离,越是感动她曾经拥有的短暂温存。同时,我也总是会对号入座,换了时空与对象,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然后又开始疯狂地想起我和我的祖父、外祖父发生了怎样温暖的故事,然后不自觉的红了眼眶。萧红后来说起,“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快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二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到现在还过着流浪的生活。’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可是从祖父那里,我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着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关于悲凉
这回忆,也关于悲凉。“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家里宽房大屋,童年仍算圆满,作者却不止一次地说到“我家是荒凉的”,是因为周围的人吧?租户们的心很小,因为采到雨天屋顶长出的蘑菇就高兴的不得了,他们的心又很大,眼看着房子逐渐倾倒,也能安然的在屋子里睡觉。漏粉的喜欢唱歌,拉磨的夜里通夜的打着梆子,养猪的常常聚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只是“那唱不是从工作所得到的的愉悦,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虽然是拉胡琴,打梆子,叹五更,但是并不是繁华的,并不是一往直前的,并不是他们看见了光明,或是希望这光明,这些都不是的。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小团圆媳妇被跳大神的活活送了命,冯歪嘴子的女人在诋毁和饥寒中死去,有二伯脾气怪,对人说怪话却对地上的砖头和天上的鸟说正经话......透过作者儿童的视角、懵懂的语言,就算写的是有趣的事和热闹的场面,也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个真实的人物,他们活的艰难,艰难的让人心疼,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某某。“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回忆越是鲜活,越是反衬现实凉薄。萧红形容“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恰如她的文字,越是生动,就越让人感到她深入骨髓的寂寞。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萧红才会意犹未尽地想起呼兰河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节日,每一个与自己有过关联的人,甚至蝴蝶、蚂蚱、蜻蜓,甚至黄瓜、倭瓜、樱桃。人们怀念过去的原因无非两种,一是时间不够久,二是现在不够好。《呼兰河传》是萧红1940年于香港创作的,此时已接近她生命的最后时光,距离她的童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祖父死了,萧红的童年也随之结束了,此后,她经历了出逃、饥寒、战争、背叛,一直到孤单地在异乡等死。她终其一生都在渴望温暖和爱,可惜求而不得。在生命的最后,她心有不甘,却只能凭着这回忆,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着自己的寂寞,一遍一遍与曾经美好的时光道别。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6
当我读到萧红的《呼兰河传》时,被这首唯美的诗深深感动,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在她的表述下,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
二十世纪初的呼兰河城。在那里,人们和迷信,随处可见因愚昧、无知而发生的一个个悲剧。里面的人让我感觉可悲,他们愚昧无知,使一场场悲剧在这里发生。他们宁肯顺从天意,也不愿相信事实。他们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让我不知道哪个迷茫的人值得我去怜惜或是痛恨。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无聊的交替,没什么好惊讶,就像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那些萧条的事一样平凡。这个小镇里,萧红将它描写得到处都好似暗灰色的凄凉的暗灰色如同一张纱布,不知不觉的笼罩着这个小镇,笼罩着那群愚昧的人们。遮住了如阳光般灿烂的人的笑脸。只是偶尔有“阳光”稀稀拉拉的的洒下来,但也是一逝而过。转眼即来的,还是暗灰色的“乌云”。
我看到了为了生活,天真烂漫,勤劳能干的小团圆媳妇千里迢迢卖给老胡家做童养媳,只因爱笑吃的多,使她婆婆觉得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矩!为她好!后来小团圆媳妇给他们吓出病,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人给她洗滚开的热水澡,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烫,烫了三回,不能动弹了。读到这里,我多想冲上去大喊:“住手!”一个只有12岁的小女孩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度过童年,却成为童养媳,最后被那些所谓好心帮她治病的婆婆们折磨而死,就像还未盛开的花朵,早早凋零了。
我为萧红笔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没有色彩和花样,只有脆弱和枯槁。那里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对他们好比面对一堵厚墙。他们一生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可那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呼兰河传》从多个方面给我们描述了作者萧红童年时代的人间冷暖,萧红用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看待这个世界,我们能够听见萧红在哭泣,在呐喊,在试图唤醒人们的心灵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71、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3、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4、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5、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儿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6、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7、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8、老胡家跳大神了,这次是为团圆媳妇。我都学会歌词了,祖父母听到我唱时,就说要让老胡家二月搬走。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8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黄昏时候的七月,火烧云刚刚落下去,街道上发着显微的白光,嘁嘁喳喳,把往日的寂静都冲散了,个个街道都活了起来,好像这城里发生了大火,人们都赶去救火的样子。非常忙迫,踢踢踏踏的向前跑。先跑到了河沿的就蹲在那里,后跑到的,也就挤上去蹲在那里。
大家一齐等候着,等候着月亮高起来,河灯就要从水上放下来了。
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忽忽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的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9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看了矛盾的评价,使我很好奇作者萧红笔下的故乡的故事和人们?她的故乡是什么样子使他怀念?很想知道关于作者故乡呼兰河城的人、事、景、也就是所说得风土人情,人情世故。在那个时代,没有通讯设备,信息工具人呼兰河城人们的生活娱乐又是怎么打发的?带着这些问题,怀揣着好奇心我走进了她的故乡。
作者总共用七章篇幅描述呼兰河城里的故事:
1、讲述了故乡呼兰河城的大环境。
2、故乡呼兰河城的精神面貌,娱乐。
3、故乡呼兰河城的自己家里的故事,和祖母祖父亲戚间的故事。
4、故乡呼兰河城作者的邻居街坊的故事。
5、因为跳大神团圆媳妇的死。
6、在城里四处游荡好吃懒做的有二伯。
7、工人冯歪嘴子的生活。
通过,第一章介绍的故乡的整体环境,轻轻松松把读者引进故乡呼兰河城,让读者感受到呼兰河城是一个自然,美丽,可爱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在当时没有出现信息工具,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晚饭后大家(邻居们)围坐在一起,看天上的火烧云,唠唠家常。
每一章读后感受如同矛盾评价的“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读完第五章,因为跳大神团将一个如花的少女活活整死。我的眼角湿润了。因为人们的愚昧和无知,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始终不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他们的行为举止一定要附和当时人们所认为的规矩,说话小声小气,走路
慢油油,一旦不符合标准一传十,十传百,都认为你是外星人来的怪物,没有自我可言,更无法谈论女性自己的想法,要么使用酷刑(暴打)让你顺服。
团圆媳妇因为平时大大咧咧,为了把活做完,走路如风,平实说话口无遮栏,只
有12岁的她,受不住婆婆的暴打,而喊回家,暴打的程度更变本加厉,团圆媳妇受不住,倒下了,本是一场小小的感冒,在左邻右舍的胡乱猜疑下,团圆家给团圆媳妇请来了大神,没病都被整出病来,跳大神里的各种奇怪、病态的动作,吓坏了团圆媳妇,半夜常常被噩梦惊醒,又哭又叫,吓坏了团圆家,不断的请大神,就这样来来去去,跳大神中各种病态的举动,将一个活生生的少女折腾死了。
一个如花的少女,就因为她的言行举止,对于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团圆媳妇的一举一动,她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只是真实的表现自我,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女,但在那个封建,迷信,愚昧,无知,偏僻的呼兰河城里
一个如花的少女就在这种无知,不科学的行为活生生的折腾致死,而左邻右舍,面对团圆媳妇的死表现得麻木不仁,当初跳大神活动各种病态的举动,对于他们是再好不过的大戏,他们以看热闹的角色,在边上添油加醋,事后当成家常便饭后的娱乐新闻,家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团圆媳妇的进展。
我深深感受到那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在一个平平淡淡的小城里,因为那地方充满愚昧无知,在深处藏着一只吃人的野兽!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叫萧红的女作家写的,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
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为萧红感到惋惜,因为她31岁就死了,如果她不这么早死的话,也许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呼兰河畔的生活,故事里充满了那时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个大泥坑。那里人是萧红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种人,靠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的一个寂寞的世界。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财万贯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虽然这么愚昧,这么这个样却在这么个家庭还有这么个温馨,点点的那种,好像炊烟一样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1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呼兰河传》的书,书里讲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记得有一段特别有趣,讲了“我”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从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爱我。
作者出生时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岁时,祖父快七十了,七十岁的祖父非常爱作者,他们爷俩在后园笑个不停。祖父的后园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书里讲到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知道,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从小在后园里长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园里一起玩,一起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满了快乐。
文章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呼兰河传》我读完了,可我的思想还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作文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2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自己人生的后半期完成的著作,是她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文中主要是对童年自己的家乡呼兰河的人、事、景的描述,“因为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茅盾对这部小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小说是对当时萧红心境的真实体现,萧红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她的人生有许多不解之谜,感情的曲折历程、自己的流离生涯,和当时的时代与历史环境息息相关。等到后来,她越感到人生的荒凉、内心的寂寞,所以在小说中总是强调“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我家是荒凉的。”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无忧、最无虑的美好时光,对这一段的记忆是我们最值得回忆的,是难以忘却的。萧红用此给我们展现了中国东北小县城的独特风俗。
《呼兰河传》讲述的是中国东北一座小县城的风俗往事。它如一幅画,色彩单纯,用最朴素的笔墨描绘了一个县城独一无二的美丽。读后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平静、如此简单;人生可以如此平凡而又满足,少了许多人世间的纷争,满眼都是纯粹的风情,单调中不失,简单中充满了人生常态。“
萧红把生老病死写的非常简单,”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就算了。老,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还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死,是悲哀的事情,哭完之后把人埋了,活着的依旧还得回家过日子。“一切顺其自然。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3
我读了呼兰河传,在这本书中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和写作方法,也会让人知道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让现在的我们懂得去努力可以创造更好的未来,也可以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知道我们祖国的花朵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第一章让我了解了这个地方,比如学校或是一些小店,读完第一章以后突然让我觉得这里有一种家乡的感觉。作者像把这里的人物写活了一样比如一个卖馒头老人倒在地上起不来了,过路的人趁老人不注意拿几个馒头就走了。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时常出现。后面几张都是写在这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每天开开心心也很好他们在这里很幸福不用天天那么伤心。
以后我们要努力学习,让现在的生活变得更好让我们的家人更幸福。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4
前几天,我有幸阅读了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这是一本充满无奈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整本书分为七大章和尾声。七大章主要写了呼兰河这个小镇几个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风俗。萧红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写出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小镇。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无聊的交替,没什么好惊讶,就像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那些萧条的事一样平凡。这个小镇里,萧红将它描写得到处都好似暗灰色的凄凉的暗灰色如同一张纱布,不知不觉的笼罩着这个小镇,笼罩着那群愚昧的人们。遮住了如阳光般灿烂的人的笑脸。只是偶尔有“阳光”稀稀拉拉的的洒下来,但也是一逝而过。转眼即来的,还是暗灰色的“乌云”……
灰色的色彩,平淡的叙述,将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呼兰河城。在那里,人们和迷信,随处可见因愚昧、无知而发生的一个个悲剧……里面的人让我感觉可悲,他们愚昧无知,使一场场悲剧在这里发生。他们宁肯顺从天意,也不愿相信事实。他们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让我不知道哪个迷茫的人值得我去怜惜或是痛恨……
呼兰河不仅只是呼兰河,它可以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有些扎彩铺是为死人而准备的。人死了,灵魂就要到地狱里去,地狱里边怕是没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没有马骑。活着的人就要为他做这么一套。用火烧了,据说是到阴间就样样都有了。怪不得城里人穷人都说“活着还没死了好”之类的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兰河都成当时全中国的写照。
当我翻到最后一页时,《呼兰河传》就读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中,又想起那段话了: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5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自传式的长篇小说,描述她幼年记忆中故乡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故事。小说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环境和小镇概貌,像画卷式的展开镇上主要的大街、胡同、店铺,以及人们相应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承载人们精神寄托的民间风俗,比如跳大神、常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第三、四章写作者小时候家里的后院景象以及与祖父的短暂生活;第五章一向到结尾分别写了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几个人物的故事。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开篇严冬笼罩下的北方自然景象,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卖馒头的老头在冰雪天叫卖,不留意跌倒,馒头从箱子里滚了出来,有人趁此机会捡馒头离开,老头爬起来见馒头不对数,只是看着那人的背影哀叹:“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人们总是埋怨天气,不埋怨人。
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每逢下雨就变得像炼胶的大锅,粘过苍蝇、蜻蜓、燕子,淹死过猪狗猫鸡,赶路的马也陷进去爬不起来,人们过路也得留意翼翼,还有小孩差点被淹死。人们每隔一阵就要抬车抬马、救人救畜,却总是不厌其烦,而且没有任何人说要把泥坑用土填埋起来,更没有人这样做。正因有了泥坑,大家有了热闹,还能够因此吃被淹死的便宜的猪肉,甚至有马陷进去被救起来后,人们也传言马死了,正因“若不样说,显得大泥坑太没有什么威严了”。不好
“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但是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由此能够看出呼兰河城人与自然的关联,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对活着的态度。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我看来,整个小说一向贯穿着一种“看”的人生观
呼兰河的民间风俗,比如七月十五鬼节,人们纷纷奔赴河边,看无数河灯漂流的繁华景象,“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来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去了”,有的流到半路就灭了,或被岸边的野草挂住了,越往下流,河灯越孤寂越少了。人们看着河灯飘远,心里从刚才的欢腾又变为无由来的空虚。人们看河灯漂流,像看着自己的生命。
秋天搭台唱野台子戏时,人们更是从不一样地方赶来看戏,分散四处的姐妹、父子都能够借此机会会面。台上演员唱念做打,台下百姓胡打瞎闹。看戏过程中,台上台下甚至会突然间转换主角,台下的人们真吵起架动起手来,而台上的戏子却不为所动,依旧自我表演。持之以恒的名言
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也是在大家群众观看之下,被认为有鬼附身,以致于最后为了给她驱鬼而被捉弄死了。最后一个人物冯歪嘴子,他也是透过磨房里的窗户观看外面的人与被窗外的人观看。
小说在写法上主要采取散文式的文字风格和抒情笔调,叙述灵活,生动搞笑,而且每个章节的资料相对独立,在叙事上不像故事型的小说前后联系那么紧密。小说中仅有的几个人物的故事,也几乎相互独立,感觉像写完一个就过一个,读者也能够看完一个过一个。但我觉得,小说一开始,萧红就不断在“看”,看呼兰河的每一条街,之后看每一家店铺,最后又看每一个人,但一向没变的是那种看的态度,不太近也太远,好像始终有一种适宜的距离,而且总是那么认真,之因此感觉像写完一个过一个,那是正因萧红看完一个就记得一个。
萧红写出来的呼兰河城那几个人物,各自的命运都感觉像是被某种力量驱使着,发生在透明身上的事情仿佛瞎闹一般。这些人物迂腐而纯真,无力但不脆弱,他们察觉不出生命应有的那种绝望,反而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就像孩子们逛庙会时会叫大人买的那些不倒翁,“十分灵活,按倒了就爬起来”,而且是很快地爬起来。无论他们身上的故事怎样滑稽怎样喧闹,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终归是静的,始终安安静静地过着日子,“狗有狗窝,鸡有鸡架,鸟有鸟笼,一切各得其所”。
萧红最爱祖父,她出生时,祖父已经六十多岁。萧红从小喜爱跟着祖父念古诗,但那个时候她还读不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祖父详细解释了,她依旧不懂:“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祖父笑着回答:“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小说中间有一段写萧红与祖父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我最感动的,是萧红一个人在后院里玩耍的那段描述:“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是那么的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根黄瓜,就结一根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根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推荐阅读:
读呼兰河传有感07-27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600字09-11
呼兰河传好词好句11-09
呼兰河传读书感想800字11-17
《呼兰河传》中的好词好句06-30
呼兰河传第三章读书笔记10-04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11-05
《呼兰河传》好词好句摘抄11-28
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12-01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200字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