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教案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①懂得什么样的系统叫开环控制系统,什么样的系统叫闭环控制系统。
②懂得识别系统框图。
③理解信息的反馈。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逆推法分析问题。
3、情感目标:①通过合作探究来提升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②通过教师自制的模型作品的使用来感触同学们的创作意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分析来让学生逐步了解系统框图,为后续“控制系统框图的绘制”及“控制系统的干扰”铺好基础。这一课时的重点在开环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分析,难点在闭环控制系统的信息通路及其比较环节的分析。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前已有了一定的“流程”、“系统”方面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电学基础,对于系统的组成和系统的工作过程的分析应比较容易上手,特别本课时分析的光控窗帘、水塔水位控制系统都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实例,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策略
无论何时何地的教学活动,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如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知识点上,启发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是关键。在上课过程中投影图片、使用自制教
具演示实验、展示实物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以此来降低课堂的枯燥乏味。整堂课的课件操作都使用自制的遥控鼠标进行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创作在课堂上的应用。在课中还安排一个容易做的小组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加深对闭环控制系统的理解在。在课堂最后再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把实验过程的分析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去巩固。
五、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组合遥控鼠标灯1套(自制)、红外线报警器1台、水塔水位控制模型1套(自制)、光控窗帘模型1套(自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从课前放好的报警旁边走过,报警器自动响起。
教师:大家听到了什么?
学生:……
教师:哪些场合能见到类似的报警器?
学生:……(可能说到商场)
教师:这些报警器都是能自动报警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能实现自动控制的产品。那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品是有自动控制功能的呢?
学生:……
2、投影有自动控制功能的产品图片。
教师:这是另外的一些自动控制产品。那它们是怎样实现自动控制的呢?
为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就让我们进入与自动控制有关的内容《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的学习。(投影课题)
(二)新课
1、展示光控模型,演示光控窗帘的工作过程。
2、教师:这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光控窗帘,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3、投影:
探究一:如何让光控窗帘实现自动控制?
有光否
窗帘
教师:窗帘由谁来开、关的?(非人工、自动、)
学生:……(电动机)
教师:电动机由谁来控制它运转?
学生:……(控制电路,由它来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反转)
教师:控制电路如何知道何时让电动机运转?
学生:……(由一个能感知有光线否的传感器送信号给控制电路)
教师:用怎样的装置感知有光线否呢?
学生:用光传感器,……
教师:我们所整理出来的这个光控窗帘模块框图,也是老师在制作这个光控窗帘时的一个思路框图。(投影)
本课时内容较多,40分钟上起来可能会比较紧凑,如果一课时的时间是45分钟应正好。因为本课时的实例都是贴切生活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比较环节”的信息比较是有些抽象的,学生在分析这一环节时都不会很顺畅。在教学环节中采用逆推法引发学生的思维,很收效。自制教具对本课的教学帮助极大,如没有教具,本课就是空洞洞的“开环”与“闭环”(其实任一课时都是如此),所以作为通用技术学科老师,要想上好每一堂课,自做教具是必不可少的。
点评:本案例教学设计比较合理,充分利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引入部分设计更是恰到好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前后呼应,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教学过程突出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也有所突破。通过自制的“窗帘自动控制系统”和“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型经济教具,让教学内容
按照教材的演绎过程设计教案, 还是按照知识的发生过程设计教案, 不论是主观的还是潜意识的, 都是教师经常面临的选择.我认为教师对教材, 不同于学生对教材, 不能停留在对结论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因为教材的编写, 为了规范和简明的需要, 往往压缩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掩盖了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发现过程;隐去了数学思想的详细阐述过程精简了规律的提炼过程.有经验的教师在教案设计时, 总能针对“教学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进行思考, 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 并且娴熟地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 在课堂营造适合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学氛围.优美的教学层次可以使学生思维环环相扣, 它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在下面从思维过程审视《棱锥的体积》, 这堂课以如图1设计.
考察上述教学设计, 是按演绎过程设计教学, 上一个结论是下一个结论推导的主要依据, 直至最后一个层次, 学生在教学结束时才对本节课是研究棱锥体积豁然开朗, 教学的严谨是足可称道的, 其他教学内容教学中也常有这样设计的思路.教学过程中为什么一开始就安排“用平行平面截得两个等底等高的三棱锥, 所得截面面积相等”这个层次, 而且接下来为什么仅仅研究等底等高的两个三棱锥, 会使学生感到突然.至于后续的“等底等高的两个三棱锥体积相等”这个层次提出的缘由, 学生思维也是被动的, 接着便被教师牵至三棱锥体积公式和棱锥体积公式的结论证明过程中去了难怪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认为教材演绎是教育法的颠倒.与按演绎过程安排教学不同的是按知识的发现发生过程设计教案.本节课的主题是“棱锥的体积公式”.为此必须过一道坎:“棱锥的体积公式可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研究入手”.
为了帮助学生跨过这道坎, 可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即在学习平面几何时, 知道多边形面积计算是没有现成公式的, 但有面积计算的方法, 即割补成三角形, 而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熟悉的.所以可用割补法把问题转化为对三棱锥体积公式的研究.接着一道坎是为了获得三棱锥的体积公式, 需引导学生想到“等底等高的两个三棱锥体积相等”, 为此可以从平面着手进行类比, 就是“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这是三角形面积的性质.于是从空间也可猜测即“等底等高的两个三棱柱体积相等”.基于以上思考, 可有如框图2设计的教案.
以上对两种教案的比较分析, 旨在指出思维过程对教案设计所起的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演绎与发现对学生思维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是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行动导向型教学 教学方案
教案就是教学设计方案。在现代教育理论下的教案已经发展成为基于学生学习(或指导学习)的方案。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理念下的行动导向型教学课题教案应包含下列过程设计及教学内容。
一、回顾拓展
教师设置任务或问题,检查上节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处理或问题回答结果进行检查、总结、提升和拓展,并根据检查情况导入本次课学习任务。
二、任务处理
1.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任务”定位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分析任务,提出任务的处理要求——教学目标。
2.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学习、讨论(合作或个体)、探究、制作等,完成展示交流前的学习任务,根据情况,教师可演示示例。在任务处理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渗透学生职业行为的养成。
三、交流与评价
1.明确展示交流的要求,学生(或分组)进行交流展示其学习成果。交流中要形成交流任务派生或任务连锁,提高交流面。其他学生 (或小组)可以对其进行点评、纠错,提出(演示)另外的做法或不同的见解;学生(或小组)优先点评、纠错,教师最后进行点评。在交流中同样要注意引导和渗透职业行为养成。
2.歸纳提升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处理和展示交流的内容进行归纳、补充、提升,使学生建构起本部分的知识、概念、技能体系以及行为养成,并根据交流情况,从任务完成、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养成等方面进行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改进方向。
四、检测反馈
1.巩固检测。根据任务展示交流的情况,教师设置检测题目或作业进行达标(根据教学目标)检测(全体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教学内容(知识点、技能点、行为养成教育)。
2.布署下次任务或预习提纲。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时所需要的指导或学习材料,根据下次任务或预习内容要求,设置检测题目。检查学生预习效果。
【设计思想】必修课本《信息技术基础》编写的主线是: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可见,信息的获取是学好其它后续信息知识的基础。本案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切实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新教材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结、归纳和提升为手段,从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的需求出发,以“信息获取评价—加工表达—发布与交流—存储与管理”为主线,突出将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与实践中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能否成功进行信息获取。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每班的大部分同学已懂得信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也能较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一般特征,已能从周围的一些事和物简单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因为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中学)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信息这个概念和信息一般特征的理解还不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并能简单剖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
【教学难点】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正确剖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探究研讨法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媒体】网络教室 电子极域教室控制系统
【教学过程】
一、引言
通过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知道信息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感觉剥夺实验),也知道了信息技术工具的发展日新月异(资料:一部手机挽救了128名乘客的生命),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就是我们这一章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走好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主线中地第一步。
二、情景引入
[问题1]:请阅读(1分钟)课本上关于杨叔子院士年轻时在咸宁“劳动锻炼”插队劳动大猪菜的故事并思考:①杨院士是如何出色、超额完成任务的?②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③如果是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请同桌同学组成探究小组讨论,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问(抽选五个小组),最后可能的答案为:①像杨院士那样直接将猪赶到现场进行观察;②通过问别人(通常是养猪专家)得知;③从书中认识猪菜;④其他1:通过电视等媒体获得相关的知识;⑤其他2: ⑥其他3:
[问题2]:按照第一种方案,若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应采取何种方案呢?(学生回答:可采用后几种方案)
[问题3]:刚刚有的同学提出第四种方案(通过电视等媒体),但在杨叔子院士年轻时候,电视等现代化媒体还很少,几乎没有,通过这种途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今,已是21世纪了,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了,像电视这些媒体已进入千家万户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同学们课后思考)
[教师总结]:通过这个小故事,说明了:①有效获取信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②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获取信息,可以说,信息获取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起点。
[体验与实践]:
1、同学们经常跟随父母出去旅游,假如今年国庆节你要和你的父母一起到我们的连云港花果山一游,深入地了解一下孙悟空老家的情况,感受一下《西游记》中描述的水帘洞的优美胜境,那么你在出游前应作好哪些准备呢(如:行程路线、车票的票价、天气情况等)?(分组发言——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填写下表)(还可到连云港旅游信息网去浏览一下:http://一般是非赢利性组织,其观点可能带有倾向性。
2、信息的准确性;(文字是否通畅、统计表或图片是否清晰易读、文章、组织或个人资料的科学性等)
3、信息的客观性;(网站主办者、主要投资者、作者所属机构利益与文章内容是否有关联等)
4、信息的时效性。(网页或文档的创建日期、发布日期、最后修改日期等)
【教学内容】
《编写简单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过程。
2、学过程的编辑、定义、调用及保存的方法。
3、会用定义的过程绘制简单的图形。
4、通过定义过程了解程序设计中“包”的重要性,封装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让同学回忆前面是怎样用基本命令画图的,如果画错了,我们又是怎样修改的,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小海龟记住画图时执行命令的顺序过程,如果需要它再画相同的图形时,只告诉它要执行的任务,而不需要告诉它具体的命令过程,它也可以凭记忆完成任务。这就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也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过程。
2、通过完成画正方形过程的编写、定义、执行和修改任务,让同学在操作、实践、理解中掌握过程的定义和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计算机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背景】
本课之前只学习了Logo语言的基本绘图命令,最大的问题是命令不能保存,画错了也无法修改,如果需要再画一次,只好重新输入,非常麻烦,而且复杂图形往往都是由基本图形构成的,例如基本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等,画图时往往需要多次重复输入相同的命令。对此学生深有体会。如果能把教小海龟画图的命令保存起来,需要时只作少量修改就很方便了,对此学生很好理解。这样的教学其实已经渗透了程序的编写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过程的概念,过程的定义和使用。
2.难点:过程的定义和使用,渗透程序的编写思想。
【课前准备】
用Logo语言画出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引入
1、命令复习:FD、BK、LT、RT、CS、DRAW、SETBG、SETPC、SETW、等(抢答)。
2、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同时也是复习命令的过程。(自由组合命令,绘制出多彩的图形来)。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4、随机再要求学生清屏后(初始化),输入新的命令组(太阳的绘制)。SETBG 9 /SETPC 12/SETW 100/FD 2
起个名字叫SUN,看看小海龟听懂了没有,为什么?英语老师教给你的,没教给小海龟,当然听不懂了,现在我们教给小海龟,什么叫SUN。
5、在Logo语言中一个特殊的方法叫做“过程”(板书:Logo语言的过程)。简单地说,“过程”可以把画一个图形的所有命令组合在一起,给它取一个名字,并且让小海龟牢牢地记住。以后只要输入这个过程的名字,小海龟就能听懂,并老老实实地画出这个图形来。也可以说,小海龟学会了画这个图形的新命令。
二、新课教学
1、什么叫过程:把海龟画图过程中执行的所有命令组合在一起就叫过程。教师: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和定义过程呢?
2、如何编写和定义过程?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编写一个让海龟画五星的过程。
①过程的编写:EDIT打开编辑器
把SUN的一组命令输入到编辑器里,也叫做“包”。
②过程的定义:F2键把当前编辑的过程存入计算机的内存
③过程的调用:直接用过程名调用
输入SUN看有什么变化?
怎么没有出现太阳呢,小海龟没记住画图的命令和过程吗? 其实不是小海龟太笨,而是我们没有让它记住完成任务的命令和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让小海龟记住画图的命令和过程呢?回到EDIT。TO 过程头,SUN 过程名,END 过程尾。
现在F2定义后,试一试,结果如何?(成功)
不要高兴的太早了。重新启动小海龟程序,看看能不能记住SUN。
④过程的保存和打开。
小组合作完成。保存过程:F6 或菜单操作。
3、课堂练习
①定义一个画月亮的过程,并试着执行这一过程。
②输入课本53页的代码,看看小海龟能画出一个什么图形?
③绘制移动太阳的过程的定义(MOVESUN)。
4、小结
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说明定义后的过程可以与前面学习的基本命令混合使用。实际上,小海龟在我们的帮助下,学会了画太阳的命令SUN,并且一经定义的过程,可以任意地执行。
三、布置作业
1、继续编写定义不同形状(正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等)的过程。
2、用简单图形的过程组合完成较复杂的图形。
【板书设计】
三个版面,主版面写授课内容,副左为复习用的命令集,副右为上课时统计学生学习情况的积分表。
【教学反思】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得出水循环的定义,从常见的天气、地理现象,分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动画引入自然界水的存在方式,让学生对水圈中的水体有较为形象的认识。
(2)通过“水圈的构成”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看、画、想、辨”等步骤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5)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教学难点: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 教学教法
1.创设情景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4.案例分析法(黄河断流问题)
五 教学过程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教师活动:播放依云矿泉水广告,问生:观看水的变化,总结水在自然界中的常见存在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略。
教师活动:1.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PPT展示水圈定义)
2.问生:既然水有三种形态,(展示图片图,3.1“水圈的构成”)那么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活动:(看书可得)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教师活动:问生: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
学生活动:(看书可得)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教师活动:问生: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 学生活动:(看书可知)冰川、2/3。
教师活动:问生: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
学生活动:(看书可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
教师活动:问生: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
学生活动:30.45%。
教师活动: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河水和井水真的毫无关联吗?下面一起来看:(展示图片: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结合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思考教材第58页的读图思考题。
教师总结讲解: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互相补给的关系。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修建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2.过渡:通过以上的分析,咱们知道自然界中我们能直接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那淡水是不是越用越少了呢?会不会就要枯竭了呢?
学生活动:不会。
教师活动:嗯,不会。自然界的水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因为,水在地球上是循环运动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
(二)水循环的过程
问题承转: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奔流到海后真的不再回了吗?如果不回,它到那里去了?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水是怎样回家的吧。
教师活动:(播放水循环图),提问: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
学生活动:仔细观看图,在教师帮助下得出: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教师活动:说一说: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学生活动:仔细观看图,在教师帮助下得出:1)海洋与陆地之间;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教师活动:1.看一看:水循环的类型有哪些?(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帮助学生总结:1)海上内循环;2)陆地内循环;3)海陆间循环。
2.画一画: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3.想一想: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
4.辨一辨:內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 学生活动:海陆间循环
教师活动:总结: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类型有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这是一种最重要的循环运动。过程是:海洋表层水分蒸发,随着大气运动输送到大气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然后通过地表径流的形式又进入海洋的过程。
海上内循环则是水的蒸发,降落都在海洋上进行的; 陆地内循环则是水的蒸发,降落都在陆地上进行的。
活动部分: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有21年下游出现断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河段上延至距河口约780千米的河南开封。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阅读黄河下游河段的段流的时间和段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的材料。
思考:黄河断流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原因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应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发言,比较所提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生态措施、工程
措施、气象措施、生产措施、协调措施等)
教师活动:小节:水循环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会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使水循环的过程发生变化。
(三)水循环的意义
教师提问:自然界中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根据PPT的图来分别讲解四个意义,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和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它对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水循环又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
最后总结归纳得出水循环的四点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联系海陆间的重要纽带,塑造地表形态。)
(四)课后小练
组织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回答接龙,老师在PPT上显示答案。题目如下: 1.填空:
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______ 和(D)_____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_____循环,它 7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______。
答案:A.蒸发B.输送C.降水D.地下径流F.地表径流 海陆间循环、补充、更新、再生
2.简答:
①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诗词前半句描述的黄河主要的补给形式是__
②后半句的说法对吗? 3.课后思考题:
试想如果没有水循环,地球将会怎样?水循环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 课堂小结:板书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 二 水循环的过程: 1.水循环的环节
2水循环的类型 :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三 水循环的意义:
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软件过程管理,研究
现阶段, 受到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我国专家学者对于提高科学技术, 促进软件开发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开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在统计过程控制影响下的软件过程管理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 逐渐的展现出了一些全新的软件开发方向以及软件升级的对策, 为我国软件开放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1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述
1.1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含义
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基本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的手段就叫做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为了维持过程处于平稳的状态, 是对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能的保障。统计过程控制在我国各个领域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说在进行产品加工的时候, 由于受到某种原因的影响, 产品的尺寸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 每一次细微的波动对于产品的质量以及性能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去对这种现象进行完善, 而这种有效的手段就是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属于过程控制中的一个分支, 从统计过程控制的内容上来说, 我们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第一个方面是绘制控制图, 通过对控制图的分析与研究, 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异常, 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进行解决, 降低了过程中的风险。第二个方面是数据计算, 通过对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分析, 找到能够满足技术要求的稳定过程能力的程度, 从而对过程中的质量与性能进行监督与管理, 对提高过程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1.2统计过程控制的存在意义
统计过程控制在各个领域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 通过对于统计过程控制的研究与分析, 能够确保制作过程的稳定进行, 还能够预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并及时解决, 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都有很大的帮助。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上升了, 自然产品的销量也会更加的优秀, 从而增加企业的营业额, 对于提高员工薪资、减少返工、浪费的现象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最主要的是员工的薪资提高了, 工作效率自然也会有所上升,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 对于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客户投资成本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3统计过程控制的分析方法
目前笔者了解到常用的统计过程控制的分析方法有九种, 分别是控制图分析法、直方图分析法、排列图分析法、散布图分析法、工序能力指数分析法、频数分析法、描述统计量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下面笔者将选出三种主要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2控制图分析法
控制图分析法就是通过对过程中的各项流程进行监督与管理, 绘制出控制图, 通过对控制图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能够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异常进行诊断, 反馈给有关人员进行及时的处理。图1是当过程出现异常时的控制图。
2.1排列图分析法
排列图分析法是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主次形式进行排列, 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区分产品的质量, 找到在生产过程中, 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 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改善, 提高产品质量。
2.2工序能力指数分析法
工序能力指数分析法就是通过数据的计算来了解产品质量, 通过不同数据之间的对比, 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3软件过程管理的基本概述
3.1软件过程的基本含义
软件过程指的就是一个保证软件质量的框架结构, 其中包括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通过对软件过程的深入分析, 了解保证软件质量的有效办法, 尤其是在软件技术的开发与软件的维护方面, 软甲过程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2软件过程管理的框架分析
笔者将通过三个方面对软件过程管理的框架进行分析, 第一个方面是软件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软件开发技术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实际开发情况是否是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进行的, 软件过程管理是否有严格的规范, 都需要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的考察, 在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没有问题之后, 才能够进行实际的生产。第二个方面是实际开发过程与软件设计方案的一致性, 在软件开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 因此,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 其中实际开发过程与软件设计方案不一致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会有很多突发状况产生, 由于这次突发状况设计师就改变了原有的设计方案, “边生产边设计”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样生产出来的软件在质量上与安全性能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也非常的差, 由此可见, 软件过程管理在实际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第三方面就是客户的要求, 我们所做的一起努力都是为了要满足客户对于软件的需求, 如果生产出来的软件与客户的要求存在差异, 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图2是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软件过程管理步骤。
3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 统计过程控制在软件过程管理中的作用非常的多, 既能够对软件开发过程监督与管理, 还能够预测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分险, 最主要的是能够保证软件质量, 促进软件开发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控制;措施;SPC
一、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一)定义。统计过程控制坚持预防原则,结合统计技术,对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监察,从而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可接受、稳定的水平,保障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与规范的一种技术。
(二)特点。①统计过程控制注重的是全员参与,不局限于质管人员;②注重应用统计方法确保预防原则的实现;③统计过程控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个别生产工序中控制问题,注重的是全过程、全体系来解决问题。
三、SPC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调查研究发现,复合二层工序出现问题是因为撕口移到顶部,用菱形撕口,采取对应措施后,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本文对SPC应用于产品控制方面提供建议:
(1)SPC的实施应用必须要持续加强系统自动化程度,以取代传统SPC中手工抄录数据、人工计算等方法;(2)SPC实施要突显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也即是三全一多:全企业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员性质量管理以及多方法质量管理;(3)SPC实施要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系统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统计过程控制是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的一种,把统计过程控制应用到塑料袋包装的生产过程中来,一是可以让质量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系统和科学;二是为生产过程进行工艺调整及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勉.正确应用统计过程控制生产无缺陷产品[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8(03).
第六课 编写简单的过程 教案(清华版)
第六课 编写简单的过程教案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1.定义过程命令的使用及如何保存文件 2.学会欣赏海龟作品. [教学目标]:1、学会过程定义、编辑命令的使用,掌握如何保存文件, 2、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帮助的意识; 3、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过程定义、编辑命令 [教学难点]: 过程定义、编辑命令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多媒体电脑室、远志广播教学系统 一、导入 师:LOGO系统允许我们将系统自带的海龟命令组合定义成一条新命令。新定义的命令的使用方法与系统自带的命令一样。新定义的命令如果有错误,可以随时修改,可方便呢。那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定义新命令吧。 二、新授 活动一:教海龟画三角形的.新命令。 师:将系统自带的海龟命令组合定义成一条新命令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过程定义。定义一个过程的方法如下: 定义过程命令: TO 过程名 一条或多条命令 END 定义过程时,以TO命令开头,紧接着是你给新命令取的名称,即过程名,中间部分是你编写的画图命令,最后以END命令结束过程定义。 做一做:定义画正三角形的过程 (示范并讲解,生再自行操作。) TO SJX REPEAT 3[FD 100 RT 120] END TO SJX命令后,命令提示符变成“>”,提示我们可以输入画图命令,输入END后,命令窗口显示’SJX DEFINED”,表示已经定义好一个过程名为SJX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可以直接使用SJX命令画边长为100步的正三角形。 试一试:定义一个过程名为ZFX,画边长为100步的正方形过程。 请生讨论,并自行完成操作,再相互交流。 活动二:修改已定义好的过程内容 师:TO 命令只能用于过程的定义,不能用于过程的修改。为此,LOGO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命令――过程编辑命令。我们不仅可以用编辑命令定义一个新过程,还可以用这条命令修改过程的内容。 编辑命令1: EDIT 过程名 编辑命令2: EDIT ALL 注:编辑命令1用于定义或修改指定名称的过程;编辑命令2可用于修改所有已定义过的过程,也可以用于定义新过程。过程修改完毕可按F2键保存文件并退出编辑状态,回到命令状态。 做一做:将上例SJX过程中的FD命令的步长值修改为50步 请生先偿试,并上台演示,师小结。 方法一,输入命令:EDIT SJX,弹出编辑窗口,将FD的步长100改为50,按F2键退出。 方法二:输入命令:EDIT ALL,弹出编辑窗口,该窗口显示所有定义或编辑过的过程。同时,在这个窗口中,也可以增加新过程,修改完毕按F2键退出。 活动三:将定义好的过程存放在TU.LGO文件中 做一做:保存文件. 1.单击“FILE”菜单,单击“SAVE”命令; 2、在“文件名”下的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TU.LGO; 3、选择存储位置,按“确定”按钮,将当前工作区中定义好的过程存入在TU.LGO文件夹中。 试一试:利用“FILE”菜单中的“LOAD”命令,将存储在磁盘中的文件TU.LGO调入到LOGO系统中。 该文件中有多个已定义好的过程,直接键入过程名就可执行相应的过程。 活动四:海龟作品欣赏 做一做:输入过程名和参数,运行相应过程。 请同学们利用“FILE”菜单中的“LOAD”命令,将示范程序ZPXS。LOGO调入到LOGO系统中,程序里有许多个过程,直接键入课本第32页中图形下面的过程名和参数,海龟会按照写程序人的创意作图,画出美丽的图形,请快快动手吧! 请生自行偿试,师巡视指导。
运到训练;控制
比赛数量的递增使传统的周期训练的计划和安排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许多教练把“以赛代练”的方式纳入了整个训练的过程,使比赛与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以点带面”的训练过程。从多位学者的文献中可以看出,频繁的赛事未必对运动员的成绩起到促进作用,教练员在安排训练计划时要懂得如何科学安排赛前、赛期和赛后的训练,以及要处理好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多位学者在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与建议,为科学的运动训练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练碧贞等学者认为在比赛期间的比赛日,运动员的负荷强度已经是达到巅峰了,所以在比赛期间的非比赛日中应以低强度和力量训练为主,负荷量约为赛前准备期的1/2左右,还要加强运动员的疲劳恢复。对于大球类的团队比赛,教练员要尽量在比赛期间考虑全队队员的实际情况,加强替补队员的培养,从而达到“以赛代练”的效果。[1]
陶于等学者建议我们要理性地分析和总结以体能为主导项目与以技能为主导项目借鉴“以赛代练”经验,不要“光练不赛、光练少赛”和违背运动训练规律的“以赛代练”。[2]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以赛代练”的基本对象主要是高水平运动员,而“以赛代练”中的“赛”主要以国际上的一些重量级比赛为主,国内过多的且水平较低的比赛会令大多高水平运动员乏力和缺少系统的训练,使得他们在比赛中突显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训练中得到改正。所以过频繁的赛事未必对运动员的成绩起到促进作用。
学者陈小平认为除了以往被动恢复的专门手段之外,还应该加上主动的恢复,从而进一步加强运动员在训练负荷方面“恢复能力”的培养,只有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及避免其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的发生。他提出比赛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要求他们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训练方式与方法来适应比赛的各种需求。陈小平还建议教练员在训练中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从而为运动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以助运动员成绩的提高。[3][4][5]
焦芳钱等学者对我国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训练中的负荷强度分类和划分、持续训练强度的控制情况、间歇训练强度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建议,普通女子马拉松选手需要重视有效训练量的积累,而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在重视混氧训练的基础上,还要重视有氧训练量的积累。[6]这样不仅可以使优秀马拉松选手的年度训练量处于稳定状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范安辉学者认为在训练中离不开运动负荷和运动恢复,而且从现行的运动负荷系统来看,更强调放松、休息、恢复等效果所带来的一系列有助于恢复训练和提高成绩的效果。他还指出在训练中对运动负荷的描述应采用表面数据和内部数据两类指标来进行评价,建议把运动负荷目的论与运动负荷手段论统一起来,实现发展体能、增强体质的最终目的。[7]总体来讲,运动恢复是属于训练方式的一部分,所以要求教练员合理分配好训练的方法与方式来满足日益剧增的比赛次数。
郭蓓学者指出,随着近年射箭比赛次数的增多,教练员在训练实践里对中、小周期的安排也越来越重视。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备战重大比赛期间的年度训练周期是根据形成竞技状态的阶段性特征和重大比赛时间的安排来划分的。他建议按照国际上重大比赛的时间,教练员可以适当地安排国内参赛次数、重大比赛的前一年参赛次数、重大比赛当年的参赛次数以及重大比赛前最后一次热身赛的参加等手段来划分备战重大比赛期间的训练周期。[8]
刘爱杰学者以我国的皮划艇项目为例,阐述了我国的皮划艇项目从原来的世界弱势项目变为2004年的雅典奥运的冠军,这一局势的扭转靠的就是超常规思维和对项目发展规律的深度认识,还有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和科学的训练方式以及敢于否定自己和传统,大胆地进行创新等。[9]所以不管是教练员、运动队的工作人员还是运动员都要懂得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相关知识以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变迁。
刘大庆学者提出了在训练中整体与细节的关系。他认为在训练或比赛中要考虑每个环节、每个因素的情况。[10]其实整体的建立并不难,主要是要注意考虑如何执行和执行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就是细节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要求在训练中要把整体与细节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做到未雨绸缪,这样就有利于运动训练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日益剧增的比赛次数使许多教练员把“以赛代练”的方式放进了训练计划中,从而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多位学者建议教练员在安排训练的时候,不管是赛前还是赛期训练,都要注重训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结合运动员基础水平,重视过度训练带来损伤的后果,观察运动员地疲劳恢复程度和专项技术,不要盲目地为了追求短暂的成绩而罔顾后果。只有这样才能以最佳的竞技状态应付日益递增的比赛数量,才能使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始终如一。
参考文献
[1]练碧贞等.CBA主客场赛季制竞赛期训练安排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6
[2]陶于等.“比赛训练法”与“以赛代练”的训练学阐释与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3]陈小平.“以赛代练”议[J]
[4]陈小平.当前我国竞技运动训练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J]运动,重大专题,2009.10
[5]陈小平.我国耐力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训练强度失衡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04
[6]焦芳钱等.对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年度训练负荷安排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1
[7]范安辉.高水平竞技训练运动负荷调控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08.
[8]郭蓓.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训练过程的安排[J]体育科研.2007.01
[9]刘爱杰,雅典奥运会我国皮划艇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核心启迪[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1 反浮选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构成
弓矿公司选矿厂浮选过程控制系统利用集散控制理论: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现场采用专用智能仪表完成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的采集、加药量的控制和显示等。系统采用积木式模块结构, 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组合, 以满足不同选矿厂的特殊要求, 系统的结构框图参见图1。该系统运行后, 有效地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和劳动强度, 降低了选矿厂的生产成本, 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 为选矿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选矿厂浮选过程控制系统, 采用上位机和下位机两级控制方式:上位机负责信息管理, 下位机负责采集现场信息。工作中, 上位机根据统计过程控制模型、操作状态和过程参量, 实时确定药剂流量给定值, 利用组态软件将现场的工作状态直观、友好地以画面方式显示出来, 并在有关工作人员的控制指令下, 将各种数据通过各自的通讯单元进行完成通信。整个控制系统主要由过程检测仪表、及自动加药机组成。
2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浮选过程计算机监控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监控站计算机 (研华工控机) 。
2) 可编程控制器。
3) 打印机。
4) 电源。
监控站运行在操作平台之上, 采用组态王软件进行硬件集成和软件组态。系统可进行内部存储单元读写操作, 完成实时监控, 各种数据实时交换。各单元功能程序根据控制方式实现相应的控制操作, 监控站管理人员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本系统为选矿厂过程监控和管理提供了可靠而灵活的控制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 工序及工艺流程实时显示。
2) 自动完成设备的启、停控制。
3) 友好、安全、简便的人机交互。
4) 对各种工艺参数进行设定和调整。
5) 多层安全保障 (操作员、系统工程师、管理人员按权限级别分别注册) 。
6) 实时工艺参数趋势曲线显示、打印。
7) 历史数据采集与存储。
8) 自动即时生成生产报表并打印。
9) 设备运转信息统计。
10) 工作记录。
11) 报警信息显示。
12) 数据统计分析。
3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监控画面真观、形象、丰富, 能够准确显现生产工艺各个环节;能根据生产实际, 自动完成设备状态变量监视并适度选取及艺参数与过程变量, 完全满足生产要求。系统报警打印和画面拷贝功能为为分析事故提供重要依据。生产报表打印已成为生产管理的重要资料。
利用“组态王”实现浮选过程的实时监测。
目前工控领域, “组态王”是较为流行的工控组态软件之一。该软件支持操作系统, 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水力、钢铁、电力、机械工程等多种领域。图2为系统软件组态的工艺流程。
1) 系统报警指示:当现场工作变量的数值发生异常变化时, 系统将产生报警, 以便操作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本系统中的报警和事件记录有变量越限报警和事故报警两种, 通过报警记录,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监视和查看系统的报警、操作和各个仪表的运行情况。当报警和事件记录发生时, 系统自动将报警和事件信息写到报警数据库中, 以便于查询和打印。
2) 实时工作趋势显示:在系统运行时, 实时工作趋势曲线由系统自动更新, 操作人员能够对各过程物理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及时掌握系统运行工作状态。
3) 历史记录信息显示:“组态王”软件可以保存10-15天的数据信息, 管理人员需要以图文报表方式显示各过程物理量的历史数据信息。因此, 在系统中设计历史趋势曲线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历史趋势曲线, 管理人员能够了解过程变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及时预测后面工作状态, 更好安排后续的工作进度和工作量。
4) 打印报表:数据报表能直观反应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状态, 并对数据进行记录。数据报表可以它实时反映工作生产情况, 并对长期的生产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级态王软件提供的内嵌函数可以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以满足现场的要求。
5) 数据查询:“组态王”提供了用于读取历史数据的函数库, 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函数读取或查询并返回历史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数据查询能够对某一时间段 (可以精确到秒) 内, 历史数据记录和报警记录进行查询, 系统在设计过程中, 提供了多条件的数据查询功能, 例如可以按班组和时间段相结合进行查询, 表示这一班组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情况;也可以具体到某一操作人员的查询。
4 结论
弓长岭选矿厂浮选过程的自动加药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法, 实现了浮选药剂实时、准确添加。利用“组态王”软件实现了现场过程参数的实时监控、实时报警。使用界观友好的人机对话画面直观描述了工业控制流程, 实时记录现场数据, 实时显示工作趋势曲线及历史趋势曲线。
摘要:弓矿公司选矿厂浮选过程控制系统采用了集散控制思想, 即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实现了浮选药剂实时、准确添加。利用组态软件实现了现场工作过程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控, 并可以实时报警。
关键词:组态,集散控制,数据监控
参考文献
[1]潘龙武.KMM可编程调节器在浮选液面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 2000 (9) :53-43.
[2]沃国经, 左焕莹, 周俊武.矿浆液位测量控制系统[J].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 1996 (1) :31-34.
【过程控制系统教案】推荐阅读:
过程质量控制标准06-21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11-14
过程控制的总结11-30
风险管理控制过程07-15
无损检测过程控制程序06-19
DMAIC过程中控制阶段研究10-29
注塑生产过程控制程序12-08
压铸车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办法06-21
统计过程控制SPC学习与总结10-2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个人简历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