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转就业方案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习转就业方案(推荐7篇)

实习转就业方案 篇1

象”

作风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

各科室: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持之以恒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进一步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大力提升人社工作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区委《关于开展“治顽疾、转作风,强服务、树形象”作风专项整治的实施意见》(区委发„2017‟5号)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治顽疾、转作风,强服务、树形象”(简称“治转强树”)作风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整改落实为主要方法,以从严教育管理干部、加大惩戒问责力度为保障措施,严厉整治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营造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树立干部职工良好形象,开创城乡就业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实习转就业方案 篇2

一、物流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基本情况

1.实习基本情况

技工类院校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作为一所高级技工院校, 高中起点三年制2+1, 初中起点五年制4+1, 最后一年都是顶岗实习阶段。

2.实习转就业态度

技工类院校, 最后一年均为实习, 学校没有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要求。对于企业来说, 除了年纪偏小, 尚未有毕业证之外, 在岗位要求和任务分配, 甚至加班上, 实习生和普通员工并未有太明显的区别对待;对于实习生而言, 也只是多了些学校关于实习生的管理要求, 有实习老师会监督实习, 主要还是以遵守企业员工守则为主。一年实习期结束, 学生都将彻底脱掉学生身份, 走向社会, 真正就业。

3.实习转就业企业选择

我校与校企合作企业合作关系良好, 开设定点班、企业人员到校上课或者培训、建立实训基地、企业接收实习生、学校提供实习生甚至已毕业的学生到更高端要求更高岗位。多数企业都希望实习生经过一年实习后, 都能转正留下来, 继续为本企业工作, 创造价值。笔者就这个问题与其他系老师交流过, 发现各系各专业学生毕业后留实习企业的比例都不大, 原因可能不尽相同。带着这个问题, 6月, 笔者一一走访实习企业, 与每个实习生交流, 必要时, 与实习企业交换意见。

从调查结果上看, 只有大约2%企业因为企业、岗位本身设置需要或者实习生本人问题, 在学生6月底实习结束时, 企业没有抛出橄榄枝, 学生只能另行再找工作。98%的企业都向学生抛出橄榄枝, 有些企业甚至安排主管逐一与实习生交谈, 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心态, 企业能够做出调整的, 会尽量调整以希望学生能留下来转正。但是, 65%的实习生并未选择实习企业, 而是自己再找其他的正式工作, 仅有33%的学生选择留任实习企业, 转为正式职员。

实习结束, 实习企业提供转正机会, 仍然跳槽而不留实习企业, 从调查结果看, 主要原因是“发展空间小”“待遇差”, 觉得“企业文化差, 人际关系难处理”。认为工作压力大的学生比例较小, 不足24%;家里有好的推荐的比例也不大, 学生主要还是靠自己能力找工作;近33%的学生不留实习企业, 是因为想要换行业, 不再准备从事物流相关行业。

二、物流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和规划

1.界定职业成功从选择职业和企业, 学生考虑的因素来看, 学生最看重的还是发展空间 (84%) , 超过了薪资水平 (76%) 。行业前景、兴趣爱好、办公环境依次排后, 但是看到比例都不低, 说明学生在做职业选择时, 会将各方面综合考虑, 以达到自己界定的职业成功。

2.挑战自我, 积极适应, 不断提升

当今社会, 我们最大的威胁不是外界的压力和竞争, 而是我们内心对主动适应的放弃。从上两组数据可知, 个人能力是学生认为工作就业、个人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93%的学生认为“能力”很重要, 表明毕业生的意识层面上的务实和对社会的深刻感悟;而只有53%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差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事实上, 技工院校学生真不乏有能人才。传统观念认为学习很差、各方面都很差的学生才会选择技工院校读书, 在校期间也是混日子, 其实不然, 特别是深圳技工院校毕业生。深圳目前高中学位远远不能满足中考生要求, 非深户籍中考生分数要求高, 技工院校学生生源本不差。

3.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 功能在于为职业生涯设定目标, 理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经过一年的实习期, 实习指导老师不间断的走访与指导, 不超过2%的学生浑浑噩噩, 没有任何职业规划;但由于年纪尚小, 社会、工作经历浅薄, 做长期职业规划学生也较少, 拥有10年以上职业规划学生不超过2%, 拥有5~10年职业规划的比列约为11%。大部分学生, 近63%学生能简单规划未来1~3年职业发展与需求;22%的学生主动意识强, 职业目标明确的, 在实习教师和企业主管的指导下, 除短期规划外, 还积极设计了3~5年中期规划。

三、思考和建议

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 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技工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今后也将是国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求职择业对技工院校毕业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 又是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一年密切跟踪实习, 以及本次详细调查, 有一些思考和意见, 以供参考。

1.政府:提高重视, 加强认可

技工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 主要特点是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 并且其培养的人才大多在各行业、企业最需要的关键技术岗位上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而技工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一直被“另眼相看”。技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必须引起全社会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2.企业:加强交流, 纠正偏见

用人单位、企业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 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 与学校建立稳定的、良性的校企合作关系, 派企业专家到校上课, 接收实习生与毕业生, 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平台。另一方面, 企业也要切实纠正用人偏见。技工类院校毕业生实操性强, 理论也并不差。

3.学校:完善就业工作, 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与社会、经济、企业无缝接轨, 加强校企合作, 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习、就业平台。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 贯穿整个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 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 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 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 对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 普及法律知识, 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摘要:技工院校就业安置工作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学生的工作满意度、就业稳定性, 职业成就感却不尽人意。如何结合自身资源和特点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规划, 改善技工院校毕业生生存状况, 培养其职业长远发展能力, 已经成为技工院校高度重视并急待解决问题。

关键词: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参考文献

[1]徐杰, 夏建友, 郑海风.技工院校学生生存发展需求及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调查与研究, 2012, (09:155-160.

实习转就业方案 篇3

关键词 非农就业;社会保障;土地转出;结构方程模型;T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102—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15

农村土地流转对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整个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1—2]。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许多地区农村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导致农村非农就业比例提高[3],农民得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此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养老逐渐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农村“家庭养老+土地保障”模式形成冲击[4],因而农民对土地依赖性相对减弱。可见,农村土地流转在很大程度上与非农就业、农村社会保障紧密相关。

关于土地流转,国内外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已有研究表明,总体水平上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发生率偏低[5],其原因可能是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进一步分析这也是农户理性决策的结果[6]。因此,许多学者从微观农户视角出发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农业外部的就业机会[7]、地权的稳定性[8—9]、农户自身特征及其资源察赋[10—11]等方面。从这些因素看,既有研究没有将农村社会保障与农地流转结合起来,这正是本文的切入点。

对农民而言,土地发挥着重要的保障功能。有研究指出农地对农民所具有的就业保障、养老等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价值是其直接经济效用的4倍[12],可以说土地的社会保障与失业保险的两种功能的作用远远超出农业本身[13]。因此土地的保障功能很大程度阻碍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14]。究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对不健全使其不足以替代土地在农民就业、养老、基本生活等方面的保障功能,从而导致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可以说是落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妨碍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5]。

但以上对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于理论上的探讨,缺乏实证分析,已有文献几乎没有涉及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到社會保障完善程度的影响程度到底如何,以及不同社会保障水平的农民在其农地流转行为上是否具有差异。基于此,本文运用江苏省沭阳县30镇49村476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实证检验土地的就业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等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并且运用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农民的劳动就业情况、社会保障参与情况等对其土地转出行为与转出面积的影响,以此弥补与丰富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证研究。

赵 光等: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转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1 分析框架与模型选择

1.1 土地流出意愿

资源价值理论认为土地对农民具有多重效用和功能价值,其中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主要有土地资源经济产出价值,间接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效用的社会价值,表现为土地为农民提供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生活保障等。因此农民是否愿意将土地流出即受到预期回报感知影响,更受到土地本身所具有功能价值的影响。

长期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生存的根本,由于以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足以替代土地在农民就业与生存方面的保障功能,导致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土地流转的制度性障碍因素无法消除。但现阶段随着农民就业多样化,收入多元化,致使对农地的依赖也呈现出减弱趋势,尤其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有的农村土地对农民的效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此,可以构建如下假说:

假说1:土地对农民的就业价值限制了农民土地转让意愿,而非农就业与拿到工资的可能性所带来的较高的收益预期增加了农民不进行土地流转的机会成本。因此若有良好的非农就业环境则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增大。

假说2:土地对农民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上的功能价值与土地流出意愿负相关,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农民土地流出的概率越大。即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与农民土地流出意愿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为了分析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以上两个研究假说进行验证。之所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是因为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属于潜在变量,这些变量不便于直接观察与测量,但是可以用一些外显指标去间接测量[16]。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妥善处理这些潜在变量,而结构方程模型却能同时处理潜在变量及其指标。根据上述分析及所提出的研究假说,本文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SEM)见图1。

具体数学表达式为:

图1 结构方程模型图

Fig.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figure

式中Y1、Y2、Y3、Y4、Y5分别代表潜变量直接经济价值、预期价值、就业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土地流出意愿;X11—X54代表23个可观测变量;β代表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γ为各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ζ代表残差项。

1.2 土地流出行为

土地流出行为也可以看成是农民的决策行为,是一种已经发生的行为。遵循“理性人”和“经济人”的假设,个人总是试图并且能够辨别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制度安排。农民如果有选择制度的自由,他必然会计算他在各种制度下的成本收益[17]。一般来说,由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各方面的差异,有些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受到限制而不得不选择继续耕种,对这部分劳动力而言其外出就业的期望收入会很小,甚至为0,相反农民从事的职业为非农业,且非农劳动力越多的家庭,其外出就业的期望收入就越大,从而转出土地的概率更高。由此得出:

假说3:具有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以及家庭非农劳动力越多的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越大,转出的土地面积相应也更多。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其它社会保障制度的参与使得某些农户的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抵抗未来养老、卫生费用等不确定性风险的水平也就越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也就越低,从而转出其土地的概率愈大,转出土地的面积也应越多。与之相反,社会保障水平越低的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其对经营土地的期望收入就愈大,从而转出其土地的概率较小。因此可以得出:

假说4:参加了社会保险的农民,以及社会保障水平较高的农民,转出土地的可能性更大,相应转出土地的面积也更多。

对于土地流转行为的计量分析,首先农民土地流出行为可以定义为二值变量,发生流出行为=1;没发生土地流出行为=0。因此,对土地流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采取二值因变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具体表达形式为:

prob(yi=1|xi,β)=(+βX)

(1)

为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y*i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y是实际观测到的因变量,X是实际观测到的自变量,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来对β进行一致估计。自变量X包括①劳动就业(职业类型、非农就业经验、家庭非农就业人口数、家庭从事农业人口数);②社会保障(新农保缴费标准选择、是否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去年医疗费用是否得到报销);③其它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

农户发生土地流转行为后流转的面积也存在差异,但考虑到样本中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并没发生土地流转行为的事实,这部分土地流出数量为0,即受到单尾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土地流出面积模型可看成是删失数据(censored data)模型,且是左删失数据模型。本文进一步将农民土地流出数量作为因变量,采用Tobit删失模型,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具体表达形式为:

(2)

式中εi~N(0,σ2a) ,y*i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yi 表示第i农民土地流出的数量。X仍然选取Probit模型中的自变量。

2 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11年12月课题组联合沭阳县农委及30个镇(农场)农经站对当地农户的问卷调查。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县域总面积2 297 km2,现辖29个镇,1个农场,人口达177万,是江苏省人口最多、陆域面积最大的县份。此外,在样本点选择时充分考虑到当地土地流转市场较为活跃,农地流转的农民较多,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首先在每个镇(农场)随机抽取1—2个村,共计49个村,获得了476个农民信息。样本的有关基本情况见表1。本次调查中男性占64.9%,女性占35.1%;年龄分布方面,30岁及以下的比例较小,占14.3%,主要原因在于年纪较轻的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留在农村的概率较小,30 —50岁的比例达到48.5%,60岁以上的农民占12.6%;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所占比例超过63.6%,高中及以上的仅有14.5%,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非农就业经验方面,58.8%的农民具有非农就业经历,具体职业主要为务农的占41.4%;从农民参与社会保障方面看,仅有4.4%的农民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较高,但新农保缴费水平较低,64.3%的农民都是选择新农保最低缴费每年100元,另外有25.6%的农民参加了商业养老保险;土地流转方面,共有40.3%的农户发生了土地流出行为。

在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调查过程中,采用的是李克特(5—Likert)五级标度法,因此量表中各衡量变量(具体见表 2)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1和5。这些变量的答案选择分别是“完全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对每一种回答都赋予一个数值,将“完全同意”赋值为 5,将“同意”赋值为 4,其他以此类推。问卷中设计了相关的5个潜变量(直接经济价值、预期价值、就业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和土地转出意愿)和23个可观测变量。对量表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2。

表1 样本基本特征

3 土地流出意愿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可以用来评估问卷的会聚有效性。根据Fornall and Larcker[18]研究评价问卷会聚有效性的原则,所有标准化的因子载荷应大于0.5 且达到显著水平。利用AMOS7.0 对表2数据内容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见表3。从结果可以看出,所有衡量变量的标准因子载荷均大于0.7,并在统计上具有高度显著性。这表明,各衡量变量对维度的衡量具有较高的会聚有效性。另外,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估计值可以计算出各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公式如下:

ρc=(Σλ)2(Σλ)2+Σ(θ)

(3)

公式中ρc为组合信度,λ为因素負荷量,θ为观察变量的误差变异量。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作为模型内在质量的判别标准,若是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在0.60以上,表示模型的内在质量理想[19]。根据该公式得出五个潜在变量的组合系数值均大于0.60,表示模型内在质量佳。

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继续利用AMOS7.0 进行结构方程分析以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对上述经过载荷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模型再进行模型拟合评价,选择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和简约适配度指数来评价模型的优劣(见表4),各指数指标值都符合建议值的要求,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结构方程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良好,可以用于验证研究假设。各个因子间的完全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

从图 2 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

土地的直接经济价值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消极影响,路径系数为—0.115(p<001)。这意味着,当粮食

图2 结构方程路径图

价格上涨,种粮有利可图,农民继续耕种的收益提高,因而其土地转出意愿降低;反之相反。

土地转出的预期价值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具有积极影响,路径系数为0.409(p<001)。这表明在自然灾害风险预期较大的情况下,农民抵抗自然灾害的成本就要上升,其预期收益下降,所以他们选择继续耕种土地的意愿就会显著下降。另外,土地转出预期回报是驱动农民转让土地的主要动力,这主要体现在土地转让收益以及转让收益收回可能性上。

就业价值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具有积极影响,路径系数为0.186(p<0.01),所以,假说1是成立的。这意味着,农民在改变土地转出意愿的过程中要受到外出务工、非农收入等外部就业环境的显著影响。如果外出务工获取工作能够实现,尤其是非农就业工资超出农业收益的话,农民愿意将土地转出。

社会保障价值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具有积极影响,路径系数为0.319(p<0.01),所以,假说2是成立的。由于土地本身承载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价值,而一旦农民获得其它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则农民会愿意将土地流出。因此,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与农民土地流出意愿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4 土地流出行为Probit及Tobit模型分析

4.1 模型运行

根据前文所述方法,利用软件Stata10.0土地转出行为(面积)进行二值Probit、角点解Tobit模型估计,得到的回归系数及检验结果见表5。由表5模型检验结果中的对数似然比统计量、LR统计量、对数似然比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等指标可以看出,两组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

4.2 结果分析

根据模型定义可知,若解释变量系数为正,各变量值

表5 土地流出行为模型估计结果

③由于剔除部分缺失样本,因此两组模型的观测值不同。

的增加将使得被解释变量农户转出土地行为(面积)的概率提高,若系数为负,则反之。按照对不同自变量的分组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当被解释变量是农户转出土地行为(面积)时,非农就业经验这一变量均在1%水平上显著,且回归系数符号为正,说明具有非农就业经验的农民土地转出的概率更大,相应的土地转出面积也越多。此外,家庭非农就业人口数和家庭从事农业人口数对农户转出土地行为(面积)也达到了10%或5%的显著水平,分别对因变量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和负面影响,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家庭非农就业人口越多的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越大,转出的面积也越多,而家庭从事农业人口数越多的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越小,转出的面积也越少,这与前文的假说3完全一致。

从社会保障自变量的分组变量计量结果可以看出,新农保缴费标准选择、是否参加商业养老保险这两个变量在两个模型中都达到了非常显著以及比较显著的影响水平。这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的缴费标准选择越高,其将土地转出的可能性越大,转出的面积也越多,参加商业养老保险也对农民的土地转出行为及转出面积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随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普及,农民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得以实现,但在新农保缴费标准选择上仍存在差异,目前新农保缴费标准为每年100—600六个档,多缴费意味着年老后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因此缴费标准选择较高的农民将来养老意愿主要以社会化的养老为主,而缴费少的或者没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可能更倾向于将来选择传统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的途径,所以这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会相对较高,从而土地流出的概率较低。另外去年医疗费用是否得到报销这一变量在土地流出行为模型中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土地是否转出有正向的作用。所以前文所提的假说4基本得到验证。

在其它控制变量中,年龄回归系数符号为正。一般认为,年龄较大的农民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土地流转意识薄弱,但由于受到自身劳动能力的影响,年龄越大的农民可能会选择将土地转出而非自己耕种。文化程度的回归系数符号也为正,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可能越倾向于进行土地流转,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可能会在非农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将土地转出的可能性更大。

5 结论与建议

通過构建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本文考察了土地的多重功能价值对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了本文所提出的土地直接经济价值、预期价值、就业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和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五个因子的有效性。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进一步表明,农产品价格、土地耕作收入等土地的直接经济价值与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土地转出预期价值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最大,农民土地转出的预期回报对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若有完善的非农就业环境与社会保障制度能代替土地本身承载的就业价值与社会保障功能,则会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

其次,本文又运用Probit、Tobit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民的非农就业、社会保障相关变量对其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具有非农就业经验以及家庭非农劳动力越多的农民转出其土地的可能性越大,转出的面积也越多;农民参加的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土地的保障性功能相对就越小,因此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越低,从而转出其土地的可能性越大,转出的面积也越多。

从上面的研究结论可知,农村非农就业与社会保障有利于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而土地流转对于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建议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展农村二、三产业领域,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与土地的分离;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外部就业环境,保证非农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权益,为促进土地流转提供有利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的普及程度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以减少农民流转土地使用权的后顾之忧。

(编辑:王爱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骆东奇,周于翔,姜文.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5(5):48—51. [Luo Dongqi, Zhou Yuxiang, Jiang Wen. Study on Farmland Circulation in Chongqing Based on Household Survey [J]. China Land Science 2009, 5(5): 48—51.]

[2]韩星焕,田露.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34(2):225—226. [Han Xinghuan, Tian Lu. Positive Analysis on Willingness on Farmer’s Land Circula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 Take Jilin Province as a Case [J].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1,34(2):225—226.]

[3]许恒周,郭忠兴,郭玉燕.农民职业分化、养老保障与农村土地流转:基于南京市372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11,(1):80—84. [Xu Hengzhou, Guo Zhongxin, Guo Yuy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Farmers’ Occupational Differentiation, Oldage Security and Land Transfer: Based on 372 Farmers in Nanjing City [J]. Journal of Agro technical Economics, 2011, (1):80—84.]

[4]许恒周,金晶.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估计[J].资源科学, 2011,(8):1578—1583. [Xu Hengzhou, Jin Jing.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Farmland Transfer Market Development on Selection of Oldage Security: Based on Ordered Probit Model Estimation [J]. Resources Science 2011, (8) : 1578—1583.]

[5]姚洋.非農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J].中国农村观察,1999,(2):16—18. [Yao Yang.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Framewor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Rental Market [J]. China Rural Survey, 1999, (2): 16—18.]

[6]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2003,(2):83—91. [Qian Zhonghao. The Market Liquidity of Contracting and Operating Right to Rural Land: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3,(1) : 83—91.]

[7]姚洋.集体决策下的诱导性制度变迁[J].中国农村观察,2000,(2):11—20. [Yao Ya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 under Collective Decision [J]. China Rural Survey, 2000, (2): 11—20.]

[8]LOHMAR,B. The Effects of Land Tenure and Grain Quota Policies on Farm House Holds Labor Allocation in China [D].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2000.

[9]田传浩,贾生华.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J].经济研究,2004,(1):112—118. [Tian Chuanhao, Jia Shenghua. Land Tenure, Tenure Secur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rmland Rental Market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dong Provinces[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4, (1) : 112—118.]

[10]金松青,Klaus D.中国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展及其在土地使用公平性和效率性上的含义[J].经济学季刊,2004,(4):1003—1027. [Jin Songqin, Klaus D. Land Rental Markets as an Alternative to Reallocation? Equity and Efficiency Considerations in the Chinese Land Tenure System[J].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004, (4) : 1003—1027.]

[11]Klaus D, Jin S Q. The Potential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es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es, 2005, 78(1):241—270.

[12]王克强.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3):5—11. [Wang Keqia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Subsistence Effectiveness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on Peasants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J].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5, (3): 5—11.]

[13]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 (2):54—62. [Yao Yang. The System of Farmland in China: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J]. China Society Science, 2000, (2): 54—62.]

[14]樊小纲.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财经论丛,2003,(4):8—12. [Fan Xiaogang. The Security Function of Land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novation in Rural Areas [J]. 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3, (4):8—12.]

[15]黃祖辉,王朋.基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视角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09, (2):39—42. [Huang Zuhui, Wang Peng.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Farmland System Innovation in Rural China [J].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2009, (2): 39—42.]

[16]赵晓秋,李后建.西部地区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9,(8):70—78. [Zhao Xiaoqiu, Li Houjian. Positive Analysis on Willingness of Western Farmer’s Land Circula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 [J]. China Rural Economy 2009, (8) : 70—78.]

[17]许恒周,郭忠兴.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农民阶层分化与产权偏好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94—95.[Xu Hengzhou, Guo Zhongxin. Theoretic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Rural Land Transf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ierarchy Differentiation and Property Rights Preferenc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21 (3) : 94—95.]

[18]Fornall C, Larcker D 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Algebra and Statistic [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3): 382—389.

[19]荣泰生.结构方程模型:AMOS 的操作与应用[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Rong Taishe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peration of AMOS[M]. Chongqin :Chongqin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J].中国农村观察,2003,(2):2—10. [Chen Zhigang, Qu Futian.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Farmland Institutional Change:An Explanation for Diversiform Innovations of China’s Rural Land Tenure Systems in Transition[J].China Rural Survey,2003,(2):2—10.]

[21]杜文星,黄贤金.区域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差异及其驱动力研究:以上海市、南京市、泰州市、扬州市农户调查[J]. 资源科学,2005,27(6):90—94.[Du Wenxing,Huang Xianjin.Regional Differ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 Households’ Willingness of Rural Land Transmission:A Case Study of Shanghai,Nanjing,Taizhou and Yangzhou Cities in YangtzeDelta Region[J].Resources Science,2005,27(6):90—94.]

[22]詹和平,張林秀.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7):658—663.[Zhan Heping,Zhang Linxiu.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eterminants of Farmers Behavior of Land Transfer:Based on 142 Farmers in Two Counties of Jiangsu Province[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009,(7):658—663.]

[23]陈美球,彭云飞,周丙娟: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对比分析:基于江西省21个村952户农户的调查[J]. 资源科学,2008,(10):1491—1495.[Chen Meiqiu,Peng Yunfei,Zhou Bingjuan.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and Farmer Willingness to Transfer Cultivated Land[J]. Resources Science,2008,(10):1491—1495.]

[24]许恒周,郭玉燕.农民非农收入与农村土地流转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6):61—66.[Xu Hengzhou,Guo Yuyan. Cointegration Test and Causality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s’ Nonagricultural Income and Farmland Transfer:A Case Study of Nanjing,Jiangsu[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6):61—66.]

[25]张文秀,李冬梅,邢妹媛,等.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 14—17.[Zhang Wenxiu, Li Dongmei, Xing Shuyuan, et 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armland Transfer Behavior[J]. Joum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5, 11(1): 14—17.]

[26]钟太洋,黄贤金,孔苹.农地产权与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5,(2):49—55.[Zhong Taiyang, Huang Xianjin, Kong Ping. 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Farmer Households Willingness of Farm Land Leasing[J]. China Land Science, 2005,(2): 49—55.]

[27]赵秀玲.“城中村”治理的困局及其跨越[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5): 134—140.[Zhao Xiuling. The Dilemma and the Surpass of the Governance Toward the“Villages Within the City”[J]. Journal of Shangdong Normal University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1, (5): 134—140.]

[28]何乐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 (7):80—84.[He Lewei.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Residents Willingness of Farmland Transfer in Developed Areas: A Case Study of Rural Households in Zhejiang[J]. 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 (7): 80—84. ]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Social Security and Farmer’s Land Transfer: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476 Farmers in 30 Towns and 49 Villages

ZHAO Guang LI Fa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data through farmer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huyang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carried out an empirical analys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ers’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social security and their land transfer intention and behavior. First, the results of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show that the multiple value of land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farmers’ land transfer intention. The direct economic value of land and farmers’ land transfer intention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expected value of land had the biggest influence on farmers’ land transfer intention, which means the expected return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to the intention of land transfer. If there were a perfect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replace the employment value and security function that land bears itself, it would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f farmers’ land transfer intention. Second, the results of Probit and Tobit model show that the farmers who had mor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experience and those families which had more nonagricultural labors had more possibility to transfer their land, and the area was also lager. The higher the farmers’ social security level, the protection function of land was relatively smaller. Therefore, the farmers’ dependence on land was lower; as a result, the possibility to transfer their land and the area transferred were both lager.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drew out the revelation about developing the nonfarm industries, creating a good external employment environment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就业转失业人员失业登记 篇4

退工单位名称(签章)

社会保险登记证号:登记日期:年月日

填 表 说 明

1、此表一式四份,市就业管理处二份、用人单位一份、个人档案一份;

2、单位办理退工时请携带单位填妥并盖章的本表、《职工退工通知单》及《职工

养老保险手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原为农民合同制职工需提供户口转入城镇的证明(户口薄复印件或派出所证明);

3、退工职工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薄、学历证书原件、近期免冠一寸照片

2张、《职工退工通知单》和本表前往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服务所办理失业登记;

4、此表一式四份,单位保留一份,存入个人档案一份,个人办理失业登记一份,办理失业保险金待遇享受审核一份;

5、失业登记后,失业职工个人档案在职业介绍机构代为保管,一经单位录用,请

携带录用单位介绍信及《就业登记证》来提取档案,结算档案保管费;

6、文化程度指:(1)博士(2)硕士(3)大学(4)大专(5)中专(6)技校

(7)高中(8)职高(9)初中(10)小学及以下;

7、婚姻状况指:(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异(5)其他;

8、特困情况指:(1)4050人员(2)双下岗人员(3)双失业人员(4)享受低保

人员(5)因病因残致困人员(6)刑释人员(7)离异、丧偶且

抚养未成年子女或赡养老人(8)单亲(9)军烈属(10)其他就

业困难人员(可复选);

9、单位性质:(1)企业(2)事业(3)机关(4)社团

10、隶属关系:(1)中央(2)省(自治区、直辖市)(3);市(地)(4)县(市)、区(5)部队属(6)社区(7)其他;

11、经济类型指:(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股份合作企业(4)联营企业

(5)有限责任公司(6)私营企业(7)内资其他企业(8)港、澳、台投资企业(9)外商投资企业(10)其他;

12、行业分类指:(1)农、林、牧、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

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业(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批发和零售业(9)

住宿和餐饮业(10)金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务服

务业(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4)水利、环境

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教育(1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国际组织;

13、退工原因指:(1)合同终止(2)合同解除(3)个人辞职(4)开除、除名(5)

实习转试用申请报告 篇5

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

本人蒋俊超,于2014年3月3日进入唯美集团实习,至今有三个月,现正式提出实习转为试用的申请报告。

从进入公司至今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培养和各位同事的帮助下,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得到了实际的锻炼,从工厂实习到门店实习再到部门岗位培训,我对自己的岗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马可事业三部以后,我从产品、政策、价格等多个方面加强学习。在经理的安排下,我在愉景店实习10天,学习了店面管理及活动策划组织的相关内容,协助经理开展新品上样,跟进店面重建等日常工作。同时,5月8号出差云南,参加了师宗砍价会,跟进泸西的店面重建情况以及对多个店面的价格进行监督。在进入云南运营中心后,我坚信只有团队的成功,没有个人成功,很快的融入了团队。

虽然本身还有很多不足,但是在今后将努力加以改进,要努力做到不断学习,增强业务能力,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对遇到的问题要进行理性思考,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改进,并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马可波罗瓷砖—陶瓷中的世界名作

因此,我郑重地向公司领导正式提出转为试用的申请,请公司领导继续考察我在工作中的表现。

申请人:蒋俊超

5月份实习报告+转.. 篇6

从今年八月份正式进入邮政公司,到蚌埠接受岗前培训,连同报到之前的学习时间,走进邮政,已经有五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学习到了许多课堂上接触不到的东西,拓宽了知识面,也积累了很多社会实践经验,同时也对中国邮政这个企业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看法,现将其中一些我感受较深的地方总结如下。

一、对邮政企业的全面认识

入局以前,我对邮政的认识,还停留在信件包裹、集邮这样的初级层面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尤其是岗前集中培训,我了解到,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报刊等出版物发行、邮政汇兑、邮政储蓄、邮政物流、邮票发行等是传统型业务,作为国内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邮政利用自身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和业务平台,积极推行邮政业务结构调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企业。商业信函、邮送广告、邮资封片贺卡,企业推广、电子商务等等各项业务,都是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新项目。在“更新一点,再快一点”这个核心理念的引领下,邮政人确实打破传统,推陈出新,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树立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来保持长久的发展。

作为百年老字号的邮政,我们的优势十分明显,邮路网络发达,有专用邮运船只、火车邮车、邮政汽车,甚至有自主航空邮路;网点遍布城乡,能够给群众提供最全面最细致的服务。当然,邮政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是巨大的,凡是实现赢利的业务如:邮政 1

储蓄、特快、物流等都面临着社会非邮企业的竞争。所以现在的邮政人的思维里已经形成了积极参与竞争的市场经营意识,从经营服务和管理流程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同时不断的兼容并蓄,增强全体员工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学习社会企业的那种灵活主动的经营模式,使市场意识根植于我们的脑海中,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提供什么产品,市场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邮政,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印象中的新型企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

二、完善的培训体系

员工进入企业,对于企业状况的了解,对于企业理念的接受,都应当来源于员工培训,尤其是新员工培训,这是能否第一时间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的关键。邮政的岗前培训,省公司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对于每个培训阶段的内容、方式,以及应达到的目标都有详尽的安排,力求尽快实现新引进大学生由“学校人”向“企业人”的转变,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了解邮政业务知识,掌握生产流程,熟悉岗位职责。

尤其是在蚌埠进行的为期十六天的集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核心理念和整体推进信息化应用课程和邮政业务、邮政生产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综合性的知识,同时还设置了有效沟通、提高执行力、职业化建设等技能性的课程。在培训过程中,既有理论讲授,又有互动、拓展训练,还参观参观了蚌埠邮区中心局和蚌埠禹会区邮政支局,使我们对邮政生产流程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课余时间,培训中心还组织了篮球比赛和文艺晚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了学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此次培训收获很大,既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又对安徽邮政有了全面的认识,对我们尽快的融入邮政企业,对实现从学生到邮政企业合格员工的迅速转变有很大帮助。

集中培训结束后,我们又接受了针对本单位实际的引导培训,然后下到各个生产部门接受第一线的锻炼。尽管时间不长,但是这样的培训过程使我对邮政业务有了非常明晰的概念,每个部门担负哪些职责,每个环节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些都在看、听、学中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

三、信息技术提供支撑服务,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甫进局,我就感受到,邮政的网络建设非常完善,电子网络平台应用非常广泛,邮政事务的每个环节都做到了信息化处理。通过这段时间在信息技术分局的实地学习,我了解到,邮政综合网的基础网络已经覆盖了二、三级中心局的广域网和局域网;“绿卡”系统网络也由过去的以城市为中心改建成为省处理中心,除了邮政储蓄基本业务,还根据发展的需要开通了代发工资、代收各电信运营商资费、代收续期保费、电话银行等多项中间业务;同时,综合网还及时地开通了许多应用项目系统,如电子汇兑系统、速递站点跟踪查询系统、报刊发行省际要数系统、邮资票品管理系统、混合信函、内部电话等。这些应用系统的开发,促进了邮政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支撑和带动了邮政业务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分局实习期间,我逐步了解了邮政的信息技术配备、网络架构,熟悉邮政的工作模式和流程。同时我也认识到,信息技术部门作为一个企业的技术支撑部门,在面对其他各个部门、各个网点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时,一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二要有积极的态度,在平时维护中就要尽量避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每天专人值班,严密监控机房情况,认真填写各项日志,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快速解决,确保工作正常进行;定期安排全面巡检,做到网点设备完善维护、提前预防,尽量降低故障率。

接下来的工作中,全局要进一步推行信息化,这使得我们要正确的处理好业务、技术和创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邮政实施信息化必须为邮政业务发展起支撑和带动作用,因此,业务和生产部门应该配合技术部门制定合理的业务流程,而不是简单的模拟传统的业务操作;技术人员也要应该不断学习业务,通过业务的熟练掌握,协助制定出既有利于软件开发,又符合业务发展的合理的业务流程。邮政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业务先行、技术支撑”的指导原则,技术的发展要引导业务的发展,不断拓展邮政新领域。邮政信息化基本上是对邮政传统业务进行的信息化改造。现在基础网络已基本建成,可以借助邮政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传统业务进行创新,充分改进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与业务部门的配合,推动邮政业务的发展。这样邮政就能发展成为信息技术先进、支撑力强、具有竞争能力的现代邮政信息技术型企业。

作为信息技术分局的员工,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做好信息网络的运行维护工作和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运维质量品质保证体系。在这方面,我觉得加强基层信息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很重要,一个新的系统上线了,信息技术部门的人员需要首先了解如何安装,如何维护,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要学会处理,然后才能在各个部门的工作中顺利完成支持工作。所以,技术人员的持续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个月的实习,让我对中国邮政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邮政辉煌的明天也充满了信心, 也正因为如此, 我为自己能够成为邮政的一员而感到自豪。邮政事业作为一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公共事业, 担负着为老百姓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普遍服务的重要职责, 越是艰苦的环境, 越需要有完善通畅的邮路。人民邮政为人民, 我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 邮政企业将会焕发出更新的生命力, 将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职能, 而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 认真学习、虚心请教、踏实工作, 为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做好所有的现在!

胡佳颖

把握实习机会 争取顺利就业 篇7

【关键词】职高学生 实习阶段 职业素质

面对实习,我们的学生心情可以说是复杂多样的,或激动、跃跃欲试,或是紧张、束手无策。其实这都很正常,毕竟是走到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十多年习惯了在学校读书,习惯了有老师的帮助引导,生活上也习惯了父母呵护,而从现在开始,就要以成人的姿态去面对许多事情、面对纷繁社会。成人的世界是错综复杂的,竞争残酷而激烈,而这一切将来都必须要靠自己单打独斗去应对去适应去处理。

于是学生们总是不自主地存在着如下几种心态与表现:

1.敢冲敢闯积极尝试型

这类同学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性情开朗豁达,凡事都比较积极主动,有注重参与锐意进取的意识,于是凡学校推荐的实习单位,他们都踊跃去争取去尝试。甚至有同学还屡遭碰壁,但其心态很好,认为自己初涉职场撞墙碰壁再正常不过,而每失败一次都会有一次经验教训所得,都可以作为再次尝试时的前车之鉴。于是这些同学越尝试越勇敢,越多积累底气越足,所以他们成功的几率就大。

2.畏首畏尾退缩逃避型

这类同学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1)性格内向,怕与陌生人交道,在人前说话就紧张,反应阻滞。这类同学最初还可以与很多同学一起去实习单位应试,但一一过关时往往容易败下阵来。而败一次他们就畏惧一次,越败越惧,越惧越败,最后他们也许就只有采取逃避的方式了;

(2)自信心不足、清楚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达到实习单位的要求,所以无论到哪里,都表现得缺底气少信心,这自然会成为被首当其冲淘汰掉的对象;

(3)被家长惯纵独立性差,一旦真要自己面对复杂社会去应对处理很多事情,就会产生莫名的惶恐不安感,他们更情愿躲在家中,用千百个理由为自己不实习找借口,继续心安理得地享受家长的护佐。

3.懵里懵懂无求无为型

这类同学,素来生活中就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无论做什么事情缺少一种目标与奋斗精神。他们中有的做事属于循规蹈矩型,对实习没有很特别的认识,但因为那是学校安排的学习内容之一。所以会去完成,但如何完成,完成得好与差,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想过;他们中有的属于家境状况较好,自己甚至家长都认为不必要这么早挣钱,或者说是不屑于挣小钱,于是他们即使参与了实习,但总有做儿戏过家家的感觉,实习中总显得懈怠敷衍,因而就更谈不上要达到什么目的或有一个好的发展计划了。致使他们在未来职业场中屡屡受挫,难以立足,甚至影响到进一步升迁发展。

那么,为什么就不好好利用这一时期受锻炼长见识增才干迅速成熟起来呢?

因此,我将对我们正在实习或已经实习的学生作如下建议:

把握实习机会,争取顺利就业。

一、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做好实习心理准备

(1)务必把实习当成你成长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去完成,态度慎重不可当儿戏;克勤克俭不可懈怠懒惰;实干务实不可盲从攀比;

(2)调整心态,摆正位置。近年来就业竞争异常激烈,每年初夏的择业之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们面对就业都免不了焦头烂额,何况我们职高生呢。所以,竞争中只能靠自己的优势取胜。我们的优势何在?低可就。当别人还在为多少薪酬、什么岗位纠结时,我们却干起来了。

(3)无论哪个单位聘用我们,是要我们去工作,而不是去享受;既然是工作,那就必须得无条件地完成而且做好——这两个意识必须在头脑里牢固树立起来。任何工作都肯定不会轻松好玩,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单位需要的都是能做事,埋头苦干,吃苦耐劳的人,事事讲条件,处处要只考虑自己的人将不受欢迎。所以我们得做好应对所有艰难困苦的思想准备。

(4)带着感恩之心进入实习单位。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实习期的职高生来说,一无所长一无所能。对愿意接纳你给你提供学习机会实习场地的单位,我们应心存感激,拿出自己的努力与热情,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当然你自己也将收到付出之后的回报。如果你老想着:单位给我的工资不高,单位让我做的工作没意思,那你的出路就只有一条:走人。

二、主动做事積极热情,练就职场工作态度

要积极主动工作,第一,必须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充满激情。任何企业都希望员工对工作抱有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第二,必须踏实加勤奋。刚开始时工作能力不强情理之中,但只要能全力以赴踏实勤恳,你的心智会成长,才干能提高。

三、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练就较强业务能力

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不管在校学习成绩如何优秀,与实际工作的需求总是存在着差距,此属正常。许多能接纳实习学生的单位对此都很认同,他们认为从业的技能是可以通过工作和学习获得的,且熟能生巧。

初入职场的实习学生大可不必自卑,但也更不能盲目自负。此时务必要嘴甜眼尖手勤腿快:嘴甜——向人请教时礼数表达到位;眼尖——留心观察别人所作所为;手勤——动作利落不拖泥带水;腿快——别人叫着或支差时积极点跑快点。

只要你能待人礼貌、热情活泼、虚心好学、乐于助人,相信所有的人都乐意为你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需求而提供帮助指导和支持。

四、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养成良好职业素质

为达到预期的目的我提几点建议:

(1)接受单位现实,服从纪律要求、遵守规章制度。切忌只以我为中心,只强调自己的好恶得失。

(2)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切忌处处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事事推三阻四。

(3)熟悉工作流程、职责要求,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按时完成任务。

(4)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正确理解领悟工作指令,切忌因自己的疏忽大意造成工作中的过错失误。

(5)乐于助人与同事融洽相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6)忠诚企业,自觉维护企业利益,诚实守信,有责任心。

(7)与企业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保持一致,

(8)自身受挫折而不掘不挠,企业历危机仍同心同德。

五、结束语

有了一番艰苦卓绝的职业前锻炼,所有的困难挫折都经历过见识过,还有什么不能适应、不能战胜?此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希望同学们务必把实习作为正式职业前的一场实战演练,努力在这个演练中攒起足够的职业经验值,为顺利就业垫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金仙.基础会计模拟实验教程[M].山东人民出版社.

[2]徐恒山.会计岗位实训[M].中国金融出版社.

上一篇:我需要快乐五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家长听语文课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