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答案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下历史答案(共8篇)

八下历史答案 篇1

作业一 中国近现代史总线索

一、知识梳理

1.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

4.新中国成立;

5.九一八;卢沟桥(七七);

6.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7.新中国成立;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8.三大改造完成;

9.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巩固练习

1.D 2.D 3.C 4.C 5.D

6.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⑵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进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⑶①通过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通过“一五计划”、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三大改造等措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②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不能忽视规律、急于求成。

作业二 侵略与反抗

一、知识梳理

1.《南京条约》; 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 ;《辛丑条约》;

2.林则徐;黄海大战;收复新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二、巩固练习

1.A 2.B 3.D 4.C 5.C 6.D

7. 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演进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作业三近代化的探索

一、知识梳理

概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一、1.先进生产技术;封建统治;

2.自强;求富;

3.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

4.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2.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

3.“公车上书”;“戊戌变法”;

三、1.孙中山

2.革命;清朝统治;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族;民权;民生;

5.清朝统治;封建帝制;民主共和;

四、1.陈独秀;李大钊;

3.《青年杂志》

4.民主;科学

5.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6.思想大解放;马克思主义

二、巩固练习

1.C 2.C 3.B 4.B 5.B 6.C 7.C 8.C

9.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⑵由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

⑶近代化的探索

作业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知识梳理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

二、巩固练习

1.D 2.A 3.B 4.B 5.D 6.D 7.A

8.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⑵图一:毛泽东(或陈独秀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图二:朱德(周恩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图三:毛泽东(或朱德等)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图四:毛泽东。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作业五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知识梳理

1.局部;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七七;全国;

4.南京;

5.台儿庄;百团大战;

二、巩固练习

1.A 2.D 3.D 4.D 5.C 6.C 7.D 8.C

9.⑴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⑵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⑶南京大屠杀;

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作业六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近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知识梳理

重庆;中原;大别山;渡江;一战;张謇;辛亥;

二、巩固练习

1.C 2.C 3.D 4.B 5.C

6.⑴重庆谈判;抗战胜利;达成双十协定。

⑵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作业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知识梳理

1.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2.中国历史;独立自主;站起来了;壮大;鼓舞;

3.统一;大团结;

“七上八下”的反弹 篇2

所谓“七上八下”的反弹,我们指的是:

(1)预计本轮反弹的可能发生的时间周期是在7 月上旬至8月下旬之间。

(2)由于市场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利空传闻,这轮反弹更可能是在投资者普遍处于一种忐忑纠结的“七上八下”的心态中产生的。因此震荡反弹而非趋势性反转的可能性更大。

关于下半年A股投资策略,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发现机会、定位时点、发掘价值股、寻找成长股。

发现市场扭转过度悲观情绪的机会

定位通胀见顶、去库存周期见底的时点

发掘盈利增长稳定且估值较低的价值股

寻找具备定价能力和长期业绩增长潜力的成长股

与历史低点的估值比较

发现市场扭转过度悲观情绪的机会要基于当前市场估值水平和历史低位的比较。我们计算得出,当前股市与2005年和2008年当时最低市盈率相比,非金融板块溢价16.4%。

表1反映的是我们根据不同的盈利情景假设,结合历史估值底部水平,做出的A股极限下跌空间的假设。

基于我们上述对宏观经济和盈利的判断,我们认为出现情景4的概率很小。我们认为A股未来的极限下跌空间可能在10%左右,据此我们认为大盘指数进一步向下的空间在5%~10%,极限位置可能达到2500点(可能性较小),而2700点以下已经属于较为安全的区域。

另外,从市场一致盈利预期的调整情况看,非金融股一致盈利预测自4月份以来被显著下调,而与此前的快速上调一样,反映了短期经济预期和市场情绪的波动。我们认为2011年非金融企业盈利增速下滑幅度要小于此当前的一致预测,因此当前瞻性的短期经济指标如PMI和工业增加值增速止跌反弹时,将为投资者提供了寻找市场扭转这种过度悲观情绪的机会。

反弹出现时间点的判断

显然,对于反弹出现的时间点做出精确判断是非常困难甚至于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遵循其他的指标的拐点出现的时间来大致判断一下这一时间点。

首先,我们预计,7~8月份可能是本轮短周期去库存消化基本结束,PMI和工业增加值数据逐渐见底之时。目前PMI指数中的原材料库存指数已经回落至50以下,从历史情况分析,在需求下滑不明显的小库存周期中(即不出现2008年那样的需求大幅下滑的大周期),通常原材料库存跌至50以下后2~3个月后PMI指数就将见底,因此7~8月PMI见底并逐渐反弹可能较大。

此外,中金宏观组的预测认为今年6月通胀见顶的可能性大。6~7月份将是全年通胀水平见顶并开始逐渐回落之时。一方面,这是受到6月份全年翘尾因素最高,且此后下降较快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判断3季度海外经济回落,QE2到期,大宗商品价格难有进一步大幅上升的背景下,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减轻的缘故。从PMI的价格指数看,5月份其水平已经回落至了60,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而猪肉价格近期出现的快速上涨将是影响通胀在6 月还是7月见顶最主要的变量因素。虽然这一风险不可忽视,但是结合中金农业组对于猪肉价格的判断分析,我们认为随着8月份起生猪出栏量开始大幅增加,届时猪肉价格回落趋势将较为显著。

因此,综合看7月中旬前后很可能将是国内宏观数据逐渐由差转好的一个时间拐点。

对于政策面预期发生修正的时间点的判断

此外,我们认为,从7月上旬开始到8月份,也是市场对于政策预期发生新的修正的时间拐点,即对于紧缩政策力度不再加大的预期开始形成。

首先,随着6月末美联储量化宽松QE2结束,本轮外汇占款的高速增长下半年或许回落。众所周知,外汇占款对于我国基础货币的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季度末,受前期外汇占款高速增长和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大幅净投放资金的共同影响,我国基础货币的同比增速仍高达29%,而由于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不断提高,货币乘数则下跌至3.94左右的历史低位,距离2008年底创下的3.68的历史最低货币乘数水平仅咫尺之遥。

在此情景下,即便维持当前的利率和存准水平不变,随着下半年基础货币增速的显著回落,今年的M2增速控制到16%以下的水平当不成问题,甚至存在显著低于这一目标水平的风险。因此,只要通胀开始回落,下半年进一步实施货币紧缩政策的必要性将下降。

“七上八下”的反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A股在7月初可能达到本轮调整的底部,随着在3季度库存调整完成后,企业盈利状况公布时,7-8月A股市场有望上涨。下半年上证指数运行空间2600-3200。

从板块选择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A股并不存在真正的非周期股。几乎所有A股,都是跟随着我们的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和流动性周期变化而变化的。只是说,A股不同行业板块之间的周期状况和周期长短是不同的,而且同一行业在不同的竞争阶段,其周期性和周期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从当前的情况分析,A股只存在竞争格局较优的2类行业:

形成需求端差异化竞争的行业,如:高端白酒、零售、医药、品牌服装等。

形成一定竞争壁垒的行业,如:煤炭、工程机械、水泥等。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类行业,这类行业一般被归于周期性的股票,甚至是强周期性的股票,但是由于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或者是新进入壁垒的提高,其行业竞争格局在某一个时间点出现了重大的转变,从而使其行业周期性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比如:2005年对于煤炭行业,2009年对于工程机械行业,以及2011年对于水泥行业。这些变化,从这些行业自身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变化情况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除此以外,A股大部分非金融行业均为竞争十分的充分的行业。因此,它们中只有景气度较好和景气度持续低迷两种情况。

从选股思路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应该选取:

前2类行业中估值合理的板块

充分竞争行业中景气度上升的行业

超跌的行业

因此,在行业配置选择中,我们建议:

“七上”:可关注2类股票:

盈利增长稳定且估值较低的价值股:机械、汽车、水泥

超跌反弹:科技、通讯设备、交通运输

“八下”可关注:

具备定价能力和长期业绩增长潜力的成长股,如家纺、品牌服装、零售、医药,以及部分被错杀的中小盘成长股

八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篇3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诗文名句填空。(8分)

(1)为者常成。(《晏子春秋》)

(2),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3),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4)青女素娥俱耐冷。(李商隐《霜月》)

(5),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6),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冰心《母亲》)

(7)《登幽州台歌》中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的诗句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在独特的旅游景区中,注入文化元素,使得我区旅游魅力无限。10月1日一大早,荷兰花海就人流涌动。放眼望去,百合花海以森林绿色配上多个百合花色带,如弧形的彩带,展现了百合花的姹紫yān 红。淡淡的百合花香沁人心扉,令人心旷 神怡。此外,日本笑脸、薰衣草、硫华菊、百日草、醉蝶花、龙翅海棠等花卉,也竟相开放,争姿斗艳,引得游客们流连忘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姹紫yān红 心旷神怡

(2)划线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2分)

改成 改成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A.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B.今年十一假期,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在毓龙路实验学校初中部,我与分别两年的小学同学萍水相逢,真是高兴极了。

D.班长是主持节目的老手,这次庆国庆联欢会,他主持得特别棒,真是一鸣惊人。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使各成员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近来盐城有关部门发出文明旅游倡议书,邀请公众旅游 “随手拍”。

D.我国平均网速落后于许多国家,其根本原因是国家缺乏完整的宽带建设战略造成的。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6.名著阅读。(7分)

(1)下列对《小王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小说叙述者是飞行员,他讲了六年前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

B.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访问过六个星球。

C.小王子爱着自己星球上的一朵花,却因为和花闹了别扭而赌气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到其他星球上去旅行。

D.小王子在地球上的沙漠中与“我”一起求生,寻找水源,在与狐狸谈心时被“我”救下,同患难,共担当。

(2)下面A、B两幅图分别是《小王子》中 和(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你喜欢(或不喜欢)他的理由。(5分)

7.综合性学习。(9分)

盐阜中学七年级举行“我爱文学吧”系列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创作空间】七(1)班同学准备编辑“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给小报起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小报已设置了“佳作欣赏”、“名家简介”两个栏目,请你再增设两个栏目:、。(3分)

(2)【亲近名人】 这次活动中,盐阜中学学生会主席王华,将邀请《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前来为大家举行一次文学方面的讲座,假如你是王华,见到曹老师后,你将会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4分)

(3)【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是“我心中的文学”主题演讲稿摘录,请比较其内容侧重点之不同。(2分)

材料一:我爱文学,在我眼中,文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它像一首小诗,清新、隽永;又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真和甜美。刚懂事时,就开始爱上了文学,直到现在,还痴迷着它。

材料二:我爱文学,她是我生命的动脉,她的美丽给我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如果把文学比作海,那我就是她怀抱中的一滴小水滴,是大海给了我生命;如果把文学比作阳光,那我就是一棵沐浴着阳光的小树,是阳光给了我茁壮成长希望。

二、阅读与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6分)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3分)

9.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行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8分)

【甲】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0.用“/”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划3处)(3分)

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om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而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

(3)但见事多矣(4)遂依而截之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常蹲其身 而置之其坐 B.而剑不行 而忘操之

C.何不试之以足 以丛草为林 D.有欲买履者 执长竿入城门者

资*源%库13.翻译句子。(6分)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14.《郑人买履》和《截竿入城》的寓言故事读来令人啼笑皆非,你有什么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的呢?把它写下来。(3分)

(1)你对郑人说:

(2)你对执竿者说:

(3)你对老者说:

(三)阅读《往事依依》片段,完成15~16题。(6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享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修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次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5.作者在文中引用田汉《南归》中的诗,有什么作用?(3分)

16.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中写道“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请结合上文,说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作者哪些感情。(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6分)

讲故事的人

莫言

(语段略)

17.文章回忆了关于“我”和母亲之间的三个故事,请参照示例,简要概括另两件事。(4分)

故事一:

故事二: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

故事三:

18.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4分)

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

19.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听书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对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20.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启发。(4分)

三、作文(40分)

21.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要少于500字;

(2)不要出现本人的班级姓名。

八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8分)(1)行者常至(2)己所不欲(3)梅须逊雪三分白(4)月中霜里斗婵娟(5)等闲识得东风面(6)心中的风雨来了(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1)(2分)嫣 kuàng

(2)(2分)竟 改成 竞 反 改成 返

3.(2分)B 4.(2分)C 5.(2分)A

6.(7分)(1)(2分)D 是蛇,不是狐狸

(2)(5分)点灯人 国王

示例1:我喜欢点灯人,他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他是唯一一个被小王子认为可以做朋友的大人,点灯人每分钟点一次灯熄一次灯,每天忙于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只管自己,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小王子的赞叹。

示例2:我不喜欢点灯人,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小王子问他为何要熄灭和点亮路灯时,他的回答只有一个:“这是命令。”并且在小王子提出疑问时他说:“没什么要弄明白的,命令就是命令。”点灯人只懂得一味忠实遵守命令,从不考虑命令本身是否正确、合理。

示例3:我不喜欢国王,他是一个自以为是、贪恋权势的人。国王自称自己统治了一切,连小王子打哈欠都要得到他的命令,他对小王子说:“我命令你可以再打个哈欠”。他的统治必须被尊敬和不容忤逆,事实上他只是徒有虚名,他只能让别人去做别人自己想做的事。

7.(9分)(1)(3分)名称示例:文学园地 栏目示例:时文推荐 名言解读(每空1分)

(2)(2分)(4分)示例:曹老师,您好!我是盐阜中学学生会主席张华。我们学校将举行“我爱文学吧”系列语文活动,诚挚邀请您来为我们做一次文学讲座,请问您有时间吗?

(3)(2分)材料一突出文学的美丽;材料二突出文学美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

二、阅读与理解(46分)

(一)(6分)

8.(3分)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9.(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喻成剪刀,表达了作者的惊喜、赞美、热爱之情。

(二)(18分)

10.(3分)初 竖 执 之/不 可 入/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11.(4分)(1)坐同“座”,座位。(2)持、拿。(3)只,只是。(4)依照、依从、听从。

12.(2分)C

13.(6分)(1)等到返回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子(2)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从中间锯开后拿进去呢?

14.(3分)(1)我对郑人说:做事不能死板教条,要懂得灵活变通。(2)我对执竿这说:遇到困难,你要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别人提意见时,你要学会分析,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3)我对老者说:做人不能自以为是,倚老卖老,这样会耽误了别人事的。

(三)(6分)

15.(3分)引用诗句,增添了文采;更好地表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解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突出了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之深。

16.(3分)爱国之情、热爱文学、感怀历史、关注时代、怀念老师等。

(四)(16分)

17.(4分)(1)我多算卖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3)我偷跑去听书后回来讲给家人听,母亲被吸引后默许。

18.(4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具体地写出了我以为失去母亲后的极度痛苦,表现了我对母亲的依恋与热爱之情。

19.(4分)开始是批评(不耐烦),后来是默许,最后是担忧(忧心忡忡),这样的变化过程具体地写出了母亲对我成长的关心与担忧,从而表现了母亲是一个疼爱孩子、要求严格,懂得包容的人。

20.(4分)(1)莫言常常偷偷跑去听书,可以看出他对说故事很感兴趣,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而老师;(2)莫言喜欢上集市听书,并善于复述说书人的故事,说明语文学习,不仅要听而且要说。同时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3)莫言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想象,要通过想象培养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答两点给4分)

三、作文(40分)

切入分32分。

八下历史时间表 篇4

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p2 1949.10.1开国大典p3

1951.10西藏和平解放p5

1950.6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p9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p9

1950.6朝鲜战争爆发p10

1953.7美国侵略军签订《朝鲜停战协定》p13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p15 1953.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p16

1955.4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提出p17 1953

1956

1956.9

1958.5

1961年初

1962.1

1965.11

1966.5.16

1966.8

1976.9

1976.10

1964.10

1966.10

1976.6

1970.4

1949.4

1949.11

1966.7.1

1971.10

1972.2

1978.12

1979.1.1

1972.9

1978.12

1982

1980

1977.7.1

1999.12.20

1982

1993.11

1991

2000

八下历史答案 篇5

一 列写作提纲

《游陵西湖》提纲(空间顺序)

中心:通过介绍家乡的陵西湖各个景点的特点,表现其优美风光与人文精神,抒发喜爱之情。

1.开篇点明游览的时间,交代游玩地点——陵西湖。(略写)

2.介绍去往途中的风光见闻,渲染心情。(略写)

3.摹写湖心岛千姿百态的怪石。再写湖心亭,说明整体印象。(最详)

4.湖心岛北岸风光,只见鱼儿欢快,人影荡漾。(较详)

5.攀登北岸的小山,从山顶俯视湖面,一派好景致! (详写)

6.回家,内心留恋。(略写)

《颍南植物园》提纲(逻辑顺序)

中心:按照逻辑顺序,说明颍南植物园的位置、建设缘起和各个组成部分,让读者领略其特色,突出其社会意义。

1.概括说明植物园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以及人们的总体印象。(略写)

2.介绍建设生态园的缘起,给人们呈现一个绮丽的自然风貌,开创界首旅游业发展新篇章。(略写)

3.由主到次,依次介绍植物园的布局和组成。

(1)介绍主要景区,即东部的果树种植示范区和名树区,让徜徉其间的人们,能领略到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详写)

(2)介绍北部的盆景园,介绍花的品种、岩石景观,中西方环境艺术巧妙结合,匠心独具。(较详)

(3)介绍南部的休闲中心——垂钓,介绍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略写)

4.总结风景区特色,凸显给人们的感受,点明主题。(略写)

【李老师评】

无论写说明文还是写记叙文,除了言之有物外,还要“言之有序”,这正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向外地游客介绍本地的名胜或景点,要确定一个说明对象,确定好文章主旨,还要一个环节,就是“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也就是说,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需要详写,哪里需要略写,都要胸有成竹,然后精心列好提纲。

上述两个写作提纲,是依照课本中的导引和掌握的说明文写法来拟定的。《颍南植物园》采用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对颍南植物园的成因及其文化意义作出了探讨说明;而《游陵西湖》,却是采用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移步换景,层次清晰,表现对景区的观赏与喜爱。这就告诉读者,安排说明顺序完全是根据写作主旨而确定的。

川教版八下历史教案 篇6

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在我国消灭了20xx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透过教师讲述土地改革的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大运动之一,土地改革的进行也是当时势在必得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对巩固新政权有极端重要的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运用刘文彩这个典型案例来分析旧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状况,从而突出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对于土地改革的资料与性质,可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进行总结。

对于土地改革的意义,应当先进行补充,讲述土地改革所带的结果及其在农村土地制度上的变化、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然后再从结果中引导学生归纳其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或电影资料吗?(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对土地改革的感性认识)

生:(思考并讨论)

师:《白毛女》描述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其女儿喜儿肆意的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杨白劳在除夕夜被逼无奈逃租),后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女儿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在山里的生活十分艰辛、困难,在吃的方面营养跟不上,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

(注:“白毛女”在现实中,是有此人存在的。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939年,年仅16岁的她,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过了的野人生活,直到年届33岁时才重返人间,此时的她已是满头白发。20xx年去世,死时80岁)

师:同学们在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呢?在旧社会,地主是如何剥削广大农民的?

生(思考并回答):收取高额地租;强迫农民为他们干活……

师: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占有超多土地,阡陌相连,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最为典型的就是利用“大斗进,小斗进”的伎俩巧敢豪夺,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专门用水牢迫害穷苦百姓;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一句话,站在地主这边来说,就是坐享其成;站在农民那边来说,就是劳而无获。

有个农民叫唐礼福。他家有件棉衣,已祖孙多代穿了162年。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已补丁摞补丁,看不出它的模样了。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买新衣服穿了。

师:其实,众观整个中国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农民,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土地。

师:对,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历朝历代,人们不堪忍受的时候,就起来造反,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土地。总之,农民从始到终都在为土地而奋斗。到了毛泽东那里,以他对历史的熟谙和研究,深知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去为农民争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土地,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展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新课。

(讲授新课)

第3课土地改革(板书)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板书)

(引导生阅读P11的第一段,了解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真正理解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于情于理都要进行土改。)

师:正是由于旧封建土地制度的严重盘剥,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简介地主、富农、贫农、中农、雇农的阶级成份划分)

(注:1950、6、3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的阶级成份划分

地主――占有土地和生产工具而不劳动,或者只做轻微的附带劳动,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划为地主。

富农――凡自耕农土地有余,而兼顾人耕种或以余田出租者及佃农民,自己无土地,资本租得大批土地,所收获超过需要,并雇人耕种者为富农。

中农――虽然占有土地,又拥有必须的生产工具,但既不剥削别人,也不出卖劳动力,靠自己的劳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者,划为中农成份。

雇农――完全没有土地,而靠被人雇佣耕种者为雇农。

贫农――占有不完全的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靠出卖一部分劳动力为生者,划为贫农。这种农民一般都租种他人土地。)

(副板书)

地主、富农(10%)

贫农、雇农、中农(90%)

70%――80%

20%――30%

1、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板书)

师:在旧中国的状况是这样的,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又是怎样的呢?

2、新中国:新解放区未进行土改(板书)

师: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地位有什么变化?(大家回顾第1课的资料,是否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生(思考并回答):中国人站起来,人民当家作主。

师:对,大家回答得很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也掌握了国家政权,地位得到提高的他们,于情于理都想去争取他们一向以来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土地,最典型的就是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那么,在前面我们提到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意识到这一点,此刻新中国成立了,他具体又是怎样去实践的呢?(引导生阅读P12的相关资料)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950)(板书)

师:新的土地改革法里规定,在农民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归谁所有?

生(思考并回答):农民。

师:对,这是和旧的地主阶级所有制的区别所在:大家一齐来观看P11―P12的四幅图片,在颁布新的土地改革法后,1950年冬起,全国又分批进行土改,土地当时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就应如何做?――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引导生看P12的图片),那么,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动脑筋P12)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首先,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子,要把它给废除,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其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就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师:地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没收了,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生:反抗、阻止土改的开展……

师:那么,在土改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这是为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土改的阻力……

三、土地改革的成果(板书)

1952年底,近三亿农民获得七亿亩土地(板书)

(引导生阅读P12,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土改状况)

(引导生阅读P12的第二段小字部分,找出这次土改与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保有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思考并回答):使中农放心,稳定……孤立……减少……发展……

师:土地改革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并加以适当的讲解来到达这一目的,让学生明白建国初期的土改的意义是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

注: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1)地主占有农村土地的70―80%,农民占地20―30%

(1)全国3亿多无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土地4660多万顷。

(2)农民每年要向地主缴纳大约300―350亿公斤粮食供应的地租。

(2)每年交地租达350亿公斤粮食。

(3)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

(3)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地主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4)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103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2,45亿元。

(4)1952年,全国粮食供应总产量1639亿公斤,工业总产值为349亿元。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板书)

废除了……消灭了……巩固了……解放了……(板书)

师:人民政府的威望在广大农民中迅速树立起来,即使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农民们也坚持下来与共产党和国家共赴难关。

小结:

八下历史答案 篇7

一、1.C(2分)2.B(2分)3.A(2分)4.(1)沿泝阻绝(2)开轩面场圃(2)会当凌绝顶(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每空1分,若出现错宇、别字、舔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5.③②①(2分)6.(1)西游记(1分)盘丝洞的的七个蜘蛛精捉住了唐僧,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悟空拔了一把毫毛,变成七十二个小行者,把蜘蛛精打死。(2分,意对即可)(2)水浒传(1分)宋江在江州浔阳楼醉酒,在墙上题写“反诗”,被判了死刑,后被李逵等好汉搭救。(2分,意对即可)(3分,选择其中一个小题回答即可,两题都答的按第一题给分。)

7.(1)③把“优秀”和“祖国”调换位置,或在“优秀”后面加“的”(每空1分,共2分)

(2)流光可惜厚德载物 上善如水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3分)(3)C(2分)

(4)示例:诲人不倦、德才兼备、良师益友、桃李芬芳、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淡泊明志(可引用成语、俗语等,也可自创,符合主题即可,2分)

二、(一)8.“我”被捕后遭到敌人的毒打、折磨,但“我”没有屈服。(3分)9.这是对美好生活场景的联想,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另一方面,表现出作为他人幸福生活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2分,答出一方面即可。)10.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不愿让妻子看到自己遭受毒打的惨状,想安慰妻子,以减轻她的痛苦。(答出描写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共3分)11.“只不过”表现出一种轻松语的气,与前面敌人对自己的毒打和折磨形成对比,表现出作者面对毒打和折磨的从容和对敌人的蔑视。(3分)12.敌人说的“心”是指生理的心,表现出敌人对伏契克的坚贞不屈的不理解和无可奈何(1分);伏契克的回答是对敌人的正面反击,他所说的“心”,是指无比坚贞、无比坚强的心灵品质。(2分)。(共3分)

(二)13.地下水(2分)14.①很难及时发现。②无色无味,不易察觉。③污染物含量小,但影响人的健康。(3分)15.(1)不能删,“往往”是指通常是这样的,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加上它使说明语言更准确。(2)不能删,“据统计”表明地表河流遭到污染的比例是比较准确而有根据的,去掉它便没有说服力。(3分,选择其中一个小题回答即可,两题都答的按第一题给分。)16.列数字。“30年前”说明污染物潜伏时间之久,“几千倍”说明污染程度之深。用数字具体地说明地下水污染的危害性。(3分)17.示例一:清洁水源,健康永远。示例二: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命。(2分)

三、18.(1)倒下(2)偏爱(每小题1分,共2分)19.(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2)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大王)的。(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20.故克之故逐之设喻(类比)(每空1分,共3分)

21.选择其中一个小题即可。(2分)(1)示例:曹刿的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意思对即可。2分)(2)示例:邹忌以小悟大,从家事到国事,令齐威王易于接受。令我受益匪浅,在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与他人交流,更应该讲究方法和技巧,从对方易于接受的地方(如日常小事、生活常理)入手。(能联系邹忌劝说的方式,结合现代交际,谈自己的体会,且言之成理即可。2分)(选择其中一个小题回答即可,两题都答的按第一题给分。)

2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3.示例一:“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漫不经心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进入了物我两忘的意境,自然真切。示例二:“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表现,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言之成理即可,3分)

四、作文(50分)

八下历史答案 篇8

班级 姓名

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激愤。(2)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参考: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3)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两句。

参考:十分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4)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

参考:前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用生活中的现象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后句道出了不能解忧,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一句中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头“多烦忧”相呼应。

(5)诗人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运用了两个典故,说说“蓬莱文章” “小谢”分别在这里分别指什么?诗人运用典故意在说明什么。

参考:“蓬莱文章”原指汉代文章,这里是借指李云的文章,“小谢”原指谢脁,这里是诗人自比;作者赞美李云文章风格刚健,自己的诗句清新秀发,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6)这首诗的情感抒发有何特色?(或:你能说说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吗?)参考: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感慨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态。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2、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分别概括上下阕表达方式及主要内容。

参考:上阕描写,描绘了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事态的严重(“孤城闭”)。下阕抒情,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自己及戍卒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词人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描写加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悲凉、奇异、肃杀。这样写出了塞外奇异的(秋)景;反映宋守军薄弱,军情紧急,为下文抒情铺垫。

(4)“霜满地”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参考: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参考:因为没能建立破敌的战功,归家无计,所以辗转难以入眠,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6)从这首词中的“长烟落日”“羌管悠悠”你能想到哪些相似的景物描写的诗句?请摘录下来。

参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7)“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是全词的总纲,总领全篇,以“风景”二字引出下文,接着从三方面来描写塞下秋景:“衡阳雁去无留意”写气候; “四面边声连角起” 写战争的形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当时的地形。“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可见“生活艰苦”,此时饮酒,战士们是在“借酒销愁,表现了戍边将士思乡心切的惆怅的心情。“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窦宪的典故,其作用是: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为国戍边的责任感。“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作者从幽怨的羌笛中想象的情景,是虚写,从“将军白发”可见战争持久;由“征夫泪”,可见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8)赏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

参考:将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写景围绕“异”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请用简洁的语言为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所摹画出的画面拟个恰当的名字。参考:、秋郊夕照图、天涯游子思乡图„„

(2)这首小令运用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幅 秋郊夕照图,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人。

(3)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参考:写景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抒情的句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7)首联和颔联的具体赏析

参考:凄凉、萧瑟、毫无生机的景象

首联写暮春时与所爱的人别离时的伤感情景。前一个“难”指困难,后一个(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残”使参考:第二句描写的是恬静、安逸的家居生活,与一、三句凄凉、萧瑟的景色对人有凄楚之感。将离别置于暮春百花凋落之时,更加重了伤感气氛,情景交融。比,反衬“断肠”。颔联写自己的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6)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此感情的句子是什么?

诗人借助“春蚕”、“蜡炬”表达了对明知无望,仍愿背负终生痛苦作执着追求的参考: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思乡之情 断肠人在天涯 殉情精神。以象征手法将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7)描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画面:

5、赵翼《论诗》 参考: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鸦,声声哀鸣。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在萧瑟的秋风中,(1)这首诗阐述了什么道理? 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参考:文学创作要有时代性,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而行。(2)诗人在诗中提到“李杜诗篇”,是否是贬低他们的艺术成就?你是如何理解(8)写两句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诗句: 诗人的这一说法的? 参考:日暮乡关何外时,烟波江上使人愁。参考:否。诗人并未否定李杜的杰出成就,他所说的“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9)赏析这首小令的艺术手法(或:这首小令的景物描写有何特色?)。角度来说的:尽管李杜的诗篇万口传诵,但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欣赏各参考:这首小令写景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动静相衬,巧妙地组合起来,个历史时代中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景物描写不仅(3)诗歌的主旨: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点染了“秋”,而且也表现了“思”(如:栖息树上的乌鸦能引起旅人思归之念、6、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桥流水人家”加重了旅人触景生情的思乡愁绪,旅途劳顿的瘦马唤起旅人羁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旅漂泊的伤感,借景言情,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1)诗歌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了什么作用?

4、李商隐《无 题》 参考: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气氛。(赏析诗中的第二句:借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写客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愁旅况。)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说说“剪烛西窗”的含(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既指“蚕吐的丝 ”,又暗指相思,属双关语。义。(2)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及感情色彩。参考:表达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参考:运用谐音双关、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比喻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精彩感人。(3)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

这两句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原意略,这里的意思是:我的爱至死不渝)参考:这两句由眼前遥想异日重逢的情景,在回环映照中融凄清与温煦、黯然与(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表达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人?(4)简析写作特色。

对工作或事业忠诚执著、无私奉献的人,如教师。参考:既写出了空间的殊异,又写出了时间的变迁,还从空间、时间的相互变化(4)“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丰富地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参考:情景交融,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晓镜但愁云鬓改”一个“改”字的表达作用?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参考: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结尾两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表达了什么愿望?(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参考: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帮他们互递信息的美好的期待。参考:诗人因被贬谪,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朝廷弃用。(2)“闻笛赋”指晋代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对8.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已故朋友怀念的感情。答:(3)“烂柯人”指晋代人王质,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被贬太久,恍如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人世沧桑之感的感情。

(4)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沉舟侧畔” 有“千帆”竞渡,“万木前头”有“万木”争春,说明他对未来并不失望,表现了 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9.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答:参考:这一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流露出长期被贬的忧伤,但展望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舟侧畔千帆竞渡,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_(6)这首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渔家傲》(范仲淹)参考:诗人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达了内心的不平。(或 诗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 城闭。

八下古诗词部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夫泪。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一)阅读诗歌《渔家傲》,回答问题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写

,下阕舟。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1、李白,字,号,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人,文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 是。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5、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 乡思亲的心绪。

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 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从视觉上进6.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 ________。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7.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答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已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之情。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4、最后两句

,直接道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出。

5、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突出了景色的,诗中

(不少于三个)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

6、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

”“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 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6.下片

,二

7、“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7.“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 切感人。

8、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8、“天净沙”是,“秋思”是。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是。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近的一句唐诗:

9、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

9、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10、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答: 旨的一个词语是

。10.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 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11.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三、天净沙 秋思 元代的散曲家 马致远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想感情?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 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 气氛。表现一个长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期漂泊异乡的人的 之情。句诗?

3、“夕阳”照应上文中的“ ”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的

3、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3分)

4、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句,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意义?

五、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古诗文默写。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答题。

①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

3、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是: ; 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

之情的诗句是:

②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2)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

。”

(3)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的诗

六、专题:鸟 句是:

1、《闻雁》(唐)韦应物 “

。”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4)歌颂和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有李商隐《无题》中的,(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有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2、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2)诗人直抒胸臆,发出感叹,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___ ______,_____ ____。属双关语,暗指。

2、《池鹤》(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进行抒情?请简要分析。(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_(2)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

3、《山中》(初唐)王勃 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3)描写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

(4)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 ,_。(2)诗人直接抒发孑然一身,客游他乡,思归不得,内心无比痛苦的诗句______(5)表现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4、《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3、《迎燕》(宋)葛天民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2)“诗家”与“看花人”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2)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表明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____。

(3)表现主人抓紧咫尺光阴,忙着做“迎燕”准备的诗句: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_。(3)诗的前两句中哪些词表现早春:(4)描写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

八、《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5)表现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______ ____,___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____ __。1.第二句除明写了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境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感

七、专题:叶 情?

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丛丛,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2.第3、4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为什么这样写?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描写红绿映衬,娇艳动人,表现海棠花美丽的诗句:_____ ___,3.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____。

2、《题红叶》(唐)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一般要避免重复,这首诗歌却打破常规,“期”“巴山夜雨”重复出现,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是否影响了表情达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_

2、如何理解诗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诗中的“风骚”是指什么?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 诗歌创作的主张?

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 什么?

8.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4、曾有人企图贬抑李杜成就,但韩愈认为这只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知9.诗人重复“巴山夜雨”有什么作用? 羞。”可赵翼却说李杜诗不新鲜了,你如何理解这里的“不新鲜”?

10、诗句默写

(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

(2)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5、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11.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12.“问“、“话”二字好在何处?

九、《论诗》 清 赵翼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上一篇:属地管理概念下一篇:办公室文员优秀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