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案(精选12篇)
教师寄语:
勤观察,多调查,增知识,拓视野!
知识目标:
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能力目标:
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学习难点:
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_________,人口普查也是_____。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和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
(2)分组:__________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归类
(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二)生物的归类方法
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
(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
(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
(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 )种生物,其中植物( )种,动物( )种,其他生物( )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
一、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标强凋, 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权威转向“平等个体的首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人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深深体会到, 课改的过程是学生探究讨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而不是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灌输式过程, 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讨论、合作交流, 学生学会了撰写探究报告单、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增强了生物综合能力, 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使生物课堂的教与学充满了活力。
二、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
相对而言, 新的实验教材内容繁杂抽象, 知识的衔接联系不大紧密, 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形象直观化。因此, 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觉得枯燥乏味, 更谈不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这与课改的要求和精神是不相符合的。这就促使你不得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因为它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许多问题是由学生探究讨论回答出来的, 而不是教师直接讲出来的, 其结果是既节约了时间,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真正体现了向45分钟要质量的要求。例如, 在学习“血液成分”一节时, 我在阶梯教室利用展示台、幻灯等设备, 在大屏幕上展示出血液分层图的课件, 并投影出观察与思考的3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然后又展示出血浆成分示意图, 让各小组探究出其成分和功能;最后展示出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和电镜下的血细胞图,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讨论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为了突破难点, 还投影出表格让学生动手完成, 最后叫一两名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表格放在展示台上展示, 由学生评价并补充完成, 印象深刻。又如在学习“血液循环”一节时, 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胸、肺循环中的流动过程及其动、静脉血的转化和所经过的血管, 使学生一目了然, 直观形象, 便于理解。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争先恐后地发言且对答如流。这比以前单用挂图、模型等教具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既便于课堂教学, 又便于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新教材教学的要求。
三、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即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与此相适应, 生物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 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方法。课改进一步加大了启发诱导的力度。每节课,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 创设问题, 探究教学策略, 让学生先浏览本节内容, 看图进行资料分析, 然后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或本人创设的问题, 通过合作互动, 最后解决问题。整堂课处于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气氛中。例如, 在学习“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节时, 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 然后围绕其讨论题进行探究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踊跃发言, 合作交流, 使问题一一得到了圆满解决。既回忆了七年级上册中学过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四大类群, 又复习了八年级上册所学的动物的类型, 寓教于乐, 轻松愉快, 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也是反复使用启发式教学的结果。
四、课改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俗话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位学生, 要善于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多给点鼓励和表扬, 少一点批评和指责。也许这个学生在语言表达、反应快慢方面有欠缺, 可是他也可能在观察能力、实验技能、作业、文明礼貌等方面比其他同学强, 教师要善于表扬, 给予鼓励。因为生物新课标所提倡的是开放性育人目标, 这就要求生物教师更新育人观念。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毕竟有差异, 各方面的能力也各不一样, 但是只要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 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 让他发挥其优势, 发展个性, 适当给予激励性的语言, 以调动他在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只要每个学生日有所获, 那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 也应该给予肯定, 这将对他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动力, 这样就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相反, 如果某学生对某一问题答错了就当堂批评, 今后课堂上还会有那么多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吗?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吗?会提高他们的生物综合能力吗?所以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是有道理的。我真切地感受到, 课改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合理, 这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总之, 通过探索, 我们已初步尝到了课改的甜头, 直接受益者首先是我们的学生, 其次是我们老师。课改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 使课改更深入, 更有成效。
摘要:作为生物课教师, 真切地体会到了新教材带给自己的全新感受。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课改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 使课改更深入, 更有成效。
广西新闻网2006年8月报道称,福寿螺侵袭5万公顷农田;2012年7月又有报道提醒大家警惕稻田中福寿螺的危害。这些报道均提到,福寿螺(见图1)对我们原有的环境产生了危害。那么福寿螺到底对我们钦州有利还是有弊?我们如何化害为利?如何通过生物方法防治福寿螺?为了帮助学生们研究这些问题,我决定组织策划“认识我们身边的外来生物——福寿螺”的科学实践活动。
活动内容
了解常见的外来生物——福寿螺,采集、饲养福寿螺,观察福寿螺的生活习性,由此认识到某些外来生物对我们的危害,制作关于外来生物的手抄报,使更多的同学认识到关爱我们身边生物的重要性,发现福寿螺的益处,探究利用本地生物进行控制福寿螺危害的办法。
本活动计划分为全体学生及生物兴趣小组两部分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活动一:福寿螺专题知识学习
◇福寿螺专题知识讲座
通过科技教师的科普讲座及学生自学,让学生识别本地常见的田螺与福寿螺,了解到田螺的知识,知道本地生物的作用。了解福寿螺的知识,通过田螺与福寿螺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福寿螺专题知识测评
通过学生的自学和集中讲座之后,组织知识测试以检查学习效果。
活动二:外来入侵物种相关知识的学习
◇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相关知识的讲座
举办讲座,让学生知道出入境检验防疫制度的相关知识,例如什么是外来入侵生物、外来入侵生物为什么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会造成哪些可能的损失,对中国政府公布的外来入侵生物和钦州本地的外来优势物种进行学习与辨认等。
◇外来入侵物种知识评测
组织相关的知识达标竞赛,检测活动成绩。
活动三:福寿螺采集及观察测量方法的学习和实践
主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生物学实验方法手段,通过这些方法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田野进行实地考察,完成任务并填好调查表。任务包括采集及辨认本地田螺、测量并对比田螺及福寿螺的密度、记录福寿螺的生存环境。
活动四:福寿螺的养殖及观察
指导学生饲养福寿螺,观察福寿螺,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及上网学习福寿螺的相关知识。由于测量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这项活动仅建议在暑假的时候进行。可以让学生通过QQ群相互交流饲养观察福寿螺的看法。
活动五:生物防治福寿螺的研究
指导学生发现福寿螺的益处,探究利用本地生物控制福寿螺危害的办法。指导学生试验使用辣料草(见图2)防治福寿螺的办法。
活动六:体验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
通过体验活动,体会到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明白要防治外来生物就要严守国门,把好检验关。使学生知道一些相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知识,例如如何检验,出现疫情如何处理,发现疫情如何报告等。
活动七:外来生物是利是弊的辩论赛
指导学生到图书馆及上网学习以福寿螺为主的外来生物相关知识,举办外来生物是利是弊的辩论赛。
活动八:进行防治外来生物的宣传工作
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板报宣传,每个成员进行手抄报创作,以此对全体学生及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在宣传过程中使参与的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创新点
重点:采集、饲养福寿螺,观察福寿螺的生活习性,制作手抄报。
难点:使全体师生认识到本地物种多样性的好处,认识到应该善待我们身边的生物。
创新点:发掘出福寿螺的益处,探究利用本地生物控制福寿螺危害的办法。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探究利用本地生物控制福寿螺危害的办法及采集福寿螺,需要外出采集部分动植物。计划与家长多沟通联系,签订家长声明,明确安全教育责任与要求。建立学生活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学生行为。
◇饲养福寿螺。学生可能难以坚持过长时间。计划每天让学生上交一份观察日记、一份观察图片,使学生明确任务,不致半途而废。日记及图片要求学生在QQ群上按活动次数上交,公布在QQ群的文件中,以便学生共享。
◇福寿螺的益处观察可能涉及其他生物。计划由学校出资养殖一些相关生物,以充实学校科技活动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活动资源。
活动成果及呈现方式
◇通过对福寿螺的研究活动,培养参与学生爱好科学的兴趣。通过活动相片、调查表格、调查取得资料、分析总结等展示板块向全校学生及社区居民进行“外来物种——福寿螺”专题知识传播。使群众认识到外来生物入侵的可怕结果,明白有序引进外来生物的重要性。
◇将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撰写实践报告,对全体参与学生进行宣传。并将活动成果进行整理,以“认识我们身边的外来生物——福寿螺”钦州矿务局小学科技实践活动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示类的评比,以“认识我们身边的有益植物——辣料草”为主题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DV作品的评比。
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因为我们组建的科技研究小组成员相对一般学生来说无论是接受力,还是思维等方面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所以我认为对他们的行为评价标准要比一般的学生要高。对他们的行为评价要考查:①能制订有关考察、调查计划,并能做到及时调整。②能积极主动地上网查阅资料,咨询有关方面专家、养殖人员等,并能做好记录。③敢于提出问题,并能积极想办法逐步解决提出的问题。④能小组合作解决问题。⑤能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与大家交流、展示。
学生毕竟接触科学研究比较少,没有独立实验的经验,即便研究小组内的同学也不例外。为此我对他们行为结果的评价要求相对于行为评价要低一些。要考查是否做到:①能独立采集标本,并坚持饲养一段时间,做好观察记录。②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控制螺的危害的实验。主要就是利用粉碎的辣料草喷洒干部分螺体,观察效果,做记录,得到结论。③能对记录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总结、升华。
专家评语
知识目标: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1、通过植物体内含有水分的实验,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真情实感。
2、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来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的教学。
2、解读实验数据的教学。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多种新鲜的蔬菜水果、计算器、水彩笔、多种图片资料。课前查阅水与植物生活和分布有关的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准备:测干小麦种子含水实验装置、多种图片资料、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讲生物圈时,大家收集过各大星球的资料,那么除地球外其他的星球有生命吗?
生:讨论的非常热烈,各抒己见。
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他星球上有生命。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别的星球上是否有水,来作为判断是否有生命的依据,这是因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不仅有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还有来自大气的降水和蕴藏在地下的地下水,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无数的生命。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它进入一粒粒种子,使大地上出现点点新绿,流入片片农田,使农民脸上流露出对丰收的期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讲授新课]
(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水是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生命的源泉。水对植物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这是干燥的试管和干燥的小麦,我们用试管夹夹住装有干燥种子的试管在酒精灯上烘烤,注意,开始时,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要不断移动,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要水平烘烤,注意试管上半部有什么现象出现。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种子是干燥的,怎么还有水呢?
生:水已成为种子的组成成分。
出示课件:水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通过对这组数据的解读,质疑水与植物的构成有什么关系?生从中感悟到:水在植物体内无处不在,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拿出缺水的和水分充足的芹菜,让生对比观察,得出结论,水能使植物体变得挺拔。进而启发,这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农民为什么要在雨后土壤湿润时施肥?通过前面知识的回顾得知:无机盐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回忆小学自然课的知识,想一想,植物吸收水分还用来干什么?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区终年少雨,气候干燥,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江河纵横,因而气候湿润。这对植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课本的图片资料并完成讨论题1、2,总结得出水分布的不均匀会影响到植物的分布,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植物,哪里的雨量充沛,哪里的植物种类多,数量也多。
课件呈现表1,设计问题:年降水量与绿色植物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可见,水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那么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惟一因素吗?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明确影响植物分布还有阳光、温度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解读实验数据
师:水对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水量也不同,这样我们就要测定它们的需水量。下面我们就来看小麦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数据,为了更好地解读实验数据,还可以改变数据的表现形式。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表和图,并动手动脑计算表中各时期每天需水量,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全班交流讨论,让生从自己做的图中找出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找出小麦需水量的规律,谈谈从题中所受的启发。如果你是一名灌溉人员,你将怎样合理安排小麦灌溉,既节约用水又能获得较高产量?
小结:
你从本节课中获得哪些收获?又得到哪些启发?
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让学生对课本P51练习中李白的诗句进行分析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使学生对水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流动、永不停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既然水在生物圈中是可循环的,这是否意味着水对人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领悟水对生命的可贵,从而发出节水倡议。
作业:
写一篇向人们发出节约用水呼吁的论文。
板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植物的生活离不水
1、水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2、水可使植物保持姿态
3、水有利于光合作用
4、水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二、水影响植物分布
三、解读实验数据
表1:年降水量与植被分布的关系
地点
植被情况
年降水量(mm/年)
年均温(℃)
安徽
阔叶
1140
15、8
海南
热带雨林
2410
23、3
陕西
森林
820
13、5
甘肃
草地
510
7、0
都兰
草地
250
2、1
民丰(新疆)
沙漠
40
11、2
且末(西藏)
戈壁
40
10、6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分组讨论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逻辑思维认识生物。
2、学习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2)难点 受学生知识基础所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等内容是教学难点。
二、教学设计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从内容和活动两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
从内容中的事例来看,本节精选了机器人能演奏乐曲、做出一些复杂的活动、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钟乳石能慢慢长大等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事例中的物体是不是生物。
从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看,本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为主。因为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要求不高,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相应较低。
从活动设计上来看,本节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概念来展计的。最后,教材以图文结合、概念内涵与例证相结合的方式,逐一阐述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且鼓励学生质疑和补充。可见,本节的活动设计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
2、学情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重要概念,即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本节又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起始章节,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其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采取讨论或是师生谈话的方式组织教学。
三、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结合图片、视频等各类型素材,完成《生物的特征》预习任务。
2、预习活动
结合图片、视频等各类型素材,完成《生物的特征》预习活动。
(二)课堂设计
1、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2、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一 切有生命的个体就是生物。那么这节课我们将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学习生物的 基本特征,怎样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二)观察分析——什么是生物
教师:请同学结合教材2页,说出观察相关的知识。
引言:我们的地球千姿百态、景色怡人。下面考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请 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我们观察一段多媒体片段,并把你观察到的物体记录在 表格里。每一个小组拿出一份答卷,开始。(多媒体演示)学生:一边认真观看一边紧张记录。教师:小组代表说出各自观察总结的物体。
(先从数量上了解情况,例如记录了10种的同学请举手,15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20种以上的请举手等。然后请2~3名同学谈谈记录情况,给予评价鼓励。)教师:大家总结出画面中的物体有的是生物有的是非生物,我们应该怎样 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呢?看谁记得最多,分得准确。准备好了吗? 学生:因为生物是有生命的。
教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有哪些特征。我们就用这些特 征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三)知识迁移——生物的特征
请各小组幻灯展示你们的结果,并说出理由,举例说出生物具有的特征。学生:人和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也需要,我们为植物浇水、施肥就是为它 们提供营养。
教师:太棒了,请掌声鼓励。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生 长。生物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小鸟要呼吸,如果没有氧气会被憋死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教师:很好!那么植物需要呼吸吗?
学生:要,小学自然课里讲菜窖里有大量的CO2,这就是菜进行呼吸时放出 来的。
教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会吸收大量的 CO2,释放大量的O2;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正好相反。
学生:小鸟要排废物,人和其他动物也可以通过排尿、排汗、呼吸将废物 排出去。
教师:植物吗?植物也出汗、排尿吗?
学生:哇,原来植物是通过落叶,也可以通过呼吸排出废物的呀。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用小鸟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学生:小鸟受到惊吓就会飞走。打苍蝇时苍蝇也会飞走。小兔听到声音会 逃走。
教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什么是应激性呢?就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 反应。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植物有没有呢?请看(出示向一侧生长的植物)这就是植物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向光生长。其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如果放在窗台或阳台上的花不经常轻动,就会长成这个样子。多数情况动物的应激性比 较明显。哪位同学还能举出植物应激性的例子? 学生: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会合起来。教师:非常好!生物体还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1:小鸟会生蛋,鸡蛋可以孵化出新的生命,生物体可以繁殖的。学生2:还有生物体都可以长大的。
教师:对,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 下一代,但是不同的生物繁殖的方式不同。有的植物产生种子进行繁殖,而有 的植物却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鸟类产卵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通过产仔繁 殖下一代。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生物体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正是生物体具有 生长繁殖的特性。
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说到的特征。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生物都有一定的寿命,都会死亡。学生2:生物还能够进化。
学生3:生物还能够进行遗传变异。学生4: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师:讲述;生物还能够进行遗传变异。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师:除此之外生物还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出示视频资料)
教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生物还有许多特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就能提出许多的问题,我们就会从中受益无穷。
(四)总结反馈,提高能力 教师: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回答。其余同学补充。
教师: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生命现象,大家一定能够利用这些生物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
学以致用(1)分析机器人、生石花、钟乳石哪个是生物?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石花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而钟乳石和机器人是没有生命特征的。
(2)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学完这节课后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了吧?知道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 吗?
学生:生物体有共同的特征: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生长和繁殖,还有一定的寿命„„
3、反馈检测
教师出示习题完成《生物的特征》课堂反馈。[更多课堂检测]:
4、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真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用我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教学分析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动物》之后安排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完整认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生物进化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病毒是微生物中形态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本节课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本节课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是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但是往往局限于其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由于病毒的形态十分微小,所以学生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缺乏了解,有一定学习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增强对病毒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和传播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列举几种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病毒。
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4、培养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科学观点。
5、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教学重点:
1、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
1、病毒结构的独特性。
2、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性感冒、乙肝、天花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收集有关病毒发现历史的资料。
3、收集有关病毒危害人类生活和有利于人类生活的资料。
4、制作病毒侵染细胞的多媒体动画及有关病毒形态和危害其他生物的图片。
5、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人类的许多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由学生发言,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与病毒有关的人类疾病名称,并大致说出与什么病毒有关(如传染性非典型型肺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学生在举例过程中,可能会列举出某些病例(如肺炎、痢疾等疾病)与细菌有关而非病毒,据此设置疑问:病毒与细菌是一类生物吗?对此问题,由学习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收集的资料:①病毒是如何发现的?②病毒的名称是怎样来的?教师总结说明,病毒与细菌是不同的生命类型,导出本课课题。
二、新课学习
1、病毒的形态
设置疑问:当时的科学家为什么用显微镜可以看见细菌而看不到病毒呢?由学习小组代表根据所收集的有关病毒形态大小资料发言,教师总结得出病毒的形态极其微小,往往以纳米为单位,形态比细菌小得多,举例:葡萄球菌在细菌中算小的,可流感病毒的大小只有它的五十分之一;10万个病毒排列起来才能够用眼睛看到,所以病毒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进一步引发学生推测,如果把病毒比喻为篮球,那用什么比喻细胞合适呢?在学生大胆推测、踊跃发言的基础上,用课件展示病毒是篮球而细胞是摩天大厦的图片,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得出病毒的形态微小程度,增强感性认识。
利用课件展示多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由学生观察得出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教师说明只是近似球形)、杆形和蝌蚪形等。此外病毒还有其他形态,如砖状、丝形、冠状等。
2、病毒的结构
病毒形态的微小决定了学生不可能了解其内部构造,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病毒结构示意图,并设置疑问:病毒的结构与我们所学的植物、动物细胞结构一样吗?由学生讨论得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其基本结构很简单,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此处,教师应强调指出,结构简单并不能说明病毒是最原始的生物。
3、病毒的生命活动
设置疑问:既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怎样生活、繁殖呢?由问题的探究导入对病毒生命活动的学习。教师用课件出示阅读资料: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第一次将病毒提纯出来,得到了一些结晶体。后来,许多科学家将各种各样的病毒提纯出来,均为结晶体。这些结晶体表现不出任何的生命特征,但是将这些结晶体移入生物体内,病毒就会大量繁殖,并使生物体致病。至今美国加州大学原斯坦利实验室里保存的他当时提纯的病毒结晶仍然具有致病力。由这些资料可知,病毒是一种特殊生物,只有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离开活细胞后,病毒无法进行任何生命活动。这点也可以用在普通培养基上无法培养病毒来解释。
设置疑问:病毒体内有叶绿体和叶绿素吗?能进行光合作用吗?指导学生带问题阅读教材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寄生的概念。
设置疑问:既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会像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那样用分裂的方式来增加数量吗?病毒如何繁殖呢?教师用课件来动画演示经过放射性物质标记的绿脓杆菌噬菌体侵染绿脓杆菌的过程:噬菌体附着绿脓杆菌→穿入→注入遗传物质→利用细菌内物质制造多个新噬菌体→细菌破裂,释放出新噬菌体(用这个例子可以为学习病毒对人类有益方面的知识作铺垫)。在学生观看动画的基础上设置疑问:新产生的噬菌体都有放射性物质吗?为什么?用这个问题深入说明,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病毒是利用细胞中的物质作为原料,在自己的遗传物质的“指挥”下制造新病毒的。这个动画演示中用的词语是“噬菌体”而不是病毒,用此疑问可以引导学习病毒的分类。这类病毒专门侵染、破坏细菌,所以叫做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利用课件展示多种图片,由学生观察、归纳得出除了细菌病毒以外,有些病毒还专门侵染植物和动物,分别叫做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此处需说明,一种病毒通常只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只侵染绿脓杆菌,鸡瘟也不会传染给人类。
4、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首先介绍资料:1801年,拿破仑派遣了2.5万名士兵进军西印度洋的卡伊德岛准备镇压当地黑人。由于军队染上了“黄热病”,结果病死2.2 万多人,只好不战自败。直到1902年才查明:引起“黄热病”的元凶是黄热病毒。然后请学生观察病毒给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的图片(如鸡瘟、口蹄疫、艾滋病患者等),说明约有60%的动物和人类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引发学生讨论,据你所知人类有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对这些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由学习小组代表宣读所收集的资料,教师从致病原因、症状、危害等方面用图片和语言进行总结。为了实施教育部关于“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的要求和配合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无论学生是否提到艾滋病,教师都应该向这方面引导,由学习小组代表发言,充分利用所收集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艾滋病病人。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它是怎样传播的呢?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如:流行性感冒发生时,你的同学生病的多吗?你是怎样患流行性感冒的?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教师综合归纳,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卫生习惯和采取什么措施预防流行性感冒。
对于病毒给农业生产和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可以用中世纪发生在爱尔兰的土豆减产造成150万人因饥饿而死和鸡瘟给养殖业造成的巨大损失等实例结合图片资料来说明。经过以上讨论交流后,学生很容易形成病毒都是对人类生活有害的观点。所以,教师要继续引导讨论病毒有没有对人类生活有益的方面。可以由绿脓杆菌噬菌体侵染、破坏绿脓杆菌的例子引发讨论,由学习小组代表发言。继而由学习小组代表交流所收集的病毒对人类有利的实例资料,如利用植物病毒使郁金香的花瓣出现花纹、用天花病毒制成疫苗抵御天花、用乙肝病毒制成疫苗预防乙肝、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用噬菌体进行疾病治疗、用病毒进行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用病毒进行转基因研究等等。最后,教师总结:病毒对人类的生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指导学生形成辩证的科学观点。教学设计说明:
创设问题情境,由学生最易模糊的问题切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许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这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还是由细菌引起的并不是十分清楚。所以,从这方面切入课程,可以轻松地激发学习兴趣。从发现病毒的小故事中,学生不仅可以形象地理解病毒的形态大小,而且也与他们已有的“病毒都是致病的”观点相吻合,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同时,通过这个小故事可以见证科学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运用课件展示多种病毒的图片,能够很直观地说明病毒的形态多样,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一般”、“基本”等模糊用语的含义,在比较中更准确地掌握科学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大量运用学生和教师收集的文字、图片资料,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科学地、直观地展现知识,增强趣味性,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利用病毒的发现过程,以及对病毒基本结构的图片观察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可以轻松理解“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的特殊生物”这一科学事实,同时也为学习病毒的生命活动做好铺垫。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利用病毒侵染活细胞的动画,可以直观地展示病毒繁殖方式,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可以加深对病毒独特繁殖方式的理解。在病毒种类的学习中,用绿脓杆菌噬菌体侵染绿脓杆菌的例子导入,既可以开展病毒种类的学习,又可以为后面全面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对人类有益方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致病性上,即危害人类生活的方面。教学设计中就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角度入手,首先了解病毒对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养殖业的巨大危害。继而在学生充分了解病毒危害的基础上,利用前摄知识及收集的大量资料来论证人类合理利用病毒,也会为人类生活造福。引导学生认识病毒对人类生活有利的方面,使学生全面地、客观地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指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培养相应的科学素养。这种渐进式的设计,可以使知识分层次展开,便于学生接受。
根据课程设置的进度,病毒的学习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前后,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结合“教育部要求于2004年起在地方课时中要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决定,在教学设计中结合病毒的学习安排了对预防艾滋病的讨论。本着“学以致用,贴近生活”的教学原则,在病毒危害人类健康的学习中,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病毒类疾病的发生。由于病毒的各方面特点决定了其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大量采用图片和文字资料来使课程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大量采用学生收集资料、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习过程掌握在学生手中,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辩析、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其收集分析资料、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教学反思: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初中生物课程的新理念, 新课程内容标准的十个一级主题中第一个就是科学探究。新课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桂林市初中进入新课改已有六年, 在我们目前的以大班课堂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教学中, 探究性学习推进得怎样了呢, 作为教师, 我们的感受是较难推进, 往往是流于形式, 实际上学生收获较少, 正视探究学习的困难并寻找适合我们教学条件现状的解决途径已成为课改中一个紧迫而有价值的实际问题。探究性学习是一项参与性和体验性的, 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具有学术性的创造活动, 同时也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学习活动。因此, 将生物课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 探索可行并有效的生物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模式是可望解决目前生物探究性学习的推进所面临的困难的一个可能途径, 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我们开展了《初中生物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让学生真正学会做生物科学的探究。在课题实验之前, 我们需要对学生在生物科学方面的探究能力进行深入调查, 对现状进行分析, 以此为基础展开我们的课题研究。
二、被调查测试学生的基本情况
所测试的学生均为广西桂林市区初级中学七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完成了七年级《生物》课程的学习, 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的《生物学》教材。为分析影响学生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因素, 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抽样:分为民办名校、普通中学两个类别进行抽样:
1. 民办名校:
抽样学校为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和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两校学生均选拔自广西范围内的各所小学, 在入学前都通过了各自学校组织的英语、数学、语文等科目的考核测试, 学生的总体素质较高。
2. 普通中学:
抽样学校为桂林市第七中学、桂林市第八中学、桂林市第十一中学、桂林市第十二中学、桂林市第十六中学、桂林市第十七中学, 这六所学校都是桂林市市区范围内教育局直属的普通中学, 学生来自市内各相应学区, 学生总体素质为桂林市学生的一般水平。
上述抽样学校共有2098名七年级的学生成为此次调查测试的对象, 其中有148名学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实验对象, 即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 他们均是志愿报名参与;其余1950名学生 (794名民办民办学校学生, 1156名公办学校学生) 为参照群体。
三、调查测试问卷的设计、调查测试的方法
1. 调查测试问卷的设计。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 我们此次调查测试主要了解学生经过一年初中生物课程常规的学习后, 在科学探究上提出问题、获取相关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析结果及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情况。我们设计的问卷首先是通过封闭提问的形式分别对学生的提出问题、获取相关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结果及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个方面的探究能力进行测试, 最后通过开放提问的形式对学生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掌握情况做综合考察。题目难度只限于体现课标的一般要求, 考察学生的达标情况。
2. 调查测试的方法。
本次调查测试采用的方法是闭卷测试, 要求独立完成, 给予充分的时间。告知学生不是考试, 不计成绩, 所以不需要写上自己的姓名, 能认真如实地回答有关问题, 就算是很棒地完成这次任务了。
四、调查测试的结果
我们把此次调查测试的每一题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赋予一定的分值:评为“A”得2分, 评为“B”得1分;评为“C”得0分。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情况如下:
1. 学生总体科学探究各方面能力情况 (如下表所示) 。
在测试的项目中, 所抽测的对象在做出假设方面表现最优, 成绩达到了70%的百分率, 这是我们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常规教学中, 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上做得最好的方面;其次是提出问题、获取有关信息、结果与结论方面, 成绩达到了50%的百分率以上;而在设计实验方案、结果及结论、表达与交流、探究综合能力方面是非常需要加强的。
2. 两类学校学生在科学探究诸方面能力的比较:
两所民办名校的学生在探究各方面的表现基本上都高于普通学校的学生, 特别是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综合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平均成绩高于普通中学20%以上。他们在提出问题、获取相关信息、作出假设、结果及结论、探究综合能力这五个方面的平均成绩达到50%的百分率。但在设计实验方案、表达与交流方面没有达到, 这是需要注意加强的方面。
六所市属普通中学学生只有获取相关信息、作出假设两个方面成绩平均达到50%的百分率;需要在科学探究的多个方面注意加强。
3. 实验组和参照群体情况比较。
我们把实验组和参照群体调查测评的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分析, 显示实验组标准差 (Std.Deviation) 大于10, 表明两组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对民办名校调查测试结果的差异性检验分析:所检验的12个项目中每一项的标准差 (Std.Deviation) 均小于10, 显示实验组与参照群体无显著差异。
五、问题与讨论
1.此次所采用的调查和测试题目难度只限于体现课标的一般要求, 调查测试的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经过一年初中初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后, 虽已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基础, 但生物科学探究能力达标情况堪忧, 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的设计实验方案、表达与交流、探究综合能力方面都有都有明显不足。这样的结果反映出进入新课改以来, 我们所进行的常规教学存在一定问题, 无法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方面有所突破。这是否与以大班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下, 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 难以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 使探究学习的推广因受到限制而困难重重有关?生物科学的探究往往是个漫长的过程, 往往需要经过反复实验、反复地调整方案, 反复地验证, 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 出于对教学时间、学生基础、教学条件等因素的考虑, 不能在课堂上安排大量的全程探究活动。重视生物课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外延伸, 是可望解决目前生物探究性学习所面临的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就此进行教育实践和深入研究, 探索可行并有效的生物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策略。
2.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七年级结束时已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基础, 在八年级开展象课文延伸的全程科学探究活动是个很好的时机。
3.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做出假设方面表现最优, 其次是提出问题、获取有关信息、结果与结论方面,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常规教学, 在做出假设、提出问题、获取有关信息、结果与结论这几个方面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做得较为有效一些, 我们指导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中需要针对存在不足的设计实验方案、表达与交流、综合的探究能力等方面加强培养及注意考察其有效性。
4.民办名校的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基本高于普通层次的学校, 说明了综合素质对科学探究能力会产生影响。尤其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综合能力这些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如何能使综合素质稍弱的学生特别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更大提高,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5.差异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参照群体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课题的实验对象选取的是对探究活动兴趣相对较高的学生, 是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产生的。这表明进入初中进行了半年的生物课程学习后, 学生探究的兴趣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影响, 我们需要注意去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民办名校实验组和参照群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分析, 表明对于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探究的兴趣对生物学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6.由于我们在科学探究教学方面的实践研究尚处初级阶段, 我们选取的实验对象是对探究活动兴趣相对较高的学生, 致力于先形成初中生物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但非随机抽样的方法导致实验组和参照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利于检验我们课题研究所形成的生物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策略的有效性, 我们需要增加策略有效性验证实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8.
[2]汪忠, 刘恩山.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2一40
1、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
2、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单位
重点
1、观察变形虫。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难点
制作变形虫装片,观察变形虫。
学习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说明分析法,读书指导法
学习过程
知识链结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自主学习
活动1:观察变形虫
目标:
1、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
2、观察变形虫的运动及其摄取食物的活动;
3、学会使用显微镜高倍物镜观察细胞。
讨论:
1、变形虫运动时,它的细胞形态如何变化?
2、变形虫摄取食物时,它的细胞发生怎样变化?
3、变形虫的形态变化与细胞的哪些结构有关?
活动2:细胞的生命活动
分析:
1、变形虫是怎样运动的?
2、变形虫运动需要什么条件?
指导思想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主要从以下进行教学设计:
1.尝试对实验进行设计。
2.学会分析实验的数据和结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从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个角度了解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2)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了解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被利用的问题。
2.能力目标
(1)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关系。
(2)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学生缔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生理现象和生活实际入手,用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深入地发现能量的释放与呼吸之间的关系,懂得更进一步地珍爱绿色植物,并能运用所学的能量和呼吸相关的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新鲜果品、蔬菜贮存等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体验――分析――实验,揭示能量的释放需要氧。
难点:知道学生尝试对实验进行设计以及相关的实验原理。
本节关键
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秒表
课时安排
1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第一张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看看电池家族向大家的发问――同学们,你知道我的本领吗?师:哪位同学能够给电池家族一个满意的回答?
生:使小车运动起来。
生:发光、发热。
师:电池家族为什么能具有这样的能耐呢?
生:它们具有能量。
师:那么人需要能量吗?
(下一张幻灯片)
师:人体的能量来自哪里呢?
生:食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能量的流动图。
(下一张幻灯片)
师:人从有机物中获得了能量就可以使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了,有机物中的能量是如何释放的呢?
师:请你来猜测一下。
师: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与能量有关的,因此我们应该找与能量消耗变化明显的情况来研究,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得到答案。哪种情况呢?
生:运动的时候。
2.学案之一: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师:运动的时候,人体特征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师:如果我们就以呼吸为研究对象,你如何设
计实验来探究一下它与能量的释放有什么关系?
生:…….
师: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设置对照组,那你打算以什么样的情况作为对照呢?
生:……
师:我们就来测测安静时的呼吸频率、迅速起蹲1分钟的呼吸频率、休息5分钟后的呼吸频率。请先感觉一下你的呼吸。
注意:1.一呼一吸才是一次完整的呼吸过程。2.不要刻意去做深呼吸。
师:好,这是安静时的呼吸频率,接下来请像我一样来运动一分钟。“起――蹲――起――蹲”。
师:好,接着测一下。请把数据填到课本的表格里,我们按四个人一组来处理一下实验的数据,请把你们组的平均值计算出来。(板书)
师:下面我们再来测一下现在的呼吸频率。
师:人体在三种状态下呼吸次数有差异吗?
哪一种状态下消耗的能量最多?
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的关系如何?
生:……
师:运动强度增强,能量消耗就越多,呼吸频率也随之增加。
3.学案之二: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师:方法与步骤见课本。
气体成分
吸入气
呼出气
肺泡气
氧气
21%
16%
14.2%
二氧化碳
0.032%
4%
5.3%
氮气
78%
74%
74.5%
水蒸气
0.5%
6%
6%
由此可见,由肺内呼出的气体,其种类与吸入的气体相同,但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已经改变,主要是O2减少而CO2增加。同时也说明,呼吸的过程是组织细胞产生的CO2经肺泡排出体外的`过程,也是吸入气中O2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N2在呼吸过程中是没有变化的,但表中三种情况下的N2的体积分数不同,这是由于受到其他气体体积分数的影响,只是相对地起了变化,其总量并无变动。呼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气中有明显的增高,这也是人体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的一条途径。至于呼出气和肺泡气的不同,是由于每次呼出气中,总有一部分是上次吸入的新鲜空气存留在呼吸道中的气体,因此这种不同,实际上是呼吸道内存留的气体和肺泡气混合的结果。这也是人体每次吸入的空气为什么不可能全部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原因。
4.总结
师:从上述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可以发现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分别是光和淀粉。
作业布置
实验探究。
板书设计
见多媒体课件。
教后反思
1.动画制作计时器要用好。
实验
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2)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
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3)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研究事物的方法,同时获取新知识。
(2)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对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
1.亲身体验,提出问题。每个学生取一块馒头细细品尝,然后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2.思考分析,提出假设。学生思考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提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其中的淀粉发生了变化。
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
4.小组交流,完善计划。小组交流,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点,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并明确认识到:(1)实验要设计对照组。根据提出的假设,这个实验中有三个变量: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所以对照组(1试管)同时提供这三个条件,而三个实验组则分别只提供其中两个条件,缺另外一个条件。(弥补了教材中只有两个实验组的不足。)(2)获得较多的纯净唾液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实验要模拟人的口腔环境,即提供37 ℃左右的水浴并保持一段。(4)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以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变化。
5.小组合作,主动探究。有3个小组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除了设置1、2、3、4试管,还分别增加了:(1)5试管。与1试管相似,但放入的是一半清水一半唾液,旨在探究唾液的浓度是否会影响淀粉的分解。(2)6试管与1试管一样,但放入了100 ℃的水浴中加热,旨在探究在高温下唾液是否会产生作用。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最终得出结论:淀粉在口腔中发
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7.师生反思,总结规模。教师对各小组作出实验评价,肯定学生在探究实验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将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例子与学生进行交流;有的组在试管上没有贴标签作标记,有的组试管内的注入的液体量多少不等。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探究实验的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要有对照组);(4)预测实验效果;(5)观察实验结果;(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也对此次探究实验谈谈体会,有的小组得出:做探究实验时,要注意科学的严谨性。除了所要探究的因素,其他条件要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有的小组提出:为了让唾液、牙齿、舌头在口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平时吃饭时要注意细嚼慢咽!有的小组发现唾液稀释后,对淀粉的分解作用降低,从而平时吃饭时,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喝水,这样不利于消化。
实验
消化和吸收 —— 观察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一、目的要求
认识小肠内表面的小肠绒毛。
二、材料用具
猪(或羊、鸡)的新鲜的小肠一段,镊子,解剖剪,培养皿,放大镜,清水。
三、方法步骤
1.纵向剪开小肠
用镊子取一段小肠,用水洗净,纵向剪开,露出小肠的内表面。
2.用眼观察小肠内表面
把这段小肠放在盛水的培养皿里,用眼观察小肠内表面,能看到什么?用手指粘摸表面向左或向右抚摸,会有什么感觉?
3.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放大镜的倍数要大一些,这时可以看到,小肠内表面有很多绒毛状的突起。这些绒毛状的突起叫什么?
四、交流讨论: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
实验
呼吸的过程——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
三、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
五、课前准备
软尺、多媒体、模拟实验模型。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
学生:(猜测并假设)
(1)当肺变大时外界空气就进去了;当肺变小时,肺内气体就排出。
(2)当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动画片)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
学生:(让学生看肺的动画: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同时仔细体会感觉,研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当深深地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教师:刚才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
学生:(动脑筋,提出实验办法及方案,对自己的感觉充满自信)用软尺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长度。如果吸气时长度变大,呼气时长度变小,就说明我们的感觉是对的。
教师:好,同学们想的办法很好。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测量胸围来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现在请同学们参照课文中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提醒学生要注意实验要领)1.测量时身体取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2.软尺的位置要合适。3.软尺不要有折转。4.作好记录数据:尽力深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尽力深呼
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5.测三次记录好数据并设计表格,算出平均值。
学生:〔实验活动:根据实验要求每3~4人一组(男女分开)。测三次后将胸围差数据记录在各小组设计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各小组分别向老师汇报〕
教师:(组织学生对胸围差数值进行分析,提出如下问题进行讨论)
1.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如果有差别,原因是什么?
2.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
1.我们的胸围差(不)明显。同学间的胸围有差异,这与年龄、性别以及是否经常锻炼有关。
2.胸围差并不能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隔肌的收缩和舒张也会影响胸廓的容积。
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通过准确测量,认真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推测。
教师:(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收缩和舒张,膈肌收缩和舒张。让学生仔细观察)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讨论: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时肋间肌和膈肌是如何运动的?胸廓容积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互相补充后做答)当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呼气时正好相反。
教师: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不是和同学们所描述的那样?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还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学生:(1)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
(2)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教师:请会游泳的同学说说,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会感到呼吸困难(吃力),胸廓受到水的挤压,胸廓扩张受到影响。
教师: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为什么?
学生:胸廓的扩张受到影响,吸气受到影响,不能正常呼吸,体质下降。
教师:通过以上两例,你能说出胸廓扩张和呼吸的关系吗?
学生:胸廓扩张,胸腔容积变大,吸气;胸廓受压,胸腔容积缩小,呼气。
教师:同学们说的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模拟膈肌的运动)你们从模型中看出两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学生:两气球代表两叶肺,橡皮膜代表膈肌;当橡皮膜收缩时,气球胀大;当橡皮膜舒张时,气球回缩。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胸廓也是这样,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压出。
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 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
[巩固知识]
教师:现在我们共同回忆一下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及过程。
学生:回答(略)
实验
血液 ——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一、教材分析:以生活实际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可以较好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虽有流血、验血的经历,但对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还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掌握。
三、教学目标: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四、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浆(blood plasma)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成分:90%的水、血浆蛋白7%
2、血细胞(blood cell)
红细胞(RBC):无核、两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Hb),呈红色。功能:运输氧
白细胞(WBC):有核、数量少。功能:吞噬细菌和病毒
血小板(PLT):无核、最小、形状不规则。功能:凝血、止血
激情、质疑
分析资料
相互交流
观察、分析、表述、交流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进一步巩固
解答
创设情景:为什么失血过多会死亡?
出示资料
质疑: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演示实验:加入抗凝剂后的鸡血出现分层现象
问题:分几层?
有什么成分?
其功能如何?
组织学生实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巡视指导
知识回顾
感悟与收获
达标检测:瞭望角
布置作业
实验
血管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一、教材分析:以观察小鱼尾鳍实验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学会区分三种血管。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血管的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四、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五、材料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棉花。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尾部,再放在培养血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第二步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尾鳍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情况。大家在观察时,要识别准毛细血管,首先要注意是否红细胞单行通过血管。如果是,则这条血管就是毛细血管,然后注意各血管内的血流速度,识别小动脉和小静脉。现在开始实验观察。
(学生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同学们在观察中是如何区别三种血管的?
(回答:我首先找到了在流动血液中的红细胞,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就是毛细血管,再看血流速度和方向:血流速度快,流向毛细血管的是小动脉。反之,则是小静脉。)
小结:回答得好,说明他抓住了三种血管的主要特点。请同学们按要求整理好实验用具。
实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膝跳反射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应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现象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神经调节是怎样进行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验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的单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5、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
四、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
1、反射弧(reflex arc)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测定反应速度
激情、质疑
产生强烈求知欲望
相互合作
实验探究
表述交流 归纳概念 进一步明确
激情、质疑,自学探究
表述交流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做出假设
制定实验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相互交流
进一步巩固
解答
创设情景:开始学骑自行车为什么总是东倒西歪?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实验:膝跳反射
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 叩击部位:膝盖下方韧带
② 叩击时机: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
指导、帮助
举例:
含羞草对外界的反应是反射吗?
衣藻或草绿虫的应激性是反射吗?
强化认识
创设情景:为什么有的反射可不受大脑的控制?
帮助、指导
案例强化:针扎手,是先缩手,还是先感到疼?
组织学生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
3. 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了解鼻、咽、喉的作用。
5.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6.意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7.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呼吸系统的模型。
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引言
通过思考生活常识,弄清婴儿第一声啼哭的科学道理。
2.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生活常识,通过生活经验(婴儿啼哭)引出每一个人自生下来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地呼吸。
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1通过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成统的组成。
3.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3通过阅读课文和分析资料,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4.进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呼吸道的作用。
5.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与讨论。
6.思考分析,鼻的作用及其内部结构是有限的等问题。
通过提示每段资料的内容,引导特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
学生从中找出相关信息。
6.1提问:鼻具有什么作用及内部结构特点,找到解释问题的突破。
6.2训练思维能力。通过生活常识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体验,了解到到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7.交流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8.呼吸道的作用 咽的作用
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进行角色扮演,说出自身的体会,通过身的体会,意识到边吃边说的危险
自我教育,逐渐养成“食不言”的好习惯。演示幻灯。
8.观察会厌软骨模型,
9.喉的作用
提出问题:嘴巴是不是发声器官,
了解喉是发声器官,知道应当注意保 引导学生思考喉的作用。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咽和喉的作用;了解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
总结本节教学内容。
引发学生关注环境,加深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前小测】(每空1分,共3分)小测得分:
1、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
2、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增加。
三、【新知预习】阅读P119-122页,并完成以下习题。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四、【实验操作】(每空1分,共8分)
1、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其目的是让叶中的运去或耗尽,让实验效果更明显,
更有说服力。)
2、遮光、照光: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实际上是作对照实验,用同一片叶,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变量,即
和。)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
将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是因为叶绿
素溶于酒精,隔水加热是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
燃烧引起安全事故。)
4、漂洗: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
冲冼掉。
5、染色:向叶片上(见光的地方和不见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点之一是遇碘变色。)
6、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地方变成了色,用黑纸夹起的地方未变蓝。
【七年级生物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案】推荐阅读:
七年级生物教案:观察细胞的用具06-19
七年级生物论文06-29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案07-16
七年级生物期中总结05-26
七年级生物期中试卷09-15
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10-13
七年级下册生物计划10-17
七年级下生物试卷分析07-06
七年级上生物教研计划10-25
1 七年级生物期末质量分析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