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学(推荐8篇)

小学教育学 篇1

美育就是用艺术的作品反应客观世界的本质,它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影响。当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学的方法,另一种是以艺术的方法,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抽象概念的形式来反应我们的客观世界,而艺术则采用一种生动形象的形式来反应我们的世界。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生动的显示反应出来,让人们以鲜明的视角来认识整个世界。恩格斯曾经指出他在《人间喜剧》中所学的社会历史知识要比许多专业的历史书中要学到的多,因此,美育工作具有极大的知识价值,它能够存进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我们的当前的小学教育仍然在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让学生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语文、数学、英语上面,而美育教育在授课中可有可无,在上语文、数学、外语这些传统科目时,也不注意将美育教育与之相结合。实施表明,美育教育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能够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美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调动人们的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的心理因素。给人塑造一种明朗的,积极向上的思维形式。通过与智育相结合,从而让学生领会没得形象,使学生的智力活动更富有活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称之为“健美”。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动作协调、优美雅观,富有节奏感,体育运动锻炼形成的健康匀称的身材,以及体育活动中学生们生动活泼、积极好动的性格都是美的具体表现,学生们健康的身体给人以美感,同时美育要求学生保持整齐清洁的环境,要求学生养成良好地卫生习惯,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在体育运动中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筋骨、肌肉得到锻炼。同时美育效果的达到也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地体育锻炼,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他们二者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开的,一个打造身体,另一个打造精神。二者合二为一,才能培养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格。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美育与劳动相互对立的观念,他们不可能相互统一,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劳动中赋予产品美学价值已经成为提升产品价值的一个最重要手段,比如iphone手机,之所以能够卖那么贵,并且销量那么好,是因为他在自身产品中大量的深入了美学元素。相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在其他情况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人们会将更多美学元素纳入到自己的产品选择条件里来,并且人们的这种意识一定也在不断加强。这也将推动美育与劳动技术的结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课文中都是一些名篇佳作,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将这些美的元素意义挖掘出来。每一篇课文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童话都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让他们在其中感受这些艺术美和社会美,从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启示中享受美。

老师不仅要通过教材讲授美的理论,增加学生对美的感受,同时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而且应试着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比如笔者在讲授《三亚落日》这一课文时,不仅让学生去想象大海、沙滩、海浪等在不同季节的不同表现,而且鼓励学生试着用同样的手法来描绘自己的家乡。使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紧密的结合起来。

在进行审美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色、形、声的结合色、行、声是美的重要组成,首先,色具有一种情感的属性,比如,它能够传达人们的情感意味,反应人们的情感状态。比如绿色代表平静而稳定,红色代表热情和人的兴奋等等。另外,美是通过点线面这些图形来营造一种境界,从而为进入一种审美意境提供一个物质基础。而声音则能够让学生感觉到一种动态美。

小学教育学 篇2

一、小学课堂存在的“排座位 现象”的现状透视

小学班主任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需对教室的座位进行调整, 但基于不同的原则与学生观可能会导致不合理的“排座位现象”。所谓“排座位现象”是小学班主任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高、视 力、成绩、彼此关系等主客观因素, 没有针对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 而是仅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排座位的一种现象, 其中不合理的学生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课堂存在的“排座位现象”大致如下[1]。

1.按情感来编排座位

小学班主任在排座位的时候难免会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例如领导、亲戚、朋友、同事的子女, 以及平时与老师关系较好的学生, 在编座位时会享受特殊待遇, 具有优先选择权, 处于教室的最佳位置。这样做会使这些孩子滋生一种优越感, 与班里其他同学产生距离;同时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不满情绪, 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按学生成绩编排座位

这样做的主观愿望是想让优生集中精力搞好学习, 实际上容易导致成绩优则更优、差则更差的恶性循环。教师无意识地在课上或课下与成绩优异的学生频繁接触, 也会使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被冷落的感觉, 不利于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与良好班风的形成, 以及班里的团结。

3.按性别编排座位

个别班主任编排座位会把男女生分成两个区域, 传统意识认为这样可以防止男女生交往过密, 遏止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这样做实则违背了学生儿童期心理的正常发展, 学生会产生只认同同性, 对异性排斥的心理倾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与异性的良好接触, 男生和女生只有在彼此友爱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发展, 从而养成健全的性格。

4.采取固定的排座位方式

教室座位一经编排便长期固定不变, 长至一学期甚至整个学年。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身高、视力、学生关系变化和成绩互补等。学生长期在固定的位置会产生烦躁的情绪, 有碍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后排学生由于疏于管理成绩也难以提升。

纵上所述, 小学课堂的这些不良编排方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 同时造成了小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进而阻碍了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帮助教师使用科学合理的编排座位方式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

二、小学课堂不合理“排座位 现象”的原因透析

小学课堂出现的不合理“排座位现象”体现了小学班主任的学生观, 说明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客观因素, 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意念来做出调整。许多班主任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客体, 没有“以学生为本”来开展教学活动。小学教师中存在的不合理的传统学生观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教师以师道尊严自居

不可否认, 教师只有对学生保持一定的威严, 才能使学生尊师重教。然而部分教师平时与学生相处过程中不愿亲近, 刻意保持自己严肃的形象。持这种学生观的教师时刻与学生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不愿与学生一起活动或交流, 难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走进学生的心灵。其实这种所谓的尊严并不能赢得学生出自内心的尊重, 不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家长式”教师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

不可否认, 个别教师认为学生必须听从教师的安排, 接受教师的观点, 不许学生违背教师的意志。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往往家长作风严重, 要求学生成为驯服的工具, 培养学生成为唯师、唯分的学生。这种学生观在教育中表现为缺少生气和活力, 学生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 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和行为。

3.个别教师持遗传决定论的观念

部分教师固态化地看待学生, 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品德都是父母遗传的, 特别对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以现在的学习状态来否定他们, 埋怨甚至挖苦这些学生, 使他们处于被冷落的地位。持这种学生观的教师受遗传决定论的影响, 认识不到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发展中的作用, 这种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 是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的具体体现。

4.教师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这种观点在我国小学中影响较广,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惯性影响, 教师普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甚至是唯一标准, 教师以分数排名次, 以分数评优差, 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持这种学生观的教师使一部分学生受到偏爱, 导致他们畸形发展, 而另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受到冷落、疏远、歧视, 导致他们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5.教师在社会趋利环境下养成的不良风气

个别班主任受经济利益的诱惑, 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家长的“礼品”。尤其是在排座位之前, 往往会给学生以及家长某些暗示, 以获取一些学生家长的贿赂来对某些学生采取特殊优待, 为学生留出“专座”等。他们没有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而是以个人的私利来对待学生, 这也充分体现了个别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

小学班主任的学生观是影响“排座位现象”的主导因素, 学生观对班主任的教学理论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负面的学生观的消极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只有转变不合理的学生观, 树立以学生为本, 把学生当作有个性、有潜质、发展的个体的学生观, 才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并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由“排座位现象”引发的 小学班主任学生观的教育学分析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 它支配着教育行为, 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2]在整个教育系统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积极构建和谐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

1.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原则, 树立民主与平等的学生观

这是小学班主任安排学生座位的总原则。“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就是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位时应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科学地安排好每一个学生的座位, 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而不能存有自私的想法, 人为地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等和不平衡, 应尽量保证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公平。

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民主与平等的学生观,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完全是平等的, 学生可以自由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来探讨学习问题。师生双方要始终保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课堂气氛, 以求发现新的知识点。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 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教育水平。

2.遵循“学习互帮、共同进步”的原则, 树立尊重与信任的学生观

“学习互帮”即小学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位时, 有意识地安排后进生与优生同座, 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差生同座, 优生的一些良好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促使后进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从而学会学习。而优生也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与合作精神,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班主任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不伤害任一学生的自尊心, 同时要赞赏每一位学生, 尤其差生更需要班主任的尊重与鼓励。此外还要信任每一位学生, 在学习方面班主任要让学生间互帮互助, 让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鉴于学生间较于师生间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的良好品德, 营造良好的班级意识, 优化班风。

3.遵循“性格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树立理解与合作的学生观

“性格互补”就是要求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位时, 有意识地将性格不同的学生安排在一起, 如爱说话的和不爱说话的、性格开朗的和性格内向的等等, 让他们互相影响, 吸收彼此的优点, 以产生良性互动, 实现共同发展。

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纠正学生在学习和性格两方面的缺陷。小学生正经历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班主任要坚信: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个体, 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积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 充分地相信他们会成长为一个理想的好学生, 在适当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都可以有所成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班主任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 保证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获得发展。

四、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生观主导下的科学排座位策略

排座位策略具有不确定性与多样性, 但是座位编排的科学与否与教师的学生观紧密相关。小学班主任力求在正确的学生观的主导下来安排学生座次, 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考虑。其中时间维度指的是座位编排在时间上的变动性, 实指座位的动态调整问题; 空间维度从表面看指的是学生座位的空间分布,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它实际上反映了班主任在编排座位时对学生身高、性别、性格、成绩等个体特征的考虑。[3]因此, 学生座位的空间分布实际上就是学生个体特征的空间分布。下面就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谈谈座位 的编排策略。

1.空间维度

著名语文教师魏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调换学生的座位是一种艺术, 它必须得经过四周同学的同意才能达到换座的目的。”[4]因此从空间角度来考虑, 编排座位要做到科学合理就必须照顾到周围的同学, 使他们形成结构合理的团体。具体如下:

(1) 动静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他们的性格存在差异性, 因而具有互补性和制约性, 按性格互补的方式编排座位利于他们得到均衡的发展。班主任应充分了解学生个体, 努力把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 为他们选好“搭档”, 促使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影响, 这样做既能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性格, 又有助于班级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

(2) 优差互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来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优差互补的编排模式可以避免后进生与成绩好的同学拉开距 离, 从而达到“以优带差”的效果。但要力求避免同桌间的成绩相差太远, 因为后进生在求助的时候由于理解不了优生的思维或讲解方式会产生羞愧的心理, 而优生的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要坚持有差距但能互补的原则。

(3) 分隔包围:针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学生, 可以在其周围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 形成一个“包围圈”, 以避免其惹是生非, 扩散影响。当然设置“包围”并不是放弃管理, 教师和同学要主动热心地引导与帮助他们, 让其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教师要经常观察, 除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外, 还应采取措施, 重新调整座位。

2.时间维度

从时间维度来讲, 空间上的编排策略并不能保证效果达到最优化, 因此在确保座位编排在空间维度科学合理的前提下, 也要从时间维度着手来完善座位编排的有效程度。座位编排要定期进行整体流动, 以全面调整学生的视听方位, 扩大学生的接触面, 消除后进生的被歧视感和被疏忽感。座位编排的整体流动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1) 横向移动:让同桌学生的座位做左、中、右水平移动。这样做既可以照顾到教室边侧的学生, 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黑板, 避免视力的下降或出现斜视的问题。

(2) 纵向移动:在前后排学生身高差别不大的情况下, 可以让同桌学生的座位作前后移动。为了使身材较高的同学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可以把这些同学安排在教室的两侧, 这样就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3) 同桌互换:在座位做横向和水平移动的前提下, 也可以定期让同桌的学生互换座位, 这样做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班主任做到因地制宜, 因时变动, 可以选择某几种方式来合理搭配, 达到效果最优化。在变动的时间间隔上要灵活把握, 既不能过于频繁, 也不能时间太久, 否则效果将不明显。通常情况下两周到一个月内变换一次较合理, 这也要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班主任要同时考虑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因素, 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不能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石子林.编排学生座位的误区及艺术[J].湖南教育, 2004 (4) .

[2]谢瑞俊.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J].江苏教育学报, 2000 (9) .

[3]刘建明等.试析学生座位编排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06 (6) .

[4]刘进平.换座位的启示[J].教育文汇, 2007 (2) .

[5]孔德利.班级学生座位人事编排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5) .

[6]董陶陶.师生积极态度定势的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15) .

情感教育和小学语文教育 篇3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师生关系  教学氛围  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49-02

1.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从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老师还扮演着演讲者的角色,热衷于满堂灌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以分数论英雄。还有一些老师整天抱怨学生对语文如何不感兴趣,他们恨铁不成钢,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语文学习也就成了一件头疼的事情。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1.2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对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情感教育,积极调动情感教育的激发功能。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对语文的浓厚情趣,从而调动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对教学的责任感,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不断提高成绩。

2.情感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同人的意识紧密地联系着。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常被混用,或者看作是同义词。实际上,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和情感可以互相传递,情感具有理智性,社会性和易变性,理智性是指人在智力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它是和学生的认识活动,求知欲和对真理的探究相联系的。社会性是指人的情感往往受社会情景的制约。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人们学习或生活的情绪易变性是指情境很容易使人的情感产生变化。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语文新课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爱因斯坦说过,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所以情感教育必须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把情感教育运用到教学当中。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呢?

3.1实施情感课堂教学

营造宽松教学氛围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之中,是在语文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主要的环节和过程我们应该承认,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必须与语文教学本身相结合。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要点,重点。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疑点。也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这可以说是情感教学中的备课与传统教学中的备课的不同之处,实施愉快教学是通过老师的情绪影响学生爱好的转变。

3.2優化课堂教学教法,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传递,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应注意角色的变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从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4.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比较紧迫。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新课改的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情感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但无论有多少方法和形式,都必须依靠教师去实行。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对学生满怀深情,学会触景生情和动之以情。把情感教育真正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5(09)

《小学教育学》复习要点 篇4

绪论第一节

第一章 第一节

一、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第三节

二、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 第二节

二、儿童发展的特点;

三、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第三节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外在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四章 第二节

第五章 第三节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七章 第一节

二、课程的理论基础;

三、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第二节

二、课程的内容与结构

第八章 第三节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

第四节

二、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第七节

一、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

第十二章第一节

三、良好测验的标准

第二节

二、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

第十三章第一节

四、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

第三节

一、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

第十四章第一节

小学教育学 篇5

作者:王万良 编辑:studa0714

摘要:根据十年来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所发生的变化,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数学类课程应包括以分析、代数、几何为主线的必修基础课程;以概率统计、最优化理论及应用、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为基本内容的必修应用类课程;以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问题论、数学文化等为构成的数学教育类课程;与数学及数学教育相关的选修类课程群,以培养师范生较高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及其变革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乃至全部数学活动,都要遵循其课程目标。1992年国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生活处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劳动工具”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部于2000年3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紧接着,又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前后三个课程目标可以看到,短短几年,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0年教学大纲与1992年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两个主要变动。一是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变化首先体现的是数学教育理念的进步。多年来,数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知识相互沟通、紧密联系,数学知识更是渗透到科学技术乃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相应地,数学教育承担的也不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他形式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数学教育中加以培养、延伸。同样,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只是通过数学教育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仅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不合适的。另外,即使不考虑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领域,我们处理数学问题时,也不仅只是依靠逻辑思维,形象分析、直觉思维等综合能力的结合运用是我们早已常用的做法。

二是以“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代替原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更加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向能力培养的过渡。过去,常常是讲完某一学科知识以后,寻找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照书本对比联系即可。而这里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思索将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表达出来,指导他们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的不仅是数学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整个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2001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提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并且强调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实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而又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这里,特别强调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一切要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这两种途径是相互结合的:第一,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这是多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二,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数学化的过程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数学教育的过程应当成为数学化的过程。

今天,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尽早接触“学会生存”这一课题,以奠定能力训练的基础。据此,数学教育则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6~12岁的儿童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求知欲极强,正是“启蒙”的绝佳时机。使学生“初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非天方夜谭。在某些时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比什么都重要。华罗庚曾经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我们都知道,“兴趣”大多先是来源于“好奇”,继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如果在儿童产生“好奇”的阶段适时加以“激发”,那么,由一点小小的成功得到鼓励,再通过“成功的体验”,必定会使最初的“兴趣”引发为不可估量的“动力”。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及其发展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要,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其课程内容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统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内容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十分必要。有研究指出,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安排,各国各地区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包括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认识与交流,希望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我国1992年实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设定的内容主要有:量与计量,数与计算,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数的整除,应用题。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总体上含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可以看到,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数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革;二是人们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之,在我们设计课程时,既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三、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设计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是“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单纯地适应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而应将数学课程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识课程,面向所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另一类,面向理科方向的学生。我们仅对第二类数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一)必修基础课程

我们知道,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课有三条主线──代数、分析、几何。在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理论起源于求方程的根。历史上,求解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先后获得成功。数学家在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根的过程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结果,从而形成了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抽象代数。几十年来,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数学的诸多分支,以及在通信理论、计算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等代数讲授的知识,大多是17、18世纪的成果,而抽象代数讲授的知识则是19、20世纪的成果,它不仅在代数课程这一主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近代数学奠定了基础。抽象代数的主要思想早已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多门学科中。所以,讲授高等代数之后,必须安排72学时左右的抽象代数。

以现代几何的观点审视几何学,在保持各分支的自身特点与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将几何学主线的五门课即几何基础、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射影几何与点集拓扑学有机结合。而对于数学分析,应将其核心内容极限理论、微积分和级数理论进行认真的选择与组织,不宜照搬。基本理论的讲授要紧密结合应用;同时穿插反映微积分发展历史的数学家传记介绍,这方面丰富的内容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保证数学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要大胆删繁就简。对传统知识,也要尽量用现代数学方法表现,如“级数的展开”等。

(二)必修应用类课程

必修应用类课程适宜安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理论及应用、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逐渐增加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做了具体的描述。虽然统计学的研究基础是数据,但是研究要借助概率论的结果,因此必须先安排讲授概率论基础知识。讲授数理统计时,要精心设计教学,努力使学生能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预测和最后决策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要告诉学生,无论获得数据还是分析数据,总是要渗透随机与概率的思想。

最优化理论包括了线性规化以及最优化基本理论及主要算法介绍,它是现代管理、决策、经济、金融乃至评估等工作领域的基本工具,也是数学应用的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讲授过程最好结合实际应用模型。

模糊数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所谓现象的模糊性是指事物间差异的中间过渡中所呈现的“亦此亦彼”性,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知道,数学联系实际的最初形式是解应用题。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抽象、简化,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进而提炼为数学模型,然后求解,并验证其合理性,从而解释最初的现实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包括国外学者)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数学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总结为“问题解决”(problem sloving)。在此教育与学习的理念下,逐渐将学生的数学竞赛发展成数学建模竞赛,并逐渐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实践证明,这是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极好方式。仅仅十多年工夫,现在已经形成几十万学生参加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数学建模课程中,将综合介绍各种数学方法,包括代数的、分析的、统计的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力,其中最优化理论必不可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补充新的有效的数学工具。

(三)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

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包括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文化。

我们之所以主张安排“数学文化”这门课,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小学教育阶段,单就数学知识教学来说,时间是充裕的,内容也不难。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中有两点完成起来更重要,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个看似普通的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被他的老师的“不经意”指点,可能激发起强烈的“特殊兴趣”,再加上悉心的引导,将来可能成长为“有天赋的”人才。

数学是有着丰富内容和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不断更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术。它拥有多个分支,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丰富和推动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这里,我们推荐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数学文化》。该教材展示了数学文化多姿多彩的内容,着力介绍了大自然中的数学情趣、艺术家的数学美感、科学技术中的数学威力、数学文化中的思维与方法以及数学文化的核心精神──创新。同时,以数学特有的形式美、结构美、方法美等独具的魅力,引领学生到数学王国浏览一番,相信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由于教材涉及多个数学分支的知识,所以这门课程适宜安排在第四学年讲授,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增补或删减一些内容。

学习完这门课程,我们有理由接受这样的观点:到今天,数学不再仅仅是“工具”,它更是一种“文化”,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

(四)选修类课程

选修类课程包括初等数论、常用数学软件介绍、小学数学竞赛指导、离散数学、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史。

关于数学史的讲授是十分必要的,适宜安排在第四学年。由于学时所限,数学各个分支的知识学习有限,但是在学习完数学主干课程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史的讲授,将数学整个学科知识比较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把几年来学习的数学各分支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使学生有“一根线”贯穿在心中,并产生一种“历史感”,不仅增强对数学的理解,而且对于今后的学习意义深远。

此外,关于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的数学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安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满足国家课程标准对小学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要求;(2)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初步“探索、求知、创新”精神的热情与能力;(3)课程的设置可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而每门课程的内容更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的改革、实践,加以编排。要注意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及时反映到教材之中。

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即使在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综合化的改革背景下,它仍然是学校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重担,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识。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数学课程设计,也只是处于刚起步不久的思考,实践时间也不长。相信随着专业的建设和更多学者的加入,将会使这种设计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伟娣.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05,(2):79—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篇6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小学教育学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 4.课程地位:专业基础课

5.总学时: 140学时(其中理论120 学时,实践20学时)6.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

二、课程目标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是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及其教育管理工作,都必须认真学习与掌握该门学科,因此,它在师范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一般原理及其教育新成果,研究小学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我们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来对课程目标进行阐释和说明:

(一)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小学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轨迹、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懂得一名合格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等,在头脑中构建有关小学教育学的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些知识和理论的有关结论的表述上,而应该深入到这些知识和理论的内部,揭示获得这些知识和理论的思维过程,亲历、体验和感受这些思维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优化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发展智力,增强教育教学能力、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等。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集合。同时,在学习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还应该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同时,在学习小学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厚的情感。

三、课程内容

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绪论主要阐明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和如何学习教育学这三个问题。通过学习,让学习者了解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育基本理论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第一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概述

二、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和任务

第二节 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教育学的地位

二、教育学的作用

第三节 怎样学习教育学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四、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第一章 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教学阐明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功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使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教育的功能

第二节 现代教育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第三节 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第二章 学校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教学使师范生了解学校的性质、特点及其开展活动的方式。

第一节 学校概述

一、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二、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第二节 学校文化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二、学校物质文化

三、学校制度文化

第三节 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二、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三、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五、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节 学校与家庭和社会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第三章 学生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师范生可以了解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和儿童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明确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有的地位,初步吧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本章的“儿童”主要指的是“学生”)。

第一节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一、遗传决定论

二、环境决定论

三、辐合论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一、儿童发展的内涵

二、儿童发展的特点

三、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第四章 教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探讨教师的地位、作用、素质、师生关系、教师资格与进修等问题。使师范生懂得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二节 教师素质

一、文化素质

二、教育素质

三、职业道德素质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历史概况

二、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三、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四节 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

一、教师资格

二、教师进修

第五章 教育目的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让师范生了解教育目的概念与意义、不同教育理论对教育目的不同主张、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以及由此决定的我国的教育目的等。

第一节 教育目的及其确定

一、教育目的概述

二、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德、智、体、美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使师范生了解各育的任务、内容,了解诸育的关系: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性。

第一节 德 育

一、德育与社会、人生

二、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三、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智 育

一、智育及其功能

二、小学智育的任务、内容与实施

第三节 体 育

一、体育与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体育的任务与实施

三、小学生的卫生保健

第四节 美 育

一、美育的含义

二、美育的功能

三、美育的任务

四、美育的类型

第七章 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师范生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及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课程的基本范畴,课程设计和编制的主要目标、方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能够应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中的课程现象和课程问题。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与课程论

二、课程的理论基础

三、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范畴

一、课程的目标

二、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第三节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的层次与模式

二、课程的实施

第八章 教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的概念,了解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教学活动的本质及特点,了解关于教学活动本质的不同看法,了解教学模式的不同种类;掌握教学原则的概念,了解教学原则的依据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掌握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及其根本特征,了解小组教学、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了解讲授法的概念及其根本特征,了解其他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活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学会运用有关理论分析、说明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意义

二、教学的任务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本质与模式

一、教学活动的本质

二、教学模式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意义

二、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四、复式教学

第五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

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第六节 教学手段

一、教学手段的概念及其发展

二、计算机的发展及其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

第七节 小学教学工作的实施

一、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

二、小学教学实施的不同过程

第九章 课外活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课外活动的概念、课外活动的特点及其教育作用,进而理解课外活动对于完善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必要性,学会针对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去设计和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作用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及教育作用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一、课外活动的内容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课外活动的设计

二、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第十章 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理解班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的任务及责任,掌握开展班队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培养担任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的荣誉感,初步具备担任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的素质,为将来做好班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一、班级、班主任和班集体

二、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

二、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少先队工作

一、少先队的历史、性质、任务与组织机构

二、少先队活动及辅导

三、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与基本条件

第十一章 学校咨询与辅导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知识,包括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专业的学校咨询与辅导人员的主要工作、一般教师如何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发挥作用,以及开展咨询与辅导工作的主要原则与方法;初步掌握对小学生进行咨询帮助及课程辅导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第一节 学校咨询与辅导概述

一、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

二、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

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 咨询

一、咨询的目标和原则

二、咨询会谈的一般过程

三、主要咨询方法介绍

第三节 心理健康辅导

一、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与原则

二、开展心理健康铺导的过程

三、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领域

第十二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验与评价的一些基本概念,小学教育测验与评价的特点以及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程序。了解目前教育测验与评价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克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第一节 教育测验

一、小学教育测验概述

二、测验的类型

三、良好测验的标准

四、测验的编制和实施

第二节 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概述

二、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

三、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四、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五、目前教育评价的问题与发展

第十三章 教育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以及教育法的基本规定,特别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法律规范,在教育工作中遵守法律,并学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一节 教育与法律

一、法律的产生及其功能

二、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的产生

三、国外教育法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四、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

第二节 学校中的法律关系

一、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二、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三、教师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四、学生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

一、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

二、法律救济

第十四章 教育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促使其整体职业水平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性质

二、教育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意义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四、如何从小学教育实践中寻找课题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实验方法

五、行动研究法

第三节 资料的分析与报告

一、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

二、定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四、课时分配及教学建议

(一)课时分配

1、本课程开课1学年,总学时为140学时(周课时4节、每学年教学35周)),其中课堂讲授120学时,实践教学(含见习与实习)为20学时,2、课堂理论讲授课时的具体分配为:

绪论(4学时)

第一章 教育(8学时)

第二章 学校(8学时)

第三章 学生(8学时)

第四章 教师(8学时)

第五章教育目的(6学时)

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8学时)

第七章 课程(8学时)

第八章 教学(14学时)

第九章 课外活动(6学时)

第十章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8学时)

第十一章 学校咨询与辅导(8学时)

第十二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8学时)

第十三章 教育法(8学时)

第十四章教育科研方法(10学时)

(二)教学建议

1、教学应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2、教学应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3、应当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

在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建议使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影视教学,写调研报告、小论文,模拟教学比赛,读书指导,见习实习等方式。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是考试科目,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即学生的学期综合成绩为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按照相应的比例综合而成。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教育教学实践考核成绩等。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式,采用多种不同的题型,考核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着重评价学生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书

小学教育学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构建,数学学习活动

近年来,一些院校在培养小学教师的课程安排构建思路时,对小学教育学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偏低。纵观现状,当前小学教育学正处在一种看似重要,落实起来却不被重视的尴尬处境中。而且师范专业的学生对小学教育学学科的学习热情远不及对语、数、外课程的热情高。鉴于这一现象,本文认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学的关键在于增加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联系,基于当前背景下,本文针对如何对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进行有效性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意见。

一、学科性质

( 一) 学科地位

数学教育学在我国已经发展为一门专业学科,而小学数学教育学则是数学教育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教育者对中学数学教育的关注颇多,更有甚者认为这二者之间的内容非常相似,这种想法是非常主观且不科学的。实际上小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小学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经验,不要求学生推理证明; 小学生的思维和初中生的思维处于不同的阶段。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智力的不断完善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必须起到启蒙作用,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影响很大。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小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循序渐进,逐渐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该引起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

( 二) 专业教育课程

鉴于小学数学教育的特殊性,数学教师不仅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掌握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容,并且了解小学数学教育学的基本规范。小学数学教育学能使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自身教学经验,明确有效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育学可以帮助教师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高深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教学中的错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学理应成为高校培育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门专业。

( 三) 理论应用学科

小学数学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与以研究理论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学和重视实践的教学法不同,它不仅能够为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还能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简言之,小学数学教育学是集应用和实践于一身的理论应用学科。

二、课程构建原则

( 一) 科学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育学若想成为科学的学科,最重要的是具备科学性。根据哲学思想的阐述,一门理论是否科学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的。因此,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建设小学数学教育学的关键。

( 二) 实用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育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但其宗旨是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争取让学生在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 三) 探究性原则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几乎是讲与练的结合,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当他们毕业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就会不自觉地沿用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改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教育学的方式迫在眉睫,把被动学习变为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教材也要做改变,增添实际案例等相关材料,设计学习方案; 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讨论问题,改善授课方法。

三、教学内容

( 一) 确定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育学应该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大问题。但是教学方法又取决于教学内容。学生学什么,教师就应该就教什么; 学生怎样学,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所以,这两大问题也可改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这是当代学者对数学的深入认识和对儿童学习心理准确了解的结果,这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 二) 建构学科内容

根据上文的阐述的分析,学科内容的建构基本形成。

首先,对小学数学教育学具有科学深刻的认识,需要教师熟悉与数学相关的一些知识。先要了解数学是一门科学,它不是人类刻意的创造,而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与现实和自然科学都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研究对象很广泛; 其次,是熟悉数学的发展史,正确的树立数学观,了解数学的发展史,了解数学自身特有的特征、独特的研究对象以及学科的发展演变等问题。再次,是阅读研究同小学生心理有关的书籍,这对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育学应将书籍中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相符合的内容收入小学数学教材。

在实践方面,可以安排教学设计原理和儿童学习数学活动等内容,把教学案例分析插入到理论教学中,并安排学生参加相应的教学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

四、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性原则,探究性学习是进行小学数学教育学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就是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以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又有区别。

数学教育学理论重在理解,其内容远不如数学题目那样难解。鉴于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先安排学生自学,把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或者是全班进行讨论。而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适时提出学生忽略却又应该被重点研究的问题,对讨论做出总结和评价。

针对实践部分的教学,应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这种方法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采用,而实施这一教学法的重点是提供足够优秀的案例。因此如何收集和撰写相关案例是编写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界对这方面的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已有的、足够好的案例很是匮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材编写组必须要加强案例来源,必要时可以组织人员到小学实践,注意挑选其中典型事例作为研究对象; 也可以挑选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课作为案例进行研究。

五、结语

小学教育学 篇8

一、养成教育的策略

1.增强课堂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例如数学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和童话故事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这样就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了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互动起来,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体验了成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

2.注重引导发现,着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其次,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第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学生勤于提问,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作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第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3.促进相互交流,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教师应热切关注整个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使他们都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积极搭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课改后的新教材在编写上重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数数的教学中,不是告诉学生怎么数,而是出现四位小朋友在数数,每人都说了三个数,还有三个数让学生接着数。他们不仅有正着数的,还有倒着数的。这就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发现规律,才能正确填数。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到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上着力,那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

二、养成教育的机制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反复训练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教学过程有目的地加以逐步培养。

1.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从而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发挥教师引导功能。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求知活动的启发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定教,根据课堂上随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引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

上一篇: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下一篇: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