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教学设计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组合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组合教学设计 篇1

9.1 促销组合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市场营销知识》(冯金祥主编)。

2.教学内容:9.1促销组合3.教材处理:促销策略是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四大策略之一,而促销组合是让学生对促销策略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进一步制定促销策略的基础。为更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对促销的表面简单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重点讲授促销方式及促销组合含义,结合现实社会中的促销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更有吸引力、更有实效。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中职学生,虽然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自控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弱,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观察力比较强,对发生在身边的促销现象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知目标:了解促销的含义,掌握促销方式,掌握促销组合的含义;

2.能力目标: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按实际情况确定促销组合。

3.情感目标:培养学员的促销意识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促销方式、促销组合的含义

2.教学难点:影响促销组合的因素

五、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及教具准备

1.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索法

2.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

3.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粉笔

六、教学过程

阶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促销组合概述

(一)促销

1.促销的含义

2.促销方式

3.促销的作用

(二)促销组合的含义与策略

教师提问:促销=推销吗?

教师点评:促销≠推销。促销是促进销售的简称,是企业为了促进消费者更多购买本企业产品而进行的活动。

学生思考、议论

呈现:促销的含义

教师解释:促销的含义

学生聆听、思考、做笔记

呈现:促销小案例

某蛋糕店刚创制出一款新蛋糕,为了使消费者尽快知道并购买这款新蛋糕,该蛋糕店就广发宣传单张、优惠券等,并派发调查问卷以便了解顾客的评价与需要。

学生思考:蛋糕店派宣传单张、优惠券的目的是什么?从中看出促销的实质是一种()活动?

教师点评:促销其实是一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活动。其信息传递方式有两种:

1.单向传递,即“卖方  买方”;2.双向传递,即“卖方  买方”

学生议论、回答

学生聆听、思考、做笔记

教师提问:一到节假日商家都会进行很多促销活动,请问有多少种促销方式可以选择呢?

学生议论、回答

呈现促销方式

教师点评:一般有四种方式,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

学生思考讨论:四种促销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呈现:各种促销方式优缺点比较分析表

教师点评:各种促销方式都有其优缺点的,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

学生观察、比较、聆听

教师提问:促销有什么作用?

教师归纳呈现:促销的作用

学生议论、回答

教师提问:商家一般只用一种促销方式进行促销吗?

教师点评:对,商家一般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促销方式为其产品进行促销,各种促销方式组合一起发挥整体效果。

学生讨论、回答:不是。

呈现:促销组合的含义

教师解释:各种促销方式之间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发挥整体效果,顺利实现促销目标。

学生聆听、思考、做笔记

工业品

消费品

呈现图片:

教师点评:企业在进行促销组合时应考虑产品的类型与特点。

学生思考:对消费品首先考虑用哪种促销方式呢?对工业品如何?

学生讨论、回答

二、影响促销组合的因素

三、促销目标

四、促销预算

呈现:(一)产品类型与特点

教师提问:企业在促销活动中是以消费者为主要促销对象还是以中间商为主要促销对象呢?

教师点评:以消费者或中间商为主要促销对象都行。这是影响企业在进行促销组合时要考虑的两种策略,称为推或拉的策略。

学生思考、议论、回答

呈现:(二)推或拉的策略

教师讲解: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呈现案例:小丽购买MP3的过程

教师点评:企业应该在顾客不同的购买阶段,采用不同促销组合策略。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思考:小丽购买MP3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呈现:(三)顾客购买过程

知晓  了解  确信  购买

学生聆听、思考、做笔记

教师提问:在第五章中我们学过产品生命周期策略,这策略对我们进行促销组合有何启示?

教师点评: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由于促销重点目标不同,所采取的促销方式也有所不同。

学生议论、回答

呈现: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促销目标重点与促销组合表8-2

教师点评

学生思考、做笔记

案例分析:

“瑞士雀巢咖啡的促销组合”

教师提示:通过结合中国内地市场实际,通过多种促销方式组合,发挥整体效应,使雀巢公司的营销目标得到实现。

学生思考:

瑞士雀巢咖啡的促销组合是怎样使雀巢公司成功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那习那

教师提问:企业的促销目标主要有哪些?

教师点评

学生议论、回答

呈现:促销目标

1.销售增长率

2.市场占有率

3.品牌知名度

教师解释

学生思考、聆听

教师提问:企业要做促销活动势必会发生一些促销费用,费用究竟要支出多少呢?企业可以怎么做呢?

教师点评:对,要做促销预算

学生讨论、回答

呈现:促销预算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

一、促销组合概述

二、影响促销组合的因素

三、促销目标

四、促销预算方法

l 老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l 老师补充

l 即时训练:

l 单选题

l

判断题

l 老师出题

l 学员回答

l 学员抢答

1.什么是促销组合?

2.影响促销组合的因素有哪些?

案例分析:“羽西化妆品促销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

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解答学生疑难问题

学生课后复习

做题

组合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回顾

(一) 教学内容

本节赛课教授的是外研版初一上册Module 10 A holiday journey Unit 2This morning we took a walk.这是一篇以邮件的形式写的游历文章, Betty向Grandma介绍了巴黎的旅游经历。通过回答WH-questions的提问, 描述旅游经历, 同时学习使用一般过去时态。

(二) 教学目标

a.To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email about Betty’s holiday in Paris.

b.To learn the writing of travelling experiences by using the Past Present Tense.

c.Master the ways of using unregular verbs.

(三) 教学过程

Pre-reading

1.Warming up

T:I’m happy to have an English lesson with you.Are you happy?Ss:Yes.T:Now clap your hands.Get a warm welcome to the teachers xxx.

2.Lead in

T:What was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Ss:It was Children’s Day.T:How did you spend it?Did you go sightseeing?Ss:Yes/No.T:Our hometown is beautiful.It’s famous for the jasmines.Let’s make a appoint-ment:I say“This morning, ”You say“I took a walk.”

3.Teaching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Look, On Children’s Day.I went to NanShan Temple.I took lots of photos.We were tired (疲惫的) and thirsty (口渴的) , so we relaxed (放松的) for a short time.But they didn’t sell (卖) fruit and water here.

设计思路:PPT1 呈现教学目标, 学生读。 (防空讲) ;PPT2 出示话题相关风景, 制定个性化约定, 作为活动的结束用语;PPT3出示过去游历的风景, 引入话题教学部分关键新单词 (看+听+想+讲, 防单一) 。

While reading

1.Skimming

T:Did you visit Paris?Do you know these famous places?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Louvre Museum/the Eiffel Tower/the Mona Lisa.Teach them.Betty and Jenny went to the Paris last week.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email quickly.And then check (√) the true sentences.

2.Scanning

T: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hey arrived and was tired.They relaxed at home.Where did they go the next day?Let’s 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diary.

3.Careful reading

Answer the WH-questions.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运用泛读、精读技巧理解课文, 整理提取信息。由个人到小组活动, 强化重点, 交互补充检查, 教师点评。 (看+ 听+讲+想+ 做+ 动静转换, 防泡沫)

Post reading

1.Look at the pictures.Write sentences about yourself.

2.Write a passage.

设计意图:知识拓展, 学以致用。个人仿写旅游经历, 大组交流评选、浏览, 动中学。 (防空、防敌)

二、教学反思

优点:1.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要素组合课型教学给学生不同的教学模式, 七要素换着用, 动静结合,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它既要求学生个体独立思考, 又注重团队合作学习, 相互取长补短, 增强团队意识, 不至于学起来枯燥。

2.尽可能让学生参与, 减少边缘生数量。由于课堂活动设计丰富, 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他们的自信心加强了, 知识面丰富了。

缺点:学情估计不足。赛课用的不是本校学生, 时间仓促, 没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情, 对学生情况掌握不够。该班是均衡班, 中等生和后进生占大多数, 所以理解和接受能力都很有限, 不能操之过急, 阅读后马上到写的层次对大多数学生是不适合的, 即使进行了小组合作交流, 也需要时间慢慢引导。反思输出环节应以加强记忆课文内容为主, 多些训练阅读理解技能。

摘要:近年来, EEPO有效教学模式在我校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学校领导相当重视和关注它的进展。通过学习, 教师对于构思教学设计和如何授课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多认识, 由此尝试于教学实践中, 通过赛课找出不足和优点, 为以后的研究积累经验。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篇3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渗透排列

1.猜年龄

师随机先猜测几个学生的年龄,然后请学生猜师的年龄,猜对有奖。

2.设疑激趣

师:老师为什么能猜出你们的年龄,而你们猜不出老师的年龄呢?

3.引导提示

师:老师的年龄是由1和4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想一想,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为什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二、探究方法,寻找规律

1.感知排列方法

(1)猜密码(出示装奖品的包,上面有个三位数密码锁):老师将密码忘记了,谁能帮老师想办法打开这把锁?

(2)师提示:老师只知道密码是1、2、8三个数字,请大家想办法将密码试出来。怎样试呢?

(3)激发思考: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写出所有的三位数。

2.探讨排列方法

(1)学生汇报交流,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并板书。

预设学生出现以下几种方法:随机写,先确定首位再写数,先确定中间数再写数,先确定末尾数再写数。

(2)师生评议方法,并对方法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这几种方法有规律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师小结并板书:不重复、不遗漏,先确定一个数的位置,再将另两个数调换。

(4)激发思考:密码是从小到大排在第四个的三位数,大家想想,是哪一个三位数?

3.应用排列方法

(1)解决照相问题(三选三)。

①师先输入密码,再出示奖品——照相机。

②师现场选三人一起照相并提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请他们自己排队,大家来做小摄像师,帮他们照相,边照边数一共照了几张。

生得出结论:6张。

③师启发:如果没有同学的帮忙,你能用别的办法得出结论吗?哪种方法你认为最好?

预设学生回答:用物品、字母、符号、数字等来代替排队。

④让学生分别用字母来表示,列出不同的排法,并交流“怎样排的”“为什么要这样有序排列”等问题。

(2)解决照相问题(三选二)。

①师:老师还想再选三人,每次从中选择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②学生交流讨论。

预设学生回答:用数字、字母等来代替排队。

③辨析:有个同学认为只有3种排法,你同意吗?为什么?(课件演示:调换位置)

④小结:3种是不同选法,每种选法要调换位置,各有2种不同的排法,共计6种排法。

(3)解决握手问题。

①创设情境: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一共要握几次呢?想一想,猜猜看。

②提问:究竟几次呢?请小组内任意三个同学握手试一试,看看到底要握几次。

③请三个同学现场表演,然后小结:一共要握3次手。

④比较辨析:为什么3个人中选2人照相能照6次,而3个人每2人握一次手,只能握3次呢?

师(小结):生活中有些问题的解决要考虑顺序,而有些问题的解决则与顺序无关。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解决打电话的问题

(1)师:假期里,小明、小红、小军他们三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互相问候,一共通了几次电话?

(2)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多少张?

(3)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生答略)

师总结:解答这样的问题时要注意排列的顺序。

2.解决打几场比赛的问题

(1)创设“踢足球”情境:四个队要进行比赛,如果每两个队进行一场比赛,那么四个队一共要比几场呢?

(2)生汇报后,师引发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比看,哪种方法好?(师板书“连线法)这个问题和我们刚才解决的哪个问题是类似的?

(3)拓展延伸:如果再加入1个队(共5个队),要赛多少场呢?如果是6个队呢?还要连线吗?有什么更快的方法解决问题吗?怎样知道比赛的场次?

(4)概括规律。

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如果用一个字母(如N等)表示球队的支数,每2支球队赛一场,比赛场次怎么表示?

四、全课总结,概括提炼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

……

(责编杜华)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

组合图形面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尝试计算,展示交流算法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巩固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交流探究,使学生明白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及分割、添补等解题思想。

3、通过解决关于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

难点: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客厅平面图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一次合作,老师带来了几位大家熟悉的朋友。你能不能很快叫出它的名字来?

2、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平面图形?(课件逐一出示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说。)

3、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谁来说说?

4、请多名学生分别选一个平面图形说,师板书面积公式。

二、探求新知

(一)认识组合图形

1、师:你们确实如我想的一样聪明,赠送几幅精美图片给你们欣赏欣赏。(课件出示图片)

2、同学们,请看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什么组合而成的?

3、生活中还有像这样由一些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吗?(生说,随后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组合图形图片。)

4、像这样的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组合图形。

5、简单的平面图形你们已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那么组合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怎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组合图形面积)

(二)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计算方法。出示例题:

现在,有个叫小华的同学他家里要装修,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多媒体示)请大家看一看,出示图形。

师:同学们能帮小华算一算到底至少该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呢?

师:那么你想怎样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呢?看看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否将这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我们可以求面积的图形。要求:

1、分割后的图形是已学的图形。

2、将图形分割为个数最少的图形。

3、可以给图形添上你认为合理的相关条件再来分割。

学生立即四人一组开始活动。

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分一分,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师:谁能来代表你们组说说是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那么为什么要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或其他图形呢?(学生逐步介绍了自己探索中采用的分割方法)

根据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问道:“你发现了什么?”从而,总结出不同的最基本的求组合图形的方法。

师:根据不同的方法,请学生给这些方法分一分类。(1)(2)(3)分一类,它们都是把一个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图形,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割”;把(4)分一类,它是将这个不规则的图形补使它成为一基本图形,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补”。

师:板书:分割法和添补法。

求出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合理割补、分块求积、加减组合,先割后加、先补后减。

师:在这些方法中,第几种解题方法计算起来比较快?为什么?(多媒体展示几种方法)师: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虽然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总结:分解组合图形应看所给的条件,求面积,有时受已知条件的限制,有些分解方法虽然合理,但不一定可行,因此我们还要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选择既合理,又可行的比较简便的方法求解。

通常将组合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或三角形是最简便的方法。

三、巩固提高(课件出示图及题目)

1、出示:这是一个房子的侧面,你打算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学生发表看法)

2、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3、让学生展示算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出示其他练习题。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

分割法

添补法

比赛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书89、9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事例,经历探索、发现简单事物排列组合规律的过程。

2、能列举出3个事物的所有排列组合结果,初步体验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能列举出3个事物的所有排列组合结果。【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发展初步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汇报单、人物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一定都过相吧,你和你的同桌照过相吗?如果给你俩照相,考虑不同的位置,能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呢?应该怎样照?(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启发指导。

2、生活中几个人照相怎样站或坐,形成共识。

结论:2个人照相能得到2张不同位置的相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3人照相

1、我们已经知道了2个人照相,最多可以照出2张不同位置的照片。那么3个人照相,最多可以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呢?

出示情景图:瞧,聪聪一家三口来照相馆照全家福,你知道他们能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吗?

学生思考并猜测。

2、同学们的答案各不相同,究竟谁的正确呢?下面请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探索这个问题好不好?在交流之前,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小组合作要求?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内按顺序交流你们的方法,确定有哪几种不同的照法。(2)把你们组的照相方法和简洁的表示方法整理在汇报单上。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表示方法和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

(表示的方法可能不同,但最终照相的张数是一样的)

让学生充分展示,对有条理进行整理的小组进行表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相继粘相片。

4、小结:固定某一个人的位置,都可以照出2张不同的照片,一共有3人照相,所以一共可以照出2✖3=6张不同的照片。

板书:2✖3=6

(二)3人乒乓球比赛结果

1、同学们,你们打过乒乓球吗?打完乒乓球后你最关心的是什么?对,比赛结果。

课件出示情景图:今天,聪聪、小强和亮亮3位小朋友进行了乒乓球比赛,他们比赛的结果可能有几种呢?我们先来猜一猜谁是第一好不好?(学生回答,教师相继粘图片)

假设聪聪第一,那结果会有几种?学生思考回答。(板书2)假设小强第一,结果有几种? 学生思考回答。(板书2)假设亮亮第一,结果有几种? 学生思考回答。(板书2)

2、小结:3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第一,而每个人得第一时,又有2种可能的结果,用算式写出来就是一共有2+2+2=6种可能。(板书2+2+2=6)

在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时,可以确定第一个的位置,然后确定第二个,第三个……的位置,看看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最后把各种情况数相加。

三、达标与反馈

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3人照相和3人比赛结果的排列问题,而且用算式概括出了排列的结果有几种。对于这类排列组合的知识,你掌握了吗?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1、教材90页,练一练第1题。

可用学习用品代替玩具有规律的摆一摆,再填写。

2、教材90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3、教材90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4、如果第3题中的2、5、7三个数字,变成0、5、7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三位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小结: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设计 篇6

(人美版第11册)

授课教师:保山市隆阳区瓦渡乡中心学校 周晓霞

授课教师:保山市隆阳区瓦渡乡中心学校 杨洪定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以学习夏加尔的油画作品《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为主,画中作者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具有浪漫注意抒情色彩,构图颇具超现实主义特色,兼顾教材中还提供的四种不同内容的形象及用这些形象创作的学生作品,有助于学生拓宽思路,进行创造性的表现。设计理念

因本课教学内容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学生以往对事物的常规观察方式,打乱时空,放弃正常的透视比例,把一切事物任意安置在空间,以构成新颖而神奇的作品。本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评一评”,在观察中领悟方法、在动手中体验、在实践中创新,以积极围绕学科特点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内容及课型

人美版第11册美术教材第4课8—9页,属“造型.表现”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发挥想象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设计一幅奇妙的作品;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副新颖有趣的画

突破点:用教师示范让学生感知,用欣赏作品让学生理解,用动手实践让学生内化,在合作共享中让学生升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作品、操作用纸;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饰品及铅笔、彩色笔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周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想看吗?(„„)(课件出示)

同学们,老师用这些不相关的图形变出的画美吗?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也创作一幅这样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图形的魔

术组合》(出示并粘贴课题)

二、探究方法 动手实践

(一)看一看

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这种组合方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幅俄国画家夏加尔的油画作品,想看吗?(课件出示)但老师建议你们要有准备地看,边欣赏边思考以下问题:

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我和我的村庄、人物、动物、房屋、树木等、重叠 缩小或放大 颠倒 夸张„„)

2、你觉得这幅画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指名汇报,相机总结。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幅画上有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和缩小的树木,夏加尔打乱时空,放弃正常的透视比例,让画中的一切事物好像失去了重力被任意安置在空间里,使这幅画充满了神奇的童话色彩:画中的绿面人就是作者自己,他正和大牝牛亲切地对话呢!背景中有典型的俄国房子,还有教堂和钟楼。画家用重叠法,在牛头中又添画了妇女挤奶的形象;前景正中,一棵被缩小的开花树被握在作者手中。这一切,将作者残留在记忆中的杂乱形象叠现出来,构成了一幅梦的写照、一个色彩的奇境。

(二)画一画

同学们实践体验了这些组合方法,但要真正创作一幅作品,还要运用线条、色彩等进行连接、装饰,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不同类型的作品,要求:边欣赏边思考:这些作品中哪些地方组合得巧妙?

你还想怎样组合?(课件出示)

同学们,这些作品美吗?同学们真会发现美,你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也被你们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设计了几幅作品,想看吗?请同学们继续欣赏——(课件出示)

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肯定积累了不少想法吧?请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把你们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吧!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以上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创作一幅作品,要求:

1、组内先讨论好主题,然后分好工,有步骤地进行创作;

2、可以参考书上提供的图案,也可以自主创作图形,进行绘画创作;可以不上色,也可根据画面的实际需要进行着色;

3、各组民主推选一名代表负责交流作品形象和创造的方法 开始——

教师巡视指导

(三)说一说 评一评

刚才老师发现,咱们班同学的美术功底真厉害!在较短时间内设计并创作出了一幅幅内容各异、风格鲜明的作品。下面我们来评一评它们吧,首先老师先说明一下评价标准:非常好(☆☆☆☆☆)、很好(☆☆☆☆)、一般(☆☆☆)。先由各组代表到喜欢的小组交流,得到评价后再返回本组。

三、展示作品 物化效果

就学生作品情况有选择地粘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指名回答: 在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哪幅?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同学们不光创作得好,还特别有个人主见,很会当小老师!通过

这节课的学习,老师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你们扎实的美术功底、认真的学习态度、丰富的创造想像让老师久久感动!那么,你们又有什么收获呢?(课件出示)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的收获真多,老师特别高兴。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到“作业超市”里逛一逛,请你带着收获,任选一题课后完成。

1、利用废弃物组合成新的形象,并画下来;

2、模仿《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新作品;

3、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先巧妙组合,再画出来进行添加,使画面更丰富。

媒体组合教学重视五大环节 篇7

一、注重媒体信息源,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媒体组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教具的优化组合去指导学生的学, 完成教师的教。这一教学方式, 主要的信息源是指教师本身, 教师的知识水平, 业务能力, 教学技巧等都会影响软件制作的质量及其运用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培训, 提高技能, 增强自己在媒体组合应用的能力, 深入了解各教具的特征, 熟练地使用和驾驭媒体技术, 同时教师在学习过程中, 不但要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还要提高信息收集、检索、甄别、加工的能力, 还要提高如何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能力, 从而把时代精神和创新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果教师对所教的课程缺乏深入理解, 就难以编写出好的电教稿本, 也就不能准确无误地把知识信息通过所制作的电教教材传授给学生, 甚至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二、注重信息接受者, 明确课题要求

学生是信息接受者, 是否掌握和落实知识直接体现着教学的课堂效果。有时, 学生对某一课程不感兴趣, 上课时心不在焉, 或者出于好奇, 上课时的兴趣集中在电教设备上, 注意力分散, 以致信息的传输产生干扰, 几十分钟过后却一无所获, 因此每一节课都应向学生学习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使学生知道该做什么, 怎样做, 达到什么程度, 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克服那种被动的应付式的学习方式, 主动出击, 一堂课上有所适从, 真切感受到变化,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也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精心设计,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引导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例如上生物课时, 给学生讲解心脏的结构及它的运动, 教师应采用一套生动、形象的教学软件, 配合讲解, 使本来较难理解内容, 如心房、心室、静脉、动脉及心脏的运动等, 不仅清楚, 明确地展现出来, 而且学生一堂课都处于兴奋的状态, 便于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充分体现媒体组合教学的直观性, 形象化。

三、注重信息转变传输过程, 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媒体组合教学是否有成效, 首先必须保障两个重要的环节, 一是信息源的转变过程, 即将课程内容转变为可传递的电教课件, 二是信息的传输过程, 即教学的实施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而要想设计制作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电教教材片, 就必须遵循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技术学, 美学等学科的一些基本原理, 又必须使媒体电教片的文字语言简捷凝练, 高度概括, 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 整个构思要有头有尾, 有条理有因由, 能略则略, 该详则详, 在表达定义、注释概念时应严密精到, 不可似是而非, 在阐述观点时应符合逻辑, 力求准确, 否则在信息变换过程中, 如处理不当, 会出现一些不良效果, 如影视教学片中过多的出现图表、文字、照片、模型等不活动静止镜头, 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媒体播放时图像模糊, 用光不当, 彩色失真, 音响不良等, 影响学生对内容的观察, 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甚至造成错觉。

另外, 教师在演示操作过程中, 必须掌握多种电教设备的技术, 能应付一些突发性的故障, 避免课堂维修时学生分散注意力, 降低课堂效果。

四、注重信息反馈, 查缺补漏, 优化教学课件

声、光、色信号集于一体, 被学生所接受, 是否能达到教学目的, 对于不同层次撑生收获肯定有差别,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 捕捉学生细微的反应, 迅速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最优解法, 准确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 对学生出现的偏差, 应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及时进行教学控制, 及时做出合理的补充讲解, 使其从迷雾中走出来, 加强随堂的即时反馈, 不断改进自己的媒体组合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 努力使课件设计做到精益求精, 通俗易懂。

教学中, 教师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这种方式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 是任何形式的媒体所不能达到的。因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机器, 应随身携带麦克风和电子教鞭, 适当走动, 尽量多地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 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 活跃课堂气氛。另外,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学节奏的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影响。由于学生迅速汲取教学信息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在他们的学习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过程中, 需要有短暂的时间去思考、判断、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的相互联系, 思考知识间的发展、变化过程。

五、注重妥善贮存, 防止资料损坏, 争取资源共享

各种电教教材, 胶片, 幻灯片, 挂图, 软件等并非每天都用, 管理员必须妥善保管, 否则, 直接影响下次教学的效果。一要注意贮存环境温度、湿度, 防止达不到要求而变质变坏。二要注意录像带, 录音带, 磁盘等电教媒体必须远离磁场, 防止被磁化, 从而使信噪比下降。三要注意制定借还管理制度, 排除各种不利因素, 防止资料遗失。

从理论上讲, 每个教师都不可能一两天做出一个优质课件。与其粗制滥造, 不如集中精力多花点时间做出几个非常优秀的, 同进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占有资料的情况选择, 然后资源共享。每个老师都应该无私的展示自己的课件, 不分区域和不分学校的让每一个老师都能共享自己的成果, 然后在共享的过程中集思广益, 根据意见的反馈不断改进, 形成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组合盆栽的设计要点 篇8

植株质地是指植物外观的粗细程度,有粗、中、细之分。粗茎、宽叶、大花型的植物,谓之粗,如彩叶草等;细茎、窄叶、小花型的植物,谓之细,如香雪球、杂交石竹等;介于“粗”与“细”之间的,称之为中型质地,如矮牵牛、洋凤仙等。

选用不同质地的植物进行组合搭配,是组合盆栽(以下简称为组盆)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当然,并不是质地相同的花卉就绝对不可以组合在一起。但一般来说,相同质地的组盆比较呆板,缺乏动感。如果用不同的质地相搭配,以粗型植物为主体,细型植物为点缀,可使得组盆看上去更加主题突出,造型活泼,贴近自然。

使用观叶植物是丰富组盆质地的最有效办法之一。观叶植物在叶型、叶色上都有别于常见的观花植物,用其点缀组盆,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观赏草也是丰富组盆的好选择。观赏草一般茎秆较高,叶片细长,花穗轻柔,如果放在组盆中间,既能增加高度,又不喧宾夺主。

植株与花盆的比例

植株与花盆的比例选择得当与否往往决定这个组盆看上去是否稳当、协调。一般来说,组盆中最高植株的高度应不超过花盆高度(对于高度大于宽度的花盆)或花盆宽度(对于高度小于宽度的花盆)的1.5~2倍。

此外,还应考虑到花盆的质地和使用的基质等因素。如果是塑料花盆,又有一定的高度,应在花盆底部填充一些鹅卵石,这样不至于被风刮倒。

植株之间的平衡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9

四年级

陈雪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掌握将组合图形通过分割和添补的方法探讨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学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掌握将组合图形通过分割和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唤醒旧知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呢?它们的面积你们会计算吗?

2、计算各种基本图形的面积

3、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基本图形(板书:基本图形)师:看来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是难不倒你们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情境引入、估算图形

师: 这是养殖场的一个虾池平面图,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吗?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你们能估一估它的面积有多大吗?

2、独立探索、寻求方法

师:到底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学习卡,请你们独立思考一下该怎么做,也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还不明白的话也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指导帮助个别学生)

师:老师发现大家都很会思考,现在把你的方法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看看你们小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3、赏析思路、分享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分割成上面一个梯形下面一个长方形 师:谁来汇报你的想法?

师:这条线叫辅助线,是我们数学学习的好帮手,我们一般将它画成虚线。师:那你是怎么计算它的面积的? 生:(把长方形的面积加上梯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用一条辅助线把这个不规则图形分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其他同学有类似的方法吗?(2)分成左面一个梯形右边一个长方形(3)分成上面三角形,长方形,下面长方形(4)分成左边三角形,长方形,右边长方形(5)分成三角形,长方形,长方形,长方形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2)添补法

师:你为什么要补上这一块呢?

师:那你是怎么计算的?刚才这几种方法,最后一步都是用加法,而你这里为什么用减法呢?(把补上的这一块的面积减掉)(3)割补法

师:老师在自己学校上课,发现有个孩子是这样画,你们看行得通吗? 师:割下来的这部分能正好拼上吗?

4、明晰方法,渗透思想

师: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如果让你把这些方法分一分,你打算怎么分?(学生分类)

师:第一类方法,用辅助线把不规则图形分割成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在数学上我们称为分割法。(板书:分割法)用分割法计算时,要先算出各部分的面积,最后把它们加起来。(板书:求和)

师:这类方法叫做添补法(板书),用添补法计算,记得把添上的这部分面积减去。(板书:求差)

师:这种方法,既有分割,又有添补,它就叫——割补法。(板书:割补

法)

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这些方法看似不同,但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发现吗?(不论是分割或添补,目的都是——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板书:转化)

师:像这样由几个基本图形拼成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现在你们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了吗?(补充:面积)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组合图形,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

师:这是房子的平面图,它可以由哪些图形拼成呢?中队旗?

三、练习

课本自主练习第一题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新的收获?

师: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对于我们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其实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也经常运用转化来学习新知识,看,在学习这些图形的面积时,我们都是把它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也把它转化成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会经常利用它学习新知识!

五、作业

课本自主练习2,5,6

六、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10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教学关键: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回答。

谁能说说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

指名回答后,教师用字母公式表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2)如图所示,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图形。

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全班核对时,教师让学生说说计算上面这些图形的面积时要注意什么。

2.引入。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纸片,请用这些图形拼一个复杂的图形并说一说像什么。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形,进行拼图的操作活动。学生拼出后,教师抽选部分学生展示自己拼出的图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请你们看看黑板上所拼的各种图形,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虽然拼出的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都是由几个简单图形拼出来的。

教师指出:像这样由几个简单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师:你能算出自己拼出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吗?(生回答:先把每个图形的面积算出来,再相加就行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电脑课件出示)(单位:米)

1.出示例题。

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客厅平面图如下)。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再实际算一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2.自主探索算法。

先让学生估计小华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指名回答),接着教师提出“怎样算出准确的得数”这个问题。

接着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内交流算法。老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算法。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帮小华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看那些组的方法又多又巧。(学生合作讨论计算,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算法。

师:哪个组能给大家介绍你们的方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展示分割方法和计算过程,陈述思考的过程,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并板书。)

师:大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呀?

师:为什么要进行分割?

师:大家采用的就是人们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常用的`一类方法,叫作分割法。(板书:分割法)

师:除了分割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学生回答。

师:这样能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学生回答。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太棒了!这就是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另一类方法,叫作添补法。(板书:添补法)。

师:我们可以利用分割法和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简称割补法。()(板书:割补法)。

三、巩固练习

1.如图,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1)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这张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指的是哪些部分的面积。

(2)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2.如图,有一面墙粉刷这面墙每平方米需要0.15千克涂料,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1)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解题的关键是:应先算这面墙的面积(即:应先算出题中组合图形的面积),再根据乘法的意义算出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与同桌交流算法,再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学校要油漆60扇教室的门的外面(门的形状如图,单位:米)

(1)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2)如果油漆每平方米需要花费5元,那么学校共要花费多少元?

师:你们肯定比我行,让学生独立计算。(师故意示弱造势)

师:谁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回答)

分子立体结构知识组合教学 篇11

【关键词】电子式     轨道分布图     轨道杂化     价层电子对互斥原理

在分子结构教学中,如何组合穿插知识,让学生形成全面成熟的化学结构理论体系,树立稳固的化学学科思想。下面是本人几年来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先前知识准备阶段

(一)原子结构的准备。根据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画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初高中基本化学用语)。如,第2周期,第七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确立位置决定结构的基本认识思路。

(二)电子式的准备。如,请用电子式表示氨分子的形成过程(属于高一化学基本化学用语)。

这里应强调:1.电子式的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最外层电子数及电子成对情况表示的式子。2.最外层电子决定性质与物质的构成是中学化学研究的主要着眼点。3.氮的电子式书写,客观地表示最外层电子的分布形式(一双三单的排布)。

(三)电子排布式的准备。如,用电子排布式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做到把握层级关系,与电子式的书写规范形式相呼应。

(四)轨道分布图准备。如,画出氮原子核外电子分布情况。

在书写中贯彻几方面的化学知识要求:1.轨道符号与对应轨道容纳电子做到对号入座;2.把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落实到电子排布图书写上。

以上是知识工具的准备期。学生要把以上四种化学用语熟练掌握,熟练应用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为下一步学习分子结构提供必备的知识基础。

二、轨道知识准备阶段

(一)凡S轨道都为球形轨道,凡P轨道都为哑铃型轨道,且有X,Y,Z三个方向。

(二)成键名称,凡S—S,S—P,P—P以中心轴结合的共价键,其特点为头碰头重叠形式,都统称为ó键。

(三)凡P—P以镜面对称的统称п键。因为当一个P轨道以头碰头重叠后,另外的P轨道只能以肩并肩形式建立两个重叠面,该键以共价但不一定为一对形式生成。如果原子是构成分子之间散乱的基本配件的话,那么轨道结合形式就是原子构成分子的黏合剂。正是这种黏合剂才把那些散乱的原子,粘合成不同空间构型的各种分子物质。

三、新知识的组合形成阶段(分子的立体构型)

常见分子有双原子、三原子、四原子、五原子分子。对于四原子分子氨气和三氟化硼,中心原子分别为氮和硼,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相等,书写形式也相近,有的学生认为分子空间构型也应当相似,其实不然。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以氨气分子和三氟化硼分子为例,中心原子为氮和硼。氮外层电子2S上的两个电子与2P上有三个半充满的电子,发生SP3轨道杂化后。与氢结合时,三个氢原子的1S正好分别与一个氮原子上的三个杂化半充满轨道成共价键,构成成键电子对,即构成三个S—P的ó键,另一个轨道上全充满电子对未参与成键。这样,中心原子氮原子周围共有四个电子对:一个孤电子对,三个(S—P)成键电子对。若按空间均等排列规则,这四个电子对应当以正四面体的形式分割空间,氮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央。其实不然,由于孤对电子距离氮原子较近,三个成键的电子对距离氮原子较远,前者对后者产生排斥作用,造成的结果是:四个电子对占用空间不均等,三个ó键电子对产生一定的空间收缩。即含孤电子对的VSEPR模型为:

分子立体构型为:

即三角锥形。而对于三氟化硼,中心原子硼原子的轨道电子分布为1S2,2S2,2P1,杂化后成为1S2,2S1,2P2,氟原子轨道电子分布为1S2,2S2,2P5 ,当两者结合时,每个氟原子最多能接受一个电子,而硼原子SP2杂化后,有三个成单电子,恰好三个氟原子与一个氮原子成为三个共价ó键,没有孤电子对,三者均等分布在中心原子硼原子的周围,构成平面正三角形的分子构型,硼原子位于正三角形的中心。

(二)孤对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前面方法,学生要经过漫长的判断,稍有不慎,就会误判。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是: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对于主族元素来说,价电子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結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接受的电子数(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此方法简单快速。三阶段教学法使学生从繁难的描绘判断中解脱出来,变成简单的数学计算,分子构型的判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力自然获得提高。

上一篇:文化创意与策划下一篇:舞蹈团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