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岗位职责范本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主治医师岗位职责范本(精选8篇)

主治医师岗位职责范本 篇1

要求有一定的内科基础,有精神科工作经验优先。联系电话:0797-****** 刘医师。

要求B

岗位职责:

任职要求:本科学历,临床医学、精神卫生专业、精神医学专业等相关专业毕业,欢迎应届毕业生前来应聘,有医师资格证者优先。

备注: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愿意从事精神卫生事业者,欢迎前来应聘。

要求C

1、年龄:25岁-50岁;

2、男女不限;

3、大专及以上学历,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执业范围为精神卫生或者内科专业)及以上职称,可办理执业地点变改;

4、有3年以上的内科或者精神科工作经验者优先;

主治医师岗位职责范本 篇2

1 福建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制度及调整

福建省于2001年全面启动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项目以来, 根据国家卫生部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 结合本省实际, 积极探索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有效形式。为了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 福建省注重培训过程、学员反馈及后续跟踪。根据实践经验, 以及参考各地的先进做法, 进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制度的动态调整, 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1.1 培训对象

从第1期到第9期, 培训对象原则上只针对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类别的执业 (助理) 医师, 但实际报名和培训过程中, 来自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和村医务室的卫生人员占了很大比例。从2009年下半年第10期开始,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的出台, 根据《福建省2010—2012年全科医师能力提升计划》,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对象扩大到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类别的, 尚未参加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执业 (助理) 医师, 提出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4名全科医师的目标。

1.2 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卫生部《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的要求, 福建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内容包括了全科医学基础、全科医疗、社区预防、社区保健及康复4门课程[3]。

1.3 培训方法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一般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 根据多年的培训经验, 为有效缓解培训造成的工学矛盾, 把理论学习又分为自学阶段和集中课堂授课理论学习阶段。

在自学阶段, 学员根据所在的中心或按就近分组的原则, 在固定的时间集中观看教学光盘, 通过远程教育, 完成规定的120学时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课堂授课理论学习阶段, 学员集中到两个指定的省级教学点进行理论学习, 通过专题讲座, 面授辅导等形式完成160学时的规定课程, 通过理论考试后进入第三阶段的实习。

第三阶段学员按所在的设区市编组, 进入省卫生厅认定的临床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基地实习, 完成220学时的实践学习, 考核合格, 才算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1.4 考核和结业

福建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个部分, 由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统一组织, 理论考试由国家卫生部建立试题库, 并统一命题;实践技能考核由各临床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基地负责。考核合格者, 由省卫生厅颁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4]。

2 福建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现状

2.1 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各期各地区学员构成

从第1期到第9期, 来自全省9个地市 (福州、厦门、宁德、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和南平) , 共有4 064名学员参加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表1) , 其中获得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合格证书的共有3 791人, 培训总合格率达93.28%, 取得较好的短期培训效果。

在这9期的培训中, 前5期集中理论教学点分设在福州和厦门, 主要的生源也来自这两个城市。第6期为省卫生厅开设的暑期班, 培训时间较短, 针对的对象也主要是福州地区的, 因此培训人数较少。从第7期开始, 全省的集中理论教学点统一到福州市, 同时, 由于政策的调整, 越来越多的城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转制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其他地市也逐渐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培训生源逐步增加。

从参加培训人员的地区分布看, 厦门和福州地区累计共有2 116人参加, 占一半以上比例, 而龙岩、宁德和莆田等地仅分别占5.00%左右, 累计培训学员不足300人。

2.2 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各期学员的单位来源构成

尽管从第1期培训开始, 福建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招生对象一直是针对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类别的执业 (助理) 医师, 但在实际的报名和培训过程中, 仍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来自于乡镇卫生院和各级医院。例如, 来自于乡镇卫生院的生源, 占了31.08%, 个体诊所及村医务室占了10.97%, 两者合起来的比例超过了40.00%, 而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占17.00%和11.71%, 两者合起来的比例不足30.00%, 另外来自各级医院的人员所占比例也达20.00%左右 (表2) 。

2.3 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各期学员年龄构成

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学员年龄大多集中在30~50岁之间, 占近50.00%, 这部分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在培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针对性, 可以很好地联系实际工作经验和培训所学知识, 一般能收到较佳的培训效果, 而且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后, 有较长的服务年限, 如果可以留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必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坚力量。各期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学员以年轻人为主, 小于40岁的学员占30.00%, 这些人员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新生力量, 如果能够学以致用, 服务基层卫生机构, 对福建省未来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3) 。

2.4 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各期学员的学历构成

总体上参加岗位培训学员的学历层次以中专为主, 占42.89%, 这符合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中专为主的学历层次水平, 大专占37.70%,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2.36%, 未注明 (含无学历) 学员占4.74%。但从每期学员的学历构成分析, 我们也发现, 大专和本科以上的学历所占比例也在逐期提高, 例如第1期, 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25.39%和7.71%, 到第9期两者所占的比例分别提高到了47.31%和17.03%, 意味着大专以上的学历水平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60.00%, 参加培训学员的学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表4) 。

2.5 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各期学员的职称构成

参加岗位培训学员的职称以医师为主, 占到将近60.00%的比例, 其次是主治医师, 占17.72%, 副高以上职称占4.04%, 这基本符合目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主治及副高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的现状。同时, 由于高职称的卫技人员往往代表了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丰富的工作经验, 从一定程度也影响了其参加进一步学习和培训的积极性, 所在单位也不太支持这些人员参加培训, 因此, 进一步影响了参加培训的学员中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 (表5) 。

3 讨论和分析

3.1 全科医师总体数量不足, 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

福建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为了满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 缓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科医学人才短缺的矛盾。在这个阶段,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是福建省全科医师培养的主要途径, 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等虽然同时也有开展, 但培训人数较少, 难以形成规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出台后, 城乡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工作在全省展开[5],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 (室) 同样面临着对全科医师的强烈需求, 福建省根据卫生政策的调整, 把培训对象扩大到乡镇卫生院等符合条件的临床卫生技术人员。

在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的大背景下, 按照城市社区每万服务人口培训3名全科医师、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4名全科医师计算, 福建省共需要全科医师9 000多人, 目前已培训4 000多人, 还有较大的缺口, 全科医师培训面临较大的压力。

3.2 自学阶段监管不到位, 效果不佳

理论学习阶段分为自学阶段和集中理论学习阶段的初衷也是为了一方面在不减少学员理论学习学时的前提下, 加深学员的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带来的学员工学矛盾的加剧, 保证学员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提前进行理论学习。但是根据对2010年第10期培训学员的调查发现, 自学阶段的学习成果收效甚微, 有相当一部分学员甚至连自学阶段的4门课程都没有弄清楚, 可见并未按规定的时间, 集中进行视频教学的观看。尽管每个学习组都有出勤记录登记表, 但由于缺少有力的监管, 这种出勤登记记录很有可能流于形式, 并未发挥真正的监管作用。

3.3 实践考核没有统一标准, 难以有效衡量实践培训的效果

学员在进入实践阶段后, 根据其单位所在地市, 进入由卫生厅认定的临床和社区基地实习。实践考核根据学员的考核实习手册, 由带教老师对学员在实践期间的表现进行评定, 但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各培训基地, 各科室带教老师根据个人的主观认识对学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难以真正衡量学员的实践培训效果, 并且根据历年的培训经验, 学员在这一阶段的考核过程中, 通过率几乎达到100.00%, 部分未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学员都是在统一的理论考试阶段不合格。这样的实践考核容易流于形式, 并不能反映学员实践水平的提高。

3.4 参加培训的学员地区分布不平衡

福建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人数在全省9个地市分布不平衡, 呈现明显的地区发展差异。厦门和福州两个地市的培训人数所占比例就超过50.00%, 而莆田、宁德和龙岩加起来占了不到15.00%的比例, 培训人数在全省分布严重失调,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均衡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 造成培训人员地区间的严重不平衡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1) 参加培训的便利性。从第1期到第6期集中理论教学点分设在福州和厦门, 参加培训的学员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城市。这给地处闽西、闽北等较偏远地区, 因为路途遥远, 远离生活和工作场所等造成诸多不便, 影响了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 培训费用。培训初期, 培训费用大多是学员自筹和单位补助, 没有得到地方财政的补助和支持, 影响了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3) 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尤其是明确规定在社区从事临床类别的医务人员是否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获得社区服务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将作为年度考核和继续聘用的条件之一。

3.5 学员的年龄、学历和职称趋于同一化

在对过去1~9期的学员统计中发现, 培训学员的年龄、学历和职称越来越趋于集中化。学员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者占了将近一半的比例, 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学历以中专为主, 占42.89%, 但大专学历的比例正在不断的扩大, 参加培训学员的学历层次正在一步步提高。职称以医师为主, 占60.00%左右。同一个年龄层次, 同样的学历和职称意味着接受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 包括培训的进度, 对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都差不多, 更有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

3.6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生源构成的变化分析

尽管根据福建省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招生计划, 培训对象针对的是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类别的执业 (助理) 医师, 但根据资料分析, 实际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总的参与培训的学员比例不足30.00%, 似乎存在很大的不协调。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在培训初期, 已经转制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数量并不多, 因此, 来自这类单位的学员自然相对较少, 而其他的卫生机构如卫生院、城区街道医院等正筹划着转制, 也具有一定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因此第1期, 来自乡镇卫生院培训人员所占比例高达46.76%, 而来自社区卫生服务卫生中心 (站) 的学员比例只占21.19%, 到了第9期, 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卫生院所占比例下降到13.97%, 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比例则提高到了62.74%。还有部分来自卫生院、城区街道医院和企事业医务室等在后期也转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经过培训的人员也纳入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4 对继续完善福建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对策建议

4.1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明确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专业技术人员任职的资格要求, 把培训合格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年度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培训合格者视同达到晋升高一级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职务前到上一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半年的规定等。通过政策引导, 提高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数量, 发展基层卫生服务事业。

4.2 继续探索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有效形式

首先, 在调整和完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形式上着重考虑如何缓解学员工学矛盾以及培训内容与工作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在当前培训费用由当地财政负担, 学员已经不再为培训造成的经济负担发愁, 工学矛盾成为阻碍学员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最主要因素。因此, 只有缓解工学矛盾带来的压力, 才能提高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培训效果。其次, 使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内容真正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 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是从根本上提高学员对培训的认可度的惟一途径。在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过程中, 应该建立动态的学员反馈监测, 及时倾听学员对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的反馈意见, 总结经验, 调整创新。

4.3 加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进度, 实时更新培训内容

明确把乡镇卫生人员纳入培训范围, 进一步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尚未完成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而从事临床专业的执业 (助理) 医师, 同时在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计划中, 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对象包括乡镇卫生院中从事临床的执业 (助理) 医师, 及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文件, 例如把合格证书作为乡镇卫生院医师年度考核标准等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培训需求情况和培训基地资源情况, 加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进度, 满足我省基层卫生服务的需要。同时, 结合近期医改的相关工作要求, 更新培训内容, 提高学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4.4 统一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的实践考核标准, 加强学员的实践培训效果考评

临床和社区实践阶段共220学时, 占了整个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将近1/2的学时, 而且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的实践阶段是学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学习过程, 对于学员提高防治社区常见疾病和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指导和帮助作用。因此, 统一考核标准, 加强实践阶段的考核, 具有重要的意义。防止部分学员只是为了职称或者其他的工作需要, 为了取得全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而不是真正出于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工作, 提高全科医疗诊疗技术等目的而参加培训, 使培训流于形式, 严重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 卫生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EB/OL].http://www.sdpc.gov.cn/shfz/yywstzgg/ygzc/t20100430_359849.htm.

[2]福建省卫生厅, 福建省发改委.关于印发福建省2010—2012年全科医师能力提升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fujian.gov.cn/gg fwpt/grbzqyzgrd/mxcyrydfw/ylwsll/zyys/tzgg/201008/t20100824-278772.htm.

[3]卫生部.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4) :301-302.

[4]福建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福建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计划[EB/OL].http://www.fjphb.gov.cn/fjphb/InfoDetail/?InfoID=f286c6b0-4993-4f53-85d2-f4d4e725cfbb&CategoryNum=013018005.

主治医师职责 篇3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经常检查本病区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主治医师岗位职责范本 篇4

为解决上述问题,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施行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随访医师培养模式, 由具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和高年资护士承担此任务, 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随访医师队伍, 现将培训模式总结如下。

1 随访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专科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与预后都相当复杂, 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经济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 随访医师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临床技能全面、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保健人才。

1.1 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随访医师, 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视患者为亲人, 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敬业奉献精神, 认识到随访工作的重要性, 养成严谨的工作学习作风是非常必要的。从心理上拉近与患者的距离, 从患者的利益出发, 懂得如何尊重、保护患者, 这样自己的付出就会被患者所认可、接受, 工作上就会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将有关患者的重要信息或者隐私在专业场合外的地方谈论, 更不能将随访信息透露给非专业人士, 这将破坏专业人员的诚信, 亦是不道德的[2]。只有坚守这一原则, 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患者的信任并获取真实的资料, 否则将失去患者的信任, 使得以后的工作难以开展。

1.2 严格的专业培训

随访医师直接与患者及其家属打交道, 必须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在岗位胜任力培养中强调相关知识的掌握, 有利于在随访工作中增强信心, 及时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以肝胆外科为例, 术后电话随访常会问到关于肝癌术后复发及治疗的问题, 这就需要随访医师将不同情况的治疗原则熟记于心, 并能适时地为患者提供合理化就医指导, 而不是仅仅打发患者去找自己的主治医师。除了专科知识外, 随访医师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内外科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如有的患者咨询“我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已经吃了半年, 现在感觉挺好, 还要不要继续服药?”“我的肝血管瘤切除半年了, 现在又发现了一个2 cm大小的血管瘤, 还要再次做手术吗?”这一类的问题时, 随访医师应该能给患者一个正确的答复。此外, 关于常见术后并发症、术后各种心理生理不适, 随访医师也需给患者做出合理的解释[3]。

随访可以知道患者的治疗、生存和术后复发等情况, 随访医师需根据不同疾病告知患者不同的随访间隔。比如肝癌术后的患者, 我们要求至少3 个月随访一次, 以及时了解患者术后复发的情况。这样密集的随访, 就需要随访医师不断督促患者复查, 并将复查的结果解释给患者听, 同时还需及时反馈给经治医师, 起到医师与患者及时沟通的桥梁作用。

1.3 适当的沟通技巧

随访医生的责任不仅仅是了解患者的疾病诊疗情况, 同时还肩负着心理疏导、安定情绪、传授医学知识、介绍医疗情况、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多种责任。近年来, 医患关系中的非技术层面, 如医患双方交往中社会、心理、法律的关系, 越来越受到重视。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 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 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融洽医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 也为下一步做出全面的诊疗计划奠定了基础, 并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性, 提高治疗效果[4]。

随访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不仅限于病情和医学知识方面, 还涉及心理、经济、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所以一名合格的随访医师除了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 还应该了解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同专业知识一样, 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比如, 随访电话中语调要平和、语速要适中、语气要严肃, 并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 能耐心倾听患者的讲述, 这是对患者的尊重, 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过程。语言要通俗易懂、朴实自然, 亲切自如, 多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词语, 使患者容易理解接受[5]。随访的过程中还需充分理解患者和其家属, 也就是换位思考, 患者是身心两方面均受到伤害的个体, 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与同情, 我们应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些患者在患病期间脾气比较暴躁, 甚至无理取闹, 一些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不满意, 挂掉电话甚至谩骂随访医师。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要心胸豁达, 学会宽容, 避免冲突。这些都需要带教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 使他们从中学习沟通的技巧和方法[6,7]。

1.4 多种形式的考核

岗位胜任力的考核方式不应拘泥于形式, 而应该为今后的工作服务。以肝胆外科为例, 常规笔试内容包括一般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乙肝抗病毒知识等;技能操作考试包括手术前谈话、电话随访以及静脉采血等。另外, 我们还设置了沟通能力考试, 题目以简答题为主, 是随访人员经常会遇到的患者提问, 都是带教教师曾经遇到的情况。以这些作为问题, 虽没有标准答案, 却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8,9,10]。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随访医师培养目标为:具备扎实的临床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 善于沟通, 拥有基本协调管理能力, 要把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作为核心要素。

2 随访医师培养模式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1 效果

通过岗位胜任力的培养, 随访医师对医院的医疗制度、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并对今后的工作内容有了基本了解。此外, 我们将培训重点放在学生职业道德和沟通技巧上。随访医师岗位培训的开展, 使随访医师开始随访工作后更能从容地应对随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 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 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使随访医师进入随访工作后的适应能力增强, 工作适应时间缩短。

2.2 问题

(1) 目前随访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培训模式仍属于导师制的带教, 没有规范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讲义, 带教教师不同, 培训内容及效果也有所差异。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针对随访医师的培训制订教学计划, 增加临床工作经历, 加强挫折教育, 培养自信心, 增强培训效果, 使随访医师尽快适应随访需求。

(2) 随访医师队伍的专业化必然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但长期单调的工作可能会使随访医师的知识逐渐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观点不能及时更新。因此, 需要随访医师不断加强学习, 必要时可采取住院医师轮岗制或随访医师每年从事临床工作1 个月的方式, 以此增强与临床医师及患者的交流, 不断提高随访水平。

摘要:随访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对缩短工作适应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式, 现对其必要性、内容及形式等方面进行概括介绍, 探讨提高随访医师综合业务素质的有效培训模式。

关键词:随访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何纯东, 邵昆.电话随访与康复指导[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6 (6) :2183-2184.

[2]武晓静, 黄岚.加强临床实习生防范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 :24-25.

[3]蔡海霞.电话在恶性肿瘤病人随访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 2008, 9 (10) :25-26.

[4]陈建斌.加强临床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1) :55-56.

[5]史桂玲.浅谈如何做好社区卫生工作中的慢病随访[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2008 (9) :90-91.

[6]徐灿, 徐晓璐, 李兆申.加强对实习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7, 6 (2) :188-189.

[7]戴正庆, 许伟, 倪衡建.加强实习医生沟通技能培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8) :41-42.

[8]于进, 高峰.提高教学意识改革出科考试方法[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1) :80-81.

[9]崔舜, 吴汉妮, 王文华, 等.注重临床能力培养构建出科考试新方案[J].医学教育, 2005 (1) :65-67.

医师岗位职责 篇5

一、主任医师:在科室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本专业组日常医疗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指令性医疗指标。

(一)医疗工作

1、病房工作: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0周。具备独立承担各专业组日常临床工作的能力,合理安排本组工作,有较突出的业务能力。定期查房,每周组织完成医疗查房至少一次,每月完成教学查房一次,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参加和指导康复功能评估3次/周,指导下级医生掌握正确、规范的康复医学科临床诊疗程序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和操作规程,并应就疑难病例及临床上的热点、难点展开讨论,提高康复医学科整体水平。定期组织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组成的康复团队讨论会,分析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康复出院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

2、门诊工作:完成普通或高级专家门诊工作1-2次/周,遵守门诊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指导、督促下级医师门诊工作,提高门诊医疗质量,杜绝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3、会诊、值班工作:完成院内外会诊以及院部指派的各项医疗工作;承担科内节假日二值班或三值班。

(二)教学工作

1、负责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工作,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

2、指导康复研究生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并进行督查。

3、高质量的完成康复医学培训班的教学任务,积极承担1-2项继续教育学习班的教学工作。

(三)科研工作

1、协助科主任做好本专业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计划拟订,在科主任领导下组织、实施、评估,保证本专业学科健康有序发展。

2、能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不断吸取应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能跟踪本专业的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临床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积极申报国家或省级课题,投稿刊发学术论文,参加全国或国际性会议,申报科研成果。

(四)履职要求

1.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团队协作精神。

2.在康复科副主任医师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之中。

3.在康复医学科各种疾病及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抢救、治疗危重病人。4.身体健康,能胜任全日制工作。

5.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

二、副主任医师: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派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一)医疗工作

1、病房工作

(1)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担负病区医疗组长工作,负责本组的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每周完成医疗查房至少二次,参加和指导康复功能评估6次/周。

(2)负责危重病例的抢救指导工作,对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组织并主持康复治疗小组讨论至少1-2次/周。

(3)及时阅读及修改病例及病程记录,保证病例质量,杜绝丙级病例发生。督促下级医师及时完成“医用五本”、月报表等的填写。

(4)加强病床使用率及周转率,提高病区经济收入,完成病区的医疗效率、效益指标和医院制定的各项医疗指标。

(5)协助主任医师定期组织康复团队讨论会,分析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康复出院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

2、门诊工作

(1)完成专家门诊的工作,遵守门诊工作制度。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指导、督促下级医师的门诊工作,提高门诊医疗质量,自觉维护医院窗口形象,杜绝投诉。

3、会诊、值班工作

(1)完成院、科安排的院内外会诊或点名会诊工作。

(2)科二值班工作,值班期间要按时到岗,带领下级医师巡视重危病人,指导处理好有关病人的诊疗和康复工作,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并向科主任汇报,保证值班期间的医疗安全。

(二)教学工作

(1)完成第一临床医学院安排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教学工作。(2)积极监督并指导下级医生开展康复实习生、进修生讲课工作。

(3)高质量的完成康复医学培训班的教学任务,积极承担1-2项继续教育学习班的教学工作。

(三)科研工作

(1)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设计课题,开展科研工作。(2)能正确引导科室开展临床应用型科研,及时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和药物试验结果等。(3)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积极申报课题。(4)根据临床及实验室科研工作结果,认真书写论文及有关综述。(5)积极申报院、省级以上科研成果。(6)积极投稿、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

(四)履职要求

1.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团队协作精神。

2.在康复科主治医师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3.在康复医学科各种疾病及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组织并主持康复治疗小组讨论,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抢救、治疗危重病人。

4.能独立担负病区组长工作,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做好病区医疗管理工作。5.身体健康,能胜任全日制工作。

6.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较好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主治医师: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派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一)医疗工作

1、病房工作

(1)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负责对分管床位病员的诊断、治疗,完成每个患者的康复评估及康复计划制订。

(2)坚持早、晚查房制度,组织病区康复治疗小组讨论(2次/周),每周1次教学查房,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对疑难及死亡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

(3)及时阅读及修改每份病例及病程记录,保证病例质量,杜绝丙级病例发生。督促下级医师及时完成“医用五本”、月报表等的填写。

(4)独立担负病区医疗工作,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护士长做好病区医疗管理工作。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工作,认真传达和落实上级医师的指令。

(5)监督所管辖的本院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的工作,杜绝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发生。(6)完成病房和节假日二值班工作。(7)及时完成科内布置的院内会诊。

(8)在康复团队讨论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康复出院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

2、门诊工作

(1)每年完成普通专科门诊工作。

(2)能对门诊病员进行正确诊治和康复评定,实行首诊负责制,杜绝医疗纠纷和差错。(3)认真、准确书写病历和处方,遵守门诊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

(二)继续教育

1、参加由院、校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

2、参加科室组织的专业学习。

3、参加科室组织的病例讨论会和教学查房。

(三)教学工作

1、认真完成第一临床医学院安排的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专业本科、专科等教学工作。

2、高质量地完成康复医学培训班的教学任务,完成1项继续教育学习班的教学工作。

3、认真完成下级医师、进修及实习医师的学习。

4、定期参加科内康复专题讲座。

(四)科研工作

1、积极参与临床科研工作。

2、主治医师任职期间应积极申报课题,至少申报校厅级以上课题一项。

3、认真书写论文及有关综述;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

4、积极参与辅导研究生,协助研究人员完成科研工作。

(五)履职要求

1、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团队协作精神。

2、在康复科住院医师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康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康复医疗实践。

3、在掌握康复医学科各种常见疾病及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组织康复治疗小组讨论,能独立完成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

4、能担负病区组长工作,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做好病区医疗管理工作。

5、身体健康,能胜任全日制工作。

6、本科以上学历。

四、住院医师: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完成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一)医疗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1、病房工作

(1)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认真执行医院值班制度,值班时必须在岗,不得擅自离开。

(2)具备开展日常临床工作的能力,能诊疗康复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3)住院医师应对所管病员全面负责医疗工作,随时诊查处理病人病情,坚持早晚查房制度,并做好交接班工作,关心体帖病人,无医疗纠纷。(4)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及进修医师的病程记录,保证病历质量,杜绝丙级病历发生。完成“医用五本”、月报表等的填写。

(5)积极参加康复团队讨论会,分析患者的康复问题,参加康复出院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

2、门诊工作

(1)完成医院规定的门诊任务。

(2)执行门诊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杜绝医疗差错。(3)认真及准确地书写病历,无不合格处方。

(二)继续教育

1、参加由院或校组织的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

2、参加科室组织的康复专业学习和康复团队讨论会。

3、参加科室组织的病例讨论会和教学查房。

(三)教学工作

1、认真完成第一临床医学院安排的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2、积极开展康复进修医师及实习医师讲课工作。

3、熟悉科研选题及设计与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4、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任职期间至少参与一项科研工作。

5、认真书写学术论文,任职期间发表论文二篇以上(第一或第二作者)。

(四)履职要求

1.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团队协作精神。

2.康复科住院医师的基础上,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初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外科医师岗位职责 篇6

一、准时上班、仪表端庄、整洁,负责外科诊疗和值班工作。不擅自离岗。

二、认真做好首诊负责制,对重危病人(尤其外伤危重病人)要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做到及时抢救、治疗及书写病历,对在本院治疗有困难的病人,在做好就地抢救后安全转送上级医院。

三、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病历,对疑似或传染病及时上报,做到不遗漏。

四、诊病时要认真细致,做到诊断准确、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和安排手术履行告知制度,避免差错,杜绝事故发生。

五、对术后病人仔细交代注意事项,在可能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多检查、巡视。并安排复诊。

六、优质服务,不推诿病人,做好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

七、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八、对疑难病例和三次门诊不能确诊的病例应向高年资深的医师请教或转入上级医院并进行追踪随访。需要时召开疑难病例讨论会,并积极参加和发言,提高三次门诊确诊率。

九、积极参加医院安排的业务学习,病例讨论会,钻研业务,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十、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做到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十一、遵守国家及卫生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妇产科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3、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于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科主任、上级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应重点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她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感染科医师岗位职责 篇7

一、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感染性疾病科的业务及行政领导工作,科主任是本科室诊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负责人。

2、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科室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完成门诊及住院病区患者的诊治工作,应用临床诊疗规范(常规)指导诊疗活动,负责科内业务学习,努力提高科室各级人员的业务水平。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患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5、保证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在本科贯彻、执行。可制定具有本科特点、符合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经院长批准后执行。严防并及时处理医疗差错。

6、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上报主管职能部门,并协助调查。

7、参加或组织院内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并接受和完成院长指令性任务。

二、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认真履行医师的义务,在诊疗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能熟练掌握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并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4、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危、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主持死亡和特殊疑难病例的讨论。

5、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6、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7、掌握或基本掌握本科国内外研究动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临床进展的培训,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8、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认真履行医师的义务,在诊疗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能熟练掌握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4、按时查房,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5、掌握病患的病情变化,患者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6、及时筛查传染病病人,正确诊疗和转诊传染病病人。

7、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8、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9、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的时限和内容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

10、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四、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的医疗工作。

2、认真履行医师的义务,在诊疗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能熟练掌握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4、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病历书写,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负责书写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人的出院小结。

5、及时筛查传染病病人,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人病情变化,提出需要专科或出院的意见。

6、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的时限和内容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配合护士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8、对就诊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超声医师岗位职责制度 篇8

一.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二.超声室工作人员守则 三.超声室值班医生守则 四.功能科主任岗位职责

五.超声室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六.超声室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七.超声室医师岗位职责 八.超声室护士岗位职责 九.超声室核算员岗位职责 十.超声室卫生员岗位职责 十一.超声室进修人员守则

一.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的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超声室工作人员守则

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方便。

2.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上班时间不许干私活。尊重领导和同事,服从科领导的工作安排。

3.接诊、预约患者时要详细交待注意事项,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耐心解答,不与病人争执。

4.检查前需详细阅读申请单,并做好必要的物理体检。5.及时准确地报告检查结果,遇到疑难问题应及时请示科主任,必要时由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上级医生对下级医生的业务有指导的责任。各级医生应各尽其职。6.检查记录及照片要及时存档,应系统收集资料,为科研奠定基础。存档的资料不得外借,如有特殊情况,须经科主任批准。

7.爱护公物,公物不得私自外借。保持诊室内清洁。机房内不准存放食品和其他杂物。进科室自觉更换拖鞋。检查床床单及时更换。

8.注意保养仪器,严格操作规程,操作时不谈论与专业无关的话题。非检查时间不得随意开机。最后离开机房者,要认真检查所有电器开关及门窗是否关好。

9.为保护科室各种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任何人未经科主任同意不得在超声仪器、超声工作站电脑上使用移动硬盘、U盘和光盘等外接设备;未经科主任同意不得下载工作站内各种信息资料。

10.来本科进修学习的人员也应遵守本守则。

三.超声室值班医生守则

1.按时交接班,坚守工作岗位;

2.及时完成急诊超声检查、床旁超声检查、患者检查登记等工作,出具诊断报告及时、准确;

3.遵守仪器操作规程,保护好仪器,避免频繁开机、关机和长时间处于开机状态;

4.做好防火、防盗、用电安全和卫生、防尘工作; 5.遵守划价、交费制度,严禁私自收费;

6.不准无关人员进入机房和值班室,不准串岗、串室或与人喧哗、嬉戏;

7.不准私自为亲友免费检查,对于经济困难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免费检查时,须请示科主任并作记录;

8.遵守职业道德,严禁利用职务之便从事不正当活动; 9.要有高度责任感,尽职尽责地完成好值班的各项工作任务。四.功能科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本科的行政、业务、教学、科研和其他科室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定期总结汇报。

3.经常抽查各级医师的诊断报告质量,了解技术动态,参加科内和院内会诊,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4.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科学分工,保证病人的及时就诊。

5.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6.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罚意见。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超声诊断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督促科室专业人员做好资料的收集、登记和保管工作;

7.担任教学工作,抓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8.监督本科专业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9.确定本科人员的进修、轮转、值班、休假、福利分配原则等;

10.负责超声仪器的购置和保管工作,经常检查仪器的使用与性能状况。

五.超声室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指导超声室主治医师的诊断、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保证及时完成对患者的超声诊疗任务;

3.定期参加临床会诊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工作,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

4.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指导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5.担任教学工作,主持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6.指导各级专业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六.超声室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参与常规的超声诊断工作,着重担负疑难病例的诊断、会诊、教学和科研工作;

3.检查下级医师的诊断报告质量;

4.掌握超声诊断仪器的原理、性能、作用和操作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5.自觉参加科室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其他院内外活动; 6.加强与临床科室的密切联系,定期追踪、随访病人,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七.超声室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和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担负超声诊断工作,按时完成诊断任务,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会诊;

3.担负超声室的夜间和节、假日超声诊断值班工作; 4.自觉参加科室政治和业务学习,参加会诊和病例讨论会; 5.担负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指导培训工作;

6.掌握超声仪器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7.加强与临床科室的密切联系,定期追踪、随访,不断提高超声诊断水平。

八.超声室护士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

2.负责本科病人的预约、登记、检查秩序和发放诊断报告工作;要做好就诊患者的宣传、解释工作;对急、重症患者优先安排检查并观察病情变化。

3.协助某些特殊超声诊断的注射和护理工作,如心脏声学造影等;

4.了解超声仪器的诊断原理和各部位超声检查的基本要求,参加病例讨论会;

5.负责科室工作量的统计和汇报工作,协助科主任做好各种报表的登记工作;

6.为科主任提供患者动态、意见、建议等,改进科室工作。

九.超声室核算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

2.负责科室的病人预约、门口秩序、检查安排、登记、发放诊断报告等工作;利用空闲时间完成全科收入的核算工作;

3.妥善保管患者交费票据,按要求及时汇总、分类、做表; 4.要准确统计出规定时间内科室总收入及分类收入;患者总人数及各项目人数等;

5.做好核算账目的登记工作,并作为科室档案长期保存; 6.需要时可请科室其他人员协助工作。

十.超声室卫生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负责超声室的清洁卫生、消毒等工作;

2.担任科室所有门窗、桌椅、地面及物品的清洁工作,保持环境经常性整洁,定期清洗水池、痰盂等器皿;

3.负责科室职工工作服的更换、取送及登记工作; 4.负责科室室内的定时紫外线消毒工作; 5.协助科室护士维持病人的检查秩序;

6.协助科室对部分物品的领取、保管和供应工作。

十一.超声室进修人员守则

1.进修人员须经本科主任审查批准后,方可安排进修时间,一般不少于六个月;

2.进修人员在本科进修期间,必须遵守本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中途退学,不得随意延长进修时间,进修期间不准随意请假;

3.进修期间一般无单独诊断报告权,诊断报告必须经带教老师审查签名后方可发出;

4.服从科室领导的工作安排,凡来本科进修者,前两个月跟机学习,不准上机操作;第三个月后根据情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上机操作;

5.本科的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方可使用,不得擅自开机、关机;

6.积极参加本科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其他各种辅助性工作,如随访、资料的收集、整理、打扫卫生、义务劳动等;

7.爱护公物,遵守工作纪律,保护好本科资料的顺序和完整性,不得私自带走科室的书籍、资料和其他物品;

8.进修期间表现不好或出现严重错误者,将即刻予以辞退,并将本人有关材料报送原单位;

上一篇: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国旗下讲话演讲稿下一篇:我是一棵树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