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的防疫对策(精选8篇)
河南仙猫化工有限公司 邓浩然 ***
猪场, 防疫, 要点, 规模化
规模化养猪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封闭式饲养方式。搞好卫生防疫,防止遭受传染病的侵袭,保障猪群健康,已成为规模化猪场的重要课题。
1 树立“防重于治”的方针
猪场必须制订适合自场的防疫工作责任制度和出入场制度,用以指导和监督全场的日常防疫工作。场外应设防疫监督站,负责场区外围防疫工作,与各级防疫部门或畜牧站及时联系,互通疫情。为防止场外疫源传入,场区周围应筑2~2.5米高的围墙,墙外挖宽10米、深2.5米防疫沟,以防场外各类动物窜入。饲料库应设在生产区之前,其门不能开向生产区。凡外来运料车必须经消毒池进入饲料库,饲料通过加工检验后再用生产区运料车经过消毒池送往各舍。养猪场实行封闭式管理,猪场内饲养人员不得随意外出,定期放假,返回猪场时要严格消毒,更不得从外界买回肉类及肉类制品。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并谢绝参观,以防带进疫源。2 实行自繁自养
规模化养猪场要建立健康种猪群,实行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猪种时,要经兽医检疫部门派专业技术人员到非疫区的健康猪场进行选购,并做好检疫、防疫和隔离观察工作。购入后,需进行隔离观察1个月,若无问题方可入场。3 严格消毒
3.1 春秋两季常规消毒
春秋季气候温暖,适宜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应搞好消毒防疫工作。可用2%~4%的火碱水,10%~20%漂白粉乳剂,0.05%~0.5%的过氧乙酸,3%~5%的来苏儿,0.05%的强力消毒灵等消毒。3.2 不定期栏圈消毒?带猪消毒? 可用3%~5%来苏儿,10%~20%石灰乳,0.03%~0.05%的百毒杀等对猪体黏膜、皮肤无刺激或刺激较弱的消毒剂带猪消毒。3.3 空圈消毒
猪群出售后空圈时消毒,消毒前清扫地面,冲刷食槽、用具,然后用火碱消毒地面。金属用具可用0.2%过氧乙酸、百毒杀等消毒。过1~2天用喷灯火焰消毒,7天后方可进猪。
3.4 消毒池和消毒室
生活区大门、猪场大门应设消毒池,池内放4%~5%的火碱水,便于运料车、运猪车等的消毒。猪场工作人员及饲养员进入猪场必须经消毒室进行更衣换鞋消毒。消毒室应设置消毒盆,放入来苏儿或高锰酸钾水用于洗手?消毒室地面可铺一层浸有4%~5%火碱水的木屑,对往来人员进行脚下消毒,消毒室应设紫外线灯,进场人员每次照射3~5分钟。3.5 空气消毒
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也可用过氧乙酸按1~3 g/m3加热薰蒸,薰蒸后密闭1~2小时?或用36%~40%甲醛溶液,每立方米空间25~40 ml,薰蒸30分钟。4 强化免疫
4.1 猪瘟的免疫方案 4.1.1 母猪
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前后,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5~6头份,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0天至15天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5~6头份。4.1.2 种公猪
种用公猪每年需进行两次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即每年的3月、9月份各进行一次,每次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5~6头份。4.1.3 仔猪
仔猪的猪瘟免疫方案较复杂,要根据猪场以前是否发生过猪瘟以及母源抗体的高低而定。对于曾经发生过猪瘟的猪场,应采取超前免疫的方法,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2头份,1小时以后再吃初乳。仔猪断奶前2~3天进行二免,注射4头份猪瘟兔化弱毒苗,三免在二免进行后的1个月左右进行,每头猪注射4~5头份。对未曾发生过猪瘟的猪场,仔猪于断奶前2~3天进行首免,注射4头份猪瘟兔化弱毒苗,二免在首免进行后的4周左右进行,每头猪注射4~5头份猪瘟兔化弱毒苗。4.2 仔猪黄白痢的防疫方案
仔猪黄白痢的防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虽然疫苗不能完全预防该病,但免疫接种疫苗后,仔猪发生黄白痢的机会大大减少,即使发生也容易治愈。可选用二价、三价、四价或五价仔猪黄白痢疫苗中的任何一种,于头胎母猪产前40天和20天各注射一次,每次1头份;经产母猪于产前20天免疫一次即可。4.3 口蹄疫的免疫方案
种公猪每4个月免疫一次,每次肌肉注射3 ml高效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后备母猪于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3 ml;经产母猪于产前45天后海穴注射2 ml、产后15~25天肌肉注射3 ml;商品猪在45日龄时注射高效O型口蹄疫疫苗1 ml,60~7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每头猪2 ml。4.4 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方案
猪伪狂犬病目前在猪场内的流行日益严重,规模猪场在对种猪防疫伪狂犬病时最好选用基因缺失浓缩灭活苗,因为其具有免疫原性好、保护率高、便于进行实验室的鉴别诊断、有利于猪场净化伪狂犬病等特点。
4.4.1 后备母猪、种公猪、经产母猪的伪猪犬病的防疫方案 后备母猪在参与配种前1个月用伪狂犬基因缺失浓缩灭活苗肌肉注射3 ml;种公猪一年免疫两次,每次肌肉注射3 ml;经产母猪于产前30~45天、产后20~30天分别肌肉注射3 ml。
4.4.2 仔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方案
对于以前曾发生过伪狂犬病的猪场,或因引种不慎,将伪狂犬病阳性种猪引入,但临床尚未有发病表现的猪场,需对仔猪进行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用伪狂犬双基因缺失活疫苗进行滴鼻或注射免疫,每头仔猪1头份,必要时在仔猪40~50日龄时进行二免。对从未发生过猪伪狂犬病的猪场,仔猪只需在40~50日龄时用伪狂犬双基因缺失活疫苗免疫一次即可,对于留种用仔猪在70~75日龄时需再次免疫。5 搞好卫生和饲养管理工作
饲料必须保证新鲜、不发霉、不变质,饲料中不得含有其他异物。饲喂时少给勤添,饲槽内不得有剩料,防止发霉变质。规模化猪场建场时应当对水源进行水质化验,达到饮用水的要求,不能用死水或污水,采用自动饮水为佳。猪舍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舍内通风良好。饲养工具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做好灭鼠、灭蝇工作。
品名:加强灭蝇
河南仙猫化工有限公司 邓浩然 ***
成份:10%顺式氯氰菊酯水溶性粉剂
防治对象:苍蝇
包装规格:100克×100袋/箱 产品特点:无色、无味、无刺激、无残留。
低毒环保产品。
使用方法:
1、滞留喷洒:100克兑水10-15KG,再加
200克食用糖效果更佳。
2、空间喷洒:100克兑水4升至6升,加食用糖150克效果更佳。
品名:奥克杀
成份:5%顺式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蚊、蝇、蟑螂
包装规格:50克×100袋/箱
产品特点:击倒迅速,持效期长。使用方法:滞留喷洒:本品按200-300倍
百天宁
(兑水10-15千克)稀释。
防治对象:苍蝇
包装规格:100板/箱
包装规格:1000ML×12瓶/箱 包装规格:250ML×40瓶/箱
包装规格:500ML×20瓶/箱 包装规格:25克×5支/盒,30盒/箱
有效成份:高氯·残杀威
防治对象:蚊、蝇、蟑螂、臭虫、跳蚤等卫生害虫,广谱杀虫产品。作用:胃杀、触杀、驱避
使用方法:
1、喷雾法:加水30-100倍喷洒。
2、涂刷法:加水20倍混匀后涂于纱窗上,可防治多种害虫。
3、浸泡法:兑水30-100倍混匀,浸泡蚊帐晾干后,使用效果更好。家庭系列产品
防治对象:蚊 防治对象:蝇
包装规格:260ML*24瓶/箱 包装规格:500ML*24瓶/箱 剂型:喷射剂 剂型:喷射剂
防治对象:蟑螂
(针剂)用法:点涂法。
包装规格:5克*200支/箱; 10克*100支/箱; 20克*100支/箱;
家庭系列产品
防治对象:蚂蚁 防治对象:蚂蚁 包装规格:10克*400袋/箱 包装规格:10克*400袋/箱 剂型:颗粒 剂型:颗粒
用法:直接投放。用法:直接投放。
防治对象:蚊、蝇
用法:涂刷法(涂纱窗)包装规格:100ML*40瓶/箱(每箱2包一次性手套+30把刷子)
防治对象:蚊、蝇 包装规格:20克*300支/箱 用法:浸泡
章克净
包装规格:1000ML×12瓶/箱
包装规格:500ML×20瓶/箱
包装规格:50ML×40瓶/箱 包装规格:260ML×40瓶/箱 成份:氟虫胺 防治对象:蟑螂
产品说明:详见产品画册。
产品特点:高效、低毒、无味。滞留喷洒一次,持效一年内不见蟑螂足迹。适合用于家庭、饭店、宾馆、洗浴中心、养殖厂、加工厂、机关、学校等。
空间喷洒药品
成分:8%氯菊酯·胺菊酯(1代)成分:8%氯菊酯·胺菊酯(2代)包装规格:5000ML*4壶/箱 包装规格:5000ML*4壶/箱
500ML*20瓶/箱 500ML*20瓶/箱
成分:10%氯菊酯·生物烯丙菊酯 成分:6%氯菊酯·生物烯丙菊酯 包装规格:5000ML*4壶/箱 包装规格:5000ML*4壶/箱
500ML*20瓶/箱 500ML*20瓶/箱 防治对象:蚊、蝇 特点:无色无味无刺激 使用方法:超低容量喷雾法;建议:10-30倍稀释
产品名称:卫百克
有效成份:8%氯菊酯·胺菊酯
剂型:微乳剂
规格:5000ml*4壶/箱,500ml*20瓶/箱
产品说明:本品是长效滞留性蚊、蝇、蟑螂、蚂蚁杀虫剂。高效、持久、低毒、安全、无污染。适用于家庭、饭店、旅馆、厕所、养殖场、加工厂、机关、学校等无公共场所中的害虫。
用法用量:
1、超低容量喷雾法:加水10-30倍喷洒。
2、喷雾法:加水30-100倍喷洒在门窗、玻璃、墙壁、屋顶及家具上。
3、涂刷法:加水20倍混匀后涂于纱窗上,可防治多种害虫。
4、浸泡法:兑水30-100倍混匀,浸泡蚊帐晾干后,使用效果更好。
急救措施:
1、无特殊解毒剂,可对症治疗;
2、大量吞服时可洗胃;
3、不能催吐。
注意事项:
1、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儿童接触。
2、避免接触食品、饮料及饲料等。
3、喷药时穿戴防护衣物,避免药剂或药液接触眼睛及皮肤。
4、喷药时不吸烟、不饮食,喷药后彻底清洁双手、脸部及被污染的皮肤。
5、如感不适,须立即请医生治疗,解毒剂为硫酸阿托品。
20%残杀威乳油
成份:残杀威
包装规格:1000ML×12瓶/箱
防治对象:蚊、蝇、螂螂 产品说明:详见产品画册。
户外将军
成分:6%高氯·灭多威 成分:9%高氯·灭多威 包装规格:1000L*12瓶/箱 包装规格:1000L*12瓶/箱
25公斤/桶 25公斤/桶
防治对象:蚊、蝇(用于外环境)
使用方法:本品以100-150倍,喷洒在门、窗、墙壁及害虫经常出没的地方,注意要喷
洒均匀,一般药效可保持数周。本品是处理外环境的首选药剂。
产品说明:
商品名:户外将军 总有效成分含量:6% 高效氯氰菊酯含量:3%
灭多威含量:3% 剂型:悬浮剂
毒性:低毒
规格:1000ml,25公斤
使用说明:本品是处理外环境的首选药剂,对跳蚤、蚊蝇、蟑螂、蚂蚁有特效。
常规喷洒:建议100-150倍稀释。
注意事项:请严格遵守杀虫剂安全操作规程,本产品为仙猫化工公司试验研发推广阶段。
产品性能(用途):
1、本品由高氯与灭多威复配而成,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施用时加水稀释100-150倍(每平方米用制剂1克),喷洒在门、窗、墙壁及害虫经常出没的地方,注意要喷洒均匀,一般药效可保持30-60天。2.此产品不但有抑制害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凝固蛋白质堵死虫体气门,使害虫受药后迅速出现麻痹、吐水、窒息等中毒症状,并开始死亡;而且多位点抑制害虫体内解毒酶系活性,充分发挥灭多威的毒杀作用。3.对卵和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注意事项:
1、施用时不得直接喷在食品上,禁止对人喷射。
2、本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
3、不能与呈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
4、本品存放日久可能有少量分层,摇匀后使用不影响药效。
5、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6、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
中毒急救:
中毒症状表现为乏力、头昏、恶心、呕吐等。
1.用药时如果感觉不适,立即停止工作,采取急救措施,并携此标签送医就诊。
2.皮肤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清洗受污染的皮肤。
3.眼睛溅药:立即将眼睑翻开,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请医生诊治。4.发生吸入:立即将吸入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请医生诊治。
5、如误服,应立即携标签就医,可适当注射阿托品解毒。洗胃时,应注意保护气管和食管。
储存和运输:
本品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防雨处,远离火源或热源。置于儿童触及不到之处,并加锁。勿与食品、饮料、粮食、饲料等其他商品同贮同运。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1 规模猪场防疫中存在的问题
1.1 规模猪场环境问题
猪场的选址、布局关系到猪群的成长健康。有些猪场养殖户对于环境选址及布局缺乏全面的考量, 选择较为低廉的地址, 这类地址水源、通风、排泄物处理上资源较为匮乏, 且交通也不便利, 一旦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变化, 相对应对措施也无法及时做到跟进。加上一些消毒工序的缺失, 大大增加了外界环境对猪群生长情况的不良因素, 导致猪群疫病几率的增加。有的养殖户甚至在搭建猪舍方面没有规划布局, 只是一味将母猪、仔猪、肥育猪进行混养。在疫情发生时, 传播范围较广演变成难以控制的局面[1]。
1.2 规模猪场疫苗接种问题
很多养殖户对疫苗缺乏一定的认识。针对不同的猪种需要分别定期注射疫苗。养殖户未将疫苗注射的猪做免疫标记就卖给其他散养户, 可能会造成猪种的二次注射现象。一方面造成疫苗的重复注射, 使疫苗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另一方面重复注射容易造成猪抗体产生影响, 造成免疫失效。疫苗来源也多为复杂。有的养殖户自行购买, 有的养殖户自制疫苗等多种渠道, 这些疫苗来源的安全问题、效用问题都直接影响最终的免疫效果。另外猪种的引进也是需要重视的工作环节。养殖户一旦缺乏对引进猪种的了解, 会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量, 甚至猪种有疫病史会大大增强母猪病源携带的几率, 使疫病扩散程度严重[2]。
2 规模猪场防疫的策略
2.1 提升猪场养殖条件
养殖户在猪场养殖上要注意地址规划。首先养殖地址应当避开市中心及人口密集地区, 要充分考虑地形、光照、水源问题, 起到远离传染源、控制疫病广泛扩散的作用。在猪场猪舍的规划上, 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针对猪群的生长阶段, 划分生活区、生产区、消毒区等, 并且针对不同的猪群加以分区饲养。母猪、仔猪、育猪要针对各个阶段做好消毒清洁工作。猪舍应当注意通风保暖, 保障光照、湿度、温度要适宜。消毒工作要针对整个养殖场及猪舍出入口、工作人员、外来人员进行, 必要时可置放消毒池, 确保消毒彻底。定期做好猪舍与猪糟、排泄物等方面的清洁工作, 保障猪场养殖环境条件达到良好状态, 利于猪群生活、生长的健康发展。
2.2 提升疫病防控意识
规模猪场的疫病防疫工作是养殖的首要核心问题。养殖人员应当提升畜牧防疫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防疫基础知识, 加强对实践技能的培养, 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畜牧部门组织的疫病防控活动, 将先进的防疫知识及技术要点进行普及, 加强对新型疫病的认识与了解, 并做好相关应对策略。在疫苗方面要注意加强对疫苗的专业使用规范, 对疫苗类型、疫苗剂量、疫苗时间要严格执行, 从而提升疫苗治疗的成效。在引种方面, 要加强对猪苗、猪种的生产及合格证的检查, 包括对出生情况及相关患病史要做好严查工作, 从而保障猪群的健康成长, 减少疫病发生概率[3]。
3 结语
规模猪场疫病防控工作是养殖的核心内容。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增强防控意识、加强疫苗管理, 是较为有效的猪场疫病防控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春辉, 连亚平.规模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8) :270.
[2]王开文.规模猪场防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 2014 (9) :32-33.
关键词:养猪场;防疫;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57-02
目前,随着畜牧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方式正由传统散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模式转型。在规模养猪得到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来了规模化猪场防疫、检疫和生物安全监管等诸多问题,动物疫病防控面临新的形势和压力。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怎样加强规模养猪场的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控制疫病的流行与传播,已成为摆在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了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保障正常生产,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建立和完善猪场动物防疫体系。
1 规模化养猪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防疫意识不强
有些猪场虽在建造上比较规范,但养殖户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没有配备专兼职兽医人员,防疫制度不完善,或制订防疫制度,没有执行,人员进场不更衣、不换鞋,车辆、用具没有严格消毒,也不重视环境、水沟消毒,饲养员串栋现象严重,用具不分栋使用。没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1.2 场址选择不合理
有些养猪养殖户从场址选择上就达不到科学要求,有的为了贪图方便,把猪舍建在交通主干道公路边,周围没有围墙。有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不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1.3 猪舍布局不科学
有的猪场生活区和生产区没有分开,有分开也不规范,有的养殖户为了节省资金,猪舍建造相当简陋,不具备防疫、隔离、消毒等设施。猪舍建设布局不合理,有的几栋猪舍连在一起,猪舍间距离太近,也没有建病畜隔离舍,一旦发生疫病无法采取防疫隔离措施,疫病很快在场内流行,威胁整个猪场安全。
1.4 防疫方法不科学
有的没有按说明进行严格的稀释或在稀释过程中受消毒液污染;针头大小、长度不合适;疫苗没有防日晒高温,稀释后在2 h内用完;疫苗在使用前或每次吸苗前没有充分的摇匀;注射位置不正确,接种剂量不够,疫苗流出后没有立即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球擦拭、消毒;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疫苗运输、保存不科学都会影响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1.5 消毒工作不规范
没有建立消毒制度,猪场车辆进口处没有设立消毒池,没有更衣室,无法对进场的人员和用具消毒;有的场消毒方法不妥当,猪舍水沟、用具等消毒前没有清洗等,影响消毒效果。
2 改善措施
2.1 加强养殖场的审核管理
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加强新建畜禽养殖场审核审批和管理工作,从场址的选择是否远离交通要道、居民居住区、学校、厂矿及其他不利畜禽饲养的地域,到养猪场对周围环境如水源、生活用水、河流等是否造成污染威胁,是否有排泄物处理及防疫消毒设施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管理,有规划、有计划地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规模猪场应从选址、布局及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和改造,充分考虑防疫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地分配投资,以最大程度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建立科学免疫制度
对生猪实行科学免疫是有效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猪场应根据本场的疫病史、场周围的疫情、猪免疫抗体水平及猪的不同饲养阶段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免疫计划。选择购买由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定点生产的疫苗,加强疫苗保管储存,并由兽医按防疫注射操作规程实行免疫,同时建立生猪免疫档案。有条件的场应及时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并根据监测情况调整免疫程序。
2.3 完善消毒制度
规模养猪场制定完善科学规范的消毒管理制度。①环境消毒。定期对生活区、生产区、猪舍内外环境每2~3周用2%烧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消毒前还要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包括猪体表、猪食糟、工具的清洗,才能使消毒更有效。②猪舍消毒。每批猪出栏后,猪舍要彻底洗净,然后用喷雾和熏蒸消毒。③用具消毒。定期对饲料车、料糟、料箱、针管等消毒。同时运输车辆进场前也要严格消毒,以及场内饲养员禁止串栋,用具分栋编号,不得混用。④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前要更衣、换鞋、紫外线消毒,严格控制外人进入生产区,要进去要经过严格消毒。
2.4 建立重大疫情防控预案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重大疫情防控预案,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尽快隔离确诊。发生或疑似发生口蹄疫、猪水疱病等一类传染病时,应立即封锁疫区或疫点,禁止无关人员及车辆出入疫区或疫点,禁止猪调出或调入,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对病猪进行隔离或扑杀,派专人日夜值班,防止疫区人员流动而将疫情传出。必要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提高猪群的抵抗能力,防止并发感染。病死猪尸体及废弃物要作烧毁、深埋等处理。
3 结束语
总之,规模养猪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防疫能力,重视防疫工作,最好要配专职或兼职兽医人员,对饲养员要加强兽医知识培训,提高防疫工作认识,针对不同阶段可能发生的疾病,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从阻断病源感染途径入手,积极做好卫生工作,创造舒适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刺激,提高猪群抵抗力,从根本上控制和消灭疾病,确保猪群健康生产,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左友川等.规模养猪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1:77~78.
(编辑:尤俊丽)
Research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isease Prevention in Large-scale Piggery
Liu Chun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urrent disease prevention in large-scale piggery,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disease prevention of large-scale pig farms, and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disease prevention level in large scale piggery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audit management, scientific immune system, disinfection system, maj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lan of piggery.
Key words: piggery; diseas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1 引种的重要作用
引种是规模化猪场扩充优良血统、加快育种进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现代瘦肉型母猪第8胎的繁殖潜力最大, 但其繁殖力表现受到营养、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 在生产实践中, 第3~5胎母猪产仔的数量和质量往往达到最佳。种群更新的目的就是设法让第3~5胎的母猪在种群中保持较高的比例, 使群体繁殖效率最大化。后备猪群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养猪的生产潜能, 良种引进总是拉动着整个猪场的遗传基础。在选购种猪时应选择高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种猪。
2 防疫的重要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的养猪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无论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以及出栏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 随之而来的却是疾病的困扰, 由于引种的频繁、饲养密度的加大、营养的限制、防疫体系的缺失等使许多规模化养殖场疾病由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 给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严重影响养猪生产事业的发展, 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 必须采取综合防控的措施, 保障生猪生产的正常开展。
3 引种对防疫的危害
引进健康的种猪是每个猪场的首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养殖户在引种时只考虑价格、体形, 而忽略了健康这个关键要素, 在引进种猪的同时也把疾病引了回来。在引种时, 首先应注意猪场的防疫制度是否完善, 执行是否严格, 所在地区是否为无疫区, 所处的环境位置是否有利于防疫。许多养殖户认为种源多、血源远有利于本场的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 殊不知这样做引进疾病的风险也就越大。因为各个种猪场的细菌病毒环境差异很大, 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呈隐性感染, 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暴发疾病的可能性很大。因此, 引种时应尽量从一家种猪场引进。
4 引种时的防疫策略
4.1 从健康种猪场引种
选择信誉度高、规模大、有《种育生产经营许可证》、有足够供种能力、技术水平较高和有健康认证的种猪场进行引种, 同时要考虑拟引进的种猪健康度;种猪的系谱要清楚, 售后服务要好。尽量从一家种猪场选购, 否则会因为病原的不同, 而增加混群后的生物安全难度。
4.2 抽血检测
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抽血化验, 主要检测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猪细小病毒、衣原体等, 均为病原阴性才可以从该场引种, 避免引入新的病种。一旦检出病原阳性猪不得采购和调运。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根据本场疾病流行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某些疾病进行监测。
4.3 消毒
4.3.1 车辆消毒
运输车辆在运输前要彻底清洗, 保证车辆在7日内无运输生猪及牛、羊的记录。在装猪前12小时用消毒液对车辆及用具进行两次以上彻底消毒, 可选用复合醛、过硫酸氢钾、碘酸制剂等高效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 防止车辆带病传染种猪。
4.3.2 引进场的消毒
新建场引种前的消毒:种猪在引进前一定要加强场内的消毒, 消毒范围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及场外周边环境, 生产区又分为猪舍、料库、展览厅等, 都应本着“清洗-甲醛熏蒸-30%的火碱喷雾消毒”的消毒规程, 消毒时猪舍的每一个空间一定要彻底, 做到认真负责、不留死角;对于生活区与场外周边环境也要用3%~4%的火碱溶液进行喷雾消毒。旧场改造后在引种前的消毒;对于发生过疫病的猪场, 在种猪引进之前一定要加强消毒与疫病检测。首先把入场区的通道全部用生石灰覆盖, 猪栏也要用白灰刷一遍, 粪沟内的粪便要清理干净, 彻底用火碱水冲洗干净, 猪舍与场区也要像新场一样消毒以后方可引种。
4.3.3 人员消毒
外界人员进入场区必须更衣、换鞋, 用0.1%新洁尔灭洗手, 紫外线消毒10分钟后。方可进入办公区, 如要进入生产区, 必须在办公区隔离2~3天, 要经过洗澡、换上工作服, 经过火碱池、紫外线消毒后方可进入隔离舍。
4.4 隔离
当把一群健康的后备猪引种到一个猪场, 而这个场内存在它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疾病 (如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 时, 它们可能会感染这些疾病, 出现严重的免疫力下降并表现出临床症状。易感猪群的场在下面的情况下会变得更糟:有时新引进的种猪群出现临床症状, 会导致环境中病原的集中、增加, 而使原有猪群的一些猪感染发病, 这就好像是新引进的猪是携带疾病进来的。引进的猪群越大, 这种情况就越可能发生, 这就是实施隔离适应程序的重要原因。隔离舍应要求距离生产区最好有300米以上距离。引进的种猪在隔离舍饲养35~45天, 直到没有什么问题才可以进场。
4.5 保键
猪只到场后可添加抗生素和多种维生素l0~14天, 以后视情况而定。
供参考药物组方:
(1) 预防呼吸道支原体、附红体、敏感菌的感染:枝原净150克/吨 (80%含量的加到188克/吨) +阿莫西林400~500克/吨 (80%含量的加到625克/吨) +金霉素2000克/吨 (15%含量) 。
(2) 预防弓形体和多种敏感菌的感染:氟笨尼考 (100~120克/吨) +磺胺六甲 (300~400克/吨) +TMP (100克/吨) +Na HC03小苏打 (2000克/吨) 。
(3) 驱虫:猪在隔离期内, 接种完各种疫苗后进行一次全面驱虫, 可使用长效伊维菌素等广谱驱虫剂, 皮下注射驱虫, 使其能充分发挥生长潜能。
(4) 在猪刚到场时或隔离期内、注射疫苗前后, 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可有效增强抵抗力, 减少应激。
4.6 免疫
4.6.1 种猪引进后15天内不要注射任何疫苗 (特殊情况例外) , 因猪群还处在应激阶段。
4.6.2 引种时要向原引进场索要该批种猪的免疫程序;了解各种疫苗的生产厂家及注射剂量。以后根据原引进猪场提供的免疫程序或自家场的免疫程序进行跟踪免疫注射, 这点非常重要。
4.6.3 引进种猪15天后应随机抽样或全批种猪进行抽血检测, 检测几种主要的烈性传染病的抗体水平 (如猪瘟、伪狂犬病、五号病等) 是否符合要求,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7 风土驯化
隔离期以及防疫程序按规定完成后, 要根据最后一次的抗体检测对引进猪只进行健康评价。确认没有细菌感染和病毒野毒感染, 判断是否可以适应本场大环境, 可否开始混群工作。混群开始时, 要先从引进猪只中随机抽取10%, 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和本场要淘汰的母猪进行混圈饲养, 观察并记录其每天的状况, 连续观察1个月。如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将其处理掉, 如无异常情况出现, 再从自有猪群中挑几头育成猪转入引进猪群, 观察并记录情况。如仍情况正常, 可将自有猪群逐渐转入引进猪群, 并相对隔离。兽医仍要重点关注异常情况 (如同时或连续几头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等症状) 。猪群的适应与病原谱的融合是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警惕猪群的异常变化, 既要防止自有猪群对引进猪群造成危害, 也要防止引进猪群对自有猪群传入新的疫病。
4.8 再检测, 才能进入生产群
种猪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45天, 严格检疫, 确认为没有细菌感染和病毒野毒感染, 并监测猪瘟、蓝耳病等抗体情况。在隔离期结束后, 对该批种猪进行体表消毒, 再转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
关键词 养殖场、防疫、疫病、监管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1 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镇畜禽防疫现状
农户散养畜禽防疫以村防疫员实行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为主,适时补针为辅。有的农户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认识不到位,过分担心过敏反应或存在侥幸心理,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采取消极应付,造成防疫漏洞,留下疫情隐患。
规模养殖场大多数是驻场兽医自己防疫,少数由镇畜牧兽医站组织防疫员定期进行防疫。个别养殖场的消毒池、消毒室如同摆设。例如,消毒池无消毒液,消毒室成杂物堆放间,紫外线灯具不通电等。
畜禽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畜禽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行区级农业部门派出一名技术干部挂钩到乡镇,负责所有规模养殖场;镇畜牧站再派出相应技术人员到相应养殖场。
2 做好监管工作
监管的主要病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羊痘和小反刍兽疫等。监管的主要内容有6点。一是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程序。二是制定完善的消毒措施,包括消毒药物的选择、配比浓度、消毒方法和次数。三是做好畜禽存栏、出栏、动物来源、检疫证明工作。四是统计畜禽饲养期内发病和死亡情况。五是监督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六是检查动物免疫记录、消毒记录、投入品使用记录、诊疗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相关养殖档案。
3 畜禽规模养殖场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国家农业部的相关规定,建立6个制度3个合法生产告知书上墙公示。6个制度即免疫制度、消毒制度、产地检疫申报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动物治疗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3个合法生产告知书即规模养殖场合法生产告知书、兽药禁用化合物清单、畜禽用药休药期制度。确保畜禽动态免疫率达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100%。
畜禽规模养殖场使用的强种免疫疫苗,必须从当地畜牧部门领用,严禁从其他渠道采购。
畜禽规模养殖场对畜禽自主防疫的,提前2 d向镇畜牧站报告,派员到场指导、监督实施免疫;非自主防疫的提前1周向镇畜牧站报告,组织防疫员对其实施免疫。
对上级农业部门依法组织的监督检查必须全力配合,规模养殖场不得拒绝、推卸,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畜禽出栏时,及时向镇畜牧站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售;新购畜禽进场,做好隔离观察,21 d后,群体健康才能混合饲养。
畜禽若发生异常情况或非正常群发性死亡,养殖场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封锁,为了保护现场,必须停止畜禽进出活动;同时,立即向镇畜牧站报告,不得越级报告动物疫情。对病死畜禽不得出售、转移、屠宰和食用,全部作无害化处理;积极配合疫控中心做出疫情诊断,服从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依法做出的处理处置决定。
4 监管责任人职责
第一,适时对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每月不低于2次,并做好指导、监督记录。第二,指导养殖场严格按动物免疫程序做好动物免疫工作,按国家规定,要求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率达100%,免疫标识佩戴达100%;同时,做好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完善并规范其他养殖档案记录。第三,指导和监督养殖场购买消毒药品2~3种,交替使用,严格消毒,每周对饲养场所及周边环境消毒不低于2次,并完善消毒记录。第四,指导和监督养殖场建立隔离饲养制度,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符合技术操作规范;同时,做好动物诊疗、无害化处理记录。第五,接受规模养殖场疫情报告,一旦发生疫情要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养殖场,了解、掌握畜禽的发病数量、症状、死亡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后,立即向上级农业主管部门报告,进行诊断和处置。第六,协助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做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落实工作,负责实施动物产地检疫。
5 存在问题
一是规模养殖场从外地引种极少实行申报审批制度,我行我素,引进后不报检,不实行隔离观察饲养,容易造成疫病传播、流行的隐患。二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极少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少数规模养殖场存在侥幸心理,对防疫工作忽视其重要性,出现漏防,存在安全隐患。三是规模养殖场监管责任人流于形式,监管不到位,甚至常年不到场,养殖情况不清,存在问题不准。四是对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不严,没有严格按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审核办证,监管责任下移到镇畜牧站。五是少数养殖场只注重饲养管理,不注重养殖档案的建立。六是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健全而不按制度行事。
6 对策
一是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力度,嚴格要求规模养殖场引种审批制度,引种后隔离观察21 d健康方可混养。二是按动物免疫程序严格要求,防疫做到不漏畜不漏针,动态防疫密度达100%。三是加强领导,增强监管责任人责任心,制定奖惩措施,严格要求,因监管不到位,发现问题不及时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四是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经检查达不到动物防疫条件的,一律不予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必须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合格后方可办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五是加强免疫和消毒,注重科学饲养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种养殖档案。六是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综合培训,掌握科学饲养技术,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照章办事,遵规守纪,确保畜禽健康安全。七是切实加强动物投入品的监管,严禁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国家规定的禁用兽药及其化合物,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
每年随着夏季的到来,蚊蝇开始大量繁殖,特别是在垃圾粪便、卫生死角、污水臭沟内滋生最快。笔者在指导生产防疫的过程中,根据养殖场业主们多年来采用的灭蚊蝇方法,总结出一套规模猪场消灭蚊蝇的措施,现作一介绍。
一、消灭蚊蝇的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应根据蚊蝇的生活史进行综合防治,只有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杀灭、生物防治三者结合的方法,才能经济、简便、有效地控制和杀灭蚊蝇。
1.环境控制
①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栏舍内猪排出的粪尿,保持栏舍干燥通风,湿度适宜,减少蚊蝇赖以滋生的地方。
②增加防、灭蝇设施。用纱窗、水帘等设施阻断苍蝇进出的通道,也可使用捕蝇瓶、灭蝇灯、粘蝇纸等捕捉消灭苍蝇。
③清除杂草。杂草往往是蚊子白天栖息的地方,如果猪场里面没有杂草,蚊子也就没有了藏身的地方。清除杂草会使蚊子无处藏身,也是减少蚊子的办法。
2.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是灭蝇的重要措施,它可直接杀灭成蝇。常用的杀虫剂有菊脂剂、拟菊脂剂、有机磷类等,可采用喷洒、涂抹粉刷、自制毒饵、毒蝇绳等方式使苍蝇接触杀虫剂而中毒死亡。
3.生物防治
在粪便中培养蚊蝇的天敌(蜘蛛、壁虎、甲虫、蜗牛等),在自然情况下,生物防治是较化学药物控制蚊蝇更有效的方法。
二、减少蚊蝇的措施
在室内点燃晒干的橘子皮、放置有特殊气味的植物,如西红柿、夜来香、新鲜的薄荷叶等,均能驱赶蚊蝇。
1.1 猪场防疫意识不强, 免疫程序不规范
从当前春季规模养猪场养殖户对生猪防疫的认识来看, 其认识上还存在不足, 在防疫管理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 并且对环境消毒,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存在滞后性, 在猪场生猪出现疫病时, 才用疫苗来免疫, 并且盲目加大疫苗使用量。另外, 在免疫程序方面不规范, 也就是没有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度, 未根据当地疫病的特点来创建免疫程序;并且在免疫时间方面相对来讲不统一, 操作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在疫苗的存放、来源和使用等方面秩序混乱。
1.2 消毒不全面, 药物使用不科学
有些规模养猪场的养猪户对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在消毒方面做的不到位, 消毒时间未加以准确把握, 消毒时间上也没有全面掌握, 这给疫病传播创造了条件。消毒不全面, 主要包含消毒方式、消毒剂使用量及配置等, 这不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也不利于养猪场的可持续发展。再者是药物使用上不科学。如果动物在出现疫病之后, 就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治疗, 但是养殖户并未掌握药物的基本性质和药物搭配限量, 也未开展药敏实验, 长期使用一种药物, 未实现药物之间的交叉与联合用药, 使得病原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治疗效果欠佳。还有的养殖户在猪出栏之前, 未按照标准来执行药物休眠期, 使药物在生猪体内残留, 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2 春季规模养猪场防疫管理的措施
2.1 创建新的防疫理念, 建立科学免疫程序
首先, 创建新的防疫理念。规模养猪场要实现好的经济效益, 需要对猪场的防疫工作有清醒的认识, 将猪场防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这能减少疾病, 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规模养猪场可以强化防疫意识, 并且进一步更新防疫理念, 比如建立免疫制度、病死猪无公害处理制度等, 并将这些制度落实到行动中。另外, 做好猪场的免疫工作是有效控制猪场内生猪疫病的重要基础, 养猪场应该从地区疫病特点出发, 构建科学免疫程序, 做到科学免疫。尤其是对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等抗体进行检验, 并规范免疫治疗规程, 确保能有效排除对免疫造成负面影响的消极因素。
2.2 安排好消毒工作, 科学使用药物
规模养猪场在春季需要安排好消毒工作, 养猪场制定消毒计划与消毒程序, 并且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避免疫病的蔓延。在进行消毒的时候, 需要尽量选取对人、猪副作用相对小、无残留性的消毒剂;而在对类型不同的消毒剂, 也需要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 并且还应该不能长期使用一种类型消毒剂。规模养猪场在进行消毒的时候, 要做到全面, 不留下任何死角, 充分做好人员消毒与猪场环境消毒, 尤其是对人流、物流、车流等都要全方位消毒, 真正排除安全隐患;对那些空余的猪舍, 需要使用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实行熏蒸消毒, 真正将消毒工作落实到位。此外, 还需要做到科学使用药物。规模养猪场在开展预防与诊治疾病的时候, 需要按照药物之间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 进行严格控制, 做到科学用药, 并且防止滥用抗生素药物。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 需要实行联合用药, 明确病原菌的具体类型, 之后从药物自身来考虑动力学、理化性质以及药效学等相互之间的关系, 进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由于养猪场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寄生虫病, 在生猪患上该病后, 就会出现生长速度迟缓、没有光泽、身体瘦弱等, 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生猪死亡, 寄生虫病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定期驱虫在规模养猪场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举措之一。驱虫药的种类相对较多, 比如伊维菌素、丙硫苯咪唑等, 不管是使用哪一种驱虫药物, 都需要在换药之后的3天内, 将猪排泄物及时进行清扫, 并立刻消毒, 有效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2.3 做好规模养猪场的疫病监测工作
规模养猪场内的兽医需要定期对猪场内的所有猪舍, 进行定期巡视, 发现疫情后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是较小疫病出现时, 需要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对病猪群展开检疫检查, 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治疗, 对病猪猪舍采取日消毒策略。隔离的猪舍除了每天定期进行消毒外, 还需要对没有感染的生猪进行预防接种, 控制疫情持续发酵。如果是规模养猪场出现了大规模的疫情的话, 需要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报告, 采取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 及时控制疫情, 防止疫情的再次蔓延。
总之, 春季规模养猪场防疫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猪场防疫意识不强, 免疫程序不规范, 消毒不全面, 药物使用不科学。为此, 提升春季规模养猪场防疫管理的措施是:创建新的防疫理念, 建立科学免疫程序, 安排好消毒工作, 科学使用药物, 做好规模养猪场的疫病监测工作, 提升春季规模养猪场防疫管理水平。
摘要:当前, 养猪业逐渐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 春季危害猪群的疾病却严重阻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重点探讨了春季规模养猪场防疫管理的措施, 以期提升猪场防疫水平。
1 加强建场审核管理, 规范建场
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加强新建畜禽养殖场审核审批和管理工作, 从场址的选择是否远离交通要道、居民居住区、学校、厂矿及其它不利畜禽饲养的地域, 到养猪场对周围环境如水源、生活用水、河流等是否造成污染威胁, 是否有排泄物处理及防疫消毒设施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管理, 有规划、有计划地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规模猪场应从选址、布局及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 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和改造, 充分考虑防疫要求, 因地制宜、合理地分配投资, 以最大程度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2 严格引种管理
猪场正常每年要更新母猪30%左右, 同时为了改良猪种也每年要从外界引进公猪。尽量实现自繁自养, 绝不从外调入商品代仔猪饲养, 确须引进种猪的, 必须按规定严把引种关。首先审批关。凡需从县外购进种畜, 必须向当地动物监督部门申请, 经批准后方可引进。再者检疫关。调运前, 必须经输出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 并出具有效检疫合格证明, 运载车辆消毒证明、非疫区证明方可调运, 牲畜引进后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检疫。再次免疫关。引种启运前, 要查阅免疫档案, 无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的牲畜严禁调入, 购进后及时实施加免。最后隔离关。牲畜调入后, 必须隔离观察21 d, 确认健康合格后, 方可合群饲养。
3 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免疫计划
要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 按程序给猪进行接种免疫。疫苗接种可以诱导不同年龄阶段的猪产生主动免疫。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的疫病史、场周围的疫情、免疫抗体水平及不同饲养阶段等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免疫计划。同时要选择购买由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定点生产的疫苗, 加强疫苗保管储存, 并由兽医按防疫注射操作规程实行免疫, 同时建立猪群免疫档案。有条件的养猪场应及时开展免疫效果监测, 并根据监测情况调整免疫程序。
4 加强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最重要的一环, 许多病原微生物都可以通过消毒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为有效防控猪场疾病的流行与传播, 必须加强对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 建立健全卫生消毒制度, 首先大门、生产区入口及猪舍门前设消毒池。平时, 交替使用菌毒敌、灭毒威等消毒药消毒, 每周更换药液1~2次。冬天结冰时, 在消毒池内撒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再次做好猪舍的日常消毒工作。猪舍每周带猪消毒1次。先将猪舍清扫冲洗干净, 然后用0.3%~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 按照300 mL/m2左右的用量, 喷雾消毒猪体及猪舍。空栏后的猪舍消毒。先彻底清扫冲洗, 然后用菌毒敌等按照500 mL/m2左右的用量喷洒消毒, 间隔1 d消毒1次, 空栏1周后方可进猪。最后要加强对猪场的周围环境的消毒。环境大消毒 (包括猪舍外道路、空地等) 每个季度消毒1次, 可用3%~4%火碱液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地面。
5 加大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管理
规模养猪场兽药的使用应遵循安全、健康、营养的原则, 购进兽药要做好记录, 建立台帐, 购进和使用的兽药必须经过兽药GMP认证, 兽用精神药品必须在定点单位购进, 并在兽医指导下使用。严禁在饲养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所有药物, 也不能将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使用。需要治疗时选择疗效最佳的药物进行普通疾病的治疗,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做到合理用药, 科学用药, 对症用药, 适度用药, 根据药物及其停药期的不同, 在出栏和屠宰前及时执行休药期制度。在使用饲料时要做好原料检测、脱毒、保鲜等工作, 尤其是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 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异嗅, 且不能添加违禁药物。按照猪不同的生长阶段, 正确使用饲料, 不能将含有药物的前中期饲料用于动物的饲养后期, 也不能将成药或原料药直接拌料使用, 饲喂绿色饲料应保证原料安全, 所选饲料作物无残毒。
6 药物预防保健
猪场除了部分传染病可使用免疫接种来防制外, 许多传染病尚无疫苗或无可靠疫苗用于防制, 而对于这部分疾病只能依靠药物进行预防。要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猪场的用药及免疫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同时还要制定出适合自己猪场的预防保健程序, 有计划地按程序进行药物预防。在选择预防性药物时选择无抗药性、对机体无刺激和毒害及安全高效的药物, 并按科学的程序进行预防保健。
7 做好重大疫情应急措施
【规模化猪场的防疫对策】推荐阅读:
规模化猪场卫生防疫要点07-22
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与对策12-14
规模化猪场建设方案06-07
规模化猪场建设指南12-08
如何管理好规模化猪场12-11
规模化猪场管理制度04-14
生猪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01-19
浅析中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07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