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简报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大工程简报(精选9篇)

三大工程简报 篇1

周慕冰指出,近年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快改革发展,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银行业的33%,农户贷款余额占银行业的77%,县域机构网点占银行业的60%,尤其是在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问题上贡献率高达76%。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环节,不少地区结构性和区域性“贷款难”问题仍然比较普遍。实施“三大工程”就是要通过推动服务网络多元化、手段多样化,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贴近到农户;通过全面实行信贷过程公开化管理,提高信贷业务透明度,提升贷款公平性和可得性;通过建立全面的创新体系,顺应市场变化和“三农”需求,开发“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产品,提高客户需求满足度。

周慕冰指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步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和各项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因此产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征。原来单一的信贷需求正在转变为包括存款、贷款、结算、理财、代理等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原来围绕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体的资金需求正在转变为扩大再生产、消费、教育等结构性资金需求;原来单纯寻求金融服务正在转变为对金融知识、金融产品、市场信息等综合化信息需求。这些变化给做好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期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三化同步”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三大工程”的重大意义。

周慕冰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科学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村百姓享受更加阳光周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周慕冰特别强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与“三农”同根、同源、同成长,要把实施“三大工程”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的内在要求,从战略、组织、机制、产品、服务和渠道等方面入手,精耕“三农”市场;要通过实施“三大工程”着力构建与“三农”紧密互动、互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全面支持

“三农”科学发展,提高客户满意度、贡献度和忠诚度;要把富民惠农作为实施“三大工程”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客户需求这一基础环节,紧紧抓住创新这一不竭动力,紧紧抓住人才队伍这一关键因素,让农民获得贷款更容易,办理业务更便捷,服务费用更优惠,把“三大工程”打造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三大工程简报 篇2

工程施工质量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为满足工程总体质量所进行的监督管理活动。目前, 在建筑领域“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和广泛的重视。

1.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达到提高质量, 满足建筑产品功能的目标。每个建筑企业都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可根据项目的不同特征, 根据“人员、设备、物料、工艺、环境”五要素的管理理论和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观察和分析, 建立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标准。同时配备专业的施工质量人员对工程质量按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的要求对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控制。

1.2 工程各阶段的质量管理

1.2.1 施工准备阶段:

正式开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奠定基础。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搞好驻地建设, 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掌握建设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各项工艺质量要求和质量规范, 制定可行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施工机械进场, 调查材料市场, 确定定购货源, 加强对原材料和设备的施工质量。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具体化, 是更加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 是工序施工或分项工程施工的具体指导文件。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和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等内容。

1.2.2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应重点加强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工序施工质量的目的是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 并消除制约因素, 使工序施工质量在规定范围内, 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做到:加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坚持工程质量定期例会制度;定期与不定期与质检站、设计单位进行工地会商;对隐蔽工程及时地进行检查验收, 杜绝安全和质量隐患。

1.2.3 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的最后环节, 是整个施工成效的具体体现, 具体应做好以下等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竣工工程进行复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设计、施工、设备材料质量做出评价, 组织竣工验收;签订保修协议;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竣工资料的整理, 成本的核算, 完成档案资料的存档。

2施工进度控制

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目的, 是按照甲乙双方承发包合同约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实现计划目标。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是在实现建设项目总目标的过程中, 为使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符合项目进度计划要求所开展的监督管理活动。施工进度计划是在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难易程度、施工工艺及工程质量要求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所制定的计划目标, 施工进度控制完成的标准便是实现预定的进度计划。工程进度计划的控制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 同样可以应用“PDCA”循环管理原则, 即编制进度计划、执行进度计划、检查进度计划及采取措施纠正和调整偏差, 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循环。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形式主要有横道图计划和网络计划两种。进度计划的实施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记录和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 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并采取适当的技术或组织措施, 排除施工中出现的矛盾, 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严格按照进度进行。

3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大致可分为设计控制、招标控制、施工控制和结算控制四个阶段,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3.1 设计阶段控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设计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 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必须克服。控制工程费用从设计抓起, 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3.2 工程招投标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在评标中, 审查投标单位报价应该做到总报价和单项报价的综合评审。总价符合要求并不能说明单项报价符合要求, 总报价最低并不能说明单项报价最低。投标人往往在保持总造价不变的情况下, 将工程量可能变化较小的项目的单价降低, 将可能变化较大的项目单价增大, 以期达到竣工结算时追加工程的目的。另外也要做到单价和相应工程数量的综合评审, 工程数量大的单价要重点分析。

3.3 施工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中心环节

3.3.1 控制材料用量, 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 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 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 占直接费用的80%左右。材料品种、价格繁多, 预算人员应及时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 确定合理的材料价格, 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3.2 严把变更关, 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

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严把变更关, 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改变建设规模, 提高设计标准, 增加建设内容等, 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 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 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3.3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掌握工程造价变化:

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 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 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 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 避免事情积压成堆, 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各种记录, 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 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

4结语

三大工程打造美丽新杭州 篇3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

杭州倚湖而立,因湖而兴。西湖是杭州的根与魂,是杭州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和基本条件。为让西湖山水资源既能传诸久远,又能造福当代,自2002年起,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杭州深入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建、恢复景点100余个,西湖正在向世界级风景旅游景区迈进。

历史进入到21世纪,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全市人民向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断迈进的步伐,市委、市政府在总结建国以来西湖整治的经验教训和深入调研西湖景区现状与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奋斗目标,具体有三大目标:恢复全景、提升格局、还湖于民。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于2002年初正式启动,在此后的六年多里,新西湖已连续六次隆重推出。2002年国庆节前夕,西湖南线、雷峰塔、万松书院“一带两点”景区建成开放,新西湖第一次推出;2003年国庆节前夕,杨公堤、新湖滨和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建成开放,新西湖第二次推出;2004年国庆节前夕,“一街、二馆、三园、四墓、五景点”15景建成开放,新西湖第三次推出;2005年在前几年基础上,成功实施“两堤三岛”、西湖博物馆、龙井村、龙井寺、韩美林艺术馆、北山街部分景点、灵隐头山门牌坊、西湖研究院等8个项目,实现了新西湖的第四次推出;2006年国庆前夕,通过实施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一期、吴山景区综合整治一期和“龙井八景”恢复三大项目,在前几年恢复、修缮60处景点基础上,又恢复、修缮景点28处,新西湖第五次推出。至此,西湖圆了“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全景之梦,重现了“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美景,形成了西湖“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新格局。基本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通西湖、还湖于民的目标。五次的推出并未停止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步伐,2007年国庆节前夕,又建成实施了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二期、吴山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二期、高丽寺恢复、南宋官窑博物馆扩建、八卦田遗址保护、虎跑公园保护整治、虎跑路沿线及满觉陇村庄整治等项目,新西湖第六次推出。

六年来,西湖综合保护主要实施了以下几大工程:南线“一带两点”景区保护工程、杨公堤景区保护工程、新湖滨景区保护工程、梅家坞茶文化村和龙井村整治工程、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湖中两堤三岛整治工程、水环境综合保护工程、环湖交通组织优化工程、灵隐和吴山景区二期整治等工程。在对西湖核心景区进行综合保护的同时,对西湖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工作也全面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湖博览会的恢复与成功举办。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为西湖的综合保护创造了百年难逢的机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是维护和恢复西湖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大舉措,是对“保护第一,永续利用”理念的一次全面实践,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体民情、顺民意、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必将造福市民、游客和子孙后代。

实施西湖综合保护,是还湖于民的亲民工程。由于各种原因,过去的300年,西湖水域面积成倍缩小,西湖全景难觅,环湖周边的部分公共资源成了单位资源甚至个人资源,人们只能在湖上欣赏湖光山色,却无缘荡舟山间丛林寻幽觅胜。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根本目标就是圆“一湖二塔三岛三堤”西湖全景“世纪之梦”,再现300年前“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历史风貌,实现公共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使西湖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大公园。

实施西湖综合保护,是保护西湖的生态工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前,环湖周边工业企业众多,违法建筑比比皆是,景区规划不合理,湖水严重污染,西湖水质已属劣五类,严重影响了西湖风景区的景观面貌和生态平衡。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结合溪流整治规划,部分拓宽湖面,部分建成生态湿地,搬迁大批污染企业,对环湖地区保留的单位和住户全面实行截污纳管,同时大面积种植水生植物,加大西湖的引水量,实现每月换水一次的目标,西湖湖西地区“脏、乱、差”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西湖水体质量得到明显好转。

实施西湖综合保护,是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西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凝聚着数千年来杭州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西湖文化在杭州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位置。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核心是保护好西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实现申遗。本着应保尽保的态度,对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物古迹、民居村落等,不惜一切代价予以保护,当好保护西湖的“薪火传人”,让这一人类共同财富永远可续利用。与此同时,工程还拆除了大量违法建筑,把建筑密度降到了最小程度,同时收复了大量的“失土”、“失水”,恢复了众多历史文化景观,适当增加了新的历史文化景观,体现了历史延续性。

实施西湖综合保护,是提升城市品位的竞争力工程。风景旅游业是杭州最具独特性、差异性的优势产业,是杭州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就是要进一步做好西湖的文章,把它真正打造成一个世界级旅游景点,提升杭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杭州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加快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西溪,位于杭州市西部,与西湖仅一山之隔,历史上有“西湖为主,西溪为副”之说。旧时,老和山以北,由古荡至留下,“群山四绕,曲水回环,茶竹梅桑,芦花盛放”,人们将以蒹葭里为中心、方圆10公里的水网地带统称西溪。清代的“西湖十八景”里,有“西溪探梅”:早春,梅花初放,香雪霏霏,四面袭人;秋时,溪流两岸,一片芦花,白如积雪。宋朝的诗人杨蟠《西溪》诗云:

为爱西溪好,尝忧溪水穷。

山源春更落,散入野田中。

相传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原想留此地,而后才选了凤凰山。他曾下左右言:“西溪且留下”。后人把“留下”这个地名直叫到今天。但是一幅西溪风景历史长卷,目前只有五常至蒋村南部一片水网平原自然环境基本保持完好,原蒹葭里一带,大致西起五常港,东止紫金港,南接西溪,北界文二路延伸线,水乡田园风光依旧存在,但只是梅枯芦衰。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样资源,还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湿地被誉为大自然之“肾”。西溪现有曲折河道100余公里,大小水塘11000余个,还拥有179种草本植物和上百种飞禽鱼类,是一处调节杭城气候、抵御洪涝灾害、繁衍动植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区,因此被誉为杭城之“肾”。在杭州“旅游西进”的步伐声中,开发与利用这一片近郊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的呼声与日俱高,杭州开始打理自己的“肾”。

2002年2月,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列为市重点工程;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05年2月1日,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了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就是以改善湿地水质、修复湿地功能为根本立足点,保护并修复西溪湿地的生态系统,保护和培育特有的网格状河网、水乡河泽资源,保护和培育柿树、樟树、柳树、笋竹、芦苇等构成的水生、陆生植物资源和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资源,恢复和增强湿地的生态功能,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同时,保护和修复其清雅秀美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并积极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促进杭州生态质量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因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一项保护环境的“生态工程”、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竞争力工程”。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03年8月开始实施,投资约20亿元,2005年5月1日完成并对外开放。一期工程东起深潭港,南至沿山河,西至五常港,北至新开河。工程面积3.46平方公里,比规划面积扩大了0.83平方公里。内有8大景点和124幢建筑。首期工程主要以生态保护为主,3.46平方公里的面积中,生态保护区、生态恢复区面积达3.2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近94%,历史遗存保护区和服务设施区的面积只有0.21平方公里,占6%。共拆迁农户624户,拆除建筑24.74万平米,迁移坟墓1600个,清运垃圾90余万立方米。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的建设,初步取得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丰硕成果。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园区大部分地点的水质均提高了两个标准,个别区域达到了三类水质,单项指标为二类、三类水质的地段明显增多,“杭州绿肾”正渐进地发挥出重要作用;动植物多样性得到保护,西溪湿地维管束植物从221种增加到262种,形成了多样性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鱼类及水系动物达到50种,鸟类由原先的89种增加到126种,已占全市鸟类种类50%。据统计,从2005年5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98.1万人次,其中,公众开放日、持IC卡、特殊群体等免费入园的游客总计122.6万人次,占总入园人数的61.9 %,实现经营总收入7092.1万元。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的成功建设不但赋予了西溪新的生命,也为二期工程的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5月18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启动,投资36亿元,于2007年10月1日有限开园,2008年5月1日全面建成对外开放。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包括了“一片、两区、三带、五廊”的整体结构,将展现整个二期工程范围内“东静西闹,南雅北俗”的布局特征,同时二期工程规划充分考虑了与一期工程和规划中的三期工程的衔接。二期工程在汲取一期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以生态保护为主题,修复培育现有的池塘、河汊、港湾等环境的次生态,形成各类湿地生物栖息地,展示其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历史文化为内涵,恢复秋芦飞雪、高庄宸迹、河渚听曲、曲水寻梅、柿林秋色等景观;以生态旅游为主线,修建生态廊道,串起湿地生态景观及文化景观,打造高品质的湿地生态教育基地和休闲度假区。二期工程相对于一期工程来讲,内涵更广、外延更宽,通过实施二期工程,进一步保护与展示西溪湿地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完善湿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功能、生态科学研究功能、生态科普教育功能。

三期工程于2007年10月启动,计划投资近30亿元,工程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计划2008年国庆节前实现有限开园。

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杭州市严格遵循关于湿地保护的国际公约,结合西溪湿地实际,按照积极保护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和以民为本”六大原则;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切实保护好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

保护大运河,申报“世遗”,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和运河沿线城市的共同意愿。杭州是一座“五水共导”的山水城市,有江、有河、有湖、有溪,又临海,水是杭州的城市特色。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起点。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隋唐以来,杭州因河而兴;进入新世纪,杭州将因河而强。实施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就是要实现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为此,必须积极推进运河功能调整,摒弃运河的排污功能,弱化运河的水利、航运功能,强化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商贸、居住功能,把运河(杭州段)打造成“杭州的塞纳河”。

“环境立市”战略是杭州的核心战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关键是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从长远看,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要牢固确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政绩、保护历史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保护与发展可以兼得的理念,坚持积极保护的方针,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实现保护和发展“双赢”。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得以被世界认知的历史人文景观之一。杭州城市以其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的地理位置优势而闻名于世。运河孕育了杭州城市、扩大了杭州地域、格局了杭州街巷、带动了杭州经济、奠基了杭州文化。

运河始掘于春秋末期,通于隋朝大业六年(公元610)。运河起于北京终于杭州,全长1794公里(不含1988年完成开挖的7公里河道),途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运河杭州段北起塘栖,南至三堡船闸,与钱塘江沟通,途经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区,全长约39公里,其中杭州主城区21公里,余杭区18公里。杭州城作为大运河的终点,依河而建,其繁荣和发展曾与运河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杭州自秦设立钱塘县治后的800年间一直处于山中小县地位,公元610年隋炀帝开通了江南运河,杭州成为大运河南端的起点,杭州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因为运河开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州城的范围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加,经济日趋繁荣。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杭州已有15万人,到开元年间(公元713-741)达58万人,成为“东南名郡,咽喉吴越,势雄江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的大都市,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吴越称治时,“舟楫辐凑,望之不见首尾”,“由时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入宋以后,尤其是南宋定行都临安,中原士民沿运河扶老携幼南渡,使杭州的城市与人口有了极大的发展,先进技术也不断被带到杭州。南宋咸淳年间,杭州人口达120万,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元代杭州最为繁华,马可波罗游历了中国的很多地方,他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明、清时期,江南财赋是朝廷经济的重要来源,因此十分重视大运河的作用,多次拨银对运河进行整修和疏浚,促进了杭州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运河便捷的交通和西湖的胜景招来了众多游客。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杭州经济发展的杠杆。可以说,杭州因运河而兴,得运河而成。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崛起,大运河的交通功能首先被无情地淡化,运河(杭州段)昔日的辉煌渐趋黯淡,沿河原有因航运而兴起的商业日益萧条,许多历史人文景观已不复存在。为此,杭州市委、市政府展开了新一轮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工程。

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列为“十大工程”之一,从此,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拉开帷幕。2003年4月,成立了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的专门机构,承担起运河(杭州段)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的任务,2006年国庆节前,杭州主城区段(全长12公里)景观整治 “一馆两带两场,三园六埠十五桥” 运河综合保护一期工程全部完成并向市民开放。

运河(杭州段) 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一期工程竣工开放以来,美丽大运河得到众多市民、游客的肯定和喜爱,被誉为是“把西湖搬到了老百姓家门口”。2007年,运河综合保护一期工程余音未绝,运河综合二期保护工程已经扶马上路。保护工程计划用四年时间(从2007年到2010年),投资219亿元,实施水体治理、文化旅游、绿化景观、路网完善、民居建设、土地整理“六大工程”的建设。通过一年的建设,2007年国庆前夕,三堡引水工程竣工通水,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LOFT文化公园、富义仓遗址公园等二期工程首批项目建成对外开放。

通过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运河水质进一步改善,自然生态进一步修复,运河呈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新景象,成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游玩、休闲、健身、赏景的大公园。通过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一大批历史文化遗存得到妥善保护和修缮,运河文化生态得以修复,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遗”作出了应有贡献。通过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一廊两带三居四园五河六址七路八桥”串珠成链,运河民俗风情延绵传承,与西湖、西溪齐名的又一重量级旅游产品将浮出水面,杭州旅游将迎来了“双西共舞、五水共导”的新时代。

(文中照片分别由杭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运河集团提供)

基层三大工程实施意见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好四强”基层党组织标准,以实施“三大工程”(“双建”工程、“双比”工程、“双塑”工程)为重点,典型示范带动,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目标要求

本着“先进党组织上水平、一般党组织上台阶、后进党组织换新貌”工作思路,使各基层党组织全部转化升级,更好地提升党员素质、提高领导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提升村领导班子凝聚力。

三、工作措施

(一)在一类基层党组织着重实施“双建”工程,提升党员素质

针对一类党组织党员老龄化、党员活动少、缺乏活动经费的情况,实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活力型党组织建设的“双建”工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将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新一轮党员干部学习的中心内容,分层次对党员干部、普通党员进行培训。创新形式开展好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采用设立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等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深化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重点,利用迎春活动、“三八”、“五一”、“五四”、“七一”、国庆等节假日,深入开展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让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开展活力型党组织建设。

(二)在二类基层党组织着重实施“双比”工程,带领群众致富

针对二类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情况,实施比基础设施建设和比产业发展的“双比”工程。树立抓党建促发展观念,全镇各项工作要围绕基础设施改善、农业产业有序调整,促进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为出发点。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县级联系部门帮扶的契机,大力改善基层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制定本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并加以落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在三类基层党组织着重实施“双塑”工程,增强班子战斗力

针对三类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的情况,实施塑造班子凝聚力和塑造班子战斗力的“双塑”工程。定期开展村级领导班子谈心谈话活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谈话,了解其所思所想所盼,特别是联系村领导定期与其进行谈话,教导工作方法、增强村两委班子工作信用。定期开展村两委集中学习活动,加大党性教育力度,塑造班子凝聚力,打造充满朝气与激情的村级领导班子队伍。以规范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结合“作风转变年”活动,完善我镇各项制度,形成决策民主、管理科学、运转规范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各类考核管理制度,严格督办,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严格问责,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执行力,增强班子战斗力。

四、组织领导

(一)落实领导责任。各村(居)要把提升转化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要结合实际,细化升级目标,制定转化措施。各党政领导依照联系村制度负责指导,各村(居)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

(二)强化督促检查。各村(居)要根据目标和措施,扎实开展工作,不准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真正使这一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大工程简报 篇5

为深入推进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江西13日召开会议,江西省委决定在江西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

开展“连心”工程,把党员干部的心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江西将推动20万名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扩展到各个层级、各条战线,省、市、县、乡四级干部走进基层、走访群众,要从农村扩展到城市社区、企业、学校等,形成全覆盖,不留一个空白点。

开展“强基”工程,进一步夯实党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执政基础。据统计,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江西需要集中整顿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2006个,占总数的15.7%。因此,要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上来,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式转变、活动方式创新,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良好局面。

开展“模范”工程,促进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镜,努力改正不足,积极争创一流。为此,江西精心组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龚全珍式好干部”活动,并面向全省集中推选一批“龚全珍式好干部”。引导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龚全珍等先进事迹。

三大工程简报 篇6

筠连县人民政府阳信功

“十五”期间,在上级政府和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筠连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县级、村级公路在等级和里程上得到很大提高,交通发展已成为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的“民心工程”,为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筠连县农村公路建设仍然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离老百姓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按照筠连县委、县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交通规划以及将筠连建设成为川南物流枢纽、商品集散地和旅游重镇的思路,打造好筠连县内“人便车行,物畅其流”和辐射川滇的交通网络,千方百计快速推进全县公路建设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实施三大工程,健全筠连公路网络

1、实施通乡公路硬化工程,提升辐射镇乡主干线的质量

筠连地处山区,地质构造复杂,道路弯多坡陡,施工难度大,加之筠连县属省级贫困县,投入道路建设、养护的资金严重不足,造成公路等级低、路况差的现实情况。针对这种现实情况,适时提出五年时间完成通乡公路硬化工程建设。

2005年,通过设计立项、项目招投标和公路硬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完成了筠连县城至镇舟镇40公里、横山子至双腾镇8公里油路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6年,重点完成的有两条公路建设:一是巡司镇至武德乡12公里水泥路建设。武德乡是产煤大乡,改建完工后的该公路将提高煤矿的外运速度,加快该乡的经济发展。该公路现已进入招投标阶段,施工单位即将进场施工,预计年底完成建设任务。二是水茨至腾达镇13公里水泥路建设。该公路是产煤镇乡维新镇和乐义乡外运煤炭的主要通道,也是连接珙县的近道,现已完成大部份砼路路缘及二灰路面建设,预计10月底前完工。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时间,将陆续完成武德乡至蒿坝镇,镇舟镇至大雪山镇、高坎乡,大雪山镇至高坪乡、团林乡,维新镇至乐义乡,双腾镇至龙镇乡、孔雀乡,S206跌牛坝至塘坝乡等通乡公路硬化工程建设。

通过五年的建设,由县城至18个镇乡的公路干线全面实现硬化,高质量的通乡公路将推动各镇乡的小城镇建设,加快商品、服务流通速度,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繁荣城乡经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流平台。

2、实施环(连)线通达工程,建设全新的网状交通结构

重干轻支,仅仅修建高质量的通乡公路是不够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要放眼于乡镇之间商品、劳务的流通,保证物畅其流,二是需要顾及还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和广大的边远村落。因此,加快实施环(连)线通达工程,完成段头路以及村道公路的建设,构建全新的交通网状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计划,“十一五”期间将完成蒿坝镇至高坪乡、龙镇乡、孔雀乡至塘坝乡、龙镇乡、巡司镇至双腾镇、维新镇至沐爱镇、乐义乡至高坎乡等环线公路以及沐爱镇至金銮、双腾镇至云胜、道溪至礼义等连接线、段头路建设。到目前为止,巡司镇至双腾镇12公里建设中双腾镇段已经启动;孔雀乡至塘坝乡15公里目前工程进展顺利;蒿坝镇至龙镇乡10公里公路建设正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全县的村道、机耕道,县政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综合考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等因素,科学制订本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通过与各镇乡签订建设协议,县级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倾斜,由村道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主导,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并形成科学化的管理养护制度,保证村道的顺畅。

3、实施出省畅安工程,打造集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川南第一县

筠连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属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自古就与云南省盐津、威信、彝良有着频繁的商务往来,对两省经济互补起了重要作用。根据地形特点及物流、旅游开发的规划,提出“建好三条公路,繁荣川滇经济”。

一是完成筠盐公路建设。通过两年的建设,现已完成川云公路S206筠连至盐津线筠连段17公里水泥路建设,畅通了与云南昭通的商贸途径,便捷了筠、盐两县的往来。

二是实施筠彝公路建设。在筠连县城—巡司镇—武德乡—蒿坝镇线全面硬化的基础上,2008年之前将完成蒿坝镇至彝良县牛街镇公路的改建,缓解S206省道交通压力,带动筠连几个边远镇乡经济发展以及与毗邻县的经济互动。

三是实施筠威公路建设。筠连县大雪山镇与云南威信接壤,边界处有闻名川内外的名胜风景—大雪山。为进一步开发其旅游资源,实现其价值,建设一条从大雪山镇绕道大雪山风景区至威信县的旅游公路,形成一条独特的旅游观光路线,将有力地促进筠连旅游业的发展。现通过招投标,宜宾三鹰公司正在动工修建筠威公路,预计明年底之前能实现通车。

三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将形成一个以筠连县城为中心,各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为结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状结构,并辐射到全县所有村落。随着宜巡公路的建设实施,筠连将被纳入宜宾1小时经济圈,筠连作为川南重要的商贸中心、旅游重地将对宜宾经济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成为宜宾乃至四川与云南联通的重要经济带。

二、多方筹资,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的投入,结合筠连县情,本着“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合理地从煤矿税费中提取公路建设资金,加强县级财政对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

二是鼓励社会筹资。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通过社会筹资、企业赞助、个人捐款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将社会游资多渠道地引入到公路建设中去,确保建设资金得到有益的补充。

三是利用好上级政策资金。筠连县作为一个烤烟大县,在乡道和村道的建设上,应充分利用正在实施的烟路配套工程资金,组织烟草、交通部门制订科学、详尽的规划,避免村道公路的重复建设和质量的不合格。

三、完善监管措施,确保公路建设顺利推进

空调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的三大控制 篇7

关键词:空调系统,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

引言

控制活动是现代经济活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管理活动。在管理理论中, 控制即管理人员按计划标准来衡量所取得的成果, 纠正实际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 以保证预定的计划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活动。工程监理的中心工作是通过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四大措施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进行监理控制。通风空调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部工程, 应严格按规范和验评标准要求, 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安装工艺, 对各分项、各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 经过试运行考核是否能满足预期的功能需要。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 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 建筑标准越来越高, 人们对通风空调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从普通高层民用住宅、酒店、商业类建筑到公寓、办公楼等, 建筑功能复杂多样, 通风空调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人们对室内温湿度、新风量及环境噪声等影响人体舒适性的环境因素越来越关注。在进行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监理时, 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质量、进度及投资控制, 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 满足顾客 (业主) 的要求, 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娱乐或购物的环境空间, 是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空调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贯穿在空调系统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覆盖了设计、实施、验收、投入使用以及系统运行维护等阶段。在施工过程中, 要通过多种控制手段检查、监督标准及规范的贯彻, 通过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把好质量关。空调工程构成复杂, 包括风系统、水系统及大量的设备安装等, 往往技术要求高, 施工难度较大, 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才能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1) 施工前的控制。

①组织好图纸会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会审, 尽可能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前协商解决,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施工阶段的图纸会审主要侧重于图纸能否实施, 以及实施后系统能否有效运行。②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对不符合施工规范、规程要求的提出改进意见, 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工艺及方案组织实施。③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 质检员、电焊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监督施工单位建立一个健全的质保体系是取得良好工程质量的前提。

(2) 施工过程的控制。

①原材料、设备进场的把关。针对目前建筑材料市场较混乱的情况, 要求所有材料、设备进场都要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 并提前24 h验收。不但要检查合格证和质保资料及相关的生产许可证、准用证等, 同时还要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及必要的实测实量。在工程施工中对角钢尺寸不符合规范要求、镀锌板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等情况, 要及时予以指出, 并填写通知单勒令退场。风机盘管、新风机、空调器等设备到现场后要开箱检验, 按合同和设计图纸核验设备品牌、型号、规格、数量和有关技术参数, 并现场签认设备开箱验收记录。对于外观检查不合格及开箱检查不符合设计或合同要求的设备不予验收。例如某项目卫生间排气扇因开箱检查时发现其排风量及功率不符合设计要求, 共有152台被责令退场。②施工现场质量的检查:采用现场巡视和旁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现场巡视是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通过现场巡视可以随时了解现场施工情况, 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协调各工种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 从而保证工程进度。通风空调系统需安装的设备数量较多, 对关键部位要进行旁站管理与控制。设备安装完毕, 要按规定进行单机试运转, 检查试运转时的各种参数, 并给予签认;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做好质量检查。以设计图纸及国家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为准绳, 加强质量检查, 严格监督施工单位按图施工, 认真执行施工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 确保工程质量。如在某工程巡视中发现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出现镀锌板以薄代厚、风管加固不符合规范要求、保温钉数量布置不足导致保温层下垂等现象, 及时一一指出, 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严格按规范施工。

(3) 施工后的控制。

当每道工序完成后, 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 进行抽检。需保温的风管在保温前要做隐蔽验收;冷冻及冷却水管在保温前要做水压试验;设备在安装前要对基础进行验收;安装后要进行单机试运转, 并做好记录, 旁站检查试运转情况并进行签认。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 组织对空调系统进行联动试车。

2 空调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的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首先要在项目前期通过周密分析研究, 确定合理的工期目标, 并在实施前将工期要求纳入承包合同;在项目实施期间通过运筹学、网络计划技术等科学手段, 审查、修改实施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 做好协调与监督, 排除干扰, 使单项工程及其分阶段目标工期逐步实现, 最终保证工程项目总工期目标的实现。进度控制是三大控制中难以把握的一环, 现场工程师要在预控上狠下功夫, 进行动态管理, 积极向施工单位提出措施和建议, 做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进度。

(1) 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年度计划、月计划。审查其时间安排是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要求, 与人员、设备、材料等进场计划是否协调, 与其他工种是否有冲突, 使进度计划合理可行。

(2)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 利用横道图直观地进行形象进度的比较, 针对变化情况, 及时分析原因, 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措施, 保证阶段或分部、分项施工计划的实现。

(3) 除定期召开工地例会外, 根据需要组织召开专业性协调会议, 协调解决各施工单位之间的问题。

3 空调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的投资控制

在施工阶段, 监理投资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审核设计变更, 核实已完成的工程量, 进行工程进度款签证和索赔控制;在工程竣工阶段审核工程结算。

(1) 投资控制是项目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场工程师必须以图纸为依据, 用数据说话, 根据工程进度, 对验收合格的工程进行计量, 及时审核签发付款证书, 并根据设计变更, 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变更签证, 做好投资控制。

(2) 通过图纸会审, 进行优化设计, 以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 这也是控制投资、降低工程造价的一次最佳机会。如某工程原设计为冷冻机房设置3台5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 冷冻水经分水器分成3路分别送到1至4层及5层以上东西两侧。考虑到大楼的用途及单层面积, 在对同类建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知识, 与设计人员反复进行讨论、交换意见, 取得了共识, 优化了设计, 将冷水机组改为2台450RT和1台4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 加上配套设施相应的更改, 节约投资约60万元。现在机组已投入使用1年多, 从使用情况来看, 空调效果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空调工程施工包括空调设备及空调管道的施工等, 系统复杂, 一般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后期进行。要做好空调系统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投资监理工作, 必须抓住空调安装工程的三大控制要点;认真审核图纸, 注意与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商进行沟通和协调;在土建工程施工前期就进入“角色”, 采取必要的监理手段, 按照已编制的监理细则, 认真细致地开展监理工作, 努力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使业主在工程建设中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雅梅.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监理细节100[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8.

三大工程简报 篇8

为了探索优质多样办学模式和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为要旨的教育方式,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绍兴市稽山中学制定了学校三年的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精心育人、精品文科、精致校园”三大精品工程。

一是“精心育人”工程。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我校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爱学生,润物无声,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提升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校育人工作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落实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工作网络,营造“人人育人、事事育人”的工作氛围,形成工作合力。为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意识,学校相继开展了“群体师德创优”、“全员家访、谈心”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与能力。同时,继续实施党员与问题学生“结对帮扶制”,开展“百名党员访千户家庭”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另外,学校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泮池论坛”介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开展班主任基本素质比武活动,每学年进行育人论文评比,召开好每月一次的育人例会。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鼓励班主任参加各类培训,开展育人课题研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技能和实效。同时通过一系列办法提高班主任待遇,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精品文科”工程。“精品文科”理念的提出,既基于学校特有的历史文化,也着眼于当前学校的现状。学校着力构建人文素养培养的教育体系,以精心打造文科品牌为载体,以文科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各学科建设,逐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如继续办好稽中人文大讲堂、泮池论坛等,定期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座,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网络等功能,开展“书香校园”、“文学鉴赏”、演讲辩论等活动,拓展师生人文、科技、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面。同时,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优势,鼓励教师开设人文讲座,传播新思想,激活师生思维。

三是“精致校园”工程。稽山中学南依投醪河,北靠幼翁山,一水一山,展现了绍兴地域文化的特色——稳健与灵秀。精致校园工程的生命力,就在于把校园整体环境所组成的有形资源和学校人文底蕴所构筑的无形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使之成为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如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把学校办学的历史进行整理,汇编成校本文化课程,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卓越领导者的三大“领导力工程” 篇9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前言:

在21世纪,当社会变革、国际交流、信息技术、个性发展等诸多挑战与机遇降临到社会分工的每一位参与者面前时,无论我们是否身处领导者的职位,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具备某些领导力。没错,21世纪的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或实践的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

笔者认为:领袖并非天生,而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没有人天生就是伟大的领导者——成功的企业家也都是通过学习,经年累月的经验累积才发展出领导者的永恒特质。你无需具备世界级领导人的性格或机会,但你可以从他们的先见之明中悟出新的契,从他们的成功经验的学习中实现理想的谋略与勇气,效法他们成就非凡的领导特质。从优秀到卓越,由管理到领导——除了之前我们的业界专家提出的影响力、执行力等,笔者提出了卓越领导者的新三力,分别是:洞察力、愿景力、协调力:

一、洞察力

洞察力就是“开心眼”,就是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最简单就是做到察言,观色。其实洞察力其实更多的是参杂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商业社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的个人能力,否则只能跟在别人之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洞察力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准确地观察并认知复杂多变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提出正确的问题是管理者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当管理者能对环境的威胁与机会提出正确的问题时,就能够形成正确的竞争战略。可以说,一位战略家的第一资质,就是这种敏感的、发现问题的洞察力。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机会也是一种资源,是环境提供的一种资源。而具有洞察力的管理者,必然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缺乏洞察力的管理者必然会浪费大量的组织资源(包括机会),因为他无法抓住问题的根本,并且也不可能制定出成功的解决方案,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丧失许多的发展机遇。

具有洞察力的管理者能够发现别人忽略的甚至从没有看到过的机会、优势和实力。缺乏洞察力的管理者把组织引向停滞、萧条而不是卓越,因为瞬间的粗心大意就会导致失败,而持久的洞察力将鞭策着组织保持它的优势地位。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能够帮助小公司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会,而对机会的有效利用则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使得公司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

失去机会,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难免失败的命运。企业家不仅要有经济核算的能力,还要具有能够发现他人未曾注意到的、新颖的、潜在的、更有价值的某种目标;具有发现一直未被人们所知的手段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的优点之一是它能帮助管理者更清楚地观察形势,了解问题和机会的所在。卓越的企业管理者需培养四项能力,具体如下:1)领导力,有把握大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培养人才带好团队;2)决策力,有正确的“商业逻辑”且敢于决策,出现失误能迅速调整;3)执行力,率先垂范,对任何商业决定都要有推动力,能领导团队向前进。4)影响力,影响着组织群体的凝聚力与团结,也可以改变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

(1)仔细观察与倾听。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注意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注意发现事物的特点和细节,观察要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进行,不能只盯住一点,忽略其他,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这样才能抓住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另外,领导者在和下属交流时,必须学会倾听,了解隐藏在语言下面的下属的心理和愿望,善于发现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洞察力。

(2)时刻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作为一个领导,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全面了解事物的基础上作出冷静客观的分析。经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分析,分清各个事物间的差别和关系。这样才能使你观点的切入角度独特,把握事物的内涵,把握市场的走向,掌握事物的规律和趋势。

(3)学会从经验中总结提炼。事物都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即使大相径庭的事物间也都会存在着共同之处。注意对这些事物间共同点的比较和总结就会有新的发现,得出一些很有概括意义的结论。在言谈中运用这些概括性的结论,能使你的观点一针见血,决策科学准确。

二、企业愿景

体现了企业家的立场和信仰,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头脑中的一种概念,是这些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设想。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企业?”的持久性回答和承诺。企业愿景也不断地激励着企业奋勇向前,拼搏向上。何谓企业愿景?是指企业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组织发展的蓝图,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

愿景概括了企业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企业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愿景为成功点亮了一座灯塔;愿景,让我们看清楚,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追随,而往往是与众不同。作为企业的领袖,不光要有梦想,更重要的是让追随你的人相信梦想并为之奋斗。

所以,企业家不仅要敢于梦想,更应该善于向员工营销你的梦想。一个企业家要想做好企业,就必须学会营销梦想。你可以没有产品、没有钱、没有团队,但是不能没有营销梦想的能力,否则梦想就永远只能是梦想,而无法付诸行动。

我们说成功的企业家是善于营销梦想的企业家。但是,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善于呢?这里有一个准则:会营销梦想的人是让员工为自己实现梦想,而不会营销梦想的人是让员工为老板实现梦想。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能把自己的梦想变为共同的梦想,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企业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确立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个层面,企业文化要充分发挥其凝聚力、激励力、导向力和纽带力等文化力,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的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将文化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从制度上确立下来,从意识、行为上进行培育和宣贯,通过“认知-掌握-内化”这样一个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构建,形成“组织领导力”。

三、协调力

作为一把手,要精通协调的领导艺术,可以说,协调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一把手作为领导班子的核心,在集体领导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其中协调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一个领导班子整体效应既取决于这个班子成员个体素质的高低,也取决于这个班子群体结构的优劣,同时也取决于这个班子协调运转的程度。

实践证明,一个班子内部能否做到关系顺畅,心情舒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把手的协调作用。领导者只有提高协调艺术,才能充分发挥组织内各要素的作用,使组织产生“系统放大”效应,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整体功能。在笔者看来,协调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分工协调能力;

2、团队协调能力:

在一个新成立的创业公司里,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具有使命感。仔细想想,这也是很常见的。你自己也是这样的。大部分的员工认为他们工作中最难忘的部分就是参与一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打败新的竞争对手等。总而言之,具有使命感对于我们能否在竞争中获胜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业家和员工们在公司成立初期很自然的就会具有使命感。但是,当公司发展到稳定阶段,员工们有稳定的长期工作,他们的使命感反而比以前减弱了。要具有使命感,首先要对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理查德布兰森这样的世界知名创业家的行为中得到答案。

上一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学习小结先进性教育下一篇:灰雀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