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术操作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导尿术操作(精选8篇)

导尿术操作 篇1

导尿术(catheterization),常用于尿潴留,留尿作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测定残馀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测压,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导尿术的目的

导尿术的目的:

1、直接从膀胱导出不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量,鉴别尿闭及尿潴留,以助诊断。

2、为尿潴留病员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3、盆腔内器官手术前,为病员导尿,以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

4、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时,保留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的愈合,常需做留置导尿术。

5、抢救休克或垂危病员,正确记录尿量、比重,以观察肾功能。编辑本段导尿术的操作流程

导尿术的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向病员说明导尿目的,以取得合作。

2、能自理者嘱病员清洗外阴,不能起床者,护士协助洗净。

3、操作者站在病员右侧,病员取仰卧屈膝位,双腿略向外展,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上,对侧大腿用盖被遮盖,露出会阴。

4、将小橡胶单及治疗巾垫于病人臀下,弯盘置于近会阴处,换药碗与弯盘放于病员两腿之间,用一无菌纱布“8”字形缠绕左手拇指、食指,右手持止血钳夹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外阴(阴阜及大阴唇),再以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擦洗小阴唇及尿道口,自外向内,由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尿道口时,在尿道口轻轻旋转向下擦洗,共擦洗两次,第二次的棉球向下擦洗至肛门,将污棉球放于弯盘内,取下左手指纱布置于换药碗内,撤去换药碗,弯盘置于床尾。

5、取下无菌导尿包置于病员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倒0.1%新洁尔灭于装干棉球小杯内戴无菌手套,铺孔巾,使孔巾与导尿包包布形成一无菌区。

6、取一弯盘置于病员左侧孔巾口旁,用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后放于孔巾口旁的弯盘内,以左手分开并固定小阴唇,右手用止血钳夹新洁尔灭棉球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分别消毒尿道口(在尿道口轻轻旋转消毒后向下擦洗,共两次)及小阴唇,每个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完毕将止血钳丢于污弯盘内。

7、用另一止血钳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累累插入尿道约4-6厘米,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厘米左右,松开左手,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无菌盘内。

8、若需做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接取,盖好瓶盖。

9、导尿毕,拔出导尿管,脱去手套,放于弯盘内,撤下孔巾,擦洗外阴,协助病员穿裤。整理床铺,清理用物,作好记录后送验标本。编辑本段方法

1.患者仰卧,两腿屈膝外展,臀下垫油布或中单。患者先用肥皂液清洗外阴;男患者翻开包皮清洗。

2.以2%红汞或0.1%新洁尔灭或0.1%洗必泰溶液由内向外环形消毒尿道口及外阴部。尔後外阴部盖无菌洞巾,男性则用消毒巾裹住阴茎,露出尿道口。

3.术者戴无菌手套站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拇、示二指挟持阴茎,女性则分开小阴唇露出尿道口,右手将涂有无菌润滑油之导尿管慢慢插入尿道,导尿管外端用止血钳夹闭,将其开口置于消毒弯盘中。男性约进入15—20cm,女性约入6—8cm,松开止血钳,尿液即可流出。

4.需作细菌培养者,留取中段尿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5.术後将导尿管夹闭後再徐徐拔出,以免管内尿液流出污染衣物。如需留置导尿时,则以胶布固定尿管,以防脱出,外端以止血钳夹闭,管口以无菌纱布包好,以防尿液逸出和污染;或接上留尿无菌塑料袋,挂于床侧。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2.插入尿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若插入时有阻挡感可更换方向再插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2cm,勿过深或过浅,尤忌反复抽动尿管。

3.选择导尿管的粗细要适宜,对小儿或疑有尿道狭窄者,尿管宜细。

4.对膀胱过度充盈者,排尿宜缓慢以免骤然减压引起出血或晕厥。

5.测定残馀尿时,嘱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後导尿。残馀尿量一般为5—10m,如超过100m1,则应留置导尿。

6.留置导尿时,应经常检查尿管固定情况,有否脱出,必要时以无茵药液每日冲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换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应让尿道松弛数小时,再重新插入。

腹部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确切的名称应该是腹膜腔穿刺术。

一、目的:

①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②适量的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③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④注入广定量的空气(人工气扳)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帽废,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编辑本段

二、禁忌症:

1、广泛腹膜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

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适应证:1.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内出血者。2.大量腹水引起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及腹胀者。3.需腹腔内注药或腹水浓缩再输入者。

编辑本段

三、方法:

(一)术前指导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

2、穿刺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3、向病人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4、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二)术前准备

1、操作室消毒

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毒液或洗手)

4、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虑,争取充分合作。

5、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6、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

7、准备好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消毒用品、胶布、盛器、量杯、弯盘、500ml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取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多头腹带、靠背椅等。

8、戴好帽子、口罩。

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

(三)操作步骤

1、部位选择(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2)左下腹部穿刺点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3)侧卧位穿刺点 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

3、穿刺层次(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2)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3)侧卧位穿刺点层次 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4、穿刺术 A 消毒、铺巾 a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毒一次。b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打开腹穿包(助手),铺无菌孔巾,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孔巾有孔部位。c术前检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8或9号带有乳胶管的腹腔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输液夹子、纱布、孔巾。B 局部麻醉 a术者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装,术者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约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局部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C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D术后处理 a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捡查腹部体征。如无异常情况,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术后反应。b书写穿刺记录。E 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a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滑出。b定做要准确,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c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空畅和回肠,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d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00m1(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e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及时处理。f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以免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

编辑本段

四、注意事项:

1、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卵巢囊肿,包虫病;禁忌腹腔性穿刺放腹水。

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3、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放液过程中要注意腹水的颜色变化。

4、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5、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腹膜壁层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入。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6、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7、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视察病情变化。

胸腔穿刺术

适应症

1.外伤性血气胸。

2.诊断性穿刺。

3.胸腔积液。

禁忌症

1.病情垂危者。

2.有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3.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方法步骤

1.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健例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病例臂伸过头顶。或取斜坡卧位,病侧手上举、枕于头下或伸过头顶,以张大肋间。

2.穿刺部位宜取实音处。一般在肩胛角下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包裹性积液者,应根据叩诊实音区、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

3.进针应沿下一根肋骨上缘缓慢刺入。当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上注射器,放开夹佐胶管的钳子后即可抽液。注射器卸离乳胶管时,应将管子夹闭,以防空气进入。

4.抽液结束后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口盖固定。

注意: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ml。

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4.抽液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复查胸透,观察有无气胸并发症。

胃肠减压术

胃肠减压术是胸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其目的是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利于伤口的愈合。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 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针对这一问题,将260例胃肠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改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腹胀及引流等情况。结果:两组腹胀及引流液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观察组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明显减轻腹胀。

有文献报道,插胃肠减压管直至导管侧孔全部进入胃内的深度为55~60 cm。亦证明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置管时间延长。观察组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此方法可取。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

胃肠减压术适用于各型肠梗阻病人;胃部疾病需要排出胃内容物者。胃、食管、肠管手术后以及腹腔内或腹膜后的手术,引起暂时性肠麻痹者。

编辑本段胃肠减压术的原理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取坐位或斜坡位,清洁鼻孔,将胃管前段涂以润滑油,用止血钳夹闭胃管末端,顺鼻腔下鼻道缓缓插入。

2.胃管插至咽部时,嘱病人头稍向前倾并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若恶心严重,嘱病人深呼吸,待平稳后在继续插入已量好的长度。用注射器抽净胃内容物,接上胃肠减压器。如系双腔管,待管吞至75cm时,由腔内抽出少量碱性液体,即表示管已进入幽门。此时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20ml空气,夹闭管口,其管端即靠肠蠕动滑至肠梗阻近段。

3.若抽不出胃液,应注意胃管是否盘曲鼻咽部,如没有盘曲,可注入少量盐水冲洗,观察是否通畅。或注入少量空气同时听诊上腹部,以证实管的位置是否已插入胃内。

4.最后用胶布将管固定于上唇颊部,连接胃肠减压器,无减压器者,用注射器每半小时抽吸一次。

5.操作时要经常检查胃管有无屈曲,是否畅通;若引起呛咳、呼吸不畅,应考虑是否误入气管,应拔出重插。

6.留置胃管期间,要做口腔护理。

7.保持负压吸引,直到腹胀消失。拔管时,应停止负压吸引后在拔出,以防损伤消化道粘膜。

8.近期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阻塞及身体极度衰弱者慎用。

灌肠术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解除便秘;降温;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并清楚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病人的病情、合作程度、肛周情况。(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灌肠溶液为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液体量为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ml。温度以39~41℃为宜,降温时用28~32℃,中暑病人用4℃生理盐水。(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二、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屏风遮挡。(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连接玻璃接管,并排气,夹紧肛管。(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三、注意事项(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编辑本段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出积气,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以及危重、老幼病人及孕妇等。

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病人、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溶液温度为38℃。选用“1、2、3”灌肠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或选用油剂,即甘油或液体石蜡50ml加等量温开水;或各种植物油120~180ml。

二、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至病床边,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2)润滑肛管,将注洗器接于肛管,排气并夹紧肛管,插入肛管7~10cm,放松夹子使溶液全部流入。灌毕再注入温开水5~10ml。(3)捏紧肛管并拔出,嘱病人保留10~20分钟后再排便。(4)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并记录。

编辑本段保留灌肠

目的: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病人 的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肠道抗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灌肠液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二、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解释,嘱病人先排便、排尿。(2)取适当卧位,臀部抬高10cm。(3)嘱病人深慢呼吸,轻轻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缓慢灌入药液。(4)拔出肛管后嘱病人至少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5)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病人反应和疗效,做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1)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2)肠道病病人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3)慢性菌痢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卧位。

编辑本段清洁灌肠

目的: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常用于直肠、结肠X线摄片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

操作方法为首先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生理盐水灌肠数次直至排出液清晰无粪便为止。灌肠时压力要低,每次灌肠后让病人休息片刻。每次灌肠的溶液量约500ml,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40cm。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既可用于诊断又可用于治疗。为了安全有效地实施这项操作,医师需了解腰椎穿刺的禁忌证、相关的解剖学和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危险的方法。虽然腰椎穿刺极少发生危险,但一旦发生,可以很严重,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了解腰椎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可将危险发生率降至最低。

适应证

腰椎穿刺用于获得脑脊液(CSF)样本,以帮助诊断感染、炎症、肿瘤和代谢过程。其治疗性适应证包括给予化疗药、抗生素和麻醉剂。

禁忌证

腰椎穿刺时患者的体位可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因此有一定程度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避免接受腰椎穿刺。下列患者也应避免接受这项操作,包括有脑疝形成征兆的患者、因颅内压升高导致初期脑疝形成的患者、颅内压有可能升高和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如果医师对实施腰椎穿刺存在顾虑,应在开始该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但CT不一定能确定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升高的征象。凝血障碍可增加脊髓血肿的发生危险,但现在人们还不清楚什么程度的凝血障碍会增加脊髓血肿的发生危险。对于以前接受过腰部手术的患者,如果由介入放射科医师利用影像学技术对其进行腰椎穿刺,则可能增加操作的成功率。

编辑本段操作 腰椎穿刺器械

商品化腰椎穿刺包内包括进行腰椎穿刺的必需器件:一支带针芯的腰穿针、皮肤消毒液、手术巾、收集管和一个测压计。首选22-gauge穿刺针,因为穿刺孔较小可减少发生CSF渗漏的危险。一般说来,婴儿使用1.5英寸(3.8 cm)的针,儿童使用2.5英寸(6.3 cm)的针,成人使用3.5英寸(8.9 cm)的针。

体位

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或坐位。为获得准确的开放压并减少穿刺后头痛的危险,侧卧位较好。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在任何体位接受腰椎穿刺,因此医师要学会在患者左侧、右侧卧位以及直立位时进行该操作。患者的基本姿势一旦确定后,医师应指导患者采取胎儿体位或“像猫一样”弓起腰部,以增加棘突间的间隙。当患者为坐位时,腰椎应与桌面垂直,当患者为侧卧位时,腰椎应与桌面平行。

界标

在两侧髂脊上缘之间划一条线,与经过L4棘突的中线相交。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的间隙进针,因为这些位置点位于脊髓终末段的下方。医师应在消毒皮肤和注射局麻药之前摸清界标,因为这些操作有可能使界标模糊不清。使用皮肤标记笔标出正确的位置。

穿刺前准备

医师带上消毒手套后,用适当的消毒剂(聚维酮-碘或含氯己定的溶液)消毒皮肤,从中心开始,一圈一圈向外扩大。然后覆盖消毒巾。

止痛和镇静

腰椎穿刺可使患者感到疼痛和不安,适合使用最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如果时间允许,医师可在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为其局部使用麻醉药乳膏。在皮肤消毒并铺上消毒巾后,可以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也可以使用全身镇静药和止痛药。

腰椎穿刺

医师再一次摸清界标后,在中线位置、下一个棘突的上缘插入带针芯的穿刺针,针头朝向头部,约呈15度,似乎是向着患者脐部的方向。CSF漏可引起穿刺后头痛,最新资料提示,采用“铅笔头样”针头可降低头痛的发生危险,因为这种针头可使硬脊膜囊的纤维散开,而不会将其切断。如果使用较常用的斜面针头,针头的斜面应位于矢状面,这样也可以使与脊柱轴平行的纤维散开,而不会将其切断。

如果进针位置正确,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突间的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内椎静脉丛、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医师可感觉到一种突破感。此时,应将针芯拔出2 mm,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流出。如果穿刺不成功,并碰到骨,将穿刺针退至皮下组织,但不要退出皮肤,调整好方向后再次进针。针头一旦进入蛛网膜下腔,就有CSF流出。如果穿刺时有创伤,CSF可能稍带血色。收集CSF时,CSF应清澈无血,除非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脑脊液流出不畅,可将针头旋转90度,因为针头开口处可能被神经根堵塞。

开放压

只有侧卧位患者可以测量开放压。用一根软管将测压计与穿刺针的针座相连。这项操作应在收集任何样本前完成。当液柱不再上升后,读出测量值。您有可能看到因心脏或呼吸运动引起的液面搏动。

样本收集

应让CSF滴入收集管内,不应进行抽吸,因为即使是很小的负压,也很易导致出血。收集的液量应限制在最小需要量,通常为3~4 ml。如果患者接受开放压测定,医师应将旋转阀转向患者,让测压计内的CSF流入收集管内,进行CSF样本收集。收集了足量样本后,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随访

应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用纱布覆盖。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卧床休息可降低腰穿后头痛发生率,但事实并非如此。

编辑本段并发症

肥胖患者的界标很难确定,这对于医师是一种挑战。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侧凸、腰部手术史、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可能使腰椎穿刺较难完成。对于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请麻醉科医师或介入放射科医师会诊,以提高腰椎穿刺的成功率。腰椎穿刺的并发症包括脑疝、心肺功能受损、局部或牵涉痛、头痛、出血、感染、蛛网膜下表皮囊肿和CSF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头痛,其在腰穿后48小时内的发生率高达36.5%。头痛的原因是CSF从穿刺部位渗漏的速度超过CSF的生成速度。头痛发生率的增加与所用腰穿针的粗细有关。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如果颅腔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差大,就有可能导致脑疝。在腰椎穿刺过程中,这种压力差可增加,导致脑干疝形成。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神经系统体检,可以发现易发生脑疝的高危患者。如果医师对进行腰椎穿刺仍有顾虑,CT可能有帮助,但颅内压升高不一定都能被影像学检查发现。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接受CT检查,因为它可延误诊断和治疗。有出血性素质的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出血,出血可导致脊髓受压。关于凝血障碍程度与出血危险的关系,尚无绝对标准,所以医师必须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判断。蛛网膜下表皮囊肿是因皮肤栓子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采用有针芯的穿刺针就可避免其发生。

吸氧术

对弥漫性肺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纤维化、肺间质水肿、肺泡细胞癌及癌性淋巴管炎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散损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所致的缺氧,并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引起通气过度,PaCO2偏低,可给予吸较高氧流量浓度(35%一45%),纠正缺氧,通气随之改善。但晚期患者吸高浓度氧效果较差。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血症患者来说,为了取得较好的氧疗效果,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以上;如果每日吸氧24小时,效果更好。重症缺氧病人应24小时持续给氧。这些病人应在监测下进行氧疗,避免发生氧中毒。用品

氧气装置一套、鼻导管、棉签、胶布、或用氧气面罩、扳钳、止血钳、漏斗各一。编辑本段操作方法

① 先检查流量表开关是否关紧。打开总开关,再慢慢打开流量表开关,连接鼻导管,观察氧气流出是否通畅,然后关闭流量表开关。

② 将氧气筒推至床旁,使流量表开关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

③ 向病人解释,以便取得合作。

(-)鼻导管法:

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2.打开流量表先调节氧流量,后连接鼻导管,将鼻导管用水沿润后,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

3.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或鼻背及面颊部。

4.调节流量。缺氧伴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者,1 ~2 L/分钟,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2~4L/分钟;心脏病、肺水肿患者,可用4~6L/分钟。(一般成人氧流量2-4L/min。严重缺氧者4-6L/min,小儿1-2L/min。)观察吸氧情况并记录吸氧时间。

5.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和玻璃接头,后关流量表小开关,取下鼻导管置于弯盘内,清洁面部并去除胶布痕迹,关闭总开关,重开小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此法节省氧气,但可刺激鼻腔粘膜,长时间应用,病人感觉不适。

(二)口罩法:

以漏斗代替鼻导管,多用于婴幼儿。将漏斗罩于患儿口鼻处,距离皮肤约l~3cm。也可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动。一般流量4~5L/分钟。

(三)面罩法:

1.检查面罩各部功能是否良好。

2.放上面罩,使与患者面部密合,以橡皮带固定。

3.调节流量:一般3~4L/分钟,严重缺氧者7~8L/分钟。

4.本法适用于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四)鼻塞法:

适用于较长时间用氧者,无导管刺激粘膜缺点,患者舒适,使用方便。

1.试净鼻腔,将鼻塞塞入一只鼻孔,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严鼻孔为宜,勿深塞入鼻腔。

2.调节流量同鼻导管法。

编辑本段操作方法

(一)切实做到防火、防油、防震。氧气筒存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或放置易燃物品,禁止在简的螺旋处涂油。

(二)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流量表指示与流量是否正确。调节流量时,应充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粘膜。

(三)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 8~ 12h更换鼻导管一次,并更换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与压迫。

(四)简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493.3kPa(5kg/cm2)压力,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简内,于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五)氧气筒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以便于使用时鉴别。各班交接班时,应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有缺损、漏气、氧气量是否够用,如有缺损、漏气应及时补充及修理,以免影响急救和治疗。

编辑本段吸氧术-介绍

1.如何选择吸氧方法?

1)鼻导管给氧:插入较深,不易滑出,适合神志不清或昏迷病人

2)导气管给氧:适用于失去知觉者。

3)鼻塞法:适用于需较长时间给氧者,如心肌梗死,休克等。

3)面罩给氧。但适合于过度通气而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的给氧治疗。

4)面帐及氧气帐给氧(适用于小儿)。

5)环甲膜穿刺给氧:只能作为提供有效通气的暂时措施。

6)食道封闭导管:只宜作为对昏迷无自发呼吸者在不能作气管内插管时的一种暂时手段。

7)气管内插管:昏迷无自发呼吸者。

8)气管切开置管:为较理想的人工气道。

编辑本段吸氧术-注意问题

吸氧在流量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并存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若高流量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浓度至关重要。

吸氧在时间长短方面应注意哪些?

长时间吸高浓度氧可产生氧的毒性作用,影响到肺、中枢神经系统、红细胞生成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视网膜,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对呼吸器官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即可出现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咳嗽、胸痛;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呼吸困难。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导尿术操作 篇2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共行导尿术116例, 其中男72例, 女44例, 年龄32岁~83岁。116例中前列腺增生症并急性尿潴留52例, 各种急性中毒29例, 急性脑血管病15例,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11例, 失血性休克6例, 膀胱癌3例。

2 失误统计

经过对116例导尿患者的总结, 发现存在的失误有:操作粗暴引起损伤性出血5例;尿潴留患者导尿后1次大量引流尿液导致膀胱出血4例;导尿后引流管人为疏忽导致阻塞1例;尿液回流到膀胱3例;导尿管长期开放引流12例;在膀胱空虚状态下或者拔除导尿管前先彻底排空尿液再拔管, 结果出现复发性尿潴留2例。

3 失误分析

3.1本组中操作粗暴引起损伤性出血5例, 均发生在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症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前列腺增生使前列腺段尿道弯曲、伸长, 呈裂隙状, 由于围绕尿道的腺体结节增生, 使弯曲的尿道呈不同的角度。同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发生急性尿潴留时候, 往往由于久坐、饮酒、感冒等使前列腺段尿道充血水肿明显, 从而使导尿难度增高, 而导尿护士急于成功, 导致硬性插入造成损伤。所以导尿护士一定要耐心沉稳, 遇到插管阻力明显时, 可稍等片刻, 让患者做深呼吸, 减低腹压, 使膀胱颈部肌肉松弛, 再徐徐插入, 尤忌反复抽动尿管, 最大限度地避免损伤出血。利多卡因尿道黏膜麻醉可减轻疼痛, 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 有利于插管成功。对于导尿管反复插入失败患者, 应和主管医师协商改为膀胱穿刺或造瘘术。

3.2尿潴留患者导尿后1次大量引流尿液导致膀胱出血4例。膀胱过度充盈且极度虚弱者潴留尿量超过1 000 m L时应分次放尿, 以防止腹压突然降低而发生虚脱或膀胱内出血、反射性尿闭等[1]。有一些护士不具备此知识, 看着患者由于尿液潴留痛苦不堪的样子, 急于1次放完尿液, 结果造成膀胱出血。尿潴留患者导尿后严格控制首次排尿量小于600 m L, 夹管15 min~30 min后再放, 慎防膀胱反应性充血[2]。

3.3导尿后引流管人为疏忽导致阻塞1例。该例患者导尿成功后, 护士随即给予连接引流管及尿袋, 但随后观察6 h患者无新的尿液引流出来, 但患者膀胱逐渐充盈明显, 且有明显的尿液, 经反复查找原因才发现是引流袋与导尿管连接时未把接头帽取下, 直接连接导尿管而造成引流管阻塞。提示我们在导尿的护理操作中一定要按护理流程进行, 做到一丝不苟, 注意每一个操作细节, 不能遗漏, 才能避免失误。

3.4尿液从尿袋回流到膀胱3例。其中2例是患者起床时, 家属将固定的尿袋取下后高于患者的膀胱位置, 1例是患者引流袋完全充盈后回流, 均因发现及时, 未引起尿路感染。引流管和集尿袋位置的高低对于保持尿液引流的通畅是非常关键的, 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必须低于患者的膀胱位置, 这样可防止尿液反流入导尿管和膀胱内。同时防止引流管受压或发生扭曲、堵塞, 从而保持尿液引流的通畅, 减少反复插管导致的感染[3]。

3.5导尿管长期开放引流12例。长期开放引流违背了正常排尿模式, 易使膀胱贮存功能废用, 排尿反射中断, 使拔管后不易恢复自主排尿。当清醒患者无尿意、膀胱不充盈时开放尿管, 不能刺激膀胱肌的收缩, 使膀胱功能得不到训练。所以, 留置尿管后昏迷患者一般2 h或3 h开放1次, 保持管道通畅。清醒患者易合作, 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尿意和膀胱充盈度确定放尿时间, 这样可使留置导尿患者的排尿模式与正常排尿相似, 膀胱的贮尿及排尿功能继续起作用, 拔管后易恢复膀胱功能[4]。

3.6在膀胱空虚状态下或者拔除导尿管前先彻底排空尿液再拔管, 出现复发性尿潴留2例。膀胱充盈有排尿要求时, 拔除尿管后借助已经建立起的排尿反射, 及时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一般均能立即排尿;首次排尿成功后, 为以后顺利排尿增加了自信, 所以在膀胱充盈时拔管是最佳时机, 可明显减少复发性尿潴留的发生。其做法是拔管前先夹紧导尿管, 给患者大量饮水, 也可以静脉输液或经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 待膀胱充盈 (450~500 m L) 后, 消毒尿道口及会阴, 将导尿管气囊内的水抽空, 嘱患者自行排尿, 导尿管随大量尿液排出体外。我们体会这样做出现复发性尿潴留的机会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郭晓霞, 等.留置导尿病人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护理研究, 2005, 19 (9) :1793-1794.

[2]张彩虹.留置导尿的相关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 2003, 10 (4) :62-64.

[3]许京悦, 张秀英, 范伦霞.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 2006, 12 (21) :1997-1998.

高龄女病人导尿术新探 篇3

【关键词】高龄女病人;导尿;护理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年龄老龄化,高龄病人就医住院人数逐年增多,给医院护理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笔者通过对多例高龄女病人尿道口变异问题细致的分析研究,试图找到解决此问题的更好办法。

女病人导尿因尿道短、直,一般插管比较容易,但对一些老年,尤其是高龄女病人导尿,往往会遇到寻找尿道口困难的问题,即在阴道前上方、阴蒂后方无尿道口可见,笔者从2010年1月至今,对多例尿道口寻找困难的高龄女病人进行了分析研究,现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

例1:张某,女,81岁,因脑干出血入院,病人已处昏迷状态,为了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及观察日出尿量,行留置导尿术,当消毒分离小阴唇再消毒尿道口时,在阴蒂后方至尿道口处未见到尿道口,只见到萎缩的阴道和变小的阴道口。

例2:徐某,女,86岁,因急性脑梗塞,尿储留急诊入院,因尿储留需立即导尿,当消毒外阴时,见阴蒂,大小阴唇均萎缩,在阴蒂和尿道口之间用手指左右反复分离,查找,未见尿道口,只见前庭粘膜苍白。

例3:李某,女,80岁,因慢性阻塞性肺心病,心功能三级入院,为准确记录尿量及测尿比重,了解心、肝、肾功能,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行留置导尿术,同样在正常解剖位置找不到尿道口。

例4:王某,女,82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诊入院,为了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及尿比重,行留置导尿术,均未在正常解剖位置找到尿道口。

例5:谢某,女,80岁。因股骨颈骨折、脑血栓急诊入院。患者小便失禁。为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褥疮,观察尿量,行保留导尿。当消毒大小阴唇再消毒尿道口时,在阴道前阴蒂后找不到尿道口,只见严重萎缩的阴道和变小的阴道口。

例6:李某,女,78岁。因陈旧性Ⅲ度会阴裂伤、Ⅲ度子宫脱垂并感染住院。在消毒外阴时,见阴蒂、大小阴唇均萎缩。在阴蒂和阴道口之间用手指左右分开并反复查找,不见尿道口。可见脱出阴道口之外的12cm×9cm子宫体,表面糜烂、部分坏死,呈暗紫色,前庭区黏膜苍白。

2 操作方法

2.1 适合体位 先按导尿标准体位,协助患者取屈膝仰卧位,两腿略外展。常规消毒外阴后,由两位助手分别站在患者两侧,双手掌心朝上握住患者小腿并抬高,使患者处于类似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外阴[6]。

2.2 正确插入 常规消毒外阴后,戴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轻轻伸入阴道1.5厘米至2厘米时,屈曲指端关节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即在外翻之粘膜中找到尿道口,变异的尿道口一般陷入不深,手指不须伸入阴道过深,导尿管置入方向不是像正常一样直进,需顺翻转阴道前壁所造成的尿道弧度慢慢插入[3]。

3 讨论

标准的导尿体位是“协助患者取屈膝仰卧位,两腿略外展,暴露外阴”[ 1 ]。女性患者尿道口短而直,据此操作标准,大部分女性患者可顺利导尿,但对于老年女性患者则有困难。使患者处于类似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外阴,可以容易找到尿道口。

正常尿道口在前上方,阴蒂后约2~2.5厘米处为矢状裂,周围隆起呈乳头样,妇女进入老年期,由于会阴部肌肉松弛,而导致了尿道口回缩,阴道是有粘膜和肌肉构成的管道,因老年病人阴道有很多横纹、皱襞及弹力纤维,阴道口有环状横纹肌,进入老年期,肌肉结缔组织趋向萎缩,阴道粘膜苍白,阴道逐渐变小。[2]上述6例系高龄女病人,她们外阴和阴道的变化完全符合老年期的生理特点,正因为肌肉结缔组织的萎缩导致了阴道的萎缩,萎缩的阴道牵拉了回缩的尿道口,使尿道口陷入阴道前壁之中,所以上述6例女病人的尿道口在正常的解剖位置是找不到的。

4 术后护理

因高龄女病人留置导尿管插管不易,加之反复插管易引起尿道口粘膜损伤或造成上行性感染。故留置导尿插管成功后,一要插入长度适宜为8~10厘米,二要固定牢固,阻止滑出,三要适时拔掉导尿管,需长时间插管应定期用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4]

5 结论

笔者通过对多例尿道口寻找困难的高龄女病人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使患者处于类似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外阴,然后从阴道前壁中寻找尿道口的方法,经反复验证,得出结论:使患者处于类似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外阴,然后从阴道前壁中寻找尿道口的方法准确可靠,操作、护理规范可最大限度减轻病患痛苦。[5]建议在操作和护理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后推广使用该技术。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7

[2]刘芳.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16

[3]杨希香. 高龄女病人导尿术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5,7

[4] 李艳玲.导尿及留置导管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7

[5] 薛鹏军.手术室开展无痛导尿术的必要性与方法[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1

临床技能-执医操作-导尿 篇4

一、操作步骤

A、女性

1、准备物品:一次性无菌导尿包、油布一块、弯盘一个

选择导尿管:根据患者的性别和年龄选择导尿管的规格:8~10号用于小儿;12 号用于年轻女孩;14~16 号适用于一般女性。三腔导尿管一般为20 号以上。

2、核对患者信息,并做出适当交代。

口述:你好,你是1床的xxx吗?我是你的管床医生,由于病情需要现在要给你上导尿管,可能有点不舒服,需要你配合一下好吗?(若为男医生则需要有女医务人员陪同)

3、六步法洗手。

4、检查各物品的密闭性、有效日期(包括总有效期和开封后有效期)。治疗车及物品放置于右手边。

口述:一次性无菌导尿包密闭性良好、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5、摆体位

口述: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外展,脱去其对侧裤腿盖于近侧腿上,盖被遮盖上身和对侧的下肢,露出外阴,调整光线保持观察尿道口的最好条件,臀下垫一油布,将弯盘置于会阴下油布上。

6、打开无菌导尿包,左手带手套,拿出消毒棉球,依次消毒阴阜、大阴唇,左手分开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肛门,每个部位应使用一个新的棉球(共8个棉球),脱手套。

7、打开内层导尿包,戴手套,铺巾,准备消毒棉球、石蜡油纱布。

8、检查导尿管:用注射器向导尿管球囊内注入注射用水或蒸馏水,检查球囊的完整性(不能用手碰到),如果球囊不能膨胀或者漏气漏水,则导尿管不能使用。

口述:导尿管球囊密闭性良好,可以使用。

9、润滑导尿管:用石蜡油纱布润滑尿管前端,女性2.5-5cm。

10、再次消毒:左手分开小阴唇,右手消毒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将弯盘置于会阴下。

11、插管:接引流袋,用镊子插导尿管6-8cm,见尿流出,再入5-7cm,气囊注水10-15ml,轻拉受阻,(可嘱病人做深呼吸,减轻尿道括约肌的紧张。女病人导尿时若插管误入阴道,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再重新插入)。

口述:现在给你上尿管,可能有点不舒服,尽量不要动,很快就好。

12、将洞巾撕开,引流袋从一侧大腿下穿过挂在床边,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回复体位。

13、嘱咐患者,不可自行拔管,记录,整理物品离开。

口述:尿管已经给你插好了,可能刚开始会有不习惯,有什么不舒服就找护士或者找我,不要自行拔管。

每次放尿量一般800~1000ml。需要收集尿标本时,留取需要的尿量20~30ml。膀胱高度膨胀时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以免导致晕厥和血尿。如果是一次性导尿,则平稳缓慢拔出尿管。留置导尿须将尿管的末端与尿液收集装置的引流管连接起来,把尿袋挂在床架上,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

记录:插入尿管的种类和规格、打入气囊中的液体的量、尿液的特征、导尿的原因、标本的收集以及病人对操作和健康教育的反应。B、男性

1、准备物品:一次性无菌导尿包、油布一块、弯盘一个

选择导尿管:根据患者的性别和年龄选择导尿管的规格:8~10号用于小儿;男性用16~18 号导尿管。三腔导尿管一般为20号以上。

2、核对患者信息,并做出适当交代。

口述:你好,你是1床的xxx吗?我是你的管床医生,由于病情需要现在要给你上导尿管,可能有点不舒服,需要你配合一下好吗?

3、清场,拉帘子,六步法洗手。

4、检查各物品的密闭性、有效日期(包括总有效期和开封后有效期)。治疗车及物品放置于右手边。

口述:一次性无菌导尿包密闭性良好、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5、摆体位

口述: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外展,脱去其对侧裤腿盖于近侧腿上,盖被遮盖上身和对侧的下肢,露出阴部,调整光线保持观察尿道口的最好条件,臀下垫一油布,将弯盘置于会阴下油布上。

6、打开无菌导尿包,左手带手套,右手持镊子夹出消毒棉球,依次消毒阴阜、阴茎背侧,左手持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并提起,消毒阴茎腹侧(从下往上消毒)、阴囊,持纱布翻开包皮。再用一个棉球消毒消尿道口、龟头、冠状沟,消毒2遍(共6个棉球),脱手套。

7、打开内层导尿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将尿道外口露出,准备消毒棉球、石蜡油纱布。

8、检查导尿管:用注射器向导尿管球囊内注入注射用水或蒸馏水,检查球囊的完整性,如果球囊不能膨胀或者漏气漏水,则导尿管不能使用。

口述:导尿管球囊密闭性良好,可以使用。

9、润滑导尿管:用石蜡油纱布润滑尿管前端,女性12-17.7 cm。

10、再次消毒:操作者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并提起,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依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冠状沟、尿道口。每个棉球只用一次(共4个棉球)。

11、插管:接引流袋,用镊子插导尿管16-20cm,见尿流出,再入5-7cm,气囊注水10-15ml,轻拉受阻,(男病人导尿时,左手用无菌纱布固定阴茎,两手提近冠状沟区,手掌抵靠阴茎使其提起,与腹壁成60°,插入过程中如有阻力可稍放平。并嘱患者深呼吸。)包皮复位。

口述:现在给你上尿管,可能有点不舒服,尽量不要动,很快就好。

12、将洞巾撕烂,引流袋从一侧大腿下穿过挂在床边,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回复体位。

13、嘱咐患者,不可自行拔管,记录,整理物品离开。

口述:尿管已经给你插好了,可能刚开始会有不习惯,有什么不舒服就找护士或者找我,不要自行拔管。

二、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l.导尿术的目的? 可分为诊断性和治疗性。包括尿潴留减压,留尿检查,监测尿量,不明原因可疑尿路梗阻,尿动力学监测检查,膀胱尿道造影、冲洗等,术前准备等。2.导尿术的禁忌症?

急性尿路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月经期等;前列腺肥大插管困难、尿道术后、骨盆骨折、尿道损伤应咨询专科医生。3.导尿时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导尿管一经污染或拔出均不得再使用;

2)操作应轻巧,避免损伤尿道;

3)导尿管前端插入部位应涂足够的石蜡油。女性2.5-5cm,男性12.5-17.7cm;

4)导尿管管径不宜过粗,8~10号用于小儿,12 号用于年轻女孩,14~16 号适用于一般女性,男性成年人以16-18号为宜,三腔导尿管一般为20号以上;

6)插入深度:女性病人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入1-2cm;男性病人插入尿道18-20cm左右,见尿后再插入1-2cm。

5)每次放尿量一般800~1000ml。需要收集尿标本时,留取需要的尿量20~30ml。对膀胱过度充盈的患者,导尿时尿液放出速度不能太快,如一次放出超过1000ml就可能产生休克或膀胱出血。

4.为男性病人导尿,为什么要将阴茎提起? 因为男性尿道较长,有两个弯曲即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可方便导尿管插入。

5.对男性尿道狭窄病人应如何置导尿管? 选用新的质较硬的导尿管,大小要合适,先从尿道注入2%利多卡因2-3ml后再插尿管,如果失败改用金属导尿管或尿道扩张后再置导尿管。6.会阴区及粘膜部位不可使用刺激性的碘酒或酒精进行消毒。

7.测残余尿时,嘱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后导尿,残余尿量超过100ml 为尿潴留。8.留置导尿时应反复检查尿管固定情况,留置时间一周以上者需用生理盐水或含低浓度抗菌药液每日冲洗膀胱一次;每隔5-7 日更换导尿管1次,再次插入前应让尿道松弛数小时,再重新插入。

9.长期留置导尿时,拔管前3 天应定期钳夹尿管,每2小时放尿液一次,以利膀胱功能恢复。

10.导尿管水囊不能放水时,应由外端逐渐向里端剪断导尿管,若至近导尿口时仍无法正常放水,可在膀胱镜下将气囊弄破后再拔出导尿管。

女患者导尿术情景教学的论文 篇5

一、资料与方法

1.教学方法

对照组班级在护理实训室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和练习;实验组班级在模拟病房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和练习。

2.教学效果评估

一是女患者导尿术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学校女患者导尿术评分标准对两个班级进行考核,分为爱伤观念10分、女患者导尿术操作技能的规范性60分、护患沟通20分和操作后的评价10分四个方面,满分100分。二是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分别发放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测评结果分为:完全满意、大部分满意、部分满意和不满意,由教师计算两组的满意度,包括完全满意和大部分满意。

3.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女患者导尿术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在爱伤观念、操作技能、护患沟通技巧和操作后评价四个方面的得分分别是9.18±0.75、57.28±1.73、17.65±1.22和8.30±0.92;对照组在爱伤观念、操作技能、护患沟通技巧和操作后评价四个方面的得分分别是6.09±1.07、52.78±2.12、15.91±1.44和5.67±1.10,两组在四个方面的.得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108分,回收问卷108分,经整理和分析后,问卷的有效率为100%。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为76%。实验组学生认为此项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通过本项教学活动收获较大。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以教师示教为主,学生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效果较差。

三、讨论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篇6

【评估】

1、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胃肠减压的目的

2、患者鼻腔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等。

3、患者有无人工气道。

4、患者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

5、患者有无凝血障碍。【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盘内盛:一次性杯子(内盛凉开水或生理盐水)、治疗巾、一次性胃管、一次性20ml注射器、消毒弯盘一套(内有纱布2快)别针、消毒润滑剂、棉签、胶布、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PE手套、手电筒、快速手消剂、软尺、污物缸、必要时备血管钳。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 【方法】

处置医嘱→评估→转抄至治疗单上→携用物(电筒、手消、治疗单)评估

核对床尾卡、姓名→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患者:张宁。护士:张宁,你好,你看你马上就要进行手术了,在进行手术前呢我们根据医嘱要给你进行胃肠减压,胃肠减压呢就是将胃管从你的鼻腔放入到胃内,通过胃肠减压可以吸出你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这样可以增加你手术的安全性,也可以增加你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护士:你以前做过消化道手术吗?有没有什么凝血障碍疾病?有没有做过鼻腔手术?患者:没有。

手电筒检查鼻腔→嘱患者吹气(双侧)→手消。环境安全、安静、清洁,光线适宜,适合操作。

携用物到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张宁,你看用物已为你准备好了,现在我就给你进行操作了,在操作过程中你有什么不舒适请你一定要及时告诉我)→测量胃管应插入的长度 →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 →手消→取棉签→清洁鼻腔 →颌下垫治疗巾→检查并打开弯盘放于患者嘴角→准备润滑剂 →打开一次性胃管、注射器放入弯盘 →戴手套,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并夹闭胃管末端 →润滑胃管前端 →左手托住胃管 →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张宁,我现在就要给你插管了,在插管过程中你要是恶心,可以张嘴哈气或者深呼吸)→插至10~15cm(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插管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呼吸)→插胃管至所测量的长度 →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三种方法:回抽胃液、带听诊器放于胃部,同时向胃内注入空气,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有温水的杯子内,如果无气泡逸出证明在胃内)→脱手套 →妥善固定胃管 →手消→检查胃肠减压器外包装,连接胃肠减压器(先连接别针,连接时反折胃管末端)→固定胃肠减压器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元 →手消 →交代注意事项(张宁,胃管已经为你放好了,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适?患者:没有。护士:在胃肠减压期间要禁饮禁食,注意不要使胃管滑脱,翻身时要避免使胃管折叠、受压、扭曲,下床时要妥善固定胃肠减压器,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注意扶住胃管,好的,你还有什么需要吗?患者:没有。护士:如果你有什么不舒适请你按床头铃叫我,我也会定时来看你的,谢谢你的配合,祝你手术成功)推车回治疗室 →处理用物 →洗手,脱口罩 →记录。【理论提问】

1、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什么?

答、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积聚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增加手术安全性;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

2、为昏迷患者做胃肠减压时应注意什么?

答、为昏迷患者插入胃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咽喉部时(15cm左右),左手托起其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在口腔中。

3、插管过程中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时如何处理? 答: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4、测量胃管置入长度的方法。答:(1)鼻尖到耳垂及剑突的距离。

改良男性导尿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140例男性需留置尿管患者。入组条件:年龄18~60岁, 施行非泌尿系手术前、无泌尿系感染、无尿道畸形或包茎, 无脏器功能衰竭, 留置导尿管时间在1~7d内, 留置时间平均为3d。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年龄、患病种类、留置尿管时间等分布上基本相似, 按留置导尿管术常规操作流程及操作流程改进后流程共同完成留置导尿管术, 并定时采集导尿管内及集尿袋内尿样作细胞学检测。两组分别观察留置尿管前后尿路感染发生率。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按教科书常规流程操作。

1.2.2 对照组

按改良后流程操作具体操作方法是:操作前准备无菌棉签一包, 2ml无菌注射器抽0.5%碘伏1ml, 利多卡因凝胶1支, 20ml无菌注射器抽无菌注射用水12ml备用;操作者撕开气囊导尿管外包装备用, 左手戴清洁手套, 用一块清洁纱布包绕阴茎露出龟头并提起阴茎, 右手用0.5%碘伏棉签从尿道口开始由中心向外周环形消毒尿道口及龟头, 更换棉签消毒3次, 然后右手持吸有0.5%碘伏的注射器 (支掉针头) 向尿道内注入碘伏液0.5ml, 同法注向尿道内注入利多卡因明胶2ml润滑尿道, 右手隔内包装袋持气囊导尿管中段, 左手拇指、示指捏住导尿管头端的内包装袋, 将内包装袋前端沿虚线撕下, 右手持导尿管插入尿道, 左手拇、示指捏紧阴茎以隔着阴茎海绵体固定已插入尿道的导尿管, 右手隔着内包装袋向前移动导尿管4~5cm, 然后右手移至内包装袋开口端上2cm上继续插入导尿管至导尿管分叉处, 向气囊内注入12ml无菌用水, 轻拉导尿管至受阻, 接引流尿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置管48h后尿WBC (+~++) 发生率对照组为2.86% (2/70) 、实验组为2.86% (2/70) ;拔管前尿WBC (+~++) 发生率对照组为2.86% (2/70) , 实验组为5.71% (4/70)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常规操作方法留置导尿管术操作时间为8~10min, 消毒液用量40~50ml, 导尿用材料费用为一次性导尿包22元。改进操作流程后则分别为3~5min、消毒液用量10~15ml、导尿用材料费用为 (一次性导尿管8.15元、灭菌润滑油6.15元、引流袋1.5元、注射器1.5元) 共17.30元。

3 讨论

导尿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 对患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目前留置导尿管术操作过程繁杂、耗物、耗时;经研究改良后操作流程省时省力、减少耗材及费用, 减少护理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但肖柳红等[2]的研究仅在手术室且为全麻后术前的男性患者, 而本项目则是重点研究临床各科的无麻醉下男性患者, 如能普及应用, 则可达到节约成本, 节省时间, 尿道感染率低等, 更符合当代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改良操作流程留置导尿管术更符合无菌原则, 可节省大量物力人力, 并且操作时间短, 减少患者隐私部位长时间的暴露, 保护患者自尊, 更符合当代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通过对改良后的男性导尿术的观察分析, 尽管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优势,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护理人员对本项目操作流程不熟练, 在操作中造成用物污染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等;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充分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 可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男性导尿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0例男性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7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男性导尿术;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尿管。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置管48h后尿WBC (+~++) 发生率对照组为2.86% (2/70) , 实验组为2.86% (2/70) ;拔管前尿WBC (+~++) 发生率对照组为2.86% (2/70) , 实验组为5.71% (4/70)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常规操作方法留置导尿管术操作时间为8~10min, 消毒液用量40~50ml, 导尿用材料费用为一次性导尿包22元。改进操作流程后则分别为3~5min、消毒液用量10~15ml、导尿用材料费用为 (一次性导尿管8.15元、灭菌润滑油6.15元、引流袋1.5元、注射器1.5元) 共17.30元。结论 改良男性导尿术具有节约成本、节省时间、尿道感染率低等特点。

关键词:导尿术,护理,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21-223.

导尿术操作 篇8

【关键词】 留置导尿术;妇产科手术;护理

留置导尿术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用材料也在不断地改进,临床常规使用的橡胶导尿管因质地较硬、对尿道粘膜刺激性大、不宜固定及易脱落等因素影响,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稳妥,不需胶布外固定等优点,故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应用的逐渐推广,也发现气囊导尿管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如拔管困难、尿液引流不畅、漏尿等,这些不良影响可能与气囊内注液量的多少等有关[1]。现国内同行们针对临床上个体差异及人性化服务的提高,对不同患者在选择尿管留置导尿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对提高术前导尿术的成功与否,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治疗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对2301例患者在麻醉后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行无痛留置导尿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效地预防了各类并发症,患者感觉良好,巡回护士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现将我院使用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月,选择妇产科手术患者2301例,年龄20-55岁,身高155-175cm。其中腹式子宫全切除术200例,宫外孕术152例,卵巢囊肿剔除术80例,剖宫产术1869例,在手术前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该项操作安全方便,患者无痛苦感觉,能主动配合完成操作。

2 方 法

2.1 取材 我院采用的进口尿管,产地马来西亚,(由上海华钧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售后服务机构代理)型号14Fr气囊尿管,一次性无菌导尿包。

2.2 护理操作方法 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应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师摆好体位,给患者做好解释,消除患者顾虑,麻醉穿刺成功后,患者平卧取截石位,下肢外展,为患者行安全导尿术,打开无菌导尿包,并备14Fr气囊导尿管,该尿管粗细适中,尿管头圆平滑,戴无菌手套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铺巾,插尿管前检查尿管气囊有无漏气,能否充盈,(切忌不可使用油性润滑剂,润滑尿管,因为会致乳胶老化,气囊破裂),:常规同导尿术,导尿前先用生理盐水湿润尿管前段,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将尿管缓慢插入7-10cm,在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体容积向气囊内注入8ml-10ml[1]的0.9%生理盐水,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证实尿管固定于膀胱内,接好一次性集尿袋固定在床边[2],集尿袋应低于膀胱的高度,防止尿液逆流造成泌尿系逆行感染。

3 护 理

3.1 保持尿管通畅 术中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整个手术过程的每个环节,引流管要留出足够的长度,防止因翻身牵拉,使尿管脱出。避免挤压扭曲管路致尿管不通畅,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3.2 术中护理 巡回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保证患者在术中的护理安全,注意保暖,保持会阴部的干燥,床单平整无皱褶,并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发现异常情况随时报告医生。

在手术护理记录单备注栏内详细记录术前导尿的时间,插入尿管的深度,尿液的颜色性质,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的量,术中巡回护士要配合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的变化。

3.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巡回护士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皮肤清洁,伤口包扎,整理尿管、集尿袋,安全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签名。

4 小 结

术前行留置导尿术常规应在病房实施该项操作,我院开展的手术患者在麻醉起效后行无痛留置导尿术,是一项人性化服务的新举措,通过对妇产科2301例手术患者在麻醉起效后行留置导尿术的护理操作,我们的体会如下:

4.1 多数患者都能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主动配合接受此项操作,另外在选择尿管及气囊内注液量的多少也很重要,经过我们在临床上对各种型号尿管的使用体会: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对尿道粘膜的刺激,选择14Fr气囊尿管较为适用,该尿管粗细适中,成人患者较能接受。但同一型号气囊尿管在注入不同的注液量时,气囊形状、大小有所差异,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注液量过少,气囊容积不足,可出现尿管进入后尿道,引起尿道损伤或血尿,或者使排尿孔堵塞,无尿排出可致尿储留,甚至可置尿管滑脱。注液量过多,气囊越重,气囊对膀胱壁产生的压力越大使膀胱受压,同时,气囊所占膀胱内的空间也越大,从而可引起逼尿肌兴奋而出现漏尿等[1],因此不同型号的气囊尿管也应注入最佳注液量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并发症。

4.2 此项护理操作技术方便快捷,安全性好,特别对妇产科孕产妇及实施导尿术困难的女性患者,采用麻醉后留置导尿术是以一项很安全的护理技术操作。

4.3 術前行留置导尿术,能随时排空膀胱,暴露体腔脏器,便于手术医生在实施手术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在术中误伤其他脏器,是一项很必要的护理操作。

4.4 麻醉后采用一次性气囊尿管行术前留置导尿术,尿管不易脱落,不用按常规粘贴胶布固定,便于会阴部的清洁护理,能保持会阴部的干燥,总之,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患者痛苦小,患者易接受。

术毕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尿管管路是否通畅,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参考文献

[1] 刘敦玉,王益平,李光珍.不同型号气囊导尿管最适注液量的实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0.

上一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下一篇:鸡蛋的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