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建议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桃花源记》教学建议(精选10篇)

《桃花源记》教学建议 篇1

《桃花源记》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下面是它的教学建议。

本课拟用一个半课时教读。

由于文章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在此条件下,教师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有特色的教法来。下面提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一、关于诵读教学

本文共309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2.5分钟。假定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读过两三遍,课上再读七八遍,必能基本成诵。再加上教师及个别学生的示范朗读和检查背诵,课上用于诵读的时间不会超过35分钟。这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基本保证,从长远的眼光看,尤其应该如此,决不容忽视。

读和讲可以穿插起来进行。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读得顺畅,主要是字音准确,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并通过多次诵读熟悉故事;

2、对情节作一点分析,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具体地想像出故事的发展过程,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并牢牢记住文章中所有重要的语句,能读出一点“讲故事”的味道;

3、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能比较熟练地背诵全文。以上是就水平一般的教学班而言,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也无妨先背下来,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二、关于想像力的培养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想像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例如:

1、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

过去的诗人对此就有不同解释。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按这种说法,渔人这天并非出来打渔,而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桃花林的。南宋诗人谢枋得的看法与此不同,他写道:“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这是说,渔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缤纷”,自然有不少花儿落在水面,随流而下,渔人是在看到这些花瓣后,逆流而上到达桃花林的。这两种说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却也无妨以此引起学生的想像。

2、渔人何以敢入洞?

渔人见桃林面积之广(“夹岸数百步”),又是纯一色的桃树(“中无杂树”),为人间所罕有,已有“寻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尽头,发现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为这是“天外有天”的标志,便决意去追寻光源,满心希望能由此而直达仙境。

3、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村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至晋太元中已将近六百年。文中没有提到渔人所说的具体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为培养学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不宜过多,更不宜琐碎,要给学生留出自己发挥想像的余地,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基础知识题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晋太元中

2、缘溪行()

3、便舍船()

4、豁然开朗()

5、屋舍俨然()

6、阡陌()

7、黄发垂髫()

8、便要还家()

9、遂与外人间隔()

10、不足为外人道()

11、及郡下()

12、诣太守()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1、渔人甚异之。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问所从来。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三、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并指出它们的词性

1、便舍船

2、屋舍俨然

3、处处志之

4、寻向所志

四、区别下边几个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3、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五、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

人:

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结尾处写道:“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说明什么?

2、课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分析说明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请改正

1、“落英缤纷”指的是秋天草木凋零。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指的是与世人的衣着有很大的差异,仿佛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的服饰。

3、“皆叹惋”说明村人是因为听渔人叙述自汉至晋的.历史变化而叹惋。

4、文章结尾没讲清“遂迷”是怎样发生的,是作者的失误。

〖参考答案〗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jìn

2、yuán xī

3、shě

4、huò

5、shè yǎn

6、qiān mò

7、tiáo

8、yāo huán

9、suì jiàn

10、wèi

11、jùn

12、yì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1、捕鱼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异:对……感到诧异。

2、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豁:开阔。

3、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问(渔人)从哪里来。所:处所。

5、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咸:都。

6、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邑人:同乡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事。具言:详细地说出。

三、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并指出它们的词性

1、舍弃、离开。动词

2、房屋。名词

3、做记号。动词

4、标记。名词

四、区别下边几个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交错相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和孩子。专指妻子。

3、不要说,更不必说。不论,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五、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人:衣:悉如外人貌:黄发垂髻行:往来种作神:(见人)大惊情:怡然自乐。

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带有传奇色彩,而非实事实记。作者生活于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不安,民不聊生。文章中描绘的桃花源景象,只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社会。课文结尾的几句话,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2、文章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形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3、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⑴“忘路之远近”跟下文的“处处志之”是相互照应的,说明渔人此前没有到过这个地方。

⑵从“问所从来”可以看出,通向桃源的路一向不为“外人”所知;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确没有“外人”来过。

⑶渔人离开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下文重寻桃源的行动埋下伏笔。“处处志之”是指做了记号,“寻向所志”,寻的正是这些标记。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请改正

1、错。“落英”指落花,写的是暮春季节。

2、错。“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3、正确。

《桃花源记》教学建议 篇2

关于《桃花源记》的研究十分广泛。各界学者对于此篇文章有着不同的界说,影响较大的有体裁争议、桃花源真实性与寄托乌托邦理想的争议、陶渊明隐逸思想倾向的研究、桃花源人与渔者在诚信上的价值研究。另外,研究最多的是当前我国中学教师在《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上的推陈出新。下面就谈谈这篇古文的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一、研究综述

(一)体裁争议

《桃花源记》在体裁上的争议主要是它的文体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的争议。我国古代学者对于“小说”与“散文”不作区分,笼统地用“古文”或“文”来加以概括。另外,鲁迅将《桃花源记》认作杂传类作品。因此,《桃花源记》长期以来被归入“游记类散文”或“传记类散文”。[1]然而近代以来,对于文体争议越来越多。早在1995年萧东海就曾提出《桃花源记》体裁是小说,而非散文。2011年杨秋荣详细指出,《桃花源记》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志怪小说,并以陶渊明对神异鬼怪之书的浓厚兴趣进行佐证。

(二)真实性与乌托邦理想的争议

彭伊立等人曾就桃花源的真实性进行探讨,分析东晋时代背景下太守、武陵渔、刘子骥都是当时的真实人物,并推断出该地是酉水流域“武陵蛮”生活的地区。[2]反对者认为,桃花源实则是隐逸精神乌托邦,如黄文凯《桃花源记》并诗阐明政治影射和隐逸精神乌托邦的建构。陶渊明渴望“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之境。[3]

(三)隐逸思想倾向研究

数据库最早记录的关于陶渊明隐逸文化思想研究的是2001年邓安生从儒道两家论述陶渊明隐逸文化的根源,隐逸文化哺育了陶渊明,他认为隐居躬耕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况味,是陶渊明借助想象希冀改变社会现实,陶渊明个性解放而隐的隐居使他存其身而保其真。另外在黄文凯的论文中也以隐逸精神为主线论述《桃花源记》并诗。[4]

(四)诚信价值研究

桃源人曾请渔人保密,然而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背信弃义,透漏出世俗的丑态,急着向太守邀功请赏,这里陶渊明对渔人是批判的。这类研究代表作者姚永玲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诚信教育对当下学生的影响。[5]

(五)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大同小异,多是一线教师对《桃花源记》的教学思考以及设想。如劳少丽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开始,列出教学目标是熟读成诵、体会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列出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这些老师的教学法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诵读法,该方法的确能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悟。教学过程大体是诵读、翻译、复述、品位研读以及拓展延伸。

二、教学建议

(一)划清文体

对于目前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对于《桃花源记》的文体划分是有差异的,或者避而不谈的。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该文的认知。建议学者能就文体体裁达成一致,避免教学中存在的空白区,我个人主张《桃花源记》是散文,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对人心不古的鞭挞。

(二)诚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6]就目前网上公布的课堂实录而言,教师对渔人背信弃义行为并没有提及或提及甚少,如金陵中学某老师的教学实录,完全可以用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和“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与渔人“诣太守,说如此”的行径作对比,更进一步显现出桃源人的淳朴、渔人的世俗险恶心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三)问题设置

问题设计应注重启发性,结合学生阶段性心理认知结构设计问题,避免无效问题。这里举出在精读课文阶段,我设计的三个问题:

《桃花源记》的教学 篇3

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巧妙设问,化解古今异义之难度

弄懂文言词语的含义,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桃花源记》也不例外,尤其要注意辨析“鲜美”“妻子”“绝境”“交通”“问讯”“无论”等古今词义有差别的词语。如能巧妙设问,将枯燥乏味的文言词语教学设计成生动有趣的问题,既能省时、省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设计及教学实录:

A桃源人的先祖为躲避战乱,为何只带妻子而狠心抛弃儿女?

(“妻子”包括“妻”和“子”,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

B他们来此“绝境”,岂不是自寻死路?

(“绝境”的意思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样的做法取代了教师的直接讲授,转化为以上问题,岂不更有效?

二、自由畅谈,感受世外桃源之美丽

《桃花源记》美在何处?为了让学生体会桃源之美,可由学生重点分析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自由畅谈感受。

方案A:桃花源美吗?美在何处?

学生1:桃花源美在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上,这里有平整开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等,真是山清水秀啊!

学生2:桃花源美在安定而又和谐的幸福生活上,尤其让人羡慕的是老老小小的怡然自乐,老人老有所乐,儿童无忧无虑。

学生3:桃花源美在勤劳好客的民风上,人们来来往往,在田间劳作,有客来了热情招待,又是摆酒,又是杀鸡做饭。

学生4:这里美在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也可采用方案B:你愿不愿在桃花源居住,为什么?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这种开放性的题目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的景美、生活美、风情美。

最后,教师作总结:桃源人的生活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可同日而语,即使这样,对于桃源人来说,也是一种奢侈。由此可见,当时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痛苦啊!

三、因势利导,理解课文主题之深意

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利用三道讨论题,因势利导,对课文深刻的主题思想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1)“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给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桃花源人叹惋什么?(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汉末、魏晋时的历史情况:政治黑暗、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的人为何要说这句?(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3)渔人“处处志之”却再寻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也没有结果。为什么桃花源再也找不到了?

教师作总结:《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如今神州大地“江山如此多娇”,已处处可见桃源。陶渊明若地下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

四、探讨写法,分析《桃花源记》设计之奇妙

好的作品让人受益无穷,《桃花源记》不仅语言准确、叙事生动、主题深刻,而且情节设计奇妙。奇在何处?奇在作者能用寻常之事写出不寻常的结果。

首先,渔人捕鱼,沿溪而上,忘记路程的远近,乃普通平常之事,而渔人却因此“忽逢桃花源”,偶然发现桃花林,进而鬼使神差地进入人间天国——桃花源中;其次,渔人告别桃花源,处处“志之”,亲手做了标记。再访时竟然迷了路,岂不怪哉!第三,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也没有结果。如此亦真亦幻的设计,让桃花源如水中月、雾中花,充满神秘色彩,也给读者平添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篇4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识记理解文章的字解句意,我还是使用一贯用的方法:多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常听说熟能生巧。文章读熟了,好多意思自然而然就悟出来了,试想,一个同学文章都读的不通顺,想让他理解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我抓住早读课时间,让同学充分预习,反复的读,先把课文读通顺,然后找到自己感觉优美的句子,再反复读,能成诵最好。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疏通这篇课文文意时,我没有采用串讲的方式,因为我发现串讲的效果不大好,班级除了几个好学生能认真听讲记笔记,其他的同学坚持不了几分钟,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串讲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一节课讲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节课基本就是填鸭式,效果甚微,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疏通文意。先把这一小节的重点字词划给同学,因为理解文言句意时,关键字词非常重要,关键字词解决了,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差不多了,然后我再让同学根据注释,同桌或前后桌分组讨论,实在讨论不出来的字词先放那儿,然后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加以指导。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且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甚至是成绩很差的同学都能回答对问题,因为好多词意注释上都有,只要他们“有意注意”了,就能回答出来。即便是如此,我在讲到文句优美的地方,还是放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读,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

第二课时,由于时间紧张,很多第一节课该有的环节到这节课上都没有了,学生读的不够充分,自己展开也不多,因为紧张好多原来想好的过程都乱了,加上自己“功力”不够,所以感觉不好。因为很多文言字词,在已学过的多篇文言文中反复出现过,帮助学生找规律,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增强他们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但在第二课时这方面我做的很不够。好在由于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在分析文章思想时,学生配合的比较好。文章的写作顺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秘,桃源人对外界的戒备,及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学生都找到关键句子理解回答,这点让我感到比较欣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要锻炼自己的心里素质,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篇5

1、积极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乐趣,提升语文素养。

2、运用名师的教学经验,优化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我将课堂流程设计为三大板块。辩读文字板块,析读文意板块和品读文情板块,这种设计理念源自于我省 名师余映潮。在课堂实施的许多重要环节如话题的设计,活动的编排、导语的铺垫、朗读的穿插等。有许多也是受余映潮老师的影响。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引导 学生积极参入到语文实践中去。

3、课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文言文教学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逐层深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积累知识,体验情感,发现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长远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

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有部分不如人意的地方。

1、虽然安排了不同层次的读数活动,但因课堂容量大,文言文诵读积累本身比较枯燥,所以学生读书的激情不够,读得比较被动。

2、学生对课堂上设计的辩论、访谈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入,但组织纪律性不够好。多体现在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任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篇6

《桃花源记》为传统名篇,平时教学至少需要两个课时,备课时并没有细细的去感觉时间的长短,虽然课堂环节压缩了一些,课堂流程也自以为紧凑。但文言文教学要求实实在在,基本的教学内容是必须要完成的。

二、联想、想象的环节没有补充出来。

曾经听过一节课:“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琅琅美读、巧妙设问所引发的对作品难点的轻松理解、学生精彩纷呈的发言、“一一为具言所闻”的内容想象、“豁然开朗、无人问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词语积累,亮点迭出,听课老师和评课领导反映挺好,那节课是在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处理字词、疏通文意,这是枯燥的环节,却是最基础的铺垫。没有第一课时的平淡与扎实,就没有第二课时的从容与创新;没有平时教学的训练有素,就没有听开课时的潇洒与亮丽;所以第二节课处理得局促吃力,没有平时的从容与轻松,因该引起学生更多精彩回答得地方,例如“皆叹惋”,叹惋什么?““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的内容是什么?等环节也没有启发起来,上完这节课有无限感慨。

三、创新与稳重:

当别人称赞你稳重时,或者说,当稳重成为你的风格时,当惊醒:你也许已经老了,是否锐气不再,灵感不再,创新不再了?应该回放你的课堂——语言是否罗嗦?环节是否拖拉?节奏是否缓慢?设计是否陈旧?切不可盲目自大,止步不前。课上了不少,好象从来没有这样沉重过,甚至有些惶恐不安了:人到中年,没有老教师的境界与胸怀,好象也失去了年轻时的激情与创意。

四、课比天大:

《桃花源记》教学建议 篇7

一、释词辨析悟深义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收入的文言文, 有一些文言词语的释义是一直存在争议的。这些有争议的词语其实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又可以增加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趣味。如《桃花源记》中有一个带有争议的文言词语, 那就是“见渔人, 乃大惊”的“乃”。如何利用“乃”字培养学生思考力?我为此设计一串颇有意义的环节。

第一步, 让学生阅读, 说出句子的特点。“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学生读后, 能确认这是省略句。还要让学生知道这种主语的连续省略, 让句子更加流畅。这几句最大的特点是主语及部分人称代词的缺省。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言语现象。若将省略的成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还原, 就变成: (村人) 见渔人, 乃大惊, 问 (渔人/ 他) 所从来。 (渔人) 具答之。 (村人) 便要 (渔人)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第二步, 让学生思考渔人为何“大惊”。检索以往的教学实录, 有的说, 一个生人突然到来让村民“大惊”;有的说, 六百年来才看到一个“外人”让村民“大惊”;有的说, 担心这里的安静、和平、幸福濒临危险而“大惊”……此时, 笔者抛出问题:“根据你的理解, ‘乃’做‘于是’解, 还是做‘竟然’解?”从而展开第三个环节的学习。第三步, 展开小组合作:结合后面的内容, 说说“乃”的意义, 并说明理由。学生形成两种意见, 认为“乃”做“竟然”解的理由如下:村民在世外桃源已经生活六百多年, 从来没有见过外人, 一旦外人闯入, 怎能不惊?从后面的描写看出, 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多么和平、安宁, 这个外人的到来会不会带来灾难, 焉能不惊?“竟然”说明“大惊”程度之深。认为“乃”做“于是”解的理由如下:村民淳朴之极, 根本对渔人没有设防, 从他们不假思索地邀渔人回家就可以看出。村民六百年来都过着古朴的生活, 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 没有心机, 没有斗争。所以, 他们见到渔人虽然吃惊, 但不是十分夸张地吃惊。

这个环节的辨析过程是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 是学生从词语的“小口”深入文本大境界的过程。可是, 止步于此, 还不足以体会其中的深义。我顺势让学生读文章最后的部分, 在“遂迷, 不复得路”中体会, 村民的“大惊”是平常的表现, 还是惊慌的心理反映。这是第四步。学生明白, 村民根本不用惊慌害怕, 因为他们完全可以有办法迷惑渔人。课堂至此, 我又往前推进一步, 让学生在流畅的叙述语句中再次感受渔人和村民的心理, 体会文章语言背后深藏的意蕴。

我在教学实践中力求做到在语言的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思考力、思辨力, 深入文本的深处感受语言, 让学生真正明白文言文是语言学习的宝库。辨析、讨论是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深入的有效途径, 是一种站在言语的高度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方法。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会逐渐明白学习文言文不只是翻译、解释、死记硬背, 因而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二、高频词语探“衷曲”

作家在文学作品里会不知不觉埋设情感的言语线索。这些言语线索可能是句式, 可能是高频出现的词语。比如《桃花源记》中四次出现的“便”等等。高频出现的言语形式隐含着文本的重要信息。透过它们可以窥见文本深处的内涵。

下面笔者就以《桃花源记》中“便”字的教学来谈谈如何探寻文本的“衷曲”。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在层层推进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单字词语背后的丰富内涵。我让不同语境中的“便”的妙处“互见”, 比较映衬中赏读出背后的人物心理和性格。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条巧妙的路径:由“便扶向路”之“便”引出“便要还家”之“便”。第一步:我让学生读“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这段话, 对句式对动词做了充分赏析后, 我问:“这段话有一字用得特别精致, 它表明渔人做标记、告诉官府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我期待学生的正确回答, 也期待学生的错误理解。因为错误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的思考, 也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所以, 我在学生回答出“及郡下”的“及”时没有批评, 而是顺势引导, 让学生明白“及”背后的含义。这个小小的环节推动了课堂向纵深发展。之后, 有好多学生说到了“便”字。而对“便”的品悟我采用读议结合的原则, 给学生不设上限的充分思考时间, 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韵味。这样我就顺势进行第二步的教学:出示前面的带有“便”字的一句话:“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这样两个“便”碰撞后便火花四溅, 境界出矣, 味道出矣, 妙悟出矣。于是, 学生说出村民的“便”是淳朴、善良、返璞归真式的自我表现, 是善的表现;学生也说出渔人的“便”是险恶、告密、心怀不善的表现。师生演绎出了这样的妙境:成佛成魔一念间。这是对文本的解读, 也是对学生的教育;这是对字词的解读, 更是对文章的理解。第三步:再让学生悟读, 让学生明白村人最后叮嘱的“不足为外人道也”背后的秘密, 让学生懂得“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逃征苗”般的封建社会的罪恶。

“便”在文中深藏的言语秘妙通过合宜途径就一定可以被唤醒, 也一定能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美妙境界。

三、虚实相间入妙境

本文前两部分都指向了文言虚词, 都通过比较读出了其背后的丰富内蕴。本部分主要从虚实结合角度来探讨词语的内在含义, 品悟并探寻文言虚词和实词结合出的妙境。

我们阅读文言文时, 常常因为虚实结合的巧妙而拍手叫好。本人以《桃花源记》中的虚实相间的词句来谈如何探寻其中的妙境。

《桃花源记》的难点莫过于桃花源的飘忽无定、似有还无的特点。解决这个难题, 就要在虚实间腾挪比较了。为了探讨这个问题, 我先让学生体会桃花源的发现之旅。让学生读文章开头的文字, 感受“忘路之远近”“逢桃花林”和“忽”组合出的妙境, 让学生懂得桃花林是一下子出现在渔人面前的。前面的“忘路”和后面的“逢林”因为“忽”字而显得神秘莫测。再加之后面的“甚异”“水源有山”“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等, 桃源的被发现就更加扑朔迷离了。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很快明白:桃花源出现得确乎非同寻常。通过虚词、实词的结合, 学生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图。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能说出渔人发现桃花源和陶渊明写桃花源有相同之处:桃花源在陶渊明的笔下也是“忽逢”的吧。这一步解决后, 我再引导学生读桃花源难觅的语句上, 让学生在“处处志之”和后面的“迷”“不复得路”中关注“遂”字。学生总会说, 既然“处处志之”, 为什么会迷路呢?这简直不可思议。而一个“遂”告诉我们:他们是费了很大功夫去找的, 也一定是沿着“处处志之”的路线寻找的。确来过桃源花、又来寻桃花源的人却没有最终找到它, 再一次彰显了桃花源的传奇性!彰显了这种乌托邦的社会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社会中!“春来便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

在虚实词语间出入修炼, 在虚实词语营造的妙境中潜泳探寻, 就常常会触摸到言语的深层旨趣。

四、实词品读得堂奥

如果说前面三个方面的言语学习还是“登堂”的话, 那么, 细品文言实词才是真正的“入室”, 才能真正窥其堂奥。一篇文章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是文言实词, 作者的功力应该体现在这些实词的选用上。

本人以《桃花源记》第二段的实词来谈谈言语学习的策略。“便要还家”之“要”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之“延”以及“设酒杀鸡作食”可以看出村民的热情之态。让学生知道不是一人“邀”, 而是众人“邀”, 不是一个人请, 而是大家请。让学生想象村民邀请的场面, 想象他们的音容笑貌, 扑面而来的热情就感受得更深刻了。这些实词要学好、学扎实, 必须还原场景, 展开想象, 因为这些词语本来就是作者想象下的情景。这样的学习是地地道道的言语学习, 是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展开的学习, 这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

除了这样品读个别的词语外, 还要在实词和实词造成的空白间大做文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之“叹惋”和前面的“具言所闻”就留下了无穷的空白。“恰是未曾着墨处, 烟涛浩渺在眼前”, 探讨空白, 尝试填补其中的内容, 是学习语言的有效路径。这里的语言教学, 我除了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外, 还出示了幻灯片, 让学生了解当时桃花源外面的乱世。

陶渊明卒于公元427 年, 《桃花源记》写于陶渊明去世前6 年。不到400 年的时间内, 共发生战争800 余次, 战争造成的结果是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这张幻灯片的内容让学生感叹唏嘘, 这就是“叹惋”。这样, “叹惋”一词背后的深层内容就揭示出来了。作品的境界拓宽了, 作品的内涵丰富了, 言语就不只是表面的词语, 而成了负载着文化内涵的有血有肉的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不唯是学习现代文的应有之义, 更是学习文言文的应有之义。开掘文言文在言语教学方面的资源, 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 不仅可以让学生乐学文言文, 而且可以在言语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据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一个语文老师深入感受文言文的丰富言语信息, 组织活泼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 就一定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就一定能让文言文的言语教学大放异彩。

摘要:以《桃花源记》为例, 阐述了四种教学方法:词义辨析探秘、高频词语探究、虚实结合品悟、文言实词体察。通过教学实践, 遵循语文学习的根本宗旨, 旨在纠正文言文言语教学中的缺失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文言文言语教学,辨析词义,高频词语,虚实相间,体察实词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J].语文学习, 2004, (3)

《桃花心木》课堂教学点评 篇8

1.理解并熟读课文揭示的育人哲理。

2.在教师引导下,体会课文“层层设疑,寓理于事”的表达方法。

3.借鉴课文句式,练习表达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听写训练

1.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一齐读课题。林清玄的文章清而不玄,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深受人们喜爱。听老师念一段话,这段话就是林清玄写在《桃花心木》课文里的,请你用心听,仔细听。这段话共有几句?

2.交流。

评价:这就叫会听!这段话非常特别,每句话都有“在不确定中,我们……”,排列整齐,是一组排比句。

(点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听一段话,能听出几句,怎么听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教学设计,但却是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语感训练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听。让学生从句子的停顿,从每句话开头的相同捕捉到这段话的结构。掌握这段话的形式特点,使学生的语感从迟钝到灵敏。从而习得言语,积淀语感。)

3.老师告诉你们,这段话不但句式非常特别,而且很富有哲理,富有哲理的话我们应该会写,谁上黑板听写第一句?其他同学拿出笔在自己本子上听写。

点拨:

(1)老师再念这三句话,请你听清楚,记住了,因为只有听得进,才能记得住、默得出。

(2)师巡视点评坐姿、书写美观及速度,并相机请第二位、第三位同学上黑板默写。

4.评价。

第一句话是谁写的,请他自己大声读一读。

评价要点:听得是否准确,写得是否正确。

(点评:通过听写这段话,侧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记能力。且教师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坐姿、书写美观及速度进行点评,并以此作为能上黑板听写的权利,训练的是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体现的是教师实实在在教语文,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

5.这三句话太重要了,含义太深刻了,不但要会默写,更应该铭记在心,请一个同学读读这三句话,看谁能读出自己的理解。

(点评:从听到记至读,并不是简单游离于外的语文能力训练,而是把课文中最富含育人哲理的段落以不同的形式融进学生的头脑,刻入学生的内心,并且在熟读中成诵。)

6.总结:看来同学们能把这段话真正读进了自己的心里。相信大家都能读到一个词:独立自主。这段话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不确定中,要学会独立自主。(板书:独立自主)

(点评:独立自主,这是整段话的核心词,也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而这段富含育人哲理的话是全文学生理解的难点,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熟读,对整段话能够进行初步的感悟,当然这种感悟可能还处于欲求而不得的朦胧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教师应敢于告诉,敢于帮学生提炼,真正起到对学生的主导作用。)

二、联系全文,深入理解这段话

1.不确定,指的是没有规则,不固定。对于桃花心木的树苗来说,种树人的哪些行为表现是不确定的,是令人感到奇怪的?自己读读课文,读到让你感到种树人奇怪的语句就把它画下来,再读一读,看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种树人的奇怪。

2.你从哪里感受到种树人的奇怪的。把你找的句子读一读,让我们一听就能感受到他的奇怪。

点拨:

——你们所找的令人奇怪的表现是看得见的,因为句子里都带有奇怪、有时、偶尔等词,明确告诉我们他的行为是奇怪的,可是种树人让人感到奇怪的还有许多地方是看不见的,是需要你用心去读的。谁能发现?

——这些需要用心去发现的地方可能没有直接去写他的表现,而是通过作者的角度去体现的。

学生读:种树人来浇水的时间,浇水的量都不按规律。奇怪!他来我家喝茶的时间不一定,奇怪!树苗莫名其妙枯萎,而他则带树苗补种,未卜先知,奇怪!是懒吧,又好像不懒,是忙吧,又好像不忙,两次猜测,又两次推翻了自己的猜测,实在想不明白,确实奇怪!一连向种树人提了四个问题,是以为他有太多令人奇怪的表现。还是奇怪!

(板书:奇怪???

懒?忙?

???? )

(点评:哪里让你感受到种树人的奇怪?似乎是一个单纯从内容上着眼的问题,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教学环节,因为学生一读就懂,其实不然。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读到奇怪,但未必能真正读懂奇怪。所以这一环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而进行。在学生几乎都能发现种树人浇水的时间量等不按规律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句子中都有表示奇怪的词。如句子中一连用了五个有时,侧重让学生关注的是作者如何表现奇怪;再点拨:用心去发现眼睛看不到的奇怪,侧重的是引导学生捕捉言词语句背后的东西。即读懂言外之意。)

3.种树人有那么多令人奇怪的表现,让作者、让我们感到疑惑,怎么会这么奇怪呢?所有的疑问都能在种树人的话语中找到答案。读完之后一定能让你恍然大悟。

(1)指名读第一段话。其他同学思考:种树人的表现为什么那么奇怪?

(2)交流:是为了让树学会自己扎根,寻找水源,独立自主,成就百年的基业。

(3)再指名读。

——注意种树人是笑着对我说,读的时候你要记得在你面前似乎有那么一个人,脑袋里满是疑问,而你正在解答他的疑问。

(4)听了种树人的这段话,我们所有的疑问都能明白了,那为什么下面还有一段话,而且还要语重心长地说?再请你读读种树人说的第二段话,是不是重复了呢?

(第二段话讲了如果每天给桃花心木浇水,浇一定量的水,那树必然会枯萎,从反面告诉我们他这样做的原因。两段话一正一反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疑问,让我们印象更加深刻。)

(5)男女生朗读这两段话。

(点评:种树人有那么多奇怪之处足可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此时。教师带领学生去读懂种树人的两段话可谓是水到渠成了。如何读懂,第一步,读出种树人所说话的意思。直接提问:种树人的表现为什么那么奇怪?引导学生以简洁的语言来提炼,这是高年级必须具备的概括能力。第二步,以第二段话是否有必要为契点。激发学生阅读第二段的兴趣。为什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还是能由学生的问题出发。老师能看到学生看不见的,提学生没发现的且确实有道理的,学生自然能主动地去阅读、去发现。)

(6)我们读懂了这两段话,如果每一棵桃花心木的树苗跟人一样有思想,会开口说话,它们会理解吗?

假如你就是这片桃花心木树苗中的一棵,你会理解吗?

现在老师就是这么一大片桃花心木树苗中的一株,而且奄奄一息,等着种树人给我浇水,等了一天,种树人没来,等了三天,种树人还是没来,等了一个星期,他还是没来。我就要枯死了,我心里抱怨,我心里怨恨!而你们就是我的同伴,你们会眼睁睁看着我枯萎吗?愿意劝慰我吗?

点拨:怎么劝慰呢?可以借用种树人说的话,也可

以借用这段富有哲理的话。

教师抛出话题(略)。

(7)看来桃花心木苗们都能理解种树人的这段话,所以看看你们都长得这样生机勃勃、优雅自在。由此,作者由树想到了人,得出了这个道理,不只是树,人也一样。齐读这句话。

(点评:如果说前面直接阅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是从文字中寻找答案,解决心中的疑问,那么这一情境的设置所进行的说话练习则是抓住学生的情感之线,使学生进行内化的过程。首先,学生内化的是文本的语言,因为要能够劝慰必须学会借用,借用种树人说的话或者全文富含哲理的话,在借用的过程中自然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其次,是内化种树之理。只有清晰地懂得其中之理,才能有理有据地进行劝慰。

整个第二板块的教学设计承接的是第一板块的教学。在第一板块学生对育人之理的这段话只是朦胧解读的基础上,循着作者奇怪——疑问——恍然大悟这一条心理变化的线索。在具体的语言情境和具体的事情发展过程中。把朦胧的解读转为清晰,由作者的感悟转为学生的体会。)

三、回顾全文,领悟写法

1.情景创设。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确定而感到担忧的时候。你的语文老师可能会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指名学生朗读这段话。)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确定而感到不安的时候,你的数学老师可能会微笑着对你说:……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确定而感到彷徨的时候。你的英语老师可能会严肃着对你说:……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确定而感到徘徊的时候,你的思品老师可能会苦口婆心地对你说:……

2.当有那么多老师反反复复、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人生道理,其他什么都不跟你说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3.这样重要的道理,这样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简单直白地重复了无数次,也会变成令人厌烦的唠叨,可是作者林清玄不就是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独立自主”的道理吗,你觉得唠叨吗?他是怎么告诉你这个道理?他又是怎么一步步告诉这个道理的?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边读边想:他是怎么告诉你这个道理的?他又是怎么一步步告诉这个道理的?

提示:先怎么写?再怎么写?最后才写什么?

4.交流归纳。板书(寓理于事层层设疑)

寓理于事:文章先写种树人种树,再写种树人的回答,最后才写了这个道理。通过一件事情来写道理,在读这件事情的时候自然得出这个理,这不是唠叨。

层层设疑:作者怎么一步步写种树人种树这件事情的呢?

作者先不急着写这个道理,而是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层层设疑,留下悬念,吊足我们的胃口,让我们迫切地想知道种树人这样种树的理由。吊足胃口之后才娓娓道来,真叫千呼万唤始出来啊!当然不唠叨。

5.总结:作者借一件事情寓一个理,这件事情在写的时候一个疑问接着一个疑问,层层设疑,引人入胜。全文语言质朴自然,就如品一杯香茗,清新隽永,让人回味,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特点。

(点评:“作者斯有路。”高年级学生的阅读不能只停留于感受到一份情。悟到一个理,读到一件事,而更应注重对学生篇章结构的教学。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第一板块:理是什么?第二板块:读懂道理。第三板块:关注文章如何写出这个理。整个教学就以这样的层次展开。并且在这一环节中以一个情境的设置充分引起学生发现的兴趣,在发现中领会全文的表达方式,领悟作者林清玄的写作特点,体现的是阅读就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这一教学原理。)

四、迁移写话,深化理解

1.布置作业:林清玄善于用他锐利的眼睛,透过平常的事物发现人生哲理。小故事中蕴涵着大智慧。但是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与思考。请同学课届完成一个作业:面对这一个个不确定,我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呢?请你课后也能以“在不确定中,我们……”的句式写上一两句话。

2.总结:相信大家在思考和写的过程中对独立自主有更深刻的体会。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都享受在父母的安排中,基本都是确定的、固定的,但是相信大家今后在人生中遇到那些“不确定”的生活境况时,我们的心中,会有一棵桃花心木,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直接打动人的心灵,意识和良心是教育艺术的核心。”“打动”正是“介入”的结果。课堂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真实的生活出发的,不能从生活的土壤里连根拔起。为了生动而生动,使教学环节成为课堂上调节气氛的精致装饰品。作者从生活中悟出的道理。再由学生回到生活,在生活中思考,打动的就是学生的内心,介入的是学生的生命。学生在运用作者的语言结构的表达中。习得语言,真正完成生命语言的嫁接,这种习得是深刻的。

21桃花源记-教学教案 篇9

1.朗读、翻译文言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重点:目标1 目标2 难点:目标1 课前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口头堂上练习(投影显示)1.古今词义。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如此(古义:像这样 说如此 今义:这样)缘(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四、教师小结(完成目标3)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五、布置作业 a、背诵全文

b、思考课后练习题。c、写一读后感。

六、说课精要:采取学生自主试译,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背诵文言课文。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想社会的思想感情。重点:目标2 目标3 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抽查一男同学背诵课文。(完成目标1)2.请一学生讲讲文章的大概内容。

3、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目标2)(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目标3)

4、抽查回答,学生不同意见发表。

四、小结(完成目标3)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 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 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 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 a、完成课后练习3、4、5。b、根据练习2写一小段文字。c、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

六、说课精要:通过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理清文章线索。

七、教学后记: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基础字词意思掌握;

2、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字词,扩大词汇掌握文言句式;

3、情感目标:初步感知世外桃源的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文言字词和句式的掌握; 教学难点:文言字词句式的归类; 教学过程:

导学思考:

1、写作背景:

2、作者介绍: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开创了文学上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是田园诗的继承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二、初识文本,字词过关:

缤纷然huò

俨然yǎn

阡陌..bīn fēn

豁....qiānmò

垂髫.tiáo 拜诣.yì

老骥.jì

三、熟识文本,了解文意:

1、听朗读,把握正确节奏;

2、集体朗读,(教师指出朗读不足之处);

3、同学根据课本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

4、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文意,明确重点字词意思;

5、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文意理解;

四、归纳字词句式,提高能力: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

2、古今异意:

⑴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⑵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邮电和运输事业总称)⑶妻子: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⑷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⑸无论:古(更不要说)

今(表条件的关联词)⑹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⑺开朗:古(开阔明朗)

今(性格乐观)

3、一词多意:

⑴乃:乃大惊(于是,就);乃不知有汉(竟);乃悟前狼假寐(才); ⑵舍:便舍船(放下,舍弃);屋舍俨然(房屋); ⑶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⑷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寻向所志(标记,名词); ⑸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遂迷(最终,终于);

4、成语:

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5、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三个词语概括。

自主学习:

一、新课导入: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初步了解了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地了解作者透过这些文字想要表达什么内容。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1、请大家再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2、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①):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渔人进入桃花源及其所见所闻;

第三部分(③):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合作交流

三、结合内容,把握内涵:(接下去我们就按照文章的层次去一同揭开桃花源的真面目)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好奇心)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奇丽美景)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平静的社会生活和勤劳和平的人们)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一看到渔人是怎样的表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的关系)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展示质疑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表现桃花源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实效反馈

四、发表感慨,加深内涵把握:

我记得上堂课叫大家有三个词语概括文中的桃花源,接下去我们按照一种句式来回答:

“挑花源是一个 的世界,那时因为 ”!

1、“美”的世界: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

2、“乐”的世界:平等和睦;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3、“奇”的世界:景物和奇特;人和奇特;踪迹和奇特;

五、概括小结:

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

1、这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表现了作者不满黑暗社会现实,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

2、这个社会:景色优美,资源丰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六、再读课文,感受桃源世界:

上一篇:注册建筑师考试报名下一篇:关于开学典礼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