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共13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篇1

贡献应该也就是常说的分享的一种吧!原来我对‘分享’一词也是不知其意。但是,从我们学习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之后,我觉得,我才真正与‘贡献’‘分享’这两个词语打了个交道。

文中一开头就说“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我想正是这样吧!不然怎么那么多的老老少少都爱养花呢?随后,文章就提到花了。说中国人养的花,都养在窗外,供自己品味,而德国人种的花都养在窗户外面,供群众欣赏。这个鲜明的对比,令我感到惊奇。自己种的花,干嘛不让自己天天品味,却让别人看。

看完这篇文章,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德国人是想把自己家种的花种到外面来,让大家都能观赏到如此美丽的鲜花。嗯,每家每户都把花种出来,那么,当你走在每一条街上抬头向上看时,不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吗?把花都种出来,让别人看,这或许就是‘分享’吧!

使城市多几分芳香有什么不好呢?把自己的花与众人分享,众人的花与我分享。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是这个句子的前提,正所谓是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仗吧!如果每个人都贡献出一些,那将是一片花的海洋。所以说,分享的力量真是无限大呀!

由此,我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想到了一件事,在我们班的书柜里,本来空空如也,现在却有许多的书,只并不是谁的贡献,而是全班57个人捐献出来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篇2

1.认识三个生字, 会写七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 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3.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 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 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 整体感受德国奇丽的景色。

难点:能懂得其中的含义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朗读感悟法;巡回指导法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五彩斑斓的世界里, 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优秀的中国文化, 又有我们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

今天, 我们就跟随季羡林先生一起到德国去走一走、看一看, 领略一下那里奇特的风景与风俗。 (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1. 齐读课题。读课题的时候你的脑子里产生了什么疑问? (自己养的花为什么是给别人看的?)

2. 你家里有养过花吗?是给谁看的?

二、学习课文

1.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同时边读边想:“作者先后几次踏上德国?德国这个民族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刚才大家自学得很认真, 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收获吧。

(1) 谁愿意读读这几句话? (投影出示)

a.“花朵都朝外开, 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指读“脊梁”。摸一摸自己的脊梁。在这句话中“花的脊梁”指什么?

b.莞尔一笑, 说:“是这样!”“莞尔一笑”是怎么一种笑?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莞”字还有一个读音, 当地名时读“guan”, 如“广东东莞”。

c.“走过任何一条街, 抬头向上看,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分别是描写花的什么的?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花的词语?“应接不暇”这个词中的“暇”字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又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d.“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颇”是什么意思?“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2) 生字大家掌握得不错!课文内容读懂了吗? (投影出示)

作者先后 () 次踏上德国。在德国留学期间作者惊奇地发现 () 。时隔四五十年, 作者又来到德国, 他发 () 。他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多么 () !多么 () !”

3. 作者在德国看到了怎样奇丽的景色?为什么说德国是奇特的民族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画出有关语句。

4. 全班交流。 (谁来读读让你感到“奇”的句子)

(1) 体会“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 养在屋子里,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的含义

读了这些句子, 你觉得“奇”在哪里? (指导朗读) 感受到“奇”了吧!还有吗?

(2) 体会“走过任何一条街, 抬头向上看,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的含义

从哪些关键词语体会到的?“这哪里是大街呀, 简直就是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海洋, 花的世界吧。读——”

(3) 体会“我走在街上, 抬头一看, 又是”的含义此处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字“又”,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 体会“每一家都是这样, 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的含义。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是什么意思? (就是首先要为别人着想, 如果大家都为别人着想, 反过来别人也会为你着想。) 在我们的生活中,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 大家轮流值日, 还有呢?

三、课堂总结

课上到这里, 在上课之初大家提出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吧?正因为在德国“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才有了这样一道奇丽的风景, 才有了这样一个题目——《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四、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 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 又看到这番情景, 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 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 本人根据教学过程反思, 可以通过在学生自学字词, 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 紧扣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的赞叹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为什么说是“奇特的民族”?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奇丽美景, 并相机引导学生感情理解了第三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第四自然段时, 抓住“美丽并没有改变”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并进行语句的填空, 训练学生表达。

五、布置作业

(1) 学了这篇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写自己身边“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故事。

(2) 推荐读书:

《季羡林散文》《季羡林先生》

师:其实,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朵花, 让我么绽放最美的风景, 在自己的心里, 在别人的眼里。

六、总结写法, 拓展延伸

1、回顾全文, 了解课文写景抒情明理的写作方法。

板书:写景抒情明理

2、师:今天, 季老先生带着我们去了一趟德国, 让我们收获了满街馨香的愉悦, 更让我们收获了“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这样一份心灵的充盈。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 带着对德国人的敬重, 再次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你家里有养过花吗?是给谁看的?

“花朵都朝外开, 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篇3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通过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感情朗读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1,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一、自由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爷爷写的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看看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什么样的感叹?

(教师出示文字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二、围绕中心句。理解全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又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了民族的奇特?你们可以圈点、标画、批画,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了感受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1)小组之间交流。

(2)全班交流:

①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请一位同学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a,教师出示文字课件:“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b就这句话,你是怎么感受到景色的奇丽的?

(学生抓住“家家户户”、“任何”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c,课件打出红色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在你眼里,“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

d练读这句话。

②就这一段,你还从什么句子中看出景色的奇丽?

a,教师出示文字课件:“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b,能否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从“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和“山阴道”这几个词谈了自己的理解)

c,练读这句话。

(3)下面听老师朗读这两句话,大家一边听一边看文字,一边展开想象。通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会儿请你描述一下。

①教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朗读。

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学生展开想象说话)

③教师出示景色奇丽的相关课件: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请你们用朗读把老师带到这美丽的奇国风光。你们想不想美美地读一读?

a,一名学生读。

b,齐读。

c多么美的异国风光,你能背下来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一背。

d,学生背诵。

2,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了这个民族的奇丽?让我们接着交流。

(1)教师出示文字课件:“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把花都栽种在外面,不像我们中国人把花养在屋子里”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唉,原来他们也喜欢花,养花也是很美妙的事情,我们中国人养花与德国人养花有什么不同?

(3)我们养花是为了自己看,那季爷爷初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的养花,花朝外开,把最美的花让别人看。心里很吃惊就不难理解了。就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吃惊和不理解。

(4)自由练习朗读。

(5)他们这样做我们也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从文中哪里看出他们为别人着想?

三、联系生活实际。突破重难点

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给当时的季爷爷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那么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四、深入理解内容,感受作者心境

1,在德国我们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花儿绽放的清香,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人人为我”的境界。奇丽的花,奇特的民族,深深地打动了季爷爷,所以他说:“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齐读)

2那我们再看看,当季爷爷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又有了怎样的感受?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中的“美丽”到底指什么?

3,四五十年后,作者漫步异地,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猜一猜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

4,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需要同学们读季爷爷的作品,了解他的心境。课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有关介绍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就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了解。

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景色的奇丽

景美

民族的奇特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篇4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文章讲述了:我回忆起德国人种花不像中国人那样种在屋子里,自己看,而是把花种在邻街的窗子前,在屋子里只能看见花的脊梁。在屋子里时,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当“我”再回到德国时,说出了“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变”的感叹。

读完这篇文章,德国人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有着高尚的品德。她们把花养在房子外面,让别人看见花最美的一面,享受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让人们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他们人与人之间懂得互相帮助,互利互惠,这种美好的相处之道。我也懂得了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尽自己的任务。我希望中国人也能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品质,只要付出,就能得到回报。要有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 “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思,与自己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才能更好的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五、教法与学法:

1、朗读法:这是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2、想象法:通过想象再现美丽景色,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法:

1、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法:通过学生勾画圈点、读读想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受到启发,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图文并茂,激趣朗读: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图文并茂,激趣朗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六、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理清思路。激趣导入:

1.播放德国的风光课件,并讲解: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把画面停在街道画面上)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什么?原来„„(板书课题:

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 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检查预习:

1、出示: 脊梁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学生读、正音。

2、季老先生一生几次来到德国?(生:两次)

3.课文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4.季老先生在三十五年后重返德国,再次见到这样的景象,发出怎样的感叹?

5.交流出示:

多么奇丽的景象!多么奇特的民族!

齐读句子,什么词语首先跃入你的眼帘?(抓 “!”;“奇丽、奇特”)

板书:奇丽? 奇特?

(二)品读重点,读中悟写。

师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景色奇丽和民族奇特的句子,可以做上批注,也可以与同桌交流交流。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

生自学。

师:哪些句子让你看到奇丽的景象? 全班交流:(课件出示)

学生汇报时,相机展示重点句: ⑴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你是从哪儿感到景色奇丽的?。

生:我是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感受到景色奇丽的。师:(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竞相开放的画面)“瞧,这些花儿都簇拥在一起,这一丛,那一簇,这就叫——花团锦簇。

师:“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花的颜色非常多。

师:(课件展示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开放的画面)不仅花的品种多,颜色也多,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真是——姹紫嫣红。

师:从句中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从“任何”、“家家户户”中我体会到人们都是这样的。师:还从哪里看出景色奇丽?

(2)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着迷人的景色吧!播放课件:德国的迷人景色。

师:看到这么美的花,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到这儿的景色太美了。

师: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导朗读)师:老师听出了你的愉悦。师:请闭上眼睛,伴着轻柔的音乐,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

生汇报交流:

生: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师:谈得真好,想象丰富,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请接着说„„ 生: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

生: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

生:我仿佛听到人们的声声赞美。

生: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花儿真香真美。

师:(出示课件)看了左边又想看(生:右边),看了楼上又看(生: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生: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生:含苞欲放的)。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生活中有哪些场面或事物让你“应接不暇”?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应接不暇”。)

师:走在这样的街上,如果是刚刚放学回家的你,心情会怎样?如果是留学在外的季先生,心情又会怎样?

(生交流)

师:真是“人在街上走,如在花间游。”带着你独特的情感,美美地读一读。(学生练读,再指名读,配乐朗读,齐读评价)师:这奇丽的景色是谁创造的?

生:德国人。

师:哪些句子让你体验到民族的奇特?

(3)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指导“脊梁”的读音:jǐ lianɡ。理解“花的脊梁”就是花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

师:自由读读这个句子。从哪些词中能看出民族的奇特?

生:这三个句子中连续用了三个“都”字,看出了民族的奇特。师:我们把花养在哪里?

生:养在家里。师:而德国人呢?

生: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生:我曾问过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真是这样!”

师:“莞尔一笑”怎样理解? 生:也就是“微微一笑”的意思。师:从女房东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呀?

(4)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德国人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是“我为人人”。是为了给别人看,自己又看别人养的花。(板书:我为人人)

生: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是“人人为我”。(板书:人人为我)

齐读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三)读写迁移,以写促读。

师:你身边发生了哪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

生:我想到了我们班捐书设立图书角,如果大家都为别人着想,反过来,别人也为你着想。

生:我们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这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四五十年后,季老先生又一次来到德国,看到的还是这样的景象,这时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齐读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课件出示句子)

师: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化?这里的美丽指什么?请写一写。课件出示: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_______没有变_______没有变,_______没有变,原来,_______始终没有变。(写后交流)

师:不错!花的美丽没有变。

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人们的习惯没有变。

生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人的思想境界没有变。

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季老先生故地重游,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他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梦见了_______;梦见了______ _。(生交流)

师: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呀,让我们带着心中美好的情感,再读: 出示句子: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师:这奇丽的花,这奇特的民族,深深地打动了季老先生,所以他发出了由衷地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生齐读)

(四)课外拓展,形成能力。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描写花美的句子。

2、推荐阅读书目:《德国印象》、《季羡林散文》等。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景色奇丽 花美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修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篇6

先热身活动,成语窜烧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5课,齐读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读了生字读通了课文,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指名

1、认读: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2、完成填空:师:季羡林先生四五十年前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国学大师季羡林一起开启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1、放视频、学生谈感受。

2、师:季老先生又是怎么赞美德国的景色和民俗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一两句话概括。

生汇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 奇特

三、品读语言,感悟精神

师:德国的景色有多么奇丽?民族又是怎样的奇特呢?

1、再次默读课文,从书上找到具体的词句作依据,你们可以圈点、标画、批注,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交流: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 “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 ”请你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随机出示课件

生:(读)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课件出示句子)师 :这些句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奇? 生1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2:脊梁

3、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师:你家养花吗? 师:谁家没养花?(部分学生举手)生 :养。师:那你家是把花养在哪里?(养在屋子里,养在阳台。)你们养花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好看、为了自己欣赏

师:刚才还有些同学没有举手,你们不喜欢花的那还会养吗?不会,我们是只有喜欢花的人在家里养花,而在德国呢?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师:我们是把花养在屋子,他们是—— 生 :(读)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师 :我们在屋里看着一朵争奇斗艳的花,他们是—— 生:(读)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请同学们摸摸自己的脊梁,文中花的脊梁指的是(花的茎、叶片)并不好看

师 :也就是说,德国人在家看不到妩媚动人的花瓣 只能看到花的 生 :脊梁。

师 :感到奇了吧!你们还画了哪一处? 生1:我从这句话感受到景色的奇丽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课件

师:就这句话,你是怎么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 什么是“花团锦簇”(是说花儿成团,一簇挨着一簇,十分茂盛,看,像这样……(出示图)这就是“花团锦簇”它侧重写了花的样子、形态,你们看这一簇簇的花有的像张开的小手,有的像展翅的蝴蝶)“姹紫嫣红”又怎么理解?(是说花有紫有红,五颜六色,就叫“姹紫嫣红”看,像这样一朵朵五颜六色,娇艳欲滴的就叫做姹紫嫣红。(出示图)这么美的词语请大家一起读读。

生:齐读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出示课件图四幅画

师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花的形态、色彩。请同学们看图,结合你们平时积累的词语,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作者在德国所看到的花?

预设1:颜色(五光十色、色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师引读、串读:走过这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走到马路上,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楼上、楼下左边、右边……(板画花朵的外圈,边说边画。)“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师 :花的世界。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读——

生:(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听音乐)师:漫步在这样的大街,两边的楼房都成了开满鲜花的墙壁,就让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左边是花,右边也是花,前方是花,后方还是花 .花朵从四面八方迎面扑来,你的眼睛才会—— 生 :应接不暇。此时走在这样的开满鲜花的山阴道上,你的心情会怎样? 注意加一个片子: 角色体验:(课件出示)

①假如我是一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走在这如花的的街头,我会 _②假如我是一位工作压力大,非常烦闷的青年人,看到这怒放的鲜花,我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如我就是留学在此的季先生,闻到这温馨的花味,我会(带上你此时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个别读(2个)师:孩子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让我们一起走进画里吧!(全班齐读)预设朗读评价:读得快的,这么美的景色,你舍得走吗?让我们慢慢走,慢慢欣赏,读——

看来你很心急,急于把德国的美景一览无遗 读得慢的,看来你对德国的美景恋恋不舍呢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壮观的景色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板书

为什么作者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先说说对“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

生:值得人深思。

师: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

生:他们把花给别人看,这种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境界耐人寻味。

师:这是他的理解,接着说。

生:他们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

师: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却实耐人寻味呀!相信大家再来读,会读得更好,更“耐人寻味”了。(出示这段文字课件)

生:齐读句子。

师: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生:因为德国人们把美丽奉献给别人,在奉献的同时,他们也能得到别人赋予自己的最美的东西。失去了自己的利益,把最美的总是留给大家。

师:当我们再次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赞美的心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敬佩之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欣赏的心情来读。

师:请大家自由的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们之所以感受这样深刻,是因为众多的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他们的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使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请大家读。(课件出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在德国我们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花绽放的清香,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人人为我”的境界。奇丽的花,奇特的民族,深深的打动了季先生,所以他说:大家齐读这句话。——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样的奇丽的景色,会长久保持吗?

生:会的

师:那我们再看看,当季先生半个世纪后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又有了怎样的感受。

课件出示两幅图,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事隔四五十年后,你们依然会看到……抬头一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 师:不变的除了美丽的景色,你知道还有哪些美丽的东西?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水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节选自季羡林《重返哥廷根》

在我写博士论文的那几年中,我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打字机打成清稿;而我自己既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因为屡次反复修改,打字量是非常大的。适逢迈耶家的大小姐伊姆加德能打字,又自己有打字机,而且她还愿意帮我打。因为原稿改得太乱,而且论文内容稀奇古怪,对伊姆加德来说,简直像天书一般。很长一段时间,她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

──节选自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

师:从这两段文字中你又有了怎样的体会?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呀,才让季先生把这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小结

师:今天,季老先生带着我们去了一趟德国,让我们收获了满街馨香的愉悦,更让我们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一份心灵的充盈。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带着对德国这个伟大民族的敬重,再次齐读课题。(齐读课题)生齐读: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儿,让我们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别人的眼里。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篇7

一、教学定位——关注 学生发展

教改之路何其艰难, 又一次提“创新”, 究竟怎么创新? 十年的教改之路, 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 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堂, 学生的语文素养却在明显下降, 诸如此类现象值得深思。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告诉我们, “一切教育都要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的确, 语文课堂万变不离其宗, 必然是要关注学生, 激活思维, 发展语言。回首语文教改之路,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语文课堂需要静, 需要真, 需要实, 需要效!笔者领悟到这次所提的“创新”或许就是让我们准确定位语文教学, 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发散点、提升点, 让教学实效最大化。我们的教学思维不应该是停留在研究如何教学一篇课文上, 而应该从一堂课让人有所感悟——语文课, 教师究竟应该怎么教?学生究竟应该怎么学?思维再开阔一点, 就应该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如何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 让孩子们乐学, 善学, 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2011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提法表明,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的过程, 是焕发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过程。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也呼吁, “回归本色语文, 重塑语文本色。”语文课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艰难改革历程, 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便是我们新的起点。对于这堂课, 我便有了两点设想, 其一就是课堂教学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逻辑, 以学定教, 因势利导;其二就是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 努力实现课堂实效最大化。语文, 顾名思义, 学“语”习“文”, 以课文为范例, 教给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方法, 以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篇课文, 教者可以从课题入手, 展开教学。从儿童的认知角度来看, 这篇课文的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就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学生通过质疑问难, 会梳理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 “自己的花为什么是让别人看的?”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 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时, 从学生感触最深的感悟——“德国就是美丽的花海”为切入点, 顺应学生的思维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逐步提升。选择这篇公开课执教较多的课文, 意在通过一篇熟悉的课文, 找到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在教学实践中, 重新审视“本色语文”的精髓所在。

二、教学方式——师生 有效互动

一切教育都要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 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健康、主动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教师, 需要深入解读文本, 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课堂教学需要充分预设。在课堂上, 更需要教师关注课堂生成, 师生有效互动, 善于从学生童真童趣、原汁原味的思维中发现鲜活的东西, 发现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并进行精准的引导和点拨, 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 逐步发展语言, 提升能力。

按照教学设想试教了一次, 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不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课堂较难控制。这让我对这堂课的构思产生了怀疑, 重新构思, 基本上推翻了之前的设计思路, 设计思想又从“教师顺应学生思维”变成了“学生顺应教师的思维”。按照第二份教学设计试教, 从表面上看, 课堂的确热闹了几分, 容易调控, 但是却迷茫了, 不知道这堂课学生的语文能力究竟有几分提升?教学思想走窄了, 与最初的设想发生了较大的偏差。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试教过程, 语文课不应该单单停留在一堂课的教学上, 而应该拓展到研究一类课文的教学上。语文教学应该是通过一堂课的深入研究, 弄明白同类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去学, 这才应该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通过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 如果无法让学生领悟到一种学习方法, 如果不能提升几分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这堂课注定是无效的。这篇文章的语言娓娓道来、语言优美, 浅显易懂却又意味深长。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深入体会文章内涵, 发展语言、积累语言。

这些提法表明,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的过程, 是焕发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过程。

且教且思, 教学思路日渐明朗, 教学环节的处理就显得有根有据了。明确了教学目的, 教学就不盲目。在这个时候, 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 课文究竟是应该用“演绎法”, 还是“归纳法”?对于这两个专业名词, 我也真的没有细致思考过这两种教学方式的区别。经过深入思考, 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所谓的“演绎法”, 就是先拿出结论, 再根据结论去深入探究。“归纳法”则恰恰相反, 学生先进行探究, 再根据探究内容得出结论。本堂课的纠结就在于文章的中心句的处理——是应该先让学生找出 中心句, 再围绕中心句展开教学?还是先品读文章, 最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提炼出中心句? 表面上只是教师提问方式的一种调整, 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一种调整。特别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 有了明显的改变。结合这堂课的设计, 我认为“归纳法”是期望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 最终选择了“归纳法”, 但是“演绎法”也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 根据课文的结构和脉络, 顺其自然选择切入点才是最合适的。

三、教学实践——学习 语言运用

一堂语文课是否有效, 关键在于教学细节的处理和适时的引导与点拨。作为教师, 要想让课堂散发生命的活力, 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才能领悟到教师的“引导”如何体现, 才能在反复的探究中明白如何做到顺应学生思维, 又能较好地调控课堂。

每一次的深入思考, 都能彻悟到每个环节, 每一分钟的教学都是有目的, 有侧重点的。当然, 教者也会为细节的拓展问题反复纠结, 不知是否应该拓展更深入一点?如这堂课关于“山阴道”的理解设计。有人认为应该挖掘更深入一点, 让学生彻底明白何为“山阴道”, 包括典故、背景都可以挖掘。也有人认为, 山阴道没有必要讲得太复杂, 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就能明白这里指的就是一种如入山阴道的悠闲、自在的感觉, 挖掘过于复杂会适得其反。经过反复思考, 又查看了修订版的课标, 终于找到了一句支撑——“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的倾向, 是应该防止的。”如果“山阴道”挖掘过深, 正属于发挥过度之举, 这样容易支解文本, 脱离整体感知, 会把学生从顺理成章的思维中牵引出来。

又如, 关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 如何让学生从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入手, 再发散到进行语言训练, 积累语言呢?同时, 又怎样与理解课文巧妙结合起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经过反复思考, 我觉得这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关于词语的理解, 不需要分析得过透, 但是学生必须从字面理解开始, 再结合具体的语句深入理解词语的内涵。同时, 发散相关词语的积累, 并想象画面, 这既是发展语言, 也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所以想象的内容不能偏离, 得围绕这两个词语进行有目的的想象。这样既达到了理解词语、训练语言的目的, 也帮助学生感受到德国花海的魅力所在。在透彻理解之后, 学生再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熟读成诵, 积累精美语言。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结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思考透彻了, 在课堂上, 我们的引导就很明确, 学生的思维也是很顺畅的一环套一环, 最终达到了从浅表认识直到深度理解的提升过程。对于阅读教学, 作为教师, 唯有找到了学生理解、教师引导、感情朗读三者的融合点, 三者一脉相承, 这样方能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篇8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课时安排

1~2课时

课前准备

1.德国风光片

2.“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美的东西。例如我们的祖国,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锦绣山河;有远远流传的中华文化。当然,还有许多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同作者一道到国外的一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第一站──德国(板书)

1.播放录像:德国风光片

2.谈谈观后感受。

3.揭题: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板书:奇丽)打开书本,读一读,你就明白了。

(1)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补充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二、再读课文,质疑批注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

(1)质疑。(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对不理解的内容质疑。)

(2)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请将自己的感想批注在文中。

三、汇报交流

交流批注阅读后的感想与收获。(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1.词语质疑:文中较难理解的词语有: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应接不暇。

2.学生可能会提出的主要问题:

(1)爱花的民族有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

(2)“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四、以学定教,品读课文

1.导语:是呀!爱花的民族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德国人种花有何独到之处?请快速浏览全文,用“──”画出相关的答案。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当学生从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时,教师可相机展示重点句: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请生个别读。正音:“脊梁”读作jǐ

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2)德国人种花有何特别之处?(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

(3)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

(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莞尔一笑”(轻轻一笑)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当学生从第三段中找到相关答案时,教师相机展示重点句: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自由朗读。

(2)谈谈读后的感受。(花多,花美,爱花之真切。)

(3)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课件展示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姹紫嫣红”。)

(4)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你来到德国,漫步在这花的海洋,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在街上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呀!

(6)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语言:

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颇耐人寻味”。

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上,看到自己种的鲜花被别人欣赏,不由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像这种引起人们思考、值得人们回味的情形,我们可以称它为“耐人寻味”。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德国人爱花,还有哪些地方与众不同?

完成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的语言:

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

________________

,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没有变。

(2)理解句子:“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四五十年后,作者漫步异乡,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猜一猜,是什么?

(答案是多元的:可以是,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各国人民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可以是,希望祖国人民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是,希望祖国人民也能像德国人民那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身边也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举例谈谈。

(人永远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与别人一起构成这样那样的关系。一个人总是经常为别人做事,为他人服务,别人也在经常为这个人做事,为这个人服务。在一个家庭里,爸爸工作挣钱,养活全家;妈妈为爸爸洗衣做饭;我们有时也为爸爸妈妈端茶捶背。在社会上,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你总是在某一方面,为别人服务,而在许多方面,你都在接受别人为你服务。)

六、书写生字,听写词语,运用词语

1.重点指导“脊”的笔顺。上半部的笔顺是先两边后中间。

2.听写的词语有: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颇耐人寻味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篇9

“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是东晋王献之的妙句。山阴道:绍兴会稽城西南郊外一带,是绍兴西南通向兰亭的一条官道。自此西南迤行,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田园农舍,相映成画。画中游而身亦入画,晴日风雨,无不相宜。

其实,这就是走在德国大街的感觉!看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啊!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篇10

一、读题导入, 了解背景

师: (板书课题) 初次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感受?

生:自己的花怎么会让别人看呢?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季羡林先生。 (出示:季羡林 (1911-2009) , 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1935年9月, 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1945年10月回国。1980年, 在离开哥廷根35年后, 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廷根市。)

(引导学生关注季羡林去了两次德国, 相隔35年;第一次主要去哥廷根, 第二次则是访问整个德国;第一次去德国因二战爆 发而待了 整整10年。)

二、图文结合, 感受异域风情

师:现在我们到哥廷根这个小镇上去, 看看小镇街道两旁的窗口呈现什么样的景色。 (教师出示哥廷根小镇图片, 学生看后发出惊讶的声音。)

师:请读课文, 看看讲了什么内容, 再画出描述刚才你看到的情景的句子。

(生读文, 思考, 画句子。)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德国人把花都放在临街窗户的外面给别人看, 走在街上能看到许许多多的鲜花, 赞美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课文描述刚才看到的情景的话是:“走过任何一条街, 抬头向上看……应接不暇。”

师:课文的内容清楚了。 (出示全文, 将这段话用红字显示。) 这段话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生: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师出示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师:下面我们读一下这段话, 想象走在德国这个小镇上的感受。

(生配乐朗读, 个别读, 齐读。)

三、整体感知, 鸟瞰全文

师:这篇文章中描写德国人养花的语段还有两处, 请找出来。

生: (画句子后朗读) 一处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她莞尔一 笑 , 说 :‘正是这样!’”另一处是:“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师: (出示全文, 将这两段话也用红字显示) 对德国人养花情景的描写一共有三处, 那么我们自然就想, 这些描写有什么不同呢?先比较一下前两处。

生:第一处是写养花给别人看, 第二处是写在街上看别人的花。这两处是从相反的角度去描写的。

师:对。再看看第三处描写在强调什么。

生:第三处写德国人养花的习惯几十年都没改变。

师:这三处描写从时间上又可以分为两组, 怎么分?

生:前两处是第一次去德国在哥廷根小镇上看到的, 最后一处是第二次去德国时看到的。

师:真好!再看作者赞美德国人的句子有几处?

生:第一处是:“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生:第二处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 (出示全文, 将这两处赞美用绿字显示) 全文一共有三处描写, 有两处赞美。这些描写与赞美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先看,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赞美的是谁?又是从哪两处描写引发的?

生:赞美的是哥廷根小镇的居民 (师插话:人口只有四万) , 是从前两处描写引发的。

师:“奇特的民族”赞美的是谁?是从哪处描写引发的?

生:赞美的是德意志民族, 是从第三处描写———德国人养花习惯几 十年未变———引 发的。

师:这两处赞美是并列的吗?

生:不是, 是递进的。

师:好, 全文三处描写, 两处赞美, 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楚了。那么只有这三处描写和两处赞美是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师手指全文投影)

生:不是。还得有那些黑字部分。

师:你看黑字部分, 第1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生:开头, 引起全文。

师: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

生:结尾, 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

师:再看第2、3、4自然段的开头:“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 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正是这样, 也确实不错”“今天我又到了德国”, 这三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生:都是过渡性的句子。

师:对。现在全文各部分是怎么组织在一起构成这篇文章的, 就清楚了。这样积累的文章结构样式多了, 你写文章时也就会布局谋篇了。

(师出示并讲解三步读书法:鸟瞰———整体感知, 把握全篇;解剖———抓住重点和疑难研读;会通———文内文外, 深层探究。)

四、抓住疑难, 引导研读

1.研读第 2 自然段

师:我们现在进入阅读的第二步———解剖:抓住重点和疑难去研读。重点在哪里?

生:重点在第2、3、4自然段。

师:疑难应该来自读者。你若有读不懂的地方, 请提出来。先看第2自然段。

生:这里边有一句话:“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 说:‘正是这样!’”这句话是做什么用的, 我不明白。

师:问得好!我们来读一读。

(男、女生分角色对读这句话)

师:请你们回答:作者问这句话的时候想没想过自己养花给别人看?

生:没有, 养花当然是给自己看。

师:这个女房东想没想过养花给自己看?

生:没有。作为这个女房东, 我在莞尔一笑的时候, 觉得我们这里都是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 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

师:这一问一答写出了谁和谁在养花问题上的区别?

生:季羡林和女房东。

生:还看出了中国人和德国人的区别。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 揭示的问题很深刻, 而作者的表达只用了31个字, 通过一件那么小的事, 用一问一答就写出来了, 还写得那么平易。看来, 写文章不是越华美越好, 不是字数越多越好。你再来, 这句话与三次描写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三次描写写出德国人怎样养花, 而这句话写出德国人为什么这样。

师:这句话不仅重要而且也写得好, 是文眼。

2.研读第 3 自然段

师:我们研读第3自然段, 看看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有个问题, 就是那句“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为什么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师:问得好。“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就是我种花给别人看, 别人种花也给我看, 这有什么可寻味的?

生:耐人寻味是他们在生活中为别人着想, 这种品质对作者来说是耐人寻味的。

师:这个“人人”指的是谁?

生:是哥廷根小镇上所有的居民。

师:每家每户都包括, 有例外没有?

生:没有。

师:怎么证明没有例外?看课文, 找证据。

生:课文里面“家家户户”一词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在第一处描写中, 第二次在第二处描写中, 第三次在第三处描写中。说明没有例外。

师:三次出现同一个词语是偶然的吗?不是的。作者有意这样用词, 强调这四万人没有例外。再看, 我为人人, 人们之间认识吗?

生:有些人认识, 但多数人不认识。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耐人寻味吗?

生:耐人寻味。

师:再想, 他们把花摆在外面, 是不是政府颁布命令让大家这样做的? (生:不是。) 对, 他们是自发的, 生在这个环境里, 也就这样做了。耐人寻味吗?

生:耐人寻味。

师:再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

师:好, 这一段还有哪个地方不明白?

生:这段有句话:“每一家都是这样, 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我不知道这句话的作用。我觉得如果没有这句话也行。

师:这句话不是实际的描写, 也不是对德国人养花的赞美, 夹在描写和赞美之间, 它起什么作用?问得好!

生:我觉得这句话是连接上面描写和下面赞美的话。

师:说得好。连接上面的哪一处描写?

生:我认为是连接上面第一处和第二处描写。

师: (出示文章第2、3自然段) 你看, 如果我们把这段话删掉的话, 你读前两处描写, 然后直接读到这处赞美, 会有什么感觉?自己读。按照你的直觉去理解。

生:直接读到“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感觉很突然, 连不上。

师:初读觉得连不上, 得经过分析才会明白, 这样, 读者阅读时就会有困难。所以, 写文章不光要让自己清楚, 更要为读者着想, 要让读者读的时候感觉很顺畅。看来, 写文章也要“我为人人”。好了, 加上这个句子, 你再读读第2、3自然段。

(生朗读)

师:第4自然段, 有没有需要细细咀嚼的东西?

生:没有。

五、跳至文外, 深层探究

师:解剖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们再到会通环节, 把文章从上至下、从内到外贯通起来看。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生:为了赞扬德国人的那种精神。

师: (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这里就不只是赞美哥廷根的居民, 而是整个德意志民族了。“奇特”是不是褒义词?

生:不是, 是个中性词。

师:这句话在文章里有赞美的意味, 如果单独拿出来, 赞美的意味就不浓了。既然是赞美, 为什么不用一个褒义词呢?如果是你写, 你可能会用什么词语?

生:美好的民族。

生:和谐的民族。

生:高尚的民族。

生:可敬的民族。

师:这些词语都符合文中描绘的情景, 但作者为什么没有用, 而选了“奇特”?

(生茫然)

师: (出示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图片) 这是什么?

生:二战期间, 纳粹法西斯屠杀了600万犹太人。

师:他们还迫害吉普赛人, 屠杀莫斯科市民, 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们对自己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而对其他的民族就不是这样了。这些事情作者都清楚, 所以在赞美这个民族的时候, 用“高尚、和谐、美好、可敬”这些词没?

生:没有。

师: (出示“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的图片) 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 在华沙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默哀, 对在二战中遭德国纳粹杀害的150万波兰犹太人表示谢罪。反思罪行, 诚恳道歉。这与有的国家刻意掩盖侵略历史的行为, 形成了鲜明对比。

师:当赞美的对象成为整个民族的时候, 这个民族做的所有事情都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综合判断后选用了“奇特”一词, 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而同时, 这句话在这篇文章中仍旧是对他们养花行为和精神境界的赞美。你再读读。 (生读文)

师:有的文章, 很多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的特点, 如果你在文章里面看不懂, 就要跳到文外去看。你具备的知识越是丰富, 你的理解也就越深刻。这是读书的方法, 也是读书的能力。下课。

【教学思考】

1.对高年级篇章教学的思考

在语文知识技能层面的教学中, 中年级和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不同的。中年级偏重段的学习, 高年级则是以篇章的学习为主。那么, 篇章教学的难点是什么?我觉得, 不是全篇写了什么, 而是全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即各个部分是怎么组织成一篇文章的。这种结合的机理是篇章教学的难点;这种布局谋篇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需要在整体感知环节做好两件事:一是清晰地梳理出全文写了什么, 二是了解各部分之间在内容和逻辑上的关系。遗憾的是, 许多阅读课在这两件事上做得都不够好:第一件事做得不细, 粗略了解文章写了什么, 仅仅是为研读重点部分做准备, 而第二件事几乎不去做。这样的话, 在研读课文重点部分时, 由于学生缺乏对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认识, 也就难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局部;同时, 学生对篇章知识和布局谋篇方法的学习就会落空, 造成习作时在有内容可写的情况下不知如何下笔成篇。

如何做好篇章结构的教学, 我在本课的整体感知环节做了些尝试, 即教给学生如何鸟瞰全文。我先让学生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三处描写、两处赞美, 再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 还要求学生思考, 这三处描写和两处赞美是否可以组成一篇文章。从而让学生真正懂得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的作用, 以及它们是怎么组织在一起的。这样, 课文布局谋篇的模式就会积累在学生心里。长此下去, 多种文章结构模式的积累便使其阅读水平和习作水平都会有较快提升。

2. 对高年级词句段教学的思考

高年级也有词句段的教学, 它和中年级词句段的教学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 高年级词句段的教学是在篇章背景下进行的, 这与中年级相比要求明显提高。任何一篇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 都与全文内容有紧密的联系, 甚至可以说, 那些词语、句子、段落的意思或内涵是由文章整体决定的, 忽略了篇章整体, 对那些词语、句子、段落的理解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如何在高年级进行词句段的教学, 本课教学也进行了探索。比如, 对“家家户户”一词的理解, 不是理解词语的含义, 而是讨论为什么使用三次, 而且这三次是分别放在三处描写里面的。比如, 对“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 说:‘正是这样!’”这句话的理解, 不仅仅让学生感受德国人的精神境界, 也引导他们明白这句话的作用。再比如, 对三次描写的教学, 始终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去比较, 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这样, 学生理解了一个词语、句子或段落的同时也对全篇文章的认识更进一步。理解词句段与理解篇章互相促进, 而不是各自为政, 相互割裂。

3.对会通策略的尝试

梁启超先生提出“鸟瞰—解剖—会通”的阅读步骤。其中, 会通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全文会通, 二是文内与文外会通。五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中年级的学生, 他们应该学习把文章贯通起来思考。另外, 跳至文外理解文章内容, 也应进入他们的阅读生活, 从而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 发展思维, 开拓视野。在本课教学中, 我设计了为什么选用“奇特”一词来赞美德意志民族的问题, 让学生理解在“奇特”一词背后是作者认识一个民族所进行的全面思考和言语表达上的高超技巧。如果多进行这样的教学, 学生就会对阅读和写作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4.对语文教育的思考

我们教一篇课文, 不仅仅是从知识技能层面去设计, 更为重要的是从语文教育的高度去思考———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能为学生言语生活水平的发展提供些什么?

语文是人的言语生活, 语文教育就是人的言语生活教育。而言语生活教育说到底是“人”的教育, 其宗旨是成言立人。成言, 就是发展学生的言语生活水平;立人, 就是在言语生活教育的过程中为人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钱理群语) 。从这个高度去看语文课, 教学一篇文章, 就是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感受和思考生活的过程和方式, 去和世界上另一个心灵接触、碰撞、交流, 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则是在这样的言语生活中完成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篇11

这是一篇很美的课文,它写的是德国人把花种在窗户外,在房子里是看不到花的,而只能看到花的枝干,最美的花儿却是让别人看的。人们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所有的窗户上、阳台上各种各样的花儿,就像到了一个花的海洋。作者季羡林通过这一篇文章说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境。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注意教学重点段——第3自然段。这一段中有两个描写花儿的词“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刚好这一课所学的新字也在这两个词中。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我先让学生读课题,再让学生说说通过初读了课文之后,对课题的理解,我就顺势提出来:自己辛苦种出来的花,自己在屋里却看不到,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是不是得不偿失?当学生回答到大家走在街上时能看到许多的花时,我就让学生闭目听我朗读,想象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情景。听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等到学生说了许多自己的感受之后,我再引导学生看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说用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花儿,学生说出许多的词如:五彩缤纷,繁花似锦,绚丽多姿等,还有的提到了“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这时我就随机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这两个词。

当学生有了形象的理解之后,我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朗读的形式我采用了很多,如分男女读,分组比赛读,领接读,等等。在学生多次反复的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开始学生背不出来,后来,我就进行领背。这样,学生就很快很顺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在学生读背课文之后,我就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在两分钟内把它们摘抄写下来。

学到这里我就问学生:这时你还会为在屋里看不到自己种的花而后悔吗?学生说,不会了。

这时,我就出示了重点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让学生先联系课文来说说,哪里体现了人人为我,哪里体现了我为人人。再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这里有的学生说到了:我们班建图书角的事,自己为班里献上一本书,就能看到四十多本书。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最后,我又引导学生联系社会上的扶贫济困的事情来说。

课文的尾声中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德国及德国人的印象,相机板书出“奇丽、奇特”,再追问作者对德国及德国人的印象,学生说:“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却没有改变。”学生说出:人变大了,变老了,风景变美丽了,房屋变好了,道路变宽了,等等;但没有变的是人们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当学生读到“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时,我就问,此时作者想到了什么?学生也能说得出:他想我们的祖国人民也能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境界就好了。总体来说,我这一节课教学是成功的。它成功在于:

1、以读为本,我用各种方式来带动学生的读。

2、以生为本,我在这节课上,能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充分利用教材,当学生说出想到的在大街上看到美丽的花海后,再让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这两个词。

4、由易到难。在背诵课文时,我通过领前句让学生背后句,背重点句的方法,使得学生很快就背诵了课文第三自然段。

5、在这节课上,我还有动笔的时间,如当学生读背了课文后,我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摘抄了下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篇12

一、思路清晰,努力营造轻松紧凑的教学氛围。在学生初读感知时就要求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重点学习指导“奇丽的景色”的句子,简略地教学“奇特民族”的句子,引导出重点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再让他们说说身边这样的事例,最后让学生在《给予》中情感得到升华,使整个课堂围绕一个主线设计,板块清晰、简约,营造了一种既轻松又层次鲜明的教学节奏。

二、坚持以读为本。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清醒地认识到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总是会把读放在一边,熟视无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常伴有这个毛病,但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时,我通过抓住“景色奇丽”这一重点语段,引导学生先从自由默读――指名读―评价读―引读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品味,真正发挥了读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第一法宝的作用。

三、每个环节的设计比较新颖。主要表现在:

1、突破了以往从头到尾进行教学这一习惯,我是引导他们先找中心句,再让他们去探索原因,去感悟;

2、课堂中不论是理解词语还是句子始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心形的板书设计也可以说是这一课堂设计的新颖之处,我把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通俗易懂地诠释在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形里,这对学生来说,本身也是一种感性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这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还存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

一、教学中还没有找到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尽管在课堂中我努力地让自己自然,尽量做到感情丰富,但始终还是没有很好地将学生的心灵唤醒,一同感受那情那境,并达到情感的共鸣。

二、课堂上还未能很好地展示那种随意、大气、果断、挥洒自如的教学风采。特别是在评价表扬学生方面,对于学生的表现评价得的方式过于单一,表情也过于平淡,总有一种羞于表达的感觉。

三、尽管课前我的教案设计得比较合理,但在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上,我觉得我还是缺乏经验的,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景色奇丽”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在让学生感悟“丽”时做得比较到位,但对“奇”的感悟时却稍有欠缺。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篇13

季羡林先生曾说, 自己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 那就是:“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 我决不下笔去写。” (《我怎样写散文》) 那么, 是什么感动了季先生, 使他在阔别德国40年, 故地重游之后写下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仅仅是德国人自己种花却让别人欣赏这样一种现象吗?

是, 也不完全是。

在多数人看来, 自己种花为的是给别人养眼, 实在不可思议。但在德国, 这就是一个事实:“他们的花, 不像在中国, 多半养在屋子里”———要么为愉悦自己, 要么为美化自己的周围, 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到临街窗户的外面”。这里的“都”字, 说明他们毫无保留;这里的“临街”, 说明他们愿意让更多的人受用自己栽种的鲜花。而这些还不足以说明他们的诚意, 他们还要让“花朵都朝外开”, 把所有的美丽都展示给路人, 而种花人自己尽管“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尽管日日施肥浇灌、除杈剪枝、辛勤伺弄, 却仍然乐得只看花的茎叶、花的背影。这难以分清究竟是花美还是人美的景象怎能不让来自异乡的季先生心生感动?

让季先生感动的不仅在这是一个事实, 还在于这是一个延续多年的习惯。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1935至1945年间, 季先生就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而当他1985年重返德国时发现, “变化是有的, 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物是人非, 而美丽依旧。即便经过了时间的销蚀, 即便经历了战乱的纷扰, 四五十年前的美丽仍在, 仿佛时间没有流动, 仿佛开在从前的花从未凋谢, 仿佛曾经的养花人一直年轻着。难怪季先生走在街上抬头看时, 惊诧于“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一个“又是”表示一如既往, 呼应的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个“开满”, 表示不只一两盆鲜花, 而是窗外所有可利用的空间都被主人安放了美丽。习惯几十年未改, 美丽几十年未变, 不要说故地重游的季先生, 就连我们这些从未去过德国的读者, 也会对这份坚守感慨良多呢!

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几十年, 就有了习惯;一个民族习惯做同样的事, 便有了风俗。让季先生有更深感动的还应该有:在德国, 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花展示给别人看的不是一个人、一群人, 而是整个民族。文中, 他慨叹“多么奇特的民族”, 就是因为那开满窗前的花不是少数人种的, 而是“家家户户”, 而是“任何一条街”, 而是“许多窗子”, 而是“每一家”, 而是“人人”……季先生一点也不吝惜这些表示数量和范围的词, 甚至在这篇不长的小文里三次使用了“家家户户”这个词, 足见德国人爱花之众, 的确蔚然成风。不然怎会“花团锦簇”, 怎会“姹紫嫣红”, 进而“汇成一个花的海洋”, 让人“应接不暇”?读季先生的这篇文字, 从语言的学习上, 我们可能会让学生注意其中几个恰到好处的成语, 但也不要忘了品味如“家家户户”般普通平常却意蕴丰富、准确达意的词语。季先生在写作上一贯追求“一片真情, 纯任自然”, 认为那些看起来“毫无‘作为’之处”, 读来反而“身轻如燕”。文中这些看来信手拈来、漫不经心的词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惨淡经营”后“返璞归真”的感受, 一种明确的信息传递:这样一种风俗, 无声地塑造着一个民族, 造就着一个社会, 影响着周围的世界, 撞击着游子的心灵。

不仅如此, 德国人对花的态度似乎就是对生活的态度。自己种花, 他人赏花, 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是理所当然的付出。他们轻松地劳作, 自然地坚守, 看不出因无奈而生的疲惫, 因奉献而生的刻意。仿佛这就是他们应该的日子, 也是他们必须的活动, 更是他们的幸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份内心的淡定恬然、波澜不惊恰如文中女房东的莞尔一笑, 恰如她随意而明确的一句“正是这样”, 让人由不得面对这份理当如此的坦然、自然和超然叹为观止。

还不止于此, 为别人而养花在季先生看来还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 这种境界的内涵便是文中的点睛之笔: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其实, 细读文章, 我们发现, 德国人养花并非只为愉悦他人, 自己也怡然自得, 乐享其中:“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他们不是简单地为他人———那样难免太累而无法持久, 也非简单地为自己———那样必然太狭隘而无真正的快乐;而是换位体验, 由己及人, 以己度人:因为自己感觉好, 也希望别人有好感觉;因为自己从别人的花里获得了美的满足, 也相信别人会从自己的花里生出好心情。他们在养眼, 也在养心———为他人, 更为自己。而这种源于西方现代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因爱自己而更爱他人的行为固然比损人利己来得高尚, 也远比损己利人来得真实, 更符合人性, 也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以至几十年了, “美丽并没有改变。”季先生后来在谈道德问题时曽说过, “要一个人不为自己的生存考虑, 是不可能的, 是违反人性的。只要能做到既考虑自己也考虑别人, 这一个人就算及格了。考虑别人的百分比愈高, 则这个人的道德水平也就愈高。”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也许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季先生文中所谓境界的耐人寻味之处吧!

其实, 耐人寻味的还有文章之外这样一个事实:德国花卉研究专家玛·博伊切特女士曾多次访华, 对中国的园艺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研究。她对记者说:德国现有的花卉中, 大约一半花的祖籍是中国。在十七、十八世纪时, 欧洲人把中国许多名贵的花卉和植物带到欧洲, 经过长期的培育和改良, 才使她们在欧洲安家落户、传宗接代, 迄今盛而不衰。读过季先生的文字, 我们才意识到, 同样“盛而不衰”的还有人的境界。这样看来, 也许季先生在德国所到之处见到的花多是中国的后代, 与我们熟悉的花们同祖同宗, 但他却发现了不同民族截然不同的花的文化。

所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折射的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关系。季先生依自己的人生阅历总结人生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天人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关系, 即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自己的关系, 即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问题。这三个关系处理好, 人就幸福愉快, 否则就痛苦。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德国人养花的态度和方式反映的正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完美和谐统一, 他们的平和、舒心, 也正是这种和谐关系的必然结果。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季先生写此文不单是记录一种现象, 表达一份感动, 还与他曾经的人生思考和一贯的主张一脉相承, 与他对祖国的挚爱紧密相连。所以, 描写德国的美丽并不是他的最终的目的, 赞赏异国的风光也非他最大的快慰, 他期待的是这里的一切能在自己的祖国出现———包括人的境界、花的美丽、社会的融洽。要不, 他怎会在文章的结尾“做了一个花的梦”, “一个思乡的梦”?

上一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论文下一篇:我国服装业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