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共9篇)

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1

今年五月,我有幸来到古都西安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主办的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的进修培训,聆听了专家教授的主题报告,受益匪浅,特别是山东即墨二十八中李志钢校长的报告——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令我感触颇深。之后,我又买了和谐互助教育品牌解读——《活力课堂》,回来后,认真拜读,为即墨二十八中的这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所深深吸引。细细研究之下,得出几点感悟。

一、“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培育学生互助友爱的民族精神

其和谐互助高效课堂策略源于即墨二十八中的学雷锋活动中蕴含着深刻的雷锋精神,这恰是我们所要培养的一种互助友爱的民族精神,是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和谐是一种状态,互助是一种品质,“和谐互助”是一种至高的课堂学习境界,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课堂价值追求,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良好品德行为等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真正实现了智育和德育并举的理想“高效课堂”。师友在互帮互助中,很容易找到成就感、归属感。师友互助的学习范围往往会超出课堂,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同时师友互助有利于学生借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进而从中获取社交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别人,热心互助,真诚待人等良好品德。

二、“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

我们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和谐互助”的课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的地方讲解点拨,课堂上,教师的因势利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不再拘束于单纯的“听、学”,而是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共赢,真正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例题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讲。教师所讲,只是那些学生费尽心思而学不会的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主探索精神,整个课堂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完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

“和谐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的共同发展。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启动思维,使学生会自学了,会主动思考了,质疑创新能力强了,动手实践能力棒了,会主动亮出自己表达了,练就了自信,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互助还有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花费时间少而收获明显,能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成功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兴趣、意志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和谐互助”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合作的乐趣,都能在和谐的空间之上挥动思维的翅膀,从而乐在其中,收获颇丰。

三、“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可以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效学习,课外实现为学生减负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把课内与课外、老师集体讲解和学生一对一讲解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点对面与点对点的结合,极大的增加了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将一个老师关注全班每个学生,演变成了全班一半的师傅关注另外一半的学友。由一位老师变成一半多的老师在关注学生,效果显然十分显著。并且师友在课外联系也很密切,由知识传授扩展到学法指导,由习惯规范扩展到兴趣培养。这种课堂的效果具备了实时效果、累积效果。尤其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师友互助能真正动起来,能够通过互助解决问题,并能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可以说,“和谐互助”的高效课堂实现了“时间+策略==高效”的目标,使课堂真正达到了高效,而课堂的高效就腾出了课外的时间,学生在课外就可以不会有沉重的作业负担,这就切实地为学生减负,就可以达到“把健康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的目的了。

四、“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实现了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实行“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教师的教学观要有根本性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教师注重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以及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的培养。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激以学趣,授以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重过程而轻结论,在设计问题时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将隐性思维凸显为显性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讲得越多,学生想得越少,这就需要精讲精练。“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对老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高效的备课,高效的点拨,高效的总结,高效的提升,高效的展开师友互助。尤其在多个互助环节,教师的应变能力、驾驭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概括总结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一教学策略更好地诱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老师们在全面实施“和谐互助”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创新,使“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更加完善,更加富有生命力。课堂上,教师以学定导,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教师语言要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导”的方面,学生会的不导,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这些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总之,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推行是对教师自身认真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的一个提升,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必须具有幽默的语言、强大的亲和力和豁达的人生观。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拥戴。

五、“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在我们学校课堂上借鉴推行 当然,各地各校各学生都有不同点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不可能尽善尽美地在各个课堂全部套用,我们在学习引用中,还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学习吸取其精髓,扬长避短,灵活运用,结合校本实际,探索出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提高,真正意义上把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2

一、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自然效率就高。比如, 在讲述九年级历史下《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一课时, 我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学生了解的二战中的故事, 而且知道得越多越好, 课上进行故事比赛, 胜的一方给本小组加分。学生积极性都很高, 小组内成员团结协作, 纷纷准备了两到三个故事, 有的小组准备了五六个, 课上各小组争先恐后,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而且, 这一课的内容学生理解得也很透侧, 掌握的很好。再如, 讲述《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时, 我搜集了很多这一时期的图片和视频, 放给放给学生, 并要求学生讲解, 学生热情也很高, 模仿列宁讲话、动作, 并分析其革命的特点, 自然就得出—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的结论。再如, 复习戊戌变法的内容时, 我提出:你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改革, 而且, 两者的改革内容很相似, 为何结果却大相迳庭呢?学生兴趣很高, 各小组纷纷查资料, 课上展示说明自己小组的理由, 并对对方进行质疑, 最后得出答案, 学生争持的面红耳赤, 各不相让, 体现了求真的学习态度。再如, 上学生活动课时, 其中八年级历史中有一个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可要求, 我课前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人人当一次小导游, 带领游客去一个自己认为有纪念意义的革命圣地旅游一次, 要求导游解释去该地的理由, 这里有什么值得纪念的, 并且要把旅行的行程安排向游客说清楚, 还有参观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及行程中该注意的事项都要涉及到。然后, 我们在班上以学生为游客再一次导游评比, 看那个学生的旅游安排更合理, 更有意义。选出优秀的导游, 安排休息日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当地的实地导游。学生高兴坏了, 积极准备, 各显神通, 那次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每每提及, 都还希望再有一次机会。通过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信心, 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

为了改变教师的观念, 我校先后三次派出教师到山东洋思中学和承德天卉中学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参观它们成功的教学模式, 回来后结合我校现状, 反思我们的教学, 潜心研究学生的学法, 逐步提出我校自己的教学模式“高效、自主、互助”并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 要求教师认真编写学案, 学生自己完成, 课堂上按小组互相交流, 提高学生活跃和掌控课堂气氛的能力,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传授知识为教会学法、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首先, 我们提出并使用的是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将教学知识设计成问题,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参与为前提, 自主学习为途径, 学生自主完成, 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为形式,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 构建教师导, 学生学的教学程序。这种模式我们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明显好得多。比如, 我在进行历史教学中, 对每一课都现有教师设计出几个问题, 课前发给学生, 让学生独立完成, 之后在课堂上, 相互交流, 并可以提出质疑, 小组之间进行解答, 达成共识, 有难度的问题再由教师解决, 这种方法, 我们逐渐发现它的不足之处, 就是有些课本上的问题, 无法设计成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所以我们又不断改进。

其次, “2+7+1”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占据十分之二, 十分之七教给学生, 十分之一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小结。这样, 我们在课前对要讲的内容设计出导学案, 导学案重要体现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 特别体现学生自主完成的内容, 还要设计出小组需合作解决的问题, 特别要求学生注意的问题, 课堂练习内容以及课堂内容的延伸等。在讲述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时, 我先设计出导学案发给学生, 里面提出了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版块, 如鸦片的输入板块, 鸦片的危害板块, 中国禁烟板块, 英国发动战争版块, 《南京条约》板块,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影响板块, 并且将不同的板块分给不同的小组分别完成, 课上交流,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 并进行评分, 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效果很好。所以我们坚持使用导学案, 学生兴趣又得以提升, 但时间长了, 有些学生出于懒惰, 不愿完成导学案, 而是等课上听别的同学讲在写导学案。我们在教研中提出这一问题, 学校教师在一起继续集思广益研究出新的教学模式。

再次, 高效、自主、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兴起在美国, 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国教学模式, 它强调教学中师生的多边互动合作活动, 通过合作、竞争和人个学习, 三种学习情境, 充分调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间的密切合作, 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运行体系,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 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现在, 我校已通过两年的探究、反思, 逐步形成这种教学模式, 并被学生接受, 很受学生欢迎, 特别对于现在的中考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 很有效, 确实锻炼了学生,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对“高效、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历史教学中, 采用“高效、自主、互助”的策略, 要求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心思进行导学案的设计, 还要预设教学情境、调控自主、互助的过程、同时要进行教学评价等, 这比原来的传统教授要付出更多精力。但我在实际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以往。这样, 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高效、自主、互助”的教学策略, 有利于整合教材, 有利于成果的展示,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教学实际中, 我们要注意协调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能力发展的同时, 掌握相关核心知识;注意导学案设计的有效性, 重要性, 应对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不预定型问题有所预设, 做到“有备而无患”, 教师应设法在全班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的气氛, 让学生在一起学习、相互合作, 分享成功的喜悦, 发展协作互助的技巧。

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中学英语 和谐互助 教学模式 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130-02

在新课改浪潮中,中学英语教育面临着重大的、崭新的、全方位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深入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中学英语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间平等、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互助释疑、互助拓展、探究学习、总结提高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就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大部分教师受教育学家凯洛夫的“五环课堂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小节、布置作业影响极深。在这种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率低,知识掌握不深刻,容易产生厌学或弃学,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强化学生记忆等方面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英语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现代英语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等特点,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应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语交流和书面信息交流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把以教师组织教授为主的“讲课”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探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真正做到“主动学习—解惑释义—互助提高—互助拓展—总结提高”。为此,可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简洁高效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

一、“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它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平等、民主、融洽和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口语交流能力,形成互助学习的精神。“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如下:

1.古代教育思想的启迪。《学记》中这样论述教与学的关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是教与学之间最古老的理论阐述,表明了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互相作用的重要性,奠定了教与学原始就是互助、互动、互促的,这对我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确立现代教学理念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学记》中对教与学的阐述与“和谐互动”教学模式的理念是一致的,都从根本上明确了互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两者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下学有所成,促进自己进一步钻研的主动欲望,形成自主学习,在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作用下,学生作用于其他同学,使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有足够的交流、交往、交换,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2.“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是“效法自然”教学理论的实践与发展。“效法自然”教学原理是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环境、课程存在着各种互相作用活动(如互动、互助、互促等),能够使教师、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发生改变和发展。“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个原理被应用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的互助学习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3.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要求。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教育环境条件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学生被认为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和灌输知识的对象,而是具有对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现代教育发展理念认为,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更应该是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合作、互助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作用,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表达、交流、互助的机会,改变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方式,使学生个体学习转变成集体互助学习,实现自主、互助、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的实践

依据“和谐互助”的教学策略和基本思想,结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求,借鉴其他研究学者成果和教师的经验,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英语课堂所有英语课程类型,比如对话课程、阅读课程、复习课程、讲评课程。但在不同类型课程中,由于课程内容和要求目标不一样,其运用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运用“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流程与方法进行总结性描述,主要以阅读课程进行重点分析。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阅读课程教学中运用“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其步骤流程如下:

1.教师利用具有互动性或生活性的事例将要阅读讲授的课文在课堂进行新课的导入,设置新课问题,补充阅读辅助材料,启动教学。

2.学生自习阅读理解,夯实新课基础。学生阅读理解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文章进行全面的理解,包括辅助材料的阅读与理解。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自行完成,然后教师进行抽查、监督和辅导,最后教师做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充分占有时间,在小组讨论中实现互助提高,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真正成为交流互动的平等主体。

3.小组讨论,提供交流平台。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学生都有了自己对阅读课文的理解,而学生有什么样的理解要通过表达出来才能让大家有所了解。因此,教师要提供发言表达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解、交流,阐述自己的见解,通过大家的发言和理解,可让他其同学了解他们理解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

4.教师阐述,纠偏匡正。教师在“和谐互助”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纠偏匡正。对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中出现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点评归纳。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引导性的总结和讲解。

5.探究延伸,巩固教学。“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完成课堂任务后,教师可以根据下一课的内容或本课内容布置一些复习性或预习性的练习,一是可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可以预习下一课堂的内容。

基于以上“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流程,我们以Unit4“How do you get to school?(4)”作为案例进行展示。首先,教师直接引入具有互性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并设置一个互助小组问题:“How does he get to school?”这样整个课堂教学就热闹起来了,学生通过自习快速阅读很快了解到抵达学校的方式有walk,take the bus,ride bike,take the car,take the ship,take the subway,take the train,并在课堂上热闹地讨论起来,学生之间互相问是怎么样到学校的,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讨论小组和非常有效的交流。然后,教师根据案例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疑点、难点讲述:在英语中,表示乘某种交通工具要用“by+交通工具名称”这一介词短语。注意by后的名词一律用单数,而且这一名词前一般不加冠词。如:by bike/bus/car/train/motorbike/electric bike/subway,by plane/air,by boat/water ,by ship/sea,当交通工具名称前有“a/the”时,不能再用“by”,要用“on”或“in”。如:on a (the)bus/bike/motorbike/electric bike/train/subway in a lane/ship/taxi/car,但是,表示步行时,要用on foot。最后,教师为了探究延伸和巩固教学,布置小量作业:“1.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s to make the new conversation.2.Make a list of how the students ge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三、“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教学体会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全部要素的有效配置和调动,使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各种因素得到了交流互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和谐互动”教学模式能够顺应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较好地实现了教育部对中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教学目标。具体成效表现为:

1.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的环境中学习,学习者的主体身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叛逆心理。

2.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在“和谐互助”课堂教学中加入大量的听说能力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交流的机会。与传统灌输式教学相比,学生有了听说的实战经历,不再是只听教师说而没有开口的机会,这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运用英语交流奠定了基础。

3.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谐互动”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自觉地以自己的知识去帮助其他学生,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种荣誉感和成就感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学习探讨,遇到问题能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时代对中学英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学应围绕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并不断完善,但无论如何改革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教学实践表明,“和谐互动”教学模式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更科学有效地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是值得广泛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孙雨,林景波.“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28)

[2]查有梁.“交流一互动”教学模式建构(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1(5)

[3]李志刚,谢华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研究概述[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

和谐互助课堂 篇4

东海县和平路小学和谐互助课堂课改课题组

一、背景分析

(一)问题提出

新一轮的课改实施以来,经过几年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六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使小学阶段的课改实施已经从整体上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和一个相对稳定的层面,同时也逐渐形成制约课改活动继续深入推进的“瓶颈”,而如何有效突破这个“瓶颈”,进一步推进课改活动的继续实施,成为教育教学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形式“单极化”,知识的流动仍然主要呈现为从教师到学生的流向,教师话语权过于强势,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学习的积极性差;评价体系“简单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实际运用中被简化,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合作学习“表面化”,小组合作探究无论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习的结果仍然处于浅表层次,“探究”不够深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情感教育“边缘化”,教师重视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投入,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培养被弱化,沦为教育的“边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另外,我校各年级班额都很大,基本都超过了60人,有的年级甚至达到70人。学生数量多,学困生的数量也相对较多,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难度大。如何利用好学生人数众多这个资源,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提出了建设“和谐互助课堂”的设想。

(二)研究基础

⒈科研水平及能力保障

参与本项研究的各个小组的成员,专业技术职务全部达到小学高级教师或以上职称,学历大专以上,均为本校管理层骨干及市、县学科骨干教师。其中王玮校长为省特级教师、连云港市“333工程”骨干校长、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标兵人物,承担过市级或以上级别的“十一五”“十二五”立项课题研究,其他同志也都独立承担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能有效地引领教师开展本项研究工作。

⒉科研制度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对本次课改的研究工作,通过学校教师大会、学校教代会、宣传橱窗、总结报告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实验的目的、意义,学校校长亲自担任课改领导小组的组长,学校副校长、校长办主任、教导处主任、中心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人员分别担任了下属小组的领导,负责指导开展本小组的研究工作。学校的教科研制度完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改活动;学校内部教科研氛围浓厚,有着良好科研基础。

⒊投入资金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重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重视和谐校园的建设工作。学校每年均设有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和谐互助课堂”实验研究的目标任务与主要内容

1.探索、建构、优化与新课改精神及《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助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学生学业成绩与学习过程参与度记录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

4.提升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和谐互助课堂”操作范式及要点

1.揭示学习内容,展示学习目标。

2.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学体悟。(自学质疑模块)

3.小组互助研讨,组内成员互测。(互动探究模块、矫正反馈模块)

4.集中反馈矫正,引导强化训练。(展示交流模块、矫正反馈模块、精讲点拨模块)

5.学习行为互评,师生总结提升。(迁移运用模块)

其中,第2、3、4环节既可以是顺承式的,也可以是循环式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当调整。“互助”主要体现在第3、4两个环节。

各学科推进组根据基本模式制定具体的课型模式。

“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示例(数学)

主要环节有:设疑、建构、练习、反思四个环节。

设疑:结合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复习铺垫或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有效提出明确的关键性问题,引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问题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基础或生活经验由学生自主提出。提出的问题必须“适度”,难度适当,广度适中,要能引领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充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问题是核心,问题的质量直接决定学习的有效性。

建构: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丰富的、多向的思考、交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感知、消化、改造,实现新知的同化、迁移、运用,获得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自主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这个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小组团体的动力,使得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相互促进、相互支持、补充完善。本环节可以具体分为三个层次,根据学习的需要灵活把握,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1)自学:学生自主尝试学习,给学生提供安静学习的时空,搭建独立思考的平台,依托书本可以先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看书,如果无法尝试解决也可以直接看书自学,获得对知识的自我理解与建构。自学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只有充分自学,才能有效交流,适时反馈,针对性指导。

(2)生助:以小组的形式,在组内交流学习成果。先鼓励后进生提出自己自学中的困难,其余学生在讲解、争论、辨析等过程中帮助解决,这个过程不光是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余学生明晰问题、深入理解问题的过程。如果通过自学没有问题提出,那么就由组长指定一名学生讲解,其余学生补充。

(3)师助:教师进行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学习中反馈的情况灵活组织,及时抓准学生自学过程的疑难处、争议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练习:设计有效练习及时巩固,要保证练习的时间和练习量,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到及时巩固,在运用中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反思:引领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后,进行回顾总结,在梳理中明晰、拓展、提升。这个环节可以从不同几个层次展开。

(1)回顾:学习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

(2)质疑:还有什么疑惑,由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3)总结: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4)评价:自己学得怎样,小组合作得怎样。

其中前两个层次的反思是从知识技能层面展开的,后两个层次的反思是针对过程与方法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灵活组织。学生是反思的主体,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适时适当介入,进行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该模式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主体是互助,从自助、生助、师助三个层次展开,设疑是启动互助的动力保障,练习是提升互助成果的必要环节。几个环节中生助、师助乃在“动中学”,自助、练习是在“静中悟”,动静结合,呈现精彩课堂。

四、“和谐互助课堂”核心理念

和谐互助课堂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场景为保证,以师生间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的和谐关系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为基础,以个体互助、群体互助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形式,追求师生和谐、学教得当、动静相宜、情趣相生的课堂。

1.“和谐互助课堂”是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

儿童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有差异的人,是处在特定阶段的有差异的发展中的人,儿童是游戏者是探索者,儿童是艺术家、思想家、是可能性。要让儿童成为儿童。“和谐互助课堂”要回归儿童的生活——真实的、现在的、可能的、自觉的生活。

让儿童成为儿童,我们要首先成为儿童。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2.“和谐互助课堂”是以学为主的课堂。

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助参与体验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的过程,是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通过个体互助、群体互助获得不同发展需求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精讲点拨旨在为学生活动提供知识背景、方向指导及反馈矫正。

3.“和谐互助课堂”是互助的课堂。

“和谐互助”主要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同时也包含师生互助、群组互助。同伴互助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互助形式,在学生通过同伴互助仍无法达成学习目标时,可以通过群组互助、教师帮助为学生化解难题。同时,教师从学生的互助学习中也会有新的发现,从而促进课堂新的生成,这则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帮助。

4.“和谐互助课堂”是基于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指导下的课堂

“和谐互助课堂”是建构式生态课堂在教学实践探索中具体化的体现,因此,它遵循建构式生态课堂要求的思想及准则。“和谐互助课堂”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我一定要学好”、“我要帮助别人学”,变教师“常规教”为“我会教”、“我爱教”、“我必须教好”,变课堂评价“单一化”为“你会教,你会学”“你这样做将会教得更好、学得更好”的多元化。把高效意识转化为教学行动,优化师生的教学行为,使学生在课堂的浸润中共享和谐课堂的幸福美感。

“互助”是外在的表现,“和谐”是质的追求。“和”文化是我校的主题文化,和谐课堂的建设是我校“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对理想课堂的一种追求。这种课堂是建立在民主、平等、互助的基础上,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是一种和谐、高效发展。它包含人与人的和睦、人与物和处、人与法的和顺、人与场的和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行为是主动的,思维品质是最优化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最高的。

结合具体情况,我们将把这种“和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体现:

1.教学氛围的和谐。包括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教学气氛的和谐。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心理是安全的,学习的过程是真实的,师生的沟通是通畅的。

2.学与教的和谐。牢牢把握我市“六模块”教学模式的精髓,灵活运用,凸显“和谐互助”的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与自身的健康成长是和谐统一的。

4.课内与课外的和谐。生活是课堂学习的外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

五、“和谐互助课堂”的理论依据

1.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要使学生小集体成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皮亚杰及其许多追随者也都认为,像语言、价值观、规则、道德和符号系统(读、算)均只有在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掌握。他们坚持主张增加课堂合作学习的时间,使得学生在学习任务上彼此合作,以便产生有益的认知冲突、高质量的理解和恰当的推理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这些观点说明了学习小组建立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但每个人都有获得优势的需要。并且通过满足人们的优势需要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也提出了“期望理论”。这一理论可用公式表示为: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其中,“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效价”是指被激励对象目标价值看得多大。“期望值”是指导致某种结果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概率。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小组评价、组内评价对学生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团队意志凝聚论的倡导者(沙伦,阿朗逊)也强调小组集体活动的重要性,不过,他们更侧重于小组加强凝聚力量的作用。该作用可通过小组建设(team building),小组评议(team processing)以及小组任务专门化等多样化途径达成,反过来,它也有利于发挥小组每位成员的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做出个人独特的贡献。

3.集体公益论的倡导者(季亚琴科)认为,集体教学的根本特点是将学生从原有的知识“消费者”转变为“公益劳动者”。因此,“即学即教”成了集体教学的一项新原则。把自己所学的教给别人,这是自我教学和自我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因此“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并非是强加给学生的外在标准,而成了学生自我寻求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个理论观点说明了小组互助学习是可行的,也是身心发展的一种需要。

4.自组织理论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 知识的获取不是靠教师的简单传授,而是学习者自组织的结果。当然这也不是学习者独立能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完成的。自组织理论是20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一定条件下, 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 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包含三类过程: 由非组织到组织的过程演化;由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在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 这种演化标志着组织结构与功能在相同组织层次上从简单到复杂的水平增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习者系统属于自组织系统。它包含了若干的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都是包含自组织机制的系统, 这些自组织机制根据不同的外界输入协同有序, 发生跃迁。

5.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马丁·布伯认为“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他指出个体“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它”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在对话教育的理念下,教育要“成为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即“在学习读和写的过程中,那些获得了新的自我意识并开始批判性地看待自己的社会处境的人,常常会主动采取行动,去改造那个剥夺了他们参与机会的社会”,通过这种教育,“每个人又重新赢得了说出自己的话,也即命名世界的权利”。我们认为对话既是一种引导我们思考教育本质的理念,又是一种指导我们从事教育的有效手段。简单来讲,对话理论强调的是师生与生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深层来讲,它挑战我们原有的关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用对话的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必要的。

六、实施过程设计与主要措施

(一)实施过程:

1.“试水”——部分教师先行试点,学科组重点探究符合本学科特点、年段特点的基本教学模式。

2.“研讨”——在确定基本教学范式的基础上,各学科组全面推行,并进行重点研讨,进一步优化基本教学模式。

3.“开放”——提炼出符合各学科教学的特点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范式式,通过“开放周”进行展示。

4.“普及”——形成基本定型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范式,使之成为教师日常课型,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提高”——在基本定型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范式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反思,在下一课改实施过程中深入推进。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课改工作统一领导。

学校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下设攻关组、宣传组、保障组、推进组、行为规范组,各组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形成了此项改革的立体推进网络。

2.遵循课改的基本原则,保障课改工作有序推进。

(1)实事求是。直面课堂教学现状、实验过程、实验成果,不掩饰,不美化,不浮夸。

(2)知行结合。坚持理论学习,坚持实践探究,加强实验过程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专家引领。邀请专家进校调研,并就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4)协同推进。各职能组互相配合,各学科组相互学习,均衡推进课改进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课改工作的基础。

加大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力度,拓宽教师的视野,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加强业务学习,针对性地选择学习的内容,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七、“和谐互助课堂”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必须落到实处,要有成效。从以下几方面保障同伴互助合作的有效性:

(1)科学组建小组。

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前后排各3人,每排中间的学生为优秀学生,左边是需要帮助的后进生,右边是中等生。中间的两名优生其中一人为组长。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可以讲每个小组起个有个性的名字,如爱迪生组、牛顿组、莫言组等等

(2)指导小组合作的方法。

一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内敢提问题、会提问题、提出问题,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三要鼓励学生大胆争论交流。

(3)建立小组评价机制。

学习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小团体和共同体,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小组活动的质量。评价机制需要做科学设计,长效进行,可以从活动过程、活动效果等多方面进行。

(4)小组学习可以突破课堂、拓展到课后。

和谐互助让课堂充满灵动 篇5

和谐互助让课堂充满灵动

即墨二十八中建校42年来,始终坚持“学习雷锋”,现已是即墨市的城市精神之一;4年来,首创“和谐互助”,现已是青岛乃至山东课堂改革典范。现有74个教学班,5019名师生,其中教职工402人,全国、省级优秀教师10人,青岛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40多人,即墨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150多人。多媒体教学网、闭路电视网、电子监控网、自动报警网、音频广播网、内部通讯网和校园网“七网并备”,实现了教育教学网络化和现代化。学校占地198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形成了“四区六楼十八苑”的校园立体文化格局。四区是迎宾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六楼是致学楼、勤学楼、乐学楼、笃学楼、博学楼、怡学楼;十八苑是把全校绿化区分成十八个区域,每个苑区根据区域内主要植物物种来命名,有牡丹苑、梅花苑、月季苑、紫槿苑、迎春苑、女贞苑、石榴苑、海棠苑、玉兰苑、红枫苑、海桐苑、方竹苑、银杏苑、楸柿苑、枫桦苑、榆竹苑、桃李苑、金银苑,各种专用教室和实验室齐全,装备均达山东省规一类标准。学校先后荣获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单位等青岛市级荣誉160多项,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名校等省级荣誉50多项,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0多项。学校缔造出教育教学质量连续20年创全市最优,全市考入北大和清华学生中,有4/5以上的学生初中阶段就读于我校的教育神话。2005年,全国素质教育座谈会在青岛召开,我校被选为向周济部长直接汇报的唯一一所县级市城区初中学校。2009年5月国务院参事到青岛市调研时,我校又作为唯一一所农村初中汇报学校工作。我校学生节目先后5次走进中央电视台,6个节目获全国一等奖,曾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访问演出。学校小交警代表山东省进北京接受曹钢川上将的亲切接见。学生的科技作品,其中有许多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上获奖频频。市运会实现了“十三连冠”。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中组部副部长王照华、省委宣传部长苗枫林、省长宋法棠及现任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等20多位省部级领导先后来我校视察,对我校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报道过我校教学工作。今天,我向各位介绍我校高效课堂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收获。从六个方面:

一、“和谐互助”创建高效课堂的影响

(一)参观学习浪潮

“和谐互助”在我校取得成功引起了教育同行的广泛关注。2008年10月,青岛市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了青岛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青岛市7区5市教体局局长、教研员,全体初中校长,及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内外教育局领导、专家等60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与会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实效之高是青岛市近十年来第一次,也是青岛市新课程改革实施七年来第一次。青岛市教育局王金生副局长在大会上总结评价:“即墨28中课堂教学改革对全体与会者是个震撼!对青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个引领,希望全市初中学校学习28中这一青岛地区龙头学校的高效课堂的创新理念”。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授贺斌这样评价:“即墨28中这一新型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给课堂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城区学校树立了学习的典型榜样。” 山东省教育厅又于2009年5月召开“山东省教学示范校表彰会即墨28中现场会”,省内17地市的教研员、各县市的分管局长和校长5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面推介了该校“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教育部基础教育中心主任曹志祥、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王景华、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金生等对这种教学策略给予了高度评价。山东省教育厅领导曾这样评价:“山东有两个课改典型,西有茌平杜朗口,希望全省初中学校像28中一样实施好素质教育,创出自己的特色”。随后学校又在中央教科所和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在青岛召开的“全国新课程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沈阳召开的“全国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南昌召开的“全国有效课堂经验交流会”等国家级会议上作为期半天的经验介绍,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正是因为“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简洁高效,易懂易学,所以引发了省内外学校纷纷来参观学习的持久浪潮,先后有来自江苏、浙江、广东、内蒙、河南、北京、上海、海南、重庆等十几个省市的兄弟学校逾万人到学校参观学习。

(二)领导专家评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主任刘兼曾这样评价:“28中是一座金矿,只要你有心,就有金子可挖”。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中心主任曹志祥:20中挖掘出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不仅是一个个案典型,而且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探索。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即墨28中能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在课堂改革上做到教师有效施教,学生高效学习,在山东省实施素质教育的路上做出了榜样。

北京教育学院顿继安教授带北京校长考察团考察后说:“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简洁高效、易懂易学、可操作和可推广性是我们见到的任何教学策略所无法相比的。” 青岛高中创新学校的老师参观后感慨:28中“和谐互助”对我们震撼太大了,这样的教学策略我们拿过来就可以用,难怪28中毕业的学生到了我们学校发展势头这么好。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教育局高局长说:“28中42年的学雷锋历史,让人服气;把雷锋精神内涵延伸到“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我们体会到了德育与教学的和谐乐章,你们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非常细致,成就了你们的辉煌。” 江苏6地市来的校长们评价:步入28中,看了28中的学校管理和各种展厅,不由得从心里引发一种很大的震撼。但更大的震撼是第二次,是在课堂上。深刻体验到28中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课堂魅力,真是简洁高效的妙招!内蒙古科左旗30位校长们参观后感慨:我们带着怀疑“和谐互助”是否高效的疑惑而来,但看到这种策略容易操作,真盼望把28中的新理念、新策略传播到科左旗。

浙江来的校长们评价:贵校先进的理念、务实的创劲、高效的课堂、精细的管理、浓厚的文化,我们40位校长只能用“惊叹”来形容我们内心的感受,我们走了那么多学校,到了28中才真正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受益匪浅!

《中国教育报》评价:步入28中,“大校大教育,大师大智慧”的气势令人震撼,四区六楼十八苑的独特校园文化格局令人惊叹,深入到“和谐互助”课堂更是让人拍手叫绝!

《中国教师报》评价:28中对“和谐教育”品牌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用心经营“和谐德育”,用情实践“和谐互助”,创造了课堂的神奇!

《现代教育报》评价:一学就会的简洁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创造了28中教育神话!期待全国初中都以28中为例,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

(三)师生素质的提升

1、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①学生的学习、表达、思维、合作、交流能力等得到提高: “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启动思维,结果只能是:质疑创新能力强了,动手实践能力棒了,会主动亮出自己表达了,练就了自信,真正阳光了,等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我校“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确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支持,因此在青岛市对学校满意率电话抽查中,对我校教育教学满意率100%,教体局民主行风测评满意率连续五年99.97%以上,2007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②学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007年、2008年、2009年统计中考数据:

初中阶段在我校上学后在哈弗、剑桥、斯坦福、牛津、耶鲁等世界名牌大学上过学的学生多达29人

2、教师素质得到提升

在我们即墨市、青岛市有一个“二十八中现象”:在外校教不好的教师,不出成绩的教师,到了二十八中半年就能教出优异成绩。

二、“和谐互助”创建高效课堂的原因

(一)教育形势促成“和谐互助”

1、面临的教育现状:

(1)一座大山:学生、家长超负担(2)二座大山:教师员工超负荷(3)三座大山:学校超负重

2、山东省规范办学 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厅长在全省工作会议上讲:《教育应该回归》,教育早应该回家了,谈到教育的四个回归:

①回归到育人②回归到制度③回归到主体④回归到科学 实施“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以来,在规范办学上连续多年实践着“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 ①从不加班加点:

②从不缺一门课程、一节课时: ③从不给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2004年,学提出创建“和谐教育”品牌,打造山东省名校乃至全国名校的目标,创建“高效课堂”,研究如何让课堂高效起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时间长起来,让老师教的时间少起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诞生了“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和谐”是指在竞争和合作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互助”指师友在相互帮助中提升自身素质;“和谐互助”就是“和而共谐,助而互进”。具体说: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亦师亦友,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双赢。我校“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实现了从旧“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走向“新双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奠基)的过渡。2007年,青岛市教育局局专门在我校召开了创新教学理念现场会,全市青规以上中小学校长,各区市教育局长参加了会议,推广了我校的“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经验。

(二)雷锋精神孕育“和谐互助”

(三)科研研究提炼“和谐互助” ②合作学习:1993-1997 ③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1993-1996 ④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1998-2004 ⑤和谐互助教学策略:2004-现在

三、“和谐互助”创建高效课堂的过程

(一)典型探索

一个典型引发一场革命。当学校唱响向“高效课堂”要质量的教学主旋律时,在“和谐互助”教学理念体系引导下,全校掀起了探索“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浪潮。

(二)校本教研

2004年当时红霞老师的成绩刚刚异军突起时,便有数学组教师自发前往听课,其他教师纷纷效仿。2005年我们抓住有效时机,组织骨干教师全面深入数学课堂总结提升,想对这个本土化的课堂全校进行推广,但是受到很大的阻力。学校组织干部们经过多次课堂听课、开会研究讨论、和实验老师们座谈,16个干部上课亲自实验,经过半年多时间,认识到这一教学策略有以下优势:(1)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完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半师傅一半学友占据课堂的整个江山,师友同桌和谐互助30分钟,真正实现了生命的狂欢;教师只占15分钟的授课时间,点拨、总结、提升,真正实现了价值的浓缩。(2)学生有效学习时间延长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把课内与课外、老师集体讲解和学生一对一讲解结合在一起,实现点对面与点对点的结合,能极大的增加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将老师的针对课堂上的部分学生,用两个眼球关注约70 个人,演变变成了30多师傅的眼球关注另外30多学友,老师的视野大大扩大了。并且师友在课外联系也很密切,甚至两个家庭都成为朋友,延长了学生有效学习时间。(3)学生师友教学相长

师友结对,共荣共进,互助共赢,课堂上能最大可能的减少学习的旁观者,使课堂没有死角。

(4)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启动思维,使学生会自学了,会主动思维了。(5)更好的诱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

这种教学策略也能更好的诱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尤其在多个互助环节,教师的应变能力、引导点拨、总结提升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6)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和可推广性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良”,教师在短时间内便可掌握,因此这种模式非常容易推广运用。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有升等教授在蹲点调研2周后得出结论:“这种师友互助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对青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个启发,符合课程改革的理论要求,非常值得推广!”。(7)实现了德育和教学有机的完美结合

这一教学策略将“雷锋精神”内化到课堂,真正实现了智育和德育并举的“高效课堂”。

(三)专家引领

(四)总结推广

我校在推广上采取“三步走”策略,2004年在数学组试点实验,2005年在七年级级部所有学科展开研究,2006年全校推广了这一高效课堂教学策略。2006、2007年、2008年、2009年寒暑假,先后6次分学科进一步研究修订“和谐互助”教学策略。

四、“和谐互助”创建高效课堂的展示

(一)模式流程

五步十环节:我校9门学科均建立起“和谐互助”教学模式,都是五步十环节,五步固定十环节活用;都分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实验课,英语的新授课又分为“对话课”和“阅读课”。模式是一种最低要求,高水平的老师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

小学部和谐互助教学计划 篇6

实施计划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最优化,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推行“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学部根据情况,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次教学改革力求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传统教学与高校课堂的对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目标任务

1、贯穿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打造自主、快活、高效、求实的高效课堂。

2、发挥本校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打造高效、务实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构建“师生共同体”,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实施方案

(一)实施步骤

1、学习动员阶段(第七周)

小学部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和刘校长培训的《和谐互助模式要点》,领悟“和谐互助”课堂的模式和内涵,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并根据本班和本学科的特点,做好周密的思考和安排。

2、初步实施阶段(八——十二周)

(1)确立学习单元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选好师友,同桌两人为小组,师友互助为特征。“谁是小师傅,谁是小学友,不单凭考试成绩来确定的。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性格品行逐一进行了解,粗线条地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优秀与一般为一组,良好与较弱为一组,同位之中,一个成绩优秀些,是为小师傅;一个成绩比较弱,就是小学友。”确立好单元组后要征求任课教师意见。

当然,师傅、学友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动态管理。经过一段时间,个别师傅会因为胜任不了而被调整为学友,而有的学友会因为进步较大升为师傅。一个班级由班主任负责,协调任课老师,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可对师徒做一些微调。

(2)课堂培训。第一、课堂培训。课堂培训又分集体培训和个别培训两种情况。集体培训一般是老师示范,学生模仿;或者学生当堂讲题,其他同学补充、纠正、点评,统一认识后,再给自己的学友讲。个别培训是老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培训。在学生互助学习过程中,老师要不停地巡视,或者参与学生的互助活动,了解学生如何讲题,方法、路子是否正确,发现问题,老师要及时纠正,并适时鼓励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第二、课后专题培训。老师利用课间或其他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培训。如:重点培训几个“高明”的师傅,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学生教学生”、“学生练学生”,最终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双赢。当然相对小学低段来说,教师要多示范,尽量多培养一些高明的师傅,减少相对较弱师傅新教学模式带来的压力。

(3)尝试教学。要把握“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五步十环”

3、总结提高阶段(十三周)

召开“和谐互助”课堂经验交流会,针对突出的班级及学科进行经验介绍,对较成熟的课堂模式要进行集中展示。各班级对突出的学友及师傅进行表彰。

4、全面开展教学阶段(十四周——学末)在前段时间的尝试经验上,调整好班级状况,全面实施“和谐互助”模式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三、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1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了“和谐互助”课堂。老师在课堂上善于鼓励表扬,对学生的优点点评到位,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课堂上一直处于亢奋状态。通过模块检测,各学科每月发个本子,盖上奖章。学友有了较大的进步,师傅、学友都受奖。师徒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互助学习也就更投入了。其次,班级每月开展“班级和谐互助之星”和“名师”活动,班主任通过“日汇总,周总结,月评比”的方式,协调任课教师对师徒课堂表现和学习进步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和素质评定手册之中,每月评比班级“优秀师傅”、“优秀学友”。还让“学友”们在“师傅”中民主评选班级“名师”,那些讲题水平高、责任心强、帮助学友进步大的“师傅”成了“名师”。各班开展“和谐互助之星”评选,表彰等环节,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和谐互助教育场”,影响带动了一大批明星师徒。

“和谐互助”教学法的应用点滴 篇7

一、更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彻底打破了几千年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讲授式遇到了巨大的冲击,是抛弃还是保留,我校生物教研组做了为期两个月的教法对比。其结果显示:讲授组教师发现上课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20%在听讲,其余的发呆、说话,有的干脆睡觉。作业大部分抄袭,有的索性不交。教师发牢骚:“普通中学只能招收一批这样的三流生。“互助组教师发现学生大多数都能参与其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师傅”的带动下也有进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热情明显提高。而一组实效实用的德尔记忆理论统计数字彻底颠覆我们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依赖。数字显示:教师讲授学生记住率5%、学生阅读记住率10%、视听并用记住率20%、教师演示记住率30%、学生讨论记住率50%、学生实践记住率70%、学生教别人记住率95%。无疑“和谐互助”教学法很好地呼应了后三种方法。

二、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互助学习激情

“和谐互助”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如何改变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我们通过讨论制定一套详细的评价机制和奖励办法,并把此方案报与学校且获得批准。其主要内容是(1)学生参与度考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入材料袋。(2)采用班级周评,年级月评的方法评出50组优秀互助学习组进行奖励,并把喜讯以书信的形式寄给家长。(3)在周会上班主任表扬先进学习组并向家长发信息告知。(4)教师在课堂课外主要采用:拇指激励法、语言激励法、座谈激励法、作业激励法、榜样激励法、目标激励法等调动学生热情,努力营造一种强烈的学习氛围。

三、选好“师傅”与学友,使互助者更和谐

“和谐互助”的主体参与者是师傅与学友,学习优秀者做“师傅”,学习较弱者为“学友”。师友搭配可以6人(2排)一组:师傅2人,学友4人。课堂内外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若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若师傅们都不会,最后由教师讲解。师傅角色在合作学习中非常重要,他(她)是互助学习的组织者,也是与教师信息交流的传递者。因此师傅应具有极强的责任心、爱心、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学友应信服师傅,服从师傅的管理,并主动向师傅请教。因此师友性格搭配要融洽,要相互信任和依赖。师友应是合作互助、相互渗透、团结友爱的学习团体。师友的的产生方式可采用:指定式、自荐式、民主式、综合式等。同时,师友角色可通过动态管理进行灵活调换。

四、合理调配时间,为互助学习提供保障

“和谐互助”教学法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无疑也拉长了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交流,是教法实施的保障。因此我校课题组通过多次调研并报批学校,决定用好晚自习三节课:第一节自主预习课;第二节师友交流课;第三节巩固自修课。各学科之间的时间分配由年级协调,统一安排。

五、精心设计教案,使教学实施更高效

“和谐互助”教学法的精彩之处是在于教师的导学,因此精心设计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使教学过程更为完整,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列出了四条清单:一是以课本为中心,参照金太阳导学案中的基础学习交流。探究重难点,列出预习提纲;二是通过预习,师傅把预习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结合考试大纲列出课堂教学的导学提纲。在教学实施中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决“师友”在自学中存在的疑惑;三是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出示知识网络提纲。让学生自主巩固所学知识,“师友”一对一提问讲解。学友回答基础的问题,师傅回答拔高的题目。四是充分利用学生在习题训练中出现较多的错误题型,出示一份错题清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释疑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技巧。

参考文献

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8

关键词:和谐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育成果越来越丰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是必要的教育任务。和谐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打造,需要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更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的帮衬。

一、建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也决定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在新课程标准推行之后,教师要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去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老师不能机械化地遵守课程标准,还要考虑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根据三维目标,将语文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相结合,才能使语文课堂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一个班级内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高效。

比如,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从小学生的角度去评价教学内容的难度,找到教學重难点。根据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将学生分成弱、中、强三个层次,结合三维目标,建立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对于弱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知识与技能作为重点目标,鼓励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生字,流畅阅读文章。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适当加入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体会其中的精神意义。对于强层次的学生,则要引入情感目标,鼓励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建立和谐创新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活动,因此,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默契合作与有效交流,能够促进课堂活动的顺利发展。当代小学语文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讲究师生互相尊重,相互平等。

首先,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也希望自己的独立人格被教师认可。他们是课堂中的主人,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主人意识,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使小学生自己认识到其提高的希望。教师应该改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杜绝无谓的指责,让学生在欣赏中成长起来。

其次,教师要学会信任学生。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多说多表达,让小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思维成果。如在讲解《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野外迷了路会怎么做,并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师生互动中,课堂教学被引出,有益于小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于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效和谐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创新且教育意义较大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创造力很强,引导小学生在质疑与探究中学习,能够促进小学生成为语文知识的开发者,更好地感知文字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突出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如,在讲解《好汉查理》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自主阅读,自己做老师,去提取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将20分钟留给小学生,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将自己发现的具有学习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用其余的时间与班级同学分享。在师生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价值,有益于高效参与课堂学习。

四、发挥课堂评价的积极作用

课堂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小学生带去语文学习的成就感,能够给小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教师的一句鼓励,会成为小学生日后学习的动力,更是一份荣誉。

比如,在写作教学中,一些小学生很好地使用了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要将其作为范例展示给其他学生,在树立榜样的同时,给小学生写作的成就感。激励性的评价,会让学生不断进步,在语文学习道路上不断探索。

综上所述,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对于小学生语言知识的丰富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重视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课堂教学高效化,利用丰富的方法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的尊重。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推动语文教育进步。

参考文献:

[1]尚显勇.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5(12).

[2]许兴华.有关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

[3]郭爱芳.让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3).

“同伴互助,高效课堂” 篇9

第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通过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晨会活动;宿舍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美术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手工兴趣小组等各种展示平台。为学生营造了“家园、花园、学园”式的校园环境,创建自主、互助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自信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第二、引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就目前条件下我们认为通过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重视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坚持立足本校实际,面向全体教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构建了自主对话式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学校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继续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培训管理机构,建立了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研室具体负责,教务处协助工作,骨干教师承担任务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很好的措施,由教研室具体负责,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自然而然地挂上了钩,避免了培训、教研互不沟通,挤占时间,浪费资源的不良现象。从我校实际出发制定了我校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培训做到四固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培训人、定培训次数,规范的管理,有效的加强了教师的培训意识和工作热情,保证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立足学校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培训

经过培训总结使我们认识到校本培训工作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及教师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的现状,我们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将重点开展了以下形式的培训工作:

1、师德培训

为了加强全校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淡泊名利的大教育思想,除了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外,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将在校内广泛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并在全校教职工中开两项体验活动:一是参加家长会的体验;二是在教学中常与学生换位思考;同时积极配合教育工委、教育局开展“亮岗履职、爱生乐教”师德建设年活动,强化教师的责任心,通过师德培训与学习,教师更加爱岗敬业,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教育理论培训

听课、评课是教师工作中经常进行的一种教研活动,也是教师自我提高、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听课评课水平,我校在以后的时间里专门组织一次《怎样听评课》的校本培训,聘请专家指导,实实在在的从如何听课、如何评课、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等三方面进行讲解,为广大教师做专业引领。通过类似的培训,使全体任课教师的听课、评课水平都有所提高,直接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培训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务处的安排下,全校教师将开展每学期每人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活动,在此基础上推出学校骨干教师观摩课等活动,现在全校四十多位教师能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此项活动最大的受益者是教师。另外学校还继续与县进修学校紧密联系多形式、多途径的多派教师外出学习创造各种培训机会,外出教师培训回来后,必须把所学内容为本教研组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做到一人培训,全组受益。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本着科研兴校的思想,在市教科所和县进修学校的指导下,我校将围绕“同伴互助,高效课堂”主题及《建立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推广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级课题,由分管副校长和教研室负责人分别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要求教师进行学以致用的探究。在学习中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及时发现自身教学行为上的得失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5、教学基本功培训

针对市、县各学科开展的片段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针对教师实际,学校将不定期开展一些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如教师演讲、板书设计、钢笔字、粉笔字等竞赛活动,并选择好作品展出,调动教师积极性。

第三、建立互助小组。在“同伴互助,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任务主要在小组内完成,班级管理也是以小组为单位。因此,小组建设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一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男同学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同学形象思维较好;男同学粗心大意,女同学细心认真。这样男女同学搭配,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二是便于竞争。小组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适,老师可以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在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作为老师更应该不断对同学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亮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有展示才会有提升,因为这样你才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同伴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同伴互助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教师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5)阶段性随机调整。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第四、培养一批“小老师”。每位科任教师根据自己本学科的情况培养一批学习优秀、乐于助人的“小老师”。“小老师”有自己的职责,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小老师”在小组或者全班充当“教”的角色,随时随地的帮助身边的同学,同时又在教中学,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找到快乐,也能不断提升自己。

第五、坚持做好七年级学生的衔接教育工作。主要通过开主题报告会、家长会、年段学生会、寄宿生大会、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日常行为习惯等,以逐步适应“同伴互助,高效课堂”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和初中阶段的生活

第六、继续开展“半日教研”活动,促进教学管理上水平。1.推门听课,查看作业,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情况,发掘亮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加大常态调研监控力度,促进学校规范管理上水平。

第七、依托各教研组,增强教研活动实效性。加强教研组管理、建立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做好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我校制定相应的备课要求,定期检查备课情况,展示优秀教案,集体备课中要求做到“四定”、“五有”、“六优化”:即:“四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汇报反馈;“五有”即有准备,有专题,有记录,有学法,指导,有后进生转化措施;“六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体现整体性;优化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优化教学结构,体现顺序性;优化教学方法,体现启发性;优化教学手段,体现趣味性;优化师生关系,体现和谐性。坚持备课组成员相互听课,推广“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方法,来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

第八、发挥“十佳名师”和“教研组”作用,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各教研组在开学前都要制定好活动安排表,使活动开展更有计划性和实效性,以更好地发挥组内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上的引领作用,全面优化名师的辐射功能。

上一篇:企业职工退休管理下一篇:中国移动网络广告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