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亏处理报告(精选6篇)
一、资产的分类
资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除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都属于非流动资产,如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这么多资产中,会计处理涉及盘盈和盘亏的有流动资产中的现金、存货和非流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本文是对这三种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的探讨。
二、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现金溢余短缺的会计处理
为了加强现金管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企业对现金业务每日应结算并定期进行盘点,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时应及时按照会计处理的要求进行处理。
1.现金溢余的会计处理。发现溢余时,按溢余金额借记“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查明原因后,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经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2.现金短缺的会计处理。发现现金短缺时,按短缺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贷记“现金”。查明原因后,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二)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在日常的收发过程中可能发生计量错误、计算错误、自然损耗,还可能发生损坏变质以及贪污盗窃等情况,造成账实不符,形成存货的盘盈盘亏。
1.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有关存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2.存货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间,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有关存货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做如下会计处理: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记入:原材料“等科目;对于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支付的赔款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剩余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属于非常损失的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三)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处理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每年至少实地盘点清查一次,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
1.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在报经批准处理前,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货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提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报经批准转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三、会计处理差异及产生原因
(一)会计处理差异
从以上的处理方法中我们得出三种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的差异:
1.同作为流动资产的现金和存货,现金盘盈记入“营业外收入”,而存货盘盈却冲减“管理费用”。
2.现金溢余时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经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而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却要记入“管理费用”。而固定资产盘盈记入“营业外收入”,对应的盘亏记入了“营业外支出”。
3.存货盘盈时都记入了“管理费用”,而盘亏时却要分一般损失和非常损失,一般损失入“管理费用”,非常损失入“营业外支出”。
(二)差异产生原因
要分析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我们不得不了解“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收入”及“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
首先,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排污费、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盘盈或盘亏等。从管理费用的解释可以看出,管理费用是企业为了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即只应有借方发生额,而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中只有发生存货盘盈时使用了“管理费用”科目的贷方,难道是说存货管理有效才会发生盘盈,为了表示对存货管理人员的嘉奖冲减了“管理费用”,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存货盘盈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计性,而且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无任何必然联系,所以把存货盘盈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其次,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对收入的解释,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显然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它不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带来的,而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偶然发生的事项,即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净收益,且营业外收入本身已经反映了企业的偶发事项收支相抵后的净额,不存在收入与成本的配比问题。
最后,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非常损失、捐赠支出等。而企业会计准则对费用要素的解释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显然,营业外支出不属于费用,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偶发事项带来的净支出,其本身已经反映了企业的偶发事项收支相抵后的净额,不存在收人与成本的配比问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营业外收入属于偶发事项带来的净收益,营业外支出属于偶发事项带来的净支出。那么资产的盘盈盘亏这种偶发事项应该属于“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范围,而不应该属于“管理费用”的核算范围。但我们实际会计处理时却使用了“管理费用”科目,究其原因无非是想把不同原因造成的盘亏分清楚,明确责任,可盘盈却不能解释为管理原因才会带来盘盈,所以目前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不合理性。
四、改进建议
实物资产主要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等。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和固定资产发生盘盈、盘亏具体账务处理规定如下:
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有关存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有关存货科目;在报经批准后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属于非常损失的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盈时,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调整上年损益的发生额、期初未分配利润和期初盈余公积等,通过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核算,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科目;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提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报经批准后,按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或过失人”科目,按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与旧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将固定资产等盘盈作为本期营业外收入,而作为前期会计差错,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留存收益和应交所得税额等。
另外,新会计准则将盘盈固定资产净额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也是一致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按规定计提折旧税前扣除;同时,将盘盈的固定资产净额并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新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保持一致,简化了企业年度纳税调整,方便了企业会计核算。
二、完善实物资产盘盈账务处理的建议
尽管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企业实物资产盘盈主要是“人为”造成的,但是也不能排除资产盘盈是账务处理错误或者是正常溢盈造成的。因此笔者建议对企业资产盘盈账务处理,应根据其产生盘盈的具体原因而采取适当的账务处理方式。
一是对“人为”因素造成的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会计差错处理,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以遏制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
二是账务处理错误或者是正常溢盈造成的资产盘盈,如收购的农产品盘盈的原因可能是水分增加、分次称重加总与一次称重的累积误差等。这类盘盈应当根据所属期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1.查明是属于当期差错的。如果是账务处理错误造成,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当期的账务,即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也不冲减管理费用或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是正常溢盈造成的,建议冲减当期管理费用或计入营业外收入。2.确定是属于前期差错的。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特别是资产盘盈金额大、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大的,应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留存收益和应交所得税额等。而对于资产盘盈金额和影响小的,如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少量的材料、产品盘盈等,也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冲减管理费用或作为当期营业外收入。
目前,在实务中对存货盘盈账务处理与固定资产盘盈当作前期差错处理不同,而是在其报经批准后直接冲减当期“管理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冲减“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仅适用于盘盈金额较小、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小的存货。若存货盘盈金额大,应与固定资产盘盈一样作为前期差错处理。这样既符合会计可比性原则(跟盘盈的固定资产处理一致),又能减少企业通过存货盘盈人为调节利润。
当然,如果实物资产盘盈只涉及数量,不涉及金额,不论是哪个期间的错误,则只需要更正数量,不需要作账务处理调整。
三、完善实物资产盘亏账务处理的建议
实物资产盘盈和盘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的会计处理应该是方法一致、方向相反,因此把实物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而把存货、固定资产盘亏计入当期损益有违常理。特别是当企业当期实物资产既有盘盈又有盘亏,该如何处理呢?有两个选择:一是把盘盈计入上年,把盘亏计入当年;二是把盘盈与盘亏相抵后看净额,如果是净增加计入上期,如果是净减少计入本期。选择一显然有悖常理,同一事实采用两个标准;选择二,又有失原则。
存货与固定资产均属于企业的资产,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应定期盘点且每年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盘点结果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由于二者的性质不同,适用的具体会计准则不同,二者在处理盘盈盘亏的会计方式自然也不尽相同。
存货或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在税务方面可能会涉及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由于二者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带来的税会差异也自然不同。
一、存货与固定资产盘盈的财税处理差异
(一)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
1、报经批准前:
企业对于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报经批准后: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盘盈的存货,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做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
企业固定资产盘盈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企业出现了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而产生的,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会计准则这样规定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的调剂利润的可能性。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1、发生固定资产盘盈 借: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贷:以前损益调整
2、调整企业所得税(视情况)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将“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调整到“利润分配”科目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三)存货与固定资产盘盈的税务处理及税会差异分析
1、增值税:
存货与固定资产盘盈均不涉及增值税,即因盘盈产生的收入不涉及增值税纳税义务。
2、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因此,存货与固定资产的盘盈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
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是计入了当期损益,不产生企业所得税的税会差异。
固定资产盘盈在会计方面视为是会计差错,是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最终进入的以前所有者权益,同时按规定计提企业所得税;而税务方面则视为是当期的收入,按规定计入当期应税所得。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既有前述的不同点也有相同点。相同点就是如果企业盘盈的当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话,虽然会计与税务处理方式不一致,但是处理结果是一样的,只是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注意申报表的调整。
(四)盘盈的存货与固定资产后期的成本费用扣除问题 经常有人误以为盘盈的存货与固定资产没有发票会影响后期的成本费用扣除,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只要我们在盘盈时依法做了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的申报,后期就可以依法在企业所得税税前进行成本费用的扣除。
二、存货与固定资产盘亏的财税处理差异
(一)存货盘亏的会计处理
1、报经批准前:
①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②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存货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报经批准后: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①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报经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②属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③属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二)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核算,盘亏造成的损失,通过”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核算,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1、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借: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报经批准后:
①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②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三)存货与固定资产盘亏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都需要转出?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因此,根据该条规定,存货与固定资产盘亏所造成损失需要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仅限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如果不是这几种原因造成的盘亏损失则无需做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鉴于固定资产的特殊性,如果固定资产在购置时按规定就没有抵扣过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不含没有合法增值税抵扣依据的情况),当然在盘亏时也不存在进项税额转出。同样,如果盘亏的存货是用于免税商品生产等而没有抵扣过进项税额,也不需要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转出处理。
(四)存货与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处理
存货与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主要依据是《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1、申报管理得形式:清单申报与专项申报
存货盘亏中属于“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可采用清单申报;其余的存货与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应使用专项申报;分不清楚的,也使用专项申报。
2、存货与固定资产盘亏损失的“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公告涉及存货与固定资产盘亏损失的有如下条款: 第十八条规定,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主要包括:
(一)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资产盘点表;
(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五)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六)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七)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第二十六条 存货盘亏损失,为其盘亏金额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存货计税成本确定依据;
(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三)存货盘点表;
(四)存货保管人对于盘亏的情况说明。
第二十七条 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残值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
(二)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及核销资料;
(三)涉及责任人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说明;
(四)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下同),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第二十八条 存货被盗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
(二)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
(三)涉及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赔偿的,应有赔偿情况说明等。
第二十九条 固定资产盘亏、丢失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
(二)固定资产盘点表;
(三)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四)固定资产盘亏、丢失情况说明;
(五)损失金额较大的,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报告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
(三)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材料;
(四)涉及责任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的说明;
(五)损失金额较大的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被盗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二)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一、存货的盘盈
(1)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2)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贷:管理费用—***盘亏盘盈
(或,借:管理费用—***盘亏盘盈负数表示,建议采用此方法为佳)
二、存货的盘亏
(1)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2)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①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盘亏盘盈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②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③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问:存货报废、正常损耗、盘亏,税务如何处理?需要提供何种资料,流程是怎样的?
答:存货报废、正常损耗、盘亏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财税[2009]57号第七条规定,对企业盘亏的固定资产或存货,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或存货的成本减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固定资产或存货盘亏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八条规定,对企业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或存货,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或存货的成本减除残值、保险赔款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固定资产或存货毁损、报废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九条规定,对企业被盗的固定资产或存货,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或存货的成本减除保险赔款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固定资产或存货被盗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条规定,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被盗等原因不得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与存货损失一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对其扣除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具有法定资质的专业机构的技术鉴定证明等。
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规定,存货正常损耗企业可自行计算扣除,但也需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要求,做好资产损失的确认工作,并保留好有关资产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及内部审批证明等证据,以备税务机关日常检查。存货报废、盘亏不属于企业可以自行计算扣除的损失,应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在税前扣除。对流程及资料的提交应按该文件的如下规定处理:
第五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税务管理方式可分为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下列资产损失,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五)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六)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不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其他资产损失。
上述以外的资产损失,属于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第十条规定,企业发生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应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要求,做好资产损失的确认工作,并保留好有关资产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及内部审批证明等证据,以备税务机关日常检查。
企业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时,均应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第十一条规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二)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三)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四)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五)行政机关的公文;
(六)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八)经济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九)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十)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第十二条规定,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主要包括:
(一)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资产盘点表;
(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参加鉴定和论证);
(五)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六)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七)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第二十条规定,存货盘亏损失,其盘亏金额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损失:
(一)存货盘点表;
(二)存货保管人对于盘亏的情况说明;
(三)盘亏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相关入库手续、相同相近存货采购发票价格或其他确定依据);
(四)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第二十一条规定,存货报废、毁损和变质损失,其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及保险赔偿或责任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相关证据认定损失:
(一)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小(占企业同类存货10%以下、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下、或10万元以下。下同)的存货,由企业内部有关技术部门出具技术鉴定证明;
(二)单项或批量金额超过上述规定标准的较大存货,应取得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或者具有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定证明;
(三)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四)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情况说明及审批文件;
(五)残值情况说明;
(六)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第二十二条规定,存货被盗损失,其账面价值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损失:
(一)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二)涉及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一、企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在盘点过程中, 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 现金溢余、短缺的会计处理。
(1) 现金溢余的会计处理。发现现金溢余时, 按溢余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查明原因后, 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 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 经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2) 现金短缺的会计处理。发现现金短缺时, 按短缺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库存现金”科目。查明原因后, 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 在报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2.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1) 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 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有关资产类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2) 存货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 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有关资产类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 记入“原材料”等科目;对于应由保险公司或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剩余净损失, 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属于非正常损失的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3.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1) 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对于固定资产盘盈, 原会计准则规定在批准转销前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 批准转销后则从该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 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即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 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处理。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 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 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 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由此, 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 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即“前期差错”处理, 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更正。现行会计准则之所以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是因为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固定资产盘盈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是不可能的。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固定资产而导致的, 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
例:某企业于2008年11月18日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 盘盈一台五成新的机器设备, 该设备的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00 000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该企业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1) 借:固定资产100 000元;贷:累计折旧50 000元,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000元。 (2)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2 500元;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2 500元。 (3)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 750元;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3 750元。 (4)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 750元;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3 750元。
(2) 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 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 按已提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报经批准转销时, 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3) 固定资产盘盈与存货盘盈的区别。《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提到:“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至于前期差错的更正方法,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追溯重述法, 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 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 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都属于前期差错, 相比固定资产, 存货盘盈通常涉及的金额较小, 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判断, 因此盘盈的存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 不调整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数据。而固定资产是一种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有形资产, 对于管理规范的企业而言, 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是比较少见的, 也是不正常的。由于固定资产盘盈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判断, 因此, 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二、企业财产报损的税务处理
1. 税法规定的财产报损的范围和标准。
税法规定, 固定资产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 应当确认为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 (1) 长期闲置不用, 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 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2) 由于技术进步原因, 已经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3) 已遭毁损, 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4) 因固定资产本身原因, 使用将产生大量不合格产品的固定资产; (5) 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税法规定的存货损失范围包括:企业存货发生的损失包括有关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发生的盘亏、变质、淘汰、毁损、报废、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
税法规定的存货损失范围较之现行会计准则更广泛, 因为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存货损失仅包括存货的毁损和盘亏造成的损失, 而税法规定的范围还包括淘汰和报废以及变质和被盗等造成的损失。税法对存货损失范围的规定考虑了企业的实际, 有利于企业将存货报损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也便于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
2. 财产报损的计量标准。
在固定资产报损时, 由于现行会计准则与税法就同一固定资产所规定的折旧年限可能不同, 于是造成了一定的差异。因此, 如果企业没有按税法规定在年终对固定资产进行所得税汇算调整, 则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按税法规定进行处理, 而将最后所得的净损失在税前扣除。对于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可收回金额或残值率与税法规定有差异的, 原则上按税法规定进行计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如果固定资产具有经过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确认的可收回金额, 也可以按可收回金额计算。
具体而言, 对于企业固定资产, 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财产损失或者已经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 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 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而对于存货, 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经形成财产损失或者已经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 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 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盘亏的存货, 按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金额部分认定损失;对报废、毁损的存货, 按其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及保险赔偿或责任赔偿后的余额部分认定损失;对被盗的存货, 按其账面价值扣除保险赔偿后的余额部分认定损失。
3. 财产报损的其他事宜。
【固定资产盘亏处理报告】推荐阅读: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新准则核算06-14
固定资产购置请示报告07-02
固定资产审计报告范文07-27
固定资产贷款申请报告09-16
固定资产实训报告06-02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报告06-03
公司2025年固定资产盘点报告06-28
ERP 固定资产系统实验报告10-15
工业类固定投资项目节能资产评估报告10-18
固定资产自查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