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近义词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尊重的近义词(精选8篇)

尊重的近义词 篇1

尊重就是尊敬、重视,古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那么尊重近义词是什么?

尊重近义词是什么

崇敬、推重、敬重、爱重、

爱戴、看重、敬爱、敬仰、

推崇、敬服、恭敬、尊崇、

尊敬、敬佩

尊重造句

1 不尊重别人的人,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 工作应踏踏实实,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搞冒进。

3 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

4 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5 爷爷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红军,我们都非常尊重他。

6 干部在工作中要充分了解民意,尊重民意。

7 尊重是互相的,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8 作父母的,要尊重子女的意愿,千万不可强人所难。

9 我们尊重敬爱的老师的选择。

10 他虽已年逾七旬,但从不倚老卖老,因此得到大家的尊重。

11 他的一生都在基层默默无闻地工作,但很受人们的尊重。

12 搞科学研究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崇尚真理,不迷信权威。

13 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他人才会尊重你。

14 他礼贤下士,对读书人十分尊重。

15 家长要尊重孩子,但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

16 对当地的某些头面人物,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

17 李老超群出众,深得同事们的尊重。

18 对别人温声细语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

19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们要尊重人才。

20 搞好团结的前提条件是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

21 他对你的意见都充耳不闻,能算是尊重你吗?

22 请你放尊重些,别动手动脚的!

23 只要尊重客观,尊重科学,勇于探索,就会无往不胜。

24 随便骂女人水性杨花,就是对女人的不尊重。

25 尊重和帮助残疾人,这是天理人情,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26 做事要尊重实际,缘木求鱼是做不好事情的.。

27 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品德的一种修养。

28 长征队伍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指战员入乡随俗,处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受到热烈的欢迎。

29 即使别人与我们有仇,也不能成天想着去报仇,如果你学会了以德报怨,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尊重的近义词 篇2

(一)现代劳动制度的缺失使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处于弱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形态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劳动关系基本面的特征已演化为劳资关系,但体制转型时期的制度真空使劳动者的一些基本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他们对自身所享有的收入分配等权益几乎没有发言权,导致社会劳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目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最低工资制度没有得到全面执行,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形成;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欠缴保险费现象严重;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足,劳动争议处理周期长、效率低。

(二)分配制度中重资本、轻劳动的倾向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已经基本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明确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原则。目前,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有三个分配主体,即劳动者、企业、政府。劳动者以工资的形式获得劳动收入,企业以盈余的形式获得经营收入,政府以生产税净额的形式获得纯收入。这种初次分配形式和格局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形成“新剪刀差”,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了劳动在分配中的地位。首先,政府部门作为国有资本的管理者,由于管理和监管缺位,失职和渎职现象严重,寻租行为普遍,致使国有资产和政府在初次分配中获得的纯收入大量流失,加上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的短期化现象较为突出,造成本应为广大劳动者所共有的财富被少数人利用职权划归己有。其次,企业作为资本的代表者,在劳资关系的冲突中企业具有极大的决定权,尤其是目前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如何划分企业盈余与劳动收入的比例过程中,企业占有明显的主动权,劳动者在与资方进行工资的讨价还价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加上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较多考虑吸引资本,看重资本的作用,使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都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再次,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仅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虽然工资收入的高低体现了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但企业究竟在盈利中划分多大比例作为工资尚缺乏明确的规定,存在许多劳动者的工资尚难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现象。同时,在保证资本盈余后的净剩余的分配中,劳动者并未能参与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目前仅体现在按劳发工资上,劳动者不仅不能参与净剩余的分配,更未能体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参与净剩余分配上。

这种情况反映在现实中,就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出现了过分偏重资本、轻视劳动的倾向,造成收入和财富快速向少数资本要素拥有者集中,而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却一直在下降,劳动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具体表现在:首先,在GDP所占份额中,劳动所得占比下降,资本所得占比上升。1978年至1983年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从42.1%迅速上升到56.5%,上升了14.4个百分点,但1983年至2007年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从56.5%下降至39.7%,下降了16.8个百分点。与一些相关国家相比较,2003年一些工业化国家雇佣者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分别是:美国57.5%,英国55.9%,法国52.7%,加拿大51.1%,澳大利亚46.7%,韩国44.0%。日本2002年的数据则是53.3%。我国现行分配体制下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明显偏低,并呈现不断降低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其次,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一直偏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十一五”期间,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速度相比,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微弱,2005年农民工人均年收入为8520元,仅相当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5%。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平均每年仅提高5元。第三,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价值低估特点明显。世界劳工组织的统计分析指出:如果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定为1.0,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分别是:香港为4.6,印度为2.5,韩国为2.6,南非为3.4,日本为2.9,美国为2.6。显然,与世界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比较,中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几乎被压到最低水平,而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也几乎达到最高水平,劳动力价格被严重低估,使劳动力再生产难以持续,所以才有近年来出现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等现象。

二、像尊重资本一样尊重劳动是现实要求

(一)收入差距加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现象突出要求尊重劳动

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却表现出扩大之势。以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为例,截至2007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5.79元,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36的3.33倍;城乡人均收入差为9645.4元,增大到1978年城乡人均收入差209.8元的46倍。如果从地区间、城镇内部、农村内部以及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比较来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更呈扩大之势。居民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现象的形成,除了与历史条件、资源禀赋、体制性因素、行业垄断和市场竞争等因素有关外,由于资本的稀缺性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较为突出,劳动的作用被忽视,资本在收入分配中处于强势地位,获取剩余的份额越来越大,劳动则在收入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获取的剩余份额越来越小,这种“强资本、弱劳动”现象的出现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0.48。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受到制约,也影响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显然,要改变目前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格局,尊重劳动,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便成为必然。

(二)扩大内需要求改革目前的分配制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

投资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极为明显,投资和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在50%~60%以上,2005年投资和出口的贡献率达到63.9%,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6.1%,与钱纳利的标准模式即绝大多数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保持在70%以上相差甚远,即使与储蓄率很高的东亚国家最终消费率在65%以上相比也低许多。伴随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发展,世界经济均受到很大的冲击,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出口受到极大的制约,我国政府也迅速调整经济发展的思路,在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扩大内需也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扩大内需首先面临的是普通劳动者的消费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家庭年均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人口约达7亿人,这些低收入人群约占全国一半以上人口,尚处于温饱有余、奔小康的起步阶段,在全部人口中的消费倾向最强,对生活必需品最具消费和购买能力,对万元以上大宗商品的购买尚需不断积累和培育。这一消费群体是最讲实惠的消费群体,其需求与现有的供给能力较为适应,他们的收入快速增长是扭转目前消费不振、最终消费率低位徘徊的重要动力。因此,要扩大内需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分配制度,使分配制度充分体现尊重劳动,尊重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三)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要求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人类社会进行再生产,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而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又是以劳动者能充分就业并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基础的。长期以来,由于资本在价值分配中处于强势地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在价值分配中的主导地位未能体现,普通劳动者又普遍缺乏资产性收入,从而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表现为资产性收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双缺失,表现在农村消费市场难以提振,有效需求明显不足。我国经济的拉动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也导致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人力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充分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不断增加,使社会离心力加大,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2009年的“两会”把解决充分就业问题放在首位,面对2009年我国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2400万人,其中应届毕业大学生为611万人这一现实,国家不断推出改善民生的各种举措,特别是在就业、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了政府对普通劳动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的认识在提高和强化。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就必须重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完善对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社会保障,不断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三、在制度安排中实现尊重资本与尊重劳动的统一

(一)重塑初次分配制度,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

重塑初次分配制度,关键在于完善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使劳动者参与企业净剩余的分配,并逐步扩大劳动者参与净剩余分配的比例,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的根本形式和主体方式的特点。其实,在分配制度中提高劳动者的地位使劳动者参与分享企业价值增值方面,国外已经推出了一些新的制度安排,如企业利润分享制度、企业价值分享制度、企业所有权分享制度、企业管理权分享制度等。这些制度安排虽未改变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和企业主与职工的雇用关系,但反映了劳动者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重视。我们目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使劳动者参与企业净剩余的分配制度,从理论上看也具有基础。资本分享企业净剩余源于资本的稀缺性,但资本必须获得报酬不等于资本独占净剩余。企业所有的职工在企业净剩余的创造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职工提供的劳动与净剩余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他们不仅可以生产出自己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而且可以生产出剩余价值,让他们分享自己参与生产创造的剩余价值,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问题是净剩余的确定应按什么标准,资本和劳动参与净剩余分配中又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从数量上看,按劳分配的最低标准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的费用,否则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低标准是银行的利息,否则便无投资动力。确定企业净剩余的标准,便应是在企业盈利中至少要扣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低标准后的企业盈利。至于劳动和资本在净剩余中的分配比例,则应根据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劳动和资本对财富创造的贡献以及社会稳定发展的要求来确定。总之,要通过制度完善,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贯彻和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的前提,也是目前分配制度改革中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构建公平分配的制度基础,实行统一国民待遇

目前,我国劳动者地位未能受到重视不仅表现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中形成“重资本、轻劳动”的现象,而且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间劳动的报酬和资本效用问题上。尊重劳动,不仅要尊重劳动在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还要尊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中所有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劳动者公平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市场环境。首先,统一制度安排,统一国民待遇。国民待遇意味着全体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享有同等权利、机会和自由,同等的分享公共产品。从劳动的角度看,就是要使每个劳动者在大致平等的条件和规则下享有平等的参与竞争的机会,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具有参加劳动平等地获取收益的机会。通过统一的制度安排,在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公共物品使用等各方面取消不合理的制度限制,使广大劳动者具有同等的参与就业竞争权力,享有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权利和获取社会保障的权利。其次,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创造公平竞争、公平分配的条件。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均衡是造成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不公又受到体制和地方政府的强化。除了地区环境差异和经济基础差异外,我国行业垄断现象也极为突出。尊重劳动,创造劳动者公平竞争的环境,就必须打破市场分割,消除非自然行业垄断和市场进入壁垒,通过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来调节,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进而促进收入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均衡分配。再次,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分割特点,不同地区的劳动者就业进入条件和就业成本存在较大差别,后期生活成本区别更大。东南沿海和一些中心城市等发达地区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工作稳定、工资和福利待遇高、升迁机会多、发展前景好等特点;而中西部边远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工作环境差、工资和福利待遇低、升迁机会少,缺乏养老、医疗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因此,要建立平等竞争、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使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能自由合理地流动,就必须打破城乡分割,清除各种制度性壁垒,消除城市二元用工制度,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按市场机制运行,劳动力的收入和报酬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三)建立和完善鼓励创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制度体系,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尊重资本,尊重劳动,在目前的环境下体现在使劳动者充分就业。而要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鼓励企业和资本拥有者不断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主寻找就业机会。首先,建立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不仅可以低成本实现就业,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政策包括: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如成立劳动者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消除垄断和经营壁垒,降低创业准入门槛等;为劳动者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如对创业者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政策,进行税收优惠,减免创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简化创业审批手续,帮助创业者寻找好的创业项目,以及帮助创业者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等;出台差异性创业扶持政策,满足不同创业群体的创业需求。其次,建立和完善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政策体系。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资本拥有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如对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引导,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来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理念,并完善劳动者的就业培训机制和政策,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养,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第三,建立和完善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社会保障的制度。目前,我国低收入人群的比例比较大,从分配制度上向这些低收入人群进行倾斜,是改善这类居民收入的现实选择,也可以有效调动这类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完善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作为现代打工者的农民工,不仅许多企业没有给劳动者办基本的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即使一些企业给劳动者办有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也因缺乏全国性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一旦回到居住地便无法延续办理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使城市和农村低收入居民享有社会保障制度,使全社会的所有居民都能享有社会保障制度,而且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构建企业利润分配宏观指导和监控机制

企业利润的分配,不仅要体现对劳动者劳动的尊重,也要反映资本在企业利润创造中的作用。进行企业利润分配时,劳动者在获取工资后是否参与净剩余分配以及参与分配的比例确定,都需要国家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规定和制度安排。尤其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实施劳动者参与净剩余分配时是否有所区别,这些都需要国家有一个宏观指导意见。对企业工资收入的确定,国家也应有宏观指导意见,对不同地区和行业企业划定一个工资指导线,划定最高指导线、最低指导线和平均工资线,并发布地区性和行业性工资增长指导标准;完善国有企业工效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同时,国家也应建立一个相应的监督指导机制,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参与净剩余分配的权利和份额。如在确定劳动者参与净剩余分配的制度后,为确保制度的实施,管理层应对国有企业利润是否真实、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劳动报酬是否超分配进行监控,防止虚增利润和超分配现象发生;对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劳动者是否参与净剩余分配以及分配比例是否达最低标准进行监控等。通过宏观指导和监控,确保资本与劳动两要素在价值分配中的利益得到体现,实现尊重资本与尊重劳动的和谐统一。

摘要:目前,劳动在我国未像资本一样得到应有的尊重,“强资本、弱劳动”分配格局要求我国应像尊重资本一样尊重劳动。我国应从基本国情特点出发,在初次分配中建立充分尊重劳动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使劳动也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统一国民待遇、建立和完善就业体系等途径,实现尊重资本与尊重劳动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尊重劳动,尊重资本,按劳分配

参考文献

[1]沈卫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尊重劳动[J].学海,2007,(6).

[2]卓勇良.关于劳动所得比重下降和资本所得比重上升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3).

[3]刘建强.论尊重劳动[J].湖南社会科学,2003,(4).

[4]杨大威.关于“尊重劳动”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2).

[5]李克实.论尊重劳动的道德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2003,(3).

[6]王萍.尊重劳动必须客观认识劳动的新变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3,(9).

[7]袁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理论研究——兼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条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尊重教材,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篇3

新课改实施以来,倡导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为课堂引入了源泉活水,有利于学生发展独特个性,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精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仅仅重视对教材的多元解读,而忽略或偏离了教材的价值取向,解读虽新却是曲解或误解,不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一味迁就,不敢评价

[教例] 《圆明园的毁灭》片断

一位青年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描写圆明园的片断,学生都饱含深情地朗读着、欣赏着。然后教师播放圆明园的视频片断,最后屏幕上出现一把大火,圆明园毁于一旦,并配上声泪俱下的解说:“可惜,这一切都被这一把大火烧了!”

师:此时,你想说什么?

生1:这么壮观的圆明园毁于侵略者之手,真是太可惜啦!

生2:这群强盗!我憎恨他们!

生3:现在我们国家军事力量也不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杀过去,让他们也尝尝味道!

生4:此仇不报非君子,这样太便宜他们了,对那群强盗要千刀万剐,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他们知道作恶多端的后果!……

(教师有点发晕,一直以“好的”、“不错”应对。)

[透析]

课堂上,从表面看,学生对英法侵略者嫉恶如仇。这没有错,也是文本所要体现的价值导向之一,但后面学生的发言,不仅仅表现了他们的嫉恶如仇,也体现了他们的年幼无知。试问:我们听着这些学生充满血腥味的语言,会是什么感受?我是打了一个冷颤!我们的语文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若是如此,那与罪恶滔天的英法侵略者有何区别!

课后,我与这位语文老师谈及这个问题。他沉思片刻,回答说:“这是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不禁哑然了。静心回想一下,这种现象,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还是比较普遍的。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以寻求答案的丰富多彩,然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面对学生的各种答案,往往顺其自然,不置可否,一味迁就,“失语”又“失位”, 导致学生认知产生模糊性。

[对策]

1、敢于评价

评价依然是制约着目前语文课堂的一个瓶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倡导的是一种激励性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充满智慧挑战和好奇心刺激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也因为如此,现在课堂上教师用得最多、频率最高的评价语言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见解很独特”这类赏识性的话语。许多教师有时连学生明显的错误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灵性与智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殊不知,一味的迁就、一味的赏识也会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温柔杀手”。

编者编排教材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文本本身的意义给予孩子们的深远影响,因此在多元解读的同时一定要尊重教材,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中,一定要敢于评价,评价语言要准确、及时、到位。如上述教例中教师必须明确指出:这种以暴制暴的手段是不可取的。

2、善于评价

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多元解读呢?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时,切记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在尊重文本价值时,勿忘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体验。

有了这个评价标准,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就能够把握分寸,就会对学生发表的一些见解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的观点正确独到的,就理直气壮地给予表扬;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的,就不厌其烦地进行指点;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的,就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在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文本价值取向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的评价就应该像大海中的一盏夜行灯,让学生思维的小船在夜行灯的指导下逐渐驶向正规的航线。

当然,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这个评价标准不能过于理性,应该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过于理性、直白了,容易挫伤学生,扼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且评价语言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创造性地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从而更积极主动思考。

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敢于评价,善于评价,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不忘却教材的价值取向,一定会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语文素养形成的催化剂,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一味多元,误入歧途

[教例] 《狐狸和乌鸦》片断

师:请你谈谈对狐狸的看法。

生1:狐狸是个花言巧语的家伙。

师:你说得真好!

生2:狐狸很狡猾,它与乌鸦的对话一次比一次动听,以致乌鸦上当受骗。

师:是啊,狐狸真狡猾!

生3:我认为狐狸很聪明,它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而且有耐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师:(带头鼓掌)你这种见解与众不同,有创新,值得表扬。

[透析]

用花言巧语骗人究竟是聪明还是狡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孩子需要善良和诚实,而不需要邪恶和虚伪。如果把狐狸的欺骗行径当作聪明之举来欣赏、仿效,那还要讲什么“诚信”?面对错误的价值取向,教师以“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给予表扬,只顾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漠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我们的小学生岂不是被培养成一个个“小狐狸”了吗?

这位教师不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自身提供的信息,追求作品内在意义与读者外赋意义的统一,而是完全漠视教材自身存在与其呈现的意义,任由学生误解甚至曲解作品的内涵,甚而还把这当作学生创造性的体验成果,教学误入歧途,教育误人子弟。

[对策]

1、多元有度

文章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章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它决定了审美体验、意义阐释、文本解读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多元性。英伽登的“填充”理论指出:作品本身还只是一个图式化的结构,存在着无数的“末定点”和“空白”,需要读者的想像来填充,而读者具有相当大的个体随意性,审美具体化因人而异。接受美学也提出: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发挥自身的再创造才能使之确定;又认为每一个人因为“期待视野”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读。

有了这种理论认识,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就应多方面、多角度思考,不能一元定论。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多元解读也是有“界”的,正如重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的乱读、乱解,而必须有一定的‘界限’,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坚持“多元有度”的个性化阅读,摈弃“多元无界”的自由化阅读。

2、善于引导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很明显,“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前提是“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如果有违这个前提,当多元解读与文本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发生分歧时,作为“平等中首席”的教师就需要疏通和引导,努力发挥自身的点拨、引导功能,起好导航、引领和统领全局的作用,调控好对话的方向,组织好对话的过程,保证对话的有序和有效,将学生的思维从偏离的认识轨道拉回文本的正确语境,做学生学习、成长旅途中智慧的引领者,让学生的多元解读不偏不倚地指向文本承载的价值取向。

例《三打白骨精》教学中,学生错误地佩服白骨精,因为白骨精三次骗唐僧,始终不灰心,这是一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时教师就要注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充分发挥教学机智,追问:白骨精为什么要三骗唐僧呀?那是干坏事呢,还是干好事?干坏事不泄气,那坏事不就越干越多了!现在你还佩服他吗?从而使同学认识到自己的理解原来是不对的。

在张扬孩子个性,实现多元解读时,我们不能忘记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新课标大力提倡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允许孩子对文本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感悟。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个性,但保护不是庇护,更不是无视,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或者完全不对时,教师就得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进行引导,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一味开放,无视中心

[教例] 《去年的树》片断

一位教师在课近尾声时,让学生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众说纷纭:

生1:我体会到了真情难找。

师:是啊,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生2:我从课文中体会到了树木的伟大,他为了人们能点燃灯,宁可燃烧自己。

师:你的体会真特别,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生3:《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就是要我们不要破坏环境。

生4:读了课文后,我觉得那些砍树的人真可恶,他们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

师:对,老师也有同感,所以我们要从小懂得保护环境。……

[透析]

从学生交流中,我们能看到文本价值取向越来越失落,学生的多元解读严重影响了基本解读。《去年的树》主旨就是“诚信”。鸟儿信守诺言,去年答应要给树儿唱歌,今年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树,哪怕已经做成火柴,已经化为火苗。这是教材的价值导向,让学生感受一诺千金、矢志不渝的诚信才是本篇课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在对待这个关键问题上,我们绝不能有丝毫含糊、摇摆、误解。

假如把文本的价值取向比作一个靶子,那么多元理解就如同靶子上大小不同的圆环。打中靶心就是准确理解了作者与编者的价值取向,打在靶心的外围,不论是七环八环,还是三环四环都是学生的个性化感悟,都可以肯定。但如果脱了靶,那就是曲解或误解了,“多元解读”必须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才有价值。

[对策]

1.正确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的阅读都不是全盘接受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读者个体的再创作过程,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时,便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由于获得成功又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化了这种情绪体验,产生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所以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时,教师应对他们的理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学生的个性赏读,对学生的认知给予多元评价。

当然,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并不是说可以胡言乱语,必须根据教学的整体需要以及该文本在整个教材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多元解读行为虽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但是,这一切都应该立足文本。根据新课程标准所采用的文本阐释理论,文本有一个最基本的层面,这个最基本的层面是个性化解读的基础,是多义、多元解读的空间,也就是说,一千个一万个哈姆雷特也好,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不能颠覆文本中最基本层面的意义。只有在这个基本层面上自圆其说,有理有据,所解读的意义才有价值,才是真正的个性化解读。否则,就是对个性化解读的歪曲。如著名美学家伊塞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地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

可见,正确解读,以文立解,从文本出发,是多元解读的关键一环。

2.精心预设,灵活生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只有吃透教材,事先考虑在文本解读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才能在课堂中得心应手。

教师在精心预设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②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教材内容,多少人了解?了解多少?③哪些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只有这样,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当然,成功的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设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

尊重的近义词 篇4

一、尊重的“内涵”

“尊重”, 指尊重人的尊严, 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 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人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育就是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 并培养幼儿“尊重”的意识和能力。

二、对幼儿尊重意识现况的分析

在日常观察中我们发现, 现今的孩子在家中都是称王称霸, 和同伴相处事事以己为主, 尊重意识比较淡薄。一方面, 主要是现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一出生就是全家人围绕的中心, 现代的父母工作繁忙, 老一辈人带孩子的较多, 隔代宠爱的现象较严重。另一方面, 随着“70后”、“80后”的新一代青年的成长, 这群新时代的家长有很多本身就是独生子女, 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 父母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 很多父母们与长辈和师友相处时不太注意, 自身的尊重意识不强。

三、多途径培养幼儿尊重意识

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以家庭和幼儿园为主, 事实上尊重意识融合在孩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 充分挖掘现有资源, 开展相应的活动, 提供感受认识的平台让幼儿多途径地树立尊重意识。

(一) 观察讨论, 在生活小事中认识尊重意识。

对幼儿尊重意识的培养应从他们日常生活中开始, 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激发幼儿的观察, 并展开积极的讨论。

1.视觉感知, 明辨事理。

观察作为幼儿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能够让他们通过视觉的直接感知, 清楚地认识尊重意识。这些观察的来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为了让幼儿对所观察到的有关尊重意识的现象, 有更深刻的认识, 观察后的讨论是必须的。在讨论中, 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理解沟通, 提高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同时在讨论中, 教师和孩子们共同思考当前的事物, 并进行交流, 彼此既是言说者, 又是倾听者。这种平等、相互的交流是尊重意识的一个方面。

2.事例讨论, 感知尊重。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总是很琐碎, 有很多事情看似小事, 但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些有违尊重的现象就来源于这些小事。如, 有的孩子喜欢叫别人外号, 见到残疾人会上前围观, 见到别人陷入困境会加以嘲笑, 看到别人倒霉会幸灾乐祸。可能对于他们来说, 这些行为只是想看热闹、好奇;只是想开个玩笑;或者只是盲目地跟着别的孩子做。他们并不认为这样做是不尊重别人、对尊重的认识还比较淡薄。教师就可以让幼儿自己观察发现, 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活动, 从而意识到尊重的所在。教育者的目的就是先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尊重, 在讨论中正确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尊重与不尊重现象, 激发幼儿对尊重意识的认识。

(二) 随机生成,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尊重意识。

1.榜样示范, 随机引导。

要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教师必须首先具备以儿童为本的概念和意识, 以身作则, 尊重每个幼儿。这样幼儿才能学会尊重他人, 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友好、宽松和谐。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善于发现, 随机生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尊重意识。“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 在与环境和他人的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也指教师在幼儿游戏与其他活动中, 发现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及时介入进行随机教育, 或对该活动加以充实和扩展。

2.生成活动, 体验尊重。

当然随机生成的活动有很多, 但有些生成活动其实是在教师的预设之中, 是教师有意识给予培养和发展的。例如, 通过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活动培养尊重意识, 艺术领域的活动是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在活动中, 教师要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表达, 充分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感。要注意倾听幼儿的讲解、描述。可能有的幼儿说的、画的、唱的、跳的和教师设计的主题一点“不着边”, 但是教师要认真倾听、接纳, 同时还可以提意见、建议的方式, 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帮助, 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对美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三) 换位思考, 在情景体验中感悟尊重意识。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 当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 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让幼儿对尊重意识有比较明确的理解, 更好地发挥换位思考的作用。我们必须创设相应的生活情景给孩子一个体验的平台, 让他们来感悟尊重意识。

如幼儿园中我们请小朋友给大家表演节目, 观看的孩子不仅自己不看, 而且和别的孩子嘻嘻哈哈地玩耍, 既影响了表演者又影响了欣赏者。这样的现象可以说在幼儿园中是十分普遍的, 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这样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我们运用换位思考, 让孩子亲身体验。把那些看表演时爱吵闹、不尊重他人的孩子集合起来, 请他们表演自己的特长, 尤其是他们感到骄傲的一些本领。在表演时教师有意地表现出不在乎, 并不时打断他们的表演, 让他们体会到不被人尊重的感受。有的孩子就会说:“老师他们太吵了, 不听我的。”相应地, 我们再让他们体会大家安静地观看表演, 并对他们的表演表示赞同, 结束时给予掌声。利用孩子们亲身的体验, 让他们比较两种情景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孩子在初步的换位思考中理解尊重带来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 培养他们初步的尊重意识。

(四) 潜移默化, 在成人的正确引导下提高尊重意识。

创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幼儿和成人一样有自尊心, 需要别人尊重。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尊重他们的兴趣选择;尊重他们的性格。同时, 还要注重启发、引导幼儿逐步养成互相尊重的品德和习惯。互相尊重、和谐、融洽的环境对幼儿也是重要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 家长首先应该检点自身行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我们成人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都将直接影响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所以要提高孩子的尊重意识, 我们必须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去引导他们。

(五) 主动尝试,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发展尊重意识。

让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为他们提供亲近社会和熟悉社会的机会, 而幼儿对尊重意识的认知和理解, 最终是要用行动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为幼儿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人, 所以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地去主动尝试和表达, 这有助于我们发现, 他们对尊重意识理解的程度和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要给幼儿创设一种相互尊重的环境氛围, 从幼儿园到家庭到社会, 积极地运用幼儿生活的每个细节, 以引导教育孩子。对各种途径的灵活运用和相互穿插, 鼓励孩子们从他人的角度去分析事例, 将尊重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既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尊重氛围。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研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与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联合主办的.

[2]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

尊重孩子,从尊重他的性格开始 篇5

有一次一位奶奶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小圆脸蛋,待人家转身之后,她立马皱着眉头,一个劲儿用手背擦脸,还忍不住跺脚,恨不能将那张娇嫩的皮扒下来除之而后快。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闷闷地说:“珩珩不喜欢。”再追问,“是不是觉得没经珩珩允许,直接摸脸,让珩珩觉得很不尊重?” “嗯,不尊重。”她又摇头,“珩珩怕。”

归根到底,“不被尊重”还是妈妈的理解,她所说的“不尊重”,也许只是一种对全新词汇的模仿而已。我想我也只能把话说到这样的程度,“珩珩见到不认识的人有一点害怕,害怕是正常的,妈妈小时候也这样,后来慢慢就好了。那个奶奶因为喜欢珩珩,就摸了珩珩,要是以后她提前征求下珩珩的意见就好了,对不对?”

我觉得自己说得还是有点多,后来遇到类似情况,我就闭嘴了,让她自己去学习如何同外界共处。我不强迫她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也不强迫她和小朋友一起玩,虽然看到她孤零零的小身影我还是很担心,病急乱投医甚至去查她的星盘,发现她有一些宫位显示,这确实是一个喜欢从独处中寻找乐趣,而不是在人际交往中寻找答案的小孩……天呢,这是她的天性。可我又不能违逆,不能去尝试把她改良成一个和我一样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但我的成长经验告诉我,擅长社交对于一个人的安身立命,是多么重要……

然而我的女儿就只是一个喜欢默默蹲在花坛旁看小蚂蚁搬家的两岁小姑娘,她不是那个一岁半时就可以满大街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我,她因我而来,却非为我而来,她在我肚子里走上一遭,不过是一场寄宿或是借道,她终究有着她本来如是的样子,要去往她应该赶赴的地方。作为她的母亲,我除了尊重她本来的样子和生长的节奏,别无他法。她不喜社交,我焦虑,我着急,我担心,我害怕,是因为我的内在,有着对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的女儿的需求和向往,有着一套根深蒂固的关于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游刃有余生存的标准和认知。这些需求,这些期待,这些梦想,全都是我自己的事,和我的女儿无关。

我只能选择信任。信任她本身的生命力量和生命智慧,信任她天然的个性如斯,必然有着需要长成这样的个性的理由。

除此之外,我也只能等待——也许她的内心,还没有准备好迎接他人的闯入。我愿意保持对她的好奇与尊重,继续默默地观察、陪伴。

尊重别人 尊重自己 篇6

礼,讲的是尊重,礼由心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中国有句俗话:“礼多人不怪。”“礼尚往来”,实际上也是强调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你尊重别人还有一点是别人接受不接受,别人知道不知道的問题,所以有时会有一些误会产生。礼由心生,首先我要从心底里对你尊重,把这种尊重表现出来,合理的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形式,这就是仪。仪,表现也,是具体形式。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是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的。比如,升旗仪式,我们要肃立、脱帽、注视国旗、致敬,这就是形式,礼仪其实是一种规范形式。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教师要有规范化的做法。

教师礼仪最基本的做法一是摆正位置,人与人之间是有位置的,在家庭中,我们是儿女,是父母,是丈夫或妻子;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是上级,是下级,是同事。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有不同的位置,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我叫你干什么,我管你,我教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所以教师不能信口开河,不能公开发表反党反人民的言论,当然你可以自己这样想,就像评价范跑跑一样,你可以自私,但你不可以鼓吹自私,因为你是老师,不然会误人子弟。平民百姓可以发牢骚,但老师在工作岗位上就不可以传播这些牢骚,影响会不好,我们现在看不到阳光,不能让我们的学生也生活在黑暗中,至少要让他们不能失去对美好的向往。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老师可以是学生的朋友、师长,但我们不是他的父母,我们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中要恪尽职守,但父母应尽的义务我们不能代替。

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我们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但也有一些学生有逆反心理,学生埋怨老师管的太多,爸妈都不管的是你非得操心。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是你学校的责任,我们要在这里学到知识,实用知识,简单的说就是考上大学,所以现在就有很多的矛盾出现,因此作为家长、学生和学校的老师,我们都应该摆正位置。

法国独特的“尊重教育” 篇7

尊重幼儿的人格

在法国父母眼里, 再小的孩子也是有人格的, 也是和大人平等的。所以,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校园生活里, 大人都能做到尊重幼儿。我就见过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公园里打架, 当时双方的家长没有像国内的家长那样冲上去一顿“理论”甚至“加入战群”, 而是将自家的孩子拽到一旁, 询问打架的原因, 给孩子充分的陈述时间和机会。听罢原因, 双方家长还是没有“对话”, 而是各自给自己的孩子讲道理, 引导他们逐步认识事情的“对”和“错”。最后, 双方家长才“敦促”自己的孩子去找对方自行“和解”。可以说, 整个“调解”的过程, 其实就是给双方幼儿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课。这正是法国父母的高明所在。他们从不强迫孩子的去做这、干那, 而是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大人觉得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 也不会当即制止, 而是逐步加以引导, 让孩子沿着自己的“思路”设想下去, 导出虚拟的“结果”, 然后让孩子自己对这个“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评判。

尊重幼儿的个性

法国的父母们认为,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必须培养、尊重、维护他们的自由和个性。孩子的事情, 大人要少插手, 更不会越俎代庖。在法国旅居期间我留意到:那里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 房间装饰、摆布, 也均由幼儿自己设计;家里来了客人, 幼儿可先行上前“招待”;孩子买衣服、买玩具、买文具甚至是交友, 都由孩子自己做主。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 家长会有意“憋”一下孩子, 逼迫他们去开动脑筋, 自己想办法, 而不是“统包统揽”。通过这种方式, 去锻炼、提高、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此, 很多孩子虽然年幼, 却可以独立处理一些生活问题, 如做饭、整理房间、清扫院子、约请小朋友来玩等。

尊重孩子的创意

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篇8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除了上述这种“比”, 还有一种“比”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把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相比;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与数学成绩棒的学生相比;不善言辞的学生与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的学生相比……其“比”的结果只能是, 成绩不好的学生越比越自卑, 越比越心灰意冷, 甚至有的学生在“比”后, 面对自己的特长如唱歌、画画、打球等时, 也出现了望而却步、自暴自弃。这种“比”的结果是压抑学生的个性, 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 最终也背离了教育的本意。

掩卷沉思, 我不禁想起冯恩洪校长讲的“清华特例生”的故事。他说:“人皆有才, 人无全才, 扬长避短, 个个有才”。当时冯恩洪老师是建平中学的校长。有一天, 有个学生来到校长室问他:“我想上你们建平中学, 可是我的分数不够……”“那肯定不行!”这个学生说:“校长, 我今天给你做一天的秘书, 只做一天!我的电脑很棒的, 我打字绝对比你快……”就这样, 他做了冯校长一天的秘书, 他用他的电脑、用他的干练使冯校长在不自觉中说道:“孩子, 上了建平, 你可要把拉下来的功课补上啊!”这个学生在电脑方面确实是个奇才, 刚开始就为学校在全国电脑机器人比赛上拿了个大金杯, 后来又不断在国际机器人比赛中为建平中学捧回了金奖, 最后在高二时就被清华大学特招。冯校长用他对教育的独特领悟, 从尊重学生的差异出发, 使这个学生搭上了他人生的特快列车, 让其强势智慧得到了充分发展, 做出了卓越, 也做出了成功的自己。

上一篇:高速公路现场质量管理下一篇:离职员工工作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