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学反思(推荐8篇)
篇一: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引用古诗文较多,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 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然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要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是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透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我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循着问题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习,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原因,课堂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提出的,学生一直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导引下进行阅读学习,而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譬如一些引文的仔细理解、感悟等等。
篇二: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篇三: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而诗歌意象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的学习中去,并采用小组计分制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精神。从此堂课的授课效果来看,此种方法还是十分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感觉自己在备课中对课文内容的取舍上还不够大胆,有一些与课文重点无关的内容应大胆舍弃,做到一堂课集中突破一个点;
其二,通过小组计分制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常举手发言的同学比较固定,还有极少数同学究竟有没有跟着思考问题,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值得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其三,由于时间分配上没有考虑完备,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致使后面的拓展延伸那一块没时间处理,应该把前面的“品读诗句,填表”那一环节简化一些,把时间移到后面的“拓展延伸”上来,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1.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2.领会本文深入浅出的说理议论方法。3.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4.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 提高欣赏诗歌的联想力。5.体会祖国的诗歌博大精深的特点,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1) 弄清“木叶”“树叶”“落叶”“落木”四个概念的特征。 (2) 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3) 学习本文分析诗歌的方法, 提高欣赏诗歌的联想力。
2.教学难点: (1) 诗歌的语言的暗示性。 (2) 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3.解决方法: (1) 布置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课文内容。 (2) 抓住本文的15个问题, 顺“问”摸“答”, 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3) 查找资料, 补释20条引文参考, 辅助自学。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 导入: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 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 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 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 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出示课题)
(二) 研读课文, 明确思路, 理解课文内容。
1.明确思路。全文共七节。由第七节导入对内容的把握。
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因为“木”含有“落叶”、“枯黄”两大特征, 而“树”无此特征→以“木”入诗便于写秋景并以秋景抒情。由此看来, “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去无几, 但就艺术形象而言, 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2.按字义分析, “木”与“树”含义差不多, 可是古人为什么写诗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筛选相关信息。
3.学生阅读总结: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筛选归纳:
4.讨论明确:“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整合文中观点论据说明。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 而且十分一致, 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 “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影子, 使人常想起树干, 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 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 而且连“叶”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5.总结“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学生研读并加以归纳。
第一, “木”仿佛本身就会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 而很少想到叶子, “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例如,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 “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 可能是透着黄色, 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提到“木”我们头脑中反应出的事物是习见的棍子、门闩、桅杆等。于是, “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它带来了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6.提问:“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意味?课文怎么说明“木叶”的意味的?阅读课文有关说明总结。
分析说明:“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由“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 而且使人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比较说明: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 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 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落叶, 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所以, “木叶”是风中窸窣飘零的枯叶, 属于风而不属于雨, 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 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 通过比较, 体味“木叶”的形象色彩并总结说明方法。
7.杜甫突破了自屈原开始的“木叶”传统, 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
“木”有疏朗之意, “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 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 意境更显空阔, 生动地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 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
(三) 总结全文, 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2.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3.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却拟题为“说‘木叶’”, 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你以为如何?
(四) 巩固延伸。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 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 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 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五) 布置作业:课外收集有关“月”、“梅”、“柳”、“菊”、“水”等意象的诗句, 并作归纳总结。
板书:说“木叶”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人钟爱“木叶”
“木”的艺术特征落叶因素
微黄干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这种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笔者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所以要比较好地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使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通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笔者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进而循着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习,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然而学生给出的反馈是,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觉得思路不清晰。关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反思,笔者不能也不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的趣味横生,首先笔者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语文课应该有它本身那种语文味,而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语文味的敏感性,换句话说笔者不能为了迎合学生把课设计的没有语文味。第二个问题,笔者想主要还是出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近年来因为教师对教材钻研地更深了,所以对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特别在意,觉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没有这个环节,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会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进去多少非文本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其次,如果教师不深入研读文本,那么就谈不上上好这节课,尤其是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这节课来说,笔者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看书,接下来通过探寻“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再次回归到文本,但是这个环节总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给的时间少,二是问题问得不够吸引学生,等于说笔者只给学生两次阅读文本的机会。还有一个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篇课文引用的诗歌特别多,而且很多诗意不容易读懂,所以学生容易陷进弄懂这些诗歌意思的迷雾里,把重点放在读这些诗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内容上;另外,有些词,比如“空阔”、“疏朗”、“感情饱满”、“绵密”这些中国艺术评论独有的词语,给学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难度。
在笔者看来,一是应当给全文做个总结;二是应该仔细分析文中的一些诗句在用了“木叶”后到底好在哪。这样的话可能会不那么枯燥,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
附《说“木叶”》简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过程与方法
结合诗歌“意象”“意境”品味诗歌语言暗示性。通过“意象”“意境”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祖国诗歌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大家一起读屏幕上的内容:魏晋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精神。
这四个词是写给一位老先生的挽联,是对他一生成就和做人的肯定,他就是这位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学者林庚先生。林先生学问极高,人品极好,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支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林先生的文艺随笔《说“木叶”》。
(二)课内字词正音:
袅袅( ) 招徕( ) 皎皎( ) 灼灼( ) 柳恽( ) 寒砧( )
征戍( ) 庾信( ) 涔阳( ) 言筌( ) 窸窣( ) 冉冉( )
翩翩( ) 亭皋( ) 万应锭( )
(三)课文脉络梳理:
浏览课文,圈画重点,找出每段大意:
1.自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木叶”就是“树叶”,古代诗歌中有的用“树”,有的用“叶”,但用“树叶”十分少见。大量使用“木叶”,又由此创造出了“落木”。
3.“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①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②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
③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④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有很大差别。自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四)发现问题,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师生互动)
1.文中“树”和“木”各有什么特点?能引发人怎样的联想?含有怎样的感情?
2.我国古代诗歌为什么很少用“树叶”而多用“木叶”?
3.“木叶”“落叶”和“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4.这篇文章实际上谈论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却以“说‘木叶”作标题呢?
(五)完成表格,吃透文章:
(六)拓展活动:
1.展示校园风景图片,感受“木”“叶”“树”的区别,以及引发的不同感受。
2.引用宗白华的诗句: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中,点岁落花声。
发现诗歌意境之美,细微之美,并做仿句练习。
玉门油田一中
一、导语:
从屈原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他善于用美人、香草,以喻君子;恶木秽草,以喻小人。通过比兴手法把君王信谗、奸佞当道、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其实除了香草美人外,他还创设了一个典型意象——木叶,自诞生之日起,它的鲜明形象就获得文学家们的青睐,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物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说“木叶”》看看我国著名诗人及诗歌理论家林庚是怎样理解“木叶”这个物象的。
二、以文章最后一段为总纲,分析文章。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相去无几:二者距离不远或差距不大。一字千金:文辞精妙,不可更改。(1)“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
木:木,甲骨文像上有枝干、下有根系的一棵树。造字本义:名词,扎根于土地的树。树:甲骨文(木,小树)
(豆,盛器)
(又,抓),表示手持木苗栽种在盆子里。《説文解字》:樹,生植之緫名。从木,尌聲。《说文解字》:树,播种、培育、种植等农事的总称。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尌”作声旁。
(2)设问:为什么“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要求:研习第3段,找出关键句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得出结论:诗歌用形象思维,不用概念思维。作者主要借助“木”字来说明诗歌的这一特性。
三、设问:作者在分析“木”字时抓住了它的两个艺术特征,请问分别是什么?
明确:1.它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2.暗示了颜色性。
(1)研习第四段,重点分析“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1.分析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的《答柳恽》)
答柳恽 南北朝: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翻译:金秋皓月当空照,凉气充满万山林;西风呼啸连日不停,折断高树扬起沙尘。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得出结论:高木”则空阔 2.分析诗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树高容易生悲风,海水浪涌起大波。悲风:劲疾之风。高大的树木往往招惹凄厉劲疾的巨风,浩瀚的大海常常掀起汹涌澎湃的浪涛。这里托物喻人,从表面上看,描写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实际上是现实政治气侯的象征,曲折地反映了宦海的险恶风浪和政治上挫折所引起的作者内心悲愤和忧惧。
得出结论:“高树”则饱满,“木”比“树”更显单纯。(2)分析研习第六段,重点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重点分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补充: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驰神遥望,却祈之不来,盼而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篇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得出结论:微黄干燥
2.“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妖”,妖娆;“闲”通“娴”,娴静。得出结论:碧绿柔软
四、分析“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木”的暗示性: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想起了树干,疏朗 “叶”的暗示性:浓阴 例证:“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翻译:风使春季的莺雏长大,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赏析:黄莺的雏鸟在和风中长大了,梅子也在雨水的滋润下日益成熟。中午的时候,天阴沉沉的,树木更见美好,叶子清亮,给人珠圆玉润的感觉。“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三句,固然是写景,但也点明了时令。
五、总结:林庚先生作为诗歌理论家,他写作本文与一般的鉴赏文章不同,不是就事论事,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拥有开阔的视野,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进行分析论证,纵横捭阖。而且有比较的眼光,抓住事物的本质,将“木”与“树”、“木叶”与“落木”进行比较,使读者印象深刻。应该说这是一种超出了理性限制的研究方法。而这一切,正式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方法所独具的特点之一。
六、布置作业: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鲲鹏”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例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二、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两个艺术特征:
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
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三、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四、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五、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六、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教学反思:
今天教授《说木叶》一课,自己认为文章思路清晰,但看了反馈本后发现问题较大,文章一上来先提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较“树叶”常见,并且有很多佳作传世;接着分析之所以不用“树叶”是诗歌语言凝练的需要;然后仔细论述“木叶”一词“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分别是“木”本身是含有落叶意味,“木”有干燥的意味,而这些加在一起最适合表现那种“清秋”的季节特征。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找到“木叶”一词之所以用得好的原因,也即找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三步再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艺术特征其实都是有“木”这个字眼联想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最后解决一下“木叶”和“落木”的区别问题,但是学生给出的反馈是,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觉得思路不清晰。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反思,我不能也不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的趣味横生,首先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语文课应该有他本身那种语文味,而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语文味的敏感性,换句话说我不能为了迎合学生把课设计的没有语文味。第二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出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近年来因为对教材的钻研更深了,所以对于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特别在意,觉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没有这个环节,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会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进去多少非文本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其次,如果教师不深入研读文本,那么就谈不上上好这节课,尤其是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这节课来说,我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看书,接下来也通过探寻“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再次回归到了文本上,但是这个环节总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给的时间少,二是问题问得不够吸引学生,等于说我只给学生两次阅读文本的机会。还有一个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篇课文引到的诗歌特别多,而且还有很多诗意不容易读懂,所以学生容易陷进弄懂这些诗歌意思的迷雾里里,把重点放在读这些诗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内容上;另外,有些词,比如“空阔”“疏朗”“感情饱满”“绵密”这些中国艺术评论独有的词语给学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难度。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2、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丛生:草木聚集在一起生长。案天上的桂花在蟾宫里,人间的桂树在山谷中,“桂树生兮山之幽;偃蹇连 兮枝相 ”(《楚辞;招隐士》),桂花是与隐士相联的,有着“虽处僻远亦自芳”的品性和甘于淡泊、不求闻达的风格。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花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5、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陶渊明《拟古》)陶诗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实有之景。《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6、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行役滞**,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南朝梁 柳恽《捣衣》
亭皋:水边平地。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捣衣不是洗衣,而是制衣前捶捣衣料使之平软的工序
译文: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皋亭”指水边平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陇首”即垅头,暗指北方边塞之地。“木叶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木叶”即枯黄的落叶。上句实写思妇捣衣时眼前之景,下句是想象之景。表达了思妇无法及时将寒衣送给远人的嗟叹之情。
7、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8、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如同凋零的树木一般离开了洞庭湖,去往涔阳到那最远的水滨 落木,就是凋零的树木。极浦,就是最远的水滨。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文中说,木,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
讨论明确:我们要从这两句诗的诗眼,即“悲”和“扫”来分析。在“高树多悲风”句中,树有饱满浓密的叶子,风吹动这些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在诗人曹植听来,仿佛人的呜咽,如泣如诉,而这满树涌动的叶子,满海涌动的波涛就像诗人胸中涌动的情感。如果没有了树叶的涌动,没有了波涛的翻滚,怎能体现诗人满怀的哀伤?怎能体现这个“悲”字? “木”,我们知道是落光了叶子的树,光秃秃的树干。深秋的晚上,清冷的月光仿佛给层岭洒下一层秋霜,瑟瑟的寒风刮过高冈,枯黄的树叶早已被秋风一扫而光,只有那光秃秃的树干还倔强地挺立着。在深秋时节,目睹如此深秋之景,空旷和凄凉之感油然而生。所以,此时的树,必须是干枯的没有叶子的树干,不如此不足以体现“扫”字。
正如作者所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比“树”显得单纯,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一个艺术特征。
1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12、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这是交代人物、地点。人物是一个美丽姑娘,她的容貌艳丽,性格娴静。地点是“歧路间”,即岔路口,她在采桑。“歧路间”是来往行人较多的地方,这就为下文“行徒”、“休者”的倾倒预作铺垫。“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紧接“采桑”,写柔嫩的桑枝轻轻摇动,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这里明是写桑树,暗是写美女采桑的优美动作。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起了烘托作用。
13、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司空曙(约720-790?),字文明,一作文初,广平(郡治今河北永年东南)人。曾举进士,为剑南节度使幕府,官水部郎中,也是大历十才子一,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
(1)卢纶: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详见卢纶《送李端》的作家小传。见宿:一作访宿,即过访并住宿的意思。
(2)旧业:指家中旧有的产业。
(3)独沉:孤独沉沦。
(4)愧:惭愧。君:指卢纶。频:多次,一次又一次的。
(5)分(fen奋):指缘分。
(6)霍家亲:表亲。西汉霍去病是卫青姐姐的儿子,卫家和霍家是表亲。霍,一作蔡,则用羊祜为蔡邕外孙的事,也是指表亲,均切合作者和外弟卢纶的关系。
[简要评析]
司空曙的这首诗,通过外弟的探访,抒了自己沉沦不遇和荒居孤寂的情怀。正因为如此,所见外弟来访而喜,同喜而悲更显得无限凄凉和伤感。前四句用静夜中的荒村,陋室里地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这样一组衰飒的画面构成完整的意境,充满了辛酸和悲哀。诗的开头,一落笔就写出了自己荒居的寂寞和贫困。而接着的一联,语意惨恻。雨中黄叶,即有飘零之感;灯下白头,实含老大之悲。又有更进一步的,即雨中飘零的黄叶,不正象征着这灯下白头人的孤苦命运么。该联向称名句,对仗工整,情韵凄切。诗人把这些并不新奇的普通的词语,经过艺术的锤炼和加工,竟组合成了一幅形象鲜明、色彩强烈的秋夜雨另黄叶图。第三联的“独沉久”承上联的“雨中”而来;“相见频”应“灯下”而生,把自己苦况和亲属的慰藉连在一起,既感到了人世的一丝温暖,也增加了无限愧感。末联以亲情友谊作结,极为得体。这两句是说,朋友之间的聚散离合,自有缘分,何况你我亲戚,能在这荒居共宿夜话,也是极有缘分的了。全诗语意亲切,而诗意悲怆,写尽了沦落荒居的哀伤。
14、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这是指秋天来了,一些该有的自然反映都开始出现了
15、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诗歌的前半段着意渲染出由秋景而生发的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16、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林文赏析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说: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 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 照我们平常的想法, 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 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 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此处要说明的这个“道理”, 无非是“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一,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第二, “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 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2]。然而, 分析诗歌的艺术形象, 应该建立在对作品语言运用的精准把握基础之上。其实这里首先触及到的是诗歌用典中的炼字问题, 即如何通过对旧典语词的调整加工来创造新的意境, 给人以似曾相识而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正像唐李善《文选注》开篇所谓“文虽出彼, 而意微殊”。例如清陈仅《竹林答问》:“‘落木’、‘落叶’一也, 而‘木’字雄, 阔大之景用之;‘叶’字细, 幽悄之景用之。”
再深入一步, 便涉及到修辞手段和词义的关系问题。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三“以大名代小名例”下云:“古人之文, 有举大名以代小名者, 后人读之而不能解, 每每失其义矣。”所谓“以大名代小名”, 相当于修辞学借代辞格中的“用全体代部分”, 如《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 吾谋适不用也。”其中的“人”并非指秦国所有的人, 而专指秦国人中一部分有见识者。倘若顺着这一路径走下去, “木叶”发展为“落木”的道理自然迎刃而解。遗憾的是, 作者却误入歧途, 将杜诗用“木”借代“木叶”的修辞手法归结于“省掉”。就林文的字面意义而言, 所谓“省掉”, 相当于现代语法学中所讲的句法成分省略。也就是说, “落木萧萧下”说全了应该是“落木 (叶) 萧萧下”, 但受到诗句音节的限制, 诗人把“木叶”的“叶”字“省掉”了。原本属于修辞现象, 却用句法眼光来考量, 自然难以揭示此诗化用典故的精妙所在。
林文在讨论诗歌语言的形象思维特点时说: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 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 也就由此可见。”然而下面的一段评说恰恰脱离了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单凭概念”来探讨“落木”表示“落叶”的来历:
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 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 却宁可冒这危险, 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
这里不仅将“落木”之“木”所承载的本义 (树木) 误解作引申义 (木头) , 并且以今律古, 从而使“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失去语言上的理据支撑, 更重要的是选错了“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的切入点。
文学作品用典的翻新, 以及词义的派生, 往往要借助于某种具体的修辞手段。事实上, 在“落木”之前, 早已出现“木”以全体借代局部的用法。例如《文选·晋左思〈蜀都赋〉》:“晨凫旦至, 候雁衔芦。木落南翔, 冰泮北徂。”李善注引刘逵曰:“木落者, 叶落也。”不难看出, 释语中的“叶”字恰同被释语中的“木”字相对应, 也就是说, “木落”之“木”借代树叶。“木”之所以能借代树叶, 是以其本义“树木”为基础, 而树叶属于树木的组成部分。李善注同时指出, “木落”的典源为《淮南子》“木叶落而长年悲”。其实, “木落”一语真正的典源依然应当追溯到屈原《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洞庭扬波, 落叶纷纷, 恰是清秋气象。类似的用例又如晋张载《七哀诗》:“秋风吐商气, 萧瑟扫前林。阳鸟收和响, 寒蝉无余音。白露中夜结, 木落柯条森。”俨然一派悲秋情景。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一评《七哀诗》: “‘白露中夜结, 木落柯条森’, 慨秋气之可悲也。”
再来看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其中“落木”的意境固然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而来, 但它的直接来源则为刘宋时颜延之的诗句“侧闻风落木”[3]。继而才见于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辞洞庭兮落木, 去涔阳兮极浦”;《从驾观讲武》“骇猿时落木, 惊鸿屡断行”;《自古圣帝名贤赞二十七首·黄帝见广成子》“疏云即雨, 落木先秋”。杜诗中除《登高》之外, “落木”又见于《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二“塞门风落木, 客舍雨连山”, 以及《客亭》“秋窗犹曙色, 落木更高风”, 《南极》“古城疏落木, 荒戍密寒云”。笔者检索古代诗文, 仅《全唐诗》就出现“木落”125例, “落木”31例。
“落木”和“木落”一样, 均属以全体代局部的借代用法, 分别表示落叶或叶落。这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其一, 它们共同的典源是“木叶”, 而“叶”是“木叶”的中心成分, 在用典中被“省掉”的不可能是中心成分。诗人们唯典是用, 除了含蓄地表示与秋风秋色有关的意境之外, 似乎不需要“暗示”什么。其二, “木”无论在“木落”中充当主语, 抑或在“落木”中充当宾语, 始终代表着本义“树木”。基于“树木”与“树叶”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特定语境条件限制下, “木落”和“落木”之“木”只能联想到“树叶”, 而不应该是“木头”。木头上断然不会长出树叶, 我们的诗人杜甫毋须冒“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的危险。《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木”字条义项下均列“树叶”一项, 并以上述左思、庾信、杜甫等人的诗赋作为书证, 正是遵循着上述原理。
用“木落”借代叶落, 或以“落木”借代落叶, 起初也许是诗人妙手偶得, 后人竞相沿袭效仿, 久而久之, “木”便产生了“树叶”的意义。由此可见, 追求用典形式的创新和借代义的运用, 便是杜诗采用“落木”而舍弃“落叶”的“道理”;从“木叶”发展到“落木”, 其中的关键在于“木”字由本义“树木”借代引申出“树叶”之义, 它属于实实在在的概念, 而并非“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4]。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必修第5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1979.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可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造成“木”的这个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文章第五段开头)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段:“树”和“木”的对比
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空阔 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防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木”的暗示性,潜在的形象——树干,暗示着落叶。
“树”则具有繁茂的枝叶,“树”与“叶”有太多的一致。
第六段:“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褐绿色;“木”:黄色
树叶(绿色 繁润 绵密):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木叶(微黄疏朗 干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空阔、洗净
木叶:疏朗而绵密,迢远而情深,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总结】:
【《说木叶》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说木叶教学实录11-01
说木叶教案07-24
教学反思英语怎么说07-28
口技说课稿教学反思07-28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教案《听雨》及教学反思07-22
小学教学设计说课稿06-24
浮力实验教学说课稿07-03
电子白板教学说课稿07-27
大禹治水教学说课稿09-14
初中体育课教学说课稿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