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制度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精细化管理制度(精选8篇)

精细化管理制度 篇1

焦煤集团演马庄矿 精细化管理制度

2011年3月

用心做事 追求卓越

精细化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搞好我矿内精细化管理水平,特制定以下精细化管理制度。

一、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保证矿井安全、高效运行。

二、精细管理抓设计。职能部室每搞一个巷道、硐室、工作面等设计,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认真研究、分析所设计巷道所在位置、详细地质情况、煤层及岩性情况、所在位置压力、巷道布置情况等,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真科学进行设计,并由采掘、测量、地质、技术副矿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等相关人员认真进行核算审核,科学、合格后方可报送其他人员进行签字等,保证设计科学、合理、经济。三、四级精细化管理。以精细管理为手段,精细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健全矿、队、班组、岗位四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每个岗位工作标准,使每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施工标准,形成“人人讲精细,事事做精细”的安全管理机制。

四、推行红、黄牌精细化管理制度。红牌为重点跟班头面,黄牌为重点调度头面,对安全隐患排查实行三级联动、闭合管理,安全小分队班班查,业务部门天天查,矿上每周一次拉网查,整改的责任、人员、时间、地点当场落实,现场安全管理权下放,对隐患的处理、“三违”的查处,实行连带责任。

五、抓好一点一面一线精细化安全管理。采、掘、机、运、通、地测等7个专业化技术质量小组及自身职责,要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实现全方位整体强化、精细管理、上下联运的安全工作格局。

六、科技精细化监测管理保安全。以KJ101N等各项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提高瓦斯、矿压、设备、产品等检测监控水平,实现信息自动化管理,增强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七、精细化钢性制度保安全。及时建立、调整矿井各种安全隐患信息预警机制,通过现场人员、班队长、安检部、调度员、部长五级信息预警,及时监控工作面情况。

八、精细化井下跟班制度。各相关管理人员严格按已排定的时间,进行下井

用心做事 追求卓越

跟订班管理,实行安全、经济、效益于一身的人员“三个一”制度、隐患处理事故分级处理、安全抵押等各类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九、培育精细化文化促安全。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建立井上下“立体安全文化”辐射网络,建成安全文化长廊,女工协管组织要经常到井口,下区队、班组表演节目、发放安全倡议书,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感化职工,感受亲情。

十、促进职工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安全在区队,要求职工下井前,要进行安全承诺,安全宣誓、家庭联保协管,时时刻刻敲响安全思想警钟,用安全文化、安全生产及作业筑起一道道安全生产的“钢铁长城”。

十一、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安全、采、掘、地测、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专业人员要勤于深入现场,精细测量、精细检查,精细研究询问,全面整体不断推进,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十二、精细化经营管理。科室、区队要建立严格的经营管理机制,严控成本,大力开展节资降耗,积极降低矿井各项成本。

十三、精细化桌面工作。各专业主管人员在深入一线的基础上,要严肃、认真对待每一样桌面工作,广泛汲取各门知识,大力提高技术技能素质,严谨细致制定每项措施,严格认真把好每道关,确保规程、措施万无一失,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十四、精细化现场管理。现场跟班区队长、班(组)长、安全员及各岗位工、职工要全面抓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及工程质量管理,做到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不留死角,不留真空。

十五、精细化设备管理。每一台设备,不论大小,都要建立详细的购买、验收、发放、使用、转用、回收、检修及大修、报废等详细台帐。

十六、精细化物资供应发放、使用。物资从计划到采购,从发放到使用,都要建立详细的记录及台账,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不流失。

十七、精细化电缆管理。每一根电缆,从计划到采购、发放、使用、回收等过程,都要详细建立台账,科学使用,合理调用,做到帐清物明,管理职责明确。

十八、精细化一通三防管理。粉尘、管路、通风、防灭火、气体监测、灌浆、注氮、通风设施、局部通风、密闭、仪器仪表等所有工程及工作,做到事事有人

用心做事 追求卓越

管,人人有事管,各项工作开展严、细、实、帐、物、卡清,台账详实,管理准确到位。

十九、精细化雨季三防管理。雨季三防工作要成立专门小组,责任到人,检查、防范、措施到位,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确保矿井有足够的抗灾能力。

二十、精细化消防管理。地面及井下,从场地到机房、库房、车间,从车场到工作面、巷道,每一个地方及工作点,均有责任人,帐、物全,记录细,器物完好,消防各处有保障、有措施,确保矿井每一处安全不失火。

二十一、精细化运输管理。每一条轨道,每一条皮带,每一台刮板机、每一台给煤机等,都包机到人,维护、检修、使用、检查、台账等,每一项、每一处都有人管,做到帐清、物明、设备好,确保运输安全、畅通、完好。

二十二、精细化保卫管理。门、院、楼、厂、井、人、柜、车、包、证等,都要严管细监细查,确保产品、设备、器件、材料、钱、人等的安全。

二十三、精细化财务管理。精打细算,统畴兼顾,科学合理,专款专用,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合理地方,将有限的资金都用到刀刃上,不浪费,确保矿井效益最大化。

二十四、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知人善任,用人唯贤,科学组织,合理调用,做到人力资源不浪费,做到人力资源效能最大化。

二十五、精细化材料、煤炭回收管理。材料回收、煤炭回收,要制定专门专项管理规定,责任到单位及人,细化、量化考核,从工作面设计、生产工艺到生产、运输、加工复用等全过程,均要进行考核,做到废旧材料回收复用最大化,煤炭回收率不断提高,达到国家要求规定标准。

二十六、精细化生产、后勤服务管理。生产、后勤服务要责任到单位及人员,考核有标准,管理经营有方法,做到职工能吃上可口饭菜,专心生产,无后顾之忧。

二十七、精细化水、电管理。用水、用电,要责任到具体单位,做到节约不浪费用水,计量准确,工业、生活用水量确切。合理布置供电系统及合理用电时间,提高供电质量,提高功率因数,达到科学合理用电。用水、用电,要量化考核,和责任单位工资挂钩。

用心做事 追求卓越

二十八、精细化顶板管理。从采煤工作面到掘进工作面,从井筒到大巷、上下山、石煤门等各条巷道,都要责任到单位及到人,做到班班、时时,有人检查,有人维修、有人支护,有人采取措施治理,做到每一处工作、行走放心,无顶板事故。

二十九、精细化测量、防治水管理。测量、防治水工作从内业到外业,均要责任到人,统畴安排,综合防治管理,精细化测量。精细化计算,精细化复核,做到测量、计算、防治无差错,无漏洞,确保矿井安全、量化生产。

十、精细化调度管理。从生产安排到停产检修,从采煤到掘进,从运输到煤质,从一通三防到设备使用、监测监控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均要统畴安排,科学调度,合理调整,做到人、财、物安全、经济效益最大化。

十一、精细化办公用品管理。相关管理人员要深入实际调查,准确掌握各单位办公用品消耗构成及消耗量,做到精打细算,不浪费一张纸,不浪费一滴墨。

精细化管理制度 篇2

1 检修作业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1.1 详尽分析, 查找原因

在未实行捆绑式停电检修作业前, 该公司的检修工作多次超出计划检修时间, 对用户按时供电的服务承诺达不到70%, 用户对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不满意。造成检修超时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 准备工作不足, 包括工作方案、材料准备、物品供应、人员调配等准备工作。随着电力系统捆绑式检修方式的开展, 每一次的检修工作较以往复杂, 表现在工作面扩大、工作点多、现场检修工种多, 往往出现大部分检修工作已完成, 但少部分工作未完成, 延误检修设备恢复送电。

(2) 现场倒闸操作延误现场实际检修工作时间, 变电站运行人员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做好分内工作, 结果占用检修工作时间;或者检修结束后, 运行人员不验收或验收不到位, 延误检修设备恢复送电。

(3) 检修人员在作业现场不注意文明施工, 乱丢废弃材料和工具, 检修结束后, 增加场地清理和物品工具归位查找的工作量, 推迟检修现场人员撤走的时间, 延误送电。

针对检修现场三个方面的原因, 前一个原因可以依靠工作负责人进行现场勘察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 提前做好人员配置和材料供应等来控制;后两个原因仔细分析均可归纳为“现场未进行合理的精细化管理”引起。

1.2 制定措施, 控制检修超时

(1) 对检修工具、仪器仪表实行定置管理。修试中心每次检修前, 都要根据检修工作方案列出检修所需工具、仪器仪表清单。检修结束后, 及时将工具按清单打“√”归位。此举可以确保不在检修设备上遗漏任何工具、材料, 避免检修设备带检修遗留物品恢复送电。作业现场的废弃材料和垃圾由设备管理单位在作业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定置出废弃材料区, 作业后由设备管理单位人员整理和清扫。所有的工作、工序都要制定工作目标和标准, 并责任到人。

(2) 加强现场验收精细化管理。坚持“应修必修, 修必修好”的原则, 提高设备消缺质量。“修必修好”不仅要求修试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高, 还要确保监督管理到位。检修单位与设备管理单位要互为牵制管理, 检修前, 设备管理单位将预先编制的检修设备“验收表”交给检修单位;检修后, 设备管理单位对照“验收表”中列出的被检修设备的所有检修点, 平时日常巡视点, 验收时应达到的目视要求、验收标准, 以及现场模拟操作等验收内容, 逐一验收过关来保证设备消缺质量, 确保检修工作不返工。

2 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精细化管理

工作票和操作票是检修作业现场的一道坎, 每一张不合格的票考核时都牵连到“四种人”, 而且在现场办票时, 经常耽误检修工作时间, 甚至延误对用户送电, 影响供电可靠率和优质服务。该公司考虑到检修工作方式多样化, 责成各变电站将近两年保存的所有工作票和操作票全部输入微机, 并按电压等级、线路名称、设备类型分别按“检修、冷备用、热备用、运行”四种状态一一制定操作票。各供电所也按“检修、冷备用、热备用、运行”四种状态一一制定操作票和工作票。修试中心根据县电网各种检修运行方式制定工作票, 并按种类建立票库和索引目录。变电站和供电所还对应建立检修现场标准接地图, 安全监察部将公司各单位所有票库里的“两票”和标准接地图审核后, 通过公司领导批准建立公司“两票”样票库, 下发到公司各单位以备使用。实际使用时, 一份工作票对应一份操作票和一份标准接地图, 工作负责人只需输入关键词, 如“电压等级、设备或线路名称”进行索引, 就能很快找到与工作现场相对应的工作票、操作票和现场标准接地图, 调出票样后核对现场安全措施、计划工作时间和工作班人员, 即可签发使用。

3 物资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物资中心的安全工器具和生产物资的管理在未实行精细化管理前, 每年要进行一次库存盘点, 工作量相当大, 且耗费人力和工时。物资中心的物资有时要等生产单位领用时才发现没有了库存, 从而影响了整个公司生产计划的进行。实行精细化管理后, 除按以前管理模式建立入库登记账外, 还必须在入库后按物品种类分类建好“物资库存表”。每一次发放物品后, 物资管理人员按用户管理权限进入物资库存数据表。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该公司仅批准有关人员进入“物资库存表”的权限, 每一次的物资发放数输入“物资库存表”后, “物资库存表”会根据预先设置的公式自动计算实际库存量, 并且保存物资人员登记时间和物资人员姓名。物资中心管理人员每天上班打开“物资库存表”查看库存物品, 及时编制购置计划, 为安全生产和应急抢修提供物质保障。物资中心的盘点工作实际上在每日的“物资库存表”中已经自动“日清日理”。

4 管理资料的精细化管理

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和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标准, 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基础资料多如牛毛, 这些资料档案如果不进行合理整理和归类, 将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效率。该公司根据专业化管理要求, 分别建立了供电所、变电站、高压班、修试中心、管理职能部门基础资料索引目录。该索引目录里按专业、资料类别、资料代号、存放位置、资料名称, 详尽罗列了各单位所有的资料名称和存档要求。取用资料时, 无论是外来人员检查, 还是本单位职工日常使用, 不管存档形式是书面版还是电子版, 首先查找基础资料索引目录, 按专业、资料类别、资料名称、资料存档位置, 找到资料存档位置, 还可以根据资料子目录卡片 (该卡片嵌于资料盒内资料目录袋内) , 便能很快找到相应的资料。同时, 规定每一项资料的管理都必须落实到人, 责任人负责所管辖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保证资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5 线路台区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粗放管理 特征 实现路径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20-02

矢志追求精细化管理是近几年国内项目管理提出并不断强化的经营理念。作为一个现代建筑企业,尤其是作为不断追求卓越的公司来讲,提出和努力实现精细化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更是实现公司新的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一、解放管理资源,提高管理能力,必须追求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近几年,伴随企业经营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发展与资源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项目管理层次,依旧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了一些粗放管理的方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市场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粗放管理的诸多弊端对企业势必造成不良后果。为此,不妨对粗放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做一个比对:

(一)粗放管理追求由投资和需求所拉动的规模增长;精细管理是一种高效、节约的企业管理方式

粗放管理追求由投资和需求所拉动规模的增长,而不是有计划、长足的发展。对建筑也而言,就是根据工程规模和数量的增长,同比增加管理资源,只是在量上的增长,而没有质的提升。

可以这样来看,粗放管理实现的是直线效应,通过1:1的量比增长实现发展,一旦市场发生大的波动,势必造成致命影响;而精细化管理实现的是几何基数效应,通过管理的提升来实现效益的增长,提高企业的抗震等级,用质的提升确保量的增长,即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实现管理成本的下降、管理效应的提高。

(二)粗放管理实践中的形式主义;精细管理以建立完美的流程为中心,强调不断地改善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之后,市场需求急剧地增大,为建筑企业迅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企业迅速成长后,应当清醒地认清现实,抓住机会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使管理精细化、节约化。对于一家完全靠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企业来说,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而需求开始下降时,企业不可避免地势必会陷入困境。企业应随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而相应地也随之而变化,以建立完美的流程为中心,强调不断地改善,降低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三)粗放管理停留在“差不多”的层次;精细化强调数量化、精确性

粗放管理是一种“差不多”的管理,而根本谈不上是准确、科学的管理。“差不多”的管理在措辞中往往带有差不多、大概等字样。目前公司采取的是经济技术责任指标的项目管理方式,即给项目确定最终的经济、成本、质量、安全、社会效应的几大目标,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在过程中对各目标的实现程度都要有清楚的把握。如果管理过于粗放,必定会造成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上却无法分析,即使有分析也很肤浅和只能概算,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精细化管理强调数量化和精确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严谨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管理者对成本情况、材料采购、劳务分包来源和增长趋势等方面的因素都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判断。强调各类数据的重要性、准确性,将管理数量化并提高管理的精确性作为企业管理的目标。 精细管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来确定具体如何操作。

精细化管理是以最经济的管理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方式。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那么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二、实现精细化管理要把握四个特性

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化”不能单从字面来理解,“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其包含了“精、准、细、严”四个方面特征:

(一)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

追求卓越,其实就是要实现全方位都做精。对建筑工程所包含的市场开拓、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几个重点环节都必须优先做到精细化,力争配置最优、效能最佳。但是,近几年随着规模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冲击,要实现全方位的整体精细变得越来越难,局部出现了失衡,以至于出现了质量下滑、效益降低的情况。为此,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层面都需根据外围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强化各个重点环节,确保不出现“短板效应”。这就必须做到各个环节都达到最佳,各个流程都最顺畅,效率最高。

(二)准是准确、准时

准确是精细化管理最直接的表象体现,现代企业的管理必须摒弃“差不多”、“大概”的粗放控制。只有更加精准的做好成本测算,才能为领导决策市场经营提供分析基础;只有更加准确的过程成本分析,才能使项目管理者真正掌控工程进展,进而寻求经营思路;只有更加深入、全面的经济分析,才能发现经营、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短板和漏洞,及时进行调整,不至于造成更大损失。

准的另一方面是准时,准时不仅是体现落实的及时性,更重要的应表现在策划预控的及时性,预先分析可能存在风险环节和突破口,即“准时”预控,如现场安全因素分析、亏损风险项分析、合同漏洞分析、工期风险因素分析、资源配置分析等。

(三)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次的职能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内部岗位分工也更明确,这就是要求各个岗位都要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管理来讲,这个庞大的系统是由无数个细节结合起来的统一体,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带来想象不到的损失。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必须建立在各个岗位的各个细节工作都做到细致入微,才能实现这个庞大系统的有效运转。武林中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用细节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才是坚固的。用细节堆砌起来的工作才是真正有质量的工作。

(四)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执行力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的一方面,确保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绝对的贯彻落实,体现出来的是集体的战斗力,凝聚起来的是核心竞争力。

执行力就是企业的生命力。精细化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执行,执行力的表现绝不是“事前拍胸脯,事中拍脑袋,完事拍屁股”。执行力其实是一种内涵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八种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不懈地营造执行文化:其一,讲求速度:崇尚行动,雷厉风行,允许小的失误; 其二,团队协作:沟通直接,拒绝繁琐,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其三,责任导向:提倡“问责制”,出了问题要找出其原因并分清主要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起责任心;其四,绩效导向:拒绝无作为,关注结果,赏罚分明;其五,继承文化:对企业中优秀的传统、规章及成果要注意继承,继承基础上的革新才会事半功倍;其六,用人文化:文化始于招聘,人才引进要严把关,力争将不认同企业文化的人挡在门外。

三、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必须做好三个层次的工作:

(一)规范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对于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的前提是对现有流程的梳理整顿,做到标准化,因为标准化是高效组织的行为重要特征。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是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产物,流程的标准化和优化的基础工作是企业发展战略设置、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分解、岗位设置、岗位描述等,只有基础工作完善后设置的运作流程才是通畅的、高效的。有效的运作流程应该包括了岗位责任、权限配置、信息传递通道、业务流程、决策机制等,实际上是规范化的内部运作机制。

(二)精细化

现代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除了量化和细化之外还要做到:

1、流程化

建立在企业职能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的流程化将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的层次。职能化管理的职能目标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真正的流程管理应该是每个环节都以流程最终输出结果为目标。相关人员都要对流程输出负责,要优化自己的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情况。流程化管理则把全局性、整体性作为视角,它把整个业务、管理活动看作一个流程系统,注重过程的连续性,将流程中涉及的下一个部门看作内部顾客,每项活动都面向内部顾客需求,最终使得整个流程系统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共同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就保障了企业整体的目标和利益的实现,通过职能部门的横向联动,实现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

2、精益化

精益化管理通过有效的信息流,进行快速反应、准时化生产,从而消除诸如大型设备空耗、人员冗余、操作延迟和资源浪费等;通过消除不必要的活动,或简化、合并活动或调整活动顺序以达到减少浪费的目;通过对各个作业环节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各个作业环节的效率,加强各个环节间的衔接来实现整体效益的提升。

从精益化这方面来看,我们不经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生产和经营能力,还要使施工生产按需驱动,使得企业能够抢在竞争对手前面,把资源重新配置使其有更大的利润增长贡献率。

(三)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展现的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而精细化带来的个性化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是“人无我有”的“专利”,是企业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为取胜的法宝,也是为他人所称道和佩服但是无法取代的东西。

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的目的是实现管理品质的不断提升,从而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整体的管理提升。

参考文献:

[1]方曦.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应用.经营与管理,2010年第10期.

[2]吴耀兴.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与实践.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第 7期.

精细化管理制度 篇4

小编精心推荐

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怎么写 | 心得体会格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三篇精细化管理工作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更多精细化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请关注心得体会栏目!

理解企业精细化管理要弄清四个问题:

一是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什么;

三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条件

是什么;

四是如何落实精细化管理。

对于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我的理解是:企业管理是对企业中“人”和“事”的管理,是如何将“人”与“事”结合。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形式,当然也是对“人”和“事”的管理,只不过是精细化的管理,是对“人”和“事”的精到、精确、细致、细化的管理。

构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首先是要把企业中的“事”精细化。企业中的“事”包罗万象,有“大事”有“小事”,有“急事”有“缓事”,有重要的“事”有不太重要的“事”,有的“事”一人负责就能完成,有的“事”需要多人才能完成。精细化“事”就是在对“事”整体考虑的前提下,对“事”进行“原子化”分解和整理。“原子化”分解就是把“事”分解为象原子一样小且相对独立的单位,分解到一个人能够完全完成的地步。

其次,培养职业化的“人”。职业化就是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包括工作素

养、工作行为、工作技能的职业化。工作素养包括工作的意识和思想等,工作行为包括工作的语言和动作等,工作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人际处理技能等。当“人”的工作意识、工作思想、工作语言、工作动作、工作技能都达到规范化、专业化程度,按照精细化的制度、流程完成工作,那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有了“人”上的准备。

第三,编写精细的管理制度,梳理完善精细化的流程,打造适合的信息系统,做到制度与制度之间、流程与流程之间无缝连接。第四,用制度、流程、信息系统将“人”“事”结合,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完成的情况有人检查,事事完成的步骤、结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原子化”的“事”,职业化的“人”,完善、精细的制度、流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匹配与联结,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对于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条件,有两点非常重要。出国留学一是企业的战略

要明确。精细化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是为战略目标实现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战略目标清晰有助于精细化管理的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又能使公司战略目标更加清晰。二是企业中的“人”必须职业化。职业化的“人”能够认真按照精细化的制度、流程一步一步完成所规定完成的“事”;当然,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又能够使“人”进一步职业化。企业中“人”的职业化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相互促进的,当这种相互促进最终滲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当中时,就会形成一种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当企业具备了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后,是否就可以说企业已经进行精细化管理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精细化的制度、流程必须加以落实、推进、持续完善即必须执行才是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要从组织上、机制上予以保证,组织上应该设立专门的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

组,机制上应该充分把精细化管理的推广应用和考核激励体系紧密联系起来。

只有具备了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再加以强有力的执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有可能成功。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方法,要在已有的管理基础上做精工、抠细节,从这一做、一抠中挖出效益,推进企业进步。因此哪些环节精细化管理后可以出效益,如何将精细化管理与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我们执行层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主攻方向。在我们面临的决策足够正确的前提下,执行层的专业水平是保证精细化管理实现的充要条件,而专业水平高的一个醒目标志就是超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毛泽东曾说: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奏,问题分析得准,判断才会准,解决起来才会一矢中的、立竿见影、少走弯

精细化管理制度 篇5

一、精细化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1.精细化管理的含义精细化管理可理解为一种管理理念和 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致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等手段,使组织管理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 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 自身的性质、职能和特点,在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一整套系 统、精确、细致、量化的管理标准体系,统一规范企业的各个方 面和环节,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 机制,在组织机构、内务管理、监督制约、教育考核等方面实现 标准化、规范化。2.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特征科学性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理念,是 实现管理高效化的前提和基础。中小型企业要在科学管理理论的 指导下,走出传统经验管理的范畴,朝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 迈进。当前,一些企业在传统经验的管理束缚下,对企业资源的 优化配置缺乏系统的研究与关注,管理方式只是简单地依赖于人 力资源的投入,造成有限的资源简单的低水平重复消耗,企业绩 效始终徘徊在低水平上,无法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细致 性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强调数量化和精确化。企业管理的细致性,主要是侧重于技术层面和细节,体现在 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人员安排、工作方案设计、实施和 评价等。通过业务流程的精细化设计,使每个工作流程形成一个 个紧密相连的管理闭环,使员工更为明确地认识工作目标,有效 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各项工作标准、考核标准的细化和量化,使各项工作纳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可操作性 就是要求企业的各项工作目标具有可实行性和有效实现性。这就 要求在制订各项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上,要注意实现工作目标所 具备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客观环境等因素,不可在缺乏事实依据 的情况下,盲目提出无法完成任务的“大口号”,以免使企业员 工疲劳应战而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1.工作目标清晰化、明确化 清晰的工作目标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明确管理目 标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责任机制,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此外,除 了有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外,企业工作目标的制订还必须合理,即要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又要满足客户的要求,否则目标难以实 现。2.工作方式科学化 泰勒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 的法则、规章和原理之上。只有在确立了科学的原则、原理、方 法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构建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才可能 真正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需求的管理理论,并以此为 基础,富有实效地加快企业工作方式科学化的进程。3.工作组织系统化 一个科学的组织系统为企业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组 织保障。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由于企业各业务部门各自独立地 掌握各自部门的状况和管理信息,各业务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职 责交叉和信息不畅通的现象。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设 计一个开放的、依靠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行动而自行运转的系统 化组织,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4.管理资源使用最大化 企业为了实现好的效益,需要拥有必需的管理资源,具体而 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员工。员工的数量 与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工作的开展,也对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起 到制约作用。二是拥有开展工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企业的 各项工作必须具有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 率。三是各类经费和资金,如交通、通信器材、办公房屋和办公 费用等。由于各种资源在实际中总是有限的,因而如何使各种资 源发挥最大效益,就成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实施精细化管理必 须重视的问题。

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1.管理理念的创新 任何不适应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的,同样,任 何变革也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因此,企业的管理 理念再也不能一直扎根和禁锢于传统的观念、假设和政策上,必 须获取和适应全新的价值理念,打破陈旧的观念,克服官僚习性 和僵化的文化,营造积极创新的思维和态度,结合客观实际,努 力吸收借鉴成功经验,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 展的要求。在实施企业精细管理的过

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 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即创新管理理念。2.提高管理意识与能力 所谓管理意识,是指管理者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 法和原理原则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在长期的管理过程 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智慧、欲望和冲动。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企 业的员工要更新管理理念,而且还需要具有掌握信息技术条件下 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让企业员 工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新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效率。3.标准化整合工作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工作中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实践的综 合成果为基础,对其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 施标准,达到统一和规范,以获得最佳效益的工作。企业的标准 化整合工作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管 理范围内的所有管理事项,采用标准化原则进行协调、统一处理 后制订并形成管理标准体系,把孤立的、分散的管理事项汇集成 整体管理模式,形成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使之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一致性。对企业工作的每个环节,各项工 作为什么干、如何干都规定得十分清楚和详细,整合的目标是更 好地实现企业的工作目标。4.实现信息、制度和人才的有效保障 企业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 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同时,也对企业的信息 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资 源,已获得普遍共识,在这样的社会中,及时抓住信息就能把握 主动权,而信息闭塞则势必会失败。信息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 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制 度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 人物、德国学者柯武刚等人认为:制度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秩序鼓励着信赖和信任,并减少着合作的成本。进一步说,制度 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手段,离开了制度的管理必然是混乱的、高成 本的。此外,企业的员工是第一要素,只有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 提升,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落实,才能体现出

精细化管理制度 篇6

我校在新学期认真贯彻教育局精细化管理学校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精细化常规管理工作督查制度。现再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精细化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现项制度经行政会、校务会、教代会讨论通过,于2005年3月7日起开始执行,现将学校精细化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如下:

一、学校校长、支部书记必须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督查制度》督查分管校长、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如未督查产生的各类事故责任全部由校长负责,党建工作责任全部由支部书记负责。

二、分管校长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精细化管理督查制度》督查分管部门各项工作,未督查产生的各类事故,如由校长已督查,则由分管校长负90%的责任。

三、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精细化管理督查制度》督查所分管的具体工作,如未督查所产生的各类责任,如校长、分管校长已督查,则由部门负责人负80%的责任,校长、分管校长各负10%的责任。

四、每位班主任教师必须作好平时一切工作记录,特别是安全工作、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堵截流失生要记载详细。安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每周要各有一次专题教育记载,否则发生的各类事故,由该同声负70%责任,分管部门负责人、分管校长、校长各负10%的责任。

精细化管理制度 篇7

近年来,我园确立了“精细化管理”这一发展思路,坚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的管理理念和“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的管理方法。以常规管理、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为抓手,逐步凸显精细化管理特色。下面笔者就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抓好常规,推进教学管理精细化

(一)加强课程管理,依法办园,规范办园

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管理模式是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力保障。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牢牢把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精神。在课程管理过程中,一是实行层级管理,创新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二是抓好年级组审议、班级审议、交流调整、小结反思、资料整理五个阶段,落实课程实施。从管理机制上来保障五大领域课程的顺利实施。

截至目前,我园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主题活动”统领,教学活动支撑,户外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拓展,自主游戏丰富,环境资源渗透,保育工作兼顾,家长工作配合的课程框架与组织形式。多措并举体现“保教并重、五大领域相互渗透、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纲要》精神。

(二)落实“123”管理方法,为教学常规管理增添活力

我园通过推行“123”反思管理模式,促进教师不断超越自己,给幼儿园的发展增添活力。

“1”是每周一次反思展示。每周都在幼儿园教研专栏里张贴教师的个人教学反思,反馈总结上周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本周整改的措施。

“2”是每天召开两次反馈会议。由分管领导利用入园、离园两个时段,组织教师进行当日工作反馈,及时发现问题,通报问题,整改解决问题。这样小步骤、快节奏的管理方式,不仅强化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杜绝了不良现象的滋生。

“3”是每周每个年级推出三节公开课,即研究课、帮扶课、示范课。年级包括领导直接参与三课,组织教师查摆问题、分析策略、研究改革方向。

(三)发挥小课题研究法的作用,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

为了让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尝试“七彩梦”小课题教研法。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这种方法针对小现象,确立小课题,解决小问题,立足实际,突出实效。在这种行动研究模式下,教师的合作、反思、交流意识在不断加强和不断碰撞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抓严细节,落实卫生保健精细化

在卫生保健工作中,我们追求保教人员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的同时,更要讲究精细化的操作,为幼儿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

(一)锁定四个阶段,抓严三个细节,形成规范的习惯流程

每学期,我园锁定四个阶段,即开园和期中的两次工作演练,中间穿插两次观摩调研,围绕这四个阶段,严抓三个细节:一是活动前的宣传培训到位,形成规范的习惯流程;二是活动过程的组织到位,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三是活动结束后的分析到位,形成良好的规范样板。这一系列举措,通过分析总结,使下一步工作更具针对性,也有效地防止了卫生保健工作时紧时松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岗位练兵,强化业务技能

针对不同岗位保教人员,我园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在练兵中解决问题。一是开展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教师熟练掌握《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政策法规,让教师对日常工作的相关细则、科学依据及要求熟于心,用于行;二是通过开展丰富的现场操作比赛活动,边练边用,在练兵中发现问题,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

(三)重视量化考核,确保卫生保健工作科学规范

没有科学而规范化的管理,一切活动都会成为无序和无意义的躁动。我们的策略是,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让教师在阳光考核机制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保教工作科学规范运行。

一是加强计划的执行力度,我园坚持每月下旬常规工作检查制度,对保教活动的效果及时检查总结、反思调整;二是通过值周巡查,加强对保教人员一日常规的督查考核;三是加大随机督查活动力度,并在每周一的例会上进行通报。通过每日公布、每周总结,每月考核,不但让教师看得明明白白,也为学期考核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法于前,治于后,我们深知,数字不能代替一切,但它更容易做到公开透明,很好地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凭自觉办事”“凭感情工作”的管理弊端。

三、抓实过程,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

过程管理必须有相关制度作为依据,我们努力做到推行的制度必须关注每一个细节,杜绝一纸空文的务虚制度。这些制度,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久而久之,约束之下的行为就会内化为教师的一种习惯。

(一)推行流程化管理模式,确保一日常规安全规范

我园与每位教职工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责任书侧重描述保教人员在工作中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我们还设计了《保教活动常规》,对如何组织幼儿开展一日常规活动、如何进行保教工作等流程做了清晰明了的规定,达到教师、保育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要求具体。流程化的管理使得幼儿园“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习惯变得更安全”的安全管理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开展“八查八落实”活动,强化安全过程管理

我园将督导检查环节放在首位,组织不同人员,设计量化标准,开展“八查八落实”活动:查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查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和完善情况;查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设置和畅通情况;查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查幼儿食品、饮用水的安全状况;查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查教育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落实;查安全工作的宣传和家长配合情况。“八查八落实”活动的开展,将安全管理过程落到了实处。时刻警醒教师“把安全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安全上”。

企业管理进校园,学校管理精细化 篇8

一、精细管理标准化,健全优化完善制度

企业管理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标准。要想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就需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标准化,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事物进行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形成文字化的东西,依标准付诸行动。学校精细化管理也同样需要标准的制度与规则,学校若无章可循,必将导致管理的混乱。学校可以本着“全员参与”的方式制定适合本校的管理制度后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考试、成绩评定等各项教学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更加制度化与程序化,最终形成健全优化完善一套以人为本、上下认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来主导的管理方式。

二、精细管理过程化,确保管理链条连贯

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这个企业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个标准反映在量化的层面上,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管理侧重于用结果性的评价来衡量企业经营的好坏。学校管理不等同于企业,只有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上,不能只用及格率、升学率及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工作成绩,而应侧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慎重选择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分析过去,同时探讨如何使教师明天更好地发展。在针对制度设计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建立细化的动态操作规定,形成最佳的沟通路线和处理方法,确保领导者管理学校,教师管理学生的管理链条的连贯化和工作的细节化。

三、精细管理素质化,做到优胜劣汰

企业需要市场的检验,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是优胜劣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管理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最终被淘汰。而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理念,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其实质就是把基本的教学规范用制度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从而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目标。所以说,教学精细化管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它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那些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现实目标,就是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由此也不难看出,教学精细化管理与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致的。

四、精细管理可行化,量化与体谅相结合

学校管理有它的特殊性,教师劳动有它的复杂性。虽然管理的精细化规范了学校的办学,操作的程序化引导了教师的行为,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大、日常工作的烦琐和管理的机械。但和企业管理相比,校长的职权毕竟有限,管理上的大刀阔斧和奖惩上的畏畏缩缩,必将造成教师对精细化管理的畏难情绪和抵触行为。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时,要充分考虑管理者和被管理对象的可承受度所以,要尽可能做到量化与体谅相结合,精细与模糊相统一。

五、精细管理效率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粗放型教学管理是以牺牲师生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是一种挫伤师生积极性的掠夺式的管理。强调教学效率是所有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共同特征。教学精细化管理成功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在师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而不是通过无限地占有师生的时间、精力来实现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并不是要再造一批靠拼时间、拼精力、拼体力来获得成绩的“拼命三郎”,它也强调效率,注重精细化和实效性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才有意义,才能实施长久。

六、精细管理人性化,人文又科学

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在以物为主要对象的企业管理中,实施这样的管理,有助于企业出精品、出实效。但在以人为主要对象的学校管理中,照搬这种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就不行了。有的学校针对参差不齐的师资和生源质量,借助于教学精细化管理,形成相对统一的、规范的教学工艺流程和标准,以确保师生在教学中的行为符合基本规范,这些都值得肯定。但企业生产可以采用一成不变的生产程序,而教学管理则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我们不可能给所有的管理对象统一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或像企业那样制定一个统一的模式来要求别人。因为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教学理念,他们又面对着个性迥异的教育教学对象——学生,事事都统一,往往会压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抹煞老师和学生的个性,培养千人一面的学生!所以,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在强调纪律、制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个人的情感因素。片面地将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的办法归结为科学的工作程序、严格的管理甚至是超时的工作,对于单纯的重复性劳动,这些办法也许还有效,但对于教师这一复杂性强、创造性强的工作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学校管理要把精细化与人性化统一起来,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进行规范与引导,使相关的管理制度变成被管理者的一种行为习惯。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既人文又科学。

七、精细管理个性化,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而从教学工作我们可以看到,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执行得力,才有最终的收获,才能推动教学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教学精细化管理是以最经济的教学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从而达到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方式。要求教学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那么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教学精细化管理是“用心教学,真心服务”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李素丽说过: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一些先进学校如江苏的启东中学、洋思中学,河北的衡水中学等等,他们的成功,与其注重精细化管理密切相关。

上一篇:软件测试述职报告下一篇: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