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山川河流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2025-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护山川河流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精选3篇)

保护山川河流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篇1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水平,区水务局以“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建设人水和谐江都”为主题,组织动员志愿者在全区广泛开展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

一、“保护山川河流”志愿者服务启动仪式。在南水北调源头石碑前举行。参加领导:区领导(孙区长)、省江都管理处领导(汤书记、魏主任)、区文明办领导(殷仁荣)、区水务局领导(蒋锋、裴春富、朱杰、束新)。参加人员:水务系统40人(机关20人、各水政中队20人),省江都管理处20人。主要议程:

1、区水务局朱局宣读“保护山川河流”志愿者服务活动倡议书;

2、志愿者代表(陶晴)发言;

3、江都管理处汤书记向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4、孙区长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5、各位领导参观“保护山川河流”宣传台。

二、开展“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建设人水和谐江都”主题宣传活动。在启动仪式附近设立“保护山川河流”宣传台,向广大市民发放有关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江、河、湖的宣传资料,设立展牌宣传水行政法律法规。各水管单位、水政中队组织志愿者赴本区各镇、企业等,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保护河道湖泊的重要意义,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倡导广大公民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

保护中来。

三、开展“依法保护河道,保障防洪安全”专项清理行动。在南水北调输水通道高水河育才中学至七闸桥段开展清理扒翻种植专项执法行动。(参加人员:参加志愿者服务启动仪式的全体水政监察员约30人,邀请市民观察团观摩,水上派出所维持秩序)

四、开展“关爱自然环境,关爱邵伯湖”专项巡查。结合防汛河湖检查,联合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湖泊科、邵伯航道站等部门,在邵伯湖开展专项执法巡查,向沿线企业、村组、船民、水建施单位宣传河湖保护知识,维护河湖水事秩序。

五、开展“保护长江母亲河我们在行动”巡江活动。结合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沿江涉水建设项目防洪安全大检查等,组织人员向沿江宣传,沿线企业、村组宣传河道保护,张贴宣传画。

六、开展“保护河流,爱我江都”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纪念活动,专题举办“江淮春潮”文艺晚会,宣传水利政策法规,进一步唤起了人们的爱水、护水、节水意识,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投身河流保护。

保护山川河流倡议书 篇2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千万年来,长江、淮河、运河流淌不息,孕育了独特辉煌的江淮文化,滋养了生生不息的苏北大地,为幸福扬州、江淮之都带来了勃勃生机。

如何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如何使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与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相协调?这是我们每一位市民刻不容缓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开展了创建河道疏浚达标市、创建农村河道环境优美镇等大规模河道治理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但是,乱取土、乱占用、乱设障、乱排污等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广大居民的河道保护意识、水环境保护意识仍然较低,特别是农村河道的长效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

借此机会,我们郑重倡议:社会各界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入到保护河道的行动中来。

一、我们要做保护河流的倡导者。保护江河湖泊,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保护河流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水生态理念,使保护河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二、我们要做保护河流的维护者。保护江河湖泊,需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有关河道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自觉保护水环境,维护水生态,保障水功能,节约水资源。

三、我们要做保护河流的捍卫者。保护江河湖泊,需要全民监督,要勇于制止、大胆举报侵害河流的违法行为,承担起保护河流的光荣使命。

未成年人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方案 篇3

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强化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积极拓宽流浪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保护内容,探索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流浪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受侵害现象,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动态排查预警机制、分析报告机制、分类保护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工作保障机制、评估督导机制”七大工作机制,形成长效机制,严格分工责任制,准确掌握全区未成年人基本概况,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措并举,注重实效,创新工作载体,解决困扰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难点问题,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保障。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各职能部门、各区镇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深刻认识做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汇总分析各类情况及数据,指导工作开展,督促监护干预保护。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识。加强舆论引导,弘扬中华民族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开展慈善捐助、实施公益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营造关心关爱流浪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3、落实责任,长效管理。

上一篇:士兵入党申请书士兵入党转正申请书下一篇:大学生应聘汽车销售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