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本科生书目

2025-0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复旦大学本科生书目(精选7篇)

复旦大学本科生书目 篇1

一、中国

(一)文学:

* 诗经选余冠英/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 楚辞选 马茂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 *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陶渊明集 王瑶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 1977年缩印本

* 唐诗三百首孙沭中华书局

*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朱古微重编上海古籍社 * 古文观止钟文谷译注中华书局

王维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 * 李太白全集 王琦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版

* 杜甫诗选注肖涤非 中华书局

韩愈诗选 陈迩冬 人民文学出版社

欧阳修文选杜维沫 陈新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苏轼词选 陈迩冬 人民文学出版社

辛弃疾词选 朱德才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西廂記 王季思校註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

* 牡丹亭 徐朔方校註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

* 長生殿 徐朔方校註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 桃花扇 王季思註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警世通言 严敦易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醒世恒言 顾学颉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拍案惊奇 王古鲁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 红楼梦曹雪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 西游记吴承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 水浒传施耐庵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东周列国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封神演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 聊斋志异 三会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 儒林外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镜花缘 张友鹤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桐城派文选 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古文辞类纂 姚鼐 光绪李承渊重刻本

* 鲁迅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茅盾:《子夜》

* 巴金:《家》

* 老舍:《茶馆》、《骆驼祥子》

* 沈从文:《边城》

曹禺:《雷雨》

*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金锁记》

贾平凹:《废都》

陈忠实:《白鹿原》

* 路遥:《平凡的世界》

* 余华:《活着》、《兄弟》

金庸:《金庸全集》

(二)哲学: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 《孟子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 《庄子浅注》 曹础基著 中华书局

* 《老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注译 商务印书馆

* 《周易译注》 周振甫译注 中华书局

《孙子兵法新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华书局

*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

(三)历史:

* 《史记》 司马迁中华书局

* 《三国志》 陈寿中华书局

* 《汉书》 班固中华书局

* 《后汉书》 范晔中华书局

二、西方

(一)文学:

* 荷马史诗》,(古希腊)荷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罗念生,王焕生译 《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古希腊)索福克勒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罗念生译

*《神曲》,(意)但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田德望

《十日谈》(意)卜伽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王科一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杨绛

*《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人民文学出版社,朱生豪

*《失乐园》(英)弥尔顿,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朱维之

《鲁滨孙飘流记》,(英)笛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徐霞村

*《忏悔录》,(法)卢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范希衡

*《浮士德》(德)歌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绿原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陈敬容

《红与黑》,司汤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郝运

《高老头》,(法)巴尔扎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傅雷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李健吾

*《 恶之花》(法国)波德莱尔,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钱春绮

《艰难时世》,狄更斯,上海译文出版社,全增嘏 / 胡文淑

*《简·爱》,勃朗特,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张玲 / 张扬《死魂灵》,(俄)果戈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满涛,许庆道

《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朱海观,王汶译 *《复活》,(俄)托尔斯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汝龙

《易卜生戏剧四种》,易卜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潘家洵

*《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张谷若

*《 草叶集》,(美)惠特曼,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楚图南,李野光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美)马克·吐温,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张万里 《儿子与情人》,劳伦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张禹九

*《荒原》,(英)艾略特,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赵萝蕤,张子清 《康拉德小说选》,康拉德,上海译文出版社,袁家骅,赵启光

*《到灯塔去》,(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瞿世镜 *《尤利西斯》,(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译林出版社2005,萧乾,文洁若 *《卡夫卡短篇小说选》,孙坤荣选编,外国文学出版社

《美国的悲剧》,德莱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许汝祉

*《喧哗与骚动》,福克纳,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李文俊

*《永别了,武器》,海明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林疑今

《母亲》 高尔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孟庆枢

《静静的顿河》,(苏)肖洛霍夫,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金人

*《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译林出版社2001,李恒基 等 《萨特戏剧集》,萨特,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加缪文集》,(法)阿尔贝・加缪 译林出版社 2001,郭宏安等

*《荒诞派戏剧集》,贝克特 / 尤奈斯库 / 阿尔比 / 品特,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施咸荣等

《博尔赫斯全集》 博尔赫斯,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王永年,林之木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 上海译文出版社,黄锦炎等

(二)哲学美学:

*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

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

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 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

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

复旦大学本科生书目 篇2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称:一项以中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 20.2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另据2000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的资料显示, 在中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占23.25%, 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了30%[1]。面对如此众多的亚健康人群, 我们看到的化解学生心理障碍的现实是:向学校和教师寻求解决的学生, 寥若晨星;高校心理咨询室, “门可罗雀”;心理指导选修课, 缺勤过半;辅导员老师, 力不从心;求之同学, 收效甚微;求之父母, 几多添愁;自我释放, 盲然无措。

阅读是大学生的一种自然行为。阅读是改变人的气质、弥补人的精神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完善人格的重要方式。“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 是滋补光明的养料” (雨果) ;“凡是好书, 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 (车尔尼雪夫斯基) “书犹药也, 善读者可以医愚” (高尔特) ;“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 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2], 不乏维护心理健康的图书资源。

阅读虽是大学生的一种自然行为, 但是作为阅读疗法的“读什么”并不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十分清楚的, 特别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更显得迷惑茫然。因此, 凭借图书馆所特有的优势, 将化解学生心理障碍与图书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变学生盲目、被动的自解行为, 为引导、主动的自觉行为。

二、选择读物的原则

选择适宜读物是阅读疗法的核心[3]。针对大学生是知识层次高且较整齐的群体, 读物的内容应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知识性;针对有一定心理障碍的读者, 读物的内容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针对大学生群体不同层次的读者, 选择读物应兼顾预防、治疗和发展的不同需要;针对培养目标和方向, 选择的读物内容应具有较好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为适应读者的不同人格特质和审美需求, 读物的类型和体载应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读物的分类

阅读疗法书目就是在实施阅读疗法的过程中, 针对读者的心理偏差和病症而开列的文献目录[4]。阅读疗法的书目, 依其分类标准不同, 可多种多样。但从方便读者的角度考虑, 在对阅读疗法图书进行分类的时候, 不宜采用以学科的系统性作为类目体系的普通图书分类标准, 宜采用主题分类方法, 即根据图书内容所针对的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将图书归入不同的类目, 以便于读者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迅速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阅读素材。

1. 学习:

《学习:改变你的人生》/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组编;《学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辅导》/金洪源;《北大名师告诉你:这样学习最有效》/刘国生;《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约翰·D.布兰思福特;程可拉等译;《学者论学》/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编;《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法》/李佐贤等编;《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吴进国;《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桑新民。

2. 爱与性:

《大学生恋爱心理面面观》/张晓;《大学生恋爱艺术》 (VCD) /彼得·海洋主讲;爱情心理篇//《心理面面观:古今人物心理探析》/岳晓东;《爱情世界的语言》/梅根·特莱西德;《约会》/ (美) 朱迪·库里安斯基, 吴玉伦等译;《爱情学分》/王雅各等;《爱情心理测试》/曾建敏;《找到爱情找到家:100余种寻找人生伴侣的方法》/[美]简·邪格尔, 小米译;《爱的艺术》/弗洛姆;《北大情书》/朱家雄;《世间最美的情书》/王开林选编;《错误的性观念》/徐斌等;《性心理分析与治疗》/[美]曾文星。

3. 人际关系:

《交际大师:卡耐基交际艺术精华》/韩娅等编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德]歌德;《罗兰小语》/罗兰;《傅雷家书》/傅雷;《当代美国短文赏读处世艺术》/毛荣贵, [美]Rosemary Adang编著;《沟通的魔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尚致胜著, 毛荣贵编著;《机智说话术》/肖兵, 晓军;《心理操纵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策略》/[美]尤文·韦伯, 约翰·摩根著;黄慧, 曾君剑译;《社交要读心理学交际应酬与为人处世中的心理策略》/牧之, 张震主编;《首先, 要学会说话》/[德]尼古劳斯·B.恩克尔曼, 杨丽译;《心理与健康》 (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优化辅导》/贺淑曼主编。

4. 职业:

《大学生职业指导》/顾雪英;《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美]Robert D.Lock, 钟谷兰, 等译;《选对池塘钓大鱼》/[美]雷恩·吉尔林;彭书淮编译;《经赢你的大学:中国第一部校园励志实录》/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著;《绝不迷茫———青年职业心理测评与生涯规划》/雷五明;《大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手册》/林清文;《一纸式“人生规划”》/[英]伯恩霍夫·达尔, 孟永彪译;《网上求职》/陈青林编著;《研究生择业实录》/邵松林, 夏科家。

5. 焦虑:

《伦语》、《周恩来传》/金冲及主编;《庄子》/庄子;《陶渊明集》/ (晋) 陶渊明;《王维诗集》/ (唐) 王维;《古文观止》/ (清) 吴楚材;《平凡的世界》/路遥;《焦虑症患者》/柯云路;《中国伟世藏画》/李涛, 张弘主编;《世界伟世藏画》/张艳玲, 张弘主编;《焦虑缠身:来自专家的十个简易解决方案》/[美]M·安东尼, [美]R·麦凯布;马焱娜, 许晓婧译;《焦虑情绪调节手册:改变生活的全新心理疗法》/[美]大卫·伯恩斯;李迎潮, 李孟潮, 徐维东译;《平静的艺术》/[美]布莱恩·卢克·西沃德;刘宏升等译;《战胜焦虑》/[英]H.肯纳利;施承孙, 宫宇轩译。

6. 抑郁:

《笑林广记》/ (清) 游戏主人编撰;《西游记》/ (明) 吴承恩;《儒林外史》/ (清) 吴敬梓;《围城》/钱钟书;《威尼斯商人》/[英]莎士比亚;饶晓红译;《感受平凡:寻找内心平和的108篇美文》/王恩泽等编著;《消除抑郁自我解脱与有趣的东方故事》/[德]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 乌多·波斯曼;张宁, 明太, 明谊译;《100种抵抗忧郁的心情处方》/塔克;郑璇译;《陷入忧郁你如何摆脱》/肖峰, 李玲, 钟剑莉等编著;《远离抑郁》/范晓清主编;《追逐阳光抑郁问题完全解决方案》/[美]米歇尔·奥勒斯金, 陈会昌译;《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电影/DVD) /冯巩, 杜民导演。

7. 自卑: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主与自助手册》/郑日晶主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录像) /韩刚导演;《自信心及其培养》/车丽萍;《提升自信完全手册》/马琴·麦凯, 帕瑞克·范宁著, 蒋文惠译;《如自卑是毒, 作自己就是解药》/张璞;《别让自卑毁了你:自卑是弱者的名片自信是成功的钥匙》/方州编著;《青年六大心理障碍孤独、自卑、依赖、焦虑、抑郁、嫉妒》张国钧, 张新芬;《超越自卑》/[奥]阿德勒, 黄国光译;《大众心理学》 (期刊) /华东师大教科院, 上海市心理学会;《黑脎》/老村。

8. 网络成瘾:

《走出网络迷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著;《E海逃生:网络成瘾及其克服》/应力, 岳晓东;《互联网心理学》/Patricia Wallace.谢影, 苟建新译。

《网虫综合症》/Kingberly S.Young.毛英明, 毛巧明译;《青少年网络心理》/陈兴磊, 黄济民;《大众心理学》 (期刊) /华东师大教科院, 上海市心理学会。

9. 休闲趣味:

《趣味诗三百首》/盖国梁选编;《王朔谐趣小说选》/潘婧编;《幽默经典品读》/谢伦浩主编;《幽默改变人生:让烦恼离你而去;让幽默给你带来快乐》/黑马编著。

1 0. 气质类型:

胆汁质读者 (兴奋型, 代表人物普希金) 宜读果戈里的书, 如《果戈里经典小说》/[俄]果戈里著;赵匡正译。多血质读者 (活泼型, 代表人物赫尔岑) 宜读克雷洛夫的书, 如《克雷洛夫寓言诗集》/[俄]伊·安·克雷洛夫, 何世英译;《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俄罗斯]克雷洛夫著, 石国雄译。理智质读者 (中庸型, 代表人物孔子) 宜读普希金的书, 如《普希金妙语录》/纹绮编、《普希金抒情诗精选评析》/赵宁编著、《普希金小说选》/[俄]亚·谢·普希金, 刘文飞译;《致大海:普希金经典诗歌配乐朗诵专集》 (CD) [俄]/普希金著;童自荣, 曹雷朗诵。抑郁质读者 (抑制型, 代表人物果戈里) 宜读赫尔岑的书, 如《赫尔岑中短篇小说集》/[俄]赫尔岑著;程雨民译。黏液质读者 (安静型, 代表人物克雷洛夫) 宜读高尔基的书, 如《高尔基散文》/[苏]高尔基著;巴金, 孟昌等译;《高尔基中短篇小说选》/[俄]高尔基著, 张敬铭等译[3]。

1 1. 励志:

《伟人足迹走进毛泽东》 (VCD) /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小平:十集电视专题片》 (VCD) /中央文献研究室;《长征精神永存》 (VCD) /北京: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三十集青春励志剧》 (DVD) /北京: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罗曼·罗兰论理想励志》/金济伟编译;《青春放歌:大学生成才励志教育读本》/何冬梅, 马胜凯主编;《励志演讲阅读经典》/刘荣, 高洁编译;《当代励志散文经典》/吕晓飞主编;《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王少毅编著;《修身励志的160个哲理故事》/刘晓树编。

1 2. 预防、发展:

《诗经》、《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史让》、《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颜氏家训》、《菜根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围城》、《傅雷家书》、《天龙八部》、《平凡的世界》、《圣经》、《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自己拯救自己》[4]。

参考文献

[1]方延明.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程迫在眉睫[N].中国教育报, 2000-02-20.

[2]沈固朝.图书治疗——拓展中国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 1998, (4) :13.

[3]王波.阅读疗法书目[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4, (5) .

复旦大学本科生书目 篇3

美国大学实行的是一种以自由选课制为基础的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实行多样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个别化教学计划。为了加强对学生选课和专业发展的指导,保证教学质量标准的同一性,美国各大学都建立了一套与之配套的比较完善的学术顾问指导制度(Academic Advice sys-tern)。注重个性化发展是美国大学一贯鲜明的教育特征。纵观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学术顾问指导制度是随着自由选课制发展起来的,都是为个性化教育服务的。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美国要素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科南特就曾极力推行学生顾问指导制度,他指出,指导教师要能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使人人都有一个个性化的课程计划,注意鉴别高才生,并帮助阅读能力差、较迟钝的学生。我们可以从众多学者的思想中看出,顾问指导制度是个性化教育的产物,同时也是自由选课制和完全学分制的有益补充。

顾问指导制度的主要特点

1、组织结构规范化。美国大学的顾问指导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规范的制度和体系。有学术指导、专业咨询、资源介绍、资助计划、学习技能帮助、个别辅导、个人事务与心理咨询等,每种形式的顾问咨询都由相应领域的专家实施。学术顾问指导主要集中在为学生提供关于学术事务中需要做出选择和决定的有关知识和信息。

2、指导目标个性化。学校顾问指导服务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为学生制定个性发展策略,跟踪学术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各学校为有效地开展学术顾问咨询工作,研究建立了一些个性化模型。如印第安那大学布鲁明顿通过对4145名学生进行咨询跟踪,确定了针对新生的平均积点分(GradePointAverages,简称GPA)估计模型,通过分析新生的学生学术水平测验考试(seholastieAptitude Test,简称sAT)分数、高中的等级(relativehigh schoolrank,简称RHSR)和头两个学期的平均积点分,建立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计划。

3、指导内容多样化。开始时,学术顾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选择课程、选择专业,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因为不少学校都认为,缺乏学术顾问指导是学生被淘汰的主要原因。随着学术顾问指导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专家提出,学术顾问是帮助学生在专业上、情感上、身体上、精神上、文化上和社交上全面发展的关键,现在许多学校都把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事业成功作为学术顾问指导的目标,多样化成为特色之一。如西密歇根大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了6种不同的指导性学习计划。

我国本科生存在的问题分析

1、精神压力大。一方面新人校的学生因为刚离开家,到新环境还不适应,这方面农村来的学生较为突出。到了大二大三,这些学生基本上适应校园生活,学习也比较稳定,思想上却有些放松,有少数学生陷入到交朋友、谈恋爱中,有些学生因为失恋,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理而影响学习及生活。而即将毕业的学生,主要面临就业压力问题。这些大学生的精神压力来自多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特别对于新生来说,他们经过高考带着良好感觉进校却找不到优越感而因此情绪低落,这很容易带来心理障碍,同时有可能对专业不喜欢要重新定位,这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

3、大学生存在情感问题。由于他们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陷入情感的漩涡难以自拔,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顾问指导制度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学校和所在院系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由于美国的顾问指导制度在本科生教育中深受大学生的欢迎,为此我们可借鉴美国的经验相应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指导制度,使大学生能全面发展。

1、设立咨询测试中心,为大学生免费咨询顾问服务。学校应聘用具有职业心理咨询执照的工作人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工作人员可首先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并建立心理档案,进行跟踪指导,避免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同时对于快毕业的学生要进行职业心理的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走向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一中心的设立有利于学生心理的调节,为以后的生活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2、学校还可仿照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建立“学术技能发展中心”,在全校范围内聘用有资历的教师或高年级的学生或研究生担任学术顾问或辅导员。该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辅导教学、学术论坛、学术咨询。其中辅导教学就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开设辅导班,由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担任辅导员,同时对其他学生进行课程辅导,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术论坛可帮助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丰富课外知识;学术咨询就是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这一机构的设立一方面可加深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可帮助研究生特别是教育专业的加深对教育的理解。

复旦大学本科生书目 篇4

吴锡改教授提供

(美)格里格、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美)希尔加德、阿特金森等著:《心理学导论》,周先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阿特金森著:《心理学导论》(上、下册),孙名之等译,台北:晓圆出版社1994年版

(英)M.艾森克等著:《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册),阎巩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与价值》,林方等译,北京:华夏出版1987年版(美)马斯洛等著:《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美)马斯洛著:《科学心理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国际心理学手册》(上、下),张厚粲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美)杜•舒尔茨著:《现代心理学史》 杨立能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美)丹尼尔•戈尔曼著:《情感智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美)加德纳著:《多元智力》,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美)卡尔文著:《大脑如何思维》杨雄里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美)西蒙著:《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荆其诚、张厚粲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美)Roger.R.Hock著:《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白学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美)查普林等著《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林方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美)吉尔根著:《当代美国心理学》,刘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 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叶奕乾等著:《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述祖著:《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郭亨杰、宋月丽主编:《心理学教程》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叶浩生著:《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叶浩生主编:《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美)詹姆士著:《心理学原理》,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美)杜威著:《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西方心理学家文选),张述祖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美)华生著:《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家文选),周先庚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奥)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95年版 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文集》(1-8卷)吉林:长春出版社2004 年版(奥)弗洛伊德著:《梦的解析》 北京:商务出版社2001年版(美)斯托曼著:《情绪心理学》,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1987年版(美)斯腾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高觉敷主编:《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郭本禹主编:《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 R.M.加涅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教学设计原理》 R.M.加涅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 冯忠良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儿童发展与个性》 [美]P.H.Mussen等著,缪小春、刘金花等译,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认知发展心理学》陈英和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心理学》 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心理学史》

黎黑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现代心理技术学》杨鑫辉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西方心理学史》 车文博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智育心理学》皮连生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人的行为与组织管理》(美)蒂姆,(美)彼得森著,钟谷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组织和心理契约: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英)波特·马金等著,王新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复旦大学本科生书目 篇5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必读书目

第一学期(5部):《诗经》(1/3篇目)、《论语》、《孟子》(1/3篇目)、《楚辞补注》(1/3篇目)、《史记》(1/3篇目);

第二学期(8部):《陶渊明集》(1/2篇目)、《世说新语》、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编《唐诗选》、《李太白全集》(1/3篇目)、《杜诗详注》(1/3篇目)、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1/4篇目)、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第三学期(9部):俞平伯选释《唐宋词选释》、《乐章集》(1/2篇目)、《姜白石词编年笺注》(1/2篇目)、《稼轩词编年笺注》(1/2篇目)、钱钟书《宋诗选注》、《元曲选》(1/3篇目)、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程毅中《宋元话本集》;

第四学期(8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长生殿》、《红楼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自选一家明清作家的诗文全集。

以上书目的版本不限,择善而从。

附2: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背诵篇目

(前面带“△”者为“必查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共45篇,带“△”者为30篇)

△1.“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2.“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3.《诗经·关雎》 △4.《诗经·卷耳》 △5.《诗经·芣苢》 6.《诗经·载驰》 △7.《诗经·氓》 △8.《诗经·黍离》 △9.《诗经·君子于役》 10.《诗经·伐檀》 △11.《诗经·硕鼠》 △12.《诗经·蒹葭》

△13.《诗经·七月》(从开头至“入此室处”部分)△14.《诗经·采薇》

△15.“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从“十年春,齐师伐我”至“望其旗靡,故逐之”部分)16.“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从“九月甲午”至“亦去之”部分)△17.“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周语上》从“厉王虐”到“三年乃流王于彘”部分)△18.“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四》从“齐人有冯谖者”至“于是冯谖不复歌”部分)1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从“邹忌修八尺有余”至“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部分)20.“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从“季氏将伐颛臾”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论语·先进》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至“孰能为之大”部分)

22.“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从“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至“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部分)

△23.“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上》从“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至“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部分)

△24.“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从“鱼,我所欲也”至“此之谓失其本心”)

△25.《荀子·劝学篇》(从“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至“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部分)△26.《庄子·逍遥游》(从开头至“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部分)△27.屈原《离骚》(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余焉能忍与此终古”部分)28.屈原《湘夫人》 △29.屈原《国殇》

30.宋玉《九辩》(从“悲哉秋之为气也”至“心怦怦兮谅直”部分)△31.李斯《谏逐客书》 △32.贾谊《过秦论》(上)

33.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从“沛公军霸上”至“立诛杀曹无伤”部分)△34.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从“古者富贵而名磨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部分)△35.张衡《归田赋》 △36.汉乐府诗《陌上桑》 △37.汉乐府诗《有所思》 △38.汉乐府诗《上邪》 39.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40.《焦仲卿妻》(从开头至“二情同依依”部分、最后一自然段即从“两家求合葬”至“戒之慎勿忘”部分)

△41.《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2.《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43.《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44.《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 45.《诗大序》

中国古代文学

(二)(共80篇,带“△”者为65篇)

△1.曹操《短歌行》 △2.曹操《观沧海》 △3.曹植《白马篇》 4.曹植《野田黄雀行》

5.曹植《洛神赋》(从“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至“采湍濑之玄芝”部分)△6.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7.诸葛亮《出师表》 △8.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9.陆机《赴洛道中作》(远游越山川)△10.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11.李密《陈情表》

12.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13.王羲之《兰亭集序》

△14.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15.陶渊明《桃花源记》

△16.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1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8.南朝民歌《西洲曲》 △19.《木兰诗》 20.谢灵运《登池上楼》

△21.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22.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3.庾信《拟咏怀》(榆关断音信)△24.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5.吴均《与朱元思书》

△26.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巫峡)27.王绩《野望》 △28.宋之问《度大庾岭》 △29.王勃《滕王阁序》 △30.杨炯《从军行》 31.骆宾王《在狱咏蝉》

△32.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3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4.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5.王维《使至塞上》 △36.高适《燕歌行》 △37.岑参《逢入京使》

△3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9.王昌龄《闺怨》

40.李白《古风》(西岳莲花山)△4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2.李白《行路难》 △43.李白《蜀道难》 △44.李白《渡荆门送别》 △4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6.杜甫《兵车行》 △47.杜甫《丽人行》

△48.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峥嵘赤云西)△49.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0.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1.杜甫《登高》 52.杜甫《新婚别》

△5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54.孟郊《秋怀》其二(秋月颜色冰)△55.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6.韩愈《进学解》 △57.韩愈《师说》

△58.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59.刘禹锡《陋室铭》 △60.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61.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62.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63.柳宗元《小石潭记》 △64.柳宗元《捕蛇者说》 △65.白居易《琵琶行》 △66.白居易《卖炭翁》 △67.白居易《长恨歌》 △68.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9.张籍《野老歌》 △70.杜牧《阿房宫赋》 △71.杜牧《早雁》 72.李商隐《安定城楼》 △73.李商隐《锦瑟》 74.李商隐《马嵬》

△75.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迭金明灭)△76.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77.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78.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79.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80.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中国古代文学

(三)(共65篇,带“△”者为55篇)

△1.王禹偁《村行》 △2.林逋《山园小梅》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范仲淹《岳阳楼记》 △5.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6.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8.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9.欧阳修《戏答元珍》 △10.欧阳修《醉翁亭记》

△11.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12.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13.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14.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15.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6.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7.曾巩《墨池记》 18.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19.苏轼《游金山寺》

△2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1.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22.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23.苏轼《定**》(莫听穿林打叶声)△24.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5.苏轼《前赤壁赋》 △26.黄庭坚《寄黄几复》 △27.黄庭坚《登快阁》 △28.陈师道《示三子》 △29.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30.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31.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32.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33.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34.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3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36.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37.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38.陆游《关山月》 △39.陆游《书愤》 △40.陆游《游山西村》 △41.陆游《卜算子•咏梅》 △42.陆游《钗头凤》 △43.杨万里《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44.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45.范成大《州桥》

△46.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47.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48.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49.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0.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51.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52.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53.姜夔《扬州慢》

△54.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55.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56.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57.文天祥《过零丁洋》

△58.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

△59.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

△60.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收尾])△61.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 △6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3.张可久《金字经》(春晚)△6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5.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中国古代文学

(四)(共30篇,带“△”者为20篇)

△1.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2.于谦《咏煤炭》 3.何景明《答望之》 △4.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李攀龙《挽王中丞》其一(司马台前列柏高)△6.王世贞《登太白楼》 △7.归有光《项脊轩志》 △8.汤显祖《牡丹亭》(惊梦)9.张溥《五人墓碑记》 △10.夏完淳《别云间》

△11.张岱《湖心亭看雪》 12.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 13.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4.顾炎武《精卫》 15.吴伟业《圆圆曲》 △16.陈维崧《醉落魄》(咏鹰)△17.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18.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19.张惠言《木兰花慢》(尽飘零尽了)△20.王士祯《秦淮杂诗》其一(年来肠断秣陵舟)△21.《长生殿》第三十八出《弹词》[南吕一枝花] 22.《桃花扇》第七出“却奁”唱词 △23.袁枚《渡江大风》

△24.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25.黄景仁《都门秋思》

△26.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7.姚鼐《登泰山记》 △28.汪中《哀盐船文》

本科论文参考书目标注方式 篇6

Bibliography

(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字体,居中)

[1].Barnstone, Geoff.Language and Computers [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6.[2].Barnstone, Willis.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History, Theory, Practice [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3].Bassnett, 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M].London: Methuen, 1980;2nd edition, 1991;3rd edition, 2002;Shanghai: SFLEP, 2004.[4].Beeby, Allison, et al.(eds.)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5].Cronin, Michael.“Gam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In M.Baker(ed.)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London: Routledge, 1998/2001/2004: 91-93

[6].France, Peter.(ed.)Oxford Guide to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7].Langacker, 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8].Richards, Jack C.The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9].Wierzbicka, A.“The Meaning of Color Terms: Semantics, Culture, and Cognition.” [J]

Cognition Linguistics, 1990.[10].包恵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11].孙文、孙清华.关于EFL课堂中教师提问的对比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3).[12].吴丽娇.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与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育与研究,2007(5).注:中英文参考书目的排列顺序如下:

1)、所有条目按文献作者的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

2)、有中英文文献的条目按先英文后中文的顺序排列。

3)、中英文参考文献均需标注文献类型标识号;中英文:5号字,中文为

复旦大学本科生书目 篇7

一、就业能力与本科生的就业教育

(一) 就业能力是本科生就业教育目标

本科生就业教育是否成功的评估指标无疑应是就业能力的具备与否。此处的“就业”包括被雇佣 (Be Employed) 和自我雇佣 (Self-employed) (也即创业) 两种形态。衡量本科生就业能力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 看其是否能顺利找到工作, 并能持续保持工作以及能再次获取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 应注重考察其是否有能力进行一定技术含量的自我创业。这两方面的能力应是本科生就业教育中所关注和培养的重点, 其中创业能力培养还是我国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之一。[4]

(二) 本科生就业教育制约就业能力

本科生就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和发展本科生的就业能力。虽然说就业能力研究本身涉及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 而后者在中国这种传统人情社会下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不过对于没有“关系”的毕业生来说, 其所受的就业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就业能力, 对于增加他个人资本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此处的就业教育指的是就业能力培养系统工程, 包括学校专门职业生涯规划部门及其他机构提供的所有和未来就业相关的教育 (包括课程和社团活动等) 。就业教育的课程与实践应在分析学校定位与目标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展, 从而缓解“用工难”的局面。根据目前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三种不同视角的就业能力模型, 归纳发现其共有特征包括:学业知识和技能与非学业知识和技能。前者一般包括本科课程学习中的通识课、主修专业课, 以及两类课程涵盖的见习或实习和海外学习部分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后者则包括所有本科期间参加的学校社团活动, 以及其他的校内外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两者常交相融合, 但并不一定同时发展或正相关。

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 就业能力培养理念

已有130多年历史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本身性质决定, 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其教学目标之一。成立于两次莫雷尔法案 (Morill Land Grant) 期间的这所州立大学无一例外地被打上了“服务”地方的烙印, 这一点从其校训中可看出。校训中的第一个词“机会”表明了这所大学自身的性质, 即给本州所有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提供入学机会;第二个词“优质”显示其承诺提供优质教育;最后一个词“影响”则清楚地说明其注重的是影响。自然, 本科生就业能力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 否则又怎么通过其毕业生发挥作用影响地方?另一方面是该校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理念。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师生用这种能力去解决地方和国际的现实问题。他们致力于发现问题、界定问题然后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5]现任校长克诺 (Michael Crow) 2002年的就职演说中强调他希望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能够以敢于创业而驰名, 号召大学以知识内容和知识产权为资本, 尝试将课堂和实验室里的知识和技术转化到商业领域。[6]

(二) 就业能力培养举措

根据2012《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评估,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本科生课程居全美前列, 那么2011年总入学人数达72254名 (本科生58404名) 居美国公立大学入学人数之首[7]的这所大学是如何培养本科生就业能力的?下面几个“管中一窥”的举措说明了该校的独到之处。

一是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学院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这所本科学院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14个学院之一, 尤其致力于与企业合作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该学院由5个学部组成:应用科学和数学部、科技创业和创新管理部、工程部、工程技术部、莫里森农业企业和资源管理部。每个学部都有本科生和研究生, 全学院共有3184名学生, 其中本科生2705名。该学院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第一是复合式课程。该学院学生除了传统的理工科学位课程之外, 还开设了三个副修课程和一个证书课程。三个副修分别是:应用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和小型企业。[8]证书课程为危险材料和废物管理。这些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此外, 拔尖学生可申请进入巴瑞特荣誉学院 (Barrett Honors College) 得到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提高。第二是多学科学习体验。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 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其他领域课程。如创新工程学位课程的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如商业、公共政策等课程。与此同时, 学生通过参加研究现实世界问题的团队, 进行研究性学习。第三是健康有效的协作研究体 (Collaboratory) 。师生通过研究体从事实际商业发展、产品开发和测试、科技转化的研究项目;企业请师生为具体产品或挑战提供建议;研究体还为小企业提供帮助以得到政府的相应资金支持。

二是创新课程内容、教学和考核方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认识到课程对于创新和就业能力的重要, 并做了这方面的更新。如化学课的课程教学中不再是传统的简单讲授, 而是重新设计并增加了促进积极学习的应用环节, 并将以往的测试如每周的化学问答测试, 改为小组在计算机上解决特别设计的应用化学问题。[9]此外, 开展的国际间大学协作课程不仅培养了专业能力, 还促进了不同文化间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如全球航空设计课程是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学生和墨西哥的蒙特雷科技大学学生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航空工程系学生联合进行商业飞机方案设计。[10]

三是“四中心一网络”的持续性职业生涯帮助。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四个校区分别设有生涯服务 (Career Services) 中心和一个网络生涯联接 (Sun Devi Careerlink) 。这些生涯服务中心为在校生和校友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各中心提供免费打印和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 同时根据校区特点举办不同内容的就业能力工作坊。值得一提的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网络生涯联接, 为在校生、校友、用人单位、教职工和学生家长提供了各自感兴趣的生涯指导信息。在校生和校友可以通过该平台与用人单位构建实习与聘用关系;教职工则可以借此平台提升自己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水平, 以及邀请相关雇主参与教学;学生家长可以使用该平台对自己不同阶段的 (中学与大学) 孩子, 提供生涯规划帮助。[11]显而易见, 亚利桑那大学提供的“四中心一网络”的就业服务, 能够指导不同人群 (如教职工、家长) , 并给予在校生和校友持续性的帮助。

(三) 就业能力培养实例:经济学理学士

经济学理学士 (BS) 是该校商学院经济学系开设的一个专业。[12]该专业毕业生有的为州政府、联邦政府及私企提供咨询, 有的成为企业经济学家, 还有的为企业做相关预测, 有的去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工作, 还有的去美国一些最好的研究生院深造。下文从学业和非学业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考察该学位课程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首先, 学业知识和能力包括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13]课程培养学生在商业或研究生学习中所需要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其核心课程为经济理论, 同时学生必须副修数学和数据分析, 后一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数理能力。这种能力正是大部分名校通识教育课程中规定的必修能力。非学业课程知识和能力通过下面的组织和活动来培养:一个是专业的学生经济学会 (Student Economics Association) 服务于所有对经济问题有兴趣或打算从事经济学方面工作的学生;另一个是学生社团、住宿社区、海外学习和商学院的三天野营活动。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住宿社区分布在大学的三个校区, 有不同的社区辅导课程;海外学习的时间或为一暑期或一学期, 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为期三天的商学院野营活动, 它是在秋季新学期初, 为新生提供和学院老师、校友以及其他同学彼此认识的机会, 为进一步的校园学习生活作准备。此外, 学院生涯服务中心除了将大学的生涯中心和网络生涯联接之外, 还为该学位课程学生“量身定制”服务。具体活动包括一对一的生涯咨询, 以及结合专业的就业能力课程如生涯测评、专业人士讲座、商学院专场招聘会、模拟面试、求职信和简历书写及安排实习。[14]

三、对我国地方大学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改革启示

(一)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本科生就业能力教育的特色

第一, 全大学的创业文化。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学生创业者在全美高校前列, [15]而《华尔街杂志》 (Wall Street Journal) 则评定其毕业生适于就业市场程度及就业率在2010~2011年度居全美第五名, [16]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就业能力教育的特色, 即将创业能力培养融于高等教育, 这种创业文化体现在大学各方面。首先是101课程确保每位本科新生都知晓这个理念。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为4万多学生开设了90门创业能力方面的课程。2010~2011学年, 不同专业的1万多名学生选修了这些课程, 5千名学生参加了创业相关的社团、露营、讲座、工作坊及实习。整个大学有15个微型中心致力于创业能力, 涵盖从工程到艺术各专业。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指导发展成熟后申请资金支持。这种创业能力培养始于商学院20世纪末的创业中心。其学生创业启动金 (Startup) 的建立者被《企业家杂志》 (Entrepreneur Magazine) 评为“2011年度大学企业家”。除此之外支持学生创业的项目还有:适于博士后和研究生的6周培训 (Rapid Startup School) 。学院开展和建立的相关创业项目和机构有:法学院的促进创新项目和版权法律事务所;设计院的创新空间帮助该院学生和工程及商学院学生研发有市场价值并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此外, 护理学院和新闻学院设有创业实验室帮助学生发展想法和开发产品。[17]

第二, 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服务体系。与国内大学职业生涯中心相比,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职业生涯中心可以说是做到了“360度”全方位服务。首先, 服务的目标人群不仅包括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员工, 甚至包括 (高中和大学) 学生家长。在校生得到的就业能力教育因有地利之便容易理解不必多说, 而毕业生仍然可以借助母校提升自己就业能力的做法却在我国鲜见。大学是否只是那些在校生的大学?毕业了是否就意味着被大学遗忘?大学应是一个人一辈子的母校, 而不只是一个曾经的四年“契约”。这或许需要国内大学重新思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家长这一目标人群。大学生家长需要就业教育以配合学校, 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就业能力, 而高中生家长则同样需要帮助, 以指导孩子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 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其次, 职业生涯服务不仅设于各校区, 更是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网络化。四个校区各有特色的就业能力课程针对各校区学生。最后, 专门学院为本学院学生专设的职业生涯中心, 提供了“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服务。前面谈到的商学院除外, 新闻学院和法学院等学院为本学院学生提供了更加“对口”的就业能力培养服务。显而易见, 这样的职业生涯服务体系是全方位的。

(二) 我国地方大学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改革

第一, 重视创业能力培养并落实到课程上。我国地方大学与美国州立大学的相似之处表现在经费渠道和人才培养目标上。两者经费都主要来自地方, 人才培养也是以服务推动地方发展为目标。然而我国相当多的地方大学还没有正确理解就业能力的内涵, 往往误以为就业能力就等同于毕业时能够“有工作”, 而忽略了就业能力中的另一个重要构成, 就是具备创业能力。这个创业能力不是指因找不到“单位”, 无奈中进行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创业的能力。目前存在的现象通常就是“好”学生顺利被聘用, 而剩下的学生只好转而创业。因此, 这里强调的创业能力需要被正确理解, 得到提倡并落实到课程上。正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通过“做中学”的做法, 我国地方大学需要放下身段, 积极与企业协作, 通过让学生实际经验并解决地方企业实际需求如产品开发, 来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同时, 应调整讲授课程内容、形式和评估方式, 将创业能力的理念和实践融于课程全过程。

上一篇:天使作文500字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本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