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共9篇)
文章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其次指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就如何提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农村经济
管理体制
一、本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大力发展贷款业务,不断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1.大力发展小额贷款。自2008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在全国推广以来,其该项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截至2009年1月31日,其小额贷款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的1459个县和县以下分支机构开展,另一方面,其贷款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其日均放款量从2008年1月的177万元上升到2008年12月的3亿元且之后基本上保持在2~3亿元的水平。
2.积极参与银团贷款。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借助其他金融机构良好的资产营销和管理能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大宗资金批发出去,投入到国家“三农”重点工程、农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据统计,截至2009年1月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所签订的银团贷款合同中,涉及农业用途的银团贷款合同金额73亿元。
(二)深入开展汇兑业务,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网络优势,深入开展汇兑业务,据统计,2008年通过邮政储蓄异地交易的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为7650亿元,通过汇兑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为1132亿元。
(三)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满足各层次农村金融需求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还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比如提供代收付电费,代发养老金,代发粮食补助金等服务,据统计2008年服务“三农”代收付业务累计办理17488万笔,金额200亿元,除此之外,为保证农民能买到国债,使金融服务惠及“三农”,邮储银行在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开展了“送国债下乡”活动等等。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方面
公司管理结构不完善。现代公司管理结构是建立在股权透明和股权多元化基础之上的,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因而这种单一的股权结构必将影响董事会、监事会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履行职能、公司内部也缺乏利益制衡。
经营模式欠佳。根据银监会的要求,邮储银行二级支行必须按规定配备符合任职条件的高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后才能开办对公结算业务和小额贷款业务,邮储银行代理营业机构可以代理经营邮储银行的部分业务,资产业务的审批和风险控制管理应当由邮储银行直接负责,共营和代理网点的这种双重模式管理,造成其业务功能不健全,同时,由于目前短时间内这些共营和代理网点难以达到开办信贷业务的资格要求,所以致使邮储银行的网点优势一时难以发挥优势。
收入分配方式不合理。各自网点的创收分别归银企双方各自所有,邮储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安全保卫、守押等大量重要的后台支撑都由邮政企业在提供和保障,这种脱钩不彻底和多头管理导致整体无法形成合力,影响邮储银行的正常工作和业务开展。
(二)内控、风险防范方面
内控制度建设无法适应信贷业务发展的新要求。据调查,邮储银行现有大部分内控制度主要是从原有体制下的制度衍生而来,缺乏符合信贷业务规范发展的风险防控制度的办法,操作流程和运行监管机制。风险防范还十分薄弱。由于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内部稽核力度不够,规章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因此长期以来邮政部门挤占、挪用邮储资金现象比较严重,资金案件也时有发生。
(三)业务方面
经营业务较单一。主要表现如下:一方面,对于传统业务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开展小额贷款和质押贷款且二者在客户准入、产品设计包括产品定价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具体表现为:小额贷款业务的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质押贷款业务只限于邮政储蓄定期存单作为质押物且质押存单张数最多限定 张,另一方面,对于中间业务邮储银行也开展了一些,如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及刚刚起步的代销基金业务等。但作为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其中间业务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业务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只限于媒体宣传和海报、宣传页等宣传品的发放。对于刚成立不久的一家新银行,只要经过大力度宣传自己,才能让农民朋友重新认识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各种业务。
(四)人员方面
业务人员少。据调查,某地区邮储银行27个机构,共有员工140人,其中,专职、兼职分别为95人、45人;信贷人员共有20人,且大多数为兼职人员,平均每个机构只有2.2个信贷人员。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学历偏低,据调查,某市邮储银行共有员工667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238名、具有中级职称仅12名,这两项占比远低于其它各大商业银行。另一方面,从业经验欠缺,由于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从邮政集团公司分拨出来的以及长期只存不贷方针,造成工作人员对信贷的正规程序不了解,虽然邮储银行对信贷人员组织了多次的各种培训,但是由于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差异大、从事信贷业务时间短、从业人员的经验仍很欠缺。
(五)盈利方面
盈利能力较弱。为履行服务“三农”社会责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必须立足农村社区,而由于其信贷业务刚起步、业务规模小、付息成本高,且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履行缴存存款准备金义务,也没有赋予其比照农村信用社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力,再加之人力成本、系统维护和管理成本,因而其盈利能力较弱。
盈利水平下降。邮政储蓄老存款户全额上划后,邮政储蓄银行的利息收入主要为准备金利息和上存利息,而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及上存资金利率,均远低于原老转存款利率,致使其转存款利息收入日益 少,但同时,自2007年以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利率、存款利息支出相应增加,从而降低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盈利水平。
三、对策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邮政储蓄与邮政业务在财务上分开,分账经营,独立核算,当条件成熟时,成立完成独立核算的邮政储蓄银行。
尽快出台邮储银行和邮政企业代理合作协议,以使明晰产权关系,分清职能职责,明确在代理网点的管理、利益分配和业务操作上双方的职责和权力。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法人治理机制,首先成立邮储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引进中投公司或汇金公司参股,初步改变邮储银行公司治理弱化和不力局面,然后通过引进外资或其它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二)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应按照国际先进的授信管理制度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完善业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建立风险防范及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违法违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在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过程中,采取交叉、分离、监控的原则,降低风险。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邮政储蓄银行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当前主要业务,一是组建一只独立风险管理队伍,县支行设立独立的风险合规管理部门,乡以下机构至少配有一人负责风险合规管理工作,二是按照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以流程控制的理念为指导,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同时强化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形成有效的机制。三是加强学习。积极创造学习机会,努力提高风险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应对新型业务风险的能力。
(三)扩展业务范围,多渠道支持农村经济
1、积极改善并扩大传统业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一方面,适应农村资金需求规模小、时间急、季节性强等特点,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改进贷款方式,解决贷款抵押难问题。应允许其他商业银行的定期存单也可作为质押物,并取消质押物张数不超过5 张限制以及尝试调高贷款限额和扩大贷款审批权限;同时针对不同贷款主体适用不同的担保方式。此外,邮政储蓄银行还应适时推出其他类型的贷款业务。
2、继续拓展中间业务。
3、继续拓宽资金回流农村地区的渠道。比如,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合作承担一些财政支农项目,或者继续深入开展银团贷款等业务。
4、深入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加强各种业务宣传工作。
(四)加强人才制度建设,支持新老业务发展
1、加大现有人员培训力度。具体可以采取到其他商业银行挂职培训、脱产进校学习、在岗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
2、严格新招员工的准入条件,大力引进人才。具体可以考虑从大学校园里招聘金融、财经类毕业生;也可以采取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吸引部分有经验的金融从业者。
3、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五)加强政策扶持,以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的盈利能力
(一) 大力发展贷款业务, 不断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1、大力开展小额贷款。
自2008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在全国推广以来, 其该项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截至2009年1月31日, 其小额贷款已在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所辖的1459个县和县以下分支机构开展;另一方面, 其贷款数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其日均放款量从2008年1月的177万元上升到2008年12月的3亿元且之后基本上保持在2-3亿元的水平。
2、积极参与银团贷款。
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 借助其他金融机构良好的资产营销和管理能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大宗资金批发出去, 投入到国家“三农”重点工程、农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据统计, 截至2009年1月末,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所签订的银团贷款合同中, 涉及农业用途的银团贷款合同金额73亿元。
(二) 深入开展汇兑业务, 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网络优势, 深入开展汇兑业务。据统计, 2008年通过邮政储蓄异地交易的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为7650亿元, 通过汇兑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为1132亿元。
(三) 积极拓展中间业务, 满足各层次农村金融需求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还积极拓展中间业务, 比如提供代收农电费、代发养老金、代发粮食补助金等服务。据统计2008年服务“三农”代收付业务累计办理17488万笔, 金额200亿元。除此之外, 为保证农民能买到国债, 使金融服务惠及“三农”, 邮储银行在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开展了“送国债下乡”活动等等。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体制方面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股权透明和股权多元化基础之上的, 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 因而这种单一的股权结构必将影响董事会、监事会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履行职能, 公司内部也缺乏利益制衡。
2、经营模式欠佳。
根据银监会的要求, “邮储银行二级支行必须按规定配备符合任职条件的高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后才能开办对公结算业务和小额贷款业务, 邮储银行代理营业机构可以代理经营邮储银行的部分业务, 资产业务的审批和风险控制管理应当由邮储银行直接负责”, 共营和代理网点的这种双重模式管理, 造成其业务功能不健全。同时, 由于目前短时间内这些共营和代理网点难以达到开办信贷业务的资格要求, 所以致使邮储银行的网点优势一时难以发挥优势。
3、收入分配方式不合理。
各自网点的创收分别归银企双方各自所有、邮储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安全保卫、守押等大量重要的后台支撑都由邮政企业在提供和保障, 这种脱钩不彻底和多头管理导致整体无法形成合力, 影响邮储银行的正常工作和业务开展。
(二) 内控、风险防范方面
1、内控制度建设无法适应信贷业务发展的新要求。
据调查, 邮储银行现有大部分内控制度主要是从原有体制下的制度衍生而来, 缺乏符合信贷业务规范发展的风险防控制度、办法、操作流程和运行监督机制。
2、风险防范还十分薄弱。
由于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内部稽核力度不够, 规章制度没有落到实处, 因此长期以来邮政部门挤占、挪用邮储资金现象比较严重, 资金案件也时有发生。
(三) 业务方面
1、经营业务较单一。
主要表现如下:一方面, 对于传统业务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开展小额贷款和质押贷款且二者在客户准入、产品设计包括产品定价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具体表现为:小额贷款业务的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质押贷款业务只限于邮政储蓄定期存单作为质押物且质押存单张数最多限定5张。另一方面, 对于中间业务邮储银行也开展了一些, 如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及刚刚起步的代销基金业务等, 但作为一家大型商业银行, 其中间业务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2、业务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只限于媒体宣传和海报、宣传页等宣传品的发放。对于刚成立不久的一家新银行, 只要经过大力度宣传自己, 才能让农民朋友重新认识自己, 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各种业务。
(四) 人员方面
1、业务人员少。
据调查, 某地区邮储银行27个机构, 共有员工140人, 其中:专职、兼职分别为95人、45人;信贷人员共有20人, 且大多数为兼职人员, 平均每个机构只有2.2个信贷人员。
2、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一方面, 学历偏低。据调查, 某市邮储银行共有员工667名,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238名、具有中级职称仅12名, 这两项占比远低于其它各大商业银行。另一方面, 从业经验欠缺。由于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从邮政集团公司分拨出来的以及长期只存不贷方针, 造成工作人员对信贷的正规程序不了解。虽然邮储银行对信贷人员组织了多次、各种培训, 但是由于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差异大、从事信贷业务时间短, 从业人员的经验仍很欠缺。
(五) 盈利方面
1、盈利能力较弱。
为履行服务“三农”社会责任,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必须立足农村社区, 而由于其信贷业务刚起步, 业务规模小, 付息成本高, 且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履行缴存存款准备金义务, 也没有赋予其比照农村信用社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 再加之人力成本、系统维护和管理成本, 因而其盈利能力较弱。
2、盈利水平下降。
邮政储蓄老存款户全额上划后, 邮政储蓄银行的利息收入主要为准备金利息和上存利息。而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及上存资金利率, 均远低于原老转存款利率, 致使其转存款利息收入日益减少。但同时, 自2007年以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利率, 存款利息支出相应增加, 从而降低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盈利水平。
三、对策
(一)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实施邮政储蓄与邮政业务在财务上分开, 分账经营, 独立核算。当条件成熟时, 成立完全独立核算的邮政储蓄银行。
2、尽快出台邮储银行和邮政企业代理合作协议。以便明晰产权关系, 分清职能职责, 明确在代理网点的管理、利益分配和业务操作上双方的职责和权利。
3、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 完善法人治理机制。首先成立邮储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公司, 引进中投公司或汇金公司参股, 初步改变邮储银行公司治理弱化和不力局面。然后通过引进外资或其它战略投资者, 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 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二) 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1、应按照国际先进的授信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完善业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 建立风险防范及责任追究制度, 对那些违法违规人员, 依法追究责任。在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过程中, 采取交叉、分离、监控的原则, 降低风险。
2、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邮政储蓄银行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当前主要任务:一是组建一只独立的风险管理队伍。县支行设立独立的风险合规管理部门, 乡以下机构应至少配有一人负责风险合规管理工作。二是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以流程控制的理念为指导, 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 同时强化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构成的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形成有效的机制。三是加强学习。积极创造学习机会, 努力提高风险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 提高应对新型业务风险的能力。
(三) 扩展业务范围, 多渠道支持农村经济
1、积极改善并扩大传统业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 一方面, 适应农村资金需求规模小、时间急、季节性强等特点, 简化贷款手续, 提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 改进贷款方式, 解决贷款抵押难问题。应允许其他商业银行的定期存单也可作为质押物, 并取消质押物张数不超过5张限制以及尝试调高贷款限额和扩大贷款审批权限;同时针对不同贷款主体适用不同的担保方式。此外, 邮政储蓄银行还应适时推出其他类型的贷款业务。
2、继续拓展中间业务。
3、继续拓宽资金回流农村地区的渠道。比如, 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合作承担一些财政支农项目, 或者继续深入开展银团贷款等业务。
4、深入广大农村地区, 通过各种宣传形式, 加强各种业务宣传工作。
(四) 加强人才制度建设, 支持新老业务发展
1、加大现有人员培训力度。具体可以采取到其他商业银行挂职培训、脱产进校学习、在岗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
2、严格新招员工的准入条件, 大力引进人才。具体可以考虑从大学校园里招聘金融、财经类毕业生;也可以采取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 吸引部分有经验的金融从业者。
3、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真正做到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五) 加强政策扶持, 以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的盈利能力
一是争取税收缴交义务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 比照农村信用社税收优惠政策, 在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相关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减免方面予以支持。二是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邮储银行信贷业务未完全开展起来并达到一定规模之前, 应暂时免交存款准备金。
参考文献
[1]、梁鸿雁.基层邮政储蓄银行经营面临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金融, 2008 (22)
[2]、金立新.农字上做大文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植根农村纪实[N].金融时报, 2009-03-19
[3]、王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今年将发500亿元小额贷款[N].经济参考报, 2009-03-09
[4]、余萍, 王红贵.邮储银行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建议[J].武汉金融, 2009 (02)
[5]、书翔.邮政储蓄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12)
摘要: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深化,转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服务“三农”和加强自身商业可持续性的双重任务,平衡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农商行持久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三农”绩效,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信贷支农 商业可持续
一、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问题,特别是资金缺口和融资难题,是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解决农村金融融资难题尤为重要,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我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下发和实施,许多符合条件的县(市)农村信用社纷纷把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改革的方向和出路。截至2013年末,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快速增加到443家。
转制后,日益发展壮大的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农村信贷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支农”和“商业发展”双重重任的农村商业银行,既不能因为片面强调支农而牺牲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又不能一味提升农商行的经济绩效而改变其支农的本质。这引起许多专家学者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和商业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的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本质是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自身追求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三性目标与农业低回报、高风险的行业特征相矛盾,并认为这一矛盾不可调和,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与支农的双重目标难以协调一致。
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目标与支农目标之间的矛盾是可以统一并协调一致的。冯庆水和孙丽娟(2010)选取安徽省四家不同组织形式的农村信用社2004—2008年的数据,对其进行支农力度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信社的支农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的矛盾在实践中是能够得到调和的。沈全峰(2009)认为农村信用社通过改组设立了农村商业银行,仍定位于服务农村,同时还具有商业性,一方面可以发挥在农村市场的经营优势,还能使得农村商业经营领域较宽。冯庆水和孙丽娟(2010)认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和商业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的矛盾在实践上可以实现调和,在农村信用社的实际运行中双重目标也可以得到实现。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与商业可持续的矛盾是否能够调和,农商行能否在实际运行中实现双重任务目标的兼顾,成为了农村金融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研究重点。因此,本文试图对其农商行信贷支农与商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农商行商业运行的经济与社会绩效
商业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家金融企业提出的概念,是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石,也是农村商业银行实现信贷支农的前提条件。商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农村商业银行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之一,在运营过程中的降低成本、分散控制风险、优化人员管理等。
(一)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双提升
截至到2013年末,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均得到较快发展。其中,贷款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贷款余额从2005年的946.9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43473.1亿元,增长15.7倍;2012年和2013年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了38.6%和35.7%。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不良贷款率从6.03%下降到1.67%,而且自2011年后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1.6%—1.8%之间(表1)。不断扩大的贷款规模和不断降低的不良贷款率,表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不断得到加强,其经营效率也得到显著有效的提高。从量和质的角度都反映出该行的发展能力有所提高。
(二)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断加强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达到1%以上,表现出较高的盈利能力。以某农商行为例, 2011年至2013年某农商行的资产收益率均大于1%(2010年为1.37%,2011年为1.22%,2013年为1.75%),表现出较高的盈利能力。2012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62.4%,显示出较高的盈利水平。
(三)扩大服务“三农”覆盖面,加强支农力度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将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农村地区信贷服务的主要力量,不断扩大信贷支农的覆盖面,努力提升支农力度。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商业化的转制后并没有抹去其信贷“支农”的本质属性,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从宏观层面来说,某农商行涉农贷款占年末总贷款余额的比重较高。横向看,2010—2011年,某农商的贷款余额占该地区及金融机构总贷款余额的40%左右;纵向看,某农商行的贷款余额占比逐年升高,2012年达到33.57%(表2)。从微观角度来说,某农商行单笔贷款额度小,贷款总笔数大,扩大“三农”贷款的覆盖面,加强信贷支农服务的广度。截至2013年6月,某农商银行累计发放10万元以下单笔贷款9510笔,占到了贷款总笔数的47.2%(表3)。在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通过降低单笔贷款额度,提高贷款笔数,从而扩大了贷款覆盖面,既满足了农户和小微企业的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求,践行了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有利于农商行分散风险,实现自身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资金
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问题,农业发展靠资金,农业设备的购进需要资金,农业技术的革新也要资金。近年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断践行服务“三农”的理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10—2012年,某农商行所在地区的农业总产值一直保持着6%的增长率。某农商行的涉农贷款量的增长率却远远超出了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保持在16%—20%的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能够有效地满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endprint
(五)农商行信贷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
赵继鸿(2010)利用1997—2008年的农业贷款和农民人均收入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即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贷款投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协整关系,农业贷款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这个论点在本文调研的样本农村商业银行近几年的发展和当地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中得到论证。山东某农商行2010—2012年间,涉农贷款量稳步增加,从2010年的7107百万增加到2012年的9169百万,平均年度涉农贷款增长率达到13%;与此同时,某农商行所在地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10587元增长到2012年的14837元,平均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18%。显然,某农商行的涉农贷款的增长有贡献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反过来,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民的偿贷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促进当地农村的消费和储蓄能力,从而增加了某农商行的可贷资金规模,从而形成了金融机构信贷支农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农民增收反哺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的良好循环模式(图1)。
三、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商业银行出现信贷“脱农”现象
走上商业化道路后的农村商业作为一家金融企业不能再采用原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和目标,而是将商业化目标纳入其经营目标中,转变为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信贷扶持相结合的模式。这样一来,商业可持续的发展要求难免会降低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服务力度,使得一些资本流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商业的服务深度和广度就受到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支农力度。农村商业银行既然走在商业化的发展道路,就必须考虑经营成本和收益,金融企业的逐利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支农效果,农村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农”现象。
某农商行的“脱农”现象具体体现在贷款客户向农户偏离,农户贷款客户不断减少。2010—2012年,某农商银行的农户贷款客户数由1.59万户减少至1.18万户,小微企业客户虽由523户增加至558户,但增幅并不大。在金融机构商业化的发展道路上,某农商行为了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得其在贷款客户的选择上逐渐有偏离农户的趋势,向大中客户集中(表4)。
(二)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深度逐年弱化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服务“三农”的深度主要指的是银行向农村低收入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发放贷款,提供金融服务的情况。由于农村低收入和底层群体的生活生计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和家庭作坊生产,其资金需求额度较低,一般在5万元一下。因此,衡量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深度的指标选取农村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发放的贷款中,额度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贷款数量在中贷款笔数中的占比。某农商行2010年到2012年发放的涉农贷款中,5万元以下贷款笔数从2010年的7309笔下降到2012年的3634笔;5万元贷款笔数的占比从2010年的47.23%下降到2012年的29.89%。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转商后,逐渐偏离了农村中的贫困地区,其信贷支农深度有所弱化,甚至没有很好地触及到农村中最贫困、最需求资金的地区。
(三)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贷款降低整体资产质量
增加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注入,加大对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是农村商业银行实现信贷支农政策性目标的主要措施。但农村商业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在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却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束缚,信贷支农贷款的发放降低了农商行整体的资产质量。某农商行的逾期贷款笔数中,农户贷款占绝大比重;虽然,农户逾期贷款笔数从2011年的876笔减少到2013年的638笔,但农户逾期贷款笔数所占的总逾期贷款笔数的比重没有下降,反而从2011年的93.1%上升到2013年的94.8%(表5)。
(四)涉农贷款利率较高,贷款方式单一
农村经济发展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贷款的高风险和低收益特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为了加强风险控制和提高盈利水平,不得不降低涉农贷款的发放量,提高涉农贷款的利率。据调研,某农商行提供的房产抵押贷款的利率为6.76%,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7.8%;于此相对比,农户贷款和贷款证贷款的利率为11.1%,林权抵押和船舶抵押的贷款利率也达到11.1%,比我国一年期的基准贷款利率6.31%上浮了近5个百分点。高利率无疑又加剧了农户的贷款压力,即便获得了贷款,也加大了无力偿还贷款的可能性。由于农村低收入农户大多无房产等固定资产,多靠家庭作坊和小规模农业生产来维持生计,因此,无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加剧了农户获得贷款的难度。再加上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贷款方式单一,多为抵押贷款,其他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普及度低甚至很少被农村商业银行利用。这无疑对农户贷款来说是雪上加霜的事,因此,降低农户贷款利率,创新农户贷款担保方式迫在眉睫。
四、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信改商”体制的转变不但对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有着正向的积极效果,而且完成转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改变其信贷支农的本质,对于农村居民的增收、社会就业的增加和小微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金融企业的农商行,其商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逐利性在客观上对信贷支农的绩效产生一定的削弱作用,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脱农”现象。反过来,农村经济的弱质性使得涉农贷款的发放拉低了整体资产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化发展的脚步。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明确市场定位,加强信贷支农力度
农村商业银行由农信社转制而来,其支农、服务“三农”的本质和宗旨并未改变,反而更多了一层商业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于农商行来讲,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市场定位,即立足地方经济,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农商行应继续加大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做到广度和深度的双提升,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endprint
(二)拓展业务空间,创新支农金融产品
创新贷款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林权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船舶抵押、农村集体流转土地抵押、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多种产品体系,创新贷款证贷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农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信用证打包贷款、大联保体贷款等多种特色信贷产品。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打造特色农村金融品牌,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
(三)关注农业发展,了解农户融资需求
当前,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将工作中心集中在风险管理上,多关注于放贷前的审批和贷后的追踪,忽视了对当地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做不到“知农”就无法更好地服务“三农”。此外,农民对信贷的需求发生了不少变化:一是惧贷心理逐渐消失。过去农民普遍存在“借的起还不起”的怕贷心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农民愿意贷款,对资金的需求呈现高积极性。二是季节性贷款消失,贷款额度增大。农户贷款呈“反季节”特征,一年四季都有资金需求,并且贷款额度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关注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及优势,信贷人员深入了解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支农”具体方案,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协调处理政策性与商业性关系,促进实现共赢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将支持“三农”与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基于笔者对样本农商行服务“三农”绩效和经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扶持“三农”的关系。一方面,农商行应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补偿和优惠政策,从而在“三农”业务实现盈利,进而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商行可以因地制宜,分区管理,尝试“一行两制”的做法。在农商行总行统一领导下,各级农商行可搭建两个平台:一是以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城市金融平台,以发展城市金融为主;二是以非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这样可以形成主城区和非主城区的优势互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农商行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继鸿.中国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5):67-79
[2]冯庆水,孙丽娟.农村信用社双重改革目标冲突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3)
[3]盛煜.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比较与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J].金融发展研究.2012(4)
[4]温铁军.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政策性支农的关系[J].农村金融研究2007(1)
[5]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6]陆磊.农信社的改革模式需要改革[J].金融信息参考.2004(3)
[7]何广文,孙兴远.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评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
[8]张兵,曹阳.商业可持续、支农力度与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基于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9]褚保金,张耀龙,郝彬.农村农村信用社扶贫小额贷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5)
[10]沈全峰.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终极目标[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史静文,1988年生,河北邢台人,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微型金融。杨菁,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型金融,商业银行)endprint
(二)拓展业务空间,创新支农金融产品
创新贷款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林权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船舶抵押、农村集体流转土地抵押、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多种产品体系,创新贷款证贷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农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信用证打包贷款、大联保体贷款等多种特色信贷产品。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打造特色农村金融品牌,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
(三)关注农业发展,了解农户融资需求
当前,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将工作中心集中在风险管理上,多关注于放贷前的审批和贷后的追踪,忽视了对当地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做不到“知农”就无法更好地服务“三农”。此外,农民对信贷的需求发生了不少变化:一是惧贷心理逐渐消失。过去农民普遍存在“借的起还不起”的怕贷心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农民愿意贷款,对资金的需求呈现高积极性。二是季节性贷款消失,贷款额度增大。农户贷款呈“反季节”特征,一年四季都有资金需求,并且贷款额度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关注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及优势,信贷人员深入了解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支农”具体方案,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协调处理政策性与商业性关系,促进实现共赢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将支持“三农”与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基于笔者对样本农商行服务“三农”绩效和经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扶持“三农”的关系。一方面,农商行应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补偿和优惠政策,从而在“三农”业务实现盈利,进而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商行可以因地制宜,分区管理,尝试“一行两制”的做法。在农商行总行统一领导下,各级农商行可搭建两个平台:一是以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城市金融平台,以发展城市金融为主;二是以非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这样可以形成主城区和非主城区的优势互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农商行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继鸿.中国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5):67-79
[2]冯庆水,孙丽娟.农村信用社双重改革目标冲突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3)
[3]盛煜.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比较与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J].金融发展研究.2012(4)
[4]温铁军.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政策性支农的关系[J].农村金融研究2007(1)
[5]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6]陆磊.农信社的改革模式需要改革[J].金融信息参考.2004(3)
[7]何广文,孙兴远.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评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
[8]张兵,曹阳.商业可持续、支农力度与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基于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9]褚保金,张耀龙,郝彬.农村农村信用社扶贫小额贷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5)
[10]沈全峰.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终极目标[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史静文,1988年生,河北邢台人,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微型金融。杨菁,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型金融,商业银行)endprint
(二)拓展业务空间,创新支农金融产品
创新贷款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林权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船舶抵押、农村集体流转土地抵押、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多种产品体系,创新贷款证贷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农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信用证打包贷款、大联保体贷款等多种特色信贷产品。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打造特色农村金融品牌,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
(三)关注农业发展,了解农户融资需求
当前,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将工作中心集中在风险管理上,多关注于放贷前的审批和贷后的追踪,忽视了对当地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做不到“知农”就无法更好地服务“三农”。此外,农民对信贷的需求发生了不少变化:一是惧贷心理逐渐消失。过去农民普遍存在“借的起还不起”的怕贷心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农民愿意贷款,对资金的需求呈现高积极性。二是季节性贷款消失,贷款额度增大。农户贷款呈“反季节”特征,一年四季都有资金需求,并且贷款额度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关注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及优势,信贷人员深入了解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支农”具体方案,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协调处理政策性与商业性关系,促进实现共赢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将支持“三农”与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基于笔者对样本农商行服务“三农”绩效和经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扶持“三农”的关系。一方面,农商行应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补偿和优惠政策,从而在“三农”业务实现盈利,进而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商行可以因地制宜,分区管理,尝试“一行两制”的做法。在农商行总行统一领导下,各级农商行可搭建两个平台:一是以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城市金融平台,以发展城市金融为主;二是以非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这样可以形成主城区和非主城区的优势互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农商行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继鸿.中国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5):67-79
[2]冯庆水,孙丽娟.农村信用社双重改革目标冲突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3)
[3]盛煜.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比较与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J].金融发展研究.2012(4)
[4]温铁军.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政策性支农的关系[J].农村金融研究2007(1)
[5]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6]陆磊.农信社的改革模式需要改革[J].金融信息参考.2004(3)
[7]何广文,孙兴远.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评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
[8]张兵,曹阳.商业可持续、支农力度与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基于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9]褚保金,张耀龙,郝彬.农村农村信用社扶贫小额贷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5)
[10]沈全峰.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终极目标[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自2010年9月15日,邮储银行重庆分行代收交通罚款试运行以来,在10多天的时间里,共有20多个网点成功实现代收,代收笔数900多笔,代收金额20万元,试运行期间系统一切正常。9月28日正式启动后,广大市民可前往首批100家邮储银行重庆分行指定网点缴纳交通违法罚款,网点遍布40个区县,区县覆盖率100%。通过在邮储银行重庆分行缴纳交通罚没款,缓解了市民反映的“缴费难、网点少、不好找”的突出问题,拓宽了交通违法罚款的缴纳渠道,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的拓展和延伸,又是公安交巡警、邮储银行重庆分行及相关部门便民、利民服务的又一务实举措,将更好的服务于民,服务于我市经济建设,实现社会效益和执法效益的和谐统一。交巡警部门也将秉承“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工作宗旨,与市财政局、各家银行积极协调配合,不断完善这一便民、利民措施,为畅通重庆、平安重庆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邮储银行重庆分行成立近三年来,逐步成为一家有特色的全功能零售商业银行。目前,邮储银行重庆分行全市营业网点多达1655个,其中70%的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起到了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一是业务品种逐步丰富,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体系。从开办之初仅能办理储蓄、汇兑等基础业务,逐步发展到个人业务、信贷业务、理财业务、国际业务、公司业务、批发类资产等业务,丰富了业务内容,打造了核心产品,在努力推进全功能零售商业银行建设的道路上大跨步前进。二是从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支持中央经济建设,到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构建和谐社会,该行始终围绕政府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拓展业务,开发了代理基金、保险、人民币及外币理财产品,代发薪金、养老金,代收煤、水、电、气、有线电视费及电信服务费,代发医疗报销款、市政交通一卡通售卡充值等一系列社会效益良好的中间业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主城区新增邮政储蓄银行37个代收交通违法罚款网点
渝中区
大溪沟邮政储蓄点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72号
直属支行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桥西村83号
渝中区解放碑支行重庆市渝中区民权路3号
渝中区大坪支行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126号
南岸区
万寿路邮政储蓄点重庆市南岸区万寿路54号
南岸区弹子石支行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新街19号
南岸区支行营业部重庆市南岸区南湖路29号附7号
长生桥邮政储蓄点南岸区长生路46号 九龙坡
科园邮政储蓄点九龙坡区石桥铺科园一街广播电视大学门面3号
九龙坡区石桥铺支行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杨路17号-29号
九龙坡区支行营业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正街18号
歇台子邮政储蓄点九龙坡区歇台子渝州路99号
石坪桥邮政储蓄点九龙坡石坪桥正街62号
江北区
大石坝邮政储蓄点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正街13号
江北区观音桥支行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9号嘉年华大厦
江北区五里店支行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331号
南桥寺邮政储蓄点重庆市江北区明瑜恒康佳苑53附1号
大渡口
大渡口区松青路支行重庆市大渡口区松青路90号附2号
大渡口区支行营业部重庆市九龙坡区龙泉村32栋
九宫庙邮政储蓄点大渡口区九宫庙钢花路120号
沙坪坝
磁器口邮政储蓄点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南街4号附15号 沙坪坝区支行营业部重庆市沙坪坝区小新街市79号
沙坪坝区天马路支行重庆沙坪坝区天马路99-2
三角碑邮政储蓄点重庆市沙坪坝区小新街60号
巴南区
界石邮政储蓄点界石新华街147
木洞邮政储蓄点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大桥一路66号
岔路口邮政储蓄点重庆市巴南区渝南大道79号
巴南区支行营业部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鱼轻路13号
巴南区新市街支行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新市街75-6号
大江邮政储蓄点重庆市巴南区石泉街5132栋9号
渝北区
加州邮政储蓄点渝北区龙溪加州锦坪街2号
渝北区龙溪支行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松桥路25号
渝北区支行营业部重庆市渝北区双龙大道220号
黄泥塝邮政储蓄点渝北区龙溪黄泥磅紫康路
金山邮政储蓄所金开区金童路22号 北碚区
北碚区支行营业部重庆市北碚区朝阳路21号
1、如何在手机银行进行提前还款申请
使用手机银行进行提前还款申请具体步骤如下:
1用户登录手机银行,点击“个人贷款”;
2点击“贷款申请”;
3点击“提前还款申请”;
4信息列表中,选择要进行提前还款申请的贷款,点击其对应的“借据号”链接:(借据号;
5提前还款申请页面中,可选择“提前归还部分本金”,然后输入申请提前还款的金额,或选择“提前结清”还款方式,点击【确定】;
6提交申请成功后,系统提示:客户的提前还款申请已预约成功!
所有手机银行客户都可以进行此操作
2、手机银行进行的提前偿还部分贷款的最低还款申请金额有没有限制
手机银行进行的提前偿还部分贷款的最低还款申请金额为10000元。
3、在手机银行进行提前还款申请后,是否钱会被扣掉
手机银行进行的提前还款申请仅为预约申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会对客户的申请进行后续跟踪。
4、手机银行进行的提前还款申请是否有有效期,银行的后续跟踪是什么情况,是否需要到网点办理相关手续,需到带什么东西
暂时没有设定有效期;后续跟踪指管户信贷员进入信贷系统可以批准客户的提前还款申请;需要带上身份证到网点办理相关手续。
5、如何手机银行进行贷款信息查询
所有手机银行客户可以通过“贷款信息查询”功能查看全渠道已有贷款的相关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1用户登录手机银行,点击“个人贷款”;
2点击“贷款信息查询”;
3点击“已有贷款查询”;
4在已有贷款信息列表页面中,点击所要查询贷款的“借据号”,可查单笔贷款详细信息;
5点击“还款计划表”,可查询此笔贷款最近六个月的还款计划。
6、如何在手机银行进行贷款额度查询
所有手机银行客户可以通过“贷款额度查询”功能查询到所有渠道下的额度贷款的相关详细信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用户登录手机银行,点击“个人贷款”;
2点击“贷款信息查询”;
3点击“贷款额度查询”;
4在额度贷款列表中,选择所要查看的额度种类,点击“贷款品种”; 5贷款额度详细页面显示。
7、如何在手机银行进行贷款申请进度查询,是否是所有渠道下的贷款申请,是否是所有客户都可以操作
所有的手机银行签约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进行贷款申请进度查询。其中进度提示包括受理中、审核中、被拒绝、过期、已通过、已放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用户登录手机银行,点击“个人贷款”;
2点击“贷款信息查询”;
3点击“申请进度查询”;
4在申请记录列表页面中,点击“申请序号”;
5申请进度详细页面显示;
8、如何在手机银行进行提前还款查询(自助注册客户能否查询)
手机银行客户通过“提前还款查询”功能查询到所有渠道下的提前还款申请。
1用户登录手机银行,点击“个人贷款”;
2点击“贷款信息查询”;
3点击“提前还款查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的金融意识也在日益提高,金融消费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促使银行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那么客户的选择便成为银行发展的关键,客户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如何更多的吸引、留住客户,以获得良好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切都呼吁农村信用社以凸现金融品牌为手段,适应金融消费市场正在消然发生的嬗变,向眼光越来越挑剔的金融消费者提供鲜明的形象标识和响当当的服务品牌,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同行业竞争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以下储蓄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感人,催人奋进,他们是农村信用社系统广大储蓄干部职工的优秀代表,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凭着对储蓄事业的追求和热爱,默默无闻,无怨无侮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进取、创新、追求卓越的时代风采,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业务经营活动中,用智慧和汗水无声地打造着农村信用社储蓄优质服务品牌:良好的社会信用形象,充满个性化和人情味的服务,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饱含个性化和人情味的服务,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饱含韵味的企业文化等,已然成为品牌效应,并散发着无穷魅力,为农村信用社打造储蓄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奠定基础,使农村信用社的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准也必将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上踏上一个新的层次。
因此,先进的信合员工在打造信用社储蓄优质服务品牌具有三个方面的效应:
第一,打造储蓄优质服务品牌,是推进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优质服务,能吸引和留住客户,使储蓄存款成为有源之水,绵绵不绝。
第二,打造储蓄优质服务品牌,是在信用社内部提供了高层次的服务标准,树立了服务样板,有说服力,示范作用强,这样可以激励员工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打造储蓄优质服务品牌,可以带动和提高信用社整体服务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
一、州市义县九道岭信用社三角分社 :
她具有女强人的不服输的性格,她不信别人能站住脚我就不能立足,围得再严实的阵地也要冲进去夺得一席之地,并在实践中很快悟出一个道理:金融行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谁能为客户提供最安全、最彻底的服务,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长期的战略服务目标,也在她的脑海中形成,那就是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切从接受服务者本身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客观的和心理的需求,以热情的服务态度让人满意,以快捷的服务效率让人赞许,以高档的服务质量让人折服。对此,她在服务上实现了三个实质性转变:一是定时服务向便民服务转变,而为了攀上服务的最高境界,她和她的职工们刻苦学习心理学,由表及里研究各种人的性格特点,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表现规律,使她在为服务对象服
务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有口皆碑。
二、丹东凤城市联社营业部储蓄专柜所长 :
“把工作做到柜台外,把我们的真诚、我们服务延伸、扩展到社会,通过我们实践,增强农村信用社存款工作的吸引力。”张福珍是这样讲的,更是这样做的。几年来,张福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把事业和追求溶入三尺柜台,把储蓄柜台办成向储户献爱心、送温暖的窗口、靠文明优质、实在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储户的信任。在她的眼里,储户的需要就是自己的义务,没有什么份内份外之分,在她的储蓄工作生涯中,真正做到了“为了大家舍小家”,一片丹心献给了储户。
三、鞍山市岫岩县偏岭信用社 :
一、我国邮政储蓄银行支农现状
(一) 推广小额贷款, 基本满足农村资金需求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于2007年3月, 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向农户和商户 (小企业主) 推出的贷款产品。这是近年来邮政储蓄银行重点推出的一项新的信贷业务, 无须任何抵押或质押, 手续简便, 基本满足了农户和小企业主对小额、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2007年3月, 小额贷款在福建、陕西、湖北三省开始试点, 同年6月试点扩大到到河南、山东等七省, 2008年开始在全国推广。2008年1月, 小额贷款日均放款量仅177万元, 到2009年6月, 日均放款量已达3-4亿元。小额贷款业务自试点开办以来发展迅速, 特别是其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值得我们关注, 它主要用于满足其农业种植、养殖或生产经营需要的短期贷款。截至2009年1月底, 邮政储蓄小额贷款在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2300多个分支机构开办, 其中县和县以下分支机构1459个, 累计发放小额贷款377亿元。预计到2010年底存量客户将超过300万, 累计发放贷款1000亿元。
(二) 开展银团贷款, 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银监会批准, 邮政储蓄银行可以以非牵头行身份参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牵头组织的银团贷款业务。邮储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 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 批发大宗邮储资金, 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 使资金大量回流农村, 真正做到“取之于农, 用之于农”。截至2009年1月末, 支农协议存款余额为524亿元, 认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债券余额为412亿元。所签订的银团贷款合同中, 涉及农业用途的银团贷款笔数66笔, 合同金额73亿元, 贷款结余70亿元, 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水利水电建设、农村供水给水项目建设和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
(三) 拓宽业务领域, 提供方便惠农金融服务
近年来, 为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多元化的金融产品需求, 邮政储蓄银行不断加大金融新产品开发的创新力度, 产品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目前, 邮政储蓄银行不仅开办了定期、活期、异地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 同时积极开发了代收农电费、代发乡镇财政工资、代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代发粮食直补金和退耕还林款等多项满足农民需求的“特色”中间业务。据统计, 2008年, 通过邮政金融系统从城市汇往农村的资金累计达到19 800亿元。2008年服务“三农”代收代付业务累计达金额200亿元。此外, 邮储银行积极与各保险公司合作, 代理了“惠农险”等适合农民的新险种;为满足农民的理财需求, 积极将新推出的各类较低风险、收益稳定的基金、理财产品引进农村市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 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有效措施, 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 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邮政储汇银行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一些偏远地区, 已然成为最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 被称为“百姓银行”、“绿色银行”。
二、邮政储蓄银行的比较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是目前国内银行中覆盖城乡二元经济面最广、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撤出农村市场, 而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金融支持的今天, 邮政储蓄银行正好可以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单一、业务垄断化和服务不到位的“缺口”, 充当服务“三农”的一支主力军。
(一) 营运规模优势
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邮政储蓄银行持续发展, 规模快速扩张, 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大。
1. 网点规模。
1998年至今,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举撤离农村市场, 县域网点规模急剧收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邮政金融网点数量逐年递增, 邮政储蓄银行现已拥有3.6万个储蓄网点, 4.5万个汇兑网点, 居全国各家金融机构之首。从地域分布上看, 所有网点中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
2. 储蓄存款余额规模。
近十几年来, 邮政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增长, 已经从1996年底的2197亿元增长至2008年底的2.2万亿元;截至2008年底, 县以下邮政储蓄余额达到1.2万亿元。2008年, 通过邮政金融系统从城市汇往农村的资金累计达到19 800亿元。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市场占有率从1996年的5.27%上升至近10%。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这个巨大的优势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之牢牢把握着自身发展的主动权。
(二) 运营成本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络优势主要依托庞大的邮政网络来实现, 在邮政网点办理金融业务是对邮政网络的价值增值, 边际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全国农村有2万多个邮政储蓄银行网点, 其中大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职工也在农村, 他们熟悉当地的农村市场, 在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与贷款有关的信息,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信息搜寻成本。这是其他金融机构不能比拟的市场优势。
(三) 资产质量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拥有非常优良的资产, 实行改革之前, 邮政储蓄资金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 依靠中央银行再存款利息补贴实现了储蓄余额的扩张。由于邮政储蓄长期以来不经营信贷业务 (从业务经营的角度看是一种经营能力与经验的缺失) , 因而避免了坏账的产生。相对于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 邮政储蓄银行可以轻装上阵, 获得后发优势。
(四) 依托资源优势
邮政储蓄依托于邮政, 使用的是邮政系统的经营场地和网络设施。邮政具有普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 在城镇建设中, 邮政网点作为必要的配套设施按人口、服务半径等纳入政府发展规划, 一般其使用的场地按建筑成本价向开发商购买, 享有免除地价的优惠。相比其他商业银行高额的营业场地费用, 邮政储蓄与邮政其他业务共用网点, 使其在场地方面的支出非常小。再从国际经验来看, 即使成立了独立的邮政储蓄银行, 邮政储蓄与邮政基础设施这种紧密的关系也不能分离。所以依托邮政而拥有的物资资源, 构成邮政储蓄的独特优势。
三、邮政储蓄银行支农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体制不顺
长期以来, 邮政储蓄一直隶属于邮政局, 业务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 (2003年以后为银监会) 的金融监管, 行政上直接受邮政部门领导,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组织管理体制———各级邮政局负责同级邮政储蓄业务人、财、物的管理, 上一级邮政储汇局负责全辖区内邮政金融业务经营指导。邮政储汇分局作为邮政的内设机构, 没有人、财、物的管理权, 无法保证邮政储蓄的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虽然邮政储蓄银行已经成立, 但是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 邮政集团公司也就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唯一股东, 存在着股权结构单一化的问题, 无法按现代金融企业实现自主经营, 这种体制上的不顺, 严重地制约了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
(二) 业务品种不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传统业务上, 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开展小额贷款和小额存单质押贷款, 且二者在客户准入、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定价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对于小额贷款业务, 由于其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 使得这类贷款业务的拓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邮政储蓄银行资金回流农村的步伐。而对于小额存单质押贷款, 由于其只限于邮政储蓄定期存单作为质押物, 其他金融机构的存单不能作为质押物而获得贷款, 从而缩小了农民获得贷款的几率;另一方面, 在中间业务上, 邮政储蓄银行开展的业务范围也较窄。仅限于代收水电费、代发乡镇财政工资、代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 以及才刚刚起步的代销基金业务。如此小量的业务品种势必影响邮政金融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三) 技术设备落后
技术设备是银行确保持续经营和日益壮大的前提。在邮电分营之前, 邮政储蓄在技术上曾经一度领先, 率先建成了全国通存通取的绿卡网。邮电分营以后,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导致设备投入不足, 技术水平停滞不前。邮政储蓄银行现有的系统、网络设施基本上是1999年邮电分营前投入的, 在电脑设备、电子化金融机具都比较陈旧。从目前来看, 邮政储蓄银行经营的自动化程度还较低, ATM机等网络终端的普及还不够广, 且布局主要局限于邮政营业大厅内;业务联网区域主要局限于部分大中城市, 网上银行也未开通, 至于跨系统、跨国界的业务联网程度就更低。其他商业银行不断加强了金融信息化的建设, 普遍实现了网上银行等先进交易方式, 服务品种和服务质量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而邮政储蓄银行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
(四) 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长期以来与邮政其他业务混业经营, 频繁换岗, 加之邮政储蓄业务属于副业, 所以大部分邮政储蓄从业人员都没有系统学习过金融业务。对金融法规、金融业务操作等都不熟悉, 风险意识淡薄, 综合金融业务素质很低, 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邮政储蓄要想在短期内通过培训造就大量信贷人才难以实现, 想从同行业中挖掘优秀的金融人才也非易事。邮政储蓄转型为商业性银行以后, 原有的保护性政策逐渐取消, 邮政储蓄银行必须靠拓展商业银行业务来获得生存空间。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邮政储蓄银行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市场竞争中, 人才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它直接影响到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创新、内部管理、风险防范等一系列行为的质量和效果, 从根本上制约着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 加大改革力度, 建立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
邮政储蓄银行应加快完善产权制度,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上市等方式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建立合理的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 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保证内部各职能机构正常运转。另外, 尽快理顺邮政金融管理体制, 将邮政储蓄银行二类支行的人、财、物全部划归邮政储蓄银行, 实现邮政金融机构网点、业务统一经营和垂直管理, 克服多头经营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 加大创新力度, 建立面向农村的创新体系
农业的弱质性和风险性决定了涉农金融机构在涉农业务上低收益和高风险, 商业银行缺乏进入农村地区的正向激励, 这是造成当前农村金融困局的主要原因。邮政储蓄商业化改革以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邮政储蓄银行出于资金安全性和收益率的考虑并没有把资金主要投向农村地区。是否可以考虑对投向农村地区的资金进行适当的贴息, 提高邮政储蓄银行支农的积极性, 这对邮政储蓄银行进行支农业务的创新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 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大多仍是代收代付类, 类型比较简单, 邮政金融要借鉴其他银行在保险、理财、证券基金、货币基金和其他符合农村居民投资特点的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方面的经验, 利用自身网络优势, 开发设计邮政储蓄的特色产品, 建立一整套服务农村经济的产品创新体系, 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另外, 对仍有富余的资金应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促使资金回流农村。比如将资金批发给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进行运作, 也可以选定一些信用状况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 委托他们将资金投向农村地区。
(三) 加大设备投入, 建立安全快捷的网络系统
如何采用高新技术, 依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手段来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是提升邮政储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大力发展金融电子化技术, 通过建立强大的电子技术支持体系, 保证业务的高效快捷、安全可靠。加大农村邮政储蓄、汇兑网点计算机系统联网力度。响应银监会提出的“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创造条件在农村地区设置ATM机”的倡议, 抓住有利时机, 认真研究农村地区布放ATM机的可行性。探索在农村网点和集贸市场设置穿墙式ATM机、在农村医院和交通站点等地设置离行式ATM机等的布放模式。对于农村地区的ATM机要加强日常管理, 实现远程监控, 探索在农村实行集中管理、集中加钞的模式。做好农村地区网络和设备的维护工作, 不断提高邮政储蓄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提高农村邮政金融的服务水平。
(四)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多元完善的人才梯队
邮政储蓄银行应将引进人才、培训员工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培训的投入,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派出人员到其他金融机构学习, 借鉴其他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三是从社会上招聘优秀的金融从业人员, 达到“引进一个, 带动一片”的效果。四是招聘专业对口的大专院校毕业生, 构建多元完善的人才梯队, 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壮大储备好后备人才。五是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真正做到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摘要: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 采取开展银团贷款、推广小额信贷等措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但就目前邮储银行的支农情况来看, 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业务品种单一、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 因此理顺管理体制、拓宽业务领域、积极引进人才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支农,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鹰潭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邮储资金反哺“三农”的实证分析——对鹰潭市邮政储蓄小额贷款业务情况的调查[J]金融与经济2009 (1)
【2】陈晓娟, 张永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09 (7)
【3】李国炉, 袁闽川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支持“三农”的调查分析[J]中国金融2009 (23)
【4】屈波邮政储蓄资金“反哺”农村的障碍分析及建议[J]西部金融2007 (10)
一、VIP发卡时间: 2010年12月25日
二、VIP卡发卡对象
(一)达标客户:上季度日均金融资产(本外币存款余额、基金、国债、理财产品购买金额,不包含保险资产)人民币(或等值外币)5万元及以上的个人客户。
(二)特殊客户: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发展有特殊贡献的省、市银监、人行、政府等机构处以上领导,对公存款达5000万元以上合作企业高管等特殊客户群。
(三)基础客户:一次性存款或办理基金、理财、国债、保险业务金额达30万元(或等值外币)的基础客户。
关键词:邮储银行;品牌定位;知名度;满意度
一、引 言
2007年3月20日。经过九个多月的筹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品牌建设对于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成功的邮储银行品牌可以提高信誉度、美誉度和认知度,更好地锁定客户群、提升客户忠诚度等,这样有助于银行的营销。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邮政储蓄和邮政存在着特殊关系,虽然可以获得邮政的品牌资源,但是也会让公众对邮政储蓄银行的认知停留在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老化认识上,品牌建设可扭转公众对邮政储蓄银行误读。
二、邮政储蓄银行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品牌意识,尤其金融意识欠缺
由于历史原因,邮政储蓄经营具有特殊性,经营功能和业务内容均受国家政策的限制。由于中国邮政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的义务。所以几乎每年都出现亏损。为了实现企业正常的运营,用邮政储蓄的盈利来弥补亏损。邮政储蓄的颇丰盈利,是因为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但其自身的竞争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更没有品牌意识,只是为了实现盈利来弥补邮政业务的亏损。另外,由于多年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邮储银行没有传统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维,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品牌价值。
(二)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
银监会对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与其他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新农村建设。可见邮储银行的建立主要服务于三农。虽然截止到2008年年末。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已超过3.6万个,是国内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但根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统计,在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来看,农村信用社的网点要多于邮政储蓄银行,其经营经验也相比不足。因此。邮储银行应当把城乡结合起来。针对城乡的特点,对目标客户分别定位。
(三)品牌宣传力度不足
在全国整顿农村基金会时,各国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却引发邮政支局所挤兑。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人们对其信用度不高。而大型国有银行的每年广告投入额均超过2亿元,对品牌宣传力度不断加强。邮储银行除了做一些户外广告和报纸广告外,较少采用影响力度大的电视媒体等。即便存在宣传费用有限问题,但这也跟管理层品牌宣传意识欠缺有很大关系。
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的策略
(一)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银行在进行品牌定位时,要充分分析企业客户群的特色,并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定位。由于邮储银行的网点大约2/3都分布在县域及县域以下的农村。并借助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络平台,服务范围能够到其他金融机构无法触及的偏远地区,因此,其主要市场是县域及县以下地区。但是农村金融存在着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弊端,所以作为一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也应重视城市市场。因此,邮储银行应利用拥有的城乡两个网络市场,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趋势下,实现城乡联动发展。鉴于其成立不久。金融机构经营经验缺乏,应以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务、基础性服务为主。从整体上看,应将客户群锁定为中低端客户,主要包括农民、学生和一般工薪阶层。并且针对农村和城市市场客户群体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定位。在农村市场,应该强调安全性,给农民一种稳妥的感觉;在城市市场,应该强调便利性,给学生和工薪阶层一种方便快捷的感觉。
(二)加强品牌推广,提高知名度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宣传工具主要有人员营销、广告、‘公共关系等。银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提供的多为无形服务性产品,因此采用人员营销使得产品更加形象。邮政储蓄银行的营销人员占比不大。应当注重增长人员数量,并且在进行营销之前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对产品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向消费者宣传。
虽然说广告只能维护已由公共宣传创造出来的品牌。但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加强广告投放力度,能够提高公众的熟悉度。由于不同社会阶层接触的媒体不同,因此要针对邮储银行的客户群多为中低端金融客户的特点,对宣传媒体进行选择。
在公共关系方面。可以借鉴日本邮政储金局的方式进行品牌推广。例如在日本每年10月为邮政储蓄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促销活动,届时各大媒体会对该活动进行报道。进而达到宣传的目的。我国邮储银行也应定期开展公共关系营销,如邮政储蓄杯乒乓赛等。此外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来树立亲民形象。从而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建设。
(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推荐阅读: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贷款业务问题07-1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投资理财问题详解07-2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对公账户短信服务协议09-1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笔试11-1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网上银行06-2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告语07-0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购汇业务09-19
物流管理论文——中国邮政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定稿05-2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笔经10-23
中国邮政erp系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