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及写作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及写作(推荐10篇)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及写作 篇1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作文高分秘诀

1、多练审题

尤其是对于哲学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研究其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通畅,把握就越大。吃透话题的实质,弄清它究竟向我们要什么。但当材料审读感到困难时,如遇到诗歌类的材料,在读不懂的情况下,干脆撇开材料,就抓住话题来思考。万不得已时,直接以“话题”来作为作文题目,也总比无题或瞎拟题目好。材料中所说的是“事”也好“物”也好,都要与“人”挂起钩来。

2、牢记标准

什么是好文章?浓缩成八个字:“深刻,丰富,文采,创新”。心里牢记这四杆尺子,就有了作文的高标准。当然,由于电脑阅卷,要特别注意书写的美观。

3、加强理性思考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观点深刻一些,视野宽阔一些,见解新颖一些,富有启发作用?

(1)运用纵向思维,由表及里、由果及因想一想,凡事都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结果看到原因。最好的思想武器是哲学,哲学是聪明学、明白学,不可不用。为什么说近墨者未必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为什么说评价玫瑰的好坏根据在花而不在刺?花是主流,刺是支流。为什么说不能让感情的亲疏远近影响认知的正误深浅?情与理,是与非,真理与谬误,感性与理性,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运用横向思维,由此及彼,由点到面想一想,就可以拓宽思路,从时间到空间,从古今到中外,再看看社会,看看自己,还愁找不到最佳的立意角度吗?(3)观点有没有启发性,这是文章拉开档次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一览无余,索然无味,那就是白开水,就是“陈言”。有了启发作用,才谈得上有意蕴,有意境,有内涵。

要想写出有启发性的观点,有一个重要技巧是常常要用上的,那就是类比推理。当然这也是由此及彼的办法。运用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抓准两件事物的相似点,否则反而节外生枝了。

4、加强材料储备

从哪些方面选材备料呢?主要是四个方面:

(1)自己的生活。一要真实(切勿瞎编);二要有内涵,有特点,有味道,有新意,确保不会与别人雷同、撞车;三要自己对这个生活材料有所感悟,且比较深刻。

(2)学识与见识。从科学、文学、哲学、美学四个方面多备点料,不求多,但求精。

(3)社会热点,媒体焦点,国内外信息。视点高,眼界宽,材料新,意义又重大,这就是有价值的素材。一要保证真实,道听途说不行;二要把握好选用的尺寸。信息材料的引用最好有准确的时间、地点、人名、数据,使之更有说服力。

(4)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这是思想的精华,语言的典范,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倘能用得准确,恰到好处,无疑会给文章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练语言,练技巧,出文采,上水平

文采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真诚、自然、优美、机智和幽默。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而已。在你记叙、抒情、议论的时候,你的学识、见识、个性、修养、趣味、神韵也同时往外流,这就是言为心声,这就是文采。

6、力求创新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及写作 篇2

一篇看似简单的现代文为什么让学生连连失分呢考生在中考语文阅读题解答上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现从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方面来谈一谈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忌:跟着感觉走。考生由于年龄因素, 逻辑思辨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都不强, 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常常犯“跟着感觉走”到错误, 草草看看阅读题的题干, 在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的情况下, 就凭着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去完成答案, 这就是造成答案不完善和答非所问的原因。

二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考生在答题的时候, 粗枝大叶, 看见语段中有题干要求的部分答案, 就马上写在答题纸上, 孰不知, 有部分考学生归纳能力的题目, 答案往往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 必须要关照本段全段或者相邻的几段甚至全篇才可以做出完整的答案。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答题方式是考生在做阅读题是常常犯的一个错误。

三忌: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当然看不仔细, 考生在分析题干时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我们知道, 出卷老师在命题的时候, 为了使答案尽可能单一, 往往要在题干上设置很多的修饰限定语句, 这样也有助于指引考生明确答题的方向, 所以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题干上的这些语句, 来做出尽可能符合出卷者意图的答案。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容量大, 耗时长, 但考试结果却常常不理想。明确了答卷三忌, 那么怎样进行复习才能做出正确而又完整的答案呢

首先把握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一般是由语言形式到文章内容 (因文解道) , 再由文章内容到语言形式 (因道解文) , 循环往复, 逐步加深理解。

具体的过程及目标包括这样三个层次:

一是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 能明确文章写的主要内容, 各段之间的联系, 以及文章的体裁、中心。不过多顾及细节。“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是文章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任何语言片断都是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的;任何问题都是有语言背景的。

二是细部研读课文, 要逐句逐段的精读, 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层分段, 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对段意进行归纳概括。由段到篇, 理清句、段、篇的关系, 从各段之间的联系中, 体会作者的思路。

三是总体把握课文, 达到理清全文结构, 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 以及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即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一定要彻底读懂文章。从阅读行为看, 经过对各部分的感知、辨认、理解, 才有可能理解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致更完整、深刻地理解文章全貌。

其次培养自己良好的临场阅读习惯, 拿到一篇文章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 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 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也就是说要“整体阅读”, 大体浏览一二遍, 了解文章的话题是什么, 写作的对象是什么, 这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也是容易忽略的环节。在这一步, 要善于“借助”, 也就是要借助文段的题目和出处, 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 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 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 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 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同时, 要善于借助文段的首括句、小结句、过渡句、关键句, 借助经常出现的词语, 借助重要的关联词。尤其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 看看哪里是作者运用的材料, 把这些材料放到一旁, 观点就水落石出了, 抓住这些观点, 就抓住了文段内容的核心。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 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文章要抓住问题进行, 没有问题的阅读在考场上是不存在的, 阅读时, 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 确定对应的语句, 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 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了解行文思路。同时要善于抓住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也就抓住了阅读的要害。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 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接触到具体题目时, 要注意题目涉及的范围, 有的是局部题, 有的则涉及文段的整体。涉及局部的题, 要善于准确找到有效搜索区域, 适当在文中做一点标记, 也有的局部题涉及的区域可能需要在文段中远距离搜索, 考生要加强这个意识。

第三要善于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 善于在考场上抓网 (系统) 找点 (准确) 连线 (关联)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 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比喻义、引申义、临时意义, 以及特点的关键词语。 (2) 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领会句子的弦外之意, 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 把握文中的关键句, 句式的修辞作用等。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和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语句 (段) 阅读材料, 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 关键语句可以是概括段落中拟的句子, 提示文章主旨的语句, 或结构上承上启下, 或含义深刻表现力丰富的语句。不论是一段文章, 还是整篇文章, 常常有直接表达中心的语句, 善于把握这样的语句, 是一种阅读能力, 要在阅读实践培养这种能力。 (3) 把握段内、句间的层次关系, 理清全文结构, 归纳文段要点, 综合文段的内容等。通过理清段内的层次关系, 特别是内容复杂的段落。关系理清楚了, 文章的脉络也清楚了, 通过合并同类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经过对文章各部分的感知、辨认、理解, 才有可能理解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同时, 我们从各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则更完整、深刻地理解整体, 从而达到整体把握文章中心。 (4)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会提取主要信息, 对表达技巧进行评价等。如文章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结构安排、语言的运用和锤炼、表现手法等。

当然现代文中阅读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特点的文章, 要结合文体特征的阅读难点进行训练。说明类的文章应该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 应用筛选要点的方法;记叙类的文章应当把握叙事、写人、状物的目的、抒发的感情, 即写作的意图来归纳;议论类的文章应把握住中心论体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方面来概括。抓主旨句段, 提全文之纲, 抓语言脉络, 挈各段之领。归纳要点, 确立中心。对于客观性较强的题目, 往往提示性和干扰性都很强, 我们要善于排除干扰, 利用提示。怎样排除干扰呢平时训练中应注意总结主要的干扰源。例如“偷换概念”“混淆概念间的关系”“以偏概全”“扩大范围”“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答非所问”'对之提高防范意识。要善于比较, 特别要注意内容的对应点和选项之间的比较。现在的趋势是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目增多, 答案更具灵活性、多样性, 可能不惟一, 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我们应该更重视作答的表述。准确根据题意概括出思维的结果, 表述要准确、全面、简洁。特别要注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准确表达。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及写作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体阅读;现代文;技巧

高考命题在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时,共有两种题型两个大题,即在第一卷客观性选择题中检测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共有4个小题12分;在第二卷主观性试题中检测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共4个道题,18分。要想在现代文阅读题上拿到比较理想的分数,我们认为除了平时多阅读勤思考多练习,还得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并且灵活运用。

首先,树立整体阅读意识,力争从宏观上把握文本的大体意思。如从文本的标题入手明确文本的表现对象,并且多方设问:本文的表现对象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对象的?表现对象的什么?为什么要表现这一对象?作者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从尾注或夹注入手,力争大体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或者与文本有关的情况等。从题干的设问,特别是文学作品阅读的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入手大胆推测文本的表达技巧和大体内容,以进一步验证前面的推断。例如,广东省高考试题第五大题《说树》,从标题入手,我们知道文本是以树为表现对象的,第一段主要内容和第二段开头部分文字是从乡情(或对故乡的感情)角度来表现的,第一段的末尾处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表现的,第三段主要是对和树相关的经历(探索树的精灵)的回顾,第四段是从树与人生与艺术的关系角度来表现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表现树呢?从第四段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断出来:表现树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表达对艺术的认识。从多项选择题的选项尤其是E项中,我们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至少,我们可以想到文本可能表现的是这一主旨。这样,我们在动手做题之前,对文本就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是下一步准确解题的保证。

其次,树立问题意识,速读文本。所谓问题意识,不是我们在平时学习或阅读中的那种质疑,而是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问。心系这些问题,迅速阅读文本。为了迅速把握语段的大体意思,我们可以通过捕捉段落主旨句的办法大体了解语段的意思。一般来讲,段落的主旨句,要么在段首,要么在段尾,要么在段落的中间;当然,有的段落是没有主旨句的,这就需要自己通过整合来概括。对社科类文本和自然科学类文本,我们还应该在捕捉段落主旨句的前提下,善于提取主旨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因为写作这类文章的人更加注重文章结构的严谨性和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就高考命题来看,特别是第一卷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客观性选择题,大多也是围绕着关键词来设题的,如全国高考河北等六省卷的第7题,就是考查对第一自然段的关键词——“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要随时进行整合,即将意思相同或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意思的内容迅速整合到一起,形成表意完整的语意板块。

此外,要准确确定阅读区间,即牢牢锁定答题的范围。例如,前面所举的例子,第18题题目设问:“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树?”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关注文本的第二段,特别是本段的最后几句话,也就是把目光牢牢锁定在这个范围内。经过筛选并提取信息,我们确定正确答案应包括两层意思,即作者喜欢冬天的树的直接理由是“冬天的树,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是线结构之美。”本质上的更深刻的理由是“冬天的树充满强劲的筋骨,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在解答主观性表述题时,我们还应树立“赋分”意识,即根据试题的分数来大胆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如4分的题一般可分为两条来表述,6分的题可分为三条来表述。事实上,标准答案也是按照两条或三条来确定答案要点的。在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摘录式法、重组法组织答案。

参 考 文 献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篇4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变故”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那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老家》阅读理解及答案:

18.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段首的两句诗开篇点题并有总起作用,流露了作者对“老家”故土的深切怀念以至魂牵梦绕之情,并具体通过对梦境的描写真实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回答时从主题表达和效果两个方面考虑。

19.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

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或: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

20.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

参考答案: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

作者思念故乡,尊重故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的诗句,它们全都浸透着浓烈而缠绵的思乡之情。

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变故”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C.文章第六段作者从自己的1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

D.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E.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的担心。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及写作 篇5

仰望母亲

太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

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

我愣愣地看着母亲。

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

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

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

心思,早巳不在洗衣了。

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巳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看,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羸弱而又坚强。

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1)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

(2)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

2、“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仔细阅读2-8段,请写出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4、文章后半部分写对母爱的感触,材料丰富,耐人寻味。请摘录其中的一条,分析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示例:材料: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的话。分析:运用这一材料,写出了作者与史铁生作品的情感共鸣,表现了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5、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作为标题?

我怕你们急于求成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开始人生新的旅程的时候,我想与你们分享这个真实的故事。

小时候,我家有一棵杏树,农历三月,杏花开了,我就会跑去看,有时会睡在杏树底下,仰望蓝蓝的天空,等待着洁白的杏花结成绿绿的杏果,因为杏是我重要的口粮。杏花凋谢了,变成小小的果实,我就迫不及待地摘下来吃。你们知道,刚成果的杏,一咬就咬到嫩嫩的杏仁,非常非常苦,是没有办法吃的。但我还是忍不住摘下来尝一尝。等待杏的成熟真是漫长的煎熬。慢慢地,杏核变硬了,果实也变大了,我就开始大规模地吃,当然杏还是很酸的,酸得让人龇牙咧嘴。到农历五月底、六月初,杏开始发黄了,但我们家杏树的杏已差不多被我吃光了。我拿着最后剩下的自家的杏与村里的小朋友交换着吃,结果发现,尽管我家的杏个头较大,但别人家的杏都比我们家的香甜可口。为此,我曾几次向父亲建议,把这棵杏树刨了,栽一棵新的杏树。不知为什么,父亲一直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所以,在我记忆里,我家的杏是全村最酸最苦的杏。

1978年我上大学了,就再没有可能与我们家的杏树朝夕相对。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从西安回到家乡。我一到家,妈妈就给我端上来一大盘杏,她知道我爱吃杏,又听说城里没有杏树。这杏又大又甜,真是好吃,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杏。我问妈妈:“这是哪家的杏,这么好吃?”妈妈说:“就是咱自家的杏啊!”这怎么可能呢?

原来,我们家的杏比别人家的熟得晚,即使表面上看上去发黄,还得等上十天半月才能真正熟透。熟透了,就是最香最甜的杏。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吃过熟透了的杏,难怪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的杏总是酸的。

同学们,我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你们:杏如人生,先苦后酸,再由酸变甜;杏如小孩,有的发育早,有的发育晚;杏如万物,长在向阳地的开花早,长在背阴地的结果迟;杏又同人一样,有的成熟早,有的成熟晚。

作为上进的学生,我不担心你们没有远大抱负,但很担心你们急于求成!生活是需要耐心的,耐心意味着要经得起眼前的诱惑,意味着要道法自然。不要采摘没有成熟的果实,否则,你的生活一定是苦涩的!成熟是自觉自悟。只要你顺其自然,不急于求成,你吃到的杏一定是甜的。

1、同样是吃自家的杏,“我”小时候与长大后尝到的味道为什么不同?

2、作者讲述吃杏的故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划线句。

4、依据选文从语言、内容、写法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给出恰当的答案。

海市

张抗抗

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

地很平,一马平川。视线里弥漫着黄褐色的沙地,从车轮下一直通向地球的尽头,眼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粗糙的沙滩散落着碎石般的沙砾,精细的沙丘上刻着一圈圈年轮般的波纹;日月凝聚而成的沙岗,如长堤般延绵伸展;路边掠过废弃的村落,断墙残垣仍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灰黄„„

偶尔有远远的山,卧龙似地蜿蜒着。如黑黢黢的树根纠集、缠绕在一起。皱折却整齐而光滑,透着西北的苍劲。

再没有更多的颜色了。戈壁只有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金黄。当然,还有白灼的阳光,令戈壁越发地一览无余。在长久单调的旅途中,假如眼前忽而掠过了几丛稀稀拉拉的骆驼草,那样短暂而可怜的一点绿色,也会给人带来莫大的惊喜。

出凉州、经张掖、过酒泉,漫漫长途,古城的绿洲与绿洲之间,没有河、没有泉、也没有井。

真的没有绿树也没有河流么?苍天在上,谁能拯救这荒茫死寂的戈壁? 昏沉沉的困倦中我睁开眼。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抑或是海,灰蓝色的水波漾溢着,弥漫着,悬浮于沙洲之上,宁静而安谧。水上横一道长长的湖堤,堤上有树,清晰而精致的树影,一棵棵生动地排列着,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更奇妙的是,水面上还映着绿树的倒影,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在沙漠的骄阳和干旱中,那水,想必是清凉又甘甜的。那一定是个好去处了。我问,那是个什么地方呢? 是海市。司机回答。

海——市?这真的就是海市?

有点儿怀疑自己的眼睛,也怀疑司机漫不经心的介绍。就只差停车下车,自己徒步大漠,直奔那远处的湖岸,去看个究竟了。

——嗨,你去吧,没等你找着那个地方,你就在沙漠里渴死累死了。司机显得有些幸灾乐祸。千百年来,有多少人被它骗了。都以为那是真的,奔着那好风景去。可你走它也走,越走越远,一辈子也走不到头„„

脑子里忽然涌出许许多多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

„„焦渴的找水人,怀着虔诚和崇敬之情,流尽了最后一滴汗、耗完了最后一滴血,倒毙在沙漠里。也许临死时,还在期待着他那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和理解,会如奇迹般出现„„

再看看海市,那清清的湖、静静的树,分明露着一种狡诈和虚伪的微笑。然而海市没有罪过。海市因沙漠的气流和折光而现,海市本无意。而人,辛劳饥渴、疲于奔命的赶路人,孤身于茫茫戈壁、漫漫大漠之中,寻求一处绿树环抱的甘泉,就成为苦难的旅程中,灵魂最后的庇护地和温柔之乡的梦。人依赖于心造的幻影,苦挨岁月,为自己的精神天国付出高昂的代价。人迷恋海市,人也没有罪过。

尽管海市的谎言早已被人戳穿了很久,却仍然还有饥不择食、自欺欺人的后来者,走进那没有坐标的戈壁滩,在无水的沙海中迷失自己。

车窗外,遥远的海市仍然烟波浩渺、树影憧憧,美得充满诱惑。

抵达安西城时,天空忽然飘来几片黑云,一阵凉气袭过,豆大的雨点落下,干燥的地面扬起一层白粉,雨却顷刻无踪无影。旋即,清朗而广袤的天穹之下,横空划出一道巨大的七色彩虹,勾勒出一片绚丽的辉煌。

司机说,你们的运气不错呵,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雨,都看见了。我走那么多次,也不是回回都有的啊。

我心里却觉得一种莫名的酸楚。我只想快快地往前走,快些到达前面那片真正的绿洲。

没有狰狞的旋风,没有虚幻的海市,没有稍纵即逝的彩虹,却有冒着炊烟的房屋、欢乐 的人群、油绿的青稞麦和那丰收的田野„„

戈壁是单纯的。在这片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黄色世界里,美丽的海市和斑斓的飞虹就成为沙漠的调色板,成为旅人一个虚幻的希望。可惜它们并不真正存在,当彩虹悄然隐去、海市无声消失的时候,人们仍然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走出戈壁,去寻找活水和黑土,寻找蔚蓝色的大海和坚实的船帆。

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河,然后,在路边种上一排排树苗。

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浇灌、浸润着绿叶的水,就在树根下流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

2、文章前几段写的“天”“地”“旋风”,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那清清的湖、静静的树,分明露着一种狡诈和虚伪的微笑”这句话的意思?

4、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雨,都看见了,作者为什么还说“我心里却觉得一种莫名其妙的酸楚”?

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裘山山

①八月,我又去了西藏。当我从成都那片常年灰暗阴沉的天空下,走进高原的阳光里,一眼看

见那片熟悉的蓝天,呼吸到那缕清冷的、却是无比新鲜的空气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渴望着与它重逢。我忍不住张开整个身心对它说:你好,西藏!②神奇的高原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站在我的面爵,这苍凉中蕴含着人类难以征服的力量,蕴含着我无法了解和进入的神秘。广袤的天空下,人和土地的比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天空和大地

永远在目光的最尽头相逢,呈现出一种真正的博大和苍凉。

③但对于常人来说,这种博大和苍凉常常会令内心产生恐慌,在一次去往日喀则的途中,我们停车在路边。左右两侧是漫漫的沙砾地,目力所及处几乎没有一丝生命的痕迹,我独自远离了汽车和同伴,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突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感到自己很渺小,渺小到只剩下一个念头。在这片土地上,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活下去。我因此崇敬那些能够活下去的人,崇敬那些从生下来就被搁置在这儿并能够活下去的人,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美的风景。

④他们独自行走在路上,从偏远的土墙泥屋走向高高山顶的喇嘛寺庙,他们也许衣衫褴褛,也许饥肠辘辘,但他们目标明确,步履沉稳,他们的目光越过人类的头顶直视天边,他们用前半生辛勤劳作,后半生去走朝圣的路。我之所以说“走朝圣的路”而不说“去朝圣”,是因为他们往往死在路上。

⑤所以每当我看见他们独自行走,或一走一‘拜时,心里就会涌起一‘种敬意和感动,就会问自己:什么是你的朝圣之路?这个时候就会感到自己的俗处,只能从人的生存本能夫考虑,没有一种能在大自然面前保持镇静和平衡的精神世界,没有一种能与这自然对应的坚定信仰。⑥每每行走在渺无人烟、旷达无垠的高原,每每看见旷野中偶尔闪现的绿树和灌木,每每看见牛粪镶嵌在围墙上的藏民院落,每每看见猎猎飘扬在路上、河上、山顶上的五色经幡,甚至每每看见从山上横冲下来漫过公路的泥沙,我常会觉得自己被放逐了,因此而淡化了生存以外的欲念。人一旦从种种欲望中挣脱出来,从种种俗利的淹没中挣脱出来,就会感觉到—种彻底置身于自然的舒畅。在这种时候,人的心灵往往会抹去岁月的泥沙,以纯净的声音和自然对话。

⑦记得在去往藏北草原的途中,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无尽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山顶艮白很硬,山下的草地却很绿很柔和:我久久地注视着,忽然觉得心里有些异样。雪山和草原在那—刻呆现出一种奇异的光亮,仿佛在回应我的心境。我觉得心里一阵阵发热,几乎落下泪来。我知自己在那一刻.与自然融合了,在那一刻与自然有了真诚的对话。这是一种对故乡的情感,它令我倍觉亲切。⑧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再惊奇而且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似乎极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

⑨在这个地球上,能使人产生故乡感觉的,不止那方渗透着血脉的泥土,还有一片能与你心灵月通的天空。也许在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自然并不只是个客观存在,而是具有神性和灵魂的自然。在这里,与自然的对话,就是与灵魂的对话。⑩是的,西藏,它是我灵魂的故乡。

⑾从西藏归来,忽然之间就淡漠了许多欲望。临走之前的种种念头和怨艾,仿佛都被那高处的风吹走了,只留下一种单纯的感觉。

⑿重新走在纷纷攘攘的都市,重新见到一一张张熟面孔,重新听到一一些熟识的和生涩的消息,令我感到我被甩出原生活轨道的这段时间,这里是多么的热闹而又无聊。我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上,又夹在了走时看的那本书中间。

⒀西藏给予我的启示,似乎无法带出西藏。它超重,超大,以至使我无法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一份才产带在身边,只能经常攀上去,感受它,然后搁下它。

⒁它如同故乡一一样无法携带呵。但它的气息已随我而来,我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嗅着它的气息而生活,抵御都市对我的中伤,待到它的气息渐渐弱小时,我会再次踏上与它重逢的旅途,一次又一次。

(本文有删改)

1、读完全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西藏比做“灵魂的故乡”?

2、文章第一段中,“我忍不住张开整个身心对它说:你好,西藏!”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我”为什么会对那些朝圣的人们充满敬意和感动?

4、第六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我因此崇敬那些能够活下去的人,崇敬那些从生下来就被搁置在这儿并能够活下去的人,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美的风景。”这句话中,“最美的风景”指什么?为什么把他们称为最美的风景?

《仰望目前》答案参考

1、(1)指平和,突出表现了母亲对于死亡的坦然和达观。

(2)指像晴天一样开朗,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母亲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2、世上的母亲千千万万,各不相同,就如同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但母爱却是相同的。

3、作者从听到母亲谈及身后之事时的突然、惊讶,到被母亲的平静和达观所感染而理解,到祈愿母亲过好每一天。4.、示例一: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独一无二》。运用这一材料,对比引出“我”的感受和自己的母亲同样是独一无二的。

示例二:引用孔子的话,总结评价母亲的智、仁。

5、(1)“我“坐在小凳上,要仰起头看母亲;(2)母亲精神品质高大,须仰视。

《我怕你们急于求成》答案参考

1、因为小时候杏还未熟透“我”就摘下来吃,所以是酸的。长大后,“我”吃到的是已经熟透的杏,所以是甜的。

2、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这样写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3、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否则,生活就是苦涩的。

4、(示例)从内容上,问题:“我曾建议,把这棵杏树刨了”,父亲为什么没有刨?

答案:父亲明白这棵树上的杏果是甜的,只是“我”太心急;同时也为下文我吃到甜杏、明白道理作铺垫。

《海市》 答案参考

1、作者描绘了穿越戈壁时见到的海市蜃楼的景象,告诉人们只有真实的奋斗才能战胜苦难,一切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幻终将引人误入歧途并付出高昂的代价。

2、写出了戈壁滩的自然景象(即景物描写)。这不仅描绘出戈壁的单调、荒凉,召示着那里是生命的禁区,也为下文叙写的内容作铺垫。

3、海市蜃楼的种种幻象显然是虚假的,它用一个个胜景设下一个美丽的陷阱,诱惑着饥渴奔命的人不惜一切代价去追寻。

4、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雨本是戈壁上的奇景,难得一见。但作者从这些景致中看到了狰狞、虚幻和稍纵即逝,想到了人们为这些虚幻之景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答案参考

1、西藏是具有神性和灵魂的自然,它与作者心灵相通,让人淡漠生存以外的欲望,使人的心变得单纯宁静,它还成为人抵御城市中伤的精神力量。

2、拟人,表达了对西藏的热爱和想念之情。

3、他们目标明确,至死不渝,有在大自然面前保持镇静和平衡的精神世界,有与自然对应的坚定信念,没有俗处。

4、渲染环境的博大苍凉,表现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生命力的顽强,同时为议论、抒情作铺垫。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及写作 篇6

藏书断想

梁晓声

我对书籍的“收藏”是很纯粹意思的“收藏”——“收”就是从书架上“请”下来,爱惜地放入纸箱。“藏”则是对更爱惜的书的优待,用钉书器钉在大信封里,大信封再装进塑料袋里……

几天前在整理书籍时,从“藏”的那一类中,发现了一册《连环画报》。一九八六年第十一期……

心里好生纳闷——怎么一册《连环画报》,竟混淆进了我的“藏”书范畴?于是抽出搁置一边……

临睡失眠,想起那册《连环画报》,自己对自己的困惑尚未解释,就躺着翻阅起来。自然先看目录——首篇是《只知道这么多》——土人绘。

《只知道这么多》——哪像是文学作品呢?搜索遍记忆,便排除在了名著以外。非文学更非名著,怎么就选作首篇了呢?

于是翻到了这一篇,迫切地想知道《只知道这么多》能使我知道些什么……

第二十八页,彩页的最后一页——海蓝色的衬底,上一幅,下一幅,其间两小幅,以最规矩的版式排满了四幅连环画。第一幅上面的是在海啸中倾沉着的一艘客轮。第四幅上画的是一位年轻的欧洲姑娘——她回首凝视,目光沉静又镇定,表情庄重,唯唇角挂着一抹似乎的微笑,传达出心灵里对他人的友爱和仁慈……我一下子合上了那册《连环画报》……

我不禁地坐了起来……

我肃然地看着封面——封面上是放大的第三幅绘画——在一些惊恐的人们之间,站立着一位她……

我蓦地想起来了——画的是“泰坦尼克”号客轮一九一二年海上遇难事件啊!……

“坐我的位置吧!我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她说完这句话,迅速地就离开了救生艇,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两个儿童……她又从救生艇回到正在沉没着的客轮上去了——回到了许许多多男人们中间。在这生死关头,他们表现了种种将活着的机会让给别人,将死亡坦然地留给自己的高贵品质……

她是女人,她有权留在救生艇上,她却放弃了这种权利……

她成了一千五百多不幸遇难者中的一个。

她的名字叫伊文思。伊文思小姐。

她乘船回自己的家。

关于她的情况,活下来的人们——只知道这么多——《只知道这么多》……

《连环画报》中夹着一页白纸。我轻轻抽出——白纸上写着这样几行字:

贵族——我以为,更应做这样的解释——人类心灵中很高贵的那一部分人。或曰那一“族”人。他们和她们的心灵之光,普照着我们,使我们在自私、唯利是图、相互嫉妒相互倾轧相互坑骗相互侵犯的时候,还能受着羞耻感的最后约制……

我自己写在白纸上的。我竟能把这字写得那么工整!使我不免有些怀疑真是自己写的。然而,分明的,那的`确是我自己写的。因为下方署着“晓声敬题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行小字……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会将这一册十五六年前的《连环画报》归入到自己格外爱惜的“藏”书一类……

如今,“贵族”两个字,开始很被一些人津津乐道了。这儿那儿,也有了中国式的“贵族俱乐部”。更有了许多专供中国式的“贵族”们去享受和逍遥的地方。一旦经常能去那样的地方,似乎就快成“贵族”了。一旦挤进了“贵族俱乐部”,俨然就终于是“贵族”了……

至于“精神”——“精神”似乎早已被“气质”这个词取代了。而“气质”又早已和名牌商品的广告联姻了……

伊文思小姐“贵族”么?——因为世人“只知道这么多”,也就没有下结论的任何根据。

但是,就精神而言,就心灵而言,她乃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贵族”女性啊!……

她从最高尚的含意,界定了“贵族”这两个字令人无比崇敬的概念。

不知我们中国的“新贵族”们,在“贵族俱乐部”里,是否也于物质享受的间歇,偶尔谈论到“贵族”的那点儿“精神”?……

第二天,我又将那一册《连环画报》钉入了大信封,同时“收藏”起我对不知是不是“贵族”的伊文思小姐的永远的敬意。

十五六年来我自己的心灵受着种种的诱惑和侵蚀,它疤疤痢痢的,已越来越不堪自视了。亏我还没彻底泯灭了自省的本能,所以才从不屑于去冒充“贵族”。更不敢自诩是什么“精神贵族”……

愿别的中国人比我幸运,不但皆渐渐的“贵族”起来,而且也还有那么一点儿精神可言……

感谢“土人”先生,正因了他的绘画奉献,那一册《连环画报》才值得我珍藏了这么久。我要一直珍藏下去。我会的……

1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中《连环画报》的首篇标题《只知道这么多》,朴实却又新颖,起到了很好地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同时,它也很好地衬托了伊文思小姐高贵的精神品质。

B.看到《连环画报》的内容后,“我不禁地坐了起来”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看到画上的内容后内心的震惊,也为后面写对“贵族精神”的思考作了铺垫。

C.故事中的伊文思小姐在大危大难之际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和仁慈之心,看得出来她是一个“贵族”。

D.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说,我们现在的物质基础已经很好了,但是精神方面的涵养还不够,需要我们时时自省,以成为真正的贵族。

E.这篇文章从作者的“收藏”开始写起,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而展开对“贵族精思考.切入点小,但却切中时弊,引人深思。C、D试题分析:C.“看得出来她是一个‘贵族’”错。D.作者没说“我们现在的物质基础已经很好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想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贵族,而是希望人们在物质基础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慢慢具备“贵族精神”。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其中的意思。

1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贵族精神”的含义有哪些?(4分)

答:舍生取义、友爱仁慈、有羞耻心、淡泊名利。

13.文中描述到伊文思小姐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答:①内容上,讲述伊文思小姐的经历,(1分)揭示了“贵族精神”的重要表现—舍生取义,充满仁爱,(1分)很好地表现了写作主旨。(1分)②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承接上文“能使我知道些什么”的具体内容,(1分)引起下文对“贵族”、“贵族精神”的具体论述。(1分)

14.作者在文章最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愿别的中国人比我幸运,不但皆渐渐的‘“贵族’起来,而且也还有那么一点儿精神可言。”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篇7

一.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上, 很多情况下教师都忽略了课文教学的目标, 把课文内容传达给学生之后就完成了一课的教学, 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做法, 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变得十分低效, 学生往往在一课下来, 收获甚少, 像这一种事倍功半的教学, 无疑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就说过:“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因此, 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教学首先是确立好明确的教学目标。

1.1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 结合教师的教学需要, 确立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在考虑教学目标之前, 我们还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来确立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 在这样的前提下, 教师也有可能根据学生水平通过某篇文章教会学生某个知识点的需要, 这就有必要在原来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再增加额外的一些目标, 通过这样的方式确立教学的目标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1.2优化教学目标, 增强阅读教学实效

每一篇课文, 我们设置了都不只一个教学目标, 在众多目标面前, 我们是全力个个达成, 还是有所侧重呢?根据哲学的抓住主要矛盾的方法论的指导下, 我们还是主张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通过优化教学目标的方法来增加教学的实效。在《往事依依》的几个教学目标当中, 笔者就着重突出理解作品对人成长的意义的这个目标。

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确立好了教学目标之后, 我们便可以进入到阅读教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除了完成其教学任务外, 还可以借助所教的现代文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

2.1立足全局, 细化局部

由于现代文课文教学与阅读一篇现代文大致相同, 上一节现代文的课文的课其实也等于我们上了一节现代文阅读的课, 阅读现代文课文, 我们只有首先了解文章的大意, 才能在此基础上了解文章的思想核心, 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体味到文章细微的感情, 这些也是现代文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考试中也屡见这样的全局题与细节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强调这方面的能力。

2.2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

思想深度是阅读能力的发展性要求, 很多情况下,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由于文化意识的薄弱, 在思考上就欠全面, 甚至表现得比较浅薄,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是相当有帮助的。在《往事依依》的教学过程中, 课文中提到了《评注图像水浒传》《千家诗》, 很多同学说提到这些的原因是作者对童年生活、学生时代的追忆, 这是学生文化意识不强的表现, 难道在提到这些的时候我们联想不到《水浒传》《千家诗》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难道我们没有感受到作者也有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美?所以说增强文化意识, 对于提高思想深度是有帮助的,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理解课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充当的仅仅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实际上的主角还是学生自己。语文阅读也是一个体味、内化的个性化活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阅读变成老师的主要任务, 而使得学生被动地消极地去阅读, 相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提高学生的感知体验,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从感知到感悟再到有能力独立鉴赏, 这样能够培养其走进文本, 又走出文本的能力, 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学生不再依赖于教师养成其独立的阅读能力。

在《往事依依》的教学中, 笔者也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他们自己找出问题来自己尝试解决, 给于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让他们有机会感知、感悟课文, 在课下给他们布置读后小感悟的作业, 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篇8

关键词:阅读意识;培养情感;对话文本

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过程中,普遍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

理、知识、写作技巧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加强教学策略的应用,有效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渐实施,对于现代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一定要予以重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

在高中阶段开展现代文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加强三步读书法的运用。首先,将全文大致浏览一遍,掌握大框;其次,进一步揣摩文章的细节;最后,联系全文融会贯通。根据这样的教学策略展开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其阅读过程就是从整体到局部,之后再由局部到整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比如,在阅读《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快速阅读,对文章的整体进行一定的感知,之后利用文章中的一句話,对故都的秋的特点进行概括;同时,老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文章中很快找到答案,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表达完毕之后,老师就可以顺势提出文章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都的秋“静、清、悲凉”的意境,并且通过文章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一些景物描写的方式以及情感融入的手法等。接下来,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阅读,描绘文章的几幅秋景,并且让学生对其特点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相关意境的体会。最后,老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探讨:秋景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如:红叶似火的香山、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为什么作者只是描写了“静、清、悲凉”的景色?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老师予以总结,进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加强个性化阅读方式的运用,通过对现代文的阅读,抒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进而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不仅仅是在老师和教科书的影响下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可以对阅读文章进行主动的理解与体会。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促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在阅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景色描写进行探讨,并且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个人价值、个性价值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当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发挥,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在有一定指导的前提下,带领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文章内容进行赏析与理解,进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文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是不可取代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这里指的教材文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理解、被复制、被记忆的对象,而是可以和学生展开积极对话的一种主体或者说是一种意识,其主要就是一种表达方式,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展开积极、有意义的交融。在学生使用教材文本的时候,不再解释和记忆,而是更深层次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材文本看成是主体,引导学生和其展开直接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在整体上掌握文本的概况,进而通过对文本的感知与体会取代老师对文本的讲解与分析,对目前的复制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好主体作用,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全面提高。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现代文阅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在高考中的分值也越来越高,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整体阅读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并且和文本展开对话,进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锡能.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及有效策略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8(18).

[2]周小芬.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19).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及写作 篇9

七里香花开

①当我站在庭院里,眺望着春天的油彩渐渐将山野涂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时,常常被那种热烈而浓郁的芬芳围绕、浸润,直至陶醉在无边无际的春景里……这一幕,是我童年记忆的剪接式回放。如今,身陷闹市,整日穿行于水泥丛林,太多的时光被通俗影视占据。

特别是融暖的阳光在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上呈现春天的葱郁的日子,觉得空虚难耐,而每夜的梦中也回放着七里香花开遍山野的迷人丽景。

②提及七里香,内心往往被芬芳填满。我视其为童年生活的灿烂霞光,映照得懵懂的记忆一片艳丽,更像生活的周遭激荡着浓重的花香,连空气中都布满新鲜的蜜味,身心如沐浴在用各种鲜花精配的浴池里那样心神飘然。

当推开回忆的门扉,逼入眼帘的是起落的山脉、纵横交错的沟壑和苍翠浸泡的碧野,然后跳入视线的是熟悉的村落——二十多座房舍镶嵌在七里香围绕的山窝里,一缕缕炊烟袅袅腾升着,静态的山水有了灵动的意味,还有那条淙淙不息的小溪,便构成了童年生活的朴素花园。

③那年月,每当田埂边的水桃花、杏花、苹果花、梨花赛事式地开罢后,春阳的目光钟情于苍翠的山野。在初夏的边沿,那刺藤上的七里香便被风儿唤醒或是被鸟儿喊醒了,渐渐钻出绿叶的包裹,将洁白的嘴唇轻轻张开,一朵接着一朵次第绽放。

清晨出门,山野会给你一个惊喜,仿佛一夜之间,那神奇的嘴唇满山皆是,都笑盈盈的,哈着特有的香气,或许每一张小巧的嘴里倾诉着对春光的.赞美吧!一朵朵组成串,一串串聚成簇,一簇簇围成堆,一架挨着一架,一坡望着另一坡,整个山上成了洁白的海洋。

雪白的波浪随风涌动,芳香如潮,把山村装扮得宛如头上插满头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让人打心眼里怜爱。这时清风徐徐,香气侵入肺腑,你不沉醉哪能由你?

④我记忆最深的是——七里香花被剪的情景。每当七里香开满山野的时候,村里人乘农活不忙,全家老少全部出动,背着背篓,提着竹篮,拿着镰刀、剪刀,围在一架架七里香下。

他们先用镰刀割下花朵繁茂的藤,然后用剪刀一朵朵剪到篮子里,剪满一篮后倒入背篓,如果手快,一上午可以剪满一背篓七里香花。乡亲们满脸笑容,像背着一背篓一背篓幸福欣喜而归。

次日,就可以去卖了。那十多天里,满山都能听到人们欢快的笑语和剪刀快速的咔嚓声。七里香被剪得遍体鳞伤,但绝对不会抱怨乡亲们的残酷,到了第二年,她又会捧献出更多的花朵!每年,七里香给每家可增加上百元的收入,因此,男孩子才能穿上了新买的短袖、短裤,女孩子才可以穿上好看的花裙子。

⑤转瞬间十多年的时光不觉而逝,当回过头来瞧望门前的山坡时,山上却再也找不到花开如白蝴蝶飞舞般的情景,也嗅不到那种浓郁的芬芳了。

虽然,可以找到七里香花,但稀疏的令人顿生遗憾和怜悯。究其原因,或许当初镰刀和剪刀肆意的伤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无节制的开荒,使农田日益占据七里香的家园,将她们逼到远离视野的地步。但这能埋怨被贫穷吓怕了的父老乡亲吗?他们当初的作为,不也是为了赶走贫穷吗?

⑥这几年,我分明看到乡亲们富裕了——座座砖房拔地而起,电视、冰箱等家电拉近了和城市的差距,很令人欣喜。

而回顾四野,脉络依旧的山坡上很难找回童年记忆中的景象。我曾无数次扪心自问: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仅是喜悦吗?每临七里香花开放的季节,我异常怀念满山洁白、香味扑鼻的七里香。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作者身陷闹市,无缘接近山乡,只好站在庭院里,眺望着春天的油彩渐渐将山野涂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算是一种对春天的补偿。

B.文章第三段在描写春末夏初七里香漫山遍野开放的时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七里香的美。

C.七里香不仅装饰了童年的记忆,又装点了山野,也给贫穷的乡亲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实惠,所以文章对村里人剪七里香卖钱的做法,并没有过多的指责。

D.文章认为,现代文明没有给我们带来喜悦,反而作者感受到的是人与自然的疏离,环境的破坏,心中有深深的隐忧。

E.通观全文,作者对七里香花充满了爱恋,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梦魂萦绕。这既缘于儿童时的情结,也缘于对优美环境的喜爱。

2.文章以“七里香花开”为题,有何寓意?

3.文章第一段写到童年时山野的记忆,这样写有何作用?

4.第二段中说“提及七里香,内心往往被芬芳填满”,请说说文中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这“芬芳”的?

1.解析:A项,“站在庭院里眺望”是儿时的回忆;D项,“现代文明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喜悦”不对,原文是“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仅是喜悦吗?” AD

2.既表明文中主要写七里香,又表明这是大自然美丽景致的一个缩影,这美丽景致极容易引起人们的喜爱。从而对七里香的消失,大自然的破坏表示惋惜,对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后果进行反思,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3.以乡野那色彩绚烂,充满生机的美好春色与城市的冰冷、孤寂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对乡野五彩斑斓的春天的赞美,也包含了对空虚的城市的无奈与厌弃;引出迷人的七里香,为下文张本。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及写作 篇10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

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

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

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答案:

1.D

2.C

3.A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D.( “就逐渐消亡了”文中无根据)

2.试题分析:C.(“最早……追溯”时间推断有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3.试题分析:A.(“致使……”强加因果)

上一篇:拔牙我不怕教案下一篇:《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