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维的诗
1、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2、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4、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5、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王维《归嵩山作》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7、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9、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10、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11、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1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1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4、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15、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16、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8、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少年行四首》
19、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
20、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21、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王维《少年行四首》
22、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3、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24、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5、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2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7、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28、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王维《过香积寺》
29、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1、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3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
33、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34、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35、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3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37、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王维《归嵩山作》
38、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3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40、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4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42、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4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6、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47、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维《观猎》
48、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
49、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50、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
【韵译】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
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
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
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
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
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讲解】
关键词:唐代诗人,诗酒情结,诗酒交融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 也是酒的故乡, 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 是属于物质的, 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而诗与酒的联姻, 更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可以说, 在古代中国, 特别是盛唐时代, 许多优美的诗篇都是中国酒文化的产物, 诗酒之缘, 在唐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据统计, 《全唐诗》中有“酒”字者共计5113首, 而唐诗之咏酒及与酒有关者多达万首。如此丰富多彩的饮酒诗和咏酒诗, 反映出唐代诗人普遍具有非常浓厚的诗酒情结。
一、酒文化与唐诗不可分割之关系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 而是一种文化象征, 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 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 物我合一, 天人合一, 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 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追求绝对自由, 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 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 酒神精神无所不往, 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 因自由而艺术, 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 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 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 以天地为一朝, 万期为须臾, 日月有扃牖, 八荒为庭衢。”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醉里从为客, 诗成觉有神”。 (杜甫《独酌成诗》) 酒醉而成传世诗作, 这样的例子在唐代诗史中俯拾皆是。唐诗中涉及酒的诗有近万首, 间接与酒有关的几乎占唐诗的半数。在唐人的生活中, 酒扮演着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大凡朝廷官宴、乡社聚会、节日往来、送别饯行、朋友相逢、个人独酌、听歌观舞等, 上从帝王将相, 下至贫民百姓, 都与酒密切相关, 而这些都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唐代的酒与酒文化可以说是唐诗重要组成部分。试想, 唐诗中若是没有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把酒问月》,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王维的《渭城曲》,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王翰的《凉州词》, 李贺的《致酒行》等名篇, 唐诗无疑将会大为减色。
酒浸入了唐诗的灵魂, 唐诗中充满了酒文化的精神。唐诗中浸透着尚侠重义、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浸透着超越现实束缚、积极争取人格独立的自由精神, 浸透着昂扬奋发、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 这些精神都与酒文化精神息息相关。唐代的诗人们大都嗜酒, 酒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也是他们创作诗歌时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 王绩说:“平生唯酒乐, 作性不能无。朝朝访乡里, 夜夜遣人酤。” (《田家三首》其三) 李白说:“三百六十日, 日日醉如泥。” (《赠内》) 杜甫说:“把酒从衣湿, 吟诗信杖扶。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徐步》) 白居易说:“但遇诗与酒, 便忘寝与餐。高声发一吟, 似得诗中仙。引满饮一盏, 尽忘身外缘。” (《自咏》) 论起酒与诗的密切关系时, 他们常在诗中诗酒并提:“一见醉漂月, 三杯歌棹讴。” (李白《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冶楼》) “客醉挥金碗, 诗成得绣袍。” (杜甫《崔驸马山亭宴集》) “林间暖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绿苔。”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情为世累诗千首, 醉是吾乡酒一樽。” (温庭筠《杏花》) 唐代诗人与酒、唐诗与酒文化间的密切关系, 于此可窥一斑。
二、诗酒交融对当代诗人创作的影响
诗酒本同源。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认为西方的诗来源于希腊悲剧, 而希腊悲剧来源于原始希腊酒神的祭祀仪式。柏拉图谈到诗人灵感缘起时说, 灵感就是一种迷狂状态, 一种如醉如痴、神智昏迷、精神恍惚、类似疯癫的状态, 诗人正是在酒神的狂欢中灵感闪烁, 创作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诗作。将酒引起的生命的力感化为对人生诗意追逐的动力, 心灵的飞翔成为活性的生命的沉醉, 这是诗化审美化生命的沉醉, 诗人在醉境中摆脱世俗的羁绊, 洞见世界的光辉, 从某种意义上讲, 诗的形式本身就是酒神仪式的移位。
诗是酒之华。从唐诗丰富多彩的咏酒诗和与唐人大量的酒后所作的精彩诗篇来看, 这些诗确实是唐人酒文化营养基中所孕育出的精神花朵。“醉后乐无极, 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 出语总成诗”。 (张说《醉中作》) “灯花何太喜, 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 诗成觉有神”。 (杜甫《独酌成诗》) 诗之与酒恰如花之与叶, 互为表里, 相依为伴。从唐诗的兴盛和创作的角度上来讲, 酒的功劳不可泯没。酒能够激发出诗人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使想象插上了翅膀, 让诗人感觉到一种思想的亮光, 领略到一种灵魂飞升的姿态。只有想象才能够真正揭开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由的欲望, 让人们在梦想中获得生存的智慧和力量, 激励着人们重新返回精神的高迈和圣洁。艺术是一种梦想, 是通过想象来实现人们人类内心的自由冲动, 展示了人类丰富而广阔的精神景观, 体现人类灵魂的伟岸和不朽。想象是文学给人以诗性的力量并使人们超越庸常现实的重要保障, 是体现一个作家精神深度和艺术品位的核心素养。想象常常是以非固定、非理性的方式, 呈现出人类思维无限广阔的可能性的前景。它没有边界, 没有终点, 只要人类的心智足够强大, 就可以抵达无限丰富的奇异的地带。因此, 在文学创作中, 酒作为刺激物, 与诗性相结合, 激活了创作主体的潜在思维, 引领着人们向着生机勃勃的诗性境界飞翔。关于此点白居易有深刻体会。他在诗中写道:“醉来狂发咏。” (《偶吟》) “酒狂又引诗魔发。” (《醉吟二首》其二) 他晚年的诗多写于醉中。在醉中, 诗人的想像力特别丰富, 平时所想不到的奇思妙语、独特构思, 都会突然出现。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贺的《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样美妙的诗句, 也只能是酒中的产物。“诗句乱随青草发, 酒肠俱逐洞庭宽。浮生聚散云相似, 往事微茫梦一般”。 (李群玉《重经巴丘追感》) 诗人的想像确实十分丰富而奇妙, 在醉中可谓是涉笔成趣, 触目成诗。
此外, 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情绪引动、环境气氛的熏陶也具有独特作用, 酒对于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更是情有独钟。可以说, 没有酒, 就没有李白, 没有杜甫, 没有白居易, 一代唐诗将大为逊色。凡此种种都表明, 诗酒风流是唐代的社会风尚, 是唐代文人共同的生活方式, 对于唐人来说, 没有诗的人生是寂寞的, 没有酒的诗歌是干涸的。酒, 成就了一代唐诗。
三、诗酒交融展现唐代诗人的审美情境
在尼采的美学中, 醉是一种基本的审美情绪, 醉是诗酒交融的表现形态。与西方酒神的醉不同, 中国唐代诗歌中酒和诗紧密联系, 充满着诗性智慧, 是一种心灵的自远状态。自远是诗酒交融的基本特征。自远是人生负重的消解, 是轻盈的舞蹈。心灵的自远是上下俯仰自得、远近归去的心灵悠游。诗和酒交融的自远审美状态是一种对自己于此在生命和现存生命的享受, 是“心远”的意境。我们说, “心远”是一种心理距离, 或者说是一种精神挪移。这种精神挪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回归的过程。“云鹤有奇翼, 八表须臾还”, 因为心远, 而能圆融, 而能够保持心灵的澄澈、明净;因为心远, 而能够悠然神遇, 化于自然, 于悠然中打开生命的新天地。诗和酒交融的审美精神正是一种生命精神, 是心灵的自远。这种自远使人走向生命真实, 感受到勃发的生命力感, 达到超越时空的审美极至。“醉境的人生状态无酒而醉。既悲戚又疏放, 既充满激情, 又富有蜜意, 既飘逸旷达又澄明无滞, 追求生命力的高扬, 崇尚审美世界的空灵”。
生命之真是心灵的醉乡, 这是诗酒之醉的逻辑起点。尼采的酒神精神提倡一种“真”, 提倡一种更原始、更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精神。然“中国的生命意识同西方殊异。它渊源于中国人个体与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心态。因此在生命的反思与体验中, 它不是向前以死作为生命的界定。而是折回头来走向人们所自来的生命的本真状态和自然的原始状态, 走向圆满自足的自然感性”。唐代文人饮酒赋诗的过程也是寻找心灵真实、回归本真的过程, 而醉态正是生命情态的展现。“千金骏马换小妾, 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 凤笙龙管行相催”, (《襄阳歌》)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陪族叔刑部侍郎哗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水如一匹练, 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 看花上酒船”, (《驮浦歌》其十二) 诗酒的醉境为诗人思想心灵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醉境中弥漫着的是飞动的情思和本真的情境, 这种醉态的生命表现出一种本真的生命气质。
诗与酒所开创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冯友兰在《新原人·境界》中指出: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的不同的意义, 就构成了人所有的某种境界。人所有可能的境界有四种, 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把天地境界作为最高境界, 把天地境界中的人称之为圣人。在唐代诗人眼中, 饮酒不单纯是为了解愁、娱乐和创作, 而是事天依地的存在。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就传神地勾画出当时八位豪饮者生存状态:“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百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贾至的《对酒曲二首其二》更能代表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天地境界:“春来酒味浓, 举酒对春丛。一酌千忧散, 三杯万事空。放歌乘美景, 醉舞向东风。寄语尊前客, 生涯任转篷。”
参考文献
[1]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5.
[2]萧涤非, 程千帆, 马茂元.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唐代诗王维的.诗有哪些?请参考!
唐代诗王维的诗有哪些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玥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啊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啊留。
山中
唐代:王维
荆溪白啊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是湿入衣。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入。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入不知,明玥来相照。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是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是塞,归雁是胡天。
大漠孤有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的倍思亲。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有“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李白,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苏轼,也有“空前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王维。他们人生的沧桑造就了情感世界丰富,他们人性的伟大造就了情感世界的.深厚。
同样的空山新雨、明月清泉,同样的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在王维的笔下,便构成了别样的风景。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淡淡清远。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汉塞,归雁入胡天”。遭贬的他抑郁悲愤,心情如塞上秋风一样的苍凉。”“少年十五二十时,不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年少时候,他有那纯净不带一丝杂质的双眸,更有那满腹才情。他年仅21岁,就高中进士第一名。
王维字摩诘,苏轼曾推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禅门外,临风听暮蝉。”孤芳自赏中,少了几分清高;桀骜不驯间,多了几分淡然。那恬静的田园风光让王维的才华得到了宣泄。
水逝云飞间,千年的岁月匆匆划过,纵使万般念想,无济于事。只有那一篇篇乘文传下,不朽千古。
啸傲山林,琴诗相谐,生命丰富而纯净,只要心底还被阳光照耀,生活依然阳光。似有人又在耳畔吟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翰(《旧唐书》作王瀚),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但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景云元年(公元7)中进士。
青年时豪放不羁,能写歌词,自歌自舞。他在文坛受到后辈的尊重,杜甫将他和李邕并提,以“王翰愿卜邻”为荣幸。他的歌行写得风华流丽。绝句是他最擅长的,一首《凉州词》即把他推向了唐诗坛的高峰。《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人物简单介绍
王翰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坐贬道州司马,卒。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其中以《凉州词二首》(一)最负盛名。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透露出来的那种豪迈和悲凉真是有回肠荡气,洗心涤魄的感染力,令人三日犹闻其音。《古蛾眉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瑰丽奇崛的想象和珠玑满盆的秀词不禁令人联想到李白和屈原的作品,真不愧余音绕梁之仙作也。集十卷,今存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六)。
王翰少时就聪颖过人,才智超群,举止豪放,不拘礼节。然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中进士。张嘉贞任并州刺史时,十分赞赏王翰的才能,常以很好的礼遇相待,然后王翰则自做歌并于之舞,神气轩昂,气度不凡。
王翰性格豪爽,无拘无束,常与文人志士结交,杜甫诗中以“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之句赞叹王翰。
他的诗多豪放壮丽之句,可惜很多已散失,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的是他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流露出作者厌战的情绪,也表现了1种毫纵的意兴。
生平简单介绍
凉州词据两唐书本传,王翰少年时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傥不羁,登进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其登第的时间,《唐才子传》云为景云元年( 710年),徐松《登科记考》云为景云二年。徐松所考,不为无理,今人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王翰考》以之为景云元年登第。《旧唐书》本传中记载说:王翰登第后,“并州长史张嘉贞奇其才,礼接甚厚,翰感之,撰乐词以叙情,于席上自唱自舞,神气豪迈。张说镇并州,礼翰益至。”然后张嘉贞任并州长史,在开元四年( 7)至开元八年( 7),这段时间,王翰未担任官职,居住本乡太原,受到张嘉贞的.礼遇。张嘉贞入朝后,张说为并州长史。张说开元八和九年为并州长史时,王翰曾举直言极谏、超拔群类等制科,又一度调为昌乐县尉。
开元九年( 7)张说入朝为相,在张说荐引下,王翰即于本年或次年上半年入朝任秘书正字之职,又擢驾部员外郎。
张说当时不但在政治上居宰相之位,而且是1个有成就的诗人,在文坛上俨然是一宗主,尤重词学之士。由于他的汲引,一批文人学土如张九龄、贺知章等常游其门,王翰也在其中,因此得与张九龄等名诗人交往。
凉州词王翰家资富饶,性格豪放不羁,以至后来还是“枥多名马,家有妓乐”,“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嫉之。”因此张说罢相后,王翰便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虽已遭逢如此,但他到仙州后,还是“日聚英豪,然后从禽击鼓,恣为欢赏”。然后于是,又被贬为道州司马,未至道州而卒于途中。卒年,据今人傅璇琮所考,约在开元中。王翰仕途不得意,吃亏在他的豪放不羁的性格。而他的这种性格,却有助于成为1个名诗人。他的诗,感情奔放,词华流丽,为人所爱。《凉州词》为历代传诵之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当时著名学者徐坚与张说品论文坛人物,问张说今之后进,文词孰贤,张说有“王翰之文,有如琼林玉。”等语,知其文亦为时人所重。然后杜华亦为当时学土,其母崔氏云:“吾闻孟母三迁。吾今欲卜居,使汝与王翰为邻,足矣!”于此可见王翰当时才名。
因为“闲”,才有平适淡雅的心怀,才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因为“闲”,才有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才能看到“木末芙蓉花”的“纷纷开且落”。
因为“闲”,才有一种禅意的生活,才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才能在“薄暮空潭曲”中“安禅制毒龙”。
是的,就因为有这份难得的闲心,闲适,王维是当之无愧的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的诗清新淡雅却又蕴意深厚。他笔下的山水都是活的,泉流能“咽”危石,月色能“冷”青松。他的诗正如苏轼所谓:诗中有画。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独立的山水长卷。晚年的王维,陛下流露的,更是集诗意、画意、禅意于一炉的精品!
然而山水田园诗人有时终究过于浪漫了!
农村,在王维诗中是无可避免要出现的,诗人一直企图美化这两个字,在他诗化的语言里,它常常变成“田园”,王维试图把它变成一个和风光相关的地方,而且似乎很成功。但是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他必然无可选择的生活在农村,而不是田园。
拿《积雨辋川庄作》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很优美的 诗,字句珠玑,颇具画面感,更有闲适幽远的意境。看吧:
绵绵的细雨已经下了很久了,空灵的树林中缭绕着一缕一缕的水雾,朦朦胧胧,煞是可爱,却原来是空林深处小院子升起的炊烟,一个农家妇,扎着头巾,急匆匆走在田埂上,手里提着的是给在地里劳作的丈夫的早餐。田野里,水田漠漠,妇人的.脚步惊起几只白鹭,直冲云霄,树林中的黄鹂鸟不知疲倦地奏着“晨曲”
这样的自由自在,这样的祥和安定,你能不向往吗?可是这毕竟真只是闲人的享受,试问那农家妇可曾知晓这份幸福?
众所周知,小农社会里最苦的就是农民,纵然政局稳定,皇恩浩荡,天灾人祸总是不能免的吧,那个时代生产力又极端低下,农民除去侍弄几亩薄地,祈天求福的时间,他们还有多少闲心来欣赏这美妙风光?丈夫是“天尚昏昏”便上地了,妇人打点好家中还得送饭,纵然他们融在这闲适的意境中,可谁知他们心中有多么忧虑呢?
或许,在探们看来,这个优哉游哉的王维,恐怕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吧!
杜甫,汉族,河南巩县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李商隐,字义山,故又称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元稹(zhěn)8岁丧父,母郑贤能文,亲授书传。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元稹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
白居易,字乐天,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同期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璠《河岳英灵集序》)。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如殷璠所说的“神来、气来、情来”,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这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盛唐诗风形成的关键时期。武后时兴起的重视文词的进士科,至此进一步演变为“以诗赋取士”,而且乡贡入试者的比例大大超过了国子监生徒,为各地有才华的寒俊文士打开了入仕的希望之门。加之喜延纳才士的张说和张九龄先后为相,长安成为四方乡贡文士的聚散地。过去那种由宫廷侍从型文人集团主持诗坛的局面,为各种松散的才子型诗人群体间的争奇斗妍所取代;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传说王之涣曾经破过一起命案,而且过程十分有趣。刘月娥的丈夫在外经商,刘月娥和小姑一起住在家中。不想有天晚上小姑被一青年男子杀害在家中,刘月娥赶到的时候,只在凶手的脊梁上抓了几道印子,凶手逃之夭夭。刘月娥只好前去报案。
王之涣得知,问刘月娥家中是否养了狗,刘月娥说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没有叫。王之涣了然,于是说第二天在庙会上审狗。那天来了很多人,不料都被赶了出去,只留下了青年男子,王之涣让他们脱掉上衣,终于发现一个脊梁上有印子的人,询问之下,才知道是受害人的邻居,也就是凶手。原来王之涣听到狗没叫,就推定是熟人,但怕大张旗鼓地搜查会让凶手跑了,于是想出了审狗的方法。
2、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
3、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 《滁州西涧》
4、 故人各在天一方,相望落落如晨星 ——韦应物
5、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6、 万物自生听 太空恒寂寥 还从静中起 却向静中消 ——韦应物
7、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 欲来相问讯 ,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8、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韦应物
9、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推荐阅读: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有哪些10-22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代表作06-11
诗人王维简介10-07
诗人王勃思念故乡的诗09-25
诗人杨万里写的诗有哪些06-18
唐代诗歌发展11-07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代李白原文赏析11-02
边塞诗人07-25
诗人陆游介绍09-07
历代诗人简介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