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伙协议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退伙协议(通用3篇)

退伙协议 篇1

甲方:,性别:,出生年月:,电话:

身份证号码:

乙方:,性别:,出生年月:,电话:

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于2013年12月25日订立口头合伙契约,共同合伙经营川魂帽牌货冒菜;因甲方意欲另图其他事业,现提出退伙并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其有关规定,议定退伙协议如下:

第一条:甲乙双方合伙经营的名称:川魂帽牌货冒菜;地址:色拉南路拉萨市公安局30-31号房屋。

第二条:经甲乙双方协议同意以2014年4月18日为甲方退伙之日。自甲方退伙后即自2014年4月19日起关于色拉南路拉萨市公安局30-31号房屋的承租权、川魂帽牌货冒菜的经营权应归乙方所有。甲方退伙之日后该冒菜馆的债权、债务及应缴税款,以及与经营有关一切事项均归乙方负责,与甲方无关。

第三条:截止2014年4月18日(甲方退伙之日)结算、办理完毕。

第四条:甲方退伙后,合伙事业某些事项需要甲方予以协助完成的,甲方有义务予以配合。(包括但不限于变更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及变更房屋租赁合同等事宜。)

第六条:本协议自甲乙双方共同签字后成立、生效,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为凭。

甲方:

乙方:

股东退伙协议书 篇2

退 伙 人:(甲方)身份证号码: 其他合伙人:(乙方)身份证号码:

(丙方)身份证号码:

鉴于:

1、甲、乙、丙三方于 年 月 日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合伙经营xxx公司,现因甲方与乙、丙两方发生严重分歧,现提出退伙并经全体合伙人同意。

2、甲、乙、丙三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就甲方退伙事宜约定如下,以资共同信守:

第一条 甲方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正式退出合伙。

第二条 甲、乙、丙三方于 年 月 日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的财产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甲方 元,甲方确认本协议签字之日已收到上述款项。

第三条 甲方退伙后,合伙事业某些事项需要甲方予以协助完成的,甲方有义务予以配合,如变更有关登记事项、变更有关协议主体、履行未完结的合同等。

第四条 甲方应于 年 月 日前配合乙、丙两方办理证照变更手续。变更手续办理完毕之前由乙、丙两方方负责执行合伙事务,行使负责人权利,承担负责人义务。变更证照所需费用按照下列第 种方式执行。1.甲方支付证照变更手续所需的一切费用; 2.全体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分担。

第五条 证照变更手续办理完毕之前,乙、丙两方不得以甲方或者合伙企业的名义对外从事超出合伙企业经营范围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事务。

第六条 甲、乙、丙三方承诺对双方合伙、退伙事宜俱无隐瞒。任何一方隐瞒事实,损害另一方合法权益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七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以《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为准。自甲、乙、丙三方双方共同签字后生效,一式叁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为凭,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八条 甲方退伙后,xxx公司在甲方退伙前已经产生的任何债权债务与甲方无关,由乙、丙两方承担偿还责任。

第九条 甲方退伙后,xxx公司在证照变更手续办理完毕之前新产生的任何债权债务,乙、丙两方新设的主体(以下简称“新设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任何债权债务均与甲方无关,由乙、丙两方享有及承担。

第十条 甲、乙、丙任何一方或几方违反协议约定的,应当赔偿守约方因此遭受的一切经济损失。第十一条 非因法定事由或经甲、乙、丙三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除、中止或终止履行本协议。

第十二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甲、乙、丙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 本协议自甲、乙、丙签字之日起生效。

第十四条 本协议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任何争议,可以由甲、乙、丙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本协议签订地人民法院裁决。

第十五条 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丙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 年 月 日

乙方(签字): 年 月 日

退伙函 篇3

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本人于2011年3月签署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成为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并依约支付承诺认缴出资金额及管理费。根据合伙协议、基金募集说明书及合伙企业与目标公司签署之增资协议的约定,目标公司应当在3年内完成IPO,否则目标公司原股东应当回购合伙企业持有的目标公司股权并承担相应的利息。

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到2014年5月,目标公司无法完成IPO上市工作,这种情况与基金募集时所描述的情形不符,违背了投资人入伙时的初衷。并且本人实际已从合伙企业所取得的年度收益总额远低于原协议中关于利润承诺及分配的约定。因此本人特向合伙企业及普通合伙人提出退伙,请求返还投资本金及相应利息。

商祺盼复!

投资人:

上一篇:浪花一朵朵串词下一篇:浅析我国职业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