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精选7篇)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1

(国科发高[2011]2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科学技术部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1992年以来,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渐发展壮大,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加速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一面旗帜。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科学指导“十二五”期间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1.发展现状

2006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及其科技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生产力促进中心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总体规模稳步扩大、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力促进工作体系。截至2010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达到2032家,从业人员2.3万人,总资产155.6亿元,服务收入69.9亿元。2008年起实施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试点,有力推动了省地市良性互动、行业区域有机结合、县 1

市中心健康发展良好局面的形成。国际工业分包中国联盟、中国生产力工业设计服务联盟建设进展顺利,50多家中心参与联盟,初步探索了业务联盟建设的机制和模式。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业务开拓初见成效。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服务领域涉及决策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企业诊断等方面。2010年底,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企业总数24.4万家,为社会增加就业165.4万人,培训人员254.1万人次。成功引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服务模式,累计帮助

6.1万家企业进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匹配国内外订单261单,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27.6亿元。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实施、创新方法理论研究、科技信用体系建设、技术转移和成果交易等科技专项工作,不断探索服务模式,丰富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创新支撑发展模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生产力促进中心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生产力促进中心进入园区、服务产业集群、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工作深入开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农业专家大院、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等工作扎实推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服务软件、动漫、创意等新兴领域的企业,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开展中欧知识产权保护培训5次,累计培训700人次。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共同创办的“两岸生产力经管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行动成为惠台十项政策之一。2010年,开展国际交流4.1万人次,引进项目2266项。

管理考核日趋规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制定出台了《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动态管理,新认定了四批、共148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颁布了《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继续做好绩效评价,并从2008年起公布当年考核获得优秀的中心名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42家国家级示范中心已成为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2.面临形势

党的十七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也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五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使命更重要、任务更艰巨。

当前,科技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服务经济发展对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培育创新型企业、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引领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已经成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责任。

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必须加强核心业务培育,提高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占领国内科技服务业的龙头位置。同时,必须认真研究数量发展与质量提升、业务相似和差异化需求等新问题,有效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分工,增强生产力促进体系的公信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高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旗帜,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目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竞争力,着力构建引领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推动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2.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生产力促进中心坚持“各具特色、各专所长、分类指导、分别推进”的思路,稳步扩大规模和实力,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服务的体制机制,建立与产业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促进体系。行业类中心要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院所高校的创新优势,着力增强研究开发、技术支撑、标准服务的能力,重点提高“全程式、差异化”服务的能力;综合类中心要发挥科技部门资源,针对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求,重点提高“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的能力;专业类中心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依托生产力促进体系,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资源,重点提高“集聚式、专业化”服务的能力。

3.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生产力促进中心应发展成为服务产业、支持企业、促进创业就业的载体,发展成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载体,发展成为密切产学研用、衔接创新体系各主体、加快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促进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促进知识成果传播、转化、应用。

2015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保持在2000家以上,从业人员总数3万人。服务企业总数50万家,服务收入年均增长10%。每年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6000项次,向企业导入技术8000项,提供产品检测服务2万次,技术推广服务3万项次。

三、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重点任务是以下五方面。

1.服务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动力

重点任务:面向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建设公共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二次开发”,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协助政府研究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科技专项行动,探索研发设计、创新创业服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的新模式。加强涉农中心能力建设。

主要举措: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基层科技专项行动,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采取多种形式进入园区和产业集群开展服务,大力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

2.支撑企业成长,提升竞争实力

重点任务:开展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经营能力。开展工业设计、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共性技术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做好国际工业分包工作,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提供咨询、监理服务,引导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过程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技型企业投融资项目的咨询与服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参与主板、创业板、股份转让系统、风险投资、担保、技术产权交易等服务工作。

主要举措:培育技术研发能力强、成长态势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创新型企业。扩大工业分包行动试点,培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型企业,加快国内分包业务的拓展。

3.密切产学研用,激发创新活力

重点任务:开展行业和专业的共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的培训。开展行业科技活动信息的采集和基础数据的积累工作,促进行业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开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宣贯活动,使中小企业了解标准,用好标准。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标准化体系。推动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修订,推进企业的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积极探索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的模式,促进行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

主要举措: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促进创新源头和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围绕产业振兴和转型升级的需求,开展行业专业技术培训服务。探索支撑就业创业的新机制。

4.强化体系联盟,形成资源合力

重点任务:深入做好生产力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互动,加强区域生产力促进体系的建设和培育,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积极探索大中城市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继续推进工业分包和工业设计联盟建设,围绕咨询诊断、科技金融、新农村建设、技术转移等领域,组建业务联盟。研究跨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之间、行业中心与区域中心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交流平台。加快国际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服务业的交流合作,促进有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合作。继续做好与台港澳地区同类机构的交流合作。

主要举措:推动业务联盟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和业务规范。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互动展望计划,促进东西部地区中心的交流合作。办好两岸生产力经管论坛。

5.深化自身建设,夯实服务内力

重点任务:加强制度建设,运用绩效考核、奖励评比等激励机制,推进分类指导,提升整体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理论探索和战略研究,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培养中心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生产力促进事业。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社会认知度。

主要举措:修订《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和行业服务标准。做好绩效评价。定期组织生产力促进奖评比。

四、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

1.法律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细则的制订,参与《科技进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进一步确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律地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法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

2.科技部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优先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现代服务业的重大任务;结合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加大支持力度。

3.地方科技行政部门要根据本规划,制定本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计划,加强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和管理,鼓励设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专项资金。地方科技部门要将行政管理改革中能够赋予科技中介机构的职能,优先委托生产力促进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2

1. 发展现状

2006年以来, 在各级政府及其科技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生产力促进中心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总体规模稳步扩大、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域,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力促进工作体系。截至2012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为2281家, 从业人员近3万人, 总资产295.26亿元。2008年起实施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 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试点, 有力推动了省地市良性互动、行业区域有机结合、县市中心健康发展良好局面的形成。国际工业分包中国联盟、中国生产力工业设计服务联盟建设进展顺利, 50多家中心参与联盟, 初步探索了业务联盟建设的机制和模式。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业务开拓初见成效。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服务领域涉及决策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支持, 人才培训、企业诊断等方面。2010年底, 中心协会成功引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分包与合作交流服务模式, 累计帮助6.1万家企业进入国际工业分包网络, 匹配国内外订单261单, 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27.6亿元。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实施、创新方法理论研究、科技信用体系建设、技术转移和成果交易等科技专项工作, 不断探索服务模式, 丰富服务手段, 拓宽服务领域。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创新支撑发展模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 生产力促进中心利用自身优势, 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方面, 生产力促进中心进入园区、服务产业集群、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工作深入开展, 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农业专家大院、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等工作扎实推进, 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服务软件、动漫、创意等新兴领域的企业, 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开展中欧知识产权保护培训5次, 累计培训700人次。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共同创办的“两岸生产力经管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行动成为惠台十项政策之一。

管理考核日趋规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十一五”期间, 科技部制定出台了《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 加强了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动态管理, 新认定了四批、共148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颁布了《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 继续做好年度绩效评价, 并从2008年起公布当年考核获得优秀的中心名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242家国家级示范中心已成为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2. 面临形势

当前, 科技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服务经济发展对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培育创新型企业、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 引领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已经成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责任。

科技服务业专业化、国际化进程加快, 生产力促进中心必须加强核心业务培育, 提高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占领国内科技服务业的龙头位置。同时, 必须认真研究数量发展与质量提升、业务相似和差异化需求等新问题, 有效整合资源, 科学合理分工, 增强生产力促进体系的公信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1.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 高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旗帜, 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目标, 深化改革, 不断创新, 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竞争力, 着力构建引领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 推动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2. 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 生产力促进中心坚持“各具特色、各专所长、分类指导、分别推进”的思路, 稳步扩大规模和实力, 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服务的体制机制, 建立与产业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促进体系。行业类中心要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院所高校的创新优势, 着力增强研究开发、技术支撑、标准服务的能力, 重点提高“全程式、差异化”服务的能力;综合类中心要发挥科技部门资源, 针对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重点提高“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的能力;专业类中心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 依托生产力促进体系, 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资源, 重点提高“集聚式、专业化”服务的能力。

3. 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 生产力促进中心应发展成为服务产业、支持企业、促进创业就业的载体, 发展成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载体, 发展成为密切产学研用、衔接创新体系各主体、加快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 促进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 促进知识成果传播、转化、应用。

2015年,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将保持在2000家以上, 从业人员总数3万人。服务企业总数50万家, 服务收入年均增长10%。每年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6000项次, 向企业导入技术8000项, 提供产品检测服务2万次, 技术推广服务3万项次。

三、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重点任务是以下五方面。

1. 服务产业集群, 培育发展动力

重点任务:面向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 建设公共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构建政产学研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二次开发”,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协助政府研究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科技专项行动, 探索研发设计、创新创业服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的新模式。加强涉农中心能力建设。

主要举措: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基层科技专项行动, 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采取多种形式进入园区和产业集群开展服务, 大力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

2. 支撑企业成长, 提升竞争实力

重点任务:开展企业管理咨询服务, 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经营能力。开展工业设计、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共性技术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型企业投融资项目的咨询与服务, 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参与主板、创业板、股份转让系统、风险投资、担保、技术产权交易等服务工作。

主要举措:培育技术研发能力强、成长态势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创新型企业。扩大工业分包行动试点, 培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型企业, 加快国内分包业务的拓展。

3. 密切产学研用, 激发创新活力

重点任务:开展行业和专业的共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的培训。开展行业科技活动信息的采集和基础数据的积累工作, 促进行业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 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开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宣贯活动, 使中小企业了解标准, 用好标准。积极探索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的模式, 促进行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

主要举措: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促进创新源头和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围绕产业振兴和转型升级的需求, 开展行业专业技术培训服务。探索支撑就业创业的新机制。

4. 强化体系联盟, 形成资源合力

重点任务:深入做好生产力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互动, 加强区域生产力促进体系的建设和培育, 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积极探索大中城市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国际化进程,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服务业的交流合作, 促进有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合作。继续做好与台港澳地区同类机构的交流合作。

主要举措:推动业务联盟建设, 完善体制机制和业务规范。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业务互动展望计划, 促进东西部地区中心的交流合作。办好两岸生产力经管论坛。

5. 深化自身建设, 夯实服务内力

重点任务:加强制度建设, 运用绩效考核、奖励评比等激励机制, 推进分类指导, 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理论探索和战略研究, 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重点培养中心负责人和业务骨干, 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 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生产力促进事业。加大宣传力度, 树立品牌形象, 提高社会认知度。

主要举措:修订《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和行业服务标准。做好年度绩效评价。定期组织生产力促进奖评比。

四、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

1.法律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细则的制订, 参与《科技进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进一步确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律地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法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

2.科技部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优先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现代服务业的重大任务;结合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 加大支持力度。

3.地方科技行政部门要根据本规划, 制定本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计划, 加强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和管理, 鼓励设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专项资金。地方科技部门要将行政管理改革中能够赋予科技中介机构的职能, 优先委托生产力促进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3

徐建国: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國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科学指导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时期的建设,特制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如何?

徐建国:“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体系初步形成,已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家,涵盖了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2010年年底,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5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6617家,累计毕业企业4364家。2010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如何发挥高校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在集聚和培养人才方面有何成效?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激励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入园兴办企业。建立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支持学生来园创业实践,形成了校区园区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认定了4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有哪些?

徐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一校一园、多校一园、校府共建等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园的快速成长。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形势如何?

徐建国:探索并完善科学管理体制与高效运营机制,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优势,是“十二五”期间新形势对国家大学科技园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与职业》:《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徐建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高校师生创业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校创新资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把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科技、教育、经济有机结合的示范载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徐建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应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建设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教育与职业》:到“十二五”末,国家大学科技园预计达到怎样的规模?

徐建国:预计到2015年,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200家,三级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100家,园区可自主支配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依托专业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在孵企业8000家。“十二五”期间,累计毕业企业5000家,服务企业10万家,转化科技成果1万项,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80家,培育学生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徐建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创新优势,围绕优势学科,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高校师生的科技创业,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服务资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和互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成果转化?

徐建国:依靠高校特色资源,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立行业网络服务平台。加强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对接、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创新人才与科技型企业对接,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区域性战略联盟和业务联盟,加强联系与协作,形成区域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和集群优势。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整合创新资源,培育企业成长?

徐建国: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扩大高校资源向在园企业的开放程度,整合校内研发力量,建立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优化创业环境,吸引创业服务机构入园新建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解决企业在运行管理、市场开发、资质认证等方面的问题,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与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探索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借贷、入股、担保等方式为在园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探索孵化创意、设计、科技服务等新兴领域的企业,培育新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创业就业?

徐建国:强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功能,利用园区浓厚的创新文化、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等优势,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探索设立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园区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和就业,支持学生到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到园区进行创业和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设立高校学生创业资助基金等形式,对学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资助,对已经从事创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吸纳更多创业人才在园区创业。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服务区域产业,支撑经济发展?

徐建国: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的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提高平台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服务能力。发挥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推动企业和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加快高校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教育与职业》: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如何探索有效模式,提升自身实力?

徐建国: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机制。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从硬件环境建设向软硬件环境建设并举转变,从常规性服务向专业化服务转变。鼓励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队伍。探索并逐步建立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水平,提升区域创新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4

节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必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和提高舒适性的条件下,让建筑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活动。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是发展建设事业和节能事业的重要工作。

“十二五”是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十一五”后的又一关键时期。为实现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发展,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并参考《**市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及节能方案》,结合我市建筑行业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节能工作开展主要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继续认真落实《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始终坚持以政策为导向、科研为支撑、标准为保障、推广为手段、工程为示范的工作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1、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得到推广

**市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目前我市的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得到普及,城市普及率达25%左右,农村也开始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取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新型墙材的发展势头较好,新型墙材的比重越来越高。通过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

3、建立了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制度。

根据《云南省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对一般民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节能审查,凡是违反建筑节能要求的设计文件,初步设计审查不予通过,施工图审查结论为不合格,不得颁发施工图审查合格书。通过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能够保证节能在50%以上。通过在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加强对建筑节能的审查,并按照符合节能要求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和监理。

4、政务方面:

(1)联合市发改委、市纪委、市财政局、市法制办,制定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实施细则,并发文实施。

(2)通过对全市既有公共建筑的调查统计,建立了203个项目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库,总建筑面积405000平方米。为今后争取国家和省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面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市建设局起草了《**市加强建筑节能与节能材料应用管理实施意见》并已上报市政府待批。

(4)政协**市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开发利用建筑垃圾,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提案》,已由市建设局办理答复终结,并已制定《**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及管理实施方案》待上报市政府。

(5)为配合做好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申报的工作,市建设局起草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已上报省建设厅。

二、我市建筑节能形势与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然而,我市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绝大多数没有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建筑围护结构达不到低限的隔热保温要求,由于建筑墙体、门窗、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差,气密性不良,大多数建筑室内热舒适状况不佳。随着人们对室内热环境、室内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安装空调已较为普遍,使用量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城镇每百户空调拥有率达5.7户。由于缺乏空调节能设计和运行标准规范的控制和科学指导,夏季空调负荷大,设备利用效率低,电能浪费惊人。特别是空调设备往往在炎热时间同时使用,使电网高峰不堪重负。另外,我市部分县区城镇居民冬季基本上采用煤炭取暖,建筑用能排放的污染物逐年增加,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建筑采暖是城市大气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才能使城市大气污染得到根本改善。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空调热效率不高,不仅能源浪费严重,而且造成大气污染。面对这一形势,建筑节能工作必须扭转落后的状况,为公众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经济社会得以长期持续发展。

尽管全国建筑节能已开展十多年并做出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此项工作在我市仍未大规模开展,当中存在着

某些困难和障碍。首先是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严重不足。建筑节能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但很多部门和领导无视建筑节能会带来多方面的巨大效益,一方面认为我市能源供应还不算紧缺,另一方面认为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建筑的节能效益与实施建筑节能所增加的建设成本相比,效果不明显。再加上群众的节能意识淡薄,致使我市建筑节能工作难以向前

推动,进展缓慢。

其次是气候因素,我市气候特征虽不算恶烈,但分区类型较多,节能措施差异较大,执行标准难以取定,给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第三,现行节能标准在我市缺乏针对性。比如《夏热冬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只适用于水富、绥江、盐津、威信等少数县份,我市大部分为温和地区无节能标准可依。且我市居住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节能、空调系统运行节能的各项性能指标等也未进行系统的调查论证,底数不清。因此,尽快组织编制出可行的节能标准,开展建筑能耗调查分析工作,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所需要的标准图集、技术规程的制定,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我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节能建筑需要增加10—15%建设投资。房屋开发商、业主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另外,建筑节能工作无专项经费,给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带来难度。

三、“十二五”建筑节能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节约型社会为指导,以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为工作平台,以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和环保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技术、经济、法律等为手段,以改善建筑功能,创建良好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建筑领域资源利用率。

基本原则:坚持节约建筑用能与改善热环境相结合。我市各个不同气候区域都要在改善建筑热舒适条件下节约能源,并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筑热舒适程度,努力实现在耗能不高的情况下,全市城镇建筑夏季室温低于26℃,冬季室温达到18℃左右的基本要求。坚持节约建筑用能与墙改相结合。要发展建筑节能,就应当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墙体革新,在国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政策的指导下,发展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新型墙体材料。坚持政府对节能的宏观调控引导与市场机制对节能的促进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对节能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推动规范性节能市场的形成。

发展目标:

1、建筑节能目标:

——到2015年

(1)按国家第二步节能目标要求,全市新建建筑全部达到节能50%。以昭阳区为中心带动全市,从点到面全面发展。

(2)改善建筑舒适条件的同时节约能源,努力实现室内热环境明显改善。使城镇建筑夏季室温低于26℃,冬季室温达到18℃左右的基本要求。

(3)全市节能住宅面积不低于总住宅建筑面积的30%。

(4)公共建筑必须认真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旅游旅馆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及其它有关建筑热工标准。

(5)在建筑中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6)市政照明系统大力推广节电控制技术和节能灯具,全市城镇路灯节电技术达到80%以上。

(7)城乡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砖。新型墙材应用率达100%,隔热保温墙体材料应用逐年提高。

(8)在财力许可的前提下,对大中型党政机关既有办公建筑实施节能改造。

(9)开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作。市级财政应予适当支持。

2、建筑节能产品开发及应用目标

——到2015年。

(1)大力推广轻质墙板、复合墙体及屋面隔热材料的应用,积极引进憎水性珍珠岩保温板、岩棉和聚苯保温板、陶粒混凝土板、改性石膏板、grc轻质墙板等新型墙板材料,使新型墙板应用逐步扩大。

(2)开发生产加气混凝土制品,进一步提高加气混凝土制品的性能和质量。加气混凝土制品以生产砌块为主,墙板为辅。

(3)开发多功能承重和非承重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其中重点是承重混凝土空心砖,努力使应用量达到标准砖用量的80%以上。

(4)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可再生性,开发新型再生建材。

(5)积极采用低能耗采暖设备、集中采暖方式,公共建筑大力推广地热利用技术、空调节能控制技术。

(6)提高外门窗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1—8层建筑中采用的门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ⅲ级水平,9层以上建筑中,不低于ⅳ级水平。大力推广塑钢窗和断桥金属窗,塑钢门窗应用量达到60%,逐步向中空玻璃窗、复合窗过度。

四、重点任务

全面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到2015年,全市城乡必须实现“禁粘”。在我市以重点推广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其它墙材为辅。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城乡居民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普及率达到60%以上。

新建建筑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审核,没有通过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的工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手续。

大力引进相关节能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保温隔热技术

(1)针对我市不同气候区,采用符合实际的墙体保温技术。

(2)轻质、高效屋面保温隔热技术。试行推广憎水珍珠岩保温板屋面、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屋面、挤塑型聚苯倒置保温防水屋面以及岩棉和聚苯板屋面。

(3)节能门窗与密封技术。采用高性能密封,可节约能耗10%—15%,因此,应采用密封性能强、耐久性好、使用方便、价格适中的门窗密封技术及材料。重点推广应用塑钢窗、钢塑复合窗,以及隔热保温型铝合金窗等新型节能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中空玻璃替代单层玻璃。

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

包括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鉴于我市财力薄弱,宜重点推广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目前,地源热泵技术在昭阳城区个别建筑工程项目中已得到应用,供热制冷效果显著,其经济又环保的优点得到了充分验证。

3、节水、节电技术

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和新产品。引进和使用先进的供水系统、节水洁具和节水阀门以及污水回用中水处理技术。

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引进使用用电系统节能调控技术,包括智能系统、节能电器和节能灯具,在居住建筑中重点推广使用节电新技术和新产品。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1.加强建筑节能法制建设

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明确建筑节能工作在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用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原则、鼓励政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对建筑工程的节能从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房屋销售、使用管理、用能设备运行管理等各环节进行规范。

2.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

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同时,根据我市建筑节能发展情况,制定相关地方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我市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

(二)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

1.完善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建筑节能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管职能,通过法律、政策、经济以及行政手段,会同有关部门,把建筑节能工作贯穿于建设工程各环节,建立从项目立项、可研、审批到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的相互衔接的节能监督管理体制,对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的执行开展专项监察执法。

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规划指导、监督管理职能,做到机构、人员、职能落实,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定员设岗,努力提高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2.加强建设工程立项审批中的节能审查

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内容应包括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发改部门在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审查建筑能源利用和节约内容,不符合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予批准建设。对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重大项目等,要从项目立项开始实施部门联合监管,发改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对项目可行性报告中节能篇进行评估,并按照建筑节能评估标准进行项目节能试评估,提出项目能源使用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议。

3.严把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审查关

要加强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施工图审查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中应单列是否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章节,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判定为不合格,并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保证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落实。

4.保证施工现场节能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

加强节能材料的市场准入管理。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等建材采购、使用单位要对所采购使用的节能产品质量负责,按规定建立进场验收责任制、现场复检责任制、降低消耗和回收利用责任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工程所使用节能材料的质量;监理单位要认真监督建设工程的建材使用工作,完善见证取样制度,确保建设工程使用合格建材,依法承担监督责任;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公众举报制度,加强不良行为提示警示,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要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认证工作,不仅要对建筑节能单一产品功能质量进行判定,而且必须考核相关单一产品组合成一个分部工程系统后应有的质量性能和技术指标,从而保证认证工作的科学性及已通过认证产品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5.加强施工过程监督

严格实施有关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要加强对建筑节能有关规定、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查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将建筑节能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专项内容进行检查;建筑节能管理机构要加强节能设计实施情况的核查;对没有进行建筑节能分部分项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6.实行房屋销售节能明示制度

房屋销售单位要公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在《售房合同书》、《房屋质量保证书》中向消费者承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和建筑能效,必须签定有节能设计标准和赔偿条款的购房合同。加强对房屋销售单位是否进行节能公示和购房合同条款是否符合要求的监督管理,不符合规定的,取消售房资格。

(三)加大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力度

1.建立技术引进机制

鼓励建筑节能高新技术、成套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广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本市市场需求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发展符合我市实际的建筑节能先进设备和产品的生产应用技术。

2.加强试点示范工作

加强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综合试点示范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取得建筑节能有关数据,进行科学(来源:好范文 http:///)分析,探索适合我市市情的建筑节能发展途径,引导企业积极投身建筑节能事业。

(四)加强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工作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节能方案,并组织实施。施工节能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用电、用水、建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施工机械的选用等方面。施工现场要安装节能灯具、节水器具,避免长流水、长明灯等浪费现象,现场建筑垃圾要集中分拣、就地利用或回收利用。应设专人负责节能降耗工作。

同时,要鼓励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工业化水平,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建筑材料和施工用能。推广计算机辅助管理,对现场材料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及时修订施工方案。

(五)建筑节能要与建筑节地、节水、节材同步推进

加强城乡规划,节约用地,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实现城乡用地的合理发展、基本稳定和有效控制。支持和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节约用地。加强对各类开发区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的规划管理,提高城市建设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整体水平。建筑工程(小区)应优化规划布局,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推广立体停车,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在建筑工程(小区)中,广泛应用各种节水型器具,推广中水回用、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倡导节约用水。

加强监督管理,降低建筑材料消耗,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能)耗、利废型、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加大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力度。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开展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

(六)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

倡导建筑资源节约理念,把建筑节能相关知识作为注册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提高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节能专业素质。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节能意识。通过各种媒体和利用展览会、现场会等方式,利用节能宣传周等载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建筑节能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宣传建筑节能工作与单位、公众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开发商、物业管理和业主各方面的节能积极性,形成各有关单位自觉执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监督的氛围。

(七)建立建筑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1.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

各县区要制定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明确”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及任务分解书,并根据节能目标制定计划。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每年年末将目标和计划完成情况报送本级政府和市建设局备案。

2.建立节能目标考核制度。

各县区将建筑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建筑节能目标及任务落实情况纳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中。同时将结合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对各县区的建筑节能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对本县区建筑节能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问责制。

要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关键在于重视,特别是各县区政府部门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和配合,组织强有力的机构进行推动。建筑节能是一场攻坚战,面对习惯势力和繁重的任务,为了我市整体的长远利益,必须进行不懈的努力。

**市建设局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5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鄂发〔2011〕1号),特制定《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规划布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湖北的宏伟目标,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举、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政府社会协同,进一步集中力量加强水利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水土资源保护能力、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二)总体思路。

坚持防洪与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五个同时抓,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到工程单一效益与工程体系整体效益、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与建设小康社会、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四个结合,实现发展思路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防汛抗旱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和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建设管理由行政控制为主向市场机制为主转变、行政管理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四个转变,努力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突出水资源紧缺和水患防治问题,为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三)规划布局。

2011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湖北作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继续强化长江、汉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的防治,基本解决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防御洪涝和山洪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确保防洪安全。在此基础上,着力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全省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33个粮食主产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武汉城市圈的水利发展要紧紧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在保障区域防洪除涝安全的前提下,以完善水资源保护体制机制、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湖泊保护与综合治理为重点,尽快形成有利于武汉城市圈水利发展的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理念,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第一位。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作为水利工作的核心,大力实施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山区小水电代燃料清洁能源项目相结合的水利循环经济建设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长江经济带的综合防洪、水资源供求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滩涂,大力推动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饮用水源区水质保护,重建长江流域江湖联系。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加快实施我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以水功能区为单元,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1防洪抗旱减灾。进一步完善长江和汉江防洪体系,使长江达到防御1954年型、汉江初步达到防御1935年型洪水的防洪标准;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重要蓄滞洪区基本能够正常运用;全省主要支流的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标,基本完成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大中型病险水库脱险销号,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大中型病险涵闸全面脱险;加强除涝体系建设和主要湖泊治理,使平原湖区除涝能力基本达到设计标准,主要湖泊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基本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使全省山洪综合防治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推进城乡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全省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以下。

2民生水利。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完成70%,加快重点中型和部分一般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完成77个重点县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任务,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全面完成,启动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建成22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通过农、林、水、卫等多种血防措施,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3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我省水资源配置,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4.5亿m3;在保护生态和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投产、新增装机容量1580MW。

4水资源节约保护。2015年全省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142m3以下,万元GDP用水量降到145m3以下,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控制在15%以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1;全省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达标率提高到7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全面提高。“十二五”末,全省年用水总量不超过315.31亿m3,其中地表水为304.06亿m3,地下水为11.25亿m3。

5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力争全省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9500km2,专项生态修复面积700km2;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的管理,重点解决目前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断流、水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当地群众有强烈治理和保护要求的重要河湖,河湖水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基本实现重要河湖调水、引水、补水以及监控的现代化管理。

6水利管理与改革。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水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取得重要进展,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乡村水利服务体系。水利投融资、水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水利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7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在湖北省汉江流域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水利信息化、现代水管理等五大体系,全面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形成体系完整、设施完备、制度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发展新格局,以水利现代化支撑和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探索出实现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率先示范、积累经验和树立标杆。

(二)主要任务。

1防洪抗旱减灾。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建设并举,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减轻水旱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1)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及重要湖泊、支流治理。全面完成湖北省荆江河势控制应急工程、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荆门汉江堤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等工程建设。加强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汉北河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府澴河干流、沮漳河干流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等重要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洞庭湖区荆南四河河道疏浚工程,大力开展四湖流域(含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含西凉湖、鲁湖)、汈汊湖等重要湖泊以及大冶湖、网湖等试点湖泊的综合治理建设。(2)推进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实施姚家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3)着力加快蓄滞洪区建设。重点完成洪湖分洪区东分块工程建设,加快实施荆江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杜家台分蓄洪区蓄滞洪工程、华阳河分蓄洪区西隔堤加固工程、洪湖分蓄洪区续建配套工程、西凉湖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等重要蓄滞洪区建设。(4)完成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和抓好山洪灾害防治建设。全面完成《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规划》内全省85个重点县市区94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和新增其他重点地区36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在巴东县、兴山县、竹山县等71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频发地区建设以非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防灾减灾体系,实施重点地区山洪沟治理工程。(5)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座大型、44座中型、587座小(Ⅰ)型和4218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6)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对内部河湖堤防上的高河闸、新沟闸等10座大型水闸和云梦大闸、梅济老闸、湖口闸等96座中型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7)完善平原湖区除涝体系。新建大军山二站(黄陵矶)和白马泾泵站,提高部分排涝标准偏低和城乡结合部农田的排涝标准。结合洪湖分洪区东分块工程和四湖流域综合规划,增加四湖中区外排能力,结合斧头湖、梁子湖等湖泊综合治理规划,研究金口、余码头、樊口等泵站增容的必要性,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外排能力。(8)加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重点实施枣阳市等17个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及竹溪县等27个易旱县抗旱(备用)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新建房县、神农架林区等5县(林区)城镇抗旱应急(备用)水源水库工程,同时实施解决分散人口抗旱应急送水车、灌区农业抗旱应急水源配套设施(移动泵站)、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工程建设,加强“五小工程”建设等。(9)防洪减灾其他项目。积极推进荆门市仙女河综合整治工程和竹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防洪减灾项目建设。

2民生水利。(1)农村饮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农村安全饮水新增受益人口1528.9万人。(2)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争“十二五”期末累计完成32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骨干工程任务的70%。加快161个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基本完成我省77个重点县的主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加强渍害田改造。(3)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完成李家嘴泵站等25处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完成喘气坡等25处中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4)农村水电发展。建成22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发展小水电代燃料装机10万kW;完成300处中小水电站更新改造和增效扩容,巩固和新增发电能力60万kW;实施小水电供电区电网建设与改造。(5)水利血防。结合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等重要支流和疫区中小河流治理,开展疫区河流(湖泊)治理,共治理河道259km;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先解决疫区18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结合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和农田小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对灌区内有螺环境开展整治。在江陵颜家台等12处重疫区灌区开展灌区改造水利血防专项工程建设。

3水资源开发利用。(1)积极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积极有序推进全省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内鸳鸯池、龙洞湾、关门岩、方家畈等中型水库以及湖北省小型水库建设,加大力度促进已列入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的应城市短港水库供水工程、松滋市新江口城区、竹溪县鄂坪水库供水等城市供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并及早开工建设;开展我省水资源配置规划工作,加快引江补汉神农溪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积极开展唐东地区水源工程研究与建设,实现我省水资源优化配置。(2)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完善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建成潘口、江坪河两个大型水电项目,投产装机容量950MW;继续有序开发汉江干流的孤山、新集、碾盘山,堵河流域的龙背湾、小漩等中型水电站以及咸盈河、白水河等一批小型水电站,实现中小水电新增装机容量630MW。

4水资源节约保护。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以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的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1)加强高标准节水示范工程建设。以现有襄阳市、荆门市、孝昌县等国家、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为契机,促进全省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成保康土门、华容区农瑞祥等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加强城市节水。(2)加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建立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供水安全储备,制订特殊情况下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网调度方案,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95%以上。加快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保障城市饮用水水质和水量安全;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水体污染源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力争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或地下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3)加大排污口整治力度。加大力度开展排污口整治工程,对武汉长江、汉江等23处水域附近的排污口,通过新建截污管道、关闭排污口等措施进行整治。

5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1)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抓好“长治”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程;全面推动湖北省崩岗治理、石漠化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工程、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重点区域山洪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以及全省面上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开展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抓好恩施市、秭归县等国家第二批生态修复示范县的建设工作;有选择的开展省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2)开展重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整治。采取污染控制、生态清淤、生态水网构建以及水源涵养等措施,对我省洪湖、梁子湖、长湖、斧头湖、汈汊湖五大湖泊、大东湖、“1+8”城市圈以及其它县市重要河湖进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和改善该部分河湖的水生态环境;同时,全面推进农村河道塘堰综合整治。

6水利管理与改革。“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行业科学发展能力。(1)洪水管理。依据流域防洪规划,划定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规划保留区的范围和边界。编制完成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库、运用频率高的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区域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2)水资源管理。抓紧制订全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启动省、市、县三级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确定2015年全省各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建立完善河湖及水域岸线利用、管理和保护制度,明晰河道分级管理事权。结合水利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4)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完善预防监督制度,从严控制重要生态保护区等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强化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5)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水利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水利建设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监督水利建设管理“四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执行,加强水利建设管理队伍和机构建设。(6)强化水利行业安全监督管理。理顺水利行业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完善水利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

7行业能力建设。(1)水文事业发展。配套完善现有站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水文巡测基地建设,实现省、市(州)两级水环境监测中心建设达标。加强水文信息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水文事业可持续发展。(2)水利信息化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度共享的水利信息综合采集体系;扩展骨干网信息传输能力两倍以上,实现县级以上水利部门的网络互联互通;建成省水利数据中心;全面推进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增强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高效的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3)水利科技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开展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以让湖泊休养生息为目标,开展湖泊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排污权分配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开展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的研究;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开展水土流失方面的研究;以工程整险加固或续建配套建设为依托,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建设试验基地,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4)水利普查工作。全面查清我省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流湖泊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等情况,开展塘坝工程基本情况、河道采砂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效率、水文化等调查。(5)水利法制建设。完善民生水利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法律制度,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水利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力争出台《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湖北省抗旱条例》、《湖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同时修订《湖北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加强水利法制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强化执法监督。继续广泛深入开展水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6)水利队伍建设。建立灵活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党政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强力实施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队伍“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专家、大师和能手;突出抓好基层水利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吸引、鼓励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工作,加大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大胆引进和使用经营管理人才。

8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建立人水和谐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和科学合理水资源调度体系、优质良好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快捷安全的水利信息化体系以及协调高效的现代水管理体系。

三、投资估算与实施计划

(一)投资估算。

依据相关规划、专项规划和单项工程前期工作的投资估算,结合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精神,经过重点项目筛选,全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1558.4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23.37亿元,地方配套(含贷款及利用外资)735.1亿元。投资规模分类组成为: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总投资579.33亿元,民生水利工程总投资583.64亿元,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总投资167.68亿元,水资源节约保护工程总投资51.46亿元,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132.14亿元,行业能力建设总投资44.23亿元。

(二)实施计划。

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初步拟定了2321个项目,其中工程类项目2280个,“十二五”期间完建2025个,需结转2015年以后完成项目255个;管理与改革类项目41个,“十二五”期间计划全部完成。

1“十一五”结转项目。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形势和要求,为确保重点工程竣工和效益发挥,确保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需求,续建项目投资要“有保有压”。“十一五”结转项目共148个,其中“十二五”期间续建重点单项工程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方面,完建项目主要有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荆江河势控制应急工程(湖北省)、汉江下游堤防一期除险加固工程、倒水干流防洪综合整治工程等4项;同时“十二五”期间还规划安排农村安全饮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专项面上工程续建项目144个。

续建项目“十二五”期间投资规模2451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完建项目92个,结转2015年以后项目56个,结转投资10367亿元。

2新建项目。“十二五”期间新建重点项目2173个,投资规模1313.36亿元,其中: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投资496.46亿元,民生水利工程投资433.35亿元,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投资167.68亿元,水资源节约保护工程投资48.06亿元,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投资123.60亿元,管理和行业能力建设投资44.23亿元。

3安排。实施计划按照重点项目筛选原则,对续建项目、纳入全国性规划、流域规划、地方重要规划的项目优先安排。经筛选排序,2011~2015年分投资规模依次为278.21亿元、328.07亿元、340.04亿元、309.23亿元、302.92亿元,分别占“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的17.85%、21.05%、21.82%、19.84%、19.44%。

四、规划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强长江、汉江及其他江河流域治理规划,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全省抗旱规划等事关民生的水利专项规划,逐步形成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层级配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水利规划体系。加大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对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重大项目,应优先开展前期工作,保障我省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作用,强化水利发展规划的调控与约束功能,加强分类指导。

(二)健全水法规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宣传教育,切实实施《行政许可法》制度。继续加强水利立法工作,针对地区水情特点,制订地方法律法规,严格管理涉水行为。完善水利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加强边界水事纠纷协调处理力度,强化水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权制度、水量分配方案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以及以地方管理为主、实行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等,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地方水利法规和制度体系;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推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切实落实最严格的水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以总量控制为核心,切实抓好水资源配置,加快制定流域、区域水量分配方案。

(三)增加水利投入,建立稳定可靠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有关精神,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的事权,明确各类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确保水利国有资产的正确计量和使用中的保值增值。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等水利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

(四)强化管理责任,健全协商机制。进一步明确水利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职责,健全部门之间的协商机制。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主要约束性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五)推进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落实水利科技经费,建设科研基地,利用基地优势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重点抓好防洪、节水、水资源保护、抗旱、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水利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实施和推进水利人才战略,完善水利人才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积极推进水利干部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围绕水利发展目标,以高层次水利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建立一支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水利人才队伍。

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和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现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院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卫

生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紧扣“夯实基础,创品牌,塑形象,快

发展,争一流”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

向群体的办院方向,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5年来与2010年来比较,门诊

由人次增加到人次,住院由人次增加到人次,住院分娩3700人增加到人,手术例次由台次增加到台次。固定资产由

万元增加到万元。全县住院分娩率由91.24%增加到99.88%,五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由‰下降到‰,孕产妇死亡率由/10万下降到/10

万。五年内添置了业务用房平方米,添置彩超、麻醉机、血球计数仪等十万元

以上设备套,价值多万元。业务收入由万增加到万元。

医院共设妇产科、儿科、两个病区。其中妇产科、儿科是我院的特色专科。在职

职工人,退休职工人,其中正式职工人,聘用制职工人。医院

工作人员在各类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篇。被上饶市委命名为“文明单位”,被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医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现有办院条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场地小,床位

少,空间狭小,病房简陋,科室布局不合理,病床一增再增达到40床,还难以满足群

众需要。

二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主要是医院基础设施差,待遇低。缺乏有效的稳住

人才的机制。

三是,政府投入不足,医院基础设施差,没有形成大卫生、大家办。公益事业政

府买单的氛围。靠自身力量,解决基础设置问题难度大。

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发展定位,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继续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夯实基础,创品牌,塑形象,快发展,争一流”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医院各项管理改革,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的办院方向。坚持服务第一,病人至上的经营理念、坚持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我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二)发展定位

十二五期间,妇科、产科、儿科专科是我们优先发展的专科。将品牌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政府满意、群众信任,全县一流、享誉县内外的二级优秀保健院。

(三)发展目标

1.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改建业务用房门诊住院大楼总共3千平方米,计划投入30万元。

2.开设妇产科1(张床)、妇产科2(张床)、儿科(张床)、新生儿科(张床)等四个病区。新增床位床,在院现有张床位情况下达到张床位。

3.门诊达到万次,住院达到千人次。

4.业务收入万元。

5.妇产科、儿科专科建成全县有影响的专业学科。

6.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

7.加大对《母婴保健法》贯彻实施力度,在2010年基础上,婴儿死亡率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1/4。孕产妇死亡控制在7/10万以下。孕产妇保健覆盖率提高到10%以上,儿童保健覆盖率提高到2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8%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8.大力开展创建“爱婴医院”确保4-6月婴儿母乳喂养率达90%以上。

9.加大妇幼托儿机构管理,力争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托幼机构为合格幼儿园或托儿所。

10.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力度,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60%以上。孕妇和育龄妇女叶酸普服率90%以上。

11.加强健康教育,要通过开设孕妇学校举办培训班和电视讲座等方式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到 2015年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

12.新招护理专业人员6人。

三、主要措施

1.强化政府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领导

妇幼保健院是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是政府的职责。医院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县政府扶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工作力度,谋求发展机遇。当前就是要凝心聚力,把县委县政府决策制订的整体搬迁工作做好。用半年时间,把整体搬迁工作完成好。

2.强化管理

医院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管理。十二五期间医院要继续加大内部管理。特别是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要建立和健全一些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一些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和健全绩效考评和风险防范评估机制,努力使医院形成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服务人性化、事业发展现代化。

3.坚持以保健为中心

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的办院方向,加大公共卫生均等化管理力度,确保母婴保健覆盖率、叶酸普服率达到上级要求。

4.进一步健全各级妇幼保健网络

要加大管理力度,使基层配齐妇幼保健人员,确保每个乡镇有2-3名专职妇幼保健人员,每个村有一名兼职妇幼保健人员。

5.优化医院环境

十二五期间要加强平安医院,和谐医院的建设,坚持依法行医,文明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安全保障工作,以维护医院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院内要大兴,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荣辱观。加强医院行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努力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在不违反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服务,为群众服务。

6.增收节支

积极学习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 篇7

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五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强化质量诚信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 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环境, 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 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落实和完善税收等优惠政策, 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

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 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 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 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 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 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一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

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二节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 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

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二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培育骨干企业, 扶持中小企业, 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 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 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 优化外部环境, 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改善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二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 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二节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上一篇:小学生军训日记下一篇:《搜神后记·卷五》原文阅读及翻译